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全市文化广播会议领导发言范文

全市文化广播会议领导发言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全市文化广播会议领导发言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全市文化广播会议领导发言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贯彻落实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形势下召开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文化厅局长、全国广播影视局长、全国文物局长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年文化广电工作,全面部署年文化广电工作,努力开创全市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在上午大会上,副书记代表市委作了重要讲话,常委安排部署了全市宣传文化工作,副市长明天还要进行总结讲话。可以说,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文化工作寄予了厚望,希望全市文广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副书记、常委和副市长的重要讲话精神,用工作实绩回报市委、市政府的期望和重托。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开拓创新,克难攻坚,年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年,国家大事多、喜事多、困难也多,站在了新一轮十年发展的起点上,市委三届三次、四次全委会规划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的发展蓝图,对文化建设明确了“建设西部地区的文化高地、与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相适应的文化中心、城乡统筹的文化强市”奋斗目标。一年来,全市文广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克难攻坚,瞄准长远目标,坚持抓基础性、机制性、制度性建设,坚持抓创新性、突破性、品牌性工作,一步一步扎扎实实把文化建设推上新台阶。

(一)奋力抗击灾害,发挥文化独特作用

汶川大后,全市文广系统干部职工立即行动起来,一方面抗灾自救,一方面支援灾区。发生时,红岩联线、中国三峡博物馆、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等单位都立即组织观众疏散,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国家财产损失。全市文广系统众志成城,有条不紊地开展排查抢险工作,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迅速恢复了正常的生产工作。积极援助抗震救灾,第一时间与省文化厅、省广电局取得联系,展开支援灾区行动。局系统单位和个人捐款达56万元,交纳特殊党费23万元,义务献血300余人次。在灾区最需要的时候,送去帐篷、发电机、电视发射机、方便面、矿泉水等11车物资。与市委宣传部共同举办了“我们一家人”—大型赈灾义演,筹款10060万元。在灾后重建阶段,深入崇州市了解情况,制定文广设施重建规划,积极与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协调,确保对口援建任务落到实处。开展文化抚慰活动,组织慰问团到崇州市怀远镇、三郎镇集中安置点进行慰问演出,受到灾区人民的热烈欢迎。创造性开展抗震救灾宣传,广播播发稿件16440条,中央广播用稿820条;电视播发稿件922条,央视用稿342条。抗震救灾宣传工作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和广电总局两次表扬。文广系统的抗震救灾工作得到了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红岩联线被评为全国文物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一批集体和个人受到市委及市委宣传部的表彰。

(二)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文化发展动力增强

把握总书记对发展作出“314”总体部署和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年6月11日,鸿举市长、部长、副市长带队分别拜会了文化部和国家广电总局。我们向文化部提出了支持建设文化对外开放重点城市,支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特色文化抢救、保护与开发,支持文化改革试验等4个方面11项请求,文化部照单全收。积极配合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随国务院调研组赴渝调研,争取工作主动,在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文化建设专门用第二十九条进行表述,提出了很多有力的政策和项目。10月10日,文化部与市政府签订了部市工作会商议定书,建立起长期合作战略机制,每年会商一次。年,文化部把我市已建的28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内容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补助体系,每一个由中央财政补助8万元。明确举办年第11届全国老年合唱节、年国际合唱节、年第13届亚洲艺术节,支持申办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批准洪崖洞、巴国城为全国第三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文物局把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作为全国石窟类文物保护1号工程,支持区域性文物中心库房修建。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了我市《骨干台站广播电视频率资源规划》和《市广播电视节目农村无线公共服务体系技术方案》。

同时,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委宣传部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强化文化建设政策保障。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渝委发〔〕17号)。市委宣传部、市编办、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文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落实渝委发〔〕1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乡镇文化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渝委宣〔〕134号)。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广播电视宣传管理工作的意见》(渝文广发〔〕207号)。

(三)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文化民生明显改善

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提档加速,歌乐山红岩魂陈列总馆新馆建成开放,川剧艺术中心、大剧院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国泰艺术中心建设进展顺利,自然博物馆正式开工建设,国际马戏城、市群众艺术馆完成规划立项选址。各区县加大投入,利用市委、市政府拨付的2500万元专项资金撬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比如,万州区三峡移民纪念馆正式奠基,图书馆新馆建成投入使用。合川区投资1.5亿元修建的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预计投资2.8亿元的博物馆完成了选址和可研,还投资200万元改建了文物库房。南岸区投资900万元对文化馆新馆进行装饰装修和设备配置,于年10月投入使用。涪陵区计划投资1.5亿元修建文化艺术中心。黔江区开工建设图书馆新馆。江津、大足、酉阳、巫山等地都新建了一批文化设施。重大文化工程推进有力,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完成市分中心二期工程改造和11个区县支中心的建设任务,启动了村级基层服务点建设,走进了市内3所高校。建成2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了10820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建设任务,31个台站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在奥运会前完成。农村电影放映全面实现一村一月一场,农村中小学观看率达到100%。免费开放18家博物馆、纪念馆,全年接待游客达785万人次,红岩联线还提出服务标准化、人性化、规范化、制度化,增设参观内容,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城乡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渝州大舞台”城乡文化互动演出700多场。组织开展和参与了武陵山文化艺术节、巫山红叶节、奉节脐橙节、大足龙水湖畔音乐节等10多项全市性重大文化活动。举办了市第三届乡村文艺汇演、三峡库区文艺展演和市首届小品大赛,组织开展迎春群众文化活动200余场和清明节、端午节期间群众文化活动80余场,组织10个区县的10台文艺节目到主城区演出。全市累计组织开展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达到39403场,30130个单位参加,2705万人次参与,央视《焦点访谈》进行了专题报道。

(四)大力繁荣文艺创作,推出一批精品力作

杂技《感—倒立组合》参加全国第七届杂技比赛,荣膺文华杂技节目创作金奖第一名和年度荣毅仁基金会杂技艺术一等奖、文华杂技节目编导奖,得到了书记的批示表扬。京剧《大足》获得全国第五届京剧艺术节银奖。市京剧团演员周利获第六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青衣组金奖。艺校舞蹈新作《女兵》、《挽扇仕女》在全国“荷花杯”舞蹈比赛中获优秀表演奖。川剧《李亚仙》、交响乐《太阳之子》、话剧《小萝卜头》公演,《李亚仙》得到了贺国强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新排练话剧《闲话草民》、现代川剧《村官朝天椒》。罗中立、庞茂琨、江碧波、周顺恺等8位美术家入编《中国美术30年》。向文化部报送当代现实主义题材作品4部,向国家广电总局上报《解放大西南》、《谈判》等电视剧11部。抗震救灾中推出合唱《生命的呼唤》、群口快板《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配乐诗朗诵《我们都是汶川人》等文艺作品。举办市首届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全市30个区县的450支队伍近1000名选手参赛,涌现出一批新人新作。面向全国征集到舞剧、歌剧、话剧、戏曲剧本22个。全市上下抓艺术创作的意识逐步强化,重视艺术创作的良好氛围正逐步形成,各区县充分发掘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创作了一批极有价值的作品,其中不乏精品。比如,万州区创作排练了大型话剧《闲话草民》,启动电视连续剧《血沃三峡》、《大峡江》剧本创作。巴南区突出巴文化特色,创作木洞山歌剧《迎村官》,参加文化部举办的首届中国农民文艺汇演获得金穗杯。长寿、綦江、南川、璧山、巫山等地的文艺创作也有声有色。沙坪坝区还设立了“沙坪坝区人民政府文学艺术奖”,拟定了《沙坪坝区文艺精品创作奖励办法》。

(五)切实抓好基础工作,两个保护成效显著

从制度建设入手,从基础工作做起,扎扎实实推进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物保护方面,重点抓了三峡文物保护、重点文物保护和城市大拆迁中文物保护工作。三峡文物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库区175米水位线以下的文物保护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忠县石宝寨文物保护工程、巫山大昌古民居搬迁复建工程通过专家验收并对外开放,涪陵白鹤梁文物保护工程、张桓侯庙东侧滑坡治理工程有序推进。主城区危旧房改造文物调查工作结束,编制完成《年市主城区危旧房改造文物保护规划》。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抗战遗址调查工作,田野调查工作全面展开,启动率在全国位居前列,受到国家三普办的通报表扬。成功申报第四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4个,全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累计达到13个,中国三峡博物馆入选首批8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召开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明确了“以宣传为先导,普查为基础,研究为支撑,项目保护为中心,传承人扶持为关键,博物馆、传习所或文化生态保护区为拓展,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和体系”的工作思路。秀山民歌、酉阳民歌等16个项目进入第二批国家级名录。目前,全市有国家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29个,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62个,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23项,基本建立了国家级、市级、区县级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名录体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巴南、石柱、沙坪坝、合川、忠县、巫溪、开县等15个区县率先完成了前期普查工作任务,探索创造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和做法。

(六)注重培育市场主体,文化产业加速发展

成功策划首届演出季,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企业赞助、社会参与”的原则,采取“政府扶持一点、院团化解一点、剧场优惠一点、社会赞助一点、市场运作一点”的方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成功组织12台国内外和36台本市优秀舞台剧目演出96场,观众达10万多人次,实现票房收入2600多万元,平均上座率达70%以上,市外剧目上座率达90%以上,其中,《卡门》、《藏谜》、《三大男歌唱家音乐会》、《百老汇之魂》等演出全场爆满、一票难求。年广播电视业实现总收入超过18亿,其中产业总收入10亿,较2007年增长25%,产业利润达7500万,增幅达26.2%。全市电影票房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1.01亿元,较2007年增加50%。动漫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全年制作完成电视动画片6部3511分钟,生产数量位居全国第十位、西部第二位。大力实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参加了第四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西博会上签约项目协议金额达9.56亿元。歌舞团转企改制后焕发生机活力,打造了时尚大型歌舞《渝·美人》,年各项收入达到1000万元。广电集团、市杂技团与时空之旅有限责任公司合作,采取项目、团队、运作“三个平移”的模式,联手打造版《时空之旅》。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势态强劲,涌现出享弘数字影视公司、宏信软件公司、笛女阿瑞斯影视公司等一大批民营文化企业。各区县也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南岸区召开全委会专题研究文化建设工作,设立1000万元政府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九龙坡区建立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了《促进创意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试行)》和《创意产业优惠政策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沙坪坝区规划了文化产业发展“233”战略。渝中区提出到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铜梁县龙灯特色文化产业、綦江农民版画产业都得到快速发展。

(七)全面扩大文化开放,彰显文化魅力

对外交流卓有成效,赴德国、法国等2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文化部主办的系列品牌活动、罗马“中国艺术节”活动、纪念哈萨克斯坦建都10周年文化交流活动、首次组团到非洲3国访问演出等重大文化交流活动。组织承办了“德中同行·走进”文化交流活动,涵盖了文化交流、文艺演出、经贸洽谈和高层论坛等领域。年以来,全市对外文化交流出访项目51个410人次,接待19个国家和地区的81个项目724人来渝进行商业演出、文化交流,来访人数比上年增加40%,项目数增加了74%。电视台国际频道被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加入长城平台,成功落地北美,成功举办了威尔士、新西兰、加拿大、美国电视周,与美国五洲电视集团联合举办了“我们共同祝福—跨国新年双语晚会”,让世界人民加深了对中国文化、对文化的了解。组织召开了直辖四城市群众艺术馆工作研讨会、全国城乡统筹公共文化论坛暨经验交流会,举办了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论坛。积极组织系列奥运活动,举办了“—和谐迎奥运”火炬传递文艺演出、“庆直辖·迎奥运”歌咏会等活动;中国三峡博物馆牵头组织长江沿线15家博物馆,在奥运期间推出《长江文明展》,54件珍贵文物集中亮相首都博物馆;积极参加奥运演出季活动,川剧《金子》、大型交响乐《长江》首次走进国家大剧院;《铜梁龙舞》成为奥运会开幕式暖场表演的压轴戏;组织群众文艺队伍80余人参加了城市奥运文化广场活动;《春蚕》参加了“迎奥运”—群星奖优秀节目展演;自编舞蹈亮相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华礼乐”篇章;“中国故事”—“祥云小屋”文化展示活动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成功开展,被北京奥组委和文化部授予最佳组织奖、最佳策划奖、突出贡献奖三项大奖,是唯一同时获得三项表彰的省市。

(八)整体谋划文化改革,准备工作进展良好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和市文改领导小组第10次会议精神,深入调研,拟制改革方案,开展动员培训,做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年7月,对北京、、沈阳、南京、无锡等地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考察学习,拿出1个调研总报告和5个分报告,为制定改革方案奠定了基础。年11月18日召开了局属12家单位改革动员会,就加快推进“事转企”、“企改制”进行吹风,布置系列改革准备工作。年11月20至25日,局文改办到局属12家单位进行调研,初步摸清了各单位发展定位、改革路径、盈利模式、方法步骤和资源配置、政策扶持、历史遗留问题等。起草了局系统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专业院团改革方案。年12月,组织12家单位的党政主要领导和工作骨干进行了新一轮改革集中培训。

(九)加强机关自身建设,职能履行得到强化

认真开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整改活动,建立“双联”制度,由每位局领导和机关业务处室对应联系3至4个区县和2至3个直属单位,建立与基层联系的畅通渠道。从年10月6日至11月16日,局领导带领13个调研组完成了对40个区县和24个局属单位的“双联”走访工作,征求到大量意见和建议,掌握了基层文化建设第一手资料。加强了对下放审批项目的指导,对文化市场行政审批涉及事项进行归纳整理,印发了《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流程》和《文化市场行政审批工作手册》(试行)。严格推进政务公开,将所有审批办结项目及时在局门户网站上进行公布,文化市场行政审批工作实现无投诉、无行政复议和无行政诉讼案件。开展了机关“双学双讲”、“党员示范岗”争先创优、文明单位创建、廉政勤政创建、聘请行政效能建设监督员、机关作风巡查暗访等“六个一”活动,切实整顿机关工作作风,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和环境。编撰文化广电发展蓝皮书,创办《文广》杂志,加大文化宣传力度,扩大文化的影响面。加强了队伍建设,拓宽干部培养使用渠道,新提拔、补充、轮岗交流一批干部,积极开展上挂下派锻炼干部工作。

总之,过去一年,在全市文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文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成绩在每一个建设项目、每一个文艺作品、每一个文化活动之中逐步积累,让我们赢得了更多关注、理解和支持。可以说,文广工作取得的每一点荣誉都是大家用智慧和热情挣来的,饱含了大家的心血和汗水。当然,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文化实力不强、服务体系不全、开放领域不深、原创水平不高、管理体制不顺、队伍建设不好等等。我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对此做了深刻剖析,还需要进一步认真反思,进一步整改,以推动文化建设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

二、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努力开创年工作新局面

文化重在建设,贵在积累,需要久久为功,也需要根据具体形势确定阶段性重点工作。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一定程度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是文化建设具有反周期调节的性质,历史经验表明,越是经济低迷,越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时机。我们要善于把握文化需求、文化投入、文化产业出现的新机遇,危中求机,逆势上行,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文广工作做得更好,为经济复苏提供新的增长点。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年文广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对文化建设作出的各项重大部署,遵循“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以统领文广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西部地区的文化高地、与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相适应的文化中心、城乡统筹的文化强市”目标,凸显改革和发展两大主题,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各项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为“五大”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根据总体思路,年主要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在文化领域的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文化系统内的改革整体上滞后全市改革进度,在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上突破不够,通过改革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力、推动大发展的局面尚未打开。中央为文化体制改革明确了路线图,制定了时间表,在年必须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各项任务,改革没有退路可言,也没有时间犹豫等待,因此,我们把年确定为“改革攻坚年”,全力以赴深化改革。

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中央、市委有关改革精神和改革政策的学习,坚决破除认为只有事业体制才是保护文化事业的最佳选择,实行企业体制就会使文化单位失去了发展的优势,就会在市场的海洋中淹死;认为改革就是“甩包袱”、减人减钱;认为文化必须单纯依靠财政投入来发展,片面强调国家的扶持和保护等错误认识,把思想高度统一到中央、市委的决策与部署上来,增强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高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进一步把握改革重点。改革包括政府职能转变、事业单位机制转换和国有文化企业转制等方面,重中之重是抓好艺术表演院团的改革。要严格按照、文化部联合制定的《全国国有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指导意见》和市文改领导小组第10次会议精神,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因地制宜,积极创造条件,以发展壮大和增强活力为目标,推动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的院团率先转企改制,重塑文化市场主体。鼓励“走出去”、“引进来”,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院团、文化集团,增强院团整体实力。统筹城乡文化市场,完善文化市场体系,研究文化消费政策,改善文化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消费和市场繁荣。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扶持转制院团发展的指示精神,帮助转制院团解决好与其规模及业务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演出场所的问题,逐步实现“一团一场”的配置要求。已经转企的院团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适应市场要求的运行机制。

三是进一步明确改革进程。按照年全面完成改革任务的要求,大体分为四个阶段推进。从年8月至年1月为调研准备阶段。做好调查研究,完成局系统改革总体方案和各单位改革子方案的拟定工作,目前这个阶段工作基本完成。年2月到3月为动员发动阶段,召开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动员大会进行全面部署,各改革单位成立相应机构,修改和完善本单位改革方案。年3月到年6月为推进实施阶段,按照上级批准的改革总体方案和各单位改革子方案,全面推进各项改革,抓住改革重点,突破改革难点,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把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年6月到年12月为总结阶段,各单位认真总结改革经验,妥善解决遗留问题,推动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二)统筹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推动文化“两大一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全市工作大局下,按照“力争5年任务3年完成,年底前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加强管理强度,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和服务能力。

一是提速。要抓住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时机,提高策划、组织和实施项目的能力,善于从大局出发思考关系文化长远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关联的重大项目,善于从可持续发展着眼规划安排项目,形成“实施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加快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速度,竣工使用大剧院、川剧艺术中心,加快建设自然博物馆、国泰艺术中心,新开工建设市群众艺术馆、国际马戏城,启动艺术学校搬迁,储备抗战遗址博物馆、工业遗产博物馆、“三线”建设纪念馆、广播电视监测台(安全中心)搬迁等一批项目。

二是增量。重大文化工程是文广工作的重要抓手,要充分利用部市合作平台,向上级部委争取更多政策、项目和资金。争取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达标建设试点地区,全面加快区县文化设施、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设施和文物博物设施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完成直播卫星任务16283个自然村,启动农村地面数字无线覆盖工程并争取成为全国试点城市,完成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第四期14个无线电视发射台设施设备更新改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完成26个区县支中心、321个乡镇和6627个村级基层服务点的建设任务。确保新建4个区县文化馆、5个区县图书馆、32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充实完善40个区县文化馆、图书馆设备。农村电影放映要保证一村一月一场和农村中小学观看率达到100%。同时,选择有条件的南川区和巫山县,支持其开展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率先满足农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试验工作。

三是保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灵魂,设施再多,服务水平低,也于事无补。要积极争取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财政保障机制试点地区,协调相关部门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财政保障机制,落实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和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正常运转所必需的经费。要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做到阵地与活动、形式与内容、建设与运行的有机统一,真正实现共建共享。继续实施“渝州大舞台”城乡文化互动工程,确保全年为基层送戏1000场以上,提高送下去的品质,让基层群众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大餐。通过举办各种比赛竞赛、文艺汇演调演及巡游展示等形式,把基层文化活动队伍、文艺活动人才拉到城镇来。大力提倡区县、乡镇、村社之间以文艺联欢等各种形式进行交流,联合经济、政法、教育、科技、卫生、群团等部门,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让文化活动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延伸拓展送戏、送电影“双送”活动,充实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增加活动实效。继续开展红歌传唱活动,提神鼓气,凝心聚力。

(三)完善文艺创作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创作环境

召开全市文艺创作工作会,制定《—2012年舞台艺术创作发展规划》,明确今后一个时期舞台艺术创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出台《舞台艺术(一度)重点创作项目专项资金资助暂行办法》和《舞台艺术创作扶持激励办法》,鼓励精品力作的创作,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完善创作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艺生产力,提高文艺创作生产效率。按照“加大一度创作投入,打造高质量本子,二度创作进入市场”的思路,充分发挥市场在文艺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剧目股份制等新的文艺生产运作模式,推行文艺生产社会化运作方式,将文艺创作、演出、推展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围绕庆祝建国60周年,征集一批、新创一批、排演一批剧目,确保全年打造2台大戏、4部影视剧。新创《一代风流》、《邹容》、《卢作孚》、《西南卡普》、《今上岳阳楼》、《巴渝之魂》、《轻舟已过万重山》、《春风大地》、《花灯》等剧目;排演话剧《闲话草民》、《一代名匠》、《河街茶馆》、川剧《村官朝天椒》、《名凤之死》、川剧交响乐《四大美女》、大型曲艺《蓝调》、京剧《江姐》、杂技剧《花木兰》、音乐剧《蚂蚁》、音乐舞蹈诗《大足观音》等剧目。继续实施电视剧创作精品工程,推出《谈判》、《解放大西南》、《民主之澜》、《潮起两江》、《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重大革命历史和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1幅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精品画。推出一批精品剧目参加国家级赛事,组织儿童剧《小萝卜头》参加第六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川剧《李亚仙》和《灰阑记》参加第三届全国地方优秀剧目展演,积极推荐作品申报全国第11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第七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评选,积极参加第五届全国舞剧优秀剧目展演和第八届全国舞蹈比赛。

(四)继续加大保护工作力度,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日益显现,要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抓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变文化深厚底蕴为文化发展巨大优势。竣工白鹤梁水下石刻博物馆和市考古所文物周转库房2个项目,完成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剩余任务计划,确保通过国家终验,继续开展消落区文物保护抢救,启动后三峡文物保护工作。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古籍普查、馆藏文物普查4项文化遗产普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要全面完成田野调查阶段任务,调查区域完成率和覆盖率达100%。积极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公布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积极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争取一批传承人列入第三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全面完成全市一、二级古籍普查工作任务,力争有一批古籍进入国家第二批珍贵古籍保护名录,以及有一批古籍保护单位进入全国第二批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做好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组织制定抗战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和主城区危旧房改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2个规划,完成抗战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工程总体规划及维修方案设计,维修并对外开放一批抗战历史文化遗址。启动实施4个区县博物馆、2个区域性文物中心库房、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中国南方石质文物保护中心和合川钓鱼城宋元古战场遗址保护工程等项目。做好对口支援崇州市受灾文物建筑修复工作。继续推进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继续开展全市馆藏文物调查及数据库建设。

(五)建设西部地区产业高地,增强文化实力

我国文化产业已经从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开始进入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在繁荣社会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在经济发展放慢的时候,其优化产业结构、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现代服务业、拉动对外文化贸易、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文化产业体量小、实力弱,要着力建设和“西部地区的文化高地、与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相适应的文化中心、城乡统筹的文化强市”相匹配的文化产业高地,增强文化产业实力。要抓住国家抵御金融危机、刺激拉动内需的机遇,制定年—2015年全市文化广电产业发展规划,启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形成内资与外资、国有与民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和广电产业四大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发展动漫、演出、娱乐和会展项目。动漫抓住国家实施原创动漫扶持计划机遇,重点培育3至5家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演出业主要实施演出季、时空之旅、庆典市场和文化贸易项目;娱乐业主要启动煌华影城等一批区县影剧院建设项目;会展业主要参加深圳文博会和渝洽会,做好文化产业项目推介和招商。文化旅游业主要推出历史文化名镇游、抗战历史文化精品游和红色旅游3个项目。艺术培训业主要整合全市艺术培训资源,统筹规划发展,培育市及区县艺术培训基地。广电产业主要推进全市广电网络资源整合和区县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工作,拓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业务。

(六)精心培育文化活动品牌,扩大文化影响

文化在全国影响较小,与直辖市的地位很不相称,文化高地、文化中心、文化强市缺乏内涵支撑。要深入发掘巴渝文化、抗战文化、三峡文化和红岩精神等优势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吸引力。特别是要精心组织策划,申办、创办在全国乃至国际上能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文化赛事和重大节、会、展等文化活动,通过办好文化活动,促进文化基本建设,推动文化走出去,扩大文化影响力。办好第二届文化艺术节、第11届全国老年合唱节2个大型活动。第二届文化艺术节的总体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并印发,整个艺术节统筹安排了6大类17项主体活动,其中开幕式强调新剧目创作,青年歌手大奖赛、群众文艺表演赛、舞台之星选拔赛立足通过比赛建立起选拔人才、催生精品的机制,推动文化艺术基础性、常态性建设。展览活动立足通过办展促进我市优势艺术资源的开发,促进艺术品市场的繁荣。第二届文化艺术节涉及全市各个区县、众多市级部门,时间紧、任务重,希望大家按照组委会的统筹安排,切实组织好相关活动,为艺术节的顺利举办贡献力量。专业文化方面举办或申办第四届中国川剧艺术节、西部交响乐周、全国“三农”题材小戏小品赛、五大传统节庆晚会、舞台艺术之星选拔赛等5项活动。中国川剧艺术节前三届都由举办,本届由承办,一定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要丰富元旦、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五大传统佳节文化活动,分别举办戏剧、曲杂、诗歌、音乐、综艺晚会,形成各具特色、内容丰富的活动品牌。评选十大特色文化社区、十大文化特色校园和十大特色文化广场,组织开展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和图书馆服务周三大主题宣传活动,举办直辖四城市通俗歌手大赛。评选全市广播电视10佳播音员和主持人,评选全市广播电视10佳新闻栏目。打造对外文化活动品牌,组织市杂技团《花木兰》参加比利时“欧罗巴艺术节”和《红舞鞋》赴美国商业演出。组织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钱币赴比利时国家银行展览、市民乐团参加文化部举办的“中美音乐节”活动。

(七)全面履行各项工作职能,提高服务发展水平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向面向全社会转变。“三个转变”是各级文化部门工作的一个重点,要把实现“三个转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好、抓实、抓出成效。进一步强化规划、政策、统计、监测、调研等职能,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加强调研工作的制度化建设,精选一批调研课题,深入研究,精心打磨,争取进入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视野。开展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市电影管理办法》立法调研和修订工作。启动全市文化市场管理服务系统建设工作,提升科学化、专业化管理水平。重点推进全市“净网先锋”网吧经营管理系统建设和卡拉OK内容服务管理系统建设,打造文化市场监督管理的技术平台。加强文化市场行政审批权下放后对区县文化市场管理的监督、指导,健全和完善全市统一的文化市场行政审批项目操作规范及相关制度。切实履行对动漫、网络文化和美术品市场的管理,在内容监管、鼓励原创、保护知识产权、完善监管体系、严格市场准入等方面加大力度,将管理向上游产业链延伸。进一步加强安全播出工作,全力确保建国60周年、“两会”以及重大节庆等重要播出保障期安全播出。开展数字电视监测系统建设,确保广播电视监管跟上数字电视的发展步伐,进行新媒体安全播出监管系统开发建设工作,确保对网络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等新媒体的播出安全进行有效监管。规范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制作机构、广播电视频道频率、卫星电视接收设施管理,加大整顿违法虚假广告和乱播广告行为的力度。

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文化科学发展新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逐步把握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发展客观规律,形成了一些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一是在文化的作用与地位上,明确了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二是在文化发展方向上,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三是在文化发展目的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在文化发展动力上,坚持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五是在文化发展思路上,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一手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手壮大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六是在文化发展格局上,要着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七是在文化发展战略上,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八是在文化发展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上,要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这些理念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要理论依据。我们要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用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来统一大家的思想和意志,用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来指导文化建设,努力贯彻到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结合文广工作实际,特别要牢固树立四个方面的意识。

一是发展意识。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根本的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转变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转换发展方式,切实将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加快文化自身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目前,文化实力不强,文化建设各项指标在全国多数位于20至25位之间,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多数位于4至6位之间,、陕西、广西、云南的多数指标优于我市。服务体系不全,文化设施数量不足,现有文化设施陈旧落后,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原创水平不高,原创的数量、质量与文化强市、文化高地和文化中心不相对应,自川剧《金子》获得了国家首届十大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后,还未产生第二个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同为西部的、都是两个以上。在每年新剧目的推出上,和均为100个左右,而我市仅为20余个。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我们必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文化工作重在建设的方针,坚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合理安排文化投入,积极实施文化建设项目,加强文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使文化发展的结构和布局更加全面均衡,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效益更加协调统一,进一步增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是改革意识。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只有坚持改革,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强大的动力。以统领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坚定改革的信念和信心,要明确改革的思路,探索改革的有效方式,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推动文化系统的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目前,的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进入了攻坚的关键时刻,在改革进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比如思想不够解放,对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还缺乏理性把握,对改革发展的难点和重点也还缺乏足够的探索,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勇气和信心不强;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到位,还没有完全实现政企、政事、管办分离,特别是尚未完全实现“三个转变”;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职能混乱、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院团改革制约因素很多,院团投入长期不足,演出设施陈旧,演出场地缺失,还没有做到“一团一场”;文化企业改革包袱沉重,市属文化企业主体地位不明、产权关系不清、经营管理不善,亏损及债务包袱沉重等等。面对困难和问题,我们不能犹豫不决,必须迎难而上,啃硬骨头,拔硬钉子,不断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是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领域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党的对文化提出了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都要创新的要求。要大力加强文化的内容形式创新,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推动不同艺术门类和文化活动相互融合,努力创造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要围绕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更多鼓励文化内容形式创新的政策和措施。要大力增强文化系统对现代科技发展的敏感性,建立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机制,积极推动文化与市场、科技和产业的结合,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提高传统文化的表现力,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为文化发展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我们工作上的很多滞后,原因就在于创新不够,老是停留在过去的规矩和习惯中不能自拔,工作一旦创新,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比如首届演出季的成功,就在于大胆创新,无论是指导思想、运作模式、操作手段都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办,打破了原来单纯依靠行政力量的做法,所以赢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四是开放意识。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市场日益成熟的大背景下,只有在开放的格局中,才能有效汇聚全市、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种种经济要素,才能参与更大范围的产业分工,分享全市、全国乃至全球的商机,搭上经济全球化的快车。的发展靠扩大开放,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需要扩大开放。目前,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大开放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从宏观看,第一是开放层次低,文化开放局限在对国外和港澳台文化交流方面,主要还是政府之间友好往来,还没有真正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第二是与经济融合度不够,文化交流的项目基本上与经济发展脱节,举办活动也主要考虑社会效益,对经济效益考虑很少甚至没有考虑。第三是缺少文化品牌,尚未形成对外开放的产业链,没有对外开放的文化品牌,也没有构建起开放合作的格局。从微观看,文化交流批次和人次规模总体偏小,的文化逆差与其他省的文化顺差对比鲜明。文化开放是我们必须做好的一篇大文章,要抓住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机遇,树立大文化、大交流理念,打破部门界限和区域界限,加强横向合作,欢迎有实力的地区和公司来整合我们的优势项目、优势资源,或者共同策划包装共同做大做强,或者以多种灵活方式进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渠道互用、市场同进、效益最大的目的。

同志们!年,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承担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和更加神圣的使命,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实践,进一步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咬定目标,百折不挠,把文化建设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