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特色学校建设观摩会上领导讲话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同志们:
昨天,我们实地观摩、学习了区的13所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经验。刚才,又听了5名来自区教育局、学校、年级组以及班主任四个层面的同志所作的经验介绍。特别是昨天,大家拿出整整一天的时间进行实地考察,这是我们会议模式的一次改革。原计划一天开完这个会。分两个组,两条路线,在上午看完部分学校,然后下午交流总结。后来看到区所有小学几乎校校有特色,所以决定拿出一天时间,分两个组,交替参观,使每一个组都能把所有的学校看一遍,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两个半天的考察学习,大家就会感受到区的教育确实走的是高端均衡的健康发展之路。所看所听,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倍感震撼。
近年来,区教育事业高歌猛进、长足跨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在建设特色学校、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区走在了全市的前列。我认为他们的经验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区区委、区政府特别重视。区学校的变化,是该区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体现;是真正对辖区老百姓负责,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公益事业的体现;是真正敬教劝学,兴贤育才,振兴中华,对民族负责的体现。这与区四套班子领导经常深入学校,坚持把教育的投入作为战略性、发展性投入是分不开的。
二是办学条件整体均衡。近几年,该区投入6500多万元用于学校建设,系统改造学校23所,新增建筑面积31217平方米,维修改造校舍9300平方米。目前,区30%以上的学校建成了塑胶操场,主城区学校基本实现操场塑胶化,三分之一的农村学校,实现操场塑胶化。平均每所学校有10多个专用教室,基本上实现了班班多媒体。区域内办学条件的整体均衡,为创建特色学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孩子们优先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振奋了广大师生的精神。各县区的局长、校长要借此次观摩交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想方法,出对策,全面改善本地本校办学条件。
三是学校文化氛围浓厚。区在学校文化建设上,既注重整体规划,又强调错位发展;既注重历史传承,又突出了现念;既形成了整体氛围,又能彰显各自的文化特色。每一所学校在工作推进中,该区专门设立了范例奖、特色奖、提高奖等激励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使每一所学校不仅要形成基本的文化范畴,更要有核心的文化理念,最终走上特色学校建设之路,成为建设有看头、有品味、有内涵的特色学校的重要抓手。
四是学校管理规范精细。区在推进精细化管理上,制度健全、目标明确、考评科学。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做到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有考核、有反馈;在学校设施设备管理上,实行图书借阅开放式、教学挂图画轴式、音体器材定位式、实验仪器盘架式的“四式”管理模式,并且充分有效利用空间,构建“十个一”素质教育的活动阵地;在考评上,强化对学校、教学、教师“三项评估”,使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迈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轨道。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学校各自的师资力量和周边社会的资源的优势,解决好校本课程、校本教材与“十个一”的关系,落实课程、教材、师资、评价四个环节。
五是素质教育特色突出。区在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普遍强化了学生规范书写、曲艺演唱、诗文写作、演讲诵读、特色体育、科技创造、审美创作、英语会话等“十项技能”。在此基础上,指导各学校充分挖潜,做强优势,有15所学校在特色学校创建上迈出可喜的步伐,走上了特色发展之路。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拥有一个情系教育的好书记、好区长;得益于区文教体局有一个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好班子;得益于区教育系统有一支忠于事业、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好队伍。在此,我谨代表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向区区委、区政府及各位领导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区广大教职员工致以亲切的问候!
全面实施特色学校建设工程是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立足教育工作现状、着眼于未来跨越做出的一项重要抉择。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部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动员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校本革命为手段,特色学校建设为捷径,加快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建设全国均衡教育高地,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
下面,就今后一个时期特色学校建设工作,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正确理解特色学校的基本内涵,科学把握创建特色学校的基本思路
(一)特色学校的本质内涵。关于特色学校的概念,在国内尚无定论,我比较赞同这样一种看法:所谓特色学校,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和出色的办学成果的学校。也就是说,“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出色的办学成果”是特色学校的本质内涵。
(二)特色学校的基本特征。关于特色学校的特征,目前众说纷纭,我理解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相对性。特色学校是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为前提的,我们建设特色学校不是为了特色而特色,而是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实现育人的目标。不能片面强调做“特色”、造“特色”,把创特色变成“作秀”工具和“应景”文章。二是独特性。特色学校也就是个性化学校,是优化了个性的学校,是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独特风格的学校,但特色学校绝不是专业学校。三是优质性。特色学校是具有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是育人效果显著的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宗旨是提高育人的数量和质量,如果不能更多更好地培育人才,学校的风格再鲜明,再独特,也是毫无价值的。四是稳定性。特色学校是学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具有特色教育思想为核心的办学体系,并被全体成员不断内化为具有独特稳定个性和风格的学校,有经得起历史和实践考验、被社会广泛认可的稳定性。五是发展性。特色学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外界环境的改变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提升、不断完善、不断超越的过程。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特色学校不等同于学校特色,学校特色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某一方面的独特风格或独特优势;特色学校是学校特色的高级形态,具有整体效应,它不是局限于一点一面,而是要以点带面、以局部带整体、以核心带全局,最终使学校工作在全方位、多角度,都能反映出这种独特性,成为一种整体的、综合的效应。
(三)创建特色学校的基本思路。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我们的初步思路是: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严格落实国家课程计划的基础上,以“校本革命”为引领,以提升学校内涵发展水平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按照“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的工作思路,遵循培育特色项目——做强特色学科——创立特色文化——建设特色学校——打造区域特色教育的发展轨迹,创立“丰富+出色”的文化,建设“规范+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办出“优质+特色”的教育。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一批立足实际、理念先进、风格独特、特色鲜明的具有广泛社会认可度的特色学校,形成特色教育品牌,实现全市教育事业的新跨越。
二、充分认识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特色学校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创建特色学校是各级各类学校寻求更快捷、更广阔发展道路的共同课题,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程,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是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素质提出了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多标准的要求。适应这一要求,必须打破目前的“千校一面”和“万人一貌”的局面,重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大力培养具有不同个性、不同专长、不同爱好和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人,真正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个人得到最适宜的发展,为其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这就决定了教育发展必须走加强特色教育,创建特色学校之路。
(二)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创建特色学校,核心在推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差异发展、多元发展和整体发展,本质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发展、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创建特色学校只是一种手段,其归宿仍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通过激发兴趣,培养爱好,发展特长,使学生获得主动、和谐、愉悦的发展,并突出形成某方面独特优良的品质和能力。这种按照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教育,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的育人模式,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符合人才培养规律,更加符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是深化“校本革命”的有力抓手。“校本革命”作为教育科学发展的强大引擎,开展一年多来,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许多方面仍待进一步深入探索。在当前“校本革命”重点突破的攻坚时期,我们适时推出特色学校创建工程,为深入推进“校本革命”提供了有力抓手和阶段性明确的目标(终极目标是建设文化积淀深厚、发展后劲充盈、社会广泛推崇、优秀人才辈出的名校)。通过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有助于学校在接纳特色学校建设理念中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在理性研判学校发展路径中进一步拓宽办学思路,在科学定位特色项目中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在培育学校特色中进一步凝聚师生的价值追求,在打造高效课堂中提升“三师”活动效果,在培养学生个性中推进素质教育“十个一”活动。
(四)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是教育跨越发展的理性选择。近几年来,我市教育事业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理性审视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仍是在低水平上的高增长,教育综合实力还不强,核心竞争力还不明显,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特别是“会议”的成功召开,把我市推向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前沿,使我市在全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格局中占据了独特的敏感地位。在此形势下,要圆满完成维护既有荣誉、巩固现有成果和铸就新的辉煌“三大任务”,加快实现由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跨越、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跨越、由规范办学向特色办学跨越的“三大跨越”,学校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错位发展之路,走特色发展之路。这是因为,特色学校是各级各类学校共同寻求的办学境界。在基础教育方面,特色学校是均衡发展的捷径,是高端均衡的体现;在职业教育方面,特色学校是活力之源,是办学品牌的象征;对于高等教育,特色是学校的综合实力的显现,没有特色的大学就培养不出高层次的人才;对于民办学校,特色是学校的吸引力的显现,没有特色的民办学校就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加快实现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建设全国均衡教育高地的奋斗目标,必须大力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
三、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全力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程,努力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这次会上,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全面开展特色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初步明确了特色学校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方向、方法步骤和推进措施,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就学校个体而言,在实际创建工作中,一定要坚持把创建特色学校与实现本校的科学发展结合起来,与“校本革命”结合起来,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结合起来,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实效性和整体工作的协调性。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实际,谋划特色学校建设之路。创建特色学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实际,科学确定特色项目,准确定位特色目标,精心制定创建规划,确保学校特色的持续发展。在制定特色发展规划中,不能凭空虚构、主观臆断,需要充分考虑五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历史与传统。学校的发展历史和优良传统是学校自身的固有资产,是其它学校无法复制的办学资源。建设特色学校,一定要注重从本校的历史和传统中汲取营养,挖掘潜力,打造亮点。二是师资与专长。要分析本校教师哪些是有专长的,有什么专长。一般来说,学校所期望的特色,与大部分教师的兴趣爱好、专长取向一致或相近,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容易接受,容易投入,容易形成合力,否则可能难以推进,难以理解。三是自身优势。要在办学过程中找出自己的特殊优势,并使这一优势科学发挥、合理利用。因此,我们应当准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丰富自我。四是办学条件。校舍、场地以及教学设施等硬件,对学校特色的培养能起到促进和制约作用。因此,在特色学校的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学校物质载体的承受力,真正做到因校制宜、扬长避短。五是社会背景。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背景等是培养学校特色的肥沃土壤,我们应充分挖掘、合理利用,使它为特色学校建设服务。
(二)紧密结合师资素质提升,稳固学校特色建设之本。特色学校建设责任在校长,关键在教师。因此,必须全面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才能保证特色学校建设的顺利实施。一要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校长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领路人,要善于发展自己独到的见解,努力形成独特的教育观念,大胆实施独特的办学方略,找到办学的优势和突破口,扬长避短、推陈出新,创造出学校的特色。这就需要提到“四定”:一定目标——校长首先要为自己的发展定目标,然后再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定目标,我们要把目标定的高一点、远一些;二定特色——定出学校发展的特色之路;三定方略——需要用方略来实现和打造特色;四定时限——用阶段性目标支撑特色学校建设的总体目标。二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蔡元培先生说过:“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教师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证。要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自身应该兴趣广泛;要培养学生特长,教师自身应该拥有特长。广大教师要主动自加压力,潜心钻研,在教学实践中磨练和提高自身素质,把特色学校建设的各项要求切实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创建特色学校的主力军。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三师”教育活动,注重教师特色专业的教育与培养,使其逐步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教育教学风格,特色学校一定是由特色班级构建的,一定是由特色学科来支撑的。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肩负重任。现在,我们提出学生“十个一”素质教育目标,我们把素质教育具体化,要培养具有“十个一”素质的学生,我们必须首先要建设具有“十个一”素质的适应特色学校建设的师资队伍。同时,要注重形成合理的梯队,使学校不仅成为培育特色学生的摇篮,也成为培养特色专业教师的摇篮。三要加强教研队伍建设。要充分发挥教科研工作的理论引导作用,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要深入研究特色学校建设理论,组织骨干力量对创建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攻关。各级各类学校要将特色学校建设作为校本教研的核心,积极开发与特色学校创建相适应的校本课程,把课题研究作为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提升特色层次的有效手段,为学校特色建设拓宽路子,打造精品。
(三)紧密结合“校本革命”,涵养特色学校建设之源。特色学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战略性课题,必须立足于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着眼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定位于内涵的整体提升。同时,特色学校的创建,既是对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办学思想的革命,又是对传统管理方式、教学模式、学习方法的扬弃。因此,必须以“校本革命”为指引,以教育创新为动力,开发优质资源,推行优质教育,打造鲜明特色。“革命”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周易》,叫做“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顺乎天”就是说顺应规律,“应乎人”就是适应人,这就叫革命。这不正是当前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吗?我们教育工作所追求的就是适应教育规律,适应人的发展,特别是适应学生成长规律,认知规律,适应学生全面发展这么一个现实。所以我们必须从思想上要高度统一,从今年开始我们要加大对校本革命的评价和考核成绩。我们有许多的重要工作要纳入到校本革命当中,比如“三师”活动要纳入到师本革命当中;“十个一”活动纳入到生本革命当中,所以校本革命是我们奋斗目标实现的一个手段。具体工作中,要注重做到以下五点。一要着力吸纳创新性理念。特色学校的概念,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的创新理念。我们要通过特色学校建设树立先进理念,拓宽办学思路,从而深化理念革命。二要着力打造专家型校长。校长革命要与特色学校建设紧密结合,一个不敢于、不善于革自己命的校长,最终会被当前教育的滚滚热潮所淘汰。校长只有将自己的办学思想,转化成具体可操作的实施办法,渗透到学校的整体工作之中,内化为全体师生自觉参与、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才能创建出特色学校。因此,我们要借助创建特色学校这一平台,深入推进校长革命。三要着力培育专业化教师。特色学校培育特色教师,特色教师造就特色学校。工作中,要动员和组织每一名教师参与,让每一名教师接受先进理念的洗礼,探索个性化的育人经验,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将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变为深化师本革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师本革命”和“课业革命”是“校本革命”的核心。教师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崭新形式之下,要敢于、善于、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时间、解放学生的空间、解放学生的双手。我们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当中,从陈旧的教育教学模式当中解放出来。四要打造精品课堂。“课业革命”实施的关键在如何打造“高效”、“精品”课堂,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都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对于一些师资薄弱地区和学校,我们可以用“拿来主义”,在媒体上,把全国名师的课堂搬过来都可以。不能抱着自己这一套死不放,要把打造经典课堂作为打造特色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要着力培养个性化学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十个一”(即一流好品德、一身好习惯、一股好精神、一种好能力、一副好口才、一门好才艺、一生好体魄、一手好书法、一方好人气、一个好成绩)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展每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和特长。我们每一个学校,都要争取打造四个关键场所:一个图书馆,一个演艺厅,一个运动场,一个技能教室。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特色学校建设中得到锻炼、感受成功、获得快乐、健康成长。六要着力开发特色化课程。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要将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作为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载体。在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中,要打破以传统课堂教学为唯一形式、以传授知识为唯一内容的单一课程结构体系,以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为基点,构建课内与课外,学科性课程与活动性课程并行,与学校特色建设相适应的立体化的课程模式,形成特色教学。
(四)紧密结合学校文化建设,扮靓特色学校建设之娇容。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的外显,是特色学校的“独特容颜”。学校特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积淀,特色学校建设的过程就是校园特色文化塑造的过程。因此,创建特色学校一定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学校文化的设计、基调、风格都要与学校特色相协调。学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对学校文化做出统一的部署,整体优化学校的校园环境,使学校文化成为学校特色的显性标志,使他人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特色文化气氛。在开展特色学校建设的各项工作中,要将校训、校徽、校标、学校建筑等整体布局,充分体现特色。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等要配合宣传,烘托特色,渗透特色。同时,学校的“十个一”活动、“双爱好”、“社团建设”等活动要与特色学校建设紧密结合,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具有本校特点的活动,突出“特色”项目的打造。积极建构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等,在多元的文化中认真选择、凝炼独特的学校文化精神,积淀、丰富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底蕴,着力营造一种浓郁厚实的特色学校文化。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是打造特色教育品牌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区域推进中,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积极构建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以教育科研机构为支撑、以中小学为主体的特色立体网络,建立完善特色学校建设的区域推进、保障和激励机制,加快特色学校建设进程,加快特色教育品牌的形成。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要结合本地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和社会环境和教育发展实际,研究制定打造特色教育总体规划,明确本地打造特色教育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发展路径和保障措施。在办学情况大致相同的农村学校,围绕区域总体特色,可按照“一个学区突出一个特色”的思路先期展开。具体推进中,要设立专门的业务指导小组,通过调查研究、分类指导、重点帮扶、定向跟踪,为学校特色建设提供全程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学校的不同需求。二要搭建平台,强力保障。要组织更多的农村中小学校校长参与“名校行”活动,组织更多的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理清特色学校建设思路。要进一步完善“盟校”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盟校”中的优质学校在特色学校建设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要通过举办特色展示、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提升特色学校建设层次。要设立特色学校建设的专项经费,制定经费使用的激励性政策,确保特色学校建设的顺利实施。三要实行科学评价。从今年开始,市教育局将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纳入对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工作考核范围。各县(市、区)要以争创“全国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区”为目标,制定区域特色教育自评指标体系和特色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开展自评和评估工作。加强对各县(市、区)特质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社会性评价,切实加强过程管理,把评价督导的过程变为推进工作、提升层次的过程。四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区域内外文化、体育、艺术等各个方面的优秀人才,特别是要充分挖掘学生家长的巨大潜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支持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整体合力。
四、自我加压,创建机制,确保特色学校建设取得良好效果
特色学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对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打造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统筹兼顾,狠抓工作落实,确保特色学校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局成立了“市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统筹、协调、组织和实施全市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并将设立“特色学建设专项经费”,对此项工作开展好的县给予适当的经费扶持和奖励。各县(市、区)教育局(文教体局)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并在资金投入、师资建设、教育科研等方面给予学校具体的指导。各学校建立校长负总责、主管校长具体负责的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在当前困难的形势下怎么样开创新局面,我们要从五个方面入手:第一,要有鞠躬尽瘁、忍辱负重之忠。忠于教育事业,就要敢于、热于鞠躬尽瘁。第二,要敢于犯上,直言上谏之勇。即头皮要硬,脸皮要厚,眼皮要活。第三,要有见事知机、见机行事之智。见一个事,就知道这里有机会,然后见机行事。第四,要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策。在很多情况下,貌似没有办法了,但是灵机一动,只要动脑筋了,办法总会有的。第五,要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敏。如果我们没有作为,别人就没人作为;你晚作为一天,就会误人子弟一天。所以我们一定要敢于克服困难,利用会议、座谈、书面学习等形式广泛、持久的开展特色学校创建的学习工作,引导每一名工作人员、每一名教职工充分认识到特色学校建设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内涵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要实施动态管理。特色学校建设实行认定制,市、县两级分别评估认定。市教育局负责制定市级特色学校建设评估细则和办法,各(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县(市、区)级特色学校评估细则和办法。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县(市、区)属学校的特色学校认定、评估,在学校取得县(市、区)级特色学校资格后可申报市级特色学校。市教育局将邀请有关专家、校长成立“市级特色学校评估认定委员会”,对申报学校统一组织评定。特色学校认定评估工作实行周期复检制,一般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定两年后进行复检认定,重新考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学校,将责令整改,仍不到位的学校取消特色学校称号,推进特色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要严格落实责任。市教育局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市中小学要实现“特色鲜明、百花齐放”的局面,各县(市、区)80%以上的学校成为县级特色学校,50%以上的学校成为市级特色学校。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尽快制定特色学校建设计划,明确时间表和责任人,确保特色学校建设的顺利实施。凡未按要求开展特色学校建设的,要取消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学校以及个人的评优、评先资格。
同志们,特色学校建设是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全面提升我市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关键,是实现教育整体快速跨越的必由之路。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全力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加快形成特色教育品牌,为建设全国均衡教育高地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