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经济分析及工作建议要点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牢牢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突出“投资拉动、产业支撑”的工作重点,抢抓发展机遇,深化三次创业,全市经济实现“开门红”。但经济运行中潜在的矛盾和问题仍然较多,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对策举措,确保“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全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一季度我市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主要指标呈现“两加快三放缓”特征,即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8.1个、3.4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分别放缓2.9个、12.7个、2.1个百分点。
(一)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初步统计,实现生产总值127.8亿元,增长(同比增长,下同)15.5%,增速位列全省第8位,比全国高5.8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9.3亿元、71.1亿元和37.4亿元,分别增长3.2%、21.5%和11.7%,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3.3%、73.4%、23.3%,工业和投资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
1.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215.6亿元,同比增长49.4%;增加值增长24.1%,产销率98.9%。园区加快建设,新增建成面积4平方公里,新入驻企业43户,园区实现产值140亿元,增长85.1%。
2.农业生产保持稳定
克服较长时间低温寒潮等灾害性气候影响,农业生产态势良好。小春粮食播种面积235万亩,与上年持平,目前小春长势良好,预计产量稳中有升。大春育苗扎实开展,规划水稻、玉米、大豆高产示范面积37万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81万亩。1-3月,出栏生猪146.5万头,增长1.7%;家禽1260.7万只,增长4.5%;水产2.84万吨,增长10.9%。
3.服务业日益活跃
旅游形势喜人,全市接待旅游人数372.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89亿元,分别增长22.2%、29.8%。金融业存贷双增,截止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00亿元,比年初增加61亿元,增长9.54%;各项贷款余额263.32亿元,比年初增加11.72亿元,增长4.65%。
(二)三驾马车有效拉动
1.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7.8亿元,增长30.1%,其中128个列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0.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7.4%,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1.4%。
重大工业项目稳步推进。月,80个列市重大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4.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目标的35.6%,其中集中开工重大工业项目65个。天然气制亚胺基二乙腈一期、10万吨精炼铜一期、生物降解淀粉母料等项目竣工投产,气盐结合系列项目一期工程、铜铝型材等项目开工建设。
川东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新突破。月,9个列市重大交通项目完成投资5.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目标的23%。兰渝铁路段路基工程加快推进,完成投资5.1亿元;渠江(四九滩~丹溪口)航运建设工程开工建设,正建设施工进场便道,加快施工招标;环城公路正加快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渝川陕高铁已委托中铁二院公司完成规划方案研究。渝广巴高速公路、广遂高速公路和广潼资高速公路已纳入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并加快编制许可。
“双百”城市构建取得新进展。月,全市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4亿元,增长30%,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区拓展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拓展1平方公里。迎宾大道、凌云桥等稳步推进,西溪峡景区建设工程、广岳大道、港前大道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
2.市场消费持续增长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亿元,增长16.2%。分城乡看,城镇市场完成37.2亿元,增长16.3%;农村市场完成13.8亿元,增长15.9%。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亿元、37.1亿元、0.7亿元和6.7亿元,分别增长14.8%、16.2%、18.7%和17.7%。
3.外经外贸增势明显
实现进出口总额3057万美元,增长79.2%,进出口总额居全省第11位,增幅位列全省第2位。实际利用外资1064万美元,增长近4倍。
(三)经济效益逐步提高
1.财政持续增收,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75亿元,增长27.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95亿元,增长37.7%,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58.4%,比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
2.工业效益稳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8.7亿元,同比增长49.7%;利税总额18.7亿元,同比增长19.6%;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13.5%。
3.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86元,增加658元,同比增长15.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53元,增长21.7%。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3个、9.9个百分点,与经济增长实现同步。
(四)两大“示范区”强力启动
1.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
月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正式被设立为川渝合作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融入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市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方案》编制工作基本完成,等待批复。川渝合作示范园区——汽摩、电子配套产业园比选工作加快推进。广渝合作“十二五”规划正抓紧编制,2011年广渝合作计划已经双方审定,拟于下周召开联席会议通过后正式下达实施。
2.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推进
市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列入《西部大开发“十二五”发展规划》,《市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方案》正抓紧编制,与深圳、厦门等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共建产业转移园区工作正积极争取。一季度全市签约引进项目178个,到位资金108.9亿元,增长37.2%,其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70.9亿元,增长46.6%。
(五)民生进一步改善
民生支出增长加快社会保障就业、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等民生支出列财政支出前三位,分别支出4亿元、2.5亿元、2.6亿元,三项合计占全市一般预算支出总量的57.9%。从增速看,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增速均高于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增长的平均水平。就业形势良好,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107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比去年同期下降0.13个百分点。企业养老、基本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7万人、45.99万人、7.5万人、3.68万人和7.54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参保缴费人数18.96万人。
二、宏观经济环境及运行趋势分析
当前国内外环境仍然极为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还不少。从国际看,主要经济体经济恢复增长,但国际市场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通胀压力正在从新兴经济体扩大到发达经济体,世界经济还没有走上正常增长的轨道,中东、北非局势持续动荡和特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与核泄漏,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从国内看,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国民经济开局良好,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主要是物价上涨比较快、通胀预期增强,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多数城市房价还在上涨。为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关系,国家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强流动性管理,今年以来已两次提高利率和四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排除年内再次加息和调整汇率的可能。
综合宏观经济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我市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潜在矛盾和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得迫在眉睫:
(一)领跑区域经济压力大
受近年来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和去年一季度高速开局双重因素影响,我市经济增速与去年同比出现放缓态势,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耗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9个、12.7个和2.1个百分点,其中社会消耗品零售总额低于全国0.1个百分点。与“开门红”目标相比,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耗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增速分别欠目标0.5个、5.9个和4.1个百分点。与环渝腹地区块其他5市相比,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总量排和增速均排第5位,区域竞争压力明显。
(二)工业持续高位运行难
尽管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快速增长,但低于2002年以来28%-38%的增幅,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降低。究其原因,一是煤、电、建等传统产业增长潜力有限,1-3月原煤产量增长14.8%,发电量增长2.5%,水泥产量增长2.7%。二是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支撑不强。2010年新增的4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支撑作用有限。三是工业增长点不多,尽管今年天然气制亚胺基二乙腈一期、10万吨精炼铜一期、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等投产,但支撑规上工业增加值30%的增速难度加大。
(三)重大项目支撑乏力
缺乏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仅5个,缺乏百亿级、50亿级等打造现代产业基地的重大项目,现有产业项目难以完成打造成渝经济区重要增长极的艰巨使命。重大基础实施项目推进缓慢,渝广巴高速公路尚未开工建设,港建设推进较慢。列市重大项目开工不足。央行进一步收紧流动性,影响项目资金的筹集,土地利用指标紧张,征地拆迁更加困难,制约了项目建设。列市重大开工项目70个开工43个,开工率仅为61.4%,投资后劲受到较大影响。
(四)经济运行环境偏紧
资金筹措难度大。国家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变为稳健,信贷投放明显收紧,月全市新增贷款263.32亿元,同比少增8.9亿元。同时,国家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银行严控平台公司新增贷款规模,提高授信放贷要求,平台公司新增贷款困难。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初步测算,今年全市重大建设项目建设用地需要2.7万亩,已落实土地1.3万亩,缺口达50%以上。一些项目因土地问题无法落户和开工建设。同时,土地利用效率低,单位土地投资强度不高,土地闲置较为严重。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招工难”与“就业难”问题并存,尽管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但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适龄劳动力和技术人才仍较缺乏,劳动力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五)物价上升压力加大
受输入性通胀、流动性过剩和物价翘尾因素等影响,物价仍将高位运行。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仍处于上升趋势,国家上调利率提高了融资成本和还债压力,农资价格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可能持续高位,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月我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0%,比全国、全省分别高2个、0.8个百分点。物价上涨导致居民生活成本和商家经营成本的上升,对消费预期产生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居民即期消费。
当前,在看到困难和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宏观经济环境总体有利,我市处于优势叠加的黄金机遇期。国家着力扩大内需,全面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批准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支持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加大民生改善力度。尤其是川渝合作示范区、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可望获得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成为我市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随着川东综合交通枢纽、“双百”城市的构建以及一批产业项目的落户投产,我市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针对性做好二季度重点工作
对照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认真分析研究,切实落实措施,加压驱动,确保实现“双过半”和全年目标,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全面启动两个“示范区”建设
川渝合作示范区、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不仅为“高位求进、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而且有利于争取国家政策、项目、资金等支持,标志着我市全面进入超常规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编制衔接建设方案。组织精干力量,科学制定两个“示范区”建设方案,在战略定位、空间布局、产业发展、政策优惠等方面精心谋划,并加强与相关部委的衔接汇报工作,确保高水平实施方案出台,为推进三次创业、实现超常规发展提供政策性保障。建立健全示范区实施机制。组建专门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二)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工作
重大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前期工作。重大项目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加快相关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项目提前开工建设,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要根据国家对的定位和产业布局,围绕六大工业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市、红色旅游基地和商贸物流基地建设,密切关注央企、世界500强等国内外产业巨头投资动态,包装引进百亿级、50亿级的重大产业项目,并围绕重大产业项目上下游大力招商,推进尽快在落地建设。推进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围绕打造川东综合交通枢纽、“双百”城市建设,抓住国家重点支持水利建设的时机,抓好重大基础实施项目前期工作,促进早日开工建设。加快渝川陕高铁、遂(宁)广(安)利(川)高铁、(高兴)至洛碛铁路、广遂高速、广潼资高速、广岳大道、港前大道以及升钟二期、亭子口灌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年列市重大项目建设。对年列市重大项目建设,要对未开工项目,逐一专题调研,创造开工条件,促其早开工、快开工;对欠进度项目,找准原因,采取措施,着力解决要素问题,促进其加快建设。
(三)推动产业加快发展
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
一是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紧紧抓住国家规划布局一批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机,依托川渝合作示范区、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认真研究国家的政策引向和投资方向,加强与央企、世界500强的对接,引进一批能支撑我市经济社会超常规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二是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努力建设配套完善、承载力强的成熟园区。加快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工作,统筹推进前锋工业园、新桥工业园、临港工业园、奎阁工业园、华蓥工业园一体发展。结合港建设,推进港区、园区、城区联动发展。
三是努力争取各方支持,加大与、深圳、厦门等地合作,探索园区共建共享机制,共建一批电子、汽摩等专业产业转移园区。
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市。稳定发展粮油生产,抓好小春田间管理,积极做好大春备耕,搞好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等农资的储备、供应、调运,努力扩大春播面积。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华蓥市天池湖水利工程、邻水县关门石水库工程、邻水县病险水库整治工程项目等在建大中型水利工程,促进渠江干流段防洪工程、区七一水库扩改建及渠系配套工程、大高滩水库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快华蓥山玛瑙岩、神龙山巴人石头城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推进邓小平故里5A级景区创建工作,强化市场营销,提升服务质量。着力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推进恒大中天国际、国际商业中心等建设,完善县城核心商圈。健全城乡流通服务网络,加快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提升农村消费质量和水平。推动引进商业银行等落户,稳步推进企业债券发行工作。着力推进邻水川东物流园区等建设,加快枣山现代物流园区、前锋现代物流园区等现代物流园区前期工作,积极引进第三方物流。进一步完善支持和鼓励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推进服务价格体制改革,落实鼓励类服务业的用电、用水、用气与工业基本同价等政策措施,对鼓励类服务业在供地安排上给予倾斜,重点加大对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发展、调整结构的支持力度。
(四)努力保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
面对严峻的价格形势,要认真贯彻中、省精神,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努力保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一是全力保障市场供应。进一步抓好粮食、蔬菜、养殖基地建设,搞好产销衔接,进一步降低农产品流通环节费用。做好粮、油、肉、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储备、调运及投放工作,提高市场应急调控能力,切实保障市场供应。
二是整顿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加强市场价格检查和巡查,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继续健全完善价格新闻披露机制,及时准确相关重要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合理引导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市场行为,稳定社会预期。
三是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加强对居民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信息的监测预警,当前重点跟踪粮、油、肉、菜以及加碘盐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和价格变化,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并启动价格调控预案。
四是建立完善调控机制。制定出台综合性价格调控处置预案,明确和细化政府和部门的职责任务。建立生猪、蔬菜等重要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应急保障预案和措施,完善现行粮食调控预案。建立价格调节基金,充分发挥调节市场、稳定价格的作用。建立出台我市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的机制,保障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基本不受物价上涨影响。
(五)积极做好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
一是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大力争取中央、省财政资金支持,用好政府性资源和资金,更多采取投资、参股、贴息等手段,带动社会资金、信贷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信贷支持,做好金融机构与项目对接。有效激活民间投资,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相关行业和领域。努力扩大直接融资,支持企业上市和再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及其他金融产品。
二是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科学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将有限的指标向重大项目和民生项目倾斜。利用示范区建设政策,争取更多的国家、省年度用地指标,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加大城市建设用地挖潜力度。加大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的清理处置力度,对长期闲置土地的项目,坚决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对未达到协议约定产出水平的工业用地,严格追究违约责任,直至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
三是强化煤电油气能源要素保障。着力优化供给结构,突出抓好民生和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要素保障。切实抓好电力生产调度,有效解决丰枯矛盾,引导实行错峰用电,确保人民生活和重要单位、重要场所用电需求。积极争取增加对我市的天然气供应计划,调整优化用气结构,在确保民生用气前提下,重点保障产出效率高、带动作用大的重点企业需求。加强成品油供应协调,保障日常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