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市项目建设工作会上领导发言范文

市项目建设工作会上领导发言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市项目建设工作会上领导发言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市项目建设工作会上领导发言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工业大会和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我市工业发展、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安排部署工业发展、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上午,大家观摩了长葛市产业集聚区、大周产业集聚区。刚才,会议对产业集聚区发展先进单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企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与个人进行了表彰,各县(市、区)政府,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递交了年重点项目建设目标责任书,有关单位做了发言。为开好这次会议,市委李亚书记就工业发展、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作出了明确指示,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年,全市上下认真落实省九次党代会和市六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开好局、有作为、求突破”的总体要求,坚持把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创新方法,完善机制,强力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一是产业集聚区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全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集群发展态势渐趋明显,招商引资平台作用更加突出,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提升,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年,全市十个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44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0亿元,分别增长62%和53%;签约项目26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2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1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突破15万人,新增就业3万余人。长葛市产业集聚区和禹州市产业集聚区进入全省十强产业集聚区行列。二是重点项目的支撑作用不断提升。全市10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1.5亿元,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卷烟厂易地改造、东风汽车底盘等49个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众品冷链物流园、西继电梯自动扶梯、文博馆等35个项目竣工投用,有力支撑了经济发展,增强了发展后劲。三是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新型工业化在推进“三化”协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突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4.7亿元,增长21.7%;三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200亿元;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30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11家企业进入全省百强百高企业名单,总数居全省第3位。前不久省委卢展工书记莅许调研时,对我市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克难攻坚、奋力拼搏、扎实工作的结果,特别是广大工作在重点项目、产业集聚区和工业战线上的同志们付出了更多辛勤的汗水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我市工业发展、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大招商特别是招大商成效不明显,投资50亿、100亿以上能够形成产业优势、促进转型升级的龙头型、基地型重大项目偏少,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不足;二是产业集聚度不够,发展不平衡,一些产业集聚区主导特色产业不明显,没有真正形成产业集聚发展效应;三是大型企业集团数量不多,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不强,创新发展能力水平不高,产业整体规模实力不强;四是科学运作、有效运作意识和能力不强,破解要素瓶颈办法不多,个别领域争取上级支持不到位。对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新型工业化是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主导力量,也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省九次党代会明确指出,建设中原经济区,工业发展首当其冲。我们要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的路子,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走在前列,就必须要进一步发挥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为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产业支撑。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必须选好载体、用好平台、找准抓手。就新型工业化来讲,产业集聚区就是载体和平台,重点项目、招商引资、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与现代技术的融合等就是重要抓手。我们只有切实抓好这些抓手,特别是抓好关键抓手、重要抓手,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才能取得新的突破。因此,各级各部门既要深刻认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意义,更要深入研究、抓好抓实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等有效平台和有力抓手,按照“特色主导、龙头带动、技改提升、集群集聚”的基本思路,大力实施“十百千培育工程”,通过引进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培育百亿元以上的大企业,打造千亿级的产业集群,真正推动产业、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下面,我就工业发展、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三项重点工作,讲5点意见。

一、要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这个最佳平台

实践证明,产业集聚区是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和市域、县域经济重要增长极,对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各产业集聚区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议精神,按照“提升完善、抢抓机遇、及早行动”的要求,做到“一靠三突一抓”,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区“2623”提速计划,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水平。

(一)要全面提升集群水平。产业集聚区单单是空间上的集中布局,还难以提升竞争力,只有产业间纵向衔接,侧向配套,形成产业体系,才能创造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要按照“抓住龙头,延链补链,纵向链接,侧向配套”的要求,每个产业集聚区都要明确一到两个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上下延伸产业链条,左右延展配套产业,带动关联企业项目落地建设,形成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相关部门要对骨干企业的上下游、左右链产业梳理汇总,指导企业明确延链补链的具体目标,与上下游企业互补发展。企业也要围绕自身配套产业,积极引进更多的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区,拉长产业链条,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聚区。近期,要积极围绕富士康配套产业链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有意投资的富士康配套企业落户。要综合运用项目准入、要素配置、税收分成、统一考核等手段,引导推动同类和关联项目按照主导产业集中布局建设,市直有关部门争取到的上级资金,用于支持集聚区主导产业项目的比例不能低于60%。要抓住用好全省调整产业集聚区规划布局的机遇,市发改、国土、规划和环保等部门要积极衔接省对口部门全力支持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中原电气谷核心区、尚集产业集聚区和魏都产业集聚区要实现与新区规划无缝对接,其它产业集聚区要努力争取更多发展空间,东城区、大周产业集聚区要积极努力,争取进入省级产业集聚区行列。

(二)要着力破解要素瓶颈。重点抓好资金融通、土地整理、人才和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孵化“四个平台”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认真落实土地整治、节约集约、监督管理三项机制,严格土地利用强度标准,切实优化工业生产线布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要重点用于集聚区,新建3层及以上标准厂房要达到150万平方米以上。要在规范发展的前提下,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积极整合土地、公用设施等经营性资产注入政府性投融资平台,大力引入民间资本参与政府性投融资平台股份制改造,各级财政奖补资金和税收返还资金要全部作为资本金注入投融资平台,提升多元化融资能力,增强平台资本实力;每个县(市、区)都要重点打造1个注册资本金超5亿元的投融资平台,每年为产业集聚区融资2亿元以上;同时,要把化解和防范担保机构风险作为紧迫任务抓紧抓好,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要加强人才和人力资源服务,力争年内为集聚区培训各类技能人员3万人以上,力争新建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和2个博士后研发基地。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设计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完善循环产业链条,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三)要不断完善承载功能。要进一步完善功能性基础设施,不断扩大道路、供排水、污水管网、供电、供热、供气、通讯等功能性基础设施覆盖范围,积极推动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东城区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市产业集聚区和县产业集聚区5个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区全面实现污水集中处理。要加快建设生产性服务配套设施,围绕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发展需要,加强检测检验、专业物流、信息平台等生产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一批配套的重大物流仓储项目建设,新建10个以上市级企业研发中心、3个以上国家级或省级企业研发中心。要创造条件为产业集聚区企业集中办理手续提供便利。要切实加强生活服务配套能力建设,抓住国家加大保障性安居住房建设的机遇,再集中开工建设公租房3500套,着力解决产业集聚区职工基本居住问题。

二、要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重要抓手

项目建设任何时候都是拉动投资增长、推动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三化”协调的重要抓手和动力。要按照提升“三个比重”、做到“三个一批”的要求,根据《年重点建设项目工作台账》,加大推进力度,加快建设速度。

(一)要全面加快项目进度。按照“四个百分之百”的要求,抓住当前施工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项目进度,尽快形成施工高潮,确保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100%,计划新开工项目开工率100%,计划竣工项目竣工率100%,重点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对西继高速节能乘客电梯、粮食物流园等29个计划新开工项目,要加快前期工作,确保如期开工;对许继智能电网产业园、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等91个在建项目,要细化施工节点,加快施工进度;对机场至城际铁路、郑渝铁路等20个重大前期项目,要加快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对电动汽车充电站、游客服务中心、许禹快速通道等项目,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快建设进度。

(二)要切实强化项目运作。坚持联审联批、一站式服务,高效、快捷地办理完善规划、审批、用地、环评等各类手续,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要突出市场运作,强化招商引资,积极争取信贷,激活民间资本,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要严格按政策规定推进征地拆迁工作,认真做好拆迁评估和监察工作,严防少数人以拆谋私,把征地拆迁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有效。要坚持集约节约,对新上项目和企业在投资强度上设置门槛,促进土地等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要抓住省里今年提出的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均可列入省重点项目盘子的政策,抓紧谋划、对接、申报一批项目,力争今年有更多项目进入省计划盘子。特别是要抓住省政府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政策,抓紧编制我市建设规划,重点做好市区、魏都区和新区商务功能区的谋划工作,及时上报。

(三)要持续谋划重大项目。把项目谋划作为一项长期性任务和经常性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围绕产业导向、资源禀赋和基础优势谋划、储备、实施项目。要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国务院《指导意见》、《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纲要》和《年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行动方案》等政策精神,在文件中寻找机会、寻找项目,把上级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把中原经济区建设带来的机遇体现在具体项目上,真正把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动力。要树立大项目意识,围绕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和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依托产业集聚区、依托现有产业、依托大型企业,持续不断地开展项目谋划工作,突出谋划一批超10亿、超50亿的龙头型、基地型重大项目,推动一批50亿元以上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产业优势、带动能力强、支撑效果明显的重大项目,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蓄足后劲。

三、要做大做强做优企业这个基本主体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尤其是大企业、骨干企业,更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要围绕培育大企业集团,重点扶持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支撑并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

(一)要着力培育重点企业。大力实施大企业集团培育计划,突出抓好100户重点企业,力争今年新增2家百亿元企业。要重点推动许继、黄河、瑞贝卡、众品、远东传动轴等龙头骨干企业与国内外500强、央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提高技术水平,扩大产业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要深入实施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积极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骨干企业,发挥其在推进产业集群中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积极争取科技创新支持资金,突出抓好省重大科技专项和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努力消除规模以上企业零专利,力争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5家。要大力实施品牌带动工程,以三大主导四大特色产业为重点,着力创建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商标。要积极推进“两化融合”,推动生产过程智能化、生产装备数字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全面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经营理念和办法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要重点扶持企业上市。把企业上市作为推动企业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学习借鉴焦作市促进企业上市方面切实管用的办法,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力争今年1—2家企业成功上市,全年利用资本市场融资70亿元。要尽快出台《关于加快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有关企业上市的优惠政策,优先保障上市后备企业要素供给,为企业上市提供高效服务。要充分利用境内外不同层次资本市场,推动条件成熟企业加快上报股票首发上市申请材料,对已上报和准备上报上市申请的企业,市金融办及有关县(市、区)要认真配合保荐机构搞好谋划和指导,及时研究解决股票发行上市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力争股票首发成功。要动态管理上市后备企业,加大已报备企业推进力度,形成上市梯次推进格局。要支持已上市的企业进行再融资,对符合债券发行条件且有融资需求的重点企业加强指导、跟进服务,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三)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举应多变、一举求多效的全局性和战略性举措,通过招商引资、战略重组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推动大发展。要抓住用好国内外产业转移、国家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大力实施“5516”招商引资行动计划,争取每年引进一批超10亿元的基地型、龙头型、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的项目。近期要抓紧做好第七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参会、第六届三国文化周暨百名港澳台商看等活动筹备工作,争取签约并落地一批大项目。特别是产业集聚区,要突出招大引优,紧盯国内外500强、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认真研究其投资动向和战略意图,重点确定1-2家企业作为主攻招商对象,力争每个集聚区新引进1个以上行业龙头企业或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要深入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活动,对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进行跟踪落实,特别是对长葛总投资100亿元的中汽集团汽车零部件基地、鄢陵总投资80亿元的广新九发精密铜铝材加工等大型招商项目,要确保引得来、落得下、能发展。

四、要不断完善推进机制这个有力保障

健全的工作运行机制是发展最为有效的保障。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各项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健全完善服务机制,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一)要继续坚持重点项目运行机制。坚持完善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重点项目联动和资源配置机制、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制度等10项行之有效的项目推进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完善重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客观情况变化,适时调整重点项目盘子;建立完善奖惩激励机制,特别是要重点研究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的考核、激励办法,实行单独考核,一事一议。

(二)要探索完善产业集聚区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建设管理体制,促进产业发展功能与行政区划套合,形成条块结合、精干高效、动态管理的体制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加快完善决策咨询机制、联审联批机制、项目建设服务机制,特别要突出解决好拆迁等制约性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扶持机制,落实完善财政扶持、土地使用、人才引进和劳动力落户、创业创新等政策。要进一步完善考评排名机制,健全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增加“四集一转”权重。要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利益分配机制,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市直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进一步完善服务措施,加大支持力度,3月底前完成年度工作方案制定,4月底前,市、县(市、区)发改、国土、住建、规划、环保、统计等职能部门要完成向产业集聚区的人员派驻工作。

(三)要建立健全企业服务机制。继续深化企业服务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市级领导联系重点服务企业和市直单位分包重点服务企业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重点企业政策咨询会,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坚持每季度举行一次政银企洽谈会,促进银企资金项目对接。市政府常务会继续每月听取一次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汇报,每季度听取一次100户重点企业发展情况汇报。下一步,要尽快制定出台培育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意见,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总结交流骨干企业在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加大投资等方面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把总结交流的过程变成骨干企业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的过程,变成相关部门完善支持骨干企业发展举措的过程,变成为其它企业发展提供示范借鉴的过程,切实推动骨干企业共同做大做强做优。

五、要认真落实务实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工作任务已经明确,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取决于工作推进力度和落实程度。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深入推进“两转两提”,努力转变领导方式,推动务实发展,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要强化工作责任。责任是一种担当、一种境界,责任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基础。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工作人员都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时刻牢记肩负的职责,真正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勤勉做事,勇于担当,敢于碰硬。分管市级领导,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拿出更多精力研究工业发展、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深入施工现场,协调解决问题,推进各项工作。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将工作目标细化量化,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的工作机制。

(二)要讲究工作方法。方法措施是工作落实的手段和能力。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极大的工作热情,更要学会运用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推进工作。要抓住重点,对于中心工作和工作重点要做到心中有数、统筹考虑、科学安排。要科学运作,善于把握工作规律,学会运用市场的手段破解瓶颈、解决难题,因事施策,逐项突破。要培育典型,用好典型,示范带动整体工作。

(三)要确保政令畅通。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尤其是各位副市长、副秘书长、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主动协调落实好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不能让工作部署棚架在自己手里、让难点问题搁浅在自己手里。要察实情、谋实策、讲实话、用实招、办实事,千方百计把各项重点工作做深、做实,把难点工作做成、做好。

(四)要加强督促检查。市委、市政府两办、市重点项目办公室、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办、市工业运行局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统筹协调,抓好督促检查。针对工业发展、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要采取主要领导督查、督查主要领导的办法,促进问题的解决。要加强和改进对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考核,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相关部门特别是市纪检监察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在服务和保障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相关科室开展绩效评议活动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绩效评议活动,全力抓好落实,优化发展环境。

同志们,做好工业发展、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事关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科学发展,事关“三化”协调发展、长远发展。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今年工作“重持续、求协调、促提升、惠民众”的总体要求,始终把工业发展、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摆在全局的突出位置,理清思路、持续求进、务实发展,力争实现新的突破,为推动我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率先崛起、富民兴许”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