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两新先锋世博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根据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的建设规划,2006年4月我所在的企业从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整体搬迁至松江叶榭镇新基地。
于公司90%以上的员工家住浦东新区,单位搬迁后上下班路途比以往远了许多,特别是冬天,早上出门顶着满天星星,下班回家披着一轮明月,一天工作加上下班路途中4—5个小时的周折,员工疲劳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不少员工在班车上就睡着了。由于工作单位离家远了,一些员工孩子的照料成了家庭的一块心病。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一些员工只能请来老人帮助料理家务和接送孩子。
单位搬迁不仅给员工的家庭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给企业各项工作造成了许多困难。由于企业注册地、开户结算银行等均在浦东新区,以前1—2个小时就能处理完的工作,现在需要半天甚至一天的时间,由此增加了企业不少费用开支。
为了建设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大局,企业党组织及全体共产党员积极配合行政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并取得了全体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公司本着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根据搬迁后的实际情况,尽最大努力为员工解决具体困难,如对工作时间进行了必要调整、建造了员工宿舍、配置了浦东地区班车、协调了浦西员工班车搭乘问题等。由于思想工作及时、解决问题措施得当、员工具体困难得到了重视与解决,企业搬迁后不仅生产经营未受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也有了进一步提高。
如今企业搬迁至松江区叶榭镇已有5个年头了,厂容厂貌已然是纵横宽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绿色工厂;一线工友在整洁明亮、排列有序的流水线旁神情专注地工作;自己也在花园小洋楼式的办公楼内进行着紧张有序、有条不紊的管理工作。今非昔比,我和我的同事们已经和正在感受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喜悦。
每当夜晚,我坐在电视机前,看到世博园内游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流连忘返的欣喜笑容、孩子们的天真烂漫、老人们的端庄安祥、志愿者们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我就会从心底里真正领悟到了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深刻内涵。
华采兮若英,昭昭兮未央
作者: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李韬(党员)
2007年10月,我被公司委派到世博局参与筹办工作,经历了园区拆迁清场、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展馆规划设计、园区大规模建设、展馆装饰布展和正式运行全过程。看着一片工业废墟变身为世博举世瞩目的辉煌景致,让人有恍然间倏忽千里之感。
我仍记得第一次踏进世博工地的情景。十月的阳光,折射在巨大而坚硬的钢结构老厂房上,让人觉得仓皇,漫天的灰尘在充满各色建筑垃圾和灰土的拆迁场地上滚卷着慢慢散开。随后的细雨,滴落在一堆堆的废墟间,浸泡着松散的泥土变成泥泞,让人无从下脚。各种残留的混凝土构件、各类残存的地下管道、大片受到长期工业污染的场地,大量镐头机和挖掘机啃骨头般清除着各类障碍物,让人耳鼓难捱的噪音,扑面而来并会刺痛眼睛的灰尘……
我们面临着艰难的形势:时间紧、任务重、天文数字般的设计、施工与协调问题,创纪录的200多个参展方,以及可以想见的未来与参展方之间必然存在的大量沟通、磋商、谈判和协调。
然而,建设者们用没日没夜、加班加点的工作,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给了世界一个肯定的答案。5.28平方公里的拆迁和场地清理、数万立方米污染土的处置、四百余个单体建筑、数百万平方米的建筑群、累计数千公里的地下管线和综合管沟、数百项先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在随后的短短两年内完成了。当我们惊叹于中国馆和世博轴的宏伟,当我们倘佯在风景秀丽的世博公园,当我们惊奇于英国馆和西班牙馆匠心独运的建筑外观,当我们的参观者宁可忍耐长达8、9个小时的排队也要体验沙特馆的球幕影院,当我们宁可忍受疲劳也要多逛几个展馆,当我们沉浸在色彩纷呈的异国文化和文明中,或许,建设者心中油然而生的是中华儿女的自尊和荣耀。
参与办博这段经历既艰辛、充实,又是人生磨练的难得的体验。来到世博局后,我先后在工程部和技术办公室工作。数百个日夜的早出晚归、食不甘味,我幸运地感受到,原来,早晨五六点钟的上海已经开始一片繁忙,原来,下半夜的上海依旧车水马龙。当忙碌成为常态,当加班加点成为习惯,我便也加入了不夜城还在工作的行列。多少个日子过餐不食,以至于让自己如同僧人一样潜心修行。这样的修行,也许一生中就这样一段吧!
当人们在媒体上、广场上,或在地铁里看到关于世博会展馆的介绍并兴奋地讨论时,我内心却充满了平静。当世博园区里的展馆从设想变成施工图纸进而变成现实,我已经无法让自己像普通参观者们一样兴奋地去游览了。整个世博园展示的是最好的,这些展馆就是我看到的最精美馆。
五月的一天,偶然的机会我进入德国馆精华部分的能量球展厅。数百位幸运的参观者们围在能量球的四周为这神奇的一刻欢呼雀跃,展厅内主持人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带动着大家的情绪,让神奇的能量球展现出摄人心魄的声音和光芒。我在角落里倚着墙,看着眼前的一切,这个巨大的能量球和人们的欢呼变成了一幕幕记忆——数十次与德方技术团队的沟通、磋商,数十次赴现场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上百次与远在德国的官员邮件往来。我们克服重重困难为能量球提供必须的600千瓦电量,与有关部门数次协商以获得这个巨大特殊设备的使用许可等等。仿佛这颗耀眼的能量球上所展现的都是这历历在目的艰苦过程,那一刻心中有着无限激动。
世博局和公司领导殷殷期盼与一贯支持,家人们永远无私的奉献,或许就是我在这样数十个、上百个展馆从想象变成现实的过程中,历经艰辛与疲惫而努力坚持的动力所在吧。当我回顾这段职业生涯,没让所有关心我的人们失望就是我最大的欣慰了。
惟愿这耀眼的景致永远华采若英、昭昭未央!
让党徽在世博园区绽放光芒
上海中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鲍晓燕(党员)
我所在的企业今年3月承接了世博俄罗斯国家馆、世界气象馆、阿曼馆的物业服务项目。我荣幸地被公司抽调到世博工作组,投入到繁忙而紧张的世界气象馆项目中。
作为公司部门经理,实际操作世博场馆物业服务项目,对我还真是个大挑战。开始我硬着头皮不断摸索,边学边干。在前期沟通阶段,我每周两次去上海气象局研讨“世界气象馆的运营方案”、设计“场馆运营手册”、“员工操作手册”,利用双休日去世博园区实地踏勘施工现场,了解施工进度,为项目接管打好基础。同时,我精心准备了一套详尽可行的员工培训课程,在三月中旬安排了十天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并带领员工到场馆实地培训,为场馆正式运营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一个多月时间的学习工作,我逐渐从一名“门外汉”成为世博园区世界气象馆“员工们的良师益友”、“大姐大”。
世界气象馆坐落于世博园区B片区,位于世界组织馆展览区域。经过近一个月的运营,世界气象馆“蓝蓝、朵朵”的精彩独到讲解,在世博园区已传为佳话,世界气象馆也被评为“世博园区十三个推荐展馆”之一,这里包含着我和中企物业团队辛勤的付出。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长时间站立服务;每天无数次的解说引导已变成了“惯性动作”,我从不说“累”,我用脸上的微笑告诉每一位游客:我快乐并工作着。
记得开园第一个月,就有这样几个小故事,让世界气象馆在游客心中树立了良好形象,令游客不由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道:“世界气象馆的服务真棒!”。一天中午,有5位宝山区某中学学生前来世界气象馆参观。参观结束后,小朋友们抑制不住兴奋和好奇,在气象馆附近继续玩耍。忽然,一不小心,其中一位小女孩不慎掉进气象馆门前的水池中,裤子和鞋子全部浸湿,就在小女孩万般无奈和尴尬时,我及时赶到现场先进行语言安抚,并耐心劝导他们园区游玩时要注意安全。看着小女孩湿透了的衣服,我马上掏钱到礼品部为小女孩买了双拖鞋,还从办公室里拿出一条备用裤让小女孩换上,游客们为我送上的掌声让我心里喜滋滋的。还有一天傍晚,一位外地妇女在气象馆出口处焦急地寻找走散的老母亲,在广场,她等了足足一个小时还不见人影。我得知此事后,立即赶到气象馆出口询问她母亲的姓名、身高、外貌特征,并耐心了解老人何时来馆参观的详细情况,通过监控广播播报寻人信息。经过15分钟的周旋,当女儿找到走散的母亲时,激动地握住我的双手连连说:“谢谢你,太好了,你们气象馆服务真周到。”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我和我的团队始终践行着“奉献、拼搏、展示”的承诺,正如胸前佩戴的党徽一样,每一天都绽放光芒,每一天都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