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自我控制论文范文

自我控制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自我控制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自我控制论文

第1篇

目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然而,我国的法律体系存在很多漏洞,各方各面并不完善。特别是行政管理领域,涉及的问题比较广泛和复杂,这就让行政法律法规在社会关系的调整方面处于一种千头万绪的状态。照目前的形势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由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复杂和不断变化的行政事项,作出的规定往往并不完善。

一、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相关概述

(一)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概念

什么是行政自由裁量权?学者们的解释是不一样的。一些学者认为,自由裁量权是行政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行判断、自行选择和自由决定,从而作出公正而适当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而有的学者认为,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机关在职权范围内,或者在法规无明文规定亦无习惯法可循,或者在法律法规的授权下由行政机关以自由判断作出适当处理的权利。

总结上述学者的观点,我认为,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的原则和范围内,根据法律法规和行政的目的和精神,自我寻求最佳结合点,确定事实和法律,并据此作出或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具体表现为行政行为的范围,方式,类型,规模,权限等选择权。

(二)行政自由裁量的特点

首先,行政自由裁量权是一种相对自由的选择权。在法律法规的授权范围内,行政机关拥有了自由决定管理某项事物的权利,但这种自由必须受到合理性和合法性的约束。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行政自由裁量权中的自由并不是绝对的,它的行使必须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和约束。

其次,行政自由裁量权具有特殊性。行政自由裁量权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是针对个案进行的,不能推而广之,不具有普遍约束力。这主要是由自由裁量权裁量事项内容的多样性、性质的复杂性造成的。

最后,行政自由裁量权具有法定性。行政自由裁量权来源于法律法规的直接规定,法律法规授予行政机关以自由裁量的方式,可以是明示的方式,也可以是默示的方式,它的存在必须是以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前提,否则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是无效的,是违法的。

二、我国行政自由裁量权法律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规范过于笼统

目前,我国立法条件相对不成熟,法律法规只是在形式上赋予了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让行政机关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行政问题。另外,行政自由裁量权在立法的语义上也显得含糊不清,缺乏标准的具体执行措施,在设定行政处罚上,处罚幅度也不完善。例如《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八十七条中的处罚规定,由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根据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危害成果,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此规定的处罚幅度就显得比较大了。

(二)缺乏有效限制的程序规范

控制和规范自由裁量权主要依靠的是行政程序法。然而,我国的行政程序法一直不完整,尽管可以在法律法规中看到部分有关程序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程序法规仅仅是零零散散的,并没有强劲的法律约束力。此外,现有行政程序的设计在很多方面不合理。行政自由裁量权被滥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程序建设环节上的薄弱。大量事实也证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和公民合法权益的被侵犯,主要原因就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相关行政程序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司法监督的范围有限

目前,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只有在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才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人民法院只是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而不考虑抽象行政行为。事实上,由于抽象行政行为滥用对象的不确定性和涉及范围的广泛性,造成的损害在一定程度上比具体行政行为更为严重。

(四)司法审查标准粗糙

第2篇

【关键词】 货币资金 内部控制

一、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概述

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企业货币开支的合理、合法和货币回收的安全可靠,防止贪污舞弊行为,保证资产的安全,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满足生产和经营的需要。

1.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环境

所谓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环境是对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的统称。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内部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影响着特定控制的有效性。

2.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

企业在建立和实施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中,至少应当强化对以下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1)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2)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应当符合法律要求,银行账户的开立、审批、核对、清理应当严格有效,现金盘点和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应当按规定严格执行。(3)与货币资金有关的票据的购买、保管、使用、销毁等应应当有完整的记录,银行预留印鉴和有关印章的管理应当严格有效。

二、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1)现金和银行存款控制实施方面。①现金管理中,企业存在不执行库存现金限额的规定,超限额库存额留存现金不及时送存银行;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坐收坐支,没有很好执行,现金不定期盘点制度,现金账面余额与库存不符,造成“白条”抵库公款私存挪用现金等。②银行存款管理中,不按照企业经营管理实际需要,随意开立账户或多头开户,套取利息,截留公款;不能严格遵守银行结算办法,应使用转账方式支付的款项,常常用现金支付;企业违反规定出借单位银行账户,转账套现;使用网上交易电子方式的企业,在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时,授权批准程序不规范,无专人对交易和支付行为审核。

(2)票据及印章管理的问题。会计人员私自背书转让,出借支票;财务专用章和名章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因贪图工作便利,常将印鉴交由出纳员一人掌管。

(3)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方面。 ①职责分工方面。企业在实施 “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钱账分离”等方面,通常基本符合规范。但在员工临时休假、出差和生病等意外情况下,缺乏明确的交接制度,临时指派人员兼任,存在不相容职务由一人担任现象;在“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人员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强制休假制度”的规定方面,几乎没有得到落实;对出纳人员不得同时从事银行对账单的获取、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等工作,大部分企业都由出纳人员一人完成,存在巨大风险隐患。②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实施方面。目前大多数企业在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中,并非依靠内部控制来进行授权审批,而主要依靠企业领导的“一支笔”进行审批。企业领导拥有较大的审批自,对重大资金的审批常常越过集体商议的决策程序。在实际工作中不按照授权审核程序、不在授权范围内审批、超越审批权限办理业务的现象比较普遍,形成不少控制漏洞。

2.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分析

企业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上述问题归根结底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1)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大多数企业缺乏健全有效内部控制框架,控制环境薄弱,组织机构与现代企业制度不相符。(2)企业忽视了对资金内部控制关键要点。货币资金的控制要点是现金收支业务和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管理。从现金和银行存款内部控制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不重视岗位分工,没有建立有效的授权批准制度。(3)监督方面,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机制。

三、企业有效实施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规范的对策

1.充分利用各种内部控制方法

(1)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企业在设计和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首先应确定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2)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控制要求企业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货币资金业务,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对于重要的货币资金支付或金额巨大的货币资金应实行集体审批。

2.完善资金内部控制体系

(1)货币资金安全性控制。资金安全性控制主要包括账实盘点控制、库存限额控制、岗位分离控制、实物隔离控制四个方面的内容。账实盘点控制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货币资金进行盘点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库存限额控制是对各企业规定一定的资金库存限额,将超过限额的货币资金送存银行,以降低货币资金被盗风险,统筹使用货币资金。岗位分离控制是将不相容的岗位由不同的人负责,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实物隔离控制主要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妥善保管实物,避免他人接触。

(2)货币资金合法性控制。资金合法性控制,是指货币资金收支业务是否合法的内部控制制度。一般都采用加大内部审计监督检查力度的方法。对业务量少、单笔金额小的单位,记账凭证可由一人复核;对业务量大、单笔金额大的单位,记账凭证应由两人复核,即增设复核会计。还可以实行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重点控制大金额货币资金支付。另外,还可利用政府机关、社会力量对企业进行审计、监督、检查。

3.对货币资金管理的关键点进行重点控制(1)现金收支业务控制。控制现金收支业务,必须对现金流人流出及运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把握。首先,要管住现金的流入点。明确资金的来源,对已取得的货币资金及时人账。其次,要把好现金支出。控制非法和不合理的资金流出,严格审核支付过程。另外,要管好现金盘点。增加第三者参与盘点内容,并进行定期抽盘,保证现金账面余额和实际库存相符。

(2)银行存款收支业务控制。第一,对银行账户的开立、管理等要有具体规定。不能在同营业网点开立账户,或者同时跨行开户、多头开户、随意开户,也不能将单位公款以个人名义私存。第二,要保障银行和企业的对账环节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货币资金支付合理,回收及时。

4.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素质

首先,《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明确指出:“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企业负责人是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有效实施的第一责任人,有责任和义务领导、组织并实施内部控制制度。要建立健全负责人内部控制责任制,将内部控制的效果和单位负责人的政绩、业绩考核、升迁结合起来,提高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其次要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最终需要人的有效实施才能发挥其作用。管理者和员工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诚实守信、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单位定期对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同时,要引入竞争机制,定期进行考评,择优上岗。

5.加强对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指导和监督

首先,要加大对内部控制管理实施的推进力度,财政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在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法规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大内部控制实施力度,强制企业管理着对内部控制效果作出保证,强制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审,切实引导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其次,加强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是紧密相联的,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的主要方式,要定期对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及时发现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切实完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会{2007}7号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2]窦永强.企业实施货币内部控制规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坛,2007,11.

第3篇

【关键词】会计稳健性;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制约作用

国有企业改革的不彻底,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政府对经理层、公司对政府、公司对债权人的契约关系仍未完全理顺,呈现出薪酬管制、政府干预和债务软约束的治理特征,这些仍不明确的契约安排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问题和信息不对称比较突出,由此引发的过度投资很普遍。过度投资指资金被用于净现值为负的新投资项目,或者不主动从已处于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中退出,甚至盲目进行多元化投资。过度投资行为使得许多生产要素和资源被浪费,企业风险也增加很多,企业价值被损坏,广大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被损害。本文从影响公司投资行为的一个新的角度——会计稳健性来研究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制约作用。

一、会计稳健性原则与过度投资行为治理的研究概况

Basu(1997)[1]关于会计稳健性的定义在学术界还比较认可即“会计人员在财务报告中对于好消息的确认比坏消息的确认有更高程度的标准”,即在事项基本确定发生的情况下才确认“好消息”,或者采取在后续一段期间内确认“好消息”带来的收益;而应尽早积极的确认“坏消息”带来的损失。会计稳健性是会计处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和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产生的最重要的契约原因是为了合理分配管理层、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Watts,1993)[2]。会计稳健性是一项可以协调企业内部各契约参与方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契约得以有效执行的机制,有助于显著减少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各契约参与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和道德风险;此外,稳健性能够约束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成本(Watts,2003)[3]。目前我国对于会计稳健性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因素,如银企关系、股权性质和结构、董事会特征等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朱茶芬、李志文,2008[12];孙铮等,2005[11];刘运国等,2010[14];黎文靖,2009[13])。此外,我国在金融危机的宏观背景及新准则与国际会计趋同的背景下,有些学者研究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与会计稳健性原则的权衡(姜国华、张然,2007[15];毛新述、戴德明,2009[17];张荣武、伍中信,2010[17])。虽然目前已有很多文献研究会计稳健性,但关于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的研究的文献还很少。

在完美资本市场上,信息是完全对称的,企业会将资金投资于所有净现值为正的项目,不会存在过度投资行为(Jensen,Meckling,1976)[4]。但在现实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委托问题以及管理层“帝国建造”等原因,过度投资在企业中很普遍。国内外对于过度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过度投资产生的原因、过度投资影响及制约因素及过度投资的计量方法等,而当前重点和难点是过度投资制约因素的研究。当前主要是从公司治理的各个角度来研究过度投资的制约,如从债务契约、薪酬契约、独董制度、所有权结构、自由现金流量等角度进行的研究。

二、会计稳健性对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制约作用的理论分析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管理者的过度投资行为,必然损害外部投资者利益,导致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这些冲突并不能完全通过契约来解决,因为并不存在完全的契约,以及考虑到契约的成本问题。因此,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这些冲突可以用公司治理机制来减缓。为了有效监督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可验证的会计信息被外部利益相关者需要。而财务报告系统的关键来源是可验证信息,这些信息有利于评价和监督管理层的战略和决策(Watts,Zimmerman,1986)[5]。国内外已经有学者对会计信息质量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如Biddle、Hilary(2006)[6]、李青原(2009)[18]均发现高质量会计信息能通过监督和改善契约,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来提高公司运作效率。而高质量的财务报告系统必须具有稳健性。

会计稳健政策的采用,一方面使得企业经理人面临比较高的违约风险,增强了其报酬降低、声誉受损、或公司被接管及被董事会解雇的可能性,增加了经理人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减弱了经理与股东的委托冲突;另一方面,由于会计盈余中包含了由于稳健而确认更多的损失,使得股东或债权人能够非常及时的获知经理人经营决策中已发生亏损的信息,减弱信息不对称程度,因而无效投资发生时,股东或债权人能够更及时遏制经理人因过度投资而带来的成本(Watts,2003b[3];Ball et al,2005[7])。

第4篇

论文摘要:森林病虫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近年来,全国各地森林病虫害时有发生,危害极为严重:一是危险性森林病虫害扩散蔓延迅速,对我国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构成巨大威胁。二是常发性森林病虫如松毛虫、森林鼠、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等害虫发生面积居高不下,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三是偶发性森林病虫害大面积暴发。做好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工作是决定我国森林群体健康成长的有利保障。

森林病虫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由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局限性,过去人们在控制森林病虫灾害的过程中,总存在着被动抗灾的思想意识,往往在森林病虫害暴发成灾后,再筹集巨额资金救灾。《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中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与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相关的诸方面因素,但其核心内容还是落实在"预防"上,怎样预防灾害?除了营造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林分的自控能力外,从森防理论角度来看,是要在森林病虫害的增殖初期就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御大灾形成。要达到预防灾害的目的,认真做好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是关键,只有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态,才能适时做出正确的防治决策,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达到治早、治小的目的。

一、森林病虫害的监测要素分析

要做到及时、准确地监测和预报,必须把握时间、空间和人三大要素。

1、时间要素

把握好监测预报的时间有两个层面的作用。一是直接影响测报的准确性。按照森林病虫的生长发育规律,要在一定的时间区域和适宜的自然条件下,才表现出可视症状或前兆特征。如黄脊竹蝗产卵地调查,可行的时间区间在9月至次年5月,而在每年的10月左右于竹林中查找竹下盘枝条受害严重、地上可见到竹蝗尸骸(如头壳、前胸背板、足后腿节等)的地段进行调查,则可以大大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和效率。过早这些特征尚未出现或不显著,而过晚这些特征又可能自然消失,使之难以分辨。二是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有很强的时效性,尤其是暴发性害虫,如松毛虫、竹缕舟蛾等,如果不能根据准确的调查和在当地的发生规律及时发出预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造成大面积的灾害。因此,掌握病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当地的发生发展规律,适时进行病虫情调查是做好测报的关键。

2、空间要素

从空间上来说病虫的发生与自然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在森林害虫防治中有一个"虫源地"的概念,即每一个发生周期或大多数发生周期都起源于数个相对稳定的小面积地域,这些地域上害虫种群的动态往往是监测预测的重要依据,是预报的敏感地带。根据长期积累的调查资料和观测经验,找准"虫源地",设立固定调查样地,定期观测调查,既能为掌握害虫在当地的发生规律积累有用的资料,又能提高测报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事半而功倍。现在有人从地理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害虫种群的发生发展规律,希望找出害虫种群变动与地理景观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高选择观测调查点的科学性和机动性。

3、人的要素

首先,社会对监测预报工作在预防森林病虫灾害中的重要作用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投入足够的资金,采取严格的组织管理措施,这是最重要也是目前最薄弱的一个方面。

其次,对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者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专职测报员既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昆虫学、植物病理学、生态学、调查统计学等方面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又要具备良好的跨学科综合能力,气象学、系统控制论、仿真动力学、网络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综合运用是森林病虫监测预报做到"耳聪目明"的基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为提高测报技术水平带来了便利,要有跟踪新技术发展并能将之应用于工作中的能力;还要有丰富的经验积累,这是发挥创造力的平台。既有高度的事业责任感,又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

第三,林农观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占有很大的时间和空间优势。让林农掌握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基本知识,建立林农报告森林病虫情奖励制度,充分发挥林农的积极性,就能形成一张巨大的、严密的、高效的实时监测网。目前,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对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对预防灾害的贡献率的认识还未达到应有程度。要转变"灾来救灾"的意识,将防御灾害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预防为主"的轨道上来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二、森林病虫害的控制措施

近半个世纪来,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化学防治以产生目标生物的抗药性、误杀天敌生物以及污染环境等问题备受批评。

生物防治以能克服上述缺点而被寄予厚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仍有许多缺陷,如缺少人工施放的天敌生物种群持续存在的生态学动态证据,生物防治的研究者考虑更多的是食物链而不是食物网络的关系等等,在森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成功的事例表明在人工的或人工干预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对森林病虫害控制持续有效的天敌生物种群。

由于生物防治的步履维艰,加上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抗病抗虫选种、育种的研究形成了热点。特别是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DNA(基因)重组技术突破了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困难,为抗性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

对于现有的、具有一定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改造提高其自我调控病虫灾害的能力,运用对环境和其它有益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小的各种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对于现有的、不具有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以基因工程为主的技术措施,培育适应立地生态环境的抗性树种,逐渐取代现有弱抗性或抗性衰退、丧失的树种。对于将有的人工林,采取生态控制的策略,从造林开始就将病虫灾害的自我控制作为和高质高产同等重要的目标,以期得到自组织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

因此,森林及树木病虫灾害的生态控制技术和遗传(基因)控制技术是实现我国森林保护策略转移和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技术。

生态控制的原理在于系统生态学。一个生态系统内,物种之间协同进化,不同种的有机体或亚系统协调共生、互惠互利,和谐高效利用系统的能量,系统中的所有生物都占领着一切可利用的生态位、摄取一切可利用的能量,从而形成最佳的物流与能流状态,使整个系统表现出高效和谐的持续发展。在这种协同进化过程中,物种常表现出抗逆性和变异性,这些抗逆性和变异性的基础来源于物种基因的调控表达和变异。因此,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组分形成的各级结构具有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维持的稳定机制,这种机制构造了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起到对病虫灾害的可持续控制。

遗传控制得以实施的基础是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现代育种技术。从林木或其它动植物体内定位到抗病、抗虫基因,并将其克隆、转入到林木体内,表达出对特定或大多数病虫害的持续高抗性。目前,涉及遗传转化的树种已达9科19属近30种。一些重要的树种如杨树、欧洲落叶松等已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在报导的林木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中,抗性基因的种类最为丰富,包括了抗虫基因、抗病基因、抗盐基因、抗寒基因以及抗除草剂基因。

对于客观上具有或可能出现一定演替过程、形成一定自组织性而具有一定程度自我调控病虫灾害的功能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其病虫灾害生态控制的研究趋势是:从乔、灌、草及农作物多植物种合理配置人手,提高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改造现有林和营造混交林,为系统的演替过程构建初始可启动状态,使其伴随演替过程逐步最大程度地实现自组织性,从而形成一定程度的抗逆补偿功能和自我调控病虫灾害功能。

参考文献:

第5篇

论文摘要:森林病虫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近年来,全国各地森林病虫害时有发生,危害极为严重:一是危险性森林病虫害扩散蔓延迅速,对我国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构成巨大威胁。二是常发性森林病虫如松毛虫、森林鼠、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等害虫发生面积居高不下,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三是偶发性森林病虫害大面积暴发。做好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工作是决定我国森林群体健康成长的有利保障。

森林病虫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由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局限性,过去人们在控制森林病虫灾害的过程中,总存在着被动抗灾的思想意识,往往在森林病虫害暴发成灾后,再筹集巨额资金救灾。《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中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与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相关的诸方面因素,但其核心内容还是落实在"预防"上,怎样预防灾害?除了营造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林分的自控能力外,从森防理论角度来看,是要在森林病虫害的增殖初期就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御大灾形成。要达到预防灾害的目的,认真做好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是关键,只有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态,才能适时做出正确的防治决策,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达到治早、治小的目的。

一、森林病虫害的监测要素分析

要做到及时、准确地监测和预报,必须把握时间、空间和人三大要素。

1、时间要素

把握好监测预报的时间有两个层面的作用。一是直接影响测报的准确性。按照森林病虫的生长发育规律,要在一定的时间区域和适宜的自然条件下,才表现出可视症状或前兆特征。如黄脊竹蝗产卵地调查,可行的时间区间在9月至次年5月,而在每年的10月左右于竹林中查找竹下盘枝条受害严重、地上可见到竹蝗尸骸(如头壳、前胸背板、足后腿节等)的地段进行调查,则可以大大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和效率。过早这些特征尚未出现或不显著,而过晚这些特征又可能自然消失,使之难以分辨。二是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有很强的时效性,尤其是暴发性害虫,如松毛虫、竹缕舟蛾等,如果不能根据准确的调查和在当地的发生规律及时发出预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造成大面积的灾害。因此,掌握病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当地的发生发展规律,适时进行病虫情调查是做好测报的关键。

2、空间要素

从空间上来说病虫的发生与自然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在森林害虫防治中有一个"虫源地"的概念,即每一个发生周期或大多数发生周期都起源于数个相对稳定的小面积地域,这些地域上害虫种群的动态往往是监测预测的重要依据,是预报的敏感地带。根据长期积累的调查资料和观测经验,找准"虫源地",设立固定调查样地,定期观测调查,既能为掌握害虫在当地的发生规律积累有用的资料,又能提高测报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事半而功倍。现在有人从地理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害虫种群的发生发展规律,希望找出害虫种群变动与地理景观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高选择观测调查点的科学性和机动性。

3、人的要素

首先,社会对监测预报工作在预防森林病虫灾害中的重要作用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投入足够的资金,采取严格的组织管理措施,这是最重要也是目前最薄弱的一个方面。

其次,对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者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专职测报员既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昆虫学、植物病理学、生态学、调查统计学等方面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又要具备良好的跨学科综合能力,气象学、系统控制论、仿真动力学、网络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综合运用是森林病虫监测预报做到"耳聪目明"的基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为提高测报技术水平带来了便利,要有跟踪新技术发展并能将之应用于工作中的能力;还要有丰富的经验积累,这是发挥创造力的平台。既有高度的事业责任感,又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

第三,林农观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占有很大的时间和空间优势。让林农掌握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基本知识,建立林农报告森林病虫情奖励制度,充分发挥林农的积极性,就能形成一张巨大的、严密的、高效的实时监测网。目前,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对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对预防灾害的贡献率的认识还未达到应有程度。要转变"灾来救灾"的意识,将防御灾害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预防为主"的轨道上来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二、森林病虫害的控制措施

近半个世纪来,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化学防治以产生目标生物的抗药性、误杀天敌生物以及污染环境等问题备受批评。

生物防治以能克服上述缺点而被寄予厚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仍有许多缺陷,如缺少人工施放的天敌生物种群持续存在的生态学动态证据,生物防治的研究者考虑更多的是食物链而不是食物网络的关系等等,在森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成功的事例表明在人工的或人工干预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对森林病虫害控制持续有效的天敌生物种群。

由于生物防治的步履维艰,加上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抗病抗虫选种、育种的研究形成了热点。特别是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DNA(基因)重组技术突破了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困难,为抗性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

对于现有的、具有一定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改造提高其自我调控病虫灾害的能力,运用对环境和其它有益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小的各种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对于现有的、不具有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以基因工程为主的技术措施,培育适应立地生态环境的抗性树种,逐渐取代现有弱抗性或抗性衰退、丧失的树种。对于将有的人工林,采取生态控制的策略,从造林开始就将病虫灾害的自我控制作为和高质高产同等重要的目标,以期得到自组织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

因此,森林及树木病虫灾害的生态控制技术和遗传(基因)控制技术是实现我国森林保护策略转移和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技术。

生态控制的原理在于系统生态学。一个生态系统内,物种之间协同进化,不同种的有机体或亚系统协调共生、互惠互利,和谐高效利用系统的能量,系统中的所有生物都占领着一切可利用的生态位、摄取一切可利用的能量,从而形成最佳的物流与能流状态,使整个系统表现出高效和谐的持续发展。在这种协同进化过程中,物种常表现出抗逆性和变异性,这些抗逆性和变异性的基础来源于物种基因的调控表达和变异。因此,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组分形成的各级结构具有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维持的稳定机制,这种机制构造了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起到对病虫灾害的可持续控制。

遗传控制得以实施的基础是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现代育种技术。从林木或其它动植物体内定位到抗病、抗虫基因,并将其克隆、转入到林木体内,表达出对特定或大多数病虫害的持续高抗性。目前,涉及遗传转化的树种已达9科19属近30种。一些重要的树种如杨树、欧洲落叶松等已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在报导的林木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中,抗性基因的种类最为丰富,包括了抗虫基因、抗病基因、抗盐基因、抗寒基因以及抗除草剂基因。

对于客观上具有或可能出现一定演替过程、形成一定自组织性而具有一定程度自我调控病虫灾害的功能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其病虫灾害生态控制的研究趋势是:从乔、灌、草及农作物多植物种合理配置人手,提高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改造现有林和营造混交林,为系统的演替过程构建初始可启动状态,使其伴随演替过程逐步最大程度地实现自组织性,从而形成一定程度的抗逆补偿功能和自我调控病虫灾害功能。

参考文献:

第6篇

论文摘要: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原理构建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内部保障体系由教学设施、导师队伍、研究生、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创新基地、学位论文、管理机制等8个要素组成,外部保障体系由政府、市场、高校(科研院所)等3个要素组成,提出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具体措施,对当前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从1999年开始大幅度的提高,1998年招收研究生7.2万人,其中硕士生5.8万人;1999年招收研究生8.5万人,其中硕士生6.5万人,研究生扩招比例连续几年保持在26.9%,博士生在15%左右;到2009年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47.5万人(比1998年净增40.3万人),其中硕士生人数41.5万人。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毕业生人数日益增加,使得许多培养单位出现了教育资源短缺,同时毕业生就业难也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如何在扩招形势下达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目标,保证学位授予水平,以科学的发展观实现研究生教育的规模、质量、效益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是摆在研究生培养单位面前的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急需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1内部保障体系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由其内部保障体系和外部保障体系两个子系统构成的一个有机的开放体系。其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由教学设施、导师队伍、研究生、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创新基地、学位论文、管理机制等8个要素组成。

(1)教学设施。教学设施是办学的必备条件,它包括校园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固定资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馆(馆藏图书、电子图书、中外文期刊等)、校园网(各类中外文全文文摘、全文数据库)、实验室、实习基地、体育馆、田径场等硬件条件,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校内外环境。

(2)导师队伍。导师是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中经过某种遴选和聘任程序,指导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习、研究的教师。导师队伍是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因素,导师队伍结构(学历、职称、学缘、专业、年龄等结构)和水平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研究生。研究生是高校本科毕业后(或以同等学力考人),按照学制要求继续在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学习研究的学生。研究生是其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因素,是教育的对象,即受教育者,研究生自身的基础与努力程度决定其培养质量的优劣,其毕业生(硕士、博士)是高校或研究机构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即“产品”。

(4)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课程体系由学科专业、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6个主要要素组成。优化课程设置,构建结构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5)教材体系。教材体系一般是指遵循教材编写的原则将选编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要求组成整体,它是大纲与体现大纲精神的主要部分。这里的教材体系是指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遵循教学用书的基本原理,构建的立体化的教材、教学用书、教学参考书(包括纸质的、电子的)的结构整体,它是由教材编写、教材使用、教材评价与反馈等要素组成的一个子系统。研究生教材建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它会影响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6)创新基地。创新基地是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平台和科研平台,它包括校内创新基地和校外创新基地,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创新基地,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7)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要素,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业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对研究生知识、能力的全面考查。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衡量研究生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又是研究生取得学位的重要保证。

(8)管理机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管理要依据持续质量改进的指导思想,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建立一种不断提高培养质量的管理机制上,其核心是充分调动研究生、导师、各学科及其各基层培养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之在保证培养质量方面能尽职尽责。研究生管理机制包括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培养模式、培训机制等要素,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障与监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外部保障体系

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由政府、市场、中介机构等3个要素组成,它对研究生教育起着宏观、微观调控和监督作用。

(1)政府。政府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需要以长远的眼光,站在全局的高度正确把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方向,它主要通过立法、规划、拨款、评估、监督等进行宏观调控。政府的职能主要包括:制定指导性教育质量标准;建立合理、公正、公平、透明和权威的教育质量评估、认证制度;通过立法、拨款、奖惩、参与独立评审机构决策、任命部分评审机构决策人员等途径和手段,主导和影响评枯过程;对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整体评估,并建立认证制度;建立质量评估专家队伍和信息网络;指导、发挥社会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积极作用;组织评估人员培训;推动高校教育质量评估研究,促进学术交流。

(2)市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人与完善,高等教育也呈现出市场化的特征,因此,市场也成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要素。

(3)中介机构。教育评估中介机构是介于政府、学校、社会三者之间,以提供教育评估服务为主要形式,坚持多元价值取向或有价值主体广泛参与,辅助政府进行宏观管理,保障学校合法权益,加强教育与社会联系,促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的一种相对独立的专业组织。它具有独立性、公益性、沟通性、协调性、公正性等基本特征;其主要职能表现在评估服务、监督管理、公证鉴定、社会沟通、信息咨询。

3质量保障措施

3.1树立持续发展质量观,确立多样化的质量标准

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应包括下面几个方面:一是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需求程度(即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二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创造的知识满足现在和未来的学校需要、社会需要和人的需要的程度(即科研成果的质量方面);三是研究生教育所提供的服务满足社会需求和人的个性发展需要的程度(即服务社会的质量方面)。研究生教育这三方面质量构成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内涵。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内涵可以看出,它具有适应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因此要适应变化的条件,树立研究生教育持续发展的质量观。

持续发展的质量观是全面质量管理观的发展,是按照持续质量改进的思想,通过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使向社会输出的“产品”—即优秀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的合理需要。所追求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目标,也应该是通过不断寻找不足和差距,积极发现改进的机会并实施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最经济的教育投人成本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持续质量改进的主要原则有:过程改进、持续性改进、预防性改进、全院自我控制等4个原则。

高等教育日益走向大众化,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更多地取决于社会需求,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更多地与具体目标、需求、兴趣、特色等个性化概念和指标相联系,确立多样化的质量标准,以适应社会多层次、多类型的需求。遵循培养多元化人才的观念,构建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型等质量标准体系,其目标体系应在主导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扩展,以体现研究生教育价值多元化的理念,满足各行各业的不同要求。

3.2树立精品意识,加强过程控制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战略的实施,规模的日益扩大,无疑会给研究生教育的各方面都带来深刻的变化。但无论怎样转变,研究生教育应该始终坚持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把握培养精英这一本质特征,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都要尽可能追求更高的水平。可见,高等教育阶段大众化,不是“化”掉精英教育,而是要进一步凸显精英教育的价值,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树立精品意识,优化培养过程,从招生、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学位论文、学位授予等6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并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建立高水平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特别重视跨学科课程以及反映学科基本理论和前沿问题的课程;强化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训练,培养研究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和严谨的科研态度;注重实验、实习和实践锻炼,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对学位论文提出严格的创新要求,要求必须在理论上有独创性的贡献,或在实践探索方面有创新性;坚持“三双制度”(双导师、双基地、双盲评审),控制学位论文的评阅和答辩两个环节,严把学位授予关。

3.3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益

在扩大研究生规模的同时,又要保证研究牛培养质量_这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既要有普遍要求,又要有利于个性的发展;既要严格、规范,又要科学、可行,做到管而不死,严而有度。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着力创新管理体制、手段和方法,保证研究生质量管理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以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1)推进三级管理体制,明确责权利关系。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学校一学院(系)一导师三级教育管理体制,突出学院和导师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在这种新的三级管理体制中,学校的职能更侧重于宏观调控与目标引导,学院(系)将承担更多的具体组织工作,而导师则成为教育管理的主体。

(2)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益。在新的培养机制和三级教育管理体制下,随着管理重心下移、管理层级增多、管理对象扩大,仅靠行政手段难以达到教育管理的实效。为此,必须创新现有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手段和方法。

3.4强化法制规范,构建评估体系

为了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建立一整套法律制度,是研究生教育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必须构建研究生评估监控体系,加强教育评估与监督,保证研究生教育和谐、科学发展。

(1)建立研究生教育和谐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研究生教育的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强教育法律法规建设,主要包括:一是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如尽快出台教育经费法、社会力量办学法、教育行政法等;二是要针对教育法律实施细则出台滞后的现象,加快实施细则的制定工作;三是提高教育法律法规的质量,主要是从立法技术上提高教育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