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工艺流程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装饰装修是随着近几年建筑工程的增多而发展壮大的,装饰装修公司也在发展中越来越多。装饰装修公司在市场上多了,就会产生激烈的竞争,公司想要在装修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质量是最重要的。而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中严格执行施工工艺流程,就是为了确保装饰装修的质量,提高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严格执行施工工艺流程,就要掌握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正确工艺流程,并进行严格的贯彻和执行。
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涉及到的施工工艺流程
2.1地面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地面工程是装饰装修的基础。在施工队伍施工前,一是要把基层地面进行认真的清扫和整理,把杂物以及妨碍施工的物品清理出去;二是就可以进行地面找平的施工,利用水泥砂浆进行;三是利用标高尺进行定标高、弹线的施工;四是对铺设地面的大理石板材进行选料;五是在地面铺设前,要把板材浸水湿润;六是安装标准块;七是摊铺水泥砂浆;八是在地面铺贴大理石的石材。在完成以上施工流程后,还要把大理石材之间的缝隙进行灌缝处理,之后进行地面工程的清洁处理,做好每天的地面工程养护。完成这些流程后,地面工程也就符合装饰装修的质量要求了。
2.2木工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木工工程在装饰装修中是很普遍的,包括门窗的安装、橱柜的打造等。在进行木工工程施工时,必须要在确定木工施工的位置后才可以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固定好侧框板,之后把门窗的工字钢滑轨固定好,在做好门窗悬挂螺栓与挂件固定之后,还要检查门窗的侧框板是否实现完全吻合。
2.3墙面装饰施工工艺流程
墙面的装饰装修质量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装饰装修都是很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整个装饰装修工程的美观,还关系到装修后的使用安全。在墙面装饰施工中,一是要做好墙面基层的清扫,要把墙面存在的缝隙进行填补;二是利用工具进行石膏板面的接缝处理;三是要把墙面的腻子进行磨平;四是给整个墙面涂刷防潮剂,以免墙面出现返潮;五是要进行墙面的底胶涂刷施工,并在墙面上进行墙纸的处理;六是利用滚轴等赶压墙纸下的胶粘剂气泡,以保证墙纸的平整度质量;最后,把墙纸上以及拼缝处的胶水擦干净,对整个墙面进行修整。
2.4油漆涂料施工工艺流程
油漆涂料施工也是建筑装饰装修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这项施工时,一是要清理需要油漆的木器表面;二是利用磨砂纸对木器进行打光的施工;三是在木器上上润泊粉,之后利用砂纸进行打磨;四是给木器刮第一遍腻子,之后利用粗砂纸进行磨光;五是给木器刮第二遍腻子,之后利用细砂纸进行磨光;六是给木器刷第一遍清漆,并对存在颜色差别的位置补腻子,之后利用细砂纸磨光;完成上述施工后,在陆续进行两遍清漆的粉刷,都是采用细砂纸进行磨光施工;最后,利用水砂纸对木器的油漆面进行打磨,打完蜡后擦亮就可以了。
2.5吊顶工程装饰工艺流程
吊顶工程的施工需要按照三个步骤进行:一是要安装吊杆,起到基础的支撑作用;二是要安装龙骨架,作为面板安装的平面,其固定作用;最后,完成面板的安装施工,也就完成了整个吊顶工程的施工。
2.6电路灯具施工工艺流程
电路灯具是装饰装修工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对建筑的后期安全使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电路灯具施工前,必须要掌握要装修的建筑的电路分布图以及业主要求安装电源、灯具的具置,并量好准确的尺寸,在装修图纸上以及现场墙面等位置明确标出。在这项施工中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引线要利用附近的同类插座电源线。
2.7卫浴洁具安装工艺流程
这种装饰装修在建筑工程中也很普遍,也属于常用的一种装修工程。这种工程的装饰装修基本步骤为:首先是进行地面、墙面的装饰装修,而且地面一定要做好防水处理;其次就是进行马桶以及洗手盆的安装,有的还安装浴盆或者太阳能、浴霸等;再次是安装排水管道;最后要安装插座、灯具以及毛巾杆等。
2.8管路改造工程工艺流程
管路分为上水管、下水管以及供暖管道等。在进行这些管道的安装时,第一个步骤就是在墙面或者地面凿出铺设管道的孔洞,之后按照业主要求的管道尺寸进行下料;第二个步骤是做好管道接头处的连接,通常连接的方式有螺纹连接、热胶连接等;之后进行打压试水,看是否有接头不严。
2.9厨房设备施工工艺流程
厨房是家庭装饰装修必不可少的环节,通常厨房的装修都是按照墙面和地面处理、吊柜和底柜的安装、电器和厨具的安装进行,最后进行现场的清理。
3保证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艺流程质量的措施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对整个工程具有深远的影响。往小了说,合格的质量可以保证工程整体美感,往大了说,合格的质量可以保证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决定建筑装修装饰工程质量的关键是施工工艺,而决定施工工艺能否实现的根本则是工艺流程。为了保证建筑装修装饰工程施工工艺的质量,就要执行质量控制措施:一是施工人员要掌握施工工艺流程。严格安装施工图纸和要求,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认真的施工,确保工艺流程的顺利实施;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要针对装饰装修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并对每一阶段的施工工艺流程贯彻情况进行检查;三是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制度。要对施工工艺流程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并组织专人进行检查,以确保施工的工艺流程符合装饰装修的质量要求。
4结语
(1)气体回收:使用SF6回收装置回收,并将运行过的气体从储气罐及时压入气瓶中。(2)氮气冲洗:使用专用的阀门细管连接氮气瓶,然后向开关本体内冲入氮气,然后再回收。一般反复2到3次,尽量将本体内的剧毒物质带出。(3)瓷柱解体:a.确认本体内无气压后(用专用阀门放气),将本体竖吊起来;b.拧开连接螺栓,使中间法兰分开约120mm左右;取下绝缘杆连接的固定圆柱销;c.将下支柱瓷瓶放倒,拆下支柱瓷瓶与拐臂座的连接螺栓,连带底座抽出绝缘拉杆,然后将绝缘拉杆和拐臂分离;d.拆下瓷柱下法兰座固定螺栓,取下动触头及下导流通道;e.将上断口瓷瓶落地稳固,打开顶盖,取出吸附剂容器;f.松开瓷柱上法兰座的固定螺栓,取出上导流通道。
2本体内部件的检查处理
(1)绝缘拉杆清扫检查,金属件与绝缘杆连接牢固,拉杆螺纹应无滑丝,配合良好。耐压试验合格,不合格应干燥处理。(2)检查清洁灭弧室部分,包括动静触头、弧触头、喷嘴等部件,用酒精擦拭干净并晾干后涂抹。(3)清洗检查各导电面,应光滑平整无毛刺。否则应按工艺要求精细处理,以保证可靠导电。(4)清洗检查密封面,去除老垢和密封胶残留,保证其光滑平整,无遗留杂物。
3解体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1)在拆触头、灭弧室之前要在法兰上做好记号,避免安装时装错方向;(2)检查喷嘴时,应测量喷嘴的直径是否符合要求;(3)绝缘拉杆要用塑料布包好,防止受潮。耐压试验做完后要及时装入。(4)断口瓷瓶及各零部件清理结束,在安装前要用塑料纸包扎,防止受潮和二次沾附污物。(5)拿取吸附剂时一定要戴防护手套。更换吸附剂时,防止吸入剧毒粉尘。最好戴护目镜,防止剧毒粉尘进入眼睛。(6)刮除老密封胶时一定要有塑料片一类的软性物。不得使用硬度高过法兰部件的器物,以免产生划痕导致密封圈不能完全密封。
4本体装复
(1)在各法兰密封槽内涂专用密封脂,装上密封圈,用刷子在密封圈表面将脂均匀涂抹,并且在外侧法兰表面涂一层薄薄的脂。(2)用ABB专用化学清洁纸从下往上一次性将绝缘拉杆擦干净,装入拐臂座。(3)将拐臂座与下支柱瓷瓶连接。(4)断口瓷瓶竖直吊离地面1m左右,将下导流通道装入瓷瓶。(5)在地上放两块厚度大于15cm的枕木,将安装好下法兰的断口竖直放在枕木上,然后将上导流通道及上法兰装入断口内。(6)将装好新吸附剂的吸湿器容器放入断口上端,盖上顶盖。(7)上断口瓷瓶吊起,将下支柱瓷瓶绝缘拉杆用圆柱销与之连接;将上断口落下与下瓷瓶连接。(8)抽真空至130Pa后,继续抽2.5h,保持真空度半小时不明显下降。然后充SF6至压力0.125MPa,静置24h,检漏和测微水。合格后,将SF6充至额定压力,然后静置24h检漏和测微水。
5装复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1)装复时更换密封圈,ABB厂家的法兰密封已经由截面圆形的单密封更改为截面碗形的双重密封。(2)垫放下瓷瓶的枕木或其他物体,其高度应该满足要求,以免压到绝缘拉杆固定套,导致绝缘拉杆损坏或强度下降。(3)上导电通道装复时,下弧触头应对正插入,在检查内部喷嘴四周间隙均匀后才能紧固。(4)绝缘拉杆用圆柱销装好后,卡上的马蹄销要确保转动顺畅。(5)上断口与下瓷瓶连接时,顺时针旋转拐臂,直至中间法兰与下支柱瓷瓶接触后才可装上螺丝紧固。
6结束语
本款产品涤纶毛毯面料主要包括:编链纱、衬纬纱及毛绒纱。其中前两者用于织造地布,而后者则用于绒面立毛部分。编链纱纱线是用于编织成圈,另外还需要它能固定后两者:衬纬纱和毛绒纱,这就需要其具有相当的韧性和强力。对衬纬纱这方面的性能没有要求特别高,但也需要用其连接编链纱,另外也需要用其固定毛绒纱。同时考虑到消费者使用,原料应具有抗菌、吸湿和排汗性能。实践生产操作中,编链纱和衬纬纱一般均采用DTY超细涤纶质长丝,参数:16.7tex/288(f150D/288f)。一般毛毯面料的主要纱线是毛绒纱,超长毛绒毛毯面料采用双针床经编机编织,所编织毛毯表面立绒,毛绒非常细腻,而且绒间也很密实,摸起来手感滑、柔,再加上毛面光泽度好,均匀亮丽,其效果远超常规的腈纶丝或涤纶丝。
2组织结构设计环节
本款产品选用传统的5梳编织结构,但对工艺也做了一些改进。毛毯两面地组织均采用一针衬纬、一针编链和毛绒纱的组织。通过衬纬纱夹持织物中的编链纱,编链纱同时捆扎毛绒纱。如此操作其目的:(1)是使得地布使用较少纱线就能固定毛绒纱,使其不易脱落;(2)使织物反面也比较容易起绒;(3)使得织物4尺寸易于保持稳定。其过程示意如图1。
3织造环节
从实用出发,本款产品生产设备采用国产GE288型中绒型双针床经编机。实际织造时,根据工艺需要,调整了设备工艺参数。如图1,织机共5把梳栉,其中两边的L1、L5是衬纬梳栉,L2、L4是编链梳栉,中间的L3是经编梳栉。实际生产中,L1、L2和L4、L5梳栉分别织造两面地布,而L3梳栉则负责分别向两面针床挂纱,这样完成中间毛纱织造流程,两边的Ll、L2、L4、L5梳栉均满穿,而中间的L3梳栉则采用一空一穿法。本产品结构设计,不再是传统产品L3梳栉满穿,而且还适当调整了衬纬纱和编链纱密度,其目的:(1)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织物的克质量和毛绒纱线圈数,降低成本;(2)还有利于反面起绒和紧固超长绒毛;(3)更重要的是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轻量型”的期待。在产品试验阶段和实际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被反复调整,多次试验表明当毛绒纱隔距调整为28-30mm时,单层毛毯毛高完全可以达到12mm,同时,纤维数明显增多,反面也易起毛,毛绒也更为丰富,效果明显。
4白坯剖绒烫光环节
白坯经过剖绒后,需要经过电热烫辊烫光工序。其工序目的:(1)使绒毛头端变得尖且圆;(2)增强光泽。本环节是预烫,其效果主要与烫光的方向及烫光设备表面的温度高低这两个指标有关。与传统烫光相同,本款毛毯面料的预烫采用单辊烫光机,但其参数有所改动。其参数:温度160℃,布速14.63m/min,注意:正面单辊烫一次。
5预定形环节
预定形工序其目的是:(1)使坯布幅宽稳定;(2)使涤纶丝高温膨化松散,便于后道工序的烫剪;(3)使织品柔暖、轻软、蓬松,这是最后成品具有良好弹性手感的基础。本工序采用8烘箱定形机,为改善绒毛倒伏现象,对传统参数设置进行了改进:传统上一般温度设定为210℃,布速30m/min,风扇速度1300~1400m/min,实际生产过程中将风扇速度降低为12000m/min,效果显著。
6上柔环节
上柔工序在前述环节的基础上,其目的是:(1)使毛毯面料更为柔暖、轻软、蓬松;(2)增强手感的舒适度。本款产品面料毛绒较高,如前所述,其采用的原料为超细涤纶复合长丝,这就使得绒毛较软,但也易于倒伏。因而,实际生产中,在本环节所加柔软剂和平滑剂两者比例均为2%左右,(相对传统参数比,稍低),有效保证了毛绒柔软却不倒伏。
7烘干环节
烘干工序在前述环节的基础上:(1)进行固色;(2)稳定织物尺寸。本款产品采用经典的上下热风气垫式喷嘴结构及控制系统,循环风机为特制型号,确保风量大、风速高、穿透性强,这样可以保证箱内温度均衡,在机内织物缩水率可以达到最低。注意:设定烘干温度以180℃为基准(主要视染色织物深浅而定,浅色或其他敏感色织物温度相对要调低,反之,深色织物温度要调高。温度设定上下调节幅度以10-15℃为宜。)
8起毛环节
后整理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工序就是工艺产品反面起毛环节,本款产品从消费者体验出发,要求织物正反两面具有大体相近的绒感,织物正反面均为立绒。主要参数:罗拉机数量4台,每台罗拉数量36辊,毛滚筒转速105r/min(本产品为超长毛绒,为起毛效果计,调高了毛滚筒速度,一般毛滚筒转速为95~105r/min),左右刷14.63m/min左右,布速28m/min左右。
9二次烫光环节
1.教学内容分析。《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这门课是微电子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融工艺原理和操作技能为一体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氧化、光刻、刻蚀、掺杂、薄膜五大工序,每个工序又分为: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工艺实训三个教学模块。本次课是氧化工序的工艺流程模块,设置为2课时。2.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微电子技术专业高职二年级学生,他们在知识基础、能力状态、学习心理特征、可能存在困难等方面的情况如下:(1)知识基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集成电路制造基础知识,学过氧化原理和工艺概述,对设备的系统构成有一定了解。但还未接触实际工艺流程,需要进一步学习。(2)能力状态:对公式、流程、原理等理论内容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但实践操作能力较强。(3)心理特征:对学习对象有很大的选择性,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能够认真投入,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则“不想听”。(4)存在困难:从往届学生的反映看,对着文字和图片来学习氧化工艺操作和设备运行知识,他们觉得抽象、烦琐、枯燥,教学效果差。结果导致后面的现场实训不敢动手,工艺流程操作的一次成功率较低。另外,设备内部的运行情况就算在企业现场也无法观察,这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3.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参照国家半导体芯片制造工职业资格标准,设定本课题的知识、技能、素质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熟记氧化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了解氧化设备运行情况;(2)技能目标-学生能选择正确的氧化工艺流程并完成操作;(3)素质目标:学生具有严格遵守净化室规章制度和工艺规范的意识。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正确完成氧化工艺操作。教学难点是:了解氧化设备运行情况。
二、策略选择
1.项目教学法。本次课采用项目教学法,设置创设情境、确定任务、实施任务、考核评价、拓展提高五个教学环节,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2.信息化教学。为了克服传统教学中工艺操作方法和设备运行情况不够直观、信息量太过丰富不易掌握等制约因素,我们紧紧围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制造3D虚拟车间开展教学,在每个教学环节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室、课程网站等信息化环境和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等数字化资源,优化教学过程。
三、实施过程
课前回顾和预习:通知学生课前登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课程网站进行理论知识回顾,通过查看多媒体课件和化学反应动画,知识的复习显得快速高效。要求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整理氧化工艺的详细工艺流程,通过课程网站发给老师。教师网上检查学生作业的递交情况。1.创设情境。新课的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利用信息化教室功能,学生登陆课程网站观看氧化环节的视频,初步了解更衣室、风淋室和净化车间的情况,配合教师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进行集成电路制造3D虚拟车间的演示,教师通过广播系统演示软件操作方法,介绍更衣室规范要求和净化车间工作环境和设备,引出工艺操作这一学习主题。2.确定任务。教师总结点评学生上传的作业,整理出正确的氧化工艺流程,明确学习任务。3.实施任务。氧化工艺的全部流程可以分为“更衣室”“、清洗”、“氧化”“、测试‘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包含多个工艺操作步骤。以氧化环节为例介绍学习的流程:氧化环节包含输入系统、货架取片、上料、下料四个工艺操作步骤,学生利用集成电路制造3D虚拟车间来完成学习任务,登陆软件选择教学模式,经过更衣室环节后,进入净化车间,选择氧化区域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单个工艺操作的学习方法:(1)查看主菜单里面的工艺文件,了解工艺规范;(2)观看企业视频,学习操作要领;(3)进行虚拟操作,完成技能训练;(4)如果做错会有信息反馈,学生重新练习。氧化环节的货架取片、上料下料等操作也是用这样的方法学习的,其余工艺环节的所有操作训练均可在虚拟车间完成。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完成一个环节之后,学生总结操作要领,教师进行点评。这种学习方式教学内容呈现生动有趣,真正寓教于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专注度明显提高。3D虚拟车间里面还整合了很多的数字化资源:比如清洗机构、氧化传片、测试传片的动画,克服了设备内部运行情况在企业现场也难以观察的困难,实现了对难点的突破。4.考核评价。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考核评价,学生选择考核模式进入,完成全套工艺流程。在考核模式中系统会有相关问题提出,学生作答。如果答错则会扣分,并会将正确答案显示在左下方。在工艺流程中如果选错流程,那么也会显示’步骤错误”并做正确提示。学生完成考核之后,可以即时看到得分和用时;通过软件统计分析,教师可以看到学生整体的掌握情况和每个知识点的正确率,获得及时的信息反馈,最后做总结点评。5.拓展提高。在前面实施任务过程中,学生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技能训练上了,要求他们关注车间墙壁上的工艺规范、员工守则、管理条例甚至急救方法等信息,在虚拟车间中实现环境育人,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四、效果特色
首先,要尽量细化自己的产品生产工艺,从原材料采购开始直到产品出厂装车,细化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个阶段可以利用“头脑风暴”方法,集思广益,最终形成公司高度细化的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其次,在详细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完成后,针对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的工艺流程的优化工作。针对于提高效率管理,生产厂长要结合公司实际,仔细研究各个生产环节,尽量合理安排各个工序之间的衔接,将生产中的关键路径找出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劳动,初步优化生产工序(将生产上认为不必要的生产工序以其他颜色标注备用)。
针对于提高技术和质量管理,技术经理要根据公司目前的生产质量状况,找出生产重点控制工序(可依据曾经出现的质量事故、顾客的反馈、本公司出现的返工工序等),并按照重要程度分为A、B、C三级。结合生产经理已简化后的生产工序,技术经理逐工序落实评价被生产经理删除(被简化)工序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其风险程度,经仔细商讨后,形成公司的标准生产工序流程。根据公司的标准生产工序流程图,每个工序生产需要的绝对最小时间等,生产经理再次优化,重新设置工序之间安排的合理性,包括工序的先后顺序,并列关系等等。此时,切合公司实际特点的生产工序图基本完成。
2结合本公司的实际设备情况,人员素质状况,技术能力,合理安排资源的调配
在生产管理上,结合生产控制工序的重要程度要求,制定出重点工序需要的主要设备,主要人员的保证需求,根据工人的熟练程度来分配不同重要性的工序岗位。并考虑工人数量以及作业时间的配置,优化生产工序,做到所有可能的工序路径都成为关键路径。同时,公司技术部门根据每个工序的特点,编制各工序的生产工序作业指导书,并编制各步骤的质量检查记录表格,将常规检验项和特殊检验项的检验表格区分开来。在技术管理上,结合公司ISO9001的管理体系要求,并根据工序的重要程度,对于重点工序,将作业指导书升级汇编成为公司层面的程序文件,进行重点监控。
3新的生产工序逐步并入公司的生产管理
根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将新的生产工序逐步并入公司的生产管理流程中,进行试运行,半年后,根据运行的结果,重复上面的第一二进程,进行适当的生产工序的微调,以达到最佳的生产工序安排,劳动力配比,以及材料设备的配置。由于公司的生产环境不断的在变化,人员的素质状况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公司的生产工序也需要适当的及时调整,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这个时间一般以半年调整一次为宜,调整过频,公司各部门很难以适应这个变化,调整过缓,则可能造成公司的资源部分浪费,质量上可能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4结束语
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物流业的物流从业人员缺口将达600万人。物流人力资源的稀缺,从市场需求的领域来看主要集中在企业物流人才、咨询和规划物流人才、外向型国际物流人才和科研教学物流人才;从需求层次来看主要分布在物流实际操作人员、物流管理人员和高层物流管理人才。物流工程学科是一门融合多学科和技术交叉的新兴学科,以工学学科作为理论基础,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将更多地依赖高新技术的应用,大型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建设前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工程设计,建成后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因此,我国对实用型物流人才的需求将日益增加,尤其对既懂工程技术,又有物流管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所谓应用型物流人才,是指掌握物流专业知识、能操作各种物流设备、懂得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的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是目前物流业需求量最大,也是需求最迫切的人才。对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应当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实习基地、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能够较快进入工作角色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仍然存在矛盾。受物流人才培养规模、培养层次结构、师资队伍的水平和培养人才的适用性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对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强大需求还无法得到满足。因此,物流人才尤其是高级应用型物流人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物流专业人才已被我国列入12类紧缺人才之一,应用型物流人才短缺的问题已成为共识。因此,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物流企业需要,适应物流行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2国内外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对比
发达国家开展物流高等教育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教育层次比较多元化,涵盖了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等。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相结合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满足了企业对物流人才的多样性需求。国外的物流业发展成熟,其相关理论知识和各种物流设施、实验室等已经健全,给物流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发达国家如美国在行业协会的组织和倡导下,已经全面开展了物流在职教育,建立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在教育形式方面,国外的教育机构除了采用课堂授课之外,还经常举办特邀讲座和报告。作报告的人士既可以是大学教授,也可以是来自于企业的物流人士。他们能够了解和掌握这个行业的最前沿的知识动态和行业最先进的应用技术,因此对于学生的知识面的扩充大有裨益,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里面还会定期地举行研讨会,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去企业参观实习,了解和掌握实际的物流运作过程、物流操作设备和设施,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物流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在行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200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成立于上海,该委员会是在教育部领导下开展高等学校本科物流类专业教学研究、咨询、指导、评估和服务等工作的学术性专家组织。目前,该组织对物流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还在研究中,各校只是根据自身特点,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探索性地进行专业建设。
由于物流人才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物流教育反映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物流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教学中,专业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脱节、课程设置没有形成体系、物流实践经验匮乏、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简单化等问题较为普遍。同时,对于物流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相对较少,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这些问题,如何采取相应对策以促进我国物流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健康发展,是物流工程专业人才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东北林业大学是黑龙江省设立物流工程专业最早的高等学校之一,也是全国范围内设立物流工程专业较早的高校之一。经过10多年的发展,物流工程专业已经建设成一支能够适应物流工程领域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掌握了本专业国内外发展前沿的动态,研究方向明确、研究层次齐全,对外联系广泛、梯队合理、教学和科研力量强的学术队伍。已经形成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物流技术与装备、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包装材料与设备、林业物流等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物流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工学学科作为理论基础,管理学科和工学学科相互渗透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新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对物流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参考和借鉴国内外高校在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成功经验,对东北林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以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提高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本文以东北林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为例,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物流职业培训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出一套具有工科特色的物流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3培养具有工科特色的物流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措施
3.1明确各层次物流人才培养目标
物流本身具有交叉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因此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应当具有层次性。目前,我国所开设的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大多是以传统的交通运输、机械工程、工业工程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在课程设置上没能突出专业自身的特色,在专业方向上设置得过细,也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够全面。基于国内外高校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现状的统计分析,依托东北林业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东北林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应呈现多元化,同时也要结合地方经济对物流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适时调整。
3.2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
围绕具有工科特色的物流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着宽基础、强能力的原则,同时突出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来设置课程体系。针对目前国内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情况,在课程设置的时候,既要强调工科课程的学习,又要重视课程实践环节。在培养过程中,要结合地缘优势和本学校的特点,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能够了解就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和行业现状,做到放眼看世界、耳闻天下事。因此,要增加应用课程的比重,加大社会实践教学的力度,加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重,适当减少课堂授课时间,使学生有足够的实验和社会实践时间,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针对目前物流工程专业教材系统性不强、在某领域的书籍内容上存在相互重叠现象,需要组织相关专家、学者编写体系完善、结构内容合理的物流系列配套教材,使出版的教材具有理论扎实、案例丰富、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3.3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具有工科特色的物流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一支专业过硬的教师队伍。专业教师既要在理论上能够掌握本专业最前沿的知识,还要有广泛的社会实践能力。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还要着重培养年轻教师,通过各种资助项目选送一些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的具有物流工程专业的院校进修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同时,也可以引进一些高层次的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物流实践活动,为教师构筑一个实践的平台。同时,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作用,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学团队教师及核心课程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另外,根据需要聘请一些在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定期为学生讲解生产实践中的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
3.4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深化,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解决物流工程专业学习与专业知识脱钩的矛盾,未来的物流教育必须侧重实践教学。打造具有工科特色的物流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目前的关键任务就是要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目前,东北林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已拥有2000余平方米的实验室面积和价值4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具有物流工程实验室、物料运输机械实验室、系统仿真与优化实验室、包装材料与机械实验室、林业物流实验室等5个实验室。物流工程专业已与省内外多家企业达成了实习合作协议,包括黑龙江省建恒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路明集团、大连锦程物流有限公司、哈尔滨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和内蒙古松山物流园区等4个稳定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基地,已经为物流工程专业各年级学生提供了不同形式的实习实践机会,同时也为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提供了必要的实验条件。物流工程专业将搭建以提高创新精神和应用实践能力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基本技能训练实践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注重基础实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搞好社会实践,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完善综合实践,强化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3.5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过去单一的教学手段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备受诟病,不能满足现代物流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针对物流工程专业特点,课程特点和实践应用需要,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丰富课堂内容,比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项目设计等,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推行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技术和视频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会思考、会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在课堂教授过程中,还要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环节,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善学习效果。另外,也可以不定期地聘请校外知名学者和企业成功人士举办讲座,拓展学生的视野。也可以聘请校内外专家指导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指导各类物流大赛等。
3.6物流职业培训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为尽快解决物流行业应用型人才紧缺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物流职业的相关培训工作。目前,东北林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具备物流师、全国外贸物流师、企业资源计划(ERP)工程师等培训及考试点资质。本着锻炼学生、服务社会的原则,本专业将继续推进这些资格考试,为学生步入社会搭建良好的平台。同时,通过物流协会、国际贸易协会等行业机构实现物流人才的培养规划和社会需求的对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及各层次课外科技作品与创业设计大赛(如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举办的全国物流设计大赛)、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其他模拟训练活动等(如ERP沙盘模拟训练)。
4结束语
关键词:充气浮选机,原矿性质,处理矿量,回收率
中国有色集团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原红透山铜矿)已具有50年的生产经历,为采、选、冶联合企业。目前,矿山保有地质储量900万吨,选矿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达到了历史较好水平,铜回收率:92.57%;锌回收率:73.22%;硫回收率:73.50%。前几年由于处理矿量逐年增加,矿石性质随着开采深度的变化也发生着变化,原浮选设备已不适应选别工艺的要求,导致生产指标下降。通过对充气式浮选机的研究和原浮选设备的对比分析,铜、锌、硫浮选设备全部改用充气机械搅拌式浮选机,提升了设备装备水平,改善了技术作业条件,使三种产品的回收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
1 原矿性质
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为典型的铜、锌多金属硫化矿石,矿床类型为中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并以充填为主交代为辅。
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等,主要脉石矿物有绿泥石、石英、绢云母、透闪石、角闪石、绿帘石和方解石等。
矿石中铜、锌与铁的硫化物致密共生,闪锌矿、黄铜矿沿黄铁矿裂隙充填交结,具有交代溶蚀作用,黄铜矿呈点滴状分布在闪锌矿中,矿石中的黄铜矿、闪锌矿、磁黄铁矿嵌布紧密。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磁黄铁矿均赋存于石英—绢云母片麻岩中。毕业论文,回收率。毕业论文,回收率。黄铁矿、闪锌矿、磁黄铁矿以粗粒为主,黄铜矿以细粒为主,粗粒较少。金属矿物嵌布极不均匀。
2生产工艺流程
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采用的是两段磨矿、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即两段连续磨矿、优先选铜、铜尾选锌、锌尾选硫的优先浮选工艺。此工艺于1991年7月改造并投入运行后,比较适合选矿厂的选矿生产。经过几次局部改造后,各项技术指标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工艺流程详见图—1
工艺流程图图—1
3 改造前存在的问题
优先选铜浮选工艺的最初设计生产能力1400t/d,为了发挥规模效益,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选矿厂的处理矿量逐年增加,由优先浮选改造之初的40多万吨/年扩大到60多万吨/年。处理矿量的增加造成浮选设备生产能力不足,导致原有的设备配置与生产作业量不匹配,进而导致选矿工艺条件达不到要求,最终影响选矿生产指标,通过对前几年的指标统计分析(见表—1)可说明浮选时间短和浮选设备生产能力的不足。
历年来主要技术指标统计 表-1
年份 矿量 原矿品位(%) 回收率(%) 改造情况 (万吨) 铜 锌 硫 铜 锌 硫 94 48.5 1.449 2.584 21.304
89.55 71.48 70.88
95 51.93 1.491 2.466 20.432
90.50 72.7 71.64 增加4台浮选机 96 54.21 1.46 2.444 20.515
89.6 70.58 67.45
97 56.82 1.477 2.408 20.386
90.51 70.4 68.11
98 61.77 1.466 2.532 21.911
90.14 71.7 69.51
99 62.62 1.507 2.52 20.691
89.94 71 69.14
2000 61.7 1.59 2.28 19.950
90.26 72.4 69.09
2001 64.7 1.529 2.55 20.937
91.04 72.51 70.65
2002 64.88 1.57 2.479 20.228
91.16 72.12 62.92
2003 64.45 1.605 2.400 20.748
91.41 72.33 72.7
2004 57.8 1.659 2.324 21.206
91.55 71.52 71.95
2005 53.5 1.618 2.287 20.700
92.35 71.29 71.87 铜浮选机改造后 2006 55.1 1.551 2.247 19.797
关键词:定置管理,铆焊加工,生产现场
1.定置管理概述
控制的全部过程的管理。它的核心是以生产现场为研究对象,研究生产要素中人、物、场所的状况,以及三者在生产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力求消除工作中不合理的因素和浪费现象,以完整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以实现人和物的有效结合为目的,通过整理和整顿,把与生产现场无关的物件清除,把生产现场所需要的物件放在规定的位置,使人、物、场所处于最佳结合状态。通过建立、健全物流的信息管理系统,合理的工艺流程,充实和完善必要的工位器具与运送装置,使物流的运行处于受控状态,实现人、物、场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化组合,以达到文明操作,提高劳动效率,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目的。
2.开展定置管理的一般步骤
2.1进行工艺研究
工艺研究是定置管理的起点,是对生产现场现有的加工方法、机器设备、工艺流程进行详细研究,确定工艺在技术水平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从而确定生产现场产品制造工艺路线和搬运路线。工艺研究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对现场进行调查,详细记录现行方法。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观察,对现行方法进行详细记录,为工艺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所以要求记录详尽准确。
由于铆焊加工生产工序繁多,操作复杂,如用文字记录现行方法和工艺流程,势必显得冗长繁琐。科技论文。在调查过程中可运用工业工程中的一些标准符号和图表来记录,一目了然。
(2).分析记录的事实,寻找存在的问题。对经过调查记录下来的事实,运用工业工程中的研究方法和时间研究方法,对现有的工艺流程及搬运路线等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方向。
(3).拟定改进方案。提出改进方向后,定置管理人员要对新的改进方案作具体的技术和经济分析,并和旧的工作方法、工艺流程和搬运线路作对比。
2.2分析人与物结合状态
这是开展定置管理的最关键环节,也是定置管理的本质和主体。定置管理要在生产现场实现人、物、场所的最佳结合,首先应解决人与物的有效结合问题,必须对人、物结合状态进行分析。要实现人和物的有效结合,首先应使物和场所结合,然后再使人和场所结合。物的定置,要从工作效率、质量、安全及物品本身的特征来综合考虑,有的可固定位置,有的仅划定存放区域。科技论文。物和场所的结合并不是定置管理的目的,而是为人与物的结合创造条件。人与场所的结合,就是操作者在与物结合之前,通过进入现场,并充分了解、合理使用现场提供的空间后,再与物进行有效的结合,最终使人、物、场所达到一体化。
2.3对信息流的分析
定置管理中,完善而准确的信息媒介显得格外重要,它会影响到人、物、场所的有效结合程度。建立人与物之间的连接信息,是定置管理技术的特色。是否能按照定置管理的要求,认真地建立、健全连接信息系统,并形成通畅的信息流,有效地引导和控制物流,是推行定置管理成败的关键。良好的定置管理,要求信息媒介物达到5个方面的要求:①场所标志清楚;②场所设有定置图;③位置台账齐全;④存放物的序号、编号齐备;⑤信息标准化(物品流动时间标准、数量标准、摆放标准等)。
2.4定置管理设计
定置管理设计,就是对各种场地及物品(纺机、货架、箱柜、工位器具等)科学、合理定置的统筹安排。其原则为:①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②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③有利于安全文明生产;④系统、美观;⑤灵活、协调。定置管理设计主要包括定置图设计和信息媒介物设计。
2.5定置实施
定置管理的实施,即按照设计要求,对生产现场的材料、机械、操作者、方法进行科学的整理和整顿,将所有的物品定位,应做到:物必有区,区必有牌,按区存放,按图定置,图(账)物相符。定置实施是定置管理工作的重点,包括以下3个步骤:①清除与生产无关的物品;②按定置图实施定置;③放置标准信息铭牌,放置标准信息铭牌要做到牌、物、图相符,设专人管理,不得随意挪动,以醒目和不妨碍生产操作为原则。
2.6定置检查与考核
定置的考核是定置管理的最后阶段。为了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发现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定置管理,必须坚持定期检查和考核。科技论文。
定置管理的检查与考核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①定置后的验收检查,检查不合格的不予通过,必须重新定置,直到合格为止;②定期对定置管理进行检查与考核,它比定置后的验收检查工作更为复杂,更为重要。
定置考核的基本指标是定置率,它表明生产现场中必须定置的物品已实现定置的程度。其计算公式是:定置率=实际定置的物品个数(种数)/定置图规定的定置物品个数(种数)×100%。或者定置率=1-不定置率。
3.铆焊加工企业推行定置管理的效果
3.1培养员工素质
定置管理作为一项现代化管理手段,已被广大员工所接受,逐渐形成了员工的自我意识和行为规范。
3.2提高产品质量、检修质量、工作效率
工作环境的改善,工艺的改进,操作的规范化,使铆焊加工生产人员心情舒畅,轻松愉快、操作精确、责任心加强,可使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另外,对那些现场不需要的物品,如报废的零部件、垃圾等物品的清除,从根本上消除了混料、混等级等问题,生产场地宽敞、取料方便,生产人员作业有序、维护认真,可使检修质量得到提高。各类物品,按图定置,可加速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运转速度,使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3.3减少消耗、降低成本
推行定置管理时对个人“小仓库”、班组“杂货店”等进行全面清理,清出的各种包装物、多余的工具等,对其再次利用或出售,节约了开支。定置后物流得到控制,库存积压物资减少,废旧料得到充分利用,生产人员责任心加强,降低消耗,减少浪费,可以推动以成本为中心的“双增双节”活动的开展。
3.4安全文明生产得以实现
定置管理强调安全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要求安全设点定置、安全道路通畅、不安全隐患消除。
3.5工作环境大为改善,生产现场整体优化,提升铆焊加工企业形象
定置管理可使生产诸要素达到最优结合,整个生产现场整齐划一、排列有序、可增强员工的自我管理、参与管理意识。另外,还能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定置管理可以推进铆焊加工企业管理的整体优化,使其环境整洁、生产均衡、物流有序、纪律严明、设备完好、信息准确,从而能够有力地提升铆焊加工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郑煜,王旺喜,侯宗科. 7S在铆焊加工企业现场管理中的运用[J]. 铆焊加工器材, 2009, (03) .
[2]张娟,王旺喜. 铆焊加工企业生产现场目视管理浅析[J]. 铆焊加工器材, 2009, (05) .
[3]陈幼珍. 关于企业现场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 科技致富向导, 2008, (22) .
论文关键词:CAST,运行模式,脱氮,节能
在我国城市污水厂通常与排水管网的铺设同期进行或按城市规划中远期进行建设,因此污水厂建成后所接纳的水量、水质会与设计值存在一定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往往在污水厂运行初期较为明显。同时小城镇污水厂具有进水水质水量随季节变化明显的特点。这都要求污水厂在运行中需要根据实际条件进行运行模式与参数的调整,以实现最佳的处理效能和能耗的节约。作为一种SBR的变型,CAST工艺不但继承了其耐冲击负荷强、运行方式灵活、能耗低等特点,而且进一步强化了抗污泥膨胀和脱氮除磷性能,使其成为了适合我国国情,特别是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小城镇的污水处理技术[1,2]。但CAST工艺在我国的研究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虽然在国外的应用积累了较多经验,但其运行条件和客观环境与我国实际存在较大差别,难以直接借鉴[3,4]。本文以重庆市万盛污水厂为研究对象,在常温较低污染物浓度、低C/N条件下进行了运行模式调控研究,在提升脱氮效果的同时大幅度的降低了运行能耗。
1 工程概况
1.1 工艺流程
万盛污水处理厂位于重庆市万盛区万东镇,占地约3ha,总设计处理能力为5×104m3/d,服务人口约15万。一期工程处理能力2×104m3/d于2007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主体采用CAST工艺,生物脱氮,生物辅以化学除磷。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万盛污水厂工艺流程
Fig.1 Flow chart of treatment process of
Wansheng WWTP
CAST生化池按近期规模2×104m3/d进行设计,分为两组4个池子,单池尺寸为30m×18m×6.8m,有效水深为5.8m;生物选择区容积为282m3,主反应区容积为2850m3;最大滗水深度为1.6m;充水比为0.2~0.2.8;SRT为18d节能减排论文,HRT为14h;设计循环周期为4h,其中进水/曝气2h、沉淀1h、滗水1h。
1.2 水质水量
表1为万盛污水厂的设计进出水水质。
表1 设计进出水水质
Tab.1 Design quality of influent and effluent
Mg.L-1
项目
COD
BOD5
SS
NH3-N
TN
TP
进水
360
180
220
35
40
5
出水
60
20
20
8(15)
关键词:毕业设计;制药;生产方法;工艺流程;设备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200-03
毕业设计是理工科高等学校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毕业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践性和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强化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着力点。
相对于其他教学环节,毕业设计环节独具的培养功能是促进学生全面系统地总结、巩固和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相对集中地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亦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论证的重要依据。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和作用
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包括毕业实习、收集设计资料、撰写设计说明书、绘制工程图纸和设计答辩各个教学环节,都渗透相应的具体明确的培养目的和作用,归纳起来有:(1)培养学生探求真知的科学精神、优良的人文素养和品质,以及改革创新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独立获取、探索和开发新知识的能力。(3)训练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功,包括实验研究和设计方案的制订,数据测定、整理和处理方法,调试和使用新型仪器设备,工程技术计算和图表绘制的能力,特别是计算机应用能力。(4)查阅、选取和使用技术参考文献资料和工程技术手册的能力。(5)编辑设计文件、写作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
二、毕业设计的工作程序
毕业设计工作通常按下列程序进行:(1)确定指导老师和设计题目。(2)拟定和下达教师拟定的设计任务书,设计前发给学生。(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作开题报告(是否进行根据题目而定)。(4)学生赴生产单位进行毕业实习,收集设计资料。(5)撰写设计说明书(包括绘制工程图纸)。(6)组织毕业设计答辩(由专业教研室或院系负责)。(7)评审设计说明书(有指导老师和专聘的评阅人进行)。(8)评定设计成绩。
三、毕业设计的选题
1.选题的重要性。选题是否恰当是能否保证设计质量和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关键。选题的重要作用是很大程度上决定设计水平和应用价值,能促使学生消化和扩展专业知识,进行知识重组,以至确定学生今后学习和从事研究工作的方向,成为日后专业深造的导航标
2.选题的原则。选题时要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实践教学基本要求。(2)具有应用价值。(3)具有可行性。(4)具有创造性。(5)具有科学性。
3.选题的途径和方法。(1)选题的途径包括:从生产实践中、科研项目中、市场需求中或实验教学中选题,从专业发展方向的前沿选题,结合个人兴趣爱好选题。(2)选题方法有多钟:如教师提供、学生自选、师生商定。如承担教师科研课题中的子课题或其中部分研究(设计)模块,原则上学生每人一题,多名学生合作的题目,须明确各人的主攻或侧重点。
四、毕业设计的基本内容
1.设计说明书内容结构。设计书是毕业设计主要的书面文件,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设计思想、设计能力和对题目及其背景知识掌握的深广度。毕业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工程设计计算书,除了有关的计算内容外,还包括可供选择的方案、选择依据和方案论述;除了符合工程实践要求外,还要满足教学上的基本要求。根据国家标准(GB7713-87)的规定,一份规范的毕业设计说明书通常由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其他部分所组成。(1)前置部分:封面;题名页(扉页);序言(绪论,前言);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目录。(2)正文部分:引言;正文;结论。(3)其他部分:参考文献;谢辞;附录(必要时)。
2.正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1)主要内容。正文包括的主要内容一般有:①概述。②生产方法(工艺路线)的选择。③工艺流程设计。④工艺计算。⑤设备的设计计算和选型。⑥车间设备布置设计。⑦管道布置设计。⑧三废防治和环境保护。⑨技术经济分析。(2)写作要求。正文是设计说明书的核心内容,最能体现设计的质量和水平。理工科大学的毕业设计,虽然不同学科(专业)的设计对象、内容和方法各有差异,但具有下列共同要求:①在设计内容上,资料翔实可靠,分析问题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结构明确;实验数据真实可靠,重复性好,实验结果能从一定理论高度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独立见解或新意。②在表达形式上,立题突出,层次分明,思路清晰,文体格式规范,符合国家标准。③在治学态度上,实事求是,不夸大渲染,不因“为我所用”而主观臆断,任意取舍,更不能抄袭编造。
3.概述。概述一般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产品介绍,包括产品名称、用途、化学结构式、分子式、性能(理化性质)、质量标准及检验(测定、鉴别)方法、处方和辅料介绍等。(2)产品在国民经济和民生中的作用和市场需求。(3)产品在国内外的生产、开发概况和发展远景。(4)生产方法简述。(5)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和水、电、气等地区性供应条件。
4.生产方法(工艺路线)的选择。根据查阅和在实际生产中收集到的生产资料和工艺技术参数,对该产品当前在国内外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对比,选定最佳生产方法,作为工艺流程设计的依据
5.工艺流程设计。生产方法确定后,即可进行工艺流程设计,益据此确定车间设备布置。(1)工艺流程设计主要任务和成果。主要任务:①确定工艺流程的组成,即确定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和排出物等的来去走向和顺序以及整个生产过程所需的各单元操作的组合方式、顺序及相互间的连接,以达到据此流程可由原料变成产品的目的。②确定载能介质的技术规格和流向(制药工艺中常用的载能介质为水、水蒸汽、冷冻盐水、压缩空气等)。③绘制工艺流程图,即以图解形式表示出从原料到成品的流程中物流和能量发生的变化和走向以及生产中采用的设备;生产中所需控制的工艺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等)及其检测控制点。④编写工艺操作方法(设计说明书),包括原辅料和中间体的名称、规格、用量,工艺操作条件(温度、压力、流量、时间等),控制方法和设备名称等。成果:工艺流程设计的成果是初步设计阶段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和工艺操作方法说明。(2)流程设计的基本原则。①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②满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要求。③尽量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④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流程,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原来利用率,降低原辅料消耗和生产成本。⑤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⑥尽量减少三废排出量,实施三废综合利用、处理和回收。⑦考虑现代过程装置的趋向(大型、高效、节能、自动化、机械化、微机化)和精细产品的趋向(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3)流程设计的基本程序。①对选定的生产方法进行工程分析和处理。②绘制工艺流程框草图。③绘制物料流程图。④绘制设备工艺流程图。⑤绘制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6.工艺计算。工艺计算注意包括物料平衡计算(简称物料衡算)和热(能)量平衡计算(简称热量衡算)。
7.设备的选型和工艺计算。制药工艺所用设备分为定型设备和非定型设备两类。定型设备是厂家已标准化和系列化的产品,可按工艺要求,在有关产品说明书中选用。非定型设备是满足制药工艺特殊要求的专用设备,须按工艺要求进行专门设计和制造。对毕业设计而言,从教学要求考虑,根据专业特点,一般只须对1~2个主要设备(以非定型设备为主,也可选定型设备)进行工艺性计算,对辅助设备直接进行选型即可。选型方法在相关教科书、手册中均有详细描述,可以查阅。
8.车间布置设计。在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设备设计选型等工作完成以后,就可着手进行初步的车间布置设计。车间布置是否合理,关系到项目的总投资、设备的安装、检修、操作环境的安全方便和经济指标的完成等问题,因此必须统筹考虑。
制药工业包括原料药工业和制剂工业。原料药工业包括化学合成药、抗生素、中草药和生物药品的生产。原料药属精细化学品,在车间布置设计上与化工车间有共同的特点。但制药产品(原料与制剂)是关系到人的健康和生命的特殊产品,必须严格保证质量。原料药生产的精制、烘干、包装工序和制剂生产的灌封、制粒、干燥、压片等工序,其车间的新建、改造必须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9.管道布置设计。管道设计内容就是管道布置图的内容。管道布置设计主要包括管道设计计算和管道布置设计两部分内容。
10.三废防治和环境保护。在制药生产中产生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中,可能会有毒害物质,对人类生活危害极大。因此毕业设计中必须具体体现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环保意识,把三废防治和环保措施列为重要的设计内容。根据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采取综合利用原材料,变废为宝和减少三废排放量的有力措施。
(1)废水处理方法。废水种类复杂,处理方法有多种,一般分成四类,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化法,见下表,可根据废水的特点加以选用。
(2)废气处理方法。废气处理分除尘法和气体净化法两类。
(3)废渣处理方法。制药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统称为废渣,包括工业原料渣、反应物渣和未反应完全的原料渣等。废渣往往是可以利用、转化为其他材料的有用资源。因此,废渣处理首先应研究其资源化的途径,变废为宝,然后才考虑填埋处理(见下表)。
11.技术经济分析。技术经济是指技术方面的经济指标问题。正确可靠的药物生产工艺设计体现为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对此进行评价,需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基建投资概算。在毕业设计中,技术经济分析部分一般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即劳动人员的编制和产品生产成本的概算。
(1)劳动人员的编制。劳动定员数是工厂投产后全面达到设计指标和正常管理水平的标志。根据劳动定员数和计划产量(或产值、利润)相比较可以算出劳动生产率。①编制全厂人员的依据:a.工厂和车间的生产计划。b.劳动定额、产量定额、设备看管定额和服务定额。c.工作制度(连续或间歇生产、每日班次数等)。d.出勤率(全年扣除法定节假日、病、事假等因数的有效工作日和工作时间数)。②劳动定员的类别和组成。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实行责任制,人工实行岗位制。劳动人员确定后,列出车间(或工段)定员表和全厂定员表。
(2)产品生产成本概算。生产成本是反映工厂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之一。
产品车成本的组成如下:
①原材料费(原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
原材料费=消耗定额×该种材料价格
式中:材料价格系指材料的入库价格
入库价格=采购价格+运费+途耗+库耗
式中:途耗指原材料采购后运进仓库前运输途中的损耗
库耗指原材料入库至出库间的损耗。
②燃料费(煤、重油等),计算方法与原材料费相同。
③动力消耗(水、电、风等)。
动力消耗费=消耗定额×动力单价
④生产工人工资及附加费。
生产工人工资及附加费=(某产品生产工人平均工资+附加费/某产品年产量)×某产品生产工人人数
⑤车间经费。
车间经费(项目建设前期估算)=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维修费+车间管理费
⑥企业管理费。
企业管理费=车间成本×企业管理费百分率
式中:车间成本=原材料费+燃料费+动力消耗费+生产工人工资及附加费+车间经费
⑦销售费用。销售费用=产品销售额(或工厂成本)×销售费百分率 其中:工厂成本=生产成本+企业管理费
以上①~⑦项费用相加,构成了产品生产成本(又称销售成本)。
⑧产品出厂价格。
产品出厂价格=生产成本+税金+利润
参考文献:
[1]周永强,胡玉杰,武卫莉.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2]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等.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化工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张珩,罗晓燕.制药工程工艺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关键词:工业以太网;工厂流水线;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H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3-0027-02
在自动化控制领域,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是现场总线技术。尽管现场总线具有众多优势,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一再扩大,现场机电装备越来越多,需要实时监测和自动化控制的设备也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现场总线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场众多机电装备的监控需求,而且由于现场总线是具有针对性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总线,往往使得各个机电装备成为了“自动化控制孤岛”,彼此无法兼容通讯,给设备的后期维护管理带来不便。
随着以太网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以太网逐渐以其低廉的组网价格、兼容性较好的通信协议,以及一体化的联网技术而受到普遍应用,成为目前能够替代现场总线的最好选择之一。本论文主要结合汽车整车焊装PLC自动化控制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对基于工业以太网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设计研究,以期能够从中找到面向工厂流水线生产控制的工业以太网自动控制应用方式,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1 工业以太网概述
工业以太网在工业生产制造领域中,主要是作为生产制造自动化控制的基础平台,通过底层安装的传感设备,将机电装备的工作状态参数、工艺参数以及现场环境参数等关键参数检测出来,并通过工业以太网所支持的网络通信协议上传到工业以太网中进行网络传输。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日益发展与进步,很多工业生产流水线都逐渐提出了更高的自动化控制的要求,例如要求实现监测与控制的一体化,要求实现无人值守等等,这些高难度控制要求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都促进了工业以太网在工厂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应用,尤其是将工业以太网与PLC控制相结合,能够实现很多工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建设需求。本课题重点以工业以太网和PLC相结合,以工厂流水线自动化控制为具体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工业以太网在工厂流水线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流水线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2.1 功能模块设计
本论文以汽车整车焊装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来探讨工业以太网在流水线自动控制中的应用。汽车整车焊装具有较多的工艺流程,而且机电装备离散度较大,需要实时监测与控制的参数变量较大,因此采用工业以太网相较于采用现场总线具有很多优势。纵观整车焊装的流水线工艺流程,基于工业以太网实现的流水线自动控制系统应当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
①产品生产任务分派及调度。能够根据生产进度适当的调整生产资源分配,根据任务变化自动完成对流水线生产工艺的更改,以适应不同车型的自动焊装。
②电气控制和分析。通过在底层安装传感监测设备,实现对流水线焊装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的监测与控制,并通过工艺数据库的分析,实现相关生产工艺参数的自动匹配和优化。
③顺序和逻辑控制功能。按照流水线自动化焊装的工艺流程,对整个焊装工艺流程实施顺序控制,利用PLC作为顺序逻辑控制器,实现众多机电设备在流水线自动焊装工艺过程中的顺序联动、启停控制及互锁等控制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
④监视报警功能、显示功能。通过在监控终端开发专用的监控画面,为用户提供直观的监控界面,通过人机交互接口的设计实现用户对现场焊装流水线的远程自动化控制。
2.2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流水线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2.2.1 系统结构设计
由于整个流水线的设备量大、信号类型多、控制地点分散,不适合采用传统的继电器和控制开关为主要实现方式的本地控制模式,而且这种控制模式并不利于设备的后期维护管理,同时对于系统的扩容升级而言是十分不利的,为此,必须借助于工业以太网实现分布式控制管理模式(DCS模式),通过三级DCS功能的合理划分与配置,能够很方便的实现对整车焊装流水线自动控制的远程控制模式。本论文拟采用监控终端、本地PLC站和底层传感设备三个层次的DCS控制模式实现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整车焊装流水线自动化控制。
①监控终端。监控终端设置在中央控制室内,供值班人员对全厂流水线自动化控制的工艺进行实时监控。监控终端内运行的是专门开发的上位机程序,通过友好的人机交互接口实现远程控制,并且通过工业以太网实现与本地PLC站的数据信息的交互。
②本地PLC站。主要通过对开关量的检测实现流水线生产工艺流程中各个环节的电气监测,诸如限位开关、行程开关、电磁阀等。本地PLC站能够通过对设备的工作状态参数、工艺参数和环节参数的检测和A/D转换,将相关参数变量转换为数字量进入工业以太网传输,从而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的一体化通信。
③底层传感设备。现场传感器主要是用以检测现场监控点物理参数信号,变送器将采样数据转换成
4~20 mA的电流信号,经屏蔽电缆送到各子系统的PLC内。控制信号由PLC输出后以4~20 mA电流形式送到执行机构。执行机构主要有气动和电动执行机构等。
2.2.2 系统控制模式设计
①远程遥控方式。在现场设备控制箱,将控制方式置于“遥控”控制方式,中央控制室的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监控软件对现场设备进行遥控启停。在这种控制方式下,监视界面可显示设备的运行状态及相关的工艺参数,操作员可根据选择“手动或者自动”控制方式,通过设备控制按钮启停远程设备,并能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监测故障并发出报警提示,统计工艺数据,显示模拟量趋势曲线,打印故障报警及日志报表等。全部操作由中央控制室的操作人员通过键盘和鼠标完成。
②本地控制方式。在现场设备控制箱,将控制方式置于“本地”控制方式下,通过控制操作箱上的启动/停止按钮,对现场设备手动启停控制。本地控制方式为系统的基本保留方式,在与中央控制室断开联系等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完成整车焊接处理工艺要求的控制功能。
2.3 PLC自动系统设计
根据整车焊接处理厂工艺特点和现场的焊接设备分布及焊接机器人的作业范围,可以将整车焊接车间流水线PLC下位机系统划分为两个PLC站点,各自负责不同的工艺流程。为此,需要统计全厂的I/O点分布情况,详见表1。
由于本系统中的下位机PLC选用的西门子公司的S7-300系列的PLC产品,其网络通讯功能的最大特色便是集成了MODBUS/TCP以太网通信协议。为此,本系统中下位机PLC控制系统的网络通讯就基于MODBUS/TCP以太网通信协议实现,进而进一步降低了本自动控制系统的网络通信集成成本。
2.4 工业以太网网络系统设计
2.4.1 网络拓扑结构选择
本系统选用环型网络拓扑结构,当某一节点出现故障时,它会自动旁路,而不影响环型网络的信息传输。环型网络结构的显著特点是环路上的工作站在发送信息时,只能按照顺序依次传输,所以不存在冲突问题。在光纤传输介质成本降低的今天,工业以太网的传输介质选用光纤组成双环路双冗余网络是比较合适的方法。
2.4.2 系统组网方案设计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整车焊接流水线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可以划分为三层:信息管理层、网络传输层、传感检测及执行机构层。
①信息管理层。信息管理层主要是实现对整个工业以太网自下而上传输过来的流水线生产工艺的各个参数的管理,包括状态参数的实时监测、越限报警;生产工艺参数的自动存储、报表分析;设备控制指令的自动/联动派发等等,这些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在信息管理层所开发的人机交互接口良好的专用自动化控制监控程序,通常可以采用组态程序实现。
②网络传输层。网络传输层就是指基于工业以太网所搭建起来的工业以太网传输网络系统,同时通过配置交换机、操作站等辅助设备,能够实现操作人员在网络现场对网络传输层的检查、维护和管理。网络传输层作为整个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的数据传输平台,对于整个系统的功能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③传感监测及执行机构层。传感监测及执行机构层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一是通过传感检测设备,将流水线工艺流程中的各个参数实时检测出来并发送到工业以太网上进行通讯,第二是通过安装电气开关、电磁阀等开关动作执行元件,接受来自顶层的中央信息管理层的远程控制指令,实现对现场机电装备或者流水线工艺流程的远程自动化控制,传感监测及执行机构层是面向整车焊接流水线生产和自动化控制的最底层,主要包括车间现场的各种监测、控制子系统,如焊接机器人控制子系统,滚床控制子系统,带式输送机控制子系统等。
3 结 语
随着工业以太网在工厂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逐步广泛应用,逐渐取代了过去传统的以现场总线为基础的自动控制模式。本论文对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整车焊接流水线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展开了设计与研究,通过对网络通信实时性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整车焊接流水线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分别从下位机PLC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上位机DCS以太网网络系统两个角度详细探讨构建了整个综合自动化网络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于工业以太网在工厂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应用,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应用方面,都是具有较好的指导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文秀,吴修德.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数控机床网络控制系统[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6):803-805.
关键词:天然气;集输;处理;工艺;
一、 概述
由于天然气矿场集输系统是天然气集输配系统的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源头部分。所以这篇论文在全面总结现有天然气矿场集输及处理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扼要介绍了目前天然气矿场集输管网以及矿场集输工艺流程,着重介绍了天然气集输与处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即天然气净化,并对生产过程所使用净化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及应用做了比较全面的叙述。希望通过此论文的总结能使即将从事天然气工业各个领域的我们比较系统的了解一些天然气工业方面的常用工艺技术。
二、 天然气集输与处理
1 天然气矿场集输
天然气的集输包括采集和输送两部分,这儿主要介绍气田内部集输管网和集输工艺流程。集输工艺技术水平的高低,对降低天然气生产成本、提高安全、平稳供气的可靠性及保护环境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它在天然气工艺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2 集输工艺流程
在井场里,最主要的装置是采气树,它是由闸阀、四通(或三通)等部件构成的一套管汇。在采气树节流阀之后,接有控制和测量流量及压力、温度的仪表,以及用来处理气体中的凝液和机械杂质的设备,构成了一套井场流程。在这种流程中,所有用来调节气井工作、分离气体中杂质、计量气量和凝析油量、防止水合物形成等的设备和仪表,都直接布置和安装在距井口不远的地方。
天然气自井中采出经针型阀节流降压、水套加热炉加热,再经二级节流降压后进入分离器,在分离器中分离游离水、凝析油和机械杂质,气体通过计量后进入集气干线。从分离器分离出的液体经计量、油水分离后,水可回注入地层,液烃输至炼油厂处理。
这种井场单井常温分离工艺流程一般适用于气田建设初期气井少、分散、压力不高、用户近、供气量小、不含硫(或甚微)的单井气处理。其缺点是井口须有人值守,造成定员多,管理分散,污水不便于集中处理等困难。但对井间距离远、采气管线长的边远井,这种集气方式仍然是适宜的。
(2) 常温分离的集气站流程
对于凝析油含量不多的天然气,只须在矿场集气站内进行节流调压和分离计量等操作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常温分离的集气站流程,以实现各气井来的天然气的节流调压和分离计量等操作。下面介绍常用的集中常温分离流程。
对于气体基本上不含固体杂质和游离水(或者是在井场已对气体进行初步处理)的情况下,可采用二级节流、一级加热、一级分离的流程。任何一口井的天然气到集气站,首先经过一级节流,把压力调到一定的压力值(以不形成水合物为准),再经过换热器加热天然气使其温度提高到预定的温度,然后进行二级节流,把压力调到规定的压力值。尽管天然气中饱和着水汽,但由于经过换热器的加热提高了天然气的温度,所以节流后不会形成水合物而影响生产。经过节流降压后的天然气,再通过分离器,将天然气中所含的固体颗粒、水滴和少量的凝析油脱除后,经孔板流量计测得其流量,通过汇管送入输气管线。而从分离器下部将液体(水和凝析油)引入计量罐,分别量得水和凝析油数量后,再将水和凝析油分别送至水池和油罐。
对于气体中含有固体杂质和游离水较多的情况,可采用二级节流、一级加热、二级分离的流程。从气井来的天然气经一级节流降压后进入一级分离器,将气体中含有的游离水和固体杂质分离掉,以免堵塞换热器和增加热负荷。气体经换热器把温度提高到预定的值后,再进行二级节流,降到规定的压力值,然后进入二级分离器,将天然气中含有的凝析液和机械杂质等分离掉。最后,气体经过流量计到汇管集中,再输入输气干线。从分离器下部分出的液体(水和凝析油)引入计量罐,分别测得其数量后,再将水和凝析液引至水池和油罐。
3. 天然气净化
进入长输管道的商品天然气必须达到以下3个方面的要求:
(1)经济效益的要求。天然气作为商品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燃烧过程中的发热量(热值)。显然,其中存在过多的二氧化碳或氮气就不能满足发热量的要求。尽管世界各国的气质标准中对天然气发热量的规定有所不同,但均作出明确的要求,否则就不能作为商品供应。
(2)环境保护的要求。商品天然气中所有的含硫组分在燃烧中将转化为二氧化硫而排入大气,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因而必须按气质标准加以脱除。
可见,为使粗天然气能经济而有效地输送与利用,必须根据有关气质标准的规定脱除其中若干杂质组分,此工艺过程即称为天然气净化。
一般认为,天然气净化工艺包括天然气脱硫脱碳、脱水、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4类工艺。天然气脱硫脱碳及脱水是为了达到商品天然气的质量指标;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则是为了综合利用和满足环保要求。国外也常将天然气净化称为天然气处理,有时还称为天然气调质。
参考文献
[1] 苏建华,许可方,宋德琦.天然气矿场集输与处理[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8-18.
[2] 张良鹤.天然气集输工程[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67-75.
论文关键词:化工废水,铁炭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工艺改造
江南某化工厂主要生产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及其生产原料双乙烯酮。厂区废水主要包括: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及地面冲洗水。目前,生产废水预处理工艺采用“铁炭还原+化学氧化”为主体工艺。 混入生活污水后二级生化工艺采用“厌氧水解+好氧生物处理”为主体。随着产品种类的增多及生产工艺的改进,近两年废水水质波动较大。铁炭微电解-NaClO氧化工艺难以取得很好的处理效果。因此,在原有构筑物的基础上,提出以微电解+Fenton高级氧化工艺作为主要预处理工艺。本研究是在前期实验室小试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组合方式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和工艺的可行性。原有预处理工艺如图所示:
图1废水处理站预处理工艺流程
Fig.1 Process flow of wastewatertreatment station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水样来源
试验用水取自该化工厂的污水处理站。生产废水水量小但水质变化较大,废水中主要含有一些生产中的原辅材料、产品及副产品。具体主要包括:乙酸、乙酸丁酯、磷酸氢铵、硫酸铵、丙酮等毕业论文格式。目前,生产废水水质具有高COD、高氮、高磷等特点铁炭微电解,可生化程度低,处理前先与河水进行一定比例的稀释。水质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水样水质
Table 1 The quality of the wastewatersample
项目
浓度(mg/L)
国家标准1)
COD
992~1539
100
NH3-N
30.9~74.2
15
TP
13.2~34.4
0.5
SS
与基础英语相比,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大都不固定,但目前专业英语的教材有限[5]。目前我校采用的是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专业阅读教材编委会组织编写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6],比较欠缺清洁能源生产方向的高质量有针对性的教材,因此化工专业英语的教材的改编和建设成为此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关键。教与学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材内容[7]。然而目前没有关于清洁能源生产方向的专业英语教材,也没有与煤化工或者石油加工方向的教材,只有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的与石油化工类相关的教材—《石油加工专业英语》,教材涉及的加工工艺都比较旧,教材的前沿性不够强。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本涵盖最新加工工艺和学科前沿的清洁能源生产方向的专业英语教材。对于化工专业主要的基础课程,比如《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设备设计基础》,《化学反应工程》与化工专业英语的结合,对化工专业课程《石油炼制工程》,《洁净煤技术》,《天然气加工工程》,《化工工艺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工流程模拟机优化》等课程中涉及到到典型生产和加工工艺以及化工流程模拟软件的介绍,与专业英语课程进行整合并进行内容上的优化,以编写适应实际化工清洁能源生产的专业英语教材,为即将走出学校步入社会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奠定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入一些原版英文的科技报告及科技简报,对提高学生的专业阅读和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加入一些科技英语写作初步入门的材料,专业英语不同于大学基础英语,内容更多地侧重于阐述化工专业的理论知识、学科发展,典型工艺和新工艺、前言工艺技术水平的发展等。化工专业英语涉及大量的化工领域的专业性词汇,在新教材中此归结为化工工程项目、工艺流程、化学物质及特性、化工设备和管道工程等五部分。这样,分成具体的模块来展开词汇的讲解,专业性更强,有利于学生的对于专业词汇的掌握。从教材的主体内容来说,教材主体内容分成以下四个重要的模块:化工专业基础模块,化工专业模块,流程模拟软件简介和化工科技英语写作。其中,化工专业基础模块主要结合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和化工原理,介绍化工生产中的典型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设备;化工专业模块,主要结合现修的专业课程,介绍煤化工(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煤层气综合利用、清洁油品生产、生物质能转化、稀土洁净化生产以及其它加工业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典型的工艺流程,迫在内容上更加丰富,能够体现出现代化工行业在各个方面的发展特色和基本概况,能够带领学生更细致体会化工专业发展前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和专业素质。
2化工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改革的方案——专题报告教学模式
在教材中完善的同时,及时更新化工专业英语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教授内容的PPT制作。在此主要强调PPT的模块式教学,将课程的教授分成八个系列专题报告,每一个专题可以论述一个具体领域的概况,便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行业。结合学生已修过的《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分离工程》、《洁净煤技术》、《化工设计》、《石油炼制工程》专业课,尤其是煤化工(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层气综合利用、清洁油品生产、生物质能转化、稀土洁净化生产等领域发展,列举出各个领域中典型的工艺进行介绍,可以更加深刻理解各个工艺过程。比如,专题报告五主要介绍聚丙烯聚丙烯产品的特点和用途,生产工艺的具体流程和特点,以及催化剂的特性。专题报告教学模式(图2)的教学更能提高学生对于前言工艺和典型的认识和熟悉,为学生步入社会和工作岗位奠定一定的基础。
3科技论文写作的初步入门
通常情况下,科技英语论文文章结构严谨,文体形式多样化,如论文、论述、实验报告、教材、专利、说明书等,文章尊重客观事实,多以叙述原理,描述自然现象为主,用词严谨、理论推导多、表达明确、逻辑性强。为此,从化工领域的期刊中(比如,Industrial&EngineeringChemistryResearch.,AIchE,Energy&Fuel等)中选取几篇文章,每篇论文的大体框架基本为题目、作者及地址、摘要、前言、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九个部分,然后进行阅读讲解,着重介绍阅读过程中如何迅速把握论文的重点,哪些需要精读,哪些需要略读,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提高阅读论文的效率。在熟练阅读的基础上,针对以上的论文框架,展开具体每个部分应该怎样去写,并进行举例说明。每讲完一部分,需要给出一个题目,要求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并给出一个具体的写作方案,这些全部都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样便于及时消化内容,达到趁热打铁的效果。在学期末组织学生模拟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将课上的同学分成几个大组,各组的学生可以在课下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一些针对化工领域的相关材料,亲自动手组织和编写材料,制作PPT,并与其它组的学生进行交流和讲解,这样既能使学生及时了解当今世界最新科技动态,又能将本人在专业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思路直接与同行进行交流。这样也可以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劣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读、写、讲上突破自我,更加适应专业英语对于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
4结语
论文关键词:超滤,低温低浊水,冲洗废水,回用,膜污染
我国北方地区地表水每年大约有4-5个月处于冰冻期。此期间水质呈现明显的低温低浊特征,水温降为0~4℃,浊度一般为5~30NTU。温度的降低使水的粘度增大,会影响絮凝剂的水解和絮凝过程的速度;而浊度的降低,水中的颗粒物减少,则使絮凝过程中效率降低,从而使所产生的絮体细小松散,不利于后续工艺的去除。因此,低温低浊水的净化多年来一直是一个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近年来,新型处理工艺被应用于低温低浊水的处理,取得了较好处理效果。
超滤技术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水处理技术和第三代饮用水净化工艺的核心,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用超滤工艺处理低温低浊水的处理具有出水浊度低、操作简便和可长期使用等优点。然而由于低温水粘度较大,超滤膜阻力随之增加,在实际运行中主要通过降低通量和缩短过滤周期来维持超滤工艺的稳定运行,这样必然会降低产水率。因此,如何提过超滤工艺的产水率是将超滤膜应用于低温低浊水处理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常规水处理中,生产废水回用强化处理低温低浊水和超滤工艺应用于生产废水的处理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本试验以冬季黄河水库水为研究对象,在混凝-沉淀-超滤工艺中将超滤膜冲洗水的回收利用,考察其对低温低浊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从而研究通过将超滤膜反冲洗水回用来强化处理低温低浊水和提高超滤工艺产水率的可能性。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工艺流程与试验方法
本项试验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试验采用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工艺,系统产水量为2.0m·h,原水为黄河下游冬季水库水。原水经过混合后进入机械絮凝池和斜管沉淀池,沉淀池出水通过膜进水泵加压后经100mm叠片过滤器进入超滤膜过滤。当过滤时间到达30min时,系统自动进入水力清洗阶段,其冲洗过程为正向冲洗10s,反向冲洗40s,然后再次正向冲洗20s。正向冲洗流量为5.0m·h,反向冲洗流量为7.0m·h。超滤膜经过物理清洗后重新进入过滤阶段,以上所有过程由PLC控制。超滤膜冲洗废水收集于调节水箱,冲洗废水在其中经均质调节后经回流泵进入混合池重新利用。
图1试验工艺流程示意图
Fig.1Schematicdiagramoftheexperimentprocess
试验中所采用的混凝剂为当地产液态聚合氯化铝,其有效含量为10%,投加量按前期试验所得为15mg·L。
1.2膜组件特性
试验中所采用超滤膜为海南立升公司提供的LG1060X1-E型内压式中空纤维膜,膜的材料改性PVC合金。试验过程中,超滤膜通量为50L·m·h.
表1膜组件主要性能参数
Tab.1Performanceparametersofthemembranemodule
参数
数值
参数
数值
有效膜面积
40m
截留分子量
50kDalton
膜内径
1.0
膜外径
1.5μm
设计产水量
40~120 m ·d
最大跨膜压差
0.2MPa
推荐工作压力
0.05~0.15 MPa
推荐进水浊度
≤10 NTU
工作温度
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