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网络教学系统论文范文

网络教学系统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网络教学系统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网络教学系统论文

第1篇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开发步骤

1、系统的设计思路

网络化是指用Internet(包含了数字化、多媒体)联成统一的信息空间。“Inter”的含义是“交互的”,“net”是指“网络”,Internet是一个计算机交互网络,又称网间网。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它把全球数万个计算机网络,数千万台主机连接起来,包含了难以计数的信息资源,向全世界提供信息服务。大学教学管理网络化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国家《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标准》,教学管理网络化资源的属性标注必须清晰合理;同时,为了减少资源的重复开发,必须尽量做到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共享;为了系统易于普及,在成本上必须讲究经济实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大学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定位在基于软件实现的“应用层”上,在大学现有教学网络化资源和教学管理网络化平台上作二次开发。

2、系统开发的步骤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进行。首先是系统分析。要明确系统的功能与任务﹑拟建设系统的基础与条件。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分析(主要指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并严格按评审程序进行评审。

第二是系统设计。根据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系统布局结构﹑系统硬件结构﹑系统软件结构等),按照自上而下的方法,设计各相关子功能与实现途径。因为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是采用计算机作为主控设备来构建的,所以,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以下主要指标:系统的可靠性,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系统的响应和处理速度,系统的可扩展性等。

第三是系统实施。将第二阶段所形成的系统物理模型转换为实际系统的过程即系统实施。主要工作有:硬件的安装,软件开发,系统的局部调试与整体调试(联调),系统的试运行与运行。在系统实施阶段,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可能是分析阶段未考虑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设计阶段考虑不周的问题,都需要及时修正。

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以后,应对项目进行验收,对系统进行评价。采取有效措施,对系统进行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工作流程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由制作端、管理端、客户端三部分组成,其中制作端用于将实况或存储的音频和视频编码为流、流文件或两者兼有,为系统用户提供点播或广播的流,其输入可以是摄像机,摄像头等采集设备或卫星电视,也可以是存储的可转化的网络化文件;采编工作站为加工单元,用于网络化数据的编码,形成特定的实况流广播流点播流或智能流。制作端生成的流格式文件存储于流文件仓库中,供用户点播或作为广播源进行广播。

管理端由视频管理器和中心管理器两大部分组成。视频管理器既要存储网络化节目(课件)也要完成网络化节目(课件)的发送;每一个视频管理器端上都运行有由一系列的组件管理组成的视频管理平台,这组管理用来将音频和视频内容通过单播和多播等形式发送到客户端和其他管理端。

中心Web管理器也属于管理端,其主要作用是对用户的请求进行分发并提供WWW管理,对网络化节目(课件)的组织逻辑和大学教学管理的业务逻辑进行控制和管理,使之适合大学教学管理的特点。客户端是系统的用户界面,包括Web管理和管理页面,播放器可以使用独立的播放器,也可以嵌入到浏览器或其他应用程序中。客户端为用户访问和管理系统的网络化节目(课件)提供了便捷的接口。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

1、系统的组织结构

根据管理内容和管理对象的不同,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体系结构按照影视厅、音乐厅、语音室、教学管理厅、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台、监控中心、管理中心、社区等部分进行组织。

2、系统的功能模块

教学管理系统在具体实现上,需要开发一系列的功能模块,独立或协同地为上述组织模块提供支持和管理。系统通用模块有节目(课件)录制﹑节目(课件)入库﹑节目(课件)搜索﹑节目(课件)评价﹑收视率分析﹑网络化点播﹑负载均衡调度﹑数字权限管理等,它们为影视厅、音乐厅﹑语音室,教学管理厅,电视台,广播台等部分提供支持。一些主要的功能模块简要介绍如下:

(1)负载均衡调度模块。该模块用于动态调整各视频管理器的负载量,和系统状态监测模块相互配合,使用户的请求总是在负载量最轻的视频管理器上得到最快的响应,从而使整个集群的管理效率和用户的响应速度始终处于最佳状态。通过负载均衡调度模块能够实时获取各视频管理器的负载参数,包括总连接数,可用内存,可用CPU,网络连接状况等信息,同时根据一定的负载均衡算法,进行实时的负载统计和排名,根据各视频管理器的负载总量,实现视频流的动态重新定向。

(2)数字权限管理(DRM)模块。教学管理网络化资源只有经过允许的用户才能够使用,因此必须对网络化资源进行权限管理,该模块采用的是一种以安全方式进行媒体内容加密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它允许内容提供商在其的媒体或节目(课件)中指定的时间段、观看次数及其内容进行加密和保护。通过该模块,管理器鉴别和保护需要保护的内容,支持媒体灵活的访问权限控制,同时支持对这些权限的动态修改。

(3)网络化点播模块。网络化点播是最目前最常见的交互式多媒体应用。该模块主要为系统提供媒体网络化的点播功能。除提供一般的点播功能外,系统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提供智能流视频管理,﹑动态节目(课件)列表,﹑故障自动转换等功能。视频源采用多速率智能流节目(课件)源,能根据网络情况,实现自适应速率传输;能够采用多种协议提供视频管理,并能实现协议间的自动翻转,保证视频流顺利到达客户端;对节目(课件)由多集或多部分组成的情况,动态生成整个节目(课件)的播放列表。用户可点播整个节目(课件)列表中的所有或部分段落,点播次序无限定。当视频管理器集群中的某一系统或应用程序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够自动将工作从故障节点分散到其余节点上,实现故障的自动转移和恢复。

(4)作业模块和测试模块。是语音室和教学管理厅特有的功能模块,用于对学习者进行训练和测试;教师可以根据某一个或一组视听材料的内容布置作业,或组卷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评分,给出反馈;允许对题量和分值进行自定义,同时支持对试题的再编辑。

(5)媒体课件制作和媒体课件编辑模块是教学管理厅的核心功能模块,媒体课件制作模块用于为教师制作媒体课件提供便捷的向导和工具。支持用户对媒体课件进行在线编辑,通过插入视频时间线的方式,可以进行标记(Marker)和脚本的插入,﹑移动,﹑删除等功能,教师可以在标记处进行插入教鞭﹑播放动画﹑切换页面等操作;支持教鞭的插入和编辑,系统提供四种教鞭工具支持,移动教鞭、下划线、方框、闪烁字体,教师可选任意一种进行标记,系统能自动录制标记代码,并与录制的视频同步,播放时能放出同样的标记效果。

(6)网络化广播模块。为校园电视台和校园广播台提供节目(课件)源;配合视频捕捉卡,实时广播的视频源可以来自任何影音设备的信号,如摄录放影机、影碟机、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也可以是存档的任何流式文件;在同一个频道中可以有多个节目(课件)源,循环播放;采用多线程机制,在广播多路节目(课件)时能实时存取视频数据;基于流式(Stream)的广播技术;采用UDP及网络无冲突技术,保证数据通畅无阻地在网上传输;采用多址广播技术,大大减轻网络负载,消除“广播风暴”;每路节目(课件)允许“无限多”使用者(网上所有用户)欣赏。

(7)实时监控模块。主要是为系统授权用户(如校长、实验室管理员、图书馆管理员等)提供远程监控相关公共场所的功能;系统管理员可设置密码,确定使用监控模块的许可、优先级和使用权限;通过对摄像头的底座进行编程,可以远程控制摄像头的焦距,摄像角度等参数;摄像头传递的图像送到采集/转换设备,或者是采用专业的直播机,供用户远程访问;也可以实时存储备份,将监控画面录制到硬盘或其他存储设备上,供日后查看,存储的文件也可以通过网络调用。

(8)系统状态监测模块。是管理器状态监测器的核心功能模块,用于收集各视频管理器的状态信息,如可用CPU,可用内存,﹑可用硬盘,﹑当前网络状况等,并根据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出当前的负载总量,发送到中心管理器上,这些数据作为负载均衡模块进行负载均衡调度的依据。同时,通过该模块可以动态添加视频管理器,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并记录该视频管理器的系统运行日志。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可拓展性

以上构建的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在只有一个视频管理器集群的局域网应用上有着很好的适应性,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但对于跨校区,甚至跨地区办学的大规模应用,由于用户规模比较大,覆盖范围比较广,单管理器集群已经不能够满足要求,系统必须考虑向广域网过渡,对原有方案进行扩展。一个可行的方案如图3所示。

整个管理系统由中心管理器集群﹑各区域管理器集群组成;在各区域管理器集群又包含至少一台Web管理器,一台视频管理器。中心管理器集群作为用户访问整个视频管理器系统的门户,维护Web页面内容和系统的中心数据库,在此数据库中,记录各区域管理器集群的总负载量(负载总量,可继续提供视频管理的视频管理器数量等)。区域管理器集群为本区域提供视频管理,维护本区域数据库(包括本地视频管理器数量,各管理器的负载量,是否处于活跃状态等)。各管理器集群是一组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管理器,每一台管理器都存储相同的信息用于客户访问,所有的管理器都有单独的IP地址,都可以单独对外提供视频管理;但管理内容需要通过中心Web管理器的解析和指向。

在管理器端,各区域管理器集群的Web定期向中心Web管理器发送集群信息(该信息已存储在中心数据库中)。在区域内部,各视频管理器都运行客户端程序,定期向区域Web管理器发送该视频管理器当前的信息。

第2篇

1.1网络系统设计的教学内容在想尽的网络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用户就可以进行网络系统设计了。网络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很多因素,如网络通信协议、网络规模、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功能、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系统等。在进行网络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网络系统设计的有关步骤和原则。拓扑结构是将各种物体的位置表示成抽象位置。在网络中,拓扑结构形象的描述了网络的安排和配置,包括各种节点和节点的相互关系。拓扑结构不关心事物的细节,也不在乎相互的比例关系,只将讨论范围内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图形表示出来。网络通信需要每个参与通信的实体都具有相应的IP地址。不同的网络可以有不同的地址编码方案。VLAN的设计与地址规划方法是密切相关的。这是这部分的重点和难点。网络操作系统对网络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原则是随着市场、技术及生产厂商的变化而变化。

1.2网络系统集成设备的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设备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传输数据和存储数据。经常使用的网络设备包括网卡、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不间断电源、存储设备和服务器等。本部分对网络系统集成中经常使用的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分类方式进行详细介绍。明确设备选型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考察的性能指标,理解设备选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服务器技术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选择服务器的指标有哪些以及在服务器中采用的典型技术。为了保证可靠性,服务器中采用的典型技术包括磁盘阵列技术、双机热备份技术、容灾数据备份技术。

1.3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的教学内容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的发展,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为了让网络更好地为企事业单位服务,需要对建设的网络进行管理。要管理好网络,需要随时掌握整个网络的状态,并对网络及时进行网络升级和防毒等,保护网络安全。这部分主要讲解与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相关的内容。将叫教学知识重心放在学生对于网络管理相关定义及具体手段的把握上,同时能够知道一定的解决网络故障问题的策略;正确理解网络安全相关定义及其相关的加密技术。

1.4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教学内容综合布线系统是网络集成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子系统,主要是指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系统。这里我们所说的传输介质具体而言就是在网络中负责传输信息的载体,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

2多种教学方法的选择

2.1教学内容特点分析表1所示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上具有各自的难点,具体如表2所示。

2.2教学手段的选定要想实现教学质量的进一步增强,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实际特征,选择相对应的教学手段。主要表现如下表3。

3所得教学效果分析

根据上述我们所规划的教学措施,开展了教学工作。在32学时中,各部分课程内容所占据的时间比重参见下图1。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设置了四堂实验课程。全部的学生都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做完了实验,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在课下自己做完了提高部分的内容。在招投标模拟实习的整个实践环节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提交了相应的文档并做了报告。模拟实习的成绩分布为:优秀的占4%,良好的占30%,中等的占64%,及格的仅占2%。根据模拟实习成绩和学生的反映可以看出,模拟实习对于他们理解整个招投标过程、集成方案的设计以及各种集成技术的应用有较好的效果。所有学生所取得的笔试成绩参见图2。从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成绩良好的学生占到了所有学生的百分之十六,成绩中等的学生占到了所有学生的百分之四十六,成绩及格的学生占到了所有学生的百分之十六,符合我们最初的效果所想。

4结束语

第3篇

学生能完成网络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能承担网络工程师的岗位职能和工作任务。因此,专业的培养方向就应该是通过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工程式教学教改与设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与开发、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做到“教、学、做”一体化,以工程式教学的项目来组织实践性教学内容,以掌握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改变传统网络教学中的“实验围绕理论教学转”的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以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就业需求。

2工程式教学在网络系统集成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2.1工程式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工程”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工程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或是完成一项具体工作为目的的任务,它应该满足下面的条件:(1)该工程可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2)该工程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3)该工程能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的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4)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独立进行工作的机会,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5)工程结果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6)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7)工程项目学习结束时,通过建立客观的考评体系,科学同评价项目成果和总结学习方法。(8)工程积累由小到大、由浅到深,学生得以在不同项目练习中不断取得进步,最终达到专业教育的目的。

2.2在工程项目确定后,根据教学的设计要求,对班级学生按项目进行分组,每周六人左右,由同学自行选择组长进行工作安排,利用网络工程实验室现有的RCNA系列设备、VM虚拟软件、CISCO模拟软件等完成工程项目的模拟操作,按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提交项目设计方案、测试文档、验收报告等配套资料,最终在教师主持下分别进行项目评述与验收答辩,不同项目组间相互交叉评价,从而完成一次工程式教学过程。具体细分到相关教学任务或知识点为:(1)综合布线选择本地公司进行综合布线布线、理架、上柜综合布线集成知识。(2)企业内VLAN实现企业不同部门网络隔离跨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网络层、数据链路、VLAN。(3)企业内路由企业内不同部门内部路由利用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路由网络层、数据链路。(4)网络交换技术在核心交换机间用树实现线路备份与交换带宽聚合提升快速生成树、端口聚合配置STP、MSTP、端口聚合、带宽。(5)远程路由在总部、分公司间按RIP、OSPF等不同方式实现路由RIP、OSPF、RIP2及路由分发混用路由器的不同路由方法配置。(6)交换机的端口安全在网络出口出现端口安全按端口设置绑定安全交换端口。(7)自外向内的网络访问分部或在外员工按NAT方式安全访问内网服务器NAT、NAPT的相关设置。(8)企业内部网络服务设置(包括WIN、LINUX两套系统在内)配置为域控制器和DNS服务器,域的功能级别为2003模式;DNS服务需要正确配置SOA,NS,AAA记录和反向记录创建4个OU,创建4个全局组,创建12个用户服务器配置为web服务器,使用IIS6.0来建立WEB站点配置FTP服务器,创建虚拟用户user1和user2,允许user1、user2可上传、下载文件,其它用户只能下载文件,允许匿名系统的相关网络服务功能设置。(9)项目文档设计提交整体的项目文档包括项目设计方案、测试报告、验收报告等相关内容项目文档设计。通过采用此教学法,可以把这几门课程的内容综合到工程中一个或几个子项目当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在具体工作应用要求,从而在完成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教学、实验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发挥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网络系统设计与综合施工能力,为毕业就业的实际工程应用奠定的基础。在合理设计工程目标及解决问题的目的驱动下,学生会主动去查资料,复习并综合运用知识点;在遇到困难时会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询解决方案,会和同学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在多种选择方案下,综合考虑合理的因素进行比较,并做出科学的选择方案设计。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发挥辅导和监督作用,积极参与学生设计方案的选择和探讨,帮助学生解决设计中遇到的困难,协助解决设计调试中的障碍。

3结语

第4篇

【关键词】教学分析;要素分析;交互分析;行为系统;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9―0040―04

引言

随着人们对教育和学习内涵认识的日益深入,教学分析逐渐受到广泛地关注。各国教育研究者,从各个不同方面,用不同的视角对教学系统进行分析,逐步深化了人们对教学系统的认识。有的研究者关注师生交互行为的教学价值,有的关注如何解释师生的行为,有的关注教学系统的模型的建立,有的关注分析过程中使用媒体情况,有的关注教学分析适用的环境,还有的关注教师教学方法进行反思的方法。

这些研究表明,我们至少能从两个视角对教学进行细致的分析,一种视角是将教学看作人类行为系统,分析行为及其之间的关系;另一种将教学看作是具有特定功能的信息系统,分析信息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一 要素分析

认识教学的过程中,要素分析的历史很长,很多有名的国内外研究者都提出了有影响的观点。根据参照系不同,对教学系统要素的划分可谓众说纷纭。有经典的“三要素”说:教师、学生、教材;还有另一种“三要素”说:人员,物质,信息;还有所谓的“四要素”说:教师,学生,教学内部和教学手段[1]。巴班斯基把教学看成是一个由人、物、教学过程组成的系统,认为人所包括的教师、学生,物所包括的物质条件、学校卫生条件、道德心理气氛,教学过程所包括的教学结构、教学环节等都是构成教学过程的要素,其中每一个要素都会影响教学的进程和质量,并在这一前提下提出教学最优化理论,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2]。李秉德、李定仁教授在其所编著的《教学论》中明确提出,在各级各类学校所进行的教学活动中都包含有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教师这七大要素。这七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张楚廷著的《教学论纲》中,把教学要素分为平凡要素和特征要素,再往下细分,最终形成一个教学要素层次系统[3]。

要素分析是出现最早的教学分析的思路,反映了最初系统论对教学研究的影响。研究者从系统的结构方法入手,试图通过悉数所有出现在教学中的要素,然后对这些要素逐个分析来认识教学。要素分析对教学分析的发展,特别是对人们定性分析教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人们初步探索教学系统必然经过的阶段。然而要素分析作为人们定性分析教学的方法,还停留在理念上,操作性较低。要素分析中,教学要素的划分是较为直观的,划分的依据是含糊的(比如,并非教师和学生的全部属性都是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其次,尽管在理念上提出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然而在进行具体分析的过程中,往往是割裂地对单个要素进行分析,对要素之间的关系无法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 交互分析

要素分析的研究者是把教学系统当作一个行为系统进行分析,不过这还只是理念上的探索没有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从行为系统的角度对教学进行的细致分析研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研究特定行为或者交互的教学价值。比如,有研究者在考察在线课程的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持久性与教学交互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占26%比例的学习者认为,异步讨论区所使用的异步讨论对他们坚持学习有促进作用(Steven F Tello[4],2007)。有研究者考察了非母语英语课堂中教师反馈与学生举手发言之间的交互关系,发现:(1)重做可能会引发其他类型的反馈;(2)尽管重做和明确修改对于拼写错有作用,讨论协商更有利于语法错的纠正(Wai King Tsang[5], 2004)。还有的研究者关注不同类型的交互(不使用计算机的面对面交流、基于计算机的协作(异步交流)和在计算辅助下的面对面交流)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表明,计算机介入的交互更加规则。与计算机介入的交互相比,面对面的交互能发生更多的学习(Judith Kleine Staarman, etc[6]. 2005)。

从行为系统的角度对教学分析的研究的另一个方面是对交互进行细致解释学分析。这种研究近期成为焦点,人们关注的主题有:确定对话结构和特征的有效可靠的方法、通过对话交互分析确认对话角色、智能教育系统(IES)中对话的运算模型以及对话交互分析在CMC和CSCL中的应用(Rachel Pilkington[7], 2001)。人们希望通过有效的交互分析,能够判定知识协同建构的质量。比如,Gunawardena等人建立协同知识建构的等级性过程模型。研究者认为,质量越好的交互所达到的层次越高。(Joi L. etc. 2005) [8] 。

交互分析的具体操作是相对成熟的,不论其具体使用的情景如何它都有一系列相似的具体操作步骤。我们对影响较大的交互分析方法和在CSCL中应用的交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不论哪种形式的交互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一个行为交互的概念模型,然后把具体操作分为三个部分:(1)建立编码系统来准确表征交互过程;(2)规定一套采集数据的规范;(3)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

任何交互分析都基于特定的交互过程概念模型。交互的概念模型反映了交互的各种角色在行为上的交互关系。图1是Beatriz Barror等人构建的2个言语讨论的交互模型。基于这个交互模型开发的讨论区限定了学习者的讨论空间。(Beatriz Barros & M. Felisa Verdejo[9], 2000)。

与国外相比,国内CSCL的交互分析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其中黄荣怀博士的知识工程研究所的研究较为典型。我们的对具体操作分析结果如表1,其中CSCL交互分析以黄荣怀博士的知识工程研究所的研究[10]为例:

不可否认,把系统论作为方法论的角度来讲,交互分析比要素分析已经进了一大步。它不是对各个要素进行割裂的分析,而是从系统整体地把握上寻求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开始关注要素之间的某些联系。交互分析还能够帮助教师看到教学的一些细节,对改进教学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对角色及其行为的编码是整个交互研究的核心部分。不同研究者会提出不同的编码体系。由于交互的复杂性,使得各研究者用于相似定性分析任务的词汇却各不相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混乱,而不同的编码体系又会导致不同的结论,所以交互分析需要一定的术语标准化。另外,编码体系对数据源也有依赖性,同样的言语行为(文本上的),加上语气、肢体语言(录像中的),就可能归于不同的类型[11]。

在采集数据方面,最初数据采集多使用时间为单位进行采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对时间序列的机械切分造成的问题,进而采用多种例如“意义单元”这样的切分单位。然而“意义单元”的划分标准是模糊的,产生“意义单元”中意义没有具体的依附体使产生意义组合很容易出现任意性。

总之,编码体系的任意性,以及其对言语信息归类和切分带来的主观性,还有在对数据进行划分采用的规则存在问题,最终导致结论的低可靠性。

三 基于建模的教学系统分析

交互分析和要素分析都是以行为系统为视角进行的研究的,如今另一种可以进行细致分析研究的视角――把教学系统看作信息系统得视角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比如豪恩斯坦教学系统观。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教授豪恩斯坦(A. Dean Hauenstein)在其所著的《教育目标的一种概念架构――对传统分类学的整合》[12]一书着眼于教学系统功能机制。他把系统的观点引入教学。并明确提出教学系统是一个信息系统,在教学系统中,信息或内容(即他人的知识)有四种,分别是符号性信息、描述性信息、处方性信息和技术性信息,经过了学习体验之后,这些信息有可能被领会,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内在的知识。

然而把从教学系统整体功能机制出发,以信息系统为视角的教学分析的观点引入实际的分析操作,关注可操作的分析方法的研究还很少,目前有我们提出的“教学系统分析IIS图方法”。

IIS图方法[13]认为教学系统总体功能就是通过教师的有效干预来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自我建构。教学系统采用的是可观察、可控制的信息手段。教学系统是一种教师、学生和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媒体这三个信息处理主体之间信息流动的系统,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系统。基于对教学系统功能的认识,我们对系统功能的耦合结构做了初步的建模如图2。

图中用IPL、IPT、IPM分别代表参与教学系统功能耦合的学生、教师和信息媒体对信息的处理。这种内部的信息处理是透明,不可见的,但它的输入和输出是可见的表达为{X}和{Y}。然而这个图的结构不能很好的反映知识的共享和社会性建构的特征。他把IPL、IPT、IPM的{Y}集中起来,进一步抽象出一个信息的共享集IIS(Instructional Information Set),如图3。

系统分析就是用一种编码体系代替另一种编码体系表征那个系统,而那个新的编码体系能够清晰的反映系统的某些特征。IIS图分析法的操作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IIS的输入信息项{Y}的表征。首先明确分析的对象教学系统的信息流,那么需要对信息流进行表征。分析中需要关注信息流的以下属性:贡献者、操作、信息类型、对应的知识网络等。其具体的信息流的表征格式是:IPx_n[{内容注释}][]。(2)IIS输入信息项{Y}的序列表征。根据属性值的变化对信息流进行切分,将会形成信息流的时间序列。当然这些序列不一定是线性序列,可能包含有并发特性。(3)IIS的知识网络图表征――IIS图。最后把信息流的时间序列映射到对应的知识网络图上,进一步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与其他教学系统分析的方法相比,IIS图方法能够反映教学系统知识建构的总体水平。这是进一步研究教学评价的基础。IIS图分析法也是教学设计技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可以广泛应用到教学资源、网络课程的缺陷分析、质量评估等方面。

四 结语

教学分析,是为了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教学系统,每种教学分析技术必然蕴涵着自己对教学系统的系统认识,蕴涵着某种系统观。通过对教学分析技术的系统观进行梳理,我们发现系统方法逐步地在教学分析技术应用中深化。从要素分析阶段,人们对教学系统结构进行考察,而考察结构的入手就是弄清该系统包含的要素,从而出现了各种“要素说”,人们通过悉数教学系统中出现的每个要素进而认识。随后,人们开始逐渐关注教学要素之间的某些联系,比如师生之间的联系――师生交互,认为通过对这些关键的联系进行分析就能揭示教学系统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出现了各类对师生交互进行编码的分析技术。如今,不少学者发现应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去认识系统,从而关注系统的整体属性,进而出现了基于系统建模的教学系统分析技术。我们看到,教学分析技术是循着从要素到整体,从关注结构到关注功能的系统观在前行着。系统方法正在逐步深入地应用到教学分析领域,可以预见随着教学分析技术的发展,我们会逐步的认识到教学系统的本质掌握它的规律,以此来进一步指导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3] 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13.

[2]王利.课堂教学质量的理论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4.

[4]Steven F TelloAn. Analysis of Student Persistence in Online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Hershey, 2007, 3 ( 3) : 47.

[5] Wai King Tsang.Feedback and Uptake in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 Analysis of 18 English Lessons in Hong Kong Secondary Classrooms [J]. RELC Journal, 2004, 35:187-209.

[6] Judith Kleine, Staarman, Karen Krol, Henny vander, Meijden Peer.Interaction in Thre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J].The Journal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2005, 4:29-39.

[7]Rachel Pilkington. Analysing Educational Dialogue Interaction:Towards Models that Support Learning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2001, 12:1-7.

[8] Joi L. Moore; Rose M. Marra.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Online Discussion Participation Protocols [J].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winter 2005, Vo.l38, 2:191-212.

[9]]Beatriz Barros & M. FelisaVerdejo. Analysing student interaction processes in order to improve collaboration. The DEGREE approach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2000, 11:221-241.

[10]王晶,李艳燕,王迎,黄荣怀,赵东轮.基于交互分析的协作学习过程研究――以《e-learning导论》在线课程分析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07,(6):44-47.

[11] Nancy E. Waxler; Elliot G. Mishler.Scoring and Reliability Problems in Interaction Process Analysis: A Methodological Note. Sociometry [M], 1966, 29(1):28-40.

第5篇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初中作文教学“整体设计,循序训练”改革初探任李怿同志对此从理论上进行了探索,并进行了大面积的整体教改实验,创出了“有序、高效”的新路子,作为一项作文教改成果,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是这一教改经验的浓缩,其中“三段五环节”为其精髓,读者从中自会受到诸多启迪。

    作文教学历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初中学生要学会写哪些文章?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怎样使学生达到这样的水平?这一直是多年来广大语文教师都在研究、探索的大课题。

    近年来,我们在现代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原理的启发和指导下,以贯彻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和试用义务教育新教材为契机,对初中作文教学进行了“构建目标序列,优化教学过程”的整体改革试验,初步开辟了作文教学“有序、高效”的新路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基本做法是“构建目标序列”和“优化教学过程”两个方面。

            一、构建作文教学目标序列

第6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生态学;系统论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曾先后两次频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首次在2004年,是为初稿。修订版则于2007年颁布。其中,在新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依其精神指示,多媒体、多模态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机、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凸显了网络化、信息化与科学化的时代特征。不仅传统教学环境得到改善,主体关系(主要指涉师生之间)也得到加强,成绩为人瞩目。

当前这些关于新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研究及探讨,主要囿于新模式的实证性研究,对于新环境之下涌现的问题根源,鲜少涉及,从而何谈解决之道。本文尝试以生态学之视角,旨在考察多媒体、多模态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变化何在,而相关问题又何以发生,并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大学英语生态教学概论

任丽(2013)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所谓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系统,可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来探讨。宏观层面上看,大学英语的教学由两部分构成: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分而述之,所谓生态主体则显性地由两类人种构成,即作为受体的学生与作为主导的教师,每位个体化的教师或学生,其本身又是一完整或独立的生态系统,这就是微观层面的大学英语教学构成要素或因子。作出此番探究的根源在于社会语言学中的“个体论”,即每位受体或主导者之所以能独立成为“主体”,是基于与他人相比较,受体有自身显性的个性及学习特征;而主导者亦有自身显性的教学理念与教学风格。这种显性,即为客观,不容忽视。

承上所述,主体间性(subjectivity),即受体之间(学生与学生)、受体与主导者之间(学生与教师)、主体与环境之间(教师及学生与多模态的教学环境)是一种彼此影响作用的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磨合、适应,进而相互发展的过程。故此,学生受体群、教师主导群以及大学英语新型教学环境之间也必然存在着上述“生态关系”:制约、协同,相辅相成。

二、多模态新型教学模式凸显之问题

依据上文论述,从生态学视角下看,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弊端显性存在于打破了“外语教学生态系统”的因子或要素平衡。换言之,经过长时期的磨合发展后,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原本已经成为具有自身发展机制的平衡系统,各种生态构成要素之间已经处于相对稳定的兼容状态。但是,伴随时代的科技发展,在教育部高教司的新精神推动下,传统的大学英语生态环境中融入了新的构成因子或要素,如计算机、网络及其他模态(与传统大学英语教学过多依赖口语、纸质书本等相比,多模态大学英语教学明显体现于日趋成型的PPT、图像、音频、视频及各种模态综合体的新型教学范式),随之,传统的外语教学生态环境被打破,原本相对稳定的“生态链”必然也被打破,亟待新的整合。细致说来,新型的多模态大学英语教学,必然导致传统的教材、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目标等皆相应变化,在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先期之内,在新的“生态因子”通过磨合再次达到稳定之前,触发诸多“生态失调”现象,又实属正常。基于本节分析,下文尝试浅析此番问题的应对策略。

三、新型教学范式问题之应对:生态学视角

基于上述分析,当前新型大学英语教学范式下,鉴于新的教学“生态因子”的补充、挤位,传统外语教学“生态链”已被打破。如何使新型“生态链”进行整合并趋向稳定,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业界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也理应提上议事日程。本文浅显提出以下几点策略,供业界学者及其他研究人员参考。

(一)学生主体“本位”论。换言之,学生受体在新型大学英语教学范式的架构中,是最为重要的“生态因子”,在其接受外语语言及文化学习的过程中,不论“输入”还是“输出”学习,其他“生态链”构成要素,不论多媒体、多模态、教师主导者、教学环境等,理应为学生主体服务。

(二)教师主体“主导”论。所谓教师“主导”,其实质是充分发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彰显教师在新型大学英语教学范式中的关键地位,充分挖掘教师的主体“潜势”(potential),为学生受体的外语语言及文化“输入”及“输出”学习,做好“设计者”(designer)的角色。这不仅利于“师-生”主体间生态位的拓展,更利于激发教师本体发展,从而优化教师“种群”的生态建设。

四、结束语

鉴于新型大学英语教学范式之复杂性,上文以生态学视角提出的应对策略,并非应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新型环境下所有凸显问题的“万金油”。“生态”的大学英语教学,并非一种可用来直接操作的教学法,而其实质应是一种在新的社会及教育形势下,在中国高等学校外语教学中积极倡导的理念。真正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生态链”中,教师与学生两类“种群”,应占据应有的主体地位,不可撼动。从其根源上讲,改革正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亦应如此。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第7篇

【关键词】资源;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4―0042―06

一 前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学习方式,在教育信息化广泛提倡和迅速推进的背景下,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学习资源,改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既是教育实践的探索点,也是信息时代的呼唤。在网络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混合式学习,李克东教授将其定义为:是人们对网络学习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中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教学方式。[1]混合式学习不仅能扩大学习者参与学习的机会,延伸课堂教学时间,弥补课堂学时不足引起的教学效果不佳情况,而且能支持学习者运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美国滨州大学校长认为,单纯的课堂讲授和网上个别化学习都不能达成预期的效果,而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融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可以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2]然而,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并非自然而然产生的,它离不开精心地设计和实施,因而关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相应的成为了混合式学习研究的重点和关键所在。教学是在一定资源条件下的行为,那么如何基于资源进行有效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呢?

二 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在一个“Blended Learning:What Really works”的课程中,Matt Donovan和Melissa Carter[3]指出:开发混合式学习方案的关键因素在于确定在适当的时候(Right Time),使用适当的混合方式(Right Mix)为适当的学生(Right Audience)施行教学。运用适当的混合方式需要考虑学习地点的设置,信息传输技术,时间的安排,教学策略和绩效援助策略等。

Badurl Khan[4]提出的混合式E-Learning结构(也称Khan八边形结构,如图1所示)阐述了混合学习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他认为,影响混合式学习的主要因素有教学机构、教学要素、教学技术、学习界面设计、评估、管理、资源支持、伦理。从这八个维度可以看出,影响混合式学习的因素是多元的,因此,在设计混合式学习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这个模式可以指导混合式学习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

Josh Bersin[5]认为混合式学习过程主要包含四个基本环节:(1)识别与定义混合式学习需求;(2)根据学习者的特征,制定学习计划和测量策略;(3)根据实施混合式学习的设施(环境),确定开发或选择学习内容;(4)执行计划,跟踪过程并对结果进行测量,该过程是混合式学习的最后阶段,主要是执行学习计划,跟踪学习过程,并对学习结果进行测量,以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

分析国外关于混合式学习设计的原则、方法、过程和要考虑的因素,可以看出混合式学习设计的核心是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运用合适的学习和教学方式,利用教学内容传输技术和方法来呈现教学信息。笔者认为在高校教学中,混合式学习要为学习者创立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环境,而资源属于学习环境的一种,因此混合式教学设计应该关注到如何为学习活动(主要指课堂和在线学习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基于此,本论文结合上述国外学者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如图2所示。

前期分析包括:学习需要、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分析。通过学习需要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可以了解学习者的需求、初始能力和学习风格,而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分析又可以使设计教学的人员得出达到混合式学习效果所需的资源,尤其是关注到在线学习所必需的资源。

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主要针对前期分析中得出的混合式学习中所必需的资源进行设计和开发。在线学习资源的设计要体现出多媒体化原则,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活动设计:开发出为达到学习目标所需的资源后,就需要设计运用这些资源传递教育信息的教学活动了。在课堂教学中,要设计好教师运用资源开展教学的活动,学生借助资源完成课堂目标的学习活动,而在在线学习环境中,则要设计出教师提供资源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学生运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活动。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活动的设计要把传统学习的优势和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混合式学习实施、评价和修改:混合式学习实施后,需对其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然后把信息反馈到前期分析、资源设计与开发、活动设计中,再对整个学习模式进行修改。

三 混合式学习在“多媒体设备使用和维护”实验中的实践探索

华中师范大学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加强 “985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推动教学信息化进程,启动了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项目,《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即为首批入选的课程。《现代教育技术》是面向全校大三本科生的公共必修课,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每周各一次,为时共8周。

本研究以该课程实验课的一个专题“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和维护”为个案实践对象,按照图1的过程模式基于资源进行了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探究。

1 该实验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

(1)前期分析

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试行和修正的一种理论和方法。[6]教学设计的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因此在按照图1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开展设计时,作为该模型的第一个环节――前期分析,我们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该实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和学生沟通的方式分析来自于全校不同专业学生的特征和学习风格,然后依据学习对象的特点对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划分和重组。

学习需求分析:2010年11月份对《现代教育技术》14班50名学生进行了学习需求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以往实验学习现状、本实验学习现状、实验学习需求。调查结果:①67.9%的学生想在本次实验课的学习中掌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提高实验学习效果,培养实践操作能力;②46.4%的学生认为以往实验课的学习效果一般,原因是实验课时短,希望通过网络学习延伸课堂教学时间;③60.7%的学生对混合式学习感兴趣,希望以课堂和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本实验;④71.4%的学生希望在网络学习时能提供充足的多媒体化资源。根据学生的需求本实验可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

学习者特征分析:本实验的学习对象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由于是公共必选课,因此50名学生来自于语文、数学、计算机、英语、美术等十几个专业,学生的学习背景差异较大。这里,将从文科、理工、艺术三类学生的一般特征、初始技能和学习风格进行分析。

1) 文科学生

文科学生的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偏弱,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在学习过程中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学习努力程度往往被教师鼓励或别的暗示所决定;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网络交流工具,有些学生会对复杂的操作知识有些排斥。

2) 理工科学生

理工科学生的理性思维强于感性思维,逻辑思维较强,动手能力相对于文科学生来说较强;理工科学生惯于独立思考,在学习中不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多运用理性思维,从自己的感知出发去获得知识、信息,能够较快理清各知识点间的关系;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网络交流工具,对操作性知识非常感兴趣,愿意主动探究,但对理论知识重视不够。

3) 艺术类学生

艺术类学生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但理想信念淡薄;个性鲜明,感情丰富,但组织纪律性不强,集体主义缺乏;艺术类学生学习风格在学习过程中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善于与他人合作;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网络交流工具,学习个性化较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不感兴趣的知识不愿意投入;由于有大量实践活动,如比赛、训练等,影响了其课堂学习时间。

学习内容分析:本专题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二、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维护。主要介绍标准型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具体的使用流程和不同情境下各种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并会简单介绍简易型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构成部分。

学习目标分析:本实验专题将从混合式学习目标分析出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知识与技能

a.能说出简易型和标准型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b.能正确开启和关闭系统中的各个设备

c.学会调节液晶投影机的梯形失真、光圈大小以及聚焦

d.能使用视频展示台将透明胶片、正片、负片以及书本等材料正常投影出来

e.会使用控制面板将电脑、影碟机及视频展示台三路信号切换,分别投影到银幕上

②过程与方法

f.通过课前观看本实验教学视频和实验指导书,能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一般过程

g.通过在线学习、传统课堂学习和学习支持卡片使用,能体验到混合式学习的一般过程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h.能够意识到混合式学习的意义,培养自主在线学习的习惯

i.通过课上自由练习环节,培养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2)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

通过前期对学习需求、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的分析,为了传递教育信息并达到理想的学习目标,设计和开发了本实验专题混合式学习所需的资源,如表1所示。

(3) 基于资源的混合学习活动设计及实施

在设计学习活动时,学习环境是必需考虑的一个因素,它包括信息资源和工具。前期设计的资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而课程内容是开展教学并达到学习目标的基础,因此必须合理有效的运用设计好的资源。在本实验中课前教师通过QQ群平台上传预习资源,学生借助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QQ答疑解惑;课中教师简单讲解实验,学生自由操练;课后教师通过QQ群上传复习所需的巩固资源,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借助博客工具写关于本实验学习的反思日志,把隐性知识显性化,活动设计流程如图3所示。

本实验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活动设计将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应用的资源及设计意图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 课前:教师提供资源,学生在线自主预习。

教师通过QQ平台上传视频类资源(多媒体教学课堂实录、多媒体综合教学平台操作、多媒体综合教学平台的使用)、Word资源(实验指导书);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资源,在线自主学习,提前预习本实验。本活动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提前熟悉实验内容,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2) 课中:教师讲解实验,学生自由操练。

a.问题导入

教师针对本实验学习内容,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通过PPT资源展示要导入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问题:作为一名教师,现在你要给学生上一节课,本节课你需要向学生展示一张照片,一张DVD光盘,一个多媒体课件和一张负片胶片,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你要如何使用多媒体设备去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根据老师的介绍,明确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意图是:借助具体的问题,驱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活动需2分钟。

b.告知学生实验的学习目标

教师运用PPT资源介绍本实验课的学习目标及要求,学生了解本次课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并对其要有清醒的认识。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学习目标。本活动需2分钟。

c.教师运用学习卡片,以引导、讨论的方式讲解实验

教师借助图片资源(学习卡片),以引导的方式讲解本实验的3个知识点:简易型和标准型多媒体教学系统构成及功能;标准型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流程;多媒体教学系统中各种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及简单维护方式。并在讲解中和学生穿插讨论3个问题:投影出来的画面模糊应该怎么办呢?视频展示台画面无法显示什么原因呢?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发现中央控制主机已不能使用,仅有视频展示台、手提电脑与投影能用,但又想展示电脑中的课件资源,怎么办呢?学生对照学习卡片听教师讲授实验知识,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设计意图是:教师的系统讲解可以使学生了解相关实验知识;应用学习支持卡片有助于学生对照实物识记和理解;讨论能集思广益并拓展学生思路。本活动需30分钟。

d.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操练

学生运用图片资源(学习卡片),结合上述讨论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有目的的动手练习教师讲授的实验知识。教师辅助学生自由操练,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切身体验到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操作过程和维护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本活动需21分钟。

e.总结

教师运用PPT资源总结本实验内容,并针对课堂最初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谈谈他们的解决办法。学生认真听教师总结,并讨论关于所提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意图是:使学生对本次课的知识有整体性的认识。本活动需5分钟。

3) 课后:学生在线自主复习并反思

教师提供Flash资源(实验自测题),学生进行自我测试,针对学习不足进行巩固复习,并在博客中写关于本实验的学习反思,内化知识。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在线答疑解惑。设计意图是:巩固学生对多媒体实验的知识。

(4) 混合式学习评价

本专题实验学习对学生的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评价,而且让其对自己的在线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此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后能改进学习习惯,如表2、表3所示。此外教师也可以运用教学反思表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以改善教学,如表4所示。

2 该实验混合式教学设计实施效果调查

本实验学习结束后,针对混合式教学设计应用效果对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表5是部分访谈记录。通过访谈发现任课教师对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它延伸了课堂的教学课时,课下学生借助资源进行的自主学习能缓解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压力。

此外,实验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调查,以问卷的方式罗列出本实验中涉及的8个知识点,设计成选择题进行测试。调查结果:8道题中的5道题正确率超过了60%,学生的整体掌握情况还是不错的。浏览学生的博客也会发现学生还是比较喜欢这种混合式学习方式的,因为课堂上没有掌握的东西,在课下借助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弥补。

四 结束语

混合式学习并不是将在线学习和传统学习简单地结合在一起,而是要考虑如何将学习所需的元素进行适当的化合,以产生想得到的反应,[7]因此混合式教学设计成为了研究的热点,Miehael E. W.(2002)认为好的学习效果需要一流的教学设计。在高等教育信息化逐步深入的背景下,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混合式学习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过程模型,以提高混合式学习设计的可操作性;并针对《现代教育技术》一个实验专题“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和维护”开展了其应用效果的行动研究。实证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设计过程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较好地指导混合式学习实践的开展,但也要指出,相关成果是否具有普遍应用价值还需进一步地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2][5] 刘志文.混合式学习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3] Matt Donovan, Melissa Carter.Blended Learning: What Really Works[J].CLASTD.2004,(2).

[4] 田世生,傅钢善.Blended Learning初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7):7-11.

[6] 杨九民,范官军.教学系统设计原理[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4-16.

[7] 吴东醒.网络环境中面向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6) :72-75.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Blended Learning Based on Resources

BAI Wen-qianLI Wen-haoCHEN Bei-lei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Hubei 430079,China)

Abstract: Blended learning is a learning model whi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face to face instruction and online learning. It not only expands opportunities for learners to participate in learning and extends teaching time of classroom teaching, but also supports the learner’s self-learning and individualized learning. However, the advantages of blended learning is not just happen, i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carefully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So, this paper presents a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ss model of blended learning based on resources. Then author uses this mode to do instructional design for "multi-media teaching equipment’s using and maintaining"special topic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urse, and carries out action research of this mode’s application effect. Empirical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model has a certain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 and this model can be used to guide blended learning practice’s carring out.

Keywords: blended learn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resources

第8篇

关键词 协同;O2O;教学模式;电子政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1-0033-04

一、协同理论及O2O概念的提出

电子政务是信息时论和实践领域共同面临的新议题,电子政务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电子政务理论体系构建和完善的要求,更是实现政府信息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坚实基础。教学模式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而电子政务本身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知识性与技术性俱强的特点使得其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过去十多年的电子政务教学实践中,教育实践者已经形成问题导向型、案例教学型、模拟教学型、互动教学型、研究性教学型等多种教学模式[1]。这些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电子政务人才培养的目标,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实践中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尤其是在面对教学中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知识讲授与技能培养的关系、过程考核与目标达成的关系、理念渗透与素质养成的关系等方面问题时,很难给出圆满的答卷。笔者经过多年的电子政务教学实践,基于协同论的视角提出了电子政务的O2O教学模式,试图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协同学是由赫尔曼・哈肯基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现代科学成果而提出的新兴理论,研究系统在涨落和非线性作用下产生的协同效应,从而自发形成时间、空间和功能的自组织有序结构[2]。子系统之间的有序协同可以使总系统的效益得到最大化发挥。电子政务教学也是由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工具、教学环境、教学材料、教学过程等众多子系统构建而成,探索一种最适用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追求该系统效益最大化的过程,而只有各子系统在时间、空间和功能方面实现有序协同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O2O模式最先兴起于电子商务领域,指的是Online线上网店Offline线下消费,通过使用互联网有效传递信息,将网店与传统实体店面有效协同,从而实现销售额的突破。所谓电子政务的O2O教学模式来源于前者,但又有本质区别,全称Online to online,具体指电子政务教学起始于网络启发,经过课堂学习,回归网络讨论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将课堂限制于“课堂”之内的格局,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阻隔,实现了教学子系统的有机协同。

二、O2O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基本结构

O2O教学模式在协同学理论的基础上,将现代科学技术及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平台纳入到教学体系当中,充分发挥其中各子系统的优势,通过系统的自组织,实现教学目标最大化的过程。其基本结构见图1。

1.一个中心:课程资源网

由图1可见,教学关系系统由教师、学生、SNS平台、课堂、课程资源网等各要素组成,根据协同学可知,只有当系统各要素通过内在的自组织机制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有序状态时,才可以使系统本身效用最大化,实现协同效用。在该结构中,课程资源网是整个教学体系的中心,主要开设课程介绍、主讲教师、课程通知、教学大纲、教学资料、作业提交、实验平台入口、互动交流平台入口等功能。通过该课程资源网将教师与学生两大教学关系主体,SNS和课堂两大教学互动平台进行整合,实现教学系统的一体化、系统化,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2.两大平台:SNS平台和传统课堂教学平台

所谓SNS, 即 Social Network Software,是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的基于网络的社交应用软件,当前使用较为普遍的包括QQ、微信、微博等。O2O教学模式着力构建两大平台,将SNS平台与传统课堂教学平台置于同等地位,通过使两大平台充分融合,重构基于网络和现实的新型教学流程,实现师生互动、信息共享、问题讨论等环节的便捷性、高效性,从而在根本上突破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提高教学的效能。

3.三个环路:教师环、学生环和教学环

O2O教学模式建构三个动态的环路,教师环、学生环和教学环,这三大环路共同构成系统的三大子系统。教师环指教师基于课程资源网和两个教学平台进行课前准备、课中讲解、课后反思的循环回路;学生环指学生基于课程资源网和两个教学平台进行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的循环回路;教学环指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基于课程资源网和两个教学平台进行的课前辅导、课中教学、课后研讨的循环回路。三大环路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构成了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流动回路,确定了O2O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二)教学原则

1.系统性原则

O2O教学模式基于协同学的视角将各教学要素置于系统的环境之中,任何一个组成要素都是一个变量,都会成为影响系统效能的一个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首先要在师生之间建立起系统观念,明确自身在系统当中充当的角色和定位,并积极参与系统目标的实现。其次,对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进行充分整合。要合理定位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互动平台的功能,做到既能有效利用传统课堂教学的丰富经验,又能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积极优势,从而使二者进行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第三,教学流程的设置要注重系统性。课程资源网既是教学流程的起点也是终点,教师备课、授课、教学反思、学生预习、学习、复习都要基于课程网,而同时整个流程又进一步完善了课程网资源。

2.协同性原则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各要素都处于教师的“设计”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虽然一再强调学生主体,但在既定教学模式之下很难实现。O2O教学模式摒弃传统教学改革中学生主体的理念,强调两个主体、两个积极性,即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协同互动,共同参与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实现各子系统目标的基础之上,争取教学系统总目标的最优化。整个过程中,既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充分协同,也注重系统其他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消除系统中的“短板”,实现系统目标最大化。

3.开放性原则

基于O2O教学模式构建的教学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通过不断的信息交换来实现系统的更新与升级,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内部各环路之间的开放性和系统对外环境的开放性。教师环路是动态开放的,允许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设计和反思中来;学生环路具有开放性,允许教师参与到从预习到复习的整个过程;系统对外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要素与外环境的信息交换,包括教师和学生不断地将信息通过学习纳入系统和系统通过实现目标对外环境施加影响的过程。

4.互动性原则

O2O教学模式强调互动性,教学各要素之间都是串联的回路,可以确保信息的交流和传递,而系统一经建立就处于不断的信息动态交换过程中,相反如果丧失互动性教学各要素之间也就失去了联系的纽带,进入无序或乱序状态。另外,该模式强调网络教学与现实教学的互动性,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仅仅把多媒体当作课堂教学的手段,极大地限制了网络的现实意义。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平台的互动可以使其优势互补,效能最大化。

三、O2O模式对教学目标的实现

曼纽尔・卡斯特尔认为:“作为一种社会历史趋势,信息时代占支配地位的功能和过程均是围绕网络逐渐构成的”,“网络构成了我们社会新的社会形态”[3]。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总人数达6.32亿,手机网民达5.27亿[4],网络社会的形态基本确立。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教学功能和过程在网络社会形态下围绕网络重新构筑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的要求[5]。O2O模式是基于网络平台与传统课堂的协同,将教学关系建立在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共同构筑的“大课堂”之中,充分结合网上启发、课中学习、课后讨论等形式,充分利用SNS社区、微信、微博、QQ群等新媒体社交平台进行教学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从而更好地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拓展教学时空,平息理论与实践学时分配之争。电子政务人才培养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因此在电子政务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授学生最新的前沿知识和理念,同时要通过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的电子政务操作技能。基于此目标,在既定的学时框架内,诸多电子政务教学体系的构建容易陷入非左即右的极端思维,出现了传统理论教学的满堂灌或注重实验教学的半边红两种教学实践,最终很难实现培养既掌握电子政务理论,又能熟练操作电子政务平台的综合型人才的目标。找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科学性、合理性分配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理论与实践教学之争,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二者只能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O2O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首先在教学时间上,传统课堂教学只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课前的网络启发、资料共享,课后通过网络平台的教学总结、问题思辨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其次,在教学的空间上,打破了教室的限制,将课堂搬到QQ群、微信平台等SNS空间,因此,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的时空都不再受到限制,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就得到了保障。

二是教学形式多样,解决了教师主讲与学生主体协调之难。传统课堂教学当中,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还是以学生讨论为主,是多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焦点问题,如果以讲授为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得到提升,反之缺乏理论讲授的学生讨论又如无根之草,变得毫无意义。O2O模式构建以网络为中心的教学平台,将理论知识充分共享于课程网站等新媒体,同时增加网络互动平台,时时处处可以展开学习讨论,同时,将传统的课堂定位于去解决一些关键性问题,摆脱了教师主讲与学生主体之争。

三是整合教学资源,消除了理论讲授与能力提升结合之惑。传统的电子政务教学模式当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无法进行无缝隙对接。O2O模式将通过以课程网站为中心,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媒体终端为介质,微博、QQ群、微信等SNS社交媒体为平台,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交流学习为内容的协同教学系统,充分地进行教学资源融合,将知识讲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融合于一体,实现对教学模式的突破。

四是教学沟通畅通,减少教学互动与教学反思实现之困。教学过程中存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沟通与互动,是教学目标实现的一个必要环节。哈贝马斯认为行为主体之间的协调关系可以区分为“理解”和“影响”二种类型,进而产生不同的行为策略[6]。传统的教学互动其核心是基于教师实施其对学生的“影响”,通过施展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O2O教学模式将教学互动与沟通贯穿教学始终,而且摒弃了传统模式中教师主导的思维,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展开互动,教师主要在互动中充当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的角色,而互动中的影响是相互的,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苦思冥想”的局限性,实现了在互动中反思,使学生和教师共同成为教学的设计者、反思者。

五是教学平台虚化,规避了提升教学效果与降低成本之悖。在传统的电子政务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往往从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和强化实践平台建设两方面加大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不再是公共物品,其长远发展也需要注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O2O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基于现有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资源,是对原有教学各组成系统的一个再组织、有序化过程,其成本投入较低,教学效果较好。

四、实施O2O教学模式存在的障碍

(一)旧制度与新模式的冲突

新的教学模式必然要求一系列新的教学管理制度与之相匹配。如新的课程考核制度、教学效果考评方法、教师工作量核定等。但经过长期建立起来的基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旧制度,很难在短期之内发生转变,往往与新模式产生冲突,限制了新模式效果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学管理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提倡教学改革。

(二)旧能力与新要求的不符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能力不能满足O2O教学模式的需要,尤其是教师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管理等方面能力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协同统一。O2O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备建立和管理课程网站、微信群、QQ群等新兴媒体的能力,只有熟练掌握这些基本的网络管理技术,才能成为网络组织的主导者,才能实现对该模式下教学系统的统筹调控。

(三)旧观念与新理念的博弈

观念跟进是新的教学模式生效的最基本前提。教师要更新观念,不怕失去传统教学中的“地位”,摒弃灌输思想,切实追求教学相长的目标;学生的观念要转变,当前学生已经适应了传统模式中的被动接受,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容易产生惧怕改革风险的抵制情绪。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当观念先行,积极了解在新模式下各自的定位和职能,克服思维定势,切实发挥积极性。

(四)旧平台与新技术的脱节

O2O教学模式强调线上和线下的互动,贯彻从网络发问到现实学习再到网络讨论的教学思路,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新媒体平台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而传统教学模式下构建的教学条件体系不能满足新模式的需要。如高校不能为任课教师提供FTP服务等一些网络技术支持,导致新模式探索无法进行等。

(2013年忻州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网络协同的《电子政务》课程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编号:JG201322,主持人:梁俊山)

参 考 文 献

[1]朱玉知,崔树银.电子政务教学研究综述――以期刊论文为样本(2003-2011)[J].电子政务,2011(10):66.

[2]赫尔曼・哈肯.高等协同学[M].郭治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23-54.

[3]Castells, M.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M].Oxford: Blackwell,1996:469.

[4]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络第34次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 http://.cn,2014-07-21.

第9篇

    【论文摘要】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临床微生物学实习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对于引导学生结合临床病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临床微生物学是检验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综合了临床医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感染流行病学等学科的内容,是一门学科内容丰富且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近年来,伴随着与微生物相关的sars、禽流感、猪流感等感染性疾病的大范围流行,临床微生物学已成为对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在本课程的临床实习教学工作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应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结合临床实际病例,对感染性疾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一直是本课程临床实习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多媒体课件、视频课件等)应用于本课程实习教学后,以其多种媒体的综合优势(包括生动的图像、直观的立体模型、逼真的动画模拟等)解决了传统教学的问题,使本课程实习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1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1.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包括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它是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教学法的综合体现。是以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最优化为目的,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1.2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体系的特点

    从教学规律看,具有信息呈现多形式、非线性网络结构的特点,克服了传统教学知识结构线性的缺陷,符合现代教育认知规律。可以把感知、理解、巩固与运用融合为一体,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记忆得到强化,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认知结构不断重组的递进式学习过程。

    从教学模式看,这个教学体系既是可以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与系统,又是能够形成相互协作的教学环境与系统。多种学习形式交替使用,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还可以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跨越时空的限制进行互相交流,实现自由讨论式的协同学习。

    从教学内容看,其知识信息来源丰富、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且具吸引力。为学生创造了宽阔的时域空间,既可超越现实时间,生动地展示历史或未来的认知对象,又能将巨大空间与微观世界的事物展示在学生面前加以认知。

    从教学手段看,系统强调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群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材、学生不点一线的格局。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一枯燥无味的文字教材和一成不变的粉笔加黑板的课堂,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视听组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与手段和在网络、远距离双向传输的教学系统。所有这一切使得传统教法中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立体多元组合形式,使得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状态。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功能,对大脑产生多重刺激作用,从而使得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2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所取得的效果

2.1教学信息量大,内容形象直观,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

    医学中的微生物是细菌、病毒、真菌等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上千倍甚至上万倍才能看见的微小生物冈。学生到临床实习时对原来课堂上学习的各种微生物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临床致病诊断标准等内容,早已模糊了。要他们在实习时结合各种临床病例重新对大量各类的细菌、病毒真菌等进行鉴别性学习、记忆和掌握,难度较大,常常会混淆不清。

    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各种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用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等各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就可以将原本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使原先不容易理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并且可以反复播放,形成视觉、听觉反复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反映记忆深刻,易于掌握。

2.2有利于结合临床实际不断更新学科知识和在教学中随时拓展、增补学术前沿的内容

    近年来,细菌和病毒的变异非常快,新的细菌和病毒不断涌现(如sars病毒、h1n1流感病毒等),要求临床相应的诊断应快速、准确,以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同时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改善,特别是随着微生物基因组的深人研究和进展,促进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诊断新技术发展。包括核酸杂交、核酸体外扩增和基因芯片等临床诊断新技术给临床实验室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带来一片光明。在临床微生物学的实习教学中,授课教师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及时更新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学科研究进展,因而受到学生欢迎。

2.3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互动学习和减轻教师的负担,缓解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的矛盾

    临床微生物实习教学通常是在临床工作实践的同时进行,但是由于医院的临床医疗任务很重,而且不能出任何医疗事故,同时学生的实习课业也不能耽误,因此实习教学显得较为枯燥和相对简单。实施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后,可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求知欲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可利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具体病例对照多媒体课件,针对学生在临床中遇到的困惑进行有的放矢辅导答疑,有助于教师指导学生课外主动学习,做到临床和教学两边兼顾。

    在临床微生物学的实习教学中,由于授课教师使用经过精心研制的视听教材、多媒体课件,采用互动式、临床病例结合式教学方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性、探究性学习,师生教与学达到了互动,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强化了学生学习和掌握本课程临床知识的能力。学生反映多种媒体教学形象、生动,自己记得牢、分得清相关知识点。学生实习出科考核时成绩普遍优良,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也都是优秀。

3思考与拓展

第10篇

论文摘要:从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出发,探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结构,提出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框架,包括规范和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学生课余校内实践活动的开展,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等。

引言

教育技术概念由“教育”和“技术”两个术语组成,它基本揭示了该事物的特质:把科学技术作为促进人类教育的手段,用科技手段来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效率。它也大致反映了教育技术学科的特质:探讨科学技术与人类教育的关系,探讨用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效果和教育效率的规律、原理和方法[1]。显然,教育技术学关注的焦点不是科学技术条件本身,而是科技条件如何通过教育现象的特点折射出来。因此,教育技术学主要属于教育科学的范畴,是教育科学领域中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性质的学科。这一专业的特点是多种知识的综合应用,以系统论的思想合理地整合知识并运用到教育教学或其他工作中。这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才能突出教育技术学的特色,才能培养具备构建系统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教育技术学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教育技术专业的许多课程都具有很强实践性,学生除了应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扎实的应用技能。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教育技术管理人员和信息课教师的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要让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具备这样的知识和能力,就必须不断地加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2]。因此,研究、探讨建立合理、有效的教育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一)拟订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安排

笔者认为要能真正地实现增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对于学制为四年的教育技术专业学生来说,课程设置尤为重要,特别需要课程设置能够和教学进度保持统一,课程设置与教育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保持统一。从培养目标来看,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向教育系统和影视传媒系统的应用型人才,在确定每门课程的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时,必须依据教学计划、相关课程内容及实验项目情况、实验条件和学生知识结构来设计。并且经过教研室组织教师集体讨论来确定,从而使得实验项目设置合理、规范。这既有利于学生能力提高又可防止相关课程的交叉,避免造成时间、资源和学生、教师的精力浪费。

(二)规范和加强实验课和实践课

1、实验教学,既是对理论教学的完善、补充和提高,又是训练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技巧的重要教学环节。由于实验条件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实验教学成为许多院系的薄弱环节[3]。

加强实验教学,首先要求任课教师在授课之前拟定出实验课程大纲。实验课程大纲必须经过教研室集体讨论和系学术委员会论证后才能列入教学计划。对由于设备原因无法开设的实验项目,应设置一些替代实验或演示实验。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教师必须课前认真撰写实验教案,作好预备实验。实验中,要求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注意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最后,任课教师还应该及时、认真的批阅学生的实验报告。通过以上各环节的逐项落实,使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和提高。

2、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课可分为专业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设计和科学研究。

专业实习:为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选择在网络、计算机中心、电视台等从事软件制作、网页开发、电视专题片制作等。通过专业实习,不仅仅会使学生的电视节目拍摄制作和影像拍摄制作能力、技能得到较大的提高,还会增长同学们的社会知识、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和应付突变事件的能力。

教育实习:一般在第七学期选择中小学师范学校进行大约4周的实习时间。通过教育实习,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课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为培养合格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奠定基础。

毕业设计:一般在第八学期进行十周时间的协作和设计。毕业设计要求有较高的学术性与扎实的理论功底,但不能忽略其实用性。一个实用性、可预见性强的论文题目会得到学生格外的关注,也是吸引他们的关键。所以论文题目的设定应该考虑一下实用性及与学生联系的紧密性。

许多学生抱怨在学校期间科学研究的机会很少或者说没有,这是目前高校的一个普遍情况。似乎提到科学研究,非得是很难的课题。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一课题进行研究,用小问题来做大事情。这样一个探索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

3、重视学生课余校内实践活动的开展

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来说,在教学计划中设置有实验课、专业见习活动和实习活动等实践环节。由于受实验条件、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们能够实际操作、锻炼的机会十分有限。许多院校在解决学生实习、锻炼问题方面往往忽视了本身便利的条件。每个大专院校各种电教设备、设施比较齐全,校内电教设施就是最好的实践场所。如果能够有效的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认真的组织本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电教服务活动,经过两到三年的时间将会使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例如,有计划的组织同学们参加校内文艺活动、公益活动的摄像报道、摄影报道和各种电教活动服务,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通过参与电教设施管理、维护,不但能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还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科学管理管理理念。

4、假期开展教育技术应用情况调查和技术活动

要求学生在暑期,以居住地现状为基础实施调研,并撰写出调研论文。同时还要紧密结合专业特色,组织学生在暑期社会活动中进行教育技术学专业宣传工作。发挥专业特长帮助当地学校进行信息技术课师资的培训,并与当地教师合作,开展多媒体教学方法、经验交流和实践活动。另外,还应积极到当地电视台进行学习,配合工作人员制作电视节目和电视专题片。

5、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

开展技能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技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教育技术技能水平的有效方式,也是检阅成绩、交流经验、展示专业优势的有效途径。

教育技术系可以组织与本专业基本理论、技术特点联系密切的摄影竞赛和DV节目制作、教学课件制作竞赛、动漫制作竞赛及网页制作大赛,利用竞赛活动推动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充分展示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媒体制作方面的技能、特长和优势。

二、思考与总结

笔者经过研究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改进。

(一)目前实验课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在于:

1、实验设备数量少且陈旧。

2、实验课缺少任课教师的参与,常常使实验课无目标。

因此,今后实验课教学要加强三方面建设:一是设备及时更新和增加,硬件上能够满足学生需求;二是实验教师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认真负责;三是理论课教师也要参与到实验课中。

(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类型单一,缺乏实践性课程、应用性课程和讲座性课程。

2、专业基础课数量少,涉及面窄,技术类课程数量多,缺乏深度,方法论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数量少,缺乏广度。

3、以传统媒体为核心的课程较多,以计算机媒体为核心的课程数量和类型较为薄弱,反映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最新发展的课程较少。

4、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类课程不仅内容窄、模式单一、时间短且多数往往流于形式,使学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

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和当前形式,目前社会需要的是掌握教育技术学理论知识及计算机硬件知识、网络知识,并具备以教学设计为中心的能力,构建、维护物态教学系统的能力,软件开发能力,多种媒体形态制作能力,信息采集、处理、编辑能力,构建系统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能顺应时展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道路既艰巨又漫长,需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完善现行的实践教学规章,实施科学管理、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193~198

[2]李龙.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系统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2.5

第11篇

【关键词】立体化教材 建构主义 超文本多媒体

1立体化教材系统介绍

1.1 立体化教学资源系统

立体化教学资源系统,它可以从教学资源库、教学包以及相关的学科课程网站三个层次来实施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它是建立在当前网络技术水平和教学基础设施条件之上的。其目的是为师生提供一种高效的教学资源的系统解决方案,极大限度的满足教学需要,满足教育市场需求,最终形成相应的教学能力,有效的促进教学的改革。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具有系统性,它所含的内容也可以灵活构建。用户可以进行对象定制,不同的用户,可以从整个教学资源系统中选择某一模块,这样可以满足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层次、不同教师和学生对象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其建设内涵主要包括教学环境数字化,教学信息系统化,教学对象层次化三个方面。

1.2 立体化教材

“立体化教材”是近几年以来在国内提出的教材建设新理念,是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手段推进教材建设的新成果。它来源于国外的综合教材(Integrated Textbook)、学习包(Study Package)和教学包(Teaching/Instructional Package)。国内有不少学者和专家深入研究过立体化教材,这里我主要引荐黄荣怀教授的见解[5]:“立体化教材不仅指采用了纸质、光盘和网络等多样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还强调内容编排与呈现方式的立体化设计,主要指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为依托,提供一整套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教与学需要的整体解决方案,其目的是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立体化的教材开发过程中融入了研究性的学习设计内容,使其能为学习活动有效开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习过程的帮助者和指导者。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方式学习,既要强调学习者的主体认知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习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提供策略、方法、资源支持,而不是单纯地传播知识。学生是自我发展、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并不是固化了知识的被灌输的对象和被动接受者。

2 系统设计

2.1系统总体设计目标

本系统总体设计采用三层B/S结构,即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B/S/D)模式。此三层结构有效的解决两层结构的不足,(B/S/D)模式将事务处理放在应用服务器上,以访问Web服务器为中心,客户端通过浏览器(Browser)访问Web服务器以及与其相连的后台数据库。

根据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把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实现一定的教学功能的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看成教学系统,可以指学校的全部教学工作,也可以是一门课程、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或是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实施的、有控制的教学信息传递过程。因此,立体化教材系统设计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应用对象、不同的应用环境来进行设计,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实用化的教与学需求。同时,教材的各组成部分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上要有机融合,互为补充,形成综合的知识体系结构。在系统的设计时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以利用教材资源系统能够解决以下的问题:超文本技术特性,实现教学资源信息化;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结合,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教材系统平台设计,实现教学进程结构化;合理学习模式设计,实现学习个性化。

2.2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依据不同的用户身份,进入不同的系统操作界面,分配所对应的权限,如图1所示。学生能够根据专业的学习要求,按课程、内容、标题等不同的查询条件来搜索所需资源,并且同时获取到推荐资源。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较有兴趣资源,也可以通过增添入收藏夹的形式加以注释。学生能够对教师上传的资源加以评分,也可以同时将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共享给老师,实现数据共享。立体化教材课程资源均由专业教师,学生完成的作业和问题也可以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中,以便教师解答。管理员主要针对系统基础信息、课程及章节信息等能够进行管理和维护。

2.3 系统模块设计

根据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要求,对整个立体化教材系统进行功能分解。采用B/S模式的立体化教材系统由个人信息管理、用户信息管理、教材信息管理、立体化教材、信息推荐、系统维护六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完成相应的功能来支撑整个系统。

个人信息管理模块主要负责系统登录和用户系统操作相关信息,包括系统登录、密码修改、个人信息管理、待办事件管理。

用户信息管理模块主要负责系统管理员对系统不同用户的权限设定和信息验证,包括用户权限管理、用户信息验证、用户基本信息管理。

教材信息管理模块主要负责教师完成立体化教材的录入和已录入教材的管理,包括教材基本信息、教材信息录入、教材应用分析。

立体化教材模块主要实现学生用户进行教材知识学习和个人学习信息管理,包括个人云盘管理、个人书架管理、教材信息学习、个人学习信息分析。

信息推荐模块主要根据用户在系统中所做的行为为用户推荐最适合的立体化教材资源和网络资源,包括网络信息收集、网络信息分类、用户行为分析、用户信息推荐。

系统维护模块负责系统的维护与管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包括数据备份、数据库维护、系统消息管理、系统日志管理。

各个系统之间相互关连,每个部分完成自身的功能,以便来支持完整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系统平台。本系统可以实现在不同的平台进行移植和操作,同时也为后期的开发与维护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3 系统开发关键技术的应用

3.1 AJAX技术的应用

本系统在设计时,对于WEB界面部分信息验证和信息刷新时,采用AJAX技术实现局部页面刷新,提高用户系统使用的好感度。AJAX全名是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是指一种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网页开发技术,是一种用于创建更好更快以及交互性更强的 Web 应用程序的技术。

3.2 网络蜘蛛技术的应用

在本系统信息检索模块设计时,为了能够获取大量有意义的数据资源。改进设计了一种网络蜘蛛抓取算法。应用此种网络蜘蛛抓取算法能够实现网页资源信息选择性的抓取,提高对课程信息抓取的效率,与此同时也缓解了网络蜘蛛程序运行时对服务器所产生的压力。

本系统在设计时,为了能够利用互联网上充分的网络资源,来服务于立体化教材系统,利用网络蜘蛛技术进行信息抓取,网络蜘蛛是通过网页链接,从一个网页爬到另一个网页来进行网页内容搜集的工具。

3.3 XML技术

立体化教材资源目前主要存在于各自高校的网络数据库服务器或者是文件服务器中。不同的系统平台、数据结构、数据库、资源描述、类型定义以及资源的最终形态都将有很大差异,要对它们进行统一高效的利用就必须使立体化教材资源规范化。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它可以规范、标准地定义结构化数据,使传输网上的数据和文档以及其它数据源符合统一的标准。

本系统经过初步实际应用验证,表明该系统工可以为教师提供有利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有利的教学模式,对实现教材的电子化、数字化,规范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

邢丽(1978-),女,讲师,研究生,现供职于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李丽崴(1976-),女,讲师,本科,现供职于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第12篇

论文摘 要 本文就开展关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与学研究得到了几点启示,旨在探讨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标下开展教学所面临的任务,加强建构信息技术教师的素养体系,在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等方面做出一些努力。

Abstract The paper is on the purposes of discussing the task that we faced in the teaching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urriculum stadndard, strengthening accomplishment system of constructing info technology for the teachers.

Key words knowledge balance; discrepancy equation; multiple evaluation

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所承担的任务正在从单纯的技能训练走向信息素养的培养,其内涵越来越丰富,价值越来越重要。在此背景下,自 2005 年 10 月,我们成立《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的教与学》课题专项研究小组,开展了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与学的研究,寻找在新课标下适合信息技术教与学的新途经,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1 更新观念,正确定位

在观念上不少人认为,计算机教育等同于信息技术教育,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仅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和操作更多的命令,简单地停留在技术层面上。

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这种观念需要改变。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之间有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但计算机教育不等于信息技术教育。教育部于2000年11月颁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将原有的“计算机课”改为“信息技术课”,计算机教育开始真正走向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1]。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不但打破只讲计算机的“学科”知识的“学科本位”的思想,而且克服了单纯学习技术的观念。在大众信息技术映射下的信息技术教育,不再仅仅是技术教育,应上升为关于“文化”素养要求的教育,“技术是形,文化是神”,对课程的认识需提升到文化教育的层面,明确社会信息文化对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影响与作用,从而还原教育或课程培养人的本体价值,彰显课程的文化教育意义。

在上述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应正确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将其定位于文化教育层面,在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冲出简单技能训练的藩篱,以技术或技能为基础,关注技术思想与方法,关注利用技术解决问题,关注技术应用中的情感态度问题等。

2 转变角色,明确任务

目前,信息技术教师是学校的“特殊”角色,他们不得不承担“分外”之事。把信息技术教师当作专职技术人员用,硬到校园网站、学校机器资源管理维护,软到编写软件、制作课件无一不希望其手到擒来,信息技术教师在多重任务下,不得不拿出本应钻研教学,看书备课的时间,忙于研究网络,开发软件。这样,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新课程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广泛的积累,刻苦的钻研,全面的了解,对教学步骤进行周密的安排,对教法和学法进行认真的探讨,信息技术教师既是信息技术设备的维护者、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又是设备使用的研究者,他们应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2]。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赋予信息技术教师新的角色、新的地位,信息技术教师需主动转变观念,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明确信息技术在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我们认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应当考虑3个方面:(1)知识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2)技能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传输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简单地说,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多方面素质的共同提高。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接受多方面的教育, 使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3 寻求平衡,因材施教

信息技术课本身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它所包含的知识广阔且更新很快。目前,很多学生家里都购置了电脑,他们从报纸、电视、互联网等许多途径都能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在这方面知识水平的参差不齐就成了信息技术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们认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寻求两种平衡:

一是知识平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内容是由计算机基础知识、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等组成的一个完整的谱系。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目标是使所有的学生对这一个谱系有全域的了解,对信息技术产生一个整体认识,而不只是对个别的知识点或操作技巧的掌握。

转贴于

二是差异平衡,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结构、个性偏向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表现出来。这种差异会表现在对这一谱系中的某些不同点的天赋。因此,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在共性和个性之间寻找平衡点,对这个谱系中的每一个分支开展不同方式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对于我们目前的大班级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随时了解和记住每一个学生的背景信息和学习情况,是不现实的,所以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设置了在线个别辅导栏目,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详细的统计与分析功能,教师通过查看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历史记录、学习活动记录、学习成绩记录等,对学生进行诊断和了解,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可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或提供针对性的辅导,更加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4 注重过程,多元评价

评价是教育教学领域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有教学开始,就有了评价。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评价是整个教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评价理念方面,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既是最新评价理念的准确体现,又贴合我国教育评价的改革实际。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要遵循新课程改革所坚持的基本理念,针对本身特点实施评价。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最常用的是总结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前一段时间的学习结果的评价,以确定他们已经具有的能力和水平的层次,因此通过这种评价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个时间点上的学生情况,而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不单是静态的评价。此外,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判断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总结性评价所能把握的仅仅是在这个时间点上学生的信息能力的情况以及在能力表达中所间接反映出的情感态度方面的情况[3]。再加上新课程所倡导的“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评价新理念,强调注重过程,因此,过程性评价的理念逐渐广泛地应用于教学。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自评和互评等方式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试题资源库、自动/手动组卷机制、作业催交、系统统计分析等来完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展抽取试题资源库中的一些试题资源组成试卷,作为学生巩固和复习课程内容的作业或自测,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一些开放性的试题作为考试内容。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数字化学习有利于考试测评的开展,教师平时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些自测题或者作业题,用来给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由于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自测题和作业的自动批改,这使得教师无需投入很大的精力就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通过学期末的一次考试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互评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的作品于网上,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评价。给出一些好的建议,从而使作品更加完善,以达到提高学生技能的目的。

教师和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交流有利于教师多方面地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多元的评价,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总之,新课标下开展信息技术教与学研究是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次尝试。以上是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几点感悟,旨在探讨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标下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加强建构信息技术教师的素养体系,在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等方面做出一些努力。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立足现实,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和学生,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在下阶段的工作中采取相应措施,力争将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推向一个新高度,为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第13篇

【关键词】系统;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4―0073―05

一 前言

在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过程中,有些学校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了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学校对教师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常抓不懈,但是很多教师培训后却得不到应有的支持,校长既不会在意教师在培训得到了什么,也不会鼓励教师把学到的东西用于课堂。还有些学校虽然具备了信息技术的条件,但是校长并不鼓励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平时这些信息化硬件设备都处于精心保护状态,只有在公开教学、外人参观或领导视察时才让露脸。有些学校校长很重视教育信息化,投入很多财力、人力,但是效果不大。上述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从校长角度主要是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问题,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推进与学校校长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或技术领导力与课程领导力等已经逐步成为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中的主要内容。因此,学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建设与评价对学校信息化应用推进显得越来越重要,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涉及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问题,本文围绕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展开论述。

二 国内外关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研究

1 信息化领导力的定义

关于信息化领导力,不同的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肖玉敏[1]指出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可以从信息化相关的决策、管理、服务和评价四个方面来理解。

刘向永[2]指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校长在推动技术使用方面是否容易满足,校长能否找出学校技术项目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校长能否制定学校的技术规划,校长能否解决那些不愿意在教学中使用技术的教师的心理障碍问题等。

台湾地区的张奕华博士归纳出信息化领导力的五项内涵:愿景、计划与管理,人员发展与训练,科技与基本设施支持,评价与研究,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ETS•A)[3]从管理学角度出发,按照“领导能力与愿景”、“教与学”、“工作效率与专业实践”、“支持、管理与运作”、“评价与评估”以及“社会、法制与道德问题”六个方面,对信息化领导力进行明确规定。

英国“学校领导力国立学院”(National College for School Leadership, NCSL)[4]指出信息化领导力主要包括三方面:愿景、应用和评估;其中,“愿景”包括领导者应该具有进行规划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并让所有成员理解规划的重要性;“应用”包括教育信息化如何进行创新,如何把信息技术整合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如何持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等;“评估”包括对资源的审查,对建设情况的评价以及应用情况的监督等。

我国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管理者)》给出了管理者的教育技术标准,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维度进行了规定。

本文所论述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是指校长有效推进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发展等各个方面应用的能力,具体包括校长的信息化意识与信息技术基本能力、学校信息化规划的制订能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决策能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管理与服务能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评价能力。

2 信息化领导力的评价指标

国家在学校教育信息化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但是有关教育信息化理念与政策的落实情况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特别是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状况没有得到有效的评价,因此,有必要开发有关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且能够将此纳入到校长评估指标体系中。目前,已经有一些关于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方面的研究。

杨蓉、王陆[5]在其论文“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估指标体系初探”中提出,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估指标具体包括信息化系统规划的能力、信息化应用的领导能力、信息化教育中对人的领导能力、信息化文化的建设能力、校长的内在信息素养五个方面。

吴景松[6]在其论文“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概说”中将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评价指标分为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其中4个一级指是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

王佑镁[7]在其论文“面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校长信息素养差异及结构模型研究”中,从校长的信息意识、信息态度、信息规划、信息能力、信息评价、信息知识、信息伦理道德和信息化领导力八个维度,提出了校长信息素养结构模型及其构成指标。

综合分析已有的关于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的研究,比较多地关注了校长自身信息素养的评价,也涉及到信息化规划、应用领导、文化建设等能力,但是缺乏一种相对比较系统地分析。

三 基于系统视角的学校教育信息化

1 系统与系统论

贝塔朗菲[8]把一般系统概念定义为“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关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成分的总体”。系统论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性质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科学。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具有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9]。

2 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

国内有不少专家对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其中华南师大李克东教授[10]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强调开放、共享、交互、协作。”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11]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指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教学部门的普遍应用与推广。”他们都十分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

教育信息化可分为国家教育信息化、区域教育信息化与学校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的校长,在关注国交教育信息化与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同时,更多的思考自己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可以从系统的视角来思考与分析学校教育信息化,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的框架如图1所示。基于系统论的思想来思考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这将有助于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推进。

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的核心环节是信息化应用,即教师、学生及管理者等将信息技术整合运用在教育系统中,从而实现更高效、更高质量的教育活动。学校信息化应用具体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发展。围绕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核心环节的是基础因素层,基础因素层包括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和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三个方面,这是推动学校信息化应用实践的三个基本因素。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因素层外面是学校信息化的保障要素层,保障要素层包括学校信息化系统规划、学校信息化管理机制、学校信息化规范与标准以及学校信息化考核评价机制等。

四 基于系统视角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结构

1 基于系统视角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结构

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结构,要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应该关注信息化具体应用,同时要做好学校信息化系统三个基础因素的建设工作。学校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应该着眼于学校信息化系统中的四个方面应用与三个基础因素,通过学校信息化规划、管理、评价来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

因此,学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应该是对校长的教育信息化保障要素层中各个因素的实施能力进行评价,保障要素层中每一个因素涉及基础因素层的三个因素和应用层中的四种具体应用,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结构如图2所示。

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具体表现为校长的信息意识与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决策与规划能力、信息化组织与管理能力、信息化评价与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其中校长的信息意识与信息技术能力是基础,其他三个方面的领导能力涉及学校信息化的四种具体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发展)与三个基础因素(信息化硬件设施、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化人力资源)。

2 基于系统视角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关注维度

(1) “学校信息化基础因素”维度

关注“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

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基础和物质条件。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是指建立能使教师和学生广泛受益的计算机及网络硬件环境,并持续地运行维护和更新。学校校长在开展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中,要考虑今后能便于开展信息技术在课程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成长与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关注“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

与信息化硬件设施相比较,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在教育中的应用具有更为直接的作用,学校教育过程主要是通过各种教育信息资源的应用予以展开和控制的。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可以分为教育信息载体为核心的教学资源和以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为核心的教育管理信息资源两大类。管理信息数据为实施现代学校管理而建立的以教育者、教育对象等为主要内容的各类数据库资源。学校教学资源包括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课件、教学软件、多媒体素材、电子图书等,教学资源应该符合元数据规范,以教学主题为主线,按照一定的教学策略和组织策略进行重组与综合,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发展中应用提供支持。

关注“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

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对学校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的基本目的是使学科教师、技术人员等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掌握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教学研究、学校管理和学生成长中的应用方式,能够充分利用技术提高自己的工作成效,促进教学改革。为此,校长必须重视对教师、技术人员等进行信息技术用于教育的相关培训,并针对他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即时性需求提供持续性支持。

(2) “学校信息化应用”维度

关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各个环节,其目的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校长在推进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要关注课程整合的实施、课程整合所需要的网络资源和数字化教与学的平台。

关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培训与教学研究,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作为常规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的延伸,依托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研修平台,以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问题为核心,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校长要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

关注“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之根本,校长应该关注如何让学生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得到更好地发展。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学校校长具体应该关注如何创设以“学”为中心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为学生多样性学习提供硬件设施,提供学生学习所需的资源;校长应该关注如何创造学校、社区、家庭紧密联合的信息化教育体系,支持学生开展跨时空的信息化自主学习,把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结合起来。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师、学生、家长多方参与的过程性评价,发挥评价促进作用,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注“学校管理信息化”

学校管理信息化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处理功能来支持学校管理职能,帮助学校管理部门了解、掌握学校各项工作状态,监测、调控、评价学校的教育管理过程,并且为学校领导提供有助于作出科学决策的重要信息。校长要思考如何把信息技术具体应用于教学管理、学生学籍管理、财务与资产管理、人事管理、图书管理等各类学校管理工作,对于每一项基于信息技术的学校管理,注重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先进性、实效性等。

五 基于系统视角的学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内容

开展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评价,不能只评价校长的信息技术意识与能力,也不只是评价校长撰写学校信息化的工作规划和计划的能力,而是针对前面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应该关注的维度,评价校长对这些学校信息化具体内容的决策、管理、服务、评价的具体行为能力。基于系统视角的学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化意识与信息技术能力

(1) 信息化意识

只有学校校长树立正确的教育信息化理念,一所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才能实现有效性[12]。对于学校校长来说,正确的信息化理念意味着三个方面:一是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在整个人才培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意识到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二是要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有主动接受信息化培训和学习的意识;三是能够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把学校的信息化发展当做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正确领导和管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

(2) 信息技术能力

校长本人也许并不是需要精通信息技术,但是需要一定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对信息技术的思考和领悟能力,帮助他在学校管理中提高工作效率之外,帮助他理解日常教学和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优势与问题,帮助他来理解、分析、评价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为师生员工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益和工作效率提供政策上、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支持,结合学校特点为学校信息化发展确立发展方向和提供政策支持。

2 学校信息化决策与规划能力

学校信息化规划是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的依据,校长应该从总体上思考与把握学校信息化规划。校长应该首先学会分析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结合学校的特点与条件、根据学校总体发展的规划,提出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与主要内容。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规划具体应该包括学校软硬件资源配置、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信息化管理机制建设、信息技术具体应用推进四大方面,特别要强调与规划信息技术在学校各个方面如何有效应用。

校长在决策与规划学校信息化工作时,需要思考以下一些问题:信息技术在学校中应用的愿景(战略方向和前景)是什么?信息技术为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怎样的支持与服务?信息技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怎样的支持与服务?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提供怎样的支持与服务?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实施提供怎样的支持与服务?学校如何为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信息化的管理,包括政策、制度等?学校在信息化硬件、软件资源、人力资源建设如何合理投入经费?

3 学校信息化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推进需要信息化管理。作为学校最高领导者,校长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一定程度上是保障学校信息化有效推进的关键因素。校长的信息化组织与管理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化文化氛围的引导能力

学校信息化文化氛围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十分重要的因素,而校长的引导作用对信息化文化氛围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校长需要多方面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利益,为教师和学生创设有利于信息化应用和发展的条件。校长创设学校信息化文化氛围具体是指校长应该要创设教师和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氛围,通过组织各类信息化应用的评比来调动学校教师和学生学习与有效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2) 信息化制度的建设与执行能力

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有效推进需要制度来保障,在学校内校长需要制定或监督制定信息化相关的制度,注重发挥制度的长效优势。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应该包括信息化应用的各种制度,学校教育信息化设施使用与网络安全保障的各种制度,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的各种制度。通过制度来激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通过制度来规范与保障学校信息化应用的推进。

(3) 信息化道德和法规的引导能力

信息化在学校的应用和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不利的因素,因此校长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和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同时还要对信息道德准则方面进行教育和培训,使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信息道德观和健康心态。

4 学校信息化的评价能力

教育信息化是一件财力、人力、物力投入都相当大的工作,学校校长应当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需要对经费投入的效益进行关注,需要对教育信息化各系统要素和整体效益进行通盘考虑和全面评估。校长的教育信息化评价能力包括能使用多种方法对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的能力,评价具体包括对学校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发展进行评价,对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数字化教学资源、学校教职员工的教育技术能力、学校信息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进行评价。

六 结束语

学校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涉及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工程的各个要素,本文从教育信息化系统的视角指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应该关注学校信息化的四种应用与三个基本因素,应该从校长的信息意识与信息技术基本能力、校长的信息化规划能力、信息化组织与管理能力、信息化评价能力四个方面对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进行评价。具体开展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还需要进一步制定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 肖玉敏.决策 管理 服务 评价――理解校长的技术领导力[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11):7-8.

[2] 刘向永.校长的技术领导力:内涵与结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11):9-11.

[3]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第二版[EB/OL].

[4] 吴全会.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最新进展述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6):76-78.

[5] 杨蓉,王陆.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估指标体系初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2):47-48.

[6] 吴景松.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概说[J].校长参考,2007,(8):8-10.

[7] 王佑镁.面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校长信息素养差异及结构模型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6,(11):12-16.

[8] 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9] 黄光明,廖飒.系统论在高职教学系统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 2008,(5):23-24.

[10] 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7-33.

[11] 何克抗.迎接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2006,(8):5-11.

第14篇

【关键字】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1―0084―03

一 教学目标编写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决定着教学 设计的前进方向,对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对 教学目标的认识和态度将会对教学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然 而,笔者在一次问卷调查中发现,许多中小学教师对教学目 标的认识和在具体操作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对教学目标重要性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观念层面上,而 在教学实践中却把教学目标当作可以忽略的“摆设”。有为数 不少的教师坦言,教案上的教学目标多是“从优秀教案中参 考、改编而来”,为了应付教案检查才添加上去的。显然,这 样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2 不能正确认识教学目标和其它教学设计要素的关系。 许多教师不了解教学设计的科学步骤,往往会孤立地对待教 学目标,没有把它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 设计要素有机联系起来,弱化了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设计和 教学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不能正确编写合格的课堂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编写的教学目标存在主语错位、表达含糊不清、结构不 完整等诸多缺陷。如“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学生的学习空 间,为学生提供更生动形象的学习内容,扩宽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感知”。此例教学目标就存在(隐含的)主语错位, 表达笼统、难以观察和测量等错误。另外,前半句属于教学 策略和方法,不应该在教学目标中存在,这是一个教学设计 的逻辑问题。

4 不能正确按照新课标要求,编写三维教学目标。这一 点主要表现在教案中教学目标仅关注知识技能维度的表述;即 便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也是大而空的内容,似乎每节课都可以使用。例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等。

二 问题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个:①没有在 理论上完全认识教学目标的意义与作用;②没有掌握教学设 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不理解各个教学设计要素之间的逻辑 关系;③没有掌握合格教学目标的标准和教学目标编写的方 法;④没有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要 求。下面分别作简要阐述。

1没有在理论上完全认识教学目标的意义与作用

把教学目标当作“摆设”、没有正确认真地进行分析和编写的主要原因是未能全面深刻认识到它的意义和作用。教学目 标是教学设计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具有以下四个功能:

①教学目标可以提供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活动的依据, 它既制约着教学设计的方向,又决定了教学的具体步骤、方 法和组织形式。②教学目标为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减少 评价的随意性,能够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是 教师出测验题和学生自我评价的直接依据。③教学目标可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 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就必须让学习者在学习之初就了解预 期的学习结果,做出必要的心理准备和计划,便于学习结束 后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做出正确的成就归因,从而取得认知、 自我提高和获得赞许的喜悦。④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评鉴 和修正教学的过程。根据控制论原理,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就可以此为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提问、讨论、 交谈、测验和批改作业等各种反馈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控制, 使教学朝着目标方向前进。[1]

2没有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不理解各个教 学设计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 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 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 “程序”[2]。由此可见,教学目标与其它教学设计要素一样, 是教学设计“程序”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系统观点看,教学 目标是教学内容分析的输入,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策略 方法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教学评价等起到重要决定作 用。因此,切不可将它孤立对待。否则,就会失去教学目标 应有的意义和作用,成为教案中的“摆设”。

3没有掌握合格教学目标的标准和教学目标编写的方法

教学目标与行为目标、绩效目标是同义词,可以通用。绩效目标是对学生完成一部分教学后将能做出什么的详细描 述[3]。梅杰(Mager)[4]认为教学目标是要他人知道你打算让 学生做到什么的词汇和图表的集合。教学目标描述的是预期 的结果,而不是达成结果的过程;教学目标应该是精细的和 可测量的,而不是宽泛的和模糊的。教学目标关注的是学生(能做到什么),而不是教师(怎么做)。一个合格的教学目 标应具有四个组成部分:对象(Audience)、行为(Behavior)、 条件(Condition)、标准(Degree)。①教学目标的表述中应 注明教学对象,如“小学三年级学生”、“参加教育技术能力 培训的在职中小学教师”等。需要强调的是,此处的对象一 定是学习者,而不是施教者。如“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就是一个不恰当的目标表述,因为它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 是学生。②行为是对学习者应能做什么的描述。编写行为时, 教师可以问自己:学习者做出哪些行为时可以证明他们达到 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描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 构的短语,其中行为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则说明学习 的内容。如“列举汽车尾气的处理方法”、“阐述新能源开发 的重要性”。需要强调的是,行为动词应根据教学目标的类型 选用恰当的、具有可观察特点的词语。③由于期望学生做出 的那些行为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完成的,所以教学目标应包括 条件的表述。条件表示学习者完成规定行为时所处的情境, 即说明在评价学习者的学习结果时,应在哪种情况下评价。 条件一般包括:环境因素、人的因素、设备因素、信息因素、 实践因素、问题明确性的因素等。④标准是行为完成质量可 被接受的最低程度的测量依据。对行为标准做出具体描述, 可以使教学目标更具有可测性。标准一般从行为的速度、准 确性和质量三方面来确定。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在教学实践 中,教学目标的四个组成部分并不是一个不能少的。除了行 为表述这一基本部分外,对象、条件和标准都是可选内容, 有时可以省略不写。[5]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我叫足 球》一课中的教学目标之一可以表述为:“能够用自己的话讲 述足球的起源与发展情况,说明‘今天,踢足球已经成为世 界上最流行的运动’的原因。”

4没有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要求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各种挑战,而这些挑 战首先集中体现在三维课程目标的设计描述与和谐统一这一 实践问题上。原因在于过去教师在备课中只习惯于分析知识 技能的教学目标,并用知识加工的语言来描述这一目标;而 “过程与方法”的目标需要用信息加工的认知语言和体现学 科思想方法的语言,来描述抽象于具体学科知识的一般认知 能力。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则需要用 道德认知和情感体验的语言来描述,而这些描述语言对于学 科教师来说并不熟悉。规范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描述应 包含三个要素:学习的知识内容、学习过程的方式、能力发 展的内容。知识内容的描述方法是“在获得……知识的过程 中”,学习过程方式的描述方法是:“通过……”,能力发展内 容的描述方法是:“发展……的能力”。例如,一个初中物理 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获得密度概念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概 括,掌握多变量分析的方法和了解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思想 方法。”这个实例体现了三个要素的整体应用。规范的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描述应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态度内容, 即态度的认知成分;另一部分是情感体验,它与一定的态度 活动联系在一起。例如,一个初中物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获得发现成功的愉 悦体验,领略物理理论的和谐。” [6]

三 对策

基于以上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目标编写中的问题及产生原 因的分析,笔者提出了几点对策,供同行讨论。

1教师培训中增加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的教学

一般的教师培训中很少有关教学设计方面的内容,即便是有,往往只是按照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进行讲解。但这就 容易使广大基础教育教师只关注和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而对 于整个课程缺乏必要的全面规划,忽略了课程总目标。我们 知道,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教学设计既可用于系统级的宏观 设计,又可用于课堂级的中观设计和产品级的微观设计。这 就需要从系统观点出发,使广大基础教育教师能够从宏观、 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来认识课程、课堂和产品(如课件等) 的教学设计。笔者认为,李龙教授对于教学设计层次的阐述 能够较清楚体现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教学设计的整体情 况。[7] 如图 1 所示,根据各个子系统大小和任务的不同,教 学设计可分为三个层次。①以教学系统为对象的层次――教 学系统设计,它属于宏观设计层次,它所涉及的教学系统比 较大,例如一所学校、一个培训系统、一个学习系统的建立 等。该层次主要任务是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拟定培养 目标、制定课程方案(包括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设计开发 课程资源和课程评价。这一层次的任务比较复杂,一般都由 国家或省级组织专门的小组来完成。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认 真学习、领会课程方案,按照计划和课程标准去执行课程教 学。②以教学过程为对象的层次――教学过程设计,它是对 一门课程或一个单元,甚至一节课或某几个知识点的教学全过程进行的教学设计。我们把对一门课程或一个单元的教学 设计称为课程教学设计,把对一节课或某几个知识点的教学 设计称为课堂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一般由教师或教研组 来完成,也可以由相应的教研机构组织教师、学科专家共同 进行,以保证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总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堂教 学设计和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由任课教师进行。③以教学产品为对象的层次――教学产品设计,教学产品包括网络课程、 教学媒体、材料、教学环境等。简单的教学产品,如幻灯片、 投影片、录音教材和小型课件等,一般由任课教师自己设计、 制作;比较复杂的教学产品,如录像教材、大型多媒体课件、 网络课程开发,以及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开发,则需要组织专 门开发小组来完成。

从图 1 可以看出,教学设计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上一个 设计层次的输出,正是下一个设计层次的输入,环环紧扣, 步步衔接。整个系统的输入为社会需求,而系统最后的输出 则为提高教学绩效的最佳设计方案(或产品)。每一个设计层 次都组成一个完整的子系统,形成自己的网络;评价随时在 进行,以确保设计目标的实现。作为一般教师,我们主要关 注的是教学过程设计层次和教学产品设计层次。

在教学系统设计和过程设计层次中包含了三个目标:“培 养目标”、“教学目标”、“目标体系”。对于基础教育教师来讲, “培养目标”可以看作是课程总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 看作是单元(或课堂)教学目标,“目标体系”可看作是由每 个知识点教学目标组成的集合,三者的关系是宏观与微观、 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只有明确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才 能使每个知识点、每堂课的教学都是紧紧围绕课程总目标来 进行。这样既照顾到微观目标,又能完成宏观目标,使整门 课程教学前后协调一致。从教学设计的层次上,我们既看到 了教学目标的层次,又能深刻认识到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设 计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2新课程培训的培训目标要落到实处,不能走过场

笔者在进行教育技术能力省级培训者培训时,发现许多受训教师虽然接受过新课程培训,但并没有深刻把握新课改 的基本理念以及教和学方式的转变、评价、课程管理等重要内容,特别是新课改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还不能完全理解和 接受。这就为新课改大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带 了很大的障碍。因此,新课程培训等各种教师培训的目标一 定要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地开展,不能走过场,否则会对我 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事业带来极大的资金、资源等各方面的浪 费,更不利于教改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2][5]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 教学系统设计[M]. 北京: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1; 3; 93-96.

[3] Walter Dick, Lou Carey, James O. Carey. 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 (Fifth Edition)[M]. PEARSON EDUCATION NORTH ASIA LIMITED and 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2: 123.

[4] Robert F. Mager. Preparing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 a Critical Tool in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Instruction (Third Edition)[M].CenterforEffectivePerformance;3edition (May 1997): 3.

第15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法学教学教学法

[作者简介]鲁峥(1968-),女,河南濮阳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政史与法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行政法治问题。(河南濮阳4570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142-03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法律工作者具有敢于质疑、富于想象、善于决断的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具有批判性、创新性的法律思维能力,具有综合分析法律和事实、运用法律推理进行思维的能力。这样的高素质的法律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决定性力量,而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质量的法学教育。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向传统的法学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法学教育中的重要工具,现代教育技术在法学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一次新的教育教学变革。本文针对传统法学教学模式的弊端,根据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对法学教育的影响,探讨新型法学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传统法学教学模式的弊端

我国的法学教育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善教学体系,但教学模式却没有大发展并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落后的教学理念。法学教育的传统教学理念是“以本为本”。这种教学理念是以课本为根本,教师主宰课堂,即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学生的任务是理解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以本为本”式教育的弊端在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禁锢了学生的逆向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单一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材、教室、课堂为中心,课堂成为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根据教材准备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教师以讲演者身份出现,学生是听众,教学过程缺少能开启学生独立思考钥匙的启发性教学环节。这种“填鸭说教式”的教学方法,突出了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了教师的权威,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师生互动不足,课堂下因找不到老师无法交流,这种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师生之间难以产生共鸣。这种教学模式既忽视了对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又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既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和热情。

3.封闭的教学环境。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室为传授知识的唯一场所,这种封闭的教学环境,使教学与训练封闭化,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与社会脱节、与实践脱节。封闭的教学环境最大的弊端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阻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而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这种教学环境导致学生在遇到一些案例时很茫然,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问题;遇到别人咨询问题,更是手忙脚乱,既激动又害怕,不知从何处解答。在这种环境下培养的学生虽然满腹经纶,却只能纸上谈兵,实践能力矮化,动手能力不足。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法学教育的挑战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技术。①主要指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也是现代媒体教学法、现代教学媒体、现代教学设计的综合体现。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普及,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广阔而自由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扩大了教学空间的维度。而且给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评价和管理带来了科学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传统法学教育提出挑战,使法学教育发生重大变革。一是从教学规律看,现代教育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知识结构线性的缺陷,把感知、理解、巩固与运用融合为一体,使得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记忆得到强化,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体主动参与认知结构不断重组的递进式学习过程。二是从教学模式看,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既是一个可以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与系统,同时又是能够形成相互协作的教学环境与系统。多种学习形式交替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完成自主学习。三是从教学内容看,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且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而更具吸引力。四是从教学手段看,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系统主要是指多媒体教学系统。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材、学生三点一线的格局,学生面对的是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视听组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

1.现代教育技术必然引起法学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法学教育理念是法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现代教育技术要求在法学教育中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把“以本为本”教学理念转化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专才教育”理念转化为“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才能培养出既具有全新的法学观念,又具有牢固的专业知识;既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又有较高素质的复合型的法律人才。

2.现代教育技术使法学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法学教育的目标从传统的以知识掌握为中心转移到以创新素质发展为中心,因而教学目标的转变要求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传授法律知识,培养学生先进的法律思想观念,使学生养成具有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法律思维。传统的法学教学是以教材为依据,把对教材中的内容的讲解作为教学重点,形式单调。主要采用演讲式教学法、讲授式教学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一般只是被动地做笔记、被动地接受知识,形成了“讲—听—记”的模式。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开放的、先进信息传输方式,使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例如: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利用网络资源播放一些典型案例,即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借助法律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课堂讨论;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模拟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从图像、图表、声音等多个角度去刺激学生,引导学生对讲授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地去理解、思考、记忆,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观点。

3.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了法学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即通过面授(示范、模仿、练习等),利用黑板、粉笔等简单的辅助条件进行教学。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最主要的教学手段。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形象、直观、概括性强,学生理解起来较为便捷,尤其是作为理论性较强的法学课程更需要这种传统教学手段的强化传授。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制作word文档,PPT文件和教学光盘,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图像和声音更形象、生动、逼真地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尽可能多地把相关教学内容和资料网络化;另一方面,组织课件设计工作,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三、面对挑战,积极探索新型法学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在法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它不但可以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而且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第二,表现在教学手段上,它强调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群的作用。由传统教法中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立体多元组合形式,使得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状态。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条件下,面对挑战,必须积极探索,根据法学教学的目标要求、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等差异,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把“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整合,取长补短,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教学最佳效果才是良策。

1.“讲”的环节——案例教学法。“讲”是传统法学教学最主要的方法,在目前法学教学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但传统的“讲”是“灌输”。为了在“讲”的环节彻底改变学生“被灌输”的现象,必须在继续发扬法学传统教学方式“讲”的优势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法学教育的先进理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讲”进行重大变革。而较有益的也是比较成功的教学方法就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在“讲”的过程中,用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来分析法学原理,讲解法律知识。案例教学有较强的综合性、客观真实性、深刻的启发性、突出的实践性、明确的目的性。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抽象的法学理论与具体的案例结合起来,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和掌握;以案说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判断、辨别、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进一步突出法学教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课前认真准备、精心设计,课堂上有效地组织教学。首先,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教师精心挑选具有典型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案例,然后教师提前将所选案例通过电子邮箱分发给每位同学,要求学生在上课前通过网络了解案例、查阅资料等,进行相应的准备。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僵化模式,采用分组讨论方式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此时教师并非以知识讲授者的角色出现,而是以讨论引领者的身份指导学生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围绕案件的疑点、难点、焦点问题,从各自角度分析案例,畅所欲言、百家争鸣,在讨论中求真知,在争论中辨是非,并最终使法理精神在思辨中更加清晰明了。同时使学生在接触真实的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提升法律运用能力,逐渐领悟和把握法学的基本理念、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制度框架等专业基础知识,提升对抽象问题的认知能力。最后,教师点评,要重点突出、语言精练,将案件材料与所涉及的法律条文、法学理论结合起来,要突出一定的学术性,通过教师总结归纳,达到提高升华的效果。同时,布置学生撰写案例分析论文,以培养其书面写作能力。

2.“看”的环节——“影视观摩”教学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曾指出:“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学方法产生了革命性变化。许多用传统方法讲授起来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东西,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易懂地表现出来使人们在充满趣味性和想象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②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成果,将影视元素渗透到法学教育的“教”与“学”的实践中去,“影视观摩”的教学方法便应运而生。“影视观摩”教学法是指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手段,教师采取把教学内容与影音视频资料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富于创造性、充满时代气息、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现代教学方法。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播放《今日说法》《庭审现场》《经济与法》等多种法制电视节目和法律电影,通过电视、电影文字语言展现的法律条文和法律事实更加清晰、明了,展现审理一些大案、要案的真实过程更加形象,观摩办案具体程序更加准确、具体。影视播放后,教师结合法理和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揭示影片背后的法律理念和法律精神等,以传达法学思想,进行法治教育。然后,由学生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以及影片和教材的内容展开讨论,并写出总结。

3.“练”的环节——模拟法庭教学法。“学以致用”是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和目标。模拟法庭教学法则是贯彻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用”的能力的一种新型法学教学方法。它是指为了培养法学专业学生办理案件的实务操作能力,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据精选的典型案件,由学生担任不同的法庭角色,以法庭审判为参照来模拟审判,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的一种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

法庭审判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庭前准备、法庭审理。与此相对应,模拟法庭教学法应当包括庭前准备、模拟庭审、模拟庭审总结和反馈。首先,庭前准备具体是指在模拟庭审前的准备阶段,由指导教师精选真实案件,在模拟开庭前1~2周发给学生,让学生熟悉案情;然后对学生分配相应的角色,并按照角色的要求分别进行准备;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严格按照办案规定的方法、步骤规范实施,如授权委托、、立案、取证、司法文书送达等,确保模拟法庭的实战性和逼真性。其次,模拟庭审就是要求学生在模拟庭审过程中,对真实的法庭审理做一次全程的演示,仿真性是模拟庭审的最基本要求。法庭设置审判席、原告方席、被告方席、证人席等,配备法警,法官、律师等必须按规定着装;庭审过程严格按照诉讼法规定的庭审程序逐步进行。逼真的庭审效果,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现场感受法律程序和法律适用的基本方法。最后,模拟庭审总结是指庭审结束后,指导教师应当对本次模拟法庭活动进行点评,对角色的表现进行评议,指出亮点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一次完美的模拟庭审,实际就是一部诉讼法律的展现。模拟法庭教学法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分析法律问题的能力、辩论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有着其他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

4.“干”的环节——法律诊所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是现代法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法学实践性教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正确把握运用法律知识与解决法律问题之间的平衡点,具有单纯的理论教学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设法律诊所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学生实践实训的重要平台。法律诊所既可以在校内实地设立,也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网络上设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法律诊所“坐诊”。一方面,由教师结合其办案经验教授学生办理诉讼业务的基本方法、诉讼技巧、诉讼文书的制作技巧、证据规则等,全部以真实案例分析,讲授实战经验。另一方面,法律诊所的同学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案件实践,如接听来电咨询为学校的师生解答法律咨询,应他人要求撰写法律文书,参与谈判、起草合同,主持参与调解,参加诉讼,提供力所能及的法律服务,也可以通过网上法律诊所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

法律诊所教学法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并落实实践教学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和氛围。学生在体验中不仅掌握了法律的职业技能,而且成为一个自觉的、主动的学习者。最终把学生造就成既具备法律理论素养、社会责任感,又具备法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新型法学教学法的探索,是一个任重道远而又艰辛的任务,需要教师根据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使法学教学方法不断得以完善。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