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插件技术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插件在开发与实现过程中,为确保插件与软件主程序之间能正常通信,其开发必须遵循主应用程序的接口。目前,较为常用的插件实现方法有:独立应用程序法、动态链接库法、COM法、ATL法等等,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实现和开发插件,都应当以方便使用为主要目的。一个插件的实现,离不开主程序、插件接口和插件本身这三方面要素。
(1)主程序。
主程序中通常含有一个插件管理的模块,可管理一个或多个类型的所有插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对插件的管理,当程序起启动时负责加载插件以及插件功能的调用,在程序终止时负责插件的释放。
(2)插件接口。
接口规范了主程序与插件之间的通信标准,对于DLL插件,插件接口通常就一个结构,并包含了引用到接口函数的指针;对于COM插件,常采用一个包含基类的COM接口,并在COM中定义接口。
(3)插件本身。
插件需遵循接口规范,并实现接口约定的功能及其它特定功能,插件可以是exe文件、DLL文件或者其它格式文件。
2.插件技术在软件技术中的应用类型与应用优势
2.1插件技术的主要应用类型
(1)批命令插件。
这种插件多为文文章件,其特点是使用功能单一,扩展性很小,但是制作方便。由于这种插件的自由度非常低,近年来在软件技术中已很少使用。
(2)脚本插件。
脚本插件是利用脚本语言而制成的插件,其特点是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且便于后期的修改。目前,该插件应用较多的一种脚本语言是XML。
(3)COM插件。
COM(ComponentObjectModel)即组件对象模式,它是一种语言共享和跨应用的二级制代码方法。COM插件的开发标准可以独立于任何编程语言,只要满足COM标准,就可以通过任何编程语言调用这些模块功能。因此,COM插件具有使用简单、方便的特点,只需要插件接口与主程序之间实现信息间的交互,就能满足插件功能的实现。
(4)DLL插件。
DLL(DynamicLinkLibrary)即动态链接库,它是一个可以由多个程序并用的代码和数据的库,通过DLL,插件可以更容易的进行更新。DLL插件不仅可以利用多语言编程进行开发,利用实现资源间的共享,而且具有易于扩展软件应用程序和节省内存空间的特点。
2.2插件技术在软件技术中的应用优势
(1)独立性强,安装简单。
插件作为可以独立存在于软件部分的应用程序,不受到或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能够较为自由的应用于各种软件系统当中;插件与主程序之间遵循标准的接口规范,在插件应用时具有安装简单、快捷的特点。
(2)可移植性强。
由于插件程序自身多是由一些较小的插件结构所构成,因此具有组成结构灵活和功能移植性强的特点,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不同功能及内容的插件,也可以方便对不需要的插件进行方便删除,而不会影响到软件的使用功能。
(3)扩展性好。
当前,许多计算机软件中都面向用户提供了插件技术,以此提高软件的扩展能力与复用度。插件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特殊需要,进行多人并行模式的开发与独立升级,而且插件还可明显扩展软件主程序的功能,使软件的应用领域得到不断拓展。
3.插件技术在软件技术中的具体应用
文章以浏览器插件为例,介绍了几种常见浏览器插件的应用。
3.1Java虚拟机
Java虚拟机插件是JavaVirtualMachine的缩写,是一个虚拟的计算机程序,通过在实际计算机中仿真模拟各种计算机功能来实现。Java虚拟机插件具备完善的系统架构与功能,能实现信息处理、信息指令、信息存储等功能,当用户需要在网络中浏览部分特殊网页素材时,就需要通过Java插件来模拟该素材的观看环境。
3.23DWebmaster网上虚拟现实
传统的网络虚拟现场场景是由一些3D创建工具所建立的,而其制作与效果并不佳。近年来,SuperScape公司开发了一款专业用于创建和浏览虚拟现实场景的插件———3DWebmaster,并推出了专门为网页浏览器进行优化的插件VisCape。其中,3DWebmaster主要用于创建虚拟场景,而VisCape则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强大的运算能力,浏览器观看到到的虚拟现实场景更加真实。
3.3AcrobatReader网上文学阅读
AcrobatReader是由Adobe公司开发的一款网上文学阅读应用插件程序。用户通过该程序可以显示和打印PDF格式的文件,还能允许文档保留相应的文本格式,例如图像、图表、字体等等。如果安装了AcrobatReader,它在浏览器中是不显示的,但是当浏览器遇到具有PDF格式的文件后,能自动显示该文件。3.4RealPlayer网上视频播放RealPlayer是一款在网页浏览中非常常见的视频播放插件,它能提供流式传输声音或视频的方案。通过RealPlayer插件,能在浏览中实现实时的声音与视频对话,当中Web网页中遇到一个RealAudio声音文件,或者一个RealVideo视频文件时,RealPlayer就会在接收到该文件的前几千个字节以后,即开始进行解压缩,然后播放解开的部分,而与此同时其余部分仍然在传送,这样就节约大量的时间。
4.结束语
本文作者:朱桂琴卢强工作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1.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对象为S省Z市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并对部分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网络访谈。课题组于2011年6月26日至7月31日通过网络对S省Z市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中学信息技术教师TPACK现状研究》的抽样调查,即:首先将设计并编制的问卷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服务网站到网络,然后采取整体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该市部分中学教师,通过网络与之联系并将问卷链接发送过去进行调查。本次共抽取95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参与网络调查,截至2011年7月31日21时,共有87人参与调查(参与率为91.58%),剔除不合格的问卷,保留有效问卷82份,有效率达94.25%,并对10余名教师进行了网络访谈。2.调查方法与统计方法本研究在充分调研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存在的问题。基于此设计并编制了《中学信息技术教师TPACK现状研究》调查问卷。该问卷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教龄、学历、专业、职称等;第二部分调查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取向,包括教学的目的、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的依据、使用技术的目的、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取向和常用的技术等;第三部分调查技术环境下的学科内容知识,包括对课程目标的处理、利用技术获取及处理课程内容或资源、借助技术联系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等;第四部分调查关于学习者的知识,包括是否清楚学生具备的知识、技能或能力,学生学习某一知识可能的认知路径,学生对特定课程内容理解的程度等;第五部分调查技术环境下技术融于课程的教学知识,包括课程内容的表述形式、选择合适的技术支持教学、技术使用的时机等;第六部分调查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评价知识,包括评价目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使用的技术手段等。为保证问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我们在编制问卷之后,首先进行了小范围预调查,依据预调查数据对研究目的的适应情况有针对性地对部分题目进行了修订。同时,为了弥补问卷调查的某些不足,以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TPACK知识现状与问题有更全面的把握,本研究还对部分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研究获得的数据通过问卷平台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对象的性别比例比较均衡,其中男性教师占59.76%,女性教师占40.24%。年龄上以中青年为主,其中教龄在10年以上的占45.12%,教龄在7-10年的占34.15%,教龄在4-6年的为13.14%,近三年新进教师仅占7.32%。96.34%的被调查者具有本科学历,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学历层次已得到提高。从专业结构上看,74.39%的为计算机专业,仅有14.63%的为教育技术专业,其他专业占10.98%,这从某种程度上吻合了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重实践操作而轻信息素养培养的现象,也反映了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在教育中,特别是信息技术教育中还没有凸显出强有力的专业优势。就职称上讲,3.66%的被调查教师具有中学高级职称,54.88%的被调查教师具有中学一级教师职称,31.71%的为中学二级,初聘的为6.1%,说明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素质普遍较高。)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取向分析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能称其为教育[6]。教师的教育信仰是对“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的追问与回答,它积淀成教师的教育取向,体现于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教师的教育取向具体体现在对课程教学的理解和课程教学实践所恪守的原则,它指导着课程教学实践,影响着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甚至影响着课程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数据分析显示,信息技术教师普遍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课程观,92.68%的被调查教师首先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既注重信息技术应用又注重培养信息素养的学科”,75.61%的教师同时认为该课程还体现为“一种搜寻信息和沟通的手段或方法”。同时,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的的理解普遍有所提高,他们不再仅仅将教授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而是将关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首要的课程目标,然而他们却忽视了信息技术教育最终的追求———“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态度和意识”(见图1)。教师虽摆正了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课程目标的认识,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还不能有效运用。课程教学还束缚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材,其次才是考虑学生的需求或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经验和社会问题(得分均值分别为课程标准4.96、教材4.46、学生的需求或已有的知识经验3.43、教师经验2.67、社会问题2.18、其他0.06)。统一的课程标准,很难有效地适应各地教学的实际,也很难适应多样的学生和社会的多元需求。技术在场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教师不仅要教技术,还要考虑如何使用技术来帮助教。教师关于技术在课程教学中作用的理解和把握,不仅组成着教师的教育取向,还影响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和效果。数据分析显示,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技术观,没有建立起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自我理解。针对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使用技术的目的进行调查发现,使用技术的首要目的是“丰富教学表现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91.46%)”,其次是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80.49%)、使用技术学习能力(75.61%)的培养,同时还有71.95%教师同时考虑使用技术帮助教学能有效节省授课时间这一因素。也就是说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使用技术还没有把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使用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当提及信息技术的作用时,91.46%的认为是支持信息技术课程问题的发现与探究,其次分别是支持讨论与交流(79.27%)、支持信息资源的获取和网络学习(71.95%)、支持练习测试反馈(68.29%),最后才认为技术能帮助知识和问题表征(59.76%)。针对使用的具体技术进行调查时,他们使用最多的是PPT、课件和教学资源库、文字处理软件(Word、WPS)、数据处理软件(Excel)、交流工具(QQ、e-Mail、BBS或留言板)、搜索技术、光盘等(见图2)。由此可见,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亟待提高课程教学应用技术观,亟需建立起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技术的自我认识和理解,并能关注新技术、新工具,进而能在自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合理应用。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分析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不仅包括教师要教(学生要学)的具体学科知识(如:核心事实、概念、理论、方法、组织观点的解释框架和证明规则),还包括教师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对学科领域的探索等。理解前者是教师有效教并确保学生所接受知识的准确性的前提,而掌握后者则是确保教师将学科知识有效进行“教学转化”的前提[7]。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教师良好地掌握了具体学科知识,却对理解学科知识的本质、知识点与知识点以及知识与教学目标、学生经验的联系等有一定的困难。调查数据分析显示,54.88%的被调查者认为能制定教学目标和处理各单元或主题间的联系。20.73%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符合,如果再加上认为一般符合的19.51%,说明大部分教师能处理好教学目标与教学知识点的关系。针对教师是否清楚如何使用概念图等技术处理单元或主题间联系的调查发现,仅有9.76%的被调查教师认为非常清楚,37.8%的认为比较清楚,处于一般水平的有35.73%,还有17.08%的认为自己不能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使用技术工具处理单元或主题间的关系。由此可知,能熟练或比较熟练地使用技术处理单元或主题间联系的信息技术教师相对较少。同时,数据分析显示,相对于处理单元或主题间的联系,教师处理知识点间的联系显得更加娴熟,19.51%的认为非常清楚,54.88%的认为比较清楚符合,21.95%的认为一般,认为不清楚或非常不清楚的仅占3.66%。数据分析还显示,被调查教师均具有良好的运用技术将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进行联系的能力(见图3),并能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联系起来。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大部分教师能较好地处理知识点与知识点、课程与生活经验、课程目标甚至各单元或主题间的关系,并能有效处理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问题,却对如何利用概念图等技术工具处理单元或主题的联系感到困难,这反映了教师能掌握并处理好课程的基本内容,但对如何有效利用各种技术帮助自我处理课程内容及其联系存在疑虑。技术环境下,关于学习者的知识分析学习者是教的对象、学的主体,深入了解学习者是教学活动存在意义的前提。关于学习者的知识不仅包括学习者的年龄、经历、文化背景、情感等因素,还包括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认知结构和特定教学内容的认知过程等认知特征因素。中学的大班级教学,学生的年龄、学习经历、认知发展水平等差别相对不大。因此,本研究仅对影响教师教学较大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进行了相关调研。数据分析显示,绝大部分教师掌握了如何借助技术了解学生的现状,针对“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您知道如何借助技术了解学生现有的情况”这一问题,18.29%的被调查者选择非常符合,54.88%的选择比较符合,20.73%的选择一般符合,仅有6.1%的选择不符合或者非常不符合。同时,大部分被调查教师能较清晰地了解一门课程的哪些概念或知识点对学生是难以理解的,还能清楚地了解学生学习某一概念或知识点时可能的认知路径。绝大多数教师能清楚地掌握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时经常犯的错误,能知道学生在使用技术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能掌握为了让学生理解特定的新问题需要提供哪些真实的经验知识。相对于其他方面,教师对如何了解学生对特定课题能够理解到何种程度掌握得相对较差(具体数据见表1)。也就是说,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掌握了如何利用技术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过程等关于学习者的知识,但还有一部分教师对“如何了解学生学习某一概念或知识点时可能的认知路径”“为帮助学生理解新问题应提供哪些真实经验”“如何借助技术判断学生达到了教学目标”和“如何判断学生理解某一课题的程度”等掌握的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我。技术环境下,技术融于课程的教学知识分析教学知识是关乎“给定教学对象、给定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在何种情境下教(教的情形、学的情境)、如何教(教学的方法)、通过什么途径教(教学的手段、技术工具和表征)”等问题的知识。信息技术教师的课程教学所处的大情境已基本给定(大班级授课制、网络机房授课、学生年龄相差不大等),因而在调研中我们主要对“如何教”和“通过什么途径教”两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如何教”是明确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的过程,针对该方面内容的调查数据分析显示,绝大部分教师能够开展“探究性活动、组织汇报或讨论、进行反思”等活动,帮助学生对特定的概念或原理进行理解,但仍有一小部分教师不知道甚至根本不知道如何开展这些活动(具体见表2)。虽然大部分教师表示能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特定的概念或原理,但对自己所选择的活动能多大程度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或者原理了解得不甚理想,数据显示仅有13.41%的被调查者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所选择的活动能多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或原理。就技术掌握情况上追问得知,绝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能够选择合适的技术来支持自己的教学,还能有效选择合适的技术来支持学习者的学习。同时,绝大多数认为自己清楚如何将所选择的技术恰当地运用于教学(具体见表3)。进一步调研可知,14.6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非常清楚地了解特定的活动应选用何种技术,54.88%的认为比较清楚地了解,24.39%的认为一般清楚,仅有6.1%的认为不清楚或者根本不清楚。有效的教学不仅需要方法、策略,同时还需要知识的呈现与表征。有效的知识表征涉及知识的符号表征、逻辑表征和意义表征。知识的符号表征是知识表征的外在形式,是对表征技术和形态的选择,是对使用何种技术手段(是黑板、粉笔、教科书、投影仪等传统技术,还是电视、广播以及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进行表征的回答。逻辑表征涉及知识构成的逻辑过程与知识思维形式,它体现着知识表征的逻辑顺序。知识的意义表征是知识的价值形式,它是知识之所以为知识的价值体现,体现着知识表征的价值意义。从调查数据分析可知,被调查教师能较好地运用图示、例子和类比来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的概念或原理(见表4),并能了解各种表述形式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其中15.85%的被调查者非常清楚地了解各种表述形式存在的优势与不足,51.22%的比较清楚,31.71%的一般清楚,仅有1.22%的不清楚。同时,被调查的信息技术教师普遍认为自己清楚针对特定的内容应该选用何种技术进行表征,其中12.2%的教师认为自己非常清楚针对特定内容应用何种技术进行表征,59.76%的认为比较清楚,23.71%的一般清楚,仅有4.88%的不清楚或非常不清楚。由此可见,教师基本了解针对特定的课程教学内容如何进行表征。数据分析显示,教师不仅掌握了如何用技术表征技术,还掌握了技术应用的时机,12.2%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非常清楚技术应用的时机,51.22%的认为比较清楚,32.93%的认为一般清楚,仅有3.66%的认为不清楚或根本不清楚。为深入了解教师对逻辑表征和意义表征的理解,我们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网络访谈。访谈发现教师对如何应用技术对特定的主题进行逻辑表征存在疑虑,特别对如何进行意义表征存在非常大的疑虑。有教师指出“依据课程内容的逻辑进行讲述是不困难的,但选择和使用适当的技术进行逻辑表述是比较困难的”,当问及困难在什么方面时,大部分被访谈教师认为“主要是找不到针对某一特定内容的已开发好的资源,自己开发不仅技术有困难且时间不允许”。针对如何进行课程内容的意义表征的访谈发现,绝大多数教师认为针对某一内容或专题进行意义表征是非常困难的,“主要是对此基本没有规律可循,一般只能根据感觉准备”,还有教师表示“从来就没有考虑如何进行意义表征,大部分是按照讲授式传达的”。总之,调研数据显示,教师虽掌握了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技术对何种内容进行表征的技能,但针对课程内容合理地进行逻辑表征,特别是进行意义表征上还存在很大的欠缺。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评价知识分析教学不仅为了确定教学的效果,更为了“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从事的评价主要有课堂评价(课堂提问/观察、作业和平时测验等)和外部评价(期末考试、中考等学业水平考试)两种。正确的评价理念、完备的评价知识和技术是教师从事“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活动的基础。数据分析显示,大多数教师能“从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态度和对信息技术思想方法的掌握”等四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其中12.2%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能非常好地做到有选择有侧重的对以上四个方面进行评价,57.32%的认为自己做的比较好,做的一般的占29.27%,做的不好的仅占1.22%,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教师能针对评价目标要求,有所侧重有所选择地进行评价。然而相对于基本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的考察,对信息技术思想方法了解的考察略显不足(见表5)。可见,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评价还停留在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工具性理解(没有理由的应用工具)的评价上,而较少考虑对课程的关系性理解(信息技术学科的学理)的评价。为了解信息技术教师对评价方法和技术的掌握情况,我们从评价方式、技术和手段以及教师对这些技术和手段的了解等方面进行调研。调研数据分析显示,80%以上的教师在课堂上能较好和非常好地采用多种方式(如提问、讨论等传统评价方法)判断学生是否理解了教学内容(其中,非常符合的23.17%,比较符合的57.32%,一般符合13.41%,不符合4.88%,非常不符合1.22%)。相对于传统评价方法,信息技术教师利用电子档案袋、概念图、评价量规等技术手段进行评价的能力略显不足,仅有14.63%的认为能非常熟练地利用这些工具进行评价,37.8%的认为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还有30.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会用但不熟练,不会用甚至根本不知如何用的占17.06%。进一步调查教师是否清楚各种评价手段的优势与不足发现,被调查的信息技术教师对此掌握的也较差,仅有17.07%的认为自己能清晰了解,35.37%的认为比较了解,39.02%的一般了解,还有近1/10(8.54%)的被调查教师对此不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由此可见,教师对传统的评价手段掌握的相对较好,但部分教师对如何利用电子档案袋、概念图、评价量规等新兴的技术手段进行评价存在困难,且有较大一部分教师不清楚这些技术和工具的优势与不足,影响了课程教学评价的有效进行。
由前面的数据分析可知,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技术环境下的教育取向、学科内容知识、关于学习者的知识、技术融于课程的教学知识和教学评价知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存在着不足,如:在教育取向上忽视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态度和意识的培养、忽视了技术对知识和问题的表征功能、课程教学束缚于课标和教材等;在学科内容知识上,教师缺乏利用技术处理单元或主题间联系的技能;在关于学生的知识上,缺乏关于学生学习特定内容的认知路径、提供哪些真实经验、如何判断的理解程度等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在教学法知识上,缺少对知识进行逻辑表征和意义表征的经验和技能;在评价知识上,教师缺乏有效运用技术进行教学评价的能力。促进教师TPACK的增长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本研究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提高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TPACK,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培养教师的自觉意识,使教师成为真正的发展主体由以上分析可知,教师已基本掌握了TAPCK知识,但对TPACK内部各知识间的联系以及这些知识对教育教学的指导等更高层的知识还存在着疑虑。同时,这些知识更倾向于知识分类中的隐性知识,不易于被外化和传播,阻碍了教师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隐性知识的习得更多地依靠自我观察、反思与体悟,假若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没有很好的自觉意识,不能自觉地积累,就难以提升自身的高级TPACK知识。因此,首先应唤醒和培养教师的自觉意识,即唤醒和培养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基于所遭遇的问题或专业发展需求而进行自我确定目标、主动建构、自觉交流、反思和寻求解决方法的理性觉知。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唤醒主体自觉,也就是说教师首先应承认自己是一个具有知识建构潜质即具有学习、吸纳和建构能力的主体,也要承认自己的专业生活需要不断地学习、吸纳甚至修订既有的知识,进而逐渐培养自身的主体自觉。其次,教师要养成问题自觉,即在确立主体自觉的基础上,对其所遭遇的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生活现象予以积极的省察和批判,对教育教学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事件有意识地进行“是否如此”和“为何如此”的理性审视[8]。再次,教师应培养自身的学习与探究自觉,即基于已确立的目标进行学习与探究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负责的问题解决过程。最后,教师提升自身的反思自觉,即教师自觉地对问题的确立、探究与解决过程的再审视,自觉地对学习与探究自觉进行“是否如此”和“为何如此”的再审思。审视、审思为解决问题,升华知识,提高素养提供了有效途径。总之,自觉意识的提升必然地促进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觉知和积累TPACK知识,必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接受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一个重要方式,然而现行的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存在“培训内容狭窄,教材不能联系实际,培训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培训方式方法单一[9]、教育实践技能关注较弱[10]”等问题。因此,在今后的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中,应更新培训思维,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教师需求分层分组地提供具有高实效性和高针对性的培训,即应针对教师个体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分小组进行教师的TPACK培训。同时,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力争让参加培训的教师能喜欢(内容是他的实际需求)、欢喜(学了之后能解决实际问题,能促进其自身专业发展)。同时注重培训授课方法、学习方法和信息技术在培训中的应用,如:使用嵌入式培训、以团队学习为基元、以活动为中心、在场培训与在线支持相融合等方式[11],使培训内容不仅仅停留在教师的课堂讲义或口头表达上,而是把鲜活的培训活动和案例提供给参与培训的信息技术教师去体验。创设环境,营造氛围,促进教师专业学习与研究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教研部门首先应创造良好的教师学习和发展的环境,如在办公设施、学校图书馆、网络设备等硬性条件上给予教师更大的方便和支持。其次,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教研部门要在单位内部形成浓厚的专业学习与教研氛围,使学习成为一种风尚,教研成为一种教育者的存在方式,调动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参与学习和教研的兴趣。再次,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教研部门要创设利于专业学习和发展的文化、努力在教师间营造信任、合作和共享的学习和教研文化,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与共享,让教师在专业学习的交流与互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TPACK知识,发展教育教学能力。积极推进学校的教研活动,促进隐形教学知识的共享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教研部门应积极推进各学校的教学教研活动,特别要以各区县的教研室为龙头,带领各级学校的教研室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即区县级教研室的教研员要以身作则深入课堂教学实地,调查研究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与各学校的课程教师甚至学生一道找出课程问题,研究解决之法。这些教研活动不仅拉近区县教研员与各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学校内部各教师之间的距离,还使他们能在课堂教学与课后反思这一场域中分享意见、交流见解,意见、见解的分享与交流使得难以表达的高级TPACK得以传递,得以传播,易于教师在交流与分享中发展自我。积极推进教师反思活动,发展教师反思力反思是主体对自我认知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过程中涉及的有关事物(材料、信息、思维、结果等)的特征的反向思考,通过调节、控制自身的认知过程,以达到认知的目的[12]。高级TPACK知识一种隐性知识,具有难以外化、难以传递的特性,使得教师难以快速而有效的习得,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障碍。反思是对过去所观所听所学的再回顾,是对自我行为的再审视,是对自我思维过程的再审思,也是对教育教学现象与问题的追问与思考,这些必然促进已有知识与刚刚发生过的或当下正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发生联系。追问的解决,审视、审思的进行,必然提高教师自身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提升自身的TPACK知识。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提高反思意识,形成反思习惯,即,教师在专业学习与实践中应转变观念,由过去被动的知识接收转变为主动汲取,由关注知识的量转变为关注知识的质。在学习中不仅要关注所学的知识“是什么?”,还要关注该知识“有何用?”“如何用?”“为什么有此用?”,形成主动思考各知识的内涵、意义以及各知识点如何联系的反思意识与习惯。其次,撰写反思性日志,提升自我反思技能。教师在专业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之后,可以通过撰写反思性日志对自己的学习思维历程或教育教学实践经历进行自我批评、自我监控和调节,从而实现过去与现在、反思主体与反思客体的互动式关联,使得教师更加客观地审视自己学习或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深层次问题,使得教师的心灵从眼睛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进而掌握学习的本真。最后,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手段,扩大交流范围,促进人际反思。反思不仅是个人行为,还是一种社会行为,群体的反馈能使教师从反思的深度和广度上超越个体所能为之的限度。因此,教师应积极参与相关社群的学习交流活动,使得反思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内部,而是扩大到整个学习社群,实现广泛又有深度的人际反思,从而在反思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促进发展。
本研究从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所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教?教谁?教什么?如何教?效果如何?)出发,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TPACK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普遍存在“忽视学生信息技术运用意识与态度的培养,缺少关于学生学习特定内容的认知路径以及如何判断学生理解程度的知识与经验,缺乏如何利用技术处理单元或主题间联系、如何利用技术表征知识或问题以及如何利用技术进行教学评价的知识与技能”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从培养教师自觉、加强教师培训、创设环境、营造氛围、推进教研活动和提高反思力等角度提出了对策,但这只是较为宏观的对策,促进教师TPACK知识发展的具体策略仍需要我们在后继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
1在特殊节日中的应用
民间剪纸艺术中最常用的纸张颜色是红色,这种颜色自有的热烈、喜庆的含义,加上剪纸作品所展现的具体形象,使剪纸艺术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艺术形式。如今,很多针对传统节日所设计的插画作品,大量地应用民间剪纸艺术,以剪纸艺术团作为插画的背景,来凸显传统节日的民族气息。例如在春节的时候,插画中经常出现贴窗花的画面,这实际上就是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应用;在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时候,大量插画都以红灯笼剪纸作为背景来烘托节日气氛等。
2在突出插画风格方面的应用
民间剪纸艺术是我国固有的传统艺术,无论是西方,还是日本和韩国这些流行插画的国家,都没有这样历史悠久的剪纸艺术。许多插画都以中国风为基调,但在形象设计、技法应用方面却流露出日韩风格,受到欣赏者的质疑,但是,一旦在插画中应用剪纸艺术元素,无疑就标示了插画的“中国风”风格,欣赏者对插画作品的认同度会大大提升。
3在插画细节诠释方面的应用
插画艺术设计中的人物形象受日韩画风影响,在细节方面多有雷同,而剪纸的应用,则可以对插画的细节进行特殊的诠释。在刻画人物时,使用可爱的人影形态,没有脸部表情,胖胖的身体,小小的四肢,简单的红白相间颜色。它的意义在于,它是每一个普通的、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的影子,不一定要有漂亮的脸孔,不一定要有魔鬼的身材,而喜庆的胖胖身体中一定装着一颗满满幸福的心。这就是民间剪纸艺术的神奇力量之所在,它可以用简单的图案创造出生动、丰富的形态,而对于这些图案进行一定的提炼与变形,能够创造出了千百个不同的形态,每个形态的气质、精神,都能够得到完美的诠释。
二民间剪纸艺术对插画的实际作用
1为现代插画艺术添加审美价值
现代插画艺术被应用在图书出版、广告设计、会展布置等方方面面,如此广泛的应用使得插画艺术的审美价值变得不稳定,插画艺术价值的范畴始终难以确定。而民间剪纸艺术在插画艺术中的运用,却使得插画艺术的审美价值稳定下来,一旦有剪纸元素的出现,插画从整体气质上就显得传统并且具有亲和力,应用的限定性就更强,审美价值也就从简单的装饰品成为烘托气氛的必需品。
2对传统艺术的继承
人类制作某种图案为某种文化目的服务,而当这种图案长期代表特定的意义之后,它就具有了这种特殊的含义,人们随意使用它的自由就会受到其背后意义的限制。剪纸艺术以简约的符号为表象,表示着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在插画艺术中使用剪纸艺术,使得插画也具有这样的艺术意义,这实际上就是插画艺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