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村体育论文范文

农村体育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村体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村体育论文

第1篇

1.1、研究对象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及问题解决思路

1.2、研究方法

(1)文献法。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为关键词,共检索到12103篇参考文献;以“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为关键词,检索到116篇,对以上资料文献进行分类筛选,分析与本研究相关性较高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访谈法。对部分过年返乡的家长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他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走访部分农村小学了解学校的体育师资及体育器材。

(3)问卷调查法。以河南省濮阳市五个县级地区10所小学的1年级至5年级7-12岁的农村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共发放400份,采用现场发放,学生现场填报问卷,当场回收,回收有效问卷为352份,有效率为88%。

(4)数理统计法。将文献资料和回收的调查问卷相关的数据量化指标,通过EXCEL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行为

2.1、农村留守儿童业余时间安排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比较单调,没有真正体会到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可以看出来:农村留守儿童业余时间安排表得知,位居第1位的是做家务,有25.28%的农村留守儿童在闲暇时间做家务;19.89%的农村留守儿童在闲暇时间学习;14.49%的农村留守儿童在闲暇时间看电视;这也称得上农村孩子的“三步曲”,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中的女孩子,排在第6位的是进行体育运动,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有1-2种属于自己的体育器材,女生大部分为毽子和跳绳,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运动种类比较少。

2.2、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感兴趣程度

学生只有对体育运动感兴趣了,才有能有利于他们掌握一到两项的运动技能,才能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显示出:有37.50%的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感兴趣,这反映出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是喜欢体育活动的,也有少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不感兴趣甚至是讨厌。在调查部分学校时,发现墙壁上粘贴的课程表,其中有一栏是(体育或科学),有学生反映说都不是按照课程表执行的,其实他们几乎都不上体育课,体育课大部分被其他老师占用或者上自习,没有专门的体育教师,上体育课时都是放羊式教学,女孩跳绳、跳皮筋。所以,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与体育教师也有一定的关系。

2.3、家长对农村留守儿童参与

体育运动的态度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还没有认识到体育对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平均每年用于体育器材支出的费用也非常的有限。可以反映出:有62.5%的家长反对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运动,有88.07%的家长对农村留守儿童平均每年的用于体育支出的金额为少于49元。家长既然反对孩子进行体育锻炼,那么平均每年用于体育支出的金额也越少。当问及家长为什么持反对的态度时,家长们说进行体育锻炼浪费时间、耽误孩子的学习,这说明了62.5%的家长对于体育运动的作用了解还是甚少。

2.4、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我们普遍认为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就是单纯娱乐,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调查显示,56.25%的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强身健体、22.73%的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娱乐身心,说明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的锻炼健身意识较强。农村的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设施还不能够满足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教师的教学水平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学校的比赛而进行体育比赛的仅占1.70%,说明了仅有少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是被动的,应该提高他们对体育的认识,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2.5、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参与的方式

65.91%的农村留守儿童和伙伴一起玩耍,和同伴一起玩耍有助于增进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有助于他们互相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于体育锻炼项目有多种了解,有助于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点,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也有27.27%的农村留守儿童是自己一个人玩耍,但是仅有6.82%的农村留儿童是在家人的陪同下参与体育锻炼,对于这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和家人的情感交流的方式多一些,监护人可以及时的感觉到孩子的错误倾向,便于及时的纠正和正确的引导。

2.6、业余时间经常从事的体育锻炼项目

从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的内容上看,男生和女生之间又有很大的差别:农村留守儿童经常参与的体育锻炼项目人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依次为:体育游戏、篮球、跳绳、跑步、羽毛球、乒乓球、足球、毽子、其他,男生经常参与的体育项目为体育游戏、跑步、篮球;女生经常参与的体育项目为跳绳、毽子、体育游戏;这几个体育运动项目对场地的要求不高,不需要太大的器材经费支出,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学校的经费不充足,受场地和器材的影响较大,绝大部分学生只有选择这种受约束力较小的体育运动项目。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外出务工的父母和自己的孩子联系时间间隔较长,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人,体育意识淡薄,经费出少;

(2)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都感兴趣,但体育教师没有通过体育课来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兴趣;

(3)农村留守儿童经常参与体育游戏、篮球、跳绳、跑步体育运动项目,体育器材和场地匮乏,平均每周锻炼次数和每天锻炼的时间不断呈下降的趋势。

3.2、建议

(1)学校的领导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素质要全面进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发展;

(2)家长要支持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以及加大对孩子体育消费的支出;

(3)体育教师对学校的体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包括体育器材和体育运动项目;

第2篇

一方面,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数量不足。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农村小学达不到以上标准。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很多学校将其他学科的老师转为体育代课教师,许多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另一方面,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农村小学的专职体育教师大都是大专毕业或者中师毕业,在他们进入就业岗位后,缺乏后期的培训与教育,这导致他们未能把握教育部在教育改革上的方向,对新的体育教学方法不了解;而兼职体育教师,由于没有体育的专业知识,在授课上更加显得“业余化”,难以胜任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加上一些学校领导不重视,很大一部分体育教师将体育课当作放松休息的课程,没有备课、没有教学目标,课堂上呈现“放羊式”教育。他们认为,只要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会发生安全事故,就算很好的完成了体育教学任务。另外,由于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不高,不能将民间传统游戏很好的开发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导致课堂上教学形式单调,枯燥乏味。

2农村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等缺乏

体育场地、器材是一个学校高质量实施体育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各级学校应配备多少体育器材设施,国家都有明确规定。当前,农村小学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社会力量的帮助下已经拥有了一部分体育场地、器材。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农村人口比例大,当前的场地、器材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1)农村小学体育场地少、硬件设施差,体育器材严重不足。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小学绝大多数没有国家标准的运动场地。田径场几乎都是泥土地,下雨后根本无法上课,经常杂草丛生;几乎没有规范的篮球场,篮球场地也时常建设在泥土地上,既不利于篮球运动的开展,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没有一块标准化的足球场地,孩子们踢球只能是一种“梦想”;乒乓球台还是原始的水泥砌成的桌面,几个砖头成了学生们的球网。学校用于教学的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基本器材都极其缺乏,更不用说一些高端的体育器材。场地少、器材不足成为制约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最重要因素。(2)经费不足成为制约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又一瓶颈。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经费占学校总经费的比例不足0.5%,农村小学教育经费本来就少,经费来源又主要依靠上级部门拨款,用在体育上的就更少了。体育经费不足,导致农村小学体育设施无法更新换代,破损的器材不能及时修复,给体育教育教学和学生课外活动带来安全隐患,进一步制约体育教育的发展。

3加强农村小学体育专职教师的引进与培养

第一,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引进体育院校或者体育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第二,加强在职体育教师的培训以及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抓住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进行函授以及培训的机遇,加强与高等院校的交流,加强与同类学校的经验交流,对在校体育专职教师进行培养;第三,建立健全体育教师规章制度,保障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第四,建立一定激励制度,鼓励体育专职教师挖掘农村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

4加大体育教育教学的经费投入

第一,农村小学领导应加强对小学体育的认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作为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保证基本的体育经费投入,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第二,拓宽体育经费的来源途径。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与农村村委会以及学校周边民营企业的沟通与协作,尽最大可能争取企业的赞助,扩大体育经费的来源。

5优化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第3篇

烟台市农村居民参与的体育活动内容较为单一,44.97%的农村居民选择慢跑和散步,28.21%的农村居民选择武术,它们由于不受场地限制,而且成本低,便于控制运动量以及强度,成为大众最常见的健身项目。其中武术作为中华文化传统健身项目拥有较多的种类,例如:太极拳、五禽戏、健身气功等等,在锻炼的同时也有利于组成健身小团体,在锻炼的过程中不仅方便大家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有利于邻里之间的感情培养。一些较大的村落还拥有专门组织广场舞的小团队,有10.89%的农村居民选择交谊舞和体操,每天在固定时间地点进行活动,简单易学的动作和热闹的氛围吸引了周边群众的参与,这项运动尤其受到中老年群体的喜爱。篮球是一项大强度的体育项目,不仅能够锻炼人们的身体还能增加团队合作精神,因此这项体育项目被青少年所热衷。只有极少数居民会选择扭秧歌等其他不盛行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因此,从调查中可以发现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项目较为单一集中,例如:羽毛球、网球等新兴的体育项目还不被人们所熟知。

2居民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态度

烟台市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较为积极,48.32%的农村居民十分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仅有5.31%的人认为参加体育运动没有必要,而剩余的46.37%的人们认为参不参加都行。随着烟台市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需求,也更加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体育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有放松身心的作用,要使得社会体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首先应加强居民中那46.37%中立的人们体育锻炼的意识。在农闲时间里,有体育锻炼行为的村民达到94.6%。其中,每周进行3次以上体育锻炼的占74.3%,虽然运动主要以小强度为主,但烟台市农村居民的健身意识已经有所改善,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也随之愈来愈强。群众参加体育锻炼已经由早期的政府组织、应付检查演变成自觉的参与行为,人们不再是为了别人而参与体育活动,而是出于对自己身体健康的需求以及放松身心的需要,由被动变为主动。因此,从思想上转变农村居民对体育的态度,培养居民的体育意识,是高效发展农村体育的关键。

3居民参与社会体育的主要目的

据调查,烟台市农村居民参与社会体育的人群里,55.31%的烟台市农村居民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强健体魄。24.30%的农村居民以娱乐消遣为目的,16.48%的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是以缓解压力为目的,3.91%则抱着结交朋友的心态,由此可见心存娱乐消遣放松和缓解压力等想法的人也不在少数,这种转变反映了人们逐步开始认识到体育能够带来的益处不再局限于身体上的健身,同时也有助于人们增进对自己的认识和缓解压力等精神上的作用。在现如今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熬夜、不规律饮食等不良习惯正在慢慢的损坏大家的身体和精神,越来越重的生活工作压力也使更多的人进入到亚健康体质,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社会体育的兴起给了人们重拾健康的希望,人们开始利用闲暇时间锻炼,以确保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愉悦。在调查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许多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并没能够很好的坚持锻炼,反而是那些老年人以及有慢性疾病或有肥胖困扰的人是体育锻炼的主力军。主要是因为许多成年人忙于工作,缺少锻炼的时间或者意识。只有等到身体真的出现了问题必须要锻炼的时候才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从另一方面讲,也正是有了这种被动的原因影响,这些人通过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认识到这样的益处,才能够在成为体育人口之后更好的保持下去。

4居民参与社会体育的主要场所

烟台市农村居民参与社会体育的场所比较集中,48.32%的农村居民选择在公共体育活动场所、马路和街道边进行体育活动,14.25%的人选择自家庭院,22.63%的农村居民选择场院、树林旁、河边、田间、草地进行体育锻炼,另外14.80%的农村居民开始选择体育场馆以及俱乐部进行体育活动。大多数烟台市农村居民选择临近居住地的街道或者空地,以及村里配置的健身路径等免费场所进行锻炼。这不仅体现了农村居民对于体育锻炼投入不足的问题,更是反映了农村配置专业的体育设施场馆的操作困难性。目前我国城市社会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仍然很不充分,更加无法为农村进行相应的设施配套,人们仅仅能够依靠现有的免费器材设施进行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的单一性限制了烟台市农村社会体育的进一步发展。烟台市农村居民对体育健身设施的需求,逐步由福利型向服务型升级,由此突显出农村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对农村体育的发展的重要性。

5居民对社会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

烟台市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逐渐提高,现有的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烟台市农村居民对于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体育健身指导以及信息咨询、体育体质监测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烟台市农村居民对于现阶段体育公共服务的开展满意度不足30%,虽然村民普遍反映近年来农村社会体育公共服务较以往有了极大的改善,但仍没能达到预期效果。尤其是体育健身指导以及信息咨询的需求急需满足,过去居民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锻炼与强度控制,缺乏锻炼的科学性,甚至存在一定的健身误区,未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阻碍了农村社会体育的发展。很多农村居民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需要专业的健身指导员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健身计划。通过对于农村居民的需求调查可以发现农村居民对于社会体育的认识程度逐渐加深,摆脱了盲目的健身活动,从而向更高层次进行发展。因此,应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与岗位设置,来满足农村居民的体育锻炼需要,使其能够科学高效的进行体育运动。

6结语

第4篇

    论文摘要:农村作为社会的结构,总是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要,以能源为动力作为物质基础的。因此,开展以农村为主的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特别是把农村节能工作列入到规划中,加强节能管理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使万元产值能耗达到同行业的先进水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农村能源的综合建设,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能源建设方针:“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开发与节约并重”。充分依靠科技进步,把农村能源产业发展和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特别是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抓紧抓实,因为它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农村能源建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具有光辉的发展前景。

    搞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一是建立建全组织机构;二是加强对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的领导;三是加大对农村能源建设的资金投入;四是充分依靠科技进步;五是加强农村能源产业和服务体系建设,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六是加大对科技、管理和服务人才的培训;七是不断地深化改革,端正指导思想,加强法制建设方向;八是抓点带面不断开拓新领域,使新能源和农村能源的建设工作向高层次发展。

    1 农村能源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建设

    农村环境问题,是当今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环境质量的恶化,对农业生物、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环境问题可分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大类,农村地区能源的开发利用与这两类环境问题都有密切的关系。能源不但给农村提供了动力,而且带来了生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但也影响了农村的环境。如新柴的消耗量方面,19世纪以前,由于需求量不大,砍伐情况并不严重,保持了生态的平衡,没有产生污染现象。而在最近的百多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生物质能源供不应求,使生态和污染方面都出现了问题。由于矿物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也为农村带来了严重的能源环境问题。由于能源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对农村和能源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健康等都造成严重的危害和重大的损失。

    2 矿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对农村环境的重要影响

    矿物能源的开发,包含了开采、贮运、加工、转换到消费。在这全过程中,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如煤在开采过程中,首先是开采占地,它破坏了地表的生态系统,影响了农业生产。另外井工开采易造成地表的沉降或裂缝并改变水体形态及渗漏而影响农田灌溉,同时也破坏了地下水资源。另一方面开采时的排污以液体、气体、固体同时存在,如酸性矿井水、泥浆、瓦斯、煤矸石等。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特别经数次堆放,会造成自燃、流失等大气污染,在煤炭的燃烧利用过程中,又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和灰渣,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等。又如水陆石油的开发会造成海水域的严重污染,影响水产业的发展和造成农田的污染。石油在燃烧时也会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3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是:采伐对环境的影响,如导致资源的枯竭,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破坏生态平衡;秸杆等大量燃烧,导致土壤肥力减退、农业减产等。如木柴在燃烧时会排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充分时会排放大量尘烟和颗粒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2)自然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是:自然能源如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海洋能等。由于不同的能源各自的物理化学性质开发利用的方式不同,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影响,如水能在开发利用发电时造成的河川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变化的影响。库区大面积淹没及周围生态、自然环境、地表、土质、农业生物等影响。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在用地热发电时,由于开发利用过程中废热污染和排放的硫化氢、二氧化碳、甲烷、汞等。特别是其中的硫化氢在高浓度时会致人死亡。利用潮汐能发电时会造成海域的污染等。在太阳能大规模集中开发利用的地区,可能会造成太阳能的回流,影响局部环境的变化,如气候变化和生态失衡。太阳能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大量的有毒和可燃性气体,如三氢四磷、四硫化硅等。会对居民带来危害。开发利用风能发电时,会造成噪声的危害等。

    因此,在开发利用自然能源时,必须充分考虑对局部环境的危害,并制订出预防措施。

    4 几个重要的能源环境问题

    (1)气候变化。近百年来,地球气候已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是全球变暖,其原因就是温室效应。而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温室效应带来的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极地冰雪的部分融化、海水变暖和膨胀,海平面上升使沿海居民的安全受到危协。另外带来的是干旱和沙漠化的扩大、旱涝频率上升和虫害增加等。

    (2)酸雨的出现。

    (3)主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造成的。酸雨的出现,造成土壤酸化,肥力减退,农作物减产,森林衰亡,植被枯死,水体酸化和水产的影响等。

    (4)臭氧层破坏。主要原因是氟里昂的大量使用,矿物能源的消费和生产化肥产生的氧化氮造成的可导致过量辐射的影响。

    (5)烟雾。烟雾是燃烧含碳量高的燃料造成的烟雾污染,主要是煤的矿物能源消费排放的影响污染物占百分之八十,烟雾能反射和吸收太阳辐射,严重时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减产,也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农村环境问题 特殊性 原因 建议

1.引言

在环境问题已经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的今天,人们开始把视野从城市转向更为广阔的农村。在中国,农村人口高达9亿,且分布地域广阔而分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脱贫致富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已经暴露的各种环境问题也亟待解决。因农村环境问题特有的重要性与特殊性,目前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及国家环保总局的《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都已明确了解决并改善农村环境问题的目标。

2.农村环境问题概述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增大,农村环境日益恶化,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与身体健康,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污染转移及乡镇企业排污造成的环境污染。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耗能高、污染重、难治理的企业迁往农村,而农村为图眼前快速的经济增长大多欣然接受。这些迁入的企业和当地自身发展的乡镇企业一样,大多规模小,资金技术力量有限,污水处置设备不完善,布局分散不利监管,加之地方保护主义情况存在,使得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排、偷排河流及农业灌水渠道难以根除。由此造成的水体污染,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生长,还会危害到农民及畜禽的健康。此外,约90%以上的城市垃圾在郊外农村填埋或堆放,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污染当地的土壤、水体和空气,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

(2)由化肥、农药和地膜等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农业污染。据统计,我国化肥年使用量达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吨每平方千米,远超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吨每平方千米的安全上限。不仅如此,化肥利用率仅为30%―40%,其余60%―70%进入生态环境,导致土壤有机质降低、理化性质恶化、肥力下降,还会加剧湖泊、海洋的富营养化。我国地膜年使用量超过60万吨,多为价廉的一次性产品,不利回收,据调查,平均残留量为3.78吨每平方千米,因此,造成的减产损失可达产值的20%。

(3)农民生活污染及由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带来的环境问题。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村生活垃圾逐渐集中化,且其中多为难分解的塑料制品等。农村每年产生的约1.2亿吨生活垃圾和2500万吨生活污水,在无处理堆放及随意排放的情况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荀彦平、张有贤,2006)不仅如此,规模化养殖业的兴起带来了一种新的污染方式:养殖业的粪便直排。据统计,我国每年养殖畜禽排放的粪便粪水总量已逾17亿吨。据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23个省市的调查显示,90%的规模化养殖场未经过环境影响评价,60%的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由于点多面广是这类新型污染的特点,对于该类污染的治理难度较大,效率偏低。在一定程度上,由此导致的水体污染与工业污染的总和相当。

(4)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在广大农村地区,地处偏远及开发度不足限制了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很多地区被迫选择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种掠夺式的开采会破坏当地的局部生态环境,进而提高自然灾害发生的几率。该类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问题,土地沙化和石漠化问题;局部地区土壤盐渍化问题;草地面积的减少;河流断流及湖泊绿洲的萎缩,地下水位的下降;矿产资源开发造成大面积土地破坏。(荀彦平、张有贤,2006)

3.农村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及其原因

为区别于城市中的各种环境问题,总结农村环境问题特点有:污染源分布点多、面广且分散;缺少必要的污水、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置设备、场所;影响地域广、人口多、时间长,且潜在危害性大。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经分析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生存困境。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相对于城市的日趋繁荣,农村的经济发展迟滞,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部分自然条件较差地区的农民而言,迫于生计,常以开山修路、毁林种田、过度放牧、开采矿藏等方式改善生活。随之而来的,如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沙漠化、盐碱化等环境问题也因此加剧。较之城市生活,农村的工作机会偏少,农耕生产回报较慢,因此,陷入生存困境的农民们倾向于通过发展工业致富。在资本引进方面,因农村地区投资环境偏差,多以土地及矿产资源吸引资本。以此模式进入农村的各式企业,常常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牺牲了当地生态环境,加剧了农村环境问题。(荀彦平、张有贤,2006)

(2)环境意识薄弱。环境意识尚未在农村地区深入人心,而政府管理层环境意识的缺失造成的危害则更大。基层政府常关注传统职能,偏重短期经济收入,对环境问题则相对忽视。农民群众对环境权认识不深,在切身利益未受损时多轻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时则对自身权益的法律救济不甚了了。

(3)环境投入不够,法制不够健全。由于农村经济欠发达的状况一时难以改变,当地政府可能尚无力组建全面的环境保护体系。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完全由国家财政补贴环保支出显然不现实。我国现有的农村污染防治法律体系亟待完善,在部分环保领域依然存在立法空白。目前,立法上对于各个不同类型企业的环境保护规定,普遍缺乏针对性,导致实际操作中的执法难度较大。(张浩,2007)

4.从农村环境规划角度提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建议

环境规划是为使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此类规划于城市中的应用已初见规模,但由于农村环境问题关注度不够,因此,农村环境规划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村已有环境保护意识,自觉采取一些环保措施,然而因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必要的引导,往往加大了环保投入却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对广大农村地区实施环境规划,是近几年我国环保事业亟待采取的措施。

农村环境规划应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农村居民提供让他们长期发展和逐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环境保障。良好的农村环境规划方案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其中,笔者认为以下几点需予以重视。

(1)从宏观上规划整个区域的农业生产结构,并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协调关系,避免过度重复影响其经济性,大力提倡发展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在生态农业中,以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把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和组织开展农业,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使农村环境问题的恶化得到有效的遏止。

(2)规划要保证经济性并尽量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避免过多的管理成本与税赋压力,必要时可采取政策倾斜、财政扶持。由于农民最为关注的是增收致富,因此,规划的可操作性要求农村环境规划建立在经济性的基础上。应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予农民关于环境规划的各类指导意见,改善现有制度以激励环保新技术的开发、农业技术推广,并辅以政策资金扶持、合理的生态补偿、有效的环境质量监控管理。(叶安珊,2006)

(3)注重节水节能,从源头控制污染,加强产前预防,弱化产后治理。水资源规划应开源、节流、治污并重,在西北缺水地区尽量回用中水,实行错峰调蓄补充河湖水源;农业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切实加强乡镇企业污水排放监管,避免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饮用水、灌溉水取水河道。同时,加强农业环保技术推广,建立农业污染监测网络与控制体系。对化肥、农药、农膜使用者加强教育和培训,减少施肥盲目性,推广高效、低残留农药和可降解地膜的使用,提高化肥、农药、地膜利用率。

(4)对农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注重基层干部素质培养,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保护。相关职能部门应统一协调农业资源的配置,对各企业布局合理化统筹,同时因地制宜地开展地方生态旅游。在干部素质问题上,应将环境保护的相关目标纳入干部选拔与考核指标中,加强基层干部的环保意识。在立法完善问题上,应推动环境保护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推动环保法制进程的同时,也应加强环保意识宣传、教育。(郑环,2006)

5.结语

农村环境保护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百年大计,虽因短期效益较低一度被忽视,所幸现已得到政府及公众的关注。相信在全民关注与良好的环境规划之下,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荀彦平,张有贤.对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年第4期.

[2]李世元.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问题研究.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年第2期.

[3]叶安珊.论中国新农村战略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选择.桂海论丛,2006年11月第22卷第6期.

第6篇

据调查,大部分农村幼儿园对学前教育认识的变差,以及为了更好的迎合家长的需求,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小学化”倾向。教师在教法上一般采用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念,幼儿读;教师做,幼儿看的“注入式”模式。而且教学内容偏重于读与算,幼儿大量的户外活动时间被挤占。这些枯燥的教学方法、教育形式严重违背了幼儿教育和幼儿成长规律,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给幼儿的健康全面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这些都是农村幼儿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源。

二、家庭教育薄弱

一方面由于农村的教育水平不高,制约着农村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在园是否健康、安全,大部分家长在与老师交谈中,也只是关心孩子在园吃的可好、睡得可好、是否调皮,完全不重视孩子心理成长以及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滞后,农业人口占60%,很多年轻力壮的人都去周边发达地区打工,这就催生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由于留守老人文化程度低,还要忙于田间农活,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配合幼儿园进行教育活动也就形同虚设了。

三、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对策及思考

1.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园条件

在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使用中,仅有很少的部分被用于学前教育事业,而这部分经费中的绝大部分又流向了城市幼儿园,供给农村幼儿园的经费所剩无几。即便园内领导、老师想要规范办园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更应该依法保证农村幼儿园的财政经费,认真落实《教育法》将农村幼儿教育纳入当地的财政预算和工作计划中。力争做到专款专用,任何部门不得挤占、截留、挪用。

2.加强师资力量,巩固队伍建设

第7篇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传统观念;师资力量;办学模式;生源质量

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对农村广大求业人员所进行的种植、养殖、加工、运输、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既指农村中的教育要强化为农村发展服务,也指城市中的教育要强化为农村发展服务的功能;而且,农村职业教育还应着力于培养大量能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人才,追求类别和层次的多样化。

一、传统观念束缚

长久以来,人们已习惯把普通教育视为“正统教育”;而把农村职业教育称为“次等教育”,视为那些“升学无望”的“弱势人群”、“边缘人群”的“社会救济”,是在无法继续接受普通教育的情况下不得已做出的选择。

职业教育发展遇到这种问题是一种必然,这种结果可归因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我国“重商轻农,重工轻农”、“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观念及“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文化的渗透,对重视动手技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然存在着忽视甚至鄙视。这种文化影响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消除的。再加之城乡差距过大的“二元结构”,让许多人从心里看不起农民,多数农民内心充满自卑感,这使得脱离农村、接近城市、走进城市成为许多农民的愿望。因此对子女接受教育这件事,“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夹杂着离农心态和长期生活方式养成的务实心理让他们更多地选择让子女通过普通教育升大学,毕业后留在城里这一途径,认为这是彻底改变子女身份、摆脱农村乃至家庭命运的唯一出路。正是这种陈旧的观念导致社会上人们从内心深处鄙视技能和技术的学习,轻视现代意义上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也使得以培养劳动技能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的职业教育陷入困境。

破除这种观念束缚,首先,可以通过电视、网络与报纸等大众媒介宣传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让公众了解农村职业教育在劳动力转移及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帮助农村职业学校塑造新的形象,从根本上消除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并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对人才需要的多层性、多样性和客观现实性。其次,利用实证研究的结果教育人们。不同教育类型的中等教育毕业生在收入和就业层次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且职业教育毕业生待业时间明显短于普通教育毕业生。通过这些方式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营造一个有利的舆论环境。

二、师资力量薄弱

一方面,职业院校的办学历史不长,其师资队伍多由原来的普通院校的普通教师构成,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不相适应。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认识上的偏见,职业教育常常被看成低等教育,待遇较低,许多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不愿意从事职业教育工作,也难以引进高水平的科技和管理人才到农村职业学校做兼职教师,这使得职业学校的教师比较紧张。甚至不少学校开了专业,却没有专业教师,名不副实。2005年全国农村职业中学的专业课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6.7%,实习指导教师仅占2.7%,教师总体学历达标率仅为37.42%(含城市职业高中)。以上种种情况表明农村职业学校教师资源总量不足,师资队伍的结构、素质和能力不能适应专业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要使职业教育的学生具有竞争能力,就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抓住职业教育实践性的特点,让教师及时了解本学科、本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让他们的知识、技能得到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其次要开辟多种渠道,加大对骨干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力度。人才引进不能只局限于普通院校毕业生,也可以给优秀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提供留校任教的机会,或聘请企事业单位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到学校任教。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待遇,不断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对教师的工资要按时足额发放,决不能以任何理由拖欠,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能够安心执教,从而逐步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的稳定的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三、办学模式“普通化”

当前农村职业学校中有不少是由普通高中改制而成,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基本上源于普通中学,长期以来形成了以专业定向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方式,甚至教学内容都是多年一贯制。在专业设置上,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在教学上,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偏重基础理论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教材上,内容陈旧,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在管理上,依然是以课堂讲授为主来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计划;在教学评估上,忽视实训、实践基地的建设,只注重学生知识多少,忽视学生能力高低。这种融“教堂式”、“填鸭式”、“守株待兔式”为一体的传统的办学模式是不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与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对劳动者数量、质量、类型、层次、结构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使得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较差,难以满足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进而也导致了农村职业学校缺乏吸引力。

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明确人才培养方向,调整专业布局和更新课程结构。在教材建设上,要改变目前“少、空、旧”的局面,建立既注重基础知识又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的全新教材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要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从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向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转变,另外,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用技能,开展灵活多样的专业技术培训,为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在培养目标上,调整过去单纯针对职业岗位、学生职业技能过于单一的培养方向,将其扩展到着眼于劳动者的整个职业生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适应岗位变换的能力。其次,要优化专业结构以适应市场发展要求,并实现农村职业教育品牌化。这就要求农村职业教育瞄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路径,围绕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战略,立足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努力开发具有资源优势的特色农业和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专业,培养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技术人才。

四、生源质量差

“生源质量”是一个包含“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全面质量标准体系。但是,这种全面的质量观在衡量“生源质量”时几乎是不可操作的。因此,人们普遍用考分来衡量生源质量。当前大多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无需中考分数,对学生来者不拒,成了零门槛,无竞争入学。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农村职业学校不断降低生源要求就像市场上的产品不断降低价格一样,在一定的范围内,能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但当这种价格降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不仅不能增加需求,不能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反而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极大危害。这种无竞争入学会使农村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大大降低,从而给学校的毕业生质量也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给用人单位带来对职业教育学生素质的偏见。另外,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毕业生的总体质量严重下降,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就业困难又反过来影响学生入学的积极性,致使“马太效应”出现。这种效应使得农村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越来越低,并被冠以“次等教育”,导致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农村职业教育产生“本能”的抵触。这种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农村职业学校的招生。尽管学校的老师上门去动员学生来上学,学生也不愿意来。很多学校就把招生任务分配给教职工,发动全校教职工四处奔走,并制定各种奖罚措施调动教职工的招生宣传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工作的艰苦性与繁杂性,并影响了教师继续学习的热情。还有不少学校为了多招生,把原本应该在教学环节上竞争的主战场前移到招生环节,在招生宣传上做文章,把商场上的惯用手段用在了招生上。在本地招不来学生,就到外市县靠夸大的招生宣传来招生。这就迫使农村职业教育陷入另一个恶性循环中,这种“变脸”的职业教育不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职业学校的监督和管理。首先政府要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要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保农村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要对农村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监控,建立督导评估制度,制定办学条件评估和教育教学水平评估标准。其次学校要积极打造农村职业教育的品牌、推介农村职业教育典型,探索农村职业教育特色的培养模式,以质量和特色求得新发展,例如:实施新的以职业岗位的综合能力为基础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与国际接轨;加强重点专业建设,树立品牌意识。再次,把农村职业教育真正办成传播文化知识的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让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成为传播农业科学技术的主力军,这样才能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和声誉,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刘春生,王虹.农村职业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2:1-111.

[2] 张力跃.多重视域下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8,(26):22.

[3] 聂伟,罗明丽,杜侦.从教育供求角度分析我国中职教育

发展的困境[J].职教论坛.2009,(4):28.

第8篇

该课题组的20余位专家及500多名调查员,于两年时间内先后在北京、山东、河南、浙江、新疆、内蒙古、湖北、广东七省(区)一市发放调查问卷近万份,并以乡镇及乡村的完全中学、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小学和乡村教学点五类学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方法获取了大量数据,尤其是关于我国乡村小学和村教学点的有关研究数据和结果,填补了国内同类研究的空白。

农村学校体育在发展

调查显示,在各类农村学校中,体育课正常开课率,完全中学和中心小学可达到87%左右,初级中学和乡村小学达到82%左右。尤为可喜的是村小及村教学点的体育开课率已达到77%左右。这说明各地教育部门在改善农村学校体育方面给予了实质上的重视。在“两操”方面,农村学校开展早操率达61%以上,其中完全中学达72%,村教学点达56.1%;开展课间操率近70%,其中完全中学达80%以上,村教学点为54.2%。在课余训练方面,研究结果表明,80%的农村学校参训学生文化课成绩较好或与不参训学生无差异,说明体育活动对学生文化课学习有促进作用,也表明大多数农村学校比较重视参训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已形成农村课余训练的良好势头。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近些年来通过培养和培训,专职体育教师已达61.8%。体育教师的学历和合格达标率也比前些年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一批青年体育教师的充实,为农村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与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向前发展并存的,是令人焦虑的问题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学校中完全实施体育教学大纲率为44.3%,其中村小和村教学点仅为29%左右。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农村学校体育规范化教学水平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现行大纲严重脱离农村学校实际。在依教案教学方面,中心小学以上为80%,村小和教学点仅为50%左右。这表明农村学校体育的随意性教学现象还十分严重。在制约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中,缺乏教师占首位,其次为缺乏器材。学校类型越基层,缺乏教师和器材的阳性率越高。例如,完全中学缺乏体育教师阳性率为10.11%,村教学点为26.67%。另外,对体育课无要求,挤占体育课时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这说明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状况,不仅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取决于社会对体育的观念和态度。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率较低(仅为55%),带来的后果是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难以落实。近年来,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缺额数字仍然较大,职称和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尚不足7%,中、初级职称和无职称教师占93%以上;中老年教师不足20%,40岁以下教师占80%以上。这一结果提示,今后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将是一项巨大工程。调查还表明,近三年体育教师减员比重约为11.15%,相当于每年减员近4%。在教师减员的因素中,非自然减员比例过大,内地省份约为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达69%。体育教师转业流向,主要是公安、税务部门和从商或回家务农。其主要原因是地位低下、工作劳苦而酬劳低等。在体育器材方面,调查学校的体育器材达标率为39.1%,村小和村教学点仅为34%。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体育的位置没有摆正、缺少经费,但也与现行体育器材配备规定指标与农村学校体育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有关。建议与参考对策

为实现下世纪初叶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目标,专家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和对策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

不断完善农村学校体育管理体制。教育部门主管,体育部门配合管理,“教体结合、优势互补”,建立自上而下的网络性体育教研组织。

加强农村学校体育的法规建设,编写符合农村实际的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重新修订“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

第9篇

中国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如何?体育课开课率怎样?师资队伍建设状况如何?以北京体育师范学院曲宗湖教授为组长的“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历经两年的调研论证,日前在山东师范大学进行了课题成果报告。他们的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在稳步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可谓任重而道远。

该课题组的20余位专家及500多名调查员,于两年时间内先后在北京、山东、河南、浙江、新疆、内蒙古、湖北、广东七省(区)一市发放调查问卷近万份,并以乡镇及乡村的完全中学、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小学和乡村教学点五类学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方法获取了大量数据,尤其是关于我国乡村小学和村教学点的有关研究数据和结果,填补了国内同类研究的空白。

农村学校体育在发展

调查显示,在各类农村学校中,体育课正常开课率,完全中学和中心小学可达到87%左右,初级中学和乡村小学达到82%左右。尤为可喜的是村小及村教学点的体育开课率已达到77%左右。这说明各地教育部门在改善农村学校体育方面给予了实质上的重视。在“两操”方面,农村学校开展早操率达61%以上,其中完全中学达72%,村教学点达56.1%;开展课间操率近70%,其中完全中学达80%以上,村教学点为54.2%。在课余训练方面,研究结果表明,80%的农村学校参训学生文化课成绩较好或与不参训学生无差异,说明体育活动对学生文化课学习有促进作用,也表明大多数农村学校比较重视参训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已形成农村课余训练的良好势头。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近些年来通过培养和培训,专职体育教师已达61.8%。体育教师的学历和合格达标率也比前些年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一批青年体育教师的充实,为农村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与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向前发展并存的,是令人焦虑的问题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学校中完全实施体育教学大纲率为44.3%,其中村小和村教学点仅为29%左右。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农村学校体育规范化教学水平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现行大纲严重脱离农村学校实际。在依教案教学方面,中心小学以上为80%,村小和教学点仅为50%左右。这表明农村学校体育的随意性教学现象还十分严重。在制约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中,缺乏教师占首位,其次为缺乏器材。学校类型越基层,缺乏教师和器材的阳性率越高。例如,完全中学缺乏体育教师阳性率为10.11%,村教学点为26.67%。另外,对体育课无要求,挤占体育课时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这说明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状况,不仅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取决于社会对体育的观念和态度。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率较低(仅为55%),带来的后果是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难以落实。近年来,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缺额数字仍然较大,职称和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尚不足7%,中、初级职称和无职称教师占93%以上;中老年教师不足20%,40岁以下教师占80%以上。这一结果提示,今后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将是一项巨大工程。调查还表明,近三年体育教师减员比重约为11.15%,相当于每年减员近4%。在教师减员的因素中,非自然减员比例过大,内地省份约为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达69%。体育教师转业流向,主要是公安、税务部门和从商或回家务农。其主要原因是地位低下、工作劳苦而酬劳低等。在体育器材方面,调查学校的体育器材达标率为39.1%,村小和村教学点仅为34%。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体育的位置没有摆正、缺少经费,但也与现行体育器材配备规定指标与农村学校体育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有关。

建议与参考对策

为实现下世纪初叶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目标,专家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和对策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

不断完善农村学校体育管理体制。教育部门主管,体育部门配合管理,“教体结合、优势互补”,建立自上而下的网络性体育教研组织。

加强农村学校体育的法规建设,编写符合农村实际的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重新修订“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

第10篇

关键词:农民素质;农村稳定;措施

中图分类号:D422.6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国家逐渐关注农村的建设与稳定,国家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农村的发展与稳定对于国家的建设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农村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持。农村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农民的支持,农民的素质对于农村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我国农民的素质整体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的提高可以更好地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当前我国农民素质现状

农民的素质不仅仅是指农民的文化素质,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农民素质的提高对于农村的建设和稳定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当前我国的农民整体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以便更好地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对于农村的建设逐渐重视,支援农村建设的资金和科学技术支持也逐渐增加。农民的素质对于农村的建设和农村的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当前的农民的素质现状并不容乐观,在今后的农村建设中应该努力提高农民的素质,更好地适应农村社会的发展。

1.1当前我国农民的思想素质有待于提高

农民的思想素质关系着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是当前我国的农民的思想素质整体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民大都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民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比较深。大多数的农村地区的农民并没有高尚的生活理想和生活目标,这对于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很多农民并没有强烈的荣辱感,也没有集体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这对于农民的团结合作和农村的稳定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农民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甚至一些比较偏远地区的人们还经常有迷信的行为,很多农民由于生活的地区十分偏远或者封闭导致农民的思想保守,难以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的要求。

1.2当前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

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对于提高农业的生产和实现农村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整体不高,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和稳定。一方面农民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另一方面农民掌握的科技知识也比较少。农民文化程度低对于接受新的农业种植知识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不利的影响。大多数农民并不懂得科学种植和科学养殖,导致农村的经济发展缺少相关的技术支持,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村的稳定。

2如何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稳定

农民素质的提高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的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农村的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首要任务。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实现农村稳定的主要途径,因此在今后的农村发展中要积极提高农民的素质。

2.1注重农民的文化教育

对于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教育对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需要注重义务教育的落实,如今国家为了发展教育已经减免了义务教育的费用,农民应该积极接受义务教育,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另外对于农民还需要注重相关的培训和教育辅导,比如可以在农村地区普及农业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这样不仅仅可以增加农民的科学知识同时又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农民进行科普知识的讲解,可以通过农村广播对农民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

2.2重视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

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农村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农村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逐渐突出,比如虐待老人,缺少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辱感等等,这对于稳定农村的发展十分不利。当前应该对农民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通过播放电影的形式或者是开会的形式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逐渐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2.3发挥大学生村官和模范党员的榜样作用

随着国家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视,大学生村官制度逐渐普及,大学生村官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入农村地区,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更好地促进农村的发展。在今后的农村发展中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榜样作用,为农民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另外还需要发挥农村党员的积极性,对农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好地促进农村的发展。

农民素质的提高不仅仅需要农村的自身的发展,同时还需要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国家应该积极鼓励专家下乡向农民介绍相关的种植技术,为农民提供丰富的书籍更好地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农村稳定。

3结语

农村在我国的发展中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对于我国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农民的整体素质并不高,由于农民素质不高导致一系列的农村社会问题逐渐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稳定。农民素质对于农村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今后的农村发展中应该积极重视农民素质的提高,更好地促进农村的发展。国家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同时农民也应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第11篇

一、经济落后,学生基础差

受农村经济落后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物质生活方面,也表现在教育方面。在一些中大城市里,小学都开设了英语课程,甚至连幼儿园也增设了英语课,到处都是各种英语辅导班,许多孩子五六岁就能流利地使用一些日常基础用语。而农村小学对英语教学重视不够,课时少,随意性强,教师教学水平低,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基础差。加上许多人认为,小学英语学好与否没有关系,反正上初中以后仍要从头开始学。还有许多农村小学根本没有开设英语课,有的学生在进入初中时甚至连二十六个字母都不会。而且进入初中后,学生学习的科目增多,各科压力大,时间也不够分配,学习起来更是困难重重。

二、新教材容量大,内容偏

新课标英语的目的之一是想让新教材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动力。而初中英语教材中有些内容,对于一个甚至连自己的县城也没去过的农村孩子来说相当遥远,例如pizza、online等等,学生对这些词汇毫不熟悉,无从理解。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成了主要的表演者,无形中淡化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反过来更加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人为地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

另外,新课标英语的词汇量超出了以往教材的好几倍, 因而对学生仅是英语词汇量方面,就成为他们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抱有畏难情绪。再加上不少单词的拼写太难,记忆起来实在太费劲,有将近一半的学生难以记忆,面对这么多令人望而生畏的单词,即使孩子的求知欲再强,也不会对自己丝毫不感兴趣的东西牢固记忆吧,毕竟他们还只是孩子。如果教师逼着学生记,势必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乃至产生厌恶,稍有不慎,就会使学生彻底放弃英语学习,英语教学的所有压力就都留给了初中英语教师。

三、师资力量匮乏

硬件的改善是有形的、快速的和显而易见的,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却是缓慢的、隐形的、循序渐进的,同时也是致关重要的。在新课程背景下,外语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的示范者,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向导”的作用。因此,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与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着必然的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外语教学质量提出“5个因素和1个公式”。5个因素是:1.国家对外语教学的政策;2.学生的来源与质量;3.教材的质量;4.教学环境条件;5.教师的素质。1个公式是: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教法(3分)+环境(4分)]×教师素质。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教师素质的分值越大,乘积则越大,教学质量则越高。在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因素中,教师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许多的农村学校都存在着缺少英语教师或者英语教师不够专业的问题,有的教师甚至是一人上几门学科。

在资源设备方面,农村小学教学方法、资源、手段落后于城市小学。乡村的孩子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除了学校发给的课本外,很难再获得其他的学习资源。然而中学所学的知识难度与广度都在不断提高,没有一定的参考资料予以辅助学习,成绩将难以提高,特别是有着大量的语法、词组与搭配的英语科目。另外,目前只有极少学校建有语音室和电教平台,部分学校有录音机、VCD机、电视机等电教设备,但与教材相关的配套材料缺乏。英语教师上课基本上还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即一本书、一支粉笔,最多加一台录音机。而这种“满堂灌、英译汉”的教学方法,不仅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且根 本不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也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兴趣,以至于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愿意继续学习英语。

四、缺乏口语环境

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交流。农村中学在英语学习和使用中,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英语学习特需要一定的母语环境,由于缺乏英语氛围,平时无法接触到广播、电视、电影中的英语场景和片段,更加无法接触到外国人,农村学生对于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是相当陌生的。学生每学期一般只能接触英语口语练习两到三次就相当的幸运 ,每次交流的时间也很短,其他任课老师则都是用汉语教学。除了课堂,学生基本上听不到英语,学了英语没处交流。语言学习脱离了实践,学生的语用能力得不到锻炼,进步迟缓。更不用说组织英语角及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朗诵比赛、英语晚会、英语短剧等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了。由于缺乏英语氛围,平时无法接触到广播、电视、电影中的英语场景和片段,更加无法接触到外国人,农村学生对于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是相当陌生的。

五、以应试为目的,交际功能淡化

大多数生活在农村里的孩子都有着严重的自卑感,对自己的前途不抱任何希望,无心学习。有许多学生都只为拿一个初中毕业证,他们对学习毫无兴趣,也无所谓学得如何。加之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每个学校都是以应试为目的的,他们只重视学生的考分如何,教师也因重视英语知识的灌输,常常忽略文化意识的培养,更也无暇顾及学生在学习英语后的实际使用。这使得许多学生成为了中式英语的传播者、做题的机器,只会纸上谈兵,而根本无法把所学英语用于交际之中。实际上,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反映,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注重源语文化的学习。

由于存在上述的原因, 新课改的实施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与矛盾,要保障英语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应多站在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角度看问题,还需考虑到广大农村中小学的实际困难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

第12篇

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丰富的人才资源,可以说我国农村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许多不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需求的状况仍然存在,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一、新形势下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几经改革,但“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依然严重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政策制度、文化思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存在“城市中心”取向,为农服务的自觉意识不强。

2.教育领导选拔机制处在政府化,而非市场竞争化

一线教师如果担任领导的话,首先,选用教材最起码能贴近实际,适合当地实情;第二,合理利用本校的有效资源,对症下药,做到岗位不虚、效果明显。第三,激励制度更人性化、合理化,更好的鼓励教师上进、努力等。

3.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各类教育资源整合协调不够

近年来,我国农村和农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农村面临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大量富余的劳动力需要转移,这些都对农村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4.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

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教师的整体数量和结构也不尽合理,农村教师流失严重,教师进城成为一股“疯”。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比较低,而且地方政府补贴不到位的现象实属家常便饭。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工作环境条件差,其生存现状和精神状态令人堪忧。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进修学习和培训机会缺乏。

5.城乡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初中辍学问题严重,义务教育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东、中、西部农村教育存在较大的差距。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已全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中、西部地区普及初等教育仍困难重重,学生的辍学率还比较高。

二、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的成因

中国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这已经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识,但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显然还不一致,不同人看到了不同的方面,或者有人看到表面问题有人看到深层问题。众说纷纭,很给人迷惘的感觉。

专家的意见不统一,信不得一家之言,没办法,只好自己来观察、总结。我总认为,在认识不容易达成一致的情况下,问题背后的原因一定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不能首先把教育问题的成因归于一种。不同的原因会形成不同的问题,所以有必要把教育问题分解,通过分解问题来追溯其成因。

1.国情因素

从这近四十年的改革史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变化。从一开始,教育中的人格标准是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政治上的要求是教育目标的首要来源,然后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这个时候人的心理成长要求被严重忽视;随着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转变,意识形态对于教育目标的影响开始减小,一方面经济发展政策的要求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受开放的影响,现代教育思想也进入教育体系,对个体发育要求有所重视(当时提出了“三个面向”);九十年代以来,意识形态的影响日趋薄弱,经济发展要求对教育目标的影响成为最重要的方面,并形成对个体发育要求的压制。

2.定位因素

中国的教育也是政府控制和实施的,而不是完全以市场方式来提供和分配,但是与我们的定位不一样的是,政府不仅是教育的实施者,也取代了社会自身,成为教育目标和方针的确定者。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除了教育系统的官员,并不存在民间的影响渠道,来对教育方针的制定产生影响,这个社会其实在被动地接受政府加之于教育的目标和方针。那么政府制定的教育方针合乎我们对教育的定位吗?容易想到的是教育的意识形态化问题,它明显是政府在教育中夹带的私货,但问题不是这样简单。

我们对比西方教育。西方教育的的特点是倾向于提供适应现实社会可能需要的各项基本能力的培养,尽量不提供思想和价值上的倾向性,也就是说,西方教育对于受教育者人格的影响范围是有限制的,它的目标是使个体适应社会生存,但不影响他如何去生存。但中国的教育显然不一样,中国教育力图影响个体人格的各个方面,在各个方面都制定标准,减少个体发育中的自由度。

在同等的前提下,并没受到其它因素约束的政府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制定人格标准,把这个人格标准加之于教育,作为教育的目标。我们应该看到,政府作了两件事:一是在教育体系中尽可能多的控制个体的人格发育;二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施政需要制定不同的人格标准来作为教育的目标。其中第一个方面是不变的,而第二个方面则在不断发展。

社会对于教育对象的要求,是通过提出明确的人才评价标准,以及教育对象之间围绕这个标准的竞争而实现的。我们可以看出,人才评价标准,以及教育对象之间的竞争性,都与政府的政策紧密相关。教育对象之间的竞争性由社会的就业率决定,就业率越低,竞争性就越强,社会的人才评价标准就越容易成为人们自发的追求;反之,社会成员的价值追求就越多样化,与个性发展的冲突越小。目前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显然忽略了社会的要求,忽视了就业率等基于社会成员真实需求的指标,它使社会成员承担了沉重的就业压力。

三、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建议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三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继续探索农村教育发展的社会政策和条件支持,加快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涉及到管理体制、课程教材、经费投入、教学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问题,但最根本的是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政策导向的转变。

1.继续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端正农村教育的服务方向,提高“为农服务”的自觉性。

2.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3.坚持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摆在突出位置,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第13篇

关键词:德育德育体系德育网络德育顽症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过程评价

一、分析德育现状,拓展德育课题

学校在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构建研究课题”中,对“中学的德育现状究竟如何”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调查分《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双路中学原一年级173人,原二年级149人,原三年级165人;选取与学生样本相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及学校德育干部、校领导25人。调查结果均通过统计对比分析。这项调查结果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以前双路中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提供了现时的着眼点和着手点。为此,我们对这项调查结果与分析特别予以总结。

调查结果1、德育要求缺乏一贯性

德育目标内容缺乏一贯性。德育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要求,也就是说,通过教育要促使受教育者成长为具有何种道德品质的人。变动不居的德育要求,使得德育工作总是浮在表面,难以深入下去。如果倡导的德育目标总是变来变去,就很容易滋生浮躁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工作作风。这种尚处于“他律”阶段的道德行为,一旦脱离了外在的控制,很容易倒退到最初的状态。

调查结果2、重智育轻德育的倾斜价值取向

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成了一种普遍的倾向。从过去的“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今天的“出国热”、“电脑热”,人们的意识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看重知识,看重分数的倾向。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考分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高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分而淡化品德表现。社会需要、就业压力、高收入的回报,以及家长的投入与期望等原因,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升学竞争的压力,这就使学校德育工作受到巨大的牵制。在很多学校,德育处于智育的从属地位,评“三好”常常是“一好”代“三好”,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完整性及渗透性都不能在学校工作中有所表现。因此,德育工作总是流于形式,而很少落实到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上来。

调查结果3、家庭、社会与学校德育步调不一

学校德育是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方式。但是,学校内部的德育环境建设由于受物质条件的制约普遍比较落后。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影视、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迅速扩展,大量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单亲家庭的出现,无不使学生的成长脱离了家长的正确引导,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学校德育侧重于正面教育,灌输的是真、善、美的东西,而学生在家庭、社会却耳闻目睹了许多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园,感受到多彩多姿的社会时,便会感到学校、老师灌输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显得多么单薄、多么脆弱,以至于出现了“学校辛辛苦苦教育五天,抵不上学生回家两天”的状况。

调查结果4、教师思想不统一,共识没达成,德育体系没构成。

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教育,忽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作用,忽视作为独立个体,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个别差异的、有智慧的、有情感的人的存在,忽视了学生个人存在学生知、情、意、行不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起不到共同发展的作用。各个环节、部门在对德育的认识上没有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构成德育体系,形成德育氛围。

实验研究表明:改进我校的德育工作,重新树立学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已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经过认真分析,确定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德育工作前瞻性原则,“以人为本”,树立德育的核心地位,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确立“抓基础、严管理、重建设、讲实效、创特色”的工作思路,以整治学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德育工作重点,逐步完善教师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扩展德育的深度和广度,完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结合”网络,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实施德育的现代化、科学化,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建设教师队伍,形成育人环境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我校逐步形成了以“学习研讨——实践体悟—反思重建”为主要抓手的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基本思路和策略。

1.抓学习研讨。“整体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体系研究”推广实验,要求从校长到教师的整个教育观念进行全面更新,形成一整套以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为基础、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涵盖着目标、价值、对象、活动及管理的现代教育观念系统,并通过积极的研究性实践,将理念转化为校长、教师的不断创新的教育教学和办学行为。因此,学校提出了“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立足终身、管有特点、教有特色、学有特长”的办学理念。

2004年刚进入实验,学校便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体系的理论上。学校把我校的《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的构建研究》的开题报告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部内容复印,装订成简易小册,发给实验教师人手一份。在经过了一个阶段的初步学习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学习和感悟的实效、进一步营造学习氛围、丰富学习形式,学校通过交流、辩论和研讨,起到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提高的学习目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校还组织了多次专题学习研讨活动。

2.抓实践体悟。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提高,理论学习是基础和前提,但光凭看专著、学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通过自身的实践和体悟,才能逐步达到观念的内化和迁移,并将内化了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我校实验课题开题以来的推广实验中,十分注重抓教师的实践体悟,一方面充分关注日常的课堂教学,通过班级的班团活动来具体指导和掌握教师日常德育管理实践的状况;另一方面,学校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活动来强化教师的实践体悟,每学期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一项专题研讨,人人上德育研究课、个个班级召开主题班会,丰富的经常性的有指导的实践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坚实和宽阔的舞台。

3.抓反思重建。“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的构建研究”非常注重教师反思和重建能力的培养。主动的反思习惯、良好的反思和重建能力,是教师自我持续提高与主动发展,成为“智慧型”新型教师的一种重要途径。我校将培养教师的反思和重建能力与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紧密结合,作了积极的探索: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学校不仅是育人的主阵地。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学校注重研究新时期校园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教育发展的规律,研究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二是根据教师上交的“德育教育反思笔记”,校实验指导小组及时发现和捕捉教师实践研究中的“亮点”,并帮助其总结,形成案例或课题,开展个人特色项目的研究;三是充分发挥教研组在培养和提高教师反思重建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在组内积极倡导经常性的集体反思和重建,并根据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确定新的课题研究,为德育课题研究提出了更多新的内容,学校各实验教师向学校课题组申报了14个子课题,研究的范围涉及到学校德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因此学校课题指导王贤银校长提出了“让校园充满教育,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智慧促进发展”的教育思想。

三、形成德育体系、完善德育网络。

在德育管理过程中,学校始终以全员育人为最高的目标。学校不断完善“健全网络——树立形象——升华精神——培育人才”的育人过程。德为人之魂。德育为立校之本。德育教育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德育工作中;学校健全了“一套班子十条线”的德育工作网络:“一套班子”,即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即校园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全体成员),校长为组长,对全校德育工作负总责;“十条线”是:①校长——政教----班主任一一学生一条线;②校长——政教——文明岗——学生一条线;③校长——政教——班委会——学生一条线;④校长——团委——团员同学——学生一条线;⑤校长——教导处——科任教师——学生一条线;⑥校长——住管员——学生一条线;⑦校长——值周教师——值日教师、楼层值周教师——学生一条线;⑧校长——总务处——后勤工作人员——学生一条线;⑨校长——家长委员会——社会人事——学生一条线;⑩校长——法制副校长——社区——学生一条线。这个德育网络对全校师生施以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管理和自我管理,教育和自我教育;收到了全方位育人、自觉育人的良好效果。到目前为止,学校已初步形成了全员自觉育人的良好氛围和风气。

四、充实课题内容,探索德育举措

1、抓班风、学风的整顿与提高

(1)结合我校实情,制定我校“校风学风整顿提高活动月”实施方案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校风已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但我们共同认为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特别是学风,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为此,我校又开展了学风达标活动,让我校的班风学风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2)结合校风学风整顿情况,制定了《双路中学学风达标活动方案》

针对校风学风整顿的状况,制定了《双路中学学风达标活动方案》。我校学风达标活动正在实施当中,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经过上述方案的实施,我校的班风、学风定能上一个新台阶。

(3)利用习会,学习我校自编的德育教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德育小故事》《感悟人生》《社会经纬》《礼仪教育》等。

(4)加强班会课的研究,突出班会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找出德育顽症,关注特殊群体。

1)研究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突出生的状况。

由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不好,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低,为了生活,许多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家里只留下老年人和孩子,这些孩子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乏,这些孩子已成为学校管理的一大顽症,在校突出生往往就是留守儿童中的一个群体。为此,我校把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突出生的教育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研究。

我校在校学生共463人,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人数为170人,占在校生的36.7%,个别班达到30人,占53.6%。

通过我校的课题组成员共同分析,一致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存在以下不足:

①家庭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在教育过程中受社会原因、教育原因、家庭影响等多方面原因,家长在培养孩子过程中表现出了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期望过高型等。

②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孩子存在人格缺陷。如因贫穷带来的自卑而又敏感脆弱的性格;因教育失衡而导致的品质退化;因教育手段落后,信息闭塞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封闭的环境导致的视野狭窄,思想保守宿命。

2)配合班风、学风的整顿与提高,针对突出生、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制定了一系列的转化、管理、教育方案。

1、通过师生共同评定,确定突出生。通过调查,确定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

2、针对突出生的个性,做个别研究,对症下药。分析中学生的问题,也要像医生治病,诊断准确,然后才能对症下药。现在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心灵和思想。其实,中学生的许多问题,往往可在家长身上或其他方面找到原因。俗语说的“有其子必有其父”。若一味追究学生的责任,往往会陷入与事无补的窘境。问题的原因找准了,解决起来就能做到有针对性。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家庭教育有规律,但没有人人适用、一用就灵的绝招。因为,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家长的情况(身体、心理、个性、思维等)都是有差异的。即使是一种好方法,不同的家长用于不同的学生身上,至少也要做一点因人而异的变动才能奏效。

3)联系家长,家校联合,共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1)家长联系,共同研究学生的个性及成长过程,分析其心理特征及行为特点,以便对症下药。

2)对特殊学生,发放家校联系单,每周五在校由班主任签名,反应该生本周在校情况,回家后由家长签名,说假期在家的学习及表现情况。

3)引导学生每周做好自查自纠,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目标及措施,对上周的情况加以小结。一式两份,一份班主任签名,带回家与家长见面,家长签名,以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家校联合,共同教育。一份上交政教处存档。

4)教给家长科学的育人方法,尊重理解与严格相统一,对于家长来说,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教育专家,但需要家长们能了解孩子成长发育中的规律,不然往往会做出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产生不良效果。要引导孩子接触优秀的文艺作品,使孩子得到美好与享受,针对年龄观、审美观。和孩子共同制订新学期新打算,探讨如何交友问题及良好的学习方法等。

六、改革德育教育方式,初探德育过程评价。

1、摒弃枯燥乏味的说理教育,我校组织了一系列的较为实用的德育教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德育小故事》《感悟人生》《社会经纬》《礼仪教育》等。利用习会时间,专心学习这些德育教材,然后组织学生写心得体会,通过这些活动,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2、改变传统的德育评价为期末一次性评价为月评,实行过程性评价。以便学生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做好自查,及时调整不当之处。并制定《双路中学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素养评价表》。

3、改变传统的表扬模式,将榜样与进步并重。每月一次的月评后,由班主任及全班同学推选一位表现好的同学作为榜样表彰,同时推选一位表现进步大的同学一样作为文明标兵进行表彰。充分发挥表扬这种教育方式的积极作用。

4、通过安全、礼仪等教育和活动,加大教育力度,培养学生的安全、文明意识,多方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为全体学生发放《安全自救自护常识》;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编写了《安全教育》和《礼仪教育》校本教材并组织实施,在《远安民间文艺》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征集采莲船唱词时将安全文明作为重点内容在“远安教育信息网”和师生中广泛征集。

七、延伸德育课题,促进教育发展。

第14篇

关键词:德育德育体系德育网络德育顽症非凡群体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过程评价

一、分析德育目前状况,拓展德育课题

学校在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构建探究课题”中,对“中学的德育目前状况究竟如何”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调查分《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双路中学原一年级173人,原二年级149人,原三年级165人;选取和学生样本相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及学校德育干部、校领导25人。调查结果均通过统计对比分析。这项调查结果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以前双路中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提供了现时的着眼点和着手点。为此,我们对这项调查结果和分析非凡予以总结。

调查结果1、德育要求缺乏一贯性

德育目标内容缺乏一贯性。德育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要求,也就是说,通过教育要促使受教育者成长为具有何种道德品质的人。变动不居的德育要求,使得德育工作总是浮在表面,难以深入下去。假如倡导的德育目标总是变来变去,就很轻易滋生浮躁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工作作风。这种尚处于“他律”阶段的道德行为,一旦脱离了外在的控制,很轻易倒退到最初的状态。

调查结果2、重智育轻德育的倾斜价值取向

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成了一种普遍的倾向。从过去的“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今天的“出国热”、“电脑热”,人们的意识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看重知识,看重分数的倾向。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考分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高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分而淡化品德表现。社会需要、就业压力、高收入的回报,以及家长的投入和期望等原因,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升学竞争的压力,这就使学校德育工作受到巨大的牵制。在很多学校,德育处于智育的从属地位,评“三好”经常是“一好”代“三好”,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完整性及渗透性都不能在学校工作中有所表现。因此,德育工作总是流于形式,而很少落实到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上来。

调查结果3、家庭、社会和学校德育步调不一

学校德育是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方式。但是,学校内部的德育环境建设由于受物质条件的制约普遍比较落后。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影视、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迅速扩展,大量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单亲家庭的出现,无不使学生的成长脱离了家长的正确引导,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学校德育侧重于正面教育,灌输的是真、善、美的东西,而学生在家庭、社会却耳闻目睹了许多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园,感受到多彩多姿的社会时,便会感到学校、老师灌输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显得多么单薄、多么脆弱,以至于出现了“学校辛辛劳苦教育五天,抵不上学生回家两天”的状况。

调查结果4、教师思想不统一,共识没达成,德育体系没构成。

第15篇

【关键词】失地农民;农民工;农村社会保障;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3-0086-1.5

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内涵

农村社会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指国家或社会在农村这一特定区域范围内,为了保证农村社会成员个人及其家庭的经济安全和提供必要的福利,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而实施的一种公共计划。但是,目前其覆盖面极小。我国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较低,而其中大部分资金又用于城市社会保障。国家用于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只集中在救灾、特困户生活救济和优抚补助上。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短缺成为影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村社会保障初步具有向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对接的趋势。但由于农村社会的复杂性以及长期以来农村社会发展的滞后,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还处于缝缝补补的非规范化、非系统化阶段,仍然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就使得新形势下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发展缓慢,并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家庭及土地保障功能弱化。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家庭社会结构出现了小型化和核心化的趋势,传统大家庭结构的消解以及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口抚养比例迅速上升,而家庭的收入水平却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家庭保障功能出现退化。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打工经济”,造成农村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空巢家庭”增多,使农村养老问题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另外,土地是农村社会的核心要素,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规模不断扩大,失地农民数量持续增加,大大降低了土地对农民生存发展的保障能力,导致了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

农村居民老龄化趋势加剧。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34亿,超过总人口的10%。其中,65岁以上人口1.1亿,占总人口的8.5%。目前,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速度快于预期,并且以年均3.2%的速度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劳动人口减少、社会负担加重等一系列问题,客观上进一步加重了农村养老的压力。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存在诸多问题。在我国农村,农民没有退休金,没有养老保险,其生活保障由其所承包的土地承担。土地既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又是提供农民社会保障的基本财产,当农民失去土地时,也就失去了这一基本保障。但现阶段,大量失地农民又未被纳入城市三条保障线的救助范围,他们的生存面临着极大的威胁。失地农民往往面临着就业和养老的双重压力,主要表现在:失地人口中劳动年龄内人口占的比重大,并且农业人口素质普遍较低,转为城市人口后谋生能力受到削弱;由于得到的失地补偿只是一种一次性的短期收入,许多农民无法正确,或者说有效地使用这笔资金,出现短视的消费行为。

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社会保障制度存在明显缺陷。据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大约有1.2亿人,进城农民工约为1亿。长期以来他们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其社会保障程度较低。除社会保险外,农民工的社会福利也很差,最突出的表现在住房和子女的教育福利等方面;在社会救助方面,现行城镇社会救助体系只覆盖城镇户籍人口。诸如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权益,农民工根本享受不到。另外,农民工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缺乏信任。由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规定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而农民工流动频繁,如果不能实现转移接续,多数很难达到该年限标准。有的地方还规定退休前5年必须到该地参保,这实际上把农民工的养老问题排除在外。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

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加强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至少要起到四个作用:一是要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减少而不是加剧社会的贫富差距,因此,在制度设计方面应当体现出社会共济性;二是要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使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响应国家各项号召的农民要实行积极的政策予以支持和保护,对低收入家庭尤其是因病、残、或缺少劳动力而致贫的家庭实施积极的保障;三是要加强政策设定的科学性和稳定性,并积极引导农民爱惜权益、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四是利用政府的强制力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一个完备的法律制度框架。

强化家庭和土地保障功能。国家在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增加农业补贴的同时,应加强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管理,完善和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加快经济较发达的乡村地区城镇化步伐,实现农业人口在短期内显著下降,将仍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纳入到农村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将那些通过卖出土地的农民在获得合理土地收益的情况下纳入到城市人口保障体系。农村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设计应考虑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社会保障制度的兼容性,避免日后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运行机制的偏差与分离。

建立因地因人制宜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发展比较快,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着手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采取国家强制的养老保险方式,同时鼓励农民进行自愿储蓄为补充;在一般农村地区,可将国家强制性的养老保险和强制性的养老储蓄结合起来,养老储蓄作为一种储蓄不仅比养老保险灵活,而且易于农民接受;对于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要把社会保险与救济、救灾工作统一起来,扶持贫困户参加社会保险,提高他们战胜灾害,脱贫致富的能力。在许多地区更应该考虑的是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得到基本生存

走社会化和家庭化相结合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针对农村“三无”老人,实行农村“五保”制度,并对其加以完善;根据各地经济情况和农村老年人的意愿兴办农村敬老院,为那些不属于“五保”供养之列无法参加家庭养老的老人提供养老支持;对那些有义务而不愿赡养老人的农民,政府除在农村广泛开展法制教育和道德宣传,要制定规章制度,到期组织赡养的双方签订赡养协议,明确赡养协议的范围、约束,并予以监督;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农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并予以优厚政策。

【参考文献】

[1]叶建斌.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的问题与对策[J].前沿,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