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师承教育论文范文

师承教育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师承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师承教育论文

第1篇

学者诺莱斯(Knowles)认为:“对成人来说,他们的经验就是他们自己……在任何情况下,当成人的经历被忽视或被排斥,他们认为这不是拒绝他们的经历,而是拒绝他们本人。”杜威说:“教育就是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波斯纳(Posner)说:“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很多一线的教师说:“没有经验,我几乎不能在课堂上立足。”“好的教师就是经验丰富的教师。”从这些论断中,我们一目了然地看到了经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首先,从经验对于教师个人来说,教师的经验是教师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确切地说,在教师实践性知识中,教师本人的经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拥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会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供实践基础,会在反思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融合理论知识的学习,即经验是教师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教师用经验诠释着理论,用实践丰富着经验,如此往复,教师越来越趋于成熟和卓越。其次,对教师培训工作来说,实践性知识依存于具体的教学情境逐步形成,有内隐性、不可言传性。因此若想提升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使培训得到教师的认可,必须要尊重教师本人的教育实践经验,以教师的已有经验为培训的出发点,在培训中调动教师的经验,唤醒其反思自身经验、提升自身经验的自觉。那么在继续课程中,教育教学案例是必不可少的添加剂,通过案例的分析,旧有经验得到发现与质疑及改进。正如杜威所说,“教育就是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二、提升自身经验类课程的特征

借鉴《课程文化》[3]一书的课程文化视角,基于《教师教育标准》(试行)对提升自身经验类课程模块建议的研究,结合我院开发实施的实际,从以下几个角度阐述提升自身经验类课程的特征。

1.提升自身经验类课程所持课程观点(1)教育目标上主张人的自我发展的满足,并贯彻于终身学习的全过程。也就是课程的需求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教师不是为完成上级的指派任务,不是为了应急,而是真正源自于内心发展的需求走进课程。(2)课程的推进与教师(学员)的内在动机息息相关。此特征是和上一观点息息相关的,如果参加此类课程的教师没有较为强烈地提升自身经验的动机,那么课程基本无法推进。(3)互相信任和尊重是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的基础。提升经验,需要经历发现经验、甄别经验、试验经验、改造经验的过程,本身就需要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这样一个学习共同体,如果缺少信任与尊重,成员之间达不成彼此平等、诚恳的氛围,课程的目标无法实现。

2.提升自身经验类课程学习者和教师的定位此类课程因为是提升教师自身的经验,因此学习者处于课程过程的中心,是自我主动构建的过程,参与的深度取决于学习者自身的积极性和深刻性。教师是课程过程的领路人而不是指挥者。教师更多的是提供研究的方法、路径、资源,充当教练、顾问的角色。

3.提升自身经验类课程主要课程内容和情境(1)课程的内容包括两个维度。之一为关于教科研或学科教法等的程序性知识,之二为经验指向的主题知识。教科研或学科教法等的知识与技能主要是帮助学习者发现、甄别、试验和改造关于某一特定专题的经验,因此对于某一专题本身也是课程生成内容之一。前者关于教科研或学科教法等的程序性知识,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有所罗列,主要是关于教师专业发展专题研究、教育经验研究、反思性教学、教育行动研究、教育案例研究、教育叙事等。后者关于经验指向的主题,由于进入每位教师视野的问题是不一样的,也就是他当前关注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因此某人关于某一个问题的经验是不一样的。此类课程是要承认经验的差异性,并辅助教师用一定的科研方法(也就是刚才叙述的第一类内容)提升自身关于这一特定主题的经验。因此这一主题在进入课程之前或许有所设计,或许会随着学习者的认识而逐步生成。但是这一内容是科研方法辅助的必要载体,不能没有。有很多的科研方法之类的课程,只讲如何做文献、如何写论文,学习者的应用是课后或课余的事情,这类课程虽然也讲的是科研方法,但不致力于教师自身经验的提升,因此是属于知识理解类课程。(2)课程情境必不可少的是互动、反思环节。基于前文所述经验形成的特征,互动与反思策略要以不同方式和方法呈现在课程的设计当中。在课程策略的思维上应是演绎式、归纳式的完美结合。演绎式主要应用于甄别经验和试验经验阶段,需要根据教育教学理论来判断教师原有经验的不足,并生成新的经验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这两部分都遵循从理论到实践的路线,因此是演绎的。归纳式主要应用与发现、改造经验阶段,通过某一教学情境,从现象中发现经验或通过改造设计之后实施的某一教学情境来验证效果,提炼出有效经验。这两部分都遵循从实践到理论的路线,因此是归纳的。当然,在课程的具体实施或更为精细的设计当中,演绎与归纳是可以交叉灵活运用的,并没有框定界限。

三、提升自身经验类课程的开发设计实践

梳理朝阳分院开发的155门课程中,有32门属于“提升自身经验”类课程,统计如下:《教师自主发展之教师职业规划》《基于实践做研究》《对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教科研论文写作》《基于教学案例的教师教学反思理论与操作》《新课程下教师怎样听评课》《基于课堂改进的校本课题研究策略》《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专业阅读的指导与实践》《学校管理中的行动研究》以及涉及23个学科系列的《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训练》等。笔者以《基于实践做教科研——教学反思之课堂观察、反思路径与叙事式反思撰写》课程为例,展开讨论。课程名称:《基于实践做教科研——教学反思之课堂观察、反思路径与叙事式反思撰写》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端正教师自主发展的认识,掌握反思基本流程、课堂观察、撰写叙事式反思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中学”进行一次科研之旅,聚焦教师各自的问题,以课堂观察为切入,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研究的思维乐趣,树立将研究引入工作的科研意识,享受研究带来的快乐与智慧。课程核心内容:“经验+反思”教师自主发展途径;反思的基本路径;课堂观察工具制订及观察报告;叙事式反思撰写及不同教师的研究主题。课程流程:课程有主线与辅线,参见图1。学习者主要通过做课,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下深入进行课例研究,遵循发现描述、识别聚焦、诠释分析、行动检验的反思路径,对教学问题进行一次研究之旅。

教师在这一行动研究进程中,跟进理论讲解及工具辅助。课程设计亮点:

1.课程整体培训模式上,基于“做中学”理念,采取任务驱动方式,以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切入点,引导教师完成基于实践、指向实践的微型行动研究过程。

2.关于课程内容之一的教科研方法: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有关反思的相关理论,以及辅助学习者掌握反思的方法和工具。课程开发设计中将理论内容提炼成5个小专题:《教学反思概述》《如何快速文献搜索》《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及工具的制订》《六顶思维帽子在议课中的应用》《如何撰写叙事式反思》。这5个专题,短小精悍,注重操作性,注重举例子穿插到课程进程中,对教师进行跟进式、诊断式辅导。这样的设计没有长篇大论地阐述理论,聚焦了教师的需求。对于一线教师来说,理论中操作性质的程序性知识更具实用性,理论讲得面面俱到,反而会迷失在理论的中。教师需要的是理论中精华的精华,并且要结合他的需求、结合案例予以阐释,如此才是教师真正所需。

3.关于课程内容之二的教师经验指向的专题:比如,课程中有的教师要提升自己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与理答的经验,也就是教师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要有所提高。因此关于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与理答,就是该教师要提高自身经验所指向的专题。那么这一专题,在课程中就生成了。需要对这一专题形成认识,提取该教师在提问理答方面的经验,进行甄别予以试验并改造。生成的主题,课程开发者如何把握?在设计的时候完全可以引入专家资源予以援助。从这一方面也说明成人课程的开放性。本课程是在每一次观课议课的过程中都聘请学科专家予以把关。

4.关于课程情境:经验提升类课程,课程的经验发现、甄别是必要环节,本课程针对此部分设计了课堂观察的活动。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都是做课教师、学科专家、科研专家三方人员共同参与。在相互的深度互动中,帮助学习者厘清课堂教学经验,从不同的视角甄别经验的不足。

5.关于对学习者的激励:本课程的学习者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学校、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而且又是星期六上课,大多数为学分而来。教师的积极性和内在动机是有所欠缺的。面对这样的学习者,本课程设计了一些激励策略。其一,教师有多样选择,可做课可不做课、可以请领导听课可以不请领导听课、可以写自己教学的反思也可以写对别人教学的反思。其二,让教师参与到反思作业的自评与互评中来。其三,做课教师和撰写反思论文优秀的教师获得相应的证书。这些策略设计体现了对学习者的尊重,让学习者民主地参与到课程中来,力所能及地考虑教师的需求。从一次次的课程实践来看,学习者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四、提升自身经验类课程设计反思

第2篇

1.远程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现代远程教育是在现代远程教育理论指导下,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教学的过程。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远程教育辅导教师,应当掌握一定的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知识,了解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具有较为雄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生之间建立实时联系,把教学活动中的主讲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与技术有机地融合起来,并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能力,以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目标。

2.远程教育环境下组织学生的能力

远程教育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但是要使学生的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学习的组织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学习,能够起到学生自我教育、感染教育的效果。在组织学生学习中,可以交流思想和学习方法、讨论课程内容、共享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效果。因此,辅导教师要在分析学生所学专业、所在区域、年龄差异及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及现代通讯技术,使学生形成一定形式的学习组织。

二、远程教育辅导教师应承担的主要工作

在现代远程教育理论指导下,如何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和学习组织能力,将高校提供的教学资源转化成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每一位学习中心辅导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导学工作

远程教育的学生的年龄、工作性质、学习目的、学习基础和知识水平,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辅导教师在接受课程辅导任务后,要根据每一类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帮助学生制定出可行的个性化学习计划,这是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的基础。首先,要根据课程的性质、难易程度等,向学生明确表明要学好课程所需要的总体时间。在保证正常学习时间的前提下,合理做好课程平时学习、学期复习、迎接考试的时间和进度安排。其次,辅导教师要在分析学生学习基础、学习素质、学习习惯以及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即合理安排时间观看课件,研读教材,做作业及练习,总结复习等环节。

2.要进行学习资源与学生的分析,做好备学

首先,辅导教师要了解和熟练运用课程所应用的教学手段。学校对所辅导课程的多媒体试听课件、教材、阶段性辅导课件,以及文字材料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要充分的了解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以便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熟练运用这些技术,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其次,辅导教师要研读教学资源。现代远程教育的教材既包括传统的文字教材和学习指导材料,还包括录音、录像教材、IP课件等多种媒体资源。辅导教师要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对教材的主要内容要能记牢,能讲透,还要了解所辅导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对所辅导课程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以适应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时,辅导教师要熟练掌握其他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特点和媒体对课程知识讲解的侧重点,要将各种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比较、分析,做到融会贯通,了如指掌,以便在课程辅导中有选择性地运用各种资源,达到教学的目的。再者,辅导教师要分析和了解学生。参加远程教育学生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能力不等。由于职业背景复杂,学习需求各异,辅导教师要在对学生总体情况进行概括了解的前提下,对学生个体做到心中有数。一是要了解学生的工作、职业特点。在所辅导的学生中,哪些学生在办公室工作,哪些学生长期工作于车间、现场,哪些学生经常出差或是长期在野外工作。这些学生工作和生活环境中的学习条件如何。不同的学生能适应什么样的辅导方式。二是要对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自身情况加以了解,以便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导学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指导学生有所侧重的开展学习,使用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方法,掌握课程重点,突破课程难点,解决学习中的疑点,全面地掌握课程知识。另外,在对学生开展课程辅导之前,辅导教师要认真将高校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归纳、整合和提炼,在研读导学资料、观看视频课件的基础上,找出课程的重点、难点,形成具有独到见解的、针对性较强的教学辅导资料,以给学生在学习中参考、借鉴。

3.要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做好督学

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在线学习、观看视频课件的时间长短、课程练习的完成情况、在线作业的成绩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学生对某一部分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视频课件是高校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在远程教育中,视频课件相当于普通教育的面授过程。高校教师通过语言、板书、教具,系统地向学生讲解课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帮助学生在对教材进行学习的基础上,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远程教育学生学习视频课件的时间长短,可以理解为面授教学中学生的出勤率。学生只有完整地观看,甚至是反复地观看视频课件,才能系统地、全面地理解课程,掌握课程的知识点,达到课程学习的目的。因此,辅导教师要随时掌握学生在线视频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教材、学习视频课件时没有理解和掌握的问题。课程练习、在线作业、离线作业是对远程教育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检验,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因此,辅导教师应当随时通过查看学生学习情况统计、课程练习、在线与离线作业的完成情况与完成质量,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并通过QQ、MSN、飞信等现代通讯工具与学生加强联系沟通,随时解决学生日常学习中的问题。

4.要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

著名远程教育专家丁兴富教授在《远程教育学》中指出:远程教学辅导是为远程教育学生提供诸多学习支持服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服务,并且是与课程的学科内容直接相关的一项教学服务。参加远程教育的学生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在感知、记忆、思维、推理、决策和反馈等认知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特征,辅导教师要在观察学生学习状态的基础上,为学生制定符合学生认知需要的个性化学习方法,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个性化问题,给学生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有些学生可能在语言感知方面存在不足,辅导教师就应当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并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运用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有些学生在涉及逻辑推理方面的课程学习上存在困难,辅导教师就应当在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寻找规律,并通过多做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5.要总结共性问题,改进教学辅导方式

辅导教师在对课程进行一个阶段,或一个周期辅导的基础上,要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以及自己指导学生制定的个性学习计划存在的问题有明确的认识,甚至对整个教学资源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主讲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得出理性的认识。通过不断总结,并向学生、学习中心和举办远程教育的高等院校进行反馈,从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为学生和学校提供借鉴,同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辅导方式。

三、结语

第3篇

建立实践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务必遵循客观性、实效性、全程性的基本原则。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必须以科学的教学管理理论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客观地、准确地、严格地符合实践课程教学基本规律和实践课程发展趋势,真实反映实践课程的教学特点,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及职业素养的提高。同时,也要努力全方位、多角度、全程性地审视、评价实践教学过程,力求真实、全面、准确地掌握各种教学信息,客观、公平地对实践教学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1.实践课教学检查日常化针对实践课教学质量的检查不能一味采取突击式检查,应由学校教务处、督导办等部门制定相关检查制度,坚决避免“查一查、动一动,不检查,就随便应付实践教学”的恶劣现象的出现。学校教务处、督导办及各学院相应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实践教学的日常化。注意在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对实践课进行检查、核实,确保相关实践课程按要求全部开出。同时对实践教学条件进行检查、落实,为实践课程的开出提供物质保障。学期初,应对实践课程的相关准备情况,实验仪器、设备的完好情况等再次核实。期中实践课教学检查则应注重教师教学进度的把控及实验、实践报告的批改等。同时,搭建教师观摩、学习的平台,为他们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期终则应重点检查老师对学生情况的掌握及课程考核的科学与否,督促教师对本学期实践课程教学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从而为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牢固的基础。

2.实践课教学检查主体的多样化要充分利用学生评教平台,大量收集学生反馈信息,对学生进行抽样访谈。同时推进校领导听课、院长听课、督导听课及同行教师听课活动的开展。多主体地开展实践课程的教学检查工作,促进教师对自身工作的不断总结和改进。在实践课程教学检查过程中,应对同行教师听课高度重视,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促进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和观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实践课教学检查的全程化针对实践课的教学检查,从教学大纲制定是否合理、实验设备是否完好、实践课教师数量是否充足开始,止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就业后的适应能力的跟踪调查。坚持对实践课程的全程监控,避免监控、评价的断章取义,做到监控工作的有首有尾,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监控结果的科学、合理,从而保证信息搜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也为所出现问题进行准确的原因分析奠定基础。

4.实践课程教学检查的内容要全面化、具体化根据检查内容,详细制定相应指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艺术、师德师风等都应包含。除此之外,还应结合实践课特点,对更具体的内容进行监控,例如实践课程教学大纲是否符合学院教学计划和课程基本要求、是否有符合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实践课程讲义或实践课程指导;是否严格按课表开出实践课程,无私自串课现象;实践课程能否严格按规定的分组数、组人数进行;新开或首开实验是否有试讲、试做记录等。

二、实践课立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采用多级、多层次的立体监控体系建立方式。可以分为以下方面:

1.校级层面由学校的教务处、督导办统一安排,其检查贯穿实践课教学的全过程。做到在宏观上把控学校的实践课教学质量情况,监控内容侧重实践课是否正常开展及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内容。具体做法可以通过组织相关教师、工作人员及学生等座谈,对实践课程的开展进行宏观上的质量把控。

2.学院、部处层面由相应学院及相关管理部门根据本学院实际情况来安排,原则上,院长、相关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等每学期没门实践课至少听课两三次,而且时间安排要科学合理,避免为“完成听课任务”突击式听课。听课后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及时总结听课情况。监控内容侧重于课程进程和教学方法及实践、实践报告的批阅。

3.教研室层面由教研室主任安排,选择专业相近的同行教师互相观摩、学习,为教师的共同进步搭建平台。原则上,每学期至少开展三次,通过这一活动使实践课教师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同时为其他教师进步提供有益参考。此次活动可以计入对实践课教师的年终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监控内容侧重于课程进展、方法改革及课程考核评估。

4.教师层面要端正教学态度,谦虚、好学,正确面对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充分发挥内因的决定作用,积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改正。每一位实践课教师应每学期为所担任的每门实践课制订教学计划,期末做出教学总结。同时积极配合学校、学院及教研室相关检查活动,坚决避免对检查产生抵触情绪及带着情绪上课等不良现象。教师的自我检查贯穿整个实践课教学,教师的教学计划及教学总结等都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存入档案。

5.学生层面可以通过评教系统进行评教,也可以由教务处或者督导办组织,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抽样访谈等,编制《实践课教学质量调查表》由学生填写。监控内容要从学生视角入手,引导学生客观填写,避免“好好老师、好好学生”等评价不公现象出现。学生监控侧重于教师的教学态度、师德师风、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三、结语

第4篇

1.1制定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的培养方案

进行市场预测研究,超前确定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复合型教学实习的比例,如文理交汇、学科专业相融;重视用人单位信息反馈,来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1.2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培养并协调发展

除培养学生基本实践技能、专业技能外,还应将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为主体,思想教育和勤业、精业、敬业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其中。

2整合校内外工科实践教学资源

2.1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对于高校实验室,尤其是工科实验室来说,“实验学时多,而教学设备台套数少”的现象普遍存在着。通过开放实验室,一方面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实验教学资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设备的使用率。利用开放式的实验室,通过编制实验室介绍、指导教师介绍等开放指南,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明确开放内容。通过建立远程教育开放式实验教学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办法,使得远程教学的学员可根据自身的时间来安排实验,解决学员不能按统一的时间来进行课程实验或综合实验的问题。

2.2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市场上必将出现一些新的岗位,为了满足这些岗位的需要,进而需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对岗位特征较强的工科实践环节来说,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通常情况下,需要将毕业实习与岗位实习、岗位资格证书教育进行结合,进一步帮助学生培养适应工作的能力。通过与企业进行联合,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走产、学、研相互联合的道路,使网络实践教学与实训实验教学进行结合,进而提高实验效果,一方面能够保证实施远程高等教育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远程教育的培养目标。

2.3利用仿真实验软件进行实验仿真

对于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工科学生来说,加强专业应变能力的训练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点,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可靠手段。受市场经济体制、学生就业去向多元化的影响和制约,企业丧失了接收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即使接收学生实习,通常情况下不允许学生动手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减少学生锻炼实习的机会,进而不能培养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实习中的难点,借助计算机仿真系统进行解决。对于计算机仿真系统来说,实际上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实际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在模拟的工业控制键盘上,学生可以仿真的生产过程进行操作。在学生学完化工原理等基础课之后,我们会组织安排一次仿真单元实习,对离心泵、换热器、液位控制系统、精馏塔等单元过程利用两周的时间进行仿真操作训练。由于仿真室是开放的,对于远程教育的学员来说,可以随时到中心进行训练,通过反复强化练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员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其应变能力。

2.4制作多种形式的实验媒体

实验媒体是远程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媒介,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远程教育的成败。实践教学由于其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实验媒体的制作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

3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普通高校中的工科院校,培养的是工程设计型人才,他们以某个工程领域的设计院工作为已任,要根据现有学科体系和理论系统设计出符合当前社会需要量的工程项目,开发出新的设计规范和模式,从这一出发点可以看出,培养工科型人才要从培养知识能力、技能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三个方面出发。

3.1对实践课程教学创新

实践课程可以多重目标,我们突出其中的能力目标;课程要用项目任务训练学生的能力,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或者简单地说:①能力目标;②任务训练;③学生主体。根据三个中心来将我们的实践教学进行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计。可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将实践教学模式设计为:①验证性实践模式;②应用型实践模式;③教学与实践一体化模式;④技能培训模式;⑤实践基地模式等,针对不同性质的实践教学采用不同模式化的教学。

3.2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求知探索的校园文化氛围,特别是高水平的化工操作工技能大赛、检修钳工技能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积极鼓励广大远程教育学生参加课外科技竞赛活动。

3.3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针对生产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研,学生可结合学校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可根据工作的企业单位的项目。制定远程教育研究训练计划,采取申请立项-全程质量跟踪-结题工作流程,项目结题后学生可获得一定的实践课程学分。

4现代远程工科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第5篇

1.网络教育的情感关怀缺失造成师生互动下降

人的感情本来就是一个难以进行标准化测量的抽象化的东西,而且它时刻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教学设计工作中经常避而不提的一个成分就是情感教学设计方面的内容,所以在学期最后的考核中,合格与否,优秀与否通常也是单纯地通过知识熟练程度来作为基本标准的,但是从试卷上面标出的红色的数字中我们根本无法对师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互相的感情交流状况作出合适的判断,在绝大部分的学习活动中,老师要么是一个负责知识灌输者要么就是一个学习辅导者,而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情状况很少有老师会给予关注。简而言之就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缺少情感交流,人际关系冷漠,人际距离疏远。对于网络远程教育工作来说这一点更加明显,整个学期下来,老师根本不理解自己的学生,学生对于老师的了解也很浅薄。

2.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造成师生熟识隔阂

现在选择远程教育模式的学者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利益驱动型(单位提升全员员工学历需要或个人晋升职称需要)、父母要求型(大专层次中多为职高类毕业生,迫于父母命令)、充实知识型(为了充实自己而求真才实学的)。所以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学习者的学习动力不足那么其学习的热情以及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在视屏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边学边玩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自觉性不高的情况。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这类学习模式的初衷也是为了业余充电,所以他们在时间以及心态上存在着更大的不稳定性,对地方学习中心班主任老师的各项助学、督学和促学工作不理不睬,和老师之间的沟通缺乏自主性与积极性,即便是课程老师想要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和状况也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

3.师生互动双方的主体性逐渐丧失

信息网络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拉近的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有人与各个领域中的知识内容的关系,在信息知识大爆炸的当今时代,面对复杂庞大的信息内容很多人无法从中挑选出最有用的,只能照盘全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似乎不再是主体要素,信息已经成为了主角不但控制主体学习者的行动而且开始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控制。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交流,他们通过网络构建起的关系似乎已经超越了在现实生活中的关系。对现实的疏离,造成互动主体内部的矛盾、冲突甚至分裂,这必然带来主体性的削弱、丧失。这一点在教学活动中也有所体现,远程教育模式的逐渐流行增加了师生之间的网络信息流量,将师生互动的中介————语言及其文化的生存空间一点点地挤压。在教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随着远程教育方式重要性的突出,师生之间通过各种语言形式形成感情要素以及其中承载的一些文化成分就会慢慢被减弱,直至消失不见,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对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现代远程教育中促进师生互动的策略分析

1.增进网络互动的物质条件是加快网络建设

第一,提高硬件环境水平。网络远程教育活动的有序展开离不开高质量的硬件教学水平,因为远程教育需要先进的多媒体教室为其顺利展开提供基本支持。多媒体网络教室是集形、声、像于一体的多媒体传输系统,它的顺利进行其实就是利用计算机手段以及网络通信手段将所有的课程内容传输出去给不同的接受终端,满足散步在各个位置范围内学员的所需,如文字、图象、声音和视频等。这类教学模式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提高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成功打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体性突出的限制,保证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及时地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果。第二,提高软件环境水平。隐私性以及平等性是BBS论坛最主要的两个优势之处,不管是什么样的用户,其在BBS上的各项权益都是均等的,所有的用户在注册登录以后不管是发表论述还是进行评论或者是观望他人的评论都是自由的。例如,学习者可以登录BBS对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对学生的所有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并公布在这个平台上然后通过这个平台对学生进行指导;在信件区里,每一个学生都有均等的权利对所有的老师进行提问,同时老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在任何地点阅读这些信件,并对学生的提问给以及时地回答;老师可以将自己新获得的资料数据传递到共享文件夹中,供学生们传阅同时,学生们也可以将自己获得的一些一手资料传递到共享文件夹中与自己的同学们共享。

2.学生自我表露,促进师生互动

和其他的网络交流沟通平台一样BBS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自由性,学生可以通过它来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望。因为借助这一平台学生们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看法,这一平台对于那些有想法却又不敢在公共场所发表自己观点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老师在这个平台上还可以看到自己学生的真正想法,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完善工作。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个平台是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最佳渠道。通过网络平台上构建起的感情基础,学生在日常活动中才能更加与老师亲近,有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规范网络行为,提高师生互动的责任感和信任度

其实网络平台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起到拉近人们心灵上的距离的作用,通过这个平台,人们利用其隐私性以及自由开放性,可以将平时工作生活学习中不敢发表的观点大胆地表达出来,不管是兴奋的开心的还是悲愤的郁闷的都是一个良好的发泄平台。但是言论自由并不是无任何约束的,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只有双方以真诚并负责任的态度进行交流,人与人之间才会有持久并信任的交往。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这种类型的,所以,为了对网络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就必须要制定明确的规范标准与基本原则在这些规章制度的限制之下,老师与学生之间才能构建一个健康良好的关系,改变老师们在学生中间的地位,让学生取得老师的信任,为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

4.有教无类,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第6篇

目前,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主要集中在学习、经济、社会交往三个方面。在学习方面,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不尊重科学事实、臆造科学数据等方面,大学生考试作弊已成为当下大学校园发生频率较高的现象。在经济方面,拖欠助学贷款、恶意透支信用卡、拖欠学费、弄虚作假获取贫困生资格骗取国家助学金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经济诚信意识。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着提供虚假信息获取求职岗位、求职签约后又随意毁约、网络交友及网络求职提供虚假信息等现象。这些诚信教育的缺失行为不仅冲击了当代大学素质教育的失效,也损害了大学生在社会价值体系中被赋予的较高的知识文化和道德标准的形象。如果在这一阶段诚信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和深化,那么在大学毕业进入社会以后,这不仅会加剧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退化,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整个社会诚信的建设。

2博弈论视角的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分析

2.1诚信与失信的简单博弈分析

博弈论主要是用来解决主体之间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之间的均衡问题。为研究方便,本文选取了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与银行放款这二者之间在诚信与失信方面的博弈分析,并在分析中做出了以下的假定:①本文只研究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诚信与失信的博弈,假定一方为大学生,另一方为银行,假定大学生和银行这两者都是“经济人”,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并且不能控制对方的决策;②博弈的双方均为“理性人”,具有机会主义的倾向,即在双方博弈过程中,一方发现欺骗可以获利时,就会采取或选择欺骗策略;③博弈双方可以选择的策略为诚信或失信;④博弈双方的获益。采取诚信,大学生和银行双方都可以获益5;如果银行放款,大学生失信不还款,则大学生获益10;如果大学生诚信贷款,而银行失信不放款,则银行获益10;如果大学生选择不贷款,银行选择不放款,即双方均选择失信策略,这样助学贷款制度就失去意义,则双方的获益均为0。在上面的博弈矩阵表可以看出,表中策略组D为纳什均衡解,即大学生、银行双方都以自身利益为选择目标,其最终的选择结果有很大可能是“失信”,因为“失信”是能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的最优策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局,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双方博弈的结果,如果大学生选择贷款但是不还款,那么学生得到的效用最大,即得到了免费完成学习的机会成本,而银行损失最大,失去了放贷本金和利益以及可以投资在其他领域的沉没成本;而银行如果存在比给学生放款更有收益的项目,那么银行会选择不放款而转向其他,这样银行可以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学生损失最大,不能贷款助学,失去了完成学业的机会。但以上两种策略的选择都不是博弈的均衡点,必然无法达到稳定。实际上只有在学生不贷款,银行不放款的时候,即达到失信的纳什均衡,这样一来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将毫无意义可言,如果这项制度取消了,最后损失最大的还是大学生。然而,经济博弈理论告诉我们,在非价格因素和博弈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个体理选择的结果,往往是非理性的。上述例子说明,由于双方的理,导致了诚信的缺失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2.2诚信与失信的重复博弈分析

重复博弈是一种特殊的博弈,在博弈中,相同结构的博弈可以重复多次,甚至无限次。当博弈只进行一次时,每个参与人都只关心一次性的获益;如果博弈是重复多次的,参与人可能会为了长远利益而牺牲眼前利益,从而选择不同的均衡策略。因此,重复博弈的次数会影响博弈均衡的结果。在上述的分析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失信的“囚徒困境”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双方所进行的是一次性的简单博弈,即大家所说的“一锤子买卖”。学生和银行双方都无法根据这一次的博弈结果再组织一次博弈、再做一次选择,基于此,博弈双方都只关心一次性的效益。但从动态博弈的过程来看,如果这种博弈是重复的、持续进行的,那么博弈的结果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诚信策略的纳什均衡就会成为双方博弈的必然结果。因为在动态博弈中,参与博弈的主体过去的行为都是可以看到或者查询到的,因此博弈中的一方可以通过这阶段博弈的选择,来回应博弈中另一方在上一阶段博弈中的失信行为。在诚信的动态博弈中,如果银行在上一次助学贷款的博弈选择中因采取放款的诚信策略,而大学生选择拖欠还款甚至不还款使银行利益收到损失,那么在本次的博弈过程中,银行必然会选择失信的策略来“报复”失信的大学生,比如将他(她)列为银行系统征信的黑名单,那么他(她)将面临银行以后所有的“报复”。在这里,银行所采取的策略被称为“以牙还牙”策略。基于此,为了更加长期、稳定获取各自的效用,博弈双方都会理性选择自己的行为,双方都会选择诚信,于是必然会出现诚信纳什均衡的博弈结果,由此可见,要想使诚信成为博弈双方的主动选择,其关键是要把一次性的简单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从而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

3以重复博弈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探索

3.1增加博弈双方信息的对称性,将一次性的简单博弈有效转化为重复博弈。

现实生活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理性人的机会主义、利己主义等行为,因此博弈双方在博弈过程中出现失信的现象是在所难免的。在一次性的简单博弈中,由于博弈双方都无法根据这一次的博弈结果再进行一次博弈或再做一次选择,因此,博弈双方都只关心一次性的效用,那么选择失信策略是理性人的最佳选择。要想克服这种困境,必须将一次性的简单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而将一次性的简单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的主要思路是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认知,深刻认识重复博弈与诚信之间的关系。诚信是大学生应有的基本道德素养,但现实是接受过多年素质教育的大学生对诚信内涵的认知还是很模糊,很多人认为诚信已过时,加之受社会多元化思想的冲击,直接导致其诚信缺失行为的出现。其实主体间诚信关系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这需要一个长期的选择、磨合、认同的过程,诚信是双方博弈的试金石,诚信关系的确立是双边的、动态的,任何一方的失信都可能导致诚信关系的中断。所以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必定要将一次性的简单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不能只顾眼前失信利益而忽视长期诚信利益。

3.2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畅通大学生诚信信息获取的渠道。

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种写实的记录,主要用于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情况进行真实描述,同时这种诚信的描述会起到一种客观评定的作用;同时大学生诚信档案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这种教育会及时发现问题,正视问题,纠正问题,对失信行为有一定的鞭策作用。学校应该将大学生的诚信档案纳入常态化管理,及时公布诚信档案,特别是面向社会公开,畅通社会获取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档案信息,如果诚信档案不公开,大学生诚信档案信息不能及时获知,这对于失信之人不能起到监督的作用,诚信之人不能起到标杆作用,“囚徒困境”的一次性简单博弈失信策略必然再抬头,那么制定大学生诚信档案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大学生诚信信息应当及时公开,特别是要面向就业部门公开,并将考试作弊、学术不端、拖欠贷款等诚信缺失行为直接与就业联系起来,对有失信行为的学生暂缓或不予推荐就业,增加失信的一次性博弈成本,让失信之人无处遁形。3.3加大对诚信缺失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对失信行为处罚的可信性。在多元价值取向下,诚信如果被仅仅当成一种道德规范,很难要求所有人都遵守。在诚信的动态博弈中,若诚信收益与处罚机制不对称时,双方在博弈时基于个人利益必定会选择失信。在经济社会发达的当下,一个可信的处罚威胁是减少诚信缺失最有力的武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诚信缺失的行为,有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高校对大学生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还不够,因此,高校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方面应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比如针对考试作弊,给予取消考试成绩、记过、甚至取消学位等处分,让大学生意识到失信行为所付出的的巨大代价,并且这种代价要大于通过不诚信行为所获得的一次性博弈的收益。当成本大于收益时,博弈双方基于理性的角度,必定会选择诚信。

4结论

第7篇

一、建立培训市场的理论依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培训定义为:为达到某一种或某一类特定工作或任务所需要的熟练程度,而计划传授所需的有关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训练。

市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的概念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所说的市场,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场所,而且还是一种运行机制或调节手段,市场的本质体现了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在培训活动中是否存在交换关系,培训活动是否具有产业性质是能否形成培训市场的关键所在。

(一)培训活动中的交换关系

一个市场的形成,最主要的条件为是否存在着买方和卖方,买方和卖方之间是否存在着交换关系。

从培训活动的本质上讲,它是一个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活动,交换存在于这个活动当中。

首先,社会(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是培训领域交换的利益实体,是培训需求的一方,即买方。培训机构是办学实体,是提供培训的一方,即卖方。在培训活动中,受训者必须交纳一定数目的培训费,从而使资金流向培训机构,同时也使受训者获取了参加培训的权力。经过培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增加了在社会竞争的能力,这是培训活动中存在的一种交换关系。

其次,培训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教与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教育工作者的劳动实现的。在当今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工作者的劳动仍然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教师通过自己智能和体能的消耗,向学校和学生提供了服务,同时也获取了相应的报酬,实现了劳动价值的交换。

再次,发展教育事业是国家的基本职能,国家每年都提供大量的教育经费,通过设立培训机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满足社会需求。国家及地方政府也投入大量资金推行或举办大量带有公益性质的培训和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所开展的培训。国家通过教育投资,开发了人力资源,提高了综合国力。国家既是培训活动的投资者,也是培训利益的获得者。

可见在培训活动中,存在着国家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交换关系。其中国家、社会、个人既是教育资源的供给者,又是教育资源的需求者;培训机构既是教育资源的供给者,又是产品的生产者。在培训活动中存在着供需交换和价值交换,为完成这种交换必然存在一个市场,通过市场,使社会、教育部门和个人之间实现价值交换和供需交换。

此外,教育交换与物质交换相比,教育交换更为复杂,有其特殊的规律性。首先,教育培训活动与一般商品活动的目的不同,教育不仅具有经济功能,同时还有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教育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为目的。第二,教育培训交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交换。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在人才形成的过程中,虽然教育起了巨大的作用,但人才并不是教育的独立产品,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培训者不属于培训机构所有,培训部门也不能把受训者作为自己的产品拿到劳务市场去出卖。

总之,培训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培训机构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必然与社会其它系统发生交换关系,这种供需和价值交换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培训市场就是完成这种交换的场所。

(二)教育培训的产业性质

教育培训活动的产业性质是由它的资源消耗性,生产性和可经营性所决定的。

1资源的消耗性。

开展培训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校舍、教学仪器设备、师资和教育管理者、教育经费、时间与空间等,这些教育资源在培训活动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消耗。

2生产性和服务性。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受训者的素质。经过培训的人,会导致个人价值的增长,一旦所学知识运用于生产,便会创造价值。在实际生活中经过培训的人比未受训的人就业机会更多。

3可经营性。

培训机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绝大部分办学机构自负盈亏,自主办学。培训机构的生产和经营就是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结合来创造价值,发展壮大自己。

承认教育培训活动的产业性质,并不是把学校当企业办,并不是只强调经济规律,而不顾教育规律。它的实质在于明确教育部门与社会其它部门的交换关系,社会上的任何部门要想得到教育服务,就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培训机构要想在社会上发展壮大,就必须接受社会的选择,培训机构要有经营意识,要加强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

教育培训的产业性质与教育培训市场紧密联系,既然教育培训是产业,就得进入市场。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就是要通过市场的调节,来达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培训市场的概念界定

市场体系是一个大系统,是由许多专门市场组成的,培训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的大市场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教育所具有的产业性质和培训活动中的交换关系的存在体现了市场的特征。只是由于我们没从本质上去认识它,因而也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又是交换关系的总和,也是一种运行机制,它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因此,我们对培训市场的理解也不能过于狭窄。目前很多问题正在争议之中,给培训市场下一个定义确实比较困难。从一般的表面概念上界定它,培训市场是以与职业相关的知识技能的提供和需要为交换内容的市场。从深层次界定它,是指培训活动的运行机制或运作形式,是围绕着培训所发生的交换关系的总合。

培训市场本身也是一个小系统,它是由培训信息市场、培训教材市场、培训生源市场、培训师资市场等构成。

培训市场既可以作为单独存在的市场,又可以作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科技市场的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是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科技市场成熟与完善的标志。

三、培训市场的本质

揭示目前业已形成的培训市场的本质,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深化和具体化。具体地说,现阶段培训市场本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商品--市场"层面

精神商品与物质商品一样,都凝固着人们的一般劳动,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从使用价值来看,参加培训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以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的价值,增强竞争能力。从交换方式来看,知识与技能进入市场后,最简便易行的方式是以"货币"为手段进行交换。要想获得某一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就得交费参加某一培训机构的学习,这些现象的存在充分表明了知识与技能等教育产品已具有"商品货币"性质了。

(二)"不完全"--"不成熟"层面

在一般市场中,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但在培训市场,有时却不能执行,有些类型培训的学费并不反映教育成本,也不反映教育价值和效用大小,学费并不完全成为调节教育供需均衡的杠杆。

竞争是市场运行的动力源泉,是市场的最基本特征。然而在培训活动中,国家为了全社会共同利益对某些培训项目进行某种程度必要的垄断和干预;某些行业本身就具有垄断性,使培训市场中的竞争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和一定的程度内。

培训市场从萌芽、发育到完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对培训市场的认识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事实证明,现阶段的培训市场不论从性质作用意义上,还是从程度范围上看,都是不成熟、不完善的。主要表现在培训市场的界定不明确,发育不平衡、机制不完善、管理不得力,一些培训机构收费不合理,个别学校教育质量低劣,甚至还有以学经商的现象存在。上述种种原因表明,目前培训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虽已初步形成,但是不成熟、不完善。

四、建立培训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培训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孤立的,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结构的变革,市场体系的发育,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这一系列现实背景,是培训市场得以启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育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教育体制总是与经济体制相适应,一旦经济体制发生变化,教育体制也必须相应地进行改革。党的十四大明确地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对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上的深化。这一重大变化给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带来了深刻变化,也对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理所应当地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成人教育是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联系最紧的一种教育类型,经济领域中的一些基本运作方式,同样适用于成人教育领域。其中建立成人教育科技市场、成人教育生源市场、成人教育人才市场、成人教育培训市场等一批成人教育市场,是成人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使成人教育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才能使学校面向社会办学,同时也使社会能够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学校的活力和动力才能得以增强,才能更好地发挥成人教育直接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这是培训市场得以形成的动力与源泉。

其二,劳动人事用工制度的改革为培训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是我国企业制度的重大改革。这一变化促进了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往那种国家包分配,用工终身制等劳动用工制度必将被聘任制、合同制所代替。企业有权选择职工,职工也有权选择企业和工作岗位。需要学习,要求培训已成为职工获取新的工作,更好的工作、更高的工资、职务晋升的必要手段和途径。这种培训是个人根据自身的需要自觉自愿地参加,在经济学上称为"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只有当个人经过投资,而获得了收益成为可能,个人才会到培训市场寻找培训信息,参加培训。所以说,只有职工真正拥有了选择职业、企业和工作岗位的自时,职工培训市场才能形成。

其三,建立培训市场是成人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成人教育体制,存在许多弊端,学校缺乏办学自、奉命办学、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地利用和发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来规划和设计成人教育,已成为成人教育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转变行政管理职能,下放权力,使学校真正成为办学的实体,建立以竞争为手段,以提高效益,优化结果为目的的运行机制(市场体制),已成为成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在这种背景下,培训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成为必然,它的出现可以使成人教育按市场的需求办学,使市场调节成为管理成人教育的重要手段。

五、北京市培训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北京市培训市场的主客体

据统计,北京市目前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84所,成人中专校142所,各类民办教育机构2136所,此外还有近3000所乡镇成人学校、村办文化技术学校和培训中心。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培训体系。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在各类成人培训机构中接受培训。可见北京市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卖方市场和一个潜力很大的买方市场。对于这个客观现实,我们只有正视它,承认存在,研究规律,因势利导,促使其不断发育和完善。

(二)北京市培训市场的专业设置

目前北京市成人教育培训市场所开设的课程大体分为四类,即文化补习类、外语类、艺术类、职业技术类。

文化补习类的主要对象是准备参加各类考试的人,如高考补习班,成人高考补习班,自学考试辅导班等;外语类主要以英语、日语为主;艺术类主要包括书法美术绘画、器乐声乐、舞蹈体操健美;职业技术类主要以美容美发、烹饪、服装剪裁、装璜设计、计算机操作、家政、家电维修、财会和汽车驾驶等。

当前,北京市培训的市场化趋向明显加强,除文化补习仍保持相当的热度外,职业培训越来越面向劳动力市场需要,面向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变革的需要。培训方向明显呈现以下特征:

(1)职业培训的专业多为实用性和操作性强的专业;

(2)办班方式灵活多样、讲究速成,见效快。

六、关于促进北京市培训市场成熟与完善的几点设想

(一)做好建立培训市场的基础工作

1认真搞好办学体制改革,这是建立培训市场的前提。必须切实地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政府对教育事业包揽过多的状况,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应在政府管理下,主要依靠行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举办,或由社会各方面和公民个人联合举办"的精神,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社会力量办学,欢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外友好人士来华合作办学或单独办学。

2落实培训机构的法人地位,保证培训机构的办学自,这是建立培训市场的内在基础。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为培训机构的发展创造一个较为适宜的外部环境,促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办学实体,使其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指导下自主办学。就目前而言,培训机构应享有招生自、设置专业自、制定收费标准的自、用人自和对外交流权。

(二)建立和完善培训市场体系

1加快筹建我市培训信息市场。目前北京市培训市场体系还不十分健全,其中培训信息市场是较为薄弱的一环,应加紧筹办,发挥其培训中介机构的作用。以市成人教育培训中心为中介,建立全市成人教育培训信息网,把企事业用人单位、各类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普通教育培训机构纳入信息网,开展各级各类教育的信息咨询服务,使之逐步完善。

2逐步扩大市场调节范围。培训市场开放的范围,目前首先应开放政府计划调节之外的培训领域--即社会培训领域。其次是系统内、企业内部培训,逐步扩大市场调节范围,逐步使中小企业内部培训的任务由社会培训机构承担。

3在培训市场的组织方式上。组织与筹建培训市场时,要坚持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以无形市场为主的原则。在交换过程中应由目前的相互依附关系转向契约关系,使在培训市场中各方的利益都受到法律保护。

(三)加强对培训市场的宏观管理与调控

1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应当转变职能,由传统的行政指令性管理转为制定政策,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并行的调控体制,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

第8篇

1996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基更的专著《远距离教育基础》是远程教育领域经典性著作,在所收集数据中具有较高的被引频次,该书在对众多国家远程教育机构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远程教育诞生以来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对远程教育领域的政策、经验、理论进行了客观的评述。在该著作中,基更对媒体教育、开放教育、教育技术等容易混淆的内容做了区分解释,同时对多曼、彼得斯、穆尔和霍姆伯格等人对远程教育的定义进行分析,并对基更本人的“再度综合”理论六要素做了重新修订。1999年,基更另一部重要著作《远距离教育理论原理》在国内出版,基更针对远程教育发展所面对的哲学、教育科学、教育技术等问题,专门组织众多西方远程教育专家从教学、学术、分析、哲学和技术五个不同视角,对远程教育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辨析和技术、实践评价。[9]同一时期,不同学者纷纷对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远程教育进行系统性的对比与介绍,张伟远论文《中、英、美三国开放与远程教育研究论文的比较研究》以中、英、美三国远程教育杂志为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我国远程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上文献为代表的西方远程教育理论系统性地被引入国内,为国内远程教育的理论、实践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我国加入WTO对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一文,以我国加入WTO之后各个部门、产业所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讨论到我国外部环境的变化给教育领域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明确指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发展远程教育,对于建设学习化社会与提高西部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一文是在世界逐渐迈向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指出教育变革的方向和方式,及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对于促进教育信息化的作用。以上两篇文章从更加宏观的视角审视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对于我国教育整体的发展所体现出的重要作用,成为我国为何发展远程教育相关研究的核心文献。《教育成本计量探讨》以经济学的视角,系统阐述了教育成本对教育良性发展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丁兴富系列论文《远程教育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研究》首次将远程教育的成本效益作为研究对象。以上两篇文献对远程教育效益研究产生较大影响,成为我国远程教育经济学相关研究的核心文献,为后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2001年,丁兴富的专著《远程教育学》出版发行,从表1可知该书不仅在被引频次上高居榜首,中心性也达到0.19,其在中国远程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作者在对国内外大量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整理国内过去20年理论成果并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博采众家之长,为远程教育基本理论概念、学科分支的理论体系奠定坚实基础。2002年,丁兴富另一重要著作《远程教育研究》被引达到28次,作者在书中分别对远程教育宏观、微观和哲学体系进行划分,对远程教育三大模式、远程教育三大学派、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理论等进行集中论述。本书除了对远程教育基础理论、发展历史、学科分支进行更加系统地介绍之外,还增加了关于远程教育管理、远程教育经济学和评估的重要内容,使得中国远程教育学科体系趋于完整。丁兴富的《远程教育学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之我见》一文,将远程教育逻辑起点定义为:“师生时空分离的学与教”,将远程教育主要矛盾定义为:“师生时空分离的学与教必然带来的革命性解放性同致命性缺失性之间的矛盾是远程教育的主要矛盾”。张秀梅将远程教育学逻辑起点规定为:“借助于教育技术的教与学活动的再度综合”。[10][11]包括对逻辑起点、主要矛盾、理论基础、基础理论、理论体系结构、分支学科构成、分支学科原理等内容的探讨,使得中国远程教育理论体系逐步得到完善。以上文献与著作成为中国远程教育基本问题研究的核心文献。

2003年,丁新在其论文《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十大趋势》中,依据远程教育的历史进程、远程教育发展的新动向、远程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国际远程教育发展现状、政治经济等方面,对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其在文中从学科、技术、学习支持服务等十个方面阐述了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方向。如今来看,远程教育理论及学科体系建设逐渐成熟,技术应用标准化、实用化、智能化,学习支持服务多元化、专业化,办学与服务终身化等趋势,彰显出其预测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丁新《远程教育质量:一种服务的观点》一文“为我们认识远程教育质量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远程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质量管理的实施、质量评价的开展等实践工作具有积极意义”。[12]艾伦•泰特的《开放和远程教育中学生学习支持之理念与模式》一文,对远程学习中学生学习理念和学习支持服务模式做了详细论述,使其成为我国远程教育研究学习支持服务的核心文献。从图1和表1可知,2004年陈丽的著作《远程教育学基础》、论文《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被引频次和中介中心性分别达到23、22和0.16、0.13,这足以显示出其在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远程教育学基础》集中探讨了电视广播大学教学设计问题,主张“从学生出发”,对资源整合与导学设计进行了全面探讨,无论是理论创新还是实践操作方面,其在中国远程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陈丽在文章《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中,以Laurillard提出的学习过程会话模型为依据,建立了由学生与媒体的操作交互、学生与教学要素之间的信息交互、以及学生的概念和新概念的概念交互三方面组成的教学交互模型,在学习交互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操作交互、信息交互和概念交互,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的教学交互层次塔。[13]加上陈丽同一时期发表的《术语“教学交互”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等一系列论文,标志着我国远程学习中的交互理论逐渐建立并走向成熟,为日后我国不同领域、层次远程教育的交互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同期,魏志慧、陈丽、希建华合著论文《网络课程教学交互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李爽论文《中国远程教育专业人员能力模型研究》,也具有较高的被引频次。《网络课程教学交互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针对网络课程在促进交互方面的不足,缺乏有效的评价指标等问题,经过反复论证确立了媒体界面交互、学生学习资源交互、社会互的教学设计、教师参与度、学生参与度等5个方面47项指标。[14]该指标的建立,为我国远程学习交互评价提供了量化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是研究远程学习评价的核心文献。李爽在其文章《中国远程教育专业人员能力模型研究》中指出,远程教育专业人员的培养既是远程教育实践发展的保证,也是各个远程教育机构提供高质量远程教育服务的保证,而专业能力模型的研究则是专业人员培养的基础和前提。基于此,作者通过实地访谈、Delphi方法等,确立中国远程教育专业人员的13个专业角色、16个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最终构建出专业人员的能力模型。[15]该模型的建立对远程教育专业人员的培训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远程教育专业人员队伍发展的重要指标。《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调查与思考》一文,对我国1998年以来的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概况做了系统的调查分析,肯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找出诸多问题,该文献为当时众多研究者整体上把握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概况提供了第一手的文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为例》一文,是在国家实行农远工程大背景下,针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状况所作调查分析,该调查中所发展问题以及提出的解决策略对相关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普适性,是一段时期内研究农远工程的重要文献。以上经典文献和著作为代表的系列相关内容,构建起了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时序图。依据时间线来看,中国远程教育走过了引进国外先进远程教育理念、与中国已有远程教育理论相融合、重构本土化远程教育基本理论体系及远程教育实践应用这一演进路线。

二、我国远程教育研究热点及热点迁移

(一)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1.研究热点可视化呈现使用Citespace绘制热点图谱,除去基本关键词“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绘制了高频、高中介中心性(带有紫色圆环)关键词共现网络,如图2所示。在热点图谱中,圆环越大表示关键词共现频次越大,圆环年轮色代表不同的年份。出现紫色圆环的节点为关键词共现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中介中心性大于0.1)。本文取高频关键术语前40个,按频次排序如表2所示。2.研究热点分析通过对表2中高频词汇和高中介中心性词汇的综合,可大致将2000年至2013年的研究热点归类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远程教育。在表2中出现了“农村中小学”、“农村教育”、“农村远程教育”、“农远工程”等关键术语,且首次出现年份集中在2004、2005两年。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不难发现,该时期我国正在试点或即将实施极具影响力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工程”。该工程的实施对改善中西部农村地区教育信息资源匮乏的现象起到重要作用,农远工程巨大的影响延续至今,农远工程及其后续研究作为中国远程教育研究热点具有合理性。第二,远程教育质量研究。由表2可知,“教育质量”中介中心性高达0.59,说明其在链接不同节点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出现的相关高频术语“质量保证”、“学习中心”等都跟远程教育质量的研究相关。“远程教育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远程教育领域高度关注、积极探索的主题之一,被视为远程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6]在远程教育中,由于师生时空分离的特性,教学质量的保持具有一定难度,任何学科与领域的研究中,都无法逃避教学的质量问题,所以,关于远程教育的质量研究作为我国远程教育研究的热点,具有一定合理性。第三,远程教育资源开发。由表2可知,“教育资源”中介中心性达到0.59,在众多关键术语在占有重要地位,与之相关的高频术语“资源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资源”、“网络课程”等都具有较高的频次和中介中心性。在教育活动中,占有一定的教育资源是展开学习活动的基础,在远程教育中同样如此,远程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是远程学习活动展开的基础。随着时间的变化,旧的教育资源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需要设计、开发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教育资源,相关资源的建设永无止境,教育资源的开发则成为远程教育中永恒的热点问题。第四,远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从表2可知,“教育模式”、“教学模式”、“自主学习”等与远程教育中的教学模式相关的关键术语,具有较高的共现频次和中介中心性。“远程教育中的教学模式可分为讲授、协作、探索、个别辅导、讨论5种”。[17]刘晓晴等认为,随着理论、技术的进步,远程教学模式出现新动向:远程教学理论基础不断扩大,远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远程教学过程更加优化,远程教学模式构建的方法与手段更加丰富等。[18]这就使得远程教学中的模式必须成为一个动态构建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对远程教育中教学模式的探讨也必定成为热点话题。第五,远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服务体系”一词中介中心性达到0.43,同时相关的高频、高中心术语有“开放教育”、“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等,从以上词语不难看出,其体现的重点都是对社会化学习的研究。在当今信息化急速发展的时代,为大众提供快捷、有效的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是社会化学习的重要内容。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在为社会化学习提供公共服务、进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上具有先天优势,所以,远程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在中国远程教育研究中成为研究热点,具有合理性。

(二)研究热点迁移的可视化分析

1.研究热点迁移的可视化呈现基于上述热点分析,制作了热点时序迁移图,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在2007年之前,中国远程教育各个方向的研究基本趋于成熟,更加注重对已有成果研究的深化,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性。2008-2013年间,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热点较少,但是每年都会出现新的研究主题。新出现的研究主题不同于当前的研究热点,新研究主题词共现频率较少,但某些关键词的词频年份分布较为稳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些新研究主题有可能成为未来新的研究热点。通过分析发现,近些年新出现的词频稳定、发展态势良好的研究主题有“人工智能”、“数字鸿沟”、“可视化”、“个体生态”、“自我调节学习”、“情感计算”等相关术语。2.研究热点迁移的可视化分析通过对词频稳定术语的分析,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归为以下几类:运用现代远程教育促进社会公平,个体远程学习生态构建,对远程学习者认知心理的研究,智能化学习系统研究等几个方面。第一,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缩小数字鸿沟,促进社会公平。“‘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是指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个人、家庭、企业和地区在接触信息通讯技术和利用因特网进行各种活动的机会的差距。”[19]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产生信息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使得人们以全新技术与思维方式对信息进行获取与处理。但是“现有信息水准较高或信息能力较强的人,能够比较弱的人获得更多的信息。”[20]这就造成人们之间信息占有量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公平的缺失。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泛在计算技术的逐步成熟,使得泛在化的学习环境建设逐渐成为现实,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降低了数字化学习门槛,为信息化社会中消除或缩小“数字鸿沟”提供可能。第二,构建个体远程学习生态系统。情景化学习理论尝试为学习构建一种生态化的取向,其呈现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学习新范式。[21]学习生态系统是指“由学习共同体及其现实的和虚拟的学习环境构成的一个功能整体,学习者与学习环境、学习者与其他学习个体和学习群体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知识吸纳、内化、创新、外化、反馈等过程实现有效学习的发生。”[22]远程学习中的学习生态系统,是指在虚拟化的远程学习环境中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促使有效学习发生的功能整体。生态化的学习,让人们以一种系统的、多元的、关联的视角对远程学习进行审视。随着技术发展,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逐步深化,包括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云存储等技术逐步在教育领域应用,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可以从另外一种视角认识远程学习———基于个人学习特性的数据收集、处理、分析,海量数据,为基于学习者特征的个体远程学习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充分的可能。第三,远程学习者认知心理的研究。在众多与心理学相关的术语中,“情感计算”、“自我调节学习”表现出较佳的词频稳定性。情感计算是“关于情感、情感产生以及影响情感方面的计算,其目的是赋予计算机识别、理解、表达和适应人情感的能力。”[23]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的心理活动可以进行定量或者定性分析,情感计算主要指运用计算机识别人们面部表情的变化,进而了解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技术。当前情感计算研究偏重于有眼动识别研究、声音识别研究、读唇识别、面部表情研究等。由于远程教育师生时空分离的特性,教师掌握学习者心理变化比较困难,通过计算机识别设备判断学习者情感态度的变化则显得尤为必要。“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从元认知、动机和行为方面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己学习活动中的过程。”[24]其最主要外在表现就是学习者通过自身心理特征的改变,达到完成学习目标的目的。让远程学习者掌握自我调节的技能,是保证远程学习质量的重要内容。戴研认为,当前远程学习环境下的“自主调节学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习者自我调节技能低下、学习者执行功能缺失、学习者校准出现偏差。[25]相比较真实的学习环境,网络远程学习者“自我调节”具有诸多影响因素,存在更多不确定性,这类研究更具挑战性。第四,智能化学习系统研究。由于远程教育师生时空分离特性,教师无法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实时指导,为保障远程学习者能够在接近真现实环境中进行知识建构和得到足够学习支持服务,则需要智能化的学习系统为学习者提供支持。当前,智能化学习系统研究主要集中于智能化Agent学习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教学资源智能检索,进行虚拟实验,远程教育智能化测评等。随着泛在学习环境建设的逐渐完善,现代远程教育所对应远程学习者的数量将会快速增加,能够替代远程教师部分作用的智能化学习系统研究将更加紧迫。伴随着移动网络接入人群数量逐渐壮大,基于移动学习平台的智能化Agent系统会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三、我国远程教育研究的前沿分析

根据对前沿术语的分析,可将中国远程教育研究前沿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远程教育质量的研究从高突现术语“教育质量”、“质量”、“教育评价方法”等相关内容,可以看出中国研究者对远程教育结果的关注程度。远程教育质量的研究在研究热点已经有所体现,已经实现着研究前沿向研究热点的转变,关于远程教育质量的保证与远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逐渐成熟。“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主要集中在管理的质量观和学术的质量观上,对于效益的质量观涉及较少,我国传统远程教育则主要强调服务质量的多样化与多元化,远程教育的规模效益等优势没有体现”。[26]为此,未来一段时间内远程教育质量效益的研究会成为一种趋势。2.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通过“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开放教育资源”3个高突现术语,可以看出社会化学习、终身学习的研究是中国远程教育前沿领域。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要求,教育部决定自2010年开始,在全国分区域、有步骤地开展改革试点。[27]以此为标志,中国庞大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开始向开放大学转变,关于开放大学的研究也迅速升温,成为研究前沿。杨志坚认为,开放大学是一种新型大学,它强调思想的开放,模式的开放,方法的开放,对象的开放,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向一切有能力、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服务。开放大学的成立对于满足社会和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提升社会成员整体素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28]同样,社区教育也是时展的产物,只有将其纳入到大的社会教育体系中,才能适应社会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特性就是学习资源获取的便捷性,以教育资源共享、共用为目的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适应了学习型社会对教育资源的需求。3.优化远程学习过程的研究与之相关的高突现术语有“教学设计”、“学习方法”、“在线学习”等。远程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研究、学习方法研究对远程教育的结果有重要影响,良好的教学设计、学习方法能够保证远程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随着社会、技术形态的变化,各个领域呈现出分工专业化、方法多元化的现象,同时教学设计与学习理论的研究出现新的动向,对远程教育环境下的在线学习活动也提出新的要求。教学设计的研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艰难而狭窄的专业化路线与宽阔而更具包容性的多元化路线”。[29]专业化的目的在于让学习者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环境与经验的开发,更加注重局部、简化的教学系统;多元化让学习者依据学习需求以更加广泛的视角认识问题,提供学习者自主创建学习环境的经验。姚海林等认为,情景化学习理论尝试为学习构建一种生态化的去向,其呈现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学习新范式:创设有助于学生探究、互动和社会化的实践环境;提供包含着活动参与方式和现实问题的开放式课程;对学生的探究和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进行多元评价。西蒙斯在Connectivism:ALearningTheoryfortheDigitalAge一文中,系统提出了联通主义的思想,指出“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30][31]其强调学习过程不再是内化的过程,而是把学习看作是个人知识网络连接的过程。以上这些无论是教学设计理论还是学习理论的变化,都阐释了一个重要内容,即社会以及科技形态的进步,必然带动学习过程的变化,优化远程学习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四、探讨与结论

(一)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与知识可视化的方法对核心文献、关键词、突现术语等进行分析,找出了中国远程教育研究历程中高影响力的核心文献,当前研究热点,未来可能出现的研究热点以及研究前沿等。但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文献计量方法将主要注意力聚焦于期刊文献,低估或者忽略了媒体、出版物等非学术研究,造成研究的欠缺;其次,本研究所使用数据来自CSSCI数据库,该数据库虽有“质”的优势却也有“量”的劣势,这就有可能对本研究细节性的观点的表述产生消极影响;再次,文献关键词虽然可以看作文章浓缩的精华,但是选定文献关键词时也体现作者较强的主观意愿,存在随意性,可能造成本研究相关观点出现偏差。

(二)研究结论及探讨

第9篇

学校学生、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应全员参与实践课程模式,对开展实践课程起到全面的推动作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的管理层面,对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关系,都要做到妥善处理。学科课和实践课,在传统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都是并行独立的。并且教育实践课在高等师范教育中的位置,一直都是处于边缘化。

而在整合实践学科的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就是实践环节,在实践课中渗透学科课,学科课是实践课的提升和延伸,而实践课又是学科课的统整平台。所以,在课程体系中,实践课应该是重中之重。应对实践课程的建设高度重视,对其不断进行探索,使实践课程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对校外实践课程来讲,为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应对各种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等活动的质量高度重视。

同时,学校还应和所在地区的机构,如早教中心和幼儿园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促进教师的随同指导和学生教育实践的开展。同时教师还应及时转变思想观念,主动走入基础教育,通过对学生教育实践的指导,对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现状切实了解,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提升。

二、校企合作,对实践课程的效果进行全方位的保障

应用型人才必须在实践工作场所中才能获得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必须在现场环境中,才能学到一些应变方法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和一些早教中心、地方幼儿园的合作,是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和地方的合作。

首先,应重视和校外实践层面的指导和组织方面的合作。为学生的实习和教育见习等环节,夯实基础。可对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借鉴,在具体的实习指导方面,对“合作式教学”的实习指导方式进行切实的推选。既由大学教师在理论方面负责对准教师的指导,并进行全程评估。由准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共同对实施与评价、教学设计的组织进行分享。具体包括对各种计划、封面资料的分享。而在课程开始前,还应和准教师共同讨论评价程序、材料、日常计划的目标等。

其次,需要对校内课程建设方面的合作高度重视。在学前专业课程体系中,诸如0~3岁儿童的教育和保育以及五大领域的教学等,都有着极强的实践性,若在课程教学中,对其中实践部分内容的教学,聘请有着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早教中心或者是幼儿园的一线教师来担任,会使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所达到的效果也将是事半功倍的。此外,还可将当地幼儿园园长聘任担当辅导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进行辅导,与学生开展即时互动,并定期举办各种讲座,点评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还可邀请所在地市教研室参与幼儿园评估优质课的工作。

三、上下齐心,使实践课程的品质不断提升

广大的授课教师应和相关教育管理部门上下齐心、步调统一,对实践课程的执行力度共同推进,并将实践课程的品质得到不断提升。

首先,教育管理部门应将监管和导向的职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从大方向上,对实践课程的意义和地位进行明,为相关部门的人才培养夯实基础,对下一级的人才培养部门提出考核要求和设置实践课程的标准,并监管其实际运作的过程。

其次,院系级别的人才培养部门应对上一级教育管理部门的倡导积极响应,在对实践课程明确认识的基础上,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融入实践课程,并对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进行制定,对校内外各种实践课程的要求,督促教师严格执行,并及时考核其工作成效。

同时,相关课程授课教师除了要对校外实践课程的指导思想和职责认真履行外,还应对提升校内实践课程的品质高度重视。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对授课习惯和课程理念不断进行调整,对传统的关于课程定位的认知不断更新。在对教学大纲制定的过程中,应将课程对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所发挥的作用,以及课程应有的性质充分考虑,全面提升实践课程的品质。

四、结论

第10篇

(一)教育目标工程教育应当以培养工程师为己任。教育目标应该体现培养什么样的工程人才,今后能够从事的职业或岗位等内容。教育目标是对人才培养使命或教育目的的分类型、分层次的规定。6所大学的人才培养使命与工程专业教育目标的关键信息见表1。表1表明,6所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使命大多用“高素质”“拔尖创新”“高级专门”以及“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等词汇来修饰;但C大学的学校人才培养使命相对具体。关于专业教育目标,6所大学主要关注知识基础和毕业后能够从事的职业和岗位类型,较少关注其他方面的内容。这实质上是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知识和做事的层面。

(二)预期学习结果教育目标和预期学习结果是课程改革的“指南针”。预期学习结果是对教育目标的细化,使之达到可操作、可实施的程度。预期学习结果反映了学生在毕业时期望的和所能达到的学习水准,它常常与学生掌握的知识、具备的技能和态度有关。6所大学课程计划中预期学习结果的关键信息见表2所示。表2表明,6所大学工程教育的预期学习结果在知识、技能和态度这3个维度设置上大体一致。但不同学校设计的预期学习结果内涵也有差异。例如,A大学和E大学在知识要求中将经济管理知识单列;C大学特别强调工具性知识和社会发展及相关领域知识。我国大学对工程专业中“知识”要求的趋同性,说明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性得到了重视,但技术知识的分化、交叉与快速变化的特性没有受重视,工程科学知识没有很好地被重视。究其原因,可能是我国高校对工程的本质和工程实践的时代特性没有精准地把握。又如,关于学习结果的技能要求,C大学独树一帜,将终身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流、协调、合作与竞争能力纳入其中。关于态度要求,6所大学的表述非常泛化,还停留在精神、思想、素养、意识层面。可见,我国大学对工程专业中“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还需更关注21世纪工程师职业新形象和工程实践新特征对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影响。

(三)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它是连接教育目标和最终学习结果的桥梁。课程结构包含课程类别、内容、学分比例、选课性质等要素。由于我国大学课程模块划分没有统一标准,为规范统计口径,本研究将课程类别分为以下7类:(1)通识通选课程,包括政治、军事理论课,外语、体育和计算机工具类课程以及学校单独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2)自然科学课程,指数学、物理、化学类课程;(3)学科技术基础课程,指大类学科基础课、学科平台课、技术基础知识课或专业基础课;(4)专业课程,是指直接针对本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专业核心课;(5)专业方向课,是指单独划专业分类的课程,包括分组方向选修、分模块选修、分课程群选修等;(6)集中实践环节,是指对立于课堂教学的一类课程,不包括具体课程涵盖的实验、研讨和课外自学,但包括一门课程结束之后的课程设计;(7)单独设置的跨学科选修课。数据分析表明,6所学校课程学分总数从160~208不等;通识通选课总学分数超过40的学校有5所;自然科学课程学分平均为26;学科技术基础课学分从21.5~54,集中实践环节学分从14~45不等,这两类课程学分配置差异较大,说明课程学分设置被学校认识的重要程度有差异。从图1可以看出,各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有所不同。如果按某类课程的学分数占本专业总学分的比例超过20%这一标准来衡量,6所学校的通识通选课比例全部超过该标准,学科技术基础课比例有5所学校超过该标准,集中实践环节有3所学校超过该标准。自然科学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均低于总学分的20%。关于专业方向课和跨学科选修课,分别有3所和2所大学单独设置了该类型。图1还表明,自然科学类课程所占总学分比例变化不大,全距R=6.2;学科技术课程占总学分比例有波动,全距R=16.8,上异常值为30.2%,下异常值为13.4%;集中实践环节的下异常值为B大学的8.8%。上述数据表明,不同学校对不同类型课程的重要性程度认识不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还说明了专业课程(学科技术基础、专业课、专业方向和跨学科课程)中必修与选修的学分配置情况。从选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来看,比例最高的是B大学,选修学分高达32;比例最小的是C大学,选修学分低至7;这说明这两所大学对选修课程的功能和学生学习选择的灵活性,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其余4所大学选修课程比例大体相同。图2显示了各学校专业类课程提供的选修课程门数的差异。如果单从选修门数的绝对值来看,A大学高居榜首,其值为51;C大学最少,其值为8;选修课提供门数有下异常值,为C大学的8。绝对值只表明量的多少,要说明学生选课的自由度,还要考察可选门数与应选学分的比值。该比值越高,表明单位学分可选门数越多。从表3可以看出,D大学和A大学提供的选修门数与学分之比较高,可以推论,其学生的选课自由度可能较高。B大学和E大学提供的选修门数与学分之比较低,其学生的选课自由度可能较低。

(四)实践环节工程专业的课程计划中,实践环节的设计对工程教育尤为重要。从6所大学课程计划的集中实践环节设置看,集中实践环节的学分数占总学分的比例有一定的差距,最低8.7%,最高24.4%。案例大学的实践环节类别和学分配置见表4。表4显示,集中实践环节的类别按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认知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军训、课程设计、各类实习、综合项目设计。值得指出的是,“综合项目设计”本应是工程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无论从学分设置(4~5学分)还是采用学校(3所)来看,均没有凸显该类实践环节应有的地位。富有个性化的是,A大学设置了大学生科研项目训练(2学分),旨在为学生提供课外科学研究、接触教授的机会。C大学设置了创新拓展项目(2学分),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实验室、教学基地、创新实践的学习活动。C大学还要求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专业必须建立学校与企业培养联合体。这代表着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在实践环节方面的创新。

(五)学习经验与评价关于学习经验,我国高校的课程计划大多没有专门规定。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学习经验,主要体现在不同类型课程与教学的要求中,个别大学还规定了课程内部各教学环节的学时要求。例如,A大学的课程计划规定,每个专业必须有2门双语教学的课程和2门研究型教学的课程(Seminar);每门课程的学时由5部分组成:授课、实验、讨论、上机和课外学时,各门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有侧重地设计相应环节。又如,C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与人格标准的要求,采用小班化教学、分小组学习、项目作业以及讨论式、案例式和做中学的学习方法。再如,F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开设了“Project课程”,即项目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项目设计经验,培养工程设计能力;学生还可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获取科学研究的学习经验。上述教学要求为学生学习工程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学习评价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程度总体不高。从6所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捕捉到的关于学习评价方式,大致可归结为2类。第一类是“简化”模式,以E大学为典型。在课程计划中有一项“考核分配”的要求,规定了所列课程是“考试”或“考察”,仅此而已。第二类是“对应”模式,以C大学为典型。C大学除了在课程计划中表明考核方式外,还对成绩评价方法进行了限定,要求评价方法与专业培养目标中的“知识、能力与人格”要求相对应。例如,对“数学或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其评价方法是“数理知识通过课程期中、期末考试并考虑平时成绩、实验报告等综合评价”;对“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评价方法为“若干专业课实行小班化、讨论式、案例式、做中学、大作业以及通过面试和笔试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成绩”。C大学的学习评价模式紧扣学习预期结果,其改革的先进性和政策力度值得借鉴。

二、讨论

上述研究结果呈现了案例大学工程教育课程现状的教育目标、预期学习结果、课程结构、实践环节、学习经验与评价等关键要素。从静态的课程设计角度进一步考察课程现状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深入探讨这些现状背后隐藏的问题并揭示其潜在成因,是本研究关注的另一重要问题。

(一)课程现状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分析课程现状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可以看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与工程实践的关联度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从教育目标来看,无论是学校人才培养使命还是专业教育目标,大多没有体现面向实践的工程教育愿景。案例大学均是具有良好工程教育声誉的研究型大学,理应肩负培养国家新型工业化战略所需工程师的使命。但其教育目标的表述,并没有突出培养工程人才这一重点。其二,从学习结果来看,知识、技能和态度之间是分离关系,没有体现工程实践的整合能力观。虽然知识要求面较广,但没有与工程实践相联系;技能要求还只是一般本科生所应达到的通用标准,没有体现“工程师”的能力特质;态度要求更是泛泛而谈,不易操作和评价。其三,从课程结构来看,总学分数和学分比例设置不合理。首先,总学分数偏高,这意味着课内学时太多,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可能会遏制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各类课程学分比例设置不合理,理论课程过多,实践课程偏少,实践内涵不够丰富。这些现状与工程教育的实践特性这一本质属性的要求相差甚远。其四,从学习经验和评价来看,教学方法还是以讲授为主,学习经验的设计仅停留在研讨课、双语课等形式层面,远没有触及工程实践的本质。学习评价仍以“考试”或“考察”为主,从现行课程计划中几乎看不出改革与前进的步伐。唯一例外的是C大学提出采取不同的形式、与能力标准相对应进行学习评价,但这只是一个尝试,实施效果要拭目以待。

(二)课程现状隐含的问题及成因我国工程教育课程偏离工程实践、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不高,这一现象背后隐含的问题颇多。若从静态的课程设计视角审视问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主要矛盾表现在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两个方面。一方面,课程目标脱离工业需求。本研究所揭示的我国本科工程教育课程目标呈现趋同化特点,各校之间“相互借鉴”表述空泛,针对性和个性化不强。同时,课程目标还呈现智性化特点,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的掌握,忽视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4],断失了工业界需求这一“活水源头”。工程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应当紧紧围绕工程师在企业环境中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我国工程教育课程目标的内涵没有很好地吸纳工业界对工程师特质的诉求,课程目标的制定过程也没有充分考虑工业界企业雇主的参与,似乎只在学校内部“闭门造车”,脱离工业企业和工程实践的需求。另一方面,课程结构分离工程能力。研究表明,我国工程教育课程结构存在明显的学科壁垒,仍以学科知识为导向划分课程结构。按照严谨的知识体系划分课程结构的弊端是,在获得知识体系完备性的同时,牺牲了学科交叉的机会,而跨学科思维是工程师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可见,课程结构的分离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分离,两者缺乏必要的联结;二是学科课程之间的分离,各类知识缺乏渗透和有机联系。上述工程教育课程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反思。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在探索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路,为何改革从未间断但问题仍很严重?究其根源,笔者认为这与我国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缺乏工程观、人才观和课程观的指导有关。工程教育若不皈依工程本质、面向当代工程实践,如何谈及培养未来的工程师?过度科学化的课程割裂了工程实践的整体特性,而建立在“大工程观”基础上的“整体工程观”[5]是指导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哲学思想。

三、结论与建议

第11篇

关键词:课程意识;教学;语文教师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风生水起,课程改革以崭新的形式对基础教育的教育目标、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于教师的教学,课程发展也要求其同步跟进,倡导教师与新课程一同成长。笔者试从语文教育这门学科谈起,探讨一下在新的课程改革面前,教师应如何培养自己的课程意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养,以期在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教师之作用。

一、课程意识是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

课程意识是教师的一种基本专业意识,属于教师在教育领域的社会意识范畴,是教师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教育家麦克唐纳认为,教育活动系统是由教育目标系统、课程系统、教学系统和管理与评价系统形成的,教师要合理地展开教育活动,需要对四大基本系统形成完整清晰的观念和认识。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课程统一管理以及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教育工作者缺乏必要的课程意识和课程生成能力,只能停留在“忠实的执行者”的层面上。这种狭隘的课程观,显然是不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这么说来,课程意识就好像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无从把握,无从入手。其实不然,课程意识的基本形式尽管依然是停留在观念层面上的,但它却或明或暗地贯穿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在新课程的环境下,在新的挑战下,教师的课程意识就显得不可忽视了,新的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也就不可避免地必须培养和增强教师的这种课程意识,使其成为教师成长的生长点,甚至是教师成熟的标志。

二、课程意识的基本构成

关于教师课程意识的构成,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但综其所述,教师的课程意识应当包括课程的系统意识、参与意识、资源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1.课程的系统意识

课程的系统意识,应当是课程意识最基础的层面了。不管是在过去的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还是在新课改大潮下的教学活动,教师首先必须对课程有一个起码的了解,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评价的整体把握和认识。

2.课程的参与意识

课程的参与意识是基于教师对课程的系统理解和把握上的,教师只有在对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才能参与实施课程,教授知识,同时,教师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教师即课程”。

3.课程的资源意识及创新意识

课程是不断变化的,是师生共同建构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师生共同发展,通过师生的活动创建新的课程文化。

三、从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看语文教师课程意识的培养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十分有用的工具学科。语文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在中小学接受语文教育的学生数以亿计,我国语文教育的规模由此可见一斑。由于语文教育功用性、实用性突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中小学语文教师都在课堂上强调学生言语知识的掌握,强调学生对汉语语法知识的掌握,却在不经意间让人文内涵和语文素养在语文课上慢慢流失了。这从一定程度上打击或者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不能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必须而且能够为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的作用。”很显然,这一课程标准更加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精神领域,如对民族文化体系的认识和对民族文化价值的思考,以及由此而延伸的对人生、对社会的积极的态度,高尚的思想情操,完美的人格修养,主动求知的欲望等等。

同时,语文教师还需要具备课程的生命意识,这也是由语文这一学科的特殊性质决定的。语文既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综合学科。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指向全人类的生命质量的,教育以人为本,所以,从课程内容到课程结构,从课程方式到课程实施,始终是坚持这个原则的,是坚持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的。在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也不乏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篇章。生命教育要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社会的认识和自然的接触,了解生命,感受生命,引导和培养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新课程也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在师生的交流中,体现生命的意义,得到共同发展。由于语文教学特殊的德化教育功能,语文教师的课程生命意识也就凸显出来了。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面前,教师同样需要发展和提高,不管是教师的课程意识还是教师的教学艺术,都是对教师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一种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起明确的课程意识,以课程意识为生长点,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与新课程,与学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基德.新课程对生命价值的关照.课程・教材・教法,2004(05).

[2]王本华.现代语文教育百年历史回眸.课程・教材・教法,2004(10).

[3]许洁英.课程意识:新课程中教师发展的生长点.课程・教材・教法,2004(10).

第12篇

(一)教育目标

工程教育应当以培养工程师为己任。教育目标应该体现培养什么样的工程人才,今后能够从事的职业或岗位等内容。教育目标是对人才培养使命或教育目的的分类型、分层次的规定。6所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使命大多用“高素质”“拔尖创新”“高级专门”以及“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等词汇来修饰;但C大学的学校人才培养使命相对具体。关于专业教育目标,6所大学主要关注知识基础和毕业后能够从事的职业和岗位类型,较少关注其他方面的内容。这实质上是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知识和做事的层面。

(二)预期学习结果

教育目标和预期学习结果是课程改革的“指南针”。预期学习结果是对教育目标的细化,使之达到可操作、可实施的程度。预期学习结果反映了学生在毕业时期望的和所能达到的学习水准,它常常与学生掌握的知识、具备的技能和态度有关。6所大学工程教育的预期学习结果在知识、技能和态度这3个维度设置上大体一致。但不同学校设计的预期学习结果内涵也有差异。例如,A大学和E大学在知识要求中将经济管理知识单列;C大学特别强调工具性知识和社会发展及相关领域知识。我国大学对工程专业中“知识”要求的趋同性,说明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性得到了重视,但技术知识的分化、交叉与快速变化的特性没有受重视,工程科学知识没有很好地被重视。究其原因,可能是我国高校对工程的本质和工程实践的时代特性没有精准地把握。又如,关于学习结果的技能要求,C大学独树一帜,将终身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流、协调、合作与竞争能力纳入其中。关于态度要求,6所大学的表述非常泛化,还停留在精神、思想、素养、意识层面。可见,我国大学对工程专业中“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还需更关注21世纪工程师职业新形象和工程实践新特征对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影响。

(三)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它是连接教育目标和最终学习结果的桥梁。课程结构包含课程类别、内容、学分比例、选课性质等要素。由于我国大学课程模块划分没有统一标准,为规范统计口径,本研究将课程类别分为以下7类:(1)通识通选课程,包括政治、军事理论课,外语、体育和计算机工具类课程以及学校单独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2)自然科学课程,指数学、物理、化学类课程;(3)学科技术基础课程,指大类学科基础课、学科平台课、技术基础知识课或专业基础课;(4)专业课程,是指直接针对本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专业核心课;(5)专业方向课,是指单独划专业分类的课程,包括分组方向选修、分模块选修、分课程群选修等;(6)集中实践环节,是指对立于课堂教学的一类课程,不包括具体课程涵盖的实验、研讨和课外自学,但包括一门课程结束之后的课程设计;(7)单独设置的跨学科选修课。数据分析表明,6所学校课程学分总数从160~208不等;通识通选课总学分数超过40的学校有5所;自然科学课程学分平均为26;学科技术基础课学分从21.5~54,集中实践环节学分从14~45不等,这两类课程学分配置差异较大,说明课程学分设置被学校认识的重要程度有差异。各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有所不同。如果按某类课程的学分数占本专业总学分的比例超过20%这一标准来衡量,6所学校的通识通选课比例全部超过该标准,学科技术基础课比例有5所学校超过该标准,集中实践环节有3所学校超过该标准。自然科学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均低于总学分的20%。关于专业方向课和跨学科选修课,分别有3所和2所大学单独设置了该类型。自然科学类课程所占总学分比例变化不大,全距R=6.2;学科技术课程占总学分比例有波动,全距R=16.8,上异常值为30.2%,下异常值为13.4%;集中实践环节的下异常值为B大学的8.8%。上述数据表明,不同学校对不同类型课程的重要性程度认识不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还说明了专业课程(学科技术基础、专业课、专业方向和跨学科课程)中必修与选修的学分配置情况。从选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来看,比例最高的是B大学,选修学分高达32;比例最小的是C大学,选修学分低至7;这说明这两所大学对选修课程的功能和学生学习选择的灵活性,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其余4所大学选修课程比例大体相同。如果单从选修门数的绝对值来图2专业课程选修与必修门数看,A大学高居榜首,其值为51;C大学最少,其值为8;选修课提供门数有下异常值,为C大学的8。绝对值只表明量的多少,要说明学生选课的自由度,还要考察可选门数与应选学分的比值。该比值越高,表明单位学分可选门数越多。从表3可以看出,D大学和A大学提供的选修门数与学分之比较高,可以推论,其学生的选课自由度可能较高。B大学和E大学提供的选修门数与学分之比较低,其学生的选课自由度可能较低。

(四)实践环节

工程专业的课程计划中,实践环节的设计对工程教育尤为重要。从6所大学课程计划的集中实践环节设置看,集中实践环节的学分数占总学分的比例有一定的差距,最低8.7%,最高24.4%。集中实践环节的类别按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认知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军训、课程设计、各类实习、综合项目设计。值得指出的是,“综合项目设计”本应是工程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无论从学分设置(4~5学分)还是采用学校(3所)来看,均没有凸显该类实践环节应有的地位。富有个性化的是,A大学设置了大学生科研项目训练(2学分),旨在为学生提供课外科学研究、接触教授的机会。C大学设置了创新拓展项目(2学分),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实验室、教学基地、创新实践的学习活动。C大学还要求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专业必须建立学校与企业培养联合体。这代表着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在实践环节方面的创新。

(五)学习经验与评价

关于学习经验,我国高校的课程计划大多没有专门规定。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学习经验,主要体现在不同类型课程与教学的要求中,个别大学还规定了课程内部各教学环节的学时要求。例如,A大学的课程计划规定,每个专业必须有2门双语教学的课程和2门研究型教学的课程(Seminar);每门课程的学时由5部分组成:授课、实验、讨论、上机和课外学时,各门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有侧重地设计相应环节。又如,C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与人格标准的要求,采用小班化教学、分小组学习、项目作业以及讨论式、案例式和做中学的学习方法。再如,F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开设了“Project课程”,即项目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项目设计经验,培养工程设计能力;学生还可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获取科学研究的学习经验。上述教学要求为学生学习工程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学习评价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程度总体不高。从6所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捕捉到的关于学习评价方式,大致可归结为2类。第一类是“简化”模式,以E大学为典型。在课程计划中有一项“考核分配”的要求,规定了所列课程是“考试”或“考察”,仅此而已。第二类是“对应”模式,以C大学为典型。C大学除了在课程计划中表明考核方式外,还对成绩评价方法进行了限定,要求评价方法与专业培养目标中的“知识、能力与人格”要求相对应。例如,对“数学或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其评价方法是“数理知识通过课程期中、期末考试并考虑平时成绩、实验报告等综合评价”;对“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评价方法为“若干专业课实行小班化、讨论式、案例式、做中学、大作业以及通过面试和笔试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成绩”。C大学的学习评价模式紧扣学习预期结果,其改革的先进性和政策力度值得借鉴。

二、讨论

上述研究结果呈现了案例大学工程教育课程现状的教育目标、预期学习结果、课程结构、实践环节、学习经验与评价等关键要素。从静态的课程设计角度进一步考察课程现状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深入探讨这些现状背后隐藏的问题并揭示其潜在成因,是本研究关注的另一重要问题。

(一)课程现状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

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分析课程现状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可以看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与工程实践的关联度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从教育目标来看,无论是学校人才培养使命还是专业教育目标,大多没有体现面向实践的工程教育愿景。案例大学均是具有良好工程教育声誉的研究型大学,理应肩负培养国家新型工业化战略所需工程师的使命。但其教育目标的表述,并没有突出培养工程人才这一重点。其二,从学习结果来看,知识、技能和态度之间是分离关系,没有体现工程实践的整合能力观。虽然知识要求面较广,但没有与工程实践相联系;技能要求还只是一般本科生所应达到的通用标准,没有体现“工程师”的能力特质;态度要求更是泛泛而谈,不易操作和评价。其三,从课程结构来看,总学分数和学分比例设置不合理。首先,总学分数偏高,这意味着课内学时太多,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可能会遏制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各类课程学分比例设置不合理,理论课程过多,实践课程偏少,实践内涵不够丰富。这些现状与工程教育的实践特性这一本质属性的要求相差甚远。其四,从学习经验和评价来看,教学方法还是以讲授为主,学习经验的设计仅停留在研讨课、双语课等形式层面,远没有触及工程实践的本质。学习评价仍以“考试”或“考察”为主,从现行课程计划中几乎看不出改革与前进的步伐。唯一例外的是C大学提出采取不同的形式、与能力标准相对应进行学习评价,但这只是一个尝试,实施效果要拭目以待。

(二)课程现状隐含的问题及成因

我国工程教育课程偏离工程实践、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不高,这一现象背后隐含的问题颇多。若从静态的课程设计视角审视问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主要矛盾表现在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两个方面。一方面,课程目标脱离工业需求。本研究所揭示的我国本科工程教育课程目标呈现趋同化特点,各校之间“相互借鉴”表述空泛,针对性和个性化不强。同时,课程目标还呈现智性化特点,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的掌握,忽视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断失了工业界需求这一“活水源头”。工程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应当紧紧围绕工程师在企业环境中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我国工程教育课程目标的内涵没有很好地吸纳工业界对工程师特质的诉求,课程目标的制定过程也没有充分考虑工业界企业雇主的参与,似乎只在学校内部“闭门造车”,脱离工业企业和工程实践的需求。另一方面,课程结构分离工程能力。研究表明,我国工程教育课程结构存在明显的学科壁垒,仍以学科知识为导向划分课程结构。按照严谨的知识体系划分课程结构的弊端是,在获得知识体系完备性的同时,牺牲了学科交叉的机会,而跨学科思维是工程师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可见,课程结构的分离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分离,两者缺乏必要的联结;二是学科课程之间的分离,各类知识缺乏渗透和有机联系。上述工程教育课程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反思。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在探索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路,为何改革从未间断但问题仍很严重?究其根源,笔者认为这与我国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缺乏工程观、人才观和课程观的指导有关。工程教育若不皈依工程本质、面向当代工程实践,如何谈及培养未来的工程师?过度科学化的课程割裂了工程实践的整体特性,而建立在“大工程观”基础上的“整体工程观”是指导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哲学思想。

三、结论与建议

第13篇

论文摘要:知识社会是强调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知识社会也是学习社会。在即将到朱的知识社会,成人教育要有新的策略,要改革成人教育的结构,注重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建立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具有了新的特点,要重视素质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知识社会中,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因为其自身的明显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成人学习者的欢迎。这是海峡两岸“知识社会与成人擘习”学术研讨会所探讨的主要问题。

继2000年在苏州召开的“海峡两岸成人教育”学术讨论会之后,由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和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4月1日至4月2日在扬州举行。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会议讨论的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社会的基本特征、知识社会与知识经济、知识社会与教育发展、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知识社会与终身学习、知识社会与远程教育、知识社会与社区教育、知识社会与人力资源开发等。阳春三月,美丽的瘦西湖畔,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位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工作者聚济一堂,听取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于云秀教授(知识经济与中国电大教育的发展》、台湾成人教育学会顾问郭为藩教授《网络大学体制化的商榷》、台湾成人教育学会会长黄富顺教授(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吴康宁教授(知识社会中“工作成人”学习的基本特征)等专题报告,并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和讨论、对知识社会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等大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一、知识社会的特点及其挑战

黄富顺教授在其主题报告《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中详细分析了知识社会的特征、他指出,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知识社会,知识社会是强调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其特征是:(1)知识生产的速度前所未有,崭新的知识充斥整个社会,形成知识的爆炸;(2)知识的寿命快速缩短,知识老化日益加速;(3)知识的传输迅速,取得容易,储存方便:(4)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5)知识型劳动者主导生产,他们不断开发脑力,激发创意,更新产品,提高品质,提升竞争力。

江苏成人教育协会会长、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校长陈乃林在《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的专题论文中对知识社会的特征作了如下概括:知识社会是坚持以人为本及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知识社会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知识社会是以知识管理为纽带的社会:知识社会也是学习社会。

于云秀教授在专题报告中指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智力为支撑的经济。知识社会的到来.也就是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它意味着学习意识的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的社会化.意味着终身教育体系的真正确立、意味着教育的社会化、民主化、国际化和个别化。这些无疑对传统的成人教育观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成人教育的适应与成人学习的转型

成人教育如何适应知识社会以及知识社会成员的学习要求,是本次研讨会的丰要论题之一、黄富顺教授认为,知识社会成人教育的重点工作和策略是:(约倡导成人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2)推动成人自学的运动。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唤起民众参与学习,激发成人自觉、主动地学习。(3)加强成人的在职进修与训练.增强他们获得、积累与转化知识的能力,进而激发其创造知识。(4)普遍提升成人的素养。(5)鼓励成人学会学习。(6)扩展网络学习。

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胡凤英明确提出了知识社会呼唤成人教育结构性改革的命题。她从办学体制的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的社会性、灵活性.教育功能的多样化、服务性。教育手段的网络化、信息化。人才培训的本土化、国际化等方面阐明了成人教育结构性变革的主要任务。

江苏省成人教育研究室陈东瑜副研究员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阐发了我国为迎接知识社会到来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思路:一是按照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努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二是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和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为知识社会构建扎实的人才资源基础:三是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四是教会成人学会学习,努力提高数字化学习能力。

不少专家关注到社区教育在知识社会成人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张利民的交流发言通过玄武区创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积极整合社区内丰富的教育资源。做到横向联合。纵向沟通。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有、共享的实践.介绍了建设学习型社区的做法:(1)廓清思路,加强社区教育理念的整合;(?)完善网络,加强组织资源的整合;(3)专兼结合,加强人力资源的整合;又})积极引导。加强物质资源的整合;(5)开展活动.加强人文资源的整合。

吴江市成人教育协会王建平探讨了城镇学习型社区教育问题二他认为,城镇学习型社区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或形式,提高全体社区成员的科技人文素质和生存质量、促进城镇社区健康、有序发展的教育活动的总和。他分析了营造城镇学习型社区的障碍.井指出,开展城镇社区教育要注意加强城镇社区教育理论框架、管理体系、活动设施、网络队伍和经费给付体制的建设,推进城镇学习型社区的建设,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

海门市教育局黄志豪则关注知识社会中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问题:他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低的问题十分突出。远远一下能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因而,必须重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和创新。首先.要转变农村成人教育观念.实现由单一的成人教育思想向全方位、多功能的大教育思想的转变,由扫除青壮年文盲为主向大力培养农业骨干为主的转变。由教育部门独家经营的体制向一校多牌联合办学的体制的转变,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转变.由传统的学校模式向三教统筹、农科结合的教育模式的转变。以迎接知识社会的到来:

知识社会的特性决定了成人学习在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转变。吴康宁教授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知识社会中“工作成人”学习的基本特征。他认为。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客观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技术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准人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功利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开放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个体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速变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全程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

个人要在知识社会中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成人教育还要十分重视成人的素质教育,帮助成人提高素质.获得完满的发展。如何在成人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呢?镇江市广播电视大学校长祝诚教授在交流发言中提出:首先,要在成人教育中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改变部分成人学习目的的直接功利性。第二,实施成人素质教育的理想模式是远程开放教育,其开放性、网络化的特征,使它可以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旨在促使每位学习者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第三,要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第四,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五、要在成人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

知识社会以知识为核心,而阅读则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台湾师范大学林振春教授对知识社会中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他在交流发言中分析了知识社会的知识特性,把知识分为资料、信息、知识和智能4个层级;阐述了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消遣性阅读、专题性阅读、发展性阅读、探测性阅读、实用性阅读、交叉性阅读等l1种阅读类型的不同特点和功用;提出了4种有效的阅读方法:01}4R法、SQ3R法、问题阅读法、十步阅读法;并认为,在知识社会中,有必要扩大阅读能力的范围,培养阅读能力应该包括阅读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4个方面。

三、远程教育、网络学习是知识杜会成人教育的最佳形式

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社会,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对教育的需求、要求明显提高、而传统的教育,从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等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接受教育人群的学习的需要二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应运而生、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学习者的欢迎,尤其受到存在求学障碍的成人学习者的青睐。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以其自身明显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成人教育、成人学习的最佳形式。参加研讨会的代表对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优势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于云秀教授分析了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情况,对知识社会中国电大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意见。他认为,首先,要加快办学体制改革,逐步实现计划经济体制下固有的办学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灵活办学模式的转变。第二,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第三,提供优质服务,保证教学质量。第四,广泛开展联合、合作办学,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第五,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把好教育质量的源头。第六,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第七,充分发挥电大系统的优势,在竞争中以整体优势取胜。第八,加强远程开放教育的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

南通市电大如东分校缪新华探讨了县级电大在知识社会的作用问题,提出了知识社会县级社区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模式建设意见。他认为,县级电大作为县级社区学习中心、有中央及省、市电大作支撑,通过有选择地引进高校的优质资源.必将发挥学习资源中心、学法指导中心、学习信息中心、学习交流中心、学习评价中心和学籍管理中心的作用,并在知识社会成人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郭为藩教授的主题报告探讨了网络大学体制化问题。他认为,在21世纪的知识社会,网络大学必定会有很大的发展。而目前网络大学还很不规范,教学品质参差不齐,开设的课程缺乏大学应有的多学科性,更重要的是、迄今为止网络大学尚未制度化。(1)在经济全球化、教育交流日趋颇繁的形势下,网络大学将率先实现跨国合作、成为国际大学的先声。所以,网络大学必须有一套具有公信力的制度,维持其应有的学术水准及机构规模二(2)网络大学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数字图书馆或资源中心,有现代化的传播科技与教学科技设备,并拥有一支网络科技与传播科技的专业团队,配备相当人数的全时助理人员来支持繁重的教学辅导工作。(3)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看,网络大学必须跟既有的大学合作,分享现成的师资与教学设施资源:在现阶段全部课程采用网络教学实为大多数学府力所未逮、所以部分科目采取其他教学模式,包括电视广播、面授、教学套装对教学品质并不见得有降低之虞。网络大学的起飞,尚需一段时间。

台湾中正大学成教系扬国德教授则在他的交流发言中,着重分析了欧美国家网络学习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网络学习的优势明显:弹性学习的时间与地点;具有地球村与世界性的发展潜力;可以调适与应用不同的设备与资源;快速提供新发展的学习材料;容易更新内容与增加资料;以较低的成本就可以发展不受时空限制的有效学习方式,特别是提供师生之间很多的互动。欧美国家正在努力地运用这些优势,发展成人教育。就正规教育来看,提供网络教育的机构有4种模式:与传统大学结盟、纯粹的网络大学、传统的开放大学和传统大学的延伸。网络学习的设计有2种模式:单一模式,即全部为远程教育而设计,如英国等设立的开放大学;多元模式,即指一般大学机构在进行校园教学的同时提供远程教育课程,在美国、澳洲、加拿大、法国,瑞典等以已相当盛行。就非正规教育来看,各种公私立机构,特别是企业界.运用计算机网络,规划在职进修教材,提供超越时空的学习与练这种新兴的媒介,由于国际网络的普及与运用已成为未来工作与学习的时代趋势。

第14篇

普通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被动,缺乏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不利于双语教学的实施。此外,《食品化学》课程一般在大学三年级第1学期开设,学生基本没有接触专业课,对专业知识并不了解,况且多数学生还没有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词汇量较少,更不要说专业词汇,此时开展双语教学,难度相当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首先向学生讲述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强调应用型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阐明外向型企业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量,同时邀请毕业学生以切身体会讲述双语课程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此外,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双语教学的循序渐进过程,开始主要用中文讲授,通过简单渗透的方式向学生讲解重要的专业词汇和概念,主动找出构词规律,帮助学生记忆专业词汇,消除学生对双语课程的畏惧,等大部分学生适应后,再过渡到中英文双语教学的整合层次。同时,教师应随时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既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很好地消化和吸收,加深学生的理解,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逐渐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加强师资力量

《食品化学》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只有兼具广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外语水平,才能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尽管目前从事《食品化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均获得博士学位,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或一定的专业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但大多数教师不具备国外研修经历,况且在我国的英语教学模式及环境下,口语训练较少,很难顺利开展《食品化学》双语教学。加强双语师资培训是解决双语教学困难的根本途径。然而,双语师资的培养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得到学校和教育部门的高度支持,有步骤地推进双语教学、持证上岗。首先要遴选一批基础较好的专业教师,通过请学校的英语教师对其讲授一些常用课堂用语,或组织双语教师听观摩课向英语教师学习,或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外籍教师对其进行听、说训练,参加校外双语教学课程培训班或到国外优秀高校进行教学研修,全面提高双语教师的口语水平。

3选用切实可行的教材

科学合理地选用教材能保障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国内高校(尤其是重点院校)多使用近几年出版的、在国际上使用广泛的国外优秀原版教材。因为原版教材可以提供原汁原味的英语和专业知识,便于教师和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拓宽国际视野。然而,国外原版教材价格较高,一般学生很难承担,而且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国内高校安排的课时一般无法完成。考虑到实际情况,只对任课教师购买Fenne-ma'sFoodChemistry第4版原版教材,并从中选取授课内容所需的章节,供学生复印,既保证了教材的原版性,又降低了成本。同时,学生还可以将Fennema主编的王璋等人翻译的《食品化学》(第3版)的中文版作为参考书,对所学知识进行补充。

4创新教学模式

基于双语教学的特殊性,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才能保证《食品化学》双语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建立一种“预习、听课、复习、讨论”的4阶段学习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学生应对《食品化学》课程中的专业词汇和教学难点进行课前预习;认真听取教师的课上讲解是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课程知识点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教师英语讲授应清晰,便于学生接受并掌握新知识;课下复习是非常重要的过程,能保证学生消化吸收课堂教学内容;讨论是学生就一个专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完整地实现教学目标。食品化学涉及食品的组成、营养及加工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及相应防护措施等,内容繁多,单纯理论讲授,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而,食品与现实生活结合非常密切,如烹饪过程中蔬菜颜色的变化与叶绿素变化条件以及护绿技术相关;面包、烤鸭等食品的诱人色泽及风味与美拉德反应相关联;水果颜色的变化与酶促褐变紧密结合等。因此,在《食品化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果。

5结束语

第15篇

以“拼音教学”指导为例,教法教材一般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以一定的教学实例说明。理论观点陈旧保守,教学实例数量少且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对此,笔者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时大胆摒弃原有的教学思路,以课本学习作为铺垫,着力通过现代教学传媒构建集成型的数字化课程材料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本章内容的学习。

一、教学流程

首先,笔者通过网络,查阅了大量拼音教学的理论材料和鲜活的教学实例,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依据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整理分类,把学生拼音学习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类化为7个教学问题。

接着,在计算机教师的协助下,笔者把这些内容做成了自助餐式的教学专题网页“新课改视野下的拼音教学”,该教学网页设计了七大教学板块:“拼音教学新理念”“教学目标三维统一”“复习检查怎样安排”“拼音教学的趣味导入”“教学设计万花筒”“他山之石可攻玉”“有趣的拼音复习法”,在每一板块中都注入了十分丰富的学习内容,如“拼音教学的趣味导入”中,介绍了“图画导入”“故事导入”“儿歌(谜语)导入”“演示导入”“游戏导入”“表演导入”等多种导入方式供学生阅读;在“教学设计万花筒”中,安排了多种教学方式(限于篇幅每种方式仅选一例),用一线教师鲜活的教学实例来启发学生:

摆一摆 (字母):

例如b、p、d、q几个声母的区别是一个难点,学生容易混淆。我们设计了游戏:变魔术。让学生准备一个半圆环和一根小棒,然后把半圆环随意摆放在小棒的左上方或者左下方,右上方或右下方,分别组成这4个声母,先自己边摆边读,再同桌之间互相考查,反复巩固,解决了这一个难点。

唱一唱(儿歌):

在开始教学汉语拼音时,每个字母都会编一句儿歌,便于学生记住它们的音和形。如:“小姐姐爱唱歌,张大嘴巴aaa”“清晨公鸡要打鸣,圆圆嘴巴ooo”“小姐姐听广播,右下半圆bbb”。还有很多,如“姐姐弟弟来摸瞎,两个门洞mmm”“椰子树上椰子多,左i右e,ie ie ie”“我爱北京天安门,左a右n,an an an”等等,这样不仅让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发展。

画一画(图画):

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色彩鲜明、生动直观的图画。如果把拼音符号转化为美丽的图案,孩子们“心灵黑板”上一定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如在“l”的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发音后,便让他们尝试:“‘1’像什么呀,你能把它的样子画出来吗?”学生兴趣盎然地忙开了,“一根吸管”“一支笔”“一根球棒”“一根棍子”“一段甘蔗”等五花八门的图案让学生记忆深刻,这个“1”学生将终生难忘。

听一听(故事):

少年儿童对故事充满了兴趣,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渗透在故事情节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如:教“a”的四声时,就可以讲下面的故事。引入新课后,教师说:“这个故事是一位阿(ā)姨讲给老师听的,我们应感谢阿姨。”出现a的一声。故事是:小兔子、小猫、小猴讨论世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小兔子抢先说萝卜最好吃,小猫奇怪地质问说:“啊(á),萝卜好吃吗?”出现a的二声。小猴子听了也说不对,说只有桃子最好吃。它们吵了起来,谁也不服谁,就去找狮子评理。狮子听了以后,说:“啊(ǎ),你们各自说的都有道理。”出现a的三声。最后小兔子、小猫、小猴子明白了道理,齐声说:“啊(à),狮子说得对,我们都懂了。”出现a的四声。

玩一玩(游戏):

摘水果(分水果):准备了贴有pútao,táozi,caoméi,lìzi和lìzhī水果名称的盘子,剪贴许多写有音节字词的水果,配上儿歌“秋天到,秋天到,丰收的季节水果多。你来摘,我来摘,摘到的水果分外甜。”进行游戏,拿到水果的学生读出上面的音节放进盘子里,然后再分给大家。

“把动物带回家”:让一部分学生戴上动物头饰,另一部分学生手拿写有音节的卡片,根据卡片上的音节,去寻找相应的动物,找到了就把它送回“大森林”。

演一演(话剧):

快乐中学习,活动中表演。在学习声母jqx与ü相拼规则中,笔者设计让学生戴头饰进行表演,并配上儿歌:3个好朋友j q x,一块儿出去玩,路上碰见了小ü,小ü小ü有礼貌,急忙脱下帽,问声好。通过学习儿歌,戴头饰表演,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学做有礼貌的孩子,并掌握了jqx与ü相拼,两点要去掉的规则。

做一做(动作):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鼓励学生用肢体、手势“手舞足蹈”。例如,在教“o”这个单韵母的形状时,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你的肢体动作来展示o的样子?”于是,一番热烈地讨论之后,有的孩子把嘴巴张开,拢成一个圆形;有的孩子把食指和大拇指围成一个圆形;还有的孩子把两只手臂团成一个圆形……各式各样的“o”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可见他们小小的躯体里潜藏着非常丰富的知识表现力。笔者真为孩子们这些富有创意的想像所感动。

在接下来进行的两节课里,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一节小学拼音课的基本教学环节,分析了拼音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单调,教学设计不考虑儿童心理特点、缺少趣味性等,然后布置学生独立阅读该教学网页30分钟并思考解决这些问题,而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你从网页的阅读中受到哪些启发?把受到的启发写下来。课堂十分活跃,学生在讨论板上写道:“拼音教学要面向儿童”“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设计要新颖、有创造性、有自己的个性”等,并对写下的内容一一作了解释。将要下课的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设计ai,ei,ui的教学,随后组织交流。学生纷纷站起来发言,设计极富创意,课上交流气氛热烈且富有成果。

二、教学分析

本课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师生一致好评。不少听课教师反映,这节课设计新颖,教学样式上也有新突破,是人文学科教学样式的一个崭新尝试。笔者课后反思总结,觉得教学基本实现了课前定下的实验意图,尽管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较新的“课程”理念,凸现了未来文科教学的一些新特点。

课程是什么?课程是一种进入教育领域的特殊文化,是作者、编者、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创造的特殊文化。当今时代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成为可能,也使基于网络的新型信息化课程文化的开发成为可能。本课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促进了“以学生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形式的形成,建构起一个整合型的课程新形态。具体分析,本课程在实施中体现了“三新”:一是教学的理念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是构建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和教学样式。本课通过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构建数字化的课程材料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化学习的平台,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个人需求。它将现代与传统教学方式融为一体,将教学变成了最具现代形式同时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学习探究课。二是教学信息新。信息化的教学形式保证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这其中既有课本上的信息,也有互联网的信息,还有教学中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创造的各种信息。本课教学充分依靠网络资源优势,让师范院校的学生在课堂上直接获取来自教学一线的最新教改信息,其中包括能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式和最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同时,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对来自网上的信息进行了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优化筛选,从而有效地克服了网上学习知识冗杂纷乱、良莠不齐的缺陷,保证了学生在“第一时间”获取知识的容量和质量;第三,教学的形式新。和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学生在本课学习中并非一个学习的旁观者,而是一个和教师平等的学习活动主体,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平等、民主的信息文化环境和多元的文化价值取向。以网页形式呈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教学整齐划一的现状,体现出学习个性化和因材施教的诸多特征。

三、启示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应是“有机融合”

无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应是两者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的凑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个工具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一个优越的学习平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固然也是教学的目标之一,但学科教学的最根本目的还是提高学生的学科教育素养,所以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四方面的有机融合且要向学科教育目标进行倾斜:一是教学目标的有机融合,要使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二是课程资源的有机融合。教学不能仅仅依靠课本,各类杂志、报刊,特别是丰富的网上资源必须能进入教学视野,能整合进教学中。三是教学手段的有机融合。现代信息手段的使用并不排斥各种传统教学手段,相反,一节高质量的课应该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应找准各种教学手段与学科教学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并将其有机融合。四是教学样式的有机融合。教学样式也并非越“现代”越好,传统的教学样式也有很多长处。应该明确:教学样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学必须对网络资源进行优化筛选和整合

众所周知,现代网络资源十分丰富,具有相当强的信息优势,学科教学固然也要培养学生收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但学科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教学有必要对芜杂的各种“原生态”的信息进行优化筛选,以构建一个整合了的信息化了的课程以服务于教学,这个课程至少应该有这样几个特点:信度高,能提供给学生科学准确的知识信息;信息化了的,能提供给学生足够量的“思想材料”;最重要的一点,应提供自我选择的权利,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自主阅读和个性化学习的心理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像本课这样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准”网络教学也许不失为展开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学习平台,因而它代表了今后文科教学改革的一种新趋势。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课程整合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小学电教,2005,1

[2] 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访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