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现代艺术论文范文

现代艺术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现代艺术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现代艺术论文

第1篇

一、中国古代艺术市场和近现代艺术市场

就中国艺术市场而言,它兴于魏晋,成于唐宋。六朝时期,书画市场峥嵘初显,唐代则有了专职的书画商人,并且出现了“书行”,直至南宋偏安之后,经战乱不久便衰落了。此后,明嘉靖至康熙年间,苏州艺术市场继之而起,接着扬州艺术市场在乾隆年间也兴盛一时,晚清时期,艺术市场的重心又转移到了上海,北方则有京城。中国近代艺术市场可追溯至18世纪中叶,当时广州十三行一带出现了一批专营外销画的店铺,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则是上海。1874年,英国鲁意斯摩拍卖行成立,开展拍卖业务。总体上,近代中国艺术市场较之前朝,盛况空前。以上局面一直维持到1949年,此后形势陡转,艺术市场被政府垄断,自由艺术市场几乎消失。直到1978年,艺术市场因“改革开放”才逐渐恢复元气,数十年来,中国艺术市场尽管百弊丛生,但发展迅速。21世纪,中国艺术市场现代化进程显著,数字化媒体的到来、互联网的迅速传播使得艺术市场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艺术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分工更加细致。按投资主体分为政府艺术赞助、私人艺术赞助、公众艺术赞助;按买卖对象分为艺术劳务市场、艺术商品市场;按艺术商品种类分为美术市场、表演市场、文学市场等。可以说,现代艺术市场随着技术的革新日益多样化的同时也越来越健全。

二、豫剧在现代艺术市场中的新发展

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豫剧的辉煌不再,面临着严肃艺术市场萎缩、现代媒体潮流般的冲击和传统剧目老旧的困境。豫剧人不断改革创新,河南卫视制作的豫剧电视节目《梨园春》适应现代传媒,样式不断创新,有戏曲晚会、戏曲小品、戏迷擂台赛等众多节目样式,建立了群众基础,集中展现了戏曲的精华部分,成功挽救了豫剧。《梨园春》的成功,将豫剧推向了全国甚至海外,也激发了豫剧界对豫剧的改革,使其适应现代生活而焕发新的生命力、创造新的辉煌。我认为,除了目前《梨园春》已有的表现形式外,还可以把豫剧作为商品来营销,使其品牌化、名人化,同时可以跟博物馆、美术馆、画廊合作,把豫剧名家的戏服、演出的著名剧目的原本在这些场所展出拍卖,也可以把豫剧中的经典扮相做成各种形式的“LOGO”印在商品上,利用广告宣传扩大知名度。在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建立集培训、演出、公益于一体的豫剧馆,使豫剧小剧场化,增强豫剧文化的普及度和影响力。与此同时,还可以把豫剧传统剧目改编成微小说、微动漫和微电影等,并在其中注入现代流行元素,增加青少年们对豫剧的了解和喜爱。

作者:陈瑶 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第2篇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师生交流思想的艺术,更是一门对话语言艺术。教师教学语言使用的好坏对及时调控教学活动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艺术,要有魅力,有感染力,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有生动性。要结合文本使用夸张一点的语言,声情并茂,用儿童喜爱的语气讲解,不仅能吸引学生,而且易于学生理解。能拉近幼儿和教师的距离,让教学变得轻松愉悦,事半功倍。其次,语言要有示范性和具体性。讲解要具体简洁,让幼儿容易接受和记忆。再次,语言要有激励性。在实际教学中不断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踊跃发言。教育学生错了不要紧,关键要敢于思考,乐于表现。激励性的语言对内向、腼腆的幼儿效果更好。这样艺术而有效的语言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而且让幼儿爱学﹑乐学。还能从小培养幼儿的语言天赋。

二、利用手指操,增加趣味,开发儿童智力

几年幼教工作,我发现最让幼儿感兴趣,最能锻炼幼儿思维的是手指操。所以我在教学中经常教幼儿练习手指操。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指尖上。”对于婴幼儿来说,手指活动是大脑的体操,活动的是手,得到锻炼的是大脑。手的动作对语言﹑视觉、听觉﹑思维等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助益。

三、将唱歌﹑跳舞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艺术天分

音乐活动是一种情感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和启发幼儿,不论是唱歌﹑表演等都应该充满感情,做到有控制地表现和渲染,和幼儿一起分享音乐的美感和体验。在实际教学中,我每天都上两节音乐或舞蹈课,并通过六一表演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幼儿的音乐特长,使幼儿从小喜欢唱歌﹑跳舞,喜爱上幼儿园,使幼儿学习变得多姿多彩。

四、注重培养绘画和手工能力

第3篇

表现主义先锋高更和凡•高身处在后印象主义中,其艺术也从浪漫、现实、印象主义甚至巴洛克中汲取营养,又影响着野兽、立体、综合等主义。表现主义之父蒙克,从后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探索中发展出自己的路子,也不乏象征性的内容、野兽派的色彩。还有两位现代表现主义不得不提到的人物,即恩索和康定斯基,而恩索又是超现实主义和20 世纪幻想派之父,康定斯基则是抽象派之父。看来很难判断哪位画家、哪幅作品、哪个时期是表现主义的,而各种主义更多是艺术批评中运用的公式或标签,更应是一个概念或理念。如果说绘画从对宗教的弘扬和自然的再现这一传统中解放出来,发生变革,那么现实主义是将自然与社会结合进行表达;印象主义是将自身的感受与自然结合进行表达;而表现主义则是终于摆脱自然,独立于自然之外,对人自身的内心、精神、情感、感受等的表达。而后的许多主义又脱离了人,就绘画而绘画,发掘绘画世界本身的价值。从另一个方面说,所有绘画艺术都有“表现性”和“再现性”,两者是相对存在的。即便如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或雷诺兹、安格尔的绘画也有表现性;如康定斯基或蒙德里安的绘画也有再现性。

所以作为艺术运动的“表现主义”的提出,本意是以革命者的身份与“再现”对立的立场,而“再现”的承载不是绘画的再现性,它应是当时学院派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等既有艺术。一般认为“表现主义”一词在1911年被《狂飙》杂志正式使用。但在这之前,1880年就有批评家用“表现主义者”来描述表现自身情感的现代画家。1901年在巴黎举办的画展上,画家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以《表现主义》命名自己的油画作品。“表现主义”的产生是“革命者”区别“旧艺术”而创造出的“新艺术”的名称,它的本质与现代艺术运动“革命与实验”是一致的。“高更把绘画的本质看成是某种独立与自然之外的东西,当成记忆经验中的一种‘综合’,而不是印象主义者所认为的那种直接的知觉经验中的东西。”“凡•高试图用红色和绿色为手段,来表现人类可怕的激情。”蒙克将内心世界的表现发挥得淋漓尽致,造型问题是第二位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才是第一位的。他的艺术作品表现人类的苦难、贫困、暴力和激情。主题多暗示和寓意病痛、孤独、恐惧、忧郁、死亡、暴力和。恩索奇特的幻想、对恐怖的探索揭示了艺术家纷乱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强烈程度,作品践踏了形式原则以便表达主题,空间组合的杂乱无章是为描画世界的杂乱无章。康定斯基强调纯色的心理效果,渴望通过一种纯“心灵性”的新艺术使世界更新。绘画本身抽象的色彩与形式的和谐,必须“以触及人类灵魂的原则为唯一基础”。以上五位画家可以说蒙克是比较纯粹的“表现主义”,所以表现主义和蒙克通常一起提及,同时与表现主义一起提及的还有德国。

二、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艺术巨变中

法国是当之无愧的中心,几乎所有具有国际性影响的思潮都以它为中心展开,在造就了本土艺术家的同时,它还是各国艺术家的圣地,很多艺术家到了巴黎才有了成功。但从表现主义开始,这种与巴黎的疏离与对立有了兆头,与法国的那种试图建立一种世界性流行语言相反,表现主义强调个性和种族性,它以斯拉夫民族和北欧国家的宏大、悲悯情怀为精神依托,对所处时代的动荡不安有着最细致和钟情的表现,并以悲剧的形式面貌和气质为其总体的特征。客观上讲蒙克的影响对表现主义在德国的重大发展有着相当的贡献,但表现主义在德国有最集中的表现,更重要的是主观与精神气质方面的契合,德国由浪漫主义到自然主义再到表现主义,都体现出了一种敏感、激荡的民族心理情绪,这不是一个容易简单地快乐起来的民族。

除了精神气质的契合,还有一个理论背景,新康德派哲学家菲德勒大概是第一个认识到作品是“内在需要”所产生的评论家,他认为艺术作品本来就是艺术家独特的视觉知觉对象,以他的选择能力所得出的自由形式,还有“移情作用”这一理论得出的色彩、线条、形状或空间,都是一种特定情绪特征的提示。随后沃林哲认为现代艺术家在走向对自然的有选择性的组合或抽象的“内在的不可抗拒的冲动”。桥社、青骑士等众多德国画家将这些理论、观念充分强调和实践。20 世纪初德国有“桥社”和“青骑士”等艺术团体。“桥社”是蒙克的追随者,成员基本都出生于普通家庭,其作品给予普通人同情;惊讶大城市的魔力同时又表达身在其中的焦虑;热衷表现舞蹈的瞬间,这可能与他们的15分钟素描法训练有关;此外在艺术上融合了非洲艺术的一些元素。“青骑士”的作品更为抽象,他们对内在精神和情感更感兴趣,并试图用视觉的形和色来表达,可谓纯“心灵性”的新艺术。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普遍有“革命”色彩,强烈要求变革已有的艺术形式,规模宏大的叙事性题材极少出现,而经过简化和夸张的人物、风景和景物大量涌现。其作品倾向表达痛苦、绝望、紧张、狂喜之类的极端情感。虽然20世纪初德国大部分表现主义画家在画面上始终没能走出蒙克、凡•高、高更、马蒂斯等现代艺术巨匠的阴影,但他们的坚持是值得肯定的。

第4篇

(一)现代艺术的起源现代艺术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期,是在工业革命带动下产生的一种社会思潮运动。工业革命变革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重新塑造了艺术家的思想理念,进而间接影响了绘画、雕刻、设计等艺术形式的表达模式,这些艺术形式突破了传统,逐步走向发展和创新,朝着真实、独树一帜、良好功能性发展,由此现代艺术产生了,平面设计艺术也走向了发展新阶段。

(二)现代艺术的时代特征

1.艺术风格的改变及创新现代艺术推动了绘画形式、绘画手法等的变化,以往机械的写实性方法正在逐渐被淡化和抛弃,发展并创新了全新的艺术形式,倾向于对艺术本质的探究。此时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当属绘画艺术风格的变化,伴随着信息科技时代的到来,现代艺术的发展更具时代性、创新性、前卫性。

2.强调形式与功能的协调一致功能性、实效性与形式美是现代艺术最显著的特点,在当时工业机械化形势下,这种风格最早体现在建筑、室内设计以及家居设计等方面,所体现出的是一种综合性艺术风格,那就是功能性与实用性的完美融合,随后这一风格形式延伸到了壁纸、壁毯、招贴、印刷等领域的平面设计,其中体现出了审美观念与实用功能的有效统一,在诠释一种平衡美、协调美。

3.体现出多学科相融合的特点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经济获得飞速进步,此时的科技、经济、文化等都获得了全新的发展,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素材,也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灵感,此时东西方世界交流交往频繁,各学科相互融合交流,此时的艺术也受到了各学科的影响,获得了创新性发展。现代艺术表现出全方位、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体现出了强大的艺术力与生命力。

二、现代艺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一)新艺术运动产生的影响新艺术运动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在工业革命历史背景下,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艺术家们也在寻找一种全新的设计形式和而语言,他们更加倾向于引用全新的与装饰性语言来创新艺术表达方式,在新艺术运动下,各行业设计都得到了全新发展,其中平面招贴这类艺术也获得了一定程度普及。

1.刺激平面装饰图形的流行莫里斯作为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对平面设计变革产生了非常深刻、深远的影响,引入了装饰性图形,为平面设计艺术注入了新鲜活力了,使图形和颜色成为平面设计的主题表达。莫里斯注重设计装饰性与功能性的并举,他放弃了那些毫无功能意义的装饰纹样,抛弃了为了装饰而设计的思想理念,而是引入简单、明晰的图形,再附上唯美的色彩来呈现设计的主题思想,具有显著的自然化风格。这些设计风格主要表现在他所设计的纺织品、家居、壁纸、壁毯等方面,莫里斯在设计风格上独树一帜的地方体现在:善于引入抽象的图形来诠释一种主题。

2.促进了插画艺术的复兴现代艺术有效促进了插画艺术的发展,这其中最显著的代表人物莫过于插画家比亚兹莱,比亚兹莱在书籍插画、装饰绘画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艺术设计成果重点体现在曲线的装饰性运用。例如:在《莎乐美》作品中,为了能够突出作品的思想主旨,他善用简单、流畅的曲线,相得益彰的黑白板块却又富有装帧意义与情趣意义的手法来表达思想主旨,风格总体上简单明晰,又极具表现力,同一时代的插画、装饰画等都深受这一设计风格的影响,总体上支持并促进了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

3.个性独特的招贴形式呈现出来新艺术时代的另一位知名艺术家劳特雷克也极大地推动了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最典型的就是有效促进了那个时代个性招贴艺术的发展,劳特雷克的招贴作品具有其个性化特征,例如:造型十分夸张、极不平衡、不对称的结构、闪亮鲜明的颜色、明快的手法等等,这些都展示出他个性化、独特的招贴艺术理解与诠释。

(二)包豪斯运动带来的影响包豪斯运动为现代平面艺术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基础,这一运动经过短暂的绽放却留下了“功能与美”这一思想理念,无疑深入地影响了现代艺术,从而对平面设计风格带来影响。

1.战争化题材内容生活在战争时代,对应的平面设计也受到影响,体现出独特的风格,例如:依托于一定历史背景的德国表现主义、俄国构成主义等等,平面设计艺术家经历了不断创作,包括:宣传广告画、描绘漫画等等,对于线条的把握和运用也显得更为娴熟、灵活和自然,所设计作品的内容多反映战争主题,甚至一些与政治相关的招贴广告也散发着艺术气息,一时间招贴竟然成为了战争招募兵员的宣传性手段。

2.更加强调功能主义包豪斯运动起初对建筑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后来又推广到平面设计方面,典型的影响则体现在招贴设计方面。那个时代的招贴画、装饰画等渗透出商业意识,这正符合包豪斯运动的思想主旨,也就是注重现实功能性与形式装饰性的有机融合,实际的招贴设计也体现出了功能主义与构成主义特色风格,此时的平面设计风格体现为:线条简单、流畅,运用无饰线字体、垂直线条等等。

三、总结

第5篇

(一)现代艺术激进的探索推动了现代设计的革命

19世纪后期,绘画界对现代艺术激进的探索推动了现代设计的革命。在美术界对构成产生明确认识,是从19世纪的后期印象派塞尚开始的。塞尚的绘画构图及其方法论,与立体造型的构成是相通的。其后塞尚对构成的认识又影响了特朗、马蒂斯、乌鲁克等,使他们建立了“野兽派”。继而又建立起了“未来主义”艺术。“未来主义”又发展为革命的“达达主义”。其表现贯穿着几何的、抽象形态的意识观念。受构成主义、未来主义、立体主义等艺术流派影响,新时代的设计师开始挑战传统艺术形式,开拓了符合新的、工业化时代的的现代设计艺术风格。立体主义是最早地把时间-空间概念转化为视觉形象的艺术派别。它利用相对性原理和同时性原理,把不同时刻观察到的对象同时地表现出来,在画面中表现出更纯粹的几何形态。受此影响,设计师里特维尔特设计的“红蓝椅子”和“施罗德”住宅,把蒙德里安的二维构成延伸到三维空间,成为“风格派”设计的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是现代主义设计在形式探索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对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强化对秩序的重要性,设计通过简化体现出秩序感,传统做法被设计师所淘汰。现代设计受到柯布西耶简洁主义所影响,把抽象的几何构成形式看作设计终极原则,反对过度的装饰,注重体现基本形态和强化功能,使理性主义成为设计风格的先锋。

(二)新的艺术和设计形式通过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相互影响而产生

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是交替转换并和其他派别相互影响的设计风格和现代艺术。其中体现了形式、语言的开拓精神和丰富多彩,并赋予时空新的概念。波普艺术以有秩序变化的图像重复、视错觉所形成视觉的动感和错觉的一种表现形式,波普艺术后来发展成为动感艺术加上光、影、声、形成一种全方位空间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波普艺术是依赖于视网膜影像错觉引发心理现象的一种媒体设计。在1960年代,装置艺术吸收了绘画、设计等因素和语言形式和生活垃圾等,创建一个新的领域概念,并对视觉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艺术设计与商业文化对于绘画艺术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如波普艺术的开山之作——汉密尔顿的《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又如此吸引人》采用招贴印刷材料、照片、画报所组成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而发端于7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则是对国际主义风格的反叛,以寻求更有活力的、多元的文化。通过借助过去的维多利亚、新艺术与装饰艺术风格,激发了许多设计师的怀旧思潮,将老的艺术形式进行现代化的运用,使产品具有浓厚的艺术创造意味,拓展了设计的理念和语汇。

二、结语

第6篇

服装造型是指服装在形状上的结构关系和廓形上的存在形式,由外部造型空间构成。其中包括局部与整体,局部中有衣身、领部、袖部、裤腿部等造型空间。整体造型是服装最基本的廓型,也是服装本身的外在形态,服装的外部廓形主要有A、H、T、V、X等造型,还有一些特殊的造型形态。“A”型上紧下宽,上部贴体,下部为夸张的变化造型;“H”型具有上下直型的视觉效果;“T”型上宽下窄,表现出刚毅的性格;“V”与“T”较接近,表现为更突出的上宽下窄造型;“X”型为收腰设计,常体现人体自然状态的造型。不同的造型空间具有不同风格特征,服装外形设计不仅表达了服装的风格,同时还能表达出各种艺术特点,体现出流行、时尚与审美的变迁。我国著名服装设计大师张肇达,他的设计以追求典雅、含蓄、简约、雍容华贵、精雕细琢的美为前提,在造型上追求较西式的艺术思维,以西方宫廷晚装变形解构的廊形,结合中式传统元素,在采用经典西式晚装“X”造型艺术的基础上,运用皱褶、镶珠、钉珠等传统与时尚工艺,以时尚的夸张理念,将“X”型以巧妙的局部叠加、装饰、省略等设计手法,使服装更具时尚的造型艺术特点,作品既蕴含着西方传统紧身衣和裙撑的造型特征;同时又具有时尚与艺术的造型特征,打造出经典的服装造型艺术,也成为“X”型时尚造型设计的佼佼者。现代服装更是通过各种不同廓型的时尚变化,演绎着现代服装的造型设计,使服装造型形态更具有时尚与艺术的特点。服装造型设计既是形态的,又是艺术的。服装造型的创新就是打破传统呆板的造型模式,将艺术之美融入造型形态中,利用各种艺术意蕴通过分割、组合、叠加、秩序等形式设计出形态各异的服装造型;同时对服装的整体视觉效果起到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等多种艺术形式美感的强调,并结合服装的款式、风格和审美特征而营造的。在服装造型范畴里,人体着装后,服装的整体效果、材质、裁剪技术及装饰工艺的关系,构成了服装造型艺术的视觉美要素。它蕴含着时代与艺术相结合的美学特征。这种美的构成是由每个时期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主观审美所决定的。当服装造型的主观感觉要素、客观物质材料要素和主客观应用技术要素相结合时,便形成一个时期的服装造型艺术理念,从而呈现出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服装样式,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服装造型艺术的创意空间。

日本著名解构主义设计大师三宅一生以“形”传“神”的无结构造型艺术设计理念,创造出民族审美文化与时尚完美融合的典范,他对东方服装内部和外部空间结构的把握,利用西方三维的裁剪省道变化,消除面料自然悬垂产生的内部空间,使服装尽量紧贴人体结构,同时运用胸衣、臀垫、裙撑等夸张手法使人着装后的外形达到凹凸有致的艺术造型效果。另外,在褶皱造型艺术上,三宅一生以其独特的造型设计手法,将平面的面料材质通过现代工艺手段,在充分考虑人体造型和运动的基础上,对压褶工艺处理中就直接依照人体曲线或造型艺术的需要来调整裁片与褶痕,并在整理阶段以高超的处理手段完成褶皱的艺术造型,使褶皱形成一种特别的艺术造型效果,使服装作品呈现出一种超越平凡的美,从而构成了三宅一生独特的服装造型艺术。服装造型艺术是典型的视觉艺术,主要通过视觉和感知获取造型的美感。服装造型艺术依据人体为基础,以美为理念,以创新为导向,以人体表现为对象,通过对款式与色彩、造型与风格、面料与工艺、形式与美感等元素的有效把握与融合,才能营造出既时尚又具有艺术意蕴的服装造型。

二、服装造型艺术的创造形式

在现代服装造型艺术的创新营造中,设计师要提倡锐意创新,出奇制胜,这是服装造型最基本的设计理念。然而,只有外表没有内涵,服装造型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服装造型的艺术意蕴就变得尤为重要。一种时尚服装造型的诞生与流行必定蕴藏着一个时期的文化与艺术形式,以及设计师在融合时代审美的基础上而形成的设计理念。他利用一种艺术思维,结合传统造型形态,通过材质与现代工艺手段,在人体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时尚与经典的造型艺术设计,从而营造出优美的形式美感。服装造型艺术的形式美感,是著名设计师们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现代服装设计在构成形式上,非常重视服装构成的艺术效果,主要包括造型美、材质美、结构美和工艺美等形式。其中造型美便是现代服装设计的一个重要前提,并且由材质、结构和工艺等形式构成。设计师往往将一些时尚的造型概念融入艺术的形式美,创新出一种既有造型特点又具有艺术形式特点的服装,不只是渲染个人的设计才华,更重要的是带动着现代服装的流行,创造出时尚的、艺术的生活理念。日本服装设计大师川久保玲的设计更是独具一格,设计融合东西方的概念,她将日本典雅沉静的传统、立体几何模式、不对称重叠式创新剪裁,加上利落的线条与艳丽的色调与创意结合,呈现一种非常态的艺术形式。在2012秋冬折纸系列设计中,通过折纸艺术对服装造型设计的启发,服装造型借助人体以外的空间,利用面料的形式特点和立体工艺的装饰手段,营造出人体和面料共同构成的非常态的服装造型;并运用折纸艺术形式中的反复褶皱与材质组合拼贴,形成立体的造型艺术效果,既有具象的表达也有抽象的概括,作品往往形成多层面的艺术视觉美感,打破了传统固定的结构形式,以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结构形式的创作手法,运用全新的结构理念塑造创新的造型艺术,从而有效拓展了服装造型艺术的创新空间。服装造型艺术形式是多渠道、多方位的。从外部形态的基本形式上看,造型艺术既有整体的,又有局部的。整体是指服装的外观形态;局部是指领、袖、裤脚、衣身等单独形态的构成。服装造型依靠材质、结构和工艺等组成,不同的面料材质具有不同的形态表现;不同结构形式呈现出不一样的造型风格;各种工艺同样可以营造出时尚的造型。但是,只有艺术形式的融入,才能形成具有生命力的作品。约翰•加利亚若的设计更是把巴洛克、洛可可时期的艺术意蕴,通过服装结构轮廓的影子,应用异国情调的布纹和摇摇欲坠、夸张高耸的头饰设计,将服装塑造出既华丽又特别时尚的造型,表达出一种巴洛克、洛可可时期的艺术形式美,使华丽的设计通过艺术形态的表现成为现代服装造型的经典。服装大师范思哲则应用高贵华丽的面料,借助斜裁艺术的形式,在生硬的几何线条与柔和的身体曲线的巧妙过渡,以结构线条的形式美感为标志,性感地表达女性的身体柔美,并强调性感的领口常开到腰部以下,采取了古典贵族艺术风格的豪华造型,在充分考虑穿着舒适及恰当显示体型的同时,做到奢华的造型和优美的形态相融合,表现出极致、时尚的“A”型设计。对于造型艺术每个设计师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表现手法。设计思想与设计理念奠定服装设计的形式美感,也体现出不同审美观和时代的追求。服装设计大师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运用当代文化、艺术审美与个人追求的融合,表现出超前的服装造型艺术,从而带动时尚的流行。

现代服装的造型更是体现着时代气息,除了在大师设计作品的演绎之外,在成衣与时装设计中,新颖、时尚的造型也层出不穷。如“H”造型的服装打破传统宽松阔宽体的设计理念,较贴体的胸围、适度的臀腰设计,直型袖子、裤子以及简洁而短装的设计造型,体现着性感与时尚的形态,表现出时代的艺术审美情趣。“A”型设计更是以其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形式,营造出时尚的造型设计。层叠式的造型结合长短搭配,无论在连衣裙、半腰裙、袖子还是在领部等造型中都具有塔式艺术造型的美感,在人体与服装造型中,既可以松体造型又可以紧身塑体,运用底布叠加的工艺设计手法,或应用褶皱的艺术处理方法,使“A”型设计呈现出时尚缤纷的造型艺术效果。不同的形式都可运用现代设计理念表达出时尚的艺术造型空间。现代西服更是应用这一设计思想,运用特殊的结构艺术形式,将袖子塑造出时尚的抬肩袖、皱褶袖等,在传统袖型中融入省缝结构、皱褶结构等形式,使传统袖子蕴含着时尚造型的韵味,产生时尚的造型艺术效果,彰显出灵动的造型艺术之美。哈伦裤也是运用这一原理,在传统裤装造型中,加入宽松裤裆的造型设计,较深的裤裆和宽松横裆结构形式,使裤子形成一种自然悬垂的褶皱,无论是静止还是走动,一种律动的褶皱艺术美感油然而生,从而使呆板的裤子呈现出时尚缤纷的造型艺术效果。

三、结语

第7篇

1、大胆尝试颜色搭配

色彩搭配为艺术设计起到了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而民间美术对于色彩的配搭体现了民间生活不断变迁的过程以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需求的特点,因此现代艺术在色彩搭配方面对于民间美术的借鉴必不可少。例如在过年期间,我国的鞭炮、春联、红包等都以大红色为主,象征了来年生活的红火;而我国的民族服饰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存在相同的特点——色彩斑斓,就像把绿的青山,蓝的天空,白的云朵,黑的土地都融合到了服装里,体现出民族贴近自然,拥抱自然的特点。我国的文化底蕴丰厚,因此也给不同的颜色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例如红色的热情,白色的纯洁,黑色的稳重,紫色的优雅等等,而这些颜色特点在现代艺术设计当中,都能够与设计对象相契合,这种愿景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在凸显事物所想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之外,还将艺术气息体现的淋漓尽致。

2、保留民族特性

艺术设计方面的民族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且永远不会褪潮流。民族并不局限于狭隘的区域和艺术形式当中,它不分国界,具有世界性、艺术性的特点。现如今,在中国的服饰、饰品上民族风格尤为突出,设计师在服饰上将潮流元素与民族元素完美结合,不但体现了它的独一无二,也将我国特有的民族特点在世界的舞台展示出来,在体现了我国浓厚的民族情结的同时,也向众人展示了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民族性通过民间美术的审美性、民俗性和实用性的共同作用得以体现,并且对现代艺术设计影响长远且深刻,无论是在造型设计、色彩运用还是创作理念上,都向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推动现代艺术设计的不断向前。

3、讲究人与自然相结合

造型和形象是艺术设计最直观的表达形式,我国民间美术经过了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沉淀,其艺术造型种类颇丰。而现代艺术可以充分借鉴我国民间美术的造型艺术,基于自然的情况下,加以发挥主观想象,将艺术创造向自然、随意的风格靠拢,并且通过独特的外观造型将其表达意义暗喻其中。比如我国的的艺术瑰宝——翠玉白菜,自古达官贵人都喜欢在自家当中摆放或收藏翠玉白菜,它也是拿来馈赠亲友的佳品,而将珍贵的玉雕琢成白菜的形状也是颇有讲究,白菜的谐音意味着纳百财,有着吉祥如意、财源广进的说法,因此是玉器界备受欢迎的题材。不仅如此,我国自古有“算盘一响,黄金万两”的说法,因此现代艺术设计当中,算盘常常以一种装饰物出现在商业用房内使用,这些包含吉祥寓意的造型一直备受中国人的追捧,也广泛运用于现代艺术设计当中。

二、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构成艺术几何抽象现代陶艺精神土壤

一、现代陶艺之概念

中国素来以“瓷国”著称,具有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对世界的陶瓷艺术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但正是由于这种极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根植于国人心中的陶瓷审美模式拖延了中国现代陶艺的萌芽时间,忽略了世界范围内新兴的现代陶艺审美观念,而一些西方国家,如英美和日本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便开始了近现代陶艺的起步和不断发展。

现代陶艺以其内在的张力、实验性、具象和非具象性的形式美感来承载当代文化精神,是现代人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冷漠、回归自然的一种最好方式。就现代陶艺的观点来看,陶和瓷都只是媒材,现代陶艺并不泛指所有的陶和瓷的艺术。现代陶艺是艺术家借助陶瓷材料,或是以陶瓷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介,远离传统实用性质的观照是,表现现代人的思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形式。它有最重要的两点:一是作为精神性的表现媒体而存在,精神属性是主要特征;二是表现手法技巧不拘一格,造成极丰富而随机的视觉效果,超越传统的技术标准,拓展全新的表现领域。

这些也正是构成艺术在现代陶艺中得以运用的契机。而且艺术本身无疆界,一种风格或主义的确立,必将影响当时一切与艺术相关的领域。正如抽象表现主义对建筑、服装、平面设计等的冲击。陶艺界也就不可避免地迎来了抽象艺术在其界内的发展,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加入陶艺作品创作,从而开启了抽象艺术运用之先河。

二、何谓构成——几何抽象

对于构成,并不单纯指三大构成的知识,它的触角可以涉及到艺术的各个领域。如果非要加个定义,那么所谓构成,就是组装,即把设计中诸要素像机器零件那样,按照美的法则进行组装,形成一个新的适合需要的艺术作品。而直观一点说,就是几何抽象的艺术。

三、解读几何抽象与现代陶艺的融合

顺着构成艺术即几何抽象艺术的发展脉络,去探寻现代陶艺的变化,通过拜读现代陶艺家们的作品,可以从中体味抽象艺术渗透的魅力,窥探现代陶艺是怎样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中接纳和吸收了抽象艺术,从而开启了现代陶艺由具象或实用到抽象或非实用的转换。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艺术观念处于大变革时期,反传统、追求艺术的独立性与纯粹性的运动风起云涌。而立体主义的丰碑人物毕加索更是致力于从描绘自然具体形象向抽象化形象的转化,从他的陶艺作品中便可见一斑。分解与重组,不同视点的并置都是立体主义理念为陶艺注入的新鲜血液。立体主义的理念被他直接运用到陶艺的创作上,陶盘、陶器都只是画布的替代品。虽然在陶艺语言上毕加索还没走向深入,但这种直接的挪用或者甚至说玩票性质的举措却为现代陶艺揭开了新的篇章,是对现代陶艺家们抛开传统束缚探讨新的陶艺语言最早的启发,开始了陶瓷艺术对实用器具背离的萌芽。

上世纪20至30年代是几何抽象艺术的感觉性表现的发现期。1931年,法国成立“抽象一创作”的艺术团体,推动了与自然完全断裂的几何造型艺术的发展,并在1936年把几何造型表现的艺术命名为“具体艺术”。在陶艺界,我们看到的是以美国的彼得·沃克思为首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的兴起。他主张陶艺创作中即兴、自由的发挥,将黏土作为表现情感的载体,随意地叠、刮、戳、压。背离传统,彻底放弃了以往的造型完整和传统工艺技巧美感。甚至,他在作品上总是有意无意留下产生的瑕疵、开裂和斑孔,一目了然地记录着作品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沃克思用于表述隐喻及记载人与水、火、土的交流和联系的重要手段。没有具象,只有抽象表达,正是先锋派艺术家在陶艺领域对构成艺术的最好回应。陶瓷艺术开始了真正的对于传统的反叛,一切实用的器具已失去意义,几何抽象的表达方式为现代陶艺揭开了新的篇章!

上世纪60至70年代是几何抽象艺术的成熟期,同时也是极少主义成为具有绝对统治地位的艺术流派的时代。在陶艺界,与之相呼应的是极限主义的崛起。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布瑞斯·梅森和西班牙的恩瑞特·梅斯特。极限主义需要一套严格的成型工艺技法的支撑,但这并不妨碍陶艺家们对黏土的抽象表现。理性、简洁是其根本。极限主义陶艺家的作品通常采用一种预先构想的理智方式,根据数学体系、几何图形的一些理念来对烧成品进行艺术创作。而真正将这种风格发展得比较好的是布瑞斯·梅森。他的巨大的“+”字型雕塑,尽显气派和庄重;西班牙的恩瑞特是极限主义的又一典范。他的作品造型结构严谨,棱角的平直转折犹如刀切,是严格意义上的硬边风格,精心设计又使其具有精妙的比例尺度,把构成因素发挥得可谓是淋漓尽致。而极少主义的另一端则是被称为集合主义的构成艺术。艺术家们利用现代材料和“现成物”为素材,提倡基于“单个间的关系”来把握世界。以很多数量相同或相似的作品集聚在一起,经过理性的形式化的组合,使之构成了另一崭新的巨大的艺术形式。

“装置风格”则是“集合艺术”在陶艺领域的又一体现,是陶艺家对单件陶艺或非场域性的作品,在情感观念和视觉艺术氛围整体表达上的乏力和不足的必然选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堆积或叠加,而需要考虑的除了作品本身的材料、色泽、形态,还包括与作品共生的环境的因素,诸如灯光、布局等。日本的三岛喜美代是这方面的灵魂人物。她擅长布置场面巨大的、极具震撼力的展览作品。其作品甚至超越了普通装置艺术所展示的视觉和观念的范畴。她对材料质感具有敏锐的把握力。报纸书籍、纸箱的酷似,垃圾方体的逼真,都让她的作品无懈可击。而当多个单位造型组成一个巨大的集合体时,自然地产生了一定的造型扩张性,环绕着一股内在的力量,似乎有一种可视的运动存在。陶土的可塑性和亲和性则更将它的视觉冲击力提升到了极致。

在陶艺这一领域,构成艺术的痕迹还可一一探寻。像日本的八木一夫——陶艺界的泰斗,他的许多作品表现与象征并存。他不断将自己融入黏土之中,感知黏土与生命深处的渊源。这种纯粹的方式和净化的结果让人从他的作品中感到如宗教符咒般的昭示。在《我的自述传》中,他说:“如果要忠实地服从自己的心情创造,应该脱离传统陶瓷工艺过程。(转第97页)(接第113页)我想现代人的心理情感这个世界,如果用古文来陈述,怎么也表达不了。根据这些想法,我走向了所谓超现实立体造型,从此我可以自由自在的自我展开了。”正是这样,他的作品《萨姆先生的散步》将陶艺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同时也是对构成艺术作了最好的诠释。

而在陶艺创作中,只单纯追求形式美感、讲究比例尺度重理性的作品也不少见。有的将对象进行分裂、破坏、拆散,然后根据需要进行重构和组合,有的更直接将二维的构成因子注入到立体造型中去,这里便不再列举了。

结语

艺术是相互融会贯通的,现代几何抽象艺术在世界美术史中虽然只踞于一种艺术类型的位置,但在现代设计史中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因为有了印象派、立体主义到抽象主义等各种艺术发展的脉络,才有了现代陶艺由具象到抽象、由实用到纯粹艺术的转变。现代构成艺术的历史从某一方面来讲,也是陶艺由传统到现代的变迁史。

总之,纵观现代构成艺术和陶艺的发展、抽象艺术的概念和语言,随着年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逐渐渗透到陶艺的每一块领域。通过摆脱传统,从单纯的抽象走向了多元化、综合性的陶艺制作。不只对泥土自身特性的挖掘,还采用多种现代手法,加强高科技与泥土的对话,创造出土与火、土与自然、土与人的心灵相融合的艺术。其中构成艺术始终是现代陶艺不可逃离和最眷恋的精神土壤。

参考文献:

[1]白明编著.世界现代陶艺概览.江西美术出版社.

[2]白明编著.外国当代陶艺博览.江西美术出版社.

[3]许以祺主编.陶艺家通讯.

[4]世界构成艺术100年.

[5](美)阿纳森著.西方现代艺术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9篇

(一)现代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应用的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使得对现代艺术设计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要求也更上一个层次。而将民族文化符号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对于提升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和民族底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现代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应用存在的问题由于民族文化符号自身的完美性与极具代表性和设计者本身对民族文化符号的内涵认识不足,导致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对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民族文化符号的滥用。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将民族文化符号应用到其中,已成为当前的一种风尚。民族文化符号的广泛应用,一方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提升了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却导致滥用民族文化符号的问题。有些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所选用的民族文化符号并不与自己的设计理念相适应,纯粹只是为了应用而应用。

(二)民族文化符号的误用。民族文化符号是经过长时间的打磨、沉淀并传承下来的,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由于其一般相隔的年代都很遥远,从而导致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当今人的思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三)民族文化符号的搬用。民族文化符号的价值在于它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而不仅仅只是一个符号。因此,设计师在对其进行运用时,必须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但是目前,有些设计师在对其进行运用时,只是照搬照用,对符号进行简单的拼接组合。这既没有达到对设计创新的要求,又对传统文化精神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二、现代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方法

由上文可知,目前民族文化符号已被广泛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之中,但是应用的现状却并不乐观,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如何将民族文化符号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已成为当前设计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现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方法是:先对民族文化符号进行观察理解,并再在此基础上了解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然后再通过联想和想象对现代艺术设计中作品进行解构和创造;最后再将其与时代相结合,赋予民族文化符号时代的特征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突破创新,从而实现对民族文化符号的再创造。下面来对这几个步骤做一个具体的分析:

(一)观察理解。设计师在进行任何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观察理解。只有先对其进行观察理解,才能在对其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例如,由于我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这使得我国的民族文化符号极具丰富的内涵和本民族的特色,如在我国遗留下来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文物。设计师只有对民族文化符号进行观察了解后,才能明白其所蕴含的文化的内涵。

(二)联想创造。作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其必须具备想象和联想的素质和能力。设计师在运用民族文化符号进行作品设计时,先在民族文化符号观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和联想,将其与具体的设计内容联系在一起,从而为设计的作品提供素材与准备。然后再对联想的内容进行处理与选择,从而创造新的形象。

(三)时代结合。在将民族文化符号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在继承和保留其传统的同时,还必须与当今的时代相结合,这样设计师才能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或价值取向的优秀作品。除此之外,设计师还要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并将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样做,可以创造出全新的文化意蕴。

(四)突破创新。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使民族文化符号被更好地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形成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三、结束语

第10篇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劳动中,民间视觉艺术作品力求将他们的视觉艺术思维完美地表达出来,创作理念是通过取意,创造出大量的抽象型、具象型与联想型符号,艺术性和寓意性相结合,作品成为诠释美好愿望的代表符号。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使得民间百姓对这些符号有了虔诚、恭敬与崇拜的心理,使人们的思想、精神转向具有象征性的符号物之上,成为人们永恒的希望。在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意中,同样要考虑一个图形中包含的含义要被多数人理解,而且又容易被人识记。设计者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上重点解决的是突出表达某一问题;问题解决了,设计作品就完成了。解决问题是要作品引起观者的共鸣,进而引起顾客对商品的兴趣,如选购产品时,对包装有兴趣便有可能吸引消费者深入去了解、细察、评论产品。作品引起顾客注意的首先是题材,具有共识性的题材对顾客来说意味着降低了识别难度,容易认识,乐于接受。现代艺术设计的取材与民间视觉艺术的取材具有一致性或类同性,这些寓意性题材本身对于消费者来说应是一个似曾相识的象征符号,诸如鲤鱼、莲花、牡丹、龙凤等,由于这一题材的图形符号在民间已经流传或流传甚广;对于解读者来说,并没有费力或看一眼就识别了,也就是在短时间内达成了共识与沟通。虽然民间视觉艺术思维不是现代的审美意识,但老题材、新形式如布老虎用在包装上可以改变老虎原本的凶猛。顾客喜闻乐见,并与他们的感受相统一,最终达到愉悦购买商品的目的。

二、意象表现的影响

意象蕴含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观念,意象艺术积淀着我国古代特有的美学观念,其理论基础是古代“立象尽意”的哲学观念。郑板桥在画竹时把胸中之竹作了改动、加工,“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这时的审美物象可以说已转化为一种审美意象。而民间视觉艺术的创作,就是依照个人对客观物象的观察体会和经验进行作品创作,也就是从园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然后物化成象。他们在表现对象时往往会省去许多不必要的细节,抓住主要部分或需要部分加以夸张,笔随意走,随意而为,以突出主题,体现愿望。如民间剪纸“爱啥就剪啥”,形随意出。作品虽然与自然形象有一定的差距,但在“神”与“形”的处理上,往往能突出典型特征,更讲究神似。能朴实地表达民间视觉艺术语言和淳厚的乡土民情,充分展现出地方特色和民族情趣,也就强化了传统文化意识。创作者还根据人们对自然、对意象表达艺术的审美和认识,不断总结创作经验,需要时即兴发挥,既意蕴生动,又有别于正常的艺术造型常理。这种意象表达形式,是民间创作的共同特点。这种自然随意的创作手法,既有洒脱自如的特征,又有情理服从于情感的特征,最终以似是而非的形象表现人们的美好愿望。现代艺术设计,尤其是包装设计,其写意性、象征性等心理反应因素与民间视觉艺术思维是一致的或相似的,引起顾客对某一商品的注意,不是盲目的,这里固然有对产品功能、特性、价格等的刺激因素,而设计作品直接反映的则是设计意象表达的艺术感染性。所以,现代设计应把握好顾客所熟悉的民间艺术的意象表达特点,运用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寓意表达,似曾相识又具有时代特征的设计符号,能体现共同愿望的刺激,会符合顾客的审美意识,因为人们乐于接受这样的刺激。如北京2008年奥运火炬,使用中国传统纸卷轴的造型,用源于汉代的漆红色祥云图案,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深厚,因而一经面世便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至在后来的几年中,祥云图形在设计界广泛流行。

三、非具象表现的影响

第11篇

1、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对姿态美的认识

为了能够更好的展开姿态美的培养练习,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姿态美。告知学生姿态美的练习并不是短期能够实现的,除了需要长期的练习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去认识美、欣赏美、领悟美。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播放视频等方式加强学生对姿态美的直观认识,同时一起找出美的所在,然后再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差距,领悟姿态美的培养关键。同时,在教授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与学生交流,加强学生对姿态美的理解。例如,在进行动作上的教学时,学生在进行单脚转体360°的练习时,部分学生总是转不够度数,其转的也不够优美,此时教师告知学生之所以会转的不够是因为教育地面的接触面积太大,太大的接触面积其摩擦力也越大,所以就导致了转的不够,这样一来学生在练习转体的过程中就知道应该缩小接触面积,其旋转的姿态也会更美。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审美观,然后再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

2、加强身体素质进行姿态美的准备

练习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够保证现代艺术体操的动作姿态美。特别是现代艺术体裁,不仅要求学生需要一定的身体力量,还需要一定的素质。否则就难以较好的控制身体完成动作,就更别提培养姿态美了。特别是身体的柔韧度方面,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加强。例如,某教师为了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日常的练习中都会加入部分瑜伽的动作,在课程练习中都会花费一定时间要求学生全部进行体前屈、体后屈的练习。同时为了能够加强学生的肌肉力量与腰腹肌力量,教师通常要求学生进行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的联系,于此同时教师再一旁纠正学生的正确性与优美度。最后,在完成整个练习之后利用瑜伽的体式放松肌肉、调整肌肉线条。通过这种方面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加强其身体素质,这样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姿态美。

3、培养审美意识加强姿态美的培养

在现代艺术体操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也十分重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具体的动作将内在的精神和正确的姿态美表现出来,因此进行审美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同时教师应该通过示范性动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姿态美有一个具体的认识,从而产生一定的审美意识。另外教师再讲解给学生加强对动作含义的理解,将培养姿态美的意识与动作的表现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在进行审美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同时也从基础性动作开始加强学生对姿态美的练习,首先从基本的站立开始,通过不同的站立姿势让学生了解那种站立的姿势是具有姿态美的,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直观的感受到没,同时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素质高低选择音乐,告知学生在进行动作表现时需要充分的与音乐的节奏结合,此时教师一边讲解一边进行示范性动作,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另外,教师在进行示范性动作时,同时结合讲解告诉学生这个动作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形体要求与该动作的具体含义,通过这种边讲解边示范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培养姿态美的意识的同时加强其动作表现力。教师要求某学生进行动作的展示,同时教师进行讲解学生在表现动作时的运动路线、方向、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与过渡,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练习在保证动作规范的基础上使得动作具有姿态美。

二、结语

第12篇

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环境艺术设计在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环境艺术设计既能美化城市生活,还能让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自然环境相互结合,同时让现代城市的人类环境实现持续发展。因此,近几年来,环境艺术设计已经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也是一个融合多学科的综合学科,其中包括了建筑学、美学、社会学等。总而言之,环境艺术设计就是将艺术的设计手法应用到城市建设中,并将人与城市之间、城市与自然之前进行相互的协调,进而为人们创造一个适宜人类生活的环境。

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作用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所显现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其具体体现如下几点。首先,环境设计能够让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经济发展得到协调的发展。因为,传统的城市建设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为了让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得到满足。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现代化城市的建设目标则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将环境艺术设计融入现代城市设计的过程中,既能够满足城市的基本功能,又能够让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适宜。其次,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融入环境艺术设计还可以使得人与自然达到相互共融的良好局面。特别是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着诸多的环境问题,例如热岛问题、臭氧破坏问题、持续的雾霾天的问题等。这些环境问题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强调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现实。因为环境艺术设计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环境污染等带给人类的危害,使得城市的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三、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1、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在进行现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最基本的。因为城市的建设与设计本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因此离开了“以人为本”,一切都是空谈。首先,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应该依据人们的需求进行。人类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不断改进发展的原动力,缺乏人性化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是不具有生命力的。在进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应该关注提升城市居民生活的便利性,让城市居民随时都能够享受快捷方便的生活。其次,环境艺术设计应该体现与自然的联系性,并最大限度的保证其二者协调的持续发展。再次,在进行城市建设中,要对城市居民的布局进行一个科学的规划,将居民日生活中遇到的诸如购物、上学、休闲、就医等进行一个协调的安排。通过科学安排和布局,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便捷且井井有条。

2、要注重环境设计的多元化

当代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已经与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有了很大的区别。传统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只是片面强调单一的布局性,而忽略了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当代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首先是按照城市环境与自然风光、资源等的不同,对城市环境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考量,进而进行一个多角度的设计。这种多角度的设计不仅仅体现了各个建筑物与建筑物的协调,也体现了建筑物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建筑物与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协调等。针对目前城市越来越严重的交通问题,解决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交通之间存在的问题也是设计者应该重要考虑的一个方向。在进行现代城市建设中,应该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通过各种渠道,解决城市的交通弊端。例如,在城市人流和车流集中的路段进行高架桥的设计、在大商场或是居住区的当下进行地下车库的建设。这些设计既能够有效的缓解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又可以使得城市的环境变得更加的和谐美观。

四、结束语

第13篇

在多元文化极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促进了新工艺技术的产生,中国民间美术这个传统文化形态与现代艺术设计不可避免地交融在一起,给新时代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新工艺技术带动了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同时也使得中国民间美术这种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正如印刷技术革命性的进步使手工印刷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印刷品真正开始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也正是由于印刷品发展,使得各种平面设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后摄影艺术的出现,使现代艺术设计越来越完美,到了现在,电子媒体的产生更是让现代艺术设计锦上添花,它五彩纷呈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极大丰富了受众的视听语言,成为现代艺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众所周知,现在是网络时代,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使新的艺术设计形式应运而生,正像我们现在每天都接触到的网页设计、多媒体艺术设术等,无限地扩展了现代艺术设计范围,使它向世界领域发展。现代设计在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思想的影响下发展起来,它打破了传统的美学观念,实质上是缘于大工业化生产和现代文明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生活更是密不可分。从整体上来看,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思想特别注重新的视觉语言表达,它在思维形式、表现手法、创作理念和相关媒介上都进行了创新,与传统艺术有了很大区别,换句话说,西方现代设计对现代艺术设计有着极深刻的影响。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社会的不断进步,作为以民俗文化为载体的民间美术由于失去了原有生态环境中的依托,渐渐从历史舞台中退出。如传统的民间木版年画,手工印制工艺复杂,过去一度用来成为欢度年节的装饰品、大众传播的媒介品等,而现在随着室内装饰的变化,已经被新的艺术形式所取代。中国现代艺术设计起步较晚,西方的现代工业设计产品、时装设计等逐渐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而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我们一味模仿、引进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念时,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却正在慢慢消失,现代艺术设计软件工具的使用确实拓展了设计师的创作思维和表现技巧,但民族品位中形式的美感和文化的内涵是用现代设计工具所无法替代的,设计师不但要拥有良好的艺术修养,还必须充分掌握民族的历史文脉和个性,才能设计出不脱离时代潮流,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优秀艺术设计作品。

二、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及其审美价值

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广博的阶层文化,这种代表平民大众文化的造型艺术,被叫做“民间美术”。民间美术对于职业艺术家的艺术有很多区别,因为它不只是出于欣赏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广大人民群众为了满足日常的生产生活、人生礼仪以及相关信仰忌讳等创造的群体性艺术,大多数情况下,是以非常直观的方式和手段来表达自身的美、物品及生活环境。是劳动人民群众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于文化、精神和理想生活的追求。中国民间美术种类丰富,风格多样。例如,我们在生活中常见到的剪纸艺术,就是老百姓最为普及的民间艺术之一,在民间流传极广,历史也很悠久。在北方,老百姓们喜欢用剪纸剪成的窗花贴在窗户上进行装饰,寓意辞旧迎新。再如,有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在中国是非常悠久、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流行于农村春节,内容大多含有祝福新年的意义,来源于远古自然崇拜和信仰,成为百姓们驱邪纳祥、美化生活的节日风俗。木版年画的题材非常繁多,如“大庆丰年图”,表达了劳动人民迎新春、祈丰年的美好愿望,其吉祥寓意和新鲜红火的景象为新一年映衬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又如,中国的民间皮影,极富地方特色,民间艺人将皮影与木偶结合,还配以民间小调,通过灯光、影幕、音响、唱腔,其造型结构也多种多样,是最富感染力的乡土艺术,尤其是以陕西皮影为代表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另外,更值得一提的还有中国的民间陶瓷,来源于生活、根植于民间,不仅具有审美艺术性,在生活中还有实用性,中国景德镇就被誉为陶瓷之都,具有朴素的情趣和接近自然的艺术韵味,基造型上的简洁和装饰上的流畅,使它一直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说,民间美术集实用与审美的协调为一身,它代表了中国民间最质朴的审美观念,如老百姓常用的“绣花肚兜”即是用来贴身穿着来避免肚子着凉,而男女恋爱时,常喜欢用它来作为定情的信物,也有用来送给亲朋好友,上面所绣的富有美好寓意的图案也是一种心意的表达。民间美术艺术具有象征性,它所涉及到的吉祥题材总是蕴涵着吉祥的寓意,并通过图形纹样、色彩形式表现出来,作为老百姓吉祥观念的代表性寓意符号承传,充分寄托了劳动人民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望。民间美术造型最大的特点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和“借物抒怀”,简单地说就是把自然中和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与人们美好的期待进行交融,融入吉利喜庆、迎祥纳福的象征。如“莲花”,人们非常喜欢用它来象征高贵的品德,正如《爱莲说》所说“:清净济用,群美兼得。”充分说明了它出淤泥而不染的特征。又如,我们前面所讨论过的民间年画,其中以“麒麟送子”为题材的就代表了瑞祥,用于象征家庭繁荣昌盛。因此,我们看到,民间美术存在形态的根本在于它来自老百姓的朴实生活,是中国人本原文化的代表,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从造型上来说,虽没有经过房间的雕琢、修饰,却别有一番滋味,保持着清新、质朴,在朴实中透着精细,在单纯里包含着丰富多彩,堪称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典型代表。因此,我们应该看到,民间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和样式,既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又有深刻的审美寓意,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具有极大的精神文化性。正如我们前面谈到的年画、剪纸等,都反应了老百姓的一种精神面貌,溶入了他们的信仰、情感、娱乐文化等,这些具有突出艺术特征的传统艺术无疑会对我们现代生活也有着很深的影响。

三、中国民间美术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作用

受西方设计理念的影响,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如何前行,对于设计者们来说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但纵观它们的艺术发展过程,其实两者并不冲突,民间美术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题材以及创新思想,那么,设计师们只要下功夫深入了解民间美术,就能使现代艺术设计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1中国民间美术造型艺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作用

中国人的造型哲学基础可以说来源于阴阳观,阴阳一般用来说明日光的向背,简单地解释就是向日为阳,背日为阴,通常用于借喻气候的寒暖。正如我们古代思想家分析的事物一样,都是通过正反两方面进行说明,所以阴阳是用来说明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无论是美术还是民间美术,都会用阴阳这个观点。例如,阴阳太极图的结构,犹如两条鱼首尾相追融合成一个圆满的图形,我们喜欢叫它为阴阳鱼。细心的人会透过远古若干图案、符号、绘画来找到它的身影,最典型的如万字符,从中国远古最有名的人面鱼纹彩陶上就能看到,古人用它来代表太阳、阳光和漩涡。还有各个历史时期的凤鸟图,各种绘画中表现出的盘旋腾飞的龙,几乎都离不开太极图形旋转结构。在中国民间美术中,又把这种造型方法称之为喜相逢,如民间剪纸中的蛇盘兔,就是阴阳这种造型艺术的一种表现,代表着事物阴阳相互对立、渗透和依存的关系。喜相逢这种传统吉祥图案,还被用于刺绣、染织和陶瓷等领域,如青花瓷盘图案,正因为它的这种美好寓意以及简约造型,也成为了现代艺术设计的一种设计法则。如某企业就借助其美好寓意,透过太极的理念用两只凤凰旋转互动而成,代表了吉祥与美好,并祝愿企业的前景生生不息。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的创作就体现了传统的阴阳观。例如“,抓髻娃娃”一手捧鸡,一手捧鱼。再如“,比翼鸟”“、双头驴”等这样成对成比的造型,都突出了阴阳一体、生生不息的中国传统哲学观。现代艺术设计创作借助民间剪纸艺术中阴阳哲学观的作用,如在银行的标志设计中,就可以运用中国古钱币与“中”字造型,再运用红色这种中国传统中的吉祥色彩,寓意天方地圆,积极向上。民间艺人出于民俗实用的需要,在有限范围内进行能动性设计创作,发挥其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于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和想象力,展现出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美好生活的渴望,如民间刺绣绣花鞋,在有限的面积内,合理安排和设计纹样与辅助纹样。整个图案要包括莲生贵子、百年好合、金玉满堂等内容,才能表达其美满祥和之意,突出中国传统独特的装饰审美艺术,它对现代艺术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如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时,完全可以借助民间美术这种适形造型法,把大自然的景色引入室内,将现代的时尚性与自然的秀美风光融为一体,拱托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憧憬。

2民间美术艺术色彩对现代艺术设计的作用

第14篇

作为工业化生产的产物,现代视觉设计和现代社会生活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关联。其将传统美学观念打破了,还展现出创作手段、思维方式和设计理念上的独特之处;其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社会价值而言,现代视觉设计不但有助于收获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历史文化很好的呈现出来。当代中国,现代视觉设计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比较迟,然而西方现代视觉设计理念却深深的影响了我们,进而致使现代设计教育几乎可以说是对西方整个设计体系的沿袭。这样尽管使得我们在设计时可以参照借鉴,也对中国现代视觉设计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很多问题也由此引发出来。面对“全球化语境”和“国际化语言”背景,中国设计产业理所应当可以按照国际化设计语汇与现代审美趣味来赢得市场认同。但是,趋于全球化的设计活动并不是说就要促使视觉设计风格的趋同。实际上,每一民族的文化和心理都会深受自然地理和历史条件的影响,其形成的生活习俗、价值体系和生活习俗等的形成与其他民族都是存在区别的。就拿现代主义、国际主义来说,在设计本身的发展中也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自身的发展,并且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尤其是在后现代主义之后,多元共生的新设计思潮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中国的设计界还在探索现代视觉设计的独特面貌,其必然也需要对这一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未来现代设计的发展,怎样才能从西方模式的影子中走出来,使打造的设计队伍具有民族本土特色,同时对于国际性的设计话语也要兼具。所以,从设计角度来看,关注文化身份,不但是设计者对发达国家强势文化全球化的应对策略,同时也是进行民族特色视觉文化构建的责任。

二、传统民间美术图形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特征

民间美术是来源于劳动群众的日常生活,在其发生发展的进程中必然密切联系着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并且具有十分广泛的分布,地域文化特色比较强。传统民间美术拥有十分繁多的品类,多样化的风格,对实用性和审美性进行了很好的融合。根据种属来进行分类,主要包括绘画、刺绣染织、雕塑、家具器皿和其它的一些剪纸、服饰、编织等。传统民间美术图形的造型极福变化,主要是劳动群众参照自然物和社会生活,通过独特的观察和思维方式,在加工、演绎的基础上促使其成为固定化、抽象化、图案化的图形符号。这体现了中国古老文化的一种积淀,反映了中国农村的集体审美意识,其具有的社会和文化结构都是特定的,是对广大民众审美需求的体现和文化观念的承载。整体上看来,传统图形采取的表现手法以寓意和象征为主。也就是借助某种直观形象来对其相似的概念进行喻示和象征,从而来对图形隐藏的情感和内涵进行传达,诸如“四神纹”、太极图形、“云纹”等,有着非常多的具象或抽象图形。其都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得到孕育的,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之后,这些图形的特征就会渐渐具有易识别性和内聚性,进而逐步积淀成审美符号。其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同时具有稳定性、普遍性和可传承性的特征,这种创造性思维方式是对民间文化的体现,同时也是人类物质文化的一种关键的传播符号。传统民间美术图形的艺术特征: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从造型和色彩上来看,不仅简洁、明快且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通常是借助复合、同构形来组合完整的“意象”图形。其蕴含着中国人的很多观念。如今进入了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现代视觉设计中的很多视觉语言又都深受西方影响。传统民间美术图形在表现手法、艺术特征和设计思维上体现的独特之处必然会为现代视觉设计贡献创新的可能性。

三、传统民间美术图形在中国现代视觉设计中的善用和开新

将传统民间美术图形符号融入现代视觉设计之中,促使这些图形符号成为重要的元素用来进行民族语义的表达,同样借助现代视觉作品也能很好的传播传统图形符号元素、艺术特征以及表现手法等,促进自己一种独特面貌的形成,这应该是现代视觉设计今后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和积淀,当代的很多成功视觉设计作品也都是因为民族文化意味的传统图形符号成为其灵感来源。例如中国联通的标识,就是从传统的吉祥图形“盘长”纹样中取材的,关于佛教中的“佛说回环一切通明”,其正是取义于此。线条往复联通,这样的造型有通信网络路路相通、顺畅的意蕴,还有两个相连接的心形这是对联通公司宗旨的表达,即“通信,通心,联通永远与用户心连心”。这就将传统图形赋予了新的内涵,极具时代感的同时也充满了文化气息与亲和力,两者之间是一种和谐完美的状态。总之,需要深层次的理解、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图形,最终还是要基于民族传统来进行再创造与重构。

四、结语

第15篇

产品语义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找出产品设计形式在传达过程中的规律性、内在解释、不同形式表号在语义方面的构成关系。20世纪以来,在结构主义理论影响下,产品语义学研究成为现代设计理念倾向于结构与功能体系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现代艺术设计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以德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基地——包豪斯学院为中心,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在国际设计领域中崭露头角。随着国际主义的泛滥,以标榜“形式追随功能”的现代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真正成为了艺术设计领域内的主导。通过产品语义学研究发现,设计是一个完整的“表达—传递—接受”的体系,设计师的语言或词义往往借助于符号或艺术符号传达给受众,而受众总是间接地领会符号的内涵,二者之间唯一的媒介就是“功能”。因此,结构主义产品语义学在包豪斯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包豪斯的创建者格罗佩斯曾说:“包豪斯深信,在家居用品以及家具之间,一定有着理性的联系,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在形式、技术以及经济领域里进行系统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从物品的自然功能与限制因素出发,创造出它们的形式。”包豪斯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建立在传达产品语义学基础之上,形式符号的研究基于培养学生理解功能意义的方面。由此可见,尽管当时的语义学研究仅仅涉及美学领域,但是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机构已经把设计视作一种语义,甚至是生活语言,其表达的主旨内容就是对功能的满足。因此,产品产品语义学是专门研究产品设计语言意义的学问。产品设计理论及其产品语义学研究架构始于战后对于包豪斯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延续,在1953年德国乌尔姆造型学院出现的“符号运用研究”成为产品语义学的发端。乌尔姆造型学院的教育体系完全围绕产品设计在工业社会中的语义传达来进行,形成风靡世界的现性设计和功能设计教育观。在强调功能与应用为理念的教育体系中,科学与工程学成为设计学科的重心。譬如,战后德国布劳恩公司的产品设计便是学院师生共同设计实践的成果。

二、产品语义学对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意义

就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来说,我国高等艺术院校所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均采用基础原理与技能、设计理论知识和设计实践三个部分构建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以绘画基础课程群、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群,以及设计实践环节课程群组成教学体系。但是,这种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缺少文化内涵和现象分析的内容,使得学生一知半解,对很多内容的模糊和认识的不深刻。产品语义学研究的方法在这个方面可以有效地增强某些基础课或专业课程内容的人文性和知识性,为推动设计文化显露本土民族性的教育策略中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与此同时,产品语义学在传达产品的形式语义和设计符号的内容等方面对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体系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