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实习生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目前,在很多医院,实习生已不是可有可无的群体,他们直接参与日常工作的程度越来越高,所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以我院检验科门诊常规室为例,正规工作人员有7人,而实习生长期保持在4人以上,占工作总人数的40%左右,一旦穿上白大褂,他们的一言一行将代表整个检验科甚至医院的形象,尤其是在门诊常规室这样的窗口部门工作,但学生在进入实习阶段后面临着从单纯的校园教育模式转变到直接面对患者的临床实践,很多实习生缺乏社会经验和沟通技巧,缺乏对服务流程的了解,缺乏对专业知识的临床应用,缺乏自信和应对纠纷的能力,从而造成了很大的医疗纠纷隐患。以门诊常规室为例,从2012年10月~2014年3月共收到患者及医护人员投诉32起,其中15起也就是近一半是由实习生引发的,所以针对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培训刻不容缓。
2科学的岗前培训是基础
2.1自信心培训
在刚进入门诊常规室实习时,很多实习生面对临床和患者的咨询或质问时,不知所措,一脸茫然,紧张和胆怯的心情暴露无遗,这将会直接导致患者对实习生的抵制和严重不信任,为医疗安全埋下隐患。所以,树立自信,消除心理障碍,勇敢地站在患者面前不卑不亢地面对他们是实现良好沟通的第一步。而树立这种自信心需要带教老师的帮助:首先,要给予实习生足够的尊重,不能当着患者和医护人员面指责实习生的错误,不能把他们当成“累赘”或当“小工”一样随意使唤。第二,做好学生的“保镖”和“后盾”,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当他们不小心犯了错误,还有老师能够补救,让他们勇敢地迈出沟通的第一步。第三,让实习生树立“视患者如亲人”的理念,当患者来到门诊时,尽量用通俗和蔼的语言进行交流,取得患者配合,虽然目前医患关系前所未有的紧张,但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如果你真诚对待他,他会对你的小小失误最大可能地包容和理解。
2.2基础知识培训
实习生的基础知识越扎实,就越能为患者分析病情和检验结果,患者对其信任程度就越高,实习生就会越自信,沟通的障碍就越小,因此,扎实的掌握检验及临床相关的基础知识是实现自信沟通的基础。实习生应认真阅读检验科各种项目的标准操作程序、检验科《标本采集手册》、行业权威参考书的书籍,还应注意临床专业知识的学习,最大程度满足患者咨询需要。遇到疑难问题时,多查阅资料,多请教老师,切忌不懂装懂,给患者以误导延误病情。
2.3门诊检验流程培训
在门诊常规室,患者咨询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下一步该干啥?”作为带教老师,必须在实习培训中详细地向学生介绍门诊流程,掌握工作流程是给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具体来说,要熟悉医院就诊流程、各个科室位置设置、检验科检测项目设置、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门诊抽血流程、不合格标本的清退流程等。带教老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讲解各个流程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3合理的实习安排是关键
一般情况下,实习生在检验科门诊常规室的时间仅有8周,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既掌握专业知识,又了解沟通技巧呢?合理的实习岗位安排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大部分医院的门诊常规室分为三部分:采血室、血常规化验室、体液化验室。在这三大部门中,采血室是业务最繁琐、涉及专业知识最多、与患者接触最多的部门,对沟通要求最高,而另两个部门相对简单。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在学生门诊常规室实习的8周内,前四周首先在常规室和体液室实习,在这里最主要是与医护人员接触,即使出了错误,弥补的空间较大,经过前四周适应,实习生有了一定的沟通技巧和知识储备,最后四周再进入采血室实习,这样的实习安排有利于循序渐进的适应工作,减少恐惧带来的沟通不畅。
4专职带教
以往的带教模式都是带教老师不固定导致学生没有归属感,老师没有责任感,可选择对教学有经验、有热情、沟通能力强的老师专职带教,这既能增强老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又易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便于指导工作顺利开展,可大大提高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质量。带教方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因性格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所以对学生的教育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应根据其实际情况予以适当的鼓励批评或引导,使他们逐渐树立自信,敢于和善于与临床和患者交流。
(2)发挥主观能动性:
沟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教师在进行必要的示范后应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让他们带着“爱护心、同情心、忍耐心”真诚地与医患沟通。只有在不断地摸索实践中才能逐渐掌握语言运用技巧,提高医学沟通能力,建立和谐关系。但在此过程中,带教老师应“放手不放眼”,既要敢于放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不能撒手不管,要随时对他们的不足进行指导或引导,充当监督指导的角色。
(3)言传身教:
关键词:饭店;旅游院校;实习生
饭店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企业,科技含量相对较低,人才的含义更多地体现在员工的整体素质上。多项调查显示,尽管近年来饭店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在上升,但与我国旅游业的地位和发展速度不相适应。在未来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饭店员工素质偏低,就容易造成服务质量下降,竞争手段单一,缺乏发展后劲。因此,饭店人力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饭店发展的一个瓶颈,拥有一支具有优秀综合素质,经过系统理论教育的本专类旅游专业的大学生生队伍就成为饭店提高自身素质的捷径。同时,随着我国旅游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各专业院校对实践环节的重视,每年有大量的学生需要到饭店实习。在有些饭店企业中,实习生的比重已占到40%—50%。因此,毕业蜕变之前的实习生就成为饭店业应预谋的重要人力资源,实习期也成为双方互相选择,磨合,并对饭店有至关重要。饭店如果能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利用好实习生,既有助于院校实习目标的顺利实现,又有利于饭店经济效益。
一、加强校企联系
饭店对实习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是一种短期行为,而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与考虑。饭店要依据自身条件和需要,选取一所或几所院校作为自己较为密切的合作对象,从而做好时间、人员、费用、管理、培训、使用等方面工作的衔接和安排。为保证实习工作的长期稳定性,饭店应有专门的负责人员或工作小组、培训人,在组织形式上给予保证,并有相应的实习管理条例,以便有章可循。
从学生(消费者)到实习生(劳动者)“角色”切切实实的转变及过程适应,需要过硬的思想素质支撑。否则,会造成学生们无心学真本领,只当一年半载的实习期是摆脱学校束缚的度假时光。学生长时间在饭店,教师不可能像在学校那样进行管理。如果饭店放松管理,有的学生就会变成学校、饭店、家庭“三不管”。另外,学生在实习时,饭店于某个程度上是将其作为劳动力使用的,如果缺乏一定的纪律制约,就会破坏饭店向客人提供优质服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序性。所以,饭店要与学校密切配合,做好实习生的管理工作。双方可通过对实习生工作的考核,评定实习生的实习成绩,并运用一定的手段加以奖惩。对于有条件的饭店,可将实习生的工作表现与其未来的分配联系起来,从而有效激发实习生工作的积极性。实习结束前半个月,饭店应配合学校对学生实习进行全面鉴定。内容为:(1)学生自我鉴定;(2)饭店相关部门对实习生进行鉴定;(3)饭店人事部门进行综合鉴定。
二、规范实习管理
饭店对实习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是一种短期行为,而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与考虑。饭店要依据自身条件和需要,选取一所或几所院校作为自己较为密切的合作对象,从而做好时间、人员、费用、管理、培训、使用等方面工作的衔接和安排。为保证实习工作的长期稳定性,饭店应有专门的负责人员或工作小组、培训人,在组织形式上给予保证,并有相应的实习管理条例,以便有章可循。
饭店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经营状况,确定实习生的实习时间和人数。在经营旺季,实习生数量可多一些,但在平季或淡季要适当控制;实习时间较短的,可就近接纳,实习时间较长则可跨区选择。安排实习岗位时,应尽量克服困难,在饭店能够接受的时间周期内,为实习生创造在主要业务部门轮岗的机会,可适当缩短对实习生的培训;实习生的考核管理应与学校密切配合,如实评价学生的表现,管理中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对比较优秀的实习生,只要本人愿意,可提前预签聘用合同。
在很多饭店,往往由于实习生没有经过较严格的选择而给培训及工作带来种种困难。因此,饭店接受实习生也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择。现在有些饭店在招聘实习生时,完全模拟招聘员工的做法,实习生要经过三轮面试一轮笔试。对实习生进行严格的选择,提前消除实习生因个人能力问题而带来的工作上的困难,饭店才可以放手他们去融入到工作中去。
三、开展有效培训
学生到饭店实习,如果抱着我是一名实习生,不是饭店员工,将来毕业也不一定留在饭店的想法,在工作中就会暴露这种心态影响实习。相反,如果实习生树立“饭店是我家”、“店兴我荣、店衰我耻”的想法,将自己看作饭店的一员,在工作中就会从各方面真正从饭店的利益出发,尽心尽力来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
饭店是社会的缩影,社会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都能在饭店中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很容易被社会上灯红酒绿、消极颓废的现象所诱惑,放弃原有的道德准则,导致行为失序、失范。因此,饭店应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及时纠正学生中出现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金钱主义的不良倾向,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饭店要让实习生正确认识客我之间的不平等性。在服务过程中,客人与服务员之间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这就决定了员工和客人之间是不可能平等的,理解这一点,就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饭店可让实习生多参加饭店开展的集体活动,培养实习生的团队精神,使之融入饭店这个大家庭中。饭店管理者尤其是基层管理者应对实习生在生活、工作等多方面给予关怀,在这样的氛围中,相信实习生会全心全意为饭店利益着想,对客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对工作尽心尽力。
四、实行情感管理
可以预计,随着饭店对实习生资源价值的进一步了解,优秀的实习生会成为各饭店所争夺的对象。饭店要在这一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为实习生创造一个优良的实习环境。不仅要关心实习生的工作和生活,更重要的是要为他们发挥才能、实践和理论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要使他们能通过实习环节,学习到真正的本领。只有这样,饭店才能持续、有效地开展实习生的开发和利用工作。
一些饭店正式员工欺负实习生,特别是一些低学历的基层管理人员,带有不健康心态,把苦活、脏活、困难、过错都让实习生承担,对实习生的心理造成了较大伤害,影响了实习工作的正常进行。饭店对实习生应多鼓励、少处罚,多指导、少埋怨。饭店对实习生要多鼓励、少处罚,多指导、少埋怨。选择优秀员工做实习指导教师,使学生学到丰富的实践知识。要根据实习时间的长短,定期轮岗,以增加学生的实习环节,提高学生兴趣。不能只顾饭店工作需要,一个岗位实习到底。管理人员要像对待正式员工一样对待实习学生,视表现适当体现劳动报酬,并随着学生工作熟练程度的提高,逐步提高待遇。饭店管理部门应定期召开座谈会,倾听学生的意见。一方面了解部门配合实习的情况,掌握学生的意见,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给饭店找缺陷,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建议要给予表扬、奖励。
实习生们希望自己能够把工作做的很好,从而具有被大家认可的成就感,但是对于工作的艰苦和复杂认识的不够,承受能力不强,出了问题容易引起强烈的逆反心理。饭店对于实习生的错误,要先旁敲侧击,之后再申明规定,最后才进行处罚(实习生没有经济收入就不能对其进行经济处罚),让实习生又一个逐渐被约束的适应过程;二是要多激励,始终保持实习生的工作兴趣和热情;三是保持与其学校、家长的联系,及早抑制、杜绝不良苗头的出现。
工作的枯燥无味是很多实习生抱怨。对比大学时光丰富的业余生活,很多饭店不重视实习生入职后的业余生活,而认为组织业务生活是浪费时间和金钱。其实不然,实习生进入饭店其实是搜寻信息、整理信息并做出决策的过程。饭店应当提供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告诉员工“我可以为你提供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生活”。并且新员工在进入企业后,有积极寻找群体活动的动机。饭店满足这一需求,不仅可以帮助实习生更早的融入饭店,还能够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提高团队精神。
五、制定科学薪酬
饭店接受实习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可以节约成本,因为实习生的薪酬要求不高,而且比较固定。但随着饭店实习生项目开展的日益成熟,许多实习生在工作中与正式员工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实习生薪酬问题值得关注。饭店应在“节约成本”上做一些让步,并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坏干好一个样的薪酬标准,将实习生能力、工作绩效评估与其薪酬挂钩,来充分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但是,饭店一味靠“高薪”留住实习生员工是不现实的。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制定有效的薪酬管理策略来提高实习生员工的公平感。而这个策略应当遵循以下五个原则:①使饭店能吸引住所需要的实习生员工;②符合法律和规整制度的要求;③能对实习生产生激励和引导作用,并使其感到公平合理;④将工作业绩与奖励相结合;⑤有助于向员工传达饭店的文化,价值和竞争策略。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实行学历津贴制,即根据员工不同的学历给予一定的津贴,作为对多年教育的巨大投资的回报,激励员工的不断进取。此举不在于树立论资排辈的陋习,而在于鼓励后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对于现有的实习生员工,更可以使其明确饭店管理层的重视程度。
六、完善规章制度
实习生一旦走上实习岗位,他们在工作中的一举一动,在服务对象的眼中即代表企业的行为,因此,实习生应当与全职员工遵守同样的规章制度。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化的必然手段,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使得实习生对自己的个人素质、技术、分工、职责的要求都有章可循。相对学校来说,企业的规章制度可能更为严格,因而要加强对实习生遵章守制观念的灌输,使之明白违反制度可能会引起的严重后果,这也是对初次参加工作的新人必须强化培训的一个方面。实习生既是员工,同时也是学生,饭店在管理实习生时,应当与院校加强沟通,尤其是在生活纪律、学习纪律的规范等方面,应当征求院校的意见。
制度可以细分为出勤制度、工作制度、卫生制度、学习制度及生活制度等。通过出勤制度规范并约束实习生的出勤、病事假、迟到早退及旷工、打卡等行为。通过工作制度对实习生的工作态度、服务技能做出规定,鼓励他们虚心学习,树立主人翁意识,工作尽职尽责。卫生制度则可以作为实习生保持个人及环境卫生的行为准则。学习制度用于鼓励实习生继续加强理论学习,钻研专业知识,确保实践和理论的相互促进。生活制度则作为一个补充规定,对实习生平时的言行及生活态度、为人处世起一定的规范及指导作用。同时,为了更好的了解实习生的想法,有的企业采取硬性规定,安排实习生进行定期的集中交流或要求他们记录并定期上交工作笔记(如周记或月记等)。对于各种制度及每一项制度中的各个条款,可以采取量化评分标准,评分结果记入实习生个人资料,作为岗位编排及实习生考核的一个参照系数。
七、提供发展机会
在饭店生存竞争严酷的今日,激烈的人才竞争更是令饭店清醒地认识到:今日的实习生正是明日的饭店人力资源。因此,饭店应考虑到并尊重实习生的感受,根据实习生个人情况,尽量提供其发展空间。必要时也可为实习生做出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实习生的实习结束后,进一步追踪其职业生涯发展,这有助于饭店开发并留住人才。
学生进入饭店前期宜采用轮岗学习,了解和熟悉饭店经营、管理和服务的概貌,使他们对饭店的硬件和软件首先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在实习后期宜采用定岗实习,根据学生在轮岗学习中的表现确定适合他的岗位,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所长,又提高了服务质量。另外,在实习后期,对各方面表现较好、特别是在管理方面见长的学生,可选择一些基层的、管理难度较小的且易于操作的岗位,让学生挂副职,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每年数以百计的实习生中不乏优秀者,饭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通过观察、考核,发掘其中的优秀者作为后备人才。比如某大饭店特地制定了实习生档案,记录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能力特质等,作为以后招聘时优先考虑的依据;另一大饭店则在实习生结束实习时特地设宴欢送他们,将表现优秀的实习生列入后备人才库,在招聘时优先录用。饭店有了大量的人才储备,便可以缓解经营管理活动及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使饭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参考文献:
[1]蔡丽伟.专业实习——饭店企业、学生、学校的三赢[J].饭店现代化.2004(7).
[2]张建宏.用好实习生[J].饭店现代化.2005(8).
[3]马明.浅谈饭店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J].泰安师专学报.2001(3).
[4]刘曙霞.实习生的特殊价值[N].中国旅游报.2002.10.30.
[5]李祝舜.饭店管理专业实习改革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2).
[6]季永峥.实习生的角色[J].教育与职业.2001(6).
[7]吴水田.浅谈饭店管理专业实习中的几个问题[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10).
[8]陈新华.谈旅游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作用[J].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9]刘颖,钱永坤.构建以“社会化”为基础的培训系统[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10).
[10]张一.抢占饭店业人才的前沿阵地[J].饭店.2006(1-2).
[11]和文征,张启.企业雇佣实习生问题及培训[J].现代企业.2006(4).
本文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总结了星级酒店实习生管理的影响因素,对实习生和酒店人力资源部门就这些因素进行访谈,去除不合理的影响因素,确定问卷。调查对象是在厦门喜来登、威斯汀、翔鹭等酒店实习的学生,实习的岗位主要包括客房部、餐饮部、前厅部及礼宾部等酒店主要部门。问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性别、学历、专业、实习酒店类型、实习部门、实习岗位、实习时间长度以及实习补助八个问题。其中性别、学历、专业三个问题是为了了解酒店实习生的构成,其余问题是为了了解实习生的实习基本状况。第二部分是对实习生管理现状的实际感受调查。通过文献查阅和访谈,确定了18个可能对实习生管理产生影响的因素,该部分使用的方法是Likert五点量表法,既划分了五级,分别用1,2,3,4,5表示这五个级别,1表示“很大影响”,2表示“较有影响”,3表示“一般影响”,4表示“影响不大”,5表示“没有影响”。数值越大,说明对实习生管理的影响程度越大。
二、调查结果与现状分析
变量因素分为18个分别是:01个人掌握的专业技能、02个人掌握的理论知识、03个人对酒店工作的兴趣、04工作中获得的满足感和成就感、05对实习酒店的价值文化认同度、06实习工作的自主程度、07学校实习安排(包括方式、时间等)、08实习工作本身的价值、09健全的实习考评制度、10实习工作内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11管理人员对实习生的态度、12奖金、优秀实习生等方面的物质、精神激励、13酒店的硬件环境(食宿条件等)、14酒店的文化环境、15信息交流反馈的机会和环境、16酒店提供的各种机会(培训、轮岗、升职等)、17实习酒店的实习制度、18酒店为个人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经过统计分析,在实习生管理因素感受均值中,所有变量的均值都大于3,说明问卷中设计的影响因素对酒店实习生的管理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均值最大的两个变量分别是实习工作的自主程度和酒店提供的各种机会(培训、轮岗、升职等),分别为4.29、4.28,均值最小的变量是实习工作本身的价值和对实习酒店的价值文化认同度,分别为3.48、3.55。对18个变量进行分类分析,发现酒店提供的各种机会(培训、轮岗、升职等)、硬软件环境以及学校实习安排等因素均值相对比较靠前,即对酒店实习生管理影响较大,而均值相对较小的是个人掌握的理论知识,奖金等方面的物质奖励、对实习酒店价值文化认同感等因素,说明这些因素对实习生管理影响相对较小。这充分说明了,酒店实习生进入酒店实习是为了学习实践知识,提升自身能力,而不是为了获取报酬,所以关系实习生发展前景的因子的均值比较大,而物质激励性因子均值相对比较小。
三、优化酒店实习生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企校双重管理机制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实习生的学生身份决定了学校对他们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力,学校应注重与酒店的协调沟通,一方面可以提高实习生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减少学校实习生管理工作。
1.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向培养酒店所需人才学校应选取信誉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的酒店作为学生的实训基地,签订长期实习协议。一方面,酒店应与旅游专业院系领导和实习带队老师进行良性互动,同时,学校邀请酒店资深管理人员挂职,对学生进行授课。可以使学校教师对酒店文化、操作流程等了解,学校教师和酒店管理人员共同教授课程可以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切合实际工作,为学生进入酒店实习做好基础准备。让学生进入酒店之前就能调整好心态,部分掌握酒店实践知识,进入酒店实习时更容易投入工作,达到理想的实现效果。
2.酒店与学校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在兼顾学校和酒店效益的前提下,学校和签订实习协议的酒店共同完成实习计划的制定,这样就可以使得学校可以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在实习期内,酒店可以改变传统的实习生使用方式,增加管理类岗位实习,并在结束时与表现优秀并有意向留在酒店工作的实习生签订就业协议,建立酒店管理人才储备,实现酒店使用实习生目标,提前选拔优秀管理人才。另外,这种形式还可以使实习生在每个实习阶段都有实习目标,为实习生提供实习努力方向和前进动力,改变实习生产生消极怠工的心态,从而提高酒店实习生管理的有效性。
(二)加强实习过程管理
1.为实习生提供培训、轮岗等机会从调查结果的分析可看出实习生接受培训、轮岗等机会的多少是影响实习生管理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酒店应提高对培训的重视程度,加大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内容和方式。实习部门应分别在实习中期或中后期,对实习生进行岗位轮换,对表现优异的实习生可给予进入管理类岗位实习的机会,并报至人力资源部,为酒店挖掘优秀管理人才提供信息资料,有人力资源部备案。争取在实习结束后与实习表现优秀的实习生签订就业协议,为酒店储备优秀管理人才。
2.健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酒店对实习生仅仅是依据与学校签订的实习协议要求对实习生进行最终评估,这就使得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没有既定的目标,也没有驱动的力量,实习生不知道自身表现是否符合酒店正式员工的要求。学校应根据实习生所在实习部门和实习岗位工作职责,采用关键绩效指标设计方法,为实习生设计一套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指标设计流程为确定工作产出—建立考核指标—设定考核标准—审核关键绩效指标—操作实施—改进,从设计流程可以看出指标设计不是一次完成,永恒不变的,而应该是一个在操作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循环往复的过程。
3.完善实习生津贴体系调查结果表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实习生管理的影响相对较小,实习生进入酒店实习主要是学习实践知识,不是获取报酬,对津贴高低相对不太敏感。但是,如果没有激励,酒店使用实习生达到的效果可能只有给予激励时的40%或更低。通过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可以知道,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五个需求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因此为了对酒店实习生进行有效地激励,酒店应改变现有的固定津贴的单一形式,发挥激励手段的作用,完善实习生津贴体系,其中酒店应该在提升津贴等形式的物质激励的同时,更加重视各种形式的精神激励。
(三)充分发挥实习生自身管理非正式组织对酒店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已经得到了酒店管理者的认同,如何能够合理利用非正式组织,就可以使管理工作事半功倍,如果非正式组织与酒店管理发生冲突,将会给酒店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困难,甚至会引起酒店管理工作难以进行的局面。因此,酒店应重视实习生小团体的存在,合理利用,使酒店实习生工作事半功倍。具体来说,实习生在酒店实习过程中,应多与实习带队老师沟通,有带队老师指定实,负责实习生管理的沟通协调工作,或者酒店可以在实习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后,根据是实习生的表现指定或者由实习生自己推选确定组长,由组长负责在实习生与酒店管理层之间进行沟通协调,这样既可以更快速、方便的了解实习生的想法,又可以快速传达管理信息,使酒店对实习生的管理工作大大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