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道德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生态道德论文

第1篇

中学地理教材中涉及到许多环境问题。如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加之破坏植被等原因,使全球气候异常。工业制冷剂氯氟烃的排放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太阳紫外线无情地损害着地球上的生命。滥捕滥猎致使地球上的珍惜物种濒临灭绝。破坏生态脆弱带的植被,导致沙尘暴肆虐,吞噬农田、村舍、城市。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包围,区域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4倍,属于典型的西北干旱地区。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石羊河中上游共建水库13座,截水自用,导致地处下游的民勤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数以万计的“生态难民”四处流浪;破坏植被,使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黄河年输沙十几亿吨,甚至几十亿吨,使下游地区水患严重,出现了“神奇”的地上悬河,而黄土高原上的居民还在维系着“越垦越穷、越穷越垦”、“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2013年初,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中东部大部地区相继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PM2.5“深入”人心,“沁人心肺”。大自然毫不示弱地报复着人类。要防治和保护生态环境,除靠完善的制度、严密的法律、大量的资金外,还须依靠道德的力量。必须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内化为人类的行为准则,才能使其主动、自觉地维护它,这就要对全民进行生态环境道德教育。青少年纯朴、朝气蓬勃、可塑性强,一旦接受了某种道德信念,就会对他们的人生态度、价值目标、行为习惯产生终身影响。因此,加强青少年的生态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它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二、通过地理研究性学习,增强青少年的生态环境道德观

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方式去获取地理知识并加以应用的方式。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即通过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在多元、动态、开放的大课堂中求得全面发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主要是体验性目标,它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学生生活环境中能够接触到或容易获得资料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课题,指导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查阅资料、走访专家、采访居民等形式获得资料,分析这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并提出合理化的改进意见或治理措施,甚至可以将课题报告呈送相关职能部门,为其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如宁夏贺兰县曾大力发展造纸产业,对周围的河湖以及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我曾指导学生以贺兰县某一造纸厂为例,实地调查该厂每年造纸生产的耗水量、污水处理程度、排污量,学生还在化学实验室测定了污水的生化需氧量,调查排放的污水对河湖及大气的污染和破坏程度,查阅有机质污染和治理措施。对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制成专题图表,研讨可行性改进和治理方案,撰写研究报告。该成果曾在宁夏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过自治区一等奖。通过这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其亲身体验到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被污染和破坏了的环境反过来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而培养其作为地球公民的责任性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生态环境道德观。

第2篇

实践中有这样三大主题内容供教师们参考与选择:一是从少儿与大自然角度出发的“我的绿色朋友”主题。这个主题内容的重点是带领儿童走进大自然,真正跟自然“在一起”,启动孩子们的感知觉,体验和发现自然的智慧与奥秘,领略大自然的教谕。这类活动重视儿童在自然中的观察、体验、发现,感知人类是自然中的一员,是相依相存的关系,培养尊重、平等与热爱自然的情感和行为。二是从少儿与生活角度出发的“我的绿色生活”主题。这个主题的内容重点是引导儿童去发现和思考自己生活(家庭、学校)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观察、调查、探讨以及寻求方案等活动,得到生活中的“自然生态”教谕。这类活动重视儿童对自身生活的反思及探讨,从生活的角度了解能流物复、时空有宜、承载定额、协调稳定等生态特质和规律,激发孩子们去思考和改进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节约、珍惜、低碳等价值观,养成过简单生活的行为习惯。三是从少儿与社会的角度出发的“我的绿色责任”主题。这个主题的内容重点是引导儿童走进社会生活中,用“生态”的眼睛去看自己居住的小区和城市,启发和鼓励孩子们去关注社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这类活动的重点放在社会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探究、学习、提出改进方案及宣传等,增长少儿对生态规律的认识,从而培养保护(生态环境)、承担(公民责任)的情感态度及行为。少儿生态道德教育在环境教育已有的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及对“环境保护”探索的基础上,以生态的眼光来组织和设计环境教育时,收获就不仅限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或环境保护的成效,而是帮助少儿从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角度,在反思、体查和行动学习中培养合乎于现代文明人应该具备的生态知识、情感、态度和行为。

二、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

1.培训少儿生态道德教育指导教师

教师作为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他人”,是实现教育目标与教育对象连接的重要媒介。生态道德教育的理念与方法需要通过教师们的内化与创造性的工作,作用在儿童教育活动中,因此,教师的意识开发及能力培养是实施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首先在培训策略上设计了团体培训到个案指导的模式。通过每年定期举办两次团体培训及建立“种子教师培养计划”,对教师进行普及性的意识开发、能力培养及针对性的个案跟进指导。每年共有60多名来自全国各省市、地区的儿童中心或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的教师参与培训,他们主要是校外机构负责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的教师(通常他们开展的活动并不以生态环境类为常设主题),其中约30名教师进入“种子教师计划”,接受个体指导及对其活动的个案督导、评估。团体培训中,以参与式培训及体验式教学为主,在对教师的生态道德教育素质及其教育能力进行基本调查后,即设计和安排生态道德基本理论及教育活动指导的相关系列课程。参与式的培训方式强调以教师知识与能力为出发点,最大程度地唤起和连接他们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并架构出通向更高知识与能力需求的道路;体验式教学重视学习中教师的思行合一,以案例分析及实地的情景教学演练开展,指导和协助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反思、学习和总结。种子教师培养中,以其指导的教育活动为主线,进行了从设计方案、开展活动、活动评估等较为系统和针对性的指导。这个过程中激励教师形成学习型小组,将要组织的生态教育活动做成教育中的行动研究,指导他们将教育活动中的难点、疑点问题作为主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活动的效果与质量,长久以往会使教师们成为教育活动主动的反思者和促进者,促进教师的成长。在对种子教师的调查和访谈中,教师们纷纷谈到了“生态项目”带来的“洗礼”,主要体现在生态意识提升以及教育能力提高上。教师的能力成长,保证了教育活动始终有新鲜的血液。

2.设计少儿生态道德教育活动

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活动设计,在“儿童为本”的主旨下从教育指导策略、教育方式及教育目标上统筹考量。首先提倡“儿童参与”的教育指导策略。“儿童参与”一词来源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的四项基本权利之一,即“儿童自由自愿地投入表达观点、进行决策或实施行动以实现自身或其他儿童的利益并确保其权利的实现和保护”。在少儿生态道德教育活动中我们将“儿童参与”进行了教育化的应用———少儿有权以“主人”的身份始终参与教育活动的策划、组织、行动及后果管理,保证了教育中儿童的主体地位以及教育过程儿童的兴趣和能力能获得更多更自主的表现和发展,避免过多的教师“特权”阻碍了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及创造性的发挥。经典的“儿童参与”的教育活动是指从活动主题的产生、活动的组织安排、活动的过程、活动成果的表达及应用,都要听取和最大程度地采纳儿童的意见,并根据他们的身心、年龄特点,最大程度地给予他们自主学习、探讨和创造的机会,教师成为协助者、陪伴者和指导者。其次,教育方式上强调从老师传递示范式转为学生体验探究式。传统的小学德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道德教育脱离儿童生活、灌输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等。这说明被灌输与被教导的“道德”是不为少年儿童喜欢的,有效性也不高。儿童身心及道德发展的规律也揭示了一个从“自律”到“他律”的过程。因此开展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要重视少儿在其中获得真知与真感,活动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儿童亲身的体验与发现、学习与探索、思考与感悟上,教育方法上更多地使用启发、探究、讨论、表演等手段,使得儿童能够有认知与情感交互、思想与行动相行,统合自身知、情、意、行的整体过程。再就是教育目标上从单一封闭型(学习知识或练习能力)转为系统开放型(知、情、意、行的统一)。不强调要传递给儿童多少知识、懂得多少道理、学会多少技能,而是关注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亲身体验、学习融合及转化应用,关注是否能做到知识、能力与情感目标的多元性、相互联系性和后期启发性,这样的教育活动其成效的显现可能“慢”一些、耗时“长”一些,但更深刻更持久。

三、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效果及展望

第3篇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和政治觉悟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早日实现。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生态道德教育可以更好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大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如何正确处理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有效的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对大学生走向社会、成家立业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对下一代的教育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自己、对孩子、对生活、对社会都将做出积极贡献。其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同列入十七大报告中,其意义深远,体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经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是生态文明的宣传员和未来发展的建设者,是有觉悟有素质的一类人群,他们能否了解环境知识和具备生态文明意识,掌握怎样解决环境问题,如何保护自然环境,是会直接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未来发展趋势。再次,完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各高校全面发展的重点要求。当今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起步晚、发展慢。据调查,现代多数高校只看重保护环境教育,但却忽视环境普及推广教育。当代大学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当具备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将生态文明理念当作自觉性的观念,主动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它将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养成良好生态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完善德育教育内容的实际要求。是21世纪社会发展、社会进步重要基石,也是大学生成长的使命。

二、提升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对策

生态道德问题不仅仅靠说教式的课堂教育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就可以达到目的的,重点是让大学生自身形成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自觉担负起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重任,而大学生的自觉性是要依靠正确的理论指导来形成的,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潜移默化,使自己的内心对生态的行为产生认同感和参与感。首先,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来,合理规划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教材。当代各高校始终缺少生态道德教育的完整合理的教材,而太专业的理论教材又只是注重介绍环境知识概念,缺乏说服力和灵活性。希望教育部门合理改编教材,更加符合现代性教育,让生态道德教育有巩固的理论支持,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其次,完善高校德育体系,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高校德育计划中,不但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作用,更应该把生态文明道德建设引入到各学科的教学规划中,让大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第三,推动大学生主动作为生态道德实践主体,让大学生成为生态道德教育宣传员、推广活动家。努力发展生态道德的基本知识和普及推广活动,让大学生可以更好的认识生态系统的活动规律,提升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打造良好的学校生态环境,建立绿色寝室、和谐校园,可以更好的建立生态道德教育并养成氛围。积极鼓励大学生组建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组织。利用这些组织引领大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建设的宣传。可以组建一系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演讲辩论大赛和有关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竞赛。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更好的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了解和传播活动中来。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需要每个人厉行节俭,提倡绿色消费。近年来,大学生在校园攀比、虚荣之风盛行,这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在大学生中流行。致使一些大学生对金钱、物质的概念模糊,导致高消费、过度消费、挥霍拜金。生态道德的教育刻不容缓,要利用社会大众、家庭学校,多角度的教育引导模式,要培养大学生正确、健康的生态文明消费理念,实现生态健康消费观,推动绿色环保消费,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学生建立一种对生态环境不构成破坏合理的可持续消费观,达到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其目的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育理性生态的大学生,指导大学生正确的生态行为方向,建立优良的生态道德行为方式,是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各高校可以利用大学生创建的环保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等一系列活动,使更多的大学生身临其境的认为,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大力开展一系列环保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身临其境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共同打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培养大学生爱护自然环境、治理被破坏污染的环境、提倡正确绿色消费观念。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和自身体验达到完善和发展,引领他们成为一名保护环境、热爱自然,敬畏生命、合理消费的理性生态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的大力支持,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道德知识,尊重自然规律,提升空气质量,努力为人类共同的绿色家园而努力。

作者:黄金石王圣祯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学院

第4篇

人的均衡食物十分重要。人所吃的包括了动物、植物(含水果)。归根到底,所有食物的组成元素都来源于土地。但是,自从二十世纪50年代起使用了化肥而不用人畜粪尿之后,人类主要食物来源的耕地便逐渐变质了。最显著的表面现象是,化肥、农药和工业污染不断增加了有毒元素,因其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显而易见,所以也经常听到一些声讨之音。然而,笔者认为更加严重又极端隐蔽的祸害是,耕地里对人体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有用元素,很多已经是逐渐减少了。虽然化肥、农药能使田螺、鱼虾立即毙命,但对于大块头的人来说还是不会立刻就怎么样。可是,深藏不露的暗箭才是人类真正自我灭绝的致命毒招哩!当然,耕地逐渐变质恶化的状况并非中国特有,应该是世界性的。但是,由于中国的人口比较密集,耕地恶化趋势就可能更快些了。请大家细想一下,人吃进去了健康所需要的11种宏量元素和十几种微量元素,排出了吸收不完和分解了坏死细胞所汇集而成的,几乎同样数量的各种元素(出汗另排走少量东西)。人吃了一辈子东西,到头来也还依然只有一具身躯,这就说明了吃进的和排出的在物质元素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在二十世纪50年代之前,古代农夫都勤劳地将人畜粪尿作为肥料,当成宝贝一样,完完全全地归还给了耕地,所以生态平衡也就自然而然地维系了下来,几千年都一直保持着生态的良好状况。在那之后,却因“科技进步”反而逐渐将生态平衡的链条切断了。显然,这是人类缺少对于大自然规律的认识智慧所做出的无知和不文明行为。虽然人类自己以为是“科技进步”,但实际效果无异于制作冰毒等,所不同的只是化肥的祸害十分隐蔽而已。长此下去,实在是等于人类不断在为自己慢慢地深挖坟墓啊!

二、二十世纪50年代之后的生态平衡逐渐断裂的原因

二十世纪50年代至今正好已经60年了。在60年前的岭南水稻田里,到处是田螺、鱼虾、青蛙,那是原汁原味的生态平衡。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化肥之后,生态平衡的链条就逐渐断裂了。今天,农田里不仅再难以见到田螺、鱼虾、青蛙之类,而是土壤板结,害虫肆虐,农作物变种,必须不断更新品种才能有较好收成。为什么生态平衡的链条会断裂呢?怎么能归罪于化肥呢?我们先看看化肥使用前后的突变情况就可以明白和信服了。笔者从小经常跟随着自己的老农父亲到田里干活,直至解放后的合作化,自己便成为农活里手,样样能干,也知道了不少田间事。记得那是在六十年前,也正是在农村合作化的过程中,突然听说是新出了“肥田粉”啦!买一小点(可能一两斤吧)就可以像撒胡椒粉那样肥上一亩田,何必那么辛苦地肩挑粪肥水下田呢!唉!人就是天生有懒根,能舒舒服服过日子,谁会不要呢?化肥的效力也确实厉害,既保住了稻谷照样收成,又养懒了人,却把田螺、青蛙、小鱼、益虫……,一概灭绝。记得开头的一两年,凡是施过化肥的田就见不到田螺了,田里倒是多了许多空的螺壳。几年后,几乎所有田都不见田螺了,也没多少小鱼被晒死,又没多少田鸡可捕捉了。后来便是害虫肆虐,夜里到处挑灯捕虫还顶不住。当然啦!没了益虫,害虫不凶残才怪哩!于是呼,生产队全面喷洒了“敌敌畏”。再到后来,又听说普通农药都不灵了,便开始用了什么“1605”,据说是德国法西斯发明的。那东西很毒,自告奋勇去喷洒的人,大热天里也要全身长衣长裤,包头裹脸,干一天就可以得到好几个工分哩!上面已经讲了化肥的三大“功绩”:代替了粪尿肥,养了懒人,灭绝了鱼虾和益虫。可是,更加根本的是,土地都变质了,板结了,哪里还有什么腐殖质可言呢?以往收割早稻时,一脚踩下去就“咕咕”响,直挤出了很多气泡。现时的稻田里,脚踩下去,既无声息,也硬邦邦。从此,害虫越来越猖獗了,农药越用越多了,生态平衡的链条断裂了!

三、现代人的所作所为等于逐渐使自己毁灭

悲呀!养活健康人需要均衡的营养,要庄稼长出好果实也需要充足的多种物质元素嘛!几十年都只凭借着那么一点儿化肥,土壤里哪里还有那么齐全的有益元素呢?恐怕化肥的这个“功绩”才是最“伟大”的吧!虽然化肥、农药等对人体也确有些直接的毒害,但如果体质好,内脏功能好,身体就会自己解毒、排毒。可是,如果人得不到均衡的营养,找不到必须的物质元素去制造和替补躯体和各种器官的特殊细胞,躯体和器官功能就日益下降,哪里还有什么能力去解毒排毒和抗拒疾病呢?不病才怪哩!当然,只要氮、磷、钾三种化肥充足,稻米、小麦、番薯……,一切庄稼照样生长,也有收获。问题是想要地里长出怎样的食物,又要吃食物的人长成怎样的人。健康的人体需要11种宏量元素和十几种微量元素参与新陈代谢,天天要制造出各种新细胞去替补老死的旧细胞,每天都在消耗掉各种元素。目前的农业情况是,化肥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光合作用使作物生长,又从水和二氧化碳得到了氢、氧、碳三种元素。所以,作物能长期得到的就只有氮、磷、钾、氢、氧、碳6种元素,健康人体所需要的11种宏量元素中,还缺乏硫、钙、镁、钠、氯5种。至于其它的十几种微量元素,耕地里就更加逐渐难以找到了!耕地里整整有20种重要的人体组成元素在不断地减少!现代人只要求地里长庄稼,却不给地里全面补充各种元素。结果,同一个品种的稻米、番薯等粮食虽然一样有收获,却变得越来越不香,产量也可能越来越少,又越来越怕病虫害,农民称之为“变种”了;只用化肥所种出来的菜就既缺菜味又多苦涩;不施有机肥的水果,过些年后也“变种”了,连最久负盛名的广西沙田柚也会变得干瘦又不香甜;用单调的饲料喂养出来的农场鸡、猪,无论如何都比不上农家放养的鸡、猪的肉鲜嫩可口;不注意营养均衡的人,其健康也必定越来越差,各种疾病不请自来。似乎很健康的年轻夫妇想要孩子,却不知道怎么就生不出来,是不是基因也出问题了呢?不知道癌病患者怎么就越来越多……。这,就是当前生态平衡状况所导致呈现出来的现象。而且,这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是世界普遍现象,是地球全人类绝种趋势所最初呈现出来的征兆。化肥、农药、工业污染,它们灭绝了小生物,虽然罪证确凿,其害处让人人都眼见心明。可是,对于维系人体健康的物质元素的逐渐缺失所造成的长远危害,人们却毫无感觉,连专家们都还在吹捧和感谢化肥所做出的“贡献”,可见软刀子杀人是何等隐蔽阴险啊!这才是让全人类逐渐断子绝孙的毒招哩!现代人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就是在借助于大自然的屠刀不断地杀着人类自己的子孙后代。

四、大自然的地球生态规则的辩证机理

自然规律指整个宇宙大自然的运行法则,大自然对于地球生态环境又有具体守护的严厉规则。人类如果缺乏认识大自然的智慧,有意无意地破坏了地球生态环境,就违反了自然规律,是对大自然犯罪,就必然要遭受大自然的惩罚。有人误认为地面上的野生动植物就是生态环境,须知那些都只是大自然后期才请来的生态环境客体而已,人也是客体。生态环境不应该是只对人而言的,是对着地球上整个生物圈而言的,是生物最根本的共同的原始环境。土地、阳光、空气、水,四项合一就总称为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是一切生物存在的基础条件。地球表面上的土地,是大自然经过高温的锻造和亿万年的风雨淘洗出来的,是生成各种生物的基础,也是生物各个种群赖以安身生活的地方。所以,维持上述意义上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才能真正维持生态平衡。生态环境是生物圈所有各个种群的共有环境,任何种群有破坏行为,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地球的诞生是宇宙自然规律在非生命领域的运行结果,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则是自然规律在生命领域的运作目标。大自然在地球上创造生态平衡的目的,是为了让应该生存的生物都自由繁殖。大自然给予地球生物各个种群内外之间的关系所制定的原则是:互相制约,和谐共处,共同维护生态环境。这既是大自然对地球生物圈的唯一要求,也是大自然对于地球生态环境的具体守护规则之一。大自然允许生物为生存而自私,却不允许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如有违反,便通过客体间的“互相制约”原则相互惩罚。若互相制约还无法奏效,大自然会亲自动手,从肇事物种的生成材料,即从其身体的组成元素数量方面逐渐减少以实现惩罚,直至最后将其灭绝。这就是大自然维护生态环境的两条主要规则,是大自然自己历经亿万年才陶冶出来的,简单、严密,严厉。大自然制定生态规则,目标就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让地球上的生物生气勃勃,呈现出一派繁茂平和的生态平衡景象。首规则是互相制约,可以俗称弱肉强食。生物各个种群之间,可以各自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以其它生物作为食物来源,这是大自然给予所有生物的权利。为了生存,互相残杀无可厚非。但是,凡事不能过度,一切野生的动植物种群,你灭绝了它,可能其它种群就会反过来灭绝了你。公鸡怕蛇,蛇怕蜈蚣,蜈蚣怕鸡。三者同在,你看我,我看它,相安无事,谁也不敢乱动。若少了任何一个就不平衡了。益虫、害虫和人类之间,也含有互相制约关系的成分。生物种群之间,就是那么巧妙的互相制约着。人工饲养和种植倒是另一回事,那就是人类的文明行为了。人类正是从学会饲养和种植而开始走上文明道路的,不仅仅是会建造房子才算文明行为。至于在种群内部,互相制约规则当然也起作用。除了个体之间为了各自利益而争斗之外,某些动物当意识到自己繁殖得太多而食物不足时,母体还会预先毁掉部分幼体。人类的计划生育也是种群内部的互相制约行为。二规则主要是身体组成元素问题,可以俗称适者生存。此规则再配合其它的次要因素,如天气、气候、地壳突变、海洋灾难等,就可以令一些生物个体或种群被自然淘汰。这项规则的执行者是大自然自己。如果是大自然想要淘汰掉的,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人类的某些个体想当好心人去极力保护也是枉然的,除非你代代相传的永远创造人工条件去苦心养护它。

五、近代人类不断破坏着生态环境,某些作为不如野生动物文明

野生动物没有破坏地面的生态环境,近代人却通过不断降低土地、空气、水的质量而不断破坏着生态环境,所以人类已经变得不如野生动物文明了,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害虫虽然与人类为敌,也都没有破坏地面的生态环境。一切的野生动物吃了自然界的物质,那是大自然的慷慨赐予,是执行了大自然所制定的互相制约首规则。它们从地面上吃了多少东西,都会将原来的物质元素全数的拉撒出来归还给地面。野生动物在生命过程中所消耗的仅仅是转化的太阳能,地面物质元素丝毫没有因野生动物的存在而减少,所以它们完全没有破坏生态环境。同样,在二十世纪50年代之前,人类几千年的发展都只是为了自己过得更好而已,并没有破坏地面的生态环境,所以大自然都很慷慨地给予支持。人类吃掉了多少动物和植物,大自然都没意见,还让人类的文明程度越来越发展。可是近代的人类小聪明就越线越轨了,完全的利令智昏,违反了自然规律。那些现代化的自来水对着马桶一冲了事,你吃了地面上供给你的那么多的物质元素,就让其白白地流归大海,这还不缺德吗?这还不是连野生动物都不如吗?于是乎,大自然严厉地下发了惩罚令,立即把人类的文明曲线往下拨!害虫吃掉了庄稼,人类的癌病、传染病越来越多,暗中又逐渐减少了元素供给,令人类逐渐断子绝孙……,这一切都是大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安排。你破坏生态环境越严重和越长久,就给你惩罚得越厉害。人们(特别是农民)都讨厌害虫是吗?它们可是大自然专门用于执行惩罚措施的忠实使者!害虫们丝毫都不破坏生态环境!佛教讲究报应,笔者不懂佛学,不知道其报应的执行机制如何。但是,在大自然科学这里,用“报应”这个词来解释大自然生态的严密规则实施过程,倒是十分贴切的。上面所述已经使大自然的报应机制历历在目,并非任何难以想象而见不到的天兵神将。

六、生态平衡断裂的长期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农业生态平衡的开始断裂,已经60年过去了,再过60年、600年……,耕地里去哪里找回那么全面的各种宝贵的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来供给庄稼吸收生长呢?其实,全世界都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开始使用化肥,不良情况都不相上下。长此以往,地球上全人类的子孙后代还能活下去吗?再过千年、万年之后,恐龙灭绝的命运,难道就不会轮到了地球人类的头上来吗?到了那时,生育功能有障碍的人,恐怕就不是特殊情况,而是一般情况了,因此,说断子绝孙的结局并非是危言耸听!由于笔者先悟知了这层道理,便心情沉重,深感有责任唤醒众人和促成决策层重视。倘若我今日依然心安理得,认为自身已老,事情与己无关而继续养老休闲,那就少掉了一颗人心,连动物都不如了,完全失去了一辈子做人的意义。这就是我开通了公众微信号,天天播发《自然与人》书稿的原因。诚望众人都能对生态平衡问题引起足够重视。

七、面对生态平衡断裂的现状应该觉醒

中国梦!不仅需要很多高楼大夏和优美环境,也不仅需要物质丰富和百业兴旺,更需要食物安全,营养均衡,身体健康。中华民族在受尽了一两百年的屈辱和贫穷之后,能从一穷二白变成今日的丰衣足食,昂首阔步地挤到了世界队伍的前列,并且敢于有了自己的伟大梦想——中国梦,作为中国人是多么自豪!可是,2015-04-19,有一则微信消息暴露:“为期4天的第28届‘首尔国际食品产业大展’,15日在韩国高阳市KINTEX落下帷幕。占据60多个展位的中国展区连日来几乎无人问津,与周围的发达国家展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展位几成‘无人区’”。如果这是真实的信息,那是多么令人遗憾哦!食品安全问题应该令国人用心重视了!中国梦,我们的梦,我们要做成功中国特色的梦,要充分发挥中国人的智慧,既让经济高速发展,又让生态环境逐渐恢复过来,让国人个个吃得放心,让中国食品样样绿色,享誉全球。随着生态平衡的恢复,除了农业可以照样丰收之外,还能附带消灭目前城市和乡村都粪尿横流,到处污染的肮脏境况,并且可以省去了大量的污水处理资金。因此,很希望国家决策人将农业的根本治理列入当前的重要国策之中。笔者虽然已经是古稀老迈,还可以,也愿意无偿地为国为民献计献策,让全国农业完全恢复生态平衡,领先世界。而且,当新的农肥工程启动之后,必定可以拉动国民经济更快地向前发展,挖掘出大量的新商机。

八、认识好大自然就是积德行为

人类以往之所以违反自然规律而破坏生态环境,或许只因缺乏对自然的认识而在无意中发生。至于在人类自己的种群之内,也要像有些动物那样互相残杀,甚至比动物还严重和残忍得多,那就是文明人类所明知故犯的野蛮行为了。大自然所制定的地球生物各种群内外的关系原则之中,既是互相制约,又要和谐共处嘛!不论是无意破坏环境,还是同类互相残杀,都是智慧欠缺的表现。欠缺智慧,就是缺乏对自然的认识能力。如果能充分认识自然本质的话,大自然赐予给你的是无限量的资源,何必争抢呢!人类只要能同心协力保护好生态环境并且和谐相处,不要把资源消耗在无端的种群内互斗之中,地球上的人口再翻倍也同样可以全部过得幸福美满。如果人类的智慧有足够大,人类文明是可以无限高度发展的。否则,人类文明曲线已经正在逐渐下滑了!子孙后代危着哩!只有充分认识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才能使人类文明继续向新高度发展。当人类充分认识了大自然的本质规律之后,就能够借助于大自然的无穷动力和能源、资源,去做出伟大的发明创新,就能不断给予人类创建新文明和幸福生活。否则,如果违反自然规律,人类越聪明就有越多的破坏性发明创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就越严重,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也就越厉害。那样下去,人类必然不可避免的逐渐走上了灭绝自己整个种群的道路。因此,可以这么说,认识好大自然就是积德行为。多一个人认识了大自然的本质,就多一份保护生态环境的正能量,也就是为大自然多积了一份德。这是在积大公德,不是在为你自己积小功德,意义不同。

九、中国应该竖起人类文明新道德的大旗

第5篇

尽管目前生态化这一概念使用频率较高,但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学者对生态化的研究也各有侧重,但对于生态化的内涵说解有一个共同特性,即最终目的都是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生态化”作为一种思想要求首先是“生态”,即旅游业发展必须遵循生态系统循环的客观规律;其次是“化”,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的过程,即生态化旅游是一个向生态化转变的过程。综上所述,本文从广义角度研究旅游业生态化,将旅游业生态化界定为:将生态思想引入旅游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低碳经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和系统理论等相关理论,在市场机制、法规机制、政府公共服务机制作用下,通过相关载体(旅游消费者、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地政府)实现旅游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互相统一与最优化的过程。旅游业生态化要求旅游业正确处理“三重效益”的关系,引导旅游消费者的消费模式,改变旅游业外部不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增强旅游业载体的生态责任,完善相应奖励约束机制,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二、旅游业非生态性现状分析

从旅游业发展主体来看,旅游业生态化的主要载体涉及旅游消费者、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旅游地政府等。旅游业非生态性是指旅游业未按旅游业生态化含义发展而出现的问题与现象。

(一)旅游消费者

旅游消费者是指在旅游过程中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个人或单位。旅游消费者是旅游需求的主体,旅游需求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目前旅游需求的非生态性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消极影响,这主要体现为旅游消费者在流动和暂时停留的过程中表现出诸多问题:大量人口的涌入带来拥挤、混乱;人的破坏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大量人口的践踏使土质变坏;大量人口的暂时停留带来超出以往的生产、生活资料的消耗和能源的使用;人群的集中带来大气污染、噪音污染、视觉污染以及废弃物污染等。以上是旅游消费者带来的旅游环境污染较之一般污染源所具有的特殊性。

(二)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

旅游企业是指能够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有形的空间设备、资源和无形的服务效用为手段,在旅游消费服务领域中进行独立经营核算的经济单位。旅游企业是旅游业的微观基础,是保证旅游需求得以实现的主要环节,是旅游业生态化的重要着力点。旅游目的地是一个为消费者提供完整体验旅游产品的综合体。旅游企业与旅游目的地的非生态性主要表现为:

(1)水污染。如旅游餐饮和饭店等污水和固体垃圾处理不当,可造成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污染。

(2)空气污染。如海南岛内燃机车辆排放物等。

(3)噪音污染。如旅游交通运输产生的噪音污染。

(4)视觉污染。如规划拙劣的旅游布局,人造景观趋同,“某某”到此一游等。

(5)土地浪费。如不恰当的规划、旅游设施选址、旅游景点布局以及对旅游景点及设施的管理不力引起的土地使用问题。

(6)旅游生态环境超载。即目的地的旅游人数严重超过旅游目的地生态承载能力。

(7)错位和过度开发。如张家界武陵源景区1999年收到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黄牌”警告,其原因就是武陵源核心景区严重的商业化、城镇化和人工化。

(三)旅游地政府

旅游地政府的态度和导向作用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境保障,将引导旅游业向着有利于旅游地的“三重效益”方向发展。旅游地政府既可以通过旅游组织直接介入,也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间接施加影响。但是,当这种引导缺失或执行不利时,旅游地政府的非生态性就表现出来:(1)旅游经济成绩与地方官员的政绩挂钩,导致一些官员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上重开发、轻保护,强调接待游客数量和经济收入,而忽略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本质职责。(2)相关法律与法规不健全,对非生态化行为约束力差。

三、旅游业非生态性原因分析

(一)环保观念和生态意识不足

一方面,尽管旅游消费者对生态旅游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但其旅游消费观念和习惯尚未完全改变,属于未体现环保观念和生态意识下的非生态行为。要扭转旅游消费者存在的非生态消费观念和习惯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大多数旅游企业和目的地对生态化理解不够。如部分旅游企业和目的地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来出售一般旅游产品或非生态旅游产品,出现“非生态旅游地的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地的非生态旅游”现象。

(二)经济利益驱使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旅游经济目标成为压倒一切的主要目标。这就促使旅游业的环境保护功能、文化功能等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导致缺乏统一规划的为生态而生态的旅游产品涌现,如许多地区原本古朴的文化和民俗风情变得过度商业化。另外,还会导致部分地区政府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采取放任态度,忽略项目本身对地区、环境和其他社会要素的影响,忽视对开发商的必要约束。行业主管部门每年都要对旅游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外汇收入等众多经济指标进行统计,指标的设立与评比无疑都表现出行业主管部门对旅游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视。部分旅游企业和目的地从目前的经营状态向生态化转变的成本较高,收益又十分有限也是导致其非生态化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政府部门监管存在问题

第一,由于旅游业的特殊性,旅游领域的多头管理与其他行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如部分地区政府争夺旅游业创收单位的控制权和管理权,对无利可图之事各部门互相推诿(如污水处理)。这种多头管理直接导致政府对旅游业监管效率低下。第二,由于各旅游目的地的多样性,对于旅游容量和环境监测标准难以界定,进而对旅游超载等破坏生态的旅游活动难以监管。第三,“救火式”监管,“运动式”专项整治,管得了一时,治不了一世。第四,政府部门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这直接导致旅游企业和目的地生态化建设动力不足,加上其破坏生态环境式经营方式收益高,违约成本低,更加不会积极主动进行生态化建设。第五,法律缺失。对部分违法行为难以制约,如环境污染责任追究的诉讼制度存在缺失与局限。

(四)生态责任缺失

生态责任的基本内涵包括生态治理的义务或职责,以及对没有切实履行生态保护与发展职责的相关责任主体实行严格问责制,要求其承担相应后果。生态责任反映了旅游业对自然的责任关系,它是旅游业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目标的特定责任。这种责任缺失使得旅游业的负外部性和公地悲剧难以改善。

四、生态化导向的旅游产业发展路径

基于旅游业发展的非生态性和旅游外部环境的压力,旅游业要实现三重效益的和谐发展,就必须转变旅游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旅游产业生态化,从而实现生态化导向的旅游产业转型。

(一)旅游消费者生态化

从生态化的角度阐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旅游消费者生态化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旅游消费者对生态旅游产品的消费。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严峻,人们对于生态的重视也与日俱增。同时,人们在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外,还存在着“第三种需要”,即生态需要。生态需要,就是人类为了获得维持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等方面的最大福利而产生的对生态产品的需要。即旅游消费者逐渐由传统的旅游消费向生态型的旅游消费过度,如生态旅游消费。二是旅游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是生态的,即主张“更少”、“更好”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更少”就是够用就行,能少消费就绝不多消费。“更好”就是消费的旅游产品要尽量绿色化,用起来舒适方便,对人健康有益,对环境危害少。如采用低碳旅游出行的方式,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分类投放废弃物,自觉保护景区环境等。三是旅游消费者责任消费,即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双向责任问题。旅游消费者应承担对自己、对社会、对环境的道德责任、社会责任和生态责任。

(二)旅游企业生态化

旅游企业生态化是指转变现有旅游经济系统的结构和要素利用方式,通过综合运用清洁生产、循环生产、绿色管理、绿色营销等手段最大限度提高旅游经济系统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尽可能降低旅游经济系统运行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向实现“三个效益”相统一与最优化的最终目标迈进的过程。旅游企业生态化涉及旅游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营销三个方面。

1.旅游企业生产生态化

旅游企业生产生态化包括旅游企业清洁生产、循环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明确规定清洁生产含义,并要求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必须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及生态环境的实际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同时还要求企业不仅要以提供人及其社会所需的优质物质产品为直接目的,而且还要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物进行无污染的处理,以达到污染物的“零排放”或使排放保持在生态环境能够有效净化的范围内。如旅游企业采用节能、节水、节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产品。开展绿色服务,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快餐盒以及客房一次性牙刷、剃须刀等用品。循环生产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环境无害化技术、资源回收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为载体,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这种生产方式既可以在企业内部实行,也可以在企业间推广,通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调互补,形成企业群落生态化。如利用餐厨废弃物生产沼气、生物柴油、工业油脂、有机肥等。

2.旅游企业管理生态化

旅游企业管理生态化包括旅游企业经营生态化、管理生态化、审计生态化和文化生态化等。

(1)经营生态化。

构建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在维持旅游企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保障旅游企业经济与生态环境有机统一与协调发展。这主要包括绿色生产制度、绿色投资制度、绿色分配制度,绿色供应链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保证生态化理念在旅游经济系统中完美运行,改变企业外部不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促使旅游企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种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克服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相脱离的“两张皮”问题。

(2)管理生态化。

一是构建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把生态理念和旅游活动对生态资源的影响纳入到旅游经济系统考核体系中,有效地实现“三个效益”有机结合,最终建立起市场化与生态化内在统一的现代旅游企业制度。如旅游饭店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杜绝用“地沟油”等。二是企业生态化经理制。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公司、大企业为了确保生态环境责任的顺利履行,均采取了企业生态化经理制。生态化经济企业家,是在一般企业家的基础上,通晓现代生态化经济运作规律的生产经营管理领导者,能够带领全体职工走出一条低耗、高产、优质、无污、高效的企业发展的生态化道路。三是构建合理的协调机制,提高旅游相关企业协调能力,如实现旅游交通“零距离换乘”和“无缝衔接”。

(3)审计生态化。

随着生态化理念不断融入旅游经济系统,旅游企业未将资源环境纳入核算范畴而出现的会计核算虚假等问题逐渐暴露,而绿色审计正是弥补这一缺陷而出现的审计制度。旅游企业内部设立独立的生态环境审计部门或设定环境审计环节,通过绿色审计,从内部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而有助于旅游企业自主调整其经营活动与投资决策,使其向生态化方向发展。

(4)文化生态化

。逐渐形成“自然——人——社会”协同的整体价值观及“三个效益”有机统一的生态经济价值观,并将这种生态价值观贯穿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生态责任、管理理念、制度建设、环境建设和形象塑造等方面,渗透到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

3.旅游企业营销生态化

旅游企业营销生态化包括:绿色营销、绿色企业形象、网络营销和绿色营销联盟等。

(1)绿色营销。

即在生态化理念指导下通过再造整个营销链,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实现企业“三重效益”的新型营销方式。绿色营销是一种新的营销观念、企业经营战略和营销模式。从消费者角度,绿色营销重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更加重视绿色需求的满足,既重视消费者当前需求的满足,也重视消费者长远利益的满足。从需求层次上看,绿色需求对企业是一种层次更高、要求更严的需求,促使旅游企业必须创新营销思维模式,做好生态产品。绿色营销包括: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的价格设定,绿色营销的渠道的构建,绿色促销活动,绿色营销组合等。

(2)绿色企业形象。

企业的公共形象是市场营销组合要素中除传统的4Ps之外的第五个可控因素。绿色企业形象是高素质企业形象的象征,其适应了旅游业生态化趋势,有助于推动旅游企业生态化的同时追求合理经济效益。包括:绿色企业理念,绿色企业行为,绿色企业识别系统等。

(3)网络营销。

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旅游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有利于提高营销效率、实现营销资源的最佳配置、节约资源、形成新的交易机制,促进旅游企业生态化的实现。

(4)绿色营销联盟。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生态化导向的旅游企业通过信息共享、渠道互依等方式,实现营销活动的联合、协作与共享,已达到旅游企业营销目的的松散型组织。绿色营销联盟具有使旅游企业获取合作规模效应,协同发展、降低营销成本、提高营销效率、增强企业营销竞争力等优势。绿色营销联盟包括多种形式:如产品服务联盟,营销经济联盟,价格联盟,促销联盟,渠道联盟,售后服务联盟以及几种联盟的组合等。

(三)旅游目的地生态化

旅游目的地生态化包括:旅游目的地开发与规划生态化、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生态化和旅游目的地管理生态化。

1.旅游目的地开发与规划生态化

旅游目的地开发与规划生态化包括旅游目的地总体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如核心区、缓冲区、娱乐区等)、景观的生态设计(廊道、斑块)、旅游内容规划、旅游线路的规划设计、旅游产品规划设计、绿色交通设计、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地形地貌与水体的规划设计、旅游地生态容量规划、生态形象设计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等。如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严格执行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合理确定景区游客容量。对于新建旅游企业应从投资设计开始认真把关,严格执行节能标准,推行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施工的理念。

2.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生态化

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生态化是指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以现代技术和生态技术为手段,合理使用资源和能源,最大可能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冲击,以营造和谐、健康、舒适的旅游环境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生态化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道路、景点、游乐设施、建筑(如生态建筑、生态厕所)等的生态化建设、自然灾害(如地质灾害、水土流失、气象灾害等)的防治工程建设、生态恢复工程、旅游地废弃物的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利用工程(如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沼气利用工程等)。

3.旅游目的地管理生态化

旅游目的地的管理生态化贯穿旅游开发、建设、经营等每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旅游目的地要严格执行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相关制度。旅游目的地管理生态化是指在对自然保护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规划,协调社区生物多样性的关系,运用相关的法规教育等手段实现旅游目的地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旅游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护、更新、培育与管理,旅游容量(如资源容量、生态承载容量、社会文化容量、最佳容量等)的确定,旅游人口的调控,生态环境监测与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建设投资与生态补偿、社区居民的参与、区域内旅游业与其他关联产业之间的管理和协调发展问题。

(四)旅游地政府生态化

旅游地政府是旅游业生态化的规划者、调节者、保障者、监管者。旅游地政府生态化主要表现在:

(1)提升旅游消费者生态意识。

意识观念是决定旅游者旅游行为是否生态化的关键,旅游消费者没有生态意识,就没有旅游业生态化。提升旅游消费者生态意识,是我国旅游业生态化成败关键。旅游地政府应转变消费模式,倡导低碳旅游和绿色消费。逐步引导构建需求生态化——生产生态化——产品生态化——消费生态化为主线的消费链条。同时强化生态教育,培育旅游地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的生态观。

(2)完善生态化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

推行企业生态化标准。对于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进行无污染经营的企业,实行减免税收的政策;而对破坏绿色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增加征收环境成本税,不能让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所获得的经济效益高于因法律制裁所付出的经济成本。从而使得绿色生产得到有效保护,促进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行旅游企业生态化标准,使对违反生态化理念的行为有法可依。

第6篇

生态制约阶段近些年来,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逐渐重视起来,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了关注。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现在,我国的电力供应出现了紧张的局势,所以就必须加大对大坝工程的建设,以解决能源供应的问题。但是在建设大坝工程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制约着大坝的建设,因此要进行大坝的建设就必须把生态环境的问题解决好。在我国进行大坝建设的道路上面临过非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大坝建设的发展过程中都已经得到了解决,但是,现在我们必须重视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水电发展中的生态问题,正确认识水电开发与生态的关系,科学评价大坝建设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用科学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现阶段遇到的问题,确保我国水电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大坝建设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现在,人们对于建设大坝工程可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不是可以做出正确的评价,在处理大坝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上,要用科学的态度进行判断,不能完全否定大坝的建设,也不能认为大坝建设是对生态环境是完全没有影响的。大坝的建设也能给生态环境带来一下的影响。

对泥沙和河道的影响泥沙对于河势、河床、河口和整个河道的影响,从生态角度讲,是修建大坝产生的最根本的影响。在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道的流态发生变化,进而引发整条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发生改变,这才是建坝带来的最大生态问题,也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

对大气的影响大坝建设对大气和气候的影响程度是非常的大的,一些大型水电站的水库淹没了大片森林,水库蓄水前,又没有能力大规模砍伐清库,林木便长期浸泡在水中。树木生长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益于生态环境;但经水浸泡腐烂后便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

对水体变化带来的影响当河流中原本流动的水在水库里停滞后便会发生一些变化。首先是对航运的影响,譬如过船闸需要时间,对上、下行航速会带来影响;水库水温有可能升高,水质可能变差,特别是水库的沟汊中容易发生水污染;水库蓄水后,随着水面的扩大,蒸发量的增加,水汽、水雾就会增多这些都是修坝后水体变化带来的影响。

关于大坝与生态问题的相关认识

人们对于大坝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人们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关注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是对于社会发展有利的一种表现,在经济不断发展的现在,人们的意识水平也在不断的进步。保护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该比以往更加重视生态和环境问题。对社会各界关于大坝和水利水电工程的不同看法,我们应持欢迎态度。我们对水电发展的宏观形势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但在对每一条河、每一个大坝进行规划设计时,都要十分慎重地对待生态问题,认真做好生态环境评估报告。只有充分重视每一座大坝的生态问题,才能实现水电大发展的宏伟目标。

结语

第7篇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属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范畴,自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外在的附加任务”。所以说语文教学在环保教育方面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大有作为,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态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谈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态伦理生态道德

一、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及文本解读方式的变化

语文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率先树立自己的生态意识。教师自身对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尤其是生态文学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把研究上升到理论的层面,而不是只有感性的认识。因此教师必须多读书,广泛涉猎国内外生态文学范畴的著作及最新研究性成果,大量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用一种全新的生态意识去观照中学语文教材,然后在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去贯彻这种生态意识。

二、以教学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树立生态意识

1.开展以环保为题材的写作训练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环保题材的作文及其他语言表达训练非常多,如“我与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生命之水”“拯救地球”等等,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抓住一些典型的习题进行有效的引导,从中不仅可以品味到文字之美,而且使学生对于环保问题在思考中形成独立的思想意识。

如学生写作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

水是生命之源,请大家节约用水。--------王瑜

主啊,让龙王感冒吧,打几下喷嚏吧。----刘诗豪

又如学写中央一台的广告语“我喜欢小草笑、我喜欢松鼠笑、我喜欢爷爷笑。”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有为保护环境写警示语,如,“我怕疼”、“我们是朋友”等保护草坪的警示语。“共建美好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色生态”等警示语。

我县地处猫儿山生态景区。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动植物的王国和物种基因库,是漓江、资江、浔江的发源地,连接着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素有“漓江的心脏,桂林山水的命根子”之称。我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在学生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指导学生围绕“保护猫儿山,呵护漓江源”这一主题进行了系列写作,参加 “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生态文明”“猫儿山GEF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学生均获得了奖项。其中,唐凌云的《绝唱》获特等奖,李星星的《天问》获一等奖。

2.开展以环保为话题的演讲、辩论活动

我校每年都举行纪念“五四”运动演讲活动。今年的主题为:“爱家乡,争做文明小卫士”。通过演讲学生进一步受到教育,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也坚决表示爱护环境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演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班曾举行过以“环保”为主题的辩论赛,

辩题一:西部开发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哪个更重要?

辩题二:三峡工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在辩论中既指出三峡工程利国利民的优势,又看到了大坝造成的破坏也是相当严重的:100多万人大迁移,肥沃的河岸土地被淹没;珍稀濒危物种可能面临灭绝的威胁。在辩论中,学生充分认识到了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联系,在不知不觉中确立了生态意识。

3.举行生态文学类读书及摘抄交流汇报会

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教学,除了阅读课以外,我们鼓励学生课余广泛阅读。为了使阅读更有针对性,我们特意给学生规定了阅读几大类别,如经典阅读、时尚阅读、杂志阅读、报刊阅读,就内容分文学类、史学类、艺术类、美学类等,开设了几大专题:亲情、环保、哲理等。其中在有关环保的文学类经典阅读中,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经典的权威著作,让他们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交流内容与感受。如“当人类自野蛮踏过了文明的门槛时,他从一个混沌的自然世界,迈入了一个他自己创造的世界;于是那些原先与他生命相依存的山川草木鸟兽虫鱼,渐渐地变得与他相疏远、相隔绝了。

阅读体验:比喻手法的运用形象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相脱节的二元对立学说。“大自然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光色,跟人类的生命绝不是不相干的存在。每一片飞花,每一线星光,都在提醒着人类的心灵与宇宙的关系。任何一个真正在大自然山水中受过感动的人,都理解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论:每一片风景,都是一种心境。”

第8篇

摘 要:生态系统理论的行为矫正技术认为,在问题行为这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教师能够从自身的态度、观念以及行为入手,改变该生态的部分因素,必将促进儿童在某些程度上的变化,进而间接矫正问题行为。本文运用生态系统理论的重构技术,对幼儿园的一例个案开展研究,总结出了运用本技术的要素。

关键词:生态系统;问题行为;重构技术;个案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020-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社会环境的变迁,儿童的问题行为,即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1],愈加受到关注。全国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曾经调查了两万四千多名4~16岁的儿童少年,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超过10%,4~5岁组的问题行为检出率为14.0%[2]。探索合适的儿童问题行为矫正技术并培养期望行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任务。

一、生态系统理论的行为矫正技术

行为矫正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期。在教育教学方面,它既可以减少个体的不良行为,又可以增加个体的良好行为,激励个体的学习动机。早期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在于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惩罚法、塑造法正是由其而来的具体应用方法。但这种植根于行为主义的矫正技术很少去关注意识、认知等隐性心理过程,因此能够暂时改变行为却不利于长期维持这种变化,也无法教给儿童某种矫正策略来预防将要出现的行为问题。

梅肯鲍姆(Donald Meichenbaum)认为行为主义的行为矫正无法准确地预测和解释复杂的人类行为。个体的行为改变是透过一系列的中介历程,包括内在语言的交互作用、认知结构、行为以及因行为而产生的结果而发生的。在对待诸如冲动和攻击行为时,应拓展其理论基础,以包括认知成分[3]。他提出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CBM)中指出,人的行为改变包括自我观察、开始一个新的内部自我对话、学习新技巧三个阶段,主张个体行为更多受到内部认知、思维模式的控制,要从信念、认知等内部过程入手改变问题行为。

既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又关注认知等内隐心理过程对外显行为的作用逐渐成为行为矫正的发展趋势,生态系统理论便是如此。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幼儿园中人们所持的观点和行为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它们构成一个较大的生态系统,其中蕴涵着若干次一级的生态系统。在这些系统中,只要有任何东西发生变化,相关变化就会在整个系统中显现出来。因此,生态系统理论在儿童行为矫正方面主要有两方面的理念:首先赞成从个体的观念入手改变其行为;其次它强调教师和问题情境对儿童的影响,鼓励教师关注自己对问题儿童的观念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并以此为出发点间接地矫正问题行为,这与以往主要从幼儿入手直接改变其行为的理念不同。这种矫正理念为我们思考儿童的问题行为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在问题行为这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教师能够从自身的态度、观念以及行为入手,改变该生态的部分因素,必将促进儿童在某些程度上的变化,进而间接矫正问题行为。

在具体的行为矫正技术方面,生态系统的重构技术(the Reframing Technique)[4]有助于我们从中获益。在生态系统论者眼中,一种行为同时可以有多种含义。低幼儿童的许多“问题行为”只是由于认识或能力水平有限而出现的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举动,这便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所面临的问题情境。重构技术即要求教师放弃对问题行为原有的看法,从肯定性的角度寻找一种新的、符合问题情境并合理可行的认识体系。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确定行为的肯定性动机并寻找行为的肯定,进而重新认识问题行为的情景。

二、对个案的研究

・职教方略・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的问题行为矫正技术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点点(匿名),男,6岁,被幼儿园老师称为“问题儿童”。据带班老师反映,他在其他小朋友集体活动的时候去玩自己喜欢的玩具,在别人做操时去拿其他小朋友的书包,也常因打人被其他小朋友告状。本班老师认为,他是班上最令她们头疼的孩子,每天都要有一个老师专门看着他,稍微不注意他就跑出活动室了。

(二)问题行为的表现

老师正教小朋友一首儿歌。大家都坐在椅子上,一边听老师弹琴一边学唱歌,只有点点坐在靠墙的椅子上动来动去。他一会儿摸摸旁边的小朋友,一会儿发出奇怪的叫声。老师看了看他,没理会。没多久,点点突然站起来,跑到老师身边,在电子琴上用力敲了几下,电子琴发出一串杂乱的声音。小朋友开始大笑起来,老师生气地拉开点点说:“请你回到座位上!”点点一边傻笑一边跑回座位。但没一会儿,点点又站了起来,跑到玩具区,拿起积木玩了起来。

早晨户外活动的时候,老师牵着点点的手向操场走去。思思突然跑过来说:“老师,点点不好,你不要和他玩。”老师问:“为什么呀?”思思答:“他调皮,不听话。”

过了一会儿,老师带领小朋友玩“丢手绢”的游戏,点点又是一个人跑开,东瞧西望。老师问:“点点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吗?”点点回答:“不想,他们不喜欢我。我不和他们玩。”

(三)问题情景的重构

点点由于未能遵守幼儿园的规则而成为众人眼中的“问题儿童”,他总是不断出现问题,成为一个令全幼儿园老师都头痛的特殊人物。在这个问题情景中,点点捣乱、其他幼儿的哄堂大笑以及教师对点点的训斥等诸行为都成为这一问题的组成部分。教师与点点的行为、观点之间形成了冲突,其他幼儿的哄堂大笑使得这种冲突更加尖锐化。在儿童的发展中,幼儿的自我观念来自于他们的生理、发展能力以及人际环境的交互作用。幼儿由于分不清自我和外界的区别,经常把别人的观点当作自己的观点。可以看出,在此问题情境中,教师对点点的态度和评价不仅影响到其他幼儿对点点的评价,同时也影响到了点点的自我评价。该情境所涉及到人的观点、行为已经僵化、凝固化。

两种情况可以打破这种僵化的观念和行为模式:一是问题行为以一种可接受的方式得到了改变;二是对问题行为的解释发生了变化,该行为不再被看作是问题行为。前者属于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道路直接但难度较大,后者看起来好像没有直接针对根本问题,却有“曲线救国”的优势。生态系统的再重构技术支持后者的做法。教育者也许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没有直接的控制,但教育者却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这种僵化的相互冲突的观念和行为模式中,教师改变自己要比改变他人容易得多。[5]

(四)具体操作

1.改变教师自身对点点的态度、观念、行为。如,增强与点点的交流。每天争取一个小时和他聊天,了解他在想什么,并力图从儿童的角度来体验他对人、对事物的感受。尊重他的选择,以理解和宽容心态来对待他犯的错误,一步步给予引导,纠正其行为偏差;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以增强他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教师通过眼神、微笑、语调等非言语的方式传达对他的关爱、支持和鼓励。

2.改善点点在班级中的人际关系。

为了改善点点和其他幼儿的关系,教师经常从改善自己的行为出发,加强点点和其他幼儿的沟通。如,课堂上请点点给小朋友做榜样:“点点,和小朋友比赛,看谁最认真,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会发小奖品给最认真的小朋友。”点点马上抬头挺胸,小手放在膝盖上,做出认真投入的姿势。这时教师就及时给予表扬:“小朋友们看看,点点很认真哦,小朋友要向他学习。”让点点获得成功的体验,受到老师的表扬,同时得到其他幼儿的认可。

(五)矫正结果

教师从改变自身的观念出发,改变自己对点点的态度,进而影响了班里的小朋友。逐渐有小朋友和他一起在操场玩了,有小朋友愿意和他牵手了:“点点,我们去玩滑滑梯吧!”虽然时不时还会来告状:“老师,点点又打我了!”“点点又把我建的城堡弄塌了!”但赞扬点点的话语也多了:“点点帮保育老师洗杯子了!”“点点跑步跑的真快!”点点脸上的笑容多了,违反集体纪律的行为明显少了,跟小朋友之间的交往也频繁起来。

三、个案反思

教师容易有这样的倾向:想方设法改变儿童的观点和行为,却假定自己的观点和行为静止不变。生态系统理论要求教师首先抛弃这一观念。教师必须改变自己对问题行为的观点和行为反应,同时必须客观地分析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情境。

无论什么意义深长的问题,都包含着暂时相互冲突的种种因素。解决的方法,只有离开那些已经固定化了的名词的意义,从另一种观点看这些因素,也就是用新的眼光看待这些因素。[6]由于教师的观点、态度和行为时刻都在影响着他人,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问题行为。另外,它还提醒我们,通过改变那些似乎与问题无关的行为和事件,也可以改变问题情境,最终矫正问题行为。面对儿童的问题行为,当教师采纳一种新观念时,教师的行为就会发生变化,幼儿受到这种观念和行为的影响,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一过程正体现了教育中的“罗森塔尔效应”。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全国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22城市协作调查24013名儿童少年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1).

[3]T.Rowand Robinson,Stephen W. David Miller & Mary T. Brownell.(1990).Cognitive Behavior Modification of Hyperactivity-Impulsivity and Aggression: A Meta-Analysis of School-Based Studi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Vol.91, No.2,195-203.

第9篇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舞蹈;原生态舞蹈;生命;艺术特点

随着大型原生态舞蹈《云南印象》的推广,人们被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蹈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在这些舞蹈中蕴涵着原始的生命态度,舞者为生命而歌,为生命而舞。这些舞蹈表达的人性的光辉与众不同,散发着一种巨大的自然能量。英国哲学家科林伍德认为:舞蹈不仅是一切艺术之母,而且是一切语言之母。而人类学家认为: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舞蹈,舞蹈同人类一样古老。舞蹈的这些最原始的特质在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的舞蹈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怀着对这些珍贵的原生态舞蹈的敬仰,笔者对其特殊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体现生命的自然性

西南少数民族自古就是传统的农耕社会。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天人合一”。这种观念反映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自然秩序的服从,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所谓的“天”就是自然,是指大自然及自然界的演化规律。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所以人就成了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地的本性与人的本性是内在统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对自然绝对依赖而和谐。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生态舞蹈。这种原生态舞蹈,不是简单的原始舞蹈或民族舞蹈,也不是一种简单舞蹈动作的堆加或形式上的传习,而是一种整体生命状态的呈现方式。他们认为万物有灵,人需要同天地、万物及神灵沟通,而舞蹈就是人与万物沟通的惟一方式。舞蹈不是表演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这些生活中的舞蹈不是为了舞台表演而人为创编的,它因为其深厚的渊源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内容,其中的某些仪式性的含义已经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这种舞蹈的服装、舞具都有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远古含义。例如,基诺族太阳鼓舞中象征神灵的太阳鼓,藏族拜山神舞蹈中的玛尼石等。所以,这种原生态的舞蹈完全体现了生命的自然性。

二、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的内容极其生活化

西南少数民族的舞蹈是民间生活与生产活动的一个部分,它作为人类活动的内容存在于大众之中的,它以民间生活为基础,用舞蹈的方式表达生活的需求。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对原始民族的舞蹈艺术进行了考察后认为:“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原始人类无疑已经在舞蹈中发现了那种他们能普遍地感受的最强烈的审美享乐。多数的原始舞蹈运动是非常激烈的。我们只要一追溯我们的童年时代,就会记起这样的用力和迅速的运动,倘使持续的时间和所用的力气不超过某一种限度是会带来如何的快乐。因这种运动促成之情绪的紧张愈强,则快乐也愈大。人们的内心有忧动。而外表还须维持平静的态度总是苦的:而能籍外表的动作来发泄内心的郁积,却总是乐的。”

比如打歌(跳土风舞)是云南很多民族的青年男女交友择偶的最常见的方式。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屋里屋外,只要一把芦笙或一把三弦,人们就能欢乐起舞。歌舞者白发而成,边歌边舞,舞步时而激烈时而舒缓。歌舞者的情绪随着山歌的变化而变化。有打歌调称:“蚂蝗叮着鹭鸶脚,生生死死扯不脱”,姑娘们又喜欢又害羞。豪爽的彝族人说:“为人不跳乐,白在世上活”;他们还有许多生动的说法:“太阳出山来打歌,踏平草地跳平坡;汗水不湿羊皮褂,阿哥阿妹莫歇脚”;“打歌打到太阳落,只见黄灰不见脚,打起了黄灰做得药”;“采花来来采呀采花来,一家一个采呀采花来,阿娃花下说给你呀,好是好玩呢,就是害呀害羞羞……”;“想是想来挂是挂,不想不挂咋在着……”;“想你不能搭你去,爱你不能搭你在,就象小鸡么吃了针穿线,牵肠挂肚挂心肝,啊苏噻呢么哟嘿”……再比如烟盒舞,这种舞是云南石屏、建水、峨山、通海一带彝族尼苏支系(俗称“三道红彝”)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活动。以传统的装烟丝盒为道具,左右手各持一面,以手指弹响作节拍,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集体舞,舞蹈随着清脆悦耳的烟盒节拍,铿锵的四弦声、笛子声翩翩而起,善舞者,套路形象生动,妙趣无穷。夜晚,彝族男女青年围在篝火边,弹着四弦,唱着“海菜腔”等曲子;之后,男女青年在“正弦”的伴奏下,开始斗“蹄壳”(鞋子),互相用脚去碰对方的脚,进行试探;聚会的是跳一种摹仿各种动物交尾、男女青年身体亲密接触的舞蹈,有“扭麻花”、“蜻蜒点水”、“鸽子渡食”、“蚂蚁走路”、“银瓶倒水”、“鹭鸶拿鱼”、“虾蚂虫扭腰”等;接着小伙子开始“抢姑娘”,到密林中幽会……“踩谷种”、“踩茨菇”等,则为反映农耕的舞蹈,彝族人极为喜爱烟盒舞。

再比如佤族的甩发舞,佤族妇女大部份披长发,甩发是从佤族妇女发式特点及生活动作中,经过提炼发展成为具有佤族特色的舞蹈。甩发可以表现内心的强烈感情,可以表现力量,头发的摆动也可以象征熊熊大火。这种源自内心的欢乐情绪通过歌舞的形式更强烈地“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

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原生态舞蹈以人类体力活动形式为舞蹈的基本表现形式,形成反映劳动活动的原生态舞蹈,同时表现在劳动中自然流露的美好感情。例如,流传于中国南方产茶区的“采茶舞”,也称“茶歌”,“采茶歌”、“唱采茶”、“灯歌”、“采茶灯”等。这些舞蹈中的动作模拟采茶劳动中的正采、倒采、蹲采以及盘茶、送茶等动作,还有彝族的“海菜腔”,它发源于云南石屏异龙湖一带,彝家姑娘在湖中捕鱼时,一边划船,一边唱歌,歌声就象水中随波浪起伏的海菜,因而叫“海菜腔”,“海菜腔”极其优美、复杂、动听,是滇南“四大腔”(“海菜腔”、“山悠腔”、“四腔”、“五山腔”)中最难学、最难唱的民歌。舞者们唱三拍,跳二拍,手击一拍,在原生、经典舞蹈中堪称一绝。生活在石屏县哨冲、龙朋、龙武一带的花腰彝,彝族人有句俗话:“有嘴不会唱,白活在世上;有脚不能跳,俏也无人要”。再比如傣族的《象脚鼓舞》是在喜庆佳节或是迎接远方来的客人时表达美好祝福的一种民间舞蹈。因形似大象的腿故名象脚鼓,演奏时用糯米饭粘在鼓面中心调试音的效果,象脚鼓流行于德宏、西双版纳、临沧及云南周边的东南亚各国。群众说:“象脚鼓一响,脚杆就痒”。

这些舞蹈内容生动、丰富,反映的是鲜活的生活状态和场景;甚至可以说,它已成为了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是舞蹈,舞蹈就是生活。

三、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突出体现了仪式化和图腾崇拜

“桑林中,崖壁下,或面向着咆哮奔腾的宽江长河,或围绕在柴芯的烈焰四周。火把的闪光映照出崖壁上的若隐若现的神秘画像,击石的铿锵伴随着鼎沸的呐喊欢唱;头饰彩羽,身披兽皮的人们……从日出跳到日落,从黄昏舞到晨曦。”(引自《中国舞蹈史》)这就是少数民族仪式舞蹈精彩的描述。仪式舞蹈的主题是生命,它用富于宗教感情的既定舞蹈动作程序。以使人们以神圣的心理从这些程序中体验并深信不疑地感受到神灵对生命本体的佑助。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中,仪式舞蹈是一种流传久远,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及心理影响极深的一种民俗现象。当征服与支配自然界的强烈愿望,因手段的缺乏而难以实现的时候,盛大的仪式舞蹈就开始了。他们通过这种仪式舞蹈强烈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意识到自身与群体的巨大潜在能动性。人们深信舞蹈可以超越现实,沟通神灵,于是不同部落产生了各具代表性的舞蹈,而这些舞蹈往往都是用于祭祀仪式的。

例如,哈尼族的芒鼓舞,鼓声是人们向“摩米”(即天神)对话的道具,鼓里放有五谷及象征人丁兴旺的青草。芒舞是哈尼族在传统的“昂玛吐”节上表演的祭祀性喜庆舞蹈。芒鼓舞有清山净寨、驱邪避鬼、祈求丰收之意。还有铜镲舞,这种舞流行于西双版纳州哈尼族爱尼支系的一种舞蹈。先民们用两片铜镲相撞发出的洪亮声音来与神灵沟通。神鼓流传于云南绿春一带,当地人叫“热波比”。现在,绿春县牛孔乡只有一个妇女能打这种鼓,“神鼓”有24套打法,概括了祭祀、生殖繁衍、祈求丰收、婚丧嫁娶等内容。打鼓前要“祭鼓”,打鼓时边打边唱。

再例如,佤族至今仍然保留着“木鼓舞”的习俗。他们将“木鼓舞”看成很神圣的仪式。在佤族人们的历史上,“木鼓舞”通常在本族人受到外族人入侵时、村里的老人过世时、取外族人的头颅祭祀古神时,敲鼓而舞。现在“木鼓舞”在佤族大多在两种情况下跳,一是村民拉木鼓回村寨时跳,二是有重要的活动在木鼓房中所处的村寨中跳。“木鼓舞”原始风貌浓厚,动作丰富。舞者时而站成两横排或两竖排交错变动,时而相互拉手将木鼓围成圆圈伴随着鼓点而舞,舞蹈情绪激烈,狂野粗砺。在简单奔放的律动中勃发出生命的情感。

还有,面具舞也是当地先民举行驱鬼逐疫的祭仪。云南麻栗坡县大王岩崖画有面具舞图象。先民们戴着面具吓唬魔鬼,驱逐病疫,祈求人畜平安。面具舞发展为傩戏,至今一直遗存在云贵川等省的部分地区。

东巴舞是在东巴祭祀仪式中跳的一种舞蹈,其中的一类是为了超度亡灵。原始东巴教认为,人的躯壳死了,人的灵魂没有死;这样就必须由东巴跳舞祭祀,超渡亡灵,沿着“神路图”升入天堂。

西南少数民族人民除了认为万物有灵外,还信奉氏族的图腾。图腾是原始氏族和部落群体的象征和标记。涂尔干在分析图腾崇拜时认为,在氏族成员之外“存在着支配他们同时又支持他们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群体成员所激起的情感,这种情感已经深入氏族成员的内心,并且对象化了。为了对象化,这种情感就被固定在某种客体上,如图腾。于是某些东西就变得神圣了。图腾崇拜在于部落和氏族成员对图腾神圣感情和心理归依感。正如当代美国著名的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讲:“原始艺术既不是产生于单纯的好奇心,也不产生于创造性的冲动本身,原始艺术的目的,并不在于去产生愉快的形象,而是把它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实践工具和一种超凡的力量。”这种超凡的力量就是“图腾崇拜”。

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中常常表现图腾崇拜或本身即以某种作为图腾符号的动物动作为舞蹈动作。这种方式强化了群体认同的标记性。例如,我们在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中,常常见到牛头的出现。这就是体现对农业生活和力量的崇拜的牛头舞。牛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在古代崇拜的动物。“中国人的先民很早就和牛发生了关系。传说远古时候‘葛天氏’之乐,是表现农业生活的。表演时三人手里都拿着牛尾巴,顿足踏地,边舞边唱”。这在当地的民间舞蹈中得到了体现。舞蹈中,持牛头者是祭祀仪式的主持者,又是祭祀舞蹈的领舞人,只有此人用线条画出身体,而其他几人都是用颜料涂满身体。牛头象征着力量和财富。牛可以耕种、有力量,还能带来更多的粮食,在原始社会,有粮食就有生命,就有财富,所以牛的多少可以衡量财富的多少。对牛的崇拜,可以看到原始先民对农业的重视。

还有,基诺族视太阳鼓为神灵的化身,所以他们的太阳鼓舞是其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鼓的正面似一轮太阳,鼓身的木管象征太阳的光芒。鼓舞反映出云南远古先民的生殖崇拜。鼓槌、鼓面很有男女生殖器的形似特征,打鼓更具明显的交合象征意味。原始先民相信阴阳协调,天地交和,生命乃成。对产生生命的行为和器官有着近乎神灵的崇拜。他们把这种崇拜隐含在舞蹈动作中,以乞求获得孕育生命的能力。从这些舞蹈中可以看出原始先民对待情爱、生命的态度。

再如,傣族人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图腾,他们的孔雀舞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内容多为表现孔雀的动作和生活习性。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均匀地颤动,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手形和手的动作也较多,有规范化的地位图和步法,每个动作有相应的鼓语伴奏。这些舞蹈虽然道具不同、舞风各异,但都体现了对氏族图腾的崇拜、对生命的崇拜。

四、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是人类的艺术瑰宝

这种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如同一本活得历史画卷,向人们讲诉着原始先民的生活方式,体现他们对神灵、对生命的崇敬。舞者动作的内涵,舞蹈的内容,舞蹈所表达的信仰,以及舞具的神圣含义和它的活化石作用,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种原生态舞蹈,其呈现过程是表演艺术;舞蹈的特定时间、空间与内涵体现了岁时节日民俗与人生仪礼;而舞蹈的服装和特定用具又和相关的特殊制作加工工艺技术密切相关。所以,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无疑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艺术形式。这种舞蹈是舞者世世代代从先祖那里继承下来的,具有生命的活力,是可以不断发展的活态文化艺术品。

五、结语

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作为中国舞蹈艺术圣殿中的一枝奇葩,处处体现着信仰和崇拜,体现着那一方水土人民对生活的真诚和感动。他们的舞蹈是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热爱,没有粉饰与浮躁。因为大山里的人们深信天地可以交合,阴阳可以协调。他们跳舞是为了示爱,打歌是为了庆丰收,击鼓是为了交媾,这些充满人性的东西完全不同于一般舞蹈形式的单纯炫技。他们的舞蹈不是技巧,而是生命本身。他们是在用生命舞蹈!

【参考文献】

[1]于平.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M].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社,2002.

[2]爱弥尔.涂尔干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商务印书馆,1984.

第10篇

一、透视大学教师学术道德生态危机的深刻归因

1.学术动机不纯。伦理学认为,动机决定行为,行为反映动机。在市场经济的功利影响下,原本为创新学术成果,推进社会发展,促进文明进步这一纯正的学术动机也被功利化了,许多大学教师把学术研究看作是职称评聘的一个无奈的必要手段和工具。于是许多教师竭尽所能,使出浑身解数,东拼西凑,抄袭剽窃,到处挂名,以求在短期内取得规模效应。而一旦职称到手后就搁船歇网了,“著书立说”也就成为历史了,学术研究动机的功利化昭然若揭。

2.学术自律不够。道德既是一种他律性规范,更主要是一种自律性规范,道德主体没有对自身的严格自律就很难有道德的行为,当然也包括学术上的道德行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西方的一些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随之而来,一些人格不健全、缺乏自律的教师在价值取向上向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倾斜,而且随着各方面竞争的加剧,使得学术研究也走上了形形的机会主义道路。在学术道德和切身利益面前迷失了方向,见利忘义,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人格尊严。

3.学术监管不力。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维护学术诚信的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致使一些教师能够钻法律的空子。尽管我国在《著作权法》、《专利法》等法律法规中对学术道德有过一些规定,但往往是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对于作假者缺乏应有的打击力度。正是因为作假者受到制裁的非常少,无形之中助长了作假者的嚣张气焰,这也就是学术道德生态出现严重危机的重要原因。

4.学术评价不公。所谓学术评价公平是指既要重视学术量的规模性,更要重视学术质的品位性。学术研究是一个复杂严谨、艰苦细致、厚积薄发的过程,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而许多大学在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考核和职称评审中主要是外在数量上的要求,而忽视了内在质量上的要求,即便有要求也只是以所谓国家核心刊物来评价之,岂不知核心刊物本身的评价体系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为了拯救自己的“学术生命”和教师生涯,为完成繁重的科研任务,不少教师采取剪刀加糨糊或者移花接木的方法大肆进行“学术创作”。

5.学术刊物不善。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是广大教师强烈的心理需求,也是他们晋升职称的现实需要。应该说,绝大多数学术刊物学术态度严谨,为推动科学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不负责任的“学术刊物”恰好利用了教师的这种需求,不坚持学术标准和学术公正,不以学术质量和创新水平,而是以关系亲疏、出价高低来决定论著或成果是否发表或出版与否,以赢利为目的,大肆违规收取版面费,出现一些不道德的行为。

二、正视大学教师学术道德生态危机的负面效应

1.玷污学术研究的纯洁性。大学是学术的园地,大学教师是学术园地的辛勤耕耘者和守护者,由于学术道德失范而引起的学术腐败现象的蔓延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形象,损害了学术的权威,制约了科学的进步,使本该受到人们尊重并为之奋斗的学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荡然无存,学术的本来面目和价值被少数蛀虫践踏得体无完肤。而且,学术道德失范问题严重侵害了科学研究领域,影响了学术工作者之间的相互信任,瓦解了学术共同体内部的团结和稳定,从而破坏了科学研究的纯洁性和科学性,破坏了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力,损害了学术共同体的形象,降低了公众对学术共同体的信任度,影响了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

2.挫伤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尽管学术道德失范和学术腐败现象不是发生在每个教师身上,但由于教师与教师原本就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教师总是在相互比较中存在,在相互竞争中发展,他们总是在与其他教师的比较和竞争中来评价社会的公正,实现自身的价值,赢得社会的尊重。当身边其他教师通过不正当手段而获得了“科研成果”并由于这些“科研成果”而顺利晋升职称职务时,他们在心理上就会产生强烈的失衡,原本纯洁和高尚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极大的伤害,其学术研究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挫伤,进而怀疑自身潜心科研的价值和意义,甚至产生对自己的学术生命的彻底否定,或许他们从此开始成为抄袭一族的成员了。

3.颠覆学生道德的基础性。大学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也包括诚实守信、表里如一等等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教师不仅要成为大学生学识的楷模,而且要成为大学生人格上的典范。而出现在大学校园的学术道德失范问题又会给学生以怎样的“典范作用”呢?教师能抄袭,为什么他们不能?习惯抄袭的老师还有什么资格来制止学生抄袭呢?教师学术道德失范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真理、公平、正义等伦理道德规范的理解与认同,甚至养成了他们好逸恶劳、自欺欺人的恶劣道德品质,动摇我们长期以来所倡导的诚实守信的道德基础,甚至使大学生正在建造的道德大厦彻底倒塌。

4.消解社会道德的前进性。由于大学是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排头兵,在学术研究方面应该发挥着策源地和辐射源的重要作用。人们很容易将她的负面效应放大,使人们悲观地看待社会现实。如果他们把学术道德问题与政治腐败、经济腐败等现象串联起来考察,极容易消解整个社会的公平、公正、善良、真理和美好等道德观念,抑制了人们的道德追求,不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学术道德规范与职业道德的其他范畴一起并存,相互影响,也就是说人们在学术研究领域里的道德实践也会或多或少影响到其他职业领域的道德实践,学术领域的不道德现象使人们在相互比较中丧失了其他领域道德诉求的愿望,也不利于其他职业道德的完善。

三、加强大学教师学术道德生态的综合治理

1.要进一步重视学术道德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来自于习惯,习惯来自于教育。建设优良的学术道德,教育是基础。近几年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布了一系列学术规范文件,为我们制订大学教师学术研究道德规范提供了重要依据。但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只有少数大学建立了学术道德规范,许多大学还没有设立专门的学术研究道德规范并将之推广开来。因此,要在全国大学中积极倡议,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学术研究道德规范,明确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事情应该这样做,什么事情应该那样做。同时,在广大教师和大学生中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发挥道德教育和理论渗透的作用,倡导奉献社会、服务于人类的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追求真理、捍卫正义的精神,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精神,促进学术研究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2.要进一步强化学术道德自律。停留在他律阶段的道德规范,无论人们怎样尽职地去遵循它,它终究是一种外在于道德主体的异己的力量,一切他律的道德规范都要转换为自律的道德规范。而在学术中实现这个转换,其关键环节是道德实践即具体的学术研究活动。笔者赞同学术的重要性,赞同职称评定要看学术成果,但是更赞同教师要以德治学,反复实践。只有广大教师按照学术道德规范的要求认真科研,诚实学术,点点滴滴地感受学术道德规范的魅力,深刻认识学术道德对于学术研究与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在认识中不断实践,经过认识与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使外在的他律转化为内在的自律,从他律的外在约束转化为自律的约束,从社会的客观道德要求转化为主体自身的道德需要,最终使他律性约束内化为自律性道德,成为自身思想道德体系中的永恒因素。

3.要进一步加大学术法制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学术腐败不只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遏制学术腐败既要坚持德治也要坚持法治,要德法并举。在我国,法律与道德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道德倡导的也是法律所允许的,法律禁止的也是道德所反对的。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些相关的法律,《著作权法》、《专利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等都对此有过规定。在治理学术腐败问题上,我们要坚持法制在一定程度上先行的原则,或者说在以法制推行道德的过程中发挥法律的更直接、更强劲的保证作用,也就是说体现法制力量的关键是要加大执法力度,发挥法制的威慑作用。如果我们对学术腐败问题都能依法治理,无论是行政处罚还是刑事处罚都令出法随,秉公执法,那么学术腐败者将被震慑而有所收敛直至停止不道德甚至腐败行为。同时,学术道德领域呼唤“王海”精神,作为被抄袭或被剽窃者,要大胆地站出来,敢于和善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同错误或违法行径作斗争,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4. 要进一步严格学术刊物管理。首先,学术刊物在对论文作者提出“文责自负”的警示要求的同时,也要加大对编审队伍的教育和培训的力度,帮助他们形成丰富的审稿经验和明辨真伪的能力,减少弄虚作假者由于故意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其次,学术刊物应该把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刊物的社会效应放在第一位,不带人情地公正处置稿件,发现问题稿件及时指出,并告知论文作者。第三,为所有论文投递者建立诚信档案,拒绝接受弄虚作假者以后投寄过来的任何稿件。这样又从另一个侧面增强了作者的自律意识。最后,可以考虑从技术方面入手,建立一套监控程序,坚持出版发表三审制度,积极探索和推广论文专家匿名评审制度,从出版与发表环节上堵塞低水平重复、粗制滥造和抄袭剽窃的漏洞,从技术层面上预防和打击学术腐败。

第11篇

一、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理论的著述

现代德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有关著述中。由于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在德育思想建设方面冲破了原来的“封闭”状态,出版了一批西方国家德育理论的译著和国内学者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的编著,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翻译出版了当代西方德育论著作,除80年代初傅统先、陆有铨翻译出版了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判断》(1984)外,有陈欣银、李伯黍翻译出版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989),博维利翻译出版了美国哈什的《道德教育模式》(1989)等;此外还有瞿葆奎先生主编的《教育学文集》(1989)的第二、第七卷均收入了一定数量的德育译著。我们不敢说翻译出版的这些著作一定都是符合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德育思想,但我们首先要了解国外的德育思想成就和理论成果,然后才谈得上对其进行分析。第 二,许多学者出版了介绍西方德育思想理论的著作,如冯增俊的《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1993),魏贤超的《现代德育原理》(1993)、《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1994)、《道德心理学与道德教育学》(1995),戚万学的《冲击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袁桂林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詹万生主编的《中国德育全书》(1996)中也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国内学者还编著了一定数量的有关现代德育论的著作和教材,如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1993),张志勇著《情感教育论》(1993),戚万学著《活动道德教育论》(1994),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1994),班华主编的《心育论》(1994),詹万生著《德育新论》(1996),班华主编的《现代德育论》(1996),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1997)等。这些编著是近五年来的成果。

二、现代德育思想的精髓

我对德育思想现代化或现代德育思想的理解,在《现代德育论》“绪论”和拙文《世界之交论德育现代化建设》中已有阐述。我的基本思想,是考虑到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强调了“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但未拓宽到生态空间考虑,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现代德育不能仅从时间意义上理解,主要应从现时代性质方面理解。“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这是对现代德育最简捷的表述,也是关于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这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是区别于传统德育的根本标志,以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即主体—发展性德育。柯尔伯格继承了杜威发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认知—发展性德育”。相对于无视儿童自己思维方式的传统德育而言,柯氏强调“认知—发展性”把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是德育观上的飞跃。但忽视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问题,“认知—发展性”的表述是有局限性的。“主体—发展性”德育培养现代道德主体,发展的内容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主体—发展性”可以看作是现代德育的精髓,其理由是:1、体现了现代德育目标要求,即培养21世纪道德主体,促使其德性的现代化发展;2、体现了现代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亦即现代德育的本体功能;3、体现了现代德育的内在价值,即现代德育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发展自己德性,使道德人格得到提升。可以说,“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区别。

三、关于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的探讨

党的后,人们对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德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德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王逢贤教授对德育本质属性、德育实体性及德育地位等作了系统论述。德育本质是德育理论的最高问题,多年来的一种观点即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德育与社会的关系,德育与人的关系。然而随着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德育应在社会、人、自然这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上认识。现代德育性质是德育本质在现时代的具体展现。在认识德育与社会与人的发展关系方面,我以为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把德育、社会、人作为三位一体的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即始终联系社会与人的发展认识德育,而不是脱离社会与人孤立地就德育论德育。二是动态地即在德育、社会、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分析三者关系,阐明德育现代化问题。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对德育发生、发展,德育现代化作综合的动态的考察,其方法是可取的,但我们没有把自然生态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这是一个较大的局限。1994年德育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易连云提交了关于德育生态环境的论文,似乎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人、社会、自然广阔的背景上思考德育问题,才是更好地体现现代德育思想的。

现代德育功能的探讨,弥补了把德育只看作因变量的局限。关于德育功能,鲁洁教授发表了系列论文,对其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拓宽了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视野。虽然有的学者有不同看法,但是可以促进人们作更深入的探讨,求得更符合科学的认识。

我们把现代德育社会功能概括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是与传统德育社会功能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指出现代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具有先进性、超前性特点。

结合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人们对现代德育功能的认识又大大前进了一步,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识空间。“今天有识之士都认为世界是一个命运相联系的共同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处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具有整体性和全球性”。例如德育的政治功能,当前各国各民族之间既有竞争,也表现出各国、各民族的相互合作与相互尊重。应立足于全球来认识现代德育功能问题,为了全球的、全人类的利益,必须超越国界,超越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为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也为本国、本民族的自身利益,同舟共济,通力合作。所以,现代德育政治功能主要在于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维护国际和平、合作、团结。

基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德育经济功能的思想也有显著的发展。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社会现代化实践,使德育的经济功能显得更为突出。而可持续性发展思想也为其提供理论依据。1、德育的经济功能在内容上不是片面地强调促进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增长,也就是在科学理性的支配下的增长;2、为了可持续性发展,德育的经济功能促使人们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公平与效益关系;3、德育的经济功能还表现在以新的资源观、发展观,代替原有的资源观、发展观;4、培养经济道德,坚持勤俭建国方针;5、为迎接知识经济到来,教育包括德育尤其应注重创新性素质的培育,知识经济需要现代科技支撑,也需要现代德育支撑。

可持续性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人们由对经济功能的认识扩展到对德育生态功能的认识。当然德育生态功能的实践依据是生态环境的现实,主要理论依据是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奠基人莱奥波尔德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按三步发展的:人——人关系的道德,人——社会关系的道德,人——自然关系的道德。生态伦理学扩大了伦理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德育的范围,从而也扩大了德育功能的范围。40年代莱奥波尔出版了《大地伦理学》一书以来,生态伦理思想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初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参与编制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一书,提出了“新的可持续生存的道德”,认为“可持续生存道德”是“可持续的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德育的生态功能就在于要为可持续发展服务。正是由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学者们也纷纷提出关心环境的教育或生态德育的命题。1996年全国德育年会上刘惊铎、王磊提交了《生态德育:世纪之交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论文。

四、关于德育过程思想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80年代,对德育过程的思考和研究很多。党的十周年时,已作了系统的回顾。由于学者们对过程研究的重视,使有关理论更加系统化、更加深化。关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的影响与环境影响,德育过程与各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各阶段及运行等等,都作了较前更为深入的探讨。关于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更有很多人作过探讨。但作为德育过程区别于其他各育过程固有的特点,似研究的不够。笔者提出过两方面的区别,一是教育目标上的区别;二是德育与其他各育所依据的规律方面的区别(详见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第八章)。

德育过程在历史上就是存在着的,我们要探讨的是现代德育过程;然而作为客观的德育过程,现代的与历史上的应当是有一致性的,其客观规律应当有其共同性。探讨所谓现代德育过程,实际上是探讨德育过程在现时代的表现形态或现代性特质。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现代德育过程思想,在德育的现代性特征中有两点是能鲜明体现现代思想的,一是现代德育过程结构要素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有变化。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两个基本要素。在传统的德育思想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对立的,教育者居高临下,以专制的、强迫的办法,对受教育者“灌输”现成的道德;受教育总是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和消极的状态。现代德育过程的思想,强调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关系,在教育者的指导、引导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德育过程,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双向影响,相互砥砺,共同进步。因此,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二是现代德育的开放性,现代德育过程是与外部环境相互开放、双向互动的过程。这里的所谓外部环境包括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以致国际环境;当然,以德育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指导,还应当包括自然环境。

五、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的现代化

现代德育是促进受教育者德性现代化,这就把德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这是社会现代化对人的要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要求。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的发展观已转向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的统一。依据三维思想品德结构的设想,1987年前已把道德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作为德育目标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期尤需对学生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德育目标是德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精神追求,是德育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直接制约德育内容、课程、方法形式以致整个德育的首要因素。德育的现代性集中体现在德育目标上,对德育目标的理解将影响着对德育内容、课程、方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因此,对德育的探讨极为重要。转贴于

当前“可持续性发展”、“全球本位理论”是认识确立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重要理论依据。人、社会、自然的统一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宏观文化结构的基础,德育目标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要求。对未来道德主体的素质要求,在道德与心理素质方面,不仅要具有我们通常要求的一般的道德品质,而且要有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心理素质应更具现代性,在心理和道德上更重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等。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思想道德不断发展。70年代国外便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上升的价值观和衰落的价值观。按E·拉兹洛所述,人们已对19种主流价值观念和信念提出质疑,而有10条新兴起的社会观念;同时人们还面临着政治上绿色趋势等等问题。所有这些都向未来的道德主体提出了终身德育的要求。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是体现德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S·拉赛克和G·维迪努对现代教育内容的源泉作了系统阐述,其中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变化,社会政治变革,文化变革与科技进步,世界性问题,教育系统内部动因等。这对我们研究、制定德育内容同样具有参照的价值。袁正光教授关于经济、社会、科技变化所作的概括,更能看出制约现代德育内容的因素:经济,正在发生新的革命,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新的转型,工业社会转向知识社会;科技,正在出现新的突破,走向数字化信息时代。

基于现代德育目标要求的提高以及其制约因素,现代德育内容正在拓宽,形成一系列崭新的极富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

1、科学价值观和科学道德教育;

2、生态伦理教育或环境道德教育;

3、经济教育,含经济伦理教育,其中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

4、信息道德教育;

5、现代人的(道德)心理素质教育。

此外,还应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人口问题中的道德教育等。

六、德育方法的改革

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的现代化进展迅速。

(一)基于对德性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受教育者自主性。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着重自我教育。当然,自我教育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它首先是一种德育思想和德育要求,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也是德育的原则和方法。在中学和小学关于主体性德育的课题研究,改变了忽视自我教育,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参与,体现了主体性德育精神。主体性德育当然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国内学者研究自我意识、自我教育的很多,例如韩进之等“中国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1983—1987);刘守旗“自我教育及其能力培养”的研究(1990);刘秋梅“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验研究”(1991)等。近年来提出的“自我教育力”或“自我教育力量”的概念,包括自我教育的意愿、要求,自我教育的方法、能力,自我教育的习惯等。

但不是任何一类“自我教育”都是完全符合“主体性”要求的。只有在主体—发展性思想指导下的自我教育,即把德育当作主体人格的提升,当作主体德性发展的过程,才是符合现代德育要求的。因此,自我教育有两类情况:一是姑且称其为“约束性自我教育”,即把自我教育主要看作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之类的自我贬损、自我压抑的过程;总是把自己当作教育、改造的对象。这是很难形成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主体人格的,很难发展其积极的个性道德品质。另一种,我们姑且称之为“发展性自我教育”。这种自我教育着眼培养主体精神,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不是片面地、单纯地检讨自我,约束自我,而是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因而能够悦纳自己,充满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对“灌输”问题人们已有共识。当然“灌输”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不仅是“方法”问题,包括德育(目标)意图、方法、内容、效果等方面。德育实践已经向人们展示:人的德性的生成、发展、成熟,不是靠“灌输”,它不是外界“授予”的,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自身建构的。因此重在主体自己的积极活动,包括外部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和内部的观念性活动,着重依赖于主体的践行、体验、体悟。魏贤超的关于主体参与大德育思想,建立青少年义务社会服务制度的思想,戚万学的活动道德教育论等,都是从根本上改革德育方法的指导性理论。

(三)关于品德测评方面,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胡卫和肖鸣政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四)关注现代德育手段的效应。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之于德育,有其优越性,但它毕竟是“手段”。不论何种道德价值观都可借助于这些工具进行传播。所传播的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因此它可能产生积极的效应,也可能产生消极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效应。1996年的全国德育年会上郭娅玲提交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德育功能问题的论文;麦志强提交了现代文化传播技术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论文。

七、关于德育课程论的重要进展

在以往的教育学论著、教材中,包括在德育原理的著述中,几乎未见“德育课程”这一术语,较多见到的是“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组织形式”这类提法。近几年来使用“德育课程”这个术语的频率日益提高。“德育课程”问题的研究也被列入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的研究课题之中。近20年中,我未见专门论述“德育课程”的专著。我第一次见到系统阐发德育课程理论的著作是1994年出版的魏贤超的《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几章。1995年魏贤超又在《教育研究》第10期发表了《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一文,再次阐明了他对大德育课程体系的见解,以全息论、系统论、现代课程论为指导,他提出了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想。这一德育课程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德育课程理论建设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我们的德育学科体系更加完备。此后,在笔者主编的《现代德育论》中,设专章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强调德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育德性,提出区分“德育课程”和“关于德育课程”的问题。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一书中,更以较大篇幅系统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思想,其中介绍了许多国外德育课程思想理论,更开阔了我们对德育课程的视野。

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范围很广,涉及问题很多,以上是就个人学习中提出的几点看法,因篇幅有限,有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没有阐述。本文所涉及的仅是有限的几个方面。

注:

[1]见《现代教育论丛》1997年第1期,或朱永新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柯尔伯格著,魏贤超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教社1989年版。

[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4]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

[5]易连云:《德育生态环境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6]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第11—12页,第10、76页,第77页。

[7]《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第93页。

[8]王伟立著:《生存与发展》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96—97页。

[9]例如1991年朱正威等编著了《环境教育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此书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并在有的学校开展了环境道德教育的研究。我国的环境教育从70年代初的始创阶段到80年代以来的发展阶段,已形成了较完整的环境教育体系。

[10]见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第五章《德育目标》,北师大出版社1989年版。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 生态体验论 职业道德教育导引者

论文摘 要:在我国社会呼唤诚信与道德的同时,建筑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成为最基本的人文教育种类之一,这对将来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大学生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学院素质教育平台将道德教育生态体验论融入其中,对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新途径进行了探讨,力求在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建立新的模式。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面对城市中不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建筑,许多专家学者在思索: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建筑?而社会在疑惑:究竟我们需要怎样的建筑师?在我国社会呼唤诚信与道德的同时,国际上建筑师的道德标准与各行业的标准却是一致的。1998年,国际建筑师协会职业实践委员会通过了《关于道德标准的推荐导则》,作为各会员的精神和行为约束[1]。不难看出建筑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最基本的环节。学生对建筑活动充分的理解,应先基于以强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来先行辩识。

在全国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对我校建筑学专业评估全票通过和历年毕业生就业、还贷率双100%的成绩下,我们不难发现德育教育,特别是对学生职业道德的高要求是社会衡量建筑学专业学生素质的标尺,是衡量学院德育教育工作的标尺[2]。为了将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近几年来,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在学生中推行德育教育新理论,从“吸收、反馈、回归”三阶段完成对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学,而学院院学生屡次在国际、国内设计大奖赛上获奖,形成了毕业生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这其中职业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作用功不可没。

一、注重生态体验论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教育者”向“导引者”转变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态体验培养健康人格的德育模式研究》提出德育教育应从知性论到生态体验论。“生态体验论是将体验者置身于一定的生态情景中,全息感受、理解和领悟三重生态之运行规律,经历内心感动的过程与状态。” [3]生态体验论将“职业道德教育者”改为“职业道德导引者”,把“职业道德受教育者”改称为“职业道德体验者”,导引者亦是体验者并参与到职业道德教育的大环境中,主动和被动的去影响周围的学生和与环境形成共鸣。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性影响,让老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达到道德教育的矛盾性和共享性的不断转化从而获得不断向前的动力。知性论中强调“教育者”做了什么,而生态体验论则强调“导引者”引领“体验者”做了什么。具有共生性特征的教育模式将让师生都得到健康发展,将不断提高体验者和导引者职业道德素质和诚信品质。

二、将第二课堂和心理辅导相结合,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人文底蕴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文化活动是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有效载体,是师生平等轻松交流的生态体验平台。针对建筑学专业的特点和高低年级培养目标的异同性,狠抓低年级的职业理想渗透教育模式和高年级的职业理想引导教育模式。在新生入学初,精心组织和开展以职业理想教育为主题辅以心理引导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定,使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和文明意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做文明守纪的大学生。针对高年级学生自主性较强的特点,结合学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良好平台和优质教育资源,注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的引导性。每学期组织的文艺晚会、设计竞赛、职业道德教育专题报告等活动,引导学生去感受专业的美、生活的美、人性的美。通过人文艺术的熏陶,使学生经历职业道德教育的生态体验三阶段,而触发内心的感动,体验生活的美好。

三、将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将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构建和谐校园生活,开辟教育学生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学生无私奉献和高度社会责任感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学生志愿服务的形式为载体,以“三下乡”支教活动、科技扶农等系列主题为主要表现方式,让学生融入社会群体活动中,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职业理想。在党员帮扶活动中,建筑学院社会实践队凭借学院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开辟了大学人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支持的新途径。以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组合而成的实践小组,对因工业建设而失地的农民住所进行农家乐改造设计,使失地农民成功转型成以经营商业为主的城市居民,此举改变了农户经济收入模式,使农民月收入由1200元/月增加到4000元/月,创建了科技扶农的新途径,而搭建学生专业实践的新平台,也激发了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同时,建筑学院还积极建立一系列的大学生实习及就业推荐机制。利用暑期和大五实习,将学生的课业进修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与用人单位甚至是著名建筑设计师接触。同时,学院利用自身资源,广泛与国内外著名设计单位合作,广泛的给予学生实习和工作的机会。通过学校的德育教育与实习单位的实践性教育相结合,将学院学生培养成在理论、实践和道德等诸多方面均有所发展的优秀学子。

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词]博士生 培养质量 高校 学术生态环境

[作者简介]宋伟(1979- ),男,山东高密人,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郑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博士,山东理工大学国防教育学院学生管理科科长、团总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河南 郑州 45000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045-02

一、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现状

博士生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顶端培养产品,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学术人才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后备人才的生力军,他们代表了科技界、学术界的未来和希望。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博士生教育对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研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007年9月起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联合在全国所有博士生培养单位和部分用人单位开展的博士质量调查工作,并在2009年12月形成的《中国博士质量报告》表明,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和博士生导师均对博士生整体的培养质量给予了的比较积极的评价。报告大体上认为,经过近几十年的探索和努力,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已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已基本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博士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同时,报告也指出,虽然我国的博士生培养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诸如优秀生源严重流失、博士生创新能力不足、培养机制相对落后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高校学术生态环境中出现的问题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构建良好的高校学术生态环境,对于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非常重要。

二、高校学术生态环境的理论阐释

生态学原本是研究生物“居住环境”的科学,但如今它已经渗透到许多研究领域,并形成了大量的交叉学科,如教育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等。关于学术生态的概念,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范围对其进行了界定。有学者认为,学术生态是指学术与学术、学术与行政、学术与其他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彼此制约的复杂的统一体,它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有学者认为,高校学术生态可以分为内部学术生态(小学术环境)和外部学术生态(大学术环境);前者主要指高校校内和学术群落(学术团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各种关系和氛围,后者主要指高校学术活动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外部生态要素的关系。简单来说,高校学术生态环境是指: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术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发展学术的过程中形成的有机整体。总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对于高校师生的学术发展和高校自身的提升进步是非常重要的,而构建良好学术生态环境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有“健康、向上、自由、和谐”的学术氛围。

三、当前高校博士生学术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高校博士生学术生态环境是整个学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要考察当前高校博士生学术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要看到整个学术界学术生态环境的失衡现象。早在2001年李铁映就对不良学风之表现进行过形象的表述:(1)浮躁而急功近利:求数量、追速度而不求质量;东拼西凑;求大而不求精;夸夸其谈,言之无物。(2)缺乏学术道德:自吹自擂,目空一切,借端炒作,欺世盗名;抄袭剽窃,招摇撞骗;违背事实,不求实证。(3)教条主义严重:照抄照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言必称本本或外国。(4)理论脱离实践:闭门造车,无的放矢,脱离现实。(5)缺乏健康的学术争鸣与批评:或互相吹捧,或旁敲侧击,或互相攻讦。当然,当前高校学术生态环境的失衡,不仅仅表现在学风上,还表现在各个方面。

高校学术生态环境的失衡也必然导致高校博士生学术生态环境的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某些博士生学习研究耐不住寂寞,不刻苦不下功夫,“读博士”成了“混博士”;违背学术道德,抄袭他人成果,伪造实验数据,引用不加注释;治学不严谨,没有科学精神,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急功近利,一稿多投,只求数量、不讲质量;参与论文黑市交易,存在“当”或“请”现象;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学分或影响论文答辩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功利化大环境的不良影响;导师要求不严格甚至是不以身作则;高校博士生学术道德教育不足;高校博士生培养机制存在缺陷;高校博士生学术评价简单化、形式主义;高校博士生学术团体的缺失;高校学术监督奖惩机制存在漏洞等。

四、构建良好的高校学术生态环境、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的途径

笔者建议针对当前的形势,可以按照“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即树立一个观念,把牢两个关口,抓好三个教育,完善四个机制,来构建良好的高校学术生态环境,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一)树立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是高校健康发展重要基石的观念

高校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注重总结研究高等教育规律,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是高校健康发展,保障学生尤其是博士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石的观念。这就需要学校领导、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学院负责人及导师等承担博士生教育培养的有关人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负其责、形成合力,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经常开展理论学习、深入检查落实、纳入部门个人考核体系等方法,努力营造适合博士生成长成才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观念。

(二)把牢导师遴选关和博士生录取关

导师是学术生态环境中对博士生最直接、最显著的因素。因此,导师不仅对提高博士生的专业水平负责,也应对博士生的学术道德负责。因此,学校严把导师遴选关对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十分重要。学校在遴选导师时,不仅仅将学术研究能力、学术科研成果等作为重要依据,还应对导师的学术道德进行严格的考量,将不能恪守学术道德准则的导师挡在入口之外。

生源质量是决定博士生培养质量一个重要的因素,只有严把入学录取关,才能为以后的一系列博士生培养措施得以顺利实施提供前提,才能为培养出在科学和学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人才打好基础,也才能使构建良好的高校学术生态环境成为可能。因此,高校在严格博士生入学考试和录取工作的同时,也应该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革,在参考考生的笔试面试成绩、硕士毕业院校、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和一定的学术工作经验等因素外,还要考虑考生恪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基本素养,有不良学术行为的不能录取。

(三)抓好博士生专业课教育、公共课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

博士生尤其是跨专业考入的博士生要想在所研究的领域内有所建树,就必须打牢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博士生论文写作和从事科研的基础。而现在有些博士生治学态度浮躁,在专业基础课没有学好,专业经典书目不去精读,甚至对某些专业知识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急于开展有关研究,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这就需要导师和有关管理部门重视对博士生专业课的教育,通过指定专业必读书目、了解专业前沿信息、严格专业课程授课、加强专业课学习监督等方法,指导博士生开展系统扎实的专业课学习,打牢专业基础。

当前各高校所开展的博士公共课教育,一般是英语课和政治课的学习,毋庸讳言,对于这两门课程开设的必要性、重要性教育界是有普遍共识的。但为了提高教育效果,从授课内容、授课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改革尝试也是有必要的。目前,各高校对英语的教学改革比较重视,诸如开展了某些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增加了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等,这对提高博士生的英语能力,适应“学术全球化”的趋势非常有必要。但对政治课的重视程度和改革力度就要小得多,有必要对政治课进行深入改革,以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开设博士生学术道德教育课程,对于博士生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构建高校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进而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很有必要。博士生学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学术精神教育、学术规范教育、学术责任教育和学术创新教育等。学校一方面可设置有关科学研究方法论、科学发展史和学术规范规章制度的相关课程或讲座,并将学术规范明确告知博士生;另一方面,要与博士生导师配合,通过正面事例的引导激发博士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神圣感和使命感,进而最终养成良好的学术道德意志和学术道德行为习惯。

(四)完善博士生学术创新机制、学术交流机制、学术评价机制和学术监督机制

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博士生培养中的核心内容,学校一方面可以加大物质投入,通过诸如建设实验室、资料室、博士工作室等软硬件环境,打造培养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的物质平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学术创新报告、开展学术创新大赛、加大学术创新奖励、鼓励博士生从事风险性创新课题研究等方法促使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发挥博士生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学术交流机制的形成是博士生快速健康成长的保障,学校一方面可通过促进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组建博士学术团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实施联合培养等方法鼓励引导博士生多参加学术活动,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另一方面要注重导师在学术交流中作用的发挥,为导师建立相互交流和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鼓励导师带着博士生走出去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学术评价机制的完善对于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改革简单量化的学术评价机制,做到不仅仅关注量更要关注质,不仅仅关注最终结果更要加强过程培养,这就需要教育部门联合导师加大对博士生的全过程指导和培养,细化学期、学年学习任务和科研进程,加大学年和中期考核,防止博士生平时不努力,最后抱佛脚“赶”论文的现象。

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监督机制的存在和良性运转对于促进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我们要构建良好的博士生生态环境,就少不了对博士生的学术监督体系。当然,博士生培养是一个有序的连贯过程,只有连贯的、系统的博士生培养监督活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构建的博士生学术监督体系要全方位、全过程并且要有奖惩甚至是淘汰机制,明确导师和学术委员会对博士生的学术监督职责,调动博士生学术社团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洪捷,赵世奎,沈文钦,等.中国博士培养质量:成绩、问题与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6).

[2]李涛,陈玉玲.学术生态危机与研究生学术生态的维护[J].现代教育理,2009(5).

[3]李铁映.关于学风问题的思考[J].学术界(双月刊),2001(5).

[4]王文江.构建和谐的学术生态[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第14篇

论文摘要: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对生态的破坏问题,随着国家环保总局对《无极》剧组的批评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经济道德是伦理建设、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相统一的结晶,是当今社会活动的新的理论道德规范。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也应该遵循生态经济道德规范。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之外的很重要的主题。世界各个国家都把保护环境作为自己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当代的经济学也朝着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伦理学就是贯通生态学和经济学的路径。随着三者的融会贯通,一种新的伦理道德即融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于一体的生态经济道德,已经成为了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保护环境、走生态环保之路,日益成为社会团体的责任时,电影工业却没有把环境保护纳人电影生产过程的考虑范围。中国电影界的导演们以促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为由,以环境的破坏、生态的危害为代价,拍摄出一部部并不“伟大”的艺术作品,这无疑呈现出我们这个时代追求电影发展的某种偏颇。

一、《无极》的生态之灾

2006年5月9日,在杭州举行的“城镇和风景区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对《无极》剧组破坏生态的事实作了严厉的批评,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2006年5月16日,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通报了电影《无极》剧组破坏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生态环境的调查情况。指出《无级》剧组拍摄活动中违背了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并责成云南省环境保护局依法对剧组进行处罚,限期恢复拍摄地生态植被。Www.lw881.com

二、生态经济道德视角浅析

生态经济道德的兴起,是人类在总结近代工业文明和商品经济模式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主张走一条无害于环境的经济发展道路,以及对生态经济中伦理问题全面思考和深人研究的结果。它本质上是20世纪人类对现代经济发展道路批判性反思和对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科学研究的产物。

(一)生态经济道德主张全面公平原则

全面公平原则具体体现为经济公平、生态公平与伦理公平相结合。它包含了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和分配有限资源的整体公平性三层意思,它不仅要追求并要努力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和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向所有的人提供实现美好愿望的机会。当《无极》中呈现高山杜鹃花海的画面时,现实中美丽百年的花海盛景却难以再现。《无极》呈现给现代人美丽的画面,却以牺牲现实中未来几代人的资源享有权为代价。《无极》让高山杜鹃花海的画面只停留在了胶片上,违背了生态经济道德主张的全面公平原则。

(二)生态经济道德主张综合效率原则

综合效率原则不仅要求重视经济效率和经济发展,而且要求重视生态效率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重视伦理效率和伦理精神的发展,实现人的伦理精神与经济效益、优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无极》作为一部商业大片,投资方投人巨资,为了要求票房和经济回报,影片拍摄中追求场面恢弘画面绮丽也在情理之中。但《无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惜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忽略了生态效率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后代人的环境权利为代价拍摄影片。《无极》的拍摄完成不仅有经济的投人,还有大量不可弥补的环境生态的投人。最后留下的“烂摊子”充其量给钱了事。就像某当事者所言,《无极》剧组已经给当地政府留下了大量的财物,希望在剧组离开后,有关部门能清除所有垃圾和建造。但是,这种否认破坏香格里拉环境的说法只是一种责任的推卸,而且这种用“钱”来换取“原始生态破坏”的逻辑是对生态和法律的挑战和蔑视。从这个意义上讲,《无极》的成本是巨大的,是无论多少票房都挽回不了的。《无极》只看见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率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伦理效率和伦理精神都随着生态的破坏而遭到了践踏。

(三)生态经济道德主张互动和谐原则

互动和谐原则是将人类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保护环境的活动与培育健全人格、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等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把追求生态、经济与伦理的和谐视为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在一种良性和动态的情景中抒写人类的历史。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讲:“阴阳和谐,万物生长;阴阳不和,万物枯竭。”可见人与自然和谐之重要。一部电视、电影能给当地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能带来较高的知名度和声誉,《乔家大院》、《刘三姐》等等就是实例。

但这种斥巨资打造大实景演出,有没有破坏自然与人类生态和谐呢?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怎样建立和谐的社会?《无极》等影视作品,以追求上座率为手段,带给人们娱乐以及美的享受的同时,却片面追求经济回报。影片的生产过程没有考虑到生态、经济与伦理的和谐,违背了生态经济道德,是建设和谐社会中“不和谐”的败笔,其破坏性的结果是无法弥补的。电影艺术属于人文形态的文化,山水景观属于自然形态的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既要创造新的人文形态的文化,也必须保护已有的自然形态的文化。以破坏自然形态文化来创造人文形态的文化,那是得不偿失的。

三、《无极》背后的思考

目前,我们也不能把破坏生态环境的矛头唯一地指向《无极》。《无极》只是破坏生态经济道德的载体而已。据《人民日报》报道,在很多省市的景区管理者看来,剧组到本地拍摄是“难得的机遇”,可以由此扩大景区影响,也能收取一些费用,于是争相打起“影视旅游牌”。不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对普通游客实行限制的同时,却对影视“英雄”、“侠客”们敞开怀抱,也正是出于同样原因。但是,在看似“双赢”的局面背后,却是这样的现实:一些影视剧组考虑的只是美丽的画面能否带来票房,能不能猎奇,能不能有看点,以至为一个镜头、一个场景不惜糟蹋生态环境,完工后就溜之大吉了,或者就像某当事者所言,“留钱”了事。许多原始生态是数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形成的,破坏了便无法复原和再生。这些原始生态景观任何人都没有权力破坏,任何人也没有权力允许破坏。剧组作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明星作为公众人物,都应带头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无论拍什么作品,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无论是什么人,都不能凌驾于社会道德规范和国家法律规定之上。

一些政府官员追求当地的经济效益,想通过影视的宣传来扩大知名度,想通过招商或者旅游来提高自己的政绩。面对《无极》的青睐,云南省给予了极大支持。据新浪网的报道,香格里拉县县长马文龙曾经说:“得知陈凯歌选中碧沽天池作为《无极》的拍摄地,我们非常高兴,认为这对香格里拉、对迪庆州的美丽风光,是一次非常好的宣传机会。”当时政府部门相信,将来随着《无极》的热映,碧沽天池和香格里拉的美丽将更大范围地展现在全世界观众的面前。

其实,影视制作既是文化活动,也是商业行为。不是到哪里拍摄,就能给哪里树立形象,带来政绩的。对于原始生态景点来说,保护好才是最大的政绩。生态经济道德并不仅仅是对企业的约束,对政府部门也同样实用。政府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生态经济道德也应该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景区政府应当誓惕用生态环境换取经济效益的短视行为,审慎利用影视旅游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只管开绿灯放行,尤其是对原始生态和国家文物景点的拍摄,更要依据相关法律制度对剧组作好规范和管理。这不仅是对法律制度的遵守,更是对伦理道德的维护。《无极》造成的伤害无法弥补,破坏的原生态很难再恢复。但有始就有终,以后的电影、电视剧组更应注意,《无极》事件也不应再扩大和蔓延,当地政府以此来发展旅游经济的模式应有所创新和改变,应一起共同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文化及精神家园。

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电影的拍摄,选取风景秀丽的名山秀水、古色古香的历史古迹、人迹罕至的荒漠大川拍摄,是无可厚非的。在美轮美灸的背景中演绎奇异浪漫的故事,在提供给观众艺术享受中获得市场回报和国际影响。但是,在将绮丽壮观的美景摄人镜头时,却将自然景观、生态环境悠意破坏,甚至酿成难以估量的损害,这就令人愤感、遭人谴责了。电影拍摄似已成为自然的祸害、生态的杀手了!就像好莱坞环保大片《后天》的尾声中说道:“我们为了自身的便利,忽视了环境,一直以来对环境肆意破坏,从来没想过要付出代价。现在,我们知道错了。”

参考文献:

[1]李长虹.谁来消除《无极》生态之灾?[n].人民日报,2006年4月18日.

[2]王军.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

[3]陆晓禾.发展中国经济伦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第15篇

论文摘要: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对生态的破坏问题,随着国家环保总局对《无极》剧组的批评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经济道德是伦理建设、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相统一的结晶,是当今社会活动的新的理论道德规范。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也应该遵循生态经济道德规范。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之外的很重要的主题。世界各个国家都把保护环境作为自己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当代的经济学也朝着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伦理学就是贯通生态学和经济学的路径。随着三者的融会贯通,一种新的伦理道德即融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于一体的生态经济道德,已经成为了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保护环境、走生态环保之路,日益成为社会团体的责任时,电影工业却没有把环境保护纳人电影生产过程的考虑范围。中国电影界的导演们以促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为由,以环境的破坏、生态的危害为代价,拍摄出一部部并不“伟大”的艺术作品,这无疑呈现出我们这个时代追求电影发展的某种偏颇。

一、《无极》的生态之灾

2006年5月9日,在杭州举行的“城镇和风景区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对《无极》剧组破坏生态的事实作了严厉的批评,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2006年5月16日,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通报了电影《无极》剧组破坏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生态环境的调查情况。指出《无级》剧组拍摄活动中违背了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并责成云南省环境保护局依法对剧组进行处罚,限期恢复拍摄地生态植被。

二、生态经济道德视角浅析

生态经济道德的兴起,是人类在总结近代工业文明和商品经济模式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主张走一条无害于环境的经济发展道路,以及对生态经济中伦理问题全面思考和深人研究的结果。它本质上是20世纪人类对现代经济发展道路批判性反思和对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科学研究的产物。

(一)生态经济道德主张全面公平原则

全面公平原则具体体现为经济公平、生态公平与伦理公平相结合。它包含了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和分配有限资源的整体公平性三层意思,它不仅要追求并要努力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和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向所有的人提供实现美好愿望的机会。当《无极》中呈现高山杜鹃花海的画面时,现实中美丽百年的花海盛景却难以再现。《无极》呈现给现代人美丽的画面,却以牺牲现实中未来几代人的资源享有权为代价。《无极》让高山杜鹃花海的画面只停留在了胶片上,违背了生态经济道德主张的全面公平原则。

(二)生态经济道德主张综合效率原则

综合效率原则不仅要求重视经济效率和经济发展,而且要求重视生态效率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重视伦理效率和伦理精神的发展,实现人的伦理精神与经济效益、优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无极》作为一部商业大片,投资方投人巨资,为了要求票房和经济回报,影片拍摄中追求场面恢弘画面绮丽也在情理之中。但《无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惜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忽略了生态效率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后代人的环境权利为代价拍摄影片。《无极》的拍摄完成不仅有经济的投人,还有大量不可弥补的环境生态的投人。最后留下的“烂摊子”充其量给钱了事。就像某当事者所言,《无极》剧组已经给当地政府留下了大量的财物,希望在剧组离开后,有关部门能清除所有垃圾和建造。但是,这种否认破坏香格里拉环境的说法只是一种责任的推卸,而且这种用“钱”来换取“原始生态破坏”的逻辑是对生态和法律的挑战和蔑视。从这个意义上讲,《无极》的成本是巨大的,是无论多少票房都挽回不了的。《无极》只看见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率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伦理效率和伦理精神都随着生态的破坏而遭到了践踏。

(三)生态经济道德主张互动和谐原则

互动和谐原则是将人类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保护环境的活动与培育健全人格、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等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把追求生态、经济与伦理的和谐视为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在一种良性和动态的情景中抒写人类的历史。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讲:“阴阳和谐,万物生长;阴阳不和,万物枯竭。”可见人与自然和谐之重要。一部电视、电影能给当地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能带来较高的知名度和声誉,《乔家大院》、《刘三姐》等等就是实例。

但这种斥巨资打造大实景演出,有没有破坏自然与人类生态和谐呢?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怎样建立和谐的社会?《无极》等影视作品,以追求上座率为手段,带给人们娱乐以及美的享受的同时,却片面追求经济回报。影片的生产过程没有考虑到生态、经济与伦理的和谐,违背了生态经济道德,是建设和谐社会中“不和谐”的败笔,其破坏性的结果是无法弥补的。电影艺术属于人文形态的文化,山水景观属于自然形态的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既要创造新的人文形态的文化,也必须保护已有的自然形态的文化。以破坏自然形态文化来创造人文形态的文化,那是得不偿失的。

三、《无极》背后的思考

目前,我们也不能把破坏生态环境的矛头唯一地指向《无极》。《无极》只是破坏生态经济道德的载体而已。据《人民日报》报道,在很多省市的景区管理者看来,剧组到本地拍摄是“难得的机遇”,可以由此扩大景区影响,也能收取一些费用,于是争相打起“影视旅游牌”。不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对普通游客实行限制的同时,却对影视“英雄”、“侠客”们敞开怀抱,也正是出于同样原因。但是,在看似“双赢”的局面背后,却是这样的现实:一些影视剧组考虑的只是美丽的画面能否带来票房,能不能猎奇,能不能有看点,以至为一个镜头、一个场景不惜糟蹋生态环境,完工后就溜之大吉了,或者就像某当事者所言,“留钱”了事。许多原始生态是数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形成的,破坏了便无法复原和再生。这些原始生态景观任何人都没有权力破坏,任何人也没有权力允许破坏。剧组作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明星作为公众人物,都应带头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无论拍什么作品,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无论是什么人,都不能凌驾于社会道德规范和国家法律规定之上。

一些政府官员追求当地的经济效益,想通过影视的宣传来扩大知名度,想通过招商或者旅游来提高自己的政绩。面对《无极》的青睐,云南省给予了极大支持。据新浪网的报道,香格里拉县县长马文龙曾经说:“得知陈凯歌选中碧沽天池作为《无极》的拍摄地,我们非常高兴,认为这对香格里拉、对迪庆州的美丽风光,是一次非常好的宣传机会。”当时政府部门相信,将来随着《无极》的热映,碧沽天池和香格里拉的美丽将更大范围地展现在全世界观众的面前。

其实,影视制作既是文化活动,也是商业行为。不是到哪里拍摄,就能给哪里树立形象,带来政绩的。对于原始生态景点来说,保护好才是最大的政绩。生态经济道德并不仅仅是对企业的约束,对政府部门也同样实用。政府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生态经济道德也应该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景区政府应当誓惕用生态环境换取经济效益的短视行为,审慎利用影视旅游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只管开绿灯放行,尤其是对原始生态和国家文物景点的拍摄,更要依据相关法律制度对剧组作好规范和管理。这不仅是对法律制度的遵守,更是对伦理道德的维护。《无极》造成的伤害无法弥补,破坏的原生态很难再恢复。但有始就有终,以后的电影、电视剧组更应注意,《无极》事件也不应再扩大和蔓延,当地政府以此来发展旅游经济的模式应有所创新和改变,应一起共同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文化及精神家园。

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电影的拍摄,选取风景秀丽的名山秀水、古色古香的历史古迹、人迹罕至的荒漠大川拍摄,是无可厚非的。在美轮美灸的背景中演绎奇异浪漫的故事,在提供给观众艺术享受中获得市场回报和国际影响。但是,在将绮丽壮观的美景摄人镜头时,却将自然景观、生态环境悠意破坏,甚至酿成难以估量的损害,这就令人愤感、遭人谴责了。电影拍摄似已成为自然的祸害、生态的杀手了!就像好莱坞环保大片《后天》的尾声中说道:“我们为了自身的便利,忽视了环境,一直以来对环境肆意破坏,从来没想过要付出代价。现在,我们知道错了。”

参考文献:

[1]李长虹.谁来消除《无极》生态之灾?[n].人民日报,2006年4月18日.

[2]王军.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

[3]陆晓禾.发展中国经济伦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