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后勤管理论文范文

后勤管理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后勤管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后勤管理论文

第1篇

对企业提供日常服务是后勤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后勤管理的目标。电力企业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为电力工程和网络维护等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为电力企业的日常生产提供后勤保障,使得生产可以顺利进行;保障各项后期工作到位,服务工作落实到生产第一线,为电力企业的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从上述服务功能上看,电力企业的后勤管理是电力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基础,全方位提供工作物资和生活物资的保障,因此其有重要的地位。

二、电力企业后勤管理的保障功能

电力企业后勤工作还具备保障功能,电力企业的日常生产中,如果必要的物资和条件等出现问题则不能保持正常的运行。因为在电力生产和服务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其中多数是物资、人员、生产和生活条件的问题,这样就需要后勤管理部门进行协调和组织,从而保障企业运营的正常运转。后勤管理的保障功能是企业管理的细节管理的体现,因此后勤管理出现的漏洞就会导致企业运营出现漏洞,这就是后勤管理的保障。

三、做好电力企业后勤管理的策略分析

1.明确后勤管理的重要性

不论是哪个企业后勤管理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电力企业尤为重要,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后勤管理对于电力企业的日常工作十分重要,因此必须在管理中明确,即明确后勤保障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后勤保障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凝聚力,提供好的后勤保障和服务可以促进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以及团队凝聚力,更好的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后勤管理还可以改善企业的面貌,利用各种创建工作,组织协调进行企业环境整理,从而提高企业生产与工作的环境。因此在工作中必须提高对后勤管理的认识,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规范化管理

管理的规范是实现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任何管理措施的实施都应建立在规范化的基础上,规范对后勤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建立良好管理体制的重要基础。首先,应对后勤的工作规律和内容、需求进行分析,按照后勤工作的性质和工作特征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其管理的目标就是保证电力企业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如:电力企业的后勤部门应将物资管理作为重点内容,从采购到取用等环节都应进行规范。同时明确管理的职权范围和责任,建立责任制的管理模式。其次,后勤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工作上应将电力企业职工的意愿为转移,按照工作人员的日常需要进行服务提供和物资保障等。因此在工作内容组织与管理中应围绕职工需求为主导。最后,在后勤管理中应强化统筹意识,在企业环境改进、服务改进、物资管理改进上应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建立一个全员统一的服务标准,这样就可在工作中实现规范管理,同时在规范化构建中重视对制度的完善,将各项工作内容落实到制度上,要保证后勤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并明确职责,落实岗位制度。

3.实现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的管理是针对复杂管理内容而构建的管理模式。电力企业的后勤管理内容复杂且繁琐,因此在管理中必须重视对细节的控制。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可以利用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实施管理。首先,明确精细化管理是后勤管理的必然思路,因为面对复杂的管理内容必须有细致的规范和制度,因此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后勤管理工作对各项工作的管理力度。同时精细化管理也是整个企业需要实现的管理模式,电力企业的性质决定其具有公益性,因此服务与保障也是电力企业运营的重要目标,而后勤管理也是需要提供优质的服务,所以精细化管理的实现是电力企业管理及其后勤管理的契合点,所以利用精细化管理来提高后勤管理的质量,也是企业战略的需求。最后,精细化管理可以帮助后勤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后勤管理从狭义的角度看就是一个“花钱”的部门,消耗企业管理成本来保障运营,因此后勤工作的成本控制是其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如果利用更少的投入而获得更好的服务效果是电力企业后勤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精细化的管理这可以从细节入手,对成本与服务质量提高进行权衡,更好的控制浪费而将优势资源利用到提高服务上,这样在无形中就提高了电力企业后勤服务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技术能力等,从而实现更好的服务保障。

4.重视队伍素质提高

管理事在人为,因此任何管理体制完善和水平提高都离不开人的作用,在实际的管理中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将决定电力企业后勤管理的效果。因此在工作中应重视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选拔,因为多数管理人员是一线人员调度,因此工作中难免有不适应后勤管理需求的问题。这样的情况应得到重视,应重点对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主要是针对先进的管理措施,如信息化管理技术等进行培训,使得管理人员具备技术能力,可以熟练的对各项管理系统和业务熟练起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另外,还应对管理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即利用日常工作的间隙进行培训,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等进行培训,使得后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提高素养,提高对后勤管理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四、结束语

第2篇

改革开放以后,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里,产生了一些新的高等教育机构,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新型的教育机构正在以崭新的教学形式呈现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平台上,独立学院就是我国新型的教育机构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在办学模式上以及运行机制上与公办普通高校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的最为显著的不同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独立学院的一切办学条件必须依靠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来支撑;其二,合理地利用民间办学的各种经济机构来分担其高等教育的经济成本,在保证独立学院实现高等教育的同时,实现其办学过程中必要的经济效益。因此,独立学院的后勤管理是基于其独特的发展模式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与公办高校的后勤管理不同,有着自己的管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独立学院的后勤资源是按照市场化来实现配置的。独立学院主要是依靠社会资源作为办学的基础,因此他不可能依靠国家的计划为主,而是紧密的与市场结合,通过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和运行机制来进行运作。其次,后勤管理更加职能化。由于资源是社会层面提供的,因此后勤管理必须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职能,每个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切实提高运行和工作的效率,将职能充分用于为学院的发展建设方面。再次,后勤管理的以市场服务为立足点。独立学院的后勤管理除了要为学校的正常运营提供服务外,还要兼顾到自身的发展,因此它的服务必须获得一定的经济利润来维持正常的运转。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配合教学的教学活动。独立学院的后勤管理是学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后勤管理资源的计划、协调、管理和监督,保证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第二,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服务。在学校学习期间,学生接触最多的是学校内部的工作人员,包括教师、同学和后勤服务人员等,与社会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后勤管理就为学生学习用品、住宿及饮食等方面提供贴心的服务,保证学生能够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独立学院后勤管理中应采取的激励机制分析

独立学院的后勤管理在初创之时,绝大部分都是以代管或者托管等各种形式依附在在母体学校后勤之上。因为独立学院和传统的公办高等学校在办学机制上存在在根本性的不同,所以,也就导致了独立学院在后勤管理方式、后勤服务方式上与公办高等学校相比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性;又因为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形式在一定意义上区别于母体高校,在后勤的管理过程中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的后勤管理必然产生一些不相适应的差异性,因此,必须对独立学院的后勤管理工作进行深化改革。

(一)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决定了自身在运行机制上有着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特殊性,这些客观上的因素决定了独立学院的后勤服务和后勤保障以及它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可能与公办高校一道走老路、唱老调,照搬公办高校的老办法只能使独立院校陷入难以生存的绝境。因此,必须建立和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合理地使用社会化配置、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以此作为办学的可靠保障,对独立学院的后勤服务来说尤为重要。在分配制度中建立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要以人为本,后勤管理必须将激励机制引入到分配制度之中,以保证后勤工作的积极开展。首先要定岗、定责、定编、定额、定待遇,即实行“五定”;然后,在“五定”的基础上进行以人定岗、以岗定责、以责定分、以分计酬,实行个人经济收入与自己工作岗位得分挂钩。任何活动的开展都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机制提供保障,独立学院后勤管理工作也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而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能有效的保证激励政策的执行,让管理人员能够按照制度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顺利的开展后勤的管理工作;而后勤工作人员也会因为有了激励机制的存在,在工作过程中也会更加的有激情和动力,保证后勤工作的质量。

(二)设定适当的激励标准

激励标准的施行能够让独立学院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更加的有目标感和方向感。结合独立学院后勤管理工作市场化资源配置和服务的特点,让后勤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的实际成绩和创造出的绩效来获得应有的奖励。同时还可以通过树立榜样的形式来执行,因为这些后勤工作人员有了榜样的存在,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看到奖励实现的可能性,于是在工作时彼此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努力向榜样靠近,否则大家的工作就会陷入一片迷茫的状态。但是这个标准的设定应该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来设定,否则高不可攀的激励标准,不仅不会让大家看到激励的希望,反而会有一种沉重的思想包袱,认为激励措施与自己相差甚远,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性,这样激励机制的作用不仅体现不出来,反而会让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挫伤。

(三)坚持物质和精神奖励并举的制度

物质是人们生活的基础,而精神则是人通往更高境界的支柱。在施行激励机制以达到提高后勤工作人员工作质量和效果时,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奖励缺一不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相对于人们而言有着很强的驱动能力,不仅满足自身生活的实际需求,也是改善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而精神奖励就会让工作人员有一种很强的成就感,而两者结合就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后勤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也会促进独立学院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检察机关后勤管理检察财务技术装备科学创新机制

检察机关的后勤管理是近些年才被认可的,有些检察机关设置了后勤服务中心,其实就是行使后勤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检察后勤管理以前统称为检察行政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检察事务发展的日益成熟和检察机制建制的不断完善,源于军队的“后勤”学便引入检察机关并逐渐形成一种机制。从整体上看,检察机关后勤管理是为检察业务服务,有些本身就有检察业务性质,如检察统计管理、档案管理等。笔者针对检察机关后勤管理机制提出几点个人认识。

一、分析检察后勤管理机制,就必须认识后勤管理的深刻内涵

“后勤”,是后方勤务的简称。它源于军队,是一个军事概念和军事术语。现代汉语词典中述:“是指后方对前方的一切供应工作。也指机关、团体中的行政事务性工作”。①鉴于后勤理论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深入发展的需要,本着逻辑原则和人们的习惯给后勤下一个定义:后勤是通过筹划和运用人力、物力、财力从物质和技术方面保障军事需要的工作和组织。纵观世界军事后勤的历史和现状,对于后勤的理解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人员、物资、设施,构成后勤工作的本体;二是补给、运输、维修、其它勤务,构成后勤工作的职能表现;三是组织、计划、协调、执行、监督,构成后勤工作的过程。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后勤”一词的使用已从军队扩展到机关、学校、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等各种社会组织。此时的检察机关也不例外。为了实现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完成检察机关的工作任务,就需要一定的物质和生活保障。这样,就产生了检察机关后勤工作。

管理(Management)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这里,过程的含义表示管理者发挥的职能或从事的主要活动。这些职能可以概括地称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结合后勤和管理我们可以得出,后勤管理与后勤工作是不同的。后勤管理是用科学的方法、手段,通过有目标的组织协调工作,搞好后勤的各项工作。这是后勤工作的一个运作过程。后勤工作是为保证生产、经营、科研和职工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所做的工作。这是后勤工作的本体和职能的表现。因此,加强检察机关后勤管理应该是一个科学、合理的有益检察事业发展的运作过程。

二、检察机关后勤管理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检察机关后勤管理是集行政事务管理和后勤服务保障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是为了保证检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检察职能的充分发挥,对检察机关行政事务工作进行合理的组织、指挥、协调、管理、服务和监督等一系列活动,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保障平台,其与检察机关内部其他部门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1、检察后勤管理是一种综合性工作。检察后勤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内容繁杂,归纳起来主要有:统计管理、文秘管理、财务管理、物资装备管理,生活服务管理等涉及达20余项管理及服务职责。②

2、检察后勤管理的服务性。后勤保障服务既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归宿。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保障。财务保障又包括检察干警工资福利保障和正常业务装备、办公用品经费保障。检察机关通过编制及其他方式取得政府财政支持,再通过合理发放和报销制度来保障经费正常开支。二是生活服务管理保障。检察机关后勤部门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检察人员及各单位的生活。三是统计、文秘信息等管理。检察统计是人民检察院对检察工作的各种数据进行搜集、整理、汇总和综合分析,反映检察工作的真实情况。检察文秘信息是检察工作的社会宣传,是让群众对检察工作的了解和信任。可以说后勤管理是检察机关大厦的基石。是检察机关正常运行的保障和服务机构。

3、检察后勤管理复杂而琐碎。检察后勤工作复杂表现在事无头绪,不仅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其琐碎表现在其系统性不强,关系到工作生活中点点滴滴,小到倒茶端杯,大到大件物资采购等。往往会因这些具体工作影响检察形象、检察业务甚至同事关系。

三、我国目前检察机关后勤管理现状

我国目前上级检察机关后勤管理分工较细,系统性较强,管理部门比较明确,而基层检察机关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后勤部门设置不合理。2001年基层检察院机构改革后,办公室要对口接受上级检察院计划财务装备处、政策研究室、办公室的目标任务考评,这种“倒金字塔式”的机构配置,使基层院办公室任务重,压力过大,不仅直接影响到了办公室行政管理职能的高效发挥,还影响到了检务后勤保障的优质服务。二是后勤部门人员分配不合理。有些基层检察机关后勤人员大多兼职,业务工作综合工作一起抓,起不到服务的实质效果,也有些检察机关后勤人员轻松的太轻松,累的太累,不利调动工作积极性。三是领导对后勤管理不重视。有些基层检察院后勤部门编制严重缺额,人员稀少。领导只重业务,不抓后勤等。而后勤工作涉及达20余项单项工作,这不免使很多后勤人员身兼数职,办事效率不高。四是后勤工作管理、服务机制不科学,制度不完备。后勤工作存在着管理方法不科学,制度落实不到位,服务机制不健全,凭经验办事,靠习惯动作,失范、无序,随意性大,工作中很容易出现漏洞,对检察业务服务就会难上加难。四、强化检察机关后勤管理的几点认识

管理,就是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检察后勤管理与企业管理有着类似之处的。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用企业管理的眼光来进行检察后勤机制管理改革,加强检察后勤管理的科学统领。

1、争取地方政府和上级领导支持,确保后勤保障经费来源。企业内部管理,大都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管理结构层,上层直接把握着下层的经济命脉,但高明的高层CEO们往往把权利下放,尤其是经济支配权下放,这不仅是一种业务经费保障,更是让下层发挥能动性的有利途径。检察机关尤其是基层检察机关应该从实际出发,逐步解决制约检察机关工作及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要争取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的支持,在编制、经费、装备等方面大力对检察院的支持力度。按照中发[2005]15号文件的要求,积极向党委和政府反映,把检务保障、提高检察机关的装备和信息化水平纳入发展规划。在基础建设同时,要勤俭办事。要积极贯彻落实高检院会同财政部门下发的《关于制定县级人民检察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意见》,做好经费保障③,不能让缺乏经费成为制约业务的“瓶颈”。

2、以人为本,完善检察后勤人事制度。多年来的人事制度告诉我们,检察后勤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的“具有宏观思维和现代司法理念、政治过硬、思想敏锐、办事干练、作风优良、廉洁勤政、甘于奉献”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很多基层院的做法是把不会办案的干警调入后勤,这种做法较为偏见。以人为本我们首先在选拔用人上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使后勤人员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合理搭配,分工负责。培养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后勤保障人才。其次要加强后勤人员素质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手段,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后勤管理队伍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参谋助手、服务能力,打造一支“懂经济,会管理,能协调,肯吃苦,洁自身”的复合型后勤管理队伍。复次我们要注重培养稳重、踏实、仔细的工作作风。确保检察干警认真、仔细、耐心地做好每件事情,在细中求精,精中务实,实中求细,取得领导满意、大家满意的好效果。最后,我们要加强感情交流,使干警心理无负担,无跳槽思想而影响工作。

3、加强检察后勤机构科学设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检察经费保障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指出“地级检察院和有条件的县级检察院也要设立即划财务装备工作专门机构”。这对检察院设置后勤管理专门机构提供了依据。④因此,笔者认为,检察院应该设立科学、独立性的后勤管理部门。如设立财务装备科或后勤管理部或服务中心等用于后勤服务专项职能机构,同时要列入财政预算,最好是能把办公室文秘、档案、统计等管理进行分离。从而减轻“倒金字塔式”(一人兼有多项工作)的机构设置中一对多的工作压力。附随与检察业务同等的绩效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综合工作职业标准,这样能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有利于优化检察后勤服务职能。

4、检察后勤干警行使管理职责,要正确处理“管”与“理”。一是要有大胆管的意识。后勤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续,大至钱财管理、安全保卫,小至一张纸、一个信封的使用等等。因此,后勤部门领导要通过多种方式强化管理,狠抓规章制度落实,使每位后勤人员每天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有超前意识,做到自我管理,自觉管理,养成好习惯、好作风、好传统。二是科室人员要有认真理的意识。全科人员以最小的投入、最低的物质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为目标,克服资产管理中“重购置轻处置、重使用轻保养,重占有轻管理”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检察机关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需要⑤。

5、跟新服务理念,注重创新管理模式。现在的检察院后勤管理体制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封闭格局,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检察业务工作的需要,应改革服务体制,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机制。做到从管理方法上,由单位的行政管理向科学的经济管理转变;从服务方式上,由行政型后勤向经营型后勤转变;从服务范围上,由封闭式向开放式服务转变;从经费来源上,由供给型向经营型转变。强化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更要有为的岗位意识;强化人人肩上有担子的责任意识;强化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服务意识。后勤管理工作要紧跟法治理念教育服从、服务于检察工作大局,使管理更加科学化、程序化和法制化,使服务更加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人性化。

6、加强后勤保障,注重检察后勤管理制度建设。一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检察后勤工作。领导要高度重视和支持后勤保障工作的开展,并加强管理,结合单位检察工作实际做出一定的规划。二是要完善和健全部门职责、规章制度、工作规程、考核标准、惩罚机制等一系列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长效性的检务保障工作制度。三是要尽量做到财务公开,征求干警意见,尽量满足检察业务要求。

注释与参考文献

①克劳塞维茨:(1780-1830,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战争论》(译)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②周其华:《中国检察学概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1996年第一次印刷第409页第四章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编写49页载贾春旺2006年1月5日《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的讲话(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