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乡村教师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差距增大带来的不平衡心理问题
城中村改造后,随着财富的倍增,村民之间的经济差距也被放大了,因此村民之间阶层分化明显。有少数人由于改造前地理位置优越,又有经济头脑,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而改造后又凭借补偿款做生意,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也有部分村民没有什么技能,文化程度低或缺乏做生意的头脑,仅靠一点补偿款维持生计,生活水平逐渐下降;还有一部分村民生活水平介于二者之间。这种阶层分化,极易造成村民心理上的不平衡,形成社会隐患。
(二)素质障碍带来的不文明行为问题
为获得城中村村民文明行为现状的第一手资料,笔者对衡水市前里马村和青杨树村的部分村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出以下两个典型特点:城中村村民在对市民文明素质认知和行为层面具有较大的差距。城中村村民在文明行为的过程中,明显的存在着公共意识不强的问题。
二、城中村村民市民化中的思想教育研究问题分析
(一)自我价值感低,理财能力不足
拆迁暴富后的非理性消费,其实质是一种精神需求的满足。因为自我价值感比较低,需要通过买好车、买高档服装等最直接、最简洁的表达方式展示自己的财富,炫耀外在的价值。如果仅是如此,还不至于造成对社会的巨大危害。但是人在没有更高的价值需求时,低级的需求会表现得更强烈,极易滑向犯罪的深渊,而且这种不适当消费,助长了一些人的消极人生观,从长远看,其沦为无业人员甚至返贫的情形将可能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应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知识技能短缺,主观进取缺乏
知识技能短缺,是造成差距增大的客观原因。据调查,衡水市前里马和青杨树村村民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0%左右。虽然改造前也存在这种情况,但因为那时大部分村民的收入来源为出租屋,因此知识技能的短缺对收入的影响没有明显显现出来。而改造后,火爆的出租屋经济消失,村民需要其他的收入来补充,所以这就与他们的职业相关,而职业又与知识技能相关。知识技能的不足使得他们难以获得之前的收入,社会经济地位逐渐下滑。缺乏积极进取精神,则是造成差距增大的主观因素。城中村出租屋经济使得许多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既不劳动也不读书,成为主观剩余劳动力。
(三)教育效果不佳,监督制约不力
城中村村民不文明行为特点的形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宣传效果不佳。在对城中村村民群体的走访中发现,目前关于村民的教育仅仅是停留在零散的宣传教育上,并没有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规范教育。监督制约不力是村民文明行为有失偏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村民面对新的生活环境,一方面需要重新学习新的生活行为规范,另一方面由于其自身习惯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仍会出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这就需要必要的制度惩罚措施,不断对他们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负强化,从而消除新市民的不文明行为。
三、城中村村民市民化中的思想教育研究对策及建议
(一)反面警示,正面引导
对于拆迁暴富带来的非理,一方面可以利用大量直观的事例促其警醒。采用多种宣传渠道,比如故事栏、露天电影、社区舞台宣讲众多暴发户在短时间内败光家产的故事。并对作为消费主体的年轻村民进行重点教育,使其明白他们的富裕与劳动、智慧无关,纯粹是搭上了城市拆迁改造的“快车”,带有某种偶然性与侥幸。另一方面,要加强正面引导,帮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打理财富。昆明市联盟路街道开展的“立志工程”就十分有效。他们聘清专业理则师给村民们讲课,深入浅出地教村民正确的消费、理财观。村民是最实在的人,看到哪家哪户赚了钱,自然就会跟着投资。
(二)务实培训,转变观念
为解决村民知识技能短缺的问题,应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就业培训。首先,要了解培训对象。政府可通过调研,详细了解城中村人现有的文化程度,就业意愿与就业倾向,结合市场需求,加以引导,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其次,要突出实效性。重点开设了计算机操作、电了装配、电焊工、钳工、园林绿化、家政服务、缝纫洗烫、小区保安等培训班,做到急用先学,学以致用。在培训的同时,要引导村民转变观念。
(三)专门教育,多样惩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新手教师 逆向文化冲击 文化适应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Rural New Teachers' Reverse Culture Shock and Adaptation
DUAN Runhan
(Facult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ccepting urbanization oriented rural education, and la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comprehensive urban culture received baptism rural students in their hometowns to teach the mother to re-adapt to the culture - culture in the country, suffered a scholar Scheuts (Scheuts) proposed "reverse culture shock" to solve this impact is reasonable or not, will not only affect rural novice teachers' normal working life, forming a good cultural mentality of rural students, or even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rural teachers. The reason for this reverse culture shock is mainly rural novice personal knowledge questions, rural education and rural schools away from the huge imbalance in cultural evolution an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other factors. Good cultural adaptation needs of individuals, schools and countries united together.
Key words rural teachers; new teachers; reverse culture shock; culture adaptation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逆向文化冲击
“逆向文化冲击”最早由学者斯格兹(Scheuts)于1944年提出,原意是针对一些出国人员在离开本土相当一段时间内,经历了异文化的冲击、适应过程后,回到母国时对于曾经熟悉、现在却可能是陌生的母文化环境产生的类似于进入新文化后的不熟悉、误读现象。①本文将这个“逆向文化冲击”概念引入到乡村新手教师的研究中来,基于下面三个理由:
第一,城乡文化的巨大差异,是乡村新手教师回乡过程中产生“逆文化冲击”前提。第二,乡村新手教师在生命成长过程中接受这城乡两种文化的深刻影响。乡村新手教师自小生活在乡村,接受者乡村文化的耳濡目染,虽然接受者城市化取向的中小学教育,对于城市生活产生一定的想象,甚至有的在城市文化的关照下鄙弃乡村文化,但是由于乡村教育与乡村生活的严重脱离,让他们对于城市文化并没有深刻的感受,主要还是依托于乡村文化。②进入大学后全方位接受着强大的城市文化洗礼,城市文化才在他们身上落下不可磨灭的痕迹。第三,乡村新手教师受到的“逆文化冲击”,不仅表现在理论上,更体现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笔者通过随机对一些乡村新手教师访谈了解到,一些乡村新手教师极为怀念城市生活的美好,埋怨乡村社会生活的粗俗单调,有的沉迷到电脑网络中去,有的则通过考研,公考或是调到县镇学校,以摆脱乡村教师身份。
综上所述,本文将“乡村新手教师逆向文化冲击”概念界定为:出生在乡村,受到乡村文化深刻影响,但接受城市文化趋向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最后返乡任教的乡村新入职教师,在重新适应母文化——乡村文化过程中遭受到的不适应现象。并根据乡村新手教师的具体情况对其逆向文化冲击心理变化过程进行了一定的修正,提出了三阶段说,即沮丧阶段、调整阶段和适应阶段。
2 乡村新手教师遭受“逆向文化冲击”的原因
(1)乡村新手教师自身的认识问题,造成的乡村文化再适应过程中不适性。首先,乡村新手教师很少对可能会遇到的母文化的适应问题有心理准备,其次,是乡村文化自身的变化造成与乡村新手教师心中的家乡概念有所差别,再次,是乡村新手教师没有认识高等教育经历对于他们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改变以及这种变化对他们与母文化互动的影响。
(2)乡村新手教师接受的远离乡村的教育,致使重新应付乡村文化无所适从。首先,近代以降,国家权力的下沉,学校进入乡村社区,推行的是普适的科学文化知识,乡村社区以外的文化和知识技能开始取代社区传统,地方性知识被迫退居私领域内,乡村教育不能满足乡村的生产生活实际。③一方面致使新村新手教师难以在乡村教育中学到应付乡村的生产生活知识,另一方面以城市化为取向的乡村教育,漠视甚至贬斥乡村文化,再加上乡民们功用化对待乡村文化,以逃离乡村为目的乡村新手教师,很难有热情学习与乡村有关的知识。
其次,乡村教育这些年来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致使教育内容远离学生生活,乡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致使乡村新手教师重新面对乡村生活生产的问题时难以应付。
(3)城市文化的强势入侵下,乡村新手教师在乡村难以找到归属感。在文化进化论的视野下,乡村文化成了城市文化的延伸,是城市文化的发展前的落后阶段,新村新手教师社会或者教育中接受了这样的观念,以致信奉这样的观念,让他们难以找到乡村文化的价值,甚至漠视或贬斥乡村文化,因此在他们回到乡村社会时,寻找不到自身的价值感和归属感,难以融入乡村社会。④
(4)城乡发展之间的巨大差异,致使乡村新手教师产生的“逆向文化冲击”。即便是在城市化迅速发展,城乡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城乡文化依旧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无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或者精神文化层面,接受过城市文化全面洗礼的乡村新手教师在心理上很难接受乡村,在生活交往方式难以适应乡村文化。另一方面,乡村学校教育较为落后,乡村教师的待遇福利较低,社会地位不高,生存环境较为恶劣,让乡村新手教师很难安于乡村教育,融入乡村社区。⑤
3 乡村新手教师遭受逆向文化冲击后的调整与适应
3.1 乡村新手教师个人层面
首先,应该认识到自身可能会受到的“逆向文化冲击”,积极地参入学校内外的各项活动,加强对于乡村文化的了解,与此同时密切乡村文化与课堂的交流,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改造和引领乡村文化的发展。⑥其次,应该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合理的认识城乡文化。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在某些方面的确有发展水平之差,但更有发展类型之别,应该尊重乡村文化的价值,这不仅是乡村教师自身应该具备的文化价值观,乡村新手教师还应该把这种观念带入课堂,让乡村学生也形成良好的文化价值态度。⑦
3.2 乡村学校层面
首先乡村学校可以建立新老教师“师徒制度”,一方面可以促进乡村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在老教师的帮助下,新手教师可以快速融入学校生活以及社区生活。其次,乡村学校可以加强学校与乡村的互动,为乡村新手教师融入社区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再次,乡村学校应该积极关心乡村新手教师遇到的各种困难,给以温暖帮助。
3.3 国家与社会层面
乡村新手教师遇到的逆向文化冲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城乡发展巨大的不平衡,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乡村教师的工作待遇太低。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提高教师待遇,关注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状态,需要国家持续不断地努力。
注释
① 李晶.逆向文化冲击中文化适应[D].上海:复旦大学,2008.
② 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30.
③ 张济洲.乡村教师的文化冲突与乡村教育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2008(9):73-76.
④ 段会冬.乡村教师文化困境的再思考:对《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与出路》一文的回应[J].上海教育科研,2011(11):40-44.
⑤ 侯中太,蔡永红.农村教师生存困境与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2(10):32-35.
论文关键词: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对策
一、端正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态度
(一)继续教育尹学历补偿教育
在继续教育过程中,有相当比例的农村幼儿教师希望通过继续教育获得高文凭、高学历,以弥补自身职前学历的不足。教师们这种对更高学历的追求是好的,但是想法却是不对头的。他们没有认识到继续教育不仅能拓展教师的视野,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而且能激发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没有认识到继续教育的主旨是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的高低不是一纸文凭就可以敲定的,不能以形式代实质,以文凭代水平。
(二)继续教育尹一次性培训
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是一次性的在职培训,它不是“管用一生”的教育而应该是“贯穿一生”的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农村幼儿教师不能抱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他们需要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而继续教育正是终身教育的形式之一,应该认识到继续教育的连续性和长期性,认识到继续教育是持续不断贯穿一生的行为,个人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成长发展,就要不断进行进修培训,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继续教育尹“要我学”
农村幼儿教师应该提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认识到继续教育不是迫于上级压力“要我学”的教育,而是着眼于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我要学”的教育。幼儿教师应该从自身专业发展的角度认识到继续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更新观念,端正态度,树立全新的继续教育理念。
二、明确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
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是在尊重幼儿教师差异的基础上,努力优化幼儿教师的智能结构,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以适应农村幼儿教育的需要。通过继续教育,幼儿教师在掌握幼儿教育最新改革动态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幼儿教育观念和专业知识,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掌握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使自己更好地胜任幼儿教育工作。
三、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
(一)教育行政部门方面
1.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认识,重视农村幼儿教育。高度重视农村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把教师从自然成长过程转化为自觉提高的过程,这是终身教育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统一管理和整体规划,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农村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使继续教育的开展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实现依法施教、依法促教、依法治教,同时用法律来保障农村幼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合法权益。
2.优化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继续教育课程要因需而设,即在充分调研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设置与被培训者的需求尽可能相一致的课程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受训者的反馈作适当调整。就其内容而言,既要有理论的支撑,又要有实践的依托,同时还要架构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二)幼儿园方面
农村幼儿园应根据实际需要广泛借鉴城市幼儿园的继续教育运行程序。比如,有些幼儿园将参训者分层,如按职称分为新教师培训、初级职称教师培训、中级职称教师培训、高级职称教师培训等,或按教师从教的熟练程度分为新手教师培训、熟练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专家教师培训等。分层次分批地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分层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教师群体的多样化需要。
四、丰富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
(一)建立以园本培训为主体的继续教育模式
农村幼儿园发展遇到的首要困难是资金的短缺,因此,有些农村幼儿园教师走出去接受专门培训的机会非常少。而进行园本培训是可行的。园本培训的内容非常灵活,可以对新来的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可以针对教师们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可以强化教师们的终身学习意识;有的教师参加了学前教育学历班的学习,之后可以将所学到知识再传授给幼儿园的其他老师,这样既节约了学习成本,教师们的知识也逐渐丰富了。
(二)以研代训,以研促训,研训结合,提高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能力
调查发现,农村幼儿教师科研意识比较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进行教育科研是幼教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它可以使教师从经验走向科学,从教书匠走向教育专家。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承担课题研究并使其顺利通过鉴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选定课题、组织申报到调查分析、写作报告等等老师们要搜集大量的教育材料,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从中完善和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教育研究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是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一种有效渠道。
(三)积极探索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操作模式。地方政府和国家应加强县、乡两级教师培训、进修机构建设,逐步建立以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为重点的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体系。针对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现状组织他们加强对教育管理、儿童心理学、儿童卫生学等理论的学习,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五、明确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
(一)深化对农村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继续教育,农村幼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幼教工作尤其是农村幼教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职业认同感,必须清醒地看到,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积极的态度、广泛的兴趣,发现和发展儿童的潜能,将为人一生的充分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强师德建设
对幼儿教师进行以“三爱”为核心的“爱的教育”,即爱农村幼教事业,爱孩子,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孩子是幼儿教师最宝贵的品质。教育需要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为人师表是师爱的重要体现,一位高素质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具有良好修养和情操的人,教师要为人师表,用美的形象,美的人格去感染孩子,引导孩子,这是一种无声的爱。
(三)加强新任幼儿教师的人职教育
加强对新任幼儿教师的入职教育,使他们尽快转变角色,尽早适应工作岗位。
(四)实现不同层次教师的共同成长
通过继续教育要使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都有阶段性的发展。有研究者提出,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要想收到预期效果,真正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就必须努力做到既“居高”而又“临下”。所谓“居高”,就是要帮助幼儿教师努力占领幼教专业知识和幼教理论发展的“制高点”,研究探索幼儿教育教学改革,有理性思考的高度,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的水准上。所谓“临下”,就是指导幼儿教师学会运用最新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教育理论成果,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这为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家访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班主任搞好本班工作的重要补充。家访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影响社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参与和支持,进而影响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现在,在交通方便的城区,家访是一个很简单的事,而在部分农村,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家访却没有能发挥它的作用。我认为班主任、科任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充分认识家访工作的重要性。把家访工作做到实处。
一、正确认识家访工作的意义
学生心智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校内的教学只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校外的各种环境因素对学生的成长亦会产生重大影响。班主任是学生学习和思想教育工作最直接的负责人,要搞好本班工作,教育和引导好每一个学生,首要的前提工作是要了解学生。家访是了解学生校外生活状况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并结合学生在校内的表现,班主任才能对学生有一个较全面和正确的认识,才能有的放矢,困材施教,教育和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家访还可促进学校与社会、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动员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
二、良好的师德是有效家访的前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未来接班人的神圣职责。因此班主任须有百倍的爱心,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投入到教学、家访等工作中去,以取得社会的支持、家长的信任和学生的爱戴,进而为搞好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一个缺乏爱心、缺乏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教育工作者,是不会去全面了解学生,也就无法教育好学生的。
三、统筹安排,讲究方式是家访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做好家访工作,引导和教育好学生,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必须明确目标,做好计划,讲究适当的方式方法。具体为:
1.周密计划,统筹安排。由于班主任工作大多比较繁重,班上人数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做事前计划显得十分必要。开学之初,应做好家访工作的计划。明确目的,对家访的重点、难点、数量、时间等作细致的安排,家访后,要做好记录存档,及时跟踪反馈,才能不断提高家访的质量。
2.有的放矢,注重实效。班上学生多,情况各异。因此,家访应区分轻重缓急,不可一刀切,应把后进生和特困生作为重点来安排。通过实地访察,及时了解后进生的形成背景和特困生的家庭环境状况,便于班主任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对“两生”给予关爱和教育,对转变后进生,鼓励帮助特困生,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
3.尊重家长,实事求是。家访的成败,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班主任对优生、后进生、特困生的家长等不能按个人偏好来看待,应一视同仁,均给予他们同样的关爱。家访时,要全面、客观、公正的反映学生的在校情况,对优生,不能一好百好,忽略他们的缺点;对后进生,不应以偏盖全,说得一无是处,应看到他们的优点;对特困生,要鼓励他们树立信心,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教师除了教本,就是教参,根本没有其他可以借助的教学工具;学生学了教材,很少有课外补充学习材料,满足实际教学活动中需要的优质资源极其缺乏。
软件建设滞后
近年来,特别是“两基”实现过程中,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拨款新建、翻建、改建、扩建中小学校舍。表面上,各种硬件上去了,而实质上阅览室中的图书匮乏,电脑室里的电脑陈旧,加之计算机专业教师缺乏,致使绝大多数学校的电脑室处于瘫痪状态。再加上农村学生学习生活单调,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部分条件优越的家庭,则想方设法把孩子转到教育条件好的县城学校去就读,使得农村小学或教学点上学生外流现象严重。
师资力量过于薄弱
许多农村小学无法及时补充新的教师,使得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失衡,中老年教师占多数,英语、信息技术及音体美等学科缺乏专业教师。在农村小学任教的教师大部分是老教师,因信息闭塞,学习培训的机会少,造成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法传统、简单。由于长期工作在农村,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社会、家长对教育的关注度低,导致部分教师不思进取,工作缺乏激情,养成松散习惯,难以专心教学。再加上教育评价机制的不健全,使得教师缺乏竞争意识,没有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水平,教师整体素质和教研水平不高。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问题;对策
课堂理论性灌输和实践教育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形式,其中实践教育教成为关键的教学环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部分高校可能过于重视课堂理论教学环节,却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教育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不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中,必须积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较高的教育教学效率。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育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普遍存在教育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的问题,教学中大多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大多沿袭“满堂灌”现象,社会实践教育教学环节较为薄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式强调理论需要灌输,加强课堂理论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对理论教育的理解程度。但部分老师授课形式较为单一传统,教材教学中缺乏创新的案例,忽视了理论课的开放,从而降低教学效果。部分高校教师只注重教育信息从师到生的单向流动,导致学生对理论产生反感心理,不利于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1.2 教学实践无章可循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局限于课堂教学,由于实践环节无章可循,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明普遍存在以下现象:没有拟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缺乏晚上的教育体系;教学要求及教学标准不明确等。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划分为“课内”、“课外”,从而减少了实践教育教学总时数。
1.3 操作难度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育教学具有宏观、广泛等特征,不利于社会实践教育教学的顺利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育难度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难以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课堂;难以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组织;实践教育教学效果评估较为困难等。
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对策
2.1 合理设计社会实践教育教学方法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中,首先根据课程内容的性质与特征,落实各项实践教育教学目标,明确设计教学方法和途径的分类。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包括:基本原理课程、中国化课程、日常思想品德及法律行为规范课程等类型。各类型课程相辅相成,各具特色,侧重点各不相同。比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进行调查社会专题,了解社区到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法律与思想品德类课程教学中,可根据实际的理论教学进度,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与校园环境,积极开展以下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比如:“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思想道德调查”等,通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形成规范的思想道德行为,增强社会实践教育环节的可操作。
2.2 实现教学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育教学的时效性,其关键在于全面整合学校、社会、教学资源等,提高校内外教育力量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在实际的教学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拓展到实际的社会生活中,统筹结合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比如:“三下乡”活动、社团活动、结合考察和实习实训等。同时,制定统一的社会实践教育教学方案,整合相应的教学资源,形成强大的合力。比如,在每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由教学主管院系与相关的部门根据课程的主要内容,从而制定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落实可行性的考核评估办法,并共同组织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
2.3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正确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确保较高效率的理论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从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做到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实践教育教学水平,注重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次教学,有机结合教材、教学与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参观和社会实践活动,认真学习先进社会实践教育教学方法,实践教育教学环节中正确指导学生开展高效的实践活动。
2.4 指导大学生投身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
作为大学生应该具备文明礼貌意识、助人为乐意识、爱护公物意识、保护环境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民族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历史使命意识等。比如,通过利用校园宣传栏、橱窗、宣传碑、板报等环境进行宣传诠释国内外名人、名言、名句等,从而对学生的为人处事原则及其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提高广大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指导中,应该指导大学生体验机关、企业、农村、社区等环境生活,积极参与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等活动,在各实践活动中了解我国具体国情,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2.5 推动社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建设
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必须从源头抓起,高校党政领导必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原则,设立实践性教育教学专项基金,为制度、人力、经费、交通等条件的实施提供充分的保障,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展开。同时,应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址、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资源,进行建设社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在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中进行磨炼学生奋斗意志,使其形成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大多存在形式单一、无章可循、操作难度高等问题,通过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实施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积极推动社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建设进程,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树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毛廷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广西教育,2010,30(18):41-42.
[2]张丽,贺彦凤,王桂枝.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12,30(11):160-161.
[3]吕金洲.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1,4(44):182-183.
[论文关键词]环境教育 广西乡村 生态文明
一、引言
生态文明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的一种文明形式。广西的乡村具体指县城以下的广大地区,以从事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且人口较分散的地方。近30年来伴随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同时,以土地退化、生态失调、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加速度发展的趋势,严重制约了广西乡村经济的发展。环境教育是以解决因人口增长、生产力迅猛发展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为目的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它是指导调整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它可以实现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因而成为研究的热点。
二、广西乡村环境教育现状
(一)有环境教育氛围的影响
环境教育是树立环境意识的基础、是防治环境污染的手段、是贯彻环境、资源法规的有力保证、是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关键;学习会通古今与东西的生态思想,是当今人类的选择和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环境教育工作的实施,需要通过密切结合行业来开展,中小学的基础课程的教育工作中开展实施生态环境可持续教育的研究,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也可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在中学化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的实施,尤其在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通过加强野外教学提升环境教育效率。此外,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学生要培养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大学在可持续发展事业中应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产业发展中如生态旅游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可以说,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保持与国内的环境教育同步。
(二)有环境教育的迫切性
依据当前的广西生态环境分析显示,生态环境潜在脆弱区所占比例为12.65%、轻度脆弱区44.97%、中度脆弱区20.98%、重度脆弱区11.89%、极度脆弱区9.52%;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分析,广西的环境质量已在迅速地下降。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原有的环境自净能力的自然循环被破坏,致使农村的产业结构从自然和谐型转变成自然危害型;环境污染向农村转移的严峻现实,城镇化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面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加强宣传教育是首选途径,迫切需要建立环境教育的机制。
三、广西乡村环境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国家发展的新要求
环境教育的发展是时代的要求。2012年党的十报告直接提到“生态”或“环境”字眼的地方达45处,相比2007年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的多出27处,相差仅仅5年的时间里对“生态”、“环境”的大幅关注,说明是针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现实的深刻反思,是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情感、价值和态度,是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体现了努力建设美丽新农村,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决心。
2.环境法律制度的保障
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颁布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2007年该区党委、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生态广西的决定》,明确了生态广西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2010年该自治区政府《关于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共同推进广西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合作协议》。2011年该区政府审定《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倡导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保护和修复广西生态环境。以上提高了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提升了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为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了法律基础。
(二)挑战
1.实施正规教育的师资落实不到位
宏观上,从1992年后《中国21世纪议程》的推广,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在环境教育学科层面相继得到建设与完善;按照国家的要求,在基础教育的《科学》《地理》课程纳入环境教育的内容。
在广西乡村的小学和初中学校里,小学的《科学》和初中的《地理》等课程中纳入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此外,在高等学校也普遍开设《发展与环境》课程,设立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生专业等,总的来说,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然而,环境教育的师资力量单薄甚至缺失。2011年调查广西乡村的13789所小学、8732个教学点的《科学》教师的配备情况,基础课程中的《科学》课程基本上没有配备科学专业教师;学校对《科学》课程的实施有极大的随意性,可上可不上,任何专业教师都可以上课,上课也是简单的。非专业教师的上课仅凭自身长期以来形成的自然研究的传统,让学生去亲近大自然、了解生态,实施传统的社会教育,但是对学生们进行环境平等和社会变革以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缺失的。有证据表明,学生们不具备对环境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以及采取一定行为的能力。从初中的《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的实施来看,2012年,随机对广西30所乡村初中学校《地理》课程的教师配备情况调查,结果统计显示30所学校中有10所初中没有配备地理教师,剩下的20所初中合计仅有38位地理教师;38名地理教师在30所学校合计的教师数2039人中,占1.8%;总学生数25363人与地理教师38人比较,比值为667比1;可见,地理教师辐射力的力单势薄且进行环境教育的不到位。不仅如此,如果地理课堂进行环境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搞实践活动导致学生兴趣转移到地理学科,还会遭到学校领导及其他科目老师的反对;为此,《科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的效果不佳。具体的表现为学生对现实环境中有生活密切联系的事物、现象好奇心淡薄,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以及爱护环境的行为和习惯漠不关心。可见,校内环境教育的有效性低,难以带动非正规教育、校外教育的延伸与发展、难以达到让学生从小就建立人与环境和谐的良好教育,也无法实现通过个体学生以点带面的给学生家庭其他成员的带动作用,营造良好环境意识的目的。
2.社会团体整合的教育力量弱
本来,广西的新闻媒体、企业、NGO、政府、学校、社区、家庭乃至各类教育场所等社会单元都是非正规环境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和倡导者。然而,针对广西乡村的具体情况,利用自身的优势,实施相关的各类环保会议、环境主题展览、竞赛活动、环保教育培训、专题性环境教育活动等有目的的宣传教育活动极少,更谈不上拓展环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把环境教育引入到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来实施。当下乡村的人们还普遍停留在资源的开发利用全是为了致富这个目标的认识水平上;乡村农业和生活等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溉、畜禽养殖及农业生产废弃物从不处理的现象极为普遍。完全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网络等工具的使用,展开公众参与的环境教育的力量,但是,现实的情况显示,现代交流手段与乡村环境教育的整合度低,只能让乡村的环境越来越糟糕,渐渐丧失了乡村原有的生态优美的优势。
3.制度建设的迟缓导致环境意识不强
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增强乡村全民环保意识、生态意识,需要通过教育互动、建立保障支撑作用的环境制度来进行。然而,广西的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具体表现为,2006年广西自治区政府才颁布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2007年广西区党委、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生态广西的决定》才明确了生态广西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2010年广西自治区政府签署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与《共同推进广西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合作协议》。2011年广西区政府才审定《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从宏观上来看,可以说2006年以前,广西对环境保护的制度层面上的支持意识和实践有较长时期的缺位,也就谈不上环境教育的广泛实施。但是,与每一个人的生产、生活活动息息相关的环境,其质量的优劣如果没有全民的关心、参与和身体力行,就难以解决环境问题。环境与人的相关性的自觉表现来源于人的实践性,而人的素质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国民素质水平的高低又取决于环境教育。
四、应对的措施
(一)强化乡村环境教育的观念
加强环境教育力量系统的建设,通过校内外的教育、正规与非正规的教育,扩大关心和关注的范围来把个人、环境、集体的价值联系起来,建立可持续性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需要、理解以及期望的紧密性,建立一种对环境、对他人和未来的责任感,并把这种责任转化为个人和集体生活的行动的信仰、知识和技能;强化在尊重他人及其文化的同时,达成与理想、环境的合理的平衡,通过识别个人行动与集体行动、外部事件和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形成对环境不确定性做出积极反应与自由的、有益的质疑的能力,努力使乡村的人们养成一种环境整体性的视野,形成一种内化的自觉性的环境教育的观念。
(二)整合环境教育的力量
首先,把可持续发展理念整合到地方政府的工作中,并联合地方政府和乡村共同促进。设立环境协调人员对乡村环境教育从规划到活动实施进行有效性的指导,强化环境教育作为乡村的个人的一种终身学习的目标与任务来执行。其次,强化乡村学校的《科学》和《地理》教师队伍的建设,使在校的学生能够得到专业的引导,能够从粗浅的了解,到深入体会环境教育的意义,培养学生关注自然与社会以及对生存环境的洞察力与理解力,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而提升学生对生存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感知力,实现以点带面的效果,即通过学生带动家庭成员、亲友及邻居,认识环境与社会的重要性,促进乡村社会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再次,复兴那些曾经构成教育体制的基本所固有的、进步的价值观的方法,尽可能的与乡村宗教、祠堂生活有效结合。因为,参与到乡村有世俗标志且象征着积极向上的宗教的社团系统中,其中的权威人物能够抓住足够多的人,能将环境教育实践提高到更高的层次。最后,利用手机、电视、网络的交流通道,持续性的传播相关乡村环境教育信息,使环境教育的内容被乡村大众内化成为可能。总之,整合社会的力量将富有建设性的环境教育理念及内容传递下去,从而实现环境教育的构想。
(三)优化环境教育的制度
环境教育是一个社会学习的过程,人们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不断进行价值、技术、法律和制度等方面的反思,随时能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持续性联系的各种行动。为此,所使用的策略和方法,尤其是环境教育的制度的建立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其特别的重要性。宏观上,从乡村环境教育研究到强调其中的复杂性,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已经发展了20多年,然而,在环境中的教育和关于环境的教育这两种形式仍占优势,这仅是一种松散型的感觉式的教育模式,缺少实效性。然而,共同的环境责任是制度的要求,建立来源于乡村的核心价值的环境教育制度,那么,社会责任的道德意识、劳动力的期望,就能通过从上至下和从下至上的各种活动来实现,面对即将到来的“后现代”世界的可能及其所面临的困境而言,将是必不可少的;制度让人们参与以及它所带来的变化,才是乡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论文摘要:由于外来文化的强势介入,乡村社会面临着严重的文化冲突。在这个文化语境中,乡村教师在专业身份、文化身份、社会身份和个体身份方面出现了严重的认同危机。对此,应以乡村文化一体化和乡村教育一体化的思想为指导,加大提升乡村教师教育信心的制度建设,加深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加大乡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参与力度和个人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加大乡村教师公共精神的培育,重塑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信心。
论文关键词:文化冲突 乡村教师 身份认同
在我国逐步实现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外来文化的强势介入,乡村文化没能坚守自身的文化特质,在时代洪流中逐渐衰落,乡村社会正面临着严重的文化冲突。在这样一个文化语境中,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中为数不多的文化人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
一、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
乡村教师作为一个“身份”的标记,“包含了制度性的‘权利’(rights)和心理性的‘认同’(identity)两个组成要 素”,它既是个人认同的身份,又是制度赋予的身份,也是社会认可的身份,是个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具体来讲,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体现在其专业身份、文化身份、社会身份和个体身份上。
1.作为教师的专业身份
在过去相对静止的社会中,知识更新换代速度较慢,乡村教师凭着自己上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尚能应付日常的教育教学。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课程改革的实施,乡村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越来越难适应形势的需要。在多数农村学校,自然环境恶劣、信息闭塞、工作压力大,乡村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对于教书育人的信心不足,出现了“懒教”和“厌教”的现象。于是,很多家长不再相信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条件较好的城镇里学习,乡村教师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矛盾的专业发展困境。
2.作为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
乡村教师除了具有教师的身份以外,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人,是乡村社会中唯一以知识为职业的知识分子。所谓乡村教师的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就是指乡村教师代表的文化性和公共性。除了教书育人,他们还应具有敏锐的社会意识和为公众服务的精神。可是,当前的乡村教师却严重缺乏这种社会意识和公共责任,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放弃了应有的文化担当,面对着代表主流形态的城市文化,逐渐迷失自我,陷入尴尬的文化困境中。“下课的钟声已经敲响,知识分子的‘导师’身份已经自行消解”。作为身处乡村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乡村教师们公共精神在日益狭窄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教育的挤压下,在城市化、工业化和市场化浪潮的压抑下,被不同程度地削弱了,相当一部分乡村教师甚至已经丧失了文化想象力和价值认同的能力。
3.作为乡村人的社会身份
我国多数的年轻乡村教师是在“离农教育”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接受的是城市教育,最后大多是无奈地回归到乡村中去的。他们普遍具有“学历高、追求多、住得远、跑得快”的特点。乡村教师居于乡村,却一直想逃离乡村,对城市充满着向往,他们不愿参与乡村事务,不跟乡村人交流,对乡土人情缺乏了解,对乡土文化选择漠视。在乡村公共事务的活动中,乡村教师不自觉地蜕变为“他者”身份,成为乡村社会中最熟悉的陌生人。梁漱溟曾经指出:“如果政治家或教育家,站在乡村外头说,‘我给你们办个小学吧’,一上手即与其本身隔离,一定是办不好的。”
4.作为世俗人的个体身份
二、文化冲突下的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
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是结构性和建构性的有机统一。所谓结构性的身份认同指的是制度文化、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对乡村教师身份的形塑;所谓建构性的身份认同指的是个体自我价值和地位的主动确认和选择。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一种生命机制。乡村教师出现的身份认同危机实际上是文化认同危机。从文化冲突的角度分析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对于我们从根本上理解乡村教师的处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1.物态文化的冲突
物态文化以知识观为主要表征。对于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来讲,彻底转变知识观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由于知识观的错位,或者是知识类型的相互冲突,许多乡村教师陷入了文化困境,出现了专业身份的焦虑和迷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乡村教师面临的难题是,到底选择普世知识(城市知识)还是地方知识;是选择科学知识还是人文知识;是选择专家知识还是个体知识;是选择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性知识。虽然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戏,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却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两难选择。运行十多年的新课程改革,以及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的“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基本上是在政策的指引下,根据教育专家的指导,面向城市进行的。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已经不再适用,对这样新的知识观又比较陌生,很多乡村教师因此茫然不知所措。以小见大,这反映的是一个共性问题。我们的教育改革并没有在起点阶段与知识的转型同步,这种知识观的脱节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乡村教师的地方知识、个体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严重缺失。
2.行为文化的冲突
在一个相对稳定静止的社会中,大家彼此相互了解。可以说,一个村落就是一个世界,基本上能自给自足,村与村之间来往并不多。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彼此信任是凝集乡土人情世故的通行证。伴随着行为文化的变迁、社会的转型,原来由彼此默契和信任构成的“熟人社会”慢慢地向由规则和制度构成的“陌生人社会”转变。这样一个看似具有进步意义的文化变迁却是以乡土文化的集体性失落为代价的。作为生活在乡间的知识分子,乡村教师最能感受到由于乡土文化的破坏所带来的文化阵痛和价值观的迷失。在传统社会中,乡村教师是乡村中的熟人。如今年长的教师已慢慢老去。接受现代文明洗礼、来自四面八方的年轻教师以纯粹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出现,他们已不再熟悉乡土社会,不再熟悉乡土人情。他们除了上课的时候接触乡村的孩子以外,不再与乡村社会发生任何联系。 "
3.制度文化的冲突 4.观念文化的冲突
从根本上动摇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当属观念文化。观念文化是以消费文化、传媒文化和贫困文化等为主要表现形态的,在乡村教师身上,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消费文化和传媒文化都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具有较强的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和娱乐性,并伴随着强烈的示范效应。它们都以城市生活为蓝本,以图像化的标志引导着广大乡村教师对城市生活的想象,将人们的消费兴趣转移到了商品的符号意义方面。同时也在解构着乡村文化,强化了乡村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脱离乡村生活的渴望。而根深蒂固的贫困文化就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使他们有一种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他们就如一群自我放逐的“文化边缘人”,一个个地游走在城市与农村的中间,向往城市又无法融入城市,回归乡土又不甘于现状。
三、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文化建构
我们应以乡村文化一体化和乡村教育一体化的思想为指导,冲破文化冲突的羁绊,立足于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加快完善教师身份制度建设,从“他者”建构和自我建构入手,重塑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信心。对乡村教师来讲,他者建构指的是制度保障和课程安排;自我建构指的是个体专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主动体认。
1.加大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的制度建设
立足平等原则和补偿原则,加快进行城乡统一的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加强县域内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制度。同时,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在工资方面对长期工作在乡村的教师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助标准。从制度层面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落后局面进行补偿,提高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乡村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待遇,让乡村教师能“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满意度和教师身份认同度。在此过程中,政府在强化教育的督导和监控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加深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的理解
乡村教师应该立足于“回归乡土”,重建和弘扬乡村文化,自觉摒弃文化进化论,重新树立文化自尊心和乡土自觉意识,不再将城市文化当做现代化的唯一标杆。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是不同的,乡土需求与城市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乡村教育自然有别于城市教育。乡村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本地发展优势,因地制宜,整合优势将其变为育人资源,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把乡土文化引入校园、引入课堂,引导乡村孩子理解乡村世界,填补由于乡村文化衰落而导致的乡村少年精神的空白。“营造乡村教育的文化想象空间,需要真正理解乡村、理解乡村少年的境遇的教师”。同时要改革目前的教师考核机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乡村文化有机地融入评价内容之中,考察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的理解,考察教师能否让学生获得发展的同时热爱乡土文化。在此过程当中,乡村教师应该是乡土文化身体力行的知情者和参与者,而不是“边缘人”和“局外人”。
3.加大乡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参与力度和个人实践性知识的研究
教师的个人实践性知识是一种特别的知识,是教师以其个人的信念、情意、态度等来统整他所有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依照实际情境为导向的知识。“它存在于教师以往的经验中,存在于教师现时的身心中,存在于未来的计划和行动中。个人实践知识贯穿于教师的实践过程”。它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主体性、实践性和情感性。对此,应该鼓励乡村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增强乡村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体意识。教师在学习和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能适时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机的融合。“关注教师个人基于教育情境和生活史的实践性知识,强调教师个人的专业自主选择性,则正是对身份认同的建构与确认”。因此,乡村教师实现身份认同,就必须对个人实践性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关注知识的实践性、个体性和建构性,关注知识产生的具体情境和价值取向的涉入。
关键词:组合体 机械制图 尺寸标注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142-01
在实际教学中,机制制图的教学内容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大都表现出盲目进行尺寸的标注,往往出现相关的不合理标注、重复标注、漏标和错标的情况,这种现象应该格外注意,应该机械零件加工成为废品,则往往是由于在零件图中出现的这种错误[1]。所以,这里我们研讨了相关在组合体尺寸标注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希望以下几点能够对于今年教学有所帮助。
1 重视正确进行尺寸标注的基础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调《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有关尺寸注法的规定,确保图样上所注尺寸能够满足标注尺寸的正确性的要求,这部分内容尽管可能以前已经在相关的制图基本知识课程中有所学习,但是,对于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来说,这仍然则是一个重要的基本和要求,应该严格要求学生进行国家标准的严格贯彻。
2 做好注重尺寸标注的完整性工作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的完整性,在教学中应该采用按形体标注,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能够较为容易掌握和理解,重点讲解好的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对应步骤[2]:
第一,利用形体分析的方法,若干个基本形体可以通过分解组合体而得到,这里应该把握相应的基本形式,对于基本形体则不用再细分。
第二,对于相应的长、宽、高三个方向在组合体中的尺寸标注应该落实好主要基准。确定好相应的尺寸起始的点、线或面。主要的尺寸基准在教学中的确定和选择,往往是选择相应的底面、重要端面、对称面和大孔的轴线等。但是,在实际中,学生还是难以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对于学生正确选择组合体的尺寸基准而进行引导,应该利用通过图例而进行尺寸基准的具体化展示。
第三,把握好先标定形尺寸、再标定位尺寸,最后考虑总体尺寸的原则,首先分解组合体,然后依次进行每个基本形状的尺寸标注。“先大后小”的方法则适用于每个基本形体的标注,先通过基本形体的定形、定位尺寸的基础上,然后对于面上的相应的定形、定位尺寸进行标注,这样能够有效解决重复标注、漏标和错标的情况,能够保持较为清晰的思路。组合体各组成部分的形状大小的尺寸则是所谓的定形尺寸,学生一般能够较为容易做到标注完整定形尺寸;确定组合体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的尺寸则是所谓的定位尺寸。在一般情况下的完整的定位尺寸,组合体各组成部分应该包括长、宽、高三个方向,但是,其在不同的情况下而存在不同的需要定位的尺寸。在基准和定位尺寸的认识方面,学生标注定位尺寸而出现的重复标注、漏标和错标等问题则是由于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在实际教学中,定位尺寸的标注方法应该多多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这样才能使得组合体定位尺寸的标注让学生所掌握。
第四,结合机械零件的加工,总体尺寸则应该充分考虑尺寸链的方法,理解尺寸不能注成封闭尺寸链形式等相关问题。空出最不重要的一段尺寸而不进行标注。学生不能够很好理解相应的不必注全总体尺寸的常见图形;应该在教学中解释好相应的尺寸标注合理性。
第五,进一步检查尺寸的完整性。相应的三类尺寸应该在标注组合体的尺寸后进行,去掉相关的多余部分。另外,看组合体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利用一定的单向逐一检查法,进行相应的各个几何要素的定位和定形。还判断完整的图形能否能够所标注的尺寸及作图方法重得到,能否用上每个尺寸。
3 达到尺寸标注清晰
为了能够达到,应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尽量使得同一基本形体的尺寸集中。尽量集中同一结构的定形、定位尺寸来进行标注,这样有利于图形的分析;另外,两视图之间最好进行标注两个视图有关的尺寸;在图形的两边进行分别的内、外结构的尺寸标注。
第二,在形状特征明显的视图上进行尺寸标注。物质形状特征最明显的视图上应该进行尺寸的标注,学生应该在图形分析的基础上掌握这个问题,各部分结构形状特征的视图应该在三视图中进行合理反映,并且进行尺寸的标注。比如,对于多个直径尺寸在同一圆心来说,在在反映为圆的视图上不应该集中标注;在投影为非圆的视图上进行直径尺寸的标注;投影为圆弧的视图上进行半径尺寸应标注,同时应该指向圆心;在反映其真形的视图上而进行缺口的尺寸的标注。
第三,要求排列整齐标注尺寸。对于相互平行的尺寸来说,要求大尺寸在外,小尺寸在里,按照大小排列,应该尽量排列整齐,这样能有效避免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的相交问题。应该在同一直线上尽量标注同一方向的几个连续尺寸;在视图外部进行尺寸的标注,使得虚线上标注尺寸尽量的以避免。
4 注重标注尺寸中合理性要求
这里所谓的合理性的尺寸标注,一方面能够标注尺寸的设计要求,另外一方面,还应该便于进行加工和检验。仅仅依靠制图课来解决合理的尺寸标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还需要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应越来越为丰富的实践加工制造的经验。把尺寸标注的合理性要求引入到相应的组合体设计中,有利于今后对于零件图尺寸标注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学习,尺寸标注对零件制造的影响都是从加工制造的过程进行考虑,使得学生对于组合体尺寸标注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能够掌握并有效解决。尺寸标注的合理性能够有效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组合体一些常见图形的尺寸标注问题,解决学生思维上的混乱,使得学生便于记忆和充分理解。
5 结语
组合体尺寸标注存在的一些问题能够通过上述几种教学方法有效解决,通过在教学方面的不断努力,同时,通过一定的练习,能让学生有效掌握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方法,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存在问题 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以教师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是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延伸。当前,许多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积极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一些问题,致使实践教学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一、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管理不规范。
当前,许多高校对开设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没有硬性规定,缺少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无课程计划,无教学大纲,实践教学随机性强。即使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往往也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二)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形式单一,主要局限于校外社会调查、社区服务、校外参观访问等常规性教学实践活动。如何根据课程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实践教学与学校团委、学工处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易冲突,协调整合困难。
(三)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与广泛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方式一般采取合班上大课、系统讲授的模式。学校在校外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参观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时,因经费和安全问题,只能安排一部分同学参加,难以保证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广泛性。实践教学作为正常的教学环节,应根据教学计划持续开展,但许多高校实践教学随意性较强。
二、原因分析
(一)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统一。
只有认真搞好实践教学,才能大大提高理论课的吸引力。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因为认识上的不统一,致使实践教学的安排不协调,达不到实践教学的效果。有的领导认为思政课不是专业课,不重视,造成上级主管部门对思政课的相关要求和制度落实不到位,实践教学过程不规范,统筹安排随机性强,教师的积极性不容易提高,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务部门认为如何搞好实践教学是教师自己的事。教师认为需要领导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才能顺利开展实践教学。在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看中的是专业水平,不关心思政课学得怎么样,影响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实践教学需要足够的教学资源。由于部分高校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支撑,实践教学很难有效开展。第一,教师少。由于高校扩招,生源倍增,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不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第二,活动经费少。实践教学作为思政教学的一部分,每个学生都应参加。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最基本要有路费、食宿费等。目前,经费不足是导致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展开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三,实践教学基地太少。实践教学不但需要充足的实践基地,而且需要不同类型实践基地的保证,才能满足不同的实践教学需求。高校思政课的实践基地太少,有的在校外没有固定的实践基地,远远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不少高校对思政实践教学缺乏科学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主要看实践活动是否开展、课时数量是不是达标,但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考虑不够。对学生的评价只看是否参与社会实践,对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却没有纳入考核。有些学校在实践活动Y束后,没能及时将考核情况反馈到班级,学生不能及时了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三、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计算机、手机的普及,大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畅通,获取新知识又快又广,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常态。只有加强实践教学,才能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实践教学能否有效开展,关键取决于学校领导、部门领导和教师重视程度的高低。无论校领导还是师生,都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学校要建立领导机制,为实践教学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确保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大胆实践,制订科学的实践教学计划,并在教学方法上精心准备、合理安排。
(二)拓宽思路,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
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形式,具体表现为:社会调查、公益活动、案例教学、校园活动等。正确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加强课堂实践教学。把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作为案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与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将课堂知识进一步活化,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各个学生社团的作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寓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中逐步提高素质,增强沟通协作能力。
三是认真开展社会实践。通过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逐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的能力。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围绕当地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认真开展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报告,为当地社会发展积极献计献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完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相关保障措施。
制定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管理制度要做到目标明确、过程规范、管理科学。一是要制订实践教学规划。为了给实践教学提供可靠依据,要详细制定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授课计划、组织实施形式、考评办法等;二是要把实践教学成绩纳入日常教学管理范围。三是学校要组建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学校实践教学相关工作。
增加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的投入。没有充足的经费保证,难以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开展比课堂教学要复杂。实践教学还涉及组织、场地、交通、住宿等一系列问题。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组织工作难度大,学生活动的范围广,需要的活动经费多,学校应增加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的投入,解决实践教学中产生的场地费、交通费、讲课费等费用问题,确保实践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加快建设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好校内校外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在校内,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结合学生社团认真组织开展演讲赛、辩论赛、座谈会等课外学生实践活动。利用校园网、QQ群、微信群开辟论坛,引导学生围绕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明事理、学知识、长见识,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校外,学校要利用各种资源,加强与校外相关单位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逐步形成多个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应加强与展览馆、博物馆、福利院、纪念馆等单位的联系,建立“立德树人基地”,组织学生经常参观、访问、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学校还可以考虑把学生的实习基地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的专业实习不仅成为他们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而且是他们了解国情、了解民情的窗口。
(四)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一是成立实践教学评估小组。实践教学评估小组由校领导、教务部门和思政教学专家组成,负责督导学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对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与使用进行指导监督,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监测,确保践教学各环节的有序开展。二是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看实践教学的选题是否科学,组织是否周密,成绩评定是否认真,教学成效是否显著等。三是对学生的考核。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评价,既要注重对学生实践报告的评定,又要注重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评价。将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成绩纳入日常教学管理的范围,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发展学生党员及各种评优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黄焕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界定[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刘淑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刍议[J].高教论坛,2008(2).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设计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初中思想课堂教学设计也不例外。但是,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必须采用有效的应对策略,解决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现存的问题
1.教学目标设计缺乏整体性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遵循情感目标、知识目标以及能力目标的整体性原则,但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教师过于看重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忽略了情感目标,另一种情况是教师过于看重情感目标,而忽略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这两种情况都没有将三维目标进行有效整合,破坏了三维目标的整体性,无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形式设计缺乏多样性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总是重复同一种教学形式,这样会使课堂教学很单调,让学生感到厌倦,失去学习的兴趣。新课改以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善,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探究问题。但是一些教师没有合理设计问题,所设计的问题思维含量较低,无法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对学生能力提高没有起到促进作用。
3.活动设计缺乏实效性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设计,过于注重热闹和新奇,忽略了教学活动的时效性。在设计过程中教学活动脱离教学目标,不符合教学内容,而且活动过于频繁,安排上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一些课堂教学活动既有课堂表演,又有小品,还有课堂讨论,虽然课堂气氛非常轻松、愉快,却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解决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的应对策略
1.有效整合三维教学目标
对于三维教学目标,教师应辩证地看待,从整体上把握三维目标,不能将这三个目标分离,应将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三维教学目标的充分落实,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包括教材内容、课标要求等有所侧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将情感目标放在第一位,所以教师应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此同时应兼顾知识与能力目标,加强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情感目标、知识目标以及能力目标。例如《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这一课时,情感目标是本课的重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知识与能力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关爱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播放有关生命的视频,让学生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生命,关爱生命。
2.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形式,使教学形式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保证教学方法直观、生动,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应贯彻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智力,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合理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发现自己的潜能》这一课中,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入今天的新课,为学生讲了一个《醉汉爬坑的故事》,讲完这个故事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进行自主讨论,并通过这一个问题的提出,启发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
3.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所以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同时还应合理把握教学活动开展的时间及形式,避免教学活动形式过于频繁、复杂。由于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突况,造成课堂局面失控,所以设计教学活动时,应遵循教学活动的灵活性,以便于对教学活动随时进行调整。所以,这就要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合理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在《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课时,教师编排了小品,让学生进行表演,这让学生非常开心、兴奋,都在研究、讨论,所以课堂教学出现了混乱的场面,所以教师为了课堂教学秩序,将小品改成了角色扮演,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这样既能保持学生兴趣,又能维持课堂秩序。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加以解决,保证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从而实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038-02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等职业人才的重任,学校所要培养的不仅仅是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水平合格的普通公民,更是政治立场坚定,并具备较高思想道德修养的高等职业人才。由于诸多因素,现有的思政教育不是很理想,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挑战越来越大,越做越复杂。面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纷纷转变思路,对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探索,以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它是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培训形式与现代化教育相融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这一平台,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工作能力和提高综合素养的目的。一般来说,现代学徒制模式有以下特征:①这是一种融合了学校教育与企业协助的双主体职业教育体制,培养人才这一任务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共同完成;②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他们不仅是企业学徒工,同时也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学生和学校都需要和企业签订合同,形成一个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一体化教育体制;③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主导教学,学校一边读书一边打工,毕业时能够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而对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现代学徒制模式为其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改革。
二、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新问题
1.教学目标“传统化”。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经验以及教学理念的影响,高职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也相对简单,基本定位于“四有新人”的培养方向。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尤其是现代学徒制模式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深入应用的情况下,高职院校不仅仅要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和良好人格品行的技能型职业人才,更需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现代化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显而易见,现有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定位已与时代逐步脱轨,如不及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完善和调整,将严重影响到思政理论课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和地位。
2.教学内容“一本化”。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需要使用同一版本的教材,以确保思政教育的内容统一、体系完整。这种“一本化”的模式虽然可以有效保证思政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但是对于奉行“实用主义”的高职院校来说却无法满足其实际需求。这导致了如下问题的发生: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形式课程,自己只需要学习好就可以了;有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抽象、空洞,理论上的说教多,与社会实际存在^大差异,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就业前途没有多大关系,离自己很远;更有甚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只要管好自己、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行。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思政理论课被学生忽视,教学水平停滞不前,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3.教学方法“单一化”。相比于普通高校、综合性大学,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理性思维方面相对欠缺,他们的思辨性较差,更偏重于感官认知和直观感受。教师在进行思政理论课教学时,过于强调教学任务的完成度,而没有把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有机整合,使得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时,墨守成规,即“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学生主体地位无法得到呈现。这种单一化的授课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教学效果不明显,处于为难的境地。
三、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策略
1.优化教学目标,满足学生“双重身份”要求。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他们不仅是企业学徒工,同时也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想全面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增强学生思想觉悟和意识,就必须要脱离传统教学理念的禁锢,针对思政理论课教学现状,优化教学目标。(1)高职院校以坚持以德立人的根本目标,在实施教学活动时,确保学生可以学习党的先进性,并在学习人类发展历史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在企业中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2)要坚持以技能立世、能力立信的目标。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能够在确保学生掌握专业技术、了解岗位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课本中的政治、道德等理论知识加以实践。此外,还要强化以能力立信的目标。在教学时,确保学生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和合格的职业道德水平。
2.改变教学观念,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思政理论课是一门能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作用的学科课程。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思政理论课教学要遵从科学性、灵活性和特色性的原则,不仅要考虑到教师教学的差异性,更要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可以采用六分“理论”四分“实践”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想政治渗透教育,以实现对传统思想的延伸。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上,结合我校思政理论课程设置来看,要想增强教学实效性,就必须建立起面向不同学生、不同专业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体现出高职学生职业性、实践性。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入学生所学专业的职业操守、职业前景、法规制度等培训内容,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3.科学设置学时,适应“工学交替”模式需求。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不再是固定的。针对这种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安排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课程目标设定、教学工作安排、教学管理三个角度进行调整和改革。首先,要重新制定教学目的。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学不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还要更好确保学生的职业人才素养水平得以提升。其次,重新安排教学课时。结合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实习安排,教师需要结合各专业学生的在校时间,进行合理的调整。最后,高职院校还要把学生的“学徒”身份纳入课程考核内容之中,以此保证教学工作获得理想的成效。
4.与时代俱进,教学工作者育人不落窠臼。随着现代学徒制模式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的深入推进和应用,给思政理论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思路,教育工作者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必须要正视自身能力的不足,接受被权威挑战的现实,并积极主动学习前沿的新知识、新理念,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知己知彼,才能适应思政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新需要,使教学不落窠臼。当然,思政教师作为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根据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德育工作的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拓展教育视野,对自身的教学模式、教育方法进行完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企业指导学生实习的工作中去,深入学生群体,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洞悉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判断、分析和解决,以切切实实提高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成效。此外,学校也可以聘请企业的一些中层领导主管或者爱岗敬业的师傅,到学校兼职上思政课。这样的双向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企业的岗位实践中,还能把思政理论课与实习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教学要求。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找文章到更多原创-()
尊敬的林中教职员工:
值此林头中学市“示范完中”揭牌仪式之际,我谨代表含山县县委县政府,对林头中学表示热烈地祝贺!对市教育局多年来对林头中学的关心支持衷心的感谢!对省市各示范中学多年来对林头中学的无私帮助表示诚挚的谢意!对社会各界多年来对林头中学广泛关注表示由衷的敬意!
林头中学在以韦斌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近几年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由原来不足千人的普通乡村中学发展成为今天占地4.9万平方米,拥有45个教学班级,3000多名在校生的远近闻名的完中。配备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语音室、图书馆和理化生实验室。学校布局合理、环境幽雅、管理规范、学风浓厚、教风纯正、高中考成绩骄人,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这些成绩的取得着实来之不易。
林头中学教研气氛浓厚。教师论文已有近百篇发表在《语文月刊》等国家或省级杂志上,有数百篇教育教学论文获省市级各类奖励,一个市级课题,三个县级课题已经立项。在含山县的优质课评比及教学大奖赛中,林中教师在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等学科多人次获得一等奖。
林中创办几十年来,培养了近万名莘莘学子,从各级领导到科技英才,从人民公务员到普通劳动者,他们成为建设含山、建设巢湖、建设伟大祖国的栋梁之才!对林头中学为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表示最衷心地感谢!
同志们、朋友们:
艰辛创业三十载,而今迈步从头越。林头中学如今已站在“示范完中”这一新的高度。但这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更高的起点,他们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应该向省市各示范中学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先进的办学理念,吸取有益的管理经验。在此,我提出一些个人希望:
1、继续加强师风师德建设。通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在全体教职工中树立崇高的师德风尚。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行风,使教师成为公民道德的楷模,使林中成为风气正、形象好、文明程度高的示范学校。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2、大力提高教师素质。林头中学应着眼于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抓好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特别要加大骨干教师、名师培养力度,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教研层次和水平。
3、进一步凸现特色教学。作为农村完中,确定面向全体学生,“四轮驱动”的办学模式是值得肯定的,学校要进一步强化措施,确定目标,使办学特色更加明显,成效更加显著。
最后,我们预祝林中人春风化雨育栋梁,志存高远创辉煌!祝林中的学子们努力拼搏,再为林中,为含山县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祝揭牌仪式圆满成功!
一、加强领导,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工作首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育好人,还应为人师表。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我校把以德立校作为一项重要目标。首先以班子建设为抓手,实行工作“五带头”,给广大教职员工作好的表率。我作为该校校长,深知自身的职责重大,更要好好地起到带头作用。因此,工作中,我不断强化带头求真务实、带头廉洁勤政、带头敬业爱岗、带头无私奉献、带头深钻业务。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树学校新风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我校致力于打造具有苗族特色的乡村小学。不断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健全师生管理、校园安全、职责职能、考核评价四类八项机制,做到了管理有方略、奖惩有依据。成立了专门的师德建设领导小组,由我负起总责,实行层层落实制度,努力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分别从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师服务态度、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考核记录,建立“师德档案“,把师德考评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来抓。
为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我校注重挖掘身边的典型先进为楷模,向大家宣传他们爱岗、敬业、乐业、勤业的优秀品质。为大家树立起好的学习典范。
三、强教师素质,使教学有成效
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升教育新水平,全面促进培育“四有”新人的目的。我校把教学质量作为一贯的工作目标。近三年,共投入27.3万元,建立教科室、教研组、课题组、骨干教师四级教研组织,形成教科室中心幅射、四级互动教研网络,获市中小学教研组建设“先进教研组”殊荣,被中央教科所命名“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实验学校。
为有效提升我校的师资水平,我校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三年来累计派出159人次到京入市,进行学习培训。还积极邀请28位国内专家名师来我校传经送宝。这样,对我校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提高。
同时,我校还积极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建立了“学、思、析、评”四位一体校本培训体系。多次组织教职员工开展教学反思,课堂案例剖析等活动,从工作中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使多数教师工作技能都有很快的发展。其中,我校有23篇教师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获奖。
四、开展富有特色的教学活动,营造好的师德活动氛围
我校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与特色兴校结合起来。突出苗土风情,形成浓厚的民族特色,开展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日常的课间操以歌、舞、操三式结合,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展示师生的风采。另外,还积极鼓励师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参与过程中,增进师生间团结合作的情意。我校自编红色民歌《太阳出来红彤彤》获彭水西北片区一等奖。校园文化、经典颂读、师生作品资料在中央教科所组织的课题评选中获全国一等奖。
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和创建符合本校实际的办学特色,初步形成了以健康教育为依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学校特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果和办学效益。
一、用理念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围绕区域和校情特点,确立了“护生 安生 立广前”的校训,提炼出“护生健、安子康”的健康教育理念,构建具有护安初色的健康校园文化体系,真正做到让教室会“唱歌”,每一块墙壁能说话,让每一条路都充满深情,让一草一木都能给学生熏陶和感染。致力于搭建立德树人新阵地,以少年宫为平台,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在德育、艺术等方面搭建学生成长的舞台,提高学生科技、文艺等素养。学校也先后获得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
二、抓党建促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行政领导做到“五个一”,即教好一门学科,管好一个教研组,带好一个班级,干好一项管理工作,当好一天班。党员教师是师资队伍中的一面旗帜,学校从打造业务精良的党员队伍入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工作中做一根标杆、一面镜子、一盏明灯,辐射引领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支部有正高级职称教师1人,副高级职称教师8 人,这些党员教师遍布各个学科,他们通过课题实验、专题报告、示范教学、与青年教师结对子等多种方式,以实际行动影响带动着全体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几年来,支部书记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有10余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有6个主研课题被评为市级及以上优秀课题,先后获得“省先进工作者"、“省优秀乡村教师”、省中小学名校长”等荣誉;支部委员XXX同志当选广安市美术学会理事,被区表彰为“优秀教育工作者”;3名党员教师被区表彰为“优秀班主任”;7名党员教师参加区级竞教获一等奖,10名党员教师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三、强改革创办特色学校
学校立足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实行年级组管理办法,选聘优秀教师担任年级组长,全面负责年级组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树立主人翁责任感,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立足教学岗位,争做育人先锋,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着眼点,狠抓德育和学生社团工作,提升育人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学校确定了以“校本研训”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 教导处首先制定了“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以课例研究为突破口,以校本培训为手段,坚持教研与科研相结合重构学校校本研修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形成了“以校为本”、“科研拉动”、“研修一体”、“一点多极”“内外结合”的工作机制,开创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新局面。多年的工作积累,形成了我校校本研训工作领先与城区的优势地位。
在学校营养午餐管理方面,坚持维护学生切身利益,制订并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如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服务人员行为规范、服务承诺等制度,分别对餐厅的食品卫生、环境
卫生、炊事员的个人卫生、原材料采购、验收、保管、加工、出售、餐具消毒提出明确要求,做到职责明确,管理制度齐全,环环相扣,层层把关,流程合理,操作规范。高度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关注学生营养午餐,坚持每天中午陪同学生吃午餐,时刻严把三关,即“进货关”、“操作关”、“质量关”,让学生开心享受每一餐,2017年区投资88万元对我校学生食堂进行升级改造,倾力打造放心食堂,学生营生餐管理工作,现已成为广安样板,多次赢得市教体局和市场管理局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