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范文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承红色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保定地域文化;核心;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271-01

一、保定地域文化发展现状

2006年,保定市颁布了《保定市建设文化大市规划纲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特色地域文化的战略。在经历近十年的建设发展中,保定市在地域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具体而言,保定的地域文化建设立足如下几个方面:丰富城乡文化生活;推进创作发展,丰富艺术文化;重塑古城形象;红色资源开发;发展文化产业;完善公共服务,创造特色文化发展的配套环境。

根据《保定文化资源概览》的相关内容,结合保定市文化资源的利用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文化资源没有有效利用,已经利用的文化资源尚未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古都建设资源过度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单一;曲艺与工艺文化特色传承困难;特色地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失衡;校园文化资源开发的专业性有待加强;广场文化资源经济开发与文化传承失衡。

二、保定地域文化的核心及其作用

保定市是我国文化古城之一,拥有戏剧之乡、民间音乐之乡、民间特色艺术之乡等美称。同时,保定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保定市兼具燕赵文明,更富明清及抗战文化。同时,保定市古建虽以明清为主,但丰富的曲艺文化则覆盖更多的历史,因此,以上特色文化资源作为地域文化的核心要素应该做到全面协调、一体性综合开发。从文化的传承来看,保定地域文化丰富广博,是燕赵文化的源流、载体,是红色文化的摇篮、支撑。对于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地域文化是窗口,是名片,是动力,也是目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挖掘、研究、弘扬、开发利用地域文化已经成为保定增强地域竞争力的有力措施。

三、保定地域文化传承的路径及对策

(一)构建特色文化符号。保定市在地域文化建设中必须立足保定的地方文化资源情况,甄选具备保定地域特色、能够被受众所接受的特色文化定位,设计鲜明的特色文化符号,提升保定特色文化与城市形象的鲜明性。

(二)整合地域优势文化资源,深入保护性开发。保定文化旅游的发展必须采取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模式,必须注重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提升文化资源开发高度,进行品牌开发的模式,配合现代化博物馆和会展等方式对短暂性、季节性文化旅游资源产品进行大力宣传,并逐渐形成文化旅游资源的产业化模式,将社会经济和文化效益联系起来,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实现京津冀文化产业联动。促进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是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并提升文化产业经济创造力的必然选择。京文化体现了皇城文化、政治文化、工业文化、科技文化;津文化体现了沿海文化;保定则是直隶传统文化,且更为丰富、多元、厚重。保定文化与京津文化同根同脉,将具备延展性的文化资源作为支点和粘合剂,弥补保定文化产业的弱势地位,促进京津冀文化协调发展。培养保定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和名优品牌,进而依托文化产业化发展战略,来全面整合文化资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文化空间规划与建设。

(四)全面构建地域文化建设的配套环境。保定市地域文化建设离不开完善的配套环境,尤其是政府必须增加对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开发的政策引导、扶持与保护,为其发展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等,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保定区域文化建设发展。

(五)提升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参与。在本专题保定市居民问卷调查中,数据显示提升城市文化的宣传途径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占40.05%;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占31.30%;学校加强基础教育占15.92%;加大资金投入占11.14%。因此,要充分的发挥社会媒体的作用,加强区域文化建设宣传。围绕地域文化定位及文化内涵,制作特色文化宣传片,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进行宣传,着重强调保定的历史人文、城市形象、投资环境、发展空间等,提升保定特色文化在全国甚至在世界的知名度。保定是省内高校最多的城市,要加强高校文化活动参与度,发挥大学生群体力量,促进大学生活动与社区文化活动联动,提升特色城市文化活动频率,实现活动内容、形式多样化。

参考文献:

[1]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2]徐李全.地域文化与地域经济发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

[3]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4).

第2篇

关键词:地方优秀文化;特色文化课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培养教育年轻一代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第十八条明确提出“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长期以来,学院立足赣南革命老区、客家摇篮这一地域优势,坚持“价值引领为先、人文素养为重、全面发展为本”的文化育人理念,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努力推进地方优秀文化进校园,积极开展以苏区与客家文化为载体的特色文化课程改革,创新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课程教学,探索出了一条依托地方优秀文化开展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之路。

一、构建“二类型、三模块”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

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疏理、挖掘、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苏区和客家文化精华,根据各专业属性、培养层次、培养要求构建了逻辑清晰的特色文化课程体系,形成了“知识传授型、技能训练型、素质拓展型”文化课程模块,同时为配合上述显性课程的教学,以优化文化育人环境,强化文化熏陶实践过程,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为着力点,开发了大量隐性文化课程,形成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配合的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见图1)。

1. 依据课程性质,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显性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通识教育课“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以及有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如:“客家音乐”、“中央苏区文艺研究”等系列课程。

图1 特色文化课程结构

第二类是隐性课程,该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之外,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主要是以“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客家文物博物馆”、“客家文化资料室”为依托的各类现场观摩、讲解训练、研究讨论等系列课程活动,以及“红色班级”建设,“红土情”校园文化节,客家体育运动会,“红色之旅”和“史迹考察”等活动。上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辅相成,两者以合力的形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2. 依据课程功能,分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是知识传授型课程。该类课程以传授地方优秀文化知识为目标,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开发了“苏区体育”、“中央苏区教育简论”、“中央苏区文艺研究”、“客家山歌文化研究”、“客家音乐”、“中央苏区史”、“客家民俗研究”、“客家舞蹈研究”、“苏区精神与文化”等特色文化课程,教学重点放在基本知识的传授上。

第二模块是技能训练型课程。该类课程以文化技能训练为目标,主要包括结合不同学科、专业而开设的“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客家音乐民俗与田野采风”、“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客家味道—客家饮食文化研究”等课程。课程内容侧重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各种技能训练活动,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及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技能。

第三模块是素质拓展型课程。该类课程属于通识教育类课程,主要有“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客家文化丛谈”等,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课程内容以历史发展为线索,贯彻史论结合、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原则,对苏区与客家文化进行了系统简述。主要目的是扩展学生的地方文化视野,拓展其继承文化传统的素质。

二、创新“三要素、三维度、三互动”的联动式教学体系

通过十多年来的课程实施方法改革,不断探索与积累,建立了三个基本要素(知识、能力、素质)共同作用,三个空间维度(课堂、社团、社会)相互联接,三种互动方式(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交互运用的联动式特色文化课程教学体系(见图2)。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借助“课堂、社团、社会”三个空间维度对接,通过“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开展特色文化课程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苏区文化、客家文化精华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图2“三要素、三维度、三互动”联动式教学体系模型

1. 贯彻“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利用三个空间维度对接,通过以苏区和客家文化教育的“三互动”,有力地促进广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苏区历史与文化、客家民俗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受到苏区精神和客家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提高学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技能与创新能力,形成“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追求卓越”的职业品格,成为“下得去、稳得住、用得上、受欢迎”的具有浓厚本土情感和社会责任的时代新人。

2. 大力培育和发展学生社团、校内外课程实践基地。学生社团和校内外实践基地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和提升素质的重要载体。学院成立了“大学生红色文化研究协会”、“客家文化协会”等学生社团,建立了“瑞金密溪村客家文化田野考察点”、“客家研究中心湖江研究基地”、“安远县镇岗围民间美术教学实践点”等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在共和国摇篮瑞金、苏区模范县兴国等县市设立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在赣州市周边中小学建立了10余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3. 深入开展课程教学互动活动。在社团活动方面,通过教师、专家等引导,坚持在学生中开展“红色班级”建设活动,先后建立了“瑞金班”、“于都班”、“兴国班”等一批红色班级。借助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与客家文物博物馆及谷雨诗社等学生群团组织,每年开展“大学生红色故事会”、“红色题材优秀影片展播”、“红歌大赛”、“苏区历史知识竞赛”、“红色文化主题艺术作品展”等系列红色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还坚持举办“客家文化展”、“客家书画摄影作品展”、“客家音乐舞蹈汇演”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社会实践方面,利用苏区和客家文化的直观性、亲近性特点,引导学生开展客家民俗、民居、客家族群日常生活等田野考察活动,学院成立了“红色宣讲团”,联合井冈山大学组建了“赣中南红色文化宣讲团”,让学生深入同学中宣讲红色文化和苏区精神,发挥学生自我宣讲、自我教育的互动作用。组织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队员向赣州市中小学生宣讲和传播苏区精神。同时,积极组织大学生服务团下乡村宣传和传播客家文化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深化了学生对苏区、客家文化及其精神特质的认识与了解,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总之,该教学体系通过“课堂、社团、社会”与“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相互融合和相互作用,达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创造条件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

学院采取各种措施,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保证有效实施特色文化课程。

1. 成立课程建设的研发机构。赣南是中央苏区所在地,苏区精神的发祥地,也是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形成的摇篮。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苏区和客家文化,成为学院凸显办学特色,提高育人质量,弘扬苏区精神,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资源。学院建成“中央苏区研究中心”与“客家研究中心”,发挥研究基地的研究优势,将其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

2. 挖掘课程建设的实物资源。学院注重教育教学的直观性,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先后建设了“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和“客家文物博物馆”,通过实物、文献、图片等资料展示,系统勾勒苏区与客家历史文化沿革与概貌。学生通过参观活动或在老师的指导下互相之间开展讲解活动,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对学生品格熏陶、性情陶冶、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3. 建立专门的课程教学团队。学院通过内培外引,打造由专家、教师、老等组成的优秀教育教学团队。形成了一支由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省级教学名师、学术骨干组成的高素养校内专业教育教学团队。通过柔性引进等方式,聘请了著名党史、文化史专家为学院特聘教授,定期来校开设专题讲座与交流。近几年来,学院先后邀请了中央党史研究室、总参谋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与大学生共话成长,播撒红色文化种子,促进大学生提升思想境界、丰富精神家园。定期邀请健在的老或老后代现场教学,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与直观性。

4. 制订加强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为了加强对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使特色文化课程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学院出台了有关加强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先后出台了《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关于把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推进“苏区精神进校园”工作方案》等,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及教师在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完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特色文化在育人中的作用,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和水平。

5. 形成以科研促教学的课程建设机制。为了加强特色文化课程建设,学院非常重视科研促教学,通过科学研究为教学源源不断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把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及科研新成果及时融入到文化育人中,实现地方优秀文化研究、育人、传承创新一体化。学院建立有利于科研成果引入课程建设的导向政策,建立了教学科研双重考核制度,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激励机制;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激励机制;对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所产生的效益进行科学评估机制;创造科研成果促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良好氛围。近几年来,主编出版《中央苏区研究丛书》(十卷本)、《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校园文化学简论》等专著,获江西省第十四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50多篇教研论文。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在教研与科研的带动下,文化育人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出版了全国第一部“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教材,“校园文化学”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特色文化课程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前沿,将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教学改革成果“传承地域优秀文化 创建特色文化课程”获江西省第十三批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第3篇

2020年积极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心得体会理论文章课题论文

乡风文明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x特色文明乡风是我省农村精神风貌的总体体现,是x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要通过加大乡村文化保护力度、加强优秀文化宣传、增加乡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等,积极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x特色文明乡风是我省农村精神风貌的总体体现,凝聚着x大地的乡土之美、人文之美,是x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我省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的重要价值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可以为农村“生态宜居”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文明乡风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互促共进的孪生体。农村的生态宜居既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也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乡风文明蕴含着尊老爱幼、守望相助、勤劳朴实、诚实守信、邻里和睦等优秀传统,是乡村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生态宜居”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强大动力。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可以为农村“治理有效”创造有利条件。乡风文明在农村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且积极的引领作用,乡村治理的全过程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全景式呈现。如村民通过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实现邻里互助、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不仅彰显了乡风文明,还为农村“治理有效”提供有力支撑。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可以为农民“生活富裕”提供更加丰富的内涵。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能够赋予农产品更多的文化价值,从而有效提升农产品文化品牌效应,提高农业和农产品品质及附加值,实现文化禀赋和生态资源的深度有机融合,有效促进农民增收。x特色文明乡风的培育还会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达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效果。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的路径选择

加大乡村文化保护力度。一是开展x乡村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明确牵头单位,并会同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等对全省乡村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和现状进行登记造册。二是立足全省,制定保护和传承规划,研究制定分类保护、分级管理方案和相关政策,同时对各职能部门的权责进行相应划定,构建高效的联动机制。三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文化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宣传教育、资金支持、荣誉奖励、建立乡村博物馆等形式,让村民认识到文化保护与传承是一项“惠及当代,造福子孙”的工作,增强人们对乡村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保护意识。

加强x优秀文化宣传。一是在农村地区大力弘扬主旋律,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深入挖掘x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二是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载体。利用各种新媒体工具,把乡风文明宣传融入农民生活。积极组织开展体现x特色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鲜明的舆论导向。三是发挥先进典型示范激励作用。引导农民群众对标先进,反思错误或落后的思想观念,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浓厚氛围。

用优良党风政风引领乡风文明。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培育文明乡风,优良的党风政风是关键所在。要以基层微权力腐败治理为抓手,通过制定微权力清单、规范村务运行流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培育多元监督体系等举措,实现正党风赢民心树新风的效果。充分发挥党员的率先垂范作用,鼓励和监督党员干部带头践行村规民约,以良好作风带动乡风文明建设。

第4篇

【关键词】先秦时期 礼玉六器 方色理论

礼玉,是古代先民在祭祀、朝觐、社交、军旅等相关礼仪活动中使用的玉器。先秦时期[1]是我国古代传统方色理论的形成时期,先民将方色思想与政治、经济联系起来形成独有的中国方色文化。

一、前言

方色理论运用于传统的祭祀制度,尤其是广泛应用于礼玉之上,不仅对于研究礼玉六器的功用具有重要作用,还能揭示六器的深层次含义。一些学者也在对礼玉六器与中国传统方色思想的研究中,不同程度地涉及这一问题。例如,冯时《自然之色与哲学之色―中国传统方色理论起源研究》一文中指出,方色理论之于礼玉六器等各种礼器,是其思想在内容和形式上统一的体现[2];任爱君《试论古代草原宇宙观之五方色文化传承》一文中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相比,指出中原地区“五方色观念”的起源与形成,与古代农耕社会的历法制度以及宇宙观念的具体发展存在联系[3];宋亦潇《礼玉“六器”的阴阳性别及与四神的关联》一文中认为“六器”有阴阳之分,指出其与四神阴阳说之间的关联性,并对它们与阴阳五行说的关系进行探讨[4];肖世孟也注意到礼玉六器与方色理论[5],但没有做进一步介绍。

回顾前人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上述学者的研究很少将礼玉六器与方色理论结合起来。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再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期厘清方色与六器的对应关系。

二、礼玉六器与方色理论配伍的阐释

中国传统的方色理论基本内涵表现为五色配伍五方,由于中国魍车氖笨展叵当硐治时间决定空间,因此方位被赋予颜色,也就意味着时间被赋予了颜色。下面,笔者将礼玉六器与方色理论及其衍生的相关问题来阐释“六器”之含义。

1.以苍璧礼天

玉璧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由研磨谷物的石环状石器演变而成,多为扁平状圆形,中央有穿孔。商周时期玉璧均为圆形,较前期较小。以苍璧礼天的原因据西周史墙盘铭言“青幽高祖,在微灵处”可知一二,“青幽”指天色[6],又因璧多作圆形,所以古人认为天是圆的、青色的。随着时间的发展,玉璧被当作是天地、王权的象征,苍璧礼天则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2.以黄琮礼地

距今5000年前玉琮就已出现,为内圆外方、中有直孔的柱状玉器,少量内外俱圆者。商周时期玉琮数量逐渐减少,形体偏小且多素面,一般作为礼器使用,是权力的重要象征。琮作为祭地之器,反映了古人“天圆地方”的朴素观念。《周礼・考工记》曰:“画缋之事:杂五色……土以黄,其象方。”又有《白虎通义・号篇》曰:“黄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可见,黄色是五行中央土之正色,土居中宫,能调节金、木、水、火之不足,以黄琮礼地便表达了人们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

3.以青圭礼东方

玉圭由新石器时代石铲、石斧等发展而来,多为长条形,上尖下方。玉圭三代时多为天子、诸侯等有身份之人参加典礼时拿在手中的信物,真正的玉圭出现于商代,有平首和尖首之分。周代玉圭长条形为主,多素面。《礼记・月令》载:“孟春之月……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亲执耒耜的现象一直持续到汉代,《后汉书・明帝记》记载“亲执壁,恭祀天地”,这体现了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张乾元先生《〈画缋〉考辨》一文中认为东方为木性,太阳始升于此,万物随之茂衍,在时为春,其色为青,又“云从龙”。按古代天干东方属甲乙木,以青圭礼东方表达了先民祈求东方行雨以保佑农业丰收的期望。

4.以赤璋礼南方

新石器时代晚期时已有玉璋,商早期流行,商中晚期逐渐减少。“半圭为璋”,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玉璋形式有多种,其中用以祭南方之神朱雀的为赤璋[7]。南方为火性,在时为夏,其色为赤[8]。红色代表南方。按古代天干南方属丙丁火,又《诗经》云“济济辟王,左右奉璋”,故以赤璋礼东方表示的是先民希望天下太平、稳定的美好期许。

5.以白琥礼西方

白琥表面刻有虎纹,有的钻孔或无孔。钻孔的称为虎形玉佩,可佩戴;无孔的称为玉虎,可作。又按其功用可分为白虎和虎符,其中用以祭祀西方之神白虎的玉器为白琥。西方为金性,太阳退降于此,在时为秋,其色为白。按古代天干西方属庚辛金,以白琥礼西方表达了先民对避邪、禳灾的期望及农业丰收的向往。

6.以玄璜礼北方

玉璜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河姆渡文化中,为弧形扁平状,两端有穿孔,可系绳佩戴。商周时期成为人们流行的佩戴物,尤以春秋战国时期兴盛。所谓半璧为璜,如果说璧象征天的话,璜则为一半的天,喻意权力、等级的削减[9]。北方为水性,在时为冬,其色为黑。按古代天干北方属壬癸水,严冬之时,以玄璜礼北方表达了先民祈求神灵庇佑的愿望。

三、结语

上文笔者通过对礼玉六器与方色配伍的阐释,大体上理清了“六器”与方色理论结合所形成的更为丰富的内涵。但本文所研究的问题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礼玉六器的功用及代表意义的论述上,希望以后的研究者能给出更为准确的理解。■

注释:

[1]本文所指的先秦时期取其狭义,主要指夏商周三代.

[2]冯时.自然之色与哲学之色―中国传统方色理论起源研究[J].考古学报,2016,(4):65.

[3]任爱君.试论古代草原宇宙观之五方色文化传承[J].论草原文化,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54.

[4]宋亦潇.礼玉“六器”的阴阳性别及与四神的关联[J].民族艺术,2014,(3):76-77.

[5]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O].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文学院,2011:54.

[6](美)汪涛.颜色与祭祀―中国古代文化中颜色涵义探幽[J]郅晓娜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7]集雅轩主.祭祀山川之礼玉:玉璋[J].陕西档案,2015,(2):6.

[8]张乾元.《画缋》考辨[J].美术观察,2003,(10):22.

[9]青林.浅述六器与中国玉礼文化[J].东南文化,2012,(5):11-13.

参考文献:

(1)(西周)周公旦著,徐正英,常佩雨译.周礼(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4:66.

(2)(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吴则虞点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7:69.

(3)(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注.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7:97.

(4)(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65.

(5)杨伯达.论中国古代玉器艺术[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2):156.

(6)王仁湘.散说“弄璋”与“弄瓦”[N].光明日报,2016-07-08(5).

(7)王巍.中国考古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532.

第5篇

[关键词]信阳;茶文化;文旅融合

总书记指出,旅游是集物质消费与精神享受于一体的活动,二者密不可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河南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但与京、沪、粤、苏、浙等第一梯队相比,尚不是文旅大省,更不是文化和旅游强省。信阳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作为中国“茶马古道”以及河南省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一环,信阳以茶为媒,通过茶叶搭台,旅游唱戏,发展“茶叶旅游”,培育茶旅文化融合的新型发展模式,已经迎来巨大的历史机遇。

一、信阳茶旅文化发展现状

信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南端,种茶历史悠久。东周时期,茶在信阳地区开始种植。近代以来,信阳毛尖先后多次在国际、国内的舞台上荣获嘉奖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和“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等荣誉。自1992年始,信阳开始举办茶叶节,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29届,成为信阳的盛事之一。而信阳域内八县两区,拥有众多旅游文化资源———1.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区域内遍布梯田,河流密布,酷似江南风光。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信阳市森林覆盖率近40%.其中,鸡公山下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22万个,比四川九寨沟、福建武夷山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出1~8万个,是目前全国此类测量的最高纪录,信阳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全市已建成多个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国家湿地公园,旅游风景区如鸡公山、南湾湖、灵山、黄柏山、西九华山等近10个。2.大别山具有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培育出红二十五军等多支主力部队,100余名将军从这里走向全国,有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红二十五军出发地等红色教育基地。以“苏区首府、将军故乡、江淮抗战、千里跃进”为主线的红色旅游文化,正在成为大别山区域红色旅游品牌。茶叶搭台,旅游唱戏。信阳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以茶会友、以茶兴城,通过举办茶文化节取得可观的效益。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与运营,品牌效应不强。目前市场上比较知名的信阳茶企仅限于文新、五云、蓝天、九华山等少数茶企,其茶文化传播存在散而太乱、行而不远的局面。

二、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意义

(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人们经常说诗与远方,这里的“诗”即文化,“远方”即旅游。文化与旅游结合,文化可以更好地走向“远方”,旅游也就更有“诗”意。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可极大提升文化产业的价值感,同时也赋予旅游更多的趣味性。这是服务地方经济、传承并发扬地域文旅文化的重要工作之一。立足于信阳地区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和特色田园、生态景观,深入挖掘大别山区民风民俗和农耕文化,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动茶旅文化融合发展,无论是对茶产业发展还是旅游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实现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传承保护大别山非遗文化,力争实现富民、宜居的扶贫规划效果,为大别山地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提升城市影响力

“文旅融合”是一个互惠共赢的过程。它将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赋予到旅游中,这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发展旅游产业时挖掘旅游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提高文化软实力。信阳坐拥八县两区,除了已经颇有名气的信阳毛尖,同时拥有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信阳毛尖及其所衍生的茶文化都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与吸引力。而信阳区域内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颇具地域特色。通过茶旅融合的方式,以茶为媒,茶叶搭台,旅游唱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将信阳的经济作物与精神财产合二为一,打造成一体化、规模化的文旅文化资源,对于提升整个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极其重要。

(三)提升地域文化软实力

对于信阳这座城市来讲,茶文化和人文旅游文化便是其文化软实力的底气所在。信阳积淀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对于发展信阳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培育信阳非遗文化产业,探索“非遗+旅游”、“茶文化+旅游”、“茶文化+研学”、“茶文化+文创”、“非遗+文创”、“非遗+民宿”、“茶文化+民宿”等多种形式,探索信阳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拓展茶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茶旅融合文创产业新亮点,推动信阳文化产业特色化发展之路。

三、融媒体时代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融媒体传播成为新时期提升信阳茶旅文化的影响力、扩大信阳茶旅文化的知名度、降低信阳茶旅文化融合发展的宣传成本、增加信阳茶旅文化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信阳茶旅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媒介手段。

(一)利用融媒体技术,构建信阳茶旅文化大宣传平台

一是打造线下宣传平台。比如,由信阳市文化旅游和广电局精心设计宣传内容,通过各种媒介渠道进行无缝宣传。当旅客途经或进入信阳境内时,由移动通信公司发送信阳茶旅文化特色信息;定制信阳茶旅文化宣传特色彩铃,发动信阳地区居民选用,从而进一步扩散信阳茶旅文化影响范围;打造茶旅文化相结合的主题广场、精美广告牌等,为市民、游客提供线下活动场所的同时,实现信阳茶旅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加深对信阳茶旅文化的印象。二是打造线上宣传平台。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线上媒体平台,结合各自平台的宣传优势对信阳茶旅文化之一进行分门别类推送,让市民对信阳茶旅文化耳熟能详并树立文化自信;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视听结合的图片、文字、短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信阳茶旅文化的吸引力,扩大信阳茶旅文化影响力与覆盖面,扩大客源市场。

(二)利用全媒体平台,打造信阳茶旅文化特色品牌

一要凸显信阳茶旅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实地调研与大量查阅读文献资料,充分挖掘古今涌现出来的典型的信阳茶旅文化故事及资源,并以此为依托,重新概括信阳茶旅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内涵,以提高信阳茶旅文化的吸引力。如,依托民间流传甚久的茶姑“画眉衔籽”的故事,以此为题材,谱曲、出书、拍摄影视剧等,让信阳茶文化以多角度多形式呈现,吸引游客到信阳实地旅游。二要丰富信阳茶旅文化传播的内容。比如,线下文化宣传机构或民间团体可以通过探索开展茶旅文化读书会,发展茶文化主题旅游,组织茶旅文化主题文创活动、主题摄影、主题短视频大赛、主题征文等形式展开相关活动,利用全媒体平台打造信阳茶旅文化专题网站以及专属的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通过这些媒体平台,以不同形式将各种与信阳茶文化与旅游文化相关的信息、活动如茶文化节、文旅文化节、博览会、展销会等,让受众即使不在现场,也能感受到信阳茶旅文化的魅力,并萌发到实地一探究竟的欲望。另一方面,积极开发信阳周边茶山资源,提升乡村旅游智慧化水平。借助茶山独特而秀丽的风景,在城市周边打造近郊的乡村旅游景点,如茶乡康养、山水民宿、休闲茶庄、创意茶会、会展培训等项目,打造“茶文化”体验园,吸引游客亲身前往体验采摘、揉捻、炒制、烘干、装罐等信阳茶的制作全过程,并欣赏茶艺、茶歌、茶舞等艺术,让信阳茶文化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让游客对信阳茶旅文化留下深刻记忆。

(三)加强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为信阳茶旅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加强信阳当地产学研合作。通过与当地高校合作,联合培养专门性的茶旅文化专业人才;依托高校现有开设的旅游、茶艺、茶文化等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入领会茶艺内涵,热爱信阳茶文化,为茶旅融合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二是政府部门加大对茶旅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茶旅文化相关的大师工作室、茶旅文化体验馆、茶旅文化专业培训点等方式,加强对信阳茶旅融合专门性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及结合当地特色对茶文化、旅游文化经营者及负责人的专门性指导,力争形成政府搭台、高校唱戏、企业参与的茶旅融合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1]葛振:《赋能“文旅+多产业”新业态助力提升沈阳城市文化软实力》,《第十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21年4月

[2]李明军:《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福建茶叶》2021年第4期

[3]王彬:《文旅融合进入深化期高质量发展引领前进步伐》,《中国文化报》2021年8月6日

[4]李峰:《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西部旅游》2021年第4期

[5]胡玲:《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探究》,《商业经济》2020年第8期

[6]郭文茹:《乡村振兴背景下信阳市茶旅融合的SWOT分析》,《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7]邵瑞:《网络传播与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传媒》2021年第13期

第6篇

奇迹的背后有着必然,振堂中学是一所为纪念“铁流后卫”――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将军,而在其家乡建立的学校。在革命最危险、最困难时期,董振堂将军勇挑重担、浴血奋战,为祖国、为人民打光最后一颗子弹,献出最后一滴鲜血。家乡人用将军的名字为这所学校命名,不仅表达了对先烈的缅怀与纪念,更显示了继承将军遗志、弘扬将军精神的坚强决心和伟大气魄。以宋茂岭为校长的振堂中学领导班子,不负众望,带领全校教职员工凝神聚力、呕心沥血、不断探索、勇于开拓,闯出了一条经济穷县办精品教育的特色之路。

一、继承无私奉献精神,加强师德建设

学校是传承烈士精神的主阵地,教师更是主力军。振堂中学充分挖掘红色革命优势,将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融入到教师队伍建设当中,着力开展教师内在素质提高工程。

进入振堂中学的教师首先要精读《董振堂将军列传》一书,全面了解将军传奇而光荣的一生,学习董振堂一心为国为民、一生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树立献身祖国教育、造福千家万户的远大理想,塑造爱岗敬业、人品端正、学识渊博、教艺精湛的自身形象。为鼓励先进、弘扬正气,学校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五个一”感恩行动,让优秀教师得到了应得的尊重与荣誉;学校雷打不动的周四学习日让所有教师开阔了眼界,紧跟教育新形势,及时调整自己,适应学生,更好的教育学生:利用“妇女节”、“劳动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特殊时间组织了节日慰问、教职工联欢会、趣味体育竞赛等活动,活跃了校园气氛,放松了教师心情,提升了教师幸福指数。

振堂中学的教师个个充满激情,时时朝气蓬勃,忙而不乱,累而不怨,感人事迹不断涌现:“无名”教师默默资助贫困生的生活费;宋会君老师替本班学生交学费;生病的孩子被班主任领回了家:毕业班的一位女生抱着宿舍管理员喊妈妈……

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振堂中学生根、发芽、开花!

二、弘扬开拓创新精神。完善制度管理

制度是行动的保障,但有时也是改革、创新的桎梏,成功的改革、探索必须有制度的突破与创新做后盾,才有底气、才有动力。振堂中学领导班子与时俱进、实事求是,靠制度创新消解发展中的矛盾与障碍。

敢于打破“以分数论英雄”的单一教师评价制度,制定颁布了《振堂中学教师量化考核办法》。把教师的日常出勤、教学态度、师生亲和程度、普通话使用情况等多项内容都量化到教师积分系列。改变过去仅凭领导说了算的评价方式,实行教师自评加教师互评、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上学期在全校范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生推选“我最喜爱的老师”活动。规模之大、效果之高,前所未有,使一批表现突出的教师脱颖而出,获得了应得的荣誉。

率先实行绩效工资制。早在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前,振堂中学就实施津贴活用办法,把本人津贴的一部分拿出来,按实际的工作量、教学成绩、工作态度、积分变化等进行二次分配,大大激励了全校教师的积极性。

在评优评模评职称方面,打破过去的论资排辈儿现象,大力向一线教师、优秀教师倾斜,并且用制度规范下来凡是学期末积分排名后十名的教师、年轻力壮但不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均取消评优评模评职称资格。

制定过程民主化。每学期开始时,学校领导都要征求各位老师对学校各种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发扬民主精神,集中进行讨论分析,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使其更加规范、公平和完善。

三、发扬大无畏精神,勇于教改探索

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发展,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动下,发扬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无私无畏精神,努力寻找一条与时俱进、而又适合自身发展方向的教改之路。

在此过程中,校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倡导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把“走出去学,请进来教,交流提高”作为教改的主要措施,今年上半年,学校先后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师代表200余人次,分赴邢台、石家庄、衡水、山东等地参观学习,广大教师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并将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回了学校。“以亮点教研促教学,以特点教法促成绩”的教育教学改革在各学科同时开展:语文突出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数学突出题库建设和层次竞赛教学;英语突出口语教学和兴趣教学;文综突出情感教学和课堂效益教学:理综突出实验教学:音体美突出特色、特点教学:周四全体教师集体培训学习时间成为了学科专题e-N的主阵地。12名教师获市说课、优秀课例、教育成果等教研教学奖项,30多位教师先后在《中国教育报》、教育在线等专业期刊、网站发表60余篇教育论文。为此,县教文体局教改专刊,在全县予以推广宣传。同时,在振堂中学设立开放教育交流基地,县域内各学校均可随机入校,学习交流。

四、光大人文精神,丰富校园文化

每一位学子走进振堂学校都要经过一面“红色教育墙”,在甬路的东侧用彩色的瓷砖烧制的反映董振堂将军传奇一生的连环图画,生动形象、栩栩如生,高大的“将军石”巍然挺立,每间教室的外墙、每个楼梯的拐角、每条走廊的两面都有学生全体参与、人人动手自办的板报、展板――而这仅仅是振堂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在部分。

第7篇

[关键词]地方文化资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doi:10.3969/j.issn.1673-9477.2015.04.026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477(2015)04-086-03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在全国各地留下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将其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增强课程的吸引力、说服力具有重要作用。而创建地方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模式,则必须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基本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整体性思考。

一、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调整

教学目标是任何一门课程教学首先要关注的重要内容,它决定着教学的方向。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于这些课程的教学目标,、教育部等部门的相关文件有着明确的规定。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应在遵守国家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地方文化的特点对目标进行微调。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坚持高校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性,是教学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地方文化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反映在教学目标上不能一味上纲上线,提升其意识形态性。在目标设定上,应从地方文化资源的具体内容出发,以促进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热爱地方文化的情感为主。根据地方文化资源类别,确定个性化教学目标。地方文化资源既有精神层面的思想传承,也有文化传承的物质固化,对于不同类别的文化资源,要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偏重于物质方面的文化资源,在教学中应侧重于认知目标,深化学生对地方文化资源的认知与理解;偏重于精神方面的文化遗迹,要着重于培养情感,促进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精神体验。

二、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增补

现行高校思政课作为体现国家教育方针的一种载体,其意识形态性、政治性、主流性等特点表现突出。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与我国的主流文化息息相关,全部使用统一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系列教材,为规范一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方便。事实也证明,这也是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得力措施。但是,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学内容因理论性、抽象性过强,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学效果。将丰富多样的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可弥补课本教学内容的不足,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关于这一点学术界有着共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对这些资源进行取舍。首先要遵循政治性原则。要考虑地方文化资源是否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相符合,只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文化资源才能成为教学内容。比如一二九师革命精神就适合纳入到思政课教学中,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其次,与教学主题相契合原则。在高校思政课中,包含着不同的教学主题。因此,地方文化资源的选取必须与教学主题相契合,否则,借助地方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也就成了空谈。例如:在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可将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穿插其中,阐释爱国与友善的意义。

三、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手段的更新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的灌输法为主,缺乏创新,难以吸引学生,而地方文化资源的介入将大大改变这一传统模式,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手段的更新。邯郸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悠久的历史,孕育出邯郸独特的十大文化脉系:博大精深的赵文化、华夏始祖的女娲文化、开启农业文明的磁山文化、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文化、沉雄刚健的邺都文化、雕刻精美的北齐石窟文化、豪放粗犷的磁州窑文化、感悟人生的梦文化、享誉中外的广府太极拳文化以及雄壮激越的红色革命文化。在思政课中,这些丰富的内容,可结合专题演讲、课堂情景剧、微电影等多种手段来进行展示和再解读,将枯燥的理论讲授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探索性学习。专题演讲。专题演讲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邯郸的丰富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演讲题材,教师可指导学生搜集整理材料开展课堂演讲活动,从不同角度诠释对邯郸文化的理解和表达对第二故乡的热爱,深化对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课堂情景剧。课堂情景剧是引导学生以课本知识为出发点,由学生自设情景、分配角色并在课堂上以短剧形式再现的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邯郸历史名人事迹为依托,引导学生做穿越式情景剧表演,在课堂上既可再现赵武灵王的英姿飒爽,也可演绎廉颇、蔺相如的刎颈之交,还可现场挑战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这种寓教于乐的互动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微电影制作。近年来,微电影以其短小、精炼、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互联网,把微电影引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也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教师可借助微电影这一新兴艺术方式把邯郸地方文化与思政课紧密联系,通过微电影的艺术形式,用镜头记录生活,凝聚微力量,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四、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高校思政课教学就其目的性而言,既承担着传播知识的重担,也担负着培养道德情感和传承价值观的责任。在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对知识传授、价值观的传承比较重视,对情感培养则相对忽视,这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倾向于课堂教学有很大关系。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如火如荼,部分高校推行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将有关教学内容不再通过课堂教学来传授,而直接带领学生去实地体验。这种改革方向,有效提升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而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则给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契机。首先,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可以突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体验性特点。知识和价值观接受过程,必然涉及到情感。不带有情感的、冷冰冰的知识传授和毫无生命活力、毫无热情的价值观说教,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人不仅是理性的精灵,还是感性的动物。传统的课堂教学,体验只能停留在老师的讲解中,现实的情感体验无法真实的获得,学生对知识或内涵于其中价值观的体验,也只能是想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运用,为体验提供了一种现实途径。而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又进一步拓宽了这一渠道。例如邯郸成语典故众多,联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继承传统文化部分,可以将学生引领到与成语故事有关的文化遗址,进行讲解,在现场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其次,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可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帮助。现行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更多强调参与社会实践,即理论与现实的联系与对照。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尤其是物质文化遗址场所的介入,为实践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教材。例如教师可充分发挥邯郸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参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参观和一二九师司令部,现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其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最后,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可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新方式。鼓励、引导学生以思政课中所学观点,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的精神实质。例如教师可推荐学生以“邯郸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舌尖上的邯郸”、“杨氏太极文化的发展”等学生感兴趣且具有探究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报刊、实地参观、调查走访、听学术讲座等方式搜集资料并分析处理,形成观点、撰写论文。这种学生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实践方式,有助于打破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主题、以课堂为场所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从“遥远”变得“亲近”,从“空洞”变得“饱满”。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积极借力地方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途径,创新教学方式,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模式,为思政课教学注入勃勃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田传信.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3(3):106-110.

[2]叶静漪.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J].北京教育,2013(2):6-8.

[3]戈丽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学园,2013(31):18-43.

[4]胡新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7):52-53.

第8篇

【关键词】 衡阳文化 发展

自古以来,衡阳就一直是湘南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书写过无数辉煌。遗憾的是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转型时期,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方面的稍嫌滞后以及城市发展定位方面的模糊和欠缺,衡阳走过一些弯路,错过了一些较好的发展机会。然而,近年来,随着“三个标志性工程”和“四大工程”的稳步推进,雁城衡阳“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正朝着把衡阳建设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制造业基地、湘南重镇、衡阳人民引以为自豪的现代宜居城市的目标迅速迈进。GDP总量、人均收入等各项经济数据也都在表明,雁城正在努力重塑昔日辉煌。

一、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源动力

衡阳经济正在步入发展的快车道,GDP总量连创新高,城市影响力和综合实力与日俱争,湘南大地一颗耀眼的明珠也待发出熠熠光辉。然而,一座城市的魅力和竞争力并不仅仅在于它的GDP数据和发展速度等物质或显性层面的景象,也包括城市精神、文化等隐性层面的东西。城市的发展需要外在的机遇和内在的发展动力的契合点。外在的机遇也许可遇不可求,但内在的发展动力即城市文化内涵应该是这个城市精神的核心,应该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历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历史文化资源既是一个城市发展之本,也是城市的个性和品位所在。历史浅薄、文化底蕴不深的城市是缺乏魅力、没有特色的城市。近年来,许多城市非常重视城市发展与文化建设的结合,大力倡导软实力建设,而雁城衡阳要想真正成为湖湘名城、中国名城乃至世界名城,文化这张名片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当前衡阳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所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吸引力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特有的文化等城市整体精神风貌的体现。因此,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必须根据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准确的定位,走一条符合自己市情的发展之路。就衡阳来讲要提升自己的软实力进而文化兴市,首先要有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而衡阳文化核心竞争力或者说最能代表衡阳城市文化和精神的那就是衡岳文化。

二、衡岳文化

什么是衡岳文化?衡岳文化指的是衡阳建城以来以衡阳市为中心区域以及所覆盖的周边地区广大民众所创造的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总和。衡岳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它是古楚文化的余绪,近代湖湘文化的源头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

衡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人文传承。2000多年的历史积累起衡阳深厚的人文底蕴。祝融狩猎,舜帝南巡,大禹治水,这里点燃了中华文明的最初火种;炎帝家耕,蔡伦造纸,演绎着人类文明一页又一页绚丽华章;石鼓书院,张、朱熹在此讲学论道,桃李满天下;湘西草堂,思想家王船山著书立说,开六经生面,为世人瞩目。另一影响因素是自然环境。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出独特的群体个性,地理环境对某个民族或某个群体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雁城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湘江中游,四周高山环绕,地势周高中低,南岳衡山为五岳独秀,湘江、蒸水和耒水汇聚于此,是一方天成的“风水宝地”。远离省府、深居湘南内陆的闭塞养成了衡阳古朴不管保守的民风;便利的水陆交通,受中心文化约束又使衡阳人能自辟径,保有“独立自由之思想”。衡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内容上看,大体可以分为山岳文化、书院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等。

三、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具体途径

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一种文化要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它首先应该是彰显地域特色,符合当地民众心理期待,展现当地民风民情,能凝聚民心增强民众归属感和向心力的一种人文精神。衡岳文化是衡阳人的精神寄托的前进动力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既有的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创新,打造衡岳文化,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

1.打造“雁文化”,积极营造城市精神

建设“文化衡阳”,应当创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品牌和城市精神。衡阳,“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故又名雁城。然而,“雁城”这个别称却影响式微。这跟衡阳人自身的忽略和漠视,缺乏建设和宣传不无关系,而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雁文化”的塑造不可或缺。在国人心中,雁其实很受推崇,一群迁徙的大雁,在飞翔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如狂风、雨雪、天敌等一系列的困难,但雁阵在面对这些困难时,用变换的队形减小阻力,用明确的分工保证每一个成员的安全。队伍中纵使有老弱病残,纵使路途遥远,整支队伍总能有序地到达目的地。大雁这种无惧困难、团结协作、不离不弃、勇往直前的精神正与衡阳千百年来传承的精神风貌相契合。因此,应大力兴建大雁主题公园,在人口聚集和人口出入流量比较大的广场建大雁雕塑,大力打造并宣讲雁文化,塑造当代城市精神。同时以大雁作为城市的吉祥物,可以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和人文意识,营造“客来雁城不思归”的文化氛围。

2.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和革命人物

衡阳人在历史近现代的革命史、抗战史和解放史涌现出一大批爱国之士,他们为国抛头颅洒热血敢于担当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匡时济世的无私情怀为后人所敬仰。“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展现出先烈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衡阳保卫战中,方先觉将军带领第10军英勇抗击日军47昼夜,歼敌数倍于己,是抗战史上极为惨烈的一场孤城保卫战。给抗战史上书写了可歌可泣、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都是衡阳史上壮烈悲情不可抹灭的一页,要加强对英雄革命人物及其事迹宣讲,对革命行为进行讴歌,应加大对夏明翰故居、衡阳保卫战纪念馆、陆家新屋、故居等遗址及场馆的修缮和维护制作专题片进行宣讲,让更多的后辈明白懂得衡阳的历史以及眼下幸福得来之不易。

3.打造文化品牌,大力建设旅游文化

寿岳衡山一直是使衡阳享誉中外的旅游品牌,曾有人言“张家界是一幅画,南岳是一本书”, 南岳是一座有着四千年文化历史的名山,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尤其是寿文化蔚为壮观,自古享有“寿岳”之誉。因此,应加强寿岳文化建设,拓展其内涵、挖掘其,把寿文化与养生文化、保健文化等联系起来。同时,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打响“寿岳”品牌,全面提升了名山的旅游品位。同时,创建并完善“寿岳文化走廊”项目,以传承、弘扬、发掘南岳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强化点缀、突出特色、创造精品为原则,以亭台楼阁、花卉图案和雕塑石刻为主要内容。定期举办(下转第20页)

(上接第50页)“寿文化节”,邀请国内外名家登山讲学,畅谈寿岳文化,增加衡山及衡阳的知名度和影响。

4.开讲设坛,延续衡阳历史文脉,增强文化品位

衡阳人杰地灵、钟灵毓秀,自古以来文人汇聚、才贤倍出,衡阳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它是我们文化之脉、艺术之根。这些文物古迹、历史遗存的应得到应有的重视。如珠晖塔、来雁塔、湘南学联、申公馆、彭公馆、石鼓书院、古樟公园等。对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应予妥善的维修和保护。

对这些历史文化和古迹遗址加强宣讲,让广大市民熟稔这些文化,如衡阳电视举办的《湘水明珠大讲坛》、《石鼓书院大讲坛》就是两档定位于大型历史文化类栏目,它遍请衡阳的精英知识分子,也邀请国内名家,如余秋雨及他的讲座《城市与文化》,该栏目选的题材也多是跟衡阳的历史文化政治有关的经典故事,这些讲解对于市民了解衡阳历史文化,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化品位有大的帮助。

5.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三江六岸风光带

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必须加强文化基设施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民众审美能力、培养民众审美情趣,提高民众的文化综合素质的必备条件。具体做法包括兴建图书馆、文化站,美术馆、博物馆、大剧院、电影院、会展中心等,兴建大型休闲文化广场和主题公园。

衡阳市为湘水、蒸水、耒水三水环绕,近年来在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沿江风光带正在有条不紊加紧建设中,风光带的建设大大的改变衡阳的面貌,也给广大市民的文化休闲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市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氛围日渐浓厚。

6.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大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抓好三项工作:深入开展文化下基层、服务进农村的活动;扩大城镇社区公共图书网点分布,努力推进我市社区文化建设;创新投入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公益文化领域。扶持文化支柱产业。重点加大对新闻出版业、动漫产业、文化旅游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建设好印刷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基地。

加大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推动衡阳传媒机构改革朝纵深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衡阳传媒机构整体实力和市场地位,加强衡阳广电和衡阳日报、衡阳晚报在城市发展、文化建设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积极创作并拍摄一些反映衡阳历史文化的影视作品,如《衡阳保卫战》、《夏明翰》、《》以及其它专题片和风光片。

第9篇

【关键词】彝族服饰 图案 文化内涵 现实意义

一、概论

彝族服饰图案种类繁多、文化内涵丰富,大多数服饰图案主要来源于对自然的模仿和图腾崇拜。彝族服饰图案及其由此所构成的独特民族服饰风貌,是彝族民族性格、审美情趣以及文化习俗的重要表征。随着彝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开放与发展,彝族服饰受到较大冲击,在沿袭旧制的基础上,同时也受到周边民族和汉族服饰文化的影响。一些具有原始特色的服饰图案已经遗失或正在遗失,研究彝族服饰图案并进行创新,使其发扬光大已迫在眉睫。

峨边彝族自治区和金口河区是隶属于四川乐山的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县,其地处小凉山,位置偏远。较为封闭的空间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使这两个地方在过去的日子里和外来文化交流较少。也正因如此,这里的彝族服饰文化也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但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对外社会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该地区彝族的彝族服饰文化也在经历着变迁。本文以金口河、峨边为代表,对彝族服饰图案进行分类研究,并阐述它的艺术特征,尝试运用于现代的图案设计以及当地的旅游业中,力求提升其文化产业价值,为凉山彝族图案所蕴涵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对于沿袭和发展民族服饰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的分类

(一)按图案的来源来分

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来源于自然和生活两方面。由于该地区位于高海拔山区,高山、峡谷与河流遍布,因而在其服饰图案中保存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图案,如山、河、波浪纹、云彩纹。另一类图案则与生活息息相关,分为简单图案和复杂图案:简单的图纹以几何图案为主,图纹简单,颜色统一,具有生活化的特点,如涡旋纹、台阶纹、指甲纹等;复杂的图纹则与彝族的习俗传统、生活观念密切相关,如火焰纹、葫芦纹。

(二)按题材类型划分

动物、植物以及抽象几何图案等是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的题材。以这些题材为基础,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大致可以两类:一种是具象图案,这一类又可以细致地分为动物图案(以动物的某些特征或者部位为主,如羊角纹、鸡冠纹等)和植物图案(将生活中的一些植物通过变化变为一些具有浅显的象征意义的图案,如菩提图案、花纹、太阳花图案等)两小类;另一种是抽象几何图案,这一类图案是以寓意较为复杂的几何纹饰为主,如八角纹、山纹。

(三)按性别和年龄划分

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在男女服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男装通常用样式简单的图案来装饰。着色方面,图案色种较少,色彩对比度不高。小凉山彝族女性服饰的图案较为复杂。在颜色运用上,一般选用较为鲜艳的颜色,强调色彩的反差。此外,在不同年龄群体服饰中所采用的图案也略有不同。小凉山彝族老年服饰图案样式多以线条为主,纹饰简单。儿童的图案展现的是活泼可爱的风格,色彩是以红黄以及相近的颜色为主调。而中青年服饰图案的样式和颜色是最为丰富的。就其寓意而言,儿童服饰图案寓意偏重茁壮成长之意,在中年服饰中则是倾向于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而在老年服饰图案里注重表现健康祥和之意。

三、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的艺术特征

(一)图案的分布位置

小凉山彝族服饰在衣襟、袖口、领口、围腰、帽子、挎包等位置都绣有图案,且每个地方的图案结构、搭配均有所不同。就小凉山彝族服饰中最重要的围腰部分而言,大图案一般位于围腰的中间位置,是整件上衣的突出点,如篝火纹。此外,一些小图案点缀在围腰周围,起装饰作用(见图1)。衣袖图案的走向是根据衣服的裁剪曲线缝制的,这些图案具有小而精的特点,以纯色为主。袖口和领口的图案,排列紧凑整齐,颜色种类偏多,图案以线条为主。小凉山彝族的帽子类型丰富,图案简单,有帕帽、荷叶帽以及儿童帽(见图2)。荷叶帽上的图案多数由线条组合而成,样式单一,但色彩丰富。儿童帽的图案大多数是经过简化的抽象图案,题材一般是花卉纹、羊角纹等,在大多数小凉山彝族的挎包上也有此类图案(见图3)。

(二)图案的艺术美

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的艺术美主要表现在图案的颜色和样式组合上。首先从色彩上来讲,图案颜色明快,给人比较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其次,在色彩的运用上,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在大图案和小图案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大图案中,一般以黑色或红色为底色,黄色为边框色,展现的是一种色彩张力美(见图4)。在小图案中,往往是单色调的,绿、蓝、紫这三种颜色最为常见,体现的是静态美与精细美的融合。此外,就其颜色搭配而言,不论是单独的图案还是整体图案,对比感十分明显。同时,在图案组合方面,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视角来欣赏,小凉山彝族服饰的图案都呈现出不同的美感。整体上,小凉山彝族服饰每一个地方的图案排列整齐有力,呈现出一种阳刚之美,留白的空间与图案分布和谐。局部上,其所展现的是精致美与对称美。图案简约却细腻,大多数图案是以中间为对称轴,形成左右或者上下的对称感。颜色是黄色和黑色的组合,色彩对比强,线条具有曲线美。小凉山彝族结婚时所穿的上衣整体展现的是一种简约,大气又不失韵味(见图5)。

四、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

(一)图案色彩的文化内涵

小凉山彝族是一个崇尚“三色文化”的民族,三色是指红色、黄色、黑色。在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中,以红色、黄色、黑色为主调色,兼有绿色、蓝色、白色和紫色。每一种颜色都承载着一定的彝族文化内涵。彝族自古是一个尚黑的民族,黑色寓意尊贵。同时黑色是土地的象征,表达彝族人民对自然的由衷敬畏与感恩。绿色和蓝色在彝语里称为“纳”,也是黑色的意思,表明这两种颜色与黑色有着同样的文化内涵。红色则与生活息息相关。小凉山彝族聚居于高寒山区,火在彝族人民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而红色正是火的最直接的表现。它是驱除妖魔鬼怪的吉祥色,是能带给彝族人民温暖的色彩。此外,红色还代表着彝族英雄的血,象征着正义、勇敢、热情的民族性格。而黄色代表的是美丽、大方、光明、富裕、健康、安宁,寄托着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图案的民俗内涵

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大多是神话传说、信仰的浓缩,展现彝族人民的生命观。图6为蕨芨纹,在彝语里被称为“鸳头鸡”。蕨芨来源于蕨芨草,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无论生存环境多坏,它都可以存活下来,且根系发达,长得十分茂盛。一方面,这个图案是小凉山彝族人民对生命意识本能的一种信仰。另一方面,它与小凉山彝族的生育观念有关。在小凉山彝族地区,他们有多子多福的生活观念,而蕨芨草的枝叶繁茂正与此观念相通。

(三)图案的宗教内涵

毕摩是彝族社会中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毕摩既掌管通神之权,又通晓和掌握本民族文化。既司通神鬼,又指导人、事。在彝族人民心目中,毕摩是神的化身。毕摩服饰中的图案具有特定的含义。例如,毕摩在祭祀场上专用的法帽,是一种形状像斗笠的帽子,它的材质有竹子、铜、羊绒。竹法帽编出的圆形图案有九个或者七个,数量的不同代表持有这种法帽的毕摩等级,也区分了大毕摩与小毕摩参与祭祀活动规格的差异。同时,小凉山彝族地区的毕摩服饰图案的颜色和纹饰也有特定的含义。颜色以黑色为主调,蓝色和青色为辅,这三种颜色的叠加正是毕摩崇高地位的体现。毕摩服饰图案基本上都是线条构成的,样式较为简单,体现出人们对毕摩的崇敬。另外,在小凉山彝族地区,毕摩所用的一些法器会被彝族人民作为服饰图案,如虎牙这一种法器用于驱邪,而彝族服饰图案采用虎纹,寄托着彝族民众趋吉避凶的愿望。

五、彝族服饰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彝族服饰不同类型图案在现代服装中的不同应用

彝族服饰图案样式丰富,造型多样,不同类型的服饰图案体现出不同的美学形式和文化意蕴。

1.人物图案的运用

彝族服饰中人物图案,虽是用刺绣工艺完成,但造型逼真,神态生动,看起来栩栩如生。如图7中的图案,圆的外层是以纯黑或纯红来塑造人物,较为抽象,但是人物造型、动作等较为清晰。红色和黑色相互交叉,协调搭配,看起来简单大气,在现代服装运用中大多用于点缀衣摆、衣领或袖口。圆中心的人物则非常生动,头发颜色及其穿着都一目了然:左边女子两只手高高举起,形成一种优美的弧度;右边女子左手撑地,抬头凝望前方。两名女子曲线非常优美。女子中间有熊熊燃烧的一团火焰,周围还零散分布着一些小火苗,这与大圆和小圆外的火焰纹相呼应,给人一种生活红红火火的感觉,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可以作为衣服的主要图案元素。

2.动物图案的运用

彝族服饰上的动物图案多种多样,有飞禽,有猛兽。在彝族服饰动物图案的设计中,遵循“形神合一”的原则。图8是五彩斑斓的蝴蝶,看起砀挥猩机与活力,蝴蝶身边点缀着花朵,好似蝴蝶在花朵上翩翩起舞,象征着生命力的勃发。各个年龄段衣服都可加入该元素,但不适用于太过花哨的衣服,可用于整体风格较简单的衣服,绣入一两只作为点缀即可。

3.植物花卉图案的应用

彝族服饰中的植物花卉图案,可用于局部点缀,也可以大面积使用。图9绣的是花,花以深红和浅红为主,由波浪纹和回旋纹构成;花的周围散布着大小不一的绿叶;花的底部绣着蓝色的茎和红色的根,象征着富贵吉祥。该图案适用于中老年服饰,不过其中根茎叶和花可以分散点缀,提取其中某种元素,并与其他元素结合重组,形成新图案,也是不错的选择。图10中的服装以红色为基调,衣领、衣摆和衣袖用小花作点缀,小花点缀着一圈绿叶;衣服中间的花大小不一且有绿叶相称,花朵与绿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图案色彩与服装整体色调保持协调一致,看起来富贵大气。

4.几何形图案的应用

彝族服饰中的几何形图案,主要包括三角纹、菱形纹、锯齿纹、水波纹、回形纹、火焰纹等。在衣服设计中,可以用典型的几何图案组合,如菱形纹、直线条纹、方形纹、三角纹等,每一层样式都不尽相同,独特新颖。虽然图案组合较多,但是并不觉得花哨,反而极具层次感。色彩搭配上深浅交叉,协调统一,是当今年轻女孩比较喜欢的民族风格。

(二)彝族服饰图案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运用及优势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运用彝族服饰图案的大多以女装为主,多运用彝族服饰图案中的波浪纹、直线条纹,以及螺旋纹。图11的半截裙是间接运用,设计师借鉴了彝族服饰图案的颜色以及几何图案中的直线条纹。半截裙中直线线条较为平滑,疏密相间,简洁而不简单,大气而重细节。并且以不同深浅的红为底色,色彩艳丽,中间再穿插一些过渡色,具有一种色彩流动的美感。上衣整体以白色打底,再绣上花卉图案,左右对称。其花卉是由彝族服饰图案中的花卉图案变形而来,在色彩上颜色更丰富,在形状上也不再是简单几何形的组合,更复杂,线条也更平滑。彝族服饰图案形态各异,为现代服装的设计提供了大量素材,也成为了设计师的灵感来源。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进程中,民族服饰元素日益流行,大多数人希望返璞归真,追求原始的民族文化。彝族服饰图案造型独特,色彩艳丽,运用到现代服装中能增加一种独特的美。彝族服饰图案在运用到现代服装中时,有的设计师采用直接运用,将彝族服饰上的图案整个运用到现代服装中,而有的设计师则是间接运用,采用解构重组或者变形等方法为其服装设计服务,使现代服装独具特色。

六、彝族服饰图案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一)彝族服饰图案在宣传海报中的应用

在平面设计中应用得较多的服饰图案为几何图案,究其原因几何图案适用范围广,且造型多变,用于点缀和装饰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海报是以图形、文字、色彩等诸多表现手段来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媒介,它具有直观的特点。如图12中的海报,带有鲜明的彝族特色。海报左边是以三角纹样式作垂直延伸,右边是一个姑娘的半边脸,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其帽子上的纹样。该海报主要表现的是彝族的刺绣。彝族刺绣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制作精美、异彩纷呈,不管是花鞋、飘带、围腰,还是钱包、枕头、各类饰品,都能绣得精致独特,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彝绣是彝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海报中间“彝绣”两字用的是服饰图案有的几何造型,加以变形组合在一起,看起来独特且突出刺绣的主题。总体来说,海报色彩鲜艳,线条平直中不失柔和,融合了彝族服饰图案的几何造型,极具民族风情。

(二)彝族服饰图案在产品包装中的应用

产品包装与一般的广告设计有区别,产品包装具有立体性,强调结构的整体性和色彩的协调性。想要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提高产品的销量,产品包装在设计上需要花点心思。如色彩的搭配、图案的点缀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图13中有关彝家漆器的包装盒极具彝族风情,顶部和底部分别以条纹形几何图案点缀,再加上回旋纹和圆形图案,使其看起来富于流动感,不呆板。顶部与底部相得益彰。产品中部以大红色为底色,正中在金黄背景中呈现漆器图片,大气、醒目,且代表着一种红火吉祥之意。 “彝家漆器”四字与左边用彝语写的相呼应,不失为送礼的佳品。

(三)彝族服饰图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在彝族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中,彝族工匠运用自古相传的木雕、漆绘艺术等来表现彝族的民俗风情和审美观。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设计师们往往借鉴彝族服饰的图案对建筑进行装饰和包装,体现了彝族特有的地域特色,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很高的公众评价。在现代建筑中,有的大面积使用彝族服饰图案,而有的则用于点缀和装饰。图14中的墙个性鲜明,顶部以黑色为背景,上下两部分红色的变形回旋纹向左右两边延伸,回旋纹中点缀着黄色的花卉图案。整面墙最突出的便是正中的图案,以黄色为背景,人物图案与动物图案有机结合在一起,好似一个女子骑在牛上。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体现生命的本真。图15是一个牌坊,其设计古色古香,红色漆木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金黄,喜气洋洋,寓意极好。

(四)彝族服饰图案在家具及家纺布艺中的应用

家具及家纺布艺日益成为一种文化,一种观念,设计师在设计家居布艺时可以说是创意不断。如今民族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时尚,追求真善美、追求古朴自然的生活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诉求。彝族刺绣的色彩搭配艳丽多彩,对比强烈,用色泼辣大胆。在家具及家纺布艺中,或多或少加入彝族元素,会使风格有很大突破和改变,也会让人眼前一亮。图16的椅子极具彝家风格,椅子整体为黑色,四条直线将金黄色羊角图案相连接,中间一个火红的大圆,其中左右两边的牛角相对称。牛羊皆彝族人民崇拜和热爱的动物,通过这个图案彝族人民对其热爱程度溢于言表。椅背以红色为底色,顶端和底端为金色回旋纹,中间一只静静矗立的鸟,给人吉祥富贵之感。图17是当地一种特色布艺,俗称背单,也叫背篼。其用处是将孩子背在背上,可以空出双手做其他事情。这个背篼独具特色,将黑色和红色两种颜色搭配起来,以火焰纹和牛角为主,看起来红红火火,富有生气。

(五)彝族服饰在促进彝族旅游商品开发中的优势及应注意的问题

利用中国传统造型元素设计时尚服装,符合当前的市场需求,竞争力强。如果大力发展以彝族服饰图案文化为主的旅游商品,经济来源有保证。并且把彝族服饰图案应用于更广阔的领域,可扩大其影响力。如图18、图19中的碗、壶都能加入彝族服饰图案,其图案十分讲究装饰的对称性和变形的抽象性,点、线、面的运用简洁得体。漆器的色彩浓烈而明快,感染力极强,对色彩的\用寓意民族审美意识和精神气质。用黑、红、黄三色,色彩协调且大气,黑色为天地之本色,寓意庄重与威严,红色代表热情豪放而勇敢。碗和壶都以回形纹为主,且富于变化,使造型更加丰富独特,集民族性、实用性、艺术性于一身,深得游客青睐。图20是小凉山的彝族新寨将彝族服饰图案运用其中,别具一格。

彝族服饰图案发展旅游商品的优势首先是彝族服饰传统文化保留完好,彝族聚居地众多,为第六大少数民族,人口众多,为彝族服饰图案在旅游商品开发中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其次是政府的重视及大力支持,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保护和开发彝族服饰图案,对彝族服饰图案在旅游商品开发中有保障和促进的作用。最后,我国旅游消费现状反映了我国旅游商品缺乏特色,而彝族服装和饰物样式繁多,其服饰上的图案应用途径广。

在旅游商品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小觑。首先,如今国家大力倡导创新,同样的颜色和样式看多了总会产生视觉疲劳和审美疲劳。彝族服饰图案样式多,我们可以在其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不同的图案利用解构和重构的原则使其形成新的图案。其次,彝族刺绣虽精美但效率较低,可在传统的刺绣、珠绣、扎染等基础上,运用丝印、激光雕花、数码印花等新型制作方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最后,要树立服务意识,政府可大力培养该方面专业知识人才,对来访游客进行详细地解说,大力打造彝族特色产品,着力于彝族特色住房。

七、总结

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承载着彝族的审美文化内涵。但由于峨边地区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较大,其生产方式大都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制作。这样,彝族服饰就自然处于劣势,导致手工艺人为谋活路而放弃制作。并为追求利益一味迎合市场和顾客的喜好,文化因素也逐渐荡然无存。怎么去保护和发展凉山彝族服饰就成了现今最为重要和迫切的问题。

基于对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和现实作用的分析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服饰图案与历史文化的关系,从而树立彝族特有的文化理念。只有明确了服饰图案所包含的历史因素和现实意义,才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彝族服饰图案。为此,小凉山彝族传统服饰亟须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去保护和抢救。具体措施如下:政府应大力扶持传统服饰,各县市、乡镇、村队逐级开展服饰普查,并尽全力恢复和再制作,使服饰和制作工艺不会丢失民族特色。峨边地区较大凉山经济较为发达,旅游业逐步发展,应创立属于小凉山彝族特有的品牌,并以图纹、色彩和做花工艺为基础开发多种旅游纪念品。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形成有规模且规范有序的产业化道路。

项目来源: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四川省峨边县彝族服饰图案研究》,项目编号:201610649013

参考文献:

[1]刘茜,李纶.浅析彝族服饰图案仿生艺术语言[J].文艺探索,2009(01).

[2]陈晓莉.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服文化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

[3]陈煜鑫,郝云华.现代服装设计中民族服饰元素的应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4]邓军文.彝族服饰图案元素在现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硕士论文.2008:109-109.

[5]马晓华.四川凉山彝族服饰文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6.

[6]何宗云.浅析彝族服饰色彩在家居布艺上的运用[J].金田(励志),2012(08).

[7]赵浩.凉山彝族图案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3,6,6.

[8]冯燕.凉山彝族服饰图案的审美内涵与现代服装设计[J].当代艺术,2009(1):57-58.

何思敏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王秋惠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第10篇

关键词: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传承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124-01

一、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特点鲜明。庆阳市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加之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致使庆阳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民俗文化产品种类繁多、特点鲜明。庆阳的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庆阳香包刺绣、庆阳剪纸、环县道情皮影、陇东窑洞文化、红色文化等五大类,民俗文化产品也是种类繁多,既包括庆阳香包,剪纸,皮影,刺绣,泥塑,根雕等为代表的物质形态的,也包括以庆阳皮影道情,陇剧,杂曲,民歌,荷花舞,唢呐艺术,徒手秧歌,社火等为代表的非物质形态的,同时,围绕婚丧嫁娶活动所形成的一系列民间文化风情也很具有独特性。由于开发程度的差异,庆阳的民俗文化以庆阳香包艺术文化最为典型。

(二)产业规模效益突显、文化产业化之路基本形成。根据庆阳市统计局资料显示,截止2013年4月17日,庆阳文化产业名录库核查入库工作已经全面完成,法人单位共计423家,其中全市有民俗文化产业公司110多家,正式注册的56家,对外设立营销窗口43个。2012年第10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展出民俗文化产品200余万件,吸引参观人员达10万多人(次),累计销售113万件,销售额达1123万元。2012年庆阳市八县区文化产业投资完成7.9827亿元,从业人员70220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8254亿。

二、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缺乏品牌意识,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主导行业的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主导行业的发展则需要品牌产品的带动。庆阳市虽然提倡以香包为主导产品,但是特色不明显,生产厂商缺乏品牌意识,行业内生产厂商由于涉猎的产品种类繁多,行业内分工层次较低,因此主要产品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不利于产品的品牌化,产业发展缺乏持续的动力。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趋同现象明显 。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是在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产业化水平较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该产业发展受到重视的程度较晚,发展的市场化水平较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中没有形成以核心产品为牵引的经营机制,追求全面且简单地发展模式,生产厂商涉猎的产品种类多,但是该行业内不同厂商生产差异化程度很小,生产趋同现象明显。

(三)产业发展市场化水平不高,投融资体系建设有待完善。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尚处于继承传统文化的阶段,整个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完全的适应市场化的模式,突出的表现是文化企业的运营模式没有完全地市场化,没有成为市场的主体,政府的补贴和干预行为尤为明显,文化企业发展缺乏市场竞争,活力不足;利用市场手段对于文化企业的调控不够,政府进入和干预的程度过大,导致文化资源配置适当和低效率;文化企业的投融资体系建设有待提高,主要是民营资本与国营资本待遇不对等,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积极性受挫,部分民俗文化资源存在国家垄断。

三、庆阳民俗文化产业传承与创新的模式选择

(一)进一步加快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建设步伐。民俗文化产业化有利于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强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有利于增强文化的传播,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因此民俗文化产业化是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化的发展必须以市场化的高度发展为前提,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一是要建立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提供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二是政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竞争规则以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构筑完备的市场竞争体系;三是要进一步提高开放的程度,允许更大范围的民营资本进入。

(二)建立健全民俗文化产业保护的法制环境和行业准则。构筑完备的法制环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备前提。完备的法制环境可以更加有效的保护行业的健康发展,极大的保护民俗文化企业的合法权益和正当的经济利益,从而调动企业生产和研发的积极性,特别是要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业规范准则和规章制度,有效的规范文化企业的行为,从而提高文化企业的运行效率。

(三)创新营销模式,加快网络化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庆阳民俗文化产品营销更多是政府搭建平台,主要以各种艺术节的形式来进行营销,营销的手段和形式单一,除此之外的营销手段都比较简单,利用现代化营销模式较少。因此,应该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营销,搭建快捷全面的营销平台,一方面可以降低营销的成本,提升营销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扩大营销的范围,扩大其影响力。

(四)以项目带动为出发点,提升文化产业层次。产业的发展需要原始积累,在产业原始积累阶段,产业项目的带动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快捷的方式,通过各种项目的带动,可以进一步改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以项目带动为出发点对于庆阳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园项目是《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确定的重点文化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建成一处集公共文化服务、民俗文化产品研发交易、文化产业孵化培植及旅游于一体的民俗文化产业集聚区。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庆阳民俗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会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的层次将会极大地提升。

参考文献:

[1]石齐;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孙永生.张彦喜;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甘肃农业, 2006(03)

[3]黄立群;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1

[4]卢渝.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与对策[J].新华文摘.[5]强双龙;甘肃省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9

[6]中国.庆阳网http:///

第11篇

关键词:创新 群众文化活动

文化是软实力,是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文化是引导力,是推动区域健康发展的保证;文化是凝聚力,是构建区域和谐发展的纽带;文化是展示力,是锻造区域品牌形象的平台。为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沙依巴克区从2012年开始,不断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文以载道 聚沙成塔”文化活动创意展示大赛活动,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文化的力量促进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活动结合“创先争优”、“机关文化建设”、“民族团结”等主题教育活动展开,以开阔的视角、创新的思维推动全区文化活动项目化、品牌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群众的口碑。

一.文化活动主题创意

“文以载道”,战国时荀子在《解蔽》、《儒效》、《正名》等篇中,就提出要求“文以明道”;三国时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载道”。文,通指文章、文艺、文化活动,道,道德、道义、正义、伦理的意思。“聚沙成塔”,此处特指沙依巴克区,寓意沙依巴克区的每一位居民就像是一颗金色的沙砾,拥有属于自己的智慧与热情,将这些群众的智慧与力量凝聚起来终而堆砌成一座宏伟耸立的高塔。“文以载道 聚沙成塔”这一主题象征着沙依巴克区群众对于积极向上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象征着沙依巴克区的发展像这座高塔日益升华。

以甲骨文“文”字形创作本次创意征集大赛的标识,以“文以载道,聚沙成塔”活动主题相托,形成活动整体视觉认知。

二.文化创意活动特点

1.领导重视,多方联动、组织机构创新。

创意展示活动由沙区区委、区政府作为主办单位牵头,区宣传部、机关直属机关工委、总工会、团委、妇联、文化体育旅游局、教育局、科技局、片区管委会(街道办)等多家承办。各承办单位认真组织,精密部署,联合完善方案,联合组织实施,对活动进行全程掌控。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及时对活动的开展情况、群众的真情实感及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宣传报道,营造氛围,做好宣传,推动活动广泛覆盖。

2.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参与形式创新。

广泛发动驻区企、事业单位及艺术团队加入其中,体现活动“全面性”和“全民性”,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大赛中来,真正实现“文化惠民”。各承办单位结合本行业、本辖区的地域、人文特点,结合辖区内特色文化资源,如自然旅游资源、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活动覆盖旅游文化、节庆文化、休闲娱乐文化、军营文化、机关文化、饮食文化、商贸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等相关领域。

3.集思广益,精心策划,活动内容创新。

创意展示活动重在“创意”,鼓励创新。各承办单位充分发挥地域、行业特点,拓宽思路,精心组织策划出主题新颖的文化活动。在活动项目设置、举办方式上力求新颖别致;在活动内容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尤其在特色项目上注重细致打磨;在组织运作上强调可操作性,力求活动项目设置科学;引入经验丰富的文化经营团队参与组织推广,力求项目运作集思广益、出新出彩。

三.文化创意活动案例

1.民间故事征集――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传承

沙依巴克区是乌鲁木齐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也是一座历史悠久,充满神奇色彩的老城区。长期的聚居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留下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遗落在沙依巴克区各处的诸多传说、典故,为乌鲁木齐这半城增添了无穷的魅力。2013年起,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开展了以“沙依巴克区民间故事”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组织发动全区文化干部通过有奖征集、入户走访等方式,共搜集整理了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名胜古迹故事、民俗故事等广泛流传于全区范围内的民间传说和经典故事及有现实原型的新挖掘的故事素材近百余篇,大大激活了“沙依巴克区民间故事”的文化生态。经过专家考证,在申报非物质文化z产项目的基础上,编辑组对这些故事进行了文字加工润色,并配以生动真实的图片,现已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定名为《半城记――发生在沙依巴克区的故事》,共计12万字,该书不仅是我区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成果,也是我区对外展示历史文化底蕴的文化宣传书籍。

2.城市家书――来自政府的一封信

书信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缩影,从影响中国千余年的《颜氏家训》到后来的《傅雷家书》可谓渊源流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书信逐渐落寞,但书信的个性化表达拥有现代通讯手段无法取代的功能。城市家书活动由沙区政府组织发起,向全区的一线工人、学生、少数民族、优秀母亲代表及残疾人、离退休老干部和三级文明单位代表各投递出一封家书,第一次尝试以信件的方式,与区内群众搭建互动沟通的平台,书信交流的方式传递了政府对群众的关爱。城市家书的发起是滚烫的民意,回复的是丰沛的民智,期间共寄出上千封家书,增强沙区群众的归属感,是沙区精神的一次升华。

3.公园文化节――百姓周末大舞台

沙区有四大公园,乌鲁木齐面积最大的人民公园,集科普教育、游艺娱乐为一体的儿童公园,古色古香的揽秀园与郁郁葱葱的雅马里克山景区公园,这些都是沙区内独特、可利用的公园资源。通过文化创意展示活动,在充分利用这些自然文化资源基础上,将公园文化与艺术节、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相结合,在风景秀丽、气色宜人的环境中,将运动、休闲、文化结合起来,通过举办百人徒步活动、雅山音乐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向广大市民展示一个活力、精彩、有文化气息的沙依巴克区。

4.花卉节――花海相约你我他

新疆明珠花卉市场是新疆农科院依托自身科技优势和地缘优势,为实现花卉产业化兴办的综合性花卉市场。花卉市场内环境优美、品种繁多,形成了集园林花卉、艺术品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易市场,是乌鲁木齐市民一个重要的休闲观光之地。花卉节利用明珠花卉市场这个资源,连续五年举办“花香溢城,花海相约”为主题的群众花卉节,鲜花与艺术相映成趣的景象,陶冶人们的性情,满足广大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提升街区文化内涵,为打造“一街一特、一居一品”的文化品牌起到推进作用。

5.读书节――打造城市“阅”动力

同志在中央党校2011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强调:“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使群众在读书中开拓视野,提高人文素养,把人们从手机、平板视线重新拉回图书馆,沙区组织了读书节系列活动。新疆最大的图书批发市场、深圳图书城都位于沙区辖区内,这些资源对培育全民读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读书节活动包括穿“阅”1937――读党史喜迎十系列活动、“阅”动我心――微博好书推荐活动、“以书会友”藏书交流活动、“我要讲故事”少儿故事大赛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构成,并首次尝试与晚报手机报合作,开展读书阅读月,将推荐书目以导读、连载的形式发送到用户手机上,形成掌上阅读的风尚,同时刺激消费者进行图书采购,扩大文化传播力。加强与新浪、腾讯合作,在微博上进行好书推荐,通过微博转发、微博评论,将推荐书目进行推广,从而激发群众读书热情。读书节活动现已成为沙区的一项品牌活动,通过不断发起、倡导全民读书,进一步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将全民阅读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和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为加快区域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知识支撑、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第12篇

本文通过分析了苗族服饰的造型、颜色以及图案,阐述了苗族服饰的制作过程、特征以及她的设计美,并挖掘出了她的创作源泉以及她的内涵,这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现代艺术设计拓宽了视野。在我们现代多元的文化当中,传统文化是在慢慢的缩小,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价值观的改变,这些传统文化应当更加的引起社会的重视,也应当继续传承和研究下去。

关于苗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意义

我们国家拥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她们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服饰,而最有魅力的就属苗族的服饰了。首先,苗族这个少数民族本身就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他们是靠着口口相传的文学和所有服饰上的图案艺术来记载这种历史文化的。由于苗族服饰款式非常之多,样式也非常之奇特,所以是所有文化当中最具民族特色代表性的物品。在我们着力研究苗族服饰文化的情况下,必然是能够挖掘出更多有关于该民族服饰文化,使其形式和内涵得到更好的解说,我们可以通过分解和重组这些设计元素把它们运用到我们当代的各类设计当中使得我们的设计更具我国的民族特色,并使我国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更大的发扬。

苗族服饰的特点

在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苗族也不为例外,它有着丰厚的民族特色文化,他们主要聚居于贵州省,其他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湘、滇、桂等地区。经考察证明,苗族是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称之为苗语,却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字,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服饰图案来了解他们的历史文化。苗族的历史文化很多都被蕴含在这些苗族的服饰当中,于是苗族的服饰又被誉为“无字史书”。这部“无字史书”记载了各个角度的民俗生活,而苗族的艺术观就是保留从古至今的服饰特征。苗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苗族,其服饰也不一样,大致可分为花苗、白苗和汉苗。这种分类方法也是苗族服饰的特点之一。

苗族服饰中造型的设计美

苗族服饰种类繁多,工艺精湛。苗族服饰的款式造型艺术之所以值得研究,是苗族服饰的款式造型和所用的服饰材料、面料以及制作工艺技术等,各支系均不同程度的保留了中国远古服饰文化的演化系列。早在《后汉书》 《晋记》等书中,就有关于五溪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记载。诗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诗句。盛赞苗族服饰足与天上彩云媲美。

1.自然形象的模仿:苗族服饰中造型的形象主要是来自对于自然形象的一种模仿,苗族的一部分文化是伴随着它的迁徙而发展的。自从他们迁徙到贵州、湖南湘西等地,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由田野山川等的环境,他们希望把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怀念和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汇集到自己的服饰当中来,所以形成了服饰中固定的内容、形式和风格。例如苗族的妇女把迁徙中遇到的极大难关——长江、黄河、毒虫冲、风雨头、雾罩山制成了大小不同的五道平行线刺绣在了长裙上,不准随意的改变。

2.象征与自然形体的结合:苗服上的刺绣即苗绣。苗绣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抽象的与具体的、真实的与幻想的相结合的,他们把现实世界的元素打散后再重新组成新的艺术自然形象的元素,其中局部的表现的自然形象又是实在的,而新组成的艺术自然形象又是各个元素的综合体,使其超越了各个形体原本的自然属性。其中象形纹用形态和象征来指代和表达意思。例如花苗中的星辰纹,五个方块或直线分别代表了中西南北中五方,象征着满天星斗。这样物体就是由一个抽象的物体形象来构成的,具有主观上表达的意思而产生的形式美。

3. 历史形象和臆造:一些宗教性的传说、历史性的人物和一些虚构出来的人物在种族中被人们所接受后就会不断的传承下去称为了苗族服饰造型的新的视觉形象。例如半人半兽;多动物合体;动物人物与植物合体等。

4. 配饰的应用——银饰:在苗族当中流传着“无花无银不成姑娘”的俗语。花是指花衣,银就是指的银饰。她们都细化把漂亮的服装与华丽的银饰统一起来。银饰佩戴的部位大致有三个:头部、胸颈部还有手部。头部的银饰是因地而异的;胸和颈部佩戴的银饰都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但也是非常的复杂的;手部的银饰主要有银手镯和银戒指。她们还喜欢挂这种不同的银蝴蝶在衣角的下摆,银角和银牌上刻蝴蝶花纹,这寓意着苗族人民对其祖先蝴蝶妈妈的崇拜,具有深刻的民俗文化内涵。

苗族服饰中色彩的设计美

由于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民俗习惯不一样,所以他们在服饰上的用色也不一样。但从整体上看他们都互相影响和传播。每个民族的服饰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配色,而这些独特的色系能为我们国家整个民族服饰的发展给予了优越的条件。在色系的设计当中非常注重民族的特色,将具有民族特色和民俗审美的情趣形式、元素或者是文化的符号运用到服饰的创作形式当中,使其两者能够很好的融合起来达到传统与现代的审美结合。而苗族也赢得了“多彩的民族”的美誉。

1.苗族服饰的色彩:苗族服饰的色彩运用既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权,有体现除了民族天性的执着与纯朴,所以使得苗族服饰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众多民族当中。

2.色彩的运用特征:首先,她们使用的色种非常的少,但色彩的纯度高,颜色之间的对比也是相当的大。他们最喜欢用的就是红色,认为红色是最美丽、最圣洁、最具有生命力的颜色。其次,有着明显的色彩偏向。他们喜欢用红色却忌用黄色,而这跟历史因素有着一定的关联。在古代黄色是被定为皇帝御用的服色,而一般的百姓只能穿白色黑色和青色的衣服,以前的苗族百姓在服饰上就不能使用黄色。这就形成了苗族人民的色彩偏向,而这种色彩偏向却体现了他们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鲜明的色彩个性。

苗族服饰中图案的设计美

在苗族服饰当中,无论是她的制作工艺还是她的风格都很受人们的喜欢。苗族服饰当中的图案蕴含着非常丰厚的内在意义,所以有学者对于苗族服饰存在的解释是: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的传承。

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语言,汉族有汉语,有汉字;而苗族也不例外,她们有自己的苗语,却没有自己特定的文字。所以她们把服饰上面的图案当作是自己独特的文字。这就是为什么说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史书”,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苗族服饰文化中的图案艺术,也堪称为“无字史书”。这同时也使得我们该怎么去了解苗族文化。

1.苗族服饰图案的形成:苗族人民非常的勤劳,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在平日的劳作中创作出了各式各样美丽的图案。他们经历过很多次的家园变迁,但是他们所居住过的地方的自然地理风物却都深深的印刻在他们的记忆当中了。他们把每次居住的地方都当做是上天给他们的恩赐,所以他们也非常的爱大自然。当然,他们也把这些美丽的图案运用到了日常用品和服饰当中来,这样一来就能显现出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苗族服饰图案的种类:苗族服饰中的图案造型非常的独特而且千变万化,大体可以分为几何纹、动物纹以及植物纹。

① 几何纹:几何纹是人类最古老的纹饰之一。苗族服饰图案中几何纹是有十字纹、云雷纹、水波纹和一些几何自然纹象。这种几何纹的工艺完成主要靠的是挑花、织绵、贴花等。苗族人民认为几何纹是织布中的经线跟纬线交织形成的最基本的单位之一,也是他们民族图案纹饰当中最基本的结构。在这些几何纹当中,较常见的是二方连续模式和线条的放射状模式,每一件绣品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图案相互拼凑组合而成的。图案参差交错,粗看繁杂紊乱,其实它们的组合很有规律。

② 动物纹:这种纹样是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观察之后再加上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对其轮廓的变形。似像非像,带有神灵化的超自然的形象,几乎完全承袭了远古时期中的艺术题材和风俗,也再现了原始人类生活的自然风貌。再加上苗服独特的工艺制作手法,把这些动物纹饰做的更加的夸张,使得原本已经非常有吸引力的苗服更加一筹。其动物纹多以牛纹、龙纹、蝴蝶纹、鸟纹和鱼纹为主。

③ 植物纹:在植物纹当中,大多数都是把花卉亦或是植物作为题材,又可分为抽象型和非抽象型两类。虽然被分为两类但是都是以表达某种意义为目的的形象,这既是因为他们都居住在山区、他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他们热爱自然的景观和他们民族整体的迁徙历史有关联。这种植物纹多半以生活中常见的向日葵、野、蕨类植物以及一些山中叫不出名字的野山草为主。而在刺绣过程中也不会单单的只绘制植物花样,还会跟动物纹一起构成。例如以织花龙图或刺绣的动物为中心,周围再配以花卉纹。

苗族服饰中的图案特征:苗族服饰的图案特征可以从这些图案所形成的过程和它所代表的内容中得出:首先,这些图案的形成和设计都起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其次,这些图案都具有深厚的内涵。

结论

苗族服饰从原始时期的蔽体御寒的简陋研发制现在多姿多彩的服饰艺术,伴随着苗族人民从古至今数千年的生存史。苗族服饰蕴藏着大自然的生态之美和历史生态的内涵。它是以一种艺术的形式来沟通着他们与大自然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人与大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它就好比是一部“无字史书”记载着苗族人民的历史境遇,用图案代替了文字,表达着他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恩之情。如今,传统的苗族服饰尤其是盛装也像许多民间艺术一样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而这些服饰也越来越趋于商业化,逐渐失落了原本的文化与审美内涵,苗族的造型、色彩、图案等的象征在当代的文化当中还能否被继续研究和传承下去,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服装艺术系)

第13篇

巴蜀文化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卫聚贤先生在1941年出版的《说文月刊》第3卷第4期上发表的论文《巴蜀文化》。在随后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中,学者们对于巴蜀文化的概念提出了多种解读,主要集中在巴蜀的地域范围、巴蜀文化的内容和巴蜀文化的时间界定上。巴蜀最初是指长江上游两个比较大的部落,也是两个区域名,以后又相应成立了巴、蜀两个国家,主要在今四川、鄂西、贵州等境内。今天狭义的巴,指川东的重庆地区;蜀,是指成都平原[2]。“巴蜀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狭义的“巴蜀文化”一是指先秦巴蜀文化,二是指考古学意义上的巴蜀文化[3]。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广义的巴蜀文化概念,指从古至今的四川文化[4]。巴蜀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既有中原文化的特点,又有独具一格的地方文化风格。

2川酒及其包装对巴蜀文化的传承作用

川酒文化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巴蜀文化的物质与精神瑰宝的积淀。源远流长的川酒发展历史中,以酒为物质载体,以酒文化为传播形式,既丰富了巴蜀文化资源,也对巴蜀文化实现了传承和发展。川酒在众多白酒品牌中,独树一帜,名扬海内外。四川独具特色又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孕育和涵养了川酒独树一帜的酿造技术和其它酒文化形态[5]。而从古至今,酒都不是单纯的一种饮品,它承载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历史悠久的川酒更是如此,它蕴含着巴蜀文化的独有的地域特色,不论是其酿酒的技术、历史,还是饮酒的文化、礼仪,亦或是盛酒的器皿、包装,无一不是具有巴蜀文化烙印的宝贵财富。如果说,川酒是巴蜀文化的载体,那么川酒的包装则是巴蜀文化最直接的视觉传播形式。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而言,包装设计就是设计师将一定的信息转化成视觉符号传递给消费者的传达过程,因此,川酒的包装设计就是将巴蜀文化符号视觉化后传递给消费者的过程。川酒的包装是川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消费者最直接感受川酒地域文化特色的视觉基础。融入了巴蜀文化视觉符号的川酒包装,为消费者营造了巴蜀文化语境,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可以在建立川酒文化品牌特色的同时对巴蜀文化进行有效地传承和发扬。

3巴蜀文化符号在川酒包装中的使用原则

在川酒包装设计中融入巴蜀文化符号,不仅要考虑与酒的品牌定位契合,还要注意这些符号的信息传达是否到位,能否将巴蜀文化与川酒包装融为一体,成为商品与消费者情感沟通的媒介,能否通过这些巴蜀文化符号传递给消费者完整、真实的巴蜀文化信息。因此在巴蜀文化符号的提取和运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1巴蜀文化符号内涵的可理解性

将巴蜀文化符号运用在川酒包装上,要考虑到这些符号信息内涵的传达效果,不仅要让本地消费者见到符号后,能理解其传递的历史、精神等内涵,还要考虑到其他更多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对这些文化符号的理解度,因此,一是要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最能获得广泛认同的巴蜀文化符号,以此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同时吸引和引导一些不了解巴蜀文化的消费者认识和熟悉巴蜀文化;二是巴蜀文化符号的提炼和设计要使其符号特征鲜明,能形象的传达巴蜀文化,易于消费者辨识和理解这些文化符号的内涵。

3.2巴蜀文化符号地域的可识别性

巴蜀文化符号要突出其地域性,才能使消费者在众多同质化的酒类商品中,准确快速识别出商品的地域特征,加深对商品的地域属性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在巴蜀文化符号的使用上,要用巴蜀文化特有的、与众不同的那些符号来传递其地域性。例如,一些巴蜀的历史古迹、人物传说等,都是巴蜀文化资源的独有的符号。

3.3巴蜀文化符号情感的可体验性

现代包装设计,不仅是物质化的设计,更是精神化的设计,要为消费者创造情感体验。在川酒包装中,通过使用巴蜀文化符号,可以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巴蜀文化的语境,使消费者在消费和使用过程中,自然感受到巴蜀文化的魅力,融入到巴蜀文化的意蕴中,使消费者体会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带来情感的共鸣。

3.4巴蜀文化符号视觉的可审美性

很多巴蜀文化符号本身就是具有地域风格的艺术符号,具有视觉审美的功能,富有艺术的价值。将其自然而协调的形式美感,质朴而纯真的民族美感,融入到川酒的包装设计中,都能使包装更生动,更具艺术感染力。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现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所以对于巴蜀文化符号的利用,不是对已有造型、纹样、色彩等元素的简单“移植”,而是应该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对这些符号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的艺术美感。

4巴蜀文化符号的提炼及在川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包装设计,是一种符号传达性的设计。要将巴蜀文化运用到川酒包装设计中去,首先需要将巴蜀文化提炼成典型的视觉符号,然后将这些符号与包装设计要素相结合,构成包装的功能与形式,使消费者通过解读这些符号能理解包装中传递出的巴蜀文化内涵。

4.1巴蜀文化视觉符号的提炼

巴蜀文化资源丰富,既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有无形的精神资源,例如各种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文化、艺术文化等等。而并非所有的巴蜀文化元素都能适用于川酒包装设计上,所以从视觉传达的角度而言,在视觉符号的选取上,应根据巴蜀文化的内容,与川酒的包装特色相结合,一是选取巴蜀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符号,二是选取其中能与川酒包装相契合的符号。如三星堆遗址文化、金沙文化、三国文化等等历史文化类的巴蜀符号,丰富多元而又带有神秘色彩,将这些充分展现了古蜀文明的历史文化符号提炼,并应用到川酒包装中,可以增加川酒的历史文化厚度,激发消费者对巴蜀文化和川酒的探秘感。如在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中出土的很多青铜器、金器、玉器,特别是其中的一些酒器的造型、纹样、材质都可以运用到川酒的包装中,让消费者感知古蜀文明的绚丽多姿、内涵宏大的历史文化。再如建筑古迹类的巴蜀文化符号。巴蜀之地,山峦叠嶂,河流纵横,道路险阻,因此自古就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喟叹。勤劳智慧的巴蜀先民,克服各种自然条件的困难,创造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巴蜀建筑景观。如民居建筑、都江堰、峨眉山等一些人文建筑和自然景观提炼成的造型、图案符号,运用到川酒包装上,也能很好地体现出巴蜀的文化特色,突显川酒的地域特色。巴蜀文化中,民间文化形式多样,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巴蜀文化的重要象征,是极具历史价值和精神价值的文化精髓。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很多传统的技艺和手工艺品等濒临失传,因此亟需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保护和传承。如将川剧的脸谱、四川皮影戏等一些巴蜀民间文化元素符号的造型和色彩运用到川酒包装设计中,赋予川酒民族文化精神内涵的同时,也是对这些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4.2巴蜀文化符号在川酒包装中的运用

将巴蜀文化提炼成符号后,需结合川酒的品牌诉求,再从包装设计的主要元素入手,即将包装的形态、纹样、材质、色彩元素中融入巴蜀文化符号进行川酒的包装设计。4.2.1巴蜀文化造型符号的运用酒包装的造型包括外包装和内包装,是包装设计实现形式与功能统一的基础。在川酒包装设计中,通过借鉴巴蜀文化中丰富的造型符号,为川酒包装提供了更多样的造型空间,同时也赋予了包装造型更多的文化信息。例如图1所示,五粮液的酿神系列上品的酒瓶造型采用了三星堆青铜人像的造型元素,通过对青铜人面像的眉、眼、鼻、耳的夸张变异特点的描摹,用拟人化的设计手法将酒瓶设计出了青铜人像的庄重、威严的神态,好似千年的巴蜀酿酒故事也被生动呈现了出来。4.2.2巴蜀文化图案纹样符号的运用巴蜀的图案纹样符号广泛而丰富,有神秘的青铜器纹样,有极具生活气息的建筑纹样,有传统的皮影、年画图案等等,这些图案纹样的装饰性强,地域色彩浓厚,极具情感寓意和审美价值。在川酒包装中,这些图案纹样符号既可以作为装饰主体,也能作为点缀,在起到视觉装饰效果的同时,也能超越文字、语言的障碍,充分传递出巴蜀文化的内涵。例如图2所示的泸州老窖之泸州醇系列酒,其外盒和酒瓶包装采用镂空的窗格纹样符号,表现川西居民的特点,同时在酒盒上展示了酿酒和卖酒的场景画面,记叙了泸州老窖起源传说中创始人王氏师傅开“前店后坊”小作坊的故事,通过这些纹样和画面将悠久的川酒文化娓娓道来,形象而生动。4.2.3巴蜀文化材质符号的运用材质是包装设计的物质载体,借助恰当的材质表现,能更好地烘托造型、色彩和图案纹样元素。川酒的包装设计,同样需要通过材质符号元素来体现巴蜀文化的意境,如传统的青铜、土陶材质表现三星堆、金沙文化,民间的竹编、藤编材质肌理表现巴蜀手工艺文化等等。例如图3中的陶盉是一种温酒器,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酒器,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相当繁荣,已有大量的剩余粮食用于酿酒。水井坊的陶瓷酒器装的设计就模仿了三星堆出土的陶盉的造型和材质,表现了巴蜀悠久的饮酒、酿酒历史。4.2.4巴蜀文化色彩符号的运用包装的色彩符号是最具有视觉刺激和最富有情绪感染力的符号。中国白酒最多见的就是红色和金色,主要表现出喜庆、吉祥、尊贵等寓意。在川酒的包装中,可以尝试运用更为丰富和具有文化代表性的色彩,同时结合造型、图案和材质符号,更准确的表现和传递巴蜀文化信息。例如图4,水井坊的菁翠酒因为利用了竹炭淬取的酿酒工艺,为表现其蜀南竹海的选材和竹文化背景,包装外壳和酒瓶底内凹处采用了翠竹的绿色,在表现酒品柔和、净爽的特质的同时,也利用色彩和竹叶的纹样,表现了特有的巴蜀竹文化。

5小结

第14篇

Abstract: Folk songs of Northern Shaanxi as a regional culture, the formation of its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reflects loess and Chinese culture and ethnic psycholo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riental culture and art, also integrates the a philosophy of life and emotional consciousness of long-term practice of people of northern Shaanxi. The paper studies the value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folk songs of Northern Shaanxi, which is significant to improve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in the new perio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progress.

关键词: 陕北民歌;文化背景;产业化;价值

Key words: folk songs of northern Shaanxi;cultural background;industrialization;value

中图分类号:TV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1-0291-02

――――――――――――

作者简介:王东方(1966-),男,陕西延安人,研究方向为文化经济学。

0 引言

陕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无论是高亢豪放的信天游还是铿锵有力的劳动号子;无论是抒情流畅的小调还是悠扬纯朴的酒歌,都以广泛深刻的内容,生动质朴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手法,高亢悠扬的曲调,豪放犷达的风格,由勤劳勇敢的人们一代一代创造和承载,口传心授,绵延不绝。生活环境、生存方式及社会背景下的精神文化诸多因素,对陕北民歌的生成、演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而这些诸多因素都与这一区域的地理范围、文化特点和历史面貌有关。

1 陕北民歌的文化背景

1.1 生态环境培养了陕北人的性格和人文精神 远古时期的陕北地区,黄土高原优越的生态环境形成了陕北人民初期理想的生存场所。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唱响了的那一曲曲荡气回肠的信天游。如果说陕北生态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那么陕北人种的变化也是一个历史变化的过程,而正是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土著陕北人与外乡迁徙人的融合,如南方将士戎边、边贸交易中的商贾人等。土著陕北人与临界的少数民族的融合,如与胡、匈奴、鲜卑、西羌等人,发展成为一代又一代的新陕北人,而现在的陕北人就是这种一代又一代的新的陕北人的延续。

作为一个区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必然是这一区域社会和历史条件的产物。根据考古发现的材料,从远古时期,我们的先民就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生息。1923年在靖边县杨桥畔采集到一枚左上外侧门齿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河套人”[1](P4)。漫漫岁月,陕北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得这片黄土地上的生命也在开始新的构成。当陕北黄土高原初期形成的农业文明被森林草原替代后,陕北地区开始了人烟稀少的时代,从而形成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牧地。随着匈奴势力的扩大,他们经常由此进出而骚扰侵犯汉民族,于是就有秦代大将军蒙恬率军到此抗击匈奴、并屯田戎边、筑城守固、迁徒内地罪人移居陕北[2](P98),从此,陕北开始了由畜牧之地向农耕的转移。在漫长的岁月中,陕北地区不断有内地人的移入,与匈奴族和平共处,杂居相生,两个民族在黄土地上融合同化,所以,就陕北人种而言,身体中流淌着匈汉两族人民的血液,造就了陕北人男性多壮实、剽悍、倔强、豪放、女性多窈窈、俊秀、心灵、手巧。陕北人从土著人到多民族融合同化后,使得陕北人在人种上有了一新的优势。同时,在这种地理环境下的特有的生产方式和文化精神造就了陕北人特有的心理性格和精神气度。“这就是守的耐心和走的冲力的不协调统一;忍让的本份与反叛的倔强的不协调统一。这样就使得陕北男性多表现一种外静的内热、厚重木讷的秉性,陕北女性多表现一种情真意切,热烈似火的风韵”[3](P293)。

陕北人特有的性格和人文背景影响和决定了陕北民歌所抒发的感情。有生离死别的悲歌,也有久别重逢的欢歌,有愤怒、有自由、有欢乐、有伤感的;陕北民歌以其率直而含蓄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率直是情感的反映形式,含蓄是抒发感情角度的表达,在情感的表达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生活细节的叙述过程。

陕北人的普遍性格特征中就有这种内在与外在的情感统一和自然心态审美的协调统一。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来看,“音乐创作是一种表达人内心的精神活动的行为,是把内心体验改造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像活动。”而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内心精神活动或内心体验往往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的自身性格的影响。因此,可见陕北人的性格特点在陕北民歌中得以表现,也是自然影响陕北民歌的一种极为重要的人文背景。

1.2 地理环境与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的大文化背景就是黄土黄河文化,它的形成与这一区域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地理环境以及相应的经济发达程度和物质生产类型与文化艺术的关系至为密切。不同的地理环境养育着不同区域的人类和文化,地理环境也是影响人类生活激发内心情感的重要因素。优良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人们生息繁衍,为人类和社会生活提供便利;恶劣的地理环境客观上造成了社会发展和滞缓和文化落后,但同时又会影响和激励人们去改造自然。陕北高原的黄土黄河文化作为一种带有自己风采的地域性文化,实际上也就是半农半牧和农牧互补为典型特点的地域文化。

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陕北地处陕、晋、蒙、宁、甘中央,地貌大致分为沙丘区和山壑区,长城以北称为沙丘区,长城以南称为山壑区。由于陕北人民与游牧民族交往频繁,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民俗风情长期处于不断交流的状态,互为借用、互为渗透、互为影响、互为吸收,形成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二合一体的基本格调。在这种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环境中,形成了粗犷豪放、凝重古朴的黄河文化。陕北民歌就是在这块黄土地上生根、发芽、形成和发展的。

除上述生态、地理环境对陕北民歌的文化背景影响外,生活习性、地方语言等方面因素对陕北民歌的形成、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语言是音乐风格变化的重要因素。语言的不同也是造成音乐风格不同的重要原因。探讨陕北民歌的文化背景,从更深的层次上分析,应该认识到陕北民歌艺术是东方文化大背景下黄土黄河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艺术折射,是陕北人民思维逻辑和行为逻辑的艺术反映和生活体现,也是黄土黄河文化中的艺术精华。

2 产业化价值

陕北民歌具有深厚的人民性、罕见的纪实性、独特的艺术性、较强的包溶性,是品位高、生命力强、与时俱进的时代文化,它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欣赏价值、研究价值、开发价值和文化产业化价值,研究陕北民歌的文化产业化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陕北民歌文化产业化价值 按历史与逻辑统一性来看,表现出文化的传承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是历史赋予的,它是一切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点。文化教育功能是民族文明的需要,文化娱乐功能是人精神生活的需要。人的这种精神生活需要,也有个文化价值取向问题,也就是要“寓教于乐”。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的文化,有两种文化现象是并存的,即文化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的认识现象。研究文化的社会现象,接受本土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研究陕北民歌的文化价值首先要研究陕北大背景文化,而研究陕北文化的认识现象,意在发掘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及现代产业化价值等。陕北民歌的文化产业化价值,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先进的要求出发,从文化的社会价值、认识价值和产业化价值把握陕北民歌的发展目标,陕北民歌具有独特的历史认识价值、文化功能和现代产业价值。

2.2 延安红色文化的产业化价值 延安革命文化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人民性,随着延安革命文化人民性地位的确立,其文化价值的功能动力作用更大更强。陕北文化中心延安文化是一种深厚的民族自尊心与满腔的爱国热情的自发宣泄。陕北文化中的延安文化凝结着陕北地域文化固有的各种价值,陕北文化中的延安文化体现了把人民大众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文化思想,体现了民族意识的大觉醒与人的意识的升华,也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新的文化精神风貌。陕北文化中延安文化以其刚健粗犷的美构成了它朴实的美,延安文化与一般其它内地文化比较,更多地接受了西部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又独具黄土高原的风骨和品格。

陕北文化价值还体现在中华文化传统精神现代张扬的延安文化上,这是人民当家作主自觉创造文化的新时期。这个时期赋予陕北文化发展崭新的形式和内容。陕北文化功能的动力,就是来自于自由奔放的陕北民歌、信天游文化和革命的延安精神。

研究陕北民歌的文化产业化价值,对提高新时期的文艺创作,促进发展区域性地方经济和社会进步可以起到文化奠基、艺术提升的作用。近年来,陕西省和一些地市多次举办陕北民歌大赛,榆林民间艺术团创作演出的《米脂婆姨绥德汉》,志丹县歌舞剧团创作演出的陕北民歌舞剧《兰花花》和延安歌舞剧团七十年代末创作的民间歌舞剧《兰花花》等,优秀陕北民歌音乐题材的剧(节)目,大力弘扬提升了陕北民歌的艺术水平,既宣传和创新发展了陕北民歌,也对推动地方区域性经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大力开发创新发展陕北民歌资源,创办地方民间文化产业,是陕北民歌产业化价值新的思维理念和产业化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研究陕北民歌产业化价值其目的就是研究应用陕北民歌传统的传承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要与时俱进,用新的理念、思维、视角,不断创作反映新生活,讴歌新人物,抒发新感情的鲜活、优美的陕北新民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逐步形成创造巨大财富的文化产业。

3 结束语

在纵横逶迤、古老深厚的黄土高原上,奔腾不息的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从这片热土流过,这片雄伟壮阔的黄土地上曾孕育着华夏文化的根源,成为炎黄民族的摇蓝。

黄土黄河文化,经历了世代无数民间艺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与锤炼,它集人民智慧的结晶,将陕北民歌演化发展成为今天独特的艺术形式,并赋予了它鲜明的陕北地方艺术特色和艺术特征。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质朴无华的语言风格,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陕北人民特有的思想情操和精神风貌。

探究陕北民歌的文化背景及其艺术特征、文化产业化价值,从更深层次的分析,应该认识到陕北民歌艺术是北方文化大背景下黄河黄土地汉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思维的艺术折射,是古老勤劳的陕北人民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艺术体现,也是黄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其主要表达的是陕北人民强烈的生存斗争意识和集中反映黄土文化的生活哲理。

陕北民歌艺术是永远有自然粗犷而又坚韧不拔充满生命活力的强劲气质。陕北民歌是勤劳智慧、善良质朴的陕北人民在漫长的繁衍生息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探究它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征、产业化价值对于我们继承和发展陕北民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只作浅略概述,起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使更多学者更深层次地探究陕北民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征、文化产业化价值。

参考文献:

[1]姬乃军,黄土魂.[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2]郑云山,藏威霆.中外史地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第15篇

近年来,贵州文艺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在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方面,已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在全国文艺界将迎来新格局新气象的时下,贵州文艺界积极学习贯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贵州文艺发展新篇章。

勇担时代责任

“不禁想起72年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在参加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全国作协主席铁凝如是说。与铁凝一样,对于此次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不少投身文艺、关注文艺的人很自然地想到了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彼时,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一番讲话,奠定了社会主义文艺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方向。

此次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是对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弘扬和发展,是全国文艺工作的里程碑会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将深刻影响新时期中国文艺的发展。正如铁凝所说,对于激励和引导全国文艺工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事业中去,意义深远。

对文艺工作的要求,贵州社会各界尤其是文艺界反响强烈。10月17日,贵州文艺界召开座谈会,学习贯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与会代表结合自身体会,畅谈贵州文艺工作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思路。

10月18日,贵州省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推动贵州文艺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开创贵州文艺工作新局面。

11月11日,以“落实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我们怎么干”为主题,贵州文艺界代表再聚首,包括文学界、影视界、新闻界、戏剧界、美术界、音乐界、文艺评论界的代表围绕着如何打造精品力作、如何实现文艺服务于人民等话题积极发言。

“彰显贵州的声音和形象,关键还是要出作品。”这是与会者的共识。省文联主席顾久认为,的讲话表明了我们这个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贵州文艺工作者应该勇于担当,深入挖掘贵州的文化资源,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及中华文化精神,追求文艺作品的厚度、高度和温度。“新时期文艺工作需克服碎片化、平庸化,要扬崇高之美,蕴涵养、修善德,切忌逢场作戏。”

文艺发展异彩纷呈

盘点近年来贵州文艺发展,用异彩纷呈来形容并不为过。在文学、戏剧、影视、音乐、美术等多个方面,贵州都有了新突破新成果。这其中,最为耀眼的当属“多彩贵州”这个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依托于“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多彩贵州风》民族歌舞、多彩贵州歌唱大赛、舞蹈大赛、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国际摄影展等一系列文艺活动取得了成功。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挖掘、展示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加强贵州形象宣传、助推旅游发展、繁荣贵州文化市场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比较于“多彩贵州”系列活动的声势浩大,贵州影视创作则可谓奇峰突起。《绝地逢生》《雄关漫道》《奢香夫人》《近距离击杀》《幸存日》《云下的日子》……一大批影视作品应运而生。《绝地逢生》等作品还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精品佳作,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传统文化弘扬方面,孔学堂作为贵州学习、传播、交流、分享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邀请名家开坛讲课,名气日盛。《孔学堂》杂志的出版、孔学堂书局的成立,为贵州传统文化的弘扬注入新的活力。民族文化传承方面,贵州民间文艺工作者积极推动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采集了《苗族古歌》、《苗族古经》等大量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完成了诸如《亚鲁王》、《布依族摩教艺术研究》等国家级项目,众多研究作品和舞台作品在全国赛事中获奖,扩大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歌曲创作方面,《醉苗乡》、《好花红》等一批贵州民族歌曲广为流传,唱出了贵州的民族风情和人文特色。《天蝉地傩》、《仰欧桑》等民族舞剧则对纯朴、本土的民族民间文化推陈出新,创作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鲜明,符合当今观众审美的舞台艺术佳作,在北京、广州等全国各地演出广受好评,体现了高水平的艺术性。此外,画院、音协、摄影家协会、杂技团、交响乐团、木偶戏团等各类文艺团体,都积极活跃于全国乃至世界舞台,成为一张张展现贵州形象的文艺名片。

贵州文艺蓬勃发展的同时,文艺人才不断涌现,尤其是中青年文艺工作大显身手,成绩斐然。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编剧的多部影视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丑丑、陶明喜等贵州籍导演用影视作品演绎着贵州的人文故事,阿幼朵、阿鲁阿卓、张超……他们不同风格的歌曲,却都能让世人闻歌声而知贵州的美与魅。

为推动文艺繁荣,贵州积极出台鼓励激励措施,2009年贵州在全国率先出台“文艺作品高端平台展示奖励办法”,从2012年起每年新增设文艺精品创作专项资金2000万元,强力推动文学艺术的“原创振兴计划”等政策、机制,这些举措为打造文艺精品力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9年至2013年,共有近300件精品佳作获得贵州省《文艺作品高端平台展示奖励办法》奖励。近年来,贵州文艺作品已先后荣膺“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戏剧奖、全国戏剧群星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全国音乐群星奖、中国曲艺牡丹奖等国家级奖近40次(件),全省文艺发展势头良好。

文艺创作期待新突破

“向主旋律作品倾斜,向农村题材倾斜,向原创作品倾斜,向青年作家倾斜,着力打造贵州文艺主力军。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省文联名誉主席徐圻表示,新时期,贵州文艺界将以出作品、出人才为核心内容,创作代表贵州特色、中华文化的文艺作品,搭建贵州文艺起飞的新平台。

贵州文化资源极为丰富,除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还有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三线文化等等,可以说,贵州是一片文化的沃土。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贵州文艺创作敢于探索、斩获颇丰。但站在全国的角度来看,贵州文艺作品中真正叫得响、真正具有全国影响的精品力作为数尚少,打造贵州文化主力军,首先要在精品力作的创作上实现新突破。

“‘五个一工程’奖的获奖作品还是太少。”欧阳黔森认为,在如何打造精品上,贵州还需下大力气,推出一批全国“五个一工程”项目。

“五个一工程”包括五个方面: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电影)作品,一部好的图书(限社会科学方面),一部好的理论文章(限社会科学方面),一首好歌。但从目前贵州的获奖情况来看,仅有《夜郎新传》《》《那山刺梨花更红》《绝地逢生》《雄关漫道》《奢香夫人》《醉苗乡》《近距离击杀》《仰欧桑》等27项作品获奖,相比较于整个“五个一工程”已经评选出超过千部作品的体量来说,贵州获得的奖项数量太少、占比太少,与北京、上海、江苏这些100部左右获奖作品的省市比较,贵州差距还很大。此外,不难看出,贵州“五个一工程”获奖项目主要集中于电视剧(电影)领域,而其他领域获奖作品寥寥无几,这意味着贵州的文艺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发展不平衡,贵州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都是喜歌善舞的民族,但在戏剧歌曲的评选方面,贵州却难见优势。

“文艺创作要讲究规律,什么都想表达,等于什么都没表达。”欧阳黔森表示,对于弘扬主旋律的影视作品来说,在制作时往往想把很多素材都装进去,但这却会破坏作品本身的结构,最终影响作品的质量。“一定要遵循艺术规律,抓住一个方面讲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