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体育卫生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为公共体育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来说,如何能够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是体育改革过程中最难的问题,对于学生的体育评价该以怎样的标准和方式去评价教学是否成功。而“以生为本”的理念,是能够有效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方式,为促进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1.2确定了公共体育评价的改革目标
根据多年体育改革实践过程可知,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已经从传统的“增强体质”升华到目前的“健康第一”,这标志着目前对国内高校公共体育改革更接近体育发展的本质。“健康第一”的基本出发点是要坚持“以生为本”,是体育教学过程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由此可知,“以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改革的基本目标。
1.3加快了公共体育评价改革的步伐
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评价进行改革,是为了推动高校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开展,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关键在于“以生为本”理念的提出。同时,在高校公共体育评价中坚持“以生为本”,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既能够有效推动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1.4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国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将以人为本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工作中,从具体实事、小事做起。在渗透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评价中,就是要坚持“以生为本”,建立全面、合理的全新公共体育评价体育,推动体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2现行公共体育教学评价“以生为本”缺失的具体表现
2.1公共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价值取向“以生为本”的缺失
目前,公共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价值过度重视体育教育评价管理功能,忽略对学生发展功能的评价,使得体育教育评价成为教育管理的工具。传统教学评价体系过度重视教育的目标导向,忽略了对学生真正需要的评价,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难以被激发出来,相反让学生带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去学习,极大压抑了学生的激情和创造性。
2.2公共体育教学评价内容“以生为本”的缺失
由于受到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国内体育教学内容通常以技术教学为主,通常采用竞技运动的教材体系,竞技内容在评价时所占成分重,比重高。目前高校公共体育对于学生的评价通常包括下述几方面:平时成绩、理论成绩和技术成绩,三者的分值分布比例分别为20%、20%及60%。由此可知,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定量评价,技术评价比重很大,虽然进行了多次体育教学改革,然而这种评价方式仍然一成不变。由于评价过度重视技术动作的标准性、规范性和质量性,由于不同同学体育素质的差异,部分同学难以有效掌握和完成标准动作,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甚至出现了厌烦的现象。
2.3公共体育教学评价方法“以生为本”的缺失
随着“健康第一”教学理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多的更加这种教学理念,并积极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各项内容进行改革,如体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评价体系等。然而现实中体育教学实践改革与“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仍然存在较大差别。大学生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等时期的传统体育教育,没有形成对体育课强身健体及人文精神的追求,反而发展出一定程度的厌学及担忧心理。然而在各类大型比赛中,大学生在电视屏幕前狂热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严肃形成了明显的反差。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目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仍然围绕体育考核进行,学生也是为了成绩合理而被动学习,公共体育教学评价内容的不科学、不合理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兴趣,学生对体育的狂热和激情在“应试”模式中消失殆尽。由于目前国内公共体育教育评价仍然是采用应试教育的定量评价方法,表面看十分公平,但是评价方法单一,难以有效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对学生心理、态度、方法及创新能力等都缺乏详实的判定。
2.4公共体育教学评价主体“以生为本”的缺失
教学评价的主体通常包括两层意义:第一,体育教学课堂的主体性。传统的体育课堂评价主体过于注重教师课堂效果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忽略。“以生为本”的体育教学评价应该充分重视学生主体,确定对应的主体性的课堂评价标准,要同时重视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摒弃传统教学评价仅注重教师的偏向性。第二,体育教学评价的主体性。传统评价模式对于学生的评价通常由体育教师一人说了算,学生没有任何自主性,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评价结果,也没有参与评价的权利,一直都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2.5公共体育教学评价标准“以生为本”的缺失
传统的公共体育教学评价通常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以标准化要求作为评价学生体育课的唯一手段,采取这种评价标准,限制了公共体育多样化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压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这种统一标准评价模式注重的多是结果,忽略了学生在公共体育学生过程的基础、特长和努力的过程,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以生为本”公共体育教学评价改革策略
3.1公共体育评价价值取向人本化
公共体育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属于集体行为,与体育主管部门和领导者的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教师和学生通常仅是教学目标的执行者。因此,公共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相关部门和领导者在制定评价体系时,一定要认真组织,深入研究。在新的“以生为本”的理念下,教学评价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不能走过场,流于形式。
3.2公共体育教育评价内容全面化
在对公共体育教育进行评价时,在坚持“以生为本”评价时,也要重视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评价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体育理念、综合素质的变化情况,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体现公共体育教学“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以便能够从学生受教育的各个方面全面a对学生进行评价。除此之外,还要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评价,对于教师的评价,既要评价教师的体育教学效果,还要评价教师的体育理念和体育素质;对于学校评价,既要评价学校的体育硬件设置,也要重视软件建设,特别是对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体育氛围等。
3.3公共体育教育评价方法多样化
公共体育教学的评价方法多样化,要坚持“以生为本”,要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及风格等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注重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改变传统的单一考试及评价标准评价学生,应该根据具体的评价目标、内容等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成长记录、活动报告等评价方法,同时有效地将这些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统筹运用。具体来说,可采取下述几种评价方法:第一,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第二,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第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性结合的评价方法。
3.4公共体育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
目前对于公共体育教育评价都是以教师为主的单一性主体,这种评价方式相对片面,难以真实、客观的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于教师是管理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因此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没有主动权,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评价结果。基于此,应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钟来,通过学生参与评价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还能促进师生的交流与沟通,形成民主、平等的评价关系,既确保了评价的合理性、真实性,也能使学生从心理认同评价结果。
3.5公共体育教育评价标准多元化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由于成长的环境、背景、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公共体育教学采用单一的评价标准难以客观、全面的评价每个学生,因此,采取多元化标准对公共体育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更具完善、更科学。制定的评价标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除此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公共体育评价标准设计的公平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及不同学生个体差异的适用性等,建立合理、完善的评价标准,以使公共体育评价结果具有更好的可信度和公平度。
4结语
关键词:体育教学主体认识实践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只强调统一目标,统一内容,统一标准,很少考虑学生的体育需要。这种施加影响、改造受教育者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单一主体观的影响过程,这种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往往只注重教师主体作用,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个问题成了严重阻碍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绊脚石。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主体观,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1、传统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1)学生主体自主活动缺乏。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都比较注重自己的主体作用,对怎样控制课堂、把握教学及怎样讲课都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在教师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的背后,却是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主体思维活动。
(2)学生主体之间交往缺乏。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课堂上的交往形式主要是教师与全班学生的交流,而教师与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就严重缺乏,由于学生主体性得不到重视,使本来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启迪、探索乐趣的课堂变得严肃和沉闷,压抑了学生活泼的个性和求知的渴望,使他们觉得体育课枯燥、呆板。
(3)良好的课堂气氛缺乏。教师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总以一副高高在上、令学生敬畏三分的面容出现在学生面前,不能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在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践
1、教师转变角色,提高主体学习效能。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帮助学生把体育课看作是自己的健身娱乐课堂,树立学生学好体育的信心。做到:(1)备课时心中有学生;(2)在课堂上眼中有学生。要会创设情景使学生感到积极参与的价值。同时,让学生分享教学的决策权;让学生参与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2、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其乐融融;对学习是否积极;学习信心是否增强等。实践告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来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发展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2)充分发扬教学民主;(3)教师要善于调控学生情绪,并能用自己的积极情绪感染学生。(4)要创设条件和契机让学生独立自主思考、决策。
3、“让学生扮演主角”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学习活动形成有机联系,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自主性。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能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想,甚至还会悟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这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内化,并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三、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主体性教学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绝不能贬低和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其发展程度主要取决于教育所施加因素的影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所掌握的体育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教法手段、运动经验、对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理解和掌握,都要优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持和主导作用。体育教学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纯粹发现式,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探究式。
四、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学生在体能、技能、爱好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后天的学习上,而且与先天的因素有关。如:一个学生无需付出多大努力100m跑成绩可达14秒,另一个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也只能跑出16秒的成绩。这就是客观差异,这种差异往往是后天难以弥补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用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对待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对所有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就会造成有些学生获益;另一些学生则可能遭受挫折或失败。要在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就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并把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看作是一种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力求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和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和活动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要给学生创造自由展示的课堂时空
创造性来自个人智慧和潜能的自由发挥,因此,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给学生自由发展的天地,不能总用硬性的教学安排把学生捆绑住,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个人兴趣,要留时间让学生干一点自己喜欢干的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反之,过分强调有序、强调精细安排,就会僵化、会顾此失彼,无法面对千变万化的学生,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
3、要重视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多年来我们体育教师在教法上还是沿用前苏联的三段教学法。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主要是从技术学习的角度把教学设计成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的模式。教学的落脚点是知识,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操作上采取由浅入深,从分解到完整的循序渐进方式。这种课堂结构的弊端是重教学内容轻教学对象,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的过程轻学的过程,显然,学生主体地位难以实现。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重视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教师从关注教材、关注知识,转变为关注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体育课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1.公共场所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学评价审查的政策环境分析
2.我国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的教学改革
3.TBL教学法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整合中的改革与应用
4.推动卫生学教学改革,培养实用型基层卫生人才
5.对氟作业现场进行的职业卫生学调查的分析
6.设计性实验在环境卫生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7.新生儿洗浴游泳中心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预防控制措施
8.分子生物学技能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分析
9.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
10.赣南医学院重点建设学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科
11.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人力资源调查分析
12.治疗室血液透析室环境卫生学标准的探讨
13. 浅议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育
14.南极劳动卫生学考察
15.全科医生小词典——预防医学与临床预防
16.八十年代军队刊物发表的部分卫生学文献题录索引
17.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
18.关于开展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双语教学的几点构想
19.环境卫生学的内容和当前的任务
20.斗山覆铜板工厂职业危害因素预防情况调查
21.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现状及预防控制措施
22.济宁市城乡中小学校新建校舍及设备的卫生学调查
23.1998~1999年黑龙江省出口鸡肉卫生学分析
24.医学专业卫生学现场实验教学
25.现代苏联的环境卫生学
26.中日劳动卫生学专题讨论会简况
27.苏联放射卫生学的基本总结和发展远景
28.加强中等卫校预防医学教育的设想
29.苏联对培养未来的卫生学家和流行病学家专业素质要求
30.贵州省首例人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31.我国环境卫生学核心期刊初步调查
32.俄学者论现代军队卫生学的方法学问题
33.以案例为中心,培养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公共卫生思维的教学实践
34.地下汽车库空气质量的调查与预防性卫生监督探讨
35.加强护理管理有效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
36.基于“标准预防”的维和二级医院职业防护
37.苏州工业园区托幼机构的预防性消毒效果
38.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39.加强院感知识培训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40.关于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
41.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科人才建设实践与思考
42.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进行预防医学考试反映出的问题初探
43.以学生为中心的环境卫生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44.任务教学法在军队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实践
45.PBL教学法在预防医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46.关于多重耐药菌患者感染现状及预防控制措施
47.某酒店客房层空调系统竣工验收卫生学评价
48.启发式教学在卫生学课程中的应用
49.做好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三个基础
50.卫生学预评价在某医院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分析
51.预防医学、卫生学核心期刊互引分析
52.针对预防医学本科生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考
53.构建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学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探讨
54.校园暴力和公共卫生学预防
55.2006年-2010年中国部分地区高校预防医学、卫生学二级学科科技论文统计分析
56.预防医学专业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与思考
57.省级精品课程《环境卫生学》建设对提高预防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58.从期刊的文献计量指标变化看预防医学和卫生学期刊的进步
59.PBL教学模式在非预防医学专业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60.预防医学中环境卫生学教学实践与体会
61.预防医学专业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初探
62.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和科研中培养预防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63.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预防医学学会儿少卫生学组成立
64.预防医学专业“儿童少年卫生学”本科教材建设历程与新版教材特点
65.浸取硫酸锌预防砷化氢中毒措施的卫生学评价
66.预防医学、卫生学核心期刊及检索工具介绍
67.施工监督在预防性卫生监督中的卫生学意义
68.预防医学卫生学英文文献中有关词语的汉译探讨
69.非预防医学专业卫生学设计性实验的实践及效果分析
70.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71.用循证医学思想指导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卫生学教学
72.200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类期刊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排序表”
73.预防医学、卫生学
74.预防性卫生监督信息管理与卫生学评价可视化系统的研制
75.南昌市建设项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预防性卫生学评价分析
76.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被引量分析
77.大连市某大型超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竣工验收预防性卫生学评价
78.启发式教学在非预防医学专业卫生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
79.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审核及卫生学评价要点分析
80.《环境卫生学杂志》编辑部与《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编辑部合作交流
81.预防医学与卫生学专利申请报导
82.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环境卫生学》实践技能考核指标设计
83.关于预防性卫生学评价的探讨
84.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进展
85.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
86.联黎临时部队卫生学和野战预防医学的组织和实施
87.分析儿童少年卫生学在学校常见病预防中的重要性
88.预防医学长学制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
89.预防医学本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改革
90.谈如何提高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学习《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兴趣
91.非预防医学专业《卫生学》教学效果的调查报告
92.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需求与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
93.非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选修课教学及课程优化研究
94.公共场所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学评价审查的政策环境分析
95.非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96.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环境卫生学》专业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97.轨道交通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学评价相关技术的研究
98.我国预防医学与卫生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
论文摘要:保险市场的信用体系存在着影响诚信建设的一些问题。相应的对策是:构筑保险市场的信用体系,加强保险市场管理,加快保险业的改革和发展,促进民族保险业的健康成长。
论文关键词:保险市场信用体系行为规范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保险作为一种经济补偿手段和社会产品再分配的特殊方式,与银行业、证券业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的三大支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经济学的视角看,信用作为经济主体间交往行为的自律性规则,既是道德规范的选择,又是一种经济利益的选择。在保险业的发展中,诚信处于道德规范与经济利益的冲突与摩擦中,信用建设问题已成为中国保险业必须认真思考且积极面对的严峻挑战。
一、当前保险市场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
纵观目前保险市场发生的各种问题,多与保险信用机制的不完善有关。这些影响诚信建设的问题主要有:
1.竞争主体行为不够规范,主要表现为违规经营,支付过高的手续费、回扣,采用过低费率等恶性竞争行为,损害了保险公司的社会声誉;
2.内部管理、险种设计、精算水平、营销手段、风险防范、成本核算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
3.没有统一的有关信用度的认定机制,缺乏对失信者进行全社会惩罚的措施,对市场参与者的信用状况难以实施全面有效的评价与监管;
4.在保险业内部,有关信用的信息处于严重的不对称状态。由于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缺乏而保险业务的专业性又强,使保险消费者在投保前甚至投保后难以了解保险公司及保险条款的真实情况,如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偿付能力及发展状况、参加保险后能够获得的保障程度等,只能凭借主观印象及保险人的介绍作出判断,客观上为保险公司的失信行为创造了条件。信用信息也未能得到综合使用;
5.从业人员素质还有待提高。尤其对保险人的选择、培训及管理不严,有一些保险公一J误导甚至授意保险人进行违背诚信义务的活动,严重损害了保险公司的形象。
二、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对策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主要对策是构筑保险市场的信用体系。完善的信用体系和规范的信用制度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是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作为具有市场风险、以诚信作为经营基本原则的特殊行业,保险公司更应将恪守信用、履行合同作为发展之源,立身之本。具体对策:
1.建立完备、规范的公司内部管理机制,实行集约化经营。要从组织管理、财务核算、责任累积、风险控制等方面全面提高保险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要创新管理理念,广泛运用当今先进的技术成果来提高管理效率,加速产品开发、数据处理、资金划拨、成本核算、业务和办公自动化、网上营销等业务内容的电子化进程,提高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营风险管理的集约化经营水平
2.规范人从业行为,加强对公司全体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是提升保险信用制度的重要环节。我们目前仍以保险人展业为主,所以推进人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强化依法经营意识、使现代人了解职业道德和诚信原则的关键所在,并将职业道德教育融人常规的职业培训之中就显得成为重要。另外,也应加强对公司全体员的教育和培训。培训员工的道德自律,提高员工诚信道德的选择与评价能力。要创建道德环境,使员工在实践中体验和升华道德情感,理解并认识诚信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管理者要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员工,率先垂范,做好表率。要利用自身良好的形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感染并带领一大批具有诚实人格的高素质员工队伍,各级工作人员之间要建立起相互信任、团结协作的工作关系。要强化“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
4.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是建立保险信用体系的根本途径。保险是一种无形商品,它作为商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事后的保障上,客户往往通过理赔、到期偿付、回访等判断公司及产品的优劣。因此可以说,企业信誉和服务质量是公司的两大命脉,诚信服务更是维护客户权益的重要体现,整个营销的全过程公司都必须提供始终如一的、全面的、及时的、周到的服务。首先,在客户买保险时,通过耐心细致、详细全面、客观真实的服务,使客户能明明白白买保险。其次,公司应在保单维持阶段为客户提供长期的优质保险服务。当客户申请被接受后,通过电话回访、面见被保险人等方式与客户联系。确认保险利益是否存在,客户的陈述与投保单是否一致等重要事实,以便发现问题能迅速处理。切实维护和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塑造专业、真诚、守信的良好企业形象。当客户发生事故前来索赔时,应尽量合理简化手续,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此外,通过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量化服务标准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用真诚、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和社会大众对整个保险行业的信任和支持。
5.规范投保人、被保险人的信用行为是保险信用的重要保证,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如实告知义务是诫信原则在保险合同中的具体运用,是保险人估计和判断风险的一个重要依据。鉴于中国目前的状况,可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根治个人信用缺失的顽症,让诚信真正成为一种公认的财富。
1.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考核没有统一的标准。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课程标准对课程的性质与作用、课程理念与设计思路、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与安排、课程实施原则和课程考核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素质教育活动不同于第一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素质的高低是很难用分数来量化的,很多情况下,学生只要参加了素质教育活动,学校就认为他们获得了相应的素质熏陶,潜移默化地提升了素质,因此淡化、忽略了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中学生素质的考核。没有统一的标准,或标准欠缺,加上难以量化,极易引起考核不全面、做出非客观公正的判断。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与高职院校内管理机构对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没有形成统一认识有关。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对学院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问卷调查中,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多,汇总起来,认为学生应该具备道德素质、身心素质、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素质。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学生应该最大限度地扩展自己的能力。除统一基础课程外,要尽可能有途径和方式让学生发挥天赋和爱好,做到既打好基础,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2.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考核内容简单、形式单一。教学评价并不等于测试。素质教育考核不仅仅是素质教育活动的简单复制,还可以考虑很多学生活动都可以考核学生的素质。考试形式的单一体现在把考试或竞赛当作素质教育活动的主要评价形式,而没有使用素质教育领域中其他行之有效的评价形式。在活动评价中,被评价人和评价人的关系也趋于单一,没有考虑到多方都对承担着国家建设重任的高职学生有要求。知识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如可以直接从现场教学活动中获得;而人的素质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训练、吸收、消化才能获得,要在具体行为活动中综合反映出来。即使同样一件事,相同的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也不一定是一样的。如在小悦悦事件中,那些走过小悦悦身边,面对受伤的小悦悦而无动于衷的人,假如看到的是自己的亲人摔倒,绝大多数是不可能袖手旁观的。学生是存在着个体差异的,不同的学生,家庭背景、个人天性、后天努力以及态度等不同,会影响素质教育接受的程度。素质教育考核的简单化和单一化,会影响考核结果的真实、客观、科学。素质测评的简单化、单一化和形式化,对于被测评的学生来说,往往无法对自己的素质状况有正确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会找不到努力方向,影响素质的提高,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也会对这些学生的认同感和满意度降低。
二、构建学生、家庭、学校、企业、社会五位一体的高职学生素质考核体系
1.建立健全高职学生素质考核制度。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必须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把握政策导向和实际效用,做到即使是阶段性的制度也不例外。制定制度时要多一些标准,少一些概念;多一些定量,少一点定性,以保证制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二是要保持制度的连续性。即使在完善或修订制度时也要注意保持制度的连续性,原有制度在没有完善修订前仍要继续执行。要避免全盘否定原先制度的现象,否则就会造成负面效应,容易形成制度上的复杂性和不连续性。三是要使制度符合教育主体的实际,要结合教育主体的具体情况,以保证制度的最大效应。如学生、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都强烈要求高职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那么,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就必须提供能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素质教育活动,保证学生有机会提升能力。
2.设立“层级化联动”的素质教育组织机构,有效推进素质教育活动的实施,以保障对学生素质教育活动能力的有效评价。成立以院领导挂帅、院领导以及全体中层正职领导为成员的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院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及由学生工作处、院团委联合组成的素质教育机构,负责统筹规划并指导学生不同阶段的素质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机构管理下的各种能力训练中心以及各专业教学系通力配合、共同开展素质教育教学活动。
3.制定操作性强的高职学生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测评指标体系要具体、详细,将学生素质考核落到实处。改变学生只重参与,不注重教育活动过程中能力提升的实际情况,使学生从形式上参与素质教育活动变成真正参与。可以从测评指标、测评内容、测评对象、测评方法、测评人、分值等方面进行设置(见右表)。测评指标是指素质考评的大项,可分为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类、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就业与创业能力、社会综合实践等,测评内容是每个大项下面的具体素质教育内容,是测评指标的具体分解。如职业素养下可以分为诚信教育、爱国教育、责任心教育等;测评对象可以是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测评人可以有学生、教师、家长、企业代表和社会人员等;分值即具体分数。各项测评内容反映的是测评对象某一方面的素质状态,而由反映测评对象各个方面的素质状态的指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或集合构成测评指标体系。总之,测评指标要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规定学生的素质教育必修分时,以确保制度执行的有效性。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学生应该最大限度地扩展自己的能力,发挥天赋和爱好,做到既打好基础,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4.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高职学生素质评价方式。定量评价就是用各项素质教育测评出来的数字来表述学生素质教育的结果,而定性评价是用文字语言描述学生的素质状况。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应该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只有定量评价而没有定性评价,结果是单调的、生硬的,毫无价值可言;只有定性评价而没有定量评价,结果则显得抽象、简单、不准确。不同的评价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与性能,但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一般都是通过比较对照来分析问题和说明问题。正是通过对各种指标的比较或不同时期同一指标的对照才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效率的高低、消耗的大小、发展速度的快慢等,为鉴别、判断提供确凿的信息。
关键词:研究生;学文论文;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47-02
研究生学位论文反映了研究生对于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是衡量其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优劣直接体现了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的能力与水平。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同时也存在部分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令人堪忧的现象。因此,寻找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寻求研究生学文论文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已经迫在眉睫。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下降之原因
1.部分院校过度扩招难以保证生源质量。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显示,对照2003年以来的研究生招生数量,10年间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2003年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为49201人,2012年上升至67216人,同比上涨36.6%;2003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为217799人,2012年上涨至517200人,同比扩大137.5%。2004与2010两年成为研究生扩招数量最多的年份.其中2004年扩招59213人,2010年扩招59000人。研究生数量的急剧增多反映了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在不断上升,但是也应注意到,由于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部分高校出现了研究生教学资源、导师资源不足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导师资源不足问题最为显著:以往一名导师指导2~3名研究生,而急速扩招之后导致部分导师需要指导15~20名研究生,导师精力毕竟有限、学生过多必然造成导师对每个学生的培养指导不足,再加上学校软硬条件有限,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论文质量也随之下降。
2.部分院校研究生导师疏于管理。随着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和人们越来越重视物质利益,这些社会思想也给学术界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对部分院校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影响较大。一方面研究生导师无意于学术研究,频繁的忙于四处讲学、兼职、搞项目赚钱,忽视了对于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另一方面,有些院校的研究生导师身兼学校或学院行政职务,日常公务缠身,疲于应付公务无暇对所带的研究生进行指导。另外,在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辨环节,往往都碍于导师情面,轻易地让学生通过论文评审和答辩,从而导致研究生的学文论文质量把关不严。
3.部分院校研究生学风不正。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资源不足,导师又疏于管理,导致一些研究生的学风不正。具体来讲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一些学生抱着“混文凭”的思想报考研究生,将研究生学历仅作为未来找工作时的筹码。考取之后,学习和研究不下功夫,只求混完三年毕业参加工作,这一思想导致部分学生无心学习,无心科研,因此其科研能力和的学位论文质量也就无从谈起。其次,部分研究生由于家庭贫困,在读书期间频繁的寻找各种兼职工作赚取收入。过度的兼职活动占用了大量的时间,日常学习和科研工作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学生无力进行专业研究,学位论文质量也就难以保障。第三,由于社会范围内的学术造假行为愈演愈烈,部分研究生临近毕业时写不出毕业论文或忙于旁事无暇顾及学位论文,便寻找各式各样的“”机构论文。如此一来,论文通篇造假,也就难再有“质量”之言了。
二、提升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途径探析
1.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把好生源入口关。高质量的研究生生源是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源头,只有在招生阶段提高生源的质量,才能为后期学位论文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讲,首先,学校方面应当加强学校学科建设,培养自身优势学科,以优势和特色的学科及学科良好的社会影响吸引一批高质量生源前来报考。第二,在招生阶段,应当改进研究生复试工作,加大复试成绩在考试总成绩中的权重,通过严格的公平、公正的复试、面试,招收真正具有培养潜力的研究生。此外,在入学一年后,应建立适当的研究生淘汰分流机制,将一些学风不正、科研活动或论文弄虚作假的研究生给予一定的警示、淘汰。同时也要通过一些激励机制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从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2.建立研究生导师负责制,加强对研究生的管理。导师的学术能力、学术思想、研究方向和治学态度对于研究生的影响巨大。因此,实施导师全面负责制,要求导师对学生的前期基础课程学习,选题、中期开题报告,后期学位论文写作三方面持续指导,随时监督,帮助研究生减少研究中的困难,提高研究成果即学位论文的质量。同时,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与其导师的工作考核挂钩。实施研究生导师负责制之前,要对本校、本学院的研究生导师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对一些长期在外兼职等不适合做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应进行适当调整,对不负责任、存在严重问题的,可以采取一些处罚措施,严重者可取消其导师资格。
3.严格研究生培养过程,细化学位论文各环节管理手段。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当落实各个细节的管理,主要应把握好四个方面的重点。一是在研究生培养计划制定阶段,应当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情况订立相应的培养目标和计划,最大限度地做到“因人施教”,为后期的研究生培养打好基础。二是在论文开题阶段,学院应当认真组织研究生开题报告会,开题评审小组本着为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的原则,对研究生所提交开题报告的可行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估,同时对从开题报告中反应出来的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治学态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的指出并纠正。三是在论文中期检查阶段,应当加强对研究生论文写作过程的跟踪检查,监督学生的论文写作过程和写作节奏,切勿使学生出现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情况,通过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学生,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四是在论文答辩阶段,强化对于研究生论文评审和答辩的要求,建立一支负责的论文评审队伍,对于优秀论文,应不吝奖励,而对于不合格论文,也不能姑息马虎。在评审过程中,需要时可采取隐名评审方式或加大校外盲审比例,保证评审过程公正、负责,排除一切非学术因素给论文评审和答辩带来的影响,维护国家学位授予工作的严肃性。
综上所述,高质量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有赖于各方面的有效管理。只有学校、导师、学生三方面共同重视,只有从研究生管理、导师队伍建设、学位论文创作过程监控等多方面入手,全程监控、严格把关,规范管理,才能保障高校研究生在校期间按要求完成学习与科研任务,提升学位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方仪,钱志中.关于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01):96-97,162.
[2]马灯秀,卢虎胜,徐加放.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下滑原因及对策[J].石油教育,2007,(05):70-73.
[3]姚秀颖,李秀兵,陆根书,吴宏春.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01):2-6.
关键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作者简介:刘彩红(1977-),女,山东威海人,广东药学院研究生学院,助理研究员;玲(1964-),女,广东潮汕人,广东药学院研究生学院院长,研究员。(广东 广州 510006)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161-02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及创新能力的综合运用成果。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是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抓好学位论文工作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近几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逐年扩大,但学位论文的质量与水平没有得到提高,反而有质量下滑的趋势。如何保障及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研究生自身、导师指导及管理部门三方面分析了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以期保障并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一、当前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论文实验及撰写都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时间及经费,如果不能根据自身情况及现有科研条件谨慎选题,科学做好实验设计,既浪费了经费也耽误了时间,影响到学位论文的如期完成,直至影响学业。目前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选题不当
选题是撰写论文的第一步,选题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很多研究生的论文选题缺乏创新,选题实用性不强,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没有研究价值。大部分学生充当统计员角色,不敢挑战权威理论,不能提出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研究成果不能突破前人。只是将与自己论题有关的观点综合起来,是对已有研究观点的累积,根本谈不上什么新见解。有些论文表面看起来新和异,但事实上仅仅是不同研究领域的简单组拼或嫁接。有些论文选题太大,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根本不可能深入研究。
2.实验设计存在缺陷
由于研究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及对待撰写论文工作不严谨及导师疏于指导及能力有限等多方面原因,实验设计存在缺陷,导致论文实验失败。[1]
二、原因分析
1.研究生自身问题
(1)知识结构不合理。部分研究生当初为了考研,本科阶段将精力几乎都放在考研的课程上,对其他课程只求及格。另外,有些研究生在学期间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导致对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缺乏深入了解。还有部分研究生是跨专业录取的,本专业的本科知识欠缺,虽然研究生期间补修过2~3门本科主干课程,但知识结构的不合理还是影响研究生阶段的课题研究。
(2)诚信与道德问题。当前日益扩大的研究生群体中,很多研究生心态浮躁,缺乏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真正做学问的研究精神,认为完成学位论文纯粹是为了获得学位。平时大多数时间都在忙于专业学习以外的事情,对学位论文投入的精力很少,在论文快要提交的时候才开始张罗,临阵磨枪,抄袭和拼凑论文,“赶”学位论文。这样的写作过程,论文质量不高就很容易理解了。
2.导师对学位论文指导不到位
导师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具体指导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导师对学位论文指导不到位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些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过多,加之自身工作繁忙,精力有限,很难抽出较多时间来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和课题的研究进展,指导不到位。
(2)指导教师对论文写作过程关注不够,只是规定学生要在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任务,并没有及时纠正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问题,没有帮助学生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得很多学生只是简单地完成规定的撰写任务,整篇论文论证不严谨,分析不透彻,难以使人信服,论文就像一本综述性材料。
(3)个别导师承担科研项目不多,科研经费有限,无法给学生的研究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无法给研究生提供直接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
3.论文过程管理不规范
研究生管理部门对论文管理不规范,措施不力,致使部分学位论文无法严格按照规范程序运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开题报告形式化。举行开题报告会是审核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科学性、方案的可行性、时间安排的合理性的关键环节。[2]部分高校开题报告流于形式,走过场,没有真正发挥开题查新的作用。
(2)论文评审制度不完善。学位论文的评审是学位管理部门对学位授予质量进行把关的重要环节。目前评审过程中的“人情风”比较严重,评审专家与研究生导师都熟悉,大家都碍于情面,评审意见普遍高于论文实际水平,失去了预期的监督作用,极大影响了学术神圣性和评审公正性,不能起到实际的把关作用。
(3)答辩机制不完善。由于答辩委员由各自导师推荐,答辩过程基本沦为形式和过场。答辩委员碍于情面,只是按照形式提问,问题不够尖锐,很少有人否定,淘汰率基本为零。不少研究生有了这种心理,只要导师同意答辩,论文质量好坏均能通过。存在这样心理的学生对待学位论文肯定不会倾注太多心血,应付了事。
三、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建议
1.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
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要利用研究生入学教育等机会,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科学理念,培养创新、严谨、踏实的学风。研究生本人应端正写作动机,拓宽知识面,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动态、发展前沿,站在比前人更高的起点,吸取前人的经验,避免重复别人已获得的研究成果,形成新的思想。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及未来的职业规划尽早确定论文研究的方向,而非临时抱佛脚,敷衍了事。
2.加强导师的指导作用
由于论文写作过程周期很长,过程不易控制,随意性大,到答辩时再严格要求为时已晚。导师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控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导师要培养研究生严谨的治学作风和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创新的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其解决困难的决心与能力,帮助其形成良好的科研习惯。
(2)导师要加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过程指导意识。引导研究生阅读大量文献资料,从论文选题、实验设计到论文的撰写过程都要严格把关,每个阶段都对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3)保障研究生的科研条件。科研项目为研究生提供了最直接的实践场所、实验平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有创造力的研究生如果没有科研项目、科研经费作为后盾,也难以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导师必须要有高质量的科研项目、充足的经费,为高质量的培养研究生提供保障。
3.研究生管理部门加强论文过程管理
(1)规范开题报告。严格实行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制度。首先,严格要求研究生根据规范的形式来作开题报告,提出详细的研究方案,有具体的进度安排、明确论文的创新点等内容;其次,明确要求专家们要有科研责任感,认真论证报告的可行性,对不适当的选题坚决予以否定。
(2)坚决落实论文预答辩制度。在预答辩环节,研究生须做好充分准备,认真汇报论文的创新性、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及等情况,专家们根据汇报的情况,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研究生根据专家意见,认真对论文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保证在正式答辩时的论文质量。[3]
(3)严格论文双盲评审制度。为增加论文评阅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执行论文双盲评审制度。论文送审前先利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相似度,因检测系统有一定的机械性,检测结果只作为一种是否有资格参加送审的参考依据。论文送审由研究生管理部门统一安排,双向匿名,让评审专家在没有人情压力的环境下,以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对论文作出公平公正的客观评价。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入激励机制,提高研究生和导师的论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建立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制度,对作出高质量学位论文、发表高水平学术文章的研究生及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宏伟.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途径[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7-20.
一、农村学生语文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形式
农村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有多种多样,我国学者王本陆根据学生行为表现形式,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显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隐性问题行为。
外显性问题行为主要包括:做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等扰乱秩序的行为;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攻击;故意顶撞老师、破坏班规的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等。内隐性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发呆走神等注意力分散行为;害怕老师提问、沉默寡言等退缩行为;烦躁不安过度焦虑等神经过敏行为;糊涂乱画等不负责任的行为;迟到、早退逃学等抗拒行为等。
二、农村学生语文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1.学生自身因素
(1)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
从自身发展规律来看,初中阶段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具有阶段性和个别差异性,“爱玩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再加上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自控力不强、不成熟,言行举止都需要一定的奖惩制度予以约束,所以,会产生各式各样的课堂问题行为。
(2)寻求注意与地位
需要时刻获得他人的关注是人类的天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特性逐渐表现为一种社会需求。尤其是初中阶段,最伤人的事莫过于周围的人始终无视自己的存在。所以,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会通过各种方式吸引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关注。有些成绩好的学生,会用自己的学习成绩来获得同学和老师的赞赏;而成绩差的学生无法用好的学习成绩来赢得老师的关注,因而自知自律,老师反而会视若无睹,于是企图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问题行为来获得老师和其他同学对自己的关注,争得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位置,以此来巩固自己在同伴集体中的威望。
(3)发泄挫折与紧张
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但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为自己缺乏学习的能力时或是经常遇到困难时,学生就会表现出消极情绪,要么采取具有攻击性的行为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要么退缩或躲避,企图避免引人注意。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遭受的挫折太大,或经常遭受挫折,往往使人产生心理上的痛苦,从而产生情绪暴躁和各种偏激行为。有时看到别人的成功与喜悦,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极度不平衡,从而妄自菲薄、不思进取。这些学生得不到老师的正确处理和帮助时,其问题行为就会循环往复、愈演
愈烈。
2.教师因素
(1)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念
有研究表明,教师对于各个学生所花的心思不尽相同,例如,教师往往喜欢比较聪明的学生,而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置之不理。被忽略的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注意,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让自己“脱颖而出”。而此时,教师和他们之间的交流也就只剩责难和惩戒。学生不仅不知悔改,反而对老师产生逆反心理和不满情绪。
(2)教学方法不当
教师由于受到知识水平、教学技能等因素的影响,备课不充分,在课堂上授课时,不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方法老套、形式呆板、语言表达能力差等教学技能低下的状态会使整个教学过程
变得枯燥无味,挫败学生原有的求知欲。在这种教学环境之下,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导致老师在讲台上自导自演,而学生却无法参与教学过程之中,导致教学分离。
(3)老师管理失策
管理失策是老师引起课堂问题行为的最主要因素。在教学实践中,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大部分老师往往首先想到的优选方法是利用惩罚手段,这是不科学的。老师把学生看成威胁教学的力量,采取强硬的惩罚措施来控制学生,通常只会适得其反。运用惩罚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制止学生的问题行为,但没有弄清缘由就滥用惩罚反而会有损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降低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而且过重的惩罚反而会对错误行为起强化作用,导致学生为逃避惩罚而引发更多的问题行为。
3.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
家庭是人受教育的第一站。家庭教育是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进行的。农村学生的家庭收入稳定,父母对孩子关于家庭义务的要求较少,物质供应充沛,缺乏责任感的锻炼,孩子因此可能较为任性,这种放任型的家教方式养成学生目空一切的品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产生自我中心、大声喧哗等一系列表现。而专制型的家教方式会使学生的身心长期受到压抑,表现出来的就是焦虑厌烦的心理,学生就会将这种情绪发泄到同学或老师身上。
(2)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可以分为校园环境和课堂内部环境。校园建筑的设计风格和布局,如,校园美化绿化、教育设备等;校园环境包括校园的文化氛围,如,走廊或校园里的墙报和标语、教师上课的教学风格、师生衣着及言行举止等,都会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有着一定的影响。课堂内部环境中除了教室的颜色、温度、灯光的强度会影响农村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之外,学生的座位编排方式对学生问题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坐在教室四周即非优势区的学生,不易受老师监控,如果学习目的不明确,自制力不强,其产生问题行为的几率就比坐在教室前排和中间的优势区的学生要大很多。
(3)社会环境
摘 要: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快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冲突。这种心理体验在课堂上部分地表现为问题行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用爱心和智慧解决课堂问题行为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关键词 :课堂管理 问题行为 教学策略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期,较小学阶段他们在心理上有了新的变化,内心充满着多种矛盾,如冲动与理智的矛盾,活泼好奇与紧张压抑的矛盾,封闭自己与渴望交往的矛盾,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矛盾等等。他们在这一阶段对教师的信任度减弱,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这种心理呈现在课堂上表现为试图挑战老师,干扰课堂,故意刁难老师。有的大声喧哗,课堂上吃零食、开小差;有的上课迟到,不带课本,不听课,随意走动,故意大笑,甚至打架;有的故意挑刺,问一些和上课主题相悖的问题或者无关的细节。这些课堂问题行为不可避免地影响教学氛围,严重降低教学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在认清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坚守“传道”的职责,以包含关怀的态度,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
本文试图通过反思笔者有限的教学经验,为管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提出些策略性的建议:
一、扬长避短策略
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阶段学生正处在心理的“过渡期”,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对身边的人或事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另一方面,他们没有稳定的内部心理,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因此,面对学生的刁难行为,教师首先要挖掘行为人本身积极的方面,以增强学生的认可度,进而劝其规避不良行为,即扬长避短策略。如笔者在执教初中语文《爱莲说》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肯定莲花品质时,一位学生突然站起问:“老师,报道说莲藕含毒素,那我们为什么还去赞美它?”这位学生平时在课堂上表现比较不认真,经常游离于课堂之外,有的时候还会和老师唱反调。如果从固有的印象来看,比较传统的教师可能会认为这是与课文无关的问题,会影响教师的引导思路。这是学生“没事找事”,故意刁难自己,让自己下不了台。由于授课时间限制,教师往往为了完成既定教学目标,而忽略或匆匆带过这个问题,达到让课堂回到“正轨”的目的。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也错过一个让学生深入思考,形成批判性思维,甚至爱上语文的机会。
当学生发问的时候,不管他是出于什么目的,我们应该肯定这位学生勇于发问的态度。他提出一个经过思考存在疑惑的问题,可以意识到学生对这堂课有参与感和责任感。他意识到这是“我”的课堂,而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课堂。他把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地调动思维。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让学生深入文本本身传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同时,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用阳性强化疗法逐步地建立学生对思考、对提问、对学习的兴趣,将消极因素转化成积极因素,长久如此,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课堂。
二、出其不意策略
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很丰富,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心,会有羞耻感、自卑感,感性十足,容易被主观情感支配,也容易被外界诱惑,同时他们也具有一定的自我反思的能力。因此,这一阶段学生的教育不能只是运用正面思想教育的方式。尤其对于经常刁难老师的学生,过多的正面教育可能会增强其抵触心理,更容易引起师生间的正面冲突。此时,教师可采取出其不意的教育策略,即以学生意想不到的方式对其所犯的老错误进行侧面教育。如一位老师在教授《观潮》一课时,在帮助学生理解“人声鼎沸”一词的含义之时,为了更加形象地感知词语的意义,老师请平时经常在课堂上大声讲话的两位学生坐在班级中间,其他同学模拟“人声鼎沸”的现场(即请同学们都踮起脚尖,激动的议论大潮来了),然后15秒以后,问问两位学生的感受,幽默地告诉学生,平时他们俩人就足以让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感受到人声鼎沸的效果。学生们哄堂大笑,两位学生在害羞过后也了解到上课讲话给老师和其他同学带来的困扰。教师用这种方式侧面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主动认真改善。
三、转移兴趣策略
经常刁难老师的学生,一方面是为了引起老师同学们的注意,另一方面是试图维护自身的独立性,以上位者自居的方式抵消长辈、老师对他们带来的威胁感。作为教师,我们应认识到,学生这一行为其本身就存在注意力方向偏颇的问题,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可运用转移兴趣的教育策略,即采取语言或其他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地从不恰当的方面转到正确的方面来。如中学生在课间可能会下棋、玩手机游戏。短暂的十分钟过去后,他们可能还依依不舍,不肯放下手机,还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那么这时候,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比如教师刚好在上新课,那么就用精彩的导入来吸引学生;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文本上;也可直接让学生齐读课文,或者让还在玩游戏的学生站起来朗读课文;在学生不经意走神的时候,教师也可适当地利用板书,让学生重新跟上思路。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除了备好教学内容还要备好学情。不应把课程内容设置得过难或过于简单。借助文本特征,将学生的兴趣点转移到对文本的探索中来。由于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在学生进入上课状态的时候就应该把重要内容先讲完,利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记忆课程重点内容。教师授课的节奏要适中,太快的节奏学生跟不上,太慢的节奏学生容易开小差,这些都不利于教学。
四、角色转换策略
中学生与小学生心理上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小学生对教师有着天然的尊敬和服从心理,而中学生渴望在社会、学校中获得与成年人同样受尊重的地位。出于叛逆心理,学生有时会故意在课堂上喧哗,或和老师对着干,不配合教师授课。对于这些现象,教师要正确地看待。学生的心理需求产生变化,那么教师也应该转换自己的身份。不止是领导方式要更加民主,也要把自己的心态从一个包办的家长转化成能带给学生积极影响的兄长或知心朋友。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不一定都是和教学内容或教师有关。学生有时候是带着情绪来上课的,如果情绪出现时间较短,学生很快就能自我调适,那么教师不必去干预。反之,学生在连续两节课以上都带着不良情绪来上课,这时候教师就要试着去了解背后的原因,并积极调解学生,让他能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对于在班级表现过分活跃、影响课堂秩序的学生,教师要对症下药,分析学生是否想要获得关注。如果是自我表现欲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分配其一些小任务,比如担任课代表,或者组织一场讨论。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注意措辞,学生往往能敏锐地从教师的语气或眼神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在意他人对自我的评价,也是青春期少年的主要特征。过于敏感的学生,甚至会因为教师不经意的行为而降低自我评价,影响学习热情。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中,常常会有教师缺乏同理心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处理学生问题,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带有压制性、打击性、讽刺性、武断性等言语损害学生人格尊严,损伤学生心理健康。学生在遭受多次打击之后,难过、失望、不满,最后就放弃了对这个学科的兴趣或热情,甚至对学校都会有厌烦心理。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心学生,多肯定学生的发光点,以平等热情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
中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对应的是学生青春期激烈的心理冲突。教师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关爱学生,要意识到这些行为形成时间比较短,在积极的干预下容易改变。与这些问题对应的教育策略也很多。但无论何种问题都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个体特征进行教育。对课堂行为问题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过度敏感。教师自顾自地教,不及时处理课堂行为问题,会让课堂纪律更加无序。无序的课堂纪律让教学效率低下,从而教师也无法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而教师过于紧张敏感,对课堂问题行为反应过大,感觉自己的尊严被冒犯从而大发脾气滥用处罚,也会降低自身威信,在学生心里留下过于情绪化的印象,从而不利于课堂管理,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导致课堂行为问题更加严重。不管面对哪种学生,我们都要爱学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知生爱生,有教无类”的主张;而后,孟子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博爱观”;直至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呼吁“爱满天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是爱,是对深沉的爱”。因此,面对课堂问题行为,我们要认识到,教育活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教师应循序渐进,充满爱心和耐心,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帮助我们的学生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让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苗庆峰.如何应对问题学生与学生问题[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
关键词:小学语文;以人为本;高效课堂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推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教育是学生进行更高阶段教育的基础,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阶段以及行为、心理特征,结合教材创新符合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与措施,转变教学思维,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重要性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的是应试教育,使得教育模式僵化,课堂教育主要以教师为主进行降低,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与讨论,其含义是对以学生为主体的简单理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方式、内容的安排,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决策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控制、评估、总结与反思。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实现创造力以及思辨能力的提高。教师需要通过现代教育优秀理论,创新教学观念以及思维,从客观、联系以及科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思考。语文是一门科学的学科,需要在实践中实现学生语文技巧的锻炼,从而实现“教”与“学”的相互统一,教师是教学课程开展的主体,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客观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发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措施
1.教师要重视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引导因素,也是决定教学模式与内容的重要因素。在应试教育中,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并以教师的课堂讲解为主要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思维的发散受到约束。长此以往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下降,使其与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产生了出入。因此,教师要不断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并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教学。例如,在教学《背影》时,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内涵以及意蕴进行讨论,并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结果的分享,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与分析,让课堂教育成为培养学生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2.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提高课堂教育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语文课堂,首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尊重学生的客观差异和需求,相互尊重,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例如,在进行课堂学习的时候,适当讲述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或典例,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并且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
3.合理利用教材,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关文献指出,学生在学习新课程的时候其自身的基础知识以及认知水平对新知识的理解起到重要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以便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教育。因此,教师要在掌握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合理规划与利用,分析哪些问题才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有效推动。例如,在《开国大典》的学习中,结合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相关知识,来提高对文章的认识以及理解。
4.提高学生的信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保持一致的态度,对于学困生可以给予相关的指导和帮助,并对其进行鼓励,建立学习的信心。部分语文学困生由于错误的学习方法,导致其花费了许多精力,但是未取得理想的结果,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进行回答,鼓励其学习。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例如,在《将相和》的学习中,以小组接力的方式对文章进行翻译与补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通过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分析,提出提高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措施,有助于推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瑞红.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J].语文学刊,2011,12(12):162-163.
[2]周春英.阅读为高效课堂助力:浅析阅读如何助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5(13):27-28.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堂提问 学生 主体性
教师在这块“领地”里主宰一切。自由发挥;而学生只能唯师命是从,主体性作用受到了严重的抑制。中国的语文教育史上,课堂一直是属于教师一人的“领地”。针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这一弊端,八十年代以来相继涌现出了众多的改良主张,其目的几乎都是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其中,课堂提问教学为众多的教师所接受。这种教学方法的介入,有力地将人们从传统教学模式的困境中解放出来。课堂提问教学最大的优点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信息单向交流,形成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思考。并做出回答的信息双向交流,那么,语文课堂提问如何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特点,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人手:
一、了解学生的主体需求
了解学生的主体需求,是教师在提问时做到有的放矢、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关键。只有了解了学生的主体需求,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首先,提问要有目的。在设计问题前,教师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针对学生的语文课学习目的以及学生总体特点,提问的目的应放在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上。即:学生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分析、概括、综合的能力,交字运用能力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其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还必须要求教师主动寻找与学生的思维切合点。这不仅要视课堂的种种具体情况(如当时的课堂气氛、学生学习情绪等),还应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层次,并在思维方式和层次上求得一致。这是一个隐性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建立在长期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的。教师要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中发现学生的特点和欠缺,找到提问的思维切接点。一旦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切中此点,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主动且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再次.对答问时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和回答有充分的估计和了解,并事先想好应对的措施。一般来说,在课堂提问中,学生不外乎会出现几种情形:或一声不吭,或答非所问,或基本正确,但与预想的答案还有一定的距离。对此,教师都应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最后,要注意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一种教育方法是否有效,是与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密不可分的。要让学生全体积极参与的确是个难题,因为任何一个班级都有所谓的“优生”与“学困生”、“优生”与“学困生”之间由于存在着知识水平及能力上的差异,其对提出的问题的适应性也有较大的差别。作为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就应在问题设计上全面兼顾,不可偏废一方。要因材提问,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尽所能,各有所得。
二、加强学生的主体活动
诚然,语文课堂提问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但教师的提问韵指向目标是学生,加强学生的主体活动显然是重中之重。第一,要鼓励学生参与提问,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提问。古人把教师的作用归结为“传道、授业、解惑”六个字,这是十分精到的。而“传道、授业”当从“解惑”人手,也以“解惑”为目的:“惑之不解,道之不传”.何为“惑”呢?那便是学生心中的疑问。这些“疑点”,有经验的教师是有心理准备的,但要做到了如指掌,又是很难的。因此,让学生有提问的兴趣和机会是了解学生疑点的最佳方法,也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特点的一条途径。一旦这些疑点解决了,课堂教学任务便圆满完成了。例如,在教授某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每人提出两个问题,这些问题或是自己不懂的,或是自己有兴趣深入了解的。这样教师便能得到近百个问题,针对这篇课文的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师教学的需要,可以确定一些典型的问题在课堂中提出来,进行讨论解答。这些问题解决了,这篇课文的疑难也迎刃而解了,伺时,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当然,在课堂上,也要鼓励学生即兴提问,能解答的当堂讨论解答,暂时不能解决的留待课后解决。
三、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关键词: 语文学习兴趣 中职卫校护生 提高策略
根据目前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情况,越来越多的中职卫校护生毕业后要进入社区为普通民众提供医疗护理服务,要面对的是数量众多、形形的人群,这就要求护生既要有高超的专业医学技能,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语文课是提高中职护生基本人文素质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内容丰富,且应用广泛,接近社会生活。但是,中职卫校护生的语文教学现状与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相当多学生不喜欢语文课,语文成了他们眼中的一门难学和“没用”的课程。针对这种状况,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语),学生有“趣”才能愿学,有“趣”才能“乐学”。要改变中职卫校语文教学“学生不愿学、老师不乐教”的现状,也应以激发和培养语文学习兴趣为切入口,大胆探索和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压制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从而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实现能力培养目标。
那么应该如何提高中职卫校护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体会到要提高中职卫校护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必须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策略。
一、引导“识趣”,使学生端正态度
中职卫校护生在语文学习上存在两大问题。首先是“先天不足”。他们语文基础较差,阅读视野窄,语言积累薄弱,习惯于被动接受,加之以往在学业上的困难,容易导致学习心理障碍,失去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其次是“重此薄彼”。认为上职校只要全力学好专业课就行,把文化课放在从属地位,单纯求“职”,轻“文”重“专”。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护生行动上的盲目性,对语文学习采取“鸵鸟政策”,以冷漠对待。
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对护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引导。在新生一入学就要加强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不仅是工具科、知识科,更是能力科、文艺欣赏科。其次,说明语文学科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关系,特别是医学专业的学生,如果以后所写的病历文理不通,错别字满篇,病人会怎么看?何况卫生宣传也是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也要用到一定的语文知识,从而说明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要求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语文课。每年新学期开学,中职卫校护理专业的新生中,90%都是女生,她们大部分来自农村,对将来要从事护士职业认识还比较模糊。为了激发新生对中职语文的学习兴趣,给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笔者在给每一届新生上第一堂课时,都会强调一个合格的护士应具备的素质的“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优雅的风度”与语文学习的关系,还从实用出发,举例说明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在护理实践中的运用,如在“说”的能力上,明确护理这项服务工作在与人沟通、交流上的重要性,介绍询问、指点嘱咐、问候劝慰是护理工作最常用和最需要的口语表达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语文能力与优质服务的关系,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她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与自觉性,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体味“情趣”,使学生亲师爱学
“亲其师,信其道”。语文教学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是情感交流和碰撞的过程。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爱护,也能加深他们对课程的热爱,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用手势、眼神、微笑和学生进行交流,学生才能积极热情参与。这样,课堂才会生动活泼,老师才会被学生欣赏,学生因喜欢老师并受其感动继而移情于老师的语文课,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著名作家魏巍在他的《我的老师》一文中说,他之所以喜欢语文并后来有所成就,是因为小时候遇到了一位对人和蔼、教法得当的语文老师,充分说明了老师对学生的感染力。中职语文教师要“爱”字当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时注重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师生和睦相处,建立良师益友的融洽关系,真正使学生觉得就像自己的父母、亲人一样。于是学生信任老师,愿意接近老师,倾听老师的教诲,在师生的良性情感互动中,体味“情趣”,这必将使学生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三、发掘“职趣”,使学生提高能力
目前,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都是教师唱“独角戏”,缺少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气氛沉闷。通常是教师诵读或学生听朗读录音,有的纯粹课文分析;有时教师想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回答问题,但学生回答得很“费劲”,耗时很多。这种状况的形成,教师和学生都有责任。就以笔者所在卫校为例,大部分语文教师却对护理专业课缺乏了解,使语文教学成了一个与外界无信息交流的封闭系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体现语文课与护理专业课的关联性,也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与专业课的整合,学生感受不到语文学习带给专业学习的好处。教师为语文而教语文,学生为学语文而学语文,教和学都表现出极大的盲目性。这就要求护生的语文教学要与护理专业相结合,用语文学习渗透专业,使语文教学与专业学习有效“联姻”,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到“职趣”,并能提高职业能力。
在护理专业语文教学中,一方面强化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以适应长期广泛就业、进行技术革新和继续进修的需要。另一方面,立足实践与应用,注重能力训练与迁移,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主,使基础能力培养与职业能力培养有机统一。如应用文写作应分为两个板块来进行教学,一是通用应用文,一是专业应用文。通用应用文中一般常用简单应用文可穿插于各综合练习之中。专业应用文则可根据各专业的要求重点进行培养和训练,使学生熟悉本专业应用文的知识,并掌握本专业应用文的写法,如护理观察记录的写作;护理记录的作用;护理记录的语言特征;护理记录表达方式的选用;护理记录中的常见错误;护理论文的写作(病例报告、调查报告、护士查房、综述、述评、文摘),能驾轻就熟地进行运用。护理应文写作、医学论文的写作不同于作家的写作,有特殊的目的和要求,还具有法律效应,因此,此部分内容的教学必须由护理专业教师承担。在护理专业增设护理写作课,对护生进行医学语体写作知识教育,将医用写作的基础知识融于语文教学中,既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又为护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但这需要两方面条件的支持:一是编纂成熟的护理写作教材,二是具备比较熟悉护理专业内容和专业要求的语文教师。这样,语文教学才能贴近护理专业特点,满足护生职业岗位的未来需要。护理工作过程离不开与人的沟通与交流,如向医生汇报病情,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后勤部门协调等,因此护士的沟通能力也很重要。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其听说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为此语文教师除了需要经常与专业教师沟通交流之外,还应多接触和了解护理专业的相关知识,了解临床一线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情境,训练学生在护理工作情境中的表达能力与应变能力。比如通过不定期地组织卫生宣讲比赛,要求学生讲一则卫生保健知识或卫生常识,如《怎样预防感冒》、《如何正确洗手》、《胃的功能》、《肝的功能》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专业知识,培养职业能力,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把语文学习和学生关心的就业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感受“乐趣”,使学生快乐学习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会促进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兴趣。语文学习不应该是一门苦差事,而应是一个享受语言文学乐趣的过程。所以中职卫校的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使学生快乐学习。
要让学生感受学习“乐趣”并不容易,首先要改变、更新教学观念。一堂课从头到尾由老师讲下来,那么学生会对这样的语文课感兴趣吗?学生不感兴趣,则课堂气氛沉闷不活跃,那么这堂课是注定失败的。所以教师的教学观念应更新,教师应建立正确的新的教师观——教师是主导而非主宰,同时也应建立新的学生观——学生是主体而非装知识的容器;其次是教学方法不断求新。语文课吸引学生的原因一半来自教材,一半来自教学方法。教师不能都按照一个模式进行教学,模式化教学只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教材范围广,不同的载体、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讲课方法。如果都是相同的,那学生就觉得乏味。教师可适当讲一些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有利于教材理解的教学内容,还可以讲一点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课外知识,如成语故事、词语趣谈等,还可以讲一点与学习方法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如科学用脑、记忆方法等。用这些丰富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再次是不吝啬表扬,给予学生享受成功的心理乐趣。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不断学习的欲望。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和获得成功,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并且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另外,在课堂上不能总是给学生“敲警钟”,而应该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有时,我们对学生的某个行为或某个方面取得的进步特别满意时,还可以给学生如加分等特殊的奖励;最后可以适当地改变语文教学的考核方式,改变目前单一的考试方式,探索用其他合理的方法考核学生。比如可以根据语文第二课堂的活动的情况给成绩优秀的学生加分,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适应不同兴趣的学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求知欲和读写的要求,又能更加全面与合理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成绩也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杜绝“背多分”现象。
五、养成“兴趣”,使学生终身受益
语文教学应是他教与自教的结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家叶圣陶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1]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2]“因此,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则不仅能够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语文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具备了自我学习和发展的本领,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必要条件。在语文学习中,有很多值得培养的好习惯。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阅读背诵的习惯,发声朗读的习惯,写作学习的习惯,口语交际学习的习惯,等等。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养成专心听课习惯的主渠道,要使学生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强化视听结合,朗读背诵;要养成一边阅读一边点、批、划、评,勤思考,做好读书笔记等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自学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当学生有了自学的能力,学会了学习,养成自学的习惯,学习的兴趣就能保持,就能终身受益。
教无定法,只要抓住学生与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就一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爱学、乐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瑞玲.浅谈中职卫校语文新型课堂模式的几点体会[J].科教研究,2010(21):40.
[2]戴筱杰,李霞,陈庆.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研究现状[J].现代企业教育,2012(6):58-59.
[3]王玉静.浅谈如何调动卫校中专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6):101.
【关键词】初中语文;主体地位
笔者在学生学习新课前,就通过课堂提问、课堂作业、个别谈话甚至是测验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学习某课的相关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全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这些来自宁南山区的孩子更好地融入银川这个相对发达的城市文明中;更好地融入未来快速发展的社会;更好地为家乡做出更多的贡献。
1.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亚里斯多德曾经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这就表明,只有有疑问,有问题,才会出现思考,才会出现创新。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还要向学生多提出一些质疑的方式,以此来对他们做科学的引导。
在教学中,教师还需培养学生的思维,只有存在异,才会有创新,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加讨论及思索,寻求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案,以此来开发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再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和想象,世界上一切创造都少不了想象,想象是创新的前提。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就在于发展学生的语言,使学生形成驾驭语言的能力。而驾驭语言中的各种要求,就理解而言,则主要表现在语感能力上。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首先激起学生乐读的情感,通过多读,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领悟课文中丰富的语言蕴涵,以便能够运用语言进行表述课文内容。其次,语感及语感能力是在无意识状态中获得的,这一特性决定了行为环境在培养语感能力方面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通过开展情境演示等活动,使学生能够以语言实际使用者的身份进入学习过程,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另外,教师还必须依赖自身的学养悟性,精神气质以及人格力量去点拨、引导、感悟、熏陶自己的学生,从而使学生的语感能力在实质上得到提升。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突破课堂的界限,并跨越课堂,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考问题的潜能。
2.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只靠学生的参与和教者的激发还不够,还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指导,其中要特别注重学习过程的指导,就是教会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所需的技巧和策略,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学习。
在这一方面,我们采用的以学生积极参与为主要形式的课文阅读的主体性教学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所谓主体性教学方法即指在阅读中一看,二问,三分析,四归纳,整个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本位性。以文言文阅读教学为例,所谓"看"主要是指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看课文以及和课文有关的提示、注释等,在"看"的方法上,又根据每篇古文不同的体裁,不同的篇幅,指导学生采取不同的阅读程序,并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培养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所谓"问",一般安排在对文章的阅读、分析和思考之后,有关字词读音和解释方面的疑问,则一般安排在学生查阅工具书以后。所谓"分析",是指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发动和组织学生按照有关要求去主动讲解。只有主动了,学生的分析才有可能比较准确和透彻,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才有可能形成。在主体性教学方法中,学生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3.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与此同时,兴趣与学生的情感紧紧相连,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材料,当然消极的情绪也会抵制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主动寻求、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程内容上,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的教育资源,使语文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以鲜活的现实素材使语文内容变成课堂教学的一泓活水。在课程实施上,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与沟通,变读书、答问单调的形式为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学生积极的思维与其思维的品质有关。在日常的教学中,应通过一定的练习训练其品质,如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等,学生掌握了思维的方法,他们才能正确地思维,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学生在听课时,若能循着教师的思路走,甚至搞清了教师讲课的思维方法、思维形式、思维规律,那么,学生一定会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积极思维与其智力水平相关。教师的启发诱导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水平,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提出都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水平。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有较大的难度,可更换一个角度来提出问题,或者将其问题再分解成有梯度的相关的若干个小而易解的问题,一个一个的小问题理解解决了,大的问题自然而然得以解决。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正常开展。当然,所分出的小问题应有价值,既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又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学生的积极思维与教师的教学风格相关。教师应有全新的观念,民主开放的教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要让学生有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大胆完整地陈述自己的观点。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只有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才能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把教学活动视为自己的需要和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下,他们的思维才会活起来。也只有在这样的场合下,学生的不同观点、不同想法才容易产生,才会放飞思维的灵感。从而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 中学语文 主体地位 重要性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最主要特征之一,素质教育所主张的学生学习主体性具体表现为:自由性、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整体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立性、创造性和学生的独立人格,即以学生为主体、教育为主导、教材为载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自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考,亲身实践,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
首先,我们应用质疑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应紧紧围绕课本的教学目标,多设置疑惑,常用“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说说你的思路”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并及时在课堂上通过全体学生的课堂活动去解决问题,同时,对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采取梳理后分轻重缓急的方法,区别对待。凡是与本次教学要求紧密相关的共性问题,应首先有计划地组织讨论;凡是与教学要求无至关重要的问题,课后另作处理;凡是有价值的特殊问题,可随机应变,特殊看待;凡是个别“滑边”的问题,只好作个别解决。这样做的目的是:问题归类、各有着落,从而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与思考问题的主动性。
其次,我们应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的,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要把“一言堂”变为“群言堂”,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比较思维,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对同一问题展开辩论,促使学生多开口,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以总结,对积极健康的观点给与肯定,指出消极观点,从而培养学生富有挑战性的创新品质。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学生的思想是异常活跃的,而语文课堂正是展示学生思想的最好阵地。意识到这一点,我在教学中就把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归类并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如在分析孟子的名篇《寡人之于国出》其中的一段话:“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引古论今,启之以学生。古之孟子所言的,与我国现阶段所制定的国策有何吻合之处?学生答曰:“可持续发展问题。”然后,我就这一个“可持续发展”问题,在课堂进行讨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要如何做才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呢?学生反应热烈,各持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课堂上进行这样的讨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素质教育的任务之一,是要着力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是指学生现有知识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出来的事实、要领、命题、理论等构成的。根据现代认知心理理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则是知识的一定的联系构成的体系。只有两者同步高速有机统一,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素质教育才能以此为起点在课堂这个主渠道中得以落实。教学中,我们往往压缩知识形成的过程,而只是得出结论,这不利于学生构建良好的认识结构,结果往往是对基本概念、理论的机械记忆,获取的知识不能产生广泛的迁移,缺乏迁移的知识则无法转变为能力,培养出的学生也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指出:“知识仍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这就是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了学习的过程。
学生思维方法的形成较之具体知识点的掌握是更重要的目标。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应用更多的是在亲临的情景和条件下去寻求未知的东西,这就需要思维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强调学习的结果,在学生解答问题时,只要求做出一个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而这个问题的情境往往与书本上的情境相同。因为新旧知识间进行交互作用,才可能建立高层次的认知结构。盲目压缩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其被压缩的恰恰是学习思维方法和能力提高的最佳机遇。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与此相反,如果老师只是用自己的思维去代替学生的思维,用结论去代替知识形成的过程,其结果只能是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无生命力知识,却无法使他们适应新的要求去完善高一层的认知结构,课堂气氛也缺乏活力。
总之,为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语文教改势在必行,而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无论如何,我们要形成一点重要的共识——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主体。并把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体能力和人格的发展作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认真做好语文教改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文涛.论有效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2)
关键词:学位论文;研究生;选题;体育教育训练学
中图分类号:G8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4―0519―03
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是其在校学习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环节。论文的选题是研究的起点,其方向、研究领域、研究的深度和水平,对于是否具有应用性,能否指导实践具有重大意义。自1960年我国开始自己培养研究生起发展到现在,研究生的培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人数不断增多,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但由于各高校对研究生论文题目没有统一的分析,致使研究生在选题时重复选题不断增多。本文对1982―2003年我国部分体育校、院系硕士研究生的996篇学位论文的选题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试图从整体上对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情况、研究方法的运用和研究水平进行分析,从而较客观地反映和总结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方向学位论文选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和选题提供依据和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等全国体育校、院(系)1982―2003年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996篇。
1.2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推理、分类、归纳、演绎等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论文年代分布 从统计的历年学位论文的数量可以看出,自1982年到2003年我国所培养的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分布和研究生培养规模的变化(表1)。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各方向的论文数量不均衡,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中的大项,在我国开展的较为普及,其研究生论文数量居各专项的首位;篮球作为普及性、娱乐性较强的集体项目,学生论文研究也较多,数量居第二位;体操专业论文数量位居第三,其涵盖了健美操、竞技体操、艺术体操等研究方向,大众健身运动的发展对于体操运动的普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对来说,我国的水上与冰雪运动的科研论文数量较少,研究生论文中涉及冰雪运动中的更是不多见。在近20年中,与冰雪运动相关的研究生论文选题仅有16篇,可能是由于该运动具有地域特点,对场地、气候等有特殊的要求,在我国开展尚不普遍的原因。
从柱状图(图2)显示出,以每四年作为一个时间阶段,其中以2001―2003年这一阶段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数量为最多,其次为1986―1989年时间段,以1998―2000年时间段为最少,2000―2003年三年时间培养的研究生数量超过了1998―2000年时间段,显示出我国研究生培养力度的不断增大。
近20年来,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不同研究方向学位论文的数量均呈现波浪式变化的发展趋势,从总体上来看都呈上升趋势(图3)。说明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各个方向的研究数量均呈现上升势态。
2.2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论文研究对象的选择 研究生论文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成果的价值、可信程度和可推广程度。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论文大部分着眼于竞技体育,对运动员开展的研究题目数量远远高于普通人。所统计的近20年来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位论文,多以体育院校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而以运动水平相对较高、具有更高应用价值的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研究较少。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研究生的实验条件有限,经费较少,很少有机会能直接接触国内外的优秀运动员进行直接研究。相信随着更多国际赛事在我国的举行和我国更多地参与国际大赛,研究生论文研究对象的选择将会逐渐具有更强的代表性。
在所统计分析的这些研究生论文中,针对普通人开展的研究较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人群也会愈加重视体育锻炼的效果,群众体育也将成为体育事业中的一大发展领域。如何适应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针对广大群众,大力推广体育运动,也是我们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应纳入具体的日程之中。
2.3 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特点
统计发现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论文中大部分研究中能够做到选用两种以上的研究方法。如上表所示,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中,使用较多的方法为调查访问、文献资料等,多属定性研究。
测量评价法在进行训练、恢复和技术诊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做到客观、定量分析,但由于测试仪器的配备限制和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难度,故在学生论文研究中采用定量研究相对较少。
值得一提的是:多数研究采用了数理统计法,这表明研究者在综合研究中力图更科学定量地描述研究成果,揭示各变量之间地数量关系,也反映了我国体育科研在方法学上的一大进步。一些专业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在体育教育训练学各领域研究中的应用可以为体育科学研究提供方法学的支持。
增加实验法等实证性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育科研成果的质量以及可靠性和准确性。虽然目前测量评价及高新技术的科研方法被利用的仍然比较少,但已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良好趋势。
2.4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务研究方向学位论文选题方向及其特点 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研究生论文选题领域逐步扩大,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等特点。从学位论文的选题分布来看,各专业的研究方向科研选题格局已趋于稳定。选取教学理论与方法、训练与比赛及运动心理方面的课题占50%以上(表3)。表明大多数研究者在选题时会选取和自己专业特长贴近、接触相对较多,相对具有较好研究条件,符合自身知识结构的课题。
在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研究中,经研究发现,与运动心理相结合的论文呈现增加趋势。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要承受巨大的训练量,承受疲劳、艰苦、单调、枯燥等方面的心理负担,又要克服学习某种技术或动作时产生的恐惧、紧张情绪,还要克服心理素质方面不利因素,为比赛提供可靠的心理保证,更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地表现出其动作的高、新、难、和其流畅性和完整性,所有这些只有通过心理训练才能实现。所以,在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硕士论文选题中对心理学的研究保持在10%左右。对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运动员个性特征的研究上,因为具有良好个性特征的运动员竞技能力能保持在较高水平上。此外,对运动员智能、认知和反应也进行了一定数量的研究。
在体操和田径运动中,与运动人体科学方向相结合的研究数量较多,且主要集中于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其百分
比达到40%左右。完成高质量的动作,必须对其动作技术进行深刻、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在现代竞技体操动作技术分析中,结合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理论和定律,运用多种先进的科学仪器,对动作作出有价值、精确的分析,能使运动员更快的掌握技术动作和进行技术动作的创新。此外,对于生理生化指标的应用及运动损伤等方面的研究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表明对运动技术的分析诊断,生理生化指标的测试等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已成为研究的一中普遍趋势。
在与冰雪运动相关的14篇研究生论文中,关于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有9篇,约占64.28%。这在体现了动作技术重要性的同时,也提示我们冰雪运动研究不仅数量较少,其研究涉及的领域也过于狭小,一些对于训练监控至关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应用研究较少,涉及到运动损伤的研究也显不足,关于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各项运动技术中对于深层次的理论、社会学问题、体育产业、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及引进高科技探讨运动规律的课题较少,这些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
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2.5.1 选题方向 从总体上讲,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科研选题格局,基本上能与教学和训练时间紧密结合。但在研究的内容上、方法学的运用上、研究的视角等方面仍缺乏创新,对于一些急需的前瞻性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同时,选题中还存在题目过于宽泛,研究内容的内涵过大、研究重点不突出的现象。
2.5.2 研究水平 1)论文的研究水平不均衡。研究成果总体水平不高,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部分论文的研究结果实用性不强,研究结果难以转化。
2)重复性研究较多。这一状况,一方面反映出目前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研究生知识面狭窄,掌握某些新学科知识不够,难以深入去探索某些深层次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研究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理论脱离实际。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不敢涉足体育运动的训练和比赛的前沿性问题研究。这一状况也反映出我们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的不足。
3)一些论文在探究内容、方法上、观点上没有突破,“小题大做”者有之,“无病”者有之,对很简单的问题“故弄玄虚”者也有之,缺乏创新性思维是难以达到更高水平的关键所在。
2.5.3 论文的研究方法 从学位论文所采用的科研方法分析中不难看出,目前所采用的方法主要集中于文献资料法,调查统计法等,一些前沿的科研方法应用较少。
1)以调查访问为主要研究方法的论文比重过大。运用这种方法的论文大都以对专家调查的意见作为科学依据。而在使用中往往忽略对专家的知识结构、研究方向与特长的了解,仅以对专家意见的统计分析作为科学论据,必然带有许多主观片面性。
2)采用调查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的课题,由于疏于对问卷信、效度的质量控制及填写问卷调查对象的认真程度的控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材料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3)研究问题采用多学科、多层面、多角度、研究较为深入的选题较少;定量研究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选题较少;教学和训练的实验性研究少;方法学上有所创新的研究选题较少。
4)统计方法的应用有误,在很多论文中,较普遍地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但有不少论文却忽略了各种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简单套用,从而影响了结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同时,在对统计结果解释时,往往又脱离专业知识经验,使结论绝对化,甚至得出错误结论。
3 结论与建议
1)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论文选题较广泛,以体育院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居多,结合体育实践,教学和训练的实验性研究较少。
2)从研究领域看,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论文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科研选题格局,基本上集中在对体育教学与体育训练的各种现象与矛盾的研究上,对国外的训练、比赛、教学中的问题也有涉及。
3)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普遍选用调查访问、文献资料、对比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但采用前沿科学技术、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性研究较少,研究方法尚需进一步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