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现场安全管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施工现场易燃材料多
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木材、油漆等都是可燃、易燃的物质,特别是在建筑内部进行装修施工的场地,有些木龙骨、木质板材及易燃可燃的装修贴面材料和油漆、稀料等都是易燃、可燃的材料,同时也堆放有很多木花木屑、下脚料组成的可燃垃圾及一些易燃、可燃的物品。
(2)电气火灾事故频发
用电不当会引起严重的火灾,原因有两个:施工现场存在大量的临时用电设备,线路以临时线路为主且比较混乱,设备的耗电量较大,因为临时线路移动的次数较多,绝缘层很容易被破坏,所以电线短路的情况时有发生,电火花也容易引起火灾的发生。②私拉乱接电气线路。敷设电气线路时不穿管,或把保险丝用铜丝、铁丝代替,一旦超长时间、超负荷运作,火灾很容易发生。
(3)施工现场明火使用情况较多
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的最重要的因素有:进行高层建筑施工时,钢筋、金属架构、分割与连接金属管道;安装通风、取暖、排水等设备时,大量使用电焊、气割、气焊等。这些都是明火作业,此操作过程产生大量的火花(灼热熔珠四处飞溅散落),这些火花溅到易燃物品上非常容易引起失火,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据大量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的案例总结,90%以上的火灾是由于使用电焊等明火作业引起的。
(4)临时建筑火灾多发
施工现场局限性大、人员数量多,办公室、员工休息室、职工宿舍、仓库等建筑排列紧密,最重要的是这些建筑大部分是临时性的,结构简易;甚至有些职工宿舍与重要仓库和危险品库房靠在一起,临时建筑物用三合板等材料简单隔开;而有些职工宿舍仅存在一个安全出口,火灾一旦发生则很难及时将人员疏散,这些都是临时建筑火灾发生的危险因素。
(5)施工现场没有防火分隔,火灾蔓延速度快
为了方便施工作业的展开,通常不会封闭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变形缝、各类管道井、楼板预留孔洞和水平方向的门窗洞、隔墙预留孔洞等地方,这样能保证施工进度和设备安装,后期设置的防火门窗和防火卷帘等设备,它们的分隔部位不安装防火分隔设施,火灾一旦发生,烟囱的作用很明显,火势迅速增大,高度越高风力越大,由于施工现场的封闭性不好,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能导致立体式大面积火灾。由于火势的凶猛,很难控制火灾和采取扑救措施。
(6)火灾扑救与灭火救援措施难以施展
消防车道的畅通受到深基坑开挖、施工设备作业场地及建筑材料的堆放的阻碍,消防车很难靠近火场,灭火行动和灭火措施很难进一步展开。除此之外,内部的进入通道(内走道和楼梯等)通常有脚手架的设置,一些建筑材料施工设备摆放在内,并且有很多预留孔洞,消防电梯、应急照明、防排烟设施等都没有,有些施工人员为了解决时间和体力,把一些易燃、可燃材料及杂物随便乱放,不仅很容易引起火灾事故,还给通行造成不便,导致消防通道不畅,不利于火灾扑救工作的进行。
(7)临时消防设施无法满足灭火需求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外部的消防水池、室外消火栓与工程建设的进度不一致,往往比较慢,建筑内部消防设施未完工导致消防用水短缺,无论是水压还是水量都不能满足灭火的需要;再加上临时室内外的消防给水系统不健全,加大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火灾扑救的难度;消防安全不被重视,现场不配置灭火器、配置数量和要求不合规定、灭火器型号不对。
2.施工现场火灾预防的管理措施
(1)消防部门依法监督、严格把关,防止火灾发生
在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公安消防部门一旦发现未经审批擅自施工的单位按照规定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补办有关手续。严格依照国家法律法规,遵照法定程序和相关技术标准,对施工单位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避免灾难性火灾的发生。
(2)施工单位认真贯彻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确定消防安全负责人,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同时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认真进行防火巡查工作、采取措施处理突发性火灾,停工前后的安全巡视检查须有专人负责,主要检查施工现场有没有遗留烟头、电气点火源、明火等安全隐患。第二,加强民工的消防安全教育,使民工了解熟悉消防常识,遇到突发事件时学会报火警、使用灭火设备、扑救初期火灾,尤其要加强电气焊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保证该类人员持证上岗。第三,谨慎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火。所有施工动火的作业必须由施工现场防火负责人审查批准,有用火证才能在指定地点、时间作业。进行焊接作业时派人配备消防器材并进行监护,清理作业周围的可燃性材料,并且用阻燃板遮挡溅出的火花。第四,施工现场禁止吸烟,将禁止吸烟的消防安全标志设置在民工宿舍、员工休息室、库房等处,设置专门的吸烟室或吸烟地点。第五,严格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电。施工单位必须培训一名合格的专业电工,保证其能正确、合理地安装及维修电气设备,对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需要经常检查维修,尤其对线路接头、保险装置的检查,防止短路发热、绝缘损坏等情况的出现。
(3)加强管理现场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和可燃材料
施工现场经常使用木龙骨、胶合板、宝丽板、塑料板、刨花板、麻袋、聚氯乙烯材料等易燃、可燃材料,施工现场随意堆放这些材料的现象比较严重。施工过程中,电焊、气割溅出的高温火花或者高温物体或者烟头等其它明火很容易导致易燃、可燃材料失火,导致火灾的发生。除此之外,施工现场常使用油漆、汽油、香蕉水等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这些经常被堆放在不常用的仓库中,堆放比较随意,更不会有防火、防爆、通风等安全措施的保护。在现场施工作业中,不按照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储存、使用或者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操作,很容易导致爆炸伤亡事故的发生。
3.火灾预防的技术对策
(1)总平面布局的防火技术措施
在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必须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适当的防火间距在各种建筑物、构筑物、临时设施及材料堆场之间不容忽视。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车道应该设置成“环形”,回车场应该设置在尽端式道路上,消防车道的宽度需要大于4m,大型消防车的顺畅需要足够大的净高和路面承载力,临时消防车道必须保持畅通。
(2)临时建筑防火措施
临时建筑的耐火等级应该控制在一、二级,不能小于三级,如果单层施工临时建筑的耐火等级是三级,当建筑物面积总和不大于1200m2的时候,且库房没有任何电气设施,可以不限定其耐火等级,但切忌将临时建筑搭设在高压架空线下面。
(3)火灾报警设施
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火灾自动报警设施和临时视频监控系统的设置可放在仓库、易燃易爆物品场所及建筑内的走道和楼梯内,火灾一旦发生,可第一时间发现并扑救。必须保证高层改建建筑工程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正常运作。如果系统中某一部分需要改动,该部分需要单独进行,保证其它部分应在任何时间都可正常运行。当整个火灾报警系统必须要关闭时,必须加强火灾监控及防火措施。
4结论
1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状
通过长期以来的研究探索和经验累积,我国的施工现场设施安全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也必须正视当下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由于我国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完成了从农民到建筑工人的身份转换,转业农民在建筑从业人员中的比例逐年攀升现已超过百分之八十。一方面,大量农民的加入壮大了建筑行业的队伍。另一方面,农民工并非专业施工人员,缺乏相关的施工经验,以及扎实的专业技能,安全意识不强,加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阻碍。其次,由于工程施工具有多变性,往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施工顺序、施工场地、施工原材料等方面的调整,而这些变化以及调整都是无法预见和控制的,因此,在这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再次,工程施工结构的多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性,当出现施工工艺和结构不同的情况时,针对该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最后,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施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施工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且新的设施设备不断增多,然而当下建筑行业中的人力资源情况却不能满足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因此造成了施工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如若不能够保证现场设施的安全管理,不仅会造成相关设施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增加施工单位的经济投入,还会给施工操作人员造成生命安全威胁。
2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提升施工现场设施安全管理力度
2.1建立科学的施工现场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要提升施工现场设施安全管理力度首先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只有运用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施工行为以及设施进行约束和规范,才能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职责。要充分重视工程项目技师的地位,明确工程项目技师的职责。根据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明确划分各部门乃至各工作人员的责任。同时,要制定科学的现场设施管理方案,主要包括施工设施的审批、施工设施的安全评估、大型机械设备管理程序、中小型机械设备管理程序等,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遵循相关管理程序,有条理有依据的进行施工现场设施安全管理工作。另外,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详尽完善的奖惩管理规则,对于工作人员的日常表现进行记录与评估,根据最终的评估结果实行合理的奖惩管理,以此肯定员工的工作表现,及时指正员工的错误行为,有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2创建良好施工环境
除了通过建立相关管理制度规范施工操作的方法提升施工现场设施安全管理力度,还可以通过创建良好施工环境优化施工平面的方式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创建良好施工现场环境主要是为了安全排除或者控制,前期爆破施工中所遗留的安全隐患。同时,在施工地选择办公区域或者生活区域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各项影响因素,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操作,以保证办公区域与生活区域之间的距离能够满足安全防护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应避免在地形较为复杂以及周边环境较为恶劣的区域设置生活区域和办公区域,以免出现突况危机员工生命安全。
2.3加强工程项目
技师对于项目签证的审核与管理在各个项目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例如分析计算、设计方案、绘制施工图纸、规范建筑材料、规划施工步骤等环节,同时,建筑承包单位要安排该单位的专业工程项目技师,对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进行审核并在无异议的情况下签字认证,其后根据施工单位的施工计划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确保工地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倘若施工单位未提供施工计划或者未执行施工计划,因而致使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则需要追究工地管理人员以及工程项目技师的法律责任,在此基础之上,还应该追究承包单位主要负责人员的职责。
3做好施工后的准备工作,提升施工现场设施安全管理力度
3.1加强作业主要管理人员的现场监督
依照现阶段我国在工程施工方面所实行的法律法规来看,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需要加强作业主管对于施工现场的指挥和监督工作。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1)指挥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挡土施工作业;(2)监督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模板支撑作业;(3)监督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施工架搭建工作;(4)监督施工人员营建钢构组配作业防护;(5)监督施工人员进行现场露天开挖作业等等。根据作业内容的不同其施工要点以及相应的施工影响因素也不同,因此,作业主要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优秀的专业能力并取得相应的专业职称和认证,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合理应对各种突况。同时,作业主管还需要承担监督施工现场指挥工作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职责,主要涵盖了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检查与确认、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监督施工人员是否正确规范的实施作业、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之前是否做好充足的安全防护工作等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施工作业中,作业主管应当合理避免亲自操作,从而有效保证作为作业主管的主要职责。
3.2加强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
针对项目施工所投用的机械设备(包括起重机、挖掘机等),建筑承包单位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设备维护与管理机制。对于施工中较常发生安全事故的移动式起重机来说,根据有关安全法的规定起重机的负载能力超过三吨,则视为危险性施工设备。该设备在操作过程中,不仅对操作者造成了直接的安全威胁,也对施工工地周边的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这些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建筑承包单位需要严格执行相关管理条例,承担相应的管理监督责任,在设备投入使用之前必须对其所持有的合格证件进行审查,经过专业评估审查合格之后方能进入施工现场投入使用。对于危险性相对较小的机械设备,则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维修养护工作。同时,也要定期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能力认证与技能培训,必须持有相关从业执照和证件,具备可靠的从业经验。
4结束语
1现今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建筑施工单位对安全施工不重视
企业领导的安全意识淡薄,只关注经济利益,没有认识到安全管理施工的重要性,忽视安全管理。导致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不健全,没有真正贯穿于整个施工工作当中,甚至有些施工单位根本就不签订安全保证责任书。也有些施工企业没有设置专职安全员,致使安全施工监管薄弱。建筑施工企业不够重视生产安全,主要表现在:(1)安全监督人员少、身兼几个岗位,导致安全监督岗位形同虚设不具备作用;(2)监督员的专业能力不强导致对安全的监督不够;(3)建筑单位将用于安全生产的投入转化为自身的利润;(4)建筑单位一般很少进行安全监察,而只是为了应付上级;(5)疏散控制导致安全措施对于企业形同虚设。
1.2淡薄的法律意识
在建筑施工现场上,工艺措施以及设计方案都不是按照法律的规定去严格执行的,安全教育等都是走过场的形式主义。施工现场存在着不合适的施工方案以及安全技术方案等,这些都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再者是施工现场上搭设的脚手架,很多都没有按照国家相关的指标来搭设,搭设的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在施工现场上脚手板上经常会放置很多杂物,而脚手板的材料很多不牢靠或者是材料差,这些都是重大事故的诱因。
1.3针对安全监管控制投入不够
建筑施工单位为保证项目成本,致使投入到施工现场中的安全管理费用和安全保障设施少。而现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最大问题是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视度不高,安全管理资金的缺少。安全管理的费用少,必备的安全管理人员和设备配备稀缺,导致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对建筑施工地造成非常坏的影响。有的施工单位完全忽视安全管理,针对安全监管控制的投入力度不够,没有针对施工人员进行建筑工程安全教育,使得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施工行为,降低了建筑工程质量,为建筑工程现场带来了安全隐患。有的施工单位施行粗放型安全管理模式,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无标准或者不符合标准。具体而言是在施工材料供应、采购方面,有些施工单位一味看重经济效益,忽略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差异问题,使得建筑工程现场安全大打折扣;还有的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并未能严格履行现场监理职责,等。
1.4缺乏严格的施工现场监管
劳动密集性是施工现场的特性,而从事人员文化程度的参差不齐,劳动者又较多让施工现场的管理会比较困难。而在施工现场上材料和施工工具的随意乱放、施工计划和步骤缺乏合理的科学依据、不符合规定的随意操作现象等都屡见不鲜,还有施工人员之间随意搭配,没有协同合作的精神,而现场更没有严格的纪律管理此类现象。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企业实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良性循环的关键也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就是一个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建设和质量管理核心。
2.1加强员工的进入现场的教育
在员工首次进入施工现场或者是调换职位的员工,在上班前都应该先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有了安全意识并且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企业要建立起对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的制度。
2.2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安全监督体系
依据国家相关的施工安全规范条例来制定相关施工安全规章制度,然后将此规章制度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广泛的宣传,同时安排相关的管理人员严格的实施安全管理工作。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安全管理责任层层细分,做到“安全管理,人人有责”,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现场安全,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阶段,一旦发生现场安全问题,从容不迫及时应对,防止安全事故进一步扩大。我们将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个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相关的安全技术资料、安全技术设施、安全措施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不正确、不安全因素,提出修改意见和改正措施。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学习安全生产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对检查中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防微杜渐。现场了解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岗位责任制等的完成情况,依据建设部相关法规、标准对现场安全进行整体监控、评价,对检查中暴露的安全隐患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具体来说,建筑企业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编制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特殊工种职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验收制度等,为建筑施工企业开展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是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应该按照“主管负责一体化”原则,同施工单位总负责人签订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生产责任书,一一明确现场安全管理的任务目标、奖惩措施,之后再与具体施工班组签订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生产责任书。
2.3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众所周知安全是每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涵盖与前提,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个危险性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因为在施工现场上是多工种交叉进行,又多是露天高空作业,在这样的环境下,施工现场存在这大量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从事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国际劳工组织确定建筑行业是高危险行业之一。建筑工程的施工有着周期长、投资大、以及受外界影响大的特点,而且施工现场的管理还涉及到施工企业的各级别管理人员以及施工现场的每个操作人员,这些决定了现场安全管理的难度极大,但是安全事故的发生会给人民带来人身财产的极大损失,还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创新的精神,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以及相关的法规的同时,要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分析并且研究出一系列适合企业的具有指导作用的、操作性极强的、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法。要想做好安全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承接项目必须考虑自身实力,项目负责人必须真正重视安全工作。(2)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落实。(4)明确安全生产目标,编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5)加强教育培训,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班组安全活动。(6)开展安全检查工作,灵活运用规范标准,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2.4建立信息化的安全动态管理模式
信息化的安全动态管理模式指基于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工程项目动态管理平台。基于这个工程项目的动态管理平台系统,可以结合实际工程进度很方便地调用查看最新安全规范,计划施工过程的安全注意事项并应用在实际工程中,减少因沟通或技术和措施而引起的安全隐患;可以动态查看工程进度,明确安全管理的布置与应用层次,可以将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安全重点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各部分施工人员,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程实际情况及时地传递给项目管理者,解决以往粗放式管理下的安全隐患等等,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能够更高效、准确、标准的进行。安全动态管理模式的实现,实际上是依靠信息技术将项目管理的安全目标分解之后在项目实施团队内的不同层级相关人员进行分解的过程。换言之,就是建立起精细化项目安全责任制。如果这个责任制真正得以实现,就能够实现质量和安全的动态管理。
3总结
【关键词】工程监理;现场施工;安全文明
监理工作是依据监理合同和业主的授权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进度、质量、投资控制,安全、合同、信息管理,组织协调(即三控制、三管理、一协调),在建设单位、监理、承包单位的支持下,以合同为依据、经济为纽带的项目管理模式。对于如何进行监理程序,切实做好监理工作,本文主要结合了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方面内容进行阐述。
一、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现状
由于近代我国各方面发展的局限性,在监理制度的建立方面起步较晚,并存在诸多缺陷。近年来,我国对工程质量管理实行了终身责任制度,但业主对施工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及资质要求方面仍不严格,单靠监理参与工程质量监督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施工单位依靠挂靠手段进行执业,从表面上看资质等级、证书都符合要求,但实际上在现场技术管理方面能力有所不足。目前我国监理单位的工作范围仅仅只是在进度和质量的控制方面,而且随着工程管理制度的提高,将会逐渐减小监理单位的工作权利,使得监理工作形势恶化。
二、工程监理在现场安全施工中的作用
工程现场安全施工监督管理,监理单位应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管理方针,对各个工序施工,依据各工种安全技术措施做好安全交底工作。首先安全工作即要落实到每一道工序、每个施工人员;其次安全责任是第一要务,必须坚持生产、安全一手抓的原则,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具备安全生产许可证,项目各管理人员及现场安全员必须取得安全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将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在每一个管理、施工人员身上;最后是保证安全生产为首的原则,检查现场施工是否符合要求,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作业现场,勒令停止施工,如不听劝,必要时报各行业主管部门。
三、工程监理与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关系
3.1工程监理是现场施工的指导性工作
作为一个高度关注的话题,现场施工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是施工中施工单位的责任,而监理的责任仅仅是发现质量问题,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监理工程师对工程现场施工有着监督、控制的作用,他的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在工程的准备阶段,工程监理工作在现场施工控制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其主要工作内容是严格控制对测量成果的复核、对试验数据的审批和对施工工艺的选择;事中控制主要包括对施工过程的巡视、平行检验和旁站。施工单位在完成每道工序后,会先进行自检,合格后填报工程报验申请表给专业监理工程师,尔后监理工程师对资料进行核查,在经监理单位检验合格后建设单位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最后还需要在抽检合格、各项质量控制资料完成的基础上对工程进行分批、分项进行验收,所以说,工程监理是工程现场施工的指导性工作。
3.2工程监理是安全施工的“许可证”
作为监理人员,首先不能麻痹大意,对所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的施工问题睁只眼闭只眼。他应该了解自己在安全施工中的义务与责任,对领导下达的安全问题加以关注,并倾力完成。在施工中,还须奉行“安全施工许可证”与“施工企业安全资格认可证”等制度。通过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培训与教育,使他们掌握安全知识,增加工程安全意识,杜绝施工中的不安全举措。在对职工的培训与教育当中,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在保证培训教育可靠性的基础上,还应因材施教,对不同工种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以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能的管理目标。可见,工程监理是安全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3.3工程监理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必要依据
所谓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要求项目经理承担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的责任,牢固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保证生产环境的安全性。这一方面要求实施“安全生产”的工作作风,做到责任、措施、组织三大安全落实。另一方面还要落实工施工班组长的安全责任制度,把安全目标分解再分解,落实到以个人为单位为止,对于施工过程中己的一些危险因素,监理人员应确实做好各项工作,时刻把握主要影响因素,了解、分析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提供正确意见,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并收集相关资料,对施工调整做好监控,并综合分析收集到的资料,找出影响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的主要原因,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此外,在出现如基坑未设支护、混边坡塌方等有安全隐患的情况下,监理人员可以采取一系列技术性措施进行防护,为了保证工程项目能够安全地进行,完善防范和保护措施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3.4工程监理是预知风险隐患的可靠手段
建筑工程施工,有高空作业,有地下作业,有多种立体交叉作业等,有在居住区施工,也有在山林野外施工,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导致施工现场情况、施工条件多变,危险因素也很多。所以,职业健康及安全管理控制的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它直接联系到每个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经济发展,从企业的角度看,它不但对劳动生产率构成直接影响,甚至关系到企业的运营生命。因此,在施工阶段,监理工作者必须时刻强调“安全第一”的口号,严格控制安全问题。为了预知项目上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监理人员定期实行安全检查十分必要。这种检查应该是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检查对象有工作人员的思想、项目安全制度、施工隐患及防护措施、事故后的处理手段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检查,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及时持续地改进,可以使项目的安全得到有效控制。
3.5工程监理是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责任意识体现
人作为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的唯一控制者,其对质量的认识态度和安全意识决定了桥梁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因此,只有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和相关的施工技术培训,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对于监理人员而言,如何将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贯彻于施工中去,首先要使施工人员了解到工程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需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规范和约束施工人员的举止行为,保证从根本上解决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也只有在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得到提高的前提下,施工质量才得以保证,从而最终保障建筑使用者的安全。因此在现场施工中,监理人员必须带头体现出责任意识,只有在施工班组意识到岗位责任意识重要性的前提下,工程施工才能更好地开展,从而在根本上保证现场施工的安全性和文明性。
四、结语
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是从工程承包合同签订起,以质量、安全、成本、进度、环境保护等为施工目标,并依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和规章和业主提出的要求,结合工程内容的特点和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做到说一不二,制度管人,文明施工、安全有序等施工面容,既不对人民产生干扰,也不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刘广鹏;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监理工作的职责范围[J];科技资讯;2009(9):67.
[2]杨新能;工程监理及质量控制在施工中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5):53-55..
1.1施工环境狭长多变
市政工程属于狭长带状线形工程,与建筑工程相较而言,更容易形成流水作业,但是因为整个工程的全面展开,各种管线施工均是见缝插针,没有实现齐头并进的效果,进而很难实现市政工程施工的流水作业。在狭长的作业环境中,施工人员经常需要进行作业位置调动或者角色转变,在道路施工中,经常是由很多的管线施工单位完成施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多次的开挖、填土操作。施工人员面对的施工环境经常是变化的,可以说一日三变都不为过。市政工程点多线长,施工单位投入的安全防护设施与措施无法全面覆盖整个施工现场,并且在出现损坏、丢失等情况的时候,无法进行及时修复,致使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中存在着很多的安全漏洞与安全风险。
1.2无法实现施工现场的完全封闭
封闭施工指的就是阻止大量机动车进入施工进场,在一条道路两端与一些巷口设置围挡,不是完全隔离行人与车辆的进入。一般而言,施工道路沿线有很多的居民楼、商铺、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等,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其可以维持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出行等。然而,在实际施工中,根本就没有设定相应的限制,导致施工现场有很多人围观,同时也是消磨时间的好地方,进而对施工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威胁,导致施工管理难度增大。
1.3工期要求紧张
现阶段,市政工程施工工期要求均比较紧张,项目部只能以确定的完工日期倒排施工进度计划,导致在施工现场的有限时间与空间中,出现了大量人员、机械设备劳作不休的情况,经常出现人困马乏的现象,为施工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1.4安全文明施工不到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城市居民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越来越高,现场施工噪声大要举报、施工现场道路难走要举报、扬尘要举报、下水道堵塞要举报、没有电视信号、通信讯号等也要举报,也就是说,一定要确保施工周围民众的正常生活与安全不受影响,要不然就会向有关部门反映,进而对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一定要全面落实安全文明施工,这样才可以尽量减少民众反映情况。
1.5施工人员组织观念、安全意识薄弱
现阶段,大部分市政工程施工企业都没有培养自己企业的人才队伍,在接到工程项目之后,均选择劳务公司予以劳务分包。而施工人员和项目部之间经常是短期雇佣的关系,施工企业、项目部对这些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较为匮乏,在施工中非常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与此同时,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人员组织观念、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经常出现违规操作的行为,不仅影响了施工的顺利完成,还会留下很多的安全隐患,影响了市政工程施工质量。
2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2.1强化企业最高管理人员的价值观与安全理念
一个合格的企业最高管理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工作,并且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与安全理念,制定符合安全政策的规章制度,保证其全面落实。在实际施工中,不仅要重视安全理念的落实,还要尽可能满足业主、工作人员、社会发展的要求,全面提高市政工程施工效益。除此之外,企业最高管理人员一定不要只是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对安全生产有所忽视,可以说,安全生产才是企业发展的正确选择。
2.2全面落实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大部分企业不是没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只是在进行落实的时候,进行了一定的选择,致使一些规章制度成为了一种形式,严重影响了其落实效果。针对这样的情况而言,企业一定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与系统,监督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全面落实,并且对相应的职责与权力范围进行明确,保证各项工作均符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要求,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效果,顺利完成施工项目,还可以节省施工成本,提高了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
2.3加大安全措施资金的投入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要想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就一定要制定相应的措施予以保障,安全不是只需要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与意识,还要保证各类安全防护设备与现场安全维护设施的使用,同时也要购买一些安全生产所需的材料、设备与仪器。由此可以看出,要想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就一定要投入相应的资金,这样才可以保证各项安全措施与防护设施的全面到位,进而实现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可靠性。
2.4强化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总结与评审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是否全面落实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取得了预期的安全管理效果,是否实现了安全生产目标,是否提高了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是否全面落实了安全防护措施,这些问题均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与评审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在市政工程建设中,一定要重视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总结与评审,为以后相关工作的全面展开提供可靠依据,促进市政工程施工的高效完成。
2.5维护与激励安全管理人员
目前,人们对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均有着一定的抵触心理。安全管理工作责任重大,属于出力不讨好的工作,其经常处在一种尴尬境地。针对这样的情况,企业一定要维护其地位与权力,尽可能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利用一些适当的激励手段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并且增强其工作责任感,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工程施工效率。
3结束语
争创安全标准化管理工地、文明工地的数量每年在逐步增加,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贯标的工地也越来越多。这些可喜的变化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建筑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管理有效加强是分不开的。但是应该看到,现在还有不少的施工现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有许多危险源没有真正受控。经笔者采访后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建筑市场尚有管理空白点
目前,上海市本市大部分一、二级资质的施工企业和部分外省市高资质企业都已演变成纯管理型的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但较多公司并无过硬的劳务施工队伍。试想,一个大公司一年承接几十个亿的施工任务,需要多少劳务队伍去完成?因此有些公司一旦工程中标后,全部分包给有关的专业队伍,公司仅派几个技术人员到现场配合管理。人员配备本身不足,分管安全的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有的公司任命的项目经理要么是挂牌的,现场基本不到,或者很少到;要么是有职无权的。
在这种情况下,要按有关规定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文明施工显然是十分困难的。在浦东新区一个工地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项目负责人看到几个民工安全帽没戴,就上去劝阻,没想到这几个民工不仅不听劝阻,还要打这个负责人。他们说:“我们又不拿你的工资,谁要你管。”看,这就是层层分包引起的后果。
由于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不少建筑商为拿到工程不惜恶意压价,用于安全生产的经费是忽略不计的。一旦中标,用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等无力购置,于是,能省的省、能拖的拖。从而导致施工现场十分混乱,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专业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
农民工现在已成为建筑业劳动力的主体。据统计,仅在浦东新区,就有外来建筑务工人员十多万人。一个农民从农村放下锄头到大城市的建筑工地当民工,是很难马上适应的。从近几年发生的安全死亡事故分析来看,其中有80%左右的死者从农村到城市工地工作不满三个月。他们没有经过必要的上岗培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那么谁应该负起培训他们的责任呢?回答是用人单位。假如是整建制的合格分包工队伍,安排培训民工还是有可能的,但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分包队伍都做不到。
在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施工安全培训问题上,现有的培训机制也不健全。笔者在采访中发现,有许多技术工人和施工管理人员相当缺乏施工安全知识,其中甚至包括某些工程监理人员。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已经颁布施行,加强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应当成为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假如一个技术工人在自己从事的职业当中,连如何保护自己都不知道;一个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不能及时地发现安全隐患,对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熟视无睹。这样的工地不出事是偶然,而出事才是必然的。如果这一层面的工地骨干在施工安全方面不能以身作则。那么又怎么去要求更多的民工呢?
施工企业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据笔者了解,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日常检查中,经常可以发现工地上民工不戴安全帽,即使有的戴了,也不扣帽扣,而帽扣不扣等于不戴。去年浦东新区工地上先后发生4起坠落死亡事故。坠落高度都在2至3米之间,假如这些人帽扣扣紧了,是完全可以避免死亡的。
目前,施工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好的队伍,从工程开工第一天起,就能高起点、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各级主管部门任何时候去检查工地,都能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如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施工的浦东新区高行镇人民政府行政楼工地。这个工地在一年多的施工期中,无论哪一天去检查,都可以拿来评文明工地。但也有不少工地,哪怕事先已经通知要来检查,等到了现场一看,问题还是很多。而有的问题是在以前的检查中曾反复强调要整改的,结果是今天改了,明天又反复。
加大监管力度,消除管理盲区
笔者认为,针对上述诸多问题,应由有关主管部门牵头各方协力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Abstract: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is the most public focus on constructive works, its pros and cons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hina's overall project construction work, and therefore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projects requires not only sound technical guidance, but more as relying on a strict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will be combining with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simple exposition on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management.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6-0020-02
1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主要是指以完善的组织结构架构为基础,运用科学的、规范的管理方法,对施工现场中的各项施工环节和生产要素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协调与控制工作,保障工程项目顺利施工和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但是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以下就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
1.1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意识薄弱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应该在整个施工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但是一些企业由于片面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盲目的抢工期、赶超工程进度,完全不重视甚至忽略了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从而导致了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上没有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导致违规作业以及超负荷作业的现象非常普遍,这样一来,不仅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由于长期处在疲劳施工的状态下,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质量也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一个水利水电工程建筑项目来说,过分的强调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进度、赶超工期,还会引发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材料供应,盲目的赶超工期加大了建筑材料的需求量,而此时一旦在供应链上存在短缺,就会给一些投机分子有机可乘,因此也就无法避免偷工减料的问题发生。再加上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意识的淡薄,并没有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以及安全考试审核,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不细致甚至不存在工种交底以及施工方案的交底,忽略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例如作业现场产生的粉尘对对工作人员的危害极大,因此必须配备足够的防尘口罩等个体防护用品。
1.2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产品施工进度的快慢、质量的优劣、成本的高低以及效益的好坏,都与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息息相关。现阶段普遍存在一些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单位现场管理极为混乱、施工无计划、不按标准执行、不执行有关的规章制度等这些情况严重地制约了建筑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在施工现场中工作负责人分配任务不够明确,分工不够细致,没有设置相应的施工现场管理机构,没有成立相关的领导小组和工作负责人,没有明确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责任制,使检查施工现场的工作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和贯彻,所以整个施工过程在组织以及制度上也就得不到可靠保证,而且工人素质低,也妨碍了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总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只有重视优化施工现场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水平,也才能最终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走向安全生产的道路。
1.3监理工作不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理工作不规范,也容易导致施工现场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理工作包括从项目立项到工程建成的全过程监理。由于目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投资决策阶段、勘察设计阶段实施监理尚不成熟,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现行监理规范适用范围仅限于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实施和保修期监理工作。由于许多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质量监管、检测人员未经专业系统的培训,有些甚至没有资质,专业素质很低,监管水平也很差,对待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心不强,缺乏职业道德。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了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工作。再加上业主在招投标、合同履行、工程分包等过程中的随意性较大,使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理工作无法按照规范执行,再加上项目前期的投资决策以及勘察设计阶段没有正规的监理单位介入,更加容易引发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出现安全隐患。
2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可知,提升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以意识上的重视程度以及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只有通过加强现场管理的安全措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的水平以及施工质量,才能使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获取相应经济以及社会效益。以下就对强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探析。
2.1强化安全管理的意识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可以划分为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等。虽然各类别的管理措施有所不同,但其宗旨都是以意识管理为基础,因此需要在各个环节加强安全管理意识。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通过提升现场管理人员的意识将安全管理理念运用到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并且进行考试,未通过者一律不许上岗,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更好的保护好一线工作者的人身安全。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分层分部门建立安全管理监督体系,具备完善的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制度,确立安全责任制、方案编制审查制度以及安全考核制度等;具体的施工单位要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并且具备对突发安全事故及时处理的应变能力。
2.2项目现场施工要合理控制管理风险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涉及的专业及工种和岗位复杂众多,容易产生安全管理漏洞,而施工现场的一切施工活动和管理工作都是由现场人员去实现,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不确定性以及未可预知性等特点,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中要合理控制管理上存在的风险因素。认真分析以往存在安全管理过失,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且总结经验教训,然后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优化调整,将安全管理风险降到最低。此外还需要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的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共同参与安全管理,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主体作用,并且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突发性事故的处理应变能力,面对突发状况能够在第一时间编制出应急处置方案,避免事故干扰正常的建筑施工。
2.3项目施工过程要防止生产事故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工程量浩大,工期跨度长,这也使得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执行,努力做到善始善终。同时还应该注意的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负责人,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对待施工现场的每一项工作都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对一线操作人员、施工机械以及各类器具的实行动态管理制度。注意分工上的合理性、施工的安全性、任务上的计划性。合理安排人员工作,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的科学施工。各级部门要加强质量法制教育,把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加强对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教育,建立和完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现场安全管理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除此以外,还需要相关工作者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研究,提出更加实用并且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安全管理措施,通过科学技术确定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和目标,完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监理机制以及管理体系,继续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优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从而全面提升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质量虽然有着显著提高,但是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漏洞。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起伏波动较大,提高速度极为缓慢,所以我们绝不能因为任何原因而忽视它,优良的施工质量需要业主、监理和施工方的共同努力来争取。除以此外,水利工程建设的各单位也要积极推行全面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采用先进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模式以及手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从而带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康怀鹏.浅议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2).
[2]吉治国,丁立杰.浅议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J].山西建筑,2010,(02).
[3]刘洪俊.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与造价控制[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1,(01).
在多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过程中,淄博柴油机总公司(以下简称淄柴总公司)党委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注重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职工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将深奥、概念的思想政治转变成职工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能获益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提升了职工思想政治水平,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了政治与效益的双赢。
亲情式管理凝心聚力。淄柴总公司长期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开展“亲情式”管理,以此增进职工与企业的感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淄柴总公司党委及下属党委、党支部根据党员和职工需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走访、帮扶、党员责任承包等工作机制,经常走访家庭和与职工谈心,解决职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技能比武活动,加强年轻职工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夏天,公司为职工发放降温饮料和药品,并安排医务人员到生产现场进行消暑降温工作指导,各党支部根据职工需求,安装了风扇、饮水机等设施,同时做好冰糕、绿豆汤、咸菜、的及时供应;冬天为职工安装微波炉、熬制稀饭、发放棉衣、棉鞋等。有的支部订阅报刊杂志,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有的支部成立困难家庭帮扶小组,送钱送物的同时定期上门服务,有的支部逢年过节都组织职工聚餐或发放过节礼品,有的支部定期到单身宿舍走访、成立民主管理小组、春节给外地职工包车,得到了职工的一致好评。据统计,六年来,各党支部组织为公司职工捐款12人次,捐款金额共计19.35万元。
职工参与同舟共济。淄柴总公司在公司管理过程中广开言路,以多种形式提高职工参与公司管理的积极性。
论文关键词:从百年大计看当前建筑管理中的项目控制
在施工项目工程工序的建设中,施工项目工程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百年大计和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其实,施工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应该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全过程进行工程控制。所以,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认真总结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参与和控制的质管理经验,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施工项目工程工序建设的工程质量。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从百年大计的角度,针对建筑管理中的项目控制问题谈些体会和看法。
一、实施项目控制的必要性
项目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的中间结果可能与预期目标不符,甚至背道而驰,因此,必须及时调整人力、时间及其它资源,改变工作方法,以期达到预定目标。如果这样做仍不能奏效,就不得不调整或修改目标。这个过程就称为项目的控制。我国基本建设中浪费现象十分惊人,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失控、工期失控、质量失控的情况相当严重,给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项目管理论文,因此加强项目控制对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干扰因素很多,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这些干扰因素主要包括:人的因素、材料设备的因素、机具因素、地基因素、资金因素、环境因素。在国内,一般认为人的因素对实现项目目标的干扰最大,如项目主管单位负责人用行政手段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项目,使项目失误;或者工人技术水平低,文化程度不高,责任心差等。其次是材料、设备因素的干扰,如材料价格上涨,引起成本失控;材料供应跟不上,延误工期;设备制造企业不履行合同,设备质量低劣;设备不能按时到货等。如果我们能设法找到项目干扰因素,试图预先控制中间结果对预期目标的偏差,就可以对项目实行主动控制。项目控制的主要内容是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 二、项目控制的主要内容
1、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涉及生产人员人身安全的目标管理,应给予高度重视论文怎么写。确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企业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类人员在施工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是最基本的一项安全管理制度。近年,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生产实践表明: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起责任,建立健全安全专职机构,加强安全部门的领导,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这是搞好安全生产有力的组织保证体系。通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安全生产“事事有其主,人人有其责”。每个施工项目应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和特点,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并配备规定数量的专职和兼职安全管理员项目管理论文,做到按专业、岗位、区域等包干负责。同时随着项目的推进开展文明施工竞赛活动,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考评、有奖惩。
2、合同管理
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不仅是专业成本人员的责任,也是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的责任。要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负责,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开展工作。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就是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的控制放在首位。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不同于工作责任,工作责任完成不等于成本责任完成。如:单方面强调质量,忽视了成本;单方面做到供货及时,但忽视昂贵的价格等。因此在完成工作责任的同时,还应考虑成本责任的实施,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责任,使每个管理者都有成本管理意识,做到精打细算。对施工队实行分包成本控制,项目部与施工队之间建立特定劳务合同关系,项目部有权对施工队的进度、质量、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进行监督管理,同时按合同支付劳务费用,并确保工资发放到工人手上。
3、信息管理
由于施工管理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各部门和单位需要交互的信息量不断扩大,信息的交流与传递频度也在增加,相应地对信息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施工管理中,目前采取的还是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信息从它的产生、整理、加工、传递到检索和利用都是基于纸介质进行的。结果,在整个过程中,信息都在以一种较为缓慢的速度在流动。这往往影响到获取工程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将各种信息化技术引入项目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市场上有着各种各样关于进度、合同、材料、预结算、工程资料等的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论文,通过这些软件将项目部的各个职能部门变成一个端口,利用Internet将各端口相互连接并汇总到一个终端(项目经理)。即有信息的互通又有集中的管理使项目运行的每一环节符合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
4、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是指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各建设阶段的工作顺序和持续时间进行规划、实施、检查、协调及信息反馈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以周密、合理的进度计划为指导,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跟踪检查、分析、调整与控制。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项目动用时间目标的实现。为了工程项目有计划地进行施工,需要制定进度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施工。计划是组织或个人为达到即定目标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将要进行活动所做的事先安排。也就是说,控制是在项目进展的全过程中,定进度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施工。计划是组织或个人为达到即定目标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将要进行活动所做的事先安排。对于工程进度,项目管理中主要是督促承建单位,在开工前按合同要求,安排整个工程的进度计划,检查其合理性。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要求承建单位按季、月安排实施计划,检查其执行情况,与此同时对原材料、设备、劳动力的实际情况也给予充分的注意,及时掌握其动态,当发现某一环境脱节时,除在有关的人员参加例会上加以阐明外,同时还应及时向承包单位计划部门及至上级计划部门提出,以便采取补救措施。因此,承建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从最初的报价到项目竣工、验收,应始终抓住计划这个环节,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进度控制,以实现合同对项目建设的进度要求。 5、质量控制 项目的质量控制项目管理论文,是为了确保实现合同商定的质量要求,质量标准而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论文怎么写。建设项目的质量不仅仅取决于施工质量,而且还取决于勘察、设计质量、材料、设备的质量以及项目投入使用过程的质量。因此,它是由建设全过程中各阶段质量组成的一个整体概念。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都有质量控制的任务。 6、成本控制
在施工阶段,应充分运用企业自身优势尽量提高经济效益,以取得最大利润。施工阶段资金需求投入量、资金筹措、资金分配等方面应有计划、有措施地协调运作,努力达到合理稳妥地控制投资。项目部相关部门应充分了解工程单价或总价的构成,掌握施工中的资金流动。施工过程的资金运动不是资金简单地循环和周转。在施工过程中,资金不仅发生价值形态的变化,而且发生价值量的变化。从成品资金的形态最后转变为货币形态—最终结算和支付。在流动资金形态转变中分离出利润,给工程带来生产能力,通过工程运行获取收益。
7、组织与协调
组织协调是指在一个工作系统内,通过信息交换、会议沟通、函件往来、感情联络和研究讨论等方式,消除系统内机构运行产生的矛盾、问题和障碍,确保系统内各个组织机构能够正常运行的手段。利用会议进行协调。工程例会是进行协调的重要方法,参加会议的各方对工作的前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安排。除例会之外,专题会议也是协调的方法之一。
项目管理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的工程管理,也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是古今建筑业的结晶,其形象状态从古代人居住的石穴、草房过渡到当今的高楼大厦以及地下建筑。施工管理科学在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的积累中不断的得到发展,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工程建设管理者应不断积果经验,学习高效的管理技能,努力实现项目管理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1]陈恒.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太原大学学报.2006(01) [2]吴向东.铁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新理念—战略成本管理[J].2002(01) [3]王生谦.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04)
[4]田世宇.工程建设质量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5](日)藤井隆雄编著.控制理论[M].科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煤矿机电;个性化管理;基本做法
引言
在矿井开采中,随着矿井不断的开采,矿井的开采的越深,水平的提升能力、接力生产的能力就越大,供电线路不断的加长、负荷增加,相对的网络设备需要维修的亮度也就越大。为了能够针对当前机电管理难度大的问题,本文将对个性化管理的措施及基本做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1、专业管理个性化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煤矿机电管理中,采用“以人为本”的个性化管理的核心,无论是安全生产还是物业三产,各单位在学习和创新力上不断的竞争的和较量。并迅速的将学习力转化为创新力,在起跑线上赢得主动权和领先权。因此,传统的优势和优良的做法不能够被抛下,要继续的发扬和继承,不断的推进和创建学习的机电专业活动。而专业管理个性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点,分别是认定学习内容,明确方向;规划学习措施,严格的执行考核制度;张体服务承诺,注重惬意与自我的形象建设[1]。
⑴认定学习内容,明确方向。煤矿机电人员在学习时一定要以企业下发的《机电运输管理规定》为主要的发展方向,这是由于它是在各类煤矿安全管理规程、制度、标准为依据,且结合本矿的实际情况与多年的管理经验制定出来的,并以《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以及《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为主要学习对象,对下发的安全生产文件以及会议精神进行结合,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向着正确方向发展。
⑵规划学习措施,严格的执行考核制度。新汶矿业集团鄂庄煤矿机电每个月会组织一次考试评比,而考试一般是分层次进行评比,总共有两层,第一层是对机电副总进行考核,在考核前要先由机电科长组织进行授课,授课的对象主要是机电区队相关的管理人员。第二层次是机电科的考核,有各个机电区队的技术人员在每一个星期的星期四定期组织各个岗位的人员进行讲座。同时要实行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的制度,做到每天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为了保证职工学习的效果,在每一周会在现场向相关人员进行提问,并采用薪资奖罚的制度。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和端正职工学习的态度,改变职工对待课程散漫的态度,增强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促进职工对待操作的意识以及能力。
⑶张贴服务成若,注重企业以及自身的形象建设。为了能够让职工在学习的时候注意自身以及企业的形象,在组织强化以及学习的过程中,要求每一位机电的工作人员照一张无存的彩照,并根据自己的工作的情况,写一句服务承诺,悬挂在每天上班必经之路,提醒每一位专业人员在上班的时候能够提醒自己每天的工作目标,在下本的时候提醒自己是否有按照所标注的服务承诺很好的完成工作目标。长期下来,职工自然而然的会去改变并提升自身的形象素质,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端正自我和企业的形象。
2、现场管理个性化
煤矿机电个性化管理中的第二就是现场管理个性化,凡事光靠理论管理是不行的,还需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现场进行管理,而在现场管理的个性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下文将对这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2]。
⑴首先是要在责任上对现场采用精细管理的办法,在煤矿机电安全第一责任人的确认上要明确,一般机电矿长就是煤矿机电安全第一责任人,机电矿长是对整个矿区的机电安全工作负责的。接下来是机电副总工程师,机电副总工程师主要是对煤矿机电技术的负责,在对整个矿井的机电安全技术方面是负技术管理的责任,并对其下属部门和下属单位的技术人员履行检察和考核的责任。在对整个矿井工区的安全管理负责任的则是副区长,副区长对所管辖的范围的安全负主要的管理责任,而相关的技术人员则是对其技术安全工作负有管理责任。
并在内容上实行罚款交现金的制度,在创建具有一定要的求的精品工程上,就必须要精益求精,不断的深入和打造精品样板工程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采掘单位人品以及精品意识的提高,并促进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的积极性。
⑵从时间精细管理,并对管理人员采用“一井二餐三会”的制度,其意思就是相关的专业管理人员和区队管理人员在每天上班的时候,下到矿井里面进行巡查,并努力掌握各采掘单位机电设施以及精品工程的管理,起到到双管齐下的作用,将会影响到矿井安全或是专业安全的各类隐患尽早的消除。“二餐”就是要求在煤矿机电的工作人员每天中午和下午必须在餐厅就餐,严禁饮酒,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专业的管理以及采掘设备的精品工程的建设中。“三会”则是将煤矿机电的工作人员在每天的早中晚进行集合开会,及时的对上级的下达的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了解,并在中午会议中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制定相关的解决办法,在下午的时候对工作进行总结,并要时刻对实际情况进行结合,不做空想的决定。
在机电工作过程中要贯穿“三勤三先一到位”的工作方法,三勤就是眼勤,要多看,把各设备设施都检查到,手勤多动手,把看到的小问题及时解决好,腿勤,就是哪有设备到那去工作保证工作全覆盖。三先就是先听后行动,先看后操作,先决策后实施,保证机电设备与人的安全高效。一到位就是要么不干,要干就要按标准把工作干好,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
3、安全管理个性化
煤矿机电的安全管理个性化可从两方面进行管理,⑴首先是从技术措施方面入手,对每一分技术措施都必须的明确由一名专业的主观技术人员和一名工区的技术人员负责,在编制完成之后,再由机电副总工程师进行组织并汇审,旨在提高编制质量;⑵是需要严格的落实岗位责任制,抓好事故隐患排查的工作[3]。并对煤矿机电的工作人员实行“风险激励、层层联保”的制度,对矿井上上下下的工作人员实行划片承包的制度,并明确每一位员工的职责范围,且每一位员工必须缴纳100元的风险抵押金,一旦在该负责区域出现了问题,100元抵押金将不予退还,反之,则给予双倍的奖励。这种薪资奖惩制度,可以为矿井的专业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是以新汶矿业集团鄂庄煤矿机电的管理制度为例,从专业管理、现场管理以及安全管理上实行个性化管理,并达到了喜人的效果,这就证明了将个性化管理应用在煤矿机电行业中,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也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方案。
参考文献
[1]李文俊.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分析及发展对策[A].2008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安全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交流会、全国第三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05)
关键词: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336-01
1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现状
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不同于其它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作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大量的危险作业极易引发事故,而且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性相对来说也是较大的,可能会造成人员的群死群伤,所以在施工安全管理上必须细致入微、常抓不懈,否则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从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的现状来看,企业中普遍存在对项目建设施工的风险因素识别与控制工作比较粗放,缺乏精细化管理,《施工风险评价》流于形式等问题,从而导致在安全管理上所采取的措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未遂事故和小事故发生率较高。由于项目建设施工承包商自身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监管存在问题较多,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素质较差,安全投入不足,尤其是在片面强调施工进度思想的指导下,导致施工建设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从这个层面来看,企业有必要加强这些方面的安全管理建设。
2 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在安全管理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首先,从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中人的要素的角度来看,导致工程项目建设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中存在思想误区,直接原因是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失误。
项目建设施工现场情况比较复杂,各种危险作业较多,比如高处作业、交叉作业、用火用电作业、吊装作业、射线探伤作业等,施工作业的多样性、复杂性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从实际施工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包括自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下雨、下雪,大风、高温等天气状况,潮湿等恶劣环境因素造成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除此以外,导致项目建设在安全管理上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如高处作业不系挂安全带,脚手架搭设不符合安全要求,电源接引不符合安全用电规范,所使用的施工机具设备破损严重或改动设备破坏其安全性能,现场安全监督不到位,安全监护人缺位等。举例来说,在脚手架未铺设脚手板的情况下即开始作业,或脚手板间距过大,都可能造成高处坠落而引发事故。
3 解决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策略
3.1 安全管理责任制的建立与完善
在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安全管理中要不断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制,不断建立、健全适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体制,不断强化企业各级责任者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以工程项目管理部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安全管理制度,确立工程项目管理部、施工监理、施工承包商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对施工中各类危险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有效地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3.2 不断加强安全培训力度
在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过程中不断加强安全培训力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强化施工人员在安全意识与安全素质方面的培训,从而确保施工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施工作业符合安全规范;二是不断提高施工承包商的安全技术装备及在安全技术方面的水平,不断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操作能力及安全技术水平进行培训。只有这样,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的水平也会随之不断得到提升。
3.3 完善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程项目管理部各部门的安全职责,明确工程项目管理部与监理单位、各施工承包商的责任、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施工用火、进入有限空间、临时用电、高处作业、射线探伤以及上述危险作业形成的交叉作业的管理程序和要求;细化施工人员和施工机具的管理,强化特种作业的管理,使工程项目建设在安全管理方面得到制度上的保证。
企业只有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才能使项目建设安全管理体系得到完善,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总之,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工程,需要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工程监理、施工承包商、施工人员及施工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密切配合。只有通过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素质方面的培训,不断完善、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尤其是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才能使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制度化,才能够真正实现安全管理应有的管理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创新与实践相结合,贯彻执行中油集团公司和油田公司工作会议关于管理创新的工作部署,以我厂“281”发展目标和实现今年天然气3.5亿方和原油10.3万吨的生产任务为中心,紧密结合我厂2008年各项经营业绩目标,针对管理难点和薄弱环节,围绕内控管理体系建设,以“降本增效”为主线,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为目标,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大力推进全员创新实践活动,加强创新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真正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创新,有力推动我厂科学、安全、清洁、节约、和谐发展。
二、开展管理创新活动的目的
通过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厂机关各部室、基层各站队在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转变管理思想,更新管理形式,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式、方法,促进我厂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管理创新的范围及内容
2008年,管理创新工作要紧密围绕我厂在2008年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坚定“一个目标”、做好“两篇文章”、采取“三项措施”、开展“四项工作”、实施“五个推进”的总体战略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在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管理论文及发展研究课题三个方面加强创新工作。
(一)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要紧紧抓住事关我厂发展的重大性、疑难性、紧迫性问题,创新管理方法、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必须兼具创新性、实践性和效益性。成果选题可参照以下内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机构设置、转换经营机制等方面内容;在创新或改进安全环保、降本增效、开发管理、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相关产业、投资项目、资金管理、装备管理、物资管理、成本控制、人力资源、质量管理、法律事务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全面绩效管理等方面内容;借鉴和应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创新成果,取得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其它企业管理方面内容。
(二)管理论文。要密切结合公司和我厂管理或改革的实际,有鲜明的石油行业特色,有创新的理论思维和独到的见解,对企业的改革与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管理论文要求论点鲜明正确、论据充分真实、结论明确,要结合实际情况,突出理论研究性和实效性。论文选题可参照以下内容:企业经营决策、战略管理、安全管理、hse体系、资金管理、装备管理、物资管理、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市场营销、劳动用工、法律事务、清洁发展、和谐发展、节约发展、信息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及全面建设科技安全和谐大油田方面的思路、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方面。
(三)发展研究课题。从企业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高度出发,对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发展战略及实施途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发展焦点问题等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可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国家、中油集团公司及中油股份公司政策、法规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主要是研究国家和上级有关财政税收、产业发展、劳动工资、环境保护以及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及其变化情况,客观分析由此产生的现实和潜在影响,以利于企业正确解读、合理运用相关政策,完善内部配套措施;二是对我厂发展战略实施途径的研究。根据公司和我厂总体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对我厂各项业务的发展方式,以及财务、投资、人力资源管理等各项职能战略进行研究。三是对我厂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根据公司重组整合后的管理需要,对我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重点问题开展研究,大力推进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创新。四是对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焦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以构建和谐企业为核心,围绕“三项制度”改革、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瓶颈、企业稳定形势维护等展开研究,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针对我厂的经营现状和开发前景,主要围绕安全环保、节能降耗、开发管理、投资项目、资产管理、成本控制、人力资源、基础工作信息化、企业文化等方面,开展以管理机制、体制、制度、理念、方法、手段等为内容,通过建议、论文、论著、经验总结、成果报告等形式体现的创新活动。
厂机关各部门、基层单位要根据工作职能、主要业务及重点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突出本专业特点的管理创新活动。各部门主要侧重于专业管理机制、体制、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各基层站队主要侧重于生产经营管理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创新;基层班组和岗位员工主要侧重于小改小革和管理建议等方面的创新。为此,全厂上下要全面动员,积极组织,扎实开展全员全过程的创新实践活动。
1、安全环保管理重点在如何落实安全环保责任制,推进安全环保管理运行体系建设,风险排查与隐患识别,提高安全环保意识、能力、实效性等方面进行创新。
2、节能降耗管理重点围绕打造资源节约型企业,在建立节能责任体系,开展节约挖潜创效活动,提高集油、注水、机采、供热等系统运行效率,建立各种耗能设备消耗定额,降低能耗指标等方面进行创新。
3、投资项目管理重点在完善投资体系建设,优化投资结构和运行管理流程,加强项目的前期论证和实施过程跟踪管理,强化项目后期评估评价,严格项目考核等方面开展创新。
4、成本控制管理重点在成本的全面预算管理、单元核算、成本结构的优化组合、成本控制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5、人力资源管理重点围绕优化劳动组织形式和生产管理方式,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防范劳动用工法律风险;改进培训方法,严格培训考核,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实施创新。
6、资产装备管理重点在资产的信息管理、资产的盘活利用和使用效率、资产分析评价、设备技术管理、设备现场管理尤其抽油设备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
7、物资管理重点在物资消耗定额的完善、物资计划、集中采购、仓储及使用跟踪管理、物耗分析评价等方面寻求创新。
8、开发管理重点在取全取准第一手资料,建设标准化油水井等方面进行创新。
9、基础管理重点在各类信息的采集与应用,提升基础工作信息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基层负担等方面开展创新。
10、法律风险防控管理重点围绕法律风险识别,完善风险防范预案,健全法律防控体系,积极探索法律工作与各项专业管理工作相结合的运行办法,依法维护企业权益等方面开展创新。
11、企业文化建设重点在探索文化与管理工作有效融合的途径,增强企业凝聚力,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等方面进行创新。
四、厂管理创新活动组织机构
为了卓有成效的开展好我厂2008年管理创新活动,让管理创新活动站在高处、落到实处,使其更加贴近经营管理工作实际,厂成立管理创新项目领导组:
组长:
组员:
厂管理创新领导组下设管理创新办公室,设在企管法规科。
主任:
组员:
五、厂管理创新项目管理小组责任
针对管理创新工作的范围及内容,厂各部门及基层站队要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责任,分层级、分专业,综合协调,抓住重点,明确任务,严格按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1、实行层级管理。按照管理创新项目的内容涉及的范围、难易程度、可预期效益的大小和可推广应用的领域等因素,按厂管理创新办公室、专业科室和基层站队三级管理体制进行管理并使每个项目都要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
对于涉及层面广,跨部门或专业,制约我厂又好又快发展的薄弱环节等项目将列为重要项目,由厂管理创新办公室统一管理。
重要项目涉及的相关部门要按项目实施的要求成立课题组,确定项目长及相关人员,落实责任和工作任务,排出运行进度,明确要达到的目标及要求,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
一般项目由专业科室和基层站队结合管理工作实际确定创新课题,并实施项目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各基层站队要发挥技能专家、高级技师、技师、技术能手、班组长等技术业务骨干人员作用,围绕岗位生产管理实际开展小管理、小改小革和管理创新建议等活动,落实责任,大力推进全员管理创新实践活动。
2、专业管理与综合管理相结合。按照管理创新项目的专业属性和特点,各专业科室要承担起相应项目的实施管理主体责任,针对本专业管理的重点工作和薄弱环节开展管理创新立项审查、过程跟踪、验收评价等活动,认真组织项目实施。
厂企管部门是管理创新的综合协调部门和牵头组织部门,负责健全管理创新组织,建立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及专家数据库,制定和督促落实管理创新方案,组织立项审查,监督检查实施过程,开展宣传培训工作。
六、管理创新项目组的工作内容和步骤
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要本着注重创新性、实效性、可推广性的原则,抓好立项审查、实施控制、验收评价、申报评审等关键环节,对管理创新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真正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创新。
1、立项审查
采取逐级申报审查的办法确定立项课题。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负责组织专业科室和基层站队确定管理创新课题,要求每个专业科室和基层站队向厂创新项目管理领导小组至少申报2项课题;每个班组申报不少于1项课题或建议。
厂创新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对申报课题进行立项审查,确定向公司申报的管理创新项目和厂自行负责的管理创新项目,并将确定的公司级管理创新项目(2项以上)向公司管理创新办公室申报立项。
2、项目监控
(1)组织实施。各部门、各基层单位要按立项审批确定的课题,结合具体管理工作运行,精心组织实施,每个项目的项目长或责任人要认真负责,半年对该课题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总结要有工作写实与分析评价。
(2)检查指导。为督促各基层单位、各部门更好开展管理创新活动,提高创新工作的质量,厂创新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对创新计划项目采取不定期过程监督和检查指导;同时,调研各项创新课题的实施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调整创新方向和工作运行节奏,并总结阶段性的创新成果。厂管理创新办公室定期下发检查考核通报,及时公布每个管理创新项目的开展情况及运行状况。
3、项目验收
对实施完成的项目,厂各项目组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形成管理建议、论文、论著、经验总结、成果报告等。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要组织对创新项目实施过程及效果进行验收,验收内容主要包括创新项目关键节点的过程控制,创新项目在生产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创新成果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必要的实施现场和相关的基础资料等,验收要形成完整的评价报告;要通过现场考核、听取汇报等方式进行验收,还要在验收的基础上,组织召开管理创新成果会,对验收合格的项目进行,并交流优秀创新成果。
对未完成的项目,相关项目组要写出阶段性的总结上报;失败的项目要全面深入分析原因,并上报。
4、成果评审。
(1)成果申报:
①凡属公司统一管理的计划创新项目,由厂管理创新办公室向公司管理创新办公室进行申报;
②凡属厂管理的一般创新项目,由各创新项目组负责向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进行申报,经验收合格并后评出的优秀项目成果,再由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负责向公司管理创新办公室进行申报。
(2)成果评审: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负责组织并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评审。评审程序:
①管理创新办公室对申报成果统一分专业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初评;
②对初评结果提交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综合评审;
③对评审出的优秀成果,提交管理创新领导小组审批。
(3)成果:厂组织召开管理创新成果会,对管理创新领导小组审核通过的优秀成果统一进行和评价,对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成果进行会议交流、学习、应用于生产管理实践。通过评审,对效益突出的成果给予表彰奖励。
七、建立管理创新奖励机制。
设立管理创新专项奖励基金,对于管理创新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专项奖励。从而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创新积极性,让在创新上有贡献的员工得到荣誉,得到实惠,受到激励,进一步调动全员参与创新工程的积极性。获得部级管理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奖励10000元、二等奖的奖励8000元、三等奖的奖励6000元;获得公司管理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奖励8000元、二等奖的奖励6000元、三等奖的奖励4000元;获得厂管理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奖励6000元、二等奖的奖励4000元、三等奖的奖励2000元;获得部级管理优秀论文一等奖的奖励9000元、二等奖的奖励7000元、三等奖的奖励5000元;获得公司管理优秀论文一等奖的奖励7000元、二等奖的奖励5000元、三等奖的奖励3000元;获得厂管理优秀论文一等奖的奖励5000元、二等奖的奖励3000元、三等奖的奖励2000元。
八、几点要求:
(一)加强对管理创新的宣传和培训。各科室和基层单位上下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管理创新工作决不是喊口号,搞形式,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开展管理创新活动不是一项额外负担,而是研究解决本单位、本专业管理工作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有效途径。为此,厂各基层单位、相关科室主管领导要亲自抓,积极组织宣传和动员,使每名员工清楚管理创新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知道创新的内容和方法、途径。通过宣传,使厂每个岗位、每名员工都肩负起创新的责任,使创新工作真正融入到各项管理工作实践中,形成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创新实施过程的管理,真正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创新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控制是目前管理创新工作最薄弱之处,必须要加以改进。在创新立项后要对创新项目实施过程组织进行必要的检查指导,对创新项目不能放任自流,坚决克服年初立项,年底总结,不管中间过程的现象。同时,要善于总结提炼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创新成果,真正使创新成果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通过创新实践,真正使管理创新工作既规范有序又扎扎实实的开展。
(三)各基层单位、各部门要成立组织,开展好管理创新工作。要求于3月26日前研究确定立项课题,完成申报工作,并排出运行时间,组建项目组。要及时制定创新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全过程实施管理,真正使管理创新工作做到有方案、有计划、有组织、有过程、有结果。12月22日前申报创新成果,要求创新成果、论文材料要求用a4纸打印、3号字体、楷体,创新成果控制在5000字以内,管理论文不超过3500字。
附录:1、《管理创新课题立项申请表》
2、《管理创新优秀成果推荐报告书》
3、《申报管理创新成果经济效益测算表》
附1
立项申报表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含协作单位)
项目负责人
主要参加者
本单位曾获奖级别、等级、授奖单位及时间
预计效益
创新内容摘要(200字以内)
项目实施
起止时间
推荐单位
签署意见
(盖章)年月日
附2
管理创新优秀成果推荐报告书
成果名称:
申报单位:
推荐单位:
报送时间:年月日
管理创新领导小组
成果名称
申报单位
主要领导
成果主要
完成人
成果创造于何年何月,在本企业已实际应用多长时间、多长范围
成果已经取得的经济效益
(财务部门核实印章)
本项成果是否已在本单位推广应用,推荐单位对推广应用有何建议、打算
成果简介
申报单位印章:厂长(经理)签字:
注:本表只对成果的来源、性质、理论依据、结构内容、使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作1000字以内的简要说明,另附专门材料(最多不超过5000字)
附3
申报管理创新成果经济效益测算表
成果名称
申报单位全称
成果实施时间
年月至年月
成果实施范围
成果计算方法及公式
成果效益指标测算结果
序号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1
申报前一年效益额
万元
2
实施各年累计效益额
万元
3
平均年度效益额
万元
4
申报前一年效益贡献率
%
5
申报前一年投入产出率
%
本单位财务部门审核印章
年月日
上级财务部门审核印章
关键词:房屋建筑;成本控制;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TU52 文献标识码:A
一般来说,房屋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是指它在整个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等等,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以及及时准确地纠正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列,以便确保房屋成本目标的实现。
笔者根据多年来房屋的施工经验可知,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是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施工企业利润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笔者也认为房屋建筑工程成本的控制,应该随着项目施工的进展,动态地、多形式表现的,而且要与生产诸要素的经营管理相结合。这也是因为成本控制必须为生产经营服务。那就是通过成本控制及时发现矛盾,及时解决矛盾,从而改善生产经营,同时又可降低成本。
1房屋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存在问题
笔者认为,目前房屋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存在着如下的不和谐现象:成本控制人员经济观念不强,一般地在项目内部,主管技术的人员只负责分工技术和质量;主管现场施工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主管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进场点验工作,表面上职责明确,各尽其职,但实际上当合同价款确定后,唯有成本控制才是增效的有效途径,而这些分工却不约而同的回避成本控制这一核心。具体分析如下:
1.1缺乏有效的成本分析。就目前来看,大部分房屋建筑施工企业都没有真正进行成本分析,而是当一个建筑工程完工后,相关财务人员、管理人员又很快转入下一工程的工作,很少对该建筑项目的盈亏进行分析。
1.2缺少完善的成本控制体制。现在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一般实行的都是项目经理负责制,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前,由成立的项目小组定期向企业汇报工程的实施情况,没有很明确的权利责任关系。有的项目经理则把成本控制作为可有可无的部分,简单地交给财务人员,没有提到应有的认识高度。
1.3缺少成本控制能力。笔者认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材料采购环节执行合格的分供方评价制度不严,材质不符合工程要求。第二方面材料的“跑、冒、滴、漏”现象严重,限额领料制度落实不到位,材料消耗核算不准确。
1.4缺少成本控制方法。在传统的成本控制模式中,在制定项目报价时,都是依据政府提供的各种取费系数和市场价格来计算,但是政府提高的各种取费系数是否准确,是否需要调整报价人员并不关心,因此使报价往往忽略市场因素,缺乏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这种模式必然被淘汰。
2房屋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2.1编制施工成本计划。这是房屋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根本。现在根据项目部与施工企业签定的内部承包合同,项目部经济核算结果,施工组织设计、机械设备及利用情况,工程所需材料消耗及劳动效率情况,以往类似工程实际执行情况和有关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资料等,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充分理解本工程的特点、重点、难点后,研究制定合理可行的降低工程成本的具体措施,并预测采取这些措施后取得的经济效果,以制定降低成本的目标,并不断测算调整。
2.2做好合同控制。合同控制应该来说是成本控制的经济杠杆之一。它是甲乙双方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约束力的控制方法。笔者认为它是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严密的合同体系、覆盖了项目管理的各个层面,上至企业的决策者,下至项目的各个作业班组,并涉及到企业各个专业职能部门,他们都对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负有责任,形成了完整的项目成本责任网络,充分体现了成本控制的全面性原则。
2.3加强施工人员人工费控制。在这一方面,笔者建议首先要对各工种的施工量进行明细化,把劳务分包队伍的选择、分包合同的签订放在项目开工前进行,对各工种直接费用进行控制。成立专业劳务公司,加强劳务分包管理,专业劳务公司负责组织劳动力队伍招标,拟定招标文件,科学合理测定劳务价格标底,建立劳务作业分包进度款支付台帐,按期结算人工费,最终支付费用不得超过计划预算。
2.4做好安全事故的管理。这一方面的管理很重要。在项目施工中,我们要确保项目施工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机械设备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项目成本开支。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一些工程项目盈得的利润往往被几次事故损耗一空。因此,在项目施工中,必须制订安全责任目标,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切实防止因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而影响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2.5做好材料价格的控制。我们可以通过向主要材料生产基地、材料市场聘请信息员,及时整理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近期材料价格等多种形式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 ,有条件的单位尽量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各种材料价格信息输入微机,与有关单位进行微机联网,实现信息共享。
2.6最好项目总工期与总成本关系。笔者认为,对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要精确地绘制上述曲线是不可能的,这由于工期压缩可选择的方案较多,而方案的组合更不计其数。可以设计几套方案,如模板方案、设备方案、组织方案,以得到工期与成本关系的几个点,可以大致确定工期与成本的关系走向。
2.7加强过程控制。项目内部管理不善,特别表现在合同管理薄弱方面。这主要体现在过程控制的台帐、资料不健全,结算依据不足,分析不重视,不能及时防范经营风险。同时,财务管理对项目成本管理力度不够,对一些工期特别紧张的“短、平、快”项目不能真正地贯彻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导致项目成本管理流于形式。
2.8 做好结算审核工作。房屋工程竣工结算是核定建设工程造价的最终依据,也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编制竣工决算和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依据,这是控制工程成本的最后一关。笔者建议要核对合同条款,只有按合同要求完成全部工程并验收合格才能列入竣工结算,并在结算过程中严格执行合同约定的结算方法、计价定额、取费标准、主材价格和优惠条款等;落实设计变更洽商,只有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签证的变更洽商才能列入结算;按图核实工程数量,招投标工程按工程量清单发包的,需逐一核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然后对工程量清单以外的部分按合同约定的结算办法与要求进行结算。
科学地全面地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影响因素,是我们在建筑施工中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的基础。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的核心,建筑企业进行施工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是使建筑工程项目达到低成本、高质量、短工期、高效益的目标,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是这些目标经济效果的综合反映,是全面反映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建筑施工企业之间所比拼的就是品牌加价格,质量是企业品牌的基础,成本又是制定价格的基础。所以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挖掘企业潜在的效益,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已经成为企业快而好发展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施工企业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2) .
[2]期刊论文,浅析施工企业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15).
[3]王留献,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房屋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河南建材,2010(6)
论文摘要:阐述了变电仿真培训如何针对不同层次培训对象采用相应的培训方案,指出现有的变电仿真培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论文关键词:变电运行;仿真;培训
随着电网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电力职工具有更高的技能水平和业务素质,职工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而变电运行岗位是供电企业中最重要的生产岗位之一,直接关系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变电运行人员责任重大,技能水平要求高,培训需求迫切。变电仿真培训是对变电运行人员进行的各类技术培训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仿真变电站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根据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及接线进行设计,为受培训学员提供一个近似的变电站工作平台。培训学员可以在仿真设备上进行相应的操作,使他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变电运行技术技能得到迅速的提高。因此,目前仿真培训已成为变电运行人员取证、复审、考核、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技能竞赛等首选的手段和工具。
一、变电仿真培训分类
电力培训中心开展多层次的变电仿真培训,提高全体变电运行人员操作技能水平和事故处理能力。根据现有的仿真系统培训目标的定位,培训对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岗位取证培训
岗位取证培训主要分为上岗取证培训和已取到上岗证的员工定期复审轮训两大类。
上岗取证培训的人员,目前主要是新进员工,他们从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学校到实际的工作岗位,其跨度相当大。他们具有一定的电气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缺乏,仿真培训将为这种跨越提供成功的对接。上岗取证培训,主要学习调度规程、倒闸操作规程,编写相对简单的倒闸操作票并根据操作票进行规范化的倒闸操作训练、设备的巡视及进行相对简单的事故分析判断和处理,为他们快速胜任变电运行工作搭建良好的平台。
对于取证员工的培训主要以讲授、示范和操作训练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为主。
2.岗位复审培训
已取到上岗证的员工每三年参加一次复审培训,他们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复审培训则以新版或新修订的与变电运行相关的规程、规定中新修订条款为内容进行宣贯,开展省调年度继电保护整定方案及运行规定要点及反措宣贯、“四新”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的介绍和变电运行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判断和处理、现场运行经验交流研讨。使受训的运行人员不仅温故而知新,而且达到更上一层楼的效果。
对于复审员工的培训主要以讲座、讨论交流、分析判断处理为主并辅以必要的技术讲解。
3.职业技能鉴定前的培训和鉴定
以职业技能鉴定促进运行人员运行技术技能的提升,仿真站为将要参加技能鉴定的人员提供了事故分析判断和处理的训练及技能鉴定的平台。帮助参加技能鉴定的人员较系统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熟悉各种事故和故障的现象、特点、分析判断和处理的方法,快速提高他们的技术技能水平和心理素质。仿真站的应用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4.班组长及以上人员的培训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新设备、新技术不断地在变电站中进行推广和运用,新规程规定的不断实施,使变电运行人员,特别是变电运行班组长及以上人员面临着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的需求。开展事故预想并进行危险点分析和预控,推广执行任务令,二次回路操作规定,典型事故处理,大二次、调控一体化信号的分析处理,智能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安全管理培训,撰写专业技术、管理论文或总结(心得),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5.技能竞赛前集训和竞赛
为提高变电运行人员学习技术技能的积极性,相关部门会定期地组织各种形式的技术技能竞赛,通过竞赛推动了运行人员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而仿真站是选拔参赛选手和赛前集训及竞赛的最好场所。近年来的这类比赛均在仿真站进行,因此以竞赛为目的的仿真训练比以提高运行技术技能水平为目的的仿真培训更具针对性。改变了过去由于变电站操作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技能竞赛考试只能“纸上谈兵”的局面。
二、变电仿真培训存在的问题
1.仿真系统的仿真能力还不尽如人意
(1)硬仿真变电站。采用数学—物理模拟的硬仿真变电站受不可更改的模拟盘结构的限制,只能是一个相对典型的变电站界面,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培训软仿真系统比较,主要是直观性好,使用操作方便。但可扩充性差,而且不具备远程培训的功能,目前已经被淘汰了。
(2)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软仿真系统。可扩充性较好,而且具备远程培训的功能,使用操作方便,系统反应速度较快,分组操作互不影响,但组内操作互相影响。异常情况仿真能力不足。
(3)三维变电站软仿真系统。是集控模式变电站仿真系统,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软仿真系统比较,主要是按照设备实物进行三维建模,形象逼真,具有较完善的变电站设备巡视功能。多人同时训练、互不影响。异常情况仿真能力有所提升,但设备异常等仿真方面与现场实际情况相比仍然存在较多的差异。三维操作复杂,系统反应速度慢,对于年龄偏大、计算机“玩得”不是很熟练的学员,在仿真系统使用操作上造成较大的困难。
(4)集控站仿真系统(调控一体化仿真系统)。是在集控模式仿真变电站上发展起来的,是仿真一个地区或省网部分地区的若干个变电站组成假想的电网,潮流和计算精度均存在问题。而且仿真集控站难以跟上电网发展的需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仿真系统与变电运行人员真正面对的工作环境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集控站运行人员在监盘、事故处理的训练上针对性虽然有所提升,但还是难以做到尽善尽美。
2.工学矛盾突出
由于电网迅猛发展,变电站也愈来愈多,运行人员总人数却不增反减。由于各供电企业实施少人值班、减人增效、减少培训成本等措施,执行定岗定编,一个萝卜一个坑,因此抽调已经定岗的运行人员脱产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工学矛盾相当突出。
3.对资深学员培训缺乏经验
目前的变电仿真培训主要是取证与复审两大类,对这两类培训无论是培训内容还是培训方法都是比较成熟的。但对资深人员的培训,如:变电运行班组长及以上人员的培训或技师、高级技师鉴定前的培训目前还比较缺乏经验,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三、对策
我们应客观地对待变电仿真培训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根据培训中心实际情况,扬长避短,突出重点,注重变电运行人员关键技术、关键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并且采取以下的措施。
1.进一步发展与提升仿真变电站功能,确保仿真的正确性、易维护性、易扩充性
仿真系统应具备操作简单、易于修改,便于维护的功能。用户可在使用过程中,按照各自变电站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使其更贴近实际运行中的变电站。同时还应提供与现场正在运行的电力系统相连接的接口,即可获取现场的实时数据,使仿真系统的基础数据更真实可信,尽可能地使仿真系统与现场保持一致性。
2.仿真系统的仿真水平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三维操作的便捷性,提升系统的反应速度
操作的便捷和系统反应快速,可以让培训的学员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提升专业技能上。另外,变电仿真系统不是建得愈多愈好,建得再多,也不能仿真系统内的所有变电站。关键在于能仿真系统内变电站的主要类型,关键在于完善,建一个站是一个站,每个站都能派上一个站的用场。否则,不仅浪费了精力,而且浪费了财富。
3.软仿真变电站完全采用软件的形式实现,具有完善的远程培训功能
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依托电力系统局域网的技术平台,进行远程培训。目前远程培训主要是针对已取到上岗证的员工定期复审轮训,因为这部分员工的工学矛盾特别突出。
4.在教学内容上,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和适度的超前性原则
培训教师必须深入各供电企业调研培训需求,找出各层次尤其是高层次学员迫切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取最新技术设备信息,分析整理制作成课件后作为培训的内容。例如: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各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实施,地区调度控制中心监控人员(由原来的运行人员抽调来的)急需进行岗位培训。培训中心主动适应电网发展的需求,通过调研后确定培训的内容为:主要设备典型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配置、动作条件及配合;地区调度控制中心信号类型、分类原则、分析处理;电网的理论知识;电网的倒闸操作和电网的事故处理等。从去年开始举办了十多期地区调度控制中心监控人员上岗取证培训班,使监控人员技能水平迅速提升,快速适应新岗位的要求。
建筑经济管理论文范文一:建筑经济管理资金建设有效性完善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建筑市场也有了迅猛地发展,现代化的大经济环境给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市场经济中,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大不如以前。在这个时候,加强建筑经济的管理,以及对资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资金建设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内容,它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关系着建筑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由此可见完善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完善;建筑经济管理;资金建设;有效性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企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新时代给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建筑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建设在建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加强和完善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促进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经济中的资金建设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只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最终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1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发展现状
1.1提前支付建设资金
建筑工程一般都是浩大的项目,涉及到的方面很多,具有很大的规模,而且所涉及到的建筑施工工期都很长,因此它所涉及到的资金和金额的数量都是很大的,面对巨大的资金问题,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很多困难,特别是在施工之前要提前支付相应的建设资金,这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资金短缺、以及资金不足的状况,由此可见提高建筑企业管理建设资金的有效性是多么重要,可以直接减轻建筑企业资金压力。
1.2施工企业募集资金的能力很弱
建筑施工一般都需要很长的工期,因此为了保障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建筑企业要不断注入巨额资金,从而才能给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建筑企业在筹集资金方面的能力都很弱,因此就难免出现施工很多环节之间脱节的现象,并且很难保证建筑工程的按时完工,从而直接影响了建筑投入使用,影响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很多的建筑企业由于受到了一些相关经济政策影的响,所以很难在短时间筹集到所需要的大量的建设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更不要说有效地管理建设资金了。
1.3资金管理模式落后
我国很多的建筑企业在实际的经营中都会受到来自内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建筑经济管理的模式已经十分落后了,因此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建筑企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模式阻碍了现代建筑企业的发展。管理模式的落后主要就是建筑企业的员工缺乏相应完善的培训,所以很多的建筑经济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建筑资金管理效率就十分低下,质量也不高,这就直接影响了其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会阻碍建筑企业的发展,建设资金管理不到位就要造成施工过程中过度浪费、重复建设等情况的发生,这样就会导致建筑施工效率的严重降低,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企业的经济负担。
2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有效性策略
2.1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和控制
2.1.1建筑施工成本管理
要加强对建筑经济中的资金建设必须控制和管理建筑成本,建筑施工成本是指在分析施工企业的自身特点之后,然后将其用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表示出施工过程中所需要、所产生的资金消耗,这些资金消耗就是在这个项目中建筑企业所需要的成本,这些成本主要产生于所使用的施工设备、以及施工的材料、施工人员的薪资等直接费用,当然除了这些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具有流动性的、定向性的资金,和储备资金,加强建筑施工成本的管理,其实就是合理控制资金,在最大限度上降低生产成本,使建筑企业可以从中获取最多的经济利益,从而达到管理建筑企业资金建设的目的。
2.1.2建筑施工成本控制
不仅要加强对建筑施工的成本的管理,同时还要在管理的基础上,加强控制,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每一个施工环节的工作的检查、监督,从而在此基础上全面控制施工中的每一个项目,把握每一个项目中所涉及到的施工成本。此外,为了加强对成本的控制,还需要有相应的管理和控制系统来支撑,因此建筑企业要在施工之前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系统,以至于在满足相应的规章制度的条件下,加强对各个施工环节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施工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给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成本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加强对施工成本的控制,必须加强对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成本这四个方面着手,只有注重施工的质量,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返修、重建的情况,从而直接减少资金不必要的施工费用;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从而减少资金周转不灵的现象发生,从另外一种角度节约成本。建筑施工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原材料的量是很大的,采购材料所需要的费用也是一笔巨大的金额,因此在购买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购买物美价廉的产品,既保证了质量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材料的采购成本,这样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最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避免重建的风险,从根本上降低成本的费用,减少不必要的花费;然后,在施工之前、之中、以及之后,各个部门之间都要加强联系与协调,还要加强对施工工人的安全管理,提高其成本节约的意识,从而在施工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有效地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同时也可以提高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质量,避免、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施工之前以及施工的过程中,要积极地了解和掌握建筑工程的具体经济管理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一系列的科学成本控制规划,从而促进建筑企业实现最大化的利润。
2.2完善资金建设有效性的方法
为了加强建筑企业中建筑经济的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切实地实地考察实际建筑施工的环境,从而给建筑经济管理的加强与完善,提供可靠的、精准的依据作为参考,由此可见,提高、完善资金建设的有效性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必须重视起来。
2.2.1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
对于施工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一个科学的方案可以给建筑施工以及建筑经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众所周知,建筑施工所涉及的面很广,在建筑施工的时候,不仅要对建筑施工中的材料设备进行管理,还要对建筑施工中的一切人力资源、以及其它的物资方面进行管理,可见其工程量是非常大的,同时内容也是很复杂的,因此要想做到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必须依靠科学的、合理的施工方案,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促进各个施工部门以及建筑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促进各个部门之间、每个施工人员之间的协调合作。因此,在施工之前,要切身地到将要施工的环境中去,进行实地考察,从而在不断地考察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实际施工环境和需要的,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施工方案,好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地对施工进行指导,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合理的、节约的规划,这样不仅能够准确地把握每个施工环节的成本资金要求,还能保证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为了使施工材料的合理与科学,必须组建专门的团队,同时,切实地到建筑市场,清楚地了解建筑材料设备等物资,通过市场调研,从而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方案。
2.2.2提高建筑工作人员的成本风险意识
由于建筑施工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出现很多的问题,而施工人员是施工中的主体,也是导致问题发生的主要愿意,因此为了完善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有效性,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很重要的,通过培训与教育,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相关意识,从而促进施工人员充分地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在施工之余,建筑企业要制定培训计划,从而定期地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在培训中真正深入地认识到建筑经济管理的科学性,从而完善施工资金建设的实效性。
2.3加强建筑施工中成本管理工作
成本管理工作是完善建筑经济管理中资金管理的重要措施,它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建筑企业的发展,是建筑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必须加强管理建筑施工进度,加强对每一个施工环节的监督与检查,从而保证每一个环节都按照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要求来进行完成,保证施工的质量,这样不仅保证了质量,还会准时竣工,甚至是缩短建筑工期,从而有效地为建筑企业节省建设成本,完善经济管理,提高建筑企业建筑施工的整体效率。
3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建筑行业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经济效益越来越低,而且再加上建筑经济中资金管理不到位,给建筑企业的发展形成了极大的阻碍,建筑资金的有效性管理,关乎建筑企业的发展,因此要完善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的有效性。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施工之前,必须切实地深入勘查施工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证建筑企业施工的每个环节都符合要求和标准,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重建等资金的浪费。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合理分配资金,促进资金的合理利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相关施工企业人员的资金控制意识,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还要加强培训和教育,加强安全性知识的普及,并且要严格地要求相关的施工人员按照施工要求来进行施工,务必要保证施工的质量,从而有效地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或者是质量不过关的建筑出现。只有加强对施工成本的管理与控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真正地完善建筑经济管理的资金建设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婷.探索完善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实效性[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1:37-38.
[2]王彦,曾晓燕.完善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实效性的探索[J].财经界(学术版),2014,6:98-99.
[3]肖兰英.如何完善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J].北方经贸,2014,7:232.
[4]付广冬.如何完善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时效性[J].现代商业,2013,26:181.
[5]邱学伦.完善建筑经济管理,重视建设资金时效[J].财经界(学术版),2015,8:73+75.
建筑经济管理论文范文二:绿色建筑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绿色建筑已经被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作为新建建筑的标准加以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经济已成为建筑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在分析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给出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绿色建筑;问题;风险;对策分析;政策建议
引言
2013年,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方案中明确要求到2015年末我国新建建筑达标绿色建筑标准的比例超过20%,新建建筑至少完成10亿平方米绿色建筑,这标志着从国家层面对绿色建筑的重视,也预示着绿色建筑经济将是建筑经济今后发展的重点。1972年,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该概念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的材料、设计要符合节能的标准,在不同的国家绿色建筑也称环境工程建筑、生态建筑、节能建筑等。我国绿色建筑的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学者孙大明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划分为浅绿、深绿和泛绿三个阶段,浅绿阶段主要是借鉴国外经验、消化吸收;深绿阶段是将绿色建筑具体应用到建筑当中,是时间阶段;泛绿阶段是绿色建筑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已经是衡量建筑的标准之一,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就处于该阶段的初期。
一、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复杂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建筑条件差异性比较大,在全国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绿色建筑的行业标准,国家只能宏观上指导,微观上则由各地区先关部门管理,使跨区域合作变得不易。各种先进的技术产品也由于地区的差异导致很难推广,没有统一的标准。
(二)绿色建筑的成本高
虽然绿色建筑的理念深入人心,但是很少有人愿为此多付出成本。开发商开发绿色建筑产品需要应用新材料、新技术这都将导致建筑成本的大量增加,同时,绿色建筑的相关部门的认证也是成本增加的来源,多方面原因导致目前绿色建筑产品的成本比普通建筑的成本高出很多,绿色建筑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增加了绿色建筑的经济风险。
(三)政府的相关政策不到位
绿色建筑是应积极推广的建筑形式,是建筑未来的趋势,政府相关部分应给予充分重视,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然而目前政府部门对绿色建筑的意识明显不足,相关扶持政策大多停留在口头上,缺乏行动,相关的评价标准和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
二、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对策分析
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主要方面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细化、完善绿色建筑项目的管理。绿色建筑的建造涉及到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项目管理问题,首先,提高绿色意识,转变施工模式,通过培训、宣传教育将绿色建筑的理念深入到每个项目参与方,提高其绿色意识,促进绿色建筑按要求完成;其次,鼓励使用新材料、新技术,绿色建筑的具体体现就是新的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的使用,应加大推广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力度,尤其是对绿色建筑的具体建造施工企业的培训和相关扶持,使其理解新材料和新技术,在施工中能够合理的使用;最后,鼓励建筑建造的工业化生产,建筑建造的趋势是工业化生产,即建筑所需的原材料都有工厂直接生产,到施工现场仅仅完成装配,这种全新的建筑建造方式给绿色建筑的建造节约了大量时间和成本,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完善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一是政府的各种关于绿色建筑的规章制度,如绿色建筑的设计标准,监管体制,参与方职责,地方政府职能等等;二是绿色建筑扶持政策的实施,绿色建筑经济是建筑经济发展的趋势,为了避免我国在绿色建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掉队,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扶植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就像推出工程量清单计价一样,政府可以强制性推行绿色建筑并提供相应扶植政策,鼓励企业向绿色建筑发展,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三、结语
我国建筑经济发展到今天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传统的高消耗型的建筑经济遇到了瓶颈,高效节能的绿色建筑将是建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契机。为此,本文提出了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存在的现实背景、成本和政策三方面的问题,并给出了细化、完善绿色建筑项目的管理和完善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两方面的建议。
参考文献:
[1]王景慧.影响绿色建筑项目成功的关键风险因素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李维良.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思考[J].科技资讯,2014,(10).
[3]陈慧娟.浅谈建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0,(7).
[4]罗文琦,熊艳兰.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界,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