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机械制图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学者刚接触《机械制图》课程时,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是我们成功教学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如何才能够在课程开始之初就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呢?首先,通过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对本课程教材特点,我认为,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之初,我们需要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通过客观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班级学生曾今所学的相关课程等,,以最简单的车工和钳工生产实习为例,如果看不懂图,就无法生产零件,如果缺乏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就无法从事技术工作,让学生们意识到,学好机械制图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可能有重要影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我们要积极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在上课时,巧妙设计与课题匹配的情境导入新课。比如我们可以在上绪论时,教师可以把这门课程的学习与学生小时候玩的积木联系起来,在学习过程中回忆童趣,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更好的产生师生共鸣,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在学习三视图时,我们的开课方式还可以通过小品的形式来展现,“我请大家猜猜我要的东西是什么样子?”通过多媒体展示,告知学生这是某一零件三种不同方位的视角,让学生猜出物品的外形。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零件的外形要稍微简单一些,这样学生的兴趣也就容易被激发出来,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循序渐进,并对同学的积极参与给与肯定和鼓励。教师需要切记学生的学习激情,“只可激,不可泄”。通过精心设计的一些情境,可以提高学生求知欲,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的情感体验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在愉快的学习中坚定学好课程的信心!
2灵活运用辅助教具,进行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主要包括实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理论和复杂空间视图,变成形象、具体、易掌握的内容,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记得牢,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立体感受能力的有效方法。制图需要学生有很好的空间想象力,这就需要借助实物教具。比如再讲圆柱体切割时,可以用白萝卜进行实物切割,通过不同的剖切位置,学生可以直观看出圆柱切割后的变化,画出不同的视图,再通过多媒体展示评价,总结画法,要比空洞地讲要有趣的多,也更容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制图中,模型也是很直观的教具,如果有很多形体表面有孔、键槽,同时内部还有其它各式各样的结构,初学时单凭想象绘制视图的确有一定难度,展示模型便是一个很好的手段。直观的模型教具与适当讲解结合,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使那些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讲清或难于讲清的教学内容,由抽象变得更直观。如我们在讲三视图、剖视图形成的时候,可以利用动画课件形象展示它们的形成,使学生对空间和平面两者之间的转换关系有更好的认识,教师再因势利导配以板书和重点讲解,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鉴于技工学校学生的培养特点,学生需要具有良好的动手动脑能力,在我们《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辅助教具的制作,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对学生提高制图的兴趣产生较大的作用。
3强化练习,发展学生的立体思维
在《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同样需要秉持循序渐进的普遍教学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开展课程的教学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机械制图》课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学生对其中很大一部分知识的掌握需要用系统的概念来理解局部的细节,这就需要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各教学难点进行由视图转化成实物、实物转化成视图的习题训练,或设计有针对性的读图、绘图实践训练,让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比如在“标注尺寸”的知识的讲授中,教师需要通过举出若干的例子来讲授具体标注尺寸的方法和方式。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单纯地采用概念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不容易掌握具体的方法,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已知二视图补画三视图也是学生不易掌握的难点,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给的二视图分析物体的结构特征、尺寸、位置和方位关系,并想象出其空间形状,来制作实物模型或用橡皮泥捏出所描述的实体,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通过多次强化练习,学生对准确地绘制和表述第三视图的特征就会变得顺理成章,空间想象力也会得到更大提高。
4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形成融洽的课堂气氛
高职《机械制图》课程要改革,要适应“工作本位学习”形式的要求,首先要对“工作本位学习”的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从上述可知,“工作本位学习”的实施过程是在工作现场完成的,是把完成任务的过程与学习的过程完全结合在一起,工作即课程,课程即工作。那么,对实际工作过程进行调查分析是十分必要的。高职机械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机械制造企业生产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机械制造企业生产一线人才构成比例为:机械零件加工人员为60%,机械装配人员为20%,机械维修人员为10%,现场工艺和管理人员为10%。我们选择比例最大的机械零件加工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工作过程进行调查,整理如下。
通过上表零件加工的工作过程可以知道,图纸和工作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工作过程的36个步骤中,有24个步骤与图纸有直接的关系,其余步骤也有间接的关系。通过对上述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图纸的作用贯穿于整个零件加工工作过程之中;
(2)图纸产生在工作过程之前;
(3)图纸是下达工作任务的依据;
(4)图纸在工作过程中处于指导性地位;
(5)工作者的工作过程自始至终是理解图纸内涵、服从图纸指令、遵循图纸规定、执行图纸要求、实现图纸设计思想的过程。
上述调查和分析充分体现了工作过程、工作者、图样三者之间的关系,也给高职《机械制图》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2“工作本位学习”的基本内涵
从20世纪末开始,工作本位学习(workbarninglearning)以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在全世界范围得以迅速的发展与普及,它是一种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把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在工作现场创造新的学习机会的大学层次课程的学习计划。“工作本位学习”本质上是一项在工作现场进行的、以工作任务为单位组织,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来建构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一过程中,强调“学”而非“教”,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实践。因此是一种合作教育计划。
3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思考
3.1正确进行课程目标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和技能操作型人才为根本任务,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求。对机械类而言,就是为机械制造企业培养机械制造、生产、加工一线的高等应用型和技能操作型人才。作为机械类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的《机械制图》,同样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机械生产、加工岗位人才的目标。根据前文的机械零件加工过程调查可知,其工作过程的主要任务是“识读”图样,通过“识读”,正确理解图样内涵,忠实执行图样要求,准确实现图样设计目标,而不是设计绘制图样。因此,高职《机械制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机械生产、加工一线职业岗位人员培养识图能力,而不是图样绘制能力。所以课程名称建议改成《机械图学》,一方面名称涵盖更加广泛,另一方面体现课程目标任务的更改,弱化了图形绘制这一特定的概念。
3.2努力实现教学中心转移
按照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要求,要实现三个中心的转移,即以教材为中心向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中心转移;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工作过程和工作现场为中心转移。只有理清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这些新思路和新观念,才能都搞好《机械制图》教学改革。高职图学课程必须紧紧围绕“识图”这一目标,着力构建以“基本体识读――组合体识读――零件图识读――装配图识读”为核心内容的机械图识读体系,立足学生图样识读能力的培养,其他相关内容只能服务于“图样识读”这一主题,凡是与图样识读能力相关的内容,例如零件图知识、国标知识等都要强化,而与制图能力相关的内容都应该弱化,对理论性过强、过于抽象的内容应该删除。
3.3培养综合应用分析能力
(1)总体识读分析能力:对机械图样进行总体识读,对加工件的名称、材料、大小、重量、图物比例等进行全面了解分析,对工作任务形成总体印象;
(2)图学知识分析能力:每个图的名称、图与图之间的关系、使用了什么表达方法、特殊画法、简化画法等心中有数;
(3)形体识读分析能力:运用形体分析方法对零件的形状、结构进行正确的分析认定;
(4)尺寸识读分析能力:对照图样能准确识别尺寸基准,从功能上对全部尺寸进行分类,能分辨哪些是本工序加工尺寸、哪些是非加工尺寸;
(5)公差识读分析能力:能对图样上的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进行准确的识读和理解;
(6)技术条件分析能力:,按照图样标注的要求,确定加工件的表面加工要求和其他技术、工艺要求;
(7)加工工艺分析能力:按照图样表达的工件特征,确定本岗位加工的任务范围,编制合理的加工程序;
(8)设备工具分析能力:按照图样表达的工件特征,和加工位置及加工尺寸等要求,正确分析选择加工设备和相关的工具;
(9)定位装夹分析能力:按照图样表达的工件特征,选定合理的定位形式和装夹方法;
(10)技术测量分析能力:按照图样标注的尺寸及公差的特点,正确分析和选择量具及测量方法。
从上述能力结构可以得知,这种图样识读体系中,一方面注重从图学知识角度的读图能力的应用和延伸,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工作现场读图的特点,强调图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互相补充,注重多学科综合应用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养成多角度读图和多工种身份读图,使图样识读的过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被动到主动。
3.4适应工作现场应用需要
高职教学内容的选取,应该服从和服务于职业岗位的需要。从前述工作过程调查可知,工作者从接受工作任务以后,识读图样几乎伴随整个工作过程,而画图的机会非常少,使用尺、规、图板作图的情况,在工作现场几乎不可能发生,因此,在《机械图学》的教学中,应该减少和弱化传统的尺规作图内容。但是这并不意味不需要画图教学的内容,在工作现场工作者之间的交流是十分频繁的,根据工作现场的实际需要,培养和强化工作者的徒手画图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徒手画立体图和零件草图,这方面教学内容的安排和作业训练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
3.5提供职业应用发展平台
高职教育是人生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阶段,它既要前面的教育提供基础,又要为后续学习和发展提供平台,因此,《机械图学》课程同样要承担这样的任务,为此,在确保高职阶段以图样识读为主要内容的前提下,在教学安排上可以作两方面考虑:
其一,引入选学机制,设置画法几何、绘图方法和技巧、展开图、焊接图等选学模块为有制图职业志向的学生和多岗位发展的学生提供空间。
其二,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是科技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增加计算机绘图内容,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方法,为学生未来发展构筑平台。
摘要:“工作本位学习”是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学习形式,通过对工作过程的调查分析,确定高职机械制图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改革的基本思路。正确进行课程目标定位,努力实现教学中心转移,培养综合应用分析能力,适应工作现场应用需要,提供职业应用发展平台。
关键词:工作;学习;高职;机械制图;改革
参考文献
[1]何铭新,钱可强.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吕守祥.机械制图[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法探讨
机械制图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有直接影响,同时与生产实践也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几年的教学发现,这门课并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普遍反映教学内容太抽象,很难较好的去掌握。这也给后续的专业课教学带来了麻烦。因此,探讨其教法有很大的必要性,也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较好的教学方法。
一、有效利用客观环境,进行启发授课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语言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在讲解中如何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利用好此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机械制图》课教学中,投影基础和几何元素的投影图是整个课程的基础,但入门较难,学生不易建立空间投影体系,难以在头脑中勾画出点、线、面、体等各种基本几何元素在空间的形状和位置,更不用说将想象出的空间位置经过变换后在平面上画三视图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按照常规教学方式使用模型、挂图外,我还利用太阳、物体(人体)、影子等学生常见、易接受的形体,建立一般的光源、物体与投影的概念;利用教室墙面、地面建立空间投影体系;以桌面、粉笔盒、课本、三角板、铅笔盒等作为各类的几何元素,启发并教会学生如何在教室这个空间投影体系中模拟摆出各种不同几何元素的位置,再观察假设投影后的效果,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这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缩短了教学过程,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力求讲授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讲课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做出结论的过程。提出问题应尽量做到自然明确,联系实际和富有启发性;分析问题要做到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做出结论要简明准确、便于记忆。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围绕本课时要达到的教学目的,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讲授顺序。如在进行重点内容“组合体视图的读法”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根据“使学生掌握读图方法”这一教学目的,抓住“读图方法”这一主线,按“读图时应注意的问题、读图方法及读图方法的具体运用”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讲清方法(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指出难点(分析图框)、点明关键(不同组合型式的视图特点),再举例讲解读图方法的具体运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地讲授教学内容,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施教能力,同时也是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加深理解的首要条件。
三、积极开展课堂讨论,活跃课堂气氛
机械制图课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都是非常沉闷死板的,这样无形中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负面的影响。在课堂上积极展开讨论,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讨论法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围绕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互相启发、搞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机械制图课而言,零部件表达方法所涉及的练习特别适用此法。如在三通阀的表达可采用讨论法。在讨论前,首先引导学生复习所学的各种表达方法(视图、剖视图、剖面图、局部放大图等其他表达方法),再分析三通阀的结构特点。至此,让学生分组讨论表达方案,各组选代表陈述表达方法,说明其优、缺点,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确定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案。显然,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钻研问题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有益处。但在实用中,一定要注意问题的明确性,切忌含糊不清。在讨论中,要善于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做发言总结,明确讨论结果。超级秘书网
四、提炼讲课内容,归纳绘图方法,方便学生记忆
机械制图是研究绘制机械图样的一门学科。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绘图、读图和图解能力。机械零件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教得其法,学得轻松,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分析、归纳等逻辑艺术,提炼讲授内容,注意归纳各种绘图方法及视图特点。
五、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上课内容
多媒体教学是指以不同形式存在的各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像、声音、动画)数字化,然后用计算机对他们进行组织加工,并以友好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多媒体教学是利用多媒体的集成性和交互性,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给学生创造出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六、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
1.堵复口门方案选定
“96.8”洪水期间,原阳武庄防洪路口门冲块恢复时,在石料,柳料运不进去情况下,利用滞留在工程上的机械和土工布做土袋抢堵,利用装载机和挖掘机结合土工织物纺织布做成土工袋进行口门复堵,取得了堵复口门的最终胜利。
1.1方法:在装载机斗容里铺一长5米、宽4米的土工织物纺织布,编制布的长宽可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调整。用挖掘机向装载机斗容编制布上卸土,装满后利用电动缝包机和三股尼龙线将土工布上口往返两道缝严,用电动剪刀将多余的土工布剪掉,然后利用装载机的力量将一个长2米、宽1.5米,高1.2米的土工织物土袋倒入决口处,利用此方法层层叠压,步步进占。
1.2优点:比重大,在动水条件下充填,铺设比较方便,袋体柔软变形能力强,在压载作用下很好地服帖于基面上,便于储备、运输,且施工简单,操作方便,机械化程度高、速度快,效果好,劳动力强度低,节省大量石料和铅丝笼,并且闭气效果比石料、石笼更佳。
2.土工织物与机械设备的配合设计
2.1装载机斗容上的铲爪应卸掉,以防装卸时挂破土工织物土袋,斗容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更换调节。
2.2土工织物可根据斗容的大小加工成适当的布块,也可以为增强土工织物的强度缝成双层或多层。
3.土载织物土袋尺度的确定
利用土工织物反滤土袋进行合龙后的闭气效果要比石块和铅丝笼好的多。
3.1单个土袋的长度:单个土袋的长度可视水流流速和水流动能系数及所做占体的宽度等因素通盘考虑。按《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计算出土工织物土袋长度为2-3米,如此长度不能满足占体的宽度需要时可铺2-3排,甚至多排。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掌握。
3.2单个土袋的宽度:单个土袋的宽度与水流速条件及装载机斗容体积有关。块体宽度大,搭接少且省料速度快,但需要和其配套的施工机械的斗容相适应,块体过窄,则排压多且费料,整体性能差。因此,单个土袋宽度更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结合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单个土袋的宽度在1-1.5米之间效果最佳。
4.土工织物工程材料的选择
4.1土料
土袋可用各种土料,包括取用附近滩地、提防后戗和淤背体的土料(沙土、两合土、砂砾石),情况急时可临时取用堤防超高部分堤身的土料。
4.2土工布
土工布要保证它的透水性,又要使细土颗粒不能穿过。
5.堵复口门工程的实施
5.1施工方法
首先探测口门水深、流速情况,如水深较深、流速过大,装载机在抛投土袋前可在土袋两端系上绳缆,在工作面两端适当位置打1.5-2.0米的木桩,打入后的木桩高出地面0.3-0.5米,用以固定绳缆,直到袋体露出水面不需系绳缆固定为止。如水较浅、流速较缓时,袋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在于允许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时,可不系缆绳。
5.2工效分析
根据原阳武庄控导工程复串沟实验资料统计:由3名机械操作手和5名抢护队员及两台大型载机、一台挖掘机组成,串沟水深5米,宽10米,流速小于2米每秒的情况下,挖掘机配合两部装载机连续不断地装袋抛袋,经过2.5个小时,一个长10米、宽6米、高6米的土工织物占体顺利完成,如果增加几部机械两岸同时作业,进度则会更快。
6.结论
6.1堵复口门所用的土工布、缝包机、尼龙线、电剪刀的规格尺寸品种繁多,在市场上极易购到,为了满足紧急堵口或其他险情抢护的需要,应在黄河仓库中储存一定数量。
前处理和静电喷涂阶段中影响喷涂效果和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工件表面前处理质量、喷涂电压、喷枪形式、喷涂时间、喷粉量、粉末电阻率、粉末粒度、粉末和空气混合物的速度梯度等,因此,静电粉末涂装最优化就是实现这些因素的控制最优化。下面以其中的几个因素为例进行探讨。1)喷涂距离是静电喷涂过程中控制膜层厚度的关键参数,一般控制在距离工件喷涂面100mm~250mm。喷涂距离的最优化就是根据喷涂面的形状不同控制喷涂距离,比如弧形工件喷涂距离的渐进变化控制等。2)喷涂电压是影响喷涂过程中上粉率和上粉效果的重要因素,通常随着喷涂距离的改变,要实现最优化静电喷涂,喷涂电压也需要动态变化。3)粉末电阻率对喷涂过程中的粉末涂层产生直接影响,电阻率过高会影响涂层厚度,过低则容易产生粉末再分散现象,一般工况下,粉末的电阻率在101.0Ω/mm~101.6Ω/mm较为理想,因此,如何实现这个电阻率的最优化控制显得至关重要。4)喷粉量的大小对喷涂膜厚有一定影响,一般控制喷粉量在50g/min~1000g/min范围内。5)粉末和空气混合物的速度梯度是指喷枪出口处的粉末空气混合物的速度与喷涂距离之比,该参数的最优化就是合理控制这个梯度,使得一定喷涂时间内膜厚精确可控。静电粉末涂装最优化是建立在每个影响涂装效果因素基础上的最优化,是现阶段工程机械行业努力追求的目标,并且在一些涂装工艺水平比较高的企业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但从工业自动化大环境来看,工程机械行业粉末涂装的智能化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2静电粉末涂装智能化
所谓粉末涂装智能化就是实现粉末涂装整个过程的智能化操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力,有效提高粉末涂装质量,具体功能实现流程如图3所示。功能实现流程图中工件3D模型图可以使用工件设计3D图,该图被导入喷涂设备控制终端后,经过控制终端的处理器分析其形状、尺寸、角度等参数信息,然后模拟出预喷涂方案,该方案在显示终端显示,此时喷涂工艺工程师可以判断预期喷涂效果,并通过人机接口更改控制终端输出的预喷涂方案,直至方案符合特定要求。当方案无需更改或者工程师更改确定后,待喷涂工件进入前处理阶段控制流程,该流程自动进行前处理阶段的各个处理流程,并通过闭环控制来保证处理结果合格。当前处理阶段合格之后,系统进入静电喷涂阶段,该阶段将针对影响喷涂效果的喷涂电压、喷枪形式、喷涂时间、空气粉末混合物速度梯度、粉末粒度、喷粉量、粉末电阻率、其他自定义量等参数进行闭环控制,以喷涂电压控制为例,其内部控制流程如图4所示。通过该流程,可以实现对喷涂电压的动态调整,能够满足不同喷涂距离和喷涂效果要求下的电压供应。同理,可以实现其他参数的动态精确控制,达到实时控制各个变量的目的,进而有效提高粉末涂装精度。
3有益性和可行性分析
本文提出的静电粉末涂装最优化是建立在部分影响整体的理论基础上,其实施过程就是先实现各个影响因素的最优化,然后实现整个涂装的最优化,该理论能够为现阶段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粉末涂装过程中出现的涂装设备故障率高、影响因素不确定、涂装效率低等问题提供设计理论参考和分析借鉴流程。本文提出的静电粉末涂装智能化是静电粉末涂装最优化的实施载体,它的实施也是基于现阶段快速发展的高频CPU技术。静电粉末涂装智能化是工程机械行业粉末涂装的发展趋势,该行业的智能化能够有效降低人工粉末涂装的资源浪费,最大限度的解放人力并实现最小经济成本前提下的粉末最优化涂装。另一方面,工程机械行业本身的结构复杂、工件大小不一、粉末粉尘危害性大等问题要亟需一种智能化系统来解决。因此,静电粉末涂装最优化和智能化对工程机械行业来说有益性高,从技术角度来看也具有可行性。
4结束语
排列图法又称ABC分类管理法、主次因素排列图法,是工程质量管理中分析和确定工程实施过程中主要问题的有效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研究某项特性样本数据的分布规律,从而分析和推断特性总体状况,在生产过程中改变了以前的事后控制方式为事前控制和过程控制。因此,排列图法可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有效的科学手段。
2企业伤亡事故类别统计研究
根据我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对该企业2009~2013年职工伤亡事故的事故类别进行了分类统计,见表1;然后按照事故类别发生的次数(频数)由大到小的原则,重新整理为表2,并分别计算出累计频数和累积频率。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三项事故类别的累积频率达到了72.4%,根据排列图法的分类原则将其定为A类问题,即主要问题,需进行重点管理;高处坠落、车辆伤害两项事故类别的累积频率为86.7%,将其定为B类问题,作为次重点管理对象;坍塌、触电、灼烫以及其他伤害将其定为C类问题,仅需按照常规适当加强管理。由于机械制造行业本身是一个轻伤隐患较多的行业,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作为主要安全生产事故问题管理符合机械制造业的行业特性。
3企业伤亡事故原因统计分析
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组织管理的缺陷等方面造成的。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组织管理缺陷两项事故原因累积频率达到了80.7%,占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绝大部分,属于A类问题,需进行重点管理。鉴于人的不安全因素,应在日常管理中必须要深入基层检查,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从员工生理上、心理上、能力上以及思想上消除不安全因素;针对组织管理上的缺陷,主要应检查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技术措施是否有效,安全生产管理和规章制度是否真正落到实处,特别要做好日常的安全检查监督工作。
4结论
(1)机械制造业作为一个轻伤隐患和危险源因素较多的行业,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是机械制造企业的三大主要事故伤害类别,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中需要对其进行重点管理。
(2)大部分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组织管理缺陷所造成的,因此,为了从源头上消除安全事故隐患的发生,应当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素质,改善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
一、测量控制点的布局
以下图为例,测量控制点的布局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本工程总占地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工程基坑南北宽126m,东西长238m,基坑深度11.650m,承台和集水坑、电梯井位置开挖深度在12.35~16.10m。整个工程共5座塔楼及裙楼。
2、本工程甲方给定的水准点位于南海路与宏达街交叉口,高程4.162米。在发达街上给定两个基准点,详见附图1。
3、根据实际情况,本工程引测水准点6个,基准点16个。
二、测量控制点的保护
1、甲方给定的基准点附近,禁止堆放材料,并派专人看管,定期对基准点进行复核。
2、引测的控制桩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3、严禁在甲方给定的基准点附近加工、倒运钢筋及进行其他施工活动,防止磕碰、刮、擦破坏基准点。
1.问题解决型讨论教学法的特点
(1)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更深刻理解。运用问题解决型讨论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见各种各样难题。此时,老师应帮助学生找出难点问题,并告诉学生会如何解决问题。经过这样一系列的讨论教学,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思考,将各种知识点进行有效衔接,从而找到解决机械制图课中的难点问题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养成了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因此,采用该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需求,提高综合素质。订单式培养的学生,在进校时普遍比较盲目,对自己毕业后将进入的企业存在认识不清这种情况。因此,教师应让各位学生对相关企业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从而有目的地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4)有利于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与传统教学法不同的是,问题解决型讨论教学法的特点是,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的引导者、监督者,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2.问题解决型讨论教学法的实施
(1)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爱思考的班级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地营造学生勤学好问、爱思考的班级氛围,因为在这氛围中,学生才能彻底地放松,做到有的放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2)紧密联系企业,合理设置教学问题。教师需要充分了解企业的产品,对企业自己设计生产的零件,并且成本不太高的,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课题开展教学。
(3)周密、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问题解决型讨论教学法是教师先找出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程时将会遇见的难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激励,促使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思考,在这一过程会出现一些突况,教师需要周密、合理地安排时间,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4)重视学生的想法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评价学生,让学生明白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这样激励学生对该问题不断思考,以达到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教学目的。
3.运用问题解决型讨论教学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过于担心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整个讨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但有时过于担心学生的接受能力。其实,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学会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2)教师要起到引导、监督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讨论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过有时并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实,教师要做的是创造适合发挥主体作用的环境,起到该有的监督作用。
论文摘要:随着教育事业发展,图书馆工作核心已逐渐从为读者服务到主动引导读者获取适当的知识。图书馆的日常运作已不能满足新功能发展的需要,项目管理把人力、财力、物力进行集中,具有目标性强、效率高、操作性强等特点,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既能维持图书馆传统功能,又能更好地开拓图书馆新功能。
循规蹈矩的管理方式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长期有效的环境,然而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组织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基于项目的组织越来越普遍,基于项目的管理也逐渐成为新一代的通用管理模式。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正面临着许多改变、机遇、挑战,把项目管理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引用到图书馆管理中,可以使图书馆提高管理效率和排除一些管理中的障碍。
1、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1. 1项目的定义
项目是一种努力(endeavor),它以一种新的方式将人力、财力和物资进行组织,完成由独特范围定义的工作,使工作结果符合特定的规格要求,同时满足时间和成本的约束条件。项目具有定量和定性的目标,实现项目目标就是能够实现有利的变化。
1.2项目管理的特质
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思路;管理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可应用于各个行业:管理过程模块化,具有可“重复”应用的性质,易于移植;系统的管理方法有一定的标准体系。
1. 3项目管理的优势
有助于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规范的管理方法,降低组织的管理成本;利于组织人才的培养及提升企业的凝聚力;明确的管理过程,使管理结构更加扁平化,提高管理效率。
1. 4项目管理的过程
项目管理是一个一次性的、渐进的、系统的过程,它主要分为:(1)启动过程;(2)计划过程;(3)执行过程;(4)控制过程;(5)结束过程。
2、图书馆开展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一个组织之所以做项目,是因为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一段时间后,发展的方向会逐渐偏离目标。如果图书馆的目标是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进一步的是引导读者获取相应的信息,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不能满足读者的要求,不能履行引导读者获取信息的功能或一些矛盾,如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会使计划落差缩小,如图1。
在图书馆的管理中,往往缺少计划和目标,都是一些日常的管理。这些不利于图书馆与社会发展接轨与创新。虽然图书馆不是以经济利益为目标,但以项目的方式开展一些工作,必定会使图书馆的发展有所创新和得以持续性发展。
3、图书馆的一些功能满足项目管理的特质
3. 1研究生撰写论文进行专题服务
图书馆应为研究生提供足够的信息检索点,编制各种专题目录,提供最新期刊信息通报、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以及提供专题综述、图书评述等三次文献,建立学位论文数据库等。每年研究生论文撰写有高峰期,研究的具体方向也不同,有新增的专业,有国内国际新的研究成果,都需要一个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来完成。其目标就是更好地服务于研究生,创造质量更高的研究生论文,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3. 2科研项目提供重点服务
每个科研项目都有一定的截止日期,各个方向的不同都需要专业的人士提供信息,项目管理运用在各个方向科研项目中,提高质量与速度。
3. 3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
图书馆数据库的开发,往往有一定的周期性,开展起来需要一定的经费和资源。按照项目管理的模式,可对成本进行估算、控制、管理现金流等。
3. 4图书馆组织的各种学生活动
例如每年的讲座等都可以由项目的形式展开。
3. 5图书馆人才培养等管理工作
在图书馆所有日常管理中,图书馆的人才培养是最适合开展项目的。图书馆一直存在吸收高级人才难的问题,对图书馆现有人才进行培养,可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人才。图书馆人才培养可按年为时间单位,开展不同内容和不同层次的培训,对培训的结果还可进行考核和评估。
4、项目管理方式开展图书馆工作的步骤
4. 1项目规划与计划
首先要组建团队,团队的成员必须了解获取图书馆信息途径,和一定的专业背景和协调能力;其次是计划为服务对象开展哪些服务,为研究生和教职工撰写论文提供服务,内容可有以下几个方面:(1)咨询服务,为服务对象提供面对面服务,包括介绍、指导服务对象研究方向的馆藏资源等;(2)整理、编写相关专业的二次文献,最新研究动向等;(3)与采购部门联系引进服务对象需要的资源;(4)开展论文写作讲座或交流等活动;(5)建设与学校专业相关的特色论文数据库;(6)帮助服务对象进行科技查新工作;(7)对一些服务进行合理收费工作;(8)在馆内设立研究生论文撰写教室,配备相关计算机等资源,为学生与指导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等。
4. 2项目组织形成
由于项目的一次性与独特性的特点,在决定一个项目以后,就需要根据这一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项目的管理班子,负责项目的实施、费用控制、时间控制和质量控制,按项目的目标去实现项目。按照组织结构的基本原理和模式,项目的组织结构也可分为线性的项目组织结构、职能的项目组织结构和矩阵的项目结构等若干形式。项目管理组织的结构实质上决定了项目管理班子实施项目获取所需资源的可能方法与相应的权力,不同的项目组织结构对项目的实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图书馆开展的项目相对比较单纯,也不是以纯粹的经济利益为目的,可采取线形和职能相结合的形式,见图2。
4. 3项目实施及控制
4. 3. 1对项目进行资源分配
每个组织的人力资源配置都有一定的限额。当图书馆开展项目的时候,不可能专门配置项目人员。对资源的分配要避免“按人员分配工作还是按工作分配人员”的风险。以为研究生、教职工撰写论文及开展课题提供服务为例。见图2,项目组长直接向馆长负责,主要由组长服务对象,由组织成员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及一些服务服务对象的工作。组织成员可由各部门的人员参加,如采编,信息,流通等部门,组织成员最好具有外语、计算机及其他专业知识背景、对本部门工作熟悉,便于开展工作,由项目组长协调工作。
4.3. 2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的过程主要包括:对将进行的活动进行计划安排,包括估算工作内容和工期,在工作范围内对活动进行日程安排等:对工作授权;描述活动的日程安排和描述时间进度。以为研究生、教职工撰写论文及开展课题提供服务为例,项目组成后,在实施的过程中由项目组长对工作进行安排,定义团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工作。
4. 3. 3分配工作
当工作即将开展时,要明确每个项目成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及时间等。以为研究生和教职工撰写论文提供服务为例,分配工作包括:项目组长开展讲座等活动、负责内部协调、拟订研究方向、收集资料、科技查新及服务等工作,项目成员按照项目组长的要求,分别负责收集资料,制作数据库,向项目组长提供信息、服务等工作。
4. 3. 4有效控制
当项目被运行,我们必须确保它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以为研究生、教职工撰写论文及开展课题提供服务为例,项目的运行是更好地服务于服务对象,从而提高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矛盾和困难使服务对象不能获取相应的最新的信息或使服务对象不愿意接受服务。如果出现这样大的偏差就采取纠正措施,这种结构化的方法就是控制,控制过程包含以下4个关键步骤:(1)指定计划并估算执行情况;(2)检测并报告结果;(3)将报告结果与计划进行对比,并预计未来结果;(4)计划并采取有效行动来修复原订计划,或者将偏差减少到最小,见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