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工程项目融资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摘要]项目融资已逐步成为大型工程项目筹措资金的一种新的方式,由于项目融资跨度长、涉及面广,具有较大的风险。本文探讨的就是项目融资的风险管理问题,提出主要通过项目融资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等四个方面,来实施对项目融资风险的管理,从而实现在项目融资风险的全过程有效控制。
[关键词]项目融资;风险管理;风险监控
项目融资是对一个项目的权利、资源或其他资产加以利用的融资,这种融资不是以项目业主的信用或者项目有形资产的价值为担保,其本质上是一种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的融资贷款,归还贷款的资金主要来自于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现金流量。项目融资跨度长、涉及面广,其潜在的风险也较大,识别和评估项目融资中存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是项目融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一、项目融资的风险识别
要管理和控制项目融资过程中的风险,首先要对项目融资的风险加以识别。识别项目融资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流程分析法。逐个对生产流程中的每一阶段和环节进行调查分析,从中发现潜在风险的威胁,并找出风险存在的原因,分析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对整个生产过程造成的影响。
2.专家列举法。由专业人士对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逐一列出,并根据直接、间接,财务、非财务,政治性的、经济性的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3.财务状况分析法。根据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财务资料和财产清单,并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其潜在风险。
4.投入产出分析法。分析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平衡关系,找出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不平衡的原因及其后果,并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
5.背景分析法。通过有关数据、曲线、图表等来描述某项目或某组织的未来状态,找出产生风险的关键因素及其后果,考察风险范围及事态的发展,并对各种情况作对比研究,以选择最佳的风险管理方案。项目管理培训
6.分解分析法。将复杂的事物分解成多个比较简单的事物,将大系统分解为具体的组成要素,从中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潜在损失,然后对每一种风险做进一步的分解和分析。
7.失误树分析法。以图解的方法调查损失发生前各种失误事件,对引起事故的各种原因进行分解分析,并找出可能导致损失风险发生的失误。
风险识别的方法还有许多,但实践证明,任何一种方法的功能都有其局限性,要实现对项目融资风险的真正有效识别,就必须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将各种方法相互融通、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二、项目融资的风险评估
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大量资料的分析,利用概率统计理论,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和其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相应损失的大小,得到描述风险的综合指标,并通过与安全指标的比较,判断是否采取应对措施。
1.建立项目融资决策净现金流量模型。
式中:NPV是项目的净现值;Nct是项目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R%是项目设定的社会平均投资收益水平;n是项目的寿命期。NPV大于零,则项目从财务角度是可行的。
2.计算项目的投资满意率
P=P(NPV>NPV0)
式中:P是项目投资满意率,也就是项目净现值大于项目目标净现值的概率;NPV是项目的净现值;NPV0是项目的目标净现值。项目投资满意率应达到项目既定目标才可行。
3.计算项目的资本结构风险度
式中:P`是项目资本结构风险度;P是上述第2点求出的项目投资满意率;D是项目资本金;E是项目贷款。项目的资本结构风险度用于项目在资本结构不同的方案中进行比选,相对较大者为优选项目。通过上述模型和指标的测算,可以对项目融资的风险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三、项目融资的风险应对
项目融资的风险应对措施主要有:在风险发生前的规避、缓解、分散、抑制和利用措施;在风险发生后的自留、转移措施等。
1.政治风险的管理。政治风险指由国家政治条件发生变化而导致项目信用结构改变、项目债务偿还能力变化而产生的风险。应对此类风险的措施有:
(1)分散风险。与世界银行等多边性金融机构或地区性开发银行共同对项目发放贷款;形成一个国际银团共同为项目提供贷款等。
(2)转移风险。向保险机构投保政治风险;和政府部门谈判商定在发生某些政治波动、法律变更事件时,由政府给予适当的补贴等。
(3)利用风险。从项目主管政府部门取得允许项目在固定期限内利用特定资产的许可。
(4)规避风险。把各种合同置于东道国管辖之外,在法律文件中选择以外国法为准据法,并选择外国法院为管辖法院,以规避东道国法律变动的影响和政府的干预。
2.金融风险的管理。对于项目融资中金融风险的管理,主要通过两个途径。
(1)不借助金融市场交易管理金融风险。选择有利的借款货币,增加在当地筹集债务的比例,降低利率和汇率风险。
(2)借助金融市场交易管理金融风险。也就是利用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等衍生金融工具来转移和规避金融风险。
3.生产风险的管理。选择成熟的生产技术,控制项目可供开采的资源总储量与项目融资期间内计划消耗量之比要保持在风险警戒线之下,以保证项目长期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
4.市场风险的管理。市场风险包含价格和市场销售量两个要素,降低风险也要从这两方面入手:一是项目要有长期产品销售协议;二是采取浮动定价和固定定价方式,并保持长期销售协议期限与融资期限的一致。
四、项目融资的风险监控
项目融资的风险监控就是跟踪已识别的风险,监视残余风险和识别新的风险,保证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并评估这些措施对降低风险的有效性。
1.累计债务覆盖率指标监控法
式中:At是第t年到期债务本金;Ati是第t年应付利息,NCi是第i年项目未分配的净现金流量。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从每年度开始直到项目还款期结束,对项目每年的累计债务覆盖率ΣDCRt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ΣDCR最小值进行比较,如不能满足ΣDCRt≥ΣDCR最小值,就说明项目的偿债能力可能存在不足,需要采取必要措施来应对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
2.项目债务承受比率指标监控法。项目债务承受比率是指项目现金流量的现值与预期贷款金额的比值,可用下式表示:
CR=PV/D
式中:PV为项目融资期间的现金流量现值;D为项目不考虑贴现的计划借款绝对额。项目CR最小值的取值范围在1.3到1.5之间,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每年结束后对CR指标重新进行计算,检验P{CR≥CR最小值}≥95%是否都满足。如果某年的CR指标不满足,就说明项目按期偿债具有一定的风险,为规避破产风险,投资者就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
3.净现值指标监控法。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每年结束后根据变量的实际发生值求出新的NPVe,并与项目预定的NPV标准值进行比较,如果项目NPVe小于投资者既定的NPV标准值,投资者就应当要求下游客户提高购买价格,或采取措施降低项目的运行成本,以确保项目NPV与预定NPV标准值之间的差额保持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论文关键词:采用BT模式进行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探讨
BT是英文buildtransfer的缩写,中文的狭义解释是建设移交,广义解释代表一个完整的投资过程,即项目融资、建设、移交的全过程。通俗地说,BT投资是一种“交钥匙工程”,政府通过特许协议,社会投资人投资、建设,建设完成以后“交钥匙”,政府再回购,回购时考虑投资人的合理收益。google_protectAndRun("render_ads.js::google_render_ad", google_handleError, google_render_ad);
目前采用 BT模式筹集建设资金成了项目融资的一种新模式。 1、BT模式产生的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公路工程建设资金的银根压缩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筹集建设资金成了制约公路建设的关键。原有的投资融资格局存在重大的缺陷,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建设企业及其关联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为阻隔,资金缺乏有效的封闭管理,风险和收益分担不对称,金融机构、开发商、建设企业不能形成以项目为核心的有机循环闭合体项目管理论文,优势不能相补,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流动与运用。2、BT模式的运作政府根据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对项目进行立项,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筹划报批等前期工作,将项目融资和建设的特许权转让给投资方(依法注册成立的国有或私有建筑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根据项目未来的收益情况对投资方的经济等实力情况为项目提供融资贷款,政府与投资方签订BT投资合同,投资方组建BT项目公司,投资方在建设期间行使业主职能,对项目进行融资、建设、并承担建设期间的风险。项目竣工后,按BT合同,投资方将完工验收合格的项目移交给政府,政府按约定总价(或计量总价加上合理回报)按比例分期偿还投资方的融资和建设费用。政府在BT投资全过程中行使监管,保证BT投资项目的顺利融资、建设、移交。投资方是否具有与项目规模相适应的实力,是BT项目能否顺利建设和移交的关键论文提纲怎么写。
3、实施BT模式的依据3.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条“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3.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公路法》第一章第四条“国家鼓励引导国内外经济组织依法投资建设,经营公路。”3.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30号《关于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第四章第七条“鼓励有投融资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对具备条件的工程项目,根据业主的要求按照建设―转让(BT) 、建设――经营――转让(BOT) 、建设―拥有――经营(BOO) 、建设――拥有 ――经营――转让(BOOT)等方式组织实施。”4、广东顺德公路BT工程案例中国中铁顺德公路BT工程项目――广东省佛山市一环南拓暨顺德区快速干线项目,是佛山市顺德区政府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适应改革发展要求,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采用BT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设的广东省2010年亚运会重点配套工程。该项目2007年开工建设,2008年超额完成了施工产值保4(亿元)争5(亿元)的投资目标。尽管工期紧、压力大、施工环境复杂,但项目开工至今,整个项目施工管段没有发生一起大的安全责任事故,也没有出现任何扰民事件。
5、BT模式的特点根据BT的概念可知:5.1 BT模式仅适用于政府基础设施非经营性项目建设;5.2政府利用的资金是非政府资金,是通过投资方融资的资金,融资的资金可以是银行的,也可以是其他金融机构或私有的,可以是外资的也可以是国
摘要求政府完善偿债机制,建立专项偿债发展基金,健全国有资产运作机制,重新整合各类资产项目管理论文,特别是特许经营管理的项目;10.5 BT模式不仅获取了较大的投资效益,还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增强了投资方的人文技能、管理水平及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积累了BT模式融资的经验,增加了施工业绩,为以后打入融资建筑市场创造了条件;10.6 BT模式扩大了资金来源, 使项目顺利建设移交给政府,推进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其他行业的融资树立了典范。结束语: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一种全新投资和管理模式,BT模式近年来在国内外取得了较大发展,它在较好地解决建设单位融资难题,加快公路建设的步伐的同时,也为资金实力雄厚、综合经营能力强的承包商提供了更多机会。更为关键的是,依托项目承包者成熟的大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从源头上确保了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和工期,从根本上实现了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益最大化。
论文关键词:采用BT模式进行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探讨
BT是英文buildtransfer的缩写,中文的狭义解释是建设移交,广义解释代表一个完整的投资过程,即项目融资、建设、移交的全过程。通俗地说,BT投资是一种“交钥匙工程”,政府通过特许协议,社会投资人投资、建设,建设完成以后“交钥匙”,政府再回购,回购时考虑投资人的合理收益。google_protectAndRun("render_ads.js::google_render_ad", google_handleError, google_render_ad);
目前采用 BT模式筹集建设资金成了项目融资的一种新模式。 1、BT模式产生的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公路工程建设资金的银根压缩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筹集建设资金成了制约公路建设的关键。原有的投资融资格局存在重大的缺陷,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建设企业及其关联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为阻隔,资金缺乏有效的封闭管理,风险和收益分担不对称,金融机构、开发商、建设企业不能形成以项目为核心的有机循环闭合体项目管理论文,优势不能相补,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流动与运用。2、BT模式的运作政府根据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对项目进行立项,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筹划报批等前期工作,将项目融资和建设的特许权转让给投资方(依法注册成立的国有或私有建筑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根据项目未来的收益情况对投资方的经济等实力情况为项目提供融资贷款,政府与投资方签订BT投资合同,投资方组建BT项目公司,投资方在建设期间行使业主职能,对项目进行融资、建设、并承担建设期间的风险。项目竣工后,按BT合同,投资方将完工验收合格的项目移交给政府,政府按约定总价(或计量总价加上合理回报)按比例分期偿还投资方的融资和建设费用。政府在BT投资全过程中行使监管,保证BT投资项目的顺利融资、建设、移交。投资方是否具有与项目规模相适应的实力,是BT项目能否顺利建设和移交的关键论文提纲怎么写。
3、实施BT模式的依据3.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条“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3.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公路法》第一章第四条“国家鼓励引导国内外经济组织依法投资建设,经营公路。”3.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30号《关于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第四章第七条“鼓励有投融资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对具备条件的工程项目,根据业主的要求按照建设—转让(BT) 、建设——经营——转让(BOT) 、建设—拥有——经营(BOO) 、建设——拥有 ——经营——转让(BOOT)等方式组织实施。”4、广东顺德公路BT工程案例中国中铁顺德公路BT工程项目——广东省佛山市一环南拓暨顺德区快速干线项目,是佛山市顺德区政府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适应改革发展要求,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采用BT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设的广东省2010年亚运会重点配套工程。该项目2007年开工建设,2008年超额完成了施工产值保4(亿元)争5(亿元)的投资目标。尽管工期紧、压力大、施工环境复杂,但项目开工至今,整个项目施工管段没有发生一起大的安全责任事故,也没有出现任何扰民事件。
【关键词】铁路工程;PPP项目;风险承担
1引言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铁路工程项目的建设,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铁路工程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入资金大、运营时间久等特点,使得项目在建设运营中有巨大的风险。而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融资模式作为一种机制,可以有效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项目中去。但这种模式在项目建设中参与方较多,融资结构较复杂,面临的风险较多,如何合理地平衡和分配好各参与方的风险,是完善PPP融资模式的关键。
2PPP模式在我国铁路建设中的作用与应用
2.1PPP模式的概念与特点
PPP融资模式包括广义和狭义2种含义[1]。从广义来说,PPP是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共同服务于一个项目的合作伙伴关系。狭义上讲,PPP是一种公私合营的合作伙伴关系,一般指政府部门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跟中标的私营企业成立一家特殊目的公司签订特许协议,由这个特殊目的公司负责整个项目的筹资、建设以及运营。
2.2PPP方式在铁路建设项目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目前,我国铁路项目建设处在快速发展之中,如果仅仅单独依靠政府公共部门的财政收入来完成铁路工程项目的一系列建设与运营,这样无疑会对政府的财政形成巨大的压力。要解决当前铁路工程项目的投融资问题,缓解政府财政压力,PPP是一种可选择的模式。但与此同时,在对很多国内外项目的研究中发现,这种PPP融资模式风险较高。因此,充分吸取国内外项目的融资经验,探索PPP融资模式实施过程中合理的风险分担方式,对吸引社会资本,促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十分重要。
3PPP模式下铁路项目风险因素
3.1PPP模式下铁路项目风险概述
风险一词具有2种含义,其广义的含义表现为风险的不确定性,即风险既可以带来收益,也可以带来损失,又或是无获利也无损失。而狭义的风险通常为会给一个建设项目带来损失的风险,本文在此所探讨的则为狭义的风险。
3.2PPP模式下铁路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3.2.1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由于国内外一系列政策使得铁路项目建设无法顺利进行的一系列风险。主要有制度风险和法律风险2种。法律变更风险通常指政府在对工程项目融资、建设、运营等方面的立法是否合理、全面等。制度风险是指由于一系列制度的制定不够完善,可操作性不强等原因给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带来损失的风险。
3.2.2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一般包括通货膨胀风险和利率变化风险[2]。在PPP项目融资中,面对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状况,如汇率波动、利率上涨、通货膨胀、国际贸易政策的趋向等有可能会引发项目的金融风险进行一个合理的预判,提早发现这些风险以便于改变项目发展方向,避免对项目造成损失。
3.2.3不可抗力风险
不可抗力风险主要指由于猛烈的台风、凶猛的洪水、强烈的地震、严重的雪灾等无法预见同时人力也无法抗拒的力量引起的风险。这些不可抗力风险不仅会对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造成巨大的影响,还会可能会导致交通路线的阻断,原材料供应不上,甚至会对已完工的工程部分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3.2.4完工风险
完工风险一般指铁路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项目无法按预定工期完成的风险。比如,在项目开工之前的的征地拆迁无法按时完成的风险,设计图纸没有及时提供,建设过程中的设计变更以及原材料等无法及时供应的风险,对铁路工程项目的建设容易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3.3PPP融资模式下铁路建设项目风险分担主体
3.3.1政府部门
政府公共部门一般作为铁路项目的发起人,同时也是项目的规划师。它们会作为项目公司的股东直接进入到项目中来。同时,政府公共部门作为铁路工程项目中比较大的受益方,可以通过PPP融资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减少铁路建设项目对政府财政预算的压力。政府还能将一部分风险通过合同转移出去,使自身承担的风险减少。同时,铁路建设项目完工投入使用之后也会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
3.3.2私营企业
私营企业也可以是铁路建设项目的发起人,它通过项目的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获取投资利润和其他利益。在融资结构中,它会拥有新建项目公司的部分股权。同时,也会对项目公司提供一定程度的信用支持。
3.3.3金融机构
由于铁路建设项目投资巨大,政府和私营企业的投资往往无法支持整个铁路工程项目的建设运营,因此,还需要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贷款,获得足够的建设资金。这些金融机构主要有商业银行、信托投资机构、国际金融机构等。
4PPP模式下铁路建设项目风险分担方式
4.1政府部门承担的风险
关于政府公共部门,为了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和运营,政府公共部门可以利用自身的特殊优势,为项目争取一系列政策支持,协助项目公司在建设阶段各项行政审批手续的推进,同时作为政府公共部门也能够更好地做好项目开工之前的征地拆迁工作,为后期的铁路工程项目建设提供施工场地。
4.2私营企业承担的风险
关于私营企业所需承担的风险,由于私营企业在PPP项目的各个参与方中,比政府公共部门或者金融部门更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更高的技术水平,且私营企业参与PPP也是为了获得合理的投资收益,因此,私营企业在风险的承受能力上以及承担风险的意愿也比较强烈[3]。建设风险、运营风险交给私营企业来说更加合理,也更具有优势。
4.3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
关于金融机构,由于此类铁路工程项目营运期限长,这种长时间回收期会给项目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大多数金融机构不太愿意承受此类工程项目的风险,因此,项目融资前期分担风险时要充分预测到项目将来可能会产生的金融风险,比如,通货膨胀,利率变化等因素会导致项目贷款资金无法按预先期望收回的情形。如果风险在一个合理的负担范围内,会增加金融机构贷款的积极性。
5结语
关键词:光网建设;PPP项目;民资引入;风险管理
一、ZZXDX光网建设PPP项目现状分析
ZZXDX分公司从2012年开始启动光网建设改造工作即原有的入户铜缆改造为光纤,为用户的网速提升(由原来的2-4M提升到100M以上)打下网络基础。
按照省市公司规划,ZZXDX分公司要在2015年期末实现城区光网100%覆盖,农村光网覆盖70%的行政村,为达到这个建设目标,在2013年的建设基础上,ZZXDX分公司在城区范围内还需对24000套商住楼宇进行光网改造,在农村区域还需对210个行政村、近60000户居民实施光网覆盖。折算成建设规模相当于在2014年-2015两年时间内ZZXDX分公司要新建50000个光网端口、投入2000万元的建设资金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而ZZXDX分公司2013年-2014年预计可用于光网建设项目的资金不足200万,因此完全依赖自有建设资金,是不可能满足这一项目建设需求的。而竞争对手如移动、联通等运营商逐步加快了接入网光纤建设的步伐,如果我们不加快光网建设步伐,势必将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并导致宽带用户发展滞后。电信运营业是个资本密集型行业资金需求具有集中、巨大、时间长的特点,传统融资方式很难有效满足需要,加强资本运作、拓宽融资渠道已成为必要选择。
二、ZZXDX光网建设PPP项目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资本进入积极性不高
国外光网建设PPP项目的运作经验表明,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等都是PPP成功的必要保证。但是,尽管近些年来ZZXDX公司在PPP项目管理方面在持续探索,但目前所在区域内PPP项目签约率低、社会资本投资合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二)项目建设质量风险问题
对于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光网建设项目,在实际项目投建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项目质量无法把握。由于项目是由社会民资筹建,施工也是由民资进行。施工方为了达到足够的投资回报,也许会造成偷工减料的问题,使得项目质量本身存在问题以至于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出现仅仅占有市场,没有能力持续进行后续发展。
第二,项目质量的监管标准难以制定。也即ZZXDX公司在项目建设质量管理方面如何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标准,即电信公司制定项目建设的标准规范,社会资本按照项目建设标准进行投资建设是一个难以处理的问题。
(三)项目运营风险管理问题
ZZXDX光网建设PPP项目会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运营问题:
第一,项目运营存在退出风险。光网建设PPP项目在ZZXDX公司并没有运营先例,并且在整个电信行业也只是处于尝试试验阶段。通过前期引入民资的实际效果来看,大多数社会资本投资主体只是为了抢险占领所在区域内的市场,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营经验并不能很好地扩展现有市场、获得足够数量的用户。因此,对于日常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投资与收益的偏差,民资会选择在五年经营期到期后退出该市场,从而造成最终还是由ZZXDX公司接手的不利局面。
第二,项目线路与设备的日常维护问题。根据前期与社会投资主体签订的合同,项目运营期内设备或线路的日常维护由社会投资主体全权负责,但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社会投资主体一般只会负责区域内用户的数量的拓展以及相关营销工作,不会管理日常运营过程中线路及设备问题。对于出现的线路或设备问题,区域内用户一般不会联系社会投资主体,而是会在第一时间要求电信公司负责维护。
三、ZZXDX光网建设PPP项目实施保障与政策建议
(一)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地方政府应贯彻落实国家民间投资有关政策,破除民间投资的隐性壁垒,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在PPP项目社会资本的选择过程中,政府应摆正自身定位,对国企和民间资本一视同仁,营造公平透明的竞争市场环境,选择最合适的社会资本,保障PPP项目的顺利高效运行,真正实现物有所值。
(二)保障PPP项目合理收益,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一方面,民间资本具有逐利性本无可厚非,但民间资本也应清晰地认识到PPP项目多为微利项目这一事实,合理预估项目收益,切忌试图从PPP项目中牟取暴利;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全面认识PPP,不可将PPP视为传统融资平台的替代,仅仅为了融通资金,应体会PPP模式的精髓,保障民间资本的合理收益,对于没有现金流的PPP项目可视情况通过整体开发等方式提高项目收益。
(三)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针对民间资本的融资难题,建议拓宽民间资本的融资渠道,完善融资市场,积极吸引和整合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社保基金这些投资的金融资源,构建涵盖股权投资、信贷、担保、保险的多层次的PPP融资市场。同时,继续加强对民间资本投资的政策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四)规范退出机制,保障退出通道畅通
完善的退出机制是民间资本参加PPP项目“盛宴”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建议将“退出机制”作为重要的一环予以规范,政府应借鉴国外PPP交易所,依托各类产权、股权交易市场,为民间资本提供多元化、规范化、市场化的退出渠道。
(五)健全补贴机制,保障社会资本的合法权益
PPP是一项重大改革,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包括理论创新、治理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等等,所以在PPP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深化改革,确保配套改革同步推进,健全财政补贴机制,保障民间资本的合法权益。
四、结论
目前ZZXDX公司所在区域内PPP项目存在签约率低、社会资本投资合作积极性不高、建设质量和运营管理等问题,本论文通过对ZZXDX光网建设PPP项目现状进行分析,针对ZZXDX公司的特点,为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促进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公司在PPP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始终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及时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搜集与评估、应对。针对光网建设PPP项目的实施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要健全光网建设PPP项目组织结构,加强项目团队建设,发展公司项目企业文化。其次,完善项目责任主体的责任风险考核制度,建立项目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相关政策方面应各方协同,建立和完善PPP立法,建立民营资本参与PPP项目的相关配套机制。(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道格拉斯.拉姆.项目融资:为私营融资项目融资一英国的实践和策略.[J].项目融资国际前沿论坛,2005.
[2] BOT融资中的风险分担及合同管理[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8:28-31
[3] 彭桃花,赖国锦.PPP模式的风险分析与对策[J].中国工程咨询,2004,7:11-13.
[4] 李永强,苏振民.PPP项目风险分担的博弈分析[J].基建优化,2005,26:16-21
【关键词】BT模式;工程项目;项目融资;风险
BT是英文build一transfer的缩写,中文译作建设一转让,它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由于市场细分而逐步形成的。BT模式是一项涉及金额大、专业多、时间长的综合业务自然会面对大量风险。要想成功运作BT业务就必须对其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和深刻认识。按项目风险的表现形式划分可以划分为:信用风险、建设风险、市场风险、金融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环保风险、生产风险。
1 信用风险
项目融资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是指项目有关参与方不能履行协定责任和义务而出现的风险。在项目融资中,即使对借款人、项目发起人有一定的追索权,贷款人也将评估项目参与方的信用、业绩和管理技术,因为这些因素是贷款人依赖的项目成功的保证。像提供贷款资金的银行一样,项目发起人也非常关心各参与方的可靠性、专业能力和信用。信用风险贯穿项目始终,项目参与方的资信、技术、资金能力、业绩和管理水平是评价项目信用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
2 建设风险
项目的建设风险存在于项目建设开发和试生产阶段。其主要表现为:项目建设延期;项目建设成本超支;由于种种原因,项目迟迟达不到“设计”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极端清况下,由于技术和其他方面的原因,项目完全停上放弃等。完工风险是建设风险中最重要的内容。完工风险是指项目无法完工、延期完工或者完工后无法达到预期运行标准而带来的风险。项目的完工风险存在于项目建设阶段和试生产价段,它是项目融资的主要核心风险之一。完工风险对项工公司而言意味着利息支出的增如、贷款偿还期限的延长和市场机会的错过。
3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在一定的成本水平下能否按计划维持产品质量与产量,以及产品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有价格风险、竞争风险和需求风险。这三种风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项目方在计划投资项目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种因素:是否存在该项目产品的国内和国外市场;可能的竞争激烈程度怎样;是否有相似项目竣工;预计产品的国际价格、适用关税和贸易壁垒;市场准入情况;当项目到运营阶段时,项目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是否仍然有市场;项目所用的技术是否可能被超过;在一定的成本水平下能否按计划维持产品的质量与产量,产品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价格波动;设备、能源、原材料供应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应将市场准入情况、竞争程度、时效性等纳入评价范围。
4 金融风险
项目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两个方面。在项目融资中,项目发起人与贷款人必须对自身难以控制的金融市场上可能出现的变化加以认真分析和预测,如汇率波动、利率上涨、通货膨胀、国际贸易政策的趋向等,这些因素会引发项目的金融风险。
5 政治风险
凡投资者与所投资的项目不处在同一国家,或贷款银行与项目分处异国都有可能因项目所在国的政治、行政组织行动的变化而导致项目失败、项目信用结构改变以及项目偿债能力发生变化等政治风险。项目的政治风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家风险,如借款人所在国现存政治体制的崩溃;对项目实行国有化;或者对项目产品实行禁运、联合抵制、终止债务的偿还等。另一类是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稳定性风险,如税收制度的变更;关税及非关税贸易壁垒的调整;外汇管理法规的变化等。在任何国际融资中,借款人和贷款人都承担政治风险,项目的政治风险可以涉及到项目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
6 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指东道国法律的变动给项目带来的风险。世界各国的法律制度不尽相同,经济体制也各具特色。跨国借贷可能面临因法律不同而引发的争议;有些国家担保法的不健全可能导致获得担保品成为困难;有些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可能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有些国家缺乏有关公平贸易和竞争的法律等,这些因素带来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7 环保风险
环境保护风险是指由于满足环保法规要求而增加的新资产投入或迫使项目停产等风险。随着公众愈来愈关注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环境以及在环境中休养生息的人类健康和福利的影响,许多国家颁布了日益严厉的法令来控制辐射、废弃物、有害物质的运输及低效使用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污染者承担环境债务”的原则己被广泛接受。对项目公司来说,要满足环保法的各项要求,就需要增加项目生产成本,或者增加新的资产投入改善项目的生产环境,对那些利用自然资源或生产过程中污染较为严重的项目来说甚至会迫使项目无法生产下去。因此,对项目融资期内有可能出现的任何环境保护方面的风险应该和上述其他风险一样得到充分的重视。遵守环境保护法规的风险不仅表现在生产成本增加从而降低项目原有的经济强度,进一步而言,在贷款人以项目场地和项目资产作为担保品的情况下,如果行使接管项目的权利,同样将承担环境保护的压力与责任。除了对污染的罚款以外,环境成本还可能包括:环境审计计划所需的费用、环境影响评估所需的费用等。
8 生产风险
生产风险是指在项目试生产阶段和生产运营阶段中存在的技术、资源储量、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生产经营、劳动力状况等风险因素的总称。它是项目融资的另一个主要的核心风险。生产风险主要表现在:技术风险;资源风险;能源和原材料供应风险;经营管理风险。
9 小结
作为一个BT项目的投资人或者管理者,关键是要尽可能准确地识别风险、估计风险和评价风险,通过使用多种管理方法,合理地规避或分散风险。运用技术和手段对项目活动所涉及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采取主动行动,创造条件,尽量扩大风险事件的比较有利的结果,妥善地处理风险事故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证项目安全、可靠地完工。
参考文献
[1]阎虹、林耸.运用BOT模式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Vo1.19(3):14一16
[2]蒋先玲.论BOT项目融资模式的国产化.金融观察,2004(7):61一63
关键词:BT模式;投资建设合同;问题分析
一、引言
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家政府融资模式的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BT模式能够有效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地方政府建设资金严重缺乏的问题,帮助多级地方政府募集更多资金进行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发展。然而,由于BT模式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作为经济市场上一种新兴的投融资建设模式,它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规范,存在一些列的管理问题,例如产权不清晰、无法明确投资回报率以及风险分配不合理等。因此,国家政府部门必须颁布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BT投资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保障整个建设项目的水力融资、建设以及移交,为各个参与方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BT投资建设合同概述
(一)BT模式的基本理论
BT的英文解释为Build(建设)和Transfer(移交)[1],它作为新时代项目融资一种先进的融资模式,被多级地方政府广泛应用在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中。BT模式作为BOT模式的一种变换形式,它的本质是一个项目运作通过项目公司总承包,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业主,业主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的过程。
BT模式的特点主要分为了以下几点:1)BT模式的应用仅仅体现在国家政府基础设施非经营性项目建设上;2)BT模式作为一种市场新兴的投融资模式,它的重点是在于项目建设阶段;3)政府的建设资金是通过利用BT模式所融资来的社会资金,而不是政府自有的资金,融资的对象可以是民间的金融机构,也可以是国家商业银行等。资金的来源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从国外渠道进行融资;4)投资方在移交时不存在投资方在建成后进行经营,获取经营收入;5)地方政府严格按照比例分期的向投资方支付建设合同的规定价格[2]。
(二)BT投资建设合同的法律关系主体
BT模式就是建设-转让模式,政府通过应用次模式,展开对民间资本的融资工作,利用来自于社会的资金进行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然后当基础设施全部完工后,政府部门会严格按照建设合同协定进行移交流程的移交[3]。BT模式的应用过程始终坚持平等互利以及协商一致的原则,政府要加强与投资方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出各自的优势,政府要履行好自身的双重身份,即行政办公身份和项目交易合作方身份。我国的BT模投资建设合同主要包括以下特点:1)法律合同主体。BT建设项目合同的主体涵盖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政府机构以及以投资人为代表的社会企业。合同主体的重要政府机构作为一个项目合作方,它是与投资企业处于一个平等的合同主体,同时也是整个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者,具备了双重身份;2)法律合同的客体。BT模式应用下的建设项目属于国家政府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完全归属于政府管理行使所有权。由于BT建设项目合同客体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地方政府拥有着绝对的所有权,BT建设项目合同完整履约的前提条件是整个项目建设完成,并在政府有效回购后,项目才真正的结束。
(三)BT投资建设合同的法律性质
基于法律意义的前提下,BT投资建设合同是一种强调平等互利主体之间的民事合同关系,形成此种法律关系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BT建设合同签订是遵守平等自愿原则的[4]。BT建设合同内容是多样化的,它不仅仅包含了项目融资、投资、建设内容,还有政府的特许与采购工作。无论BT项目的性质是公共基础设置建设,还是处于公益目的,相关合同的签订都必须严格遵守平等自愿的原则。合同协议所有内容必须是公平的,能够满足多方的利益,政府要按照相关法律制度行使权利,不能违背合同的内容约定,做出伤害任何一方利益的事情。
2、政府特许权的让与是项目合同参与者共同协商的结果,而不是由国家法律所决定的。政府根据投资人的申请,然后在合同签约过程中政府进行授权,投资代表方作为一个民事主体,在政府的特许权让与下,让渡的特许经营权也就成为了民事权利[5]。
3、BT建设合同争议是通过利用民事诉讼的法律方式进行解决的。在BT合同中,明文规定了项目双方保修严格遵守民事义务和相关的民事违约责任,无论是义务,还是责任,它们两者之间的属性都是属于民事的,具体体现为违约金或者损害赔偿。当前发展阶段,倘若在BT建设合同的权利救济上引入行政诉讼的方式,那么就会导致合同性质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BT投资建设合同的法律风险
(一)BT投资建设合同无效的法律风险
BT投资建设合同无效的法律风险分析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1)BT投资建设项目没有进行招标,就直接签订了BT投资建设合同的风险。在当前经济市场上,存在着众多企业在未通过正式合法的招标活动,就直接与地方政府进行磋商与洽谈,成功签订了BT项目融资的建设协议。然而按照国家制定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BT项目投资建设合同的签订必须经过招标程序,否则签订的BT投资建设合同法律效力是不确定的。由于在我国BT模式发展的时间较短,相关法律上不够完善,没有针对性的法律对BT模式进行合理调整,同时也没有明文规定,未经过招标就签订的BT投资建设合同法律效力到底如何确定?这样就导致了一定的争议,会存在被国家法院或者仲裁员裁定无效的风险。BT投资建设合同作为整个BT模式应用过程的核心文件,一旦BT投资建设合同的法律效力被判无效,必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到整个项目建设的稳定发展;2)一般情况下,在BT投资建设合同签订过程中,业主方会自主成立一个BT投资项目部,他们会安排这个部门对接合同的签订工作,直接与投资方商议洽谈相关的合同事宜。如果合同代表方主方签署BT合同的对方不具备合同主体资格,就会直接造成签订的BT投资建设合同无效的风险[6]。
(二)BT合同条款的法律风险
在当前市场的BT模式运行中,政府仍然保持着主导地位,由于政府代表方手中掌握着项目的所有权利,从而时常表现出目中无人的态度,不把社会任何投资方放在眼里,普遍认为BT项目会有很多投资方争着抢着投标。因此,政府职能还未真正的得到转变,未能坚决履行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将自身摆在与投资方平等的位置,容易损害到投资方的切身利益。在BT投资建设合同磋商谈判过程中,投资方往往处于弱势被动地位,要答应政府代表方的一系列条件,根本没有任何机会站到便宜。在具体的BT投资建设合同内容中,政府代表方可能会加入一些霸王性质的条款,社会投资方要想成功签订合同,就必须满足政府的条款需求,进行合同内容的变更那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四、BT投资建设合同的法律风险防范
(一)BT投资建设合同无效的法律风险防范
BT模式的运行应用要始终强调双方的平等互利和协商一致的原则,不能伤害到任何一方的根本利益。如果BT投资建设项目没有合法的招标程序,就会导致签订合同的法律效力不受到国家保护,效力处于一种待定的状态,极有可能被国家法律判定无效,这样也就严重损害到合同投资方的利益,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要想有效防范BT投资建设合同无效的法律风险,就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招标程序工作,对BT投资建设合同进行公证,此外社会投资方也要积极完善相关程序,合法通过政府招标流程参与到BT投资建设项目中去,这样也就能够有效保证接下来BT投资建设合同签订的法律效力,成功防止由于未经过招标程序带来的合同法律风险。与此同时,在实际BT模式运行过程中,项目业主方往往会成立一个所谓的BT项目投资部,由该部门代表业主方签订合同,然而项目部不是依法成立的法人,它是不具备独立参加民商事活动权利的,因此也就不具备签订BT合同的主体资格,业主方要高度重视该项问题,社会投资方也要坚决避免与不具备BT项目合同主体的对方签订相关合同协议[7]。
(二)BT投资建设合同条款的法律风险防范
BT模式运行中,相关的投资建设合同是存在一定法律风险的,要想进一步做好法律风险防范的工作,就必须对合同潜在的法律风险进行合理非分配,严格按照此项原则进行风险防范工作,这样有利于整个投资建设项目的运作,保障项目每一个参与方的利益。因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风险防范工作:
1、BT投资建设合同参与方必须树立起“共赢互利”、“平等自愿”的工作理念,业主方与投资方要进行积极的协商沟通,虽然项目行使权力完全掌握在作为业主的政府部门上,但是政府不能摆出一副蛮横无理的态度,故意的刁难投资方,加入一些霸王性质的条款,损害到投资方的利益。投资方要坚决维护自身的权益,不能过于弱势,项目双方要适当的进行让步,只有双方的和谐商议,才能促成整个BT投资建设项目的圆满完成,实现双方共赢的局面。
2、在BT投资建设合同签订过程中,必须做好利责权明晰工作。政府部门要按照国家法律标准召开招标活动,当BT项目中标后,业主方要与投资方进行详细的磋商,对于合同的内容要充分了解掌握,保障双方的利责权明晰,合同内容不存在歧义,能够最大化满足双方的需求,避免霸王性质条款的出现。投资方要想获取更多的优惠承诺,就要加强与政府业主方的友好沟通,提出合理的合同内容,维护自身的权益,降低法律风险的出现。
五、BT投资建设合同签订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一)衔接招投标,确保BT合同质量
在BT投资建设合同签订过程中,要有效将招投标活动与合同签订工作结合在一起,注重以下几个问题,确保BT合同的质量:
1、BT合同的招标必须经过项目建设主管部门的批准允许,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必须及时提交给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工作,同时政府主管部门要严格采用告知性的备案形式进行备案。BT投资建设项目存在着众多的新状况,就比如项目的投资方式、用地方式以及政府部门监督等,由于我国还未出台过有关BT项目用地方面的法律内容,因此政府部门要积极完善项目的审批手续,要切实落实好政府告知性备案的具体程序[8]。
2、招投标过程与合同之间的关系。项目发包人在提供招标文件工作过程中,最好是能够提供一份由发包人起草拟签订的项目合同样本,项目合同样本直接象征着发包人的意见。项目合同样本可以作为招标文件的附件,将其作为讨论稿,投资方能够根据讨论稿提出自身的完善意见。
(二)为保合同质量,坚持关键内容
为了确保BT项目合同质量,发包人必须建设以下关键内容:
1、切实落实好投资方的投资资金,必须要求投资方提供担保措施,这样有利于整个项目的稳定可靠运行。因为BT项目本就是一个规模较大、周期较长的建设项目,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资金,确保担保措施,可以有效设定投资方的定金、抵质押等资产的担保。在BT投资建设合同中必须明文规定,一旦项目中标人无法继续履行约定,就需要履约保证人在限定时间内进入项目施工现场作业。
2、合理设定项目分分阶段工期与质量标准。BT项目的顺利完成需要度过一个较长的周期,因此整个合同的工期质量最好是分阶段进行设定,严格监督项目承包人按照阶段性工作进行施工,最大化满足项目的建设质量需求。合同中要明确规定好项目形象、节点进度的工期以及质量标准,承包方如果不能够按时完成项目阶段进度,就必须承担相对应的履约责任,这样才能保证整个BT项目稳定顺利的运行完成[9]。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促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稳定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合理的应用BT项目模式,高度注重BT投资建设合同的法律问题,国家政府部门要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履行好自身的双重身份,保障项目参与方的共同利益,加强与投资方的交流沟通工作,保证BT项目合同内容的科学合理性,必须具备国家法律效力。(作者单位: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建设部[2003]30号,《关于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S].北京:国家建设部,2012(05):121-123.
[2]M.Fouzul Kabir Khan,Robert J.Parra,朱咏等译,大项目融资:《项目融资技术的运用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2):15-17.
[3]刘应宗,周晓丽.《运用 BT 模式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N].重庆交通大学报,2013(6):15-16.
[4]范晨,《BT 投融资模式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11(03)45-49.
[5]费尔.布瑞登(Phil Breadren),鲍尔仁特(Paul Rintoule).[中]郑伏虎/著.《项目融资和融资模型》[M].中信出版社,2009(2):36-42.
[6]杨宏伟,周晶,何建敏,《基于博弈论的交通BOT项目特许权期的决策模型》,管理工程学报,2011(3):93-95.
[7]姜敬波,尹贻林.《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的回购定价》[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558.564.
[8]王立平,《BT工程项目选择运作和经营策略研究》[N].铁道工程学报,2013(11):104-108.
[9]Patrick X.W.Zou,Shouqing Wang and Dongping Fang,A life-cycl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PPP infrastructure projects,Journ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property and construction,2012,13(2):123-142.
[10]刘英.《关于加强BT项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建议》[J].低碳世界.2014(01)
[11]卢洪波.《浅析BT项目的管理及投资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4)
[12]文艺屏,文艺华.《浅谈BT项目的盈利及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外资.2011(15)
[13]解天宝.《BT建设总承包模式的实践与风险分析》[J].科技资讯.2010(11)
[14]翁岩彤.《合同风险意识和合同风险防范》[J].水利电力机械.2007(09)
关键词:建筑企业;模式升级;方向
工程承包行业,是指为业主提供一系列工程建设服务的联系松散的服务行业,其本质即我们常说的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传统支柱型产业,截止2013年第四季度,我国工程承包行业规模已达到15.93万亿元,行业增加值已占到我国GDP的6.86%1。根据我国建筑业“十二五”规划,未来我国将继续巩固工程承包行业的支柱产业地位,行业总产值和经济增加值的增幅将保持在15%以上。然后,在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大背景下,我国工程承包企业所面临的行业竞争格局和生存状态却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首先,我国工程承包企业数量过多,同质化竞争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建筑业企业单位已达到7.5万家,而其中具有总承包资质的工程承包企业占到了全部数量的57.16%,平均每个省有1.1万家。
有研究表明,与成熟的发达国家市场相比,我国工程承包行业属于竞争性很强的原子型市场结构。行业竞争格局的主要特点表现在行业集中度总体偏低,行业中大规模企业竞争优势不明显的特点,行业的低门槛吸引了大量的竞争者参与市场竞争,同质化竞争严重。其次,我国工程承包行业又具有竞争机制缺乏、区域保护主义盛行的特点,为保护本地工程承包企业获得更多中标机会,各省市建设主管部门人为地割裂市场,通过各种非市场化的政策限制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最终导致行业效率下降。缺乏有效竞争机制,低门槛同质化竞争的结果必然会导致行业内对的恶性竞争,建设施工的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行业盈利水平严重偏低。
有研究表明,以2011年为例,我国工程承包企业产值利润率仅为3.7%,大约为同期工业利润率7.3%的50%。我国最大的6家工程承包企业2012年平均利润率仅为同期4家国际大型工程承包企业平均利润率的1/3,我国工程承包行业被认为是已处于全产业微笑曲线的最低端。为摆脱盈利能力低、竞争过于激烈、核心竞争能力不突出等问题的困扰,我国大型工程承包企业需要在结合自身情况基础上,站在全球工程承包行业发展视角,重新审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努力寻找出转型升级新思路。借鉴国际领先工程承包企业的发展经验,可以说,改变工程项目传统运营模式,与国际发展潮流接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创新和提升自身建筑工程服务模式和服务能力,已经成为我国大型工程承包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PPP模式将是工程服务运营模式升级的重要方向
从全球建筑工程服务模式演变历程来看,工程服务模式正在从传统单一的施工承包项目(CM),向产业链上下游全面整合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发展。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工程承包企业项目运营模式的升级,归根结底要依赖于工程承包企业内部价值链各环节能力的提升。根据远卓管理顾问等咨询机构研究成果,工程承包行业价值链已经从以基本价值链为主的第一层面,纵向延升到提供项目综合咨询和规划服务的第二层面,以及以项目融资、设备租赁等金融服务为主的第三层面。在以施工承包为主要内容的传统项目运营模式中,工程承包行业的基本价值链包括项目承揽、设计、采购、项目管理、交验维修等六个环节,简单说就是施工管理服务,这是工程承包企业获取利润的传统来源。对于多数竞争者来说,掌握施工管理服务能力的门槛相对较低,在上述六大环节所能提供的服务差异化程度也较小。当业主面对同质化且数量众多的竞争者时,价格就成了作出选择的主要标准,于是低成本竞争就成为行业竞争的主要方式。但由于成本控制的弹性有限,不断压低企业利润空间就成为竞争常态。
为提高利润空间,拥有较高方案设计和商务咨询能力的企业开始提供施工管理之外的额外服务,即综合咨询和规划服务,企业价值链开始向上拓展。在第二层面,由于为业主提供了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服务,同时节约了业主的规划和工程管理成本,也帮助业主承担了部分工程造价风险,企业开始有机会赚取具有高附加值的工程利润。随着工程市场快速发展,建设资金的缺乏逐渐成为影响业主项目投资进度,尤其是具有公用性质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进度的主要因素。于是,为获取工程建设市场份额,拥有雄厚资本和投融资能力的企业愿意以投资人或者股东的身份承担建设期及项目部分运营期的投资风险,为业主投资提供融资建设服务,于是追求投资收益就成了第三层面价值链的主要目标。工程承包行业实现价值链扩展的载体是项目运营模式的升级。
对应第一层面的基本价值链,工程项目的运营模式以施工承包(CM)模式为主,工程承包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施工管理能力,即为典型的施工承包商;价值链第二层面中,项目的运营模式就升级为设计施工(DB)模式以及交钥匙(EPC)模式为主,这种模式对工程承包企业的工程设计、咨询以及工程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工程承包企业即成为工程总承包商;而在第三层面中,项目的运营模式就升级为公私合营(PPP)模式,其中运用范围最广的是BOT模式以及变形(如BT、BOO、BOOT等),这些模式中工程承包企业成为了项目投资方,于是对工程承包企业的投融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工程承包企业在项目运营模式上的不断升级,也是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工程承包行业中最为重要的细分市场之一。在过去,政府作为公共事业投资的单一投资主体,主要依靠财政投入来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但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发展对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需求急剧增加,原有依靠财政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单一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解决需求和资金之间的矛盾,政府在无法出现财政赤字的前提下,只能寻找更加灵活的融资方式。而项目融资建设模式出现,有效地满足了政府需求。所谓项目融资模式就是社会私人企业资金参与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过程的模式,它主要包括公私合作(PPP)和资产证券化(ABS)两种模式。根据世界银行等权威组织分类,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又包括BOT、TOT、BOT的各种变异形式(BOO、BOOT、BT等)以及PFI等。在我国项目融资模式的应用中,最初将BT(Build-Transfer)模式作为PPP模式的重要发展方向,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和适应性。BT概念首次出现在我国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中,始于2003年。之后通过BT模式实现“举债发展”的思路和做法,受到了地方政府的普遍欢迎并得到了广泛采用,如北京地铁4号线、深圳地铁5号线等等。随着BT模式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在此基础上,2013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2014年财政部出台《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PPP模式开始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大力推广,PPP项目融资建设模式的采用,已经成为政府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必然趋势。在实践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工程承包企业认识到PPP项目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提升PPP投资项目盈利能力尤其受到寻求转型创新的工程承包企业重视和采用。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诸如中国中铁、浦东建设等一大批企业已经将BT、BOT项目业务作为了重点开拓领域,并将PPP项目运营能力的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二、工程承包企业开展PPP业务的必要性
对于工程承包企业来说,形成开展PPP项目的投资能力,大力开展PPP模式业务,具备以下优点:
1、PPP模式有助于提高工程承包企业的收益水平
PPP模式在投资的功能定位中倡导了项目的风险共担,强调形成合力。工程承包企业与业主共同承担建设期间投资风险,所以有权通过谈判的方式获取承担风险而应得合理的利润,借此获取比单纯工程承包高的投融资利润回报。可以说,BT模式为工程承包企业提供了拓展了企业盈利的弹性空间,可以利用这种产融结合的新模式,建立更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利润分配体系。
2、PPP模式有助于提高工程承包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
在PPP模式下,为了按期成功的完成移交,从而通过回购过程实现自有投资资金的退出,工程承包企业必须要引进更高效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严格控制工期和成本,切实保证各项组织计划的落实。通过这种努力,工程承包企业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综合管理水平,可以使企业的步入发展的良性循环。总之,以PPP模式为代表的工程一体化服务市场正在逐步形成,未来工程承包企业之间的竞争趋势将是产融结合能力的竞争。拥有雄厚资本实力的企业,将通过PPP等项目模式扩大企业收入规模,赚取更加高额的投资收益。对于那些不具备资金实力和投融资能力,又没有核心技术或者垄断优势的行业竞争者,很难避免在竞争中被淘汰或兼并。
参考文献
[1]尧志琴、刘海萍、刘常乐,2013,“基于微笑曲线的我国大型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研究”,《工程管理学报》第5期,第124-128页。
[2]邓飞、刘贵文、孔平,2011,“我国建筑业发展现存问题、方向及重点领域分析”,《建筑经济》第10期,第20-24页。
[3]葛培健、张爎,2012,《基础设施BT项目运作与实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4]杨力强,2008,“中国建筑行业的竞争格局与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企业改革与发展理论月刊》第7期,第154-157页。
[5]严玲、赵华,2009,“基于项目治理的代建人激励机制研究框架”,《科技进步与对策》第26期,第13-17页。
[6]高华,2009,《我国BT模式投资建设合同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博士论文。
[7.]李洁、邹小伟,2008,“承包商对PPP工程的风险认知调查”,《建筑经济》第8期,第30-34页。
关键词:市政工程 财务控制 融资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涉及公共财政、投资建设、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相关利益者。从规划设计的前瞻性到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从项目的具体实施到项目完工结束,从设施的启用到日常经营与维护管理等,都是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投入很大的人、财、物等力量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并伴随着财务风险的规避与防控。针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分析财务风险来源、特征及其成因,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财务风险度量,从各个方面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以求减少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最低的成本,使项目获得最大限度的收益,是各利益相关者所追求的目标。
1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财务风险的成因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的财务风险,是指在项目实施整个过程中,各种事件及其不利后果与预期目标不一致的可能性,导致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投资者、建设者、经营者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虽然不能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但在了解和认识财务风险的基础上,能够适宜的规避与控制风险,将项目损失降至最低,从而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创造最大的利益。项目的财务风险大致来源以下几方面:
1.1 融资性财务风险
随着投融资主体多元化的改革,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除了财政补贴部分资金外,大部分资金要向市场融资。项目融资多是采用政府信用贷款、城市建设债券等。这种融资方式具有融资量大、获得容易的优势。但由于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期限长、相对资金收益率低、偿债能力差,会带来沉重的利息负担和还款压力。且随着融资量的增加,融资能力呈递减趋势。
1.2 结构性财务风险
结构性财务风险主要是指负债结构带来的财务风险。负债结构即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项目负债规模越大,固定的财务利息负担越重,导致现金流出量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使项目丧失偿付能力的可能性增大,项目投资者收益变化的幅度也随之增加,财务风险也越大。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适应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逐渐增大的需要,不断加大投资规模,在财政资金有限的前提下,大量举债。因其属公共产品的特性,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或者是由政府直接担保、间接支持。高负债一方面使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融资的能力减弱;另一方面到了偿债高峰期又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
1.3 经营性财务风险
我国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投资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一是普遍经营效益不佳,企业亏损比较严重;二是重建设轻维护,例如地下供水管网老化,自来水漏失率高;三是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国有比重过大,垄断经营程度过高,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四是国有企业改制成本过高,劳动力使用效率低下。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经营成本补偿不到位,成本补偿是城市基础设施简单再生产的补偿,是扩大再生产积累资金的需要,是现代人类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然而,大量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还具有自然垄断性,初始固定成本较高,少部分有收益的经营性项目,现金流入期限较长,成本得到补偿速度慢,从而形成巨大的资金缺口,企业所产生的现金流入不能满足流出,自然要陷入严重的资金危机之中。
1.4 行政性财务风险
项目高层领导视风险管理是一件既耗时又耗成本的工作,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不予以重视。对于基础设施项目无论是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融资、项目建设还是项目完工方面,都有政府的背景,运用管理者的权威、命令、规定、指示等手段,干预项目资金运作会带来诸多的不稳定性。投资者过于信任政府的承诺,对项目的回报有过高的期望。项目的投资决策不基于科学合理的可行性分析和回报率的预测,而是片面基于政府回报率的保证。在政府缺钱、投资者缺项目的情况下双方达成协议,往往由信用风险引发财务风险。
1.5 利率、汇率变化风险
利率、汇率变化会导致筹资成本增加;资金来源中断或者资金供应不足导致项目工期延误甚至被迫停工,从而会使项目的偿付能力下降;同时,利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有较大影响,在息税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即使负债规模固定,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影响的程度也越大,财务风险就越大。
2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财务风险的控制
2.1 树立项目财务风险意识
对于财务风险的估计和防控需要经营者和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判断,树立风险意识和对风险的灵敏嗅觉,及时发现和估计潜在风险并善于分散风险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财务风险机制是指在财务风险管理中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功能体系,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前控制;二是财务运营过程中事中控制;三是对财务风险进行始终控制。因此,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使项目具备风险自动预警功能,形成一套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追踪环境和自身变化,对项目实施及时监控,化解可能出现的各种财务风险,直至建设项目最终结束。
2.2 进行项目财务风险识别与度量
进行市政公用项目的防范与控制,非常重要的是掌握风险的程度。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发生地点,风险的暴露及发生损失的程度是有差别的。相应地在如何准确度量财务风险程度与差别成为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和提高风险管理质量的关键性因素。通过财务风险度量可以为今后财务风险决策、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等提供准确依据。财务风险的度量方法主要是概率分析法、杠杆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资本定价模型法。
2.3 加强项目贷款总规模的控制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规模大、资金需求量多,项目在选择融资模式时按项目区分理论,项目性质不同,投资主体不同。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适当。确定适度的贷款规模,控制总额度,防止超能力举债。对准经营性项目,如煤气厂、自来水厂等,政府适当补贴、吸纳社会投资;对纯经营性项目,如收费高速公路、收费桥梁等,由全社会投资;对于非经营 性项目,如敞开式城市道路、公共绿化等,以政府投资为主。具体操作时可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根据项目本身有无收益,确定融资方式,预算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其次,在项目自身偿债能力基础上,根据该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定位,综合分析其整体偿债能力,确定贷款规模,控制项目融资性财务风险。另外,贷款项目规划应符合国家或地方总体规划,充分考虑地下管网设施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确保工程投资的准确性、科学性、合理性,建设项目必须与环境和谐一致。项目前期审批工作完备合规,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应充足可靠,对有收益的项目加强市场分析,结合项目特点对定价机制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2.4 项目财务风险合理分配
任何工程项目都需要有资金的投入,有机会成本的发生,财务风险是无法避免的。通过合理的分配项目财务风险可以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发生后造成的损失以及风险管理成本。由对风险最有控制力的一方承担相应的风险。公共部门更有能力控制行政性财务风险,如政治风险、法律变更风险、国有化风险等风险因素引发的财务危机;私人投资者,拥有资金、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更有利于控制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风险,如控制预算执行、控制自由现金流量。风险分配遵循“承担的风险与所得到回报相匹配”的原则,能达到最优、最合理的公平风险分配,将项目财务风险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2.5 项目财务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工程项目风险面临者为了规避风险,避免承担全部工程项目风险成本,有意识的将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通过一定的财务安排转移给其他单位和个人承担的方法。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企业可以通过事先向保险公司缴纳保险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作为意外损失的补偿,这样将一部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非保险转移,主要是利用经济合同即主要依赖合同条款的约束力来实现风险转移的目的。例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合同中,投资者要求施工单位必须购买有关保险,或者在合同条款中明确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灾害事故引起的材料损失或规定的其他损失由施工单位承担。
3 结论
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普遍存在失控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管理不善和手段落后等,更主要的是对影响和制约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风险因素估计不足,导致在项目建设中由风险引起大量的损失,因此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财务风险加以控制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本论文在分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中财务风险产生的常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王珍.企业融资结构决策方法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2]孟锦.我国公共工程的投融资方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论文关键词:风险管理系统
一、引言
1.1BOT的概念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翻译为“建设-运营-转让”。BOT实质上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政府对该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可以有所限制,但保证私人资本具有获取利润的机会。整个过程中的风险由政府和私人机构分担。当特许期限结束时,私人机构按约定将该设施移交给政府部门,转由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
1.2BOT的特点
从BOT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BOT具有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特色,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BOT能够保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BOT项目的大部分经济行为都在市场上进行,政府以招标方式确定项目公司的做法本身也包含了竞争机制。作为可靠的市场主体的私人机构是BOT模式的行为主体,在特许期内对所建工程项目具有完备的产权。这样,承担BOT项目的私人机构在BOT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完全符合“经济人”假设。
另一方面,BOT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这就是和私人机构达成的有关BOT的协议。尽管BOT协议的执行全部由项目公司负责,但政府自始至终都拥有对该项目的控制权。在立项、招标、谈判三个阶段,政府的意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履约阶段,政府又具有监督检查的权力,项目经营中价格的制订也受到政府的约束,政府还可以通过通用的BOT法来约束BOT项目公司的行为。
1.3实施BOT的步骤
1.项目发起方成立项目专设公司(项目公司),专设公司同东道国政府或有关政府部门达成项目特许协议。
2.项目公司与建设承包商签署建设合同,并得到建筑商和设备供应商的保险公司的担保。专设公司与项目运营承包商签署项目经营协议。
3.项目公司与商业银行签订贷款协议或与出口信贷银行签订买方信贷协议。
4.进入经营阶段后,项目公司把项目收入转移给一个担保信托。担保信托再把这部分收入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二、BOT风险
BOT项目中的风险是指在BOT项目中的特许、建设、运营、移交四个阶段里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风险识别是指对在BOT项目融资中尚未发生的、潜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地、连续地认识和归类,并分析产生风险事件的原因;风险管理是指BOT项目融资中的参与各方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以项目发起人和项目公司对风险能否控制为标准,可将风险划分为系统外风险和系统风险,我们通过树型结构图可以看出项目所面对的风险是相当复杂的,见图1:
图1风险划分
从图1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个企业在实施项目时所面对的风险之多,由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全新的系统来对风险进行管理。
三、BOT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内容,任何BOT项目,万无一失的情况是不存在的,事实情况是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对风险加以识别的目的,在于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按一般的风险分担原则确定风险由最有能力承担的一方承担,并通过对此风险的管理,达到控制、预防风险的目标,从而使BOT项目顺利实施。可见,风险识别是前提,风险评估是重点,风险控制是目的和归宿,而风险管理是基础,贯穿于整个过程。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2进行说明。
图2关系图
四、风险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现在我们从一个企业的角度出发,来搭建企业的BOT风险管理系统,首先就是要做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风险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是由数据库模块、风险的识别与评价模块及风险控制模块三部分组成的,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可以用下图说明,见图3:
图3风险系统
4.1数据库模块
数据库模块由两部分组成:专家系统库和风险控制库。
4.1.1专家系统库
1.概念: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智能特点的计算机程序,它的智能化主要表现为能够在特定的领域内模仿人类专家思维来求解复杂问题。因此,专家系统必须包含领域专家的大量知识,拥有类似人类专家思维的推理能力,并能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箭头方向为数据流动的方向。专家系统通常由人机交互界面、知识库、推理机、解释器、综合数据库、知识获取等6个部分构成。
图4专家系统结构图
知识库用来存放专家提供的知识。专家系统的问题求解过程是通过知识库中的知识来模拟专家的思维方式的,因此,知识库是专家系统质量是否优越的关键所在,即知识库中知识的质量和数量决定着专家系统的质量水平。一般来说,专家系统中的知识库与专家系统程序是相互独立的,用户可以通过改变、完善知识库中的知识内容来提高专家系统的性能。
推理机针对当前问题的条件或已知信息,反复匹配知识库中的规则,获得新的结论,以得到问题求解结果。
在这里,推理方式可以有正向和反向推理两种。正向推理是从前提条件匹配到结论,反向推理则先假设一个结论成立,看它的条件有没有得到满足。由此可见,推理机就如同专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知识库就是通过推理机来实现其价值的。
人机界面是系统与用户进行交流时的界面。通过该界面,用户输入基本信息、回答系统提出的相关问题,并输出推理结果及相关的解释等。
综合数据库专门用于存储推理过程中所需的原始数据、中间结果和最终结论,往往是作为暂时的存储区。
解释器能够根据用户的提问,对结论、求解过程做出说明,因而使专家系统更具有人情味。
知识获取是专家系统知识库是否优越的关键,也是专家系统设计的“瓶颈”问题,通过知识获取,可以扩充和修改知识库中的内容,也可以实现自动学习功能。
2.工作流程:用户通过人机界面回答系统的提问,推理机将用户输入的信息与知识库中各个规则的条件进行匹配,并把被匹配规则的结论存放到综合数据库中。最后,专家系统将得出最终结论呈现给用户。
4.1.2风险控制库
风险控制库包含两个子库:风险控制过程子库和风险控制结果子库,它们的结构如图5所示:
图5风险消减数据库结构
有效性与可行性分析表:分析控制措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成本分析表:对控制措施进行成本与收益分析。
人员责任分配表:安排适当的人员进行措施的落实。
维护需求表:监督措施的顺利实施。
控制措施评价表:对控制措施的结果进行评价。
控制结果表:描述采取控制措施以后的对企业造成的结果进行分析。
4.2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模块
4.2.1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对企业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换言之,就是要确定企业正在或将要面临哪些风险。
4.2.2风险评估
在风险评估之前,必须准确定义风险的主要元素及其相互关系。
资产:对组织有价值的任何东西。
威胁:对组织或系统产生危害的有害事件的潜在原因。
薄弱点:是一个资产或资产组能够被威胁利用的弱点。
风险评估:识别信息安全风险并确认其大小的过程。
风险评估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
图6风险评估的流程图
图6中,风险的计算是按以下公式计算的,风险(R)是以资产(A)、威胁(T)、薄弱点(V)、和已有安全措施(C)为自变量的一个函数。即:
R=F(A,T,V,C).........................................................................................公式1
在实践过程中,一般通过
R=F(P,I)............................................................................................................公式2
来测量风险,其中P为威胁利用薄弱点对资产或资产组产生影响的潜在可能性,I为威胁利用薄弱点对资产或资产组可能造成的影响。公式中的P或I的值相对便于评估,而且在P和I的评估过程中都必须考虑资产、威胁、薄弱点和已有控制这四个因素,所以说公式2以便于测量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公式1的函数关系。
4.3风险的控制模块
风险控制涉及到确定风险控制策略、风险和安全控制措施的优先级选定、制定安全计划并实施控制措施等活动。要控制风险,就必须实施合理措施,忽略或容忍风险显然是不可接受的。在组织选择并实施风险评估结果中推荐的措施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风险控制策
略。
就应对风险的途径来说,有以下几种选择:
1)降低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实际上就是力图减小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和带来的影响。
2)规避风险—有时候,组织可以选择放弃某些可能引来风险的业务或资产,以此规避风险。
3)转嫁风险—将风险全部或者部分地转移到其他责任方。
4)接受风险—在实施了其他风险应对措施之后,对于残留的风险,组织可以选择接受。
所以,企业在面对风险时,可以选择以上措施来应对,但有一点需要明确,面对许多已识别的风险,组织很难对所有的风险一视同仁。风险大小、严重程度、紧迫性、所需资源总是有所区别的,故企业应该对所有风险设置优先级,如果是严重影响了企业生存的,应该放到最前面,同时,在资源提供和相关支持上也要优先给予。当然,因为各个企业的环境和现实状况不同,这就决定了在选择风险控制策略上的多样性。应对风险,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合适的技术、恰当的风险控制策略,以及非技术性措施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风险控制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
图7风险控制的流程图
七、总结
本文站在一个企业的角度来建立应对BOT风险的管理系统,从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到具体的功能实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然了,本文只是提供一个理论的框架,具体到一些功能算法的实现,比如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及物理设计,以及运用算法(比如C或C++程序设计)来实现风险的评估,即优先级的确认等,没有给出相应的结构图和编程算法,但是本文却给出了这么一种整体的框架结构图,在当今BOT日益被广泛运用,却失败案例比比皆是的时代,无疑给带来一缕清新的阳光,应该说是对企业,特别是这些已建立信息系统平台的企业或是那些打算搭建自己的信息系统平台的企业无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当然了,因为BOT项目的实施设计到很多的利益相关方,还可以从政府的角度来考虑搭建适合政府部门的风险管理系统,抑或是适合其他相关方的风险管理系统,本文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回顾本文,依此类推,可能所有的风险管理系统基本流程都是一样的,如图8所示,但涉及到具体的细节可能不一样,总是因具体情况而异的。
图8风险管理流程
参考文献
1 沈建明.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1,80
2 马兰.基于BOT融资模式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2005:10
3 李红亮.BOT项目融资的风险管理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5:13
4 沈健明. 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1-15
5 璐顾. 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6 郭捷.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BT模式风险管理实证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54
7 张鹏.项目融资风险管理[D].武汉:武汉大学,2005:29
8 陶履彬,李永盛,冯紫良等.工程风险分析理论与实践[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18
9 杨亚岐.BOT项目融资的风险管理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05:24
10 姚亮,周晶.BOT项目风险及来源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2002(t0)
11 武涛.高速公路BOT项目投资风险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07(7)
12 郑永生,赵吉柱.公路BOT项目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析及防范[J].集团经济研究.2007,(230):179.180
13 David Baccarini,Richard Archer.The risk ranking of projects:a methodolo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1,(19):139·145
论文关键词:风险管理系统
一、引言
1.1BOT的概念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翻译为“建设-运营-转让”。BOT实质上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政府对该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可以有所限制,但保证私人资本具有获取利润的机会。整个过程中的风险由政府和私人机构分担。当特许期限结束时,私人机构按约定将该设施移交给政府部门,转由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
1.2BOT的特点
从BOT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BOT具有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特色,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BOT能够保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BOT项目的大部分经济行为都在市场上进行,政府以招标方式确定项目公司的做法本身也包含了竞争机制。作为可靠的市场主体的私人机构是BOT模式的行为主体,在特许期内对所建工程项目具有完备的产权。这样,承担BOT项目的私人机构在BOT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完全符合“经济人”假设。
另一方面,BOT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这就是和私人机构达成的有关BOT的协议。尽管BOT协议的执行全部由项目公司负责,但政府自始至终都拥有对该项目的控制权。在立项、招标、谈判三个阶段,政府的意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履约阶段,政府又具有监督检查的权力,项目经营中价格的制订也受到政府的约束,政府还可以通过通用的BOT法来约束BOT项目公司的行为。
1.3实施BOT的步骤
1.项目发起方成立项目专设公司(项目公司),专设公司同东道国政府或有关政府部门达成项目特许协议。
2.项目公司与建设承包商签署建设合同,并得到建筑商和设备供应商的保险公司的担保。专设公司与项目运营承包商签署项目经营协议。
3.项目公司与商业银行签订贷款协议或与出口信贷银行签订买方信贷协议。
4.进入经营阶段后,项目公司把项目收入转移给一个担保信托。担保信托再把这部分收入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二、BOT风险
BOT项目中的风险是指在BOT项目中的特许、建设、运营、移交四个阶段里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风险识别是指对在BOT项目融资中尚未发生的、潜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地、连续地认识和归类,并分析产生风险事件的原因;风险管理是指BOT项目融资中的参与各方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以项目发起人和项目公司对风险能否控制为标准,可将风险划分为系统外风险和系统风险,我们通过树型结构图可以看出项目所面对的风险是相当复杂的,见图1:
图1风险划分
从图1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个企业在实施项目时所面对的风险之多,由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全新的系统来对风险进行管理。
三、BOT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内容,任何BOT项目,万无一失的情况是不存在的,事实情况是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对风险加以识别的目的,在于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按一般的风险分担原则确定风险由最有能力承担的一方承担,并通过对此风险的管理,达到控制、预防风险的目标,从而使BOT项目顺利实施。可见,风险识别是前提,风险评估是重点,风险控制是目的和归宿,而风险管理是基础,贯穿于整个过程。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2进行说明。
图2关系图
四、风险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现在我们从一个企业的角度出发,来搭建企业的BOT风险管理系统,首先就是要做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风险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是由数据库模块、风险的识别与评价模块及风险控制模块三部分组成的,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可以用下图说明,见图3:
图3风险系统
4.1数据库模块
数据库模块由两部分组成:专家系统库和风险控制库。
4.1.1专家系统库
1.概念: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智能特点的计算机程序,它的智能化主要表现为能够在特定的领域内模仿人类专家思维来求解复杂问题。因此,专家系统必须包含领域专家的大量知识,拥有类似人类专家思维的推理能力,并能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箭头方向为数据流动的方向。专家系统通常由人机交互界面、知识库、推理机、解释器、综合数据库、知识获取等6个部分构成。
图4专家系统结构图
知识库用来存放专家提供的知识。专家系统的问题求解过程是通过知识库中的知识来模拟专家的思维方式的,因此,知识库是专家系统质量是否优越的关键所在,即知识库中知识的质量和数量决定着专家系统的质量水平。一般来说,专家系统中的知识库与专家系统程序是相互独立的,用户可以通过改变、完善知识库中的知识内容来提高专家系统的性能。
推理机针对当前问题的条件或已知信息,反复匹配知识库中的规则,获得新的结论,以得到问题求解结果。
在这里,推理方式可以有正向和反向推理两种。正向推理是从前提条件匹配到结论,反向推理则先假设一个结论成立,看它的条件有没有得到满足。由此可见,推理机就如同专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知识库就是通过推理机来实现其价值的。
人机界面是系统与用户进行交流时的界面。通过该界面,用户输入基本信息、回答系统提出的相关问题,并输出推理结果及相关的解释等。
综合数据库专门用于存储推理过程中所需的原始数据、中间结果和最终结论,往往是作为暂时的存储区。
解释器能够根据用户的提问,对结论、求解过程做出说明,因而使专家系统更具有人情味。
知识获取是专家系统知识库是否优越的关键,也是专家系统设计的“瓶颈”问题,通过知识获取,可以扩充和修改知识库中的内容,也可以实现自动学习功能。
2.工作流程:用户通过人机界面回答系统的提问,推理机将用户输入的信息与知识库中各个规则的条件进行匹配,并把被匹配规则的结论存放到综合数据库中。最后,专家系统将得出最终结论呈现给用户。
4.1.2风险控制库
风险控制库包含两个子库:风险控制过程子库和风险控制结果子库,它们的结构如图5所示:
图5风险消减数据库结构
有效性与可行性分析表:分析控制措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成本分析表:对控制措施进行成本与收益分析。
人员责任分配表:安排适当的人员进行措施的落实。
维护需求表:监督措施的顺利实施。
控制措施评价表:对控制措施的结果进行评价。
控制结果表:描述采取控制措施以后的对企业造成的结果进行分析。
4.2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模块
4.2.1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对企业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换言之,就是要确定企业正在或将要面临哪些风险。
4.2.2风险评估
在风险评估之前,必须准确定义风险的主要元素及其相互关系。
资产:对组织有价值的任何东西。
威胁:对组织或系统产生危害的有害事件的潜在原因。
薄弱点:是一个资产或资产组能够被威胁利用的弱点。
风险评估:识别信息安全风险并确认其大小的过程。
风险评估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
图6风险评估的流程图
图6中,风险的计算是按以下公式计算的,风险(R)是以资产(A)、威胁(T)、薄弱点(V)、和已有安全措施(C)为自变量的一个函数。即:
R=F(A,T,V,C).........................................................................................公式1
在实践过程中,一般通过
R=F(P,I)............................................................................................................公式2
来测量风险,其中P为威胁利用薄弱点对资产或资产组产生影响的潜在可能性,I为威胁利用薄弱点对资产或资产组可能造成的影响。公式中的P或I的值相对便于评估,而且在P和I的评估过程中都必须考虑资产、威胁、薄弱点和已有控制这四个因素,所以说公式2以便于测量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公式1的函数关系。
4.3风险的控制模块
风险控制涉及到确定风险控制策略、风险和安全控制措施的优先级选定、制定安全计划并实施控制措施等活动。要控制风险,就必须实施合理措施,忽略或容忍风险显然是不可接受的。在组织选择并实施风险评估结果中推荐的措施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风险控制策
略。
就应对风险的途径来说,有以下几种选择:
1)降低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实际上就是力图减小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和带来的影响。
2)规避风险—有时候,组织可以选择放弃某些可能引来风险的业务或资产,以此规避风险。
3)转嫁风险—将风险全部或者部分地转移到其他责任方。
4)接受风险—在实施了其他风险应对措施之后,对于残留的风险,组织可以选择接受。
所以,企业在面对风险时,可以选择以上措施来应对,但有一点需要明确,面对许多已识别的风险,组织很难对所有的风险一视同仁。风险大小、严重程度、紧迫性、所需资源总是有所区别的,故企业应该对所有风险设置优先级,如果是严重影响了企业生存的,应该放到最前面,同时,在资源提供和相关支持上也要优先给予。当然,因为各个企业的环境和现实状况不同,这就决定了在选择风险控制策略上的多样性。应对风险,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合适的技术、恰当的风险控制策略,以及非技术性措施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风险控制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
图7风险控制的流程图
七、总结
本文站在一个企业的角度来建立应对BOT风险的管理系统,从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到具体的功能实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然了,本文只是提供一个理论的框架,具体到一些功能算法的实现,比如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及物理设计,以及运用算法(比如C或C++程序设计)来实现风险的评估,即优先级的确认等,没有给出相应的结构图和编程算法,但是本文却给出了这么一种整体的框架结构图,在当今BOT日益被广泛运用,却失败案例比比皆是的时代,无疑给带来一缕清新的阳光,应该说是对企业,特别是这些已建立信息系统平台的企业或是那些打算搭建自己的信息系统平台的企业无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当然了,因为BOT项目的实施设计到很多的利益相关方,还可以从政府的角度来考虑搭建适合政府部门的风险管理系统,抑或是适合其他相关方的风险管理系统,本文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回顾本文,依此类推,可能所有的风险管理系统基本流程都是一样的,如图8所示,但涉及到具体的细节可能不一样,总是因具体情况而异的。
图8风险管理流程
参考文献
1 沈建明.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1,80
2 马兰.基于BOT融资模式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2005:10
3 李红亮.BOT项目融资的风险管理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5:13
4 沈健明. 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1-15
5 璐顾. 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6 郭捷.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BT模式风险管理实证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54
7 张鹏.项目融资风险管理[D].武汉:武汉大学,2005:29
8 陶履彬,李永盛,冯紫良等.工程风险分析理论与实践[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18
9 杨亚岐.BOT项目融资的风险管理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05:24
10 姚亮,周晶.BOT项目风险及来源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2002(t0)
11 武涛.高速公路BOT项目投资风险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07(7)
12 郑永生,赵吉柱.公路BOT项目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析及防范[J].集团经济研究.2007,(230):179.180
13 David Baccarini,Richard Archer.The risk ranking of projects:a methodolo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1,(19):139·145
Abstract: BT (build-transfer) is the widely used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mode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infrastructure project construction.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this mode has speeded up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western countries, promot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lleviated the pressure the government. BT mode began to appear in china in the 1990s. Different BT projects in different regions, different industries have their own emphasis. Domestic BT project has been in constant innovation and exploring a kind of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ode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example, Shenzhen Metro adopted "investment+design+build general contract return" of BT mode in Shenzhen; Fuzhou Metro adopted a new mode of "capital+BT".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the BT project experience of a large state-owned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his paper explores a new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pattern introducing industry fund into BT project.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on implementing the mode are presented.
关键词: BT项目;产业基金;投融资
Key words: BT project;industry fund;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中图分类号:T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6-0074-03
0 引言
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表明,基础设施的能力是与经济产出同步增长的——基础设施存量增长1%,GDP就会增长1%,各国都如此。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由政府主导、以财政支持、以银行信贷为主的传统基础建设投融资模式已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需求。因而引入社会资本,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成为有效缓解政府财政压力,降低工程造价,改善运营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一种从BOT方式演变而来的BT模式正在我国被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所采用。
1 BT模式产生的根本原因
BT模式作为一种投融资模式,其出现和发展有其必然的原因,可从供、需、双方共同利益三个角度分析:
1.1 项目发起方——政府部门角度。决定采用BT模式进行融资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建设资金短缺。随着经济发展,政府希望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而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重点领域。但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矛盾越发突出,负债发展、向社会资本融资成为必然选择。特别是一些不具备收费和盈利能力的城市基础设施采用BT模式是最佳选择。
1.2 项目投资方的角度。投资方选择BT模式也有其现实的原因。
从国内已经操作成功的BT项目来看,BT项目的投资方大部分是一些具备一定融资能力的相关领域的建筑商。而国内当前建筑市场由于门槛较低,造成整个建筑市场的竞争呈现白热化,同质化的竞争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建设施工的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而BT模式的出现恰好迎合了这些具备一定融资能力的建筑企业的需求,保证了建设项目的合理利润,通过投资带动施工的方式为参与的建筑企业开拓了新的发展道路。
1.3 双方共同的角度。过去传统的建设管理模式管理层级多,手续复杂。以一个投资规模为100亿元的地铁项目为例,采用传统的建设管理模式,从监理招标到设计招标、设备招标、土建招标到四电、装饰装修工程招标,约需一年半左右的时间,管理支出非常大,企业投入的成本也十分巨大。采用BT模式,即为政府节约了管理成本,把这些专业化的工作交给专业性的公司去做,把政府的职能转化为企业的职能、义务或责任,同时也为企业节省了成本,实现了政府与企业的双赢。
2 BT项目引进产业基金的意义和可行性
由于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国务院对政府的城司等地方融资平台清理,政府融资困难,为此地方政府积极寻求与央企合作。但同时国务院国资委对央企资产负债率的监控,导致央企建筑公司仅依靠自身的资金实力进行市场开拓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随着金融市场化的进程,金融新产品、牌照逐步放开和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银行业等金融机构需要开拓新的金融业务模式参与激烈竞争。因此,施工企业、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三方面均需要以创新的模式适应上述市场环境变化,以求获得发展。引进产业基金的模式来参与BT项目投融资建设即是创新模式之一。BT模式的合法性已初具雏形,虽然迄今尚无BT项目的专项立法,但在2003年,建设部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的文件明确提出“鼓励有投融资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对具备条件的工程项目,根据业主要求,按照建设-转让(BT)……等方式组织实施。”该文件对BT模式持明确的鼓励态度。将产业基金引入BT模式,是基于BT模式的一种创新。其法律依据散见于《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以及建筑、招投标、信托、证券、基金等法律法规,是我国法律所允许的,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可行的。
3 产业基金交易的基本模式
图1所示的模式涉及多个法律关系:即具有投融资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以下简称XX公司)要和信托公司(或其所属子公司)通过签署《框架合作协议》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或其所属子公司)通过《信托合同》发行信托计划(XX公司和外部投资者认购);基金管理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仅持小部分合伙份额,信托计划的投资者共同委托信托公司为信托资金的受托管理人作为有限合伙人,持绝大部分合伙份额(例如95%以上),它们双方通过签署《合伙协议》设立有限合伙企业,即产业基金公司;然后,产业基金以绝对控股BT项目公司的方式再加入到原有BT承包合同体系中来。
4 各参与方核心职责和权利义务的分担
在如图1所示的整个模式中,涉及的参与方众多,包括:BT项目业主、BT项目投资人(同时是项目的总承包商、劣后基金投资人)、基金管理公司、基金公司、项目公司、外部投资者、总承包商、分包商以及银行等。其中,区别于普通的工程总承包,以及区别于普通BT承包合同,该模式下主体的最核心的参与方是BT项目设计施工工程总承包人、基金公司和项目公司,该模式的所有法律关系链条都由这三者来连接。因此,理清三者在BT项目中的核心职责和权利义务就尤其关键。
4.1 项目公司的主要职责 项目公司由基金公司实际控制,其核心职责为:
①负责项目的建设管理;
②负责项目的具体融资安排和投资进度管理;
③负责项目的验工计价;
④负责项目资金的收付。
4.2 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人的主要职责 ①负责相关建安工程、机电设备购置及安装集成项目的设计施工总承包;②按照约定施工、竣工、交付并在质量保修期内对工程责任缺陷承担保修责任;③建立健全建设管理体系,配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业主的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风险等监督、检查工作;④负责领导、指挥、协调、检查各标段施工单位,对工程工期、安全、质量、文明施工、施工风险等进行直接管理。
4.3 基金公司的主要职责 ①负责发行信托计划或通过其他融资最终为项目提供融资;②依《公司法》的规定,履行作为项目公司控股股东的职责。
5 项目业主对本模式的认可与实施
鉴于引进产业基金的模式非传统的BT模式,有的项目可以一开始招标产业基金就与投资人组成联合体共同进行投标的模式(以下简称为联合体模式);有的项目是在投资人中标BT项目后,实施的过程中引进了产业基金融资(以下简称为投资人参股模式),但无论是上述哪种模式,都必须由项目业主进行认可,形成业主方、融资方和设计施工总承包方的三方法律关系。因此,笔者认为:
5.1 投资方应就引进产业基金参与BT项目事宜积极与项目业主进行沟通,促使业主认识、理解和接受该等交易的法律安排,以规范各方在BT项目项下的合作。
5.2 与项目业主沟通时,应注意下列问题:①引导项目业主与XX公司、基金公司三方共同签署《BT合同》;②明确由项目公司/产业基金承担项目融资责任,承认项目公司/产业基金的管理,并向项目公司/产业基金进行回购。③不同BT模式下投资、建设主体的资质和职责问题:1)联合体模式:产业基金并不具备工程建筑企业资质,它主要负责融资;确认XX公司的资质即可代表联合体的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资质,并负责工程建设。2)基金公司、工程总承包人职责分担模式:基金公司为BT项目的实际控制人,经业主同意划分基金公司和工程总承包人责任:基金公司承担投融资、验工计价和资金收付责任,建设管理及建设承包责任由总承包人承担。
采用联合体模式可以在BT项目开始招标时就能与项目业主沟通,取得其对模式的认可,比较主动,能够避免中标后再向项目业主沟通带来的被动局面,但该模式需与政项目业主投标前进行沟通确认联合体资质问题。
6 政府其他监管机构的沟通、认可
鉴于BT项目还将涉及到政府除业主外其它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因此应积极与这些监管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发展和改革部门、审计部门、税务部门、安全监管等机构)就引进产业基金参与BT项目模式下各个法律主体的职责安排等等事项进行沟通,促使其认可相关安排,以免在政府部门监督检查时因为不理解而造成工作被动。
7 规范各参与公司的管理
引入产业基金参与BT项目后,如前图所示的基金管理公司、基金合伙企业(产业基金)、项目公司等均不再是XX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每个公司均需要严格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法律的规定,以及各公司章程、股东协议等文件的约定规范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这是整个管理模式合法运行的基础。因此应该促使项目公司的经营管理与其由产业基金控股在形式和内容方面保持一致。
就规范管理事宜,建议注意下列问题:
①在基金管理公司层面,XX公司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基金管理公司章程及股东协议(或其他合作协议)的约定,通过行使股东权,通过提名的董事会/监事会/投资决策委员会/投资顾问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的成员行使表决权,来参与基金管理公司/产业基金的经营管理和投资
决策。
②在产业基金层面,XX公司可以按照《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及《合伙协议》的约定,参与产业基金重大事项(如合伙协议修改、入伙、退伙等事项)的决策。而产业基金的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如对项目公司35%的自有资金的注入、工程项目的回购移交等重大事项则只能通过基金管理公司和合伙企业决定。
③在项目公司层面,XX公司不能控股,只能按照《公司法》和项目公司章程的规定,以及出资比例(如10%)行使参股权,按照出资比例提名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参与项目公司的决策和经营管理,不能直接决定项目公司的管理人员和决策事项。
④就项目公司而言,由于其并非XX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需要按照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及其他组织文件独立、规范运营。
8 结语
在BT模式广泛应用于国内基础建设市场的情况,如何合法合规寻求新的创新投融资模式来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是施工企业、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三方面均需研究的课题。BT项目引入产业基金的投融资模式成功的核心条件是合作方的投融资能力,产业基金融资模式大多以发行信托计划为主要融资模式。如何规范合作方的融资行为,判断信托计划的经济型、可行性、融资能力、履约能力仍需进一步研究。宁波杭州湾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成功采用了BT+产业基金的投融资模式,这种成功模式是可以复制的,也是解决当前地方政府融资难、央企资产负债率高、金融机构需要开拓新的金融业务的可行模式之一。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M].中国财政经济出报社,199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S].2003.
[3]陈湘生等.BT模式在深圳地铁5号线工程中的应用与创
新[J].铁道建筑,2012(3).
[4]张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BT项目融资模式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郑卫.BT+产业投资基金模式在基础设施融资建设领域的
评选出的10名十佳总会计师(排名不分先后):
杜建华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主要业绩:以效益为中心,以财务管理和资本运营为两条主线,实现基础管理规范化、财务管理合理化、管理手段现代化;创新生产经营理念,推动公司整体发展;运用“三化管理”与“三本运作”的新手段、新方法,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承担重大企业改制和财务改革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励有:《实施资金集中管理新模式的做法》、《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2006年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陈书堂山西省电力公司总会计师
主要业绩:研究政策,利用政策提高了资产质量,降低了经营风险;依法理财,财务集约化管理效果明显;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提高了公司控制力;积极疏导电价矛盾,推动煤电联动方案出台,提高了公司经济效益。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励有:主持《山西电价问题研究》一书的编写,参与《财金新词典》一书的编写。先后曾获得“湖北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电力系统各种奖励十多项。
张忠义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
主要业绩:加强资金管理,建立资金使用预警制度,对大集团资金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探索资本运作,使集团公司资本运作方式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建立大集团体制下的经营管理体制和财务运行机制,有力地保证了经营目标的实现。1993年5月撰写《完善企业经营承包政策的建议》,编入《中国经济文库》。1996年主编了《煤炭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一书,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2001年获得山西省煤炭系统先进工作者,2003年由大同市政府授予“大同市劳动模范”,2005年山西省财政厅授予“山西省杰出会计工作者,”2006年,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个人一等功”。
廉贤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
主要业绩 全力组织国阳公司上市工作;积极研究、创新成本管理方法,强力推行岗位价值精细管理;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财务监督;加强资金筹措,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资本运营;努力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合理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参与企业的改制和改革工作。主要奖励有:2004年3月获“山西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2007年5月获“全国煤炭经济研究先进工作者”称号,12月获“2007中国总会计师年度人物奖”。
邢崇荣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副总经理、董事
主要业绩:灵活运用资本运营方式,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推进经营管理创新,提升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加大企业经营改革力度,改革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全面履行总会计师职责,充分发挥总会计师在企业全面运营与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决策者与组织者的作用。在《中国总会计师》、《会计之友》杂志等刊物发表的论文《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财务管理体系》、《积极探索中国煤炭集团企业大财务管理模式》等多篇。多次获得“优秀青年领导干部”、“财会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年被中国总会计师杂志社、中国CFO国际峰会组委会、中国总会计师网评为“2006中国总会计师年度人物”;2007年被中国总会计师杂志社、中国国际财务战略管理研究会评为“2007年度十大财智人物”。
贺代将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总会计师
主要业绩:建章建制,完善财务制度建设;积极组织全集团开展清产核资,推动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在集团公司全面推行了会计电算化运用;推进集团土地资产处置工作;推行精细化管理,探索项目成本管理模式,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提高了集团成本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有力支持了集团高速发展。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励有:《我省国有建筑企业路在何方》、《加强项目施工的成本控制,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等,2005年和2006年荣获山西建工集团、省财政厅、省国资委颁发的“优秀经营管理工作者”等多种奖项。
夏苏萍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董事、总会计师
主要业绩:组织制定集团资金管理策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参与企业班子重大的经营活动决策和组织实施;致力于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套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培养了一批精通业务,德才兼备的财务骨干队伍。1996年11月编写了《煤炭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一书,该书已被作为全国煤炭行业高级学校教材。2005年5月《夯实利润基础,增加现金流量,保障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2001年以来先后获得“省煤炭系统先进女职工”,山西省“三好”女职工,“太原市劳动模范”,“太原市优秀企业家”,“山西省优秀企业家”,太原市“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席金龙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
主要业绩:组织修订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了财务预算制度;合理筹措营运资金,努力降低资金使用成本;积极筹划税收,增加企业经济效益;规范价格管理,创新开拓市场模式。2007年全年完成销售收入29.29亿元,实现利税14.06亿元,连创历史新高。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励有:《山西省集体商业会计制度》、《以改革求发展以管理求效益》等。2000年省财政厅授予“全省先进会计工作者”、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三等功;2004年参与创造的“以提升品牌竞争力为核心的有效管理”获国家级一等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
王锦友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主要业绩:组织编制了集团“十五”、“十一五”发展规划;构建了“集团公司――工程公司――区域性指挥部――一次性指挥部――工程项目部”五级经济运行的集团经济运行体系,实现了集团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推进项目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加强资金管理,贯彻“低成本”战略。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励有:《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运行机制》编入第三届全国工程建设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工程项目责任成本预控机制的建立与运行》分别录入第十届“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集”,并获得多项全国行业创新成果一等奖、二等奖。2006、2007年连续两年获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财会工作先进个人奖;2007年还获得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审计工作先进个人表彰奖励。
蔚振廷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党委常委、总会计师
主要业绩:狠抓会计基础管理工作;试行会计电算化,获2007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会计电算化大赛特别贡献奖;连续十三年实现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积极参与和承担重大企业改制和财务改革工作;2006年主持“山西省煤炭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试点工作”,通过预验收,在全省推广实施。获得的奖励有:霍州矿务局授予“优秀管理者”、省总工会授予“财务工作竞赛积极分子”,获山西煤炭工业局“先进财务工作者”、山西省政府授予“债转股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个人二等奖”。
评选出的5名优秀总会计师(排名不分先后):
秦永虎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主要业绩:致力于财务制度建设,创新财务管理手段;积极推进精细管理,注重财务信息化建设;积极参与集团改制上市工作;注重财会理论研究和自身理论素质的提高。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励有:先后承担了集团公司的多项课题研究,15篇。2005年主持研究的《财务预算理论与施工企业实际相结合有关问题的研究》获中国铁道财会学会软科学课题成果二等奖。2005年被财政部选拔为“财政部首期会计领军人才”培训班学员,2007年4月被太原市科技学会、太原市经委、太原市国资委联合授予2006年度“讲创新比贡献”科技标兵。
韩珍堂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主要业绩: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落实竞争力目标;加强成本管理,依靠科技进步挖潜增效降成本;加强资金管理,保障资金供应;强化投资前期管理,实施投资过程控制;加强长期股权投资管理;加大政策研究力度,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强化纳税筹划和土资产的管理。2002年参与国有特大型企业分配机制的改革与实践,获山西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2003年荣获太钢“2003年度劳动模范”,2005年获太钢2005年度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2007年获钢铁工业协会“2007年一等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获太钢“2007年度特级劳动模范”,2008年4月获太原市“五一”表彰,荣记“个人一等功”称号。
贝瑜山西省交通建设开发投资总公司总会计师
主要业绩:勤于运筹,积极引资融资,为多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114亿元,保障了重点公路工程顺利建设;严于监管,有效防范了资金风险;忠于职责,确保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精于管理,谨于防范,坚持长期开展全方位内部控制检查与评价,增强了风险抵御和防范能力。获得的奖励有:2005年荣立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一等功;2006年获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五一劳动奖章”称号等。
贾凤鸣山西天脊煤化工投资有限公司副总会计师、计财部部长
主要业绩:积极参与公司改制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组织清产核资,为公司股份制改造创造了条件;积极推进公司上市,为公司顺利上市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获得的奖励有:2005年至2007年连续三年被天脊集团评为“优秀管理干部”,2006年天脊集团给记个人一等功,2007年长治市总工会授予个人二等功。
蜀道难,自古有“难于上青天”之说。但一千多年后的2014年7月1日,搭乘正式开通的宜万铁路动车,从武汉出发不到7小时就能抵达山城重庆。
宜万铁路全长377公里,是世界上施工难度最大的铁路之一,也是贯通中国东、中、西部的重要交通纽带。宜万铁路工程总投资约166.6亿元,包括铁路建设基金65.7亿元、亚行贷款5亿美元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60亿元。
与宜万铁路类似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遍布全中国。但与国际相比,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主体、资金来源和投资运营方式都比较单一。
处于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新四化”阶段的中国,如何促进基础设施的发展,为经济繁荣提供一个有效的支撑,探索具备投资效率的基础建设融资模式至关重要。
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正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致力探索的方向。PPP通常适用于“使用者付费”,且价格调整机制灵活、市场化程度较高、投资规模较大、有长期稳定需求的项目。
此前不久,财政部发文征求关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有关问题的意见。该文件指出,积极引进和应用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要求的一项体制机制变革。
目前,首批共计80个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社会投资的项目已由国家发改委审批,并进入招标程序。
PPP操作探索
“PPP的操作模式,其实我们一直在探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张中华对本刊记者说,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较多采取BT、BOT模式。
1984年,自当时的土耳其总理厄扎尔首先提出用BOT方式建造电厂的概念以来,BOT项目融资模式在世界范围内逐步流行,各国都在积极实践。
BOT是Build(建设)、Operate(经营)和Transfer(移交)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是一种有限追索性质的项目融资方式,其主要内容是由项目东道国政府或所属机构提供一种特许权协议作为项目融资的基础,由外国或本国私营公司作为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安排融资、开发建设项目,并在特许经营期内经营项目、获取商业利润,最后根据协议将项目移交给东道国政府。
广西来宾B电厂是中国的第一个BOT试点项目。20多年来,BOT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不断得到深化,各种各样的BOT衍生模式如BT等相继出现。BT,即建设――转移,项目建成后就移交给政府,政府按协议向项目承包商支付项目总投资加合理的回报率。
据介绍,湖北在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基础建设领域已具备经验。如武汉机场高速、长江二桥是国内较早引入民间投资的项目。二七长江大桥则引入了BT方式建设。此外,武汉地铁公司属于法人团体特许经营模式,而楚天高速(600035,SH)则以上市公司方式吸收民间资本。
与BOT、BT过程中私人资本短期行为相比,PPP可以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特别适合于投资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投资收益稳定的一些项目。
PPP推出后,在国家发改委80个首批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社会投资项目表中,涉及武汉及华中地区的项目有: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湖北省嘉鱼长江公路大桥、湖北省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湖北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湖北赤壁长江公路大桥、湖北清江姚家坪水电站。
“PPP项目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是政府和企业双向选择、双方博弈的过程。” 湖北省财政厅金融处副处长龚运海说,发挥PPP模式的积极作用,需要在制度设计、机制完善、能力建设、市场培育等方面开展长期工作。
单一投资方式
在龚运海看来,从1994年起,直至20年后的今天,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主体、资金来源和投资运营方式都较单一。
1994年5月7日,连接英国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的英吉利海峡隧道正式通车。
这条历时8年多、耗资约100亿英镑的海底铁路隧道,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欧洲各大城市之间往来,也对欧洲一体化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鲜为人知的是,英吉利海峡隧道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利用私人资本建造的工程项目。1986年,英法两国10家公司和5家银行组成的集团公司――欧洲隧道公司,作为项目发起人,以BOT(建设-运营-移交)方式开始融资建设。
一年后,融资方式改为股票、银行贷款,后者扩大到全球200家银行,风险由业主――欧洲隧道公司承担。英法两国政府仅赋予这家公司一个有限期的海底隧道开发经营权,在财政与税收上没有给予任何资助和优惠。
也正是从1994年开始,这种新型项目融资方式便引起了金融科班出身的龚运海的好奇。多年来他一直在关注和探路如何在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多元化资金。
“我们的基础设施投资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是投资主体相对单一。”张中华说,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主体是政府、准政府机构,如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虽是法人组织,由于政府对其偿还债务有隐形担保,形成了政府的“或有债务”。
而在资金来源上,基础设施投资债务资金占比大。除了财政资金,主要通过融资平台向银行借款。也有发行债券方式,但主要还是由中央政府债券,现在只有少数的地方政府获准自发自还。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在实际操作中,政府直接的行政管理难免会出现投资效率不高的问题。
此外,财政资金的运用也出现压力与矛盾。“财政主要还是要用来保稳定,保民生。但现在财政资金用的是撒胡椒面的方式。”龚运海认为,财政资金应该集中做几个大项目,不能大包大揽。
“当经济周期性和结构性下行时,地方政府财政注定陷入困境。” 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刘煜辉主任指出,构建地方政府市场化融资机制是解决地方财政困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龚运海介绍,湖北多年来采取引入外资的方式缓解财政压力,如每年吸引1亿多美元的外资投入医疗、职业教育和环境保护。此外,武汉天河机场换乘中心的建设由法国开发署在资本市场上融资转贷引入1亿欧元,汉口黄浦路轨道交通用的则是日本资金。
“国内银行贷款利率高达5.98%,如果加上其他支出,可能就会突破6%,甚至是10%。”龚运海介绍,与中国高昂的融资成本相比,国外资金成本利率一般在2%左右,超过3%的很少。
改革开放初期,武汉市首先得到的是港澳台的投资,紧接着就是日本投资。日本进出口银行当时贷款给中国的资金年利率0.75%,使用期限40多年,宽限期十多年,湖北通过这一渠道做了不少项目。
“建设的资金应该多元,民营资本和三万多亿的巨额外汇储备量,也可以用来投资建设”龚运海说。
PPP无关经济刺激
张中华是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专家,他对“债务激增将引发PPP大潮”的说法持否定态度。
“首先,要了解基础设施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这是中国全面深化机制体制改革的要求下,投融资机制体制改革的重点。”他说。
1994年,世界银行发表《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年度报告。报告考察了基础设施与发展的联系,探讨了发展中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服务的提供及其质量的方式。
这份报告认为,基础设施可以为经济增长、减轻贫困和环境可持续创造重大收益。一般来说,基础设施存量每增长1%,GDP就会增长1%。缘于此,发展中国家每年将其国民产出的4%,也就是投资总额的1/5,投向基础设施建造,在运输、电力、电信、水利和卫生设施,以及废弃物的排放等经济基础设施提供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然而,相对于生产现代化、多样化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相对于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趋势,这种每年高达200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仍嫌不足。那么,仅仅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数量是否就是对这种不足的全部解答呢?
报告在上述关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作用、成就和需求的论述后,推出重要结论:投资数量并不是政策关注的唯一中心,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改善则更为重要,要改善基础设施营运机制,推进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
“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初期,必须要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使经济获得较快发展,早期发展经济学包括经济起飞理论都强调基础设施投资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张中华指出,中国当前虽建有大量基础设施,实际上非常不完善。如交通拥挤、断电限电、城市内涝等,甚至是城市生态环境、食品安全、污水处理、雾霾治理等等,都需要有基础设施作为条件。
“结合当前情况,中国怎样促进基础设施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支撑,依然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张中华说,当前关键是使基础设施投资结构更加优化、注重效率、进行有效配套的发展。
“放开基础设施建设,在过去是没有的。基础设施的很多项目,过去都由国家垄断,但现在财政没有那么多的资金,速度和改革发展不匹配,所以要吸引社会资本进来。“龚运海指出。
【关键词】融资租赁;电网建设;融资
一、引言
进入“十二五”期间,我国对电网建设提出了新的规划,在输配电网建设、智能电网和绿色电网打造以及农村电网的改造升级上对两大电网公司都有了进一步要求。在过去的电网建设融资中,内部融资、商业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等传统融资模式占主导地位,但由于电网的建设周期较长且投资需求巨大,建设资金不足、融资成本较大的难题仍无法破解。随着建设项目的进一步扩大,解决建设资金缺口、降低融资成本、寻找新的融资渠道已成为电网建设项目重点关注的问题。从电网建设角度看,融资租赁集融资和融物为一体的实质特征,不仅能够解决资金紧缺问题,对保障电网运行统一调度、安全运行的需要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电网建设对于寻找新融资渠道的要求。
二、目前电网建设项目的融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网公司市场化经营的发展,我国逐渐取消了对电网公司的直接财政拨款,从两大电网公司目前的融资方式上看,内部融资、商业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等传统融资模式占主导地位。综合分析,我国电网建设项目的融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从融资结构上看,融资渠道单一、融资范围狭窄。(2)从融资环境上看,利率风险加大、融资成本增加。(3)从自身发展上看,缺乏融资活力、被动接受融资。
三、融资租赁应用于电网建设项目的优势探讨
1.宏观环境的支持
(1)融资租赁在国内外发展日趋成熟。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在发达国家,融资租赁业务得到迅速扩展,其在信息设备、工程机械、飞机、船舶、医疗设备等领域的租赁交易额占全部交易额的50%—80%,使融资租赁已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在融资租赁业务的不断推广下,其在发展中国家的渗透率和市场占有率,也呈不断扩张的趋势。我国的融资租赁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融资租赁业务起步较晚,发展现状还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程度,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和相关法律政策的健全,融资租赁业务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融资租赁在国内外的发展日趋成熟。(2)融资租赁获得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为保障融资租赁的健康发展,我国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地方性政策制度也给予了融资租赁大量的支持。国家颁布的《合同法》和《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对融资租赁业务的开展做出了详细规定,并进一步保障了出租人对租赁物的所有权。(3)开展融资租赁符合电网建设融资的发展趋势。进入“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电网建设规模迎来新一轮的黄金高峰,寻找新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探索多元化投资方式以填补建设资金缺口,更加成为两大电网公司建设融资的重点问题。融资租赁将融资与融物功能相结合,承租人可以通过分期偿付租金的方式,直接获得整个租赁期间租赁物的经济效益和增值利益,对灵活开展建设融资,合理控制融资成本,规避利率带来的融资成本增加风险都具有积极意义。
2.微观主体的需求
(1)电网建设项目符合融资租赁的应用条件
1)电网设备适用于作为租赁标的物。在电网建设项目中,大部分资金投资于电网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购置。从融资租赁对租赁物的相关限定上看,这些电线电缆、电气装置等电网设备都属于实物资产,拥有独立的产能,使用年限较长、价值较大,且其使用权可以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作为非消耗性的企业建设实物,能够一直保持其原有形态直至达到使用年限报废。
2)电网公司满足承租企业的相关要求。作为承租电网设备的承租方,电网公司拥有雄厚的经营实力、较好的资信条件,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中能够保持持续的生产能力,是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的承租企业。从出租人的角度看,与电网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不仅能够保障其持续稳定的租金收入,还有利于建立长期的商业合作关系,以支持其自身的投资销售和经营扩张。
(2)基于承租人融资的潜在受益。在选择融资渠道时,承租人不仅要考虑资金规模的可融资程度,还应该综合分析融资方式的各项潜在受益因素,以寻求融资价值的最优化。
1)以融物代替融资,解决建设资金缺口。在电网建设项目中,大部分资金用于电线电缆、变压器等电网设备的购置,无论采取融资租赁还是银行贷款等筹资方式获得资金后购买电网设备,最终的目的都是获得设备以完成建设。然而融资租赁的引入能够避开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带来的繁杂资格审查和手续,相对较长的租赁周期缓解了电网企业巨额的资金压力。同时,直接融物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用资金购置过程中产生的不合规消费,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取得设备的透明度和合规性。2)采用多元化融资方式,合理规避融资风险。融资租赁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相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特性,保障了使用的稳定性,为电网建设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同时,预先约定的租金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通货膨胀、利率提高等因素带来的融资风险,电网公司不用因为市场环境支付额外的融资负担,融资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合理的计划安排。3)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灵活开展纳税筹划。我国税收相关政策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可作为自有固定资产在所得税前提取折旧。在这一规定支持下,电网公司可以更灵活的根据自身需求开展纳税筹划,以降低应纳税所得额的方式,灵活开展纳税筹划。4)调整融资租赁表现形式,主动优化财务结构。根据承出租双方的需求和协调,融资租赁的表现形式可以灵活多样。通过利用灵活多样的融资租赁表现形式,能够融入电网公司的能动性,主动调整和优化公司的财务结构。
(3)基于出租人投资营销的市场空间。
1)以金融租赁公司的角色,开拓投资市场。由于电网公司属于国家控股的垄断企业,拥有雄厚的实力、持续的经营能力和稳定的发展空间,在租金的偿还上几乎不会带来任何风险,因此可以成为金融租赁公司投资的理想对象。此外,融资租赁通过出租人购买设备对承租人进行投资,且享有租赁物的所有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资金的投资方向,保障了投资安全。在目前的金融市场中,依附于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的金融租赁部门,或电网公司旗下的财务子公司等,都可以扮演金融租赁公司的角色对电网建设项目进行投资,以开拓投资市场,获取投资收益。
2)以供应商的角色,扩大促销空间。与电网建设相关的电网设备供应商,也可以加入到融资租赁的行列,以扩大现有的营销市场范围。由于电网建设所需设备多,电网设备价值较大,即使客户有需求,一次性购置的巨额资金往往给客户带来资金障碍。随着设备供应商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融资租赁的应用无疑成为一种有利的促销竞争方式。它通过在较长租期内偿还租金的方式,帮助客户解决了一次性融资的困难,同时每期的定额租金,也保证了设备供应商的正常生产经营,实现了承出租双方的双赢。由此,设备供应商可以通过设立其附属的金融租赁公司来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以提高其产品的吸引筹码,扩大促销空间,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四、小结
融资租赁为支持电网建设提供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融资租赁在国际市场上产生的热潮必将向我国扩展,在融资租赁相关法律法规日益完善以及税收政策的支持下,融资租赁的应用时机已经成熟。融资租赁以融物代替融资的特征,不仅能够解决电网建设的资金缺口,还有助于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灵活开展电网公司的纳税筹划。同时,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方式,能够帮助电网公司合理规避融资风险,充分发挥电网建设融资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1]陈栋才.电网工程项目融资租赁理论与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8.
[2]解丽君.融资租赁在电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6.
[3]任玉珑,陈亚禹,金鑫.我国电网企业融资模式分析及对策建议[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4).
作者简介:
龚璇(1989—),女,广西钦州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