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室内环境保护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室内设计,环境心理学,联系
室内设计现在已不是一个新的名词,开始有很多人已经了解了室内设计也在接受室内设计,但并非任何的设计都叫做室内设计。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室内设计: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明确地把“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作为室内设计的目的,现代室内设计是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它包括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文化内涵等内容。
从简单的介绍中不难发现室内设计具有很多的元素,而室内设计重要的无非是“设计”二字,何谓“设计”、为什么“设计”、如何“设计”?这是很敏锐的话题。从纸面上来讲回答可以简单理解成:一、用实物传达给人信息的一种方式叫做设计;二、为了表达设计者心里的想法和愿望所以设计;三、用设计者的思维去构思,用设计者的手去完成。论文格式,联系。
以上分析从设计上说明设计是源之于设计者也就是人,而人对设计不单是为了表达和传达信息,它是设计者本身的一种宣泄和真是自己的方式。当然室内设计也不然未然,而室内设计就不单是设计者自己为自己去表达和宣泄,他是为人,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人。在室内设计史上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设计风格和不同的设计理念,更有不同的文明、思想、和科技。它在被不同的时代接受不同的人们去享受,它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其实室内设计它的诞生和发展的宗旨是以人的生活为起点以人的需求为目标。总的来说是“以人为本。论文格式,联系。”然而人的生活是什么?人需求又是什么呢?这就无非要接触到人的心理。接触心理,很多人不亦说乎的都会想到心理学,那是不是室内设计是不是和室内设计有很大的关联呢?
回答当然是有大大关系,但也不能说要做好室内设计就要去学心理学,非也非也。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些问题是这么说的:“不少建筑师很自信,以为建筑将决定人的行为”他们“往往忽视人工环境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损害,也很少考虑到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 以往的心理学“其注意力仅仅放在解释人类的行为上,对于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未加重视。其实这是一观点说明人与环境的关系,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影响人的情绪。这就说到一个重点问题环境对人产生的心理影响,而室内设计则是去改变一些环境,宗旨是让人去舒适喜欢,而不是去厌恶。论文格式,联系。因此我要想改变好环境不仅是说要会设计构想、手法和方式,而是要去如何去运用这些手法和方式。手法方式千变万化,人的心理也是五颜六色的,那么如何使设计符合人的需求呢?
想要得知人的需求我们要去了解人得心理,心理我们需要了解什么心理呢?我们知道我们是在室内设计,室内代表着一定的空间一定的环境。论文格式,联系。在设计的时候我要知道向上述所说的“什么环境适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去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对人照成的心理和人对环境的理解。当然我们针对的是一个局部小的环境里的分析,但室内它也是一个环境相对于范围比较小点。
说到此处,其实我们可以参照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可能比较陌生。
首先,在阐述环境心理学之前,我们先对“环境”和“心理学”的概念简要地了解一下。环境即为“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可以认为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人们既可以使外界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的人产生影响。例如人们设计创造了简洁、明亮、高雅、有序的办公室内环境,相应地环境也能使在这一氛围中工作的人们有良好的心理感受,能诱导人们更为文明、更为有效地进行工作。心理学则是“研究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学科。论文格式,联系。
其次,我们在了解下环境心理学的含义。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心理学与多门学科,如医学、心理学、环境保护学、社会学、人体工程学、人类学、生态学以及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室内环境学等学科关系密切。
对室内设计来说,上述各项问题的基本点即是如何组织空间,设计好界面、色彩和光照,处理好室内环境,使之符合人们的心愿。
在知道环境对人的影响,在上述说明中大家都很清楚的知道环境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心理学将环境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将它视为一系列刺激。围绕环境整体,它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环境认知;环境压力;个人空间和领域性;密度、拥挤和环境类型;空间行为;环境问题与行为对策。
可见,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论文格式,联系。但这正好是在借用与我们去做室内设计需要的过程,我们需要它的分析去配合我们的设计更好的符合人的需求。就像上述环境心理中所说的环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由其知室内环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人在室内环境中,其心理与行为尽管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从总体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特点,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基础。
下面我们列举几项室内环境中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面的情况:1、领域性与人际距离2、私密性与尽端趋向3、依托的安全感4、从众与趋光心理5、空间形状的心理感受
运用环境心理学的原理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很广泛,:
1、室内环境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
2、认知环境和心理行为模式对组织室内空间的提示。
3、室内环境设计应考虑使用者的个性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上述的材料说明了环境心理学对室内设计的帮助,即一个好的室内设计环境心理学在其中占据的位子。个人观点:一件好的室内设计它需要的是设计者的思想,更需要设计者对一切事物的了解和认知,最重要的是对人的认知。
关键词:室内环境 检测技术 甲醛浓度检测;气相色谱仪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particular the indoor environmen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rticle describes the current indoor environmental testing of the necessity of the proposed air pollution concentrations of formaldehyde gas chromatography detection methods, and thus the detection method for the gas chromatograph analyzes the functions described in the hope for China Indoor Environment Test working helpful
Keywords: indoor environment testing techniques formaldehyde concentration detected; gas chromatograph
中图分类号 V448.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室内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使得室内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的关注,当前社会对解决人们居住的室内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迫切。据近期上海的一项室内环境的调查显示,在上海近年来装修的新房中,有九成左右室内空气质量严重超过了我国于2011年6月1日执行的GB 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标准。而且,据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对民用建筑竣工的工程室内的空气质量抽查发现,当前家庭中的室内空气其有害气体的超标指数高达88%。因此,对当前的室内环境而言,就是将室内环境的污染以及有害物质控制在国家有关规定的范围之内,从而满足当前人们的工作及生活的需要。当前的有关规定是我国在2000年初提出经过多年的探讨分析最终于2011年6月1日执行的GB 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对于当前的室内环境污染而言,以甲醛最甚,甲醛能够严重的危害人的身体且破坏人的身体机能,因此,在对室内环境的检测以及处理中,对甲醛的处理尤为重要。
1. 室内环境检测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社会以及人们的生活中,但是有很多的应用由于人为的原因给当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据研究人员发现,我国的社会污染现在正在走向“煤烟型”以及“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的“室内空气污染”,这也标志着我国社会污染开始有了新的难题而且相比之前有了新的危害。而这其中室内空气的污染主要发生在大型的百货商场以及学校教室和办公室还有当前的居民现代住宅内等与人生活关系极其密切的场合。
据当前环境保护部门调查发现,这些场合的装饰材料中,释放有毒有害气体的材料占装饰材料的68%,且这些材料能够产生300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例如甲醛、苯以及二甲苯等等,而这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能引发人体的各种疾病,比如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神经内科、视力视觉以及高血压等与人体密切相关的疾病 。
因此,对于室内环境检测有其必要性,能使人们对室内环境质量有清楚的认识以及能够提高全社会对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视,从而能够合理科学的进行室内环境检测,进而能够科学的对室内环境进行评价以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2. 甲醛浓度检测方法
对当前室内环境检测而言,其主要的就是对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检测,而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检测技术能够对室内其他的气体检测具有借鉴作用,下面就从当前使用的甲醛浓度的检测方法——标准曲线的绘制以及标准曲线绘制中浓度的计算对我国室内环境检测技术进行简单的分析探讨:
2.1标准曲线的绘制
对于甲醛浓度的检测方法而言,其首要的就是对标准曲线的绘制,同时也要保证标准曲线和考核样品在同时完成,不可相隔太久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下面就其操作步骤进行阐述(本法中所用水均为重蒸馏水或去离子交换水;所用的试剂纯度一般为分析纯):
第一,吸收原液:首先用天平称量好0.10g的酚试剂,然后加水溶解,而后将其倾于l00mL容量瓶中,最后再加水至刻度。(这制作后可放冰箱内保存,而且能够稳定三天)
第二,吸收液:量取吸收原液5mL,然后加95mL的水,这就做成了吸收液。(在进行试验时,吸收液要临用现配)
第三,1%硫酸铁铵溶液:用天平称量1.0g硫酸铁铵,接着再使用0.1mol/L盐酸对其进行溶解,之后用水对其进行稀释至l00mL即可。
第四,甲醛标准贮备溶液:取2.8mL含量为36%~38%甲醛溶液,放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mL约相当于1mg甲醛。其准确浓度用下述碘量法标定。
甲醛标准贮备溶液的标定:精确量取20.00mL待标定的甲醛标准贮备溶液,置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20.00mL [C(1/2I2)=0.1000mol/L]碘溶液和15mL 1mol/L氢氧化钠溶液,放置15min,加入20.00mL 0.5mol/L硫酸溶液,再放置15min,用[C(Na2S2O3)=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淡黄色时,加入1mL 0.5%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恰使兰色褪去为止,记录所用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V2,mL)。同时用水作试剂空白滴定,记录空白滴定所用硫化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1,mL)。甲醛溶液的浓度用公式(1)计算:
甲醛溶液浓度(mg/mL)=(V1-V2)×N×15/20……………………(1)
式中:V1――试剂空白消耗[C(Na2S2O3)=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V2――甲醛标准贮备溶液消耗[C(Na2S2O3)=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N――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准确当量浓度;
15――甲醛的当量;
20――所取甲醛标准贮备溶液的体积,mL。
二次平行滴定,误差应小于0.05mL,否则重新标定。
第五,甲醛标准溶液:临用时,将甲醛标准贮备溶液用水稀释成1.00mL含10μg甲醛、立即再取此溶液10.00mL,加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5mL吸收原液,用水定容至100mL,此液1.00mL含1.00μg甲醛,放置30min后,用于配制标准色列管。此标准溶液可稳定24h。
第六,绘制甲醛标准曲线。
2.2考核样品的浓度计算
要对甲醛的检测浓度能够有一个清晰的数据,那么对于其考核样品的浓度计算那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其浓度的计算而言,首先要做到样品溶液的吸光度(A)以及空白溶液的吸光度(Ao)的相互协调,其次由标准曲线得到的计算因子(Bg),其单位为ug/吸光度。最后得到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式:
C=(A-A0)×Bg/V0
式中:C――空气中甲醛mg/m3;
A――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A0――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Bg――计算因子,ug/吸光度;
V0――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3. 气相色谱仪的检测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室内空气的检测而言,仅仅依靠标准曲线的绘制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很难适应室内空气的检测了,而科学技术的迅猛进步也开始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气相色谱仪的出现正是这一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结果。对于气相色谱仪的分析过程而言,其主要包含空气的样品处理以及进样方法,样品的分离方法以及样品的检测方法和对样品检测的数据处理方法这四个部分构成,下面对此进行简单的分析:
其一,样品处理及进样方法。对于气相色谱仪的气相色谱分析而言,其载气是重要而且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之一。首先,气相色谱仪其使用的载气纯度极高,高达99.999%。其次,当前的气相色谱仪其内部还带有专门的充装载气的装置,也就是在气相色谱仪使用之前可以将载气充入到该仪器的内部。最后,对于气相色谱仪对空气的样品处理以及进样的方法而言,其是不需要其他特别的采样装置比如类似于采样管和顶装置等等,而且其还不需要对空气的样品进行特殊或一般预处理程序。对其采样而言,在对气体进行采样时,其是由内载气带入到仪器的内部的毛细管柱中,另外,对空气的采样时间可自由拟定。
其二,分离方法。这主要是指气相色谱仪在其进样结束之后,开始对进样的空气样品进行技术的分离及检测。对分离而言,其主要是在气相色谱仪的色谱柱中进行的,也就是仪器的载气引导气体的样品进入仪器的色谱柱时,其中由于样品的不同组成在仪器的色谱柱中停留时间会不同,而且仪器中由于不同色谱柱其也有不同的分离效率,因此能够对样品的分离达到最好的效果。
其三,检测方法。对于样品组分在气相色谱仪中的检测分析而言,其主要的方法就是通过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而进行的。对检测器来说,其不仅仅是气相色谱仪所具有的重要组成部件,对检测器而言,不同检测器有着不同组分的最低检测限度。当前的气相色谱仪,主要有氢焰检测器和火焰光度检测器、热导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和热离子检测器。因此,在实际的样品检测中应该根据样品的性质而选用不同的检测器。
其四,数据处理方法。对于室内空气的检测而言,其数据处理是整个气相色谱仪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其关系空气样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而对于其数据的处理方法而言,其主要是借助当前气相色谱仪所含有的计算机程序的分析软件来进行数据处理的,该软件能对样品进行定量以及定性分析而达到确定样品中的种类与浓度的要求。而且,气相色谱仪的这种计算机程序的分析软件能够分析采样时得到数据而能够将其与标准物的浓度进行比较以及鉴别,不仅如此,还能够对其进行定量分析而获得准确科学的结果。因此,对于室内环境空气样品的数据处理而言,现代的计算机程序软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也是当前应用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室内环境的检测而言,首先应该对室内环境检测以及处理的必要性有所了解,而对于室内环境的检测中以甲醛最有代表性和最为重要,因此对甲醛检测方法以及甲醛含量的精确测量且通过实验人为绘制标准曲线以及浓度的计算应该成为甲醛测量方法的一部分,对于这种方法而言是存在误差的,因此,对于甲醛等室内污染气体测量技术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所进步。所以,对于室内环境检测技术而言,气相色谱仪检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对室内气体含量的检测分析计算都是以当前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完成的,且其结果精确,方法新颖,检测方便,所以,对于室内环境检测技术发展而言,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将是必然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解军. 室内环境质量 21世纪的生存环境问题[A]. 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2年度学术论文集[C]. 2003
[2] 赵恒武,刘传森,靳西娟,马士湖. 对薛城大沙河污染源调研及防治的思考[A]. 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 2004
[3] 高玉岩. 浅谈室内环境污染及治理[A].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 2009
自从人类有了建筑活动,室内就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并开始对室内环境有所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室内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发展与不断丰富多彩。室内设计的任务就是综合运用技术手段,考虑周围环境因素的作用,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发挥创作思维,创造一个既符合生产和生活物质功能要求,又符合人们生理、心理要求的室内环境。
【关键词】
室内设计
引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生活、工作环境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舒适度和美观等方面。室内设计面临的任务就是创造一个既能满足功能的要求,又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文化内涵,并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室内居住场所。
一、室内设计的的基本原则
(一)满足人们日常功能需要
室内设计是为创造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为宗旨,满足人们在室内进行生活、工作、休息的要求置与首位,使室内环境合理化、舒适化、科学化;要考虑人民的活动规律处理好空间关系,空间大小、空间比例;合理搭配陈设与家具,妥善解决室内通风,采光与照明,注意室内色凋的总体效果。
(二)满足人们精神文化追求
室内设计在考虑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还必须考虑视觉反,心理感与艺术感等。室内设计的精神就是要影响人们的情感,乃至影响人们的意志和行动,所以要研究人们的认识特征和规律;研究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设计者要运用各种理论和手段去冲击人们的情感,使起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室内环境如能突出表明某种构思和意境,那么、它将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更好的发挥在精神功能方面的作用。
二、室内装饰设计要素分析
(一)空间要素
空间的合理化并给人们的感受是设计基本的任务。要勇于探索,技术赋予空间的新形象,不要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
(二)色彩要求
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科学的用色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内色彩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还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三)光影要求
人类喜爱大自然的美景,常常把阳光直接引入室内,以消除室内的黑暗感和封闭感,特别是顶光和柔和的散射光,使室内空间更加亲切自然。光影的变换,使室内更加丰富多彩,给人多种感受。
(四)装饰要素
室内整体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构件、如柱子、墙面等,结合功能需要加以装饰,可共同构成完美的室内环境。充分利用不同的装饰材料的质地特征,可以获得千变万化和不同风格的室内艺术效果,同时还能体现地区的历史文化特征。
(五)陈设要素。室内家具、地毯、窗帘等,均为生活必须品,其造型往往具有陈设特征,大多数起着装饰作用。实用和装饰二者应互相协调,使室内空间舒适得体,富有个性。
(六)绿化要素。室内设计中绿化以成为改善室内环境的重要手段,扩大室内空间感及美化空间均起着积极作用。
三、室内设计的方法
其中重点从设计人员的思维方式来分析,主要有以下:
(一)一个宏伟构想和手工精细,总体深度和远见,是一个宏伟的第一章描述的详细审议,室内设计应考虑的几个基本观点。因此,在设计思想,并开始设计开始就高一点,有一个整体的设计理念。手详细,具体的设计必须使用根据的室内性质,深入调查,收集资料,获取必要的资料和数据,最人性化的基础,人流线路,功能,家具范围和设备的规模和空间利用他们需要继续进行。
(二)从内到外,从外到内,地方和整体的统一的。建筑师A·依可尼可夫说。“任何建筑创作,应该是内部元件和外部联系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即从内到外’,’从外到内’。”室内环境工程“中的”和与室内环境连接到其他室内环境,以及室外环境建设“外”,他们都有一个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设计需要从内部,从外到内反复协调,以确保更全面,更合理。室内环境的需要和建设标准的总体性质;短尾鸟,风格,与室外环境相协调。
(三)概念之前或文件,以书面形式同步的原画前,必须先有目的,被认为是这两个概念和理念的表达,与“思想”,然后写论文,设计的概念,观念很有帮助。可以说,一个设计,没有概念就没有“灵魂”,设计往往很难有一个好主意。目的在右具体的设计,而是一个更加成熟,通常需要有情报足够数量的想法,进行讨论,反思的时刻,所谓的文件,以同步,该方案在设计过程初期,设置意图,逐渐明确的想法,但关键还是有一个好主意。对于室内设计,正确,完整,另一方式来表达对室内环境的设计理念和意图,使建设者和通过图纸,模型,描述,评论者的设计意图全面的了解,也很重要。在设计投标竞争中,图纸质量的完整,准确,美丽是第一道障碍,如在设计,形象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一个绘图方面是语言的表达设计师,一个良好的内容和表达室内设计也应该是统一的。
四、室内装饰发展新趋势
(一)回归自然化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人们向往自然,和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天然绿色环境中。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流派由此兴起,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在住宅中创造田园的舒适气氛,强调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采用许多民间艺术手法和风格。在此基础上设计师不断在“回归自然”上下功夫,创造新的肌理效果,运用具象的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
(二)整体艺术化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要求从“物的堆积”中解放出来,要求室内各种物件之间存在统一整体之美。室内环境设计是整体艺术,它应是空间、形体、色彩以及虚实关系的把握,功能组合关系的把握,意境创造的把握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协调。许多成功的室内设计实例都是艺术上强调整体统一的作品。
(三)高度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一切现代科技手段,设计中达到最佳声、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实现高速度、高效率、高功能,创造出理想的值得人们赞叹的空间环境来。
五、结语
室内设计是以创造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为宗旨,把满足人们在室内进行生产、生活、工作、休息的要求置于首位,所以在室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使用功能要求,使室内环境合理化、舒适化、科学化。
1.问题提出
建筑的发展把“人的需求”推到一个最原始的起点上――人的“生存”需要:阳光、空气、水、动植物……因此,我们努力实现的不仅是有个建筑物,还要使之置于一个健康的、易于生存的绿色生态居住空间中。建设部发言人仇保兴强调: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是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
20世纪以来,绿色建筑评价研究发展得非常快,但是由于受到知识和技术的制约,各国对建筑和环境的关系得认识还不完全,与实际需要相比,评价体系依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以至于绿色建筑的价值没有得到客观、科学的体现。
本课题就是在分析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后,运用价值工程等原理及方法对绿色建筑的价值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研究意义
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现有的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没有很好地引导绿色建筑的发展,它只是基于环境学家的角度对是否为“绿色建筑”进行了判定及对其等级进行了划分,然而并没有对绿色建筑做出全面的评估。本论文的研究有如下意义:
1.从建筑的角度研究分析,同时考虑生态系统与城市基础设施、生物学与非生物学等因素,还涉及建筑环境综合评判中各种构成要素的质量标准如:建筑形态、使用方式、设施状况、营建过程、建筑材料、使用管理等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舒适、健康的内部环境营造等等进行分析以得出绿色建筑的真正价值所在。
2.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出发,考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及回报,检验各项绿色技术带来的效果,包括对其在使用过程中运行费用的降低、节能效益,甚至对人体健康、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对绿色建筑进行经济上评估。
3.目前的几乎所有国家的评价指标体系均没有评价历史人文等有关内容,评价单从技术的角度入手,回避了此类问题,从而造成了内容的欠缺,本论文将会考虑建筑和历史人文的平衡内容。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探索“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的发展战略与技术”,成立了相关的技术协会、研发组织,并研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1) 英国的BREEM评估体系
英国建筑研究所(BRE)推出的BREEAM是各种评价系统中最著名的一个,它于1990年首次推出,是国际上第一套实际应用于市场和管理之中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最初,BREEAM的评价目标主要是办公建筑,该机构同时为建筑师和开发商提供相关技术咨询,目前该系统己在全球传播,并被认为是评价一个建筑物环境质量和性能的工业标准。
(2) 美国的LEED绿色建筑等级体系
“LEED绿色建筑等级体系”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于1993年开始着手制定(1998年8月第一版,2000年8月第二版)。它受到英国BREEAM的启发,主要用于评价美国商业(办公)建筑整体在全生命周期中的绿色生态表现。2000年3月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制定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第二版)( LEED GREEN BUILDING RATINGSYSTEM VERSION 2.0),旨在用成熟的或先进的工业原理、施工方法、材料和标准提高商业建筑的环境和经济性能,为设计单位按照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进行设计提供指导。
(3) GBC绿色建筑挑战
“GBC绿色建筑挑战”发起于1996年,当时有加、美、英、法等14个国家参加。两年间,各参与国通过对多达35个项目进行研究和广泛交流,最终确立了一个合理评价建筑物能量及环境特性的方法体系:GBTOOL,目标是建立第二代建筑环境评价系统。1998年10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了14国参加的绿色建筑国际会议“绿色建筑挑战98 (GBC98)”,在这次会议上研究成果得到了展示和总结。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建立一个国际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可以适应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自的技术水平和建筑文化传统.
2.国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绿色观念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尤其是绿色建筑评价研究,我国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绿色评价体系之后,已经推出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1)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生态评估体系包括小区环境规划设计、能源和环境、室内环境质量、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等五大指标. 经判断打分后上述五大指标体系得分都在60分以上则被认定为绿色生态住宅,体系得分在80分以上者进行绿色生态住宅单项认定。
(2)建设部征求意见稿《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5年10月)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六大指标:(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
(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6年6月)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与运营管理或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六类指标组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木,强调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纵观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笔者主要发现如下几个问题:
①在现有的各种评价系统中,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基准,每种评价系统选取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都大相径庭,这就使得每种评价系统的使用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论文摘要:从环保节能设计角度出发,反思了我国目前室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环保节能设计新理念的思路,并对环保节能设计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环保节能设计概念的提出
设计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推动了文明的发展,但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出版了一本引起极大争议的专着《为真实世界而设计》。他认为,设计的最大作用不是创造商业价值也不是包装和风格方面的竞争,而是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元素。同时设计应该认真研究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环境服务。70年代“能源危机”的爆发使巴巴纳克的“有限资源论”得到普遍的认可,由此环保节能设计概念得以提出,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同。
环保节能设计又叫生态设计,是指在对产品及其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更要优化各种相关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总体负影响减到最小,使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其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降为最小。环保节能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考量,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要求设计师放弃那种过分强调产品在外观上标新立异的做法,而将重点放在真正意义的创新上面,以一种更为负责的方法去创造产品的形态,用更简洁、长久的造型使产品尽可能地延长其使用寿命。
对室内设计而言,环保节能设计就是要按照简洁、实用的原则进行设计,减少无谓的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尽量利用绿色自然、生态环保的资源确保室内的自然采光和通风,使环境安全舒适、洁净宜人。当前,人们空前地意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主席明确提出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Lzl。室内设计作为一门与人们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学科,除了为人们营造健康、舒适、适用的室内环境,也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环保节能的社会职责。
二、当前我国室内设计中的环保节能现状
我国目前的室内设计主要在以下三方面与环保节能设计理念存在着较大偏差:
一是设计观念上的偏差。一提起室内设计或装修,人们就会习惯性地想到墙面的粉刷装饰、地板的铺设、天花造型吊顶的安装等,仿佛不在围合空间的界面上增添一些东西就不足以称之为设计或装修,人们观念上已将设计等同于加法设计。诚然,加法设计为人们提供了美观的界面,实用的物品存放空间,然而,从环保节能角度来看,加法设计必然伴随资源的消耗和浪费,而且加法做得越多,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也越多。此外,加法设计所用的装修材料越多,挥发出来的各种有害气体也越多,对室内环境的污染也越重,有些材料比如天然石材还具有辐射性等,如此看来,加法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既不节能也不环保。
二是设计行为上的偏差。当前我国的室内设计日趋高档化,甚至奢糜化,人们把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演变为对奢华环境的追求,这些室内环境不仅装饰奢华,用材名贵,而且一年四季以能源的动力维系着春天般的感觉,甚至为争夺客源不惜代价,人工营造异域风情,极尽装饰设计之奢华手段。从设计角度来说,这些奢华的手段无可厚非,但从环保节能的角度来看,却是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名贵材料的无度使用,背后必然是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能源的枯竭。人工营造的气候环境又使人们远离自然,背离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自然规律,直接导致人体免疫力、抵抗力的下降,引发健康问题。
三是设计过程中的偏差。设计过程中不注重软设计,忽视设计技能方法的应用,强调硬设计,以物性设计为主;不注重本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舍近求远,以稀为贵,以新为奇;不注重开发常规材料的设计潜质,强调珍、稀、贵材料的使用;不注重自然材料的应用,强调工业材料的表现效果;不注重自然光源的合理利用,强调人工照明;不注重室内环境的通风、保温、散热性能,以人造气候代替自然气候等等,这些都有悖于环保节能设计的理念。
三、构建室内设计中的环保节能设计新理念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建树环保节能设计新理念:
1.改变人们的认识观念,还设计内涵以真本性
现在是更正人们对“设计”认识误区的时候了。设计的真本意绝不仅仅是为了好看、美观而增添某些东西,也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载体,更不是精英意识的彰显,或高贵奢华之类的代名词。设计的真本意是为百姓大众服务,解决人们的实际困难,使人类生活更美好,使人与社会、自然更和谐。设计应该反映一种最自然、灵活、随意的生活方式,流于平民百姓之间,使之体现百姓情坏,使人平易相对。设计的意义在于实用、在于节约、在于发展,更在于和谐。脱离了服务大众这一目的,所有的设计都只能是缘木求鱼,舍本求末。设计师们应该担当起设计的社会责任,以环保节能设计理念调整人们的认识价值观,提倡节制、适度和限制的设计价值观。
2.去浮华,求简朴,倡导本源性简朴设计
历尽繁华之后的人们总觉身心疲惫,而简朴、宁静的环境有益于人们保持清晰的头脑,集中精力在那些首要的、提高生活质量的、行之有益的、快乐的事物上。从这一点上来说,设计的过于雕饰和浮华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过渡放纵和精神污染,特别是对于现代充满紧张和压力的工作生活环境,这样的设计更是一种精神折磨。现代人们内心渴望一种淡定的平静和安宁,因此提倡简朴设计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应当明确,简朴设计不是“简单设计”或“不设计”,简朴设计是省略多余物和保留必需物的取舍设计,以够用和实用为原则,是对有限资源和材料有节制地充分利用,是通过材料的质地、完美的工艺和结构及细节的处理来获得美感。简洁的线条、简单柔和的造型、纯净的材质、灵动的空间感是其主要特点,显现出一种明显的质朴格调。由此可见,简朴设计不同于装饰设计或加法设计,简朴设计讲究的是实效性,彰显的是材料物质和结构工艺所固有的本色的美,不追求名贵,不依靠装饰。
3.倡导本土化设计理念
从环保节能角度来看,倡议本土化的设计不仅仅是指外在表现形式的本土化,而应将其内涵扩展到设计的方方面面,比如用材的本土化、陈设装饰的本土化、空间处理的本土化、室内环境的本土化等等。本土化设计突显的是纯朴的地域特色美,讲究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挥本地资源的特色营造适合本土人生活的室内环境,没有附加外来的装饰,也不刻意寻求新、奇、贵,保持自然本色而又舒适宜人,其环保节能性不言而喻。
四、室内设计环保节能方法初探
1.硬空间软设计
所谓硬空间是指围合空间的界面都具有物质性。所谓软设计是指技巧性、艺术性的设计手法,是相对于应用物质手段的硬设计而言。比如在改变空间形象上,硬设计主要是依靠造型和陈设装饰,而软设计可以利用不同光、色、材质肌理给人不同的生理心理感受来改变空间形象,使小空间显大,低空间显高,窄空间显宽;也可应用对比设计手法改变空间形象,如欲高先低、欲宽先窄、欲明先暗等;还可通过改变陈设布局方式来改变空间形象等等。再比如对空间的分隔,硬设计主要通过墙体、隔断、家具等有形的物质手段来分隔,而软设计可利用色彩、肌理、灯光的变化来划分限定空间,使空间不经有形分隔而形成区域感,同时又保持了空间的通透性。探究和开发常规材料的潜质,使其材质肌理具有特殊的表现效果,从而达到丰富空间效果的目的,这也是常用的软设计方法。软设计方法很多,相对于硬设计而言,它注重设计技巧应用,注重挖掘设计要素的潜质和特色,使用材料少,对资源的消耗也少,其环保节能性是显而易见的。
2.减法设计
加法设计是最直接的装修手法,在加法思维中,往往会因为陷入太多的元素而失去设计分寸,平添了多余的结构和装饰。而减法设计是经过取舍的判断,减掉多余的装饰和不必要物件,使空间环境变得纯净、轻松而舒适。减法设计的环保节能性体现在:对空间界面处理用材少而单一,甚至直接用建筑结构而不附加额外装饰作为空间界面;空间处理常采用软设计手法,避免非功能性的结构和装饰,用色纯粹,线形简洁;室内家具陈设讲究功能的多样组合和实效性,注意空间的留白和纯净。由此可以看出,减法设计是使用最少的材料和资源来实现实用和美观的统一。
3.零材料费装饰设计
零材料费装饰设计是指装饰设计所用的材料并非来自于建材市场,而是来自于无毒无害的生活和工业废弃物,如饮料罐、废报纸、一次性餐具等,其成本极为低廉,接近于零甚至有可能为零。这种设计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装饰设计手法,同时也是一种节能环保、合理利用资源的做法。零材料费装饰设计不同于先设计后买材料的常规设计,而是要根据找到的材料进行相应的设计,这就要求设计师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能打破常规,进行创造性设计构思,开发挖掘材料特性,创造艺术化、个性化室内空间。
来自我国的监测数据也表明,近年来我国室内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污染都在增加。来自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表明:中国目前每年由于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如果按支付意愿价值估计约为106亿美元;据有关国际组织调查统计,室内空气中可检测出300多种污染物,全世界每年有280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室内污染,在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白血病患儿中,有80%的家庭近期进行过装修。专家分析:过去是“生物型”和“煤烟型”因素污染室内空气,而现在以化学型为特征的第三代室内空气污染因素已逐渐影响到现代家庭。室内空气污染已被列为对公众危害最大的五种环境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室内空气质量的管理,谋求减轻室内空气污染的新途径已势在必行。
1.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及危害
1.1甲醛等有机污染物。甲醛―主要来自用作室内装修的胶合板、细工木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含有甲醛成分并有可能向外界散发的其它装修材料,比如贴墙布、化纤地毯、泡沫塑料、油漆、涂料等。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甲醛对人体健康有负面影响,当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达到0.1mg/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mg/m3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0.6mg/m3时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再高可引起恶心、呕吐、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长期生活在低浓度的含甲醛的环境中,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妊娠综合症、新生儿体质降低等。苯―主要来自装修材料饰品的胶、油漆、涂料和粘合剂,是强烈的致癌物。长期生活在苯超标的环境中,轻者易导致头痛、恶心、乏力、意识模糊等症状,重者可导致昏迷、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苯还可以抑制人体造血功能,使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1.2氨和氡。氨―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特别是冬季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墙体中加入尿素和氨水为主要原料的防冻剂,这些含有大量氨类物质的墙体随着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从墙体中释放出来,家庭装修材料,比如家具涂饰时所用的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都用氨水,这些都会造成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增加。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接触的皮肤组织有腐蚀和刺激作用,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吸入大量的氨气,可导致流泪、咽痛、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可能引发呼吸道刺激症状等。
1.3家用电器。长期空调环境中的人们容易出现呼吸道干燥、鼻塞、关节酸痛等症状,同时还伴有胸闷、憋气,思想不集中,容易疲劳,这种现象通常称之为“空调综合症”。引起“空调综合症”的原因主要是室内空气中负离子减少和室内外环境条件相差悬殊。由于空调器等电器设备产生正离子,室内空气经反复过滤后,空气中的离子成份发生了改变,负离子数目明显减少而正离子数量过多。人们长时间在低负离子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易造成人体内分泌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头晕、失眠、记忆力下降、食欲减退、四肢无力等症状。
1.4人体本身。这是一个极易为大家所忽视的事实,人体本身就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人通过呼吸不断地向外界呼出二氧化碳、水蒸气,释放出多种细菌和多种气味。研究表明,人类肺部可排出25种有毒物质,呼出的气体中含有16种挥发性有毒物质。关于这一点,人们有过切身体验,当走进拥挤、密闭的房间或乘上几站几乎无立足之地的公车时,常会感到头晕、目眩,长时间,甚至会感到胸闷、恶心、出虚汗。这种不适感,国外医学界称之为“闷屋综合症”,其实就是人多时呼出的有害气体污染了空气。人们若长期吸入这种污染的空气,便会出现相关症状,导致“闷屋综合症”。
2.当前我国室内污染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有关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的法规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健全。我国至今还没有一个关于室内空气质量的完整的评价体系,致使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时有发生,有关部门处理投诉时也感到十分棘手,虽然我国近年来也颁布了一些与空气质量相关的标准,如1996年实施的《住房内氡浓度标准》和1998年实施了《居室空气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卫生标准》,但我国室内污染标准尚不完整。如我国还没有关于写字楼和家庭室内空气中氨的明确标准。
2.2缺乏对室内空气污染源的有效控制措施;目前,建材市场管理比较混乱,一些不具有生产能力的厂家生产的不合格的材料充斥市场,房地产开发商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往往选用不合格甚至严重超标的劣质建材,从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
2.3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指标偏低,重要控制指标不明确,与国际通行标准有较大差距。另外也存在监管机制缺乏,管理重点不突出。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和监督机制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测等。
3.减少和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的基本对策
3.1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人们认识、了解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按绿色建材的概念去装修室内,不搞过度装修,不急于入住新购买或新装修的新居。在住房装修设计、施工工艺和选材上想办法,设计不仅要把房间设计漂亮、使用方便,而且应充分考虑通风,良好的通风应该是改变室内空气质量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
3.2健全监管机制,突出管理重点。政府职能部门及行业协会应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加强环保、质检、卫生等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联合执法,规范业主的从业行为,确保严重超标的建材不上市交易,从源头杜绝污染源的产生。环保部门应发挥专业职能部门的作用,建立政府监测与业主自测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建立室内环境空气监测网络,突出重点,尽快找到室内空气质量管理的新路子。
3.3在室内吊花植草,通过植物的净化作用,降低室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减少或禁止在室内吸烟,经常打开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通畅。
参考文献
[1]裴军.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及防治对策探讨,江苏环境科技。8-10,2008.6
[2]郑秋军.莫把新房装修成“毒气室”,环境保护。20-21,2010.2。
[3]范成建.室内空气污染及防治对策,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J]。45-46,2011.19卷3期。
论文摘要:绿色建筑是现代建筑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从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研究,分析绿色建筑在设计、施工和使用三个阶段的技术发展。同时提出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制度保障和标准完善。
1、前言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对能源的需求,而相对于地球限定的资源,出现了能源危机。而全球50%的土地、矿石、木材资源被用于建筑;45%的能源被用于建筑的供暖、照明、通风,5%的能源用于其设备的制造;40%的水资源被用于建筑的维护,16%的水资源用于建筑的建造;60%的良田被用于建筑开发;70%的木制品被用于建筑。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和生活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满足这些条件的建筑也必然要消耗更多的资源和能源。因此,减少建筑中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同时提高建筑的使用功能,提高人们生活舒适度,是建筑的两大主要日标,也是建筑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可持续建筑是目前建筑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议题,从最初的低能耗、零能耗建筑到后来的能效建筑、环境友好建筑,再到今天的绿色建筑(greenbuilding)和生态建筑(ecologicalbuilding),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绿色建筑就是应用环境回馈和资源效率的集成思维去设计和建造的建筑。绿色建筑有利于资源节约(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水资源保护);绿色建筑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和废弃物最低化;绿色建筑致力于创建一个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降低建筑使用和维护费用。综上所述,绿色建筑的主要特点就是环保健康和节能。
2、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的环保节能技术
(1)设计阶段
设计是绿色建筑的重要阶段。绿色建筑在设计中,就要体现环保健康和节能的特点。一般采用整体设计。建筑整体设计就是指在建筑设计的初始阶段,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建筑参数优化设计等建筑设计及技术手段,并结合周边建筑及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有机能源的依赖,创造舒适的人居化境。在设计中,做好整体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减少重建。例如南方地区绿色建筑成功设计最关键的因素一是通风,二是遮阳,三是建筑立面绿色和屋顶绿化。这三项非常简单的技术应用可大大降低空调的使用,可使建筑能耗降低50%以上。在北方,需要在建筑墙体中加仁非常厚的聚乙烯泡沫保温材料,因为北方冬天的室内外温差可高达40℃以上;而南方室内外温差一般不超过100C,这种气候条件下就不需要特别加强墙体构造来保温。
(2)施工阶段
施工是建筑中能耗消耗最多的阶段,也是环保和节能技术中关键阶段。在施工中,使用健康和节能的材料和设备,强化绿色建筑的施土技术,是绿色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手段。
①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
建筑构件和建筑设备的环保健康和节能,是绿色建筑中的关键技术。例如合理使用经济适用的节能技术可在满足舒适要求的同时使建筑节约1/3左右的能源费用。低能耗高效能的建材、先进的绝热技术、充分考虑遮阳和日光利用的高性能集成窗系统、建筑气密性的处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使用、高能效设备和用具的使用、区域热电冷联技术等在建筑的使用,将是绿色建筑中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
②建筑施工方法
绿色施工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有较大区别。传统的施工方法以满足工程本身指标为目的,以工程质量、工期、成本等为根本目标,在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考虑很少,当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与工程质量、工期、成本等发生冲突时,总是采取保证后者,放弃前者,这样做的后果常常是工程本身的质量、工期、成本达到了要求,但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给社会留下了不可弥补的遗憾。建筑物绿色施工是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进行控制,强调施工全过程“四节一环保”。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优先为原则,追求高效、低耗、环保,统筹兼顾,实现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效益、环保综合效益最大化,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施工方法。
(3)使用阶段
绿色建筑的最终功能是满足使用的功能。因此,要求环境品质能够满足环保健康和满足人们的舒适性。室内环境品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室内热环境问题,一个是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因此,室内环境要讲究通风和采光技术,还要采用地热,分户计暖等措施来进行节能。室外环境要能够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因此,要采用绿化措施还要采用节水、绿化等技术措施。
3、绿色建筑的质且控制
绿色建筑的发展和质量控制,需要政府的政策的支持和民众的支持,需要有标准来衡量和指导建筑。
(1)制度保障
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推动力,而政策法规正是绿色建筑发展的驱动力。政策支撑最基本的是要建立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这是保证政策实施的先决条件,要防止不切实际的理想政策。而政策支撑最关键的是执法力度,目前中国的建筑节能法规的执行力度还不够,应该设立相应的执法监督机构,切实保障建筑法规的实施。因此,要真正实现绿色建筑政策支撑,就必须要严守“法”的观念。与此同时,激励政策有利于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出台相应的奖励措施可以激励和促进绿色建筑的开发和建设。这样,绿色建筑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才能得到更有效地质量控制。
(2)标准完善
国外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发展较快,已经过了评估参数确定阶段,正步入完善标识阶段。相比而言,我国由于绿色建筑的起步较晚,因此相应的评估系统开发工作也进行较晚。应特别注意的是,由气候、地域、环境参数、资源状况、人文素质、技术水平、法规标准以及发展现状等的不同,国外体系的评估参数在很大程度_卜是不适应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的。因此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应建立在充分调研、科学立项、切实实践的基础之上,这将是绿色建筑发展的一大重点。在研发新建建筑绿色评估体系的同时,应同时开发既有建筑绿色化的评估方法。
论文摘要:绿色建筑是现代建筑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从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研究,分析绿色建筑在设计、施工和使用三个阶段的技术发展。同时提出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制度保障和标准完善。
1、前言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对能源的需求,而相对于地球限定的资源,出现了能源危机。而全球50%的土地、矿石、木材资源被用于建筑;45%的能源被用于建筑的供暖、照明、通风,5%的能源用于其设备的制造;40%的水资源被用于建筑的维护,16%的水资源用于建筑的建造;60%的良田被用于建筑开发;70%的木制品被用于建筑。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和生活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满足这些条件的建筑也必然要消耗更多的资源和能源。因此,减少建筑中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同时提高建筑的使用功能,提高人们生活舒适度,是建筑的两大主要日标,也是建筑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可持续建筑是目前建筑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议题,从最初的低能耗、零能耗建筑到后来的能效建筑、环境友好建筑,再到今天的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和生态建筑(ecological building),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绿色建筑就是应用环境回馈和资源效率的集成思维去设计和建造的建筑。绿色建筑有利于资源节约(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水资源保护);绿色建筑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和废弃物最低化;绿色建筑致力于创建一个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降低建筑使用和维护费用。综上所述,绿色建筑的主要特点就是环保健康和节能。
2、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的环保节能技术
(1)设计阶段
设计是绿色建筑的重要阶段。绿色建筑在设计中,就要体现环保健康和节能的特点。一般采用整体设计。建筑整体设计就是指在建筑设计的初始阶段,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建筑参数优化设计等建筑设计及技术手段,并结合周边建筑及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有机能源的依赖,创造舒适的人居化境。在设计中,做好整体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减少重建。例如南方地区绿色建筑成功设计最关键的因素一是通风,二是遮阳,三是建筑立面绿色和屋顶绿化。这三项非常简单的技术应用可大大降低空调的使用,可使建筑能耗降低50%以上。在北方,需要在建筑墙体中加仁非常厚的聚乙烯泡沫保温材料,因为北方冬天的室内外温差可高达40℃以上;而南方室内外温差一般不超过10 0C,这种气候条件下就不需要特别加强墙体构造来保温。
(2)施工阶段
施工是建筑中能耗消耗最多的阶段,也是环保和节能技术中关键阶段。在施工中,使用健康和节能的材料和设备,强化绿色建筑的施土技术,是绿色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手段。
①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
建筑构件和建筑设备的环保健康和节能,是绿色建筑中的关键技术。例如合理使用经济适用的节能技术可在满足舒适要求的同时使建筑节约1/3左右的能源费用。低能耗高效能的建材、先进的绝热技术、充分考虑遮阳和日光利用的高性能集成窗系统、建筑气密性的处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使用、高能效设备和用具的使用、区域热电冷联技术等在建筑的使用,将是绿色建筑中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
②建筑施工方法
绿色施工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有较大区别。传统的施工方法以满足工程本身指标为目的,以工程质量、工期、成本等为根本目标,在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考虑很少,当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与工程质量、工期、成本等发生冲突时,总是采取保证后者,放弃前者,这样做的后果常常是工程本身的质量、工期、成本达到了要求,但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给社会留下了不可弥补的遗憾。建筑物绿色施工是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进行控制,强调施工全过程“四节一环保”。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优先为原则,追求高效、低耗、环保,统筹兼顾,实现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效益、环保综合效益最大化,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施工方法。
(3)使用阶段
绿色建筑的最终功能是满足使用的功能。因此,要求环境品质能够满足环保健康和满足人们的舒适性。室内环境品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室内热环境问题,一个是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因此,室内环境要讲究通风和采光技术,还要采用地热,分户计暖等措施来进行节能。室外环境要能够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因此,要采用绿化措施还要采用节水、绿化等技术措施。
3、绿色建筑的质且控制
绿色建筑的发展和质量控制,需要政府的政策的支持和民众的支持,需要有标准来衡量和指导建筑。
(1)制度保障
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推动力,而政策法规正是绿色建筑发展的驱动力。政策支撑最基本的是要建立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这是保证政策实施的先决条件,要防止不切实际的理想政策。而政策支撑最关键的是执法力度,目前中国的建筑节能法规的执行力度还不够,应该设立相应的执法监督机构,切实保障建筑法规的实施。因此,要真正实现绿色建筑政策支撑,就必须要严守“法”的观念。与此同时,激励政策有利于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出台相应的奖励措施可以激励和促进绿色建筑的开发和建设。这样,绿色建筑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才能得到更有效地质量控制。
(2)标准完善
国外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发展较快,已经过了评估参数确定阶段,正步入完善标识阶段。相比而言,我国由于绿色建筑的起步较晚,因此相应的评估系统开发工作也进行较晚。应特别注意的是,由气候、地域、环境参数、资源状况、人文素质、技术水平、法规标准以及发展现状等的不同,国外体系的评估参数在很大程度_卜是不适应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的。因此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应建立在充分调研、科学立项、切实实践的基础之上,这将是绿色建筑发展的一大重点。在研发新建建筑绿色评估体系的同时,应同时开发既有建筑绿色化的评估方法。
关键词:建筑,装饰,装修,环保
0.引言
近年来,装饰装修已经成为每个人所共知的时髦话题。办公室要装饰装修,写字楼要装饰装修,买到新房更要装饰装修。然而,多数人只知道沉浸在新居的温馨浪漫之中,却不知您的身边可能已经危机四伏。当前的室内环境污染,已成为继18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煤烟污染(第一代污染)和19世纪石油和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光化学烟雾污染(第二次污染)之后的,由20世纪中叶开始,21世纪还在继续的第三代污染,可见污染之严重。污染主要来自装修,它已成为当今城市中的一种特殊灾害。
1.环保设计的内涵
避免过度装修:无论现代或传统风格,都立足于简约设计,注重整体结构和局部装饰个性化处理和居家功能,避免因过度装修带来各种环境污染。
保持通风良好:室内通风是保障绿色家居的基础,所以空间布局采用敞开式结构,门窗附近不设置隔断物,厨房、卫生间、通风死角等处合理增加排风设备,在设计上应考虑装修后购买家具和其它装饰用品的空间承载量。
不要忽视光污染:合理的空间分隔,适度的颜色运用,冷暖色调的合理搭配,使居室的色彩怡人悦目,有益于人体疲劳的缓解。装饰画、镜面的合理布置,灯光照明的有机组合,可产生和谐、舒适的视觉感。住宅空间应避免过多使用玻璃镜面或不锈钢饰面作装饰,此种发射度高的材料,虽然有扩大空间的效果,但对居室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有一定的影响,会造成反射光令人感到不舒适。
有效降低噪声:对有摩擦、碰撞的部位采用柔性设计,有效减少室内噪声污染;采用双层玻璃窗,或多用布艺装饰,增强对室外噪声的隔离和吸收;墙体表面适度粗糙或使用非光滑材质,阻挡噪声的传播。
注意对多功能环境、绿色环境、健康环境、生态环境的设计研究,解决好自然能源的利用,如日光、自然风、水、木材及各类材料的充分利用;严格按照简洁、实用的原则进行设计,注意室内环境因素,合理搭配装饰材料和家具的摆设,充分考虑室内空间的承载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顾及房间私密性的同时,注意房间和客厅的空气对流。。
光照同样重要,要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减少人工光源,最大限度发挥窗的功能,保证室内有足够的自然光照。窗最好用中空玻璃,可节能;人工光源不宜过多,大量的筒灯、射灯、壁灯会造成光污染。尽量采用较低温的灯源,注意光线强弱适度,达到舒适宜人的效果。
按照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室内新风量应该保证每人每小时不少于30m3。设计时要确保室内外空气流通,各功能区,特别是厨房、卫生间的通风一定要顺畅,不要人为地用一些隔断、屏风来阻挡空气对流。同时,设计时可考虑“借景”手法,将室内外绿色景观充分融合,通过光合作用提高空气质量。
2.建筑装饰装修的环保设计要素
2.1空间要素
空间的利用要合理,主要是指固定与活动的家具,应使其造型具有陈设特征,既要实用又起装饰作用,设计得好,就会充分利用空间而且也不显得拥挤,对厅、室、厨、卫必须符合其特定的使用功能,要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空间设计。如厨房的装饰装修设计,充分利用空间,可以设计成厨柜,使杂物可以存放于其中,以起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2.2色彩要素
在色彩的配置上,首先应当考虑色彩所引起的心理和感情因素,科学合理的色彩设计和搭配,有益于人们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智力和素质,所以我们应高度重视室内色彩对视觉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人的情绪与心理的影响,科学用色有利于身心健康,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获得美观效果。同时要注意利用色彩的深浅、花式以取得冷、暖、安静、热闹的效果。
2.3光线要素
光线效果的利用是现代室内设计的特色之一。自然光是首选光线要素,象需要食物、空气和水一样,人体也需要自然光,自然光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避免某些因缺乏自然光照射而导致的疾病,所以自然光是大自然的重要因素,设计时要善于利用。另一方面,选用灯具时也应考虑光学效果,例如采用吸顶灯,顶界面有向上的感觉;采用吊顶灯,顶界面有向下的感觉。
2.4装饰要素
室内装饰主要指确定墙面、地面、顶棚的材质、花色、图案、纹理及做法。内墙面装饰的作用是保护墙体、满足室内使用功能要求(如防潮、吸声等),同时给人以美观,整洁而舒适的生活环境。内墙面与人的距离近,因而所用的装饰材料不能有气味,接触后不应玷污衣物,质感应柔和细腻,同时内墙装饰最好有一定的透气性。。地面和顶棚装饰除美观外,还有隔音、防潮等作用。
3.建筑装饰装修环保设计对设计人员的要求
建筑装饰装修设计人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和健康环保质量,决定着人与环境的和谐程度,同时也关联着居住在室内的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良好的设计,既能保证人们处在美观的居住环境之下,又能保证人们良好的健康状况。
3.1设计者要具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理念。设计者要把艺术构思与消费者的装饰想法与愿望转化为现实,就必须定好自己的位置,树立服务宗旨,与消费者相互沟通了解,从而把握消费者的准确意图。面对迅猛发展而又十分广阔的装饰市场,设计者要确立一个新的设计理念和服务行为去适应市场,以优良的设计服务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依赖和欢迎。
3.2设计者要成为环保装饰装修的好参谋。目前,装饰装修材料市场产品庞杂,质量水平良荞不齐,假冒伪劣产品混淆其间,给装饰装修带来隐患与风险。作为广大消费者来说,大多缺乏装饰知识,缺少装修实践和产品优劣的分辨力,他们期望有行家指点迷津,帮助他们规划、选料、预算、理财,希望装饰效果与支出花销相一致。而设计者长期从事于这一市场,对市场发展、市场信息,材料品性等方面了解颇多,能够为消费者指路,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3.3设计者应成为沟通健康环保材料产、供、销的桥梁。设计者应该是建筑装饰装修设计、施工质量、材料选用的信息员和监测员,要实事求是地把优秀厂家的高质量产品、健康环保型产品推荐给消费者,把装饰材料的应用信息反馈给公众,把材料的需求品种与数量提供给施工部门,同时把质量改进意见及时转达给有关方面,这种统筹与引导综合作用的发挥,无疑会促进装饰产业的发展。
3.4设计者应强化自身素质和完善管理制度。我国健康环保的装饰产业起步迟,却发展迅猛,这就要求设计者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整体素质,努力在消费者中树立良好的设计服务形象,克服“以钱定位”的趋利行为。同时要树立和完善现代管理制度,实现向企业化全方位转变,鼓励强强联合,实施装饰装修设计专业化、集团化、网络化运作,建立装饰设计资料信息库,搞好收集、贮存与利用,充分发挥建筑装饰装修设计的先导作用。
4.建筑装饰装修环保设计策略
4.1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选择
4.1.1在装修选材方面,要严格选用环保安全型材料,倡导消费者进行装饰装修时选择无污染或者少污染有助于消费者健康的绿色产品。选用不含甲醛的粘胶剂,不含苯的稀料,不含纤维的石膏板材,不含甲醛木工板、贴面板等,以提高装修后的室内空气质量水平。
4.1.2在装修选材方面,要尽量选用对资源依赖性小的材料。要选用资源利用率高的材料,如用复合材料代替实木;选用可再生利用的材料,如玻璃、铁艺件、铝扣板等;要选用低资源消耗的复合型材料,如塑料管材、密度板等,尽量避免使用资源高消耗的原木、石材等。
4.1.3选用绿色饰材:“绿色饰材”是以环境和环境资源保护为核心概念而设计生产的无毒、无害、无污染的装饰材料。它由国家指定的机构依据有关的环境标准和规定,对产品进行监测和颁发证书,并监督检查,然后以图形的方式告知消费者。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CCEL),是进行认证、授予环境标志的唯一机构。“绿色饰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绿色墙材:包括环保墙纸、墙布、乳胶漆、丝光锦缎涂料、玻璃砖和不含铅、铜的绿色陶瓷。②绿色地材:竹地板、橡胶地板、复合地板、实木地板、三层实木复合地板等。③绿色板材:包括轻质复合板、装饰板、防火板、纤维增强硅酸钙板、水泥加压平板、镜面玻璃板等。④绿色门窗:是指木、铝门窗。塑钢门窗的发展前景很好,它具有保温、密封、隔音、节能,节省钢木材料等特点。⑤绿色照明:是指各种节能灯。⑥绿色家具是指藤、竹、金属家具、实木家具等。
4.2室内绿色植物的科学选择
适于室内种植的植物:月季、玫瑰吸收二氧化硫;桂花有吸尘作用;薄荷有杀菌作用;长青藤和铁树吸收苯;万年青和雏菊清除三氯乙烯;银苞芋吊兰、芦荟、虎尾兰吸收甲醛。。
不适于室内种植的植物:兰花的香气会令人过度兴奋而引起失眠;紫荆花所散发出来的花粉如与人接触过久,会诱发哮喘症或使咳嗽症状加重;含羞草体内的含羞草碱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物,人体过多接触后会使毛发脱落;月季花所散发的浓郁香味,会使一些人产生胸闷不适、憋气与呼吸困难;百合花的香味也会使人的中枢神经过度兴奋而引起失眠;夜来香(包括丁香类)在晚上会散发出大量刺激嗅觉的微粒,闻之过久,会使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感到头晕目眩、郁闷不适,甚至病情加重。
4.3要做好室内环境检测和治理工作
4.3.1购买新房、家具和装饰新居后,应该先找室内环境检测部门进行检测,听取专家的意见,选择合适的入住时间。
4.3.2选择有效的室内空气净化设施,可根据居室、厨房、卫生不同污染选用具有不同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如空气净化器、排油烟机、臭氧消毒器等。
4.3.3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开窗换气时间,防止室外大气污染进入室内。
参考文献
[1]孙晓航.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及防治对策[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05,(3).
[2]孙俪.我国建筑装饰业低碳环保将成趋势[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4).
根据环境科学学科的特点、发展趋势,特别是社会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要求我们必须培养高素质的环境科学创新人才及高级专业人才.创新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科研技能和创新能力,毕业后主要从事环境科学教学科研和高层管理等;高级专业人才,应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很强的实践技能,主要从事环境咨询服务、工程实施、环境管理等工作.重庆文理学院于2000年开设了应用分析与环境监测专科专业,在此基础上,根据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西部大开发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于2002年申报本科4年制环境科学专业,并得到重庆市教委批准,2003年开始招生.2007年环境科学成为重庆文理学院的重点学科,2008年成为重庆市的特色专业建设点.目前,该专业具有环境监测与评价和环境治理工程两个专业方向.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面宽、专业技能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良好,在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环境规划、环境管理、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生产技术、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根据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近几年,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在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方面做了大量的改革与探索,正逐步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实践教学模式.
2多模块、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
我国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在培养高素质环境专业人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形成了由课程实验、课程/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实践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近年来,重庆文理学院在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目前,重庆文理学院的环境科学专业已初步建立了多模块、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由实验教学、专业实习、科研训练3个模块组成,包含基本训练、提高型训练、研究创新型训练3个层次.实验教学模块由基础型、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组成,重在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初步训练;专业实习模块由认知实习、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组成,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研训练模块由创新实践、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活动、毕业论文(设计)、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或工程项目等组成,使学生得到科研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2.1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
重庆文理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利用学校自筹资金、日元贷款项目和中地共建项目等,建立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化学教学实验中心”和“分析技术实验中心”,总面积约为3500m2,仪器设备价值1200余万元.开设的学科基础实验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专业基础实验包括化工原理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微生物实验、环境生态学实验,专业方向实验包括室内环境监测实验、土壤与农化分析实验、环境工程学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实验、环境科学综合实验、环境治理综合实验.目前的教学平台已能满足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基础实验教学和专业实验教学的需要.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基地建设的成效将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4].为便于学生实习、见习,经过几年的努力,重庆文理学院已在市内各区县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在永川区环保局、永川侨立水务有限公司、渝北肖家湾污水处理厂、重庆市环境科学院、江津污水处理厂建立了稳定的见习基地,基本能满足学生实习、见习的需要,较好地为学生提供了拓展视野、亲身体验的场所.在学生见习或实习期间,还请有经验的环保技术专家指导学生实习,进行现场教育.通过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过程训练,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及自身的不足,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激发学习的动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2.2实践教学内容的建设与改革
一般来说,高校本科生毕业至少要修完160学分,其中实验课程、教学实习及毕业论文等约为30学分.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加大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本科生毕业需修完186学分(其中第二课堂素质拓展10学分),实验课程环节为26学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事理论与训练、见习/社会实践、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技能训练及证书、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35学分,显着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2.2.1实验教学的建设与改革
近年来,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促进了学科专业的课程建设[5].学院现有重庆市精品课程《无机化学》,校级精品课程《有机化学》,校级重点课程《分析化学》、《环境学导论》、《环境监测》、《环境化学》和《水污染治理工程》等8门基础学科和专业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结合教师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新的研究方法、技术,于2009年自编了实验教材《环境科学综合实验》和《环境治理综合实验》,并于2010年试用于2007级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实验课程体系的科学化.环境监测与评价方向:目前,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普遍存在只重视环境科学专业教学,而忽视环境工程教学.学生对环境工程知识了解少,实际中的应用能力差[6],且普遍重视水体和大气污染物质的测定,而弱化甚至忽视室内污染物质、土壤污染物质的监测[7],不利于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应用型环境监测和评价人才的需求,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监测与评价方向在专业课程别设置了环境工程学(实验)、室内环境监测(实验)、土壤与农化分析(实验)、环境科学综合实验.环境治理工程方向:目前,这方面的专业课程设置尚无统一的标准,主要根据各校的办学情况或所依托的学科专业自行设置[8].一般开设的实验课程主要为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实验.但是,仅开设这些实验课程,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要求,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无法得到保证.为了适应社会对环境工程人才的需求,重庆文理学院在这个方向的专业理论课程上增设了工程力学、测量学,实验课程增设了测量学实验和环境治理综合实验.2)实验教学课程内容改革的深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解决的环境问题愈来愈复杂,因此环境科学专业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但目前我国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主要以满足各课程的基本要求为目的,多数高校的实验教学内容相对稳定,一些实验内容陈旧,课程实验基本以单一实验为主,很少开展现场实验和集成实验,缺少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既不能体现实验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也难以培养高素质的环境科学创新人才和高级专业人才[9].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的实验教学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结合实验室的建设,逐年改进、更新了部分实验内容,加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表1所示,与2006级学生相比,2009级学生的专业实验项目由原来的75项增加为161项,增幅达114.7%,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分别为77、72、12项.其中,原有实验课程(环境化学实验、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环境生态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土壤农化分析实验)的基础性实验项目显着降低,由60项降为41项,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分别由12项、3项增加为40项和8项,且改进实验项目10项,新增实验项目达42项.同时,新增了6门专业实验课程(包括室内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工程学实验、环境科学综合实验、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实验、环境治理综合实验、测量学实验),新增实验项目达72项,其中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分别为36、32、4项,形成了具有一定代表性和自身特色的实验教学项目.此外,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适应国家环境保护和实验先进性的需求,将教师的科研成果或新的研究方法、技术改编成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性和创新性能力.如将“聚乙烯醇包埋活性炭小球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和“聚乙烯醇包埋活性炭/纳米TiO2微球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改编成“聚乙烯醇包埋活性炭微球吸附废水中的铬(VI)”实验,将“粉煤灰絮凝剂处理实验室废水实验研究”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改编为“粉煤灰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实验室废水处理”实验.另外,还根据学校所在的环境条件,设置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一些实验项目,如“星湖校区空气质量评价”、“湖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日变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富营养化湖中藻类的测定”等,不但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专业研究的兴趣.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开始追求高品质的居住与生活环境,也就是说人们提高了对于房屋舒适度的要求,这就要求房屋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要将通风空调的设计放在首位,以此来满足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高品质要求。但新时代通风空调的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绿色环保提出的挑战与要求,论文在这种前提之下,对通风空调节能减排技术进行必要的探究与分析,以期对通风空调的优化设计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通风空调;节能减排;探究
1引言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对于各行各业都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绿色要求,建筑业也是如此。现在的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对建筑物的外观、造型以及空间利用进行设计,如何减少对资源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也是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1]。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通风空调设计被列于建筑设计中较为主要的位置,结合当下环境保护提出的要求,通风空调中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就成了时下人们热议的话题[2]。做好工程设计、保证工程质量、对通风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是节能减排技术中的关键。
2通风空调节能减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设计出以绿色环保理念为基础的节能型通风与空调工程,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中心思想。通风空调技能性的提高依赖于科学合理的设计,但当前的设计师在进行建筑通风空调设计时,一般都以企业利益为中心,往往很少考虑,甚至忽略对环境的保护与能源的节约。因此,当前建筑中的通风空调设计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性。有些设计人员在对通风空调进行设计时,忽视了国家的规定,未按照国家标准对通风空调进行设计。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往往只注重室内环境的设计,而没有考虑到通风空调安装的入口处。
3通风空调节能减排的运行管理
一个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空调的加热和冷却占据了能源消耗的绝大部分。在平常,只要对自然通风有效地加以利用,就可以减少约1/10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要定期对屋顶与隔墙材料的隔热质量进行检测。在冬天,要检查门和窗口是否关闭,而夏天天气不是很热时,可以用电风扇来代替空调。在使用空调的时候,最好不要将其调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在对空调进行安装时,要按照相应的标准来进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就是处理好安装过程中的连接缝,避免连接缝处的管线出现腐蚀、泄漏等问题,造成热源浪费。通风空调的设计过程中,风口的位置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3]。因为通风空调风口局部阻力较小,因此在对其进行入口的设计时,要使其尽量远离建筑的北部方向,这样可以避免冬天冷空气的入侵。对于通风空调在建筑物中的入口设计,不仅要考虑到美观,更要注重实用性,在建筑设计中过于注重形式与外表,会浪费大量的精力,造成能源的浪费与设计功能的不合理,是不可取的。通风空调管道节能排气风扇往往兼作排风扇,以免噪声过大。轴流风机正压送风的过程中往往采用阻力较小的风道。合理的出入风口设计,是达到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
4加强建筑通风空调节能减排管理的有效措施
4.1提高节能减排标准,优化通风空调管理措施
资源的节约水平会受到建筑通风空调节能减排技术的直接影响,要想从根本上对当前节能减排面对的问题加以解决,首先就要制定规范的节能减排标准,制定高规格的环保目标,将节能减排的效果与建筑企业和使用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强制性提高这些相关企业的环保标准。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根据具体建筑的特性,针对性地制定节能减排的具体技术与措施,对建筑通风空调管理工作进行优化。
4.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做好节能减排的监督工作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和资源的日渐匮乏,节能减排已经逐渐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高度重视,世界各国都相继出台了节能减排相关的制度与举措。节约能源与治理污染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必然要求。建筑通风空调是节能减排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当前想要顺利达成通风空调的节能减排目标,首先需要国家出善健全法律法规,对通风空调的排污标准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要设置专门的监督部门,对于超标的使用者采取一定的惩处措施。对通风空调的制造单位进行质量上的严密监督,严令禁止任何不符合规定的产品出现在市面上。密切关注通风空调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对于安装不合标准的一律严肃处理,从而提高通风空调相关企业的觉悟,保证通风空调的节能减排效果。
4.3合理地改进通风空调的节能减排技术
所谓空调,就是空气调节器,其存在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在各种环境中都可以享受到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对于空气、温度等的需求。建筑通风空调设计想要满足这一点,不仅仅要考虑空调对温度的调节,更要考虑室内湿度与空调风力风度等因素。在通风空调的施工中,通风空调建筑围护结构同样对通风空调的具体使用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较好,通风空调才能起到让人们满意的效果。通风空调系统是一个十分繁杂的系统,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设计者不能只考虑到其对温度的调节或保温性能等单一方面的内容,要对其进行全面考虑,综合设计,只有如此才能为通风空调节能减排目的的实现做好保障。
(1)在设计时不能依据最大负荷原则,避免无关系能的不必要运行和资源内的浪费;
(2)要考虑可再生能源在通风空调系统中的使用;
(3)要保证通风空调控制系统的精确性,避免不必要能源的浪费和污染物的排放。只有保证通风空调系统整体的完美运行,才能在满足人们对室内环境要求的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要求。
5结语
在建筑通风空调系统中应用节能减排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能源的浪费与有害物质的排放,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单位要认真研究节能减排技术在通风空调中的具体应用,对其不断完善,从而保证建筑通风空调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实现我国环保经济型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郑民,麻君丽.通风空调节能减排技术浅析[J].城市建筑,2012(15):107+111.
【2】燕东红.建筑通风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措施[J].山西建筑,2013(36):222-223.
关键字:建筑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social progress,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demand for housing,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is building like a raging fire, but at the expense of the environment, ec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the expense of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industry has come to an end.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s as a future trend of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process is essentially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study and practice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process.
Key words: building; green building; intelligent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建筑发展的未来趋势
1.1建筑发展趋势之一智能建筑
今天,在现代化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智能建筑(群)和具备了"智能建筑"特点的现代化居住小区。虽然它们都建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综合"信息系统",但从整个城市来讲,它们仍只是一个个功能齐全的"信息孤岛",如何将这些"信息孤岛"有机地联系起来,更大地发挥它们的功能和作用,进而将整个城市推向现代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在这样的条件下,"数字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可以说"数字化城市"是"智能建筑"概念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扩展。可以设想,在将住宅、社区、医院、银行、学校、超市、购物中心等所有智能建筑通过信息网络连接形成"数字化城市"信息平台之上的" 智能建筑"、"智能小区"、"智能住宅",与现在的"智能建筑"、"智能小区"或"智能住宅"有多大差别?这些可以预见的前景,预示着"智能建筑"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领域。
未来的社会必将是智能化的社会,除了节约能源与仿生建筑,今后的建筑科技必将跟智能化息息相关。建筑智能技术给绿色环保、和仿生建筑提供技术支持,实现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和智能建筑的统一结合。
1.2建筑趋势之二建筑市场循环发展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制约人类发展的长期问题就是资源,如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头等大事。基于此,循环经济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共识。为此,必须要把循环经济确立为我国建筑业的一种发展战略,并且要把它贯穿到建筑业活动的各个领域中。我们知道,技术作为支撑循环经济运行的基础环节,其重要性不可小觑。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和开发与建筑产业相关的诸如:节能降耗技术、优化设计技术、绿色规划技术、资源可回收技术等。通过应用和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一方面能有效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从源头上实现节约;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最终达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可见,建筑市场循环发展是一大趋势。
说到建筑的未来发展,不可不提的便是绿色建筑。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成为许多国家的选择。在此背景下,绿色建筑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随着环保型产品逐渐在市场上成为主角,消费者对建材提出了安全、健康、低碳等要求。推广应用绿色技术,使用无公害、无污染、无放射性的环保型建筑材料,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论文将重点探讨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绿色建筑
二、绿色建筑的产生及发展
2.1绿色建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低碳经济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减轻对高碳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的开发以及追求绿色GDP的增长。其核心问题是绿色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重新规划,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2.2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节能建筑不是一种具象的东西,绿色节能中的“绿色”不仅仅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花园屋顶”“立体绿化”,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指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建设一种与生态和谐的绿色环保建筑。绿色节能建筑中的“节能”是指建筑物采用节能型的结构、材料和器具,其中大部分或者全部的建筑材料使用的是可再生资源。
2.3绿色建筑的价值体系
节约能源和资源,减CO2少污染 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大厦,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时周而复始的。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雨来越多,这与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2.4绿色节能建筑是智能建筑和绿化建筑的有效结合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促进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和渗透,建筑仿生学就是将生物学的成果和思想方法引入到建筑设计领域的结晶。人类在建筑上遇到的所有问题,自然界早就有了相应的解决方式。由于生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下,必须进化出高效低耗、自觉应变的生命保障,形成以表皮和内部器官、腔体一起协同作用的调节系统, 增强了生物体的环境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人们营造建筑的直接目的,就是有效地抵御和缓解外部气候的不利影响。绿色建筑的内部与外部采取有效连通的办法,会对气候变化自动调节,智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有效结合,就像鸟类一样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换“羽毛”,这就为人类制造一个非常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人类有 80%的时间在室内活动,绿色建筑由于改善室内环境,可以使人的疾病发生率大幅度下降,生命将会延长,生存质量得到提高,这就是另一方面的节约。
2.5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全方位推广应用
要让绿色建筑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让老百姓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绿色节能建筑,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时不能只停留在专家、政府官员和一些大企业、大城市,而应该让绿色节能建筑的理念,在全社会范围内深入人心、让绿色节能建筑进入普通百姓家中、让绿色和节能融入普通百信的日常生活。如果老百姓人人都能关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都注意到自己使用房屋的能耗、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注意到使用绿色节能建筑对个人、社会及未来所带来的好处,那么大家的共识就会形成,绿色建筑的市场就有了需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才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好的建筑节能政策和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推广措施,但仍需要政府去大力推动和实施,需要全社会广大群众的关注、参与和监督。
三、结束语
绿色建筑是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领域 ,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杜绝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 这样才有可能为后人留下一片静谧而丰腴的乐土 ,使人类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
参考文献:
[1] 薛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报.2009
[2] 李岩;浅谈可持续发展建筑[J];山西建筑;2007年04期
环保型建材应具有以下特性:一是满足建筑物的力学性能、使用功能以及耐久性的要求;二是对自然环境具有亲和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节省资源和能源,不产生或不排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有害物质,减轻对地球和生态系统的负荷,实现非再生性资源的可循环使用;三是能够为人类构筑温馨、舒适、健康、便捷的生存环境。
环保建材的特性
环保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它具有消磁、消声、调光、调温、隔热、防火、抗静电的性能,是具有调节人体机能的特种新型功能建筑材料。在国外,绿色建材早已在建筑、装饰施工中广泛应用,在国内它只作为一个概念刚开始为大众所认识。绿色建材是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建筑材料。中国目前已开发的“绿色建材”有纤维强化石膏板、陶瓷、玻璃、管材、复合地板、地毯、涂料、壁纸等。如“防霉壁纸”,经过化学处理,排除了发霉、起泡滋生霉菌的现象。“环保型内外墙乳胶漆”不仅无味、无污染,还能散发香味,并且可以洗涤、复刷等。“环保地毯”既能防腐蚀、防虫蛀,又具有防止阴燃的作用。复合型地板,是用天然木材,经进口漆表面处理而制成,具有防蛀、防霉、防腐、防燃、不变形特点。总而言之,绿色建材是一种无污染、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装饰材料。
住宅建筑装饰材料的污染及其原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对住宅建筑的环境设计重视起来,力求创造一个舒适、高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但是室内装修使用不少材料大都是由化工材料制成的,有的本身含有有毒物质,它们不断地向室内空气中挥发有毒成分,给人体带来不良影响。据报道,美国环境保护局的专家们曾经对数个城市的10幢新建房屋建筑作抽样检查证实,在现代化房屋建筑内空气含有多达500余种的化学物质,比室外要高出许多倍。又据美国微生物学会年会有关论文报道,现代房屋建筑的2%~3%有石棉和氡,10%左右有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含有这些有害物质的建筑被称为“病态建筑”,这些有“病”的建筑常常会把自身带有的“病”传染给房屋的使用者。
事实证明,建筑材料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所释放的各种气体如氨、甲醛、苯、氡等对人体的健康非常不利。封闭的室内环境由于温度、湿度较大,有些材料会为霉菌和细菌生长提供养料,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具体来说,住宅建筑装修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石材类。石材类装修材料如花岗岩、大理石、石膏、瓷砖等,含有一种叫做氡的有害物质。氡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19种环境致癌物之一,它是仅次于吸烟的第二个肺癌致病因。
板材类。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人造装修板材,内含超标的甲醛,如大芯板(细木工板)、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以及用这些板材制作的复合地板、家具等。甲醛主要来自于制作复合板材所使用的脲醛树脂胶,这种胶具有胶接强度高、不易开胶的特点,是目前生产各种复合板材普遍使用的粘合剂。脲醛树脂胶含有甲醛,会形成游离甲醛气体释放到空气中,而甲醛为高毒性物质。
涂料类。房屋装修使用的油漆、涂料、防水材料,以及各种油漆涂料的添加剂和稀释剂含有有害物质苯。
水泥等。水泥等建材主要含有有害物质氨,它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设计装修的环保,最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环保程度。现在的建筑材料打出了很多环保的卖点,如节水、节能、防霉、防虫、防菌等,这给了设计师更大的发挥空间。不过,设计师一般是按照客户的要求,以及开出的价格来选择用料的,环保材料价格相对较高。
住宅建筑应合理选择和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
注重采用新型环保建材。作为现代建筑工程重要物质基础的新型建材,国际上称之为健康建材、绿色建材、环境建材、生态建材等。环保型建材及制品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健康住宅应能使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尽可能不使用有毒、有害的建筑装饰材料,如含高挥发性有机物的涂料;含高甲醛等过敏性化学物质的胶合板、纤维板、胶粘剂;含放射性高的花岗石、大理石、陶瓷面砖、煤矸石砖;含微细石棉纤维的石棉纤维水泥制品等。
因此,应该仔细地选择和恰当地运用环保型建材,将建筑材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内。避免使用那些产生放射性污染的材料,溶剂型油漆、化纤毛毯、复合木板和其他建筑产品都可能在空气里释放出甲醛等挥发性的有机混合物(VOC),这些化学制品不仅影响建筑工人和建筑使用者的健康,同时,也会增加环境中的粉尘和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遵循国家的环保法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实施,室内装修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国家的重视。最近,国家质监局等部门公布实施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有害物质限量》等一系列环保法规,应努力执行。应选用已通过环保管理认证的材料,减少设计中色彩鲜艳石材的运用,多采用优质聚酯漆和环保型硝基漆,减少或杜绝在空气流通较差的房间使用醇酸油漆的数量。当然,不同的建筑类型有不同的设计标准,但健康和无害化应该是普遍的原则。
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提倡绿色住宅建筑。与传统建材相比,制造新型建材不仅可以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和能耗,而且能使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新型建材不仅不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有益于人体的健康,有助于改善建筑功能,起到防霉、隔音、隔热、杀菌、调温、调湿、调光、阻燃、除臭、防射线、抗静电、抗震等作用;制造新型建材不仅可以采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生产技术,而且在产品结束其使用寿命后,还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不会形成新的废异物。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思路;探讨
1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标准
绿色建筑应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与自然协调发展,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绿色建筑要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绿色建筑要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采用耐久、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型绿色建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清洁能源。加强绿化,改善环境。绿色建筑空间和使用功能应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要求建筑空间具有包容性,功能具有综合性,使用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绿色建筑应具有独特的建筑技术和艺术形式表达现代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意识,创造自然、健康、亲切舒适、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具有传统地方文化意韵和现代气息的建筑环境艺术。
2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首先要关注的还是以人为本,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安全便利的居住场所,在使用功能上满足人们的要求。但有别于传统的建筑体系,绿色建筑关注的不仅仅是建筑自身,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保护自然资源,体现“绿色”化,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才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关键。师在建筑设计中把握设计与环境的关系。其特点主要体现如下。
2.1整体及环境优先原则
建筑应作为一个开放体系与其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设计要追求最佳环境效益。建筑要体现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心和尊重,主要表现在保持当地文脉,保护历史人文景观,重视建筑场地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加强建筑对当地技术、材料的利用,加强绿化,减少环境污染,用独特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时代精神。
2.2简单高效发展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体现对能源的节省,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加大智能化设计,广泛利用电子通讯和信息技术,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做到近期规划与长期规划的结合,为扩建和建造留有余地。
2.3健康舒适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保证建筑的适用性,体现对用户的关心,增强用户与自然环境的沟通,让人们在健康、舒适、充满活力的建筑中生活和工作。这主要体现在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增加建筑的采光系数,保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创造良好的声环境氛围,建立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
3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3.1整体环境的设计
所谓整体环境设计,不是针对某一个建筑,而是建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出发,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整体环境设计的方法有:
(1)引人绿色建筑理论。城市开发建设应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一方面,改变不合理的布局模式、区域划分、空间结构和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让城市的历史文脉、自然地理特征得以沿袭。
(2)加强环境绿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绿化不单是可以创造空间,还可以美化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用绿化覆盖地面,由于大量水分蒸发,往往可以造成比较凉爽、舒适的环境;高大的乔木在地面上形成了较大树荫,减少路面吸热,同时可以净化空气,提高空间的氧含量。因此,在人居环境住宅区的设计中,一定要注意绿化环境设计,创造出良好的微气候,应该将绿化量化标准引人设计规范。当前,环境绿化主要包括小区周围环境绿化和建筑立体绿化。一、小区周围环境的绿化。尽量减少硬质铺地,扩大草坪面积,并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因为乔木的绿化效果要比同面积的草坪高几倍。目前,多数住宅小区常采用水泥砖铺地,这对小区环境很不利,应尽量采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如格状铺地砖,方格中可以种草等。二、立体绿化。引人“土地空间化”的概念,包括墙面绿化、屋顶绿化和阳台绿化。墙面绿化主要是在强烈阳光直射面爬满绿色藤状植物,避免阳光直射墙面,降低外墙表面温度,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
(3)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例如:滨临城市河道的住区宜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设置亲水景点;临近公园或其他类型景点资源的住区,应考虑设计景点视线通廊,促成内外景点的交融;毗邻历史古迹保护区的住区应尊重历史,让珍贵的历史文脉溶于当今的景点设计元素中,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并为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3.2建筑单体的设计方法
(l)建筑的体型系数即建筑物表面积与建筑的体积比,它与建筑的热工性能密不可分。曲面建筑的热耗小于直面建筑,在相同体积时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大,具体设计时减少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减少体形凹凸变化,尽量采用规则平面形式。
(2)外墙设计要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要求,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设计时采用明厅、明卧、明卫、明厨的设计,外墙设计要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①采用良好的外墙材料,利用更好的隔热砖代替粘土砖,节省土地资源,如上海现代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了以秸杆稻草为原料的绿色建材―稻草板,并在上海青浦县推广使用,它与传统的粘土砖相比,不仅具有色彩丰富、重量轻、体积小、保温、隔热、隔音等多项优良性能,而且在环保上解决了秸杆焚烧的问题;其次它自然降解,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污染。②采用选择性镀膜窗户,其导热系数较小,能够改善室内环境的热稳定性。③加强门窗的气密性,减少热交换。④使用各种轻便可调节的遮阳设备抵卸夏季太阳的直接辐射,同时冬季能够调节便于采光。
(3)采用弹性设计方案,提高房屋的适用性、可变性,具体表现在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灵活性要求上。①楼梯的可生长性,包括基础的预留量、楼段板承重的预先考虑,周边环境的生长预留地等。②预留管道空间,包括水电、通讯的发展空间。③家具系统的可变化性。
(4)建筑节能设计。要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燃气等,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无污染能源。建筑材料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材料,严格做到建材无污染、无辐射。
(5)建筑智能设计。目前,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出现了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智能化的发展可以促进绿色建筑在“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状态下持续发展。
4结语
绿色生态建筑是把建筑物与能源、环保等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有效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能够有益于使用者身心健康,并创造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工作生活空间结构。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利用绿化这一有利的生态因子,为居民创造出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中小学建筑
Abstract:School desig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ducation system. Accompany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boost population in China, dimension of school gradually expanded. Since either new construction or refurbishment of school projects are aims to provide healthy, comfort, high-performance learning space for next generation 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meaning of sustainability, therefore it make sense to study how can a sustainable school can be designed. In 1990,‘Green school’ movement expanded within global range, many countries has started their own sustainable school program, such as‘Green school’ in Sweden, ‘Sustainable school’ in Australia, ‘Eco-school’ in UK and‘Healthy school’ in US. Through decade of development, these countries have managed adequate assessment method, technical approach and operation strategy. In China, policy makers and relevant department are gradually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sustainable school. The report seeks to offer suggestions in improve the school design in China within sustainable scope.
Keywords:sustainable building design;sustainable development;schoo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8-0050-04
1 前言
我国现存有280000所小学,85000所中学,涉及建筑面积1.388万亿m2。而这些建筑人均消耗的能源是普通人均能耗的4倍,消耗的水资源是普通人均耗水量的两倍。如果以现有的建设模式发展下去,将导致电力、能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建设、运营中带来的垃圾和二氧化碳会给周边环境带来巨大负担。相反,绿色中小学能提供更健康的学习环境,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到课率、促进学习成绩的目的。美国Heschong Mahone集团曾对此做过系统调研。研究发现,噪音和室内采光更好的学校能使学生的测试成绩提升7至20个百分点,通过通风方式的改进,学生的缺勤率下降了60%。此外,作为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学校能更好的普及环保低碳理念,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传播也能不同程度的辐射在校教职工,学生家长及周边社区,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另外,绿色建筑能降低学校的运营成本、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由此可见,中小学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无论是对经济、社会还是环境的发展而言,都具有长效的积极作用。
2 国内外绿色中小学校园的发展
绿色学校、生态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种子学校等名词是各国大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衍生品。世界范围内公认的绿色学校(生态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设施是否低能高效经济环保,二是环境教育课程的开展状况,三是与周边社区相互联系。因而,绿色学校与绿色校园的概念是相互交错的。虽然各个国家依据自身情况的不同,对绿色学校和绿色校园的评价标准也不尽相同,但二者又是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
美国是绿色校园运动发展最全面最深入的国家。2010年成立了绿色学校中心,并建立了绿色学学校市长联盟、绿色学校联合会及美国绿建委学生组织,试图通过一系列政府和市场行为全面推动绿色校园的发展,活动席卷了校园相关的各个利益集团。到2010年7月,美国共有315所学校获得LEED认证,其中58所获得LEED for school 认证[1]。其绿色校园的突出特点是重视室内环境质量,但对于校园整体布局和环境关注较弱。
英国是对学校建筑的室内环境关注较早的国家。1931年BRE的前身建筑研究站就开始对教室的热工性能开始调研,1944年出版了学校建筑设计推荐(Recommendations on school design)。2004年针对中小学校园环境评价的标准BREEAM School,之后又出台了BREEAM FE用于高等教育设施的环境评估,2008年合并了两个标准,编订了普遍适用于大中小学的评估准则BREEAM Education。英国政府计划至2020年把全英的中小学校都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学校[2]。
我国近年来也开展了一系列绿色中小学校园的研究与实践,并在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的组织下成立了绿色校园学科组展开学术研讨和交流。学科组于2011年召开中美可持续校园研讨会,并于2012年在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举办“绿色校园”分论坛。实践方面,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北京金茂府小学、长沙梅溪湖中学、生态城低能耗中学、毛寺生态小学等一批因地制宜的绿色建筑应育而生。但总体而言,我国中小学绿色校园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由于缺乏针对性强的评估标准,许多学校难以获得绿色建筑认证。
3 政策发展与导向
早在1996年我国就在《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提出了绿色学校的概念[3],1997至1999年、教育部和环境保护部共同发起了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而后于2001年了《绿色学校创建指南》。《指南》对环境建设的评估细则中包括了校园绿化程度、环境教育基地建设状况、学校卫生状况及污染控制状况的相应要求。2008年针对高等院校学校设施及规划出台了《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导则确立了高校节约型校园的监管体系和评价办法,并为校园建设提供了节能技术指导[4]。随着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绿色校园学组的成立,绿色学校设施的建设正在向规范化的方向迈进,覆盖大中小学校的评估办法《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日前已于2012年11月通过审理。
4 评估标准
美国用于学校类建筑的评估标准是LEED for school,包括可持续场地设计、水资源利用效率、能源与大气环境、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革新设计六个方面对学校建筑给予评分。LEED for School在室内环境质量方面要求更高的得分,尤其在采光和声环境分项的评分值上,而在可持续场地、能源与大气环境、材料与资源等选项中要求得分较低[1]。
英国采用BREEAM Education作为评估标准,包括管理、健康与舒适、能源、交通、水、材料、废物、土地使用和生态、污染和创新共10个项目进行评分。根据每个项目里的得分乘以每个项目的权重比然后获得最终的得分。根据分值结果划分为5个等级:大于等于30分通过、大于等于45分好、大于等于55分为很好、大于等于70分为优秀、大于等于80分为卓越。BREEAM Education的评估是由第三方机构独立完成的,评估过程分为设计和建造两个不同的阶段。另外,BREEAM Education有很多的减排条款归纳到室外环境中,BREEAM更侧重建筑队室外环境的影响,相对节水的要求较弱。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我国出台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评估标准,部分区域也有当地的评估标准。由于目前针对教育类建筑的评估标准还在审批阶段,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绿标用于教育类建筑的一些缺陷。如绿标第5.1.11条要求公共建筑合理开发地下空间[5]。然而,我国的中小学项目基本为底层建筑,地下室并不常见,因此应该对利用开发地下空间的要求做合理调整。另外,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现存的中小学校设施大多不设置中央空调系统,因而绿标中设计中央空调技术的条款不适用与学校项目的评价。
5 绿色中小学校园的设计要素
校园规划:与其它单体建筑最明显的差别是学校设施往往是多个建筑物和多样化的场地使用相结合的产物。因而能源足迹需要综合考虑场地的水资源利用和交通影响,另一方面,如果对场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开敞空间也能对周边环境带来积极影响。校园内的建筑设计不仅仅要考虑单体建筑的日照与风向,还应结合周边的空间综合设计。建筑与绿化可以相互遮挡减少夏季太阳辐射,落叶乔木在冬季还不至阻挡室内得热。周边建筑可以用来遮挡风和直射阳光。
环境课程:校园整体可以很好的辅助环境教育。根据不同的年级,环境教育可以从简单的了解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到生态系统的循环与联系。建筑物与环境的关系本身也可以引导学生去探求人类活动与自然活动之间的潜在关联。
使用群体的多样化:学校在社区基础设施中占据很大比例,因而它们象征了大量空间,能源及资金的投入。引导学校向周边社区人群开放能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减少重复建设的资金浪费。
水资源利用率:绿色校园强调减少可饮用水资源的使用,这可以通过中水处理或雨水回收等手段来实现。如卫生间的排水和绿地的灌溉水都可以用回收或循环利用的水源来代替可饮用水。
能源利用率:20%~30%的建筑生命全周期能耗来自于建造过程,70%~80%来源于建筑的运营过程。能源利用效率不仅仅和经济相关,能源的利用方式还直接影响到温室气体的排放、气候变化及学校的碳足迹。缓和能源供需的矛盾,首先要了解建筑的用能结构。照明是学校主要的电能消耗途径,此外是电器的电能负荷。提高自然光的利用效率合理的人工照明控制系统可以节约用电40%~60%。另外,培养良好的节能意识,随手关闭不使用的电气设备电源也能有效的减少电能的浪费。
采光设计:自然采光时要尽量避免眩光,良好的采光均衡度和反射比也是室内光环境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天空漫射光比直射阳光均衡性更高从而避免强烈视觉对比。太阳直射光的利用需要结合采光分析技术进行优化设计。人工光源的设计尤其要注意开关的控制方式。
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空气质量与装修材料、通风紧密联系。应当在建筑使用之前风干或冲洗以减低室内污染物含量。另外一方面,通风状况也很大程度的影响着室内空气质量。热回收通风设备能保证90%~100%的换气率的同时能有效的去除污染物、细菌。
热舒适度:对于许多学校而言,是否使用制冷空调取决于人对不舒适环境的耐受程度。高效的自然通风模式往往能够减少对制冷空调的需求度,在某些气候分区甚至能省去。
声环境:声环境质量在学校建筑的性能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室内学生是否能听清老师的讲课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声环境的好坏往往取决于维护结构的性能、空调系统、自然通风系统及室内装修。空调设备发出的音量不能干扰正常教学,室内声反射的次数也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另外通风口的设计必须朝向安静的区域。如若校园邻近城市主干道,毗邻主干道的一面外墙及窗都需要进行降噪处理。
6 绿色中小学校园设计的常用策略
被动式设计:学校的被动式设计主要是通过遮阳、通风、自然采光和优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实现的。这些设计策略能缩减机械通风、制冷、采暖、采光的需求,同时不影响室内舒适度。许多采用被动式设计的学校都有这样的特征:一到两层建筑,南向布置教室、阳光间、中庭。这种设计模式能够获得充足的室内光线以及较好的通风。但是这样一来教室内的声环境会受到影响。另外一方面,使用混凝土材料能减少建造和运营造价,其防火和保温性能优异。研究证明采用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在运营中碳排放量远小于采用钢结构建筑。因此合理的结构选型也能达到减少环境影响的作用。
可再生能源利用:采用可再生能源技术不仅能减少学校的运营开支,还能起到一定教育作用。适用于学校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热水和光伏发电技术是最常见的两种太能利用策略。由于学校类建筑的用能高峰和太阳能供给时间基本一致,因此利用效率较高。另外,学校的活动场地可以用来敷设风力发电装置,值得注意的是大型风力发电装备可能产生噪音干扰,中小型涡轮机更为适宜学校。生物质能的利用需要取决于当地的环境条件,若能够保证持续的当地供给又不需要额外的燃料储存空间,生物质能会是一项经济适用的技术措施。
7 案例分析
Kingsmead小学(图1)是英国建筑使用研究BUS(BUILDIGN USE STUDIES)认可的近年来最好的小学建筑案例之一。设计团队希望能为社区提供一所低能耗、采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学校,并试图把环境教育与之相结合。项目在2004年7月建成,9月交付使用。其舒适程度在投产使用后获得了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该项目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低碳环保经济可回收。在平面布局上充分考虑了自然光线的利用并综合采用了主、被动式太阳能技术。生物质锅炉与冷凝锅炉组成的采暖系统为建筑提供间歇性供暖。另外,屋面雨水回收系统还被用来作为数学和地理的教学材料。
如图2所示,在平面布局上,小学的设计方案颠覆了寻常的设计思路,学校的主入口靠近主干道设计有利于缩短交通距离。弧形走廊是整个建筑主要的交通空间,围绕走廊北侧是教学用房,南侧布置办公用房、报告厅及其他辅助功能空间。把教室布置在建筑北面能避免夏季过热同时争取到稳定的自然光(图3)。建筑是木结构的,使用胶合木材作为框架和外墙的主要材料,而非承重墙则采用混凝土砌块作为填充材料,便于拆卸和回收利用。坡屋顶朝内倾斜便于雨水回收冲洗厕所,这一措施不但减少了30%的饮用水使用还缩减了落水管的数量。室内安装的电子显示屏能为收集的雨水计量,从而为学校的环境 教育提供材料。学校外墙及屋顶敷设了20mm的玻璃棉作为保温层,使得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降低到0.17W/m2K。低辐射玻璃组成的双层窗也有效的减少了热量散失。采暖系统由一个60kW的生物质锅炉和一个100kW的燃气式冷凝锅炉组成。如图4所示,生物质锅炉使用当地废弃木材生产的木屑作为燃料。当生物质锅炉的功率不足以满足使用时,冷凝锅炉作为补给。每间教室都有一个冬季不采暖的花园直接与游戏场地相连,这些缓冲空间能减少室内的热量散失。如图5所示,教室大部分时候利用天窗进行自然采光,室内人工照明连接了日光传感器,当室内光线充足时人工照明会自动关闭。除此以外,设计者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和光伏发电设备。电厨房和卫生间20%的热水由太阳能热水系统提供,15%的电力是太阳能光伏模块提供。
8 结语
中小学校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会成为这类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比对不难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学建筑的性能与之还有一定的差距。作为设计者,应当从校园规划、环境课程、用途的多样性、水资源利用率、能源的利用率等方面出发,综合考虑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 干靓.美国绿色学校评估体系及其实践研究[C].//第七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2011:97-101.
[2] Murphy,C. &Thorne,A. HEALTH AND PRODUCTIVITY BENEFITS OF SUSTAINABLE SCHOOLS.
A review [M]. Watford: IHS BRE Press,2010:6-7.
[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 [Z].199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