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育成本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概念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首先必须清晰高校教育成本的概念。成本,最初是经济学中的概念,主要分为隐性成本和显性成本。显性成本,就是常说的实际支出;隐性成本,就是常说的机会成本。后来,成本也被纳入会计学范畴,主要是企业的财务资料中的为达到生产等目的的资源消耗的记载,并在此基础上考虑企业的无形资产的摊销和固定资产的折旧,这实质也是显性成本和部分隐形成本的应用。从会计学角度来看,高校教育成本,就是高等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与其他成本不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主体是高校,且所耗费的这种资源是人力、物力、财力的统称,但归根结底是反映在高校财务数据中的一种货币化计量,该计量既包括对实际支出的计量也包括学校的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用于学生培养而丧失的机会收益,即机会成本,这种机会成本在账务上的处理用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体现。
2、高校教育成本的原则在核算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保证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能够有条理、有依据顺利进行。
(1)相关性原则。凡是与高校教育相关的成本才计入,无关的不计入。这里的教育,不单单指教学,其包括高校各个学院的教学及支撑教学的行政工作、与学生日常活动相关的党群职能部门和行政职能部门的行政工作、直属及附属单位的行政工作。
(2)合法性原则。在对高校财务资料进行甄别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对不合法、合规的财务处理不得计入高校教育成本。
(3)分期核算原则。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一般以一年为期。进行高校教育核算,主要目是为了做到“算为管用”,其实质是为了学校拨款依据清晰化、学校收费依据合理化,所以,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时间同高校预算时间一致,为预算当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
(4)权责发生制原则。经济事项进入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时间依据不在于经济事项金额交付的时间,而在于经济事项义务产生的时间。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流程设计
在我国高校核算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倚靠高校的财务数据。依据高校财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数据按其是否与高校学生教育有关,将其归类,进入教育成本。在新的高校财务制度中,高校支出中与学校教育相关的部分包括: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四大部分。但并非整个学校的这四大部分的这些支出都与高校教育有关,要理清哪些部分有必要计入高校教育成本,必须理清学校的机构设置。现在的高校一般分为以下两个部分:教育机构和管理机构。教育机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院以及和学院类似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工作的研究机构。管理机构,一般分为党群职能部门、行政职能部门、直属及附属单位。党群部门主要是纪委、党委组织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等部门,与学生教育有关的仅限于后两者。行政职能部门中与学生教育有关的,主要是教务处、研究生部、学生工作处、后勤管理处。直属单位与学生相关的,主要是图书馆和与实验研究相关的测试中心等。在明确了学校组织结构的基础上,针对与学生有关的部门,查看其明细账目,主要关注以上四项支出,并且不同的部门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集。
对于教育机构,例如:学院,其主要承担本科、研究生、博士的教学工作,与此同时,为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学院或研究中心会设置一定的教学辅助岗位,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此种机构与学生教育紧密相关,应全额计入教育成本。再者,研究中心,主要承担学校的各种科研项目,对于本科生,特别是研究生的日常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应考虑一部分进入高校教育成本。对于科研事业支出多大程度上计入高校教育成本,必须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对于管理机构。在学校组织结构的设定上,为清晰研究可以将其分为三类:行政辅助工作,后勤辅助工作,公共资源辅助工作。行政辅助工作,一般是由学校行政楼的人员提供,该类工作是为学生的教务活动安排、课外生活丰富服务的,为高校教育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这类工作主要是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教务处、研究生部、学生工作处提供,是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支出应全部进入教育成本。后勤辅助工作,主要是食堂、寝室等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基础性部门,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食堂和教师食堂分开核算的情况下,学生食堂的支出进入教育成本,但教师食堂的支出不进入教育成本。
一、现代远程教育成本概念
(一)现代远程教育成本的一般概念。教育成本概念是随着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完善的。1958年,英国研究教育经济学学者约翰·维泽在出版的《教育成本》专著中计量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英国教育经费的变化情况,首次提出了教育成本概念。从维泽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他把教育经费视为了教育成本。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1963年出版的《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中提出了“教育全部要素成本”概念,他认为教育的全部要素成本可分为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和学生上学时间的机会成本两部分,其实质上是教育的货币成本和教育的机会成本。对此,笔者将其称之为广义教育成本。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取得了较大成就。虽然大陆学者王善迈、靳希斌、袁连生,中国台湾学者盖浙生等一些代表人物对教育成本内涵也有着不同的表述,但归纳总结来看,都认为教育成本的本质是提供或接受教育服务时所耗费资源的价值量。在这个成本概念中,不考虑教育的机会成本。依照我国学者对教育成本的一般性定义笔者给出了现代远程教育成本的一般性概念,即指在网络环境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多种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和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或接受该种形式教育服务时所发生的资源实际消耗价值量。在这个远程教育成本的一般性概念中,笔者注重的是“资源实际消耗”,即提供远程教育服务的物化劳动价值量和活劳动价值量实际消耗的货币形态表现——货币成本,较之我国学者提出的教育成本一般概念更为具体化,笔者称之为“狭义远程教育成本”。
(二)远程教育的会计成本模式。会计成本是指针对一定核算对象、可用货币计量的成本费用。从会计的角度讨论成本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是谁的成本,二是成本是否可计量。狭义远程教育成本依然是一个笼统宽泛的成本概念。从教育成本的承担主体看,教育成本的承担主体是个人、教育机构、国家(政府)和社会,讨论研究教育会计成本时应针对某一教育成本承担主体而言,即个人教育成本、教育机构成本、政府成本和社会成本。目前我国远程学历教育机构与普通学历教育机构有所不同。在管理体制上,它是一个“二元交叉管理系统”,一个教学服务网络结构体系。在这个教学服务网络系统中,一方面,各级层是分别独立的法人单位,人、财、物受地方行政部门制约,另一方面,在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教学支持服务上形成了教学管理网络系统,系统各个层级之间存在资源共享、相互支持服务的关系,也即经济利益分配的关系。因此,其教育成本承担主体具有系统成本承担主体特点。现代远程教育的会计成本宏观上是指整个远程教育机构提供远程教育服务的货币成本,也即整个远程教育系统的货币成本,可称为系统总成本;微观上,远程教育会计成本是指构成远程系统的各教学单位的货币成本,可称为系统子成本。系统总成本等于构成系统的各子成本之和。本文所讨论的远程教育成本均是指远程教育的会计成本。
二、现代远程教育成本分类
(一)按成本支出与成本核算对象的关系,可将远程教育成本分为直接教育成本、间接教育成本、教育总成本。直接教育成本是指为对某一成本核算对象(如某专业、学生、课程等)提供直接教育服务而发生的支付费用的总和,是直接的教学成本,如学习支持服务成本、网络线路运营成本等。间接教育成本是指为某一成本核算对象间接提供教育服务而发生的支付费用的总和,是公共服务成本,如学校行政管理费用、人员培训费、公共教学设施折旧费等。这部分费用是要将成本对象按学时、人数等进行合理分配的成本。而学校发生的与教学服务无关的其他费用,如给学生提供的奖励、补助等“转移支付”性质的支出,不应计入教育成本。教育总成本是指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总和。这种成本分类更能分清“教育经费”与“教育成本”之间的不同。
(二)按照成本支出与“受益”时间的关系,可将远程教育成本分为资本性支出和经常性支出。教育经常性支出是指为维持正常教学所发生的经常性项目支出,如人员工资、低值易耗品费用、水电费、通信费、网络运行费等。教育资本性支出也即教育的建设性支出是一种投资较大、使用较长的项目支出,如教学楼、视听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网络多媒体教室、双向视频教学设施、资源开发制作设备的建设费购置费等。这部分项目垫支形成固定资产,其价值随教学活动的进行被磨损变旧而减少,实现价值转移。企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规定,经常性支出是指与本期收益有关的各项支出,应当记入当期的成本中。资本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与本期及以后各期收益有关的支出,按受益期分期计入各期成本。远程教育成本计算也应比照这一原则,将远程教育的资本性支出以计提折旧的形式逐步计入核算对象的成本中,这一点对于主要依赖于网络设备从事教学、固定资产密集度大于普通教育的现代远程教育而言更为重要。需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受益”有经济收益,更主要是社会效益。教育会计期可以是学年、公历年,也可以是学制年限。
(三)按照成本性态,可将远程教育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成本性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即一定时期和一定学生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与学生量的依存关系。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学生量范围内,不随学生量变化而变化的那部分叫固定成本。教育的固定成本只是相对稳定不变,当学生人数超过一定量时需要增加教育固定资产,固定成本也就随之增加。固定成本又可细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不受学校当局短期决策的影响,是维持学校运行的最低成本,可称为“学校办学能力成本”,如教学设施和设备的折旧费、管理人员薪金等。酌量性固定成本是受当局短期决策影响,可在不同时期改变的固定成本。一般在预算年度开始,学校当局根据当年规划和财务状况可斟酌调整的成本有教学资源开发费、教学培训费等。变动成本是指随学生量同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按学生人数计算支出的实验费、实习费、作业批改费等。混合成本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额随学生量不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按教学工作量计算的津贴、兼职教师工资、电话费等。混合成本可按一定的数学模型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对现代远程教育成本性态进行分析,确定成本性态的数学模型,是定量研究现代远程教育成本—规模—效益的重要手段。
(四)按照成本内容,可将远程教育成本分为综合成本和单项成本。单项成本是指教育过程中投入某种要素或某项支出而形成的成本,如人员成本、材料成本、设备维修费、网租费、网络课程管理费等。综合成本则是培养学生的各单项成本之和。其中单项成本的计量和考核对于分析教育成本结构,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有重要的意义。
(五)按照成本用途,可将远程教育成本分为开办成本、网络及设备运行成本、教学资源开发制作成本、学习支持服务成本、管理成本、科研成本。开办成本是指开设远程教育的必须设施投入和筹建开展远程教育的各项费用支出(如入网费、网址注册费、筹建期差旅费、上级评估检查费)。设施成本可在使用过程中以计提折旧的形式计入相关环节成本;筹建费用可根据费用的大小,逐渐在以后各期(级)进行摊销,计入管理成本。网络及设备运行成本是指接入互联网络、网络维护管理、设备的维修保养等环节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管理软件摊销费和其他相关费用等。教学资源开发制作成本是指在多种媒体课件、教学资料包、在线测试等的开发制作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开发软件摊销费、管理软件摊销费和其他相关费用。学习支持服务成本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资源供给、设施使用、学生培训、师生交互、学习监控与评价、教学活动、学籍考核管理等环节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固定资产折旧费、资源开发成本的摊销费和其他相关费用等。管理成本包括远程教育发展规划及管理、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宣传广告、招生等环节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其他相关费用以及对开办费的摊销、对附属单位的补助、上缴上级款项、贷款利息费等。科研成本是指学校发生的科研项目支出和其所属的科研机构消耗的材料费、人工费、其他费用以及相关的固定资产折旧。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科研支出与教育服务无直接或间接关系,这部分支出则不能计入教育成本中。
此外,从成本分析、控制、决策等角度,还可将教育成本分为生均成本、边际成本、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等。
三、现代远程教育成本计算
(一)系统子成本计算。这里所指的系统子成本只包含本教学单位(如省级电大的开放教育学院的学生)自招学生的教育成本,系统中上层级对下层级的教学支持服务以及管理的费用,不应作为系统子成本,应作为系统成本计算项目在系统总成本中计算。而系统中下一层级对上一层级缴纳的“管理费”,及上层级对下层级的“补助拨款”,其实质是学费收入的再分配,不计入系统子成本。
(1)课程总成本。指该课程该学期的完全成本,包含与该课程有关的网络及设备运行、教学资源开发制作、学习支持服务以及学校管理等环节分配的人工、业务、公务、折旧等费用,毕业实践视同课程处理。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课程总成本;为人工福利费;为业务费;为公务费;为折旧、修缮费;为摊销费;为其他费用。
在实际操作中,成本计算可通过编制“成本计算单”来完成。见下表:
××课程总成本计算单
编制单位:年月日单位:元
成本要素
成本项目人工福利业务费公务费折旧、修缮摊销费其他合计
网络运行
资源制作
支持服务
管理费用
合计该课程
总成本
注:人工福利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
(2)专业总成本。指本学期该专业所开课程总成本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专业总成本;为第i门课程的总成本;n为该专业开课总门数(含毕业实践)。
(3)系统子成本(教学单位的总成本)。指本学期该教学单位所开专业总成本之和。
(4)课程生均成本。指该学期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平均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课程生均成本;为课程总成本;为该期该课程选课人数。
(5)专业生均成本。指该学期该专业在修学生平均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专业生均成本;为专业总成本;为该学期该专业在读人数。
同理可以计算该教学单位生均成本和学分平均成本,以用于不同目的的经济效益分析。
(二)系统总成本计算。在系统成本计算中,本文以专业为成本计算对象进行计算。
(1)系统专业总成本。指完成某专业教学服务与管理整个系统的完全成本。它等于各远程服务层级该专业总成本之和,加上系统中上层级对下层级教学单位分配给该专业的教学支持服务以及管理的费用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
其中:为系统专业总成本;为第i个教学单位的专业总成本;n为系统中与该专业有关的教学单位总数;为分配给该专业的第i层级对下层级的教学服务以及管理的费用;m为系统的服务层级总数。
(2)系统专业生均成本。指该学期系统中该专业在修学生平均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系统专业生均成本;为系统专业总成本;为该学期系统中该专业在读人数
(3)系统专业学分平均成本。指某专业学分平均总系统成本,是制定学分收费标准的依据。其计算公式为:
(一)现代远程教育成本的一般概念。教育成本概念是随着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完善的。1958年,英国研究教育经济学学者约翰·维泽在出版的《教育成本》专著中计量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英国教育经费的变化情况,首次提出了教育成本概念。从维泽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他把教育经费视为了教育成本。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1963年出版的《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中提出了“教育全部要素成本”概念,他认为教育的全部要素成本可分为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和学生上学时间的机会成本两部分,其实质上是教育的货币成本和教育的机会成本。对此,笔者将其称之为广义教育成本。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取得了较大成就。虽然大陆学者王善迈、靳希斌、袁连生,中国台湾学者盖浙生等一些代表人物对教育成本内涵也有着不同的表述,但归纳总结来看,都认为教育成本的本质是提供或接受教育服务时所耗费资源的价值量。在这个成本概念中,不考虑教育的机会成本。依照我国学者对教育成本的一般性定义笔者给出了现代远程教育成本的一般性概念,即指在网络环境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多种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和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或接受该种形式教育服务时所发生的资源实际消耗价值量。在这个远程教育成本的一般性概念中,笔者注重的是“资源实际消耗”,即提供远程教育服务的物化劳动价值量和活劳动价值量实际消耗的货币形态表现——货币成本,较之我国学者提出的教育成本一般概念更为具体化,笔者称之为“狭义远程教育成本”。
(二)远程教育的会计成本模式。会计成本是指针对一定核算对象、可用货币计量的成本费用。从会计的角度讨论成本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是谁的成本,二是成本是否可计量。狭义远程教育成本依然是一个笼统宽泛的成本概念。从教育成本的承担主体看,教育成本的承担主体是个人、教育机构、国家(政府)和社会,讨论研究教育会计成本时应针对某一教育成本承担主体而言,即个人教育成本、教育机构成本、政府成本和社会成本。目前我国远程学历教育机构与普通学历教育机构有所不同。在管理体制上,它是一个“二元交叉管理系统”,一个教学服务网络结构体系。在这个教学服务网络系统中,一方面,各级层是分别独立的法人单位,人、财、物受地方行政部门制约,另一方面,在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教学支持服务上形成了教学管理网络系统,系统各个层级之间存在资源共享、相互支持服务的关系,也即经济利益分配的关系。因此,其教育成本承担主体具有系统成本承担主体特点。现代远程教育的会计成本宏观上是指整个远程教育机构提供远程教育服务的货币成本,也即整个远程教育系统的货币成本,可称为系统总成本;微观上,远程教育会计成本是指构成远程系统的各教学单位的货币成本,可称为系统子成本。系统总成本等于构成系统的各子成本之和。本文所讨论的远程教育成本均是指远程教育的会计成本。
二、现代远程教育成本分类
(一)按成本支出与成本核算对象的关系,可将远程教育成本分为直接教育成本、间接教育成本、教育总成本。直接教育成本是指为对某一成本核算对象(如某专业、学生、课程等)提供直接教育服务而发生的支付费用的总和,是直接的教学成本,如学习支持服务成本、网络线路运营成本等。间接教育成本是指为某一成本核算对象间接提供教育服务而发生的支付费用的总和,是公共服务成本,如学校行政管理费用、人员培训费、公共教学设施折旧费等。这部分费用是要将成本对象按学时、人数等进行合理分配的成本。而学校发生的与教学服务无关的其他费用,如给学生提供的奖励、补助等“转移支付”性质的支出,不应计入教育成本。教育总成本是指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总和。这种成本分类更能分清“教育经费”与“教育成本”之间的不同。
(二)按照成本支出与“受益”时间的关系,可将远程教育成本分为资本性支出和经常性支出。教育经常性支出是指为维持正常教学所发生的经常性项目支出,如人员工资、低值易耗品费用、水电费、通信费、网络运行费等。教育资本性支出也即教育的建设性支出是一种投资较大、使用较长的项目支出,如教学楼、视听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网络多媒体教室、双向视频教学设施、资源开发制作设备的建设费购置费等。这部分项目垫支形成固定资产,其价值随教学活动的进行被磨损变旧而减少,实现价值转移。企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规定,经常性支出是指与本期收益有关的各项支出,应当记入当期的成本中。资本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与本期及以后各期收益有关的支出,按受益期分期计入各期成本。远程教育成本计算也应比照这一原则,将远程教育的资本性支出以计提折旧的形式逐步计入核算对象的成本中,这一点对于主要依赖于网络设备从事教学、固定资产密集度大于普通教育的现代远程教育而言更为重要。需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受益”有经济收益,更主要是社会效益。教育会计期可以是学年、公历年,也可以是学制年限。
(三)按照成本性态,可将远程教育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成本性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即一定时期和一定学生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与学生量的依存关系。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学生量范围内,不随学生量变化而变化的那部分叫固定成本。教育的固定成本只是相对稳定不变,当学生人数超过一定量时需要增加教育固定资产,固定成本也就随之增加。固定成本又可细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不受学校当局短期决策的影响,是维持学校运行的最低成本,可称为“学校办学能力成本”,如教学设施和设备的折旧费、管理人员薪金等。酌量性固定成本是受当局短期决策影响,可在不同时期改变的固定成本。一般在预算年度开始,学校当局根据当年规划和财务状况可斟酌调整的成本有教学资源开发费、教学培训费等。变动成本是指随学生量同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按学生人数计算支出的实验费、实习费、作业批改费等。混合成本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额随学生量不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按教学工作量计算的津贴、兼职教师工资、电话费等。混合成本可按一定的数学模型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对现代远程教育成本性态进行分析,确定成本性态的数学模型,是定量研究现代远程教育成本—规模—效益的重要手段。(四)按照成本内容,可将远程教育成本分为综合成本和单项成本。单项成本是指教育过程中投入某种要素或某项支出而形成的成本,如人员成本、材料成本、设备维修费、网租费、网络课程管理费等。综合成本则是培养学生的各单项成本之和。其中单项成本的计量和考核对于分析教育成本结构,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有重要的意义。
(五)按照成本用途,可将远程教育成本分为开办成本、网络及设备运行成本、教学资源开发制作成本、学习支持服务成本、管理成本、科研成本。开办成本是指开设远程教育的必须设施投入和筹建开展远程教育的各项费用支出(如入网费、网址注册费、筹建期差旅费、上级评估检查费)。设施成本可在使用过程中以计提折旧的形式计入相关环节成本;筹建费用可根据费用的大小,逐渐在以后各期(级)进行摊销,计入管理成本。网络及设备运行成本是指接入互联网络、网络维护管理、设备的维修保养等环节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管理软件摊销费和其他相关费用等。教学资源开发制作成本是指在多种媒体课件、教学资料包、在线测试等的开发制作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开发软件摊销费、管理软件摊销费和其他相关费用。学习支持服务成本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资源供给、设施使用、学生培训、师生交互、学习监控与评价、教学活动、学籍考核管理等环节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固定资产折旧费、资源开发成本的摊销费和其他相关费用等。管理成本包括远程教育发展规划及管理、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宣传广告、招生等环节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其他相关费用以及对开办费的摊销、对附属单位的补助、上缴上级款项、贷款利息费等。科研成本是指学校发生的科研项目支出和其所属的科研机构消耗的材料费、人工费、其他费用以及相关的固定资产折旧。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科研支出与教育服务无直接或间接关系,这部分支出则不能计入教育成本中。
此外,从成本分析、控制、决策等角度,还可将教育成本分为生均成本、边际成本、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等。
三、现代远程教育成本计算
(一)系统子成本计算。这里所指的系统子成本只包含本教学单位(如省级电大的开放教育学院的学生)自招学生的教育成本,系统中上层级对下层级的教学支持服务以及管理的费用,不应作为系统子成本,应作为系统成本计算项目在系统总成本中计算。而系统中下一层级对上一层级缴纳的“管理费”,及上层级对下层级的“补助拨款”,其实质是学费收入的再分配,不计入系统子成本。
(1)课程总成本。指该课程该学期的完全成本,包含与该课程有关的网络及设备运行、教学资源开发制作、学习支持服务以及学校管理等环节分配的人工、业务、公务、折旧等费用,毕业实践视同课程处理。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课程总成本;为人工福利费;为业务费;为公务费;为折旧、修缮费;为摊销费;为其他费用。
在实际操作中,成本计算可通过编制“成本计算单”来完成。见下表:
××课程总成本计算单
编制单位:年月日单位:元
成本要素
成本项目人工福利业务费公务费折旧、修缮摊销费其他合计
网络运行
资源制作
支持服务
管理费用
合计该课程
总成本
注:人工福利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
(2)专业总成本。指本学期该专业所开课程总成本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专业总成本;为第i门课程的总成本;n为该专业开课总门数(含毕业实践)。
(3)系统子成本(教学单位的总成本)。指本学期该教学单位所开专业总成本之和。
(4)课程生均成本。指该学期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平均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课程生均成本;为课程总成本;为该期该课程选课人数。
(5)专业生均成本。指该学期该专业在修学生平均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专业生均成本;为专业总成本;为该学期该专业在读人数。
同理可以计算该教学单位生均成本和学分平均成本,以用于不同目的的经济效益分析。
(二)系统总成本计算。在系统成本计算中,本文以专业为成本计算对象进行计算。
(1)系统专业总成本。指完成某专业教学服务与管理整个系统的完全成本。它等于各远程服务层级该专业总成本之和,加上系统中上层级对下层级教学单位分配给该专业的教学支持服务以及管理的费用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
其中:为系统专业总成本;为第i个教学单位的专业总成本;n为系统中与该专业有关的教学单位总数;为分配给该专业的第i层级对下层级的教学服务以及管理的费用;m为系统的服务层级总数。
(2)系统专业生均成本。指该学期系统中该专业在修学生平均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系统专业生均成本;为系统专业总成本;为该学期系统中该专业在读人数
(3)系统专业学分平均成本。指某专业学分平均总系统成本,是制定学分收费标准的依据。其计算公式为:
学校教育成本是指提供某种类教育所需要的相应教育服务时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化劳动。其可分为学校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学校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教学成本(如教职员工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它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为教学直接服务的教务管理成本(如公务费、业务费、助学金、奖学金等)、必要的教学设备运转与维修成本(如教学设施购置费、维修费、水电费等)。这些费用与提供教育服务直接相关,没有这些学校将难以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
学校间接成本包括为教学直接服务的教务管理成本之外的行政管理费、公用设备、公务用房(如教学楼、教学设施、图书馆、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基建费、购置费、折旧费以及购买和租赁耐用资产的支出。这些花费与培养学生的关系是间接相关的,没有这些耗费,学校不能提供有效率的教学服务。
二、学校进行教育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学校教育成本不单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而且是一个社会概念,涉及到政府、学校、家庭和个人。加强学校教育成本核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投资事实上被当作是国家无偿给予教育单位的福利,教育单位既不存在或很少有自有资金投入,也不承担任何投资风险,更不存在任何意义的亏损或破产的威胁。因此,他们往往不考虑怎样合理使用教育资源,也无须进行成本核算,因而,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人力资源浪费严重、无偿占用学校资源、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配置不合理等不良现象。鉴于此,学校教育应该实行成本核算,打破学校只计支出不计成本的核算方法,正确归集和控制培养合格人才过程中所发生的耗费,使各部门都具有成本意识,真正做到勤俭办学,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使学校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为社会其他资本进入学校创造条件。
(二)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和政府拨款
现行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成本逐年增加,政府的财政支持相对紧缩,学生缴费收入在学校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学生学费也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而学校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政府投入应与学生适当交费并举。政府采取的政策和措施首先应是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而不应将政府的财政负担转嫁给学生和家庭。因此,学校的学费标准应考虑学校教育成本和学生及家庭的支付能力两方面的因素。教育收费的标准主要是由教育成本和教育的社会需求来决定的,因此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确定正确的生均培养成本对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意义重大。
(三)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教育经费紧张是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学校的资金来源主要为“财、税、费、产、社、基”六个方面。所谓财,就是财政教育拨款;税,就是教育税费;费,就是学费;产,就是校办产业;社,就是社会捐赠;基,就是基金。但本应占主体地位的财政教育拨款的作用越来越弱化,财政拨款占总收入的比重逐年减少,名称也由财政拨款转为财政补助收入。此种形势逼迫各学校必须加大自筹经费的力度。为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迫使各学校不得不开源节流,成本核算势在必行。各学校教育经费和其他经费的使用是否合理,培养的学生质量是否合格,以及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的确定,为学校间提供了一个可以横向比较办学效益的标准,从而有利于从价值形态评价学校教育的办学效益,使各学校树立起投资与成本核算观念,加强学校的理财意识和学校的财务管理。
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现状
我国学校目前的成本核算还没有真正进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基础数据,有些学校有一些数据,也是按计划经济时期财政拨款额度折算后再加上很多并非教育成本的项目费用。此外,有些学校即使已经开始进行成本核算,但多多少少还存在一些制度与操作层面上的问题。
(一)从制度层面上看
这主要体现在现行学校财务制度与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要求相背。对于学校这一非营利性组织,我国将其纳入行政事业单位之列,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按收付实现制进行收支核算而没有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权责发生制进行成本核算。收付实现制对于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存在以下缺陷:1.不能真正体现教育投入和教育成本的配比原则,或者说不能正确反映学校的办学效益,由此导致学校财务报表失真;2.会计人员编制的报表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以误导。因为报表里的数据不是按配比原则得到的,仅仅是一种现金流入及流出的表象,并不能真正说明教育成本问题。这种按收付实现制所取得收支核算资料与社会各界对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的要求相违背。配比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将收入和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费用进行配比;二是时间上的配比,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期的费用相配比。(二)从操作层面上看
1.教育成本计量确认不真实
长期以来,学校对于购建的资产设备支出都是一次性列入当年教育成本,然而固定资产购建是一次性投入,而且投入金额较大、多年受益。如果将当年固定资产购建一次性列入当年教育成本支出,就会造成当年教育成本偏高,不利于准确计算当年的教育成本。
2.会计科目设置不能准确反映各个会计核算期间费用
目前,会计科目设置中按人员成本、公用成本、固定资产成本的项目划分,难以确认教育成本中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难以考核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发展变化趋势,不利于分析各个会计时期的成本变化,从而不能合理配置资金。
3.教育成本构成内容不合理
教育事业支出中一直包涵着与学校教学工作无关的项目,如离退休人员支出、已经实行产业后勤社会化服务人员支出以及部分科研项目的支出。为便于准确地进行
教育成本比较分析,离退休人员经费不应列入教育成本核算,应由社会保障部门列支;学校后勤实行社会化后,后勤服务这部分也不应列入教育成本。
4.教育成本风险居高不下,成本核算难度加大
据调查,我国许多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学生欠费的情况,欠费几百万已不是什么新闻。有些院校累计已超过千万元,并正以年均约10%左右的速度增长。其中,某些学校外省学生(绝大多数也是来自社会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只占全校在校生的7%左右,欠费却高达25%左右。在信用体系尚未健全的今天,学生欠费将使我国学校教育成本不断上升,风险增大,同时也造成学校教育成本核算难度加大和核算的不确定性。
四、完善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建议
(一)建立教育成本核算制度
通过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实行成本对象化,细分成本项目,运用横向比较、纵向比较、计划与实际比较等比较分析方法,就可找出教育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优化学校资源配置,规范支出范围,改善支出结构,严格支出预算管理,从而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二)建立成本预算管理制度
成本预算管理系统包括预测成本发展趋势、确定目标成本、编制成本预算等。目标成本是进行成本控制的依据,也是实行成本管理的目标。目标成本的确定过程,是对成本进行事前控制的重要方面,对目标成本执行过程的控制,主要是及时计算目标成本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差异并进行分析和反馈,促使责任单位进行有效的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共同完成学校成本管理的总目标。
(三)建立成本绩效评价制度
把目标成本进行分解,使所有成员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对责任人责权范围内的可控成本进行考核,划清责任和恰当地评价并奖励其业绩,有利于分析影响成本的因素,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激励员工主动、自觉地控制成本。
(四)明确成本核算范围
即规定教育事业支出中哪些属于教育成本,哪些不能计入教育成本。约翰斯顿的学校教育成本构成是广义的教育成本,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教育成本,不能作为实际的教育成本。实际的教育成本应该是指实际已经发生且与学生获取知识、技能、提高能力有关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笔者认为,机会成本、科研支出、学生个人支出和与培养成本无关的支出如校办产业支出、后勤部门实行社会化后的支出、教职工住宅商品化的支出、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支出等都不能列入实际的教育成本。
目前,高校教育成本的分担及补给主要来自于政府机构,教育资源范围狭窄,它的表现形式主要为在教育学生为其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价值,相对而言,高校财务管理比较特殊。从企业层面来说,提供服务或产品之后才会有收入,进而再投入生产的再循环过程;而高校教育是单方向资金运动,先由财政部门拨款取得学费收入,再将其投入到教育中,并且收入是一次性的。所以说,企业相对于高校而言,它的经营运转好比前线,而成本控制则为后勤;但高校成本控制作为非盈利组织而言却是其取得效益最优化的唯一且有效的途径,由此可见,高校能够持续稳健发展关键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成本控制达到最优化。此外,高校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在这一背景下,若一味追求成本的降低而忽视学生的教育质量,必定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影响高校未来发展及招生。因此,要将高校教育成本控制同我国现阶段财务管理体系相结合,联系实际减少不必要开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最终达到保证教育质量的同时降低教育成本的目的,并且逐步实现最优化的高校教育。
二、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控制面临的问题
(一)成本范围界定不够清晰
并不是高校所有的各项开支都属于高校教育成本,只有真正用于受教育者的教育方面所消耗的资源价值才属于教育成本,不包括与学生培养不相关的费用消耗。为了保证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精准性,在高校教育成本归集方面要分清楚以下几个方面:
1.校办企业支出;即由高校开办的企业,该企业服务的目的就是方便学生就业以及从事劳动技术方面的教育,高校是绝大多数校办企业的仅有的全额投资者,正因如此也造成了校办企业权责的不清晰、无法自负盈亏及独立核算,进而造成高校教育费用分配与归集方面的困扰。
2.高校社会保障支出;即属于离退休职工养老经费的一部分,对于离退休职工而言,高校的教学及管理工作已与他们无关此部分支出的性质实质上是一种延伸的劳动价值,因此高校教育成本若包括离退休职工经费显然不合适,不利于教育成本核算的精准性。
3.科研经费;高校的职责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培养,同时也肩负着对我国科技体系进行创新的重要使命。目前,科研课题日趋复杂造成与教育活动经常混为一谈,从而导致科研支出一律归集到教育成本之中,但实际上有一部分支出却与学生的培养没有关联,所以应当按照支出比例在高校教育成本中将科研经费剔除出去。
(二)资产折旧处理账实不符
众所周知,固定资产折旧反映的是资产价值的损耗及转移,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根据规定其会计核算应当采用收付实现制,基于此,高校的固定资产可以不计提折旧,并且购置、构建固定资产的费用及其他支出就应当直接确认为当年的支出,而不是均匀的在固定资产收益年限内进行分摊。首先,这种账务处理方式会造成高校教育成本在购置、构建期间非常高,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及费用,相对的,在非购置期间教育成本却非常低,不利于经济核算;其次,这种处理方式将固定资产的购置、构建费用一次性计入支出,而不是均匀分摊已经消耗的价值也会造成高校固定资产的价值的账面值与实际值不相符。所以说,近几年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固定资产的购置、构建也会不断增多,这样势必会造成固定资产费用水涨船高,这种会计核算方式下对高校固定资产的处理缺乏合理性,不能准确对教育成本进行计量,进而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精准性及科学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对高校教育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实行零基预算,科学制定成本计划
当前,高校成本的制定依据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及教育教学目标任务,并且获得上级部门批准方可执行的年度收支计划。实际现状为本着杜绝浪费的原则,在既定的框架内合理把握并分配教育资源。为了使资金在有限范围内最大程度发挥效益,我们可以假想,将投入式的成本预算转换为产出式的成本预算,并且假定其预算成本为零。在此基础之上,对高校外在及内在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将未来教育成本科学划分为三大类:基本成本、必要成本以及非必要成本。相应的将高校教学所需要消耗的支出划分为这三类,并将其逐步累加到假定为零的预算成本中去。对于这三种成本的分类,必要成本类主要为符合国家教育目标以及规定的发展规划所必须的支出;基本成本主要为以丰富高校学生的活动及教学而发生的经费支出;非必要成本主要为以保证高校学生的生活、提高其学习能力以及拓展能力而发生的经费支出。此外,在高校教育成本计划制定时,要充分考虑意外因素,每一类的成本计划均要留有一些富余,保证计划设置具有一定的弹性,以避免影响最终成本计划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相关监管部门要做好高校教育成本计划的严格审核以及监督方面的工作,进而保证最佳高校教育成本计划的制定及顺利执行。
(二)资产存量活化,合理利用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作为高校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它的比例在高校教育成本也占据大部分。其中,高校教育成本是否能够得到控制,这跟高校固定资产使用率以及使用和配置的合理性有关。高校固定资产加强从采购与使用进行成本控制,有利于降低办学闲置的资源及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使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得到最大的发挥。高校在采购的时候,首先要根据各部门上报情况,其次要结合固定资产的有限性来衡量决定实际购买,二者综合分析,采购那些有利于高校长远发展以及必备用品。目前,高校一般统一采购各院系部门需要的物品,因此,高校可以优化配置资源,统一管理各部门的资源,这样可以达到规模经济。这就要求在使用固定资源时,应把现有的资源加以充分的利用。实施不同院系甚至不同高校之间可以协调使用,改变传统谁买谁用的模式。同时,也可以开启高校与企业之间相互合作,联合多所高校和企业共同创建科技园,高校提供科研及一些生产服务,企业提供设施的费用。这种模式有利于企业节省成本,同时,也节省了高校固定资产的采购费用,也给学生们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三)精简冗杂机构,减少人力成本损耗
人力资源是一把双刃剑,是高校物力及财力资源的粘合剂,其配置及运用是否合理事关高校发展的稳健与否。当前,在我国高校内部普遍存在着行政人员数量较多,岗位设置重复,进而导致高校教职工工资方面经费支出扩增,鉴于此,高校应当杜绝不合理的消耗,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同时提高成本的产出效益。首先,应当压缩高校重复岗位教职工的数量,依据学生人数合理制定师资量,并且每年学生数量的变动设定一定的浮动比例和范围。在浮动比例及范围内,严格执行教师相对压缩、非教学职工绝对压缩的目标,在此基础之上,推行人事改革的同时控制好教职工人数,尽量实行流动聘任用人机制,根据需求对机构干部定岗,以减少用人成本;其次,应当简化教职工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其教学质量的优化性,尽可能减少管理机构的设置层次,在争取高校人力管理水平及效率提高的同时达到增效减员的目的。
四、结束语
1.幼儿园投入项目的标准没有建立。
导致各幼儿园的投入成本不一致,根据投入产出原则,收费标准也不一样,这样成本的核算就失去了可比性。因为,标准没有建立,个人主观的投入、各地区经济条件不一样,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就不一样,这样的成本核算对建立收费标准是毫无意义的。
2.对幼儿园的场地使用费及建筑费用是否应该列为成本项目中存在分歧。
通常来说根据办学的条件及性质来决定是否纳入成本之内,对于公办幼儿园,国家有无偿的土地使用及建筑使用权利,反之,私立幼儿园需要自筹经费解决场地使用费、建筑房屋费等,土地是稀缺资源,特别是在城区,场地的使用费用超过了大部分的支出成本。因此,此项成本是必须要纳入成本核算范围内。
3.成本核算应当考虑学前教育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目前,虽然我国对学前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缺乏客观的标准,以及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其他因素较多,在事后也无法对第三方进行测试验证。所以,这样一来很多家长对幼儿园的质量评价就只重视硬件条件的投入,从而使幼儿园忽视对人的投资,这样既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又使幼儿园的收费不断攀升。
4.政府对私立学前教育干预的必要性,应当考虑对私立幼儿园形成有制度的补贴。
当今在西方发达国家,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而我国私立学前教育状态基本属于谁入园,谁缴费,没有任何财政支持。这样既阻碍了私立学前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也给私立幼儿园的高价收费提供了借口,国家没有支持,就失去了对私立幼儿园收费的调控,不乏有适龄儿童甚至因为公办幼儿园入园难,民办幼儿园收费贵而放弃接受学前教育。为了更好地实现入园机会相对平等,国家应对私立幼儿园进行适当补贴并落到实处,加强对私立幼儿园的收费监管,才能从实际上解决对私立幼儿园收费监管失控的情况。
二、核算科目的构建
为保证科学、有效地进行有效的成本核算,借用张曾莲教授的核算模式,并结合私立幼儿园的教学成本特征,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必须要把握一些主要方面。
1.成本核算的对象。
核算对象决定了对谁来进行成本的核算工作,学前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活动,自然学前教育的主体应是幼儿园的学生本人。根据成本核算的概念来划分也应是这样,企业作为生产者,生产出来的单个产品的成本也就是企业需要计算的成本。如果把幼儿园看做是“企业”的话,那幼儿园的单个学生在读完一个周期的课程结束之后所花费的费用就是幼儿园的生均成本了。所以,在考虑幼儿园的学生在正常上课的情况下,核算成本的对象就是幼儿园单个的学生。
2.对折旧费用的理解。
目前,大部分幼儿园成本核算都未把折旧的费用考虑在内,但是很多学者都认为,应该把幼儿园固定资产的投入计入教育成本之内。如果在教育成本中不考虑折旧费内,将办园时的固定资产投入一次性归为当时的教育成本,这就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固定资产的投入开始应根据直线折旧原则,计算出每年的折旧费用,之后就不再计算固定资产投入费,而只计算折旧费。因此,为了教育核算成本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必须计算固定资产投入的折旧费。
3.成本核算的周期。
根据我国的会计分期统一采用的是公历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这样的会计制度的核算时间就与教育的周期相矛盾,一般私立学前教育的起止时间为3月初至第二年的1月底,这样计算周期时间不统一,核算成本就会出现前后不对的情况,所以,核算幼儿园的教育成本,应该按照月成本核算,核算幼儿园学生在园的实际成本时,应该减去学生未在园的成本差额费用进行成本核算。
4.成本核算的主要项目。
教育成本项目,是指构成教育成本的费用类别。如果要对幼儿园在园学生的成本进行准确核算,必须先明确核算的主要项目,进而要对成本核算的主要项目进行系统的划分,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其核算的可行性,如图1所示:明确成本核算的主要项目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出台相对科学并可行的最低投入标准和最高投入标准,并进行实时监控,将投入与收费标准挂钩,超过最高投入标准的部分不予考虑成本核算的范围。二是要注意将属于教育成本范围的纳入成本核算范围进来,而不属于教育成本范围之类的应当及时纠正,避免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以及影响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5.利润的合理范围。
既然是私人投资,就应当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可以参照社会平均劳动工资进行合理分配利润,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即原“全国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数额为47593元,日平均工资为182.35元。也可以依照投资的平均劳动成本10%进行等额定价以及投资风险的百分比进行合理定比例。
三、成本核算的方法
为了对学前教育经费的准确核算,考虑到各年级的教师工资成本及物力、人力等成本的投入大小有差距,特采用年级分级核算方法,分年级核算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年级之间支出费用不清楚,成本核算的准确度不高,对成本控制难度较大的问题。这样可以促进经费的使用效率,年级之间的费用花费清楚对个人控制成本也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年级分级核算方法如下:按照年级不同成本进行核算,即按照成本模型(见图2)分别计算出小班(N)班、中班(N)班、大班(N)班总支出核算成本。在考虑保证学生缴费人数与到课率人数比例正常的情况下,用各年级总成本/幼儿园(小、中、班)班级数=单个班级成本,得出单个班级成本/单个班级学生数=人均成本。这样计算保证了计算出每个年级、每个班、每个学生的不同的成本,可以做到更好计算成本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如果有部分老师交叉上课的情况,则按照课时费总额除以在各年级不同的工资成本再进行归纳。
四、对构建收费标准的建议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流程
一、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流程
(一)准备阶段
时间:2021年1月6日~1月12日。
1.由学习中心组织学生学习本流程;了解各专业选题;熟知写作时间安排。
2.学生应仔细阅读相关要求,了解论文写作流程和各阶段时间要求。
3.学生在公布的题目中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题目。围绕选题,搜集、阅读有关的文献资料;进一步学习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认真考虑本篇论文所要阐述的中心、主要观点以及主要论据、写作的框架。做好写作前的准备。
4.《网络教育、成人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指南》、《各专业论文选题》等公布在我院首页(首页→西大网络教育网→教学指南→论文写作安排栏目中)。
5. 《网络教育、成人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指南》相关视频请登录在线学xxx台,在“论文写作”栏目中查看。
(二)写作过程
1.提交选题与提纲
时间:2021年1月12日~3月2日。
学生在此期间,登录我院在线学xxx台在 “论文写作”→“论文选题”中进行选题,为了保证论文指导的质量,我院所有专业的选题均有人数限制,当选择同一题目的人数达到限制人数时,只能选择另外的题目。
学生根据选题搜集资料,起草论文提纲在“论文提纲”栏中提交提纲。论文提纲应列入文章的纲、目、结构、层次等基本要素。写明论文的中心、重点、主要观点等。
论文选题及提纲提交截止时间为3月2日24时。如未按时选题及提交提纲,则视为放弃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系统将自动转入下一批次论文写作中。
2.查看指导教师
时间:2021年3月5日以后。
学生在此时间后可查询本次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
3.初稿写作与提交
初稿写作包含初稿一稿和初稿二稿两个阶段。
一稿时间:2021年3月12日~3月30日。
3月5日~3月11日为指导教师审阅提纲时间,学生于3月12日后,查看指导教师给出的提纲意见,学生按照论文提纲和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进行论文初稿一稿写作,初稿一稿以WORD文件保存。在 “论文写作”→“论文初稿一稿”中以附件形式上传论文初稿一稿。论文初稿一稿提交的截止时间为3月30日24时。如未按时提交论文初稿一稿,则视为放弃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系统将自动转入下一批次论文写作中。
二稿时间:2021年4月7日~4月27日。
3月31日~4月6日为指导教师审阅初稿一稿时间,学生于4月7日后,查看指导教师给出的初稿一稿意见,学生按照论文初稿一稿和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进行论文初稿二稿写作,初稿二稿以WORD文件保存。在 “论文写作”→“论文初稿二稿”中以附件形式上传论文初稿二稿。论文初稿二稿提交的截止时间为4月27日24时。如未按时提交论文初稿二稿,则视为放弃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系统将自动转入下一批次论文写作中。
4.终稿写作提交与论文
时间:2021年5月5日~5月27日。
4月28日~5月4日为指导教师审阅论文初稿二稿时间,5月5日后,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初稿二稿修改意见,对论文进行充实、完善,最后形成终稿。终稿必须按论文写作的格式要求完成,以WORD文件保存。在 “论文写作”→“论文终稿”栏目中提交。提交后,点击“”进行论文检测,论文终稿重复率大于30%成绩为不及格。论文终稿提交和的截止时间2021年5月27日24时,截止日期后,系统将自动关闭,未按时提交的学生将自动转入下一批次,重新开始论文写作。
每位学生有一次免费。数据返回学xxx台大概需要5分钟,平台在20分钟内不能反复。完毕可以在学xxx台查看报告。
5. 终稿纸质版本提交
时间:2021年6月15日前。
学生应按论文格式要求打印终稿,在规定时间前交一份到学习中心备案。
二、学位论文答辩
(一)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2021年6月4日~6月9日。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为6月4日~6月9日,在 “论文写作”→“答辩申请”中申请论文答辩。
(二)学位论文答辩
所有申请授学位的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重复率小于等于30%且终稿成绩及格及以上方可申请论文答辩。答辩时间在2021年6月中下旬。具体答辩时间安排另行通知。
三、论文成绩
2021年6月上旬毕业论文写作成绩。
2021年6月下旬论文答辩成绩。
(一)论文终稿成绩及格以上(含及格)者,将取得相应的学分;成绩不及格,不能取得相应学分。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生可自行决定何时重新进行毕业论文写作。
(二)论文答辩成绩在良好以上(含良好)的本科毕业生且符合学士学位全部条件者可以申请学士学位。
四、特别提醒
(一)毕业论文(设计)写作选题、提纲、初稿、终稿环节务必在规定时间之内及时提交。截止后系统关闭,不能再进行相关操作。
(二)达到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条件,因各种原因没有按时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的学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根据我院论文写作安排可再次参加毕业论文写作。
(三)本次论文写作不及格的学生只能按下一次写作的时间要求重新选题,重新开始论文写作流程。需要重写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登录我院在线学xxx台在“论文写作”→“论文重写申请”中申请重写,经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设计)写作批次。
(四)写作过程中请学生定期上网关注指导教师评语,关注我院的通知公告中关于毕业论文的相关信息。
(五)在提交了初稿或终稿后,可以下载论文初稿或终稿,查看能否正常打开,确保提交成功。
(六)论文初稿自愿,论文终稿必须。论文终稿重复率小于等于30%论文为有效论文,可以提交到论文系统。教师批阅终稿后终稿成绩为及格及以上,学生可申请论文答辩。
(七)美术专业毕业作品版面及邮寄要求
美术专业的毕业作品(国画、油画、设计创作)要求国画四尺对开、油画半开、设计八开素描纸,作品上有落款、名章及作画时间(近期作品一幅),作品背面左上角标明学习中心名称,学生学号及姓名。
学习中心寄送美术论文时间:2021年4月20日—5月10日期间(以邮戳为准),其他时间邮寄的概不处理。
邮寄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成教办公室邓萍 (收)
联系方式:023-68254074
1、教育成本的意义
高校教育成本则是指用于培养学生、为使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服务所耗费的资源的价值,包括以货币支付的高等教育资源价值和因接受高等教育服务所造成的价值损失,即直接成本(实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直接用于教学和学生方面各项费用,主要包括学生费用和教学费用,也就是高校直接用于学生事务的各种费用和学校为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间接成本是指间接用于培养学生的费用,主要包括教学辅助费(学校的图书馆、体育中心、环保、保卫等部门为支持教学发生的各项费用)、教学控制费(为教学提供条件、进行教学控制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行政控制费(学校行政控制部门为组织和管理学校的日常行政工作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2、教育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2.1加强教育成本控制有利于内部控制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实行教育成本控制,能使各部门都具有成本意识,真正做到勤俭办学,充分掌握教育资源的占用情况,找出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使高校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可为社会其他资本进入高校创造条件。
2.2有利于高校的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作为生产精神产品的非物质生产领域,它一方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又是商品、劳务购买者和消费者,这样高校就成为构成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参与市场竞争。把竞争机制引进高校,必将促使高律财务控制由拨款控制型向经营控制型转变。控制需要相关的数据进行规划和控制。为了满足学校决策的需要,就有必要采用适当的标准和方法对教育过程中各种纷繁复杂的投入和产出的数量关系进行计量和描述。也就是要进行教育成本的控制,从而提供预计性和分析性的信息。
2.3衡量高校办学效益的依据
提高办学效益,就是要以较少的耗费,实现较多的教育成果。只有进行教育成本控制,才能在同类院校之间进行办学效益的比较,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促使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提高办学效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高校由原来的国家包办转变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实体,高校之间有办学方式、发展规模、招生分配、科技成果转让等领域逐步与市场接轨,高校面临着调整、联合、合并的发展趋势及办学风险。进行人才成本控制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衡量办学效益高低的重要标准。
二、教育成本控制的现状
1、高教控制体制的问题
目前国家尚未要求高校按成本控制进行财务控制,高等教育的行政机构也尚未把教育成本的控制和控制作为评估高校绩效的重要指标,且未成立教育成本控制的有关机构。因此相关的各项财务会计规章制度也就没有明确要求对高校教育成本进行控制,这对高校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不仅未起到促进作用,且使高校进行成本控制缺乏动力和外界压力。因此制度上缺乏成本控制要求,导致相应的账务控制体系设置缺乏,进而没有统一的高校教育成本控制方法,使高校教育成本的控制难以有效实施。
2、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直接行政控制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自身很少有进行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上到高层领导,下到普通职工都普遍缺乏成本效益观念,缺乏成本控制与成本控制的动机。究其原因,突出表现在:高校预算约束的特性造成高校对成本控制的漠视。尽管高校是独立的法人实体,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但其财务运作的最终后果还是要由政府来承担,当学校出现财务危机时,政府必须出面,采取救助、补足赤字的办法来帮助高校度过难关,维持正常运转,这使高校与国有企业一样,完全具有了预算约束的特性。在这种软预算约束的运行机制下,高校和高校领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不用承担因控制不善造成的财务后果,没有动力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相反还会增强决策的随意性,盲目投资,盲目求大、求全、求洋,盲目攀比,不计算投入与产出,忽视效益。
3、成本控制观念陈旧
与高校教育成本理论研究的实际情况相比,近些年来,我国许多高校教育成本控制的实践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成本控制的认知程度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这种共识由于受传统理财观念的影响,仍然停留在就成本论的狭隘观念上,片面注重成本的数量控制,而忽视其质量控制。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的理财观念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观念体系,仅局限于如何记账、算账、报账,如何理财,如何服务。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随着高校财务控制主体地位的确立和理财自的落实,高校必须抛弃传统观念,不仅要会理财,还要会生财、用财和聚财;不仅要会做账,还要会分析;不仅要会服务,还要会控制。这就要求高校要树立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新的观念体系,确立以成本与效益、风险与收益、投入与产出等相应关系为核心,以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成本价值等市场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新型的成本效益理财观念,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提高教育教学服务质量,为高校获取更多的效益。也就是说,不能片面地以强调高校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控制费用的发生额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来减少支出、降低成本。
4、成本控制的依据不足
在现实中,我国高校对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研究尚处于摸索之中,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而真正成本会计学属性上的高校教育成本控制研究则几乎没有,这使高校教育成本控制缺乏理论与实际意义上的基础数据资料,使成本控制凭直觉行事,盲目性较大,方向很难把握。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高校会计制度配套改革不到位。高校教育成本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这一工程必须改革高校现行的会计制度,建立一套更加符合高校教育成本控制实际需要的成本会计制度。但迄今为止,国家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高校会计制度的配套改革问题尚在讨论中,不能给高校提供具有会计制度保证的教育成本控制数据,也给这项控制工作带来了很多难题。如:在会计成本控制原则方面,收付实现制原则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高校应负担的全部成本费用;配比原则不能合理匹配高校各会计期间的收入与支出;无法按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合理界定高校的各项支出。另一方面,高校教育成本控制制度及配套控制体系建设滞后。这种制度和体系建设的滞后性,使目前应用于我国高校的许多规章制度陈旧落后,无法及时更新,与高校教育成本控制的要求相距甚远;又使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控制缺乏具有制度保证的基础数据,无法满足教育成本控制的条件。
5、成本控制人才缺乏
高校教育成本控制是一项涉及成本控制、控制与考核的全新业务,它不仅要求高校财会人员要强化成本控制意识,还要熟练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许多知识。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目前许多高校的会计人员年龄结构老化、学历层次及职称级别都比较低,多年来已经适应了以支出控制代替成本控制的模式与方法,对教育成本控制这种从控制理念、控制方式到控制程序的控制模式,从岗位设置、程序调整、环节衔接以及到会计系统的延伸等方面都不能满足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对成本控制的操作、相关成本概念的理解、成本科目的选择及会计日常的账户处理还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教育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使高校成本控制人才缺乏。
三、对策
1、改革高校会计制度
要进行成本控制,提供成本信息,强化成本控制,就必须建立一套适合于高校教育成本控制需要的会计制度。主要包括:1.以“权责发生制”作为高校会计控制的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可以全面地反映高校的财务收支及资产负债状况,合理配比收入与支出的对应关系,既可有效地规避高校潜在的财务风险,也可明确界定收入与费用的成本归属期,正确确定各期的高校教育成本,考核学校的经济效果。2.改革高校会计科目。为控制高校教育成本的需要,应增设一些会计科目,如“教育成本”科目,作为控制全部教育产品的完全成本;“共性费用”科目,按合理的标准在不同的教育产品中分配各种成本、费用;“教育成本结转”科目,作为教育成本余额结转使用;另外,还应对固定资产增设“累计折旧”科目,对长期费用增设“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等。
2、重视财务预算控制
学校预算的编制,与学校的目标、规划相统一综合反映学校规模和事业发展的方向。在预算中,学校如何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如何与外部资源进行协调、对接都有具体的安排,通过这一系列的具体安排,对学校的控制活动作了一定的规划,有利于凝聚力量,统一思想。再加上现在高校的规模日趋扩大,内部组织机构会变得更为庞大复杂,利益相关者更加广泛,出资人、办学者、控制专家、教学科研人员、学生及其家长、国家政府和社会公众,共同组成了学校交互式财务关系,内部组织机构的业务内容都具有相对独立性。预算控制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统一领导、分级控制、指标控制的原则。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和使用学校的各项经费,同时划分财权,由学校和校内各部门进行分级控制,各部门对学校下达的预算经费进行统筹安排和使用,并通过制定各种项目指标,进行事先、事中和事后控制。二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即编制预算要积极稳妥,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不搞赤字。三是大收大支原则。即学校的各种非专项收入必须全部纳入总体预算,各项支出按经济性质、用途和内容进行归集。支出预算中的很多经费和成本支出项目既要配比也要合理,还要考虑效益。教育成本与支出预算是紧密联系的,在支出预算执行中要控制与控制教育成本,并把执行预算作为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
3、建立高校教育成本控制评价制度
成本控制评价是通过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或预算计划进行对比、分析,来评价成本控制与控制水平的过程,它是检验高校教育成本控制与控制是否达到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内容包括:制定教育成本标准,以检查、对比与评价高校教育成本预算计划中所规定的各项费用支出,揭示成本差异,分析差异形成原因,确定成本偏差的责任归属。同时,应及时纠正偏差;建立成本控制与控制的奖惩办法,落实归口控制责任制,明确职责,分清责任,调动相关部门和单位成本控制与控制的积极性,保证教育成本控制与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4、建立高校教育成本控制机制
建立高校教育成本控制机制有利于强化高校的教育成本控制意识,调动高校各部门、各单位进行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促进高校努力寻求降低办学成本的途径,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其建立应以现代控制会计与成本会计理念为基础,在保证高校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实行职责分清,责任明确,奖惩分明,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于一体,包括成本控制、预测分析、全面预算、决策控制等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运行机制。
5、建立会计人员培训制度
高校财务人员是高校财务控制职能实施的最积极最主动的因素,他们的素质、工作质量、职业道德与高校财务控制的质量、水平与效果密切相关。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创新的载体,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除要为财务控制人员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提出控制目标刺激财务控制人员创新外,还应建立财务控制人员培训机制,分不同业务,不同岗位,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实行多层次的培训,不断更新财务控制人员的知识结构,包括计算机、金融、法律、英语等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从而不断提高高校财务控制人员的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达到提高高校财务控制水平的目的。
1.1“机会成本”的概念机会成本指的是在经济决策过程中错过了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4],是因选择某一方案而舍弃其他方案所造成的潜在利益损失。在现实中,资源是稀缺的,在某一决策中只能被用于某一方面,因此,在挑选最佳方案时,必须把已放弃方案可能获得的潜在收益作为被选取方案的机会成本,以对决策方案做出准确判断。机会成本本身是一个清晰、简单的概念,但是在采用“机会成本”分析“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的意义时,非理想化的市场环境条件往往给研究带来难度。
1.2“机会成本”在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政策中的意义从理想化的市场环境条件出发,假设本科毕业生的学习、就业等都在理想的市场化环境中发生,并且该生通过了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但是不具备接受研究生教育所需的资本条件,即存在着个人可支配的资本稀缺的问题,在不考虑奖助学金的情况下,该毕业生将通过分析以下两个备选方案的“机会成本”做出决策。选择方案一的机会成本:该生将失去获得研究生教育的机会和由研究生教育带来的额外工资收益。根据调查,2011年本科毕业生的起步年收入为32916元,而研究生则为48036元[5],前者比后者年获得收益减少15120元;该生将获得本科毕业后就业前三年(按照研究生学制3年计算)工作的纯收入,其中,放弃接受研究生教育机会而不必造成学费负载,大约共节约98748元。参照统计数据,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为15160.89元[6],扣除每年的生活费用,该生3年后的纯收入将为53265元。选择方案二的机会成本:该毕业生将失去接受研究生教育期间作为本科生就业的经济收入,大约98748元;该生用于支付学费、生活费等(以H大学为例,平均年学费8000元,住宿费、生活费约合每年13500元)负债大约64500元;毕业后,该生将获得硕士研究生大约48036元的年收入。
如果本科毕业生选择方案二,且在毕业后将所有的工作收入用于还款,可以在研究生毕业后约三四年时间里弥补本科毕业后立即就业带来的3年工资收入,并还清负债金额。参照中国统计局2011年统计数据,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消费性支出为15160.89元,扣除该项费用,硕士毕业生也可以在大约5年的时间里弥补本科毕业后立即就业带来的3年工资收入,并还清负债金额。该生在工作的第11年后所得的纯收入将开始超过方案一,并逐年加大差距。通过理想市场化环境下对两种方案机会成本的比较,我们可以得知,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选择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成本相对较小,能够带来较高收益。
除去理想市场环境条件下的机会成本,一些非市场化因素将也会影响到选择决策的机会成本,研究生教育会带来工作环境、福利收益、医疗保健、娱乐等条件的改善,本科毕业生将失去与硕士毕业生等同的个人发展机会、工作福利,导致相对较低的生活质量。因此,从市场化因素和非市场化因素的综合角度来看,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机会成本并不高,还会有大量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实施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政策在经济学角度是可行的。
2对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政策的建议
2.1区分收费标准从收益角度来看,不同专业带给研究生的回报是不同的。与社会经济紧密相关的计算机、机械、金融、经济、外语、管理、法律等应用型学科预期收益可观,弥补机会成本的周期短,而基础性学科如哲学、历史、文学、数学等往往存在预期收益较低等现状。在现实中,两类专业的冷热程度也确实大相径庭:前者诸专业录取与报考比例通常维持在1:10以上,而后者往往门可罗雀,甚至不能完成既定招生计划。在美国,授予研究生的学位和研究生学习的学校都被分为职业性和学术性两类,其中,对应用性强,就业前景好、私人收益高的职业性学院的研究生收取较高的学费,以维持不同专业之间相对公平的机会成本,保障研究生教育均衡发展。
2.2完善资助政策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是研究生收费制度中保障公平、实现调控必不可少的要素。完善的资助制度会进一步减轻学生的机会成本,鼓励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我国目前主要通过助学贷款的方式为研究生提供资本支持,同时辅之以提供创业基金、设置助研助教岗位、组织实习等资助方法。要建立更加有效的资助体系,还必须依靠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财政、科技等多个部门协调设立专门的奖助学金基金,对经费紧张且国家急需的学校和学科予以支持,对品学兼优的贫困研究生予以帮助。
1.因特网促进交易成本降低使用Internet来进行电子商务,最大的好处就是能降低交易成本。
Internet上有充足的信息,而你只要坐在计算机前,便可以到世界各地的网站搜索信息,因此Internet可以大幅降低交易成本中的搜索成本;由于Internet可以让生产者直接面对消费者,省掉常规多层次的经销体系,因此交易过程中的协商成本和契约成本可以大幅降低。由于消费者在互联网上获得信息的成本很低,它可以很容易比较各家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因此Internet可以降低交易过程中,需求方和供应方信息不对称的程度,甚至它可以扭转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传统的常规商业环境中,相对消费者,提品或服务的商家拥有较多的信息,因此它可以利用消费者的无知,对他们索取较高的费用,获取超额的报酬,这就是所谓的生产者剩余(supplier’ssurplus)。
而在互联网上,消费者获取信息非常容易,经与其他供给者比较,他可以知道有关产品和服务的详细信息,这时候商家就不再具有信息上的优势,也就无法任意提高价格,交易过程中的价格决定力量由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消费者享有的是对他有利的价格,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消费者剩余(supplier’ssurplus)。
要注意的是上面所讨论的信息不对称都是针对一致化的产品或服务,如果网站是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要提供个人化的产品或服务,则上面的讨论就需要修正了。如果公司利用Internet一对一个性化服务的能力,提供消费者完全顾客化的服务或信息组合,这时公司需要知道个别消费者的偏好,而消费者也无法将你所提供的服务或信息和别家网站作比较,因此消费者对网站或网站对消费者,同时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由此可见,因特网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换个角度看,凡是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的行为就具有附加价值,也就能在互联网的商业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如网上信息过于泛滥,而搜索引擎的存在正好可以降低搜索成本;网络上的商店太多了,素质参差不齐,这时网络商店就可以担任中介者的角色,提高质量的保证,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而为了降低契约成本、监督成本和违约成本,电子认证中心(CA)就有存在的必要。以降低交易成本的角度去思考,就会发现电子商务的发展规律。
同大多数技术革命一样,互联网的最大受益者是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因为随着利润率的减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不必然意味着生产者利润的大幅度增加。
互联网使世界经济更加透明、更加开放。买方和卖方更易于进行价格比较;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不必再有中间环节;交易成本和市场准入的门槛大大降低。总之,随着成本不断降低,竞争日益激烈和价格机制渐趋完善,市场越来越接近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竞争模式,即充足的信息、零交易成本、市场准入自由。这一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才有的理想经济模型在互联网时代并非那么遥不可及。借助于互联网,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信息交流的以更好的实现,市场效率得以提高,从而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实际上,"新"经济最重要的作用也许是使"旧"经济更加富有效率。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现实距离这种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某些行业中,较低的边际成本(例如,在网上销售软件的附加成本接近于零)和网络效应(例如,操作系统使用的越广泛,愿意用它的人越多)会带来巨大的收益,从而导致垄断的出现。尽管如此,由于互联网降低了市场准入的门槛,鼓励市场竞争,它也就可以从总体上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水平。
虽然我们很难在实践中对上述观点进行检验,但也的确有一些研究成果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一些商品,如书籍和光盘,从网上购买要比在传统商店里购买的价格(包括税和运送成本)平均低10%左右,虽然很多网上电子零售商根本无法取得利润这一事实无疑也使其欠缺说服力;来自网络公司的竞争也会促使传统零售商降低产品的价格;对银行等服务业来说,互联网带来的收益更加明显。据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投资银行的计算,银行人工转账的成本是1.27美元,机器转账的成本是27美分,而如果通过互联网转账,其成本则只有1美分。
2.B2B促进交易成本降低
尽管网上零售商或其它企业对消费者(B2C)的公司,例如Amazon或eBay,总是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但互联网对经济的最大影响来自于以企业对企业(B2B)形式出现的电子商务活动。根据GartnerGroup的预测,到2003年,美国B2B电子商务的全球营业额将会达到4万亿美元,而网上B2C的零售额还不到4千亿美元。
B2B电子商务在三个方面降低了公司的成本:首先,减少了采购成本,企业通过互联网能够比较容易的找到价格最低的原材料供应商,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其次,有利于较好地实现供应链管理;第三,有利于实现精确的存货控制,企业从而可以减少库存或消灭库存。这样,通过提高效率或挤占供应商的利润,B2B电子商务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供求经济模型中,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所有这些会对通货膨胀和增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如果价格不变的话,低成本会刺激企业的产量增加(也就是说,总供给曲线从图中的S1移至S2的位置),产出的长期平衡水平会提高,价格总水平会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水平也一定会下降。除非价格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跌,而且达到了一个较低的供求平衡点之后,才可能会出现通胀下降的情况。
互联网也不可能永久性的降低通胀,因为后者只是一种货币现象。如果中央银行仍然坚持以前的通胀目标,那么通胀水平会在短期内保持不变。一旦互联网带动的价格下降且通胀降至目标以下,央行就会降低利率,允许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从而保持通胀水平不变。虽然有些商品的价格会因为网络化而下跌,但其他与网络无关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则会以更快的速度上升。
随着生产率的提高,互联网能够实现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不引起通胀水平的上升。根据目前最全面的高盛公司研究报告估计,对发达国家来说,B2B电子商务会导致这些国家的经济产出水平平均永久性提高5%,其中2.5%以上将在今后十年中实现。这意味着GDP以每年0.25%的速度增长。如果把这份报告中没有考虑到的产业也包含进去,互联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会更大。
2.B2B促进交易成本降低
尽管网上零售商或其它企业对消费者(B2C)的公司,例如Amazon或eBay,总是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但互联网对经济的最大影响来自于以企业对企业(B2B)形式出现的电子商务活动。根据GartnerGroup的预测,到2003年,美国B2B电子商务的全球营业额将会达到4万亿美元,而网上B2C的零售额还不到4千亿美元。
B2B电子商务在三个方面降低了公司的成本:首先,减少了采购成本,企业通过互联网能够比较容易的找到价格最低的原材料供应商,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其次,有利于较好地实现供应链管理;第三,有利于实现精确的存货控制,企业从而可以减少库存或消灭库存。这样,通过提高效率或挤占供应商的利润,B2B电子商务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供求经济模型中,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所有这些会对通货膨胀和增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如果价格不变的话,低成本会刺激企业的产量增加(也就是说,总供给曲线从图中的S1移至S2的位置),产出的长期平衡水平会提高,价格总水平会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水平也一定会下降。除非价格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跌,而且达到了一个较低的供求平衡点之后,才可能会出现通胀下降的情况。
互联网也不可能永久性的降低通胀,因为后者只是一种货币现象。如果中央银行仍然坚持以前的通胀目标,那么通胀水平会在短期内保持不变。一旦互联网带动的价格下降且通胀降至目标以下,央行就会降低利率,允许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从而保持通胀水平不变。虽然有些商品的价格会因为网络化而下跌,但其他与网络无关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则会以更快的速度上升。
随着生产率的提高,互联网能够实现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不引起通胀水平的上升。根据目前最全面的高盛公司研究报告估计,对发达国家来说,B2B电子商务会导致这些国家的经济产出水平平均永久性提高5%,其中2.5%以上将在今后十年中实现。这意味着GDP以每年0.25%的速度增长。如果把这份报告中没有考虑到的产业也包含进去,互联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会更大。
3.信息技术促进生产率提高
从历史上看,年均增长速度达到0.25~0.5%已经是很不错的成就了。据估计,在19世纪末的几十年中,铁路运输的投入使用使美国的产出增加了10%。即使互联网本身无法实现这样的经济效率,那么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共同创造的生产率增长已毫不费力地接近了这一水平。如今,计算机、软件和电信业已占美国资本存量的12%,这与美国19世纪末铁路时代的高峰期时铁路业所占的份额相距不远。
同历史上的几次技术革命相比,信息技术占有一定的优势。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了有效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以美国经济署为代表的团体倡导在全国范围实行“补偿教育”政策。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对弱势群体教育进行经济补偿。反观我国的教育状况,则是另一番景象。传统的重点学校仍然不断得到政府的倾斜性投资,以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如地处西部地区的贵州省,全省唯一的一所省级师范性高中贵阳一中修建的金阳新校区,占地面积440亩,投资竟高达4亿元。而当年整个贵州省的农村教育经费不过才4.5亿元。这种强烈反差,使我们不得不关注我国教育生活中存在的差距和不公平的现实,思考导致我国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探讨实现教育公平的方法和途径。
一、教育公平的概念
一般认为,教育公平是公平在教育中的体现,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在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对教育公平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因而在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公平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教育公平概念的界定学界也是众说纷纭。在此我们引用学者杨东平的界定来加以阐述。他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两个方面。”
由于事实上存在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和个体差异,“教育机会均等”成为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主要是为了改变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阶层的教育状况,它“意味着任何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或文化方面的低下状况,都应尽可能从教育制度本身得到补偿。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详尽阐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它包括“消除歧视”和“消除不平等”两部分。“歧视”系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观点、民族或社会出身、经济条件或家庭背景之上的任何差别、排斥、限制或给予某些人以优越权,其目的在于取消或减弱教养中的均等对待。”而“不均等”是指:在某些地区之间和团体之间存在的、不是故意造成的也不是因偏见形成的差别对待。
通常认为,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即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
起点平等是指教育机会的均等,入学机会均等,与学业成就平等相比,这是一种最低纲领的公平诉求,在实践中尤指保障儿童接受初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在我国起点平等已基本实现。
过程平等或参与平等,是指个人或群体在教育的不同部门和领域内经历和参与的性质和质量,过程平等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结果平等是指最终体现为学业成就、教育质量的平等,是一种实质性的、目标层面的平等,在研究中,接受大学教育经常被视为结果平等的目标。当然更进一步地,学生在大学毕业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平等才是真正实质性的。
以上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大致反映了教育平等所经历的不同的阶段。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面临的主要问题——教育过程不平等。教育公平是一个伴随经济发展和社会民主化逐渐扩大和深入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问题和重心各不相同。随着我国不断地普及和扩大教育的数量,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强调入学条件的公平客观,所有儿童都能接受基础教育已基本实现。人民群众对孩子“能够上学”发展成“能够上好学校”,从过去的“有教师任教”发展成“择教师任教”。
二、教育不公平的原因
众所周知,教育制度既是教育公平实现的制度化基础,也是教育公平实现的载体。同样教育公平在现实中的偏差,也主要是由于不公平的教育制度和政策而导致的。
(一)精英主义教育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教育是一种过度关注“精英”的教育,正是这种精英教育制度的存在,使得许多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都只能是“精英”学生才能享受,而不可能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公众。而且,为培养少数尖子学生为精英,我国长期实行重点学校制度,加剧基础教育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地区内、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的扩大,认为地造成了一大批基础薄弱的“差校”、“垃圾学校”。教育政策倾向弱势群体。在目前我国教育资源还相对稀缺的情况下,许多教育政策的指定和执行常常渗透许多非公平的认为因素,而这种人为力量往往又向强势群体倾斜,造成“强者欲强,弱者欲弱”的情况,即造成或加剧教育不公平。
(二)教育单位不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国家缺少宏观政策决策的依据
要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首先是让学生分享相等的教育资源。而教育资源分配公不公平唯一可准确衡量的标准即是各教育单位所核算出来的教育成本。但是一直以来,由于我国没有专门的教育会计制度,各教育单位不进行教育成本核算,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真实反映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也不能正确合理地反映培养成本。导致国家在投入时缺少决策依据,进而导致城乡、区域、重点非重点二元结构资源投入方面的巨大鸿沟,同时也导致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如越好的学校投入越多,越差的学校投入越少。根据沈阳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市及各区县2003年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的检查结果,沈阳市2003年对各校的投入情况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最高的学生公用经费达到580元,而最低的学校每位孩子头上只能分到8.8元,高低之间相差近70倍。另外根据一个特大城市的调查显示:1994、1995年,分别拨给一所重点中学1亿远设备费,拨给另2所重点中学5000万元设备费,相当于常年教育经费的20倍以上。这种分配不公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教育成本核算必要性的思考。各教育单位年生均教育成本是多少?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又是多少?怎样据此去改变对学校教育资源的科学分配及其监控管理?这些都是国家在投入教育资源进行宏观政策决策过程中,必须切实研究并明确的问题。
三、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核算教育成本
如上所述不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成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和教育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有必要将经济学的成本概念引入教育领域,在各教育单位进行教育成本核算。
(一)教育成本的概念
教育成本是教育投入的一部分,它是从另一个角度阐明投资问题。教育成本与教育经费并不完全相同。教育经费一般是指国家、政府或社会所支付的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这是教育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但不是教育成本的全部内容。教育成本只指培养每个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校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
(二)教育成本核算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的原因
1.教育成本是衡量教育培养各类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消耗的尺度。它对核算各类教育人才所需要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数量指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在现行体制下,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重点非重点之间师资水平不同、办学条件不同、教育资源分配不同,那么如何确定和计量它们不同的消耗标准以寻求教育资源投入的公平呢?要靠教育成本核算才能完成。
2.教育成本也是国家进行教育宏观调控,即规划、管理、监督和决策的依据。对教育进行宏观调控,使教育规划具有可行性,教育管理逐步科学化,教育监督有效性和教育决策正确性,都必须考虑教育成本。因为办教育、管教育都离不开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都必须涉及对这些教育资源的利用、分配和管理,所以必须进行各种教育成本核算,才能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和公平地分配,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三)实现教育成本核算的方法及途径
教育单位如若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对每期发生的教育费用必然产生一个合理负担期间的问题。为了能正确核算会计期间负担的教育费用,必然要求按“权责发生制”核算。其基本思路是:参照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设计会计科目,制定合理的费用分配率,通过设置账户进行核算,以计算出教育总成本和生均教育成本。“收付实现制”无法达到这一目的。因为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是否实际受到或付出作为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而权责发生制是以应收应付的权责关系为标准来确认和计量各会计期间收入和费用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凡是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已经确认的收入和费用,不管其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支出,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是不应归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实际收到或支付,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其最大特点是会计上应考虑跨期摊提,跨期收支的调整问题。由于这一要求,它能够合理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配比,也能合理地确认本期教育成本。
综上所述,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可以为国家实现对教育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但是这一思路的实施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的通力支持和积极配合,需要教育经济专家的理论支持,需要学校财会人员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华桦、蒋瑾:《教育公平论》,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袁连生:《教育成本计量探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在各个产业的投资额度逐渐扩大,导致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上的投入更加地捉襟见肘。而从高等教育的供给方来看,由于大学无法得到国家划拨的足额经费,科研难以取得进展,师资力量流失,导致生源外流。更有甚者,学校因为无法获得充足的经费,而对学生滥收费,又进一步加重学生和家长的负担。从需求方来看,由于高校收费越来越高,教育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而消费者收入并未同步增长,造成普通家庭的负担过重。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大与普及,其成本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成本的不断上升,也引起家长们的质疑。因此,研究和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的供给与成本分担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供给与成本分担
教育应该是一种准公共物品。但高等教育与一般的准公共物品相比较而言,又是有所区别的,一方面,高等教育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可以使其职业和社会地位得以改善,教育的价值主要为受教育者本人或家庭所获得;另一方面,对政府来说,教育通过提高受教育者个人的素质而提高整个社会文明程度,可以为国家带来社会、文化和经济的繁荣。所以从整体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不仅可以给个人带来利益,而且还能为社会带来利益。鉴于个人获得教育服务对于国家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而不获得教育服务对于国家具有巨大的负外部性,它可以部分由市场提供,也可以部分由政府提供。因此,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由高等教育受益各方分担与补偿高等教育成本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伴随着高等教育成本问题的研究,我国在1982年开始高等教育补偿方式的变革,将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应用于现实,确定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主体应该是受教育者、政府、个人和社会。
(一)高等教育的供给方式
区分教育产品的提供和生产有助于我们理解如何提高教育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从国内外经验和历史经验看,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可以远远大于人们对其支付能力所能够承受的程度。在这方面政府有许多方式,如可以使用公共资金购买来自私人部门的教育服务。但各国的情况是多种多样,许多国家都实行混合教育体系,即同时存在着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它们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借鉴国外的经验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高等教育的供给方式应该考虑以下两方面:
1、继续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发展教育是现代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
首先,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可以保证高等教育的供给水平。从经济学的观点上看,教育属于一种对个人和社会有益处的准公共产品,因此不能够像一般商品一样,完全由市场来提供,需要政府和市场双边来提供,并且以政府提供为主。因为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提供市场所不能够提供的,或者是市场供给不足的公共产品。而教育是带有公共产品性质的事业。如果完全靠市场来提供,那么全社会的教育供给将低于对社会利益最大的供给水平。因此政府应该提供教育服务,教育应该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其次,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可以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性。如果教育完全市场化就意味着教育的投入主要依靠学费,学生通过付费的方式购买教育服务,对于贫困家庭的子女,将会减少甚至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机会。因为现在高等学校的年平均成本在10000元以上,即使按成本收费,贫困阶层的子女也无法负担如此高的学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是一个客观事实,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不断加大政府的教育投入,才有可能避免引起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教育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国家的税收来源。
第三,政府提供高等教育服务能有效地保障教育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来看,例如日本,表面上国立大学在日本高等教育中所占比重远较私立大学低,但日本著名的大学绝大多数是国立大学,许多重要科研设施也集中在国立大学。
2、推动私立学校的发展,扩大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选择权
教育既然是一种准公共物品,那么除了加大政府投入外,它也可以部分由市场提供。
首先,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来源于产业和产品的不断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力资本的积累,而人力资本积累的规律又依赖于一个国家科研与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创新的私人产品属性日益突出,因而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工作。高等教育与此相类似,随着人力资本投资回报越来越显著,其私有产品的一面就非常明显了。因此,我们应该自觉地顺从这一变化,在加强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同时,着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加速高等教育的发展。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走过了持续高速增长的20年。但是,增长的方式是粗放型的。步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开始放慢,就业、养老、医疗、住房和教育五大制度改革,增强了人们由于谨慎预期而导致的储蓄倾向。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教育支出是在当前中国独生子女情况下人们储蓄的主要目的。因此,发展私立学校一方面可以改变目前高等教育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家庭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和消费,并通过人力资本存量的扩大带动经济增长。
第三,我国市场经济在很多方面都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惟独教育方面还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资源的数量,尤其是优质的教育资源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因此升学竞争激烈。为此也应引入民办教育参与竞争,采取多种形式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使教育“市场”达到供求平衡。
第四,民办高教具有能直接带动经济结构的转型的社会功能。世界许多国家私立高等学校都为数甚多,日本、泰国、菲律宾与美国等国家都是如此。例如泰国,因政府财力有限,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就是积极鼓励民间投资高等教育,目前私立高校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国立大学,已占有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教育作为传播与创造知识的主要形式,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在1999年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强调"在发展民办教育方面可以迈出更大步伐"。
(二)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
高等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是广受欢迎的,而公共收入显然短缺,对这些短缺的公共收入又存在着更为激烈的竞争,这些都意味着成本分担将是今后的一个目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受益日益多元化,因此,高等教育成本就必须由受益各方分担。为体现经济公平原则,就应该根据高等教育受益各方获取收益的大小来分担教育成本。只有实现由高等教育受益各方合理分担与补偿成本才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1、政府是高等教育成本主要分担者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政府对它的投资能够获得巨大的社会收益。据统计,从1900年到1959年的60年间,美国对投资效果所作的比较是:物质资本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增加了3.5倍,而教育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增加了17.5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国家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
从国外教育投入来看,各国政府是高等教育成本的主要承担者。1995年3月,泰国政府根据"私立教育投资援助计划",为私立高校设立了400亿泰铢(17亿多美元)的发展基金和奖学金贷款。在澳洲,尽管允许私人或企业投资教育,但是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仍然是联邦和各州政府。在美国,公立学校的经费一半以上来源于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尤其是州政府。我国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是按照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来分配的,也是根据各级政府的教育责任来分配的。中央政府的教育经费主要分配给中央政府举办的高等学校,以及对落后地区进行专项补助拨款。省级政府的教育经费主要分配给省级政府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少量的中小学。省级以下政府的教育经费主要分配给他们举办的中小学。
2、受教育者个人分担
受教育者个人应该是高等教育成本的重要补偿者。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私人性质,个人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增进自身的人力资本能够提高其未来的预期收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国民收入日益向个人倾斜,为个人分担高等教育成本提供了可行性。另外,据中国教育收益率调查统计数据情况看,1996年城市劳动力劳动报酬的收入水平与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程度呈正比例变化。基本上是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年平均劳动报酬收入越高,特别是高等教育给劳动者带来的收入优势更加明显。不仅如此,高等教育还能使受教育者得到某些非经济利益。例如:他们可能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的子女在文化教育方面会直接或间接受益等等。这就说明了高等教育具有投资性质,能够为受教育者个人带来较高的未来收益。因此,从权益与义务对等这一公平的角度看,受教育者个人应该补偿高等教育的部分成本。根据国外经验及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个人负担的教育成本比重将逐渐增加,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
本文认为,随着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目前教育成本核算使用的收付实现制方法已经很难适应学校财务管理的需要。根据高校教育活动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一套核算高校教育成本体系是必要的(Corinaetal.,2013),而作业成本法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针对现有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高校教育成本的研究很少全面分析成本构成,以及对科研成本计入与否、计入多少分歧,本文以科研费用的30%计入高校教育成本(王道琴,2002),并依据高校部门划分相应的作业中心,确定这些作业中心中的增值作业,运用作业成本法全面核算了广州市某高校的教育成本,丰富了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高校教育成本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本文认为引入作业成本法分析高校教育成本为以后分析增值作业奠定基础,从而构建了一个更加科学和完善的计量体系。
二、作业成本法下高校教育成本的计量体系
(一)确定高校资源
高校教育成本应该包括与教学活动相关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能够直接计入到学生身上的成本,而间接成本则需要依据一定的分配比例进行分配。与学生教学活动无关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学校的其他社会活动所带来的成本及其他不应计入高校教育成本的成本。国家发改委2005年公布的《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中将我国高校教育培养成本分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部分。根据作业成本法和我国高校教育使用费的情况需要剔除的费用有离退休费、对个人和家庭的无偿性补助支出及用于校办企业的支出等,这些活动与学生的培养无关。而目前对于科研经费的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计入教育成本;二是不计入教育成本。实际上不管是横向科研经费还是纵向科研经费,都由三部分构成。本文认为高校教师的科研活动与学生的活动有一定相关性,但是在实际处理中,又很难区分哪些科研成本与教学活动相关联。为此,参照王道琴(2002)将科研经费按照30%的比例计入到高校的教育成本。
(二)确定高校作业、作业中心与作业动因
我国高校的组织机构是平行的关系,并不是所有部门的活动都与学生的教育有关,如纪监部门、附属中学等。剔除这些与教学活动无关的作业,然后将高校有关部门活动的作业划分为主要作业以及支持作业,并分类归入到各项作业中心。主要作业中心包括院系管理、科研管理和教学;辅助作业中心包括学生管理、行政管理、资源管理及固定资产折旧等,这些作业都与学生的教育密切相关。其中科研管理的作业主要包括:与科研有关的使用固定资产作业,与科研有关的耗水、耗电、实验作业以及与科研有关的材料耗用作业等。将成本分摊到学院或学生身上之前,需要确定各作业的作业动因,本文的作业动因划分详见表1。
三、划分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至作业中心
资源动因是资源分配至作业中心的依据,(李强等,2012;杨世忠等,2012;肖玲芳,2013)将资源动因分为三种:(1)终结资源动因。该资源耗费能够直观地确定被某一特定对象消耗,将其直接归集到成本对象中去,在高校教育成本中表现为学生困难补助、助学费、实习费以及特别日期的生活补贴。(2)直接计入作业成本作业专属资源动因。该动因的依据原则是作业消耗资源,如果某项资源能够直接地确定为被某项作业所消耗,可将该资源直接计入该作业成本库,如招生费、考试费等。(3)混合资源动因。即某项资源在消耗开始时就呈现出混合的状态,需要采取适当的量化依据将其分配到各个作业,比如水费、电费等。高校具体的资源项目及资源动因详见表2。因为终结资源动因可以直接分配到对象上去,这里需要归集的是非终结资源,根据动因对其所消耗的资源进行分配,将其分到各个作业中心,计算过程中用到的公式有:(1)资源动因分配率:为了将资源归集到各成本库或作业中心去,需要先计算资源动因分配率,然后依据分配率计算各个作业中心应该归集多少资源,某资源动因分配率=所有作业中心消耗的该资源/各作业中心消耗该资源动因的总量;(2)某作业中心应归集的某项资源=该作业中心耗用的该项资源的成本动因量×资源动因分配率;(3)某作业中心消耗的总资源=Σ该作业中心应分配的某项资源。资源归集到作业中心的操作详见表3。依据作业动因将作业中心各作业消耗的资源直接分配至成本对象,详见图2。
四、作业成本法核算某高校教育成本本文以广州市某综合性大学为例,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该校教育成本。
(一)确定约当系数及约当数
因为高校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学习的复杂程度和学习的深入程度不同,各个学生所耗费的资源也不同,引入约当教师人数和学生人数。按照目前财政拨款常用的方式,学生按照本科生约当系数为1、硕士生和博士生约当系数分别为2和3计算;教师按照讲师及以下职称约当系数为1,副高和正高约当系数分别为2和3计算。2013年该校学生数为28113人,其中本科生25500人、硕士研究生2540人、博士研究生73人,即约当学生人数=25500+2540×2+73×3=30799(人);教师总人数1342人,其中中级人员及以下人员337人,副高级人员520人,正高级人员273人,即约当教师人数=337+520×2+273×3=2192(人);教学辅导员55人,教学管理人员196人,学生管理人员188人,行政人员948人。学校2012—2013年度总课时量为963500课时,其中本科生805000课时,硕士研究生200020课时,博士研究生58480课时,约当课时=805000+200020×2+58480×3=1380480。
(二)确定高校耗费资源金额
在确定高校资源之前首先需要按照前文提到的资源归集办法,剔除与高校教育成本无关的资源耗费;然后进行调整,得到高校教育成本支出,具体见表4。表4中的教育支出费用都是根据该校的明细支出表调整而来的,可以看出该校的其他工资所占人员经费比重较大,这是由于该校对人员经费的定义不同所造成的,但是不影响本文的分析结果。根据2014年《高度学校会计制度》的要求高校必须虚提折旧。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更好地对教育成本进行核算,本文假设房屋建筑物使用年限为30年,教学仪器设备使用年限为10年,一般设备使用年限为20年,固定资产不设残值率。该校的具体计提方式见表5。传统的做法认为高校的科研成本不应计入高校的教育成本,但是高校的部分科研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高能够提升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本文将高校的部分科研成本考虑到高校教育成本中,具体做法见表6。该校科研经费总额=981.3+766.7+214.5=1952.5(万元),其中计入高校教育成本的部分参照李淑霞(2005)的做法将科研经费按照30%比例计入到高校的教育成本,因此该校科研经费应划入教育成本的部分=1952.5×30%=588.75(万元)。
(三)依据资源动因将费用分配至作业中心
1.直接计入相关作业中心按比例分摊后的科研费用588.75万元可以直接计入科研管理作业中心,固定资产折旧12755.32万元可以直接固定资产折旧作业中心。修缮费直接计入资源管理作业中心。2.其他费用依据资源动因分配至各作业中心将资源动因分配至作业中心,首先需要明确作业中心消耗哪些资源,做到谁消耗谁承担的原则,该校的资源分配具体见表7。
(四)作业动因将作业中心费用分配至各学院
由于各个学院分配方法相同,本文以教育学院为例,将费用分配到该学院。2012—2013学年该学校教育学院本科生962人,硕士215人,按照约当比例该学院约当学生人数=962+2×215=1392(人)。除此之外该学院总课时为100050,其中本科生88320课时,硕士11730课时,同样对该学校采取约当课时=88320+11730×2=111780。计算学院生均教育成本,将作业中心的成本费用分配至各学院时按照作业动因进行分配,本文中主要作业动因有实际课时、约当课时、约当学生人数和实际学生使用人数。首先计算出作业动因分配率,作业动因分配率=某作业中心消耗的该资源/各作业中心消耗该作业动因的总量;然后依据作业动因分配率算出教育学院该作业中心所耗费的资源,教育学院该作业中心应归集的某项资源=该作业中心耗用的该项资源的作业动因量×资源动因分配率;最后将教育学院各个作业中心所耗费的资源求和,得到教育学院生均教育成本,该校教育学院共花费教育成本3801.375万元,进一步核算教育学院人均生均教育成本=38013750/1392=27308.7(元)。教育学院各作业中心所耗费资源情况详见表8。
五、结语
(一)教育部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统计方法
根据教育部最新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1)》统计方法,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统计包括事业性经费支出和基建支出两部分,其中事业性经费支出又分为个人部分支出和公用部分支出。事业性支出通常表述为高等学校作为部门预算单位的预算支出,其经费来源主要来自于两个部分。一是各级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拨款,二是学校的事业性收费(教育收费)。而基本建设支出是在部门预算资金外作为专门项目发生的专项支出,属于非经常性支出。教育部经费支出统计方法力求包括所有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相关的支出,学生的教育成本只是其中一部分,从测算学生生均教育成本的角度看,这种方法不适合直接应用于生均教育成本的测算。
(二)国家发改委教育成本确认方法
2005年国家发改委专门出台了《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监审办法》),将高等教育学生教育成本分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四个部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教育成本有所差异,《监审办法》在明确学生教育成本受益对象为折算后的学生标准人数的同时,也规定了各类不同层次在校学生折算为标准学生的当量系数。《监审办法》还对具体构成高等学校学生教育成本的详细内容及如何进行计量(比例计入或定额计入)作出了详细的解释。《监审办法》结合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明确了高等学校学生教育成本的口径。《监审办法》考虑到了不同学历层次学生教育成本耗费存在差异的状况,设定了当量系数,将不同层次学生数折成标准学生数。《监审办法》纠正了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中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局限,改为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大型修缮和固定资产购置等一次性支出,不再计入当期学生教育成本,而以折旧的形式计入。但由于《监审办法》并非实际用于核算生均教育成本的会计方法,因此,如果将《监审办法》直接用于核算生均教育成本则存在不足。
二、高等学校学生教育成本范围界定
(一)教育成本内涵
教育成本本质上是给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服务所耗费各项教育资源的经济价值,这种经济价值的耗费应该属于价值的转移,即把在教育过程中耗费的各项劳动力、物力等等资源的价值转移到人才培养中去。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的教育成本应该从社会、学校和个人进行考量,包括:(1)显性的公共成本,即国家、社会、学校投入到教育领域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可通过支出计量的耗费,如教师工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高等教育中的科研投入等。(2)隐性的公共成本,即公共资金的机会成本,即用于教育的资源、土地、房屋建筑物等可获得的租金、收益等。(3)显性的个人成本,即学生以及家庭需要负担的学生的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如为住宿、伙食、学习需要的工具、费用而花费的开支。(4)隐性的个人成本,是学生个人因选择上大学而放弃的获得其他收入的机会,即学生个人的机会成本。狭义的高等学校教育成本即指培养学生所耗费的,用货币可以计量的成本,不包括机会成本。包括培养学生所发生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个方面:(1)直接成本:即教育事业支出,主要为高等学校各院系教学机构、教辅机构、以及各类学生思政教育部门为培养各类学生发生的支出;(2)间接成本:行政管理支出和后勤保障支出。固定资产折旧应该按所在部门分别计入教育事业支出和行政、后勤保障支出。如科研事业支出应该分析科研活动开展与学生培养的关系,作为间接成本加以分析计入。
(二)学生教育成本内涵
生均教育成本指高等学校培养学生所需要的平均教育成本。可以进一步明确为:(1)高等学校生均教育成本应该以高校实际支出的教育成本作为基础,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际发生耗费所转移的成本。(2)高等学校生均教育成本与全日制在校学生的标准学生数直接相关。不同的高等学校存在着不同的学科以及不同的学历层次,由于培养方式的差异性,其教育成本也应该有所差异。在核算生均教育成本时,首先应对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数进行当量折算,换算成标准学生数。国家发改委《监审办法》中折算系数是:博士生为2,硕士研究生为1.5,本科生为1,高职生或专科生为0.75,在实践中已得到业界普遍认可,在换算标准学生数时可以参照此方法换算。在按照标准学生数核算的生均教育成本的基础上,以同样的方法确定不同学科门类系数,再分类确定不同学科门类的生均教育成本。
三、高等学校学生教育成本核算方法构建
(一)高等学校教育成本计算单构成
教育成本项目分为教育事业支出、行政支出、后勤保障支出及部分科研事业支出;纵向为教育成本支出的具体用途,通常为学校下达执行的各预算项目。如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学生经费、购书经费、物业费、房屋租赁费等。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按照使用部门,分别计入教育事业支出和行政、后勤保障支出的公用经费中。
(二)高等学校生均教育成本计算
生均教育成本的计算,是在按上述方法确定出教育成本总计后,可参照《监审办法》的学生标准人数的当量折算方法,计算出该年度标准学生人数;以教育成本总计作分子,以标准学生数作分母,两者相除的结果即为每标准学生需要支出的教育成本,即生均教育成本。
(三)高等学校分学科类别生均教育成本计算
在高等学校生均教育成本确定的基础上,再考虑不同学科教育投入的不同,设定学科门类系数,乘以生均教育成本,即可得到分学科门类生均教育成本。某直辖市教育部门对市属高校教育拨款制定的学科门类系数,可作为计算分学科类别生均教育成本的参考。
四、结语
(一)办学收益向上流,基层电大收益低
在整个电大系统中,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办学资金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课程费,其中60%的统开课程归中央电大收取,40%的省开课程由省级电大收取;下一级电大上缴的管理费,按下一级电大的学员人数乘以一定的标准来收取;中央或省级政府的拨款。而作为基层电大的地市级电大、县级电大及教学点办学资金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收取学员学费中留下的一部分;下级电大向上级电大缴纳的管理费(仅指地市级电大);相应基层政府部门的拨款;上一级电大的奖励。在系统办学的支持下,中央电大、省级电大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不但可以使基层电大节省很多教学成本,而且资源共享能够最大程度提高教学资金的使用效率。但目前电大系统学员规模大,上缴的收入在资源建设之后还能为上级电大留有可观的收益;而基层电大上缴费用几乎占到了学费收入的一半,越是最基层的教学点上缴费用就越多,这就影响了基层电大的办学积极性,不利于开放教育的发展。
(二)开放教育各类费用都比网络教育要高
开放教育实施的是网上自学与面授导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央电大在提供网络教学资源的同时还要求基层电大组织多种辅助学习活动,比如说小组学习、实时交流、课程实践、实践基地等,因此开放教育的教学费用要高于网络教育的教学费用。在教务方面由于电大系统规模庞大、多级管理,而且中央电大没有下放办学自,基层电大开放教育办学的教务费用(包括教务人员工资、差旅支出、考试支出、会议支出等等)也比网络教育要高。另外在管理方面由于开放教育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均高于网络教育,因此相应的管理费用也比较高。这些都增加了开放教育的办学成本。
(三)开放教育前期的固定投入大,达到一定规模才有收益
开放教育虽然是以远程网络教育为主,但基层电大必须要有多媒体教室、网络机房、双向视频课堂等硬件设施来保证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得开放教育办学的前期投入非常大。在目前的收益分配机制下很多基层电大由于规模原因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其发展,这反过来又影响开放教育的招生规模,形成了恶性循环,阻碍了开放教育规模的发展。
(四)开放教育收费高于网络教育,学员负担较重
开放教育由于教学模式不同于网络教育,需要开展更多的辅助学习活动,导致学费要高于网络教育。另外在教材方面,开放教育的很多课程都有与教材配套的辅导书以及形成性考核册,在学习过程中还向学员收取了试卷费、补考费等费用。这些在网络教育中都是没有的,直接削弱了开放教育相对于网络教育的竞争力。
二、开放教育成本收益机制改革的必要性
(一)开放教育的核心价值要求成本收益机制改革
近几年开放教育学员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学员大多都是刚刚就业或准备就业的年轻人,收入水平还不高,他们迫切需要通过学历的提高来为自己赢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而广播电视大学的核心价值是“平民进步的阶梯、教育公平的砝码、学习者充实自我和增进动力的补给站”。这就意味着开放教育办学是以社会效益优先,关注社会成员整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不是单纯的办学收益的多少。
(二)办学成本的提高要求进行成本收益机制改革
开放教育是电大的主业,一直以来都是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开放教育学员的规模越来越大,同时办学成本也不断提高。作为基层电大并不能更多分享规模办学的益处,办学收益不断下降,影响了基层电大的生存发展。
(三)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进行成本收益机制改革
网络技术一直都是开放教育教学的重要支撑,教育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电大系统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中央、省级电大能够获得足够的办学收入与政府的资金支持,但是基层电大在目前的成本收益机制下不能获得足够的资金进行软硬件的更新换代,导致其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制约了开放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四)网络教育的激烈竞争要求进行成本收益机制改革
目前成人教育市场竞争激烈,而高校网络教育在办学形式和过程上都与开放教育大同小异,但是办学收益比较高,成为了开放教育的主要竞争对手。为了增加办学收益,很多基层电大都引入了网络教育作为补充。这也分流了很多开放教育学员,直接影响了作为主业的开放教育的规模。因此只有抓紧进行成本收益机制改革,增加基层电大办学收益,才能实现基层电大与开放教育的共同发展。
三、开放教育成本收益机制改革的建议
(一)改革收益分配机制,提高基层电大收益
收益分配机制改革迫在眉睫,首先就是要通过改革来提高基层电大收益。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点。
1.调整目前的开放教育收益分配机制,提高基层电大在学费方面的分成比例,直接增加基层电大的办学收益,支持其硬件建设。
2.提高收益“二次分配”的规模与效率。目前中央电大在办学收益的“二次分配”上应重视对基层电大发展的资金支持,同时引导省级电大加强对基层电大的支持,这样才能真正为广大基层电大的发展提供资金。
(二)上级电大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在改革机制增加基层电大收益的同时,上级电大还应该提高对自身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开放教育软件系统的建设。电大办学的系统优势在于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集中优势资源建立共享网上学习资源,各地的基层电大不需要重复投入资金。但目前上级电大课程建设资金投入少且效率较低,网上学习资源更新慢且质量不高,这就导致了基层电大必须要投入资金去聘请教学人员自建资源,开展更多的教学活动来保证教学质量,无形中增加了办学成本。因此上级电大一定要加大教学软件的投入力度,提高课程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才能使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降低基层电大的办学成本,为其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
(三)优化系统教务管理开支,减少基层电大的负担
在开放教育四级办学,多级管理的体制下,传统的开放教育教务管理体制不但效率低,而且无形中增加了基层电大的办学成本。为此电大开放教育应该向高校网络教育学习,加大管理软件的投入,开发网上教务管理系统,优化教务管理开支,提高多级管理的效率,提高办学收益。
(四)调整开放教育费用结构,增强办学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