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哲学研究生毕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本文从毕业论文写作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师自身研究能力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毕业论文写作和指导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主张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应以研究问题为导向,讨论了毕业论文写作如何运用经济学研究的发现和证实的两个过程,特别强调了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八个问题或规则。
怎么样才能实现使学生具有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的能力呢?除了学生从教师的课堂教授过程中领会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学校、以及学院安排的实践活动外,毕业论文或科研创新项目的设计与写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本科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之后,都附有要求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作为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要求。这两年教育部和学校也都提供资助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这也是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措施。
毕业论文写作或科研创新项目工作,不是写教科书,不是写文献综述,而是一项科学研究活动,是发现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北京高校非工科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方案(试行)》对毕业论文提出三个评价基元。第一评价基元,是评价选题质量,要求选题体现本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中对知识能力结构的基本要求,选题要能够解决本专业的某个理论、方法或应用研究中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第二评价基元,是评价综合运用知识、文献、研究方法和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评价基元,是评价论文或设计项目在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理论价值或实际价值。《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分标准》对毕业论选题提出了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和可行性的要求;对科学方法的运用提出了论证充分、论据确凿和逻辑性的要求,对论文的写作和文献引用等也都提出了符合现行科学论文标准的要求。
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毕业后在各种岗位上会面临接受领导和客户交给的工作委托,撰写调研报告、写计划书和专题研究报告等。所有这些委托都向我们培养的学生提出发现问题及其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加以实施的挑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基本的科学素养,是高等学校应当给予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训练或科研创新项目活动就是这种重要的给予之一。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或科研创新项目的活动,是直接尝试用现代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来发现问题及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好机会,更是直接尝试锻炼和展现自己科学素养能力的极好机会。
学生毕业论文或科研创新项目的活动也是反映学校教学和科研管理水平和教师能力的重要指标。我们在检查教师对毕业论文的评语中可以看到,一些教师对学生的选题判断有误,把写教科书的选题、写文献综述的选题、把超出自己专业能力的选题,都作为合格甚至优秀的选题批准开题,甚至成绩也评为优秀;一些评语不能判断毕业论文在立论、分析、写作和文献评论等方面的问题,评语抽象笼统,优缺点缺位等等。这种现象不仅在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中存在,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中也是存在的,有时甚至还很严重。这些都反映了教师本身有待于改进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管理层有待改善对论文评阅环节的控制。当我们的学生在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完成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挑战时,实际上也折射了我们在指导学生培养毕业论文写作能力和整体管理能力上的缺陷。教师阅读和评论学生的毕业论文除了是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职业责任所必需之外,还有两个有利于教师的“利己主义”理由:一是,检查和锻炼、提高我们自己发现问题及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阅学生论文中所得到提高的这些能力,不仅有助于教师之间的学术批评与讨论,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校外其他部门委托的各种评阅工作。二是,学生选题的多样性、资料和证明的方式多样性也为指导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指导和评阅学生的论文实际也是我们从学生那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和好机会。
经济学本质上是门应用性的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问题可以是理论性的,也可以是应用性的。“问题”是指矛盾、差距或毛病,诸如目标与现实的矛盾或差距,绩效与标准或目标的差距,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与差距,传统理论与新观点的矛盾,以及情况的突然变化等等。以研究问题为导向的方法论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论(Economic research methodology)的核心,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是关于组织、计划、设计和实施研究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方法论。经济学毕业论文或研究项目的进行,实际上是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运用。
张先治教授睿智求索,逐步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以经济效益为研究中心,以公司理财为研究方向,以会计信息为研究基础,以国有企业改革为研究对象,以财务分析、资本经营和管理控制为研究重点的完整学术思想体系。他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其中国家级50余篇;出版专著10部、教材20多部;承担包括国家最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级科研项目近20项,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特别是,在2005年辽宁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首届政府奖)评选中,他的著作《内部管理控制论》获由辽宁省政府颁发的“优秀著作一等奖”;2006年,该著作再获教育部颁发的“第四届人文社科优秀著作三等奖”。
在理论研究的同时,张先治教授还特别注重将研究成果与生产和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深入分析和论证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和国有企业改制问题,其在国有企业改制、国有资本管理、监督与营运机制研究、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研究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如近期由他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研究”(2006年)、辽宁省重大决策项目“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政策与措施研究”(2007年),以及大连市软科学项目“大连市国有资本经营政策与策略研究”(2008年)等,均紧密结合中国改革与开放的环境与需要,为国家制定政策及指导国有企业改革起到重要参谋作用,其研究成果受到各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国家社科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研究”的研究报告被撰写成“成果简报”,报送国家重要决策部门领导审阅。此外,他在管理控制、预算控制和财务分析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被一汽大柴、沈阳机床集团、大连亿达集团、大连创新集团等企业所采纳,转化为生产力,为这些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保驾护航。
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来,张先治教授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他所带领的财务分析课程组在创建精品课中成绩显著,2004年,财务分析课程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精品课”,同年,又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学习。“全方位、立体化财务分析教学资源系统”这一教学成果2004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教育部“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培养研究生方面,他以研究工作室为单位,采用基于导师制的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他还着手组建了资料信息库,编写会计研究动态,供研究生学习使用。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取得很好成效,几年来,一大批博士、硕士在他的指导下以优异的成绩毕业。2003年,首届国家杨纪琬奖学金评选中,他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获优秀论文奖,同时,张先治教授荣获指导教师奖。2005年,他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获得杨纪琬奖学金优秀博士论文奖。
张先治教授作为负责科研的副院长,先后筹划和组织了首届中国会计学博士生联谊会、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讨会、中国会计教授会、全国部分高校实证会计研讨班、全国会计学研究生导师联谊会、东北暨内蒙古高校会计学教师联合会、审计理论与实务国际论坛、中国财务学年会、中国会计学会信息化年会等大型学术交流会议及活动,他还积极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及香港和台湾地区进行合作研究并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学术会议。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全国会计学科的科研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对促进中国会计学术发展,提高会计科研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越南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8—0126—03
研究生教育是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在培养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都与本科教育大不相同。在越南,研究生教育被称为大学后教育,主要包括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越南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到2003年,越南有研究生教育培养机构146个,其中硕士研究生培养机构95个,博士研究生培养机构116个。越南研究生教育覆盖学科面广,培养人才数量逐年上升,为越南各行各业输送了高素质的人才。根据越南教育培训部2002年号文件公布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越南招收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学科主要涉及教育科学、艺术、人文、经管、法律、医学等22个学科门类,其中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专业270个,招收博士研究生的专业404个。
一、越南研究生培养模式
越南研究生培养目前主要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形式,根据招生对象的不同,培养形式不同,培养年限也不同。根据越南国家教育培训部2000年颁布的《研究生教育规章制度》,对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形式、课程设置及考核评价等方面做了相关的规定。
越南研究生教育是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旨在培养科学研究队伍。研究生教育要求接受教育者政治立场坚定,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具有服务人民的意识,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满足国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越南研究生教育主要有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进修班三种形式。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属于学历教育,研究生进修班属于非学历教育。根据不同形式的研究生教育,其培养目标亦不相同。由于本文涉及的研究生教育主要为学历教育,因此以下文中出现的研究生教育指的是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
(一)培养形式及学制
在越南,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形式根据受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主要对象是从本科考入研究生的学生,非全日制主要对象为已参加工作需要继续深造的人群。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要求学生学习期间全程参加学校的教学安排,而非全日制学生只要能完成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时、课程和研究即可,其余时间可自由安排。但不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在培养规格上都是一样的,都要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
由此可见,在同一培养层次中,不同的培养形式所需培养年限不一致,要求也随之不同,招生对象较为灵活,起点不同,学制也有不同要求。
(二)课程设置及学分
1.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
越南硕士研究生教育采用学分制,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完成相应学分(80~100个学分,具体学分要求根据具体专业而定)方可毕业,其中1学分对应的理论学时为15小时。除了理论学时,还有相应的实践学时要求,通常为理论学时的2~3倍。
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公共课程。此部分课程包括哲学和外语两门课程,占总学分的20%。根据教学计划要求,所有研究生学员要完成哲学和外语课程的学习并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
(2)专业课程。此部分课程主要为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的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学分要求上,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学分要求也不一样。对于注重培养专业技能的技能型研究生来说,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65%~70%,对于注重科学研究的科研型研究生,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50%~55%。必修课程为专业所必需的科目,一般由教育培训部根据各个专业委员会的意见统一规定,选修课程由学生根据个人情况而选择修读相应科目,只要所修课程达到学分要求即可。
(3)毕业论文。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工作在入学时即可进行,但要毕业论文的学分则必须在完成了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论文答辩之后方可获取。毕业论文分为两类,即技能型和科研型,技能型学分比重为10%~15%,科研型学分比重为25%~30%。
2.博士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
越南博士研究生教育相对硕士研究生教育来说在课程设置构成方面无太大区别,但要求却比硕士研究生教育苛刻了许多。课程主要也是有三部分组成,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博士专题和博士毕业论文。
(1)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所规定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如果学生选择的同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那么硕士研究生阶段所修读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即可直接带入博士研究生阶段,但如果不是同一专业只是硕士阶段的相近专业,那么就要按照规定修读相应的课程以补足。
(2)博士专题。博士研究生至少要修读3个博士专业,专题修读形式主要是专题集中学习,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并进行专题答辩,专题答辩通过后视为获得该专题成绩。如果专题答辩未通过的,将进行第二次学习、答辩。
(3)博士论文。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分校级答辩和国家级答辩两个步骤。博士研究生完成了(1)、(2)两项的学习并获得学分,且达到其他附加条件(在正规刊物上公开发表至少2篇与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要求时,方可申请校级毕业论文答辩。通过校级答辩,方可参加国家级答辩。在完成了国家级的论文答辩之后,博士研究生的学习过程即视为全部结束,可获取毕业证书。
(三)课程考核及评价
越南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根据0到10分不同的等级来进行评定,5分为合格,即5分达到考核要求,视为考核通过。
1.硕士研究生考核评价
硕士研究生考核评价主要涉及课程考核和论文考核。
越南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考核形式多样,总的看来,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有写课程论文和考试两种,其中考试根据课程特点又分为笔试和口试两种。每门课程的最终成绩至少要由两次成绩组成,即每门课程至少要有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如果学生出勤率没有达到理论学时的80%的则不能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若未按要求参加讨论、实践活动,未获得教学计划规定的平时成绩的,也将无法获得此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考核主要是以答辩的实形式完成,当学生完成了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分,论文撰写符合硕士毕业论文撰写要求,经导师同意可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答辩由答辩委员会组织进行,答辩委员会成员根据论文写作情况和答辩情况给出相应成绩,取这些成绩的平均值即为论文考核的最终成绩。
学生只有在通过了公共课程考核、专业课程考核和毕业论文考核并均达到要求后才视为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才能获得毕业证书。
2.博士研究生考核评价
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考核评价更多注重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硕博同专业的情况下,硕士阶段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即可直接带入博士研究生阶段,无需单独考核,但如果不是同一专业只是硕士阶段的相近专业,那么就要按照规定修读相应的课程以补足,考核方式主要采用课题组答辩的方式。
与硕士研究生专题考核方式相比,博士研究生专题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主要采取专题答辩形式,专题答辩通过后视为获得该专题成绩,才视为修读完成该专题。
在越南的研究生教育中,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可以说是最为艰难的一个环节,除了入学时的开题答辩外,还要进行两次答辩:校级答辩和国家级答辩。答辩考核方式与硕士研究生考核方式一致。在通过了校级答辩和国家级答辩后,博士研究生方可获得毕业论文学分。
与硕士研究生一样,只有通过了各个部分的考核后才视为完成所有课程学分,才能获得毕业证书。
二、越南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特点
(一)重视英语和政治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未来的信息交流势必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英语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作为发展中国家,越南一直比较重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英语成为越南从小学直到大学、研究生的主要科目,体现了越南教育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英语已被列为必修课程之一,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只有按要求顺利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才能开始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由此,英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越南研究生教育也很重视政治教育,政治课程与英语课程并重。越南研究生阶段的政治课程学习形式多样,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课程考核也充分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笔试和口试两种方法,兼顾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及表达。
(二)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
根据越南国家教育培训部2000年颁布的号文件关于《研究生教育规章制度》,越南研究生教育不论是在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还是博士研究生教育阶段,对课程教学、考核等主要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学术上有个人的造诣。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从专题的答辩到毕业条件设置(发表学术论文方可毕业),都充分体现了对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视。
三、越南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分布不合理
根据越南2002年公布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在22个学科门类中,招生专业数相对较多的学科为人文、社会行为科学、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医学等5个学科,在这5个学科中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数为154个,占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总数(270个)的57%;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数为255个,占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总数(404个)的63%。而其他部分学科如传媒、计算机、药学、体育、加工制造等招生专业数极少,如传媒硕士和博士的招生专业数分别为7和4,与社会行为科学(26和31)、自然科学(37和49)、工艺技术(37和61)等相比,所占比重微乎其微。
越南教育部门应从全局考虑,对研究生招生专业做适当调整,在世界一体化的背景下,为了能尽快加入一体化的行列,应增加技能型、应用型专业的比重,在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时,注重研究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资源分布不均
越南高等院校特别是培养研究生的高校在越南国内的分布极其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如河内市、胡志明市等。而在农村或是其他边远山区高校很少,如在越南北部山区只有一所太原大学,整个西南地区只有一所芹苴大学,而国土面积相对辽阔的西原也只有一所大学。教学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无法为经济不发达地区提供充足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从而不能促进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了尽量均衡教学资源在越南全国的分布,国家应在高校分布较少的地区建立更多的大学,同时鼓励研究生培养机构在这些地区实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促进经济发展。
(三)教育投入少
越南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上的经费投入少,人均培养费用低,因此对研究生的培养规格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培养质量。同时,越南大学教师的工资收入不高,国家财政发放的工资约为150万越盾左右,相当于人民币500多元,这样的收入对于越南不低的物价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越南的大学教师们经常下了班或是空闲时间都到其他学校或是一些培训机构做兼职,以维持正常生活开支。这样,教师们对研究生的指导时间就变少,影响了对研究生的教育培养。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越南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同时增加高校教师的薪酬,为教师专心教学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四、结论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不论培养的类型、培养的目标及培养的规格,都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培养既要注意深度也要追求广度,不能只求数量而不求专业。越南目前的研究生教育还缺乏一定的物质保障,国家投入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政府各部门的主观原因,也有一些其他的客观因素。面对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形势,越南应结合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势,改革研究生教育,提高培养质量,将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心转移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科研能力的培养。
震惊与惋惜之余,留下的是深深的困惑――我们真的能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来掌控自己的健康状况吗?还是只能听天由命?为什么连倡导“健康管理”的专家自己都在57岁就英年早逝了呢?
让我们来看看今年5月26日黄建始教授留在微博上最后的声音吧――
“这次感冒一直干咳不好,病情反复三周了。大多数人对健康是叶公好龙,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明白一张一弛休息的重要性。其中包括几天前的我。
……本该好好休息,让身体有个恢复的过程。想到数月前答应参加湖南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6号又去了长沙。这期间还熬夜审稿改研究生毕业论文。结果7号讲课后马上不行,发烧,躺了一天。第二天抱病回京。继续忙。接着又上井冈山7天紧张培训。身体受不了有病了。
我之所以详细描述是想说明健康道理我们都懂,其实关键是真正摆在什么位置。身体力行比什么都重要。要理论,更要去做……
面对自己的健康,有时是必须自私的。光考虑其他,耽误了健康,考虑其他也无能为力”。
这段微博透露出这样一些信息――
其一,黄建始教授一直是在身体和精力严重透支的情况下开展教学、研究和科普工作的,而黄建始教授所患的多发性骨髓瘤,其重要诱因之一就是过度劳累。
其二,经过病中反思,黄建始教授发觉很多人,包括自己对于健康所抱的都是叶公好龙的态度,理论上说得很好,却没有身体力行。
其三,很多时候,自己是因为工作和杂务缠身“被不健康”的,这个时候就应该“自私”一点,站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高度,抛开一切为健康让路。
由此可见,掌握健康知识的多寡并不能决定自身的健康与否,只有把理论付诸实践并持之以恒才是获得健康的王道。
据说,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教学生们一种每天甩300下手臂的健身方法,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当时,每个学生都认为这是一件极容易做到的事,结果一年之后,只有一个学生坚持了下来,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伟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关键词:创新能力;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课程设置优化
中图分类号:R-01;C9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2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学硕士专业是医学和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之间的一个交叉学科群,重点培养能够综合运用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揭示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对群体健康的影响,采取社会措施来防治疾病,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改革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来说,培养创新能力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迫切要求,是研究生毕业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卫生事业实际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时代呼唤。优化研究生课程设置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目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问题,调整与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合理设置课程内容,能够总体上提升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卫生事业改革的发展。
一、目前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
由于研究生教育的理论教学方面的优势和重视学术的传统,一些高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与管理实践、管理技巧相关的实务课程在师资和教材上都明显匮乏,相关的实践基地建设也有待加强。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得比例很少,形式较为单一,研究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不够全面。一些学生对毕业实习应付了事,毕业实习考核、反馈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在考核中的比重也应进一步提高。对毕业通过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2015近5年研究生毕业分配情况调查发现,90%左右的毕业生分配进入医院机关、高校、事业单位的管理职能部门,只要不到10%的毕业生能够继续读博或从事教学科研相关的学术工作。可见,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将实践教学置于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是目前研究生课程设置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重视理论素养,轻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有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点的各大院校教学计划可以看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所占课时比重较大。由于高校教学重理论、重学术的传统,高校普遍重视公共必修课、专业课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师资力量配备较强,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课程较少,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较少。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大部分直接就业,除人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应重点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公共卫生管理人才,增加实用性和实务类课程,如美国雪城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包括公共事务讨论、领导艺术等实用性课程等。
3.部分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部分课程设置不是从学科和专业培养目标所需的知识结构出发,而是根据现有师资开设课程,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部分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论证,随意性较大,缺乏规范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科价值和实用性较差。创新往往来自于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学科前沿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成果往往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结果。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选修课范围有限,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待加强,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如医学社会学、循证决策、健康和疾病社会学、卫生职业社会学、社会行为学等都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且与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都可以纳入选修课中,并及时更新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美国各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为满足研究生的兴趣和专业需要设置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比如Harvard大学为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共开设18门选修课,Iowa大学为研究生开设26门选修课。
4.方法论课程开设较少,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方法论课程通过对研究方法的讲解与总结,有助于研究生夯实研究基础,与国际学术界研究方法接轨,有助于研究生在宏观层面上把握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及趋势、特点与局限性等,对于研究生如何正确开展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生通过方法论课程的学习和训练, 不仅有利于掌握正确而严谨的科研方法,而且有利于培养对科研的兴趣,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有助于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创新。目前,方法论课程在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偏低,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着逻辑分析与推理能力较弱,缺乏严谨的实证分析,数学建模能力有待于加强等问题,应增加方法论课程的开设,如卫生服务研究方法、卫生项目制定方法、高级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模型等方法学课程都可以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来,加强相关师资力量,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
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课程设置优化建议
1.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提高研究生应用创新能力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科研实践,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在导师已有课题思路的基础上,学生参与从开题、立项调查分析、课题实施、结题验收整个过程,熟悉研究课题的每一个步骤,通过建立学习型小组,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同一课题组研究生之间定期研讨,鼓励研究生发表创新性科研论文,为研究生今后独立从事科研打下良好基础;二为社会实践,增强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是研究生顺利就业的需要,也是提高其应用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和学院应创造条件积极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推荐研究生去医院、医疗管理机构、政府部门等参加社会实践,并改革和完善考核、反馈机制,将实习单位的考核纳入到研究生总体成绩的考核中。
2.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增设交叉学科和方法论课程
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应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前沿性的原则,对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拓展和调整。具体来讲,在公共必修课上缩减政治理论、公共外语课时,增加专业外语课时比重;调整基础课程的设置范围,增加理论前沿性和探索性的课程;以重点学科方向重新整合专业方向必修课;扩大选修课范围,激励导师开设前沿性、开拓性强的选修课,如艾滋危机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聘请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兼职导师,举办跨学科专题讲座或学术活动,作为研究生创新课程体系的有利支撑与补充。增设交叉学科和方法论课程,鼓励学生从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中寻找创新点,通过方法论课程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促进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创新。
3.实行“双导师”制,保持导师制和课程设置协调发展
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为促进研究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协调发展,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采用双导师制,导师组由2名导师组成,要明确1名校内导师和1名校外医院管理岗位的导师。校内导师负责理论学习与指导,校外导师负责实习实践、项目研究、调研过程、政策研究等实践环节指导,促进研究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共同提高,毕业论文由两位导师共同指导撰写。同时,完善导师评价机制,改变实践评价流于形式的现状,在研究生总体成绩中增加实践环节成绩的比重,保持导师制和课程设置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颖,卞永桥,等.优化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4.
[2]洪学智,程薇,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4.
[3]孙娜,刘晓晶,等.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学理论,2014,2
[4]满强,凌志海,李雨.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岗位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医学,2015,7.
[5]王琳琳,何敏媚,洪学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调查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5.
作者简介:何 畅(1981-),女,哈尔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药技术性壁垒。
左 军(1971-),男,哈尔滨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方剂。
关晓光(1963-),男,哈尔滨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公共卫生事业管理。通讯作者。
【关键词】就业能力;研究生;文科;素质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关乎社会稳定、家庭和谐、个人发展的重要大事。[1]每逢毕业季,毕业生们都会面临学习生涯中的最后一门课――就业,研究生也是如此。很多研究生甚至会认为,较之于本科生,读了三年的研究生就业压力反而更大了,尤其是文科类毕业研究生。如果你留意每场大大小小的招聘会,放眼望去,文科类专业的招聘职位达不到招聘职位总数的三分之一。面对如此大的就业压力,文科类研究生就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显得越发重要。
一、文科类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
2009年至2013年间我国研究生就业率仅为80%。[2]2014年,研究生报考人数的下降,考研热的降温,也从侧面反映了研究生就业率低的现象。2014年的统计数据,知名高校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但是有些普通院校;一些冷门专业的就业率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就业情况仍然不容乐观。而文科类的研究生由于专业背景限制以及自身择业能力不足等原因,就业率更加低,显而易见,文科类研究生就业难变为不争的事实。
二、文科类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分析
(一)高校的扩招,以及大批留学生归国求职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陆续推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此可见,我们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把人才工作抓好,让人才事业兴旺,当然最离不开高校,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扩招势在必行,尤其是2009年环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教育部开始了研究生招生比例的调节。虽然2012年开始本科扩招叫停,但是研究生招生不减反增,并且随着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求职市场,再加上现在归国留学生的“镀金”优势,国内仅凭“高学历”研究生的竞争力明显不足。
(二)文科类的专业背景限制
文科专业千差万别,有的人追逐金融、会计等热门专业,有的人则怀着博学的宏伟之志向往“国学”魅力而选择了中文、哲学等学科。但是文科专业是不是“华而不实”,比较难找工作?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选择这些专业并不是“华而不实”,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选择这些专业的同学可能需要更加的努力,在满足了学这门专业的兴趣的同时,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学法学专业的同学,学习这门专业满足了你对法律基本知识的渴求,但是如果你不加倍的努力去积极准备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可能就很难满足你的律师梦,法官、检察官梦。无独有偶,选择会计学这门专业的同学,如果你仅仅只学习基本会计学的知识也是不够的,你需要考出会计证,国家注册会计师证,才能满足你当一个会计师的梦想。还有,比如英语专业你要过专业八级,哲学、历史专业要想当老师必须考取教师资格证等等。文科类的专业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如果你不重视你的专业背景,就业的时候就很可能被专业背景限制,也正是基于专业背景限制,就业压力也变得更大。
(三)自身择业能力不足及就业心理预期值过高
众所周知,理工科的本科生、研究生毕业以后,因为本身具备一技之长再加上市场需求量是比较好就业的,而文科类的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后往往更加追求甚至追捧公务员、事业编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而变得一业难求。尤其是研究生,由于比本科生的学历更高,更喜欢把自己束之高阁,不愿意到基层,到企业去选择一个合适的岗位去努力工作,而是一心扎到公务员、事业编的考试当中,有些同学因为准备考试耽误了毕业论文的写作,最后延期毕业,哪怕通过考试也变得不偿失。还有一些同学不去投简历、准备面试,一心扎在准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考试中,最后导致毕业即失业的惨剧。还有一些文科类研究生也投简历,也积极去面试,最后还是落得没有工作的下场,原因就是这部分同学只针对薪酬高的单位去投简历、面试,而这些单位恰恰对员工的资历、能力要求都非常高,而这部分研究生的自身能力却欠缺很多。
(四)另外,毕业季各种择业技巧不足
就业信息不畅通;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制作简历、准备面试的技巧方面的欠缺等综合素养也是很多同学最后与比较心仪的岗位失之交臂的重要原因。
三、文科类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途径
面对如此大的就业压力,文科类研究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便在就业应聘中叩开成功的大门,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游刃有余,实现自己的理想。
(一)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在就业指导中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文科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观念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硕士研究生们要充分认识到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就业的期望值要做适时地调整。要确立自身的职业定位,找到最适合发挥的岗位,而不一定追风随大流,人云亦云,仅仅追求公务员、事业编这种热门岗位。对于那些一心扑在热门岗位的人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在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后,再去选择理想的工作,这样做相对于“一步到位”的高期望值来说要容易的多。还要拓宽就业视野,不要把就业选择的范畴仅限于大城市,大公司,国家机关单位,而应该具有大局意识、前瞻意识,从我国的国情和社会需求出发,将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与奉献社会结合起来;应该具有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历史的进程联系起来,关注一些新兴城市,新兴产业等更有利施展自己本身才华的地方。
(二)提高沟通能力,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
职场中,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带来工作上的便利,还能让你在同事之间保持良好的口碑,给上级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在职位竞争时,占据更多的优势。无论是哪个专业的研究生,无论哪种行业,对我们沟通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都有比较高的要求,但是作为文科类的研究生又格外的重要,因为我们的专业门类、专业背景决定了我们的就业方向,文秘;法官;老师;记者等等这些文科类的研究生的职业,对于沟通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的要求都不是一般就可以的沟通的形式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方式是语言的沟通,除了语言外非语言的沟通也是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个人的穿衣打扮、举手投足间传递出各种不同的信息。作为硕士生,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准确、高效的将信息传递给信息的接收方,并能正确接收对方传递的信息。研究生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比如: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注重非语言的沟通;采用合理的沟通方式,对于同级人员采取横向方式沟通,对于有上下级隶属关系的,采取纵向沟通。沟通能力的提高,必然能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的提高必然能处理好人际关系。
(三)提升文科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文科类的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在导师的引导下进行专业研究,大部分时间由其个人安排,在学习研究之余,要参加学校的实践活动。常见的学校实践活动有学生模拟法庭、演讲、讲座、沙龙、俱乐部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研究生的课余生活,同时能逐步增强社会交往的能力,以及团队配合意识,是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环节和必要组成部分。另外,多实习,珍惜实习机会也是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生来说,要想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除了保持专业上的优势外,还应该有针对性地参加实习,多了解行业内部的信息。[3]不要等到毕业季来临,当其他同学的简历上满满地写着某某公司的实习经历,获得某某经理的推荐时,你才意识到,自己已完全没有了竞争力。
(四)提升与学校、社会接轨的能力,齐头并进,就业信息要畅通。
在毕业前的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各单位就开始陆续招兵买马了,所以,一个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必须保持就业信息畅通,才能不错失就业良机。首先,要时刻关注自己所在学校、学院的就业信息网站,时刻关注学校、学院为学生提供的各种就业信息。第二,要自己多多关注各大知名招聘网站以及一些博客和论坛,储备各种就业信息。[4]第三,作为研究生,及时的和自己的导师沟通,掌握导师给你的就业信息以及珍惜导师给你推荐的就业机会。第四,要不间断的和同学、朋友、家人沟通就业情况,多咨询、多了解,以免错失一些重要信息,只有多方面的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才能不错失就业良机,才能在众多的就业机会中选取自己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
参考文献:
[1]陈闻.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2]孙章丽.对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的探究与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9(S1).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 培养模式 改进建议
一、培养模式的概念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生教育制度本身的发展,关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其改革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更成为研究生教育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主要在于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有着密切联系。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培养方式及其管理等诸多因素的最佳构成形式。它解释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及“怎样培养”两方面的问题。[1]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整体的概念,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系列必不可少的要素构成,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和考核与质量评价等。各构成要素之间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彼此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协调、统一的关系,并存在着目标取向一致的内在逻辑关系。
从培养模式的概念可以看出,一个学科专业的培养模式制定要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取向。总体来说,研究生培养模式应该考虑以下几因素:第一,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这贯穿整个研究生教育过程。第二,符合校本特色,因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有着不同的自身优势与特色。在制定培养模式时,各个培养机构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并在规范的培养制度下实现培养模式多样化,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使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得到有力保证。第三,学科建设发展,高等教育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学科,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创新性、应用性特点体现了培养模式的应用性价值取向。第四,学生发展需求,培养模式的制定应考虑到学生发展需要,更好地体现出研究生教育人文关怀理念。
二、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状况分析
(一)培养目标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规定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目标为:“系统地掌握教育理论;了解高等教育学及相关学科中主要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进行教育研究所应具备的基本方法;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从事教育研究工作、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和高等教育学科教学工作。”[2]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1)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2)从事高校管理工作;(3)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得到恢复和逐渐发展起来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学科建设的时间并不长。当时高等教育学科正处在初建期,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人员非常紧缺,因而培养教育理论研究者就成了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初衷,也体现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学术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理念。此时的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基本能进入高校和相关高教研究机构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就业前景乐观。然而,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培养规模越来越大,研究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大量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无法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多数毕业生从事的是高校或其他机构的行政管理类工作,如教学秘书、辅导员等。这说明传统的纯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改革势在必行。
(二)培养过程
1.招生与入学。生源质量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并且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的影响,报考研究生的生源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学生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目的各式各样,有的是为了躲避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有的是为了通过研究生这种更高层次教育来为自己未来就业“增加筹码”,甚至不管自己是否对本专业研究感兴趣。并且,随着教育学研究生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和研究生扩招,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的入学门槛有所下降,致使招收来的研究生素质低、缺乏专业知识,给研究生培养带来一定困难。
2.课程设置。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课程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涉及课程数量、课程安排和课程内容等。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基本按“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模式设置,理论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实践课程包括实训环节和科研训练等。[3]以广西某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为例,该专业硕士研究生需修10门课程,共32个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计8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5%;专业基础课程计12个学分,占总学分的37.5%;专业方向课程计8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5%;选修课程计4个学分,占总学分的12.5%。从该校的课程分布来看,课程结构不够合理,主要是以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占总学分的62.5%,而在选修课程方面,学分数要求力度不够。另外,课程设置中对工作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设置与高等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较少。
3.培养方式。目前我国大多数研究生培养机构采取教师集体培养和导师制相结合、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相结合、课程教学传授和探索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但普遍的执行力度不强。有的学校重导师培养,轻教师集体培养。从指导方式来看,根据调研结果,83.6%的硕士生实行“单一导师制”,9.6%的硕士生实行“双导师制(正副导师)”,只有6.2%的硕士生实行“指导小组制”。[4]以上数据表明,多数研究生采取的是“单一导师制”指导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存在许多不足,但导师负有明确责任,研究生会有依靠感。科研训练与论文研究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当前很多学校要求研究生答辩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并把这一规定作为研究生是否有资格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硬性指标。为此,研究生在完成第一学年的学位课程学习后,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写文章,为了满足数量,同时兼顾评奖评优和找工作的需要,很多研究生匆忙选题,致使所撰写的文章“创新性不强,学术水平不高”,质量难以保证。[5]对于课程教学方式问题。我国研究生教育中教学多数仍然以传授为主而不是以探索为主,使得研究生的学术性不足,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研究、应用型人才,往往只会培养出那种应试类型的人才,背离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探索等特点。
4.考核与评价。现存学生评价体系主要以量化指标为主,如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数量,从而使研究生把大部分心思都放在上,片面追求数量,忽视了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普遍建立了开题报告、中期考核、预答辩到答辩评审等一系列标准制度,但出现部分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考核评价流于形式的现象,没能真正起到考查学生学业成就、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等作用。
三、改进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建议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等教育学硕士生的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时势变化,当前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就业去向多是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职业岗位;从学科属性来讲,“高等教育学是应用性学科”,[6]可见,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不是要全盘否定理论研究人才的培养,只是以前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层次教育是作为一个独立性的教育阶段,现在它的角色应发生变化,转变为一种过渡性的教育层次;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应进行分流培养的改革,一部分具有学术科研潜质并有志进行科研深造的学生继续进入博士层次学习,一部分毕业后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培养专业素养和较强的职业应用能力。同时,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特色设置具体培养目标,达到培养多样化人才的目标。
高等教育学专业应加强实践性课程设置,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由于高等教育学硕士生的职业去向主要面向高校行政管理或其他高等教育行政机构,在课程设置上要多设一些诸如教育统计测量、教育评估、计算机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技术性课程和高等教育政策、高等学校实务、高等教育管理等应用性课程;而对于将来有志继续攻读高等教育学博士并将来准备从事学术理论研究工作的学生,其课程设置则要更加强调专业理论基础,比如高等教育哲学、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社会学、比较高等教育等理论性课程。[7]另外,增加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选修课程比重,这些课程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研究生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内;在课堂上,老师的角色应有所变化,不再是“传授知识―接受知识”,而是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探讨式的学习,从而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提高学校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的管理职能,在培养模式中,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培养方式、考核各环节都是质量保证的重要一环,每一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加强了每一环节上质量控制,才能保证优质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严格执行中期考核制度、学位论文质量检测制度,因为中期考核是对研究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检测,对学生的后期学位论文研究至关重要,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必须严格做好开题报告、预答辩、答辩评审程序工作。最后,研究生应该树立自我监控观念,自身的自觉性、自控性在科研质量保证上有很大影响,研究生要强化自我监控作用。
参考文献:
[1]邱灵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类型及比较[J].宜宾学院学报,2011.2.
[2]高耀明.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点和硕士点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4.
[3]张霖,卢雅琳.对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8(6):28.
[4]陈学飞,金红梅.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质量与问题.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杨颉,陈学飞.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与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59.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 ,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究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们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
2、主要资料
特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写清楚。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理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开题报告的综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告提纲。
报告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综述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参考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开题报告的写作注意事项
开题报告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要求,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重要性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
开题报告在论文指导中的主导作用
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必须从传统束缚中解脱出来,构建新的论文指导模式。针对以往毕业论文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年初开始对毕业论文实施开题报告制度,正式启动论文指导模式的改革。开题报告的六个栏目依次为:选题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与主要研究方法、研究计划;研究思路(写作提纲或研究思路);参考文献;指导教师审定意见。工商管理专业按照开题报告的内容要求,开展毕业论文指导,经过两学期的摸索,取得了初步经验和成果。
(一)严把开题报告关,为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1、引导学生写好开题报告
在第三学期开学之初,由专业责任教师集中学生做好毕业论文写作的宣传动员工作,强调毕业论文在开放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总要求,回顾历届毕业论文写作中的问题和教训,并根据以往的经验,预计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错误,事先确定解决的方法。公布选题范围,介绍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及研究方向,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题和选指导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写好开题报告,详细说明开题报告中的每一栏目及填写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向学生着重交待开题报告是论文写作的制度文本,一旦通过,将是论文写作与指导的基本依据。这样,学生就对论文写作中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有了整体上的了解。
2、指导教师审查开题报告
学生将填写的开题报告交指导教师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一是看是否按要求写好了开题报告中规定的所有栏目,格式是否规范;二是初步审查选题是否符合公布的选题范围和专业要求以及选题的思想性、新颖性、时代性、开创性;三是看选题的难易程度是否与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与专业基础理论相匹配;四是看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源条件和可能遇到的困难;五是看指导教师本身对选题的熟悉程度和指导好论文写作有把握的程度。对在审查过程中发现的小问题或只需作局部调整的问题,一般采取电话或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适时提出修改意见;对于问题比较多或需要重写的开题报告,就与学生直接面谈,提出指导教师的具体看法。
3、主要写法
基本说明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内容撰写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1、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立论依据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3、研究方案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②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条件分析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
报告研究
研究方法
我们首先要弄清的是哪些是我们科研中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的中小学教研中,运用比较广泛的是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访谈法等;我们在介绍自己的论文方法时,不是对方法概念的解释,而是要介绍你如何使用的研究方法,比如问卷调查法,你就要阐述清楚你的问卷是自制的呢?还是沿用的前人的呢?我们在研究用,不要罗列一大堆的研究方法,主要提炼一两种研究方法,侧重研究就可以了。
研究价值
就这个部分,不能空而大或罗列许多我们根本解决不了的,比如有的老师说他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某某地区的教育质量等等,别人一看“提高”这个词就不相信,最多是“改善”。教育质量的不是一项科研就可提高的,另就本土文化的研究,是否具有良好的推广性,还有待实证;研究的创新是相对别人这方面的研究,别人没有的,你自己总结提炼出来的新亮点,也是你文章的亮点。研究的价值与创新应立足于自己的本研究,不能把自己无关的或自己根本解决不了的罗列上去。
研究阶段
研究阶段主要是指我们选题从思考阶段到论文成熟,这个部分我们一定要细化,各个阶段干什么,目的明确且应呈现什么样的成果;阶段分工要明确,在各个阶段具体由谁负责、由谁处理相关事项;阶段时间分配要合理,有步骤、有计划的实行。
参考文献
格式要规范,其顺序的论文作者、论文题目、出版社或刊物名称并用大写英文字母标明刊物类型、出版日期(如果是书目就要写清楚页码);另外,每部分的标点符号都是有规定的,并且字号一般用小五。对于来源渠道不一样的文章,要分别标明其文章类型.
注意事项
一、题目要准确
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要明亮而有神,是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整篇论文的研讨中心,题目就是告诉别人你要干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因此,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题目应当精练并完整表达文章的本意,但切忌简单的罗列现象或者陈述事实;文章题目不宜使用公文式的标题;文章题目要体现研究的侧重点,要呈现研究对象以及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研究的对象和研究内容一定要在题目呈现);论文题目要新颖、简洁,字数最好不超过20个字,如果确因研究需要,就采用主副标题;
二、框架要完整
开题报告框架主体部分包含的内容主要有:
1.选题缘由
2.文献综述
3.研究的理论基础
4.研究的主要内容
5.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6.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7.研究的步骤
8.论文提纲
三、主体要完美
(一)选题缘由
选题缘由就是要说清楚我们为什么选这项研究。首先,要阐明我们的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综合考察研究人员在这个领域的合作研究更切实一些;第二,选题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以及后续研究具有哪些代表性、典型性、新颖性;第三,该选题的时代背景和实现背景的意义如何;
(二)文献综述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文献是我们文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我们的文献综述很容易犯两方面的错误,一是只是高度的加以概括和总结,三言两语就结束了;二是把所有的文章和书本都一一罗列上去。文献综述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理清思路,看前人是如何研究的,已有哪些方面的研究成果;文献综述是我们现有研究的依据。对于文献综述的梳理我们不能马虎或潦草的完成,文献资料查询一定要结合论文的关键词,对大量文献资料进行观点提炼,并在归纳总结中思考自己研究的亮点。
(三)概念界定
概念界定就是要对论文的关键词下操作性定义,借鉴前人已有的经验和经历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尤其是要解释清楚自己本研究中的相关概念的实际含义。如教学就研究论文当中就必须明确是学科教学、课堂教学、单纯的指教师对学生的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等等,我们就必须根据论文内容的需要界定清楚。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研究的理论基础要基于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选择,我们常常所说的理论基础有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各类学科的权威性的一些教育教学观点和理论。
研究对象:根据自己的选题,确定研究对象,首先,一定要介绍清楚你的研究对象来源于哪些地区;其次,这些研究对象你是如何选取的;第三,你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哪个年龄段,哪个学历层次等等;第四,你的研究对象一共有多少人,男女各多少人等,也可根据研究的需要对研究对象分类。
四 内容要要点化,注意术语的选用。
研究内容一般是2~3点,当然也可以更多,但是如果只是一点是绝对不够的。在研究内容中,首先提一下自己的研究内容,然后对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一些简单的解释。这一部分一般有半页到一页基本也就够了(自己的观点,仅供参考)。研究内容是要和将来的毕业设计结合起来的。所以在决定研究内容的时候要注意工作量和涉及的内容。首先工作量一定要够,其次是涉及的面不能太散乱。因为在后面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自己的研究内容也就两章,所以要把自己的工作做的相对集中一些,这样更有利于将来写毕业论文。 在写研究内容时的术语。一般可以选择的有:改进…的方法,提出…的方法。切忌写:实现…的方法,研究…的方法;在写自己的研究内容的时候,一定是要可行的,有科学依据的,切忌自己凭空想象。
考虑要素
① 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 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 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写作要点
第一、要写什么
这个重点要进行已有文献综述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先客观介绍情况要如实陈述别人的观点然后进行评述后主观议论加以评估说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说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其中要包括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由于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你的论文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而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不做综述很可能你的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
第二、为什么要写这个
这个主要是说明你这个选题的意义。可以说在理论上?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论价值了。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 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
第三、怎么写
在开题报告里你还应当说清楚你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有了问题你准备怎么去找答案。要说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时重点阐述你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如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模型检验等等。
在上述三个方面中间文献综述是重点。没有文献综述你就无法找到自己的题目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别人已经做得怎么样了所以你要认真进行综述。当然综述的目的还是引出你自己的话题所以不能忘记评述。
开题报告的内容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4、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5、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
6、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及解决的措施?
7、主要参考文献
相关实例
学 生: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在职研究生;发展情况;社会意义
1.在职研究生概念界定
1.1概念界定
在职研究生(又称:非全日制研究生)通常指的是进入社会工作的人员,在不离开工作岗位的前提下,进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在职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在职人员提升其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它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互为补充。
1.2基本特性
虽然在职研究生教育和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都是研究生教育范畴,但因为培养对象、培养模式存在不同,所以在职研究生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培养对象上,在职研究生培养的是在职人员,其目标是提升在职人员的文化素养、知识结构和工作技能。在教育形式上,在职研究生的上课和学习方式与全日制研究生有很大的区别,在职研究生的学习时间只能安排在周末,而学习方式采用集中授课。在学位获取上,在职研究生只要修满学分,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就可获取学位,这与全日制研究生有所不同。
2.在职研究生进修教育发展情况分析
在职研究生的进修教育政策,国家已经执行多年,使得在职研究生教育发展十分迅速,但同时也遇到了一定的问题。
2.1在职研究生进修教育发展现状
(1)学生人数迅速扩大。从表2.1可知,2009年开始起,在职研究生招生人数开始攀升,从2009年招生11.52万人,增加到2013年有16.76万在职研究生入学;这也使得在校学生数量也大幅度提升,2009年在校生仅有39.13万人,到了2013年已经有55.87万人,4年间增加了16.74万人。相对于历年增加的招生数和在校生人数,历年被授予学位的学生数一直比较稳定,人数维持在10万人左右;其中,女性学员人数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大致维持在40%左右,可见女性的在职研究生教育市场需求也非常巨大。
表2.1近几年在职硕士研究生数量变化(万人)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3》统计数据计算而得。
(2)学科发展不均衡。由表2.2所示,2011年至2012年,在职研究生教育学科数量只有12个;到了2013年增加了一个“艺术学”学科,其招生情况还比较理想,第一年招生就拥有1674名学生入学。在职研究生教育领域,“工学”、“管理学”和“教育学”是显学,拥有大量的学生就读,2013年上述三个学科授予学位人数为8.2万人;而“哲学”、“历史学”,特别是“军事学”拥有较少的学员,2013年上述三个学科授予学位人数紧为64名。
表2.2:近几年在职研究生教育学科数量变化
数据来源:根据2011年至2013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统计数据计算而得。
2.2在职研究生进修教育发展问题
虽然,在职研究生进修教育近几年得到了大力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1)上课出勤率低。在职研究生基本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并且处于事业发展阶段,一方面有较强的学习欲望,另一方面对于上课又有些力不从心,经常由于工作而不能按时参加课程学习,使学习效果受到影响。一些学生由于出差等原因甚至错过了正常的考试,学校不得不安排缓考。这种情况不仅增加了教学管理工作的难度,而且也影响了课程教学与考试的严肃性。当然,也有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较差,听课效果不佳,或者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逐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而不爱上课。
(2)教学观念落后。虽然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是偏向传统的教学观念,即重视传授理论,而忽视培养能力。在职研究生教育内容与实际脱节,学习效果被严重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一定影响;课程体系松散,结构失衡;课程设置不合理,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不能反映热点领域的前沿问题;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过于简单呆板,没有激烈的讨论互动,缺乏案例分析,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3)师资力量薄弱。我国不断扩大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导致师生比例失调,有的导师要带十几个脱产以及在职研究生。研究生导师一方面要承担本科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还得兼顾研究生的指导工作,难免顾此失彼,力不从心。繁重的工作可能使导师不能及时发现在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妥善处理,这样就不能对在职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在职研究生的培养效果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2.3在职研究生进修教育发展对策
根据上述发展中的问题,对于在职研究生进修教育发展,可落实以下对策:
(1)严格上课考勤。学生的到课率影响整体教学水平,所以严格学生考勤状况是很有必要的。首先,上课时间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安排在晚间或者双休日,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其次,授课教师要有责任心,坚持课前点名,并将学生课堂表现纳入成绩考核的范围。最后,维护课程考试的严肃性,任课老师在考核环节不送人情分,考前答疑不能划范围及做重点辅导。
(2)转变观念,强化服务。对于在职研究生教育,要具备很强的服务意识,采取常规化、系统化、特色化的服务措施。在日常服务工作方面,每个班级要设立专门的班主任,负责教学组织、学生管理、班级活动等;各班建立班委和小组负责制,方便事项的通知和课外活动;建立专门的在职研究生工作流程,培养工作制度化。除了课程教学,还应积极组织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如开学典礼、学术讲座、到企业参观实习、学员沙龙、新年联谊等,促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增强凝聚力。
(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我国实行导师负责制,这就决定了导师承担着在职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重要责任,其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造就高质量的专业人才。首先,研究生导师的遴选要严格按照审核程序;其次,制定研究生导师管理办法,详细规定导师的责任、义务和奖惩制度,打破终身制,形成动态竞争机制。
3.在职研究生进修教育社会意义分析
在职研究生教育近几年在我国得到大力发展,使得在职研究生数量有大幅度提升。虽然,在这种扩张性发展形势下,在职研究生发展遇到了很多问题,但在高校和国家层面产生积极的意义,对于推动整个社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1学校层面积极意义分析
(1)加强“产学研”结合程度。“产学研”的结合是现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高校今后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前文已述,“工学”、“管理学”和“教育学”是显学,所以上述学科的毕业学生也非常多,特别是“工学”。2011年至2013年,“工学”合计毕业人数为15.02万人,占了所有学科三年毕业人数(31.38万人)的47.87%。而“工学”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处于工作岗位上的研究生无疑会将工作中的问题带到学习中,能够有效推动“产学研”的结合。
表3.1近几年主要学科授予在职硕士生学位人数变化(万人)
数据来源:根据2011年至2013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统计数据计算而得。
(2)缓解高校的资金投资压力。除了在职研究生以外,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发展势头也非常好,2001研究生毕业人数只有6.8万人,到了2014年已经达到53.6万人,这14年间研究生毕业人数有423.4万人。但是,在我国总体人口中,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数比例还是十分低的,我国劳动力中拥有研究生教育背景的人数还是很少。
表3.22001年至2014年研究生毕业人数变化(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统计数据计算而得。
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还是持续扩大,这就使得研究生教育的投资规模也会大规模增加,如果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有可能很难满足投资需求。如表3.3所示,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虽然呈现上升趋势,但比例仍然不高(不足5%)。并且,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了对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资,研究生教育领域能分配到的投资金额则会更少。
表3.3近几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变化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统计数据整理而得。
在职研究生的教育是针对在职人员的研究生进修教育,其培养费用主要由个人或者是企业承担,它的存在可以形成以社会资金为投资主体的多元教育投资体系,在减少政府财政负担的情况下,扩大我国研究生规模。
3.2国家层面积极意义分析
(1)推动研究生教育体系发展。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与在职研究生教育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如全日制研究生虽然管理规范,培养质量较好,但是重书本知识轻实践经验,且培养模式单一,不利于对在职人员的培养。而在职研究生教育具有办学形式灵活,重视与社会紧密结合等优势,尤其是专业学位为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因此,在职研究生教育是对现有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补充和发展,是研究生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调整国家的人力资源结构。前文已述,我国研究生的人数占全国总人数比例还是十分低的,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和研究生培养条件的局限,研究生的培养效率低和培养对象受众面窄。通过开展在职研究生教育,可以快速提升我国人力资源结构。如表3.4所示,2013年我国在职硕士生人数为55.87万人,合计硕士生在校学生人数为149.57万人,在职硕士生占总硕士生人数的37%,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职硕士生人数从数量和比例上,都有大幅度的增长。通过持续开展在职研究生教育,必定能提升我国人口中研究生教育人数,调整国家的人力资源结构。
表3.4近几年在职硕士生在校学生数占全国总硕士生学生数比例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统计数据计算而得。
4.结束语
>> 一代大家的百年孤寂 百年名茶一脉香 百年杨绛:一代才女淡定背后的风华 百年名院 历史丰碑 明星设计师 新一代顶级大牌从百年老牌中孕育 “富一代”的金色年华退休规划 百年百代 只有一名居民的百年小镇 百年名校赤壁一中的教育传奇 百年原创 先锋光芒 一代名编张季鸾 一代名舰――中山舰 一代名臣的悯人情怀 被小偷训斥的一代名臣 张之洞:一代名臣以退为进 一代名臣显英豪 三朝硕士一代名臣 一代名饮:怀念不如相见 一代名臣晁错的悲剧 百年名院的新跨越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百年华西名院 一代医学先锋 百年华西名院 一代医学先锋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鲁长国")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2008年第一届中国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大会上,大会主席毕锋教授致开幕辞。
在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的锦江畔,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西南地区医学科学研究的国家级诊疗中心,华西医院承担着我国西南地区疑难重症诊疗的重要任务,为患者减轻病痛,为千百万家庭送去欢笑。
融汇了西方现代科学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百年华西医院,形成了独具华西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传统,陶冶着一代又一代华西人。毕锋,这位在燕赵大地上成长、从三秦烟尘里走来、沐浴过北美阳光的青年学者,已经在华西工作了近十个年头,现任华西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无疑是一位老华西人。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坚守在医生岗位上,正在用行动诠释华西文化和华西精神。 梅香苦寒来:医师成长之路
毕锋永远也忘不了高中最后半年的那段时光。从河北井陉县山村里出生的他,为了未来穿皮鞋的朴素理想,在当时不得不放下挚爱的文学,毅然决然选择了并非最爱的理科。在这个不起眼的太行山区的偏远中学,年轻的毕锋奋力苦读,立志提升自己落后的理科成绩。深夜的煤油灯没有白亮,毕锋的汗水没有白流,那年高考他终于以全区(五所中学)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第一军医大学(今南方医科大学)录取。
从山村走进大学,他一下子就被浩淼的书海深深迷住了。在繁重的医学课程之外,他挤出时间广泛涉猎,哲学、人文、英语、音乐……
他常常陶醉在知识的海洋。他说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紧张却愉快,书给了他乐趣,也给了他快乐的生活。在与医学的接触中,他也渐渐爱上了这条艰苦又富有挑战的道路。
说到毕业打算,那时的他,想法很单纯: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一次聚会,一位学姐的话让他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比大学生更高一级的学生――研究生,而这个神圣的称号让从来都不服输的他憧憬神往。于是,他开始下定决心,一定要走进研究生的队列,走医学生―研究生―高级医生之路。但是当时的政策规定报考临床研究生的至少应有两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于是在大学毕业后,他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在军队一所医院(五一七医院)一直工作了4年才终于获得考研的机会。
四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但是毕锋的那个梦想却一点也没有动摇。四年里,他几乎天天读书到深夜,看到兴起踱步思索。临床工作中他始终兢兢业业,被评为医院唯一的“学习标兵”。他说:人生就是有所得必有所失。但是这个得与失、坚持与放弃之间却充满了对未来的谨慎权衡。
1988年的初秋,毕锋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被所报考的专业录取,他带着自己的梦想,来到位于古都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师从我国著名消化病学专家张学庸教授学习消化道肿瘤学,从此步入了医学研究的新天地。3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工作。他一边工作一边再次向科学高峰攀爬,4年后又考取该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由于毕锋在胃癌靶向HER2分子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中成绩突出,在整个消化病研究所36名研究生的考评中名列第一,其毕业论文被国际知名期刊《Cancer Gene Therapy》接受,且未毕业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这在当时的研究生中非常罕见。 2013年4月11日,毕锋教授在华西医院肿瘤中心向前来考察的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介绍改革成果。(照片中陪同的人员有: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杨泉明书记、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教授、敬静书记)
雄鹰展翅冲霄汉,天高海阔任翱翔。取得博士学位后不久,毕锋就被美国研究肿瘤细胞信号转导的著名专家选中。1998年他跨过茫茫太平洋赴美国留学,从此开启了更为壮丽的人生篇章。
到美国后,他对美国先进的科研条件惊叹不已,希望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多做工作。他不分昼夜抓紧工作,每天都是深夜一两点以后才回家,周末也在实验室加班工作。在田纳西大学医学院分子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毕锋在癌基因研究中获得重要突破,他提出的proto-Dbl癌基因分子内自我抑制学说在国际分子细胞生物学领域的权威杂志MCB上发表,获得同行的一致好评。
2001年,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樊代明教授很欣赏他的工作和才干,积极向校院领导推荐,后经过校院职称评定委员会的特殊人才专项评议,使他虽然人在美国却得到四医大从讲师到教授、博导的破格晋升。尽管美国和加拿大几位教授都发来邀请,给他提供待遇优厚的岗位,但他抱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依然放弃了美国崭露头角的事业,带领全家老小五口一起回国。
回国后毕锋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机遇。在四医大的全军消化疾病研究所,他一边做临床,一边带领研究生继续工作。他结合中国的肿瘤疾病谱,在Rho家族分子与胃癌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发现了这类新的Rho家族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先后在《Clin Cancer Res.》《Int J Cancer》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了6篇论文。获得了一项国家“973”课题的子课题和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在2002年被总后评为科技新星,2003年获得业界青年科学家梦寐以求的、被称为院士准备基金的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毕锋的学生们也都很出色,他所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毕业时都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了高水平的SCI文章,都在毕业1年内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求实更创新:诠释华西精神
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所学,登上更高的学术舞台,2005年毕锋来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工作。当时华西医院为延揽顶级人才,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待遇,除了任命他为肿瘤化疗科主任、分子靶向治疗研究室(400平米)主任(直接隶属于医院)外,还调拨了包括设备费、人员聘用费、安家费在内的一系列款项,便于他开展工作。
毕锋到华西以后,头顶着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光环,别人都认为他会马上向院士发起冲击。出乎人们的预料,他却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临床工作和学科建设上。他认为,院士是可遇不可求的,要顺其自然,自己首先是一名医生,以医为本,首先抓好临床学科建设,使之在强大科研的支撑下成为全国的强势学科。因此他积极配合医院推动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的学科重组,即原先肿瘤中心以旧的治疗手段为基础分科的化疗科、放疗科、生物治疗科重组为以疾病系统分科的腹部肿瘤科、胸部肿瘤科和头颈肿瘤科。这样每个科都有多种治疗手段,比如他目前负责的腹部肿瘤科就有化疗、放疗、生物治疗、介入治疗等多种手段。病人不必转科或也不会因为住错科室就可以享受到最好的、最优化的治疗模式,从而避免了过去哪个科收到病人就用哪种手段先治疗的不规范行为。这种新的模式为肿瘤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许多外地患者纷纷慕名而来。毕锋领导的科室在2008、200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华西医院先进集体,他也被评为四川省科学技术带头人。现在,对每一例新入院的的患者,他们科室都会在早交班后组织多学组讨论,为患者量身定做最佳的治疗方案。这种以疾病为导向的按部位分科的大胆改革得到了全国许多医院的响应,成为符合当代潮流的新的治疗方案。
2008年,毕锋敏锐察觉到,肿瘤治疗即将进入分子靶向治疗时代。为了推动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在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支持下,他利用在肿瘤细胞信号转导及靶向治疗方面多年潜心研究的优势,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同时创办了中国第一种以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为主题的杂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时讯》以便及时传递国内外的相关资讯。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学会的宗旨是“梳理进展、交流经验、追踪动向、引领规范”。现在,每年一届的中国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大会已经成为我国肿瘤分子靶向治疗领域最高规格的学术盛会,连续6届担任大会主席的毕锋已经成为了业界著名的领军人物。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078-02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面对全国每年有几十万、上百万的大学本科毕业生需要实现就业、准确找到适合自己工作岗位的就业问题。多数人发出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感叹,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量还是供不应求,大学生要找个工作并不难。”事实上,从毕业到就业,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要承受比过去更多的心理压力。因此,我们既不能肆意扩大“大学生就业难”的事实,也不能盲目乐观“大学生找工作不难”的现状。为了系统、全面地分析和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可以从就业人数、就业结果、就业观念、就业倾向、就业渠道、就业专业、就业学历、就业服务等方面进行管窥。
1.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竞争日渐激烈。随着高校连续数年的扩招,近年来,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45万,2004年增加到280万,而2006年却增加到413万。2006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是2002年的2.8倍多。大学生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冲击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稳定机制,造成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矛盾显现。可见,在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竞争不断激烈。
2.就业结果:初次就业率持不断下降趋势,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70%,其中本科生超过80%,专科生40%。2002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65%。2003年,由于受非典影响,高校毕业生签约106万,签约率仅为50%,其中研究生约80%,本科生60%,专科生仅为30%[1]。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持不断下降趋势。
3.就业观念:(1)就业方式的非理性。由于受传统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的影响,多数大学毕业生面对竞争日渐激烈的就业环境,难以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正确地选择各种带有时代价值和潮流意义的职业观念系统,茫然之中感到无所适从,甚至表现出一种随心所欲的非理性心态,一些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唯恐丧失良好的就业机遇,但面对风险,又犹豫不决,裹足不前,唯恐自己一次错误的选择造成终身遗憾。(2)择业目标的“求稳攀富”。“求稳”是指大学毕业生盲目寻求稳定性较强的职业岗位;“攀富”是指大学生热衷于工资高、津贴高、待遇高、地位高的职业岗位。显然,大学毕业生求稳攀富的择业观念有悖于人力资源的公平公开的配置方式和合理有序的流动过程。(3)就业价值的“个人主义”。经济体制转型使一些大学生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心理防线日益崩溃,强调个体权力、权益维护的市场经济使其陷入本位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误区。(4)就业过程的“盲目随意”。一些大学生对就业程序一知半解,对用人单位的招聘过程全然不知,将求职过程简单地描述为“递简历、答问题”,甚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同视之,误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能顺利找到理想工作。
4.就业倾向:多数人希望到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大城市就业。2003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及一些中心城市对毕业生需求旺盛,中西部地区的需求有所增加,而一些边远省区及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需求仍不足。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就业区域限定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由此造成众人同挤“独木桥”现象非常严重,挤不上的学生对其他地区岗位则“不屑一顾”。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选择大中城市的占44.7%,到县城的占20.2%,到乡镇和农村的分别占7.7%和0.9%,还有26.6%的毕业生表示对地点没有特别要求,而已经就业的毕业生中到大、中城市就业的比例达到76.6%[2]。
5.就业渠道:以参加就业招聘会为主。有调查显示,在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方式中,参加招聘占51.1%,电话联系占17.1%,发E-mail占15.1%,邮寄简历占14.1%,登门拜访占10.0%。大学生就业可以寻求的最主要的资源是招聘会(28.9%)、学校和老师(26.1%)以及家庭的力量(24.7%);而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络(9.1%)、同学与朋友(6.6%)、社会中介机构(2.0%)次之。可见,招聘会在大学毕业生求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3]。
6.就业专业:冷热不均,需求有别。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国家对能源新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海洋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投资力度加大。与此同时,社会对跟这些技术领域相关专业的需求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例如,计算机类、通讯类、电子、机械、自动化等专业的需求量较大,而数学、物理等理科基础理论专业和文学、哲学等文科基础理论专业的需求量较少。
7.就业学历:本科学历基本持平,专科学历就业较难。研究生教育的扩招直接带来了研究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加大了本科生就业的竞争程度,提高了专科生就业的难度。实际中,一些用人单位不顾及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盲目提高对从业者的学历要求,排斥专科毕业生,使诸多素质优秀、实践技能较高的专科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困境。这不仅造成了单位人才结构的失衡,而且也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8.就业服务:学校就业指导开展时间较晚。大学四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可以说是大学毕业生最为紧张的一个学期。大学毕业生既要参加实习,又要准备毕业论文,还要联系工作单位。然而,多数学校却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这无疑造成了学生实习、毕业论文准备与就业之间的相互冲突。
二、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出现的原因
针对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理论界和学术界已经有过专门研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调整“快”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慢”之间的矛盾。“十一五”期间是中国劳动力增长和供给的高峰时期,大学生就业和全社会就业两股大潮汇集成规模宏大的就业潮流,冲击着劳动力就业市场。与社会劳动力需求量相比,大学生数量还未达到供过于求的格局。导致大学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的原因,不仅仅是扩招所致,更主要在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节拍落后于产业结构调整速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孕育生成了众多的高等教育新理念。在这些新理念、新思想的感召下,国内多数高等学校紧紧围绕高等学校改革的方向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讨论和孜孜以求的探索,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大大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但改革的力度并没有触及到高等教育的神经末端,整体上看,高等学校内部结构与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之间的生态链接依然薄弱,高等学校内部结构各组分之间互相牵扯、互相妨害的情况仍比较严重,集中表现为专业结构狭隘、课程结构呆板、队伍结构失调、组织结构臃肿等方面。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滞后直接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守旧,造成大学生理论知识涉猎面过窄,知识整合能力偏弱,工作经验不足,实践创新能力较低等。面对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从业要求,多数大学生会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
2.就业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之间的矛盾。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主要有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对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取消落户限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这些政策无疑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根深蒂固,户籍准入和管理制度依然存在,尤其是档案在地方和各城市间不能自由流动,缺乏毕业生人才服务机构;由于不能及时化解日渐增多的就业毕业生,加之常设性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缺失,各种人才市场和中介机构规范化管理的淡薄,进而造成一些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性人才招聘活动的出现[4]。这样就使得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制度的良好初衷与预设目标大打折扣,反而不利于就业机制的完善、就业指导政策的落实、就业市场的优化、就业信息的透明以及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
3.大学生就业心态与就业制度改革之间的矛盾。双向选择就业模式的实施,调动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能动性。然而面对从过去社会精英身份向普通劳动者身份的快速转换,多数大学毕业生沉浸在身份转变的苦恼之中,而没有及时地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在心理上也承受了无比巨大的压力。在教育经济学的理论视阈中,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主要途径,而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物质基础 [5]。教育层次越高,教育产品的生产周期相对越长,需要的个人教育投资越多,付出的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也就越大。个人教育投资无论是消费意义上的判断,还是生产意义上的认识,或是消费生产兼容意义上的界定,都具有一定的对象指向性,即个人或家庭是教育投资行为的实施者。高等教育学费作为个人教育投资的主要内容,已从1989年最初的100元~200元涨到了如今的5 000元~10 000元不等。有统计资料显示,现在的大学学费比1989年增加了25~50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4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倍,大学学费的涨幅几乎10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面对高等教育学费逐年的持续攀升,多数家庭虽显得力不从心,但为了获得预期的高等教育产出――儿女成才,多数家庭都尽全力甚至举债供子女读大学。
当“希望子女毕业顺利就业,谋求高收入工作”的美好期望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事实发生冲突、碰撞之时,对于热衷于高等教育投资的大多数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一些大学毕业生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现状,既幻想回到上大学就有铁饭碗的时代,又希望得到社会精英的评价;既向往高收入、高福利的工作的获得,又苦恼于紧张的就业环境。多重就业心理的交织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的滞后。
参考文献:
[1]王建英,邹清.浅谈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3):77-80.
[2]金喜在,朱志强.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5,(1):17-20.
[3]李家华,吴庆.2001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2,(1):11.
[关键词] 中医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R-0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6(b)-101-02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中医的发展,中医研究生培养正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近年来,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报考中医院校研究生的数量日益俱增,这在某种程度有利于中医的发展,但数量并不代表质量,医学研究生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与健康,因此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高层次的中医人才仍然值得我们深思。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中医药高级人才,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培养教育:
1 注重人文素质教育
1.1 人文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日益现代化,人文精神在医学中的地位越来越不可忽视。中医研究生作为中医药界的高层次人才,人文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因此研究生阶段应该开设相关方面的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②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形成乐观积极心态的前提。③加强医德医风的教育,古人云:“医无德者,不堪为医。”医德作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医务工作者在其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和准则,对临床医学研究生要强调把良好的医德医风,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热爱生命、救死扶伤、淡薄名利的思想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之中[1]。④重视礼仪教育,中医研究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临床、科研、教学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因此文明的言谈举止,高雅的的行为、宽广的胸怀等也是研究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⑤加强就业观教育,由于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就业形势日趋紧张,同学们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同学在选择工作岗位的时候都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因此,学校应该定期邀请一些相关方面的专家开展一些就业讲座、就业指导,组织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以及导师与学生的交流等活动来帮助同学们摆脱就业迷茫状态。
1.2 提高学生自身基本能力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基本技能,才能让其在社会上有一席立足之地,因此,注重培养学生自身基本能力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自身基本能力包括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自学能力及相关专业能力等[2]。学校定期的开展一些活动如教学比武大赛、临床技能大赛、科技作品大赛、创业大赛或者相关的学术竞赛等,邀请相关的专家作指导,设立一定的奖励机制,以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
1.3 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培养过程中导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质疑、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面对现实,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坚持自己合理的见解。以培养学生求真务实、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3]。创新思维具有多向、灵活变通、新颖独特的特点。创新能力包括知识与经验的使用能力、假设与方案的想象能力、对不同假设方案的评价判断能力、对所选择的方案与假设的逻辑证明与验证能力[4]。任何创新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得重抓学生基础知识,鼓励学生多看一些医学杂志,扩大视野。
2 加强临床培养
2.1 基础与临床相结合
很多学生为了考研,忙于理论复习而忽视了本科阶段的临床实习,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准备考研,虽然考试分数很高,但是实际动手能力却很低,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而中医本身又是一门经验学科,它的任何一套理论体系的形成都是几千年古人经验的积累。望、闻、问、切四诊都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因此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临床机会,多临床,早临床,理论联系实际,这对中医研究生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2.2 加强研究生培养督导工作
首先我们应该规范临床考核制度,临床培养是医学教育的核心,规范临床考核制度,加强临床培养环节,重视临床能力的训练和实践,是提高中医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研究生阶段,有些学生思想散漫、迟到、早退、逃课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在医院的相应科室应该成立评估小组,主要由带教老师和科室主任组成,在学生出科之前进行该科室常见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病例分析能力及其工作态度等的考核和评估。考核不及格者延长该科室的轮转时间并进行补考。轮科结束之后院系领导还应该组织相关老师,系统的对学生所轮科室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辨证论治、处理能力和临床思维进行考核。其次我们应加强对学生在学术上的更深层次的引导,正确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老师们同时得注意处理好“督”和“导”的相互关系。
2.3 临床经验交流
学校在每次轮科之前以班或者以院系为单位开展临床实践经验交流会,每个科室至少派两名代表谈谈自己在临床实践中碰到的问题或者自己觉得比较有收获的方面,以便其他的同学了解相关科室的情况,也可以给后面去该科室实习的同学提供一些参考。
3 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
3.1 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
“态度决定一切”。任何事情要想成功,没有严谨的思维和端正的态度绝对行不通。科学更是如此,要想培养出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首先得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实现其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上增加“发现问题”的能力[4]。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导师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应该严格要求,无论是实验之前还是实验之后以及实验过程的每一个过程都要有详细的安排,周到的考虑,对每一次实验结果都要求要有详细、真实、明确的记录。
3.2 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般科研设计都是以动物为实验对象,而在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饲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动物取材都需要比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在真正进入实验之前导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3 培养研究生利用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的意识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及时了解并获取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对医学生的科学研究十分重要,而在研究生阶段,无论是科研课题选择、还是科研数据的分析或是毕业论文的撰写,资料的搜寻都是必不可少的,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则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方便简捷之路。因此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的意识是科研能力培养所必需的,同时导师在培养过程中还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及筛选能力,使他们能从大量的文献资料中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中医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决定着中医院校发展的兴衰,要造就一流的学生,就要制订出最佳的、合理可行的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夏建龙.中医骨伤科临床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1):4-6.
[2]张士娥,高德海,李胜.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7):158-159.
[3]徐亚清,王怡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2):98-101.
[4]毛晓光,王挺,毛新军.变化驱动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1):84.
一、临床医学教育理念改革
近年来,我国多个临床医学教育重镇不断探索临床医学教育理念创新,在指导高等临床医学教育中取得重要进展。北京大学的医学教育强调全人教育思想,注重知识传授与健全人格并重,将全科医学的理念引入本科教学中。自2008年起,北京大学医学部启动了“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遵循全人教育理念,促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医学专业教育中,强调医学教育是一个医学基础教育,不能只局限于现有的知识,要立足现有知识,并着眼于未来;在教育策略上要遵循“有教无类、通识通科和大医学”的理念,不过早的深入到某一具体学科;所教授的内容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主旨内容;在教授过程中,特别强调“鱼渔兼得”,既重视学习过程,更重视学习结果。此外,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学习以外,加强对学生品行、思想道德、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引导,培养学生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风尚,培养学生乐于承担社会责任、甘于奉献和大爱无疆的精神。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立足国情,医教协同,着力于医学教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着力于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着力于人才培养机制的重点突破;着力于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显著加强和提升,加强医学生通识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提出以学生为本,医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问题、探究为导向从灌输式教育变为互动式。摈弃培养简单的技术落实者,而是培养关心“人”的未来医生。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确立了“三基”、“三严”、“三早”教育理念,“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三严”即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三早”即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
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国大学近年来医学教育改革中取得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医学教育改革成果。上海交大医学院实施了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建立了“1+2+2+3”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第一阶段为集中通识教育及医预培训,强化通识性基础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现代生物学导论、程序设计基础自然科学类课程,还有文化艺术、文学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通识教育;开展博极医源学术讲座,实施早期接触临床的见习培训,目的是为医学生打好人生发展和从事医学职业的必要基础。第二阶段是医学导论及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通过人体结构与功能概述及医学导论,让学生了解医学的属性、目标以及疾病诊治与预防及健康促进的理念及策略;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和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整合课程的学习,使医学生具备基础医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起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互相联系的桥梁;开设的前沿学术进展讲座和人文社会科学讲坛为平台,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并强化职业精神与自豪感;通过系统训练,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共事能力。第三阶段为临床医学学习与实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理论及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掌握规范化的临床医学技能,能独立处理常见病与多发病,并能运用基础医学知识解释临床问题;建立良好的医患良性互动关系,并掌握基本的预防医学、传统医学及群体保健知识与技能。第四阶段为综合性强化培训及毕业论文。在前五年学习的基础上,开始新一轮更高层次的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的综合强化培训,在博士生导师的直接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临床科研题目并以合格的论文及答辩方式通过。
复旦大学实施“5+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指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再加上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合格毕业后可以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4个证书,简称“四证合一”。“5+3”模式通过界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同时具备住院医师和研究生的“双重身份”,实现了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制度的“三个结合。”吉林大学加快推进“5+3”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培养体系建设,包括1)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采取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培养过程相结合、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相结合;2)五年制医学教育改革注重职业教育、临床实践能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基础医学与临床课程整合、强化“三基”培训、临床实习实训管理、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3)七年制医学教育改革:2015年全面调整七年制为“5+3”一体化培养,在规培期间学生要获得“四证”: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职业医师执照。4)改革面向基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围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深化改革,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见习实习时间,增加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地方病的诊疗防控,加强全科医学理念和专业素质培养;二是强化毕业后教育和职业发展,按照入学前签署的定向就业协议和规定参加3年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取得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证书者,3年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计入6年服务期。北京大学医学部在试点的临床和基础医学专业实施四阶段培养模式,即在医预阶段、基础阶段、临床阶段和临床二级学科阶段实施培养方式的创新。首先在医预阶段,医预学生在大学本部完成第一年的课程,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对于医学生,希望通识教育实现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北京大学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社会可持续发展六个领域的大类平台课为医预课程改革提供了最好的资源。其次,在基础医学阶段的改革依托基础医学院完成,在基础阶段,学生们要达到如下主要培养目标:掌握基础医学的基本知识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培养初步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再次,临床医学阶段改革是“新途径”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有鉴于医学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医学部本着宏观管理和尊重各学院特色的考虑,允许各临床学院(医院)在医学部的整体教育教学改革框架下自行设计改革方案。
北大医院模式根据医学部教学改革要求以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框架”总体设计。方案设计遵循“胜任力导向”的要求,针对教学具体安排(大课及见习课表和轮转表)、教师培训、“临床综合基础”集体备课等工作进行了系列安排。人民医院模式通过研究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结合医院的教育教学特点,坚持“遵循现代医学教育理念,促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改革基本原则,紧紧围绕二十一世纪一流的医学生所应具备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高能力、高质量这个核心,根据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要求,对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及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教学改革。北医三院模式以“全人教育”理念为依托,面向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有机融合,以临床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致力于临床素养、科研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实现医学生“专业素养”、“科研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三位一体式发展。以“学生临床能力为导向”的原则,以“器官系统”模式整合临床教学全程的授课内容,特别是桥梁课和系统课阶段,构建临床核心课程体系;在突出重要概念的同时,大幅度删减不同阶段、不同学科中简单重复的内容,从而压缩理论课授课学时。增加以案例讨论为主导的小班讨论式教学模式,强化临床思维的训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临床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新途径”基础医学创新型课程体系以“教育教学一体化”为指导思想,以基础医学核心课程为基本内容,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实施小组讨论式教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在全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实施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以核心课程为基本内容,按器官系统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实施小组讨论式教学”。遵照医学教育的发展规律结合医学部的实际情况,在基础和临床层面分层开始,从形式上按阶段组织,尊重原有学科发展的现状;从内容上按课程的实际需求安排,强调临床和基础的融合,强调基础学科内部各个学科间的沟通。扎实推进按器官系统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和小组讨论式教学,推进了医学核心课程或核心内容的建设,促进了教育教学一体化模式的改革。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首先,长期以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各学科独立的基本架构,课程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内容简单重复。其次,学生进入医学阶段的学习,界限分明的基础阶段和临床阶段的知识体系割裂了医学知识的整体性,也使部分学生对医学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出现迷茫和误解。上世纪50年代后提出的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就是试图解决以上问题,使分离的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得以融通,回归医学知识的应有状态。该方案对原有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论证,确定了14门核心课程,并按照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来组织学科内部、学科间以及基础与临床之间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优化,将学时从816学时调整至633学时,优化至原学时的77%,最终确定了以核心课程为中心,以基本知识点讲授为主的全新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体系。
在构建核心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将原有课程体系中梳理出来的基本知识点以外的基础医学知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来构建课程体系,在一学年时间里,以20个临床案例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问题导向性的小组讨论式学习(PBL),使学生在早期就能够学会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解释或解决临床问题,真正地实现基础各学科之间以及基础与临床之间知识的融合,成为新课程体系的特色。与此同时开展的实验教学改革,以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对五个模块,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重组、整合和优化,促进科研实验室与教学实验室密切结合,并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互为补充,重新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临床医学阶段建立了符合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的“临床专业课程体系(临床基础理论)、临床技能训练体系(包括临床思维,临床沟通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职业精神培养体系”三大课程体系合一的临床专业教学新模式,专业课程(含全科医学、专业英语):临床技能训练:职业精神培养的比例为1:5.5:0.9,大大加强了医学生临床实践的能力。改革后的课程,呈现三大课程体系横向平行,纵向各专业自成体系的特点。即每一门专业课程均涵盖临床专业课程、临床技能训练、素质教育与职业精神培养三大体系,此外授课内容基本同步,实现了临床基础知识课程和临床专业课程的无缝对接,课程之间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有机融合。医院临床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临床技能为中心,将理论学习、模拟训练、临床实践三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建立可复制、可操作、可推广的“理论学习-模拟训练-临床实践”临床技能循环培训体系。这个培养体系有以下特点:针对医学生在不同阶段对其需要掌握的临床技能的有明确培训要求与认证标准,针对每项临床技能的培训流程采用阶段学习、阶段认证的制度,通过认证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确保教学质量与患者利益。整个培训流程要经过:理论学习理论考核认证模拟训练考核认证临床见习考核认证临床实习考核认证。通过这种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培训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人员需要培训的内容不同,但培训的流程是相同的。这种系统化、规范化的临床技能循环实践新模式,使医学生临床技能逐渐得到强化,促进医学生临床技能质量的稳步提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施“器官系统为主线,淡化学科,融形态与功能、基础与临床、医学与人文为一体”的新课程体系。通过“基础+临床”的系统课程引导医学生们织起一张“网”。比如关于“肺”这个器官,新的教材会放在呼吸系统这部分来讲授,从它的解剖知识,一直讲到有关的生理、病理、药理、影像等。刘方明说,这样课程更紧凑,学习起来非常容易理解。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实施的医学生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习自然科学使学生理解所处的世界继而与其保持适当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重在描述分析和解释;学习人文科学更清楚地认识人的本质,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重在评价、判断和批评;学习社会科学,理解社会环境和社会中的各种机构,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它介于自然和人文科学之间,既重描述也重评价。三种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在医学中都有深刻的体现。医学是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寓一体的的科学,自然、人文和社科知识本身就是医学教育的一部分。
关键词:管理会计;实践运用;理论研究;变革
审视管理会计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二十年来的进展,不难发现,其应用效果远远落后于其理论预期。的症结在哪里?这种现象已引起会计理论研究工作者和会计实务工作者的极大困惑。究竟是理论上的扭曲?抑或是实践上的失灵?还是认识上的模糊?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本文在对管理会计现状的考察基础上,着重阐述以下两个评价:(1)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用非所书”(“书”指现有教科书构成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应用局限于个别行业和,缺少拓展空间;(2)管理会计在理论研究上“书非所用”,热衷于纸上谈兵,缺少实用价值,难以创新。
一、 对管理会计在实践运用的基本评价
1. 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运用状况
单就管理会计所囊括的各种看,其中一些方法可追溯至“泰勒”式管理。如果从我国算起来,也可追溯至五十年代初“鞍钢初轧厂的班组核算之前。”(杨继良语)。可以认为我们今天讲的管理会计,就是过去“生产+核算”模式,这种模式与“成本管理”有着基本一致的含义,如果仅就这个层面上说,管理会计的应用在实践上不仅有悠久的,也有普遍的推广价值。但它与我们今天所指的管理会计所言及的盈亏平衡点、订货批量、回归预测法、贡献毛益法等等方法已经大相径庭了,而这些新方法在实践中究竟有多大用处呢?杨继良同志曾就“经济订货批量方法不能确定每增加一个定单金额增加多少成本”和“回归方法在实务上不能用于成本分离”这样两个问题询向美国三位会计教授,他们“其中一位教授在办公室里坦承上述两个方法,实际上几乎无法应用,只是让学生有一个理论概念。其它两位教授,则‘王顾左右’了”。①这的确是对管理会计的一种嘲弄。笔者多年来指导自学本科毕业论文,曾向来自实践第一线而又有理论基础,勤奋好学而又善于思考的考生作过调查,他们几乎众口一词认为管理会计派不上“大用场”,笔者也曾向多位企业家作过调查,他们一致认为“成本管理”很重要,只是苦于方法难寻,这说明管理会计的方法实际“很不上路”。杨雄胜同志一针见血指出,“正视我国管理会计现实,人们要么探讨一些所谓的基本理论,给人们隔靴抓痒的感觉;要么介绍一些所谓前沿,使人感到‘可望不可及’;要么罗列一些具体问题,找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再提出一些原则性的改进建议,只能供人‘一次性’消费;要么沉溺于数量技术,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假定下,构造几个‘貌似天仙’,但不食‘人间烟火’的模型”。①现状就是如此。我们承认在我们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确有能创造出富有经济效益的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在冶金行业中,已形成群众路线为特色的企业管理和成本管理方法。诸如五十年代鞍钢“班组核算制度”,六七十年代冶钢的“五好小指标竞赛”,同期鞍钢、本钢、马钢推行的“内部利润制度”,八十年代首钢“包、保、核”为基础的层层承包做法,九十年代邯钢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上述各种卓有成效的方法如果勉强纳入管理会计方法(“群众路线”方法就难能说是管理会计方法),那么这些方法也只限于冶金行业,而其他制造业和化,还鲜有类似的系列方法。同时我们还看到即使在冶金行业,各个企业在加强“成本管理”中也有自己的成本管理特色,邯钢就提出“炼铁学马钢,炼钢学鞍钢,中板学济钢,轧钢学唐钢;主要指标学安钢,利用系数学济钢,矩形坯学首钢,炉龄学莱钢”,这就表明成本管理不能形成模式。同时我们还发现在冶金行业的企业能够推行丰富多样且具特色的成本管理方法,也有其产品的特殊性,因其产品功能、规格、样式比较一致,产成品便于比较,成本也便于比较。而在制造业,特别是产品功能差异大,质量规格多样性情况下,就难以有特色的成本管理方法。家电业和生化业等含量高的行业以及行业运用管理会计方法就更是寥若晨星了。可见管理会计在二十年来,虽有管理层大力的鼓与呼,理论界的捧与吹,但在实务界鲜有进展,是因为管理会计的方法论只能区限于个别行业和个别企业。象邯钢的“市场模拟,成本否决”之类生产管理方法能否牵强附会到管理会计方法范围去,是很值得商权的。我们不能把成功的管理方法都纳入到管理会计的范围内来,把明显失败的方法都推到非管理会计的区域去,这样做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2. 管理在实践中失灵的成因
管理会计在实践中难以得到广泛,既使有所运用,其效果也不是非常明显,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在会计组织机构设置中,由于管理会计的职能部门和专职人员缺位难以组织运作,同时它自身既定的作用,形成有它无它无所谓这样恶性循环;二是在管理会计提供的中,其抽象的数量模型反映不了客观实际的需要,方法抽象,基本资料难以筹集,这是由于其体系不完善而造成的。
首先从第一个原因看,会计工作与审计工作、统计工作一样,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工作,其业务活动的开展,必须有专门的责任机构和责任人员承担,才能卓有成效的开展业务活动,财务会计工作就是如此。在中,财会、统计、审计都有实实在在的职能机构和专职人员。但是纵观管理会计的机构设置和专职人员的情况,从现有掌握的资料来看,全国几乎还没有一家企业能这样做。在全国500家大企业里,也没有把管理会计工作看得很重要,这表明我国对管理会计业务活动的开展在企业中还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即使在个别企业对管理会计进行一次性运用,也是把各项任务分解到有关职能部门去承担,把预测职能分配给统计部门,把计划职能分配结业务部门,把预算职能分配给财务部门,把决策职能分配给决策当局,把控制职能分配给生产或施工部门,这就把原本连续系统完整的一项活动割裂得七零八碎,降低了各项职能应有的效果。各部门把承担管理会计所分配的相应任务,也看作“苛捐杂税”和额外负担,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很容易想象其最终的效果。
其次,管理会计在实践中不能得到发挥,不被人们所重视,还由于其抽象数量模型方法所造成的。抽象数量模型方法适于做一般性的,提供解决的思路,而不是具体的运用,特别是解决活动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单纯用数量模型的方法去解决是注定要失败的,需要结合经验方法,更需要善于观察思考的方法,但是现实中的人们经常采取“机械主义”和“拿来思想”,照套公式,照填数据,歪曲了数量经济模型的本来用意。之所以在管理会计肯定抽象的数量模型,是提倡由数量模型所倡导的理论和思路,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外要否定的是不少数量模型往往把事物本质属性扭曲了,为模型而模型,而不是为解决问题而模型。举一简单事例,管理会计介绍一种直线回归预测方法,它需要大量的数据,通过复杂的才能求出未知参数b。而b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是其一阶导数等于零时有极小值,并建立标准方程,这需要高等数学知识,经过如此两弯三绕最终人们就不知道b的基本内涵了。实际上它的本来意义就是一个平均增加量,如果用小学三年级的平均数方法求解b,含义既明确,计算也简单,运用意义也直观,而两者计算结果可以说相差无几,而管理会计取难而弃易来建立数学模型值得吗?所以说象回归方法这些“貌若天仙”而不食“人间烟火”的模型充斥在管理会计中真是有害无益。可以认为,数量模型,它对纯经济学这样抽象的理论学科来说,使抽象的直观了,确实是一种进步;而对管理会计这样具体的应用学科来说,使明确的事物变抽象了,确实是一种退步。可以设想,我们能用几个模型去解决财务会计的核算吗?它只会造成会计工作的混乱。
二、 对管理会计理论价值的基本评价
1. 管理会计从其会计学科地位上看,它是不能与财务会计相提并论,而去占有会计两大领域其中之一的。从某些层面看,管理会计的失败,其中一点就是过度拔高了其学科地位,从而失去了人们的信任而导致运用的失败。无论从管理会计的形成的渊源和现存的内容构成来看,它就是成本的制订和成本控制,也即成本的管理。而成本的管理,自新建立以来,一直做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的,其理论研究也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可以说成本管理工作既有着深厚的传统,也有着广泛的基础。但是由于后来“食洋不化”,在没有弄清“管理会计”的“根”和“本”是什么的情况下,一举将其提高到与其不相称地位,从而使“管理会计”的边界越拓越宽,最后使理论工作者和实务操作人员对它感到莫衷一是,搞不清它“是什么”,也搞不清它如何成为“两大领域之一的”,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它“迄今使人感到内容上变幻莫测,方法上复杂多变,应用上曲折艰难,均盖源于其理论体系上的匮乏”①和混乱。说得严重一点,正是管理会计的引进,削弱了人们对成本管理研究的重视和注意力集中,使得成本管理研究停滞不前。《会计研究》杂志于1995年组织的珠海“远方杯”和1999年组织的“金蝶杯”管理会计有奖征文,从所发表的全部论文中看,单纯讨论成本管理题目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说明了人们对管理会计已有了理性回归,集中讨论其“成本”这一根本问题,这肯定会产生积极。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管理会计专题的征文中,还有不少涉及财务管理(如1999年第9期《成熟期企业并购战略》),生产管理等习作,这也说明人们对管理会计在认识上还存在很大混乱,同时也分散了对“成本”这一根本问题的深入讨论。至今为止,人们对管理会计的基本问题还说不清楚,造成了思想、认识、学术上的混乱,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例如人们津津乐道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十大不同点,它既不能反映会计研究问题的主流,也不是会计理论所阐述的基本问题,匆忙就得出两者并列为会计二大领域的结论,事实是至今人们也没有看到它怎样与财务会计并列的。它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运作没有也不应该占有现代会计两大领域之一的地位。
2. 管理从其体系上看,部分内容脱离了“成本”这一主导线,从而使其内容体系显得很不系统。如上所述,管理会计的根是“成本”,几乎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雏形”。(朱海芳《管理会计学》),无非管理会计侧重成本管理,包括成本、成本计划(预测)、成本决策(制订)、成本控制,而成本会计侧重成本事后核算,这一点应该是非常明确的。如果现有的管理会计体系沿着“成本”这一主导线沿伸下来,无论在系统性,还是在逻辑性,以及深入性方面都会有更合理的安排。但是在大家认可的体系中,硬要把属于财务管理内容的投资决策,全面预算等内容穿插于进去,从而在内容体系上显得很杂乱,并且模糊了管理会计的本质属性,造成了思想上一定程度的混乱。
3. 管理会计从其论体系上看,它并没有形成独特的方法论。在方法论体系中基本按照预测、决策、控制三大板块安排的,实际上这些方法论是管的主体内容,另外管理会计还吸纳了统计学方法、学方法(杠杆即弹性系数)、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方法,但它没有像统计学那样由统计调查、整理、分析组成系统方法论体系,也没有象管理学那样对预测、计划、控制等方法论做出解释,更没有像会计学所形成的划分科目、填制凭证、登记入帐、试算平衡、编制报表这样严密紧凑的方法体系,更不用说会计学独特的复式记帐(特别是“借贷”)方法所组成的平衡关系。所以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管理会计的方法论体系不能纳入“会计”体系,它与“会计”核算的基本特点是格格不入的。撇开会计不谈,人们对“会计”所形成的心理定势,凡是学科的“会计”,包括会计、银行会计、预算会计、税务会计,都必须含有复式记帐方法,如果缺少复式记帐方法,一律不宜称为会计。包括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虽有五大帐户,虽有资产负债表,虽有现金流量表,但由于其数据不是从借贷帐户中取得的,只能把它划入“统计”范畴。管理会计中由于没有“会计”特有的方法,而在已有的方法中又显得杂乱无章(特别是短期经营决策一章),没有普遍推广的价值,所以说它在方法论上也是不成功的。
4. 管理会计理论也处于几度“夕阳”状态。目前对管理会计有所研究的人员主要是来自高校教师(个别来自企事业单位),而这一部分教师也大多数不愿从事专职的管理会计讲授,他们仅把管理会计的研究也作为一种业余爱好,难得有较深入系统的研究。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在过去八年间,每年约有25名经国家统考入学会计专业研究生毕业,而以管理会计领域作为毕业选题的每年只有1到2名,并且有几年甚至无一人以管理会计为题做为毕业论文”①,这一数据基本体现我国各高校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总体情况,也比较集中体现在较高层次上目前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状况,即使我国管理会计最初热心介绍和引进的学者,也开始转移自己的研究方向,这都说明理论界对管理会计的由热转冷趋向。现状如此,其理论研究出路,也是值得深思的。
三、 管理会计路在何方
管理会计的现状已引起学术界和实务界的极大忧虑,它将如何发展也引起了理论工作者和业务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因此在基于以上两个评价的基础上,重点解决以下两个方面,探索比较可行的出路。
1. 清理思想,强化管理会计的“管理”理念,淡化管理会计的“会计”地位。本文从来不想否认在中,加强企业的内部核算和成本控制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在制造业和重工业加工业中,非常需要强化“成本管理”这一环节。实践也证明,凡是坚持强化“管理”理念的企业,凡是把“管理”提高到非常重要地位的企业,无论市场有多少困难,也无论企业面临多糟糕的环境,企业都能保持一种良好的运行状态和较好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强化“管理”这一理念。“在我国解决管理会计应用的问题,既不能停留在一般理论研究上,也不能满足于成功案例的推广上,更不是通过知识普及就能奏效的,而应从基本理念上提高管理会计应用实效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路。”②在这里杨雄胜也特别强调“基本理念”,实际上也就是强调“管理”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就是强调要加强“成本管理”,例如像邯钢所推出的“市场模拟,成本否决”所贯穿的基本理念就是强化成本的全员“管理”和全面“管理”,可见“管理”二字非常重要。
结合我国冶金行业成本管理的实践,我们不难看出,在成本管理的各种中,内核就是“计划”方法。包括标准(目标)成本的预测、制订以及控制,实际就是对成本计划的安排、执行和监督。像邯钢的成本管理方法就是把成本用计划指标方式分解到每个责任人头上。所以说在成本管理理念下,就是要用计划的方法组织活动,包括成本制订计划和执行计划。改革以来,人们对计划体制的种种弊端予以深恶痛绝,无疑是正确的,但这决不能否定“计划”这种管理方法。计划经济属于经济体制范畴,计划方法属于管理科学范畴,但是在市场经济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对“计划”两字讳莫如深。王斌同志最近在《企业预算管理及其模式》(1999年第11期)一文重提计划管理方法的重要性无疑是正确的。所以在企业中要强化“管理”理念,也要重视“计划”方法,这样做肯定是一种正确抉择,肯定要比空谈“管理会计”是两大会计领域之一要有效果的多,肯定要比空谈提高管理会计的地位口号而缺少落实措施要有明显的效果。这也就是说要淡化管理会计的“会计”地位。
2. 端正名分,管理会计就是成本管理。
现有的管理会计只所以给人们莫衷一是的感觉,主要在于它的名不正,言不顺,理不足。因此需要加大整合力度,对其体系彻底改造,使它回归到成本管理这个范畴内。把管理会计原有的内容体系,分解到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两个学科中去,把其有关职能落实到财务管理部门和成本核算部门去执行,从而解决管理会计在和实践上的两个误区。分解的结果是让管理会计“名亡实存”,在学科上使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的内容体系更加系统化,在实践上解决管理会计有职能无机构、有任务无人员的虚置状态。
因此让成本会计去汲收成本管理相关内容,定名为“成本管理会计”或“成本会计与管理”,其研究对象就是“成本”,其研究内容就是成本核算、成本规划、成本控制,也就是在原有成本会计的基础上,汲收管理会计中所有与成本相关的内容,如成本习性、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标准成本、责任成本、成本控制。调整后的成本管理会计涵盖了成本事后核算、事中控制、事前规划这样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由企业中的成本会计核算人员承担以上全部工作。
另外,把管理会计中出现与财务相关的内容分解到财务管科中去,如把管理会计中的资金预测分解到财务管理的“筹资管理”中去,管理会计的短期经营决策纳入流动资产“投资管理”中去,管理会计的长期投资决策纳入固定资产“投资”和资产(证券)“投资”中去,把预算控制纳入到“损益管理”中去消化,因为筹资、投资、损益的管理以及资金管理都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这样既合情又合理,因为经过这样处理,就会使财务管理的筹资、投资、损益三大管理内容更加充实,更加系统。同时凡属“资金”范畴,凡属筹资、投资、资金分配的职能一律由财务人员承担。如此对管理会计的分解,就达到了正名分目的。首先解决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交叉重复的;其次又克服了管理会计“空中楼阁”问题,解决了职能机构和人员配备的虚置状态,保证管理会计原有的职能在实务中得以延续和开展。对管理会计的趋向,是会计理论中迫切解决的问题,宜早不宜迟。如何解决固然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但是需要正本清源,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管理会计在理论和实务之间严重背离,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管理会计的态度,不应坚持“全部拿来”,要坚持“中学为本,西学为用”的价值取向。包括管理会计发详地美国著名的会计学教授约翰逊和卡普兰也认为“现行的管理会计体系应该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①。改变旧有的观念,这里存在着“理论唯上”还是“实践第一”的观问题,不同的哲学认识会有不同的出发点和不同的结论,本文的结论是:
关键词 七年制 中医学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4.026
Abstract Currently seven-year training model in medicine has matured, but in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 also shows some problem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ven-year medical training model in the current problems that exist, analyzed the causes and propose a way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of seven-year medicine.
Key words Seven-year training mode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reative talents; training model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市场对中医人才的创新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虽然目前的中医长学制的培养模式已渐趋成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目前,如何培养中医拔尖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中医学七年制拔尖人才培养问题
1.1 专业意识淡化,课程设置冗杂
目前,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设置较冗杂,除了中医类的专业课,还包含了较多公共课、基础课,西医学临床课。例如,我校2011级中医学七年制专业在入学后的第一年,中医学类的基础课程却安排较少,却开设了大量公共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有机化学、大学物理等,及西医的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等,而这些公共基础课程对中医拔尖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并没有什么作用。在第二学年至第四学年,才真正开始系统学习中医学,这样在无形中就加重了中医院校学生后三年的学习负担;新生刚入学后,中医学基本思维方法尚未建立,便开始学习西医基础课程,较早地建立了西医的临床思维体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医临床思维体系的培养与巩固,等到接触“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藏象学说”等中医传统理论,容易抵触。导致中医专业意识淡薄,或是对专业的不信任、不理解甚至厌倦。
1.2 忽视师承教育,缺乏中医思堆
师承教育是中医学教育不断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及鲜明特色。①但是目前的中医学教育,主要是以课堂授课为主,以老师讲授和教材为主,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没能够较好地重视中医思维能力训练,是一种灌输式被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整体的中医辩证思维,无法领会中医学的精髓所在。临床思维是指医生运用医学理论和医疗经验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认识活动,其本身病不属于医学理论范畴,而是一种基于医学理论的思维活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过程。其认识基础是中医的整体观和恒动观,讲究天人相应,五脏一体,形神合一,其临床是一种协调的活动及过程,并讲究理、法、方、药环环相扣,其思维方式和逻辑线路是一个独特的认知程式。②七年制学生应善于开拓和扩展思路,善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把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高度。中医学是一门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经验医学,要体会其中的奥秘,缺少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指点,很难发现其中的精深奥妙,中医学精髓的发扬和继承主要依靠师承教育。
1.3 临床技能不足,实践经验匮乏
中医学是一门临床经验学科,无论是基础或是临床课程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医的教学模式体现“早临床、多临床”和“理论与实践反复结合”的特点,具备了教学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点。③而中医学从整体入手的诊断模式以及独特诊断方法,只有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诊疗和操作中才能培养起来,闭门造车或照本宜科是不行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的。目前在中医学七年制实际教学中,普遍采用“基础一临床一实习”三段式的培养模式,学生临床实习的机会相对较少。
1.4 专业学习有限,科研创新不足
中医学七年制拔尖人才培养目的是在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理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高质量人才。七年制本硕连读学生作为中医院校中一个的特殊群体,不同于本科生,也有别于研究生,不是照抄照搬研究生培养模式,也不是五年制年限的延长和课程数的增加,而是对中医学临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而目前七年制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在课程衔接、管理方式等方面,在五年的本科学习阶段中,实际学习医学的年限只有三年时间,因为要除去一年的公共基础课和一年的本科阶段实习。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课程学习半年,这就要求七年制学生在短时间内适应研究生学习,临床实践学习一年,这就要求七年制学生掌握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而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要想熟练掌握临床辩证思维能力,则有很大的难度。在最后的半年里,他们在忙于毕业论文的设计的同时,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找工作,这样很难保证他们的学习效果,容易使得他们放松了临床实践能力的学习和培养。④
2 培养中医学七年制拔尖创新人才途径
2.1 重视中医经典,强化中医基础
中医经典是中医学知识宝库的核心,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石和源头,学习经典是中医的特色,可以帮助后来者体悟中医理论中一些难以言传的内容。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源流,不仅包含独特的中医理论、蕴含宝贵的经验,更是集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一体的宝贵财富。建立了“阴阳五行”、“藏象五系统”、“五行六气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等学说。首先应注意不要操之过急,经典之所以经典就是要我们慢慢去啃,如《内经》在学习时可以在读每一章节时配合翻译书,历代名家的解读,还有网上视频可以配着看,切忌浮躁,学一点是一点,搞通一点。培养中医拔尖人才就要加强中医基本功,强化其对经典的掌握。因此,我校中医学院每年通过举办经典诵读月,国医节,读经典、用经典知识大赛等活动,强化学生对经典的反复研读。
2.2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科研能力
2.2.1 优化课程设置, 改革教学模式
教学课程是培养人才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心所在,是影响培养对象的直接因素。为了适应医疗市场实际需求的不同,迫切要求我们优化课程体系。优化课程体系要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一体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与所分设的专业方向相适应的课程。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增强适应性及提高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为此我校共设置了四个层次的课程:首先是第一学年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有中医哲学、中医文化、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是医学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人体解剖学、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课程,以使学生掌握中西医学基础知识,强化中西基本功形成中医的学习体系。然后是临床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课程,以使学生在掌握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临床的思维模式。最后是专业课程,根据不同方向的实际需要,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如针灸推拿方向增设针灸和推拿方面的课程,如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等针推临床课程,骨伤外科方向增设骨伤方面的课程,如中医骨伤学、创伤骨科学、中医筋伤学等骨伤临床课程,体现不同专业方向的临床特色。采用小班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模式,开展自主性学习,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空间,将教学与临床,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
2.2.2 加强科研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科研能力是在的创新思维中不断提高的,及早地给学生灌输科研思想,为学生科研能力打好基础。在第六学年,开设科研思路与方法、统计学方法等相关课程,组织有经验的教授进行与相关科研的讲座,对每1~2名七年制学生配备一名导师,指导中医七年制学生开始选择研究方向,阅读和整理相关综述,并在学期末组织开题报告,对其可行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价,培养学生对前沿知识的捕捉能力,使学生掌握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⑤从而巧妙地解决了七年制学生时间短的弊端,使得学生的临床实践时间和课题研究时间相一致,都达到一年半。
2.3 加强临床训练,突出个性化培养
中医学的实践性体现在,其理论、教学效果、价值均要通过临床实践来检验。临床实践能力是培养中医临床型拔尖人才的关键。而临床教学质量是关系到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直接因素,脱离临床而一味地理论教学往往容易出现问题。首先,让学生早期接触医学,精简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在第一学期就开设中医基础、人体解剖学等医学基础,从而增加学生临床实践的时间。从大一至大三每年暑假可以安排暑期见习,真正实现早临床。师承名医,少走弯路,缩短成才周期。名老中医以自己的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中医经典理论学习,经典与临证的相结合,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经验。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探索,寻找中医方证对应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其次,对于中医拔尖人才管理采取基础和临床双导师制培养的小组式管理模式,不仅注重了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同时还提高中医拔尖人才的科研与临床实践等能力。⑦研究生阶段学生可以向基础导师请教理论问题,还可以跟临床导师临床学习,跟小组老师请教其他问题,充分彰显“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培养模式,而且能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注释
① 姚魁武,薛燕星,熊兴江,等.师承教育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9):952-954.
② 陈楚淘,李点,何清湖.中医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6):39-43.
③ 王岚,刘中兴,郭静,等.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技能考核模式探索[J].中医教育,2014.33(3):56-58.
④ 李友白,郭胜伟,李爱民.中医学七年制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4(10):115-116.
⑤ 刘慧萍,喻嵘,葛金文等.基于研究性教学培养七年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