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工业美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
美工专业的教学改革应联系相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更新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注重实用技术,培养具有实用性、应用性、创新性、综合性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而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强化实践教学模式,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社会能力。美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联系。
首先从培养目标上入手调整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环节以点、线、面、体的方式贯穿理论教学的全过程,形成实践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之间应保持相对的结构平衡,增加实践教学所占的课时比重,协调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之间知识结构相互衔接,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整合统一,形成一个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实践教材内容的修订
美工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一直以来没有较完善的系统教材,部分教材虽然是新版本,但内容上却是“换汤不换药”,这就要求我们专业技能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捕捉、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应市场的变化、人才的需求适时编制行之有效的、结构合理的专业实践教材,使其具有新的实践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新的专业实践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更新专业教师教学思维
职业技术学校工艺美术专业老师基本上都是科班出身,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授课的方法都是跟大学老师传授的方法基本相同,没有考虑到所面对的学生水平的差别,培养的目标不一样,教学的方法也应有所改变。如果我们的老师没有思维方式上的根本性转变,那就不可能建立起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可能有适应职业学校工艺美术教学的新模式。同时,设计教育既是职业教育也是素质教育,在我国设计教育界极不深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学科专业的“双师型”人才的学术带头人。只有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才能加速和促进工艺美术教育知识结构人才的良性循环,为保证专业课教学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四、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打破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改变实践教学中采用“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实践教学方法。
1.理论性与示范性的互补式教学方法。是指将枯燥的专业理论与具体的专业技能实践操作相结合,互为补充,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教学中要先引导学生多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开拓学生思维的发展,把已学理论知识灵活应用,然后进行示范性实践操作的讲授以加深学生的记忆。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层次地具体实践指导。这种理论性与示范性相结合的互补式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
2.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中,把传统实践教学与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能加深对实践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实践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幻灯、图片、投影、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适当缩短实践教学时间,扩大信息量,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实践练习。
3.开辟第二课堂,注重能力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使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积极开展与相关企业的联系,安排学生亲身体验岗位环境,聘请用人单位、技术人员亲临讲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提高。
4.开展课题研究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不是从外部给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技能,而是指导学生围绕课题,把所学知识技能综合、融化,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方法是在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和学的模式,它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改选和管理的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
5.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分层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指导法是指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和统一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每个学生的深层了解,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实践、分层作业;教师进行分层指导,分层检测和评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实践内容、不同的实践教学手段,在原有基础上达到不同的收获和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五、企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校企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的主要体现之一。通常可分为预实习、基础实习和专业实习,预实习和基础实习是企业实习的第一个阶段,以了解企业工作环境,相关企业基本技能为主。第二阶段是专业实习,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社会能力,最终由企业方、学校共同组成的工作组对学生实习结果做出具体评价并提出建议。
六、重视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
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以实践操作考核为主,在操作考核的基础上总结理论知识,这个过程也是由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理论概述能力,能客观地反映和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是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比理论课的闭卷或开卷考试工作量大,组织难度更大。美工专业实践教学课考核应将期末一次性“全权式”考核改为“分层式”即多次考核。实施考核多次打分制,分层考核的方法,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使学生由过去的横向评比转为纵向评比,使不同层次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种考核方法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考核进程中还要注意考核的选题要依据教学大纲的选题要求,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力度,从而让学生切实提高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职业院校尤其是中职学校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贫困户和城市困难及低收入家庭,到职业学校就读,学习一技之长以便将来走上社会谋生是他们的最大愿望。那么,面对这样一群学生,如何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和审美素养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做法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感性素质培养,导致学生在审美教育中还是侧重于作品年代、创作背景、作者生平成就、社会影响、审美价值以及在美术史上的地位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其目的还是通过“画以载道”阐明作品背后承载的社会意义。并且学生也很难有机会到博物馆、美术馆中去面对面地接受伟大艺术杰作之艺术美的熏陶,无法去直观感受、去体会。比如欣赏历史古迹、风景名胜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往往是记下了一些专有名词、历史典故,忽略了学生对美的感受,假如他们把远方的山、眼前的树、脚下的石头和古老沧桑的建筑仔细端详一下,这种美的感受可能胜过老师的千言万语。再比如美术作品欣赏,学生不知道何处是好,对写实类型的作品只能说出“画得真像”、“很逼真”,对写意、抽象类型的作品则更是直呼看不懂,实际上在这方面都是感性审美教育的失缺导致的。记得在一次学术讲座中,有人问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先生:“如何才能学会欣赏美术作品?”邵先生回答是:“多看,看多了就自然知道画得好不好。”如何欣赏书法?范曾先生说:“我要告诉大家一个诀窍,这个书法好,那个书法不好,感觉最重要,它给你快乐的感觉没有,给你愉悦没有?它给了你哪种不可言说的感动?有了这个东西,你就认为这个字是好的。”两位先生无意中说出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即感性素质的培养,而这些恰恰是职业学校审美教育中极其缺失的。
二、推进民间工艺美术融入职业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民间工艺美术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
民间工艺美术的作者主要是农民,其创作完全带有自发的性质,很少是专业艺人,因而显得质朴、率真,没有任何拘泥与做作,表现出强烈的地方性特色,体现着世代相传的文化积淀,比如剪纸、木板年画、织绣、传统壁画、泥塑等,从中可以窥见人民大众的审美心态,也能体察到民族的精神所在,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艺术,洋溢着乐观的生活态度,美好的理想追求,从材料、工艺、技巧、制作过程到夸张、象征、拟人等艺术手段的运用,独特的色彩观念,富有寓意的符号化特征,美妙的装饰图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特别是那无与伦比的表现技巧展示出来的创造之美、技艺之美,体现着乡土文明中手工艺人的生命情感与崇高行为,无疑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具有多重意义。
(二)民间工艺美术更贴近职业学校学生审美教育的实际
民间工艺美术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求,从职业技能教育的层面上讲,民间工艺美术的手工技艺有助于学生形成朴素、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观,也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形成直观感受、动作思维,养成认真操作的习惯,以及提高熟悉并运用各种材料的组装和表现力,这与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并无二致。职业学校学生接受专业技能教育,就是要锻炼一双灵巧的双手,清晰的程序思维,准确无误的操控能力,锻炼协调功能与形式统一的的本领,更重要的是通过手工制作来启发创造性的思维,从而开掘出对传统工艺之美的领悟能力。因此,民间工艺美术融入职业学校教育,既是一种审美教育,又是一种技能教育,特别是这种建立在手工艺基础上的独立、分工、合作、标准有利于将集体智慧下的传统非物质文化很好地保留下来,也体现了现代工业发展的特点,是职业教育最为生动的实践形式,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最为接近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三)有助于增强职业学校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
民族传统文化一般来说分为三个层面,即上层、中层和下层,在艺术上也大体如此。作为下层文化的民间工艺美术在历史上是相对于宫廷美术、官造工艺而独立存在的,它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劳动中世代相传的产物,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古代的宫廷美术和文人美术都是从民间美术中汲取营养发展而来,整个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进程背后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民间美术的影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它是形成整个民族文化的基础,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整个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是民族群体的灵魂,是中华传统文化记忆的密码。特别是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在发挥其实用功能的同时,以其传统的、反映着民众趣味和价值观的造型样式,与民众共同创造着平凡有乐趣的生活,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和丰富、完善着丰厚的民间文化传统,让人不能忽视。”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传统民间美术生态土壤正在加剧流失,文化生态链条正在加剧断裂,有的甚至已经无法修复弥补。因此在职业学校推进民间工艺美术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能通过审美教育来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推进民间工艺美术融入职业学校审美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2013年4月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规定:“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大纲》还对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和要求、教学实施进行了说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用文件形式把公共艺术课程上升为学生必修课对职业学校来讲还是第一次。2013年5月15日,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及创新工作的意见》,对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及创新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工作措施及组织保障等进行了明确。其中有两点说明意义重大“,一是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发挥职业教育基础性作用,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的基本要求。二是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民族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有了决定性的基础指导文件,长期不受重视、松散不统一的公共文化艺术课就有了“硬杠杠”,课程建设也有了依据。
(二)抓好教材编写工作
一是鼓励优秀民间艺人、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参与,特别是一些优秀民间艺人、技艺大师,他们所从事的创造活动,技术复杂,技巧高超,是在长年累月的实践和积累中获得的,也曾经得到师傅、年长者手把手的传授指点,是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最好代言人,请他们参与,可以保证教材编写基础更广泛、更有针对性,更加科学合理,也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实际上,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中,在建立职业教育保障体系方面明确要求“传承民族文化工艺中以德为先、追求技艺、重视传统的优良传统”。二是教材开发要有多样性。全国各地职业教育发展层次、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情况、生活习俗也有较大不同,发展较好的学校也都是行业特色、专业特色、文化特色鲜明的学校。如果用一本教材在全国通用显然是不行的,不符合实际,一来不能满足所有学校的教学需要,即使用了,对有的学校来说可能会造成“水土不服”;二来各地区存在文化差异,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发挥不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实际上是在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推进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愿景背道而驰。因此,教材的编写要在尊重教育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灵活调整,开发出兼具多样性、灵活性和实效性的地方教材作为补充。既有国家规划教材领衔,又有各省地方教材补充,形成内外有别、多样互补、特色鲜明、多元统一的立体化美术教材体系。三是教材编写要贴近实际,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中国地域辽阔,自然人文景观差异明显,各地虽然经济发展有差距,但在文化上都各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全国各地,几乎每个省份都有大量的文化标志品种,美术教学资源十分丰富,都能够开发自己的特色美术教材。就民间美术来讲,代表性的有年画、刺绣、泥塑、剪纸、玉雕等,在传统手工艺方面,有陶瓷、漆艺、蜡染、编结、蓝印花布、云锦、皮影、香包等;各民族还有一些技艺具有文化“活化石”价值,比如“苗绣”、“大理白族扎染”、“海南黎族织锦艺术”、“土家族织锦”等。而且每种优秀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艺都有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师传承人,丰富的美术资源和美术教育资源为教材编写提供了极大方便,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把各个领域的专家组织起来,统筹规划编写教材,实现优势互补,可以综合起来分门别类地进行编写,形成系列教材,最大限度地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民间美术成就。此项工作意义深远,如果能做好,是对职业教育的重大贡献,功莫大焉。
(三)加强师资培养
目前,职业学校的美术教育师资还是比较缺乏的,因为审美教育长期不受重视,美术师资建设一直停留在低水平阶段,有的职业学校在校生几千人,只有1个美术教师。随着国家对职业学校美育的重视,各个学校也会从不同渠道积极引进教师,师资紧张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仍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此外,还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基本技能决定了教学水平,现有的艺术类教师基本都是从高校艺术专业毕业,优点是理论素养比较全面,基本技能比较扎实,不足是缺乏对民间美术的理论认识和技能方面的训练。为此,可以组织教师轮番到专门的院校去培训学习,也可以定期安排到工艺大师工作室去实践锻炼。目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在传承民间工艺美术方面做得比较好,是学习提高的理想之地,可以利用国家级、省级培训项目开展培训。如果学校条件允许,最好安排教师利用寒暑假到各民族地区去考察,以开阔视野,切身感受体验民间的古老技艺,搜集整理第一手民间美术教学资料,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发展能力。
(四)保证规定课时开齐开足
作为审美教育的最主要课程,目前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学时还是偏少,按教育部教学大纲规定,总共72学时,其中美术36学时,基础模块只有18学时,课时少,教学内容多,教学质量能否得到到保证还是个问题。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由于受其它专业课程影响,音乐和美术分在上、下两个学期进行,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班级都能开课,学生学了音乐就学不了美术,而且,尤其能够体现职业教育手工传承特色的内容都安排在拓展模块。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怎样保证教学质量,设计出更为合理的教学内容应是教材开发部门和编写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四、结语
首先,它可以通过FFT课件,Flas、仿真等软件的应用,把抽象的知识理论变化成可观的形式教学,在教学时展示和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电子电工技术课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也有助于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多媒体信息技术属于声像、图文结合的技术软件,充分运用可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教学内容。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课件的完善,在呆板的教学内容中穿插有趣的知识结构,把抽象的知识宏观有趣的展示出来,这样在活跃气氛的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
二、多媒体在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一)传统教学手段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电子电工技术课程含有大量的抽象概念和内容,是一门逻辑思维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学生很难凭借想象力去理解个中意义。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则可以通过文字、图像、色彩、声乐等方面对课件内容形象化,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使得物理的本质可以形象展示出来,让学生印象更为深刻,对规律和概念理解得更为透彻。也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感受到电子电工课程的魅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内容的丰富性。
(二)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课堂效率。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电子电工技术课程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利用多媒体视觉功能来形象展示各种电路图的不同结构以及元件的表达。例如,当讲解到电路这一章节时,由于电路中元器件非线性特征相对较多,抽象的描述讲解会有一定的困难,静态的东西学生也难以理解。而通过多媒体中的动态图形的形象展示功能,就可以使学生直观的理解到非线性特点。这种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的充分刺激学生感官的功能特点,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有效的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于电子电工课程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率。
(三)重现、细化实验的具体过程。对于电子电工教学来说,怎样让学生真正去理解抽象、深奥的课程知识是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信息,教师会通过进行一些实验去讲解。但是由于一些实验的过程速度太快,抓不住瞬间现象,也有一部分自身危险系数大,不适合进行现场实验,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和探究。例如当讲解到交流电这一章节时,按照传统的方法,老师会通过运用模型进行演示,但是模型却很难让学生观察到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电流。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电流的过程、流动的大小以及流动的方向等一一直观的展示出来,使学生在思维上更加容易理解和吸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打破时空上的种种限制,通过调动听觉视觉等因素将实验过程以最具象、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强化了学生对电子电工课程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四)增加电子电工专业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方便、快捷。相对传统的每一个实验都要到实验室进行试验,每次实验时间都长短不一的情况来说,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节约实验时间,教师还可以随时对细微的步骤进行演示,对学生的疑问立刻给出解答思路,这样不仅省了上课的时间,完成每节的教学任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强大检索和链接功能,针对课程内容,给学生普及一下相关的知识内容,增加他们的知识容量。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例如在学到电子线路这一课时的触发器原理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增加一些相关的电路图等,让学生在对比中分析原理,大大节省了书写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真正实现:时间短、内容精、效果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