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暑期实习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学实习包括课程实习和生产实习,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与创业意识、学以致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职业意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途径。
1.课程实习。
课程实习安排在大学二年级,在培养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学分(时)数以及实习要求和考核方式。实习场所包括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园区、大型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政府环保部门等实践教学基地。实习的形式包括参观考察以及专题调研等。
2.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学生完成《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学习后的综合性实习,在大学三年级下半学年进行生产实习。实习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政府环保部门、研究院(所)或在本校进行科研实习等,要求学生上岗实习,直接参与教师科研工作。
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与具有良好环境行为、环境绩效的研究机构、企业集团、社会团体等组织,以双赢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有效科研的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拓展视野、亲身体验的场所。通过有经验的环保技术专家指导学生实习,进行现场教育。通过课程实习、生产实习等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及自身的不足,明确学习的目的,激发学习的动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科学专业社会实践应当与专业培养计划有机结合,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学生需求、专业特色、学生成长阶段和认知规律,实施分类教育。将社会实践纳入本科培养计划,规定学生社会实践的学时数,制订相应的规范。学生的社会实践形式包括校园文化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工作、科技学术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等。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本科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教学活动应是专业培养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从全国范围看,目前在该专业本科生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理论讲解比例过大、可操作性不强、理论与实际严重脱离等问题,这也是造成该专业毕业生供需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拟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探讨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将其分为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三个层次进行探讨,希图为制定与之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调整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提供思路。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堂实践教学
1.加强校内模拟仿真实验学习
可模拟社会保障登记、基数核定、缴费申报、社会保障费征缴及个人账户等业务运行模式。学生通过模拟操作,可以对社会保障理论有更为深入地理解,也为校外实习和将来就业打下基础。在《专业统计与信息系统》课程中可以引进社会保险电子申报系统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实验教学。鉴于全国各地实用的申报系统软件不同,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可以使用全国性的“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也可介绍当地社会保障部门所使用的软件系统,作为校内模拟仿真实验课程来讲授。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使用的是“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单机版软件和网络版软件),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则引进济南市社会保险电子申报系统软件。
2.延伸现有专业理论课程中的实训课程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要进行一些调整,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如国家出台《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后,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劳动合同管理的人员去思考和掌握,如劳动力成本、解雇员工风险、不签劳动合同的风险等等,还有制定厂规厂纪、解雇员工等应当有一定的法律程序。在讲授《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规》这门课程时,除了要介绍《劳动合同法》的条款之外,还要将法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入“劳动全同管理软件”,注重实务操作内容。在讲解劳动争议等内容时,可以组织本专业学生在校内模拟法庭进行劳动争议、保险案例裁决,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而《保险精算》课程可适当增加实训学时,《人事测评》课程可以介绍“人力素质测评软件”等。
3.努力不断优化研究方法类的课程
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管理定量分析》等为代表的课程群,包括从选题、文献评述、研究设计、问卷设计、抽样方案的制定,到调查访谈的实施,直至问卷录入、统计分析到最后撰写报告,应该让学生全程参与。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大量问卷调查和调研报告,选题可围绕劳动保障方面的问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得到提高。
在保证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前提下,压缩甚至淘汰演示性、验证性、模拟性的基本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校园实践教学
校园实践教学是指有教学计划、教师有明确要求的学生在校园从事的实践活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校园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可将专业内容融入到如文艺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技能比武、校内科技服务、创业设计、公益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各地和多个高校曾通过各种公开和内部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竞赛,极大地普及了相关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组织专业学生在校内向同学开展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学生就业劳动保障政策等咨询服务。
高校可将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作为完整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培养体系进行要求和规定。科技竞赛也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展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平台。科技竞赛特别是国家教育部等主办的学科竞赛,对于推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诸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要积极倡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校级大学生科研课题、“挑战杯”、“新苗计划”、校内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研比赛项目。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社会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教学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和校园实践教学的指向,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形式。本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有:课程实习、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1.实习与社会实践
实习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增长知识,增强劳动观念和责任感,培养独立工作能力。课程实习时间安排较短,可以采取参观、访问、调查研究、见习等形式,时间较长的还有阶段实习或短学期(也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的两个暑假)和毕业实习。
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弱势群体的疾苦;也可以让学生在一周内按照当地领取最低生活补贴的标准生活一周,体会穷困家庭成员的感受;可以以学生的身份去参观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流程,也可以以客户的身份访问社会保障机构,谈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感受,并提出可以改进之处;还可以请学生去养老院等机构做义工,这些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加强对其所服务对象的认同感、树立服务民众的信念非常重要。大学生们利用暑期,结合专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大学生将来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重视学生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实践,本专业应建立有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能够直接在社会相关机构进行实习,使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实习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本专业毕业走向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应该及时调整培养方案,扩大实习基地建设范围,除了原来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局)、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企业事业单位外,还应该将民政局、慈善机构、社区服务中心、职业介绍中心等纳入进来。在实施手段上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使实习逐渐由单纯教学实习向科研实习、就业实习转变。
另外,在实习模式上要灵活多样,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实习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相结合、专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迫于就业压力,目前,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把毕业实习阶段甚至阶段实习阶段作为就业的试用期,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分散实习、与就业结合的实习是必要的。
2.毕业论文与实践的结合
毕业论文是实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训练基本科研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搞好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提升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组织管理毕业论文工作中,可规定毕业论文选题应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要保证一人一题,切实做到选题要尽可能多地反映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坚持“真题真做”并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学术性;鼓励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密切结合。选题,由学生确定或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在保证基本训练、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功的基础上,尽可能安排做一些提高性、拓展性的研究专题,提升毕业论文总体质量。
在我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要求在学生选题确定后由指导教师下发毕业论文任务书,主要是对学生提出和规定毕业论文的各项工作任务,对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起引导、启发及规范的作用。任务书指明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大体上可从哪几个方面去研究和论述该主要问题的具体要求,计划进度,推荐的参考文献(5篇左右,含外文文献至少2篇)。学生通过查阅相关外文资料,进行外文资料翻译,了解选题的国外研究进展情况;通过检索和阅读大量相关国内刊物文献,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预答辩等环节,保证选题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建立有效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采取二次答辩、学校及教育厅两级论文抽检等举措,不断提高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
3.各实践环节可以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实习可以走出去,也可以请进来的方式,让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实际部门工作人员,结合某课程教学内容在课堂内进行讲授,使学生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上,也了解一些实际工作情况。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环节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结合起来。
《管理定量分析》实验项目由操作性和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组成,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实验课题,主要目的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针对劳动社保热点问题,设计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每学期的第1周布置下去,第15周上交,学生可自行组成小组,自行选择课题方向、设计问卷、发放和回收问卷并做统计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笔者对本人指导的近几届毕业生,要求将《管理定量分析》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学年论文(第三学期)、毕业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写作中去,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论文普遍存在的空洞与摘抄的现象。
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看,有校级科研项目的同学,由于有科研项目任务,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要多于一般同学,且因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数据翔实,其所提问题和对策更有针对性,毕业论文质量普遍高于一般同学。如一名同学的学生课题是“浙江省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实证研究”,他组织其他学生作为小组成员,利用暑期从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的多个方面入手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各位小组成员完成这个项目的子课题并分别作为各自毕业论文的选题,从而较为成功地将学生科研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结合起来了。
四、结语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实践教体系应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等子体系构成,而开展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将有益于全面实现专业教学目标体系,并为教学条件和实践管理提供较为具体的科学指导。充分挖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扩展实践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的整体,为学生的能力的拓展和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爱国: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创新的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08.18
[2]张玉平等:浅谈研究型大学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3
[3]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索.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1
[4]郭水兰: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广西社会科学,2004.10
1.1找出存在问题
以往的高校培养模式中,受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思想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实验教学的目标不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直接教学目标,而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熟练掌握某种操作技能为目的;实验教学内容过度依附于理论教学,演示性、验证性的实验类型较多,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较少;实验教材落后,未跟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教学过程强调模仿和训练,学生只需要按照实验教材规定的实验方案、仪器、设备和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即可,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只是被动参与,没有主动思考。环境科学与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发展十分迅速,领域在不断扩大,热点问题不断涌现,学科水平提升很快,但在本科教学中也普遍存在前述问题,亟待确立新的培养模式,开拓新的培养方法[6-7]。
1.2确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为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服务的要求,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调动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8],摸索出了一套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该模式可归纳为“顶天”、“立地”式,即:一方面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和环境学院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将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鼓励学生早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实现“顶天”;另一方面将实验教学与工程应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暑期学校的生产实习和实践教学活动,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中试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象牙塔、关爱自然、服务公众、回报社会,锻炼学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立地”。
2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
2.1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内容
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坚持实验教学内容与我国环保形势和国际学术前沿接轨,鼓励实验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实验改革研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的内容。如:早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实验室主任孔令仁教授就将自己的“光化学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成果转化到专业实验课“环境化学实验”中,开发了“萘水溶液中的光化学氧化实验”、“产生柱法测定萘水的溶解度”等新实验,近年还把新开发的“多功能光降解仪器”应用到教学实验中;杨柳燕教授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转化成“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中“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高效脱酚菌的分离和筛选实验”,并将Ames试验转化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肝微粒体致突变性实验”;孙成教授把新技术“双波长与导数光谱法”应用到专业基础实验课“环境监测实验”中,开发了新实验“双波长与导数光谱法测定废水中苯酚与2,4-二硝基苯酚”;高士祥教授将其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糊精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机理研究”的部分内容编写成研究性实验———“增溶实验”,应用于低年级学生的开放性实验中,等等。
2.2本科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南京大学自2007年4月起全面启动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由本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并完成实验。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在学校投入专项经费、设立创新训练指导中心的基础上,追加投入经费和人员指导,构建了完整的国家、省、校、院系四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体系,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学生也展现出较高的科研热情和良好的实践能力。3年来累计申报通过65项,支持总经费26.7万元。其中2007年获得国家级、省级重点支持的7项,校级项目8项;2008年获得国家级、省级重点支持的7项,校级项目15项;2009年目前已获得省级1项,校级14项。迄今已结题16项,获得国家级优秀3项。
2.3开放性实验
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根据低年级学生主要接受化学、生物、物理等基础实验训练的特点,依据学校“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的教学原则,为浦口校区一二年级学生开放实验室,设置开放性实验,提高低年级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开放实验的内容及手段均综合了多门学科,是集基础知识、学科前沿动态与实际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其中包括:小麦受重金属胁迫实验研究、工业废水实验室模拟多级处理实验、浦园室内外环境空气污染检测与控制研究、浦园水体富营养化检测与控制研究等12项实验项目。参加学生120人次/年,并提交相应实验报告及论文[9-10]。
2.4本科生导师制度
为强化科研与教学的相互渗透,鼓励学生早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环境学院设立了本科生导师制度,吸纳本科生在二三年级即可自主选择导师、参与导师承担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并对本科生开放重点实验室、资料室,提倡本科生和研究生合作进行实验和研究活动,鼓励本科生学研结合,积极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在本科学习阶段,很多学生受益于创新性实验计划和本科生导师制度,发表了学术论文,参与了专利申请。近年来,本科生37篇,其中SCI论文10篇。
2.5本科毕业论文和设计与导师科研课题挂钩
多数本科生毕业论文和设计均从导师承担的课题中选题,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学术前沿。根据近3年的统计,41%的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来自指导老师承担的国家级课题,29%来自省部级项目。
3实验教学与工程应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应用性极强、与社会密切相关的学科,承担着解决经济发展中必然伴随而来的环境问题的重任。因此,实验教学中心突出理论教学与实际工程和社会应用的结合,鼓励学生走出象牙塔[11-12],通过多种方式达到关爱自然、服务公众、回报社会的目的。
3.1暑期学校
南京大学自2003年起实行3学期制,在暑期举办5周时间的暑期学校,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心承担了环境学院“暑期学校”的教学任务,通过聘请国内外学者开设专题课及讲座、安排研究型实验、组织数学建模等竞赛培训、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实习报告、小学期总结或撰写学术小论文等,提高综合能力。
3.2教学实习
中心与多家科研院所、企业、环保管理部门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拥有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接触工程和社会的机会。这些基地包括: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太湖生态系统实验站、中石化扬子石化水厂、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常州市环境保护局、江苏戈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三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这些实习基地均有良好的设施、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教学实习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能满足不同专业教学实习的要求。其中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中试基地,成为实验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3.3暑期社会实践
暑期社会实践是锻炼学生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学生经过社会实践的洗礼后能达到“长见识,增才干”的锻炼效果。中心在学生实践方面给予了很高的支持力度,连续3年被评为“南京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多支团队和个人受到省级和校级表彰。以2008年为例,成功申请暑期社会实践团队9个,都非常成功地完成了实践任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湿地使者行动”、“绿色蒲公英”等实践团均引起了当地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和称赞。
3.4环保协会活动
中心通过支持南京大学环境保护协会的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各类环境主题活动,同时加强学生对外交流,服务于社会。如开展各类环保知识讲座;组织“绿色”系列活动———与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合作在校内以及紫金山开展垃圾清理志愿服务;在南京市梅花山以及扬州市开展环境风险与人身健康调研系列活动;组织绿色活动、湿地使者行动等品牌活动。
3.5实验教学开到海外
为拓展人才培养视野,中心致力于本科生国际交流合作,将实验教学的课堂开到海外。
(1)本科生赴海外著名大学插班学习。每年均有人数不等的学生派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芬兰和香港等地学习和生活,直接接受国外著名大学的熏陶,培养实验能力和国际化的眼光。
(2)赴美科学实践之旅。联合美国自然科学研究院和美国圣约瑟夫大学于2008年8月共同组织了一支包括2名教授、2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和8名本科生的学习交流团队,赴美国费城等地参加了为期20天的活动,以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迈出国门、接触世界、开拓视野,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深入探究环境问题的根源和本质,努力探求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3)赴名古屋市、常州市污水处理厂参观比较实践。2008年8月,05级同学组团联系并参观了日本名古屋市的名古屋市宝神污水、污泥处理场、宝神废物回收利用中心以及挖留污水处理厂,通过与名古屋污水处理厂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就名古屋市污水处理事业发展、现状、所面临的难题以及处理工艺等展开讨论,同时结合环境工程暑期实习前往常州市污水处理厂的生产实践,比较了两市污水处理发展情况,尝试找出差距,并探究了中国在发展污水处理时的着力点,如何预防缺乏远见的发展模式。
不断开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新局面
——安阳师范学院2010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共青团安阳师范学院委员会
安阳师范学院2010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服务社会做贡献,实践锻炼长才干”为主题,着眼于全体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活动开展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团的根本建设相结合、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着力加强思想引领、关注热点难点、服务就业创业、推进素质拓展、推动团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理念:“两全”
今年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实践育人”这一目标,以每一位学生都经历一次难忘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着眼点,活动开展坚持重心下移、以院系组织为主、点线面结合的原则,立足学校、院系、个人三个层面,采取集中组队和分散返乡两种方式进行。确定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喜迎建党90周年,世博宣讲调查实践,关爱农民工子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实习见习,大学生文化宣传,大学生骨干挂职,科研项目培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调查研究等九个方面的内容。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大学生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拓展、学校课堂向社会课堂延伸、书本知识向综合能力迁移,切实达到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的。
二、战略谋划:“三结合”
活动开展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开展法律咨询、模拟法庭审理、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游戏等活动;传播文明,普及文化知识,开展关于安阳历史文化遗迹的调研与宣传、进行世博知识中英文宣传;勤于动手,服务群众需求,义务维修家电,排除电脑故障,为居民进行体质测试并开出“运动处方”。
活动开展与服务团的根本建设相结合。坚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与团员意识教育和团组织根本建设相结合,提出并尝试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团队建团、县域建团,成立临时团小组和团支部,定期组织团员青年学习暑期社会实践的文件精神,及时传达上级党团组织对暑期社会实践的要求,随时掌握团员青年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的思想和实践动态,维护他们的权益,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体质情况,努力帮助团员青年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发挥临时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活动开展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坚持与学生思想引领相结合,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喜迎建党90周年为主题,宣讲党的成就和政策,感受党的精神和光辉;与学生就业创业相结合,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实习见习、大学生实习就业调研、大学生就业实践等活动;与学生素质拓展相结合,发挥专业知识,实现知行合一,开展文艺下乡、世博宣讲、法律援助、心理咨询、义务支教、挂职锻炼等活动;与学生科技创新相结合,开展大学生科技攻关、“挑战杯”项目培育等活动。
三、运作思路:“五着力”
一是着力加强思想引领。结合实际组建了“喜迎建党90周年成就宣讲”,“跟着党旗生态游”等5支党建成就宣讲服务队,通过版面宣传、红歌联唱、文艺演出、重走红旗渠、诵读中华经典、走访慰问老革命等形式,宣讲建党89周年以来的伟大成就,在活动中接受教育,足迹遍布安阳小南海、林州市、鹤壁市淇县新庄村、安阳市监狱,服务队发放“时政热点、党建宣讲”宣传页1000余份,服务群众1100余人;外语世博——彩虹爱心行动”服务队精心制作了24块世博展览宣传板,深入安阳市内及周边县区的乡村、社区、车站及旅游景点开展了以上海世博会为主题的中英文宣讲,共向城乡留守儿童发放世博知识宣传单700份,总计服务群众3000余人,发通讯报道28篇、心得46篇、报告论文5篇;持续推进“青年者培养工程”,与北京大学学院11名硕士研究生进行“青年者的成长”座谈交流,选派29名学生骨干参加全省高校团学干部培训班或到安阳市五县五区团委及体育局进行挂职锻炼。
二是着力服务就业创业。开展就业创业调研。队员们走访了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中国人寿保险安阳分公司等59家企事业单位,走访大学生创业典型、公务员、公司经理、技术骨干等260多人,开展旅游业、教育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专题调研。组织学生就业见习。校团委与中国移动安阳分公司联系,为学生提供带薪见习岗位100个,“梦想团队”等分别到旅游景点、酒店、建筑工地进行就业体验。筹建安阳师院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
三是着力推进素质拓展。与社会观察相结合,重点组织100多名大学生深入豫北地区进行科学发展观和党建成就宣讲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卡片、捐赠红色书籍、播放红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在服务群众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客观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升专业素质;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以筹备2011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和2012“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年为契机,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以及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等学院分别组建科技创新攻关团队,针对“PC的可视化蓄电池组微机自动监测系统”、“直流电源、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制作”、“手性分子羟基膦酸的合成研究”、“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光调控磁化合物的合成研究”等12个项目,引导学生利用暑期,结合教师研究的科研课题,承担部分项目的调查研究、资料收集、科技开发和市场开拓工作,培养学术研究思维,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1)设计创新式实践教学。结合当前服装行业的需求,设计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尤为重要。本课程的一个重点改革就是利用211院校的平台优势,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与服装设计实践环节课程紧密结合。申报立项的创新课题与课堂上学生的设计选题紧密结合,学生通过获得的项目基金组成设计团队共同完成实践环节的设计。在实践环节中,以3~5人团队为单位,共同完成1个设计主题,每人分工明确,分别负责设计,面料采购,工艺制作,展示陈列,平面拍照,设计总结等,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经过一年的训练计划,项目的结题成果包括创新系列作品,学术论文,专利,竞赛获奖等。为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吉林大学服装专业学生已获得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39项,其中国家级课题5项,校一类11项,校二类19项,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校一、校二类共4项,其中5项创新创业课题获优秀结题,并创新保送硕士研究生。这些课题应用于服装设计实践教学中,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篇,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
(2)企业合作式实践教学。主要通过与企业签订合约,成立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建立长期联系,除毕业实习外,学生还可利用寒暑假进行实习。不同实习单位可以锻炼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如在服装企业的专卖店实习,可锻炼学生的营销能力,在设计部门实习,可以提供设计能力,在生产车间实习,可以了解服装生产的整个流程,提高自己的工艺能力和全面的管理能力。同时打造精品暑期实习项目,每年暑期选一个集团或企业,根据实习岗位选拔优秀的学生,由企业负责培训,学生上岗实习,为期一个月,由企业支付酬金。对表现好的学生进入人才库进行跟踪,在其毕业时优先考虑就业。如本专业与绫致集团合作,从三个年级中选拔30多名学生在其旗下的四大品牌专营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产品销售,卖场陈列,销售数据整理分析等实习。学生们通过这样的锻炼,对专业的认知更加成熟。
(3)专业赛事式实践教学。参加大赛是学生得到多方面锻炼的好机会。本专业团队教师十分重视服装设计大赛,指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将每年的赛事特点和主题融入服装设计的课堂训练中。本专业学生参与的服装专业赛事,覆盖了时装设计,时尚买手,皮草设计,面料设计,时装画等多种形式的比赛,共获得110项专业奖项,其中国家级15项,省级95项。如2012年8月进行的中国泳装时尚买手大赛,同学们经过专业培训后,通过店面陈列、实战销售、知识问答等环节的比赛,经过7天的激烈角逐,在27所全国院校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亚军。
(4)毕业秀场式实践教学。通过举办毕业作品会的形式,让学生从作品设计、服装制作、宣传拍摄、制作作品集、举办会宣传、模特选用培训,彩排至正式演出的所有环节均亲力亲为,这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优化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空间,建立精品课程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
在此基础上建设了服装设计学网络课程,完整地呈现了服装设计学的理论内容和实践特色,教学资源丰富,为服装专业学生提供了学习平台。同时为了拓展教学空间,增强交流与互动,还建设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网站和吉大纺织服装微信公众平台,在公众平台中开通了专业快讯、课堂实录、教师有约、秀场直击、市场解析、服装技术与纺织科学等栏目,通过每天及时最新的专业资讯让学生掌握时尚前沿与专业技术;通过丰富多彩的在线课堂讨论,让学生与教师及时互动,这些平台与课程网站共同支撑服装设计学精品课程的建设。
3优化师资结构,建立优秀教学团队
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本课程团队十分重视青年教师培养,3人赴加拿大,韩国,美国留学1年,2人次赴香港理工大学交流访问,经常性参加国内各项专业交流与学术交流。通过学习,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开阔了眼界,扩大了交流范围。
4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
根据高校自身的特色,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组织实施方式可以多样化。台州学院结合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立足本地,开展主题先行,点面结合,以专业性、服务性为
特色的暑期社会实践。
(一)合理组队,明确任务台州学院各二级学院招募团队时,采用按项组队的形式。首先是确定团队负责人。队长必须责任心强,组织经验丰富。接着,根据预期目标,将成员人数严格控制在5-15人,其中要有至少一名组织能力强,一名文字能力强,一名是台州本地人。要求每个队员各尽其能,注重团队合作。最后,选定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表,明确注意事项,制定实践计划,进行申报立项。这种以按需组团形式组织起来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能够有效地促进队员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思维的发挥,培养团队合作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结合专业,走进基层高校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遴选、培育与立项,必须要立足学校的办学实际,围绕学科特色与专业优势、人才培养特色等科学设计实践选题。[2]台州学院致力于摸索并扩展“订单式”暑期社会实践的活动模式,结合各专业特色策划活动方案,例如以开展基层调研为前提的“赴企业、农村和机关单位”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达到知、学、思、行的统一。
(三)结合课题,服务就业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起来,有助于增强暑期社会实践的教育性,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水平,为将来的就业增加砝码。台州学院每年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新苗人才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积极申报省、市、校立项科研,并将课题研究跟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将课题的可行性研究放在社会实践中进行,使参与课题的学生具备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四)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能够为暑期社会实践规范有序地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台州学院根据实际制定实施意见和办法,编写了台州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指导手册,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方案设计、调研需求、动员实施、宣传指导、总结展示、评价表彰等各个环节进行详细说明。同时,成立以校团委为总策划,各二级学院分团委组织发动的暑期社会实践实施体系,分工明确,便于加强管理。
创新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形式,丰富成效评价体系的途径
(一)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以就业为导向1.结合社会调研和科研实践活动坚持专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根据社会实践活动调研选题,有组织地开展专题调研,撰写调查报告,为台州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二级学院学生科研项目的参与者为主,充分利用假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查资料、做实验、写论文等,开展集体研究和攻关,争取出一批科研成果。2.利用学生骨干挂职锻炼集中组织学生骨干到台州各社区、企业、农村进行挂职锻炼、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国情,经受磨练,增长才干。作为实施“青年者培养工程”的重要环节,挂职的学生骨干在参与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台州这座城市的认识;同时结合“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行动”,帮助他们提高职业素质、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顺利就业奠定基础。3.提倡创业创新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投身我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实践,鼓励大学生利用暑假时间深入社会,充分焕发创业激情和创造活力,开展各类实习和见习活动、创新创业活动,主动开展创新实践,瞄准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积极参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锻炼在校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改革运作形式1.加强项目化运作根据学生现阶段开设的专业课程情况,结合当前经济社会热点问题设计项目课题,进行社会实践。在团队成员组织结构上应提倡多元化,鼓励跨院系、跨年级、跨专业组建团队,优势互补,进行项目申报;再次,通过台州学院网站对申报的实践项目进行公开评估,对创新点突出、思路详实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2.深化基地化运作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桥梁。应鼓励各二级学院成立实践基地,坚持“双向受益”和“就近原则”,加强校地的交流联系,探索校地合作的良性发展模式,为推进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长效持续开展奠定基础。3.合理确定专业教师指导一方面,学校应为暑期社会实践队伍配备专业指导老师,以其擅长的研究领域进行分配,保证“一队一师”,为社会实践的专业性、科学性提供支持,从而使大学生真正明确实践方向,极大地提升实践效果。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应将自己的研究课题、教学内容融入课题的项目化运作中,使教学与学生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学院应完善教师指导的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专业教师加入到社会实践队伍中。[3]
关键词: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本文是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教改课题《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2月17日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市场营销专业在独立学院中开设面较广,属于交叉复合型学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育人指南》市场营销专业篇中指出:市场营销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基本的人文素质和科学技能,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销售管理等营销业务及管理工作的综合型专业人才。
立足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和市场营销专业特点,在分析了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师资力量、社会资源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基于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体系目标和培养模式,着重探索以提升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以不断推进完善专业建设和构建专业特色,培育适应现代营销环境的变化和企业需要的市场营销人才。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作用和意义:
1、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围绕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适合独立学院办学理念,突出“厚基础、重实践、强素质、重创新”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围绕培养对象的就业能力,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教育体系,更适应现实营销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营销实践的需要。
3、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有利于推动以课堂和教师为主的“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方法,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和研究探索性学习机制,有利于提升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4、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有利于推动形成以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社会、企业、市场为大课堂的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平台、校际平台、企业平台,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创建开发多途径的实践基地,并逐步探索构建规范有效的实践教学的体系和机制。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要积极探索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律,体现“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并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其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体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中起到如下三个承接关联、相辅相成的作用:
1、通过理论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改革(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搭建专业理论框架和逻辑体系,帮助学生解决What――市场营销“是什么”的问题。
2、通过案例教学的完善和改革(包括案例分析、主题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Why―市场营销理论中“为什么”的问题。
3、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改革(包括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毕业论文),帮助学生解决How to do――市场营销“怎么做”的问题。
本课题研究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独立学院为研究对象,着重探究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建设和改革,该实践教学体系共分为四个部分,如图1所示。(图1)
1、案例教学:较常规的教学方法之一,包含已有案例教学和自有案例编撰两个方面。
2、实验教学:市场营销专业实验教学是指模拟公司运营、模拟市场营销调研项目、模拟市场营销策划活动、课外竞赛等实验教学课程环节。该体系中实验教学包含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专业实训课程和第二课堂实践三个方面。
3、实习教学:学生必须深入企业学习,以达到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目的。在本体系中,将实习教学划分为三种类型,包含参观与考察、专业实习和毕业综合实习。
4、专业论文:专业论文和实验教学、实习教学一样,是培养本科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为达到综合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目标,需常规性地设立学年论文环节,创新性地开展毕业论文工作。
三、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和应用
结合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应用推进,我们从课内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环节、专业实习与实训、课外第二课堂的拓展和毕业论文的改革几个突出的方面进行说明:
1、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完善。针对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开出,依据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逻辑性关系,划分为课程设计和项目模拟两类实验教学形式:
(1)课程设计实验教学,主要针对课程内容分为多个模块,不以呈现某个经营实践中的作品(如商业计划书)为逻辑主线,课程知识体系分作若干理论模块,即开展分部分项的模拟教学。根据对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内容结构的分析,可开设此类教学的课程包括市场营销学、市场调研与预测、销售管理等。如《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是根据《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章节体系展开,在绪论章节结束后,即可开展课程设计。包括环境分析、市场调研、竞争分析、STP战略制定、4P策略选择和总结汇报,这些分部分项的实验始终围绕学生团队选择的某个产品或某个公司展开,使得整个设计方案贯穿课程教学始终,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并探索性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课程设计和项目实施最后通过小组演讲、汇报和答辩的形式在课堂上展开,教师及时进行提问和引导,这样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兴趣,更深入具体的行业和产品,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竞争意识加强,团队合作能力加强,获益匪浅。也实现了教学相长,推动教师不断学习和创新。
(2)项目模拟实验教学,此类教学要求该课程内容体系前后具有承接性,而且课程内容整体结构同现实经营中的某些研究、咨询项目的成果结构相似。符合以上两个要求,便可随课程开展此类项目模拟教学方式。结合本校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及对教材选择类别的研究,列举了以下可开展系统性项目模拟实验教学的课程如表1所示。(表1)
2、专业实训课程的改革。目前,我们开设的专业实训课程有两项,分别是ERP沙盘模拟实训和校园集市。
经过几个学年市场营销专业的ERP沙盘模拟实训(ERP Simulation Experience),对ERP实训大纲和指南进行了改革和完善。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突出了实训中的营销功能模块,在一周的实训时间内设计了两轮模拟对抗演练,学生通过第一轮熟悉运营规则,发现问题和形成各小组的战略思路,并以此贯穿和运用实施在第二轮演练中,这样能加深学生对于企业运营的全局观、系统观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战略思维,并能有效地从游戏转变为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沙盘模拟是一种模拟经营教学形式,而校园集市则是真实的经营环境下的演练。学生在准备期撰写创业方案,经过相关评价与指导,形成校园集市创业计划书,并分组搭建校园商品市场,体验自己当摊主,根据实际情况出资进行经销或者代销,体验从采购到生产和销售的各环节,通过出售商品盈利,探索不同的商业模式的利弊和经营绩效的反思,从而将课堂学习的营销理论实践化,达到学以致用、增加课堂趣味性的作用。
3、实习教学环节的拓展。实习基地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桥梁,是培养实验室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纽带,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也是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为实现市场营销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努力利用各方资源,建立和拓展校内外实习基地。在现有的教学实习基地基础上,充分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立足于学院所处的汉口北地区、阳逻港、盘龙城等新兴工业区,深入地方企业和特定行业,探索实现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差异化定位和特色优势的同时,建设一批示范性的实习基地,有利于学校在人才培训、技术咨询、科学研究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4、第二课堂的拓展与实施。构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我们将第二课堂纳入学分制管理,以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以第二课堂的实践性、创新性教育导引第一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如营销讲坛、校际交流、企业宣讲等活动。其中,鼓励指导学生以各类市场调研项目和创业计划申报院级大学生申报科技创新项目,而各级营销赛事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更成为常规性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形式。
目前,我们指导学生参与的比赛有:湖北省大学生营销策划挑战赛、因纳特营销竞争策略沙盘模拟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长江商报大学生营销大赛等各级赛事。依托湖北省市场营销学会,我们参与湖北省大学生营销策划大赛已届四年,与地方知名企业东风风神汽车、中国移动、周黑鸭食品有限公司联手,让学生亲临企业参观学习,深入企业市场进行实地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发现问题诊断问题,为企业制定营销策划方案。作为一种实践性与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教学创新,强化学生营销知识、训练营销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营销的理论、架构以及工具,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意和自主思维,是真正能体现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的办学特色的一项赛事活动。
5、毕业论文的形式和选题的改革。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形式的改革与创新,包括:(1)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形式的探索,如营销策划书、创业计划案、企业方的项目策划等开始纳入到毕业论文的范畴;(2)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导向,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减少了理论综述类论文,鼓励和指导学生将暑期实践、实验课程中的市场调研、自主实践中的创业计划,按照营销专业理论架构和逻辑思路,形成有创新点和应用价值的毕业论文。
四、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保障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充分整合利用校园资源和社会资源,并且需要在硬件和制度方面形成保障和支撑,其中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基础硬件条件,教师激励机制和学生考评机制作为制度保障,缺一不可。
1、开展实践性教学必须建立自己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院应尽可能提供平台和机会,鼓励和支持学科教师进驻企业实践、调研和进行项目咨询,以提升教师整体的实践教学能力;聘请知名高校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教授做兼职教授,定期对教师开设讲座,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此外,可以聘请公司、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青年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2、实验室是满足实践性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必要条件。独立学院需结合自身专业课程设置和学院发展的阶段,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目前,我院经济管理系已建立了ERP综合实验室和案例研究室。计划组建市场营销综合实验室和消费者行为研究实验室,供开展专项实验教学项目使用,亦可将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在实验室中开展进行。
3、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有较多部分是需要教师在课外完成的,为使实践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教师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在核定工作量时,可增加一定的实践教学指导工作量,以支持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努力。在教师激励制度方面,学院可将教学及实践性教学的探索、改革研究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将教学工作的努力成果纳入考评体系,以保护教师的工作热情。
4、在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需对学生考评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增加课程考核的手段,打破传统的闭卷笔试考核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同时,实践教学成绩可作为学生课程成绩中的一部分,归入平时成绩范畴,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孙玺.浅析独立学院市场营销类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J].经济研究导刊,2009.6.
关键词: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学体系;工程实践;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029-0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1,2]。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立足于“卓越工程师项目”的主旨与重点,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为核心,强化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建立符合工程教育规律的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企业工程实践环节,注重国际化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材料热处理工程师的培训和全国大赛。通过一系列探索实践和教学改革,上海大学金属材料专业在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卓越工程师方面取得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成果。
一、建立符合工程教育规律的教学体系
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批准的本科专业。围绕工程教育的核心问题,在听取企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通过转变教育理念,构建了符合工程教育规律的、多层次、立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修订,优化了课程设置,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考核与评价标准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新修订的教学计划具有以下特点:(1)夯实学科基础,强化工程文化。(2)增加实践性和研讨性课程比例,扩大开放性实验、实训,强化实践教学,突出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的任务拉动式的研讨性和实践性环节设置。(3)引入“校企、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的机制,与企业共建课程,邀请企业专家对本科生进行职业生涯培训,聘请企业专家走进课堂主讲专业前沿讲座,充实授课内容。(4)增加企业学习环节,以工程项目为载体,聘请企业专家指导学生的工程训练,指导毕业设计,参与学生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在工程环境中接受熏陶,激发学习兴趣,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增强工程意识,提升工程和能力。除了对教学计划的修订之外,还相应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新了授课内容,改革了教学手段、教学考核与评价标准,以适合金属材料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如:以项目为载体的任务拉动式教学模式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以工程实例为核心,把知识点与工程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重视案例教学、基于项目的教学和工程实践教学,培养工程能力和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课上、课下互动”、“课内、课外互补”;倡导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实现学生与教师课堂的上下互动交流;改革考试方法和考核机制,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加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和参与课外活动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加强企业工程实践
新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在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为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实践培育的环节,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发动广大教师,选取“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特维克材料科技公司”、“肯纳金属有限公司”、“艾伯纳工业炉有限公司”、“上海工艺研究所”等一批在行业领域颇具影响的国企和外企作为学生的企业实践基地。“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在企业的工程实践采取了分散形式,以分阶段、逐步推进的模式实施。包括:“暑期实践(7~8月)深度实习(冬季学期)毕业设计(春季学期)”。每年的7~8月组织本科生先进入企业进行为期2个月的暑期企业工程实践活动。通过这一阶段在企业的工程实践,使广大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未接触到的实践知识,加深了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自学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社会大课堂中锻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获得了与人交往的经验,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虽然也暴露出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处理问题不够成熟等问题,但这些经历督促学生回到学校后更加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经历了暑期实习环节后,冬季学期一部分学生重新回到原实习单位进行深度实习,并与企业导师一起探讨,提出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春季学期在企业完成毕业论文。学生在经历近一年的企业工程实践活动后,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如:2008级4名本科生经过一年深度实践洗礼,圆满完成了毕业论文,取得优良成绩。其中赵小满同学的论文《耐热耐冲击球墨铸铁铸造工艺方案研究》被评为校优秀毕业论文,他本人也顺利进入原实习单位就业,并与另一位同学一起将毕业论文研究结果整理成文章,发表在《现代铸铁》杂志上。在企业期间他们积极参与“168中低压气缸排汽段下半”铸件的制造过程,该铸件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上荣获“2012年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优质铸件金奖特别奖”。虽然我们的学生只是参与其中的局部工作,但实践给他们带来的收获以及集体荣誉感成为激励他们不断奋进的动力。4名学生实习之后全部与企业签约,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校企共同培养的优异效果。这些学生在企业表现出色,已逐渐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为了更好地提升“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我们对参加企业工程实践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各类有效的培训和实习岗位,绝大多数同学对此感到满意和认可;绝大多数提供的是技术相关岗位,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而一些市场、销售、客服等岗位,则有助于学生成为一个能迎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的材料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深入生产和工作一线的机会,通过在知名企业实习,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成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是有前途的,专业认同感得到了提升。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前适应企业对各类技术的要求,并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在更好的理解所学专业后,不少同学愿意继续求学,“卓越工程师”在企业的实践活动对学生今后攻读研究生也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三、注重本科生“国际化”的培养
通过与国外高校、科研院所互派学生访问交流,我们鼓励学生到海外大学或企业参加交流学习或短期实习,开拓视野,在国际联合实验室和海外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活动,尝试以国际化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已开展的主要项目有:IHEEC赴美暑期交流培训、台湾成功大学/台湾大学联合培养、美国罗格斯大学研修生、上海大学优秀本科生夏季学期赴海外交流项目、密歇根州MACOMB郡海外实习项目等。不同的交流项目均有相应的交流方案和培训课程,学生可以选择实习项目或者交流项目,可以选择短期或者长期项目。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学生在享受异域文化特色的同时,更能开拓其国际化视野,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视野都有一定的改变。这些海外学习、实习经历除了学生本人受益之外,还带回一些“国际化空气”,营造了学生更加努力开展专业学习、问题思考与探讨的良好氛围,不断集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四、组织参加材料热处理工程师的培训与考取资格证书
“材料热处理工程师”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开展的职业技术资格认证,现已纳入我国专业工程师系列,是评定材料热处理工程师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对在校学生主要是材料热处理工程师(见习)的认定,“材料热处理工程师(见习)资格证书”是检验金属材料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否合格的具体体现。为此,在金属材料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最后阶段,我们组织一部分学生参加了材料热处理工程师(见习)的培训与考试。作为一名还未接触到实际工作的学生来说,热处理工程师(见习)的培训和考试给他们的影响非常大。学生普遍反映: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一是巩固和拓展了专业知识,二是更多地接触了实践中的问题。在这里,接触到的都是资深的教授专家以及一线员工,他们对于热处理的认识是大学生从未涉及的深度和广度。在教学过程中,培训教师都会将已有的知识联系实际生产,也能更加灵活的运用专业知识且非常有意义。另外,在课余时间,很多来自各单位企业的员工学员都会提出一些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各位教师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予解答,这是培训的另一收获。
培训中既有重点院校教授讲授的基础理论知识,如:通过对工程材料的基础讲解,使学生对材料热处理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工艺学的讲解通过大量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习到多方面的热处理实际经验,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设备、质量控制及检测部分的讲解,使得学生在今后的生产工作中,对设备的合理选择和使用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对热处理质量控制及材料检测有了系统的了解。此外,更有富有多年生产研发管理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厂长讲授热处理实际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等知识,尤其讲授了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涉及较少的热处理相关设备原理及应用知识,既扩充了知识面,又理论联系了实际,做到学以致用,为学生今后工作中安全生产、绿色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培训班上的最大亮点是院士的精彩报告,院士的博学多才、远见卓识,在教学中循循善诱、丝丝入扣,教书育人,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健生教授每期培训班安排20课时,为学生讲述由他主编的《热处理工艺学》书中的“导论”内容,包括热处理在制造业中的作用、热处理技术的特点、怎样搞好热处理等。中国科学院院士徐祖耀教授的“做一个优秀的热处理工程师”报告,阐述了科学与工程的关系、热处理工程师应具备什么知识、热处理工程师要有三个概念及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等四个方面内容。他们以亲身的经历生动地讲述自己在长期从事材料热处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体会,还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难题,以巩固和加深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受益匪浅。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自2012年开始组织学生参加材料热处理工程师(见习)的培训与考试。2015年又有14位学生顺利通过了“见习材料热处理工程师”资格考试,目前累计37名学生获得“材料热处理工程师(见习)资格证书”,并且获得资格证书的学生数逐年递增。
五、积极参加全国大赛
除材料热处理工程师(见习)的培训与考试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大赛。在全国竞赛的大舞台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创新和实践能力。
1.“永冠杯”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单位主办的“永冠杯”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主要目的是通过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活动平台,鼓励在校学生学习铸造专业知识,为铸造企业培养优秀人才,促进我国铸造行业的发展。自举办以来,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这项全国赛事。在教练组长杨弋涛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参赛学生积极备战,克服缺乏实际设计经验的瓶颈,全面完整地完成了从铸件零件图、铸造工艺图、型板图、芯盒图到铸造工艺方案计算机辅助模拟优化的全部内容。在面对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对书中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虚心求教,发挥团队合作精神,这些为他们日后走上社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已连续参加了四届大赛,每次均有获奖。迄今为止共有63名学生取得22个奖项(2013年有8名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获奖,2014年有16名本科生获奖,2015年共有9名学生获奖)。特别是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上海大学获得“永冠杯”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一等奖,充分体现了金属材料工程学科在培育“卓越工程师”上取得的实战成效。
2.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金相制备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应用广泛、行之有效的研究和检验方法,是材料学子的必备技能。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联合主办的一项全国性大学生赛事。旨在提高大学生的金相制备及观察的实验操作技能,增强金相图谱分析能力,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增强实践操作能力。上海大学金属材料专业认真组织学生校内预赛,积极备战全国总决赛,已连续参加三届大赛,每次均有获奖。其中2013年获个人二等奖和团体优胜奖;2014年三名参赛选手分获个人一、二、三等奖,同时以名列前茅的得分为我校夺得团体优胜奖;2015年黄嘉豪、李笑玲和牟博维同学代表上海大学参赛,获得个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上海大学获团体优胜奖。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赛事的组织过程中,年轻教师陈卓和徐京老师得到迅速成长,因出色的表现连续2年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此外,2014年在“华为杯”(首届)中国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中,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安立聪和王晓领衔的两支参赛队伍在指导教师杨弋涛和韦习成的精心指导下,在全国180余支队伍中过关斩将,均获得全国三等奖。2014年7月,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决赛中,王晓同学领衔的参赛团队在继“三创赛”上海赛区获得特等奖之后,喜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015“丰东杯”中国大学生材料热处理创新大赛本科生刘成杰和陈世超在指导教师韦习成和王武荣的指导下,经过激烈的比赛和答辩,论文《BR1500HS硼钢板热压淬火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获得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015年8月,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先进材料创新创意大赛中,王晓与吴俊玮同学组成的参赛队以项目《新型耐磨金属基复合材料》获得二等奖。学生在各类赛事中的优异表现,侧面反映出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工作得到专家评委的肯定和认可。
通过一系列探索实践和教学改革,上海大学金属材料专业在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卓越工程师方面取得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成果。在收获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在校大学生吃苦精神不够、动手能力不足、沟通欠缺,特别是因缺乏诚信给实习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了实习单位对后续学生实习的接纳。这些现象日益突出,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最大的障碍。今后,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改革,以期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卓越工程师。
致谢:本文的研究工作得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和“上海大学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材料类专业职业生涯培训)的支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循证检验医学;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096-03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其概念是由加拿大麦克马斯大学的David Sackett教授等提出的定义,即“谨慎、明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最佳证据对每个患者做出诊断和治疗的决定”。[1]将循证医学的原则应用到检验医学中,即为循证检验医学(evidence-based labo ratory medicine,EBLM),它是基于循证医学的概念,通过临床实验室和临床科室更紧密的沟通,从而提高实验的实用性和有效性。[2]检验医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现代化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在更高层次上的结合,它是涉及多学科和多种技术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许多检验医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都来源于基础医学的理论,循证检验医学是临床检验医学发展的结果。[3,4]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100304医学检验专业新的培养目标提出:“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而传统检验医学课程体系内容陈旧,理论过深,忽略了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检验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适应循证检验医学飞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实用性、可塑性和富有创新性的高级医学检验人才培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一、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缺少循证检验医学环节
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医学院校开始了循证检验医学教学的探索,还没有正式开设循证检验医学这门课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明显缺乏循证检验医学相关课程群,缺少现代医学检测技术、实验室管理学、分析生物学和分子诊断学等部分方法学、新兴学科内容的融入。
2.缺乏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高校的扩招,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医学院校往往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过分注重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在实习检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部分学生言语粗俗,行为失范,缺乏一名检验医学生应该具有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3.缺乏思辨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
根据历年实习检查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评价,我们了解到实习生在学校时虽然机械地掌握了一些医学检验基本知识,但思辨能力低下,缺乏医学检验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对临床实践中碰到的实验现象,他们缺乏分析思考,判断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在实习过程中,他们只会按照带教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相应的内容,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创造能力。
二、教育改革措施
1.深化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完善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根据循证检验医学发展需要,完善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我校至今已有五届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基本分布在省内各大医院检验科,他们是根据前几轮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而成的。在修订医学检验专业培养方案时,除了征求用人单位意见、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之外,还可以广泛征求历届毕业生的意见。他们对教学计划最有发言权,可以提供一些实用性意见。在完善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我校对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初步改革和尝试。
(1)注重课程体系的总体设置,将循证医学思维的培养贯穿始终。医学检验课程体系共包含了五个课程群,即公共基础课程群、人文社科课程群、基础医学课程群、临床医学课程群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群。这些课程群间相互依存,互为补充,构成了科学规范、井然有序的课程群体系框架。以五年制医学检验为例,可以分三个阶段培养。
第一阶段: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阶段,即公共基础课程群、人文社科课程群、基础医学课程群和优质选修课课程学习阶段,历时五个学期。此阶段的培养过程中,重点发挥我校以中医中药为主,医、管、理、工、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优势,注重“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引入循证医学思维,加强学生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第二阶段:临床检验综合能力培养阶段,即临床医学课程群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群学习阶段,历时三个学期。此阶段充分发挥我校临床教学资源优势,加强学生临床检验综合能力的培养。坚持以创新思维和循证医学思维培养为主,把现代医学检测技术、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分析生物学和分子诊断学等部分方法学、新兴学科的内容融入此阶段,以适应循证检验医学新形势下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更高知识和技术人才的推动。国家从2002年就明确指出:“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支教、支农、支医、扶贫等工作。”全国相继出台了各项鼓励和支持的政策,截至今天有“大学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政策包含发放津贴,交纳各类社会保险、晋升职称、考研、报公务员加分等政策。今年,国家还将出台到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达到一定年限的毕业生,由国家代为偿还其学费和助学贷款的政策。论文大全。
种种政策和措施创造和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吸引了一些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但是,多数大学生并不会因为政策和优惠而首选农村就业,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真正动力并没有激活,农村的发展空间、环境、薪水、生活品质等因素,成为左右他们理性选择的关键,成为城市和农村之间就业选择的一道深沟。论文大全。
高校是大学生迈向社会的最后加油站,我们既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入手,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就业观和择业观,使广大青年学生充分认识到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同时更要注重推出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引导新举措,填平深沟,架起桥梁,从而更有效的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论文大全。
1、注重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的引导
高等学校就业指导工作要把有针对地进行农村就业创业教育,摆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服务的重要位置上,加强有关“三农”问题的形势政策教育。要集中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前景,集中宣传各项关于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的政策,使每一个毕业生熟悉和了解相关举措,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广阔天地,施展才华;主动帮助面向农村就业创业的大学生,解决他们实际困难;定期走访和慰问面向农村就业、创业的大学生,真正做
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
2.注重加强大学生到农村的实践教育
农村等基层需要热爱农村工作、综合素质好、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大学生。高校应积极探索教学内容的改进,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育为保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当前,大学生到农村的实践主要依托共青团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但是由于实践时间紧,内容变化快,针对大学生就业引导作用不明显。因此,高校可以尝试根据学校特色,有条件的采用共建农村实践基地的模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长期定点的学生实践实习平台。提高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的意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对农村的真实体验和情感。
3.搭建联系农村人才市场桥梁
高校要做好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指导服务工作,做好创新人才培养和输送,以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发展。高校应逐步建立起农村人才需求信息的机制,搞好农村就业信息服务,发挥就业信息网的作用,及时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新进展,收集和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高校还可以举办不同层次的农村人才市场,组织不同类型农村人才招聘会,为农村人才流动搭建平台。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观摩农村人才招聘市场,使学生了解农村人才的需求和要求。
通过基地实践有助于改变原来单纯的政策指导、技巧指导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使大学生对农村有一个系统感性的了解,加强大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做好农村就业的心理、知识和能力准备。实践证明:通过共建农村实践基地的模式,不仅是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大学生服务农村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更是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陈秋华,建设新农村: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选择.
[2]曾琼芳、马于强,实行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地区就业的对策研究.
[摘 要] 文章认为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地位重要,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式,从宏观教学规划和微观教学方案的实施,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科类群“三大模块”提供有效可行的实践教学支持体系。以此为依据开展的实践教学成为专业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实践教学 课程设计 实习见习 社会调查
一、地方院校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定位
地方院校主要是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院校,与培养精英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相对而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精英型大学教育转向大众化的大学教育,为地方院校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毕业生人数大量增加,他们成为社会劳动者的主体力量,成为广泛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基层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往往在社会基层从事各种基础性工作,直接面向社会大众因而深深融入民众之中,他们必将代表社会群体的整体素质,从而体现民族整体素质与特征,而应用型人才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和与社会实践的融合,展现着技术进步的时代特征。因此,构建适合社会保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体系模式的创新十分重要。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特征,应该是培养既有学科综合、文理并蓄、视野开阔、理论基础宽厚,专业特色鲜明,富有科学精神、富有人文素养、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基础理论,掌握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等专业理论知识,有较强的运用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和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
而上述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除了构建理论教学完成课程体系和完成专业理论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之外,还必须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方案中的比例和分量,才能真正实现上述目标。为此,在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中,应突出体现了实践性教学,成了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现状与实践现状
目前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从两个大的方面展开,一方面是从实践教学本身出发,结合本专业教学内容对实践教学进行归类,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另一方面是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结合学科特点对实践教学进行描述,构建学科建设基础上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便于区分,我们把第一种研究成为狭义上的研究,第二种研究成为广义上的研究。
1.在狭义研究上,一些研究者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划分为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综合实验三种类型。陈淑君中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分类化管理,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1)基本实验课程。这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对课程内容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2)专业技能实验课程。这类课程与现实对接紧密,实践性较强,需要通过现实操作或模拟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熟练掌握管理流程 、管理方法和技巧。(3)综合性实验课程。但是对这三个方面内涵的描述尤其是对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的界定有很大差异。夏艳玲认为基础实践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Internet应用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能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及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等课程。而李艳荣则认为专业认知实践教育、专业文献综述训练、形势与政策教育、军训与国防教育等课程。
另一些研究者根据课内课外的标准,将实践教学划分为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种类型。如杜毅把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划分为(1)是融入课堂的实践教学,包括讨论式教学、观摩式教学等;(2)是课堂外的实践教学,包括到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构、社区基层组织以及公共福利部门进行实地参观和实习,或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进行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的社会调查等。周慧文将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分为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三个层次。课堂教学包括模拟仿真实验,课程实训等。校园实践教学,是指有教学计划,对学生有明确要求的校园实践活动。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有:课程实习、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蒋蔷则将实践课程分为(1)模拟实习课程。包括建立模拟社会保险服务大厅该大厅是一个面向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和社会保险业务电子化建设的集开发、研究、实验、培训于一体的实验基地。建立模拟法庭,组织本专业学生进行劳动争议、保险案例裁决,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模拟实习企事业员工福利管理。(2)集中实践课程。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集中实践课程。
2.广义上的研究,也就是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目标定位的角度来对实践教学进行定位与规划。
实践教学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对专业建设的科学定位。即有什么样的专业建设目标,就有什么样的实践教学。比如,褚福灵(2003)认为首先应照本专业的特点和实际要求对实践教学进行定位,设计成劳动管理职位和社会保障管理职位两大类别,相应地实践教学划分为(1)劳动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包括:劳动力计划与招聘职位模拟实习、劳动关系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劳动组织职位模拟实习、工资福利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劳动力培训职位模拟实习、绩效考评职位模拟实习、劳动人事软件操作职位模拟实习等模块。(2)社会保障职位模拟实习――包括:养老保险业务职位模拟实习、医疗保险业务职位模拟实习、失业保险业务职位模拟实习、工伤与生育保险业务职位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会计职位模拟实习、社会保障软件操作职位模拟实习等模块。(3)集中实践课程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两个主要部分。毕业实习即社会实践,将学生安排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岗位或者相关岗位顶岗值班,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实习的成果总结,也是衡量高校毕业生理论和技能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以毕业论文或社会调查的形式,就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某一方面的现象进行理论探讨和实际运作设计。
李贺平[8]等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划分为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三大部分组成,因此,在教学实践设计及实施中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展开。 就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课程而言,通过课程实习应使学生了解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劳动力市场政策, 劳动关系运行的规律和特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习应涵盖人力资源的规划与招聘, 人员素质测评与选拔、培训、工作绩效考核与奖惩、工作分析等内容, 培养学生熟悉管理环节,进行人力资源诊断;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课程实习应着眼于研究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关系, 劳动就业, 劳动合同、工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残疾人权益保障等内容, 使学生了解现行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状况, 存在的问题和立法完善方向, 劳动监察管理的要领等等;社会保障理论课程实习,主要研究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社会保障关系、社会保障的基本框架、主要类型及其发展变迁、社会保障的理论流派等方面,了解我国不同群体的社会保障状况,熟悉现行社会保障政策等等;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课程实验, 进行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拨付,保值增殖模拟实验, 财务核算及其信息系统维护、开发等。
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教学实际开展的现状
应该说现在各个高校已经普遍重视实践教学,能够按照教学的具体要求管理实践教学,这对于完成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目标,提高学生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实践教学自身的特点如实习中学生的分散性,考核中有些项目很难量化,主要以定性为主,加上长期形成的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思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际开展还存在很多不足,表现在:
(1)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许多教师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2)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明确,组织管理跟不上,实训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
(3)实践教学的考核问题。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的严格。
(4)实践基地建设问题。由于实践设备和场地不足,使得目前实践教学条件难于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5)实验教学安排存在随意性。首先是实验内容安排的随意性,其次是实验教学时间安排的随意性。
(6)经费投入不足。院校中尤其是新成立的地方院校普遍存在实验室设备少,一些模拟实验无法开展。实践教学一般都要外出,由于经费不足,难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在劳动与社会保障类实践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操作能力训练效果不佳,甚至有些关键的实践项目仅停留在“认识状态”,而没有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掌握”。
三、地方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模式选择
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包括地方院校根据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和社会实践的需要,搞好专业规划和专业发展战略。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实践教学,教学实践过程结束后,评价实践效果。
1、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构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模式
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践教学体系整体构成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体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包括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的必须实践环节;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课程实践内容,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技能的训练上;如学生基本的政务礼仪训练,主要掌握政务礼仪的基本技能和交往技巧;其他必须的各种能力,如写作能力、演讲能力、管理能力等,主要通过开设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加强实践训练完成。
第二部分是集中实践,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在不同的学期和不同的课程中进行安排。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
(1)课程大作业与学年论文:主干课程如社会学、社会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实务、社会工作实务等安排课程大作业;安排学年论文,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写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写好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2)见习、实习: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分别安排认识实习、毕业实习;认识实习安排主要参观社会保险办理流程、社会保险实务,了解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了解民政部门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等工作状态,见习主要目的是树立学生的专业意识,专业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同情心,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毕业实习主要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是专业教育与专业实践的最后环节,一般安排9周时间。
(3)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体现,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
第三部分,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主要集中在寒暑期进行专业课程实习和社会调查研究。
以上实践教学的三大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在宏观的层面整体体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模式。形成以劳动与社会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以“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为模式的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新机制。
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根据地方院校师资力量和社会实践基地的选择,可以形成实践内容三大模块专业方向:人力资源模块;社会保险模块;社会工作模块。三大模块实习集群的形成,为学生全面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社会实践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模式的建立,为确保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协调培养和发展奠定基础。
2、建立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教学新活动评价体系
对实践教学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是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完整教学体系的有机整体。因此,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形成评价机制。适合地方院校、特色鲜明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评价新体系。应分别建立与“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指标和评价办法。包括课程设计评价体系;实习、见习评价体系;社会调查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等级设置,一般设置五个等级;评价标准根据五大等级要求分别制定,评价过程严格集体评价程序,评价教师签名等。根据各类实践教学性质的不同,设置的评价标准也不大相同。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单独规定(参照河南城建学院关于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的相关规定,制定出适合本专业的具体要求。)(成绩评价参考附件资料,各种实习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毕业实习、论文任务书)
要实现“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新模式,形成良好的实践教学模式运行机制,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条件,为实现实践教学新模式建立良好的必备基础。需要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加强实践教材建设,教材建设主要通过征订著名院校的实践教学教材,自编实践教学使用教材。
实验室建设,文科实验室建设主要应体现现代社会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的新要求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操作能力的需要。现场仿真环境建设,如建设社会保险中心模拟现场;专业实验室群建设,特色实验室建设。
实习基地建设,主要满足三大模块方向建设目标的实现,不同课程社会实践的需要和综合实习的需要。人力资源、劳动关系方向,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职业介绍中心;社会保险方向主要选择,社会保险中心,社区、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民政部门、住房建设部门、住房公积金、慈善部门和各级各类工会等等;社会工作方向主要选择的实习单位应该有社区、国家其他各类基层组织、福利机构、救助机构、妇联等社会公益性组织、慈善组织、为残疾人工作提供服务的场所等等
发展和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教学体系,要加强与全国同类型院校的经验交流,不断实现和提高实践教学有效性。地方院校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建立适合地方院校的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吸取兄弟院校成功经验,与各级各类院校进行经验交流,不断在实践中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新体系。
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方式与作用
构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主要目的是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因此,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以提高思想意识和个体素质为主的实践教学环节
这种以提高思想认识为主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形式包括组织大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和指导下,根据课程教育和以上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素质教育的相关基本要求,有针对性地参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下属的“劳动就业职业介绍中心” “社会保险中心”;民政部门的“爱心超市”“儿童福利院”“老人福利院”等,深入社区, 参观社区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重心下移后的工作情况。了解其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参观具有标本意义的村镇或者社区,调查国情民情乡情,跟踪调查毕业生就业状况等,考察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的贯彻实施情况和老百姓的满意度等。从而提升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感,根据教学要求,在学生回校后写出心得体会。
2、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实践教学环节
这种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大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根据提高学生能力和教育教学需要,有组织地让大学生参与服务当地社会保障、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学生参与社区社会保险材料的整理、建档;参与民政部门的相关工作;社会保险中心的相关工作。在整个活动和实践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而且宣传了学校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提升了学校和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学生在寒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对我国社会保障政策还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促进了社会的认知等。
3、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主的社会实践教学环节
该类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形式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计;到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部门的工作岗位见习和实习;或协助劳动与社会保障有关部门或协助地方政府、社区等部门开展劳动与社会宝宝长的相关工作;或紧紧围绕专业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系列社会调查研究等,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科学创新研究。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的基本方式,作为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经历的研究创新体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性调查研究在目的方式等方面又与一般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有很大不同。从目的来看,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调查研究性创新活动不仅注重知识的把握与运用能力的培养,还特别注重知识的内化与外化,所谓内化是掌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使之成为自己已有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外化是把已经掌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从方式来看,该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性研究依托实践,倡导以社会实践为主导,从而推动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
4、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作用
在构建社会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与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具有相一致的作用。通过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使本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环节更加科学与完善,成为教学环节不可分割组成部分。并通过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实施,促进本专业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丰富本专业教学资源的支持系统,增强学生专业发展竞争力。
通过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施,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更加科学的培养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具有从事本行业的职业素质、职业素养和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从而开阔眼界,增强应用能力,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中学生能力培养,主要突出4个方面:一是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可通过单项能力、模块能力、综合能力和扩展能力的顺序分阶段逐步提高。二是职业素质。实践教学体系不是单纯培养实践技能,而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素养为目标,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的培养。三是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实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这是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四是具备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人际沟通能力。
在实践教学教学环节中,有利于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和情感实践观念,关注社会问题,关心弱势群体,富有爱心、同情心、责任感,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富有人文情怀的应用型人才。
障专业的特殊性就是与弱势群体交往多,通过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把知识转化为信念,培养大学生一定的道德觉悟,大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构建一种自主探究事物规律的方式和方法,而后对事物会形成一定的看法和价值观。这样大学生就能在实践活动中创设一个有利于沟通、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情境,能互相交流认识,体验情感,分享彼此的成果,从而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在接触的人群中形成对特定人群的情感和人文关怀。
五、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特点
具体来说,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作用的独特性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教学过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要求大学生参与实际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探索、主动体验,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践教学环节则强调学生参与现实生活,在亲身体验和身体力行中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并逐步实现从专业理论认识到行为的转化。它在保证大学生获得系统基础知识及提高大学生认识水平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展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2、功效的特殊性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与传统的理论教学环节平行存在,自成体系,在教学体系中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在育人功能上,它们相互配合,共同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传统的理论教学环节是实施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基础,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反过来又促进传统的理论课课堂教学环节的发展。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与传统的理论课课堂理论教学环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共同构成完备的教学体系。从这个层面讲,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弥补了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环节发挥不了的特殊功效。
3、方式的综合性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是一种功能型综合教学过程。这里所说的功能型综合教学过程,主要是与结构型综合教学过程相区别,它是指把知识看成是促进综合经验增长的一种资源,注重学习主体在探究活动和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灵活地理解与运用知识。它不像结构型综合教学过程那样强调教学过程领域内知识结构的重组,而是要打破纯粹的理论教学环节的结构。在实践教学环节的价值目标追求上,它并不仅仅是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更重要的是要求大学生能根据现实需求把各种知识有机地综合在一起,灵活地运用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之中,以大学生的需求、社会生活为基础,强调发展学生的素质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它紧密结合生活实践,集教育性、科学性、知识性和时代性于一体,融观察、实践、学习于一炉,展开多方面的联系,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系统性的综合实践。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体系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一部分都不能游离其外。社会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不仅指适应实践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的系统性,而且还包含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系统性,即体现为社会实践教学环节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
参考文献:
1、陈淑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改革的探讨 .商场现代化.2010(6).总第614期
2、夏艳玲,劳动保障专业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劳动保障世界.
3、李燕荣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教育教学研究.2009(10)
4、杜毅. 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机制的构建.三峡高教研究.2010.
5、周慧文.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10)
6、蒋蔷.普通本科教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科教文汇.2009(7)
[关键词]高校师生 本科 毕业设计(论文)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4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051-03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与其他教学环节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本科教学体系。教育部于2004年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然而,由于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高校扩招带来的资源紧张和管理难度的不断增大等原因,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1]同时,论文购买、、伪造数据等问题的曝光,以及学士论文抄袭剽窃[2]等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使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训练和培养学生理论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作用受到社会质疑。江苏省教育厅高度重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各高校也纷纷采取措施,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各环节的管理。作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主体的高校师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认知和行为将直接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为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江苏高校师生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认知、行为和需求,为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文章以江苏省普通高校2014届本科毕业生为问卷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3月~5月先后在南京邮电大学、盐城工学院、常州大学、江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以及南京市大学生招聘会现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师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上的时间精力投入、沟通交流、认知态度,以及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条件保障等。共发放问卷1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1%。调查对象中,男生占53.2%;理工类、经管类、文史法哲教育类、农林医药类学生分别占46.1%、34.1%、11.7%和5.9%,艺体等其他类别学生较少。运用SPSS建数据库,对大学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认知、行为与需求进行统计分析。
同时,在南京邮电大学、盐城工学院和江苏大学对教师进行实地访谈,共访谈教师17人,其中,男教师11人,女教师6人;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1人;受访教师的专业类别主要为理工类和经管类。
二、主要结果
(一)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认知态度
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60.9%的调查对象认为本科最后一年最重要的事情是实习或找工作,其次是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和复习考研,这分别占18.5%和17.5%,还有约3.1%的调查对象选择通过补考等其他事项。尽管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但调查对象中,74.1%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认为无所谓和没必要的分别占15.2%和12.7%。在教师访谈中,教师普遍认为有必要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一位教师在访谈中说:“有必要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多一个教学工作流程。”
同时,问卷调查对象对毕业设计(论文)从选题到定稿的预期完成时间差异较大,平均值为64.2天,标准差为50.6天,预期时间分布为:1个月以内占37.4%,1~2个月占25.3%,2~3个月占16.4%,3个月及以上占20.9%。而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预期收获,巩固专业知识居首位,占71.8%,其次是训练科研能力,占51.0%,再次是提高写作水平,占49.9%,认为能增加交流能力、师生了解、团队合作和接触社会现实的比例在30%~40%之间,只有3.8%的人认为没有收获(详见图1)。
图1 大学生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预期收获
(二)毕业设计(论文)前期准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前期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积累的综合体现。在1183名调查对象中,16.3%的调查对象没有课程设计 / 论文写作经历,61.4%的调查对象没有参加过竞赛实践活动。在有前期课程设计 / 论文写作或竞赛实践活动经历的调查对象中,参与课程 / 竞赛训练次数不多(详见表1)。在日常学习中,只有25.8%的调查对象经常关注搜集相关学术论文资料,60.7%的调查对象偶尔关注,13.6%的调查对象几乎不关注或从没留意。调查还发现,41.9%的调查对象参加过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讲座 / 课程,其中,认为很有帮助、有帮助和有点帮助的比例分别为6.9%、27.8%和55.9%,只有9.4%的调查对象感觉说不清或没有帮助。
表1 调查对象参与课程 / 竞赛训练情况
(三)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情况
调查时,93.7%的调查对象已确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确定方式以师生双向选择居多,占47.8%,其次是统一指定,再次分别是学生选教师和教师选学生,还有2.1%的学生不知道是如何确定的(详见图2)。指导教师的职称以高级职称居多,教授和副教授各占30.9%,讲师占30.7%,助教占0.7%,另有6.8%的学生不知道指导教师的职称。实地访谈结果表明,各高校、同一高校不同院系导师确定方式不同,有低年级就实行导师制的,有双向选择的,也有统一指定导师的。通常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或学科竞赛项目的学生会继续跟着指导教师做毕业设计(论文)。
图2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确定方式
调查对象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主要来源于导师指定和自身兴趣,两者分别占37.8%和36.0%,来自导师科研项目的占15.0%,来自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占6.4%,2.6%尚未确定,其余来自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等其他选题。在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中,学生与指导教师的沟通方式多样化,以当面指导为主,占69.7%,电话指导和网络信息比例相当,分别占31.4%和30.0%,尚有0.8%的调查对象未与指导教师联系过。访谈中,教师也表示:“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主要有网上、信息、电话、QQ交流”。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从程序、选题、字数、格式、参考文献、外文翻译等方面均有明确的要求。
(四)主要问题
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时间投入不足,这占调查总体的57.1%。其他突出问题有:不知如何写论文,占44.5%;外语翻译困难,占29.3%;自己重视不够,占24.6%;经费设备有限,占22.5%;缺乏教师指导,占20.7%;不知如何选题,占17.7%;抄袭/同学,占3.3%;其他的如专业知识不足等,占0.3%。对突出存在的时间投入不足、不知如何写论文两类问题深入分析表明,不同专业类别学生之间差异显著。理工类学生自认为时间投入不足的比例最大,文史法哲教育类学生次之;而农林医药类学生不知如何写论文的比例最大,文史法哲教育类学生次之(详见表2)。实地访谈结果表明,尽管多数高校明文规定每个教师最多带6~8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但有的院系由于师生比偏高,存在一个教师带20多名学生的情况,加之教师课程教学、科研活动繁忙,导致无暇顾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访谈中,教师也多次提到“现在的学生不重视不努力,论文质量下去了,日常教学也是”、“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最主要取决于导师的责任心”。
表2 不同特征调查对象主要存在问题的列联分析
注:*表明在0.05显著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
(五)需求分析
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最希望指导教师在研究方法、知识运用和创新思维三方面予以指导,选择比例分别为39.9%、38.0%和30.2%,而选择需要格式规范方面指导的比例仅为12.8%。实地访谈显示,教师最大的需求是学校优化管理、认定实践竞赛指导教师工作量、打通实践竞赛与毕业设计(论文)。目前,多数高校采用或即将采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网上过程管理,但在网上提交材料的同时往往需要教师提交纸质材料,教师认为“系统、纸质材料都用,工作量大,没有体现优势”。有的高校,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或学科竞赛没有工作量,教师坦言“没有工作量,教师积极性不高”。同时,打通实践竞赛与毕业设计(论文),有利于学生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撰写高水平毕业设计(论文)。教师表示“有了前期投入,后期好做多了”。
三、结论与建议
切实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工作,是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针对本次研究中高校师生对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认知、行为、存在问题与需求,结合相关研究文献,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第一,加强教育,深化学生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尽管74.1%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但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有不到两成的学生将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列为大四学年最重要的事情,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只要一个月时间就可以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由此造成大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精力投入不足。而相关研究表明,整个过程没有三四个月踏踏实实地工作,很难做出高水平的毕业设计(论文)。[3]因此,学校、教师要加强教育,使大学生思想上高度重视,处理好实习/找工作、考研和毕业设计(论文)三者间的关系,为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提供必要的时间精力投入。
第二,夯实基础,强化学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理论与实践能力。
一方面,有41.9%的调查对象参加过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讲座 / 课程,且九成以上的参与者认为指导讲座 / 课程对毕业论文(设计)有帮助;另一方面,六成以上的学生没有参与过竞赛 / 实践活动,近两成的学生没有课程设计/论文写作经验,导致学生前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准备不充分,缺乏撰写高水平毕业设计(论文)的能力。借鉴基于研究方法论课程、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三个环节构建的本科毕业论文训练体系[4],建议高校将课程论文常态化、学年论文制度化。同时,打通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暑期社会实践,以及各类学科竞赛实践活动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关联,使毕业设计(论文)建立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
第三,优化管理,发挥教师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引领与监督作用。
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条件和质量保证。[5]高校要优化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境,一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另一方面精简管理程序,减轻教师负担,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中。同时,应认定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竞赛活动的工作量和业绩,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此相应,教师应进一步加强高校人才培养的责任意识,鼓励学生深入实地调研,开展原创性、应用型研究工作,在毕业设计(论文)各个阶段积极主动发挥作用,根据不同专业类学生需求和各阶段工作特点,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 参 考 文 献 ]
[1] 杨水根.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8(6):78-79.
[2] 何方永.高校学士论文抄袭的原因与反思[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1):68-70.
[3] 薛彩霞.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高教论坛,2011(11):56-58.
关键词:金融学 毕业实习 实习模式 实习管理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国际化,行业竞争日益加据。为了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各金融机构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实践和创新能力。作为金融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院校必须顺应这种需求,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毕业实习是整个大学期间教学工作中最系统的一次实践,是大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的一次预演,是他们参与实际工作、提高业务技能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为例,分析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有效途径,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业务素质。
一、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自1994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以来,一直在探索提高毕业实习效果的实习模式,目前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主要采取校外集中实习、“委托承包”实习、“就业”实习、分散自主实习四种模式。在学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实习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实习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使每一届的金融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1.学生缺乏实习积极性
通过对历年毕业生访谈记录看,基本上30%的学生缺乏毕业实习的积极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就业形势影响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根据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学生都放弃了毕业实习,把时间投入到找工作中去;另一方面,由于受就业难的影响,金融学学生择业由以前的“专业对口” 演变为多元化,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可能不从事本专业工作。这一部分学生认为既然不从事该专业的工作,就不必去耗费时间实习,这样势必影响一部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2)对毕业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本专业的实习能够认真对待,但仍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充分认识到毕业实习的重要性,认为实习环节可有可无,把实习当成是最后一次长假,没有进行真正的实习,利用弄虚作假的手段来应付教师的检查,例如,做假的实习鉴定、拼凑实习报告、抄袭实习周记。
2.实习接收单位热情不高
毕业实习已经成为每一位学生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阶段,但是现有的大学生实习基地在数量上都很难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更不要说在类型与实习生的专业和就业取向对口了。很多金融机构如银行不愿意接收大学生实习。其主要原因有:(1)接纳实习单位要抽出骨干力量来指导,给单位增加了任务,带来了麻烦;(2)有的实习可能要影响实习单位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增加工作的成本;(3)学校对实习单位不可能有很多的支援和帮助,单位和职工只是尽了义务,而无任何实惠可得。据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组对106家用人单位的调查,愿意接受大学生实习的占48%,不太愿意的占52%。
虽然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在武汉、荆州、洪湖等地有实习基地,但每个基地由于规模的限制一般只能接受8名学生实习,导致许多学生不能在金融机构进行金融技能方面的实习,而转向其他单位,。一些金融单位虽然接收了毕业生进行实习,但实习的金融单位主要依靠单个教师的个人关系进行联系和维持,学校没有进行资金和荣誉的投入,造成实习单位员工指导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金融业务(特别是银行业务) 对安全性、精准性方面要求很高,所以业务人员不会对实习生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更不会放手让实习生独立去操作一项业务,实习生更多的是承担一些辅的工作,比如引导客户填写表格或单据。这些实习内容与平常所学知识关联度不强,不能体现金融专业的特色,与学生的心理预期相差甚远,学生产生失望的情绪,难以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
3.毕业实习管理体制不完善
毕业实习应该是一种对用人单位和实习生都有收益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它不是基于人际关系的经验性、个体随机行为,不是学校和企业之间一种简单的“对口实习”任务,而是涉及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大学生的一种规范、系统的常规化制度行为。但就目前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学生毕业实习管理体制而言,存在不少问题,不能满足大学生素质提高和技能培养的需求,影响了毕业实习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1)实习时间选择不当,实习期间过短
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一般都在大四第二学期开学后的第四周开始,这个时期学生面临毕业论文撰写、找工作或研究生考试面试的压力,虽然有的学生认识到毕业实习的重要性,但没有心思参加;有的学生选择参加实习,但在实习期间精力不集中,在实习期间频繁请假,学生奔波于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既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又给实习单位留下了不良的印象。
一般学校统一毕业实习期间为四周,时间过短。实习单位认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学生是无法全面、熟练地掌握业务的,认为学生实习仅仅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所以不重视学生实习,对学生不会严格要求,尽心指导。
(2)缺乏完善的毕业实习考核机制,成绩不能体现实际实习情况
虽然在毕业实习管理办法中对师生在实习期间应履行的职责都做了规定,如要求“学生不得无故不参加实习,凡无故不参加实习的时间超过规定实习时间的三分之一者,不予评定实习成绩”,这些规定流于形式、没有具体的、量化的指标,对学生没有约束力。目前对毕业实习的考核首要标准是实习鉴定表是否有实习单位的公章和学生所提交的实习报告,对学生形成综合成绩,而对学生的日常实习表现没有体现在实习成绩中,这样给一些根本没有参加实习的学生提供了造假的可能。有的学生随便找个单位盖上公章、拼凑实习报告,最后形成一种不公平的现象:造假学生比那些踏踏实实实习的学生的成绩高。
二、提高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质量的措施
毕业实习在高等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促使知识向能力、素质转化的有效途径。要提高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质量需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毕业实习前的准备和动员工作
毕业实习前的准备和动员工作是毕业实习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各教学系应充分向学生介绍实习单位的性质及实习岗位对学生的要求,以便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缩短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距离感,降低学生对实习的恐惧感;签订协议书,实习前学校要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书,明确实习单位、学校、学生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发放实纲、实习计划和日程安排;对学生进行分组,并选出或指定负责人,负责人要切实负起管理与协调、沟通的责任,定期与不定期地向负责实习的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召开由院(系)主要领导参加的实习动员会,对学生进行动员,向学生宣布实习纪律、要求以及成绩的考核标准和办法,条件允许时,也可请实习单位的领导和有关人员参加动员会,从思想上、组织上和业务上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2.加强毕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大对毕业实习基地经费的投入
由于毕业实习基地一般都是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因此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减轻实习单位的负担,提高实习单位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目前实习单位的指导人员都是无偿提供业务指导,可以由学校设立优秀实习指导奖金,对实习单位出色的指导人员进行奖励,提高他们指导业务的热情。
三、重视与毕业实习基地的联系
目前,学院和毕业实习基地的联系基本处于平时不闻不问,临时突击公关的现状,每年等到学生实习之前才和实习单位联络,这样学院和实习基地之间缺乏交流,关系很疏远。学院应和实习基地建立一定的联系机制,并与实习基地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加强交流合作。如学校可以考虑定期召开实习基地联谊会,组织实习基地负责人座谈,听取他们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意见。学校还可以和实习基地进行密切的双向合作,利用学校拥有的科研、技术优势为实习单位提供相应服务,为实习单位培训干部和业务骨干,促进实习基地的发展。学院可以考虑聘请实习单位的专家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为学生做学术报告,参加学生论文答辩,不断巩固双方的合作基础。
3.完善毕业实习管理体制
(1)调整毕业实习时间
以往金融学毕业实习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开学后第四周进行,时间约1个月。考虑到学生这一阶段面临撰写毕业论文、就业、研究生面试等问题,学校应考虑适当调整毕业实习时间。学校可以将毕业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结束后的暑期进行,原因有三:其一,根据和学生的交流,每年暑假不少学生想找单位实习,但很少有学生如愿,如果学校安排学生在暑假进行集中实习,可以满足学生的愿望;其二,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在专业知识、动手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样学生还有一年的时间进行充实和提高,学生在大四学年的学习目的会非常明确,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其三,可较好地解决与找工作、毕业论文设计间冲突的问题,保证充足的实习时间和较高的实习效果。
(2)建立健全毕业实习考核机制
目前学生毕业实习考核主要由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意见两部分构成。对集中实习的学生来说有考核的依据,但是缺乏量化的指标,考核的随意性、主观性强,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建立毕业实习考核的量化指标,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对自主实习的学生来说,应加强对过程的考核,要求其提供实习单位的地址、联系人等情况,随时对他们的实习情况进行抽查;和实习单位进行座谈,了解学生的实习表现;要求学生通过电话或互联网每天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等。
参考文献:
[1]王海鹰.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毕业实习模式思考.中国校外教育,2009,(2):7
[2]华银峰,周贵勤.毕业实习:大学生就业的直通车.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3):36-37.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植物保护;
作者简介:侯明生(1952-),男,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从事植物病理学教学与研究。
国内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及农科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但由于相关院校的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因此,不存在统一性质的植物保护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依据华中农业大学的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认为,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是指那些政治思想过硬、敢于肩负时代使命,立足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勇于探索和解决植物保护相关的科学问题、实践问题和社会问题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并据此建立了一套植物保护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包括植物保护核心课程、植物保护实践认知、创新能力培养、科学人文关怀体系建设四个方面。
一、植物保护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一)精炼教学内容,跟踪专业科学前沿
宽厚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人才培养的原动力。培养体系重点对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和植物检疫学等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将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和植物检疫学等课程的学时分别压缩至48学时、40学时、48学时、40学时、48学时和40学时,大力倡导学生课外自学。强化了夯实基础知识、注重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科传统经典理论与学科前沿进展相结合,反映学科发展动态,注重以现代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进展解释传统植物保护学问题。例如,利用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阐述植物症状形成机理、将分子诊断技术引入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将微卫星标记技术引入迁飞性害虫的教学和结合雷达监测技术讲解迁飞害虫的迁飞机制等。
(二)重视专业教材建设,注重精品课程建设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教师团队承担了国家精品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等编写工作,担任主编《普通昆虫学(第二版)》(雷朝亮、荣秀兰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农业植物病理学(第二版)》(侯明生、黄俊斌主编,科学出版社,印刷中)、《植物害虫检疫学》(杨长举、张宏宇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植物病害检疫学》(洪霓、高必达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城市昆虫学》(张宏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食用菌栽培学》(吕作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昆虫生态学与害虫预测预报》(张国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2)等,担任副主编的教材有《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二版)》(谢联辉主编,科学出版社,印刷中)、《植物病理学原理》(宗兆锋、康振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园艺植物病理学(第二版)》(李怀方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和《昆虫学研究方法》(赵惠燕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等教材。同时,加强主干课程的网络化教学建设,其中普通昆虫学课程和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和植物检疫学课程为湖北省精品课程,以这些优秀教材为核心构建的精品课程不仅证明了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为广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扩充了广阔的自学空间。
(三)优化专业师资队伍,强化年轻教师培养
自2007年以来,植物保护专业先后新进教师26人,其中教授两人;学院面对海外聘请了“楚天学者”讲座教授五人。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和农业昆虫学等主干课程组建了优秀的教学团队,每门课程均有三名以上的主讲教师,并至少有一位教授担任主讲,原则上允许专业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主讲专业教师。如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团队由姜道宏、李国庆、程家森、谢甲涛和张静等五位教师组成,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团队由侯明生、黄俊斌、罗朝喜、蔡丽和郑露等五位教师组成,普通昆虫学的教学团队由雷朝亮、牛长缨、周兴苗、付新华、朱芬、朱智慧和杨凤连等六位教师组成,农业昆虫学由张宏宇、王小平、华红霞和吴刚等四位教师组成。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实行了导师制,如姜道宏教授和李国庆教授分别负责指导谢甲涛博士和张静博士的教学工作,侯明生教授和黄俊斌教授分别指导蔡丽博士和郑露博士,青年教师随堂听课、观摩。青年教师必须参与实践课程教学、课程实习、生产实习等,并将青年教师是否参与实践活动作为年终考核及职称评定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植物保护实践认知体系建设
(一)建立作物生产实习课程体系
该课程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种植稻、麦、棉和油菜等重要农作物,调查病虫害发生,获得了解农作物生长发育及病虫害发生流行规律的实践机会。作物生产实习课程教学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耕种实践,安排在大学二年级进行,贯穿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病理学和农业昆虫学及其实验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课题组组建了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立和探索了田间教学方法,如现场指导、评比、邀请知名教授现场教学等。课程要求紧扣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实时关注国家农业生产,根据病虫害发生动态和气象因子等对作物的影响,阐述植物保护专业及农业科学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学习植物保护专业的自豪感。2009年王小平等就该课程建设及运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9]。
(二)重视强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将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普通昆虫学实验、农业病理学实验和农业昆虫学实验等实验课程设立为独立的必修课程,加强了学生对理论课程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知识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在专业理论基础课及其实验课结束后,教学安排长达三周的野外条件下的植物保护专业基础实习课程,为学生提供独立、完整的时间进行实践。该课程在湖北省大别山区进行,对当地常见昆虫及病害进行考察,并采集、制作和鉴定标本,培养了学生连续实验和观察能力,加强和巩固了学生的植物保护专业的基本理论,同时也培养了其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植物保护专业的大学生科研活动与专业教学紧密相关,而课程教学是大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的主渠道,可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指导。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植物保护专业教师经常会结合经典实例阐述重要的科学发现,在锻炼学生科研思维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植物保护专业科学研究的真实印象。结合理论课程的教学,植物保护专业配备了充足的实验课程和完善的实验条件,保证学生能独立地完成一些基本试验,如在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柯赫氏法则,学生需要完成病害标本采集、病原菌分离纯化、接种观察病害症状和病原菌再分离纯化的整个流程,既加深了学生对病理学基本理论的认识,也锻炼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形态观察和ITS序列测定等技术鉴定病原真菌,不仅涵盖了传统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也引入基础性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这些课程教学及其科研活动,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为他们今后从事更多的科研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四)坚持和重视校外生产实习
为了加强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教学建立并长期坚持毕业生为期两个月的生产实习制度,完善实习内容和过程,规定每位学生必须坚持深入基层的工作制度。在学生实习方式上,按照专业特点和学生个人特点的发展进行实习单位的分配;在实习单位的选择上,采取自主选择实习单位实习和集中安排实习工作的管理方法;建立了一支由多学科、多技能、责任心强的教师组成的校内教学导师队伍,并聘任了一批植物保护技术人员、科研院所专家、企业家等做校外指导教师,明确了学生实习单位及校外指导教师的责任。同时,华中农业大学加强各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充分保障专业实习的教学质量和校外生产实习的顺利进行。从1972年开始,植物保护专业坚持让学生下基层实习,40年来从不间断。植物保护专业这种生产实习的模式在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农学专业和植物科学技术专业得到了大力推广,对学校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实践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将对我国农业高等院校的实践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
(一)建立高端人才培养新模式
“硕彦计划”是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设立的一种旨在培养植物类科技高层次拔尖人才的探索性培养模式。该计划根据学生自主报名的原则,从一年级本科生中选拔一批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且具有良好学术潜质的学生进入教师的实验室提前接受学术科研的思维和技能训练;大学三年级结束时进行最后一次考核,合格的学生根据意愿于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通过实施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贯通培养方式,不断优化办学资源的育人效能,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力培养植物保护专业创新型高端人才。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那些参加“硕彦计划”的学生在创新欲望、能力和自信力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提高。2010年以来共有两个学生团队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资助,主持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8项;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荣誉和奖励主要有校级三好学生标兵两人,十佳大学生两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研究生录取比例为45%。
(二)鼓励本科生申请创新性科研项目
培养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和实践操作能力一直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培养体系中的重点之一。华中农业大学高度重视开发性实验教学工作,出台了多项重要举措,如制定了“华中农业大学各类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管理办法”,要求各级各类实验室应根据“资源共享、对外开放”的要求,在保证完成教学、科研及研究生培养等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面向本科生开放,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使用效益,积极为培养优秀人才服务。植物保护专业教学也针对本科生提供了多种类型的机会进入相关实验室从事科研活动。如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SRF)给了大学生一个实践与科研的机会,申请者根据个人的兴趣及爱好,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撰写申请报告,并通过答辩和专家评审进行立项。立项后,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所有项目都必须进行中期检查和结题检查。SRF项目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开发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措施,2011年和2012年植物保护系SRF立项分别达到12项和20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显著,获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银奖一项,“湖北省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二等奖各一项,湖北省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一项,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一项。
(三)加强毕业论文研究过程管理
一般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始于第四学年,现已将选题时间提前到大学第二学年结束至第三学年开始。为了使学生能更加系统地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植物保护专业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求严格,每位学生必须在大三阶段进入教师的实验室。在选题时向学生公布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及拟定的课题名称,供学生自由选题。学生与指导教师联系、沟通后确定研究方向,自主查阅相关文献,确定研究题目、内容和研究方案,进行预备性试验等,进入开题阶段后,学生将在教师或高年级研究生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研究,直至撰写研究论文和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导师对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进行指导。答辩时成立答辩委员会,严格要求毕业论文答辩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能真正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且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敢于创新的科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自首届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以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学生有七篇优秀论文获一等奖、六篇获二等奖、12篇获三等奖、九篇获优秀奖;此外,2005年至今,共有17篇论文获湖北省毕业论文创新奖。
四、科学人文关怀体系建设
(一)搭建“教授接待日”活动,指点学生奋斗目标
学院创建了“问学斋———教授接待日活动”,突出“问学”与“导学”两个方面,倡导师生平等对话、自由畅谈,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帮助大学生启迪智慧、开阔思维、广博知识、提升内涵。通过专业教师与学生的问学交流,一方面学生可以了解到植物保护专业领域最新的科研动态、学科未来的发展前景等。另一方面教师在科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人生经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培养学生学术热情和科研兴趣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问学斋活动”从2008年开展至今,举行了22期植物保护专业相关的教授接待日活动,植物保护专业16名教授,两名外聘“楚天学者”,以及一批副教授和讲师走进“问学斋”,面对面地与本科生谈科学、话学风和谈人生等。有的教师多次参加活动,参与活动学生近2000余人次。“问学斋”为师生互动开辟了新的途径,在校内已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多次被《湖北日报》《人民网》《凤凰网》和《楚天金报》等媒体重点报道。
(二)创办“三农讲坛”学术报告活动,开拓大学生国际视野
为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院启动“三农讲坛”大学生学术报告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和企业家等来学院面对本科生讲学,讲述学科前沿研究进展、讲授自我成长历程,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有效补充传统课堂内容的不足,提升大学生整体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实现学术育人。一方面,积极邀请学界专家和岗位科学家开展前沿讲座和特邀报告、推荐优秀博士生开设“博士讲坛”、联络杰出校友来校开展“校友讲坛”等,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三农讲坛”的形式与内容。近两年以来,“三农讲坛”共举办与植物保护相关的学术报告49场,邀请到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韩国等近百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邀请国外专家开设了全英文讲授的暑期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为超过三千人次的学生奉献了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这些讲坛活动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供了重要参考,提升了他们对未来发展的向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认同和大力支持。
(三)师生共建植物保护协会,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植物保护协会的宗旨是“以趣味让会员愉快,以知识让会员认可,以实践让会员成长”。除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外,教师也是该协会的重要会员,为学生提供经费支持和专业知识支撑。植物保护协会关注农业科学,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意识,服务“三农”。协会积极开展内容多样、形式丰富的植物保护实践活动,如开展走进实验室、走近科学家、走进科学活动,不定期邀请院系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研究生座谈;举办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如“狮山行,标本集”和“小型书签”制作等活动;走进校外的农业部门、农资企业以及周边农村服务“三农”开展科普活动;参与解决植物保护的实际问题,这些活动协会将科技创新和学术活动紧密结合,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为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拓展大学生植物保护方面的知识体系,提升大学生自主思考科学问题、自主学习和勤于实践的能力,推动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进程。
(四)注重“以人为本”,建立人才管理保障体系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当前,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西南石油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紧扣时代主题,制定了以“在坚持育人为本,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相融合,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使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和谐发展,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大学生的价值理性和创新能力”为基本目标;以“方向性、主体性和层次性原则”为遵循原则的文化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加强组织保障,建构文化素质教育领导和运行机制
西南石油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领导重视,机制健全。成立了分管该项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全面推动学校该项工作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管理体制,实行分工负责制,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任务分解,并将该项任务纳入工作考核,为工作所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2.加强高校间的基地互动,促进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
西南石油大学借助四所院校(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共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平台,联合举办大学生科技、学术、文艺等文化方面的交流,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加强校际间的联通、协作,发挥所长,各尽其能,取长补短有效促进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
3.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提升文化素质教育的效果
西南石油大学利用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成功将两者结合,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绩。具体有以下四中做法:第一、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平台,在各学院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二者相互渗透,共同推进;第二、加强网络建设,通过微博等新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第三、通过“安东论坛” 、“我的中国梦”等系列主题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融合;第四、加强学生公寓管理站建设,促进文化素质教育与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有效融合。
4.建立和完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将校园与社会连接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西南石油大学不断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完成了“专业知识生产实习、社会责任暑期实习、勤奋励志创业实习”三位一体的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截至目前,学校分别与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等230余家企业签订生产实习协议,送出在校大学生12000余人次进行生产实习;暑期社会实习由校团委集中组织选拨优秀的在校大学生组成暑期社会实践队进行“支农、支医、支教”三下乡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教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学校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实习,校联合招生就业处、团委、科技园、经济管理学院四个部门成立辅助大学生创业的组织机构“创业者联盟”,通过为学生提供政策、场地、管理技术支撑以及联合当地政府免费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的方式鼓励大学生创业,为工科同学专利或技术的转化提供后勤保障,也为文科类同学灵活就业创造条件。
5.构建 “第一、第二、第三课堂互为交织”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第一、学校在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设立文化艺术学校,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无缝结合”。为具体落实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全面提升我校大学生文化素质,学校于2010年3月成立了“文化艺术教育学校”。该学校的创立旨在重点突出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和个性培养,对教学计划中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给予重点扶持,有效落实“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无缝结合”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文化艺术教育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模块,即:人文素养和艺术欣赏。旨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审美品位。教学活动也主要分由两种模式来进行,一是文化艺术类课程讲授及培训,一是文化艺术类系列讲座。文化艺术教育学校对全校全日制学生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同时,文化艺术教育学校在每周末或工作日晚上安排1—2次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其间,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校演讲,内容涵盖人文社科、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使学生在聆听中与大师对话,在思想的碰撞中点燃更耀眼的火花。
文化艺术学校组织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由分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学校党委副书记任校长。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将大学生课外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艺术学校的活动。
第二、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第三课堂。课堂和活动做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两个重要载体都有其共同的不足点,就是不能从细节着手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学生实际生活中。因此,学校设立学生工作公寓管理站,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第三课堂,将所有与学生有关的党建、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等重点工作的重心前移真正做到一切从学生出发,切实为学生服务。
6.创建和谐校园,保障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育人环境
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对大学生的文化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通过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校园生活、塑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等方式,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它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7.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评价机制
建立文化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界定文化素质教育基本内容、基本范围以及明确发展方向的和趋势的重要方式,是确保我国高校顺利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西南石油大学在导向性、整体性、持续性和灵活性原则的基础上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组织领导与条件保障、师资队伍建设、文化素质教育开展的途径与方式、实施效果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对其效果进行定期测评,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为该项工作过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为确保评价效果的客观性,评价指标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学生本身就是教育的主体;另一方面,评价的主体还引入了毕业生用人单位,将其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作为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指标,这符合市场经济的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西南石油大学创新文化素质教育的模式,适应新时代国家对高校提出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为各高校特别是工科院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庞洁丽.建设创新型国家视域下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硕士论文2011.5.
[2] 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校的核心使命(大学·问道)人民日报 2012.09.08.
[3] 周远清.素质教育是体现中国教育方针性的教育思想[J].中国高教研究,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