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化学课程论文范文

大学化学课程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化学课程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学化学课程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课程因素

当前我国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系统、行为系统、价值系统的内化不足上。而之所以如此,又与当前我国大学课程设置不无关系。由此,本文主要想就当前我国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之课程因素做一简要分析,并就如何改进当前我国大学课程设置,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这一问题提出部分不成熟的看法。缘于人们对课程的认识不一、所指不同,特对课程这一范畴做出如下三点限定,以免引生歧义:其一,本文的“课程”主要指“在学校情境中、以静态方式存在的、除去具体课堂师生教学活动之外的学科、经验、活动方案等”,它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类,前者主要指“作为教师与学生教学活动之基本依据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及教材等”,后者则主要指“物化形态上的校园建筑、活动场所和观念形态上的校园氛围、人际关系两类等”。上述界定是对国内廖哲勋、施良方、吴康宁、董泽芳四位教授关于课程界定的综合,分别参见:廖哲勋.课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59;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72-273;吴康宁.课程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4;董泽芳.教育社会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58。其二,课程是学校教育中师生“教”、“学”及二者交互活动的基本依据,在教育业已制度化的今天,课程的教学至少已与教师的教并驾齐驱。其三,课程乃文化之文化,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根本特性在于其文化传承的工具性,它“充当着文化传承的工具角色,并且课程文化的主体地位正是由它作为传承文化的工具而获得的”[1]。在简要表明笔者对课程及其包含内容理解之后,下面就按上述维度来对当前我国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之课程因素作别类分析。

概而言之,当前我国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之课程因素主要有二:

1-显性课程体现传统文化的科目比例、课时少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大学课程的结构通常以专业为单位,由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部分构成,之后进行了改革,开始在大学低年级开设通识教育课程[2]。高等院校的文化传承与通识课程休戚相关,尽管限于资料收集能力,笔者没有查阅到国家关于大学课程设置具体统一的课程计划(或许由于各高校性质、类别、程度不同,国家确实也没有就此做出明确规定或限制),但综观我国大学通识课程的设置,主要特点有二:从结构上看,主要由公共必修课和素质教育类选修课两部分构成;从内容上看,主要以公共必修课为主。从国内已有学者对大学通识课程问题的研究来看,当前我国高校的传统文化传承情况似乎比中小学更为欠缺。一是公共必修课多,素质教育选修课少。在公共必修课中,我国主要以政治、外语、体育、计算机、军事理论为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尤以两课和外语为最。有研究表明,“北大、武大、厦大、南大、陕师、上交、汕大等八所高校的素质选修课程占通识课程的比例不足30%,并且其两课和外语占公共课的平均比例高达66%左右”[3],素质教育课程不仅比例小,而且大多还是选修课。二是公共课内容庞杂,真正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与课时少。那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素质教育课程,除在形式上是“选修”之外,其内容也相当庞杂,几乎囊括了所有自然、人文、社会、艺术、基本技能等领域,并且各校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关涉传统文化内容的仅为其中很少一部分。以北京师范大学2005~2006年度下学期的课表为例:该年度本科生公共必修科目共计31门,周总课时数为138节次,关于人文社科的有7门,而7门人文社科中真正关于中国文化的只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门,且课时只有4节次,所占科目和课时比例分别为3%和2%;本科选修科目共计95门,周总课时数为476节次,其中关于中国文化的有14门,周总课时为28节次,所占科目和课时比例分别为14-7%和5%;研究生公共必修科目共计15门,其中关于中国语言文化的为0;研究生选修科目有35门,除长拳、太极拳、乒乓球等体育类项目外,关于中国文化的几乎没有[4]。三是国、外语比例严重失衡,外语具有超值化倾向。许多高校都十分强调外语的必修性并将其作为公共必修课予以明确安排,而对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大学语文等诸如国语的课程不够重视或语焉不详。不仅如此,外语科还在课时上呈上升、在考核上呈从严趋势。这一点,只要随意查阅一下当下各大学实施的课表及对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的强调便可一览无遗。

2-隐性课程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因素、内容少

隐性课程传统文化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物化形态和观念形态两方面,由于观念形态的隐性课程主要与学校中的师生、生生人际交往活动及学校各项制度相关,笔者曾在其它场所已做论述[5],因而,此处主要就物化形态上隐性课程的传统文化缺失情况作一阐述。概而言之,主要有三:一是校园建筑日益物质化,缺乏传统学校气质。大学作为传递知识、陶冶性情,锻造人格的场所,应该具有一种特殊的学校气质,校园建筑应以一定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作支撑,要与历史对话,正如芬兰建筑师奥尔托所言,“纵然只残存一座烟囱也应围绕这个遗迹来重新建设”[6]。但近年来,在市场化的影响下,许多学校不管国家和自身是否具有经济承受能力,也不问教学与科研的实际需要,把商业性建筑的处理手法照抄照搬到学校建筑中来,日益物质化,遍地透着官僚气息和铜臭味,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二是校园环境日趋商业化,缺乏传统文化氛围。如果说大学的独特气质在于其精神而非物质性,那么学校的内涵则体现在其文化上。但现在我们的校园受西方的影响很大,不仅对已有古老建筑的爱惜不够,随意拆毁,而且新建校园又不注意采用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却仅为追求时尚而耗财费力。“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为这是一种明显地代表着文化衰落、乃至灭亡的现象”[7],因此我们的大学应该注重文化性的生成。三是活动场所日渐机械化,缺乏传统人文关怀。如今的学校在活动场所方面愈发表现出机械化特征,缺乏传统的人文关怀。教学场所由于其活动主体更多的是师生或生生之间的“人”,因而,其“机械化”程度还不算明显,但后两者就不一样了。尤其是运动场所,如今的大部分学校都在一系列达标评估中,不断地圈地,购买设备,受西方的影响,各式各样的锻炼器械被源源不断地充实到大学的各个运动场所,那些所谓的个性化锻炼设备似乎都是为个体运动所准备的,即一个人面对器材并操作器材,继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然而,这种场除了听到锻炼者对机器设备“做功”时所发出的刺耳响声、使肌肉组织变得不一般外,似乎对人的心境陶冶并无多少良效。同时,生活场所诸如食堂、宿舍等也都是为个性化设计的,不断地强调个体的空间,而相对忽视学生之间的交往,加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的限制,使得在校学生的生活毫无生机可言。

那么,如何通过课程来加强大学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笔者以为措施有二:

1-改进课程设置,细心呵护显性课程中之传统文化内容

首先,在课程目标上,应充分挖掘并体现传统文化因子。从纵向上,应将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要求逐级内化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当中。课程目标的陈述不能过于宽泛笼统,教学目标的陈述则应越细越好。具体情形我们可以参照美国课程学专家伊劳特(M.R.Eraut)提出的课程目标密度公式。伊氏曾就课程目标密度提出过一个公式,即课程目标的密度的指数=所列举目标的数目/列举出来的目标所涵盖的课时,并认为,一般目标应以不到1/50为好;课程目标应以1/5为适中;教学目标则应在1/2到1/6不等。参见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7。:课程目标的密度的指数=所列举目标的数目/列举出来的目标所涵盖的课时[8](P97)。特别要注意非人文社会学科传统文化因子的挖掘与利用,如在教授勾股定理和黄金分割点时,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美;在讲解宇宙万物现象的物理现象时,也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天人合一”。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有待我们的学科教学法专家进一步深入研究。从横向上,应将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要求分别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的方式纳入到各学科文化传承之内,将课程目标一分为三地综合表述之。如国史一科,不仅要明确要求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识记的基本史实,还要培养其对中国历史的感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中国文明的认同。国文一科,不仅要规定在单位时间内古典诗词美文阅读、背诵的数量,还要使学生由此认识到中华文明的精深博大,从而培养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自然科学,除基本的科学知识之外,也应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精神等有所了解。

其次,在课程结构和类型上,应调整并增加传统文化的学科和课时比例。在课程结构上,应改变当前我国大学人文社会学科比例偏低的状况,在平衡自然、人文、社会三类学科科目比例的前提下,确保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在通识课程中对半开的比例,将汉语类(如大学语文、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和国史类(如国史大纲、国学概论等)科目作为必修课予以开设,并赋予传统文化科目一定的课时量。在课程类型上,从总体上遵循以学科、授受、显性、必修课程为主,以活动、探究、隐性、选修课程为辅的原则,在具体操作上应以选修、活动尤其是探究课程为主,因为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对传统文化的某一领域已表现出某种倾向性,并能就传统文化中某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做出自己的评价与判断。

再次,在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上,应拓充并加深传统文化知识素材。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要将那些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知识、道德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选入教材,从古代的蒙学教材、儒学的“四书”、“五经”以及先秦诸子的文本中选取出一些经典之作,将其纳入国语教材;还要注意内容的社会贴近性,使所选内容与当前国人的日常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如思想政治科应选取那些能够部分抑制当前过分功利化、个人化的传统伦理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国史科要选取那些与当今政治、经济、社会领域重大问题密切相关的史实,等等;更要注意所选内容的可读性,使篇幅和内容短小精悍。在教材编写上,应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编制形式,除在总体上坚持传统文化学科教材的编制以“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直线式与螺旋式”[8](P106)三种形式相结合为原则外,还要在具体操作上有所区别,如国文语一科,应采用螺旋式、心理顺序编制原则;中国历史一科,应采用直线式、以历史发展本身的逻辑顺序来组织其内容,特别是在中学开设过的中国历史,大学阶段不能简单重复,而应予以实质性的拓展;思想政治一科,应采用心理顺序,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按自身、家庭、他人、国家、社会逐次拓展的方式来进行编制。对此,传统文化中关于“修齐治平”的伦理规范渐次养成模式应该优于自小学到大学均为清一色的马克思基本原理内容螺旋扩展模式。

2-完善校园文化环境,养护隐性课程中之传统文化氛围

首先,要整体改造学校布局,适度遏制当前各校普遍存在的“非学校化”建筑运动。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而言,不仅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例,就各级各类学校的建筑规模、投资预算及相关标准做出明文规定,对各超标学校建筑应给予相应处理,使其明了物质条件的优越给传统文化传承带来的负面效果,还要反思正在或业已进行的各项“学校评估达标”活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其制定的“达标”细则是否符合现有国家和各地经济发展实情。就各学校而言,不仅要合理布局,充分体现学校的传统人文气息,自觉抵制校园建筑商业化倾向,还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营造静态的校园环境来赋予学校以传统人文气息,如在学校适时之处建立一些楼台亭阁、花草树木、雕塑圣像等以精雕细刻具有传统人文精神的学校“艺术景点”,在图书馆、阅读栏、各楼廊墙壁等地尽可能镶嵌上中国传统格言警句和书法、绘画等作品,以最大限度地凸显具有传统人文精神的学校“人文景观”,等等。

其次,要全面开展各项活动,克服当前学校只关注学生“认知模式”的文化传承格局。不仅要在校内组织开展多种文化传承活动,如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板报、广播站、班级团队,结合各种纪念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组织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围绕传统文化开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书画展览、各类征文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自己选编并背诵一些传统名言警句,以警示自己、教育他人等;还要开发地方和校本课程,挖掘周边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景点,从愉悦中自然浸润并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形成对民族文化的崇敬感和自豪感,其间最为重要的要对上述活动的具体实施制定出评估方案,切实督促各校开展上述隐性课程文化传承活动。

再次,要着力传承优良校风,精心打造学校师生的传统精神人格。在内容上,可以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孝、忠、信、恕、勤、俭、毅为准绳,来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与交往活动;在形式上,则可采取“三段螺旋式”的人格养成模式,即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格养成,第一阶段可以《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作为一名社会公民的基本品质,主要解决做“人”的问题;第二阶段可以传统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主要解决如何做一个“中国人”的问题;第三阶段可以时代要求的“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及与他人一起生活”[10](P76-85)和“培养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创造性、培养培养社会义务的态度、培养完人”[10](P183-192)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兼具传统人格精神和新时代品质的现代复合型人格,主要解决如何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的问题。在方法上,则应注重教职员工的榜样示范。教职员工特别是授课教师不仅自身要以传统文化精神来行为处事,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做出表率。还要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切实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对那些有悖传统美德或文化精神的人与事进行

有效监督,在校园内弘扬倡导传统人格精神。

[参考文献]

[1]范兆雄.课程文化发展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9-45.

[2]王伟廉.中国高校课程体系改造的历史、现状及展望[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7,(4):58.

[3]陈晓红.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毕业学位论文,2006:229-231.

[4]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服务中心.2005-2006年第2期课程表[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2005.

[5]容中逵.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关于中国传统“师道”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7,(1):88-97.

[6]转引自张卫宇.浅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及校园建筑文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4):82.

[7]阎利雅.学校文化的环境:空间文化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5,(8):28-30.

[8]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8.

第2篇

大学体育教育主要通过大学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来实现,但二者存在各自的困局。大学体育课程方面。从大学体育教材与初高中体育教材的对比可以看出,除健康教育知识模块增加外,教学内容基本重复初高中的技术学练,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以篮球项目为例,许多学生在中学已经掌握了如“三步上篮”等基本技术。进入高校,他们需要运用这些技术,享受篮球带来的快乐。但是当前高校由于选项教学班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仍需重复基本技术教学,这就导致部分技能强、喜欢篮球的同学,反而不喜欢篮球课。课外活动方面。大学体育区别于高中的地方在于:各类体育社团、俱乐部组建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内容更为丰富和个性化。这类社团和俱乐部,有的具备体育专业人员的指导,有的则较为松散,但总体上讲,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无法发挥其潜在的教育、文化价值。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已经在尝试进行改革。世纪之交时,王宗平先生应景于健康理念,发表多篇文章提出增加理论课时的改革思路;同时提倡按体育项目进行教学俱乐部的模式。目前,大学体育课程多数按项目开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时间、项目和教师。这种“三自主”选项的模式,解决了兴趣上的差异化,但没有解决水平上的差异化,即对于同一个项目仍有兴趣的同学很难满足他们更高的需求,这部分学生往往到社团和俱乐部中去寻求满足,但是社团和俱乐部的组织管理水平不够,而且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因此,有学者提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但遗憾的是这一理念,并未有实践与操作层面的具体举措。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教学俱乐部也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也罢,都没有跳出课堂教学的范畴,大学体育系统里,是否有课堂教学之外,具备大学体育教育功能的模式?2012年崔树林教授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提炼出“三元一体”大学体育课程发展模式。该研究在认清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基础上,强调发挥社团和体育俱乐部的教育价值。课堂教学是实现体育教育的根基,此无可置疑。但是,课堂教学之外,大学体育俱乐部活动同样可以实现体育教育的功能。本研究认为,在高校学分制的背景下,既然大学体育俱乐部能够实现教育功能,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更丰富的体育知识,身体可以得到更为充分的锻炼,还可以培养更为持久的体育兴趣,完全可以授予学生学分,进行课程化管理,而且进行课程化管理之后,其潜在的教育价值将能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聚焦大学体育俱乐部的课程化管理,如何能够在实践层面有效推进大学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从而充分发挥大学体育课堂所不具备的教育价值。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2.2逻辑分析法

2.3专家访谈法

2.4案例分析法: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体育俱乐部的运作和管理为实践平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将篮排足乒羽网六个项目,以八个二级学院为单位组建联赛,每个球队设有经理,各自的队名、队服、队旗等标志。联赛贯穿整个学期,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组织、管理和运营。

3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3.1定位大学体育俱乐部的育人目标

以往大学体育俱乐部仅仅定位于学生自组织、自管理、自娱自乐的性质明显,因而在组织管理上表现为松散性质。但是,作为大学体育系统中的一部分,大学体育俱乐部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较之体育课堂而言,大学体育俱乐部在学生身体健康的促进上更有效果、在体育技能的提升上幅度更大、在体育兴趣的满足上更为彻底。最为重要的是,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还有精神层面的培养,大学体育俱乐部在这方面,因其活动的丰富,较之体育课堂更能培养学生如意志、竞争、团队等层面的精神素养。因而,大学体育俱乐部的目标定位,不能仅仅是自由玩玩而已,其具备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潜在教育价值。只要具备有效的组织管理,学生就能从中得到更为全方位的体育素养提升。大学体育俱乐部的目标应该符合大学体育教育的定位。在一般性锻炼维护学生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应以强健体魄为目标。重点在于强健方面,即通过强度更大的身体活动来刺激学生身体能力的提升,达到强健的目的。只有在强健目标的指引下,经过长时期的坚持,才能在未来扭转学生体质下滑,实现增进学生体质的目标。除了身体层面的目标之外,大学体育俱乐部还应通过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如竞赛等,在实践中锻炼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如敢于挑战的勇气;落后时或遇到困难时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为团队的胜利无私奉献的合作精神等等。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有专业的体育教师来指导。体育精神是一种在实践体验中才能领悟的精神价值,体育教师能够通过自身的经验来教育学生,通过类似的实践体验来帮助学生提炼总结,反思各种精神价值,达到潜移默化的精神熏陶效果。除了身体层面与精神层面的两大主目标外,大学体育俱乐部还有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两种衍生教育价值,即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此两种教育价值,需要有主动的目标设置与之对接。因而,大学体育俱乐部还应有两个衍生目标,一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组织、管理,乃至运营整个赛事。让大学体育竞赛产生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模仿国外的大学联赛,如NCAA(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等;二是以打造体育文化平台为目标,体育俱乐部的竞赛活动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营造一种校园的体育文化氛围,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可以带动更多的学生热爱体育,参与体育、从而实现大学体育育人的价值和目标。

3.2建立以联赛为平台的俱乐部内容体系

大学体育俱乐部在身体与精神层面的目标,需要有实践活动的平台与之对接,才能保证目标的实现。体育活动最佳的实践平台在于竞赛,在竞赛中学生的兴趣投入最大,身体活动的强度不仅能够维持健康的需要,更能够向强健的方向推进。在竞赛中,学生要面对竞争、胜负等情境,这是修炼精神素养的最佳平台。以往常规课堂教学内容体系中,也有竞赛的134安排,但因学生水平、课堂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发挥竞赛作为教育平台的深层价值。另一方面,当前大学体育体系中,也有课外竞赛体系。这些竞赛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相对高水平学生对于体育的需求,但这部分校队层面的受益对象,相对于庞大的体育爱好者来说,比例太小。而且这些竞赛设计没有突出教育目标,加上组织管理相对松散,并未发挥出联赛平台的影响力和教育价值。在课程化管理思路下,提出“以联赛为平台的俱乐部实践内容体系”,以期在提升学生综合体育素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首先,从锻炼次数上看。就目前大学体育课程设置而言,所有球类项目,均可以采取联赛的方式。以篮球项目为例,以校内二级学院为单位组队,模仿NBA的方式进行常规赛和季后赛。以八支球队为例,先进行为期7周的单循环常规赛。后用5周时间进行淘汰季后赛,至决出总冠军。被淘汰的队伍,转入一周一次的技战术学练环节,联赛贯穿整个学期。平均每支球队一周一场比赛,次数约等于体育课;其次,从锻炼效果上看,球员每场比赛的强度远远大于体育课程的强度。这种锻炼效果超越了身体的保健层面,实现了强健体魄的目标。另外,学生为了赢得比赛还会在场外进行锻炼。因而,在强健的目标上,联赛平台的整体效果远远优于体育课堂;最后,从学生兴趣上看,常规课堂的技术学练,相对枯燥。以联赛为平台的实践内容体系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学生为了赛场上的“英姿”,往往会主动请教师长,如何能够控球更好,突破更快,投篮更准。即使知识性更强的规则、战术等纯理论内容,学生也因为有实战比赛的需要而更具有主动性。甚至赛场外的同学粉丝也变得更加专业,这种专业也是大学体育教育的成就之一。以联赛为平台的内容体系,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既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实践平台,又在课堂教学以技术为主的基础上,深化了规则、战术,甚至文化等理论性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地理解体育,从而为他们将来的体育活动,或者体育欣赏打下基础。

3.3认定学时、学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

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体育活动,以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为主,另有兴趣的同学可自愿参加各类体育社团或体育俱乐部。体育课程是大学体育教育的主要手段,可授予学分。体育俱乐部、社团等作为课外活动,学校支持开展,但不认定学分。这种教育管理模式有其成功的经验,且仍需长期执行,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创新的可能。结合实际操作经验,提出在此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对体育俱乐部的管理,认定其学时,并授予学分,以发挥其潜在的教育价值。经过课程化管理的大学体育俱乐部甚至可以弥补部分体育课堂教学在体育教育功能发挥上的局限,实现更为综合的育人目标。下面从几个具体的操作性层面,分析其可行性与实践价值:第一,健身价值层面。以体育俱乐部联赛平台对接课程内容,在强健体魄的效果上优于体育课堂。俱乐部联赛体系平均每周一场比赛,时间上等于体育课,但竞赛的强度远大于课堂学练。加上学生为了比赛自发组织的训练,无论是质上,还是量上,其效果均优于体育课堂。第二,知识学习层面。俱乐部联赛也是体育知识学习的过程。以认知性知识而言,联赛中学生要学习的是各项体育竞赛的规则、战术,体育竞争的精神,甚至仪礼。这些是对常规体育知识的深化和补充。以操作性知识—运动技术而言,俱乐部联赛对于学生在技术水平和掌握程度上,都要高于常规课堂。第三,精神培养层面。大学体育教育最难也是最宝贵的地方,在于对学生体育精神的熏陶和培养,俱乐部联赛中,学生会更多地体悟到胜负的概念,尤其是如何面对失败。还有团队精神方面,学生始终在进行团队合作,而且这种合作的效果马上会通过比赛反馈给他们,加上老师的引导,可以真正帮助他们理解团队合作的真谛。第四,综合能力层面。俱乐部联赛平台的建立,需要有效能的组织和管理。整个联赛设有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老师在担当教练任务之外,只负责整体的设计和监督,具体操作由竞选或选的学生负责。每支球队有专门的经理来管理。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能够为将来的求职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从以上四个方面来看,课程化管理的俱乐部联赛,完全是体育教育的过程,符合授予学分的原则。体育俱乐部学习所获学分,可等同于常规体育课的学分,纳入到大学体育课程计划中去。学生在大学体育的教育系统中,将会有更大的选择空间。配合上有效的考核,将会进一步督促学生的体育学习。通过对于学时的认定,教师的积极性也会更高。因而,认定学时、授予学分可以全方位保证俱乐部联赛教育功能的发挥。

3.4明确指导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以往大学体育教师的定位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但课外指导往往停留于字面上,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依靠教师的责任感无偿付出,并非长久之计。课外的概念本身就意味着可以不给教师记工作量。但事实上,体育社团和俱乐部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如果没有工作量方面的计算和设计,教师必然积极性不高,进而会影响整个教育功能的发挥。因而,体育俱乐部的课程化管理,必须明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把教师指导俱乐部合法化。学生在体育俱乐部的学习可视为学时,相应的,教师指导也可以计入工作量,并进行考核。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能力的发挥上看,都应该给予计算课时量。体育俱乐部的指导教师,其首要的工作任务仍然是教学,只不过教的内容,从技术层面转向战术和规则、文化等理论层面,以及如何在实战(联赛)中将这些理论实践化。教学之外的另一个基本任务是在组织管理层面,即对体育俱乐部进行指导。主要包括体育俱乐部的整体设计和监督,联赛的组织、宣传、裁判等指导。体育俱乐部的指导,同样是知识传授的过程,同时还是培育学生体育精神的过程。每场比赛之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比赛所带给学生的强烈感受,帮助他们分析自身和团队的问题,建立“胜不骄败不馁”的拼搏精神,领悟体育精神的真谛。这一教育价值,是其他学科、其他体育教育方式所难以实现的。教师的定位明确之后,可以名正言顺地计算工作量。但如果单纯给教师增加课时量,学校经济负担会加重,学校积极性就不高。这也是众多课外体育俱乐部面临的现实难题。通过课程化管理之后,部分学生的课堂学习转为了俱乐部学习,因而,在总的课时量上没有变化,学校的负担不会加重。也就是说,总的蛋糕没有扩大,只是解放了课堂学生的压力,转化为体育俱乐部学习的动力。教师的工作量可以参照常规课堂班级人数来确定。即把整个联赛的队员编为一个大班,统一管理。以八支队伍为例,每队10人,共80名学生。整个联赛共47场比赛,平均每周四场,约进行一学期。每场比赛由一名教师指导,计一个学时。如此计算下来,每位教师每周的工作量为四课时,带80名学生,约等于两个班的体育课工作量。

4研究结语

第3篇

具体地说,我校“大学物理”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块教学内容组成,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整体优化.由于课时所限,“工科物理”必须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精简学时,为后续选修课程腾出教学时间.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课时由128学时调整为112学时.必修课后,同学根据专业需要和自身兴趣,必须任选至少一门后续选修课程,同时计入公选课学分.多年来,经过凝练内容,总结经验,渐进实施,已经形成大学物理Ⅰ(必修课)+X(选修课)课程方案.首先,注重主干课程“工科物理”的建设.1996年起,以“教学内容现代化”和“教学手段改革”为核心,围绕教材、资源、方法、效果等要素,博采众长,持续发展.我们整体优化教学内容,出版了适应教改要求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工科物理教程》;倡导多媒体综合教学手段,1998年率先完成的大学物理电子教案在国内有一定的示范影响;加强辅助学习条件建设,组织编写了《大学物理综合练习》等资料,建设了内容丰富的网络学习平台.总之,对“工科物理”成熟的课程模式,我们博采众家之所长,以资源建设为先导,教学内容和手段现代化为核心,深化课程内涵建设,成果丰富,分别于2004年和2000年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其次,2005年以来,以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进一步强化系列课程建设,融合创新,力创自我之特色.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包含现代物理知识、科学艺术交融、高新技术应用、创新实验探究等.教学手段广泛采用多媒体技术,所有课程都开发了多媒体电子教案,建立了网络学习平台,教学资源丰富.同时,针对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探索以研究型教学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目前,“物理与艺术”已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并于2012年分别被遴选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工科物理”和“近代物理与高新技术”已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系列课程建设成果于2011年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文理交融培养素质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有利于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物理教学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的课程体系建设体现了文理交融、科艺相济的先进教育理念.首先,从2005年开始,经过深入的调研和大量的素材积累,我们在全国率先开设了“物理与艺术”选修课,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艺术家和物理学家相互平行的视角,阐述人们对宇宙图像的建立过程和理解;对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的认识;分析比较他们在创新意识和思维方法上的共同点,以达到对学生进行科学与人文素质培养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之目的.经过近10年的教学实践,已经构成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自然哲学到物理学与绘画的开端;乔托的“透视”与伽利略的“参照系”;牛顿与达•芬奇;现代科学革命与现代美术革命;光与色彩的意义;空间的意义与立体主义画派;时间的意义与未来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画派;量子风云与抽象主义艺术;宇宙与人文;对称与不对称;混沌和分形与抽象表现主义画派;东方的艺术之道与西方的科学之道等.简而言之,我们追寻着物理和艺术的发展历史,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学的重点就在于揭示它们发展的每一次重大革命中的创新点.“物理与艺术”课程建设是一个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具有重要创新思想,在国内率先完成,并取得优秀教学实践效果和师生广泛赞誉的教学成果.由李政道先生亲题书名,杨叔子院士作序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物理与艺术》(附课件光盘)出版后,在物理教育界产生重要影响,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其次,开设的“文化物理”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包括文科类),文理兼济,特色鲜明.课程采取“案例”式教学,追寻物理学历史发展脉络,通过分析物理学重大发现的社会背景和深刻影响,凝练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融合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自然世界(宇宙)的情感、科学研究的态度、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和崇尚人文科学精神的价值取向.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文化物理》特色鲜明,全书不依靠数学公式,而是以科学意义的图片代替方程,科学内涵的图景理解概念.用简洁的语言和发人深省的科学故事,在科学文化的视野下,鼓励学生欣赏物理学和体味蕴涵其中的深刻思想.

3联系前沿激发创新

为了适应科技发展,培养创新精神,进行工科物理教学内容现代化改革成为共识.自2000年起,我们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近代物理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及其在高新技术中的应用为主线,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开设了“近代物理与高新技术”课程.在面向航空主机类专业的“近代物理与高新技术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将激光武器、红外探测与隐身、巨磁阻材料、清洁能源等方面的发展和成果介绍给学生,并且注意本校学生的专业方向特点.教学中结合航空航天方面的高新技术发展的事例,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如高能激光、激光制导、激光推进,飞机和火箭等飞行器的红外辐射特征及其隐身技术等,使课程既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又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在面向电子信息技术类“近代物理与高新技术Ⅱ”课程教学中,我们注意加强半导体物理与微电子技术的教学,并将最新的微电子制备技术和测试分析技术介绍给学生.

在开展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对象为大二、大三学生的特点,我们认真分析研究了他们已接受的数学、物理等方面课程学习的情况,精心编写出版了《近代物理与高新技术》教材.全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施因材施教,注意不过多地涉及高深理论和技术细节,不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力求采用普通物理学的教学方法(即所谓的“普物化”)完成近代物理的教学.在内容处理上,适当铺垫一些理论过程,既有一定的深入又不至于太难,又要浅出又不流于肤浅,使课程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近代物理学和高新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近代物理对高新技术的作用、当代高新技术的发展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打下基础.在课程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认识到近代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近代物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能力,初步掌握近代物理和高新技术中的一些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因此,我校利用“211工程”项目建设了近代物理实验室,面向工科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拓展性近代物理实验”课程.在原子核物理、原子物理、低温物理、磁共振技术、微波技术、谱线分析、相对论、光信息处理、光纤通信等方面建立起基本的实验手段,为适应培养新世纪高科技人才的要求提供了基本的实验平台.我们积极探索研究型实验教学新模式.在形式上,不是要求学生简单地重复或验证实验现象,而是组织若干个围绕某一专题的物理实验,比如,“STM实验与纳米技术”“狭义相对论和核物理技术”“光学信息处理技术”等8个专题性实验,要求学生课前查找资料,自学专题实验涉及的知识内容,然后自己动手,观察和验证现象,以科研训练方式完成实验,最终形成论文式的实验报告.课程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形成现代自然观和提高创新能力有显著的作用.我们以“特色化、精品化、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建设了一个“物理演示与探究实验室”,并开设“物理演示与探究”选修课程.

一方面,购置各类原理性演示实验,以配合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贯彻科研与教学相互融合的先进理念,把本校若干项重要的科研成果中的物理原理提炼出来,在相关专家指导下,设计开发物理与科研相互结合的演示仪器,并通过申请校内“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资助,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完成.这一过程性、研究型教育的设计思想和实践,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使他们体会到物理知识对他们今后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目前,整个实验室建设和特色演示实验仪器的研制已经形成一个由学生参与,不断发展、不断积累和不断完善的学习过程.近代物理实验和演示实验向所有选课学生开放.近几年来,学生参与研制的实验作品60余台,26次获国家或省级创新竞赛奖.其中,“大场景360°环视动态显示系统”“数字水墙”分别荣获十二届和十一届“挑战杯”竞赛一等奖;“旋转磁场演示仪”获全国高校物理演示教学仪器奖;还有20余项成果在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中获奖.

4实践应用影响广泛

教学内容的拓展和课程模式的变革是我们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首先对选修课的设置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实践不断调整、完善,最终形成目前成熟的课程群.其次我们综合运用课堂教学、探究实验、网络平台、开放课题等不同教学媒介,形成开放的、动态的、个性化的学习过程.针对不同课程特点,实现了由单一的物理知识学习模式向多元化、混合型学习模式的转变(见图2).特别强调指出,我们的传统“工科物理”主干课程,和后续系列课程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后续系列课程的建设成果不断融入到工科物理的教学中,反哺工科物理的教学改革,使得整个大学物理教学充满活力.这种由单一的物理知识教育向提高素质、培混合型课程群养创新能力转变的教学体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少同学选修2门以上的课程.

第4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 阅读课程 文化素质 素质培养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跨文化教学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已是英语教学中不争的共识。英语作为最普及的国际通用语言,对于日益频繁的中外交往,对于中国社会发展,它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仅仅掌握一门语言而忽视其根源的文化是荒谬的。现阶段,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开设的英语阅读课程对于传播西方先进文化思想,让学生在对比中吸取中西文化的精华作用明显。阅读课主要是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需要注重教学中双向文化认知的导入,创设中西文化的课堂交流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门课的内容题材广泛,涉及英、美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宗教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速度,掌握各种阅读技能,培养学生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验证等逻辑思维能力,扩大学生的词汇,增加文化背景知识,增强语感,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其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培养文化素质的有效措施

1.教材及教法的选取做到以学生为本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忽略了英语教育的人文性目的。刘润清先生在《21世纪的英语教学》一文中不无忧虑地指出,“目前英语的教与更多的是出于商业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什么‘文化’和‘社会’的目的,这正是有识之士所担心的。”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从“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阅读课程的目标与定位。兴趣和信心是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基础,阅读教师培养学生自主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关键。这一点既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也要求各类阅读教材的编写者从中国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选择既符合跨文化交际教学又易受学生喜爱的阅读材料。这样的材料应除了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还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此外,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强调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英语学习的技能,主动协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大提高效率。当前语言教学中所提倡的学生不仅要具有语言素质(linguistic competence),还必须具有文化素质(cultural competence),因此,对于阅读材料的文化背景,教师须加以认真讲解,积极引导,让学生融会贯通。

2.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综合文化素质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阅读教师应该做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专业素质,自觉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同时,学校可以实施双语教师培训,推广双语教学和有效提高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要求外籍教师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通过教师间的交流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化,提高教学中的文化意识。中西方因历史、地理、政治等原因,在社会文化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教师本身需要具备渊博的中西文化知识及爱国主义精神。对于这些差异,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课下收集相关资料、课上组织学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文化差异。

总之,英语教师只有不断“充电”,通过自学、互学、进修等多种学习渠道不断提高英语专业知识及英语教学水平,才能把学生带上良好的英语学习轨道。

3.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方法,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英语教学中合理利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CALL)是现代英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可以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不断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加深其对本族文化的理解,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总之,使用这些现代化网络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定的英语环境,能增强语言交际的真实感,提高学生的求知兴趣,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因此英语教师必须要学会熟练使用电脑,能进行丰富的英语课件制作,以便更好地为英语素质教育服务。

第5篇

关于毕业论文答辩的重要性及毕业论文答辩中,毕业生的表现所带来的教研方面的思考,很多第一线的教师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指导毕业设计多年,对毕业答辩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进行了思考。

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科学研究素质的培养的启示

毕业设计除了综合考查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独立专题研究技能的培养环节。即培养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选题,确定研究对象和范围,确定研究方法,设计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内容等的过程。但在答辩过程中毕业生们经常表现出研究思路不清,研究对象模糊,研究内容片面,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等。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与基础理论是否扎实,实践活动是否充分,毕业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等相关,这在本文后的几篇参考文献中都有论述。但文献中提到的原因及改进方法,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越难完成的事情,成功的几率就越小,同时对学生和教师的激励也就越低。因此这些改进方法对于现实的意义就有了局限性,所以我们应该寻找其他的途径来改变这一现状。

在多年参与毕业设计环节的X作笔者发现,以上现象的出现跟大学生不会做科学研究相关,毕业设计显然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而大学生们却不会做科学研究。这是他们的毕业设计完成质量不高,研究思路不清,研究法方落后,研究方案漏洞存出的一个重要根源。而造成他们不会的原因又非常地简单,也不是他们没能力,不是他们不愿意学,而是他们根本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在他们的课程体系中没有设置关于如何完成课题研究的教育,简而言之就是我们的教师没有教会我们的学生如何做研究。

其实,在我国国内不仅是我们一些大学生不会做学问,我国有一些学者也不会做学问。那些会做学问的很多是自己摸索出来的。究其原因,他们不是没能力,而是没有人教过。与此不同的是国外做学问的、做研究的教育是从幼儿园开始的,而我们到了大学还没有开始。

在美国,幼儿园的小朋友被经常要求作一个主题的研究报告,为了完成报告要去图书馆查资料,制作报告,还要在班级上进行演讲。这种做法非常的好。而我们的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却极少开设关于如何做研究的课程。这个可以从我们毕业生的毕业答辩中看到,只要提问“你的研究方法是什么?”要么茫然不知,要么答非所问,要么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在英国,研究生一入学,就会对如何完成硕士论文,如何开展研究工作进行教育,会把《如何获得博士学位:研究生与导师手册》161作为教材人手一册。虽然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育目标是有区别的,但从进行科学研究方面看,这一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大学生一入学有《XX大学的学生手册》,但手册当中却不教大学生如何做研究。

这一状况要得到改善,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曰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研究技巧的教育。教师自己还不懂的,就要先补补课,然后再教学生。这一点做到了,毕业设计的质量一定会得到提高。

二、关于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启示

适应专业发展以及市场对毕业生的要求,每过几年,我们都会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这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响应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和社会需要如何获得?毕业答辩就是一个获得当前社会需求的窗口3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前毕业生通常都会在一个专业对口的组织中,实习一段时间,称为毕业实刁,这也是为了毕业选题收集资料,满足毕业(设计)论文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最近几年,很多用人单位为了让新员工尽快地适应工作,要求毕业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就参与实际工作3使得很多毕业生边工作边做毕业(设计)论文,这样他们就直接参加了实际的工作,而不仅仅是实习。所以他们所接触的就是实际的社会劳动实践,因此在他们的毕业(设计)论文中就常常能反映出目前的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从而明确知道哪些技术早已经淘汰了,哪些是新的发展方向。这对于我们的课程内容的调整,和教学大纲的修正都很有帮助,也能使我们的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紧跟时代脉搏,同时培养出更多学有所用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所以说,毕业答辩现场是获得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一个窗口。

三、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启示

我国着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就提倡“要在做中学”。我们可以把其引申为学习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毕业生在答辩过程中常表现出就理论谈理论,没有自己的认识,这都是因为不能将所学与生产实际有机结合,仅仅会纸上谈兵。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践,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怎样做到?因为经费和时间的关系,实际的教学中,很难长时间地带着学生去参加生产实践,但作为教师却应该为自己的课堂创设一种实践的环境,并激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这是一对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十分发达的今天,音频,视频,3维,4D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已经极大地方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教学中,教师也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比如工程管理专业的模拟实验室就可以开展模拟招标、投标及评标活动。学生们可以组成相应的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招标单位负责招标公告,编制招标文件,审核投标单位资质,以及主持整个招标活动;投标单位负责编制标书,参加投标,进行投标答辩等。而教师则扮演评标专家,最终按照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这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也可以改革课程的考核制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极大地利用学校的计算机资源,可谓一举三得。

四、毕业设计选题方面的启示

通常每一位教师指导的毕业生会选择该教师擅长的研究领域。但在实际中每位教师指导的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且选题也越来越多样化,使得毕业指导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大。近年来,随着招生人数进一步增加,这一状况有恶化的趋势。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故指导教师难免对每位学生的选题和研究内容不能考虑周全。毕业答辩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毕业生的设计(论文)“挑刺”。在毕业答辩中,答辩委员们会把他们对毕业选题的观点等表达出来。常会见到答辩时答辩委员们之间的辩论,甚至争论。笔者认为这里一个非常难能可贵的学术交流机会,不管观点合理与否,都会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有所裨AZ.

目前,各高校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越来越重视,标准也越来越高,也出台了非常多的措施来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广东工业大学就设立了优秀论文奖和设计创新奖,以激励教师和毕业生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

要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选题尤为重要。怎样才能不年年写同一题,届届谈老一套怎样才能避免学生找不到题,或是研究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上;怎样才能在内容上拓宽,在研究上深人,使得后续研究成为可能。这些是令导师头痛、毕业生们头痛的问题,好好地利用毕业答辩环节的“挑刺”,将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对于好的选题,答辩委员们会认可,那么这个选题就可以继续作为下一届的选题,各委员在认可的同时还会提出该选题研究中的不足和需要加强或补充的地方,这样完全可以作为下一届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一来,下一届的研究,一可以避免重复研究,二也有一定的研究基础,避免了学生无材料可用的情况。比如笔者2008年春季学期带的一个本科毕业生的选题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现状调查及效果分析”,在答辩时获得了好评,同时该论文被推荐为校优秀论文奖和创新奖。这就肯定了这一选题的创新性和现实意义,但同时,各答辩委员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如在工程项目的选择上要考虑不同类型项目的比重,在研究方法上要完善调研量表的效度和信度的检验等3这就给这个选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而且完全可以作为下一届的毕业设计选题。

五、结束语

毕业论文答辩不仅是对毕业生整个大学学习情况的一次综合测试,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一次综合考核。作为一名教师认识到这一点更为宝贵。通过毕业答辩,洞悉学生各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践能力,为后续教学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

第6篇

关键词:大学化学;教学模式改革;高等院校;研究型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22-02

大学化学课程是高等院校面向化学专业和近化学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对于化学专业,大学化学讲授的内容主体上和无机化学基本一致,它既要与中学化学内容相衔接,又要为后续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等无机化学、结构化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作为面向化学专业新生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凸显出其重要地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用型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科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输,而是对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在此背景下,我校大学化学课程组成员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通过不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努力使学生建立对该专业的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开展和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奠定良好基础。本文主要介绍本课题组在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心得体会,以期为其他院校同类课程的改革提供一些经验。

一、大学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改革内容

1.大学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本校大学化学课程总学时112学时,分为两个学期讲授,主要内容包括热化学、化学动力学基础、化学平衡、熵和Gibbs函数、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原子结构、分子结构、配位化合物和元素化学部分。

2.本课程主要改革内容。①将原有的由单一老师授课模式改变为由一位老师主讲,在一些特色知识环节由具有相关知识实际应用背景的老师辅助讲授的模式。这样改革的优点是可以发挥师资优势(目前本课程组有六位老师承担大学化学教学工作),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和了解本专业老师的情况;②在课堂教学上每2~3次课设立一次3~5分钟的学生讲授环节,由当堂选择的一位或两位同学对自主学习内容的一个知识点进行讲授、剖析。目的是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改变平时教学环节中学生对自学内容基本不看、老师考试不考、流于形式的不良状况;③在整个教学环节,每学期设计2次讨论辩论课,学生分组对提前设计的专业拓展知识进行讨论辩论。目的是:给学生提供更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拉近师生间的关系,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立足所学,加强小论文书写环节,营造“研究型”学习氛围。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及时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相结合,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⑤课堂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近几年来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了实践技能课程的比重,相应的理论课学时数有所减少。如何在规定的学时内将课程内容全部讲完,是理论课老师遇到的新问题。在本课程授课中,我们采取了课堂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上主要讲授重点和难点,而将比较容易自学的内容布置给学生课后学习;⑥改革考核方式。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但仅凭借一次期末考试就决定学生成绩的好坏是不客观的。在本门课程考核中我们加大了平时考核的力度,具体比例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70%。平时考核中,除课本作业外,增加课堂讨论和作为拓展知识的小论文知识的考核,其中平时成绩中课堂作业和考勤占15%,课堂讨论占5%,小论文占10%。

二、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

1.全体课程组老师对教学模式进行讨论,分析各种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提出适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单个教学班单一老师授课模式和单个教学班多位老师分章节授课模式的比较和分析讨论,本课程组认为前一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是教授内容比较系统,前后知识点容易衔接,不足之处是教学风格比较单一;后一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是一年级新生学习一门课就可以接触到多位专业课老师,享受不同特色的教学风格,不足之处是学生刚从高中迈入大学,自主学习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还不够强,多个老师轮流上课恐怕学生不太适应,前后知识也可能不容易衔接。综合考虑认为采用由一位老师主讲,在一些特色知识环节由具有相关知识实际应用背景的老师辅助讲授的模式比较好。

2.原来的化学专业和药学专业对无机化学部分要求掌握的难易程度、内容都有很大区别,实行大类招生后大学化学如何兼顾化学、应用化学和药学的要求,需要进一步仔细讨论。另外大学化学教育是在中学化学内容上的提升,在授课中既要注意与中学知识的衔接,又要防止不必要的内容重复。为此我们组织全体课程组老师共同讨论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基本点、重点、难点和知识实际应用的划分形成统一的意见,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师精讲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定期开展教学讨论和学生调研,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寻找合理化的解决方案。

3.讨论课实施方案。老师提前一个月布置讨论课,主要内容包括:①以5~6名同学为一组,全班同学分为六个小组;②每组同学自主选择一个与所学知识相关的课题,查阅资料,准备讲解;③讨论课上每个小组15分钟左右,其中主动讲解环节7分钟,问答环节8分钟;④每位同学不仅要积极主动讲解、回答问题,而且要勤于思考,向其他同学提问;⑤讨论课成绩总分10分,台上讲解和回答问题6分,台下向其他组提问4分。分数由同学自主打分评定,每个同学只给其他组同学打分,以全班同学30名全勤为例,A同学的分数由其他组25位同学评定,去掉3个最高分和3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值,即为该同学的本堂讨论课成绩。

三、对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思考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要的不断变化,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保持其原有优点的同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无论是什么课程,改革不能是为了改革而改革,或者为了申报课题而进行改革,而是应该实实在在地具有真正的目的和意义。对于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有如下思考:①改革要循序渐进。如在自主学习内容的安排上,不能步子迈得太快。一方面对于刚从高中走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在对新知识的掌握上还是主要依靠老师的传授,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人都有点惰性,对自主学习的内容即使有一定的考核机制,学生也常常不会和课堂内容一样用同样的精力学习。对于为后期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奠定基础的大学化学课程,基础一定要打好,所以自主学习内容应该适当,特别忌讳为了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而设置大量自主学习环节;②授课中应重视课本理论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相结合。尽管目前教材追踪学科新知识较为及时,但是仍然与最新学术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差。为了学生能及时获取新的知识,在备课中应注重新知识的补充,授课中注重课本理论与最新学术成果的结合;③授课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普通地方高等院校,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师在讲授大学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多结合当前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污染、能源短缺、食品健康等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在拓展知识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学有所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④注重师德修养,加强师生互动。良好的师德修养、渊博的知识、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灌输学生知识的过程中,以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塑造,才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顾大明,张立珠,强亮生,唐冬雁,大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实践与效果[J].大学化学,2011,26(5):20-22.

[2]张福捐,黄振旭,大学化学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J].许昌学院学报,2010,29(2):152-154.

[3]吴芳辉,大学基础化学教学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5):119-120.

[4]黄紫洋,吴华婷,林深,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化学,2011,26(2):8-12.

[5]李彦伟,孙广,李海艳,别红彦,大学化学教学方法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3):111-112.

[6]刘松艳,王宝珍,金爽,大学化学教学与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3):274-276.

第7篇

【关键词】绿色化学教育 高校 化学教学 现状 未来趋势

1990年以来,伴随着自然科学的突破进步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化学学科的发展及其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不仅满足并且大大促进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但是,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化学学科也一直为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日益激烈的矛盾所困扰。人口激增、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加剧,这些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背景下,“绿色化学”应运而生,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和我国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绿色化学成为人们从源头防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损的重要选择。因而绿色化学成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前沿学科。当前,绿色化学教育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快速发展,亟需审视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探测未来发展的途径趋势,进而全面掌握高校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图景全貌,积极引导绿色化学教育在高校教学中更好地发展进步。

1 绿色化学理念及绿色化学教育

1.1绿色化学理念

绿色化学无疑是当今全球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前沿对象之一。绿色化学属于物理学、生物学、信息学、材料学等与化学学科交叉研究的产物,反映了当今时代社会发展最迫切的深层次需求。绿色化学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害的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和副产物的新兴科学。其目的是最高效率地利用资源和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并系统化地改造和重塑化学科学。

1.2绿色化学教育

绿色化学教育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化学科学和绿色化学的发展,各个科研单位尤其是高校在其科学、教学等体系中将绿色化学学科化、自主化、独立化的结果。绿色化学教育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化学学科的长足进步,而且提升了高校教育体系的整体进步。目前,围绕绿色化学教育这一课题已经衍生出大量的课程体系、研究问题等,并且产生了大量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2 绿色化学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现状

1991年,美国最早提出“发展绿色化学”的口号。并且在随后的1996年美国化学协会就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并成立了绿色化学协会。同一时期,欧洲国家也呼吁加快可持续发展化学工业的研究。在1998年瓦纳教授写作了《绿色化学的理论与实践》,书中详细介绍了绿色化学的概念内涵、原则意义、指标体系以及发展进程等,后来成为高校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经典。1999年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出版了《绿色化学》期刊,这标志着绿色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式确立。之后,美国的Scranton大学在环境化学学科中设立绿色化学课题,并于21世纪初将绿色化学独立为一门大学课程。美国的Oregon大学则把绿色化学理论与实践确定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澳大利亚 Monash大学在2000年设立绿色化学研究中心,并将绿色化学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同时开始招收绿色化学研究的博士研究生。

绿色化学在我国高校中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早在1995年“绿色化学与技术”就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的研究课题。1996年,“工业产业化中的绿色化学与技术”会议召开,与会学者就绿色化学的理论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1997年,朱清时等院士发起的香山科学会议就是以“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科学的挑战---绿色化学”为主题,正式打开了中国绿色化学研究的大门。2006年中期,中国化学学会绿色化学专业研究会正式成立。1995年年底,清华大学化学学院的曾庭英教授等人出版了“绿色化学工艺”课程设计,提出应该在高校中设立绿色化学课程。随后中国科技大学于1996年年中独立开设了面对化学专业研究生的绿色化学课程。几年内其他一些高校如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也开设了绿色化学课程。

3 高校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未来趋势

高校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方兴未艾,面对未来日益提升的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需求,必须提升绿色化学教育的层次水平。综观各国的先进理念与措施,发现绿色化学教育在未来发展的一些趋势。

3.1绿色化学课程的设置

对于高校化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应该将绿色化学确定为必修课目,要求这些学生能够比较全面深入地掌握绿色化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操作,成为未来绿色化学研究发展的潜在推动者。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将绿色化学确立为公共选修课,使其了解绿色化学的科学思想、发展现状、前沿成果以及未来趋势。

3.2提升高校师生的绿色化学认知

高校师生尤其是化学科研人员,应该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将绿色化学理念贯穿于教学研究中去。将绿色化学的新知识、新理论、新发现等在高校师生中普及宣传,促进绿色化学理论与实践的进步。

3.3绿色化学教材的编写

首先,编写以普及绿色化学知识、宣传绿色化学理念为主的教材。其次,科学设计专业教材编写的内容体系,加快专业教材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左兴才.高校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策略[J].菏泽学院学报,2007,29(5).

[2]王恩举.漫谈绿色绿色化学[J].大学化学,2002(4).

[3]余天华,吴静澜.绿色化学在高校化学教育中的教学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28).

[4]范彩玲,李迎.在大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探索[J].天中学刊,2006.

[5]徐汉生.绿色化学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第8篇

赫德教授提出:“科学素养是对科学与科学应用于我们社会经验里的了解。”大学化学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当前,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基础课教学质量是重点和关键。在大学阶段,具备一些必要的化学知识和一定的化学思维方法是现代科技人才基本素质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教师如何能让更多学生对大化产生兴趣,真正从内心愿意学习和研究这门课程,是摆在高校化学教师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一影响大学生对化学课兴趣不高的原因

1意识不到化学的重要性

化学在不断地发展,物质在不断地丰富,化学对社会生活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背负的偏见和误解也越来越沉重。食品中毒、环境污染等,被认为与化学紧密关联,“毒害”、“污染”就逐渐成为了化学的代名词。

同时,高校扩招和就业压力增加令当代大学生变得十分“功利”。英语等级证、计算机证、各种专业资格证,学生会和社团的经历,才是求职、考研或出国的“敲门砖”。他们关心的不再是科学素养,而是这门课程对找工作有无用处。错不在学生,责任在社会,经济腾飞了,物质丰富了,精神素养跟不上,某些人社会价值观发生扭曲和变形,金钱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2专业针对性不够,教学与生产实践脱钩

大化教材包括三大结构(原子、分子、晶体),四大平衡(酸碱、沉淀、氧-还和配位)、和化学与环境等篇章。在30-40学时要讲清楚这些内容绝非易事。对于材料、化工、采矿、地质、生物、环境、机械等非化类工科专业,不同专业都有其特点。因此针对不同专业,教学内容的设置也应有所侧重和取舍。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专业课设置以及化学知识在他们未来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与高中相比,大学化学难度增加,论述更深入,理论性更强,如不与生产实际挂钩,一味照本宣科会显得枯燥死板。譬如,原子结构中薛定谔方程对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运用高等数学、物理学和量子化学的知识,学生感觉很抽象。如应用多媒体Flash能增强学生对微观领域的理解能力。学时数的大幅削减也限制了课堂的延伸和拓展。如能结合化学相关领域最新进展、生活化学、生命现象或学生所学专业与化学结合的实例,能让课堂鲜活有趣。

3授课形式单一,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高校扩招至今,大化课堂采用大班教学,人数150到200不等,课堂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虽红红绿绿,热热闹闹,但若教师一贯“单口相声”,课件一翻到底,课堂就会疲劳,出现学生瞌睡和玩手机现象,效率低,何谈兴趣。教师应尽量采取多元化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积极性;要求学生预习,适应信息大容量、快节奏课堂;创设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利用教学相长原则,加强学习效果反馈;充分挖掘课堂互动元素,创造“满堂生辉”的效果。

二培养大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兴趣

1教师一定要有奉献精神,热爱教学

身为教师,先拷问自己,在教学上究竟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当大多数人都为科研项目和论文拼搏,还有谁愿意默默无闻的、不求名利钻研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当今职称评审制度都与项目和论文挂钩。试问,连教师都心不在焉,学生怎么会有学习兴趣呢。

真正优秀的教师拒绝名缰利锁的诱惑,渴望真诚的奉献,以文化品味、智慧高度和人格深度来点燃学生们的热情。真正优秀的教师必定具有广阔眼界和卓越的学识。讲起课来纵横捭阖,左右逢源,旁征博引,妙趣横生,使学生如同进入一个辽阔、纯净甚至可以嗅到芬芳的知识王国,令学生流连忘返[3]。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教学兴趣盎然。

2积极宣传化学的正面作用

为什么人们看到苏丹红、三聚氰胺、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等事件或现象的时候,都会认为是化学出了问题呢?那是因为人在认识上出现了短视现象,由于目光只盯在事情的表面上,从而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事实上,破坏自然、污染环境不是科技本身的错。其实,所有这些事件或现象的发生,确实与化学有着紧密地联系,运用化学知识能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其中的问题。这正说明了化学与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环境遭污染、人类健康受损,正是由于欠缺化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而引起的。

围绕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等方面挖掘人文素材,开展化学人文教育,希望能扭转当下人们对化学认识和理解,激发人们对化学的热情,提升全社会的化学科学素养。让学生通过接受历史上优秀化学家故事的熏陶,激励和启发学生按照客观事物的规律做事,尊重客观事实,脚踏实地,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处处都追求表现自然的本质和本性。

3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趣味性

一是重视每一节课的导入。教育家于漪说:“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堂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象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恰如其分的导入,仿佛给学生架起一座通往新知识的桥梁,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使之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要设计好一节课的导入,教师就必须深入理解和发掘教材,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多样地设计导入。导入方法很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譬如,以旧引新导入法、创设情境导入法、悬念设疑导入法和对比效果导入法[4]等。

二是精心设计课堂,让其妙趣横生。斯宾塞提出“快乐教育”的思想,认为学习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卢梭说:“无论做任何游戏,只要我们能够使他们相信那不过是一场游戏,他们就会毫无怨言,甚至还会笑嘻嘻地忍受其中的痛苦,然而不这样做,他们也许就会痛得泪流满面的[4]。

在教学过程中,应引“游戏”入课堂,设立“问题化学”、“化学探究”、“师生共同讨论”、等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注重启发学生的化学思维。可就“化学是否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举行一场辩论赛;魔术揭秘“为什么湖水从顶部向底部结冰”;可就“化学与太阳能”、“化妆品与化学”、“酿酒与化学”多个专题让感兴趣的学生查找资料、分组报告和撰写论文;也可借鉴“开心辞典”等的益智节目,把教学内容编成竞赛题,学生抢答记分或当场评论表扬。通过竞赛,使学生克服困难、取得成绩,并给予奖励,从而激起浓厚兴趣。

三是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由毒奶粉事件提出“如何鉴定牛奶是否含有三聚氰胺”?由温室气体威胁北极熊的生存联想“二氧化碳为什么会越来越多?它有什么用?怎么消除多余的二氧化碳”?由pH平衡联系“胃中的抗酸剂”。与生活相关的化学令人兴趣盎然:我们呼吸的空气、保护臭氧层、未来的燃料:太阳能、食品的营养、妇女起居室中化学(化妆品、染发剂)等。

另外,区别对待不同的专业学生。针对化工和材料专业,可重点讲解陶瓷、光电、纳米材料、低温、高温超导体等;而针对生物专业,可着重阐述核磁共振成像、生命化学和基因工程,从蛀牙产生的原因、含氟牙膏的作用等。

总之,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尊师重教,崇尚知识;需要广大教师投入感情和精力,加强自身专业和人文素养,致力于教学改革和研究,精心设计课堂,使学生在游戏中增长知识;也需要同学们志存高远,重视基础,注重科学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晓明,瞿洪明,杨林.国内外大学化学课程设置分析与比较———兼谈高校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8:56-59.

[2]杜金会,等.浅谈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大学化学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2107-108.

第9篇

关键词:工程化学;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150-02

工程化学课程是针对高等院校非化学化工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在工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工程化学教学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是传授基础工程化学知识、健全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训练学生掌握专业工程实际应用中涉及的基础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的技能[1]。工程化学课程从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出发密切联系现代工程技术中遇到的如材料的选择和寿命、环境的污染与保护、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生命科学的发展等有关化学问题,使学生掌握有现实应用价值和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促使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能有意识地运用化学观点去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2]。因此,工程化学课程的学习对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的全面培养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由于高考化学课程所占比例有所降低,过去原本在中学化学课程中讲授的内容放到大学来进行学习,工程化学基础课程对于现在非化学化工的大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存在着内容多、学时少,新名词新理论多、跨度大等问题,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感觉吃力、抓不住重点、掌握不住方法[3]。因而,在大学里工程化学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自2014年通过国家教育部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后,为提高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化学素养及基本化学实验能力,将工程化学课程教学课时从原来的28学时调整为36学时,并增加了10学时的实验课课程教学。因此,如何在这有限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提高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化学素养,让学生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化学观点去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是摆在工程化学课程授课教师面前的紧迫任务[4]。对此,笔者结合我院土木工程专业讲授工程化学课程的经验,结合我院大一新生特点,根据工程化学课程的内容并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后续课程内容的需要,对工程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与思考。

一、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目前,工程化学课程使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贾朝霞教授主编的《工程化学》一书,全书从物质的聚集状态、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溶液的离子平衡等基础理论出发,结合了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常用油品和化学与环境保护等内容,适用范围较广。

结合我院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工程化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知识的讲授比例进行了优化,在保证基本知识和原理内容的教学课时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课程学时的办法,较大比例地增大了课程的专业性和技能性。当然,要想在有限的学时数里让学生掌握工程化学课程中涉及的所有内容,这是不现实的。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有限的讲授课时中,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化学是一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产生一股潜在的驱动力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愿意将其学好、学透。

工程化学课程相较于化学化工专业的普通化学课程而言,是让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从较为具体和实际的化学角度认识和分析解决工程技术中的问题,这是一种通向学以致用的途径。因而工程化学课程应该有明确的专业针对性。因此,在基础理论的讲解过程中,对于应用量子力学的知识去理解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这部分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笔者认为应重思维而轻具体内容,只需要求学生对量子力学解决原子结构问题的思路即可。讲授过程中可以较为系统地介绍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发展过程,从道尔顿提出的原子学说到卢瑟福的含核原子模型,由波尔理论、鲍林规则到量子力学理论的产生后,人类是如何逐步深入的探究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化学键和分子结构。使学生认识微观世界的本质,了解和掌握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以及化学键的成键本质;再从微观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化学变化的宏观现象,介绍如何运用这些原理来指导实际的科学问题。如可以现代液晶电视中分子间作用力是如何被表征的;混凝土中减水剂分子是如何通过表面化学现象实现高减水的等等。这样可使知识的讲授环环相扣,也避免了枯燥的理论满堂灌。

二、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完善

工程化学实验是工程化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将来运用工程化学知识解决和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打下一定的基础。以往工程化学课程的实验项目多为验证性实验,如化学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酸碱滴定等,实验内容比较单一,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偏少,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并且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来说也无法突出专业特点,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衔接性不好。

目前,我院对工程化学实验课的开设提出要积极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压缩验证性实验项目的要求。对此,实验室将原有化学实验仪器的认识和电子天平的使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液中组分含量、水质检验及水硬度测定、氧化还原与电化学、固体氯化铵生成热的测定等五个实验调整为化学实验仪器的认识和电子天平的使用、粗食盐的提纯、水泥熟料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和金属的防护与防腐等四个与今后专业课程内容联系更为紧密的实验项目。而且我院在实验室规定的开放实验时间内,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拟定方案、设计实验并和老师讨论后可进实验室进行实验项目工作的开展,让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更大。

新开的实验课项目在满足实验的基础性和创新性的前提下,注重了实验的设计与综合。大学实验课较为强调作为主体地位的学生在实验过程要有发散性的思维,敢于试错。指导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再以教师为中心或者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把学生作为中心,围绕学生的特点需要,以帮助学生学习不断进步为目的,与学生商讨问题,解决问题,把工程化学实验室建造成为大一新生步入的第一个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场所,让他们学会利用大学的有利环境,锻炼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心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实际教学发现,根据专业需求设置实验项目内容,在大一新生掌握他们所需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还可使他们对今后所学专业的应用前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三、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当前,工程化学课程在大一入学第一学期开设,我院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将其设定为考查课。这对于大一新生来说,考核方式与高中一场接一场较为狭隘的学习目标有所不同。大一新生对大学的学习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但经过对大学课程的接触后就会发现大学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与中学时有很大差异,对于长期习惯于学生和老师捆绑式的鸟儿喂食的教学方法的大一新生开始感到茫然,很难在短时间里找到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而工程化学课程内容多、学时少、跨度大,入学的大一新生往往稍不努力学习,就会感觉学习吃力。高考胜利所带来的良好感觉将逐渐消失,精神压力也感觉较大。对此,笔者认为在授课过程就应指出大学工程化学课程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巨大差异性,其中,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在是单纯依靠期末的卷面成绩,而是要更多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评价。

考勤(5%)+作业(5%)+实验成绩(10%)+期终卷面成绩(80%)这种传统的理论课考核权重方式和大一新生高中阶段的学习考核方式相仿,比较侧重于终结性的评价,笔者感觉这种方式由于与高中学习考核方式的相仿而不利于调动大一新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此,我院工程化学课程考核方式调整为考勤(5%)+作业(5%)+实验成绩(10%)+期终卷面成绩(40%)+个人专题论文(20%)+团队创新实验(20%)这样六部分构成。考核方式的多元化改革是希望学生逐步提高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在这种新体系的考核方式中,更突出了过程性考核,有利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的职业发展。

四、结束语

通过实际教学发现,化学作为一门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基础科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理论,更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思考、解决所面对的生产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由于当前工程化学课程设置的教学时数和实验课时数相对较少,有限的学时往往也限制了部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这些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随着今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今后可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搭建出一个不受教学时间和空间限制并且教师与学生能够良好互动的24小时教室。

总之,工程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相关教师在当前学校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导向的政策支持下,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吴芳辉.关于工程化学基础课程教学策略的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21-122.

[2]冉敬文,任乃林.《大学化学》教学经验与体会[J].广东化工,2009,(5):214-215.

[3]王卫.基础化学原理教学改革探索[J].大学化学,2011,26(4):21-23.

第10篇

笔者根据自身对大学化学知识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掌握与理解,结合近十年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亲身体会,拟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课程考核三个方面,简要探究大学化学知识内容与教学模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一、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主要难点之一。目前,考虑到中学生对某些抽象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中学普遍采用的化学教材中,往往很少涉及关于化学基本理论方面的详细知识内容。例如,大学化学知识体系中的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平衡常数、电极电势、原子分子结构、电子杂化等理论知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么根本未涉及,要么不要求定量表述,往往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样的教学内容设计优点在于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然而,由于在教授上述知识点的时候缺乏理论上的引导,往往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不够扎实。为了有效弥补这种缺陷,只能让学生一字不差地去记忆,同时进行大量的解题训练,以强化这种记忆。这种教学模式表面上实现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但是往往也会造成学生“学而不思”的不良学习习惯,再加上强迫式的记忆手段,很容易造成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反感。

除此之外,在缺少理论学习的情况下,很多学生还会出于对某些化学结论或化学现象的困惑而提出一些超出教材知识点的问题,如“为什么苯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而甲苯能?”“sp2杂化与sp3杂化有什么区别,二者之间的最终结果是怎样的?”,等等。目前中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那么,当学生提出诸如上述超出教材知识点范围的问题时,作为教师,应该怎么处理呢?或许有些教师以一句“这不是你现在需要掌握的内容”予以安抚,某些脾气较为急躁的教师,更是直接回答“不要问这么多”。这种简单粗暴地回答方式很不利于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那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如何来回答这种问题呢?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化学知识的教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作为这一体系的两个组成部分,许多中学化学教学中没有涉及的理论问题往往在大学化学知识体系中均能找到答案。因此,对于中学教师来说,在熟悉并深入钻研中学化学教材,科学、完整地掌握教材教学内容的同时,充分借助大学化学知识来充实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理论教学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将部分大学理论知识点,如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和碳的杂化轨道理论这些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能用到,但教材中叙述又不太清楚的适当引入中学教学中,使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能够知其所以然。如,不仅要知道水分子空间结构是折线形、氨分子是三角锥形,还应弄清这是原子轨道sp3不等性杂化的结果;不仅知道各种反应速率的不同,还应该明白这种现象是由反应活化能差异等因素造成的。这种结合理论本质讲现象,再通过现象解释理论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对于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实验教学

人类对任何知识的学习动力均源于兴趣,而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最佳手段之一就是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学习化学更多地应该从实验入手,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渴望。然而,现行的中学化学教材中,很多实验设计的重心在于如何让学生做好实验、做对实验,结果验证型实验较多,而用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开发实验的探究型实验相对较少,换句话说,学生做实验只是“照方配药”,只动手不动脑,缺乏必要的理性思维。那么,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呢?大学化学教学实验的设计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很有价值的教学思路。目前,在许多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中,增设了很多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操作并给出实验结果的综合性教学实验。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当然,受硬件条件的限制,上述大学实验教学模式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完全照搬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可以取其精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具有中学特色的实验教学模式。例如,提供必要的仪器、试剂,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既而动手实验,得出结论。如在讲Fe3+与Fe2+的性质时,可以先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Fe3+、Fe2+各具有什么性质,然后根据所给的仪器、药品动手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在某些实验中,还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现有的实验装置或原理进行改进或完善。这种完全依靠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思考的实验过程却恰恰能够起到锻炼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专业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课程考核

第11篇

化学已深入到机械、电气、热力、能源、材料、信息、生命等各个科技领域之中.大学生的基础化学教育是非常有必要加以重视的,不能只看局部和眼前而就事论事”.同济大学施宪法教授等查阅了该校环境、材料、机械工程、汽车工程等8个系1991年后的322篇博士和硕士论文,其中有106篇不同程度地与化学直接相关,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基础性、渗透性.化学知识在全社会的传播,以其独特的科学素质影响着整个人类的文化,创造着现代社会文明[2].

学生对学习化学的态度问题

基础大学化学课多在大学一年级开课,学生刚刚独立外出学习,心理上仍处于不完全成熟阶段,对未来工作学习目标不明确[3],对各学科的交叉作用更是一无所知.因此,有很多非化学专业大学生认为化学与自己的专业离得太远,认为学习化学用处不大,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自然也不理想.有学生直接问老师:“我的专业和化学风马牛不相及,学习化学有什么用?”可见学生对学习化学的认识存在极大的问题.这就提醒我们,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告知学生学习化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是比学习更重要的环节,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工科大学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因为国家教委对大学生四年的总学时有严格的规定,各院校对于高等基础化学学时都进行了大幅度的压缩.比如,河南农业大学大学化学理论教学加实验只有40个学时,其中理论讲课32学时,实验课8学时.

2.教学方法陈旧.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地发挥.根据现在大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求教学内容涉及面要广,而且教学内容要新,要能解决一些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突破传统,建立现代教学理念,应用现代教育手段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考核方法还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现在很多高校的考核方法还是采取期末卷面考试的传统考核方式,这容易造成学生读死书,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这显然是和我们教育教学的目的背道而驰的.

工科大学化学教学新方法探究

1.针对大学化学存在内容多学时少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解决.首先,每次上完课以后,就及时地给学生交代下节课的进度,让他们在课下进行预习,这样以来,就会大大缩减教师课堂上的讲课时间;其次,对于很好理解的概念和定义可以一掠而过.第三,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应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就大大节省了上课时间.

2.教学方法上,现在很多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自己缺乏参与性和主动性,上课就来,下课就走.第二,学生缺乏上课的兴趣,我们干任何事情都要有兴趣才能干好,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我们对原来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1)带着问题上课.每次上课前给学生布置几个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问题,让他们在课外检索和查询相关资料,这样,我们既利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而且也让学生了解了化学在他们所学领域内的重要性.2)学生参与讲课.

第12篇

关键词:教学研究;教育观念;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就会有做好教学研究之动力

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师对本科教育目标缺乏清晰的认识等,已不容回避。在这些问题上没有教育观念的转变,就不会有做好教学研究之动力。

1.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才[1-3]

多少年来,中国大多数教师认为“传道授业解惑”是天经地义的。然而,在社会发展无止境、科学发展无止境、知识无止境、学无止境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师角色已基本上不适应了,或者说是远远不够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培养人才作为高等学校的第一职责。在新的教育目标下,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

这个教育观念的转变可从国外名牌大学成为大师摇篮中得到启示[4]。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在《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中总结认为[5],大学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多方面的,确定了大学本科教育的八个目标应该是: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公民意识、适应多元文化的素养、全球化素养、广泛的兴趣、为就业做准备。

2.大学教师对本科教育的态度至关重要

教师是大学本科实现教育目标的身体力行者。我国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过渡到了大众教育阶段,现在的大学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主”,应着眼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着眼于学生能力和智慧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再则,课程改革的可能空间和限制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蕴含于教师文化之中,教师文化(包括价值取向、教学文化、师德文化等方面)为它们提供了总的框架。我们认为,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

倘若不进行这样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那就会出现诸如教师承担过多的科研和校外咨询任务,忽视教学和学生,使教学过于简单化;感受不到必须不断寻求更新、更好的教育方法的压力,也就体会不到应该尽可能提高教育质量的紧迫性。

二、提升教学理念就会有做好教学研究之策略

教学理念是指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明确表达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1.提倡高校教师先要当教育家再当科学家

大学里的科学家与科学院系统的科学家是有所不同的。身处高校,教师除了搞科研以外,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人才。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认为:“大学教育的过程,就是必须要把一个需要教师才能获得知识的人,通过几年学习, 其毕业时培养成不需要教师也能获得知识、无师自通的人。换言之,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6]这就是说,大学教师首先要当好教育家,完成培养好人才的任务。

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费曼(Richard Feynman1)不仅是物理学家而且是教育家。在获得的诸多奖项中,费曼特别感到自豪的是1972年获得的奥尔斯特教育奖章[7]。复旦大学前校长谢希德教授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她去世后新民晚报的纪念文章称“她首先是教育家其次是科学家”赢得了众人的仰慕。

2.提倡高校教师要科研和教学两只翅膀都硬起来

在高等学校里必须是两个中心一支队伍,教学必须与科研结合,教学不能和科研分家。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学,没有灵魂的教育[6]。

为此,我们提倡大学教师“让教学和科研两只翅膀都硬起来”的理念[8]。认为忽视教学的教师不是一名好教师;不搞科研的教师,不会是一名优秀教师。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9]。

3.提倡要把教学研究当做科学研究那样重视

教学研究犹如科学研究一样,要有理论性、科学性、前沿性、应用性和示范性。归根结底,是要有创新性,即:我们应该研究什么,我们能研究什么,我们研究的特点是什么,要表现出研究课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结论。因此,教学研究立题和研究方法很重要,要把它升华到一定的理论层面。

三、改变教学方法就会有做好教学研究之效果

周远清在首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讲到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时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问题着手。一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二是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问题。”他提倡“开展一次教学方法的大改革”,认为“如果教学方法不来一次大的改革,我觉得中国的高等教育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创新思维的人才是比较困难的。”[10] 教学方法的改革不光是个技术问题,不能只被作为实现教学目的或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事实上,教学方法本身也具有教育功能,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正确运用教学方法,有助于发挥大学课程的综合教育功能,尤其是德育功能,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智力和品德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成为既有出色的专业素质,又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人[11]。结合教学实际实施教学方法之改变的做法,确实会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1.国家精品课程“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的创建和成效

为了将本科核心课程“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创建成国家精品课程,我们按照“一流的教师梯队、一流的教学思想、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法、一流的教学设备”去做,把如何凸显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和科学思维活跃成为本课程创新改革的指导思想。强化精品课程意识,致力于有特色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主教材历经10年磨砺,出版了5个版本[12]。到2005年,发展成为包括纸质辅助教材《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学习指导》和电子辅助教材《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电子教案》在内的立体化教材[13,14],完成了应用化学专业首门基础课程建设的硬件工程,成为专业发展的支柱。

2.加强合成化学教学,完善化学课程结构

化学课程结构中,要解决专业基础课和重要的综合训练之间的脱节,重视开设“合成化学”是个好办法。在多年对本科生开设“无机合成化学”课程的教学基础上,重新研究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内容和方法,合理解决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与综合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的配合、注入科学研究思维的教学方法等关系,同时编写《无机合成化学简明教程》[15]。两年来新教材的使用,使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和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研究中激发了学习热情,增长了想象力,使学生达到从以前的“就这样做”过渡到了现在的“为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大部分学生都有了较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和专利。

3.将一门理科基础课程建设成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在论述通识教育中应充满专业知识元素、化学是自然学科的中心学科、“化学与社会发展”课程的内容最能体现文化素质教育等之后,提出了应把“化学与社会发展”课程建设成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观点[16]。出版了《化学·社会·能源》教材[17],作为巩固、提高该课程质量的保证。

4.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

所谓体现教学方法本身的教育功能,就是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完成《化学专业教学基本内容》中指出的“本科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基础的、前沿的),更要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品质,使学生具备潜在的发展能力和基础(继续学习的能力、表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和创造知识的能力)”这一指导思想。实践中,在《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学习指导》第二版中[13],增写了对主教材教授的“指导意见”;提倡大纲式教学方式,追求“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18];提升“元素化学是无机化学的主脉”和“加强元素化学教学是学科发展的需要”等教学理念[19],提倡“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5.重视化学实验的训练

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最有效的教学形式。无机化学实验既为学好无机化学所必须,也是一名化学家成长的基础。我们很重视编写与理论课程配套的实验教材。课程组在20世纪80年代编写出版了当时国内无机化学仅有的三本新实验教科书之一《无机化学实验》[20]。1998年出版了《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21]。2011年又编写出版了新版《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22]。在“大学化学实验系统改革”课题组编写出版的三本《大学化学新实验》[23-25]中结合科研成果编写有7个由科研成果转化的新实验。实现了从教育规律和教学实践两个角度着力实现“1+1﹥2”的设计目标,成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推动力。

6.重视教学工具书的编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信息时代就是知识经济年代,尤其是学习化学,工具书必不可少。常使用工具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后续文献课的开设。20世纪80年代我们翻译并出版了前苏联的《无机化合物性质手册》。针对化学元素的不断增多和实用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不令人满意状况,在学校资助下,先后立项编写并出版了4个版本的《化学元素周期表》[26-28]。徐光宪教授说:“这是我见到过的最新、最好的周期表,包含的信息量丰富。一定会被化学界同行所接受。”

综上所述,要落实“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的精神,就必须提倡高校教师要像做好科学研究那样去做好教学研究。要做好教学研究就得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学理念和改变教学方法,要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去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远清. 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1):5.

[2] 陈怡. 哈佛大学校长是如何看待本科教育的[J]. 中国大学教学,2010(9):87.

[3] 郑文. 谈苏格兰大学本科教学的“以生为本”[J]. 中国大学教学,2010(5):94.

[4] 郝翠屏. 剑桥大学本科教育观察与启示[J]. 中国大学教学,2012(8):93.

[5] [美]德雷克·博克. 回归大学之道[M]. 侯定凯,梁爽,陈琼琼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 钱伟长. 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J]. 群言,2003(10):16.

[7] [英]约翰·格里宾,玛丽·格里宾. 迷人的科学风采——费恩曼传. 江向东译.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9):61.

[8] 史启祯. 两只翅膀都要硬起来[A]//西北大学教育理念文选[C].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345.

[9] 陈三平,谢钢,杨奇等. 精品课程建设经验介绍[J]. 大学化学,2012,27(3):13.

[10] 周远清. 开展一次教学方法的大改革[J]. 中国大学教学,2009(1):4.

[11] 叶信治. 大学教学方法中的教育功能[J]. 中国大学教学,2012(7):66.

[12] 史启祯.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003,2005,2007,2011.

[13] 高胜利.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学习指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11.

[14] 高胜利.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电子教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12.

[15] 高胜利,陈三平. 无机合成化学简明教程[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6] 陈三平,谢钢,杨奇等. 如何将一门理科基础课程建设成通识教育核心课程[M]. 中国大学教学,2010(5):28.

[17] 高胜利,谢钢,杨奇. 化学·社会·能源[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18] 陈三平,王尧宇,谢钢等. 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J]. 大学化学,2009,24(2):14.

[19] 谢钢,杨奇,陈三平等. 如何加强和提高元素化学教学[J]. 大学化学,2012,27(5):36.

[20] 高胜利,郭和平. 无机化学实验[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1] 史启祯.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2] 陈三平,崔斌.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3] 大学化学实验改革课程组. 大学化学新实验[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

[24] 大学化学实验改革课程组. 大学化学新实验(二)[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25] 浙江大学等校. 综合化学实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6] 高胜利,赵瑞,郎慧云. 化学元素周期表(挂图)[M].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27] 高胜利,陈三平,谢钢. 化学元素周期表(第一版,第二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006.

第13篇

摘要:课程标准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基层教育工作,而我们的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与实际教学却一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问题。本文旨在反思中学教育中存在的此类问题,并尝试寻找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化学教学;人文教育

化学是一门与日常生产和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这决定了化学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作为基层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然而化学教学的实际现状显示,《课标》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与实际教学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

《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①这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人文精神等多方面的培养都做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往往出于各种原因忽略了这些内容。

一、教学经费问题导致的化学教学“偷工减料”

许多中学为了节省开支,对于化学实验室并不重视,许多必备的化学实验器材短缺,一些消耗性材料补充不及时,在日常使用中又疏于保养,导致器材损坏。《课标》中所要求完成的实验仅能象征性的完成其中一部分,规定应当一周一次的实验课程往往被挪作自习之用。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些《课标》要求的实验比如萃取实验和活性炭的吸附性实验则因为实验反应现象不够明显或者反应速度太漫长而被选择性忽略,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忽视。

另一方面,中学图书馆内理科尤其是化学类书籍往往极其稀少,许多学校的图书馆甚至完全没有相关书籍。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二、高考制度导致的化学教学“唯分数至上”

《课标》中虽然强调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然而高考这种单一的检测方式决定了教学时只重分数的弊病。学校通常会为教师下达升学任务,有的学校更是以此设置奖惩体制,这直接导致了许多教师刻意忽视那些非考试重点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并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是更看重学生的解题能力。

《课标》明确地将化学教学的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部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事实是,在化学教学中,这三部分完全被简化成“做题能力”甚至是“考试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倾向于题海战术,课时安排上显现出明显的失重。而《课标》中多次提及的小组讨论、查找资料、社会调查以及撰写小论文等内容就往往被教师彻底无视。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自主思考能力被完全忽视了,进入大学后往往并没有合格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科研思维能力,成为所谓的“高分低能”。

三、教师思维误区导致的化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缺失

许多教师认为人文教育的责任应当由文科来担当,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理科同样也肩负着人文教育的重任。化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在《课标》和化学教材中都有着明显的体现。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些却常常被忽略掉了。

教材内的许多阅读材料是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资料。例如通过对高一必修一教材中“白马非马”材料②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增强逻辑思维能力,了解思辨艺术。在化学教学中适当向学生渗透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比其他学科要更加有说服力。这些课本中的小资料正是用来弥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所缺失的人文教育部分的,应当获得教师的足够重视。

以上这些问题往往并不会在学生阶段对学生造成明显的影响,却严重制约了学生未来的实际能力与人格培养。如何让《课标》更好地与实际课堂相结便成了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首先,高考一直都是中学教育的风向标,要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就必须改革单一的高考选拔制度。

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在大学的录取标准中加入每个科目的阶段性学习状况评估,而化学的评估内容则应当包括《课标》中所要求的实验完成情况、论文撰写情况以及社会实践情况等相应内容。

有了具体的要求,在教学实际中这些内容自然会得到相应的重视。当然,由于这些内容会占据学生的一些学习时间和精力,在高考试卷的难度方面也可以适当的降低一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并不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反而会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更能够适应未来的深入学习研究和社会生活。

其次,教师应当改变思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人文教育方面,化学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一名化学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课标》中所要求的化学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化学是一门需要认真思考和严密计算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潜移默化的向学生灌输相关的思想。比如在实验过程中精准认真的完成每一项示范步骤,重视学生对于资料收集与社会调查的准确度,在教学中适当加入相关的化学历史故事。

在化学教学中,德育应当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化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史也是人类的奋斗史,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知识点后面都可能有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如何利用这些真实的素材来完成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身为化学老师必须要去思考和重视的。而如何正确利用化学知识,通过学习化学知识更好的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这些也需要老师对学生做出引导和教育。

总之,《课标》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和规范教师的化学教学工作。然而如何正确的解读和贯彻《课标》中所规定的内容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需要思考的问题。对于一名奋战在一线的化学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了解化学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是一门肩负着重任的学科。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每一名化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14篇

关键词:主题式;高中化学;课堂应用

近几年,科技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很多领域的研究都离不开化学的贡献,古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见化学在学习中的重要程度。随着网络和媒体对于高考状元等的报道,很多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也变得更加重视。当代,为了让学生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高中化学的教学仍然存在应试教育、单一化教学、题海战术等一系列不好的现象。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多教育方面专家提出利用主题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化学方面的教学。本文就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应用探析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和分析。

1当代高中化学的教学现状

1.1课堂教学目的过于功利化:在当代教学环境中,虽然素质教育很重要,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家长和老师只在乎学生的期末期中的学业成绩,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以及课堂质量的提高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其认为成绩才是硬道理,能考上好的大学才是对学生有用的教育。这就导致老师只顾着学生的成绩,一直采用单一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缺乏重视。很多教师只是看重课堂上大量的知识传输,而不是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下布置大量的作业,对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进行巩固练习,采用题海战术,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化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形成。为了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就要对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2对主题式教学模式不予重视:很多教师在高中化学的教学的过程中对化学主题式教学不加重视,很多教师只是上课的时候按时间上课,在课堂上讲解一些课本上的学应用题解题策略,很少应用主题式情景进行教学,进而导致学生在学习化学应用相关题目的时候缺乏兴趣,对该部分内容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摆正心态,不要对化学主题式情景教学不加重视,现在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实力,学会对化学问题进行探究对其以后各个方面的发展都用很大的作用。主题式教学不仅仅可以锻炼学生大脑的抽象思维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在日程生活中解决问题,面对困难时的思维运算能力,进而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具体应用方式

2.1采用主题式互动教学的教学方式: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自己在三寸讲台上讲个没完,还要顾及学生的想法和看法,在讲课的间隙要经常和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利用主题式教学将教材,教学目标和教学情景融为一体,更多的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的看法。教师可以采用主题式游戏情景的教学模式,然后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融合到游戏中去,利用游戏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看法,使课本上枯燥的化学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既学到相应的化学知识,又能够对化学解题方法产生新的想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进行相应的提高。例如:在高中的课堂上,教给学生酸碱验证实验时,鼓励高中生参与其中,积极表达自我观点,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让高中生对这个问题的解决策略做出相应的表达,每个人对这个检验方式,以及检验物质的认识想法都是不同,在交流的过程中每种想法进行碰撞和重组,进而帮助学生产生新的更加有效的对于酸碱识别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高效的解题方法,利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积极表达自己的疑问和与其他同学不同的观点,进而对高中要学习的化学知识进行有效引导,培养其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2.2开展一些化学知识相关的活动:课下或者周末不要让学生一直呆在家里面,他们在家无非就是玩电脑,打游戏。课余时间老师联系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社团,举办关于化学知识相关的课外活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外活动对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增加一些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帮助学生把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练习和回顾,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培养高中生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化学学习能力。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关于化学知识的活动,比如说有关化学结构的撕名牌游戏。规则是在两个人身上,分别贴上这个有机物的化学式,另一个人身上贴结构式,其中一个人率先把另一个撕掉则获得胜利。这种游戏不仅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对学过的东西进行回顾和复习,加深这部分知识的印象,进而提升化学成绩。

3总结

高中化学课堂应以发展其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应建造活跃的课堂,利用主题式的教学,增加一些师生互动的环节,打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引导学生形成对化学学习的方式和技巧,培养其主动学习化学的好习惯。以学生为主体利用主题式教学,端正教师的教学方法,鼓励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利用游戏等多媒体设施为学生的学习课堂增加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新时代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作者:周璐璐 单位:长春希望高中

参考文献:

[1]赖丽萍,吴伟丽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期刊论文]-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6(4)

第15篇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 特点 案例设计

“化学是一门实用的中心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学等学科共同成为当代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基础。化学的核心知识已经应用于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构成了创造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①。化学学科的发展与人类社会有紧密联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化学这门学科的发展与进步。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化学现象、总结化学经验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不断模拟和探索实验才能够使问题得到解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整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笔者认为,了解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是更好地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根据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设计化学实验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化学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本文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所具备的特点。

1.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1.1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内容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习到的化学突破书本和试卷的限制,从理论走向实际,成为有用的化学。作为基础课程,化学实验教学就是能够“通过化学实验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的密切联系,一方面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清楚所学的知识能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对化学的本质和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②。

1.2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遵循新课标的要求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安全性和无污染性。注重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从而不断进行探索和发现;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的安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获得知识、开发自己的思维,还能保障自身的安全;重视化学实验的无污染性突出了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有些化学试剂是存在一定的污染性的,如果做完实验之后将实验器具等乱丢弃就会造成环境污染,也可能会对自身造成一定的危害。总之,化学实验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的。

1.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凸显探究性的特点

探究性的教学方式是鼓励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塑造良好的创新意识与科学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在我国的传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是整个实验的操作者,学生只是围观教师的整个操作过程,对整个实验的过程和其中出现的实验现象很少进行思考和分析,而在自己动手操作时也只是简单模仿,目的是获得与教师一样的实验结果。这种单纯模仿和重复的过程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着重凸显探究性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1.4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强化应用性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有紧密联系。但是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仅仅是被当做巩固“双基”的手段和工具,其应用性基本上是被忽视的,这就导致学生认为化学实验仅仅是在化学实验室里进行定理验证和假设的,造成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的缺失。因此,《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强化化学实验的应用性,将化学实验与学生的日常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产生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并积极参加化学实验,从中获益提高。”

2.高中化学实验案例设计

高中化学实验在设计时要注重突出化学实验的探究性、应用性及密切联系生活等特点,从而使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可以设计“CuSO■和NH■・H■O的配合实验”介绍配合物的性质及其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后通过简单的实验仪器比较CuSO■・5H■O固体、CuSO■固体分别与氨水溶液培养产率的高低,比较Cl、H■O与Cu■的配合能力的强弱,测定CuSO■溶液和氨水溶液配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许多物质都能够与CuSO■配合,而且反应过程也是比较明显的,易于学生观察反应现象。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和总结,让他们在掌握科学知识和试验技能的同时能够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思考问题,探究该实验与日常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注释:

①白春礼.中国化学的发展与展望[J].大学化学,2000(4).

②吴琦.新课程中的高中化学实验的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参考文献:

[1]白春礼.中国化学的发展与展望[J].大学化学,2000(4).

[2]吴琦.新课程中的高中化学实验的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