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肿瘤科护士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采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录入、整理,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出指标的均数、满分比、变异系数、协调系数等结果及各指标的权重。
2结果
2.1专家的一般资料本研究19位专家年龄为37~56岁,平均(46.42±5.08)岁;工作年限为13~40年,平均(24.47±7.19)年,专家具体情况见表1。
2.2专家的积极性专家的积极性用问卷的回收率表示[5],本研究共发出两轮问卷,第一轮、第二轮回收率分别为95.0%、100.0%,说明专家的积极性高,见表2。
2.3专家意见的权威程度专家的权威系数由专家的判断依据系数和熟悉程度系数决定,为判断依据系数与熟悉程度系数的算数平均值[5]。本研究专家的判断依据系数、熟悉程度系数、权威系数分别为0.89、0.88、0.89,均大于0.7,表明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
2.4专家咨询的协调程度专家咨询的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表示,变异系数越小,表示专家意见越一致,整个指标变异系数范围为0~0.22,均小于0.25。协调系数用肯德尔(Kendall)协调系数W表示,W的取值范围为0~1,W越大,表示协调程度越好[5]。各级协调系数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W值分别为0.129、0.213、0.211,经卡方检验计算出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专家对全部指标的认同程度较高,结果可取。
2.5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指标重要性赋值的均数、满分比、标准差来表示。重要性赋值均数、满分比越大,标准差越小,表明指标越重要。专家咨询结果显示,整个指标重要性赋值的均数范围为3.95~5.00,均大于3.5,满分比范围为21%~100%,均大于20%,标准差范围为0~0.93之间,除个别项目外,差异较小,说明专家意见集中。详见表4。2.6专家咨询的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后,最终建立起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56个的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见表4。
3讨论
3.1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专科护士培训是以后护理事业发展的重点[6]。近几年,随着专科护理的发展,各专科领域都已展开对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其中我国急诊、ICU等领域对核心能力的研究比较成熟,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虽然肿瘤领域也已进行核心能力的研究,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旨在为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水平的评估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测评工具,以便更好地了解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肿瘤专科护士培训项目调整培训策略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指导护理管理者基于能力进行管理;肿瘤专科护士通过自评,可以明确自身能力水平,激发潜能,不断提升自身及专业能力水平,进而推动我国肿瘤护理事业的发展。
3.2本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专家的选取关系着研究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本研究在专家的选取过程中,本着权威性、代表性、连续性、专业性的原则,选取来自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临床护理等领域并且能持续参加本研究的两轮咨询的护理专家,这些专家在相关领域中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保证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从本研究得出的结果:两轮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5.0%、100.0%,表明专家积极性高。专家的判断依据系数、熟悉程度系数、权威系数分别为0.89、0.88、0.89,均大于0.7,表明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两轮指标的W值分别为0.129、0.213、0.211,经卡方检验计算出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专家对全部指标的认同程度较高,这些研究结果均表示出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3.3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本研究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最终建立了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显示:①在评价体系中权重值居于首位的是临床实践能力(0.4111),由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三部分组成。它是肿瘤专科护士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是肿瘤专科护士工作中的重要职责,直接影响着整个护理工作的质量。②居于第二位的是沟通协调能力(0.2091),包括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自我调适能力三部分。护士作为临床实践者,教育咨询者,协调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才能提高患者护理服务质量[8],同时要学会自我调适,减少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③位于第三位的是评判性思维能力(0.1624),包括评估能力、决策能力和评价能力三部分,是进行一切护理活动的基础,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它对护理教育及科研和临床护理工作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临床实践中,要对护理活动和患者病情进行及时评估,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还要对护理行为进行有效的评价,以不断提升护理质量。④位于第四位的是专业发展能力(0.1246),包括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三部分,肿瘤专科护士作为肿瘤护理的中坚力量,要不断地丰富自己,在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关注及学瘤护理领域的新技术、新动态,以促使肿瘤护理事业不断发展与壮大。⑤位于最后的是管理能力(0.0928),包括业务指导能力和病区管理能力两部分。所有肿瘤专科护士都承担着多种形式的管理责任,包括业务信息管理和病房人、财、物管理等。肿瘤专科护士是一个团队,要求护士既能够为患者及其他医护人员提供相关的业务知识,同时也能做好所负责的病区日常事务管理,以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4结论
1、 设置专职健康教育护士的背景
国际动态: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7年全球癌症新增病例1200万,死亡790万,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预测2050年新病例达2700万,死亡1750万。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因此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识癌、治癌意识。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明确指出1/3癌症可以预防;1/3通过”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获得治愈;其余1/3亦可通过积极措施获得缓解和延长生命。
现实状况:
肿瘤科编制床位62张,实际住院病人130余人,每月仅输液就2500人次以上。长期以来,科室护士少,工作量大,护士整天忙于基础护理,缺少与病人的交流与沟通。很多病人不能正确对待此内疾病,不知道放化疗对治疗此内疾病的重要性,导致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为此,肿瘤科积极响应医院创建国家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大胆创新,设立专职健康教育护士。
对肿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贯穿在整个医疗活动中。肿瘤病人也非常需要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对其进行正确的健康指导,使病人理解健康的意义,增强维护健康的行为,并能更好地运用科学的知识增强自我护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通过对肿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减轻心理负担,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肿瘤患者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也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为推动肿瘤专科护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建立一种我国肿瘤科健康教育发展现状及肿瘤科健康教育重要作用的工作模式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2、设置专职健康教育护士的意义
体现并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提高社会满意度。
贯彻执行国家相关卫生政策,增强人们防病治病的健康意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落实护士的社会职责:护士的工作场所不限于医院,更应走出医院,走进社区及家庭。
探索一种新的护理服务岗位和模式。
3、 专职健康教育护士选拔条件
从事临床肿瘤护理工作5年以上;护理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技术职称;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与语言交流能力;具有娴熟操作电脑的能力;吃苦耐劳,不斤斤计较,有上进心,具有强的查新知识的能力。
4、专职健康教育护士的角色功能
角色包括管理者、咨询者、教育者、决策者、协调者、探索者。新岗位涉及知范围极广,涉及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营养学、传播学以及其他人文科学领域。
5、专职健康教育护士的岗位职责
主要负责病人入院到出院不同阶段的心理、饮食及用药及特殊治疗指导。
5.1建立程序
建立肿瘤科单病种健康教育程序表,患者入院后,专职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从患者入院后,评估患者身体、心理、营养情况,根据文化程度及经济状况作出相应的健康指导。教育包括评估教育需求、确定教育目标、制定教育计划、实施教育计划和评价教育效果5个步骤。
5.2自行设计登记表:专职健康教育护士针对肿瘤患者病程长、需反复多次化疗,化疗开始至化疗后2周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放疗及放疗副作用的观察等特点,将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实施、评价制成健康教育登记表,并作好相关记录。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尽量完善。
5.3整编健康教育处方:肿瘤科护理骨干与医生按照肿瘤常见病种,以《肿瘤护理学》、《整体护理与健康教育》、《饮食与癌症》、《肿瘤心理学》为蓝本,整理编写出10余种“健康教育处方”,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化疗药物知识,放疗知识,饮食知识,活动,康复知识。以文档形式存放于计算机上,供专职健康教育护士选用,打印,发放给患者,供其阅读、参考。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完善健康教育各种登记表;整理、记录相关资料,查阅文献,总结经验,开展科研工作。
6、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工作流程
6.1为科室当日出院病人做出院指导讲解出院后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并发放出院资料,征求病人意见并请其填写意见薄。
6.2为科室行放化疗的病人讲解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必要时发放相关资料。
6.3为将行特殊操作及特殊检查的病人讲解注意事项、查地点及检查时间。
6.4为科室情绪低落、有安全隐患的病人做心理疏导,做好记录。
6.5为科室一般病人行疾病常规指导,包括饮食、生活、心理等。
6.6编写科室健康教育资料,更新板报及宣传栏的内容。
6.7建立全院肿瘤病人健康教育档案。
6.8完成出院病人随访工作,并作好记录。
6.9设计健康教育调查表,并定期发放。
6.10准备申请肿瘤俱乐部的相关资料,并负责实施。
6.11完成科室相关健康教育的科研论文工作。
6.12负责组织开展病区健康知识讲座,并作记录。(每月一次)
6.13深入社区开展肿瘤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参 考 文 献
2005年卫生部颁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中明确指出:在肿瘤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业护士培训,培养实用型的专科护理人才。优质护理示范工程要求,加强临床专科护理,提高医疗机构护理人员专科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是吉林省卫生厅首批临床护理专科培训基地。2012年,我院对吉林省5家医院推荐的10名肿瘤专业护士进行系统化理论和实践培训,探索了一系列实践教学方法,在教学评价中反映出较好的教学成果,现报告如下。1 培训对象及培训时间
经个人申请医院推荐的执业注册护士,要求参加工作5年,大专(含)以上学历,年龄25-46岁,均为女性;培训时间为6个月,其中理论课程1个月,临床实践5个月。2 培训教学准备及实施
2.1 培训目标的确定 通过肿瘤专科护士专业化培训,在肿瘤专科或专病领域内掌握较高水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真正达到培养临床实用型专科护理人才的目的。
2.2 理论课程设置 以岗位胜任为导向,围绕培训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共计160学时。包括临床肿瘤流行病学;肿瘤预防与控制;肿瘤分级和分期;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化疗药物分类、作用机理以及化疗方案新进展;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化疗患者静脉的评估与选择;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家庭社会支持;化疗操作防护新进展;肿瘤患者综合治疗、介入放射治疗、生物免疫治疗及护理特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支持;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静脉输液进展及PICC临床应用;癌症疼痛的治疗及护理;肿瘤护理科研与论文撰写;肿瘤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调试;护患沟通相关理论与技巧;评判性思维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感染控制及抗生素的应用;肠造口病人的护理;肿瘤疾病腔内治疗护理等。
2.3 临床实践培训内容设置及方法 5个月的临床实践中需掌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的肿瘤患者及乳腺癌患者的病情观察和症状处理;化疗患者的护理,包括新技术、新业务的学习(CVC和PICC的操作及在化疗中的应用);肿瘤患者胸腔、腹腔、心包腔穿刺置管术中配合;患者术后护理及腔内化疗护理等。
临床实践采用一对一导师负责制,每一接受培训的护士均由指定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老师需按照培训计划、考核要求,全面负责该护士的理论指导和操作培训,同时采取参加相关专科讲座、教学、业务查房与个案讨论等方式保证教学效果,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2.4 教学方法设计 采用美国科罗拉多护理学院所倡导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互动式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情景模拟式教学及传统的护理床旁教学法和讲授式教学法。为提高培训护士的理论基础,有关肿瘤流行病学、肿瘤分级与分期、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肿瘤化疗方案、肿瘤综合治疗、生物治疗、介入放射治疗等课程,专门邀请了肿瘤专业相关领域中,具有丰富医疗诊治和临床教学经验的医学专家进行理论授课,而有关临床护理则由护理教师授课,保证培训护士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5 师资的准备
2.5.1 指导教师选拔标准 本次护士专业化培训班指导教师的选拔破除以往以护理教师为单一授课教师的现象,由医院组织10名医学教师参与到本次培训教学中,目的是将最新肿瘤疾病的治疗进展灌输于培训教学中。但教师选拔仍然以护理教师为主,医学教师为辅的原则。医学教师学历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具有主治医师职称(含)以上;护理教师要求本科学历,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具有临床教学经验及较强的组织和教学能力,热衷于护理教学工作,理论知识扎实,技术操作规范,年龄在30-50岁之间。
2.5.2 指导教师备课要求 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需具有广泛及较强的临床应用性;患者病情可允许做护理床旁教学之用,教学前需做到患者知情同意;教学后教学效果可做到科学评价。
2.6 考核内容 临床实践结束后由指导老师对培训护士的临床实践表现进行评分,填写在临床护理实践手册中,包括理论考试占30%;操作考核(PICC导管的维护、化疗药物外渗处理方法等)占30%;综合能力(护理查房、健康教育、护理讲座)占40%,所有考核成绩上报吉林省卫生厅医政处存档备案。3 效 果
通过肿瘤科护士专业化培训的实施,在结业考核评价中,护士各项考核成绩、岗位胜任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从培训前的60提升至86分,操作考核平均成绩从培训前70分提升至95分,综合能力考核平均成绩达到90分。此外,护士自我评价从培训前80分提升至95分,客观反映了护士能力的提升及护理质量的提高。患者满意度达98%。4 讨 论
4.1 促进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护理事业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建立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开展对临床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加大重症监护、急诊急救、血液净化、肿瘤、手术室等领域专科护士的培养,到2015年,培养临床专科护士2.5万名。吉林省卫生厅为提高提高护士队伍服务能力,坚持“以用为本”,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护士专业化培训。本次肿瘤科护士专业化培训,为吉林省培养出一批具有高水平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专科护士,对各地区护士的培养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关键词】 手术室护 管理
随着现代外科手术技术的专科化发展,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更高更专的要求,使传统的手术室护士全而不精的通科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近些年来外科发展迅速,大量的先进仪器和设备应用,形成高、精、尖的手术特点。因而对手术室护士的配合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专科化护士也因此而生。我院2008年起实施专科护士培养和专科化工作制度受到了医生的认可与好评,患者满意度提高,现将设立专科组的实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为三级乙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年手术量10 000多台,普外3 000多台、妇产3 000多台、骨科2 000多台、神经外科近500台、泌尿、肿瘤800台、五官科、眼科800台,在编护士26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个,主管护师4个,护师8个,护士11个。
1.2 方法
1.2.1 专科组的设置 根据临床分科及年手术量分成四个专科组。如心胸外科与妇产科为一组;普外与肿瘤科为一组。每组成员分为三级结构。一级:专科组长;二级:专科护士;三级:护士。专科组长和专科护士固定。三级护士每年或半年轮转一次,保持专科组的稳定性,充分发挥专科护士专业组的技术优势,适应专科化发展。
1.2.2 专科组长的设置 (1)专科组长具有护师及以上职科,本科学历。(2)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进行过专科手术配合的进修、培训,对专科疾病有充分的了解。(3)工作能力较强,能全面掌握手术配合、设备、器械的使用,消毒、保养工作。(4)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善于沟通、协调,责任心强。(5)带教意识浓,带教能力强。
1.2.3 专科组长的职务 在护士长的领导下管理专科组员,制订专科培养目标和计划。胜任专科高、难、新手术的配合,能熟练操作大型精密仪器的安装和使用,及日常养护,贵重物资的补充,管理专科组的科学和科研工作。组织组内人员讨论,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与手术医生、麻醉师及组员的沟通,提高专科组主动服务意识。
1.2.4 专科护士的设立与职责 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工作责任心强,熟练专科手术配合对专科仪器,设备、器械的使用,消毒、保养工作熟悉,能胜任带教工作,在护士长与专科组长的领导下能独立、出色地完成专科组重大手术的配合。发现问题及时向组长、护士长反映,指导组内轮转护士的工作。
1.2.5 专科的学习、培养 (1)不定期聘请专科组内业务学习,包括专科理论、手术步骤、手术、特殊器械的正确使用。(2)不定期聘请专科医生授课,讲述引进的新技术、新术式及各种复杂手术前后的配合要点与注意事项。(3)聘请工程师器械供应商讲授各种新仪器的操作与管理。(4)不定期选派组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加强交流,共同提高。
1.2.6 专科组的考核 考核分两个部分:一是专科技术的量化考核,每月一次,对组内成员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配合关键点、新技术、新仪器掌握情况;二是满意度考核,每季一次专科医生对专科组的满意度调查。
2 结果
2.1 专科组设立前后医生对手术配合的满意情况比较 见表1。
2.2 专科组设立前后专科技术考核情况 见表2。表1 专科组设立前后医生对手术配合工作的满意表2 专科技术考核成绩转贴于
3 讨论
外科手术专科组的设立是专科化发展的需要,是对手术室护理提出的更新要求,是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促进护士自身的发展与提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首先使手术物品准备充分,配合默契,提高手术成功率与医生满意度。其次促进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1)赋予专科组长重任权利,激发智能,明确的目标和适当的压力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2)专科组员在组内得到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使专科理论和技能全面得到提高;(3)服务意识增强,让患者满意,让医生满意,成为工作的目标,了解医生的习惯和特殊要求,使配合默契,效率提高;(4)专科护士在论文书写科研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专科化护理有利于同一专科疾病、手术和护理知识、经验的积累,充足的临床资料,使论文撰写和科研有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专科护理组的设置和实践提高护士手术配合的主动性、准确性和默契性,发挥了团队精神,是培养现代化、专业化、手术室护士的有效途径[1]。
关键词: 手术室护 管理
随着现代外科手术技术的专科化发展,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更高更专的要求,使传统的手术室护士全而不精的通科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近些年来外科发展迅速,大量的先进仪器和设备应用,形成高、精、尖的手术特点。因而对手术室护士的配合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专科化护士也因此而生。我院2008年起实施专科护士培养和专科化工作制度受到了医生的认可与好评,患者满意度提高,现将设立专科组的实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为三级乙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年手术量10 000多台,普外3 000多台、妇产3 000多台、骨科2 000多台、神经外科近500台、泌尿、肿瘤800台、五官科、眼科800台,在编护士26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个,主管护师4个,护师8个,护士11个。
1.2 方法
1.2.1 专科组的设置 根据临床分科及年手术量分成四个专科组。如心胸外科与妇产科为一组;普外与肿瘤科为一组。每组成员分为三级结构。一级:专科组长;二级:专科护士;三级:护士。专科组长和专科护士固定。三级护士每年或半年轮转一次,保持专科组的稳定性,充分发挥专科护士专业组的技术优势,适应专科化发展。
1.2.2 专科组长的设置 (1)专科组长具有护师及以上职科,本科学历。(2)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进行过专科手术配合的进修、培训,对专科疾病有充分的了解。(3)工作能力较强,能全面掌握手术配合、设备、器械的使用,消毒、保养工作。(4)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善于沟通、协调,责任心强。(5)带教意识浓,带教能力强。
1.2.3 专科组长的职务 在护士长的领导下管理专科组员,制订专科培养目标和计划。胜任专科高、难、新手术的配合,能熟练操作大型精密仪器的安装和使用,及日常养护,贵重物资的补充,管理专科组的科学和科研工作。组织组内人员讨论,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与手术医生、麻醉师及组员的沟通,提高专科组主动服务意识。
1.2.4 专科护士的设立与职责 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工作责任心强,熟练专科手术配合对专科仪器,设备、器械的使用,消毒、保养工作熟悉,能胜任带教工作,在护士长与专科组长的领导下能独立、出色地完成专科组重大手术的配合。发现问题及时向组长、护士长反映,指导组内轮转护士的工作。
1.2.5 专科的学习、培养 (1)不定期聘请专科组内业务学习,包括专科理论、手术步骤、手术、特殊器械的正确使用。(2)不定期聘请专科医生授课,讲述引进的新技术、新术式及各种复杂手术前后的配合要点与注意事项。(3)聘请工程师器械供应商讲授各种新仪器的操作与管理。(4)不定期选派组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加强交流,共同提高。
1.2.6 专科组的考核 考核分两个部分:一是专科技术的量化考核,每月一次,对组内成员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配合关键点、新技术、新仪器掌握情况;二是满意度考核,每季一次专科医生对专科组的满意度调查。
2 结果
2.1 专科组设立前后医生对手术配合的满意情况比较 见表1。
2.2 专科组设立前后专科技术考核情况 见表2。表1 专科组设立前后医生对手术配合工作的满意表2 专科技术考核成绩。
3 讨论
外科手术专科组的设立是专科化发展的需要,是对手术室护理提出的更新要求,是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促进护士自身的发展与提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首先使手术物品准备充分,配合默契,提高手术成功率与医生满意度。其次促进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1)赋予专科组长重任权利,激发智能,明确的目标和适当的压力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2)专科组员在组内得到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使专科理论和技能全面得到提高;(3)服务意识增强,让患者满意,让医生满意,成为工作的目标,了解医生的习惯和特殊要求,使配合默契,效率提高;(4)专科护士在论文书写科研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专科化护理有利于同一专科疾病、手术和护理知识、经验的积累,充足的临床资料,使论文撰写和科研有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专科护理组的设置和实践提高护士手术配合的主动性、准确性和默契性,发挥了团队精神,是培养现代化、专业化、手术室护士的有效途径[1]。
关键词: 手术室护 管理
随着现代外科手术技术的专科化发展,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更高更专的要求,使传统的手术室护士全而不精的通科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近些年来外科发展迅速,大量的先进仪器和设备应用,形成高、精、尖的手术特点。因而对手术室护士的配合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专科化护士也因此而生。我院2008年起实施专科护士培养和专科化工作制度受到了医生的认可与好评,患者满意度提高,现将设立专科组的实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为三级乙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年手术量10 000多台,普外3 000多台、妇产3 000多台、骨科2 000多台、神经外科近500台、泌尿、肿瘤800台、五官科、眼科800台,在编护士26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个,主管护师4个,护师8个,护士11个。
1.2 方法
1.2.1 专科组的设置 根据临床分科及年手术量分成四个专科组。如心胸外科与妇产科为一组;普外与肿瘤科为一组。每组成员分为三级结构。一级:专科组长;二级:专科护士;三级:护士。专科组长和专科护士固定。三级护士每年或半年轮转一次,保持专科组的稳定性,充分发挥专科护士专业组的技术优势,适应专科化发展。
1.2.2 专科组长的设置 (1)专科组长具有护师及以上职科,本科学历。(2)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进行过专科手术配合的进修、培训,对专科疾病有充分的了解。(3)工作能力较强,能全面掌握手术配合、设备、器械的使用,消毒、保养工作。(4)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善于沟通、协调,责任心强。(5)带教意识浓,带教能力强。
1.2.3 专科组长的职务 在护士长的领导下管理专科组员,制订专科培养目标和计划。胜任专科高、难、新手术的配合,能熟练操作大型精密仪器的安装和使用,及日常养护,贵重物资的补充,管理专科组的科学和科研工作。组织组内人员讨论,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与手术医生、麻醉师及组员的沟通,提高专科组主动服务意识。
1.2.4 专科护士的设立与职责 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工作责任心强,熟练专科手术配合对专科仪器,设备、器械的使用,消毒、保养工作熟悉,能胜任带教工作,在护士长与专科组长的领导下能独立、出色地完成专科组重大手术的配合。发现问题及时向组长、护士长反映,指导组内轮转护士的工作。
1.2.5 专科的学习、培养 (1)不定期聘请专科组内业务学习,包括专科理论、手术步骤、手术、特殊器械的正确使用。(2)不定期聘请专科医生授课,讲述引进的新技术、新术式及各种复杂手术前后的配合要点与注意事项。(3)聘请工程师器械供应商讲授各种新仪器的操作与管理。(4)不定期选派组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加强交流,共同提高。
1.2.6 专科组的考核 考核分两个部分:一是专科技术的量化考核,每月一次,对组内成员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配合关键点、新技术、新仪器掌握情况;二是满意度考核,每季一次专科医生对专科组的满意度调查。
2 结果
2.1 专科组设立前后医生对手术配合的满意情况比较 见表1。
2.2 专科组设立前后专科技术考核情况 见表2。表1 专科组设立前后医生对手术配合工作的满意表2 专科技术考核成绩。
3 讨论
外科手术专科组的设立是专科化发展的需要,是对手术室护理提出的更新要求,是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促进护士自身的发展与提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首先使手术物品准备充分,配合默契,提高手术成功率与医生满意度。其次促进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1)赋予专科组长重任权利,激发智能,明确的目标和适当的压力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2)专科组员在组内得到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使专科理论和技能全面得到提高;(3)服务意识增强,让患者满意,让医生满意,成为工作的目标,了解医生的习惯和特殊要求,使配合默契,效率提高;(4)专科护士在论文书写科研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专科化护理有利于同一专科疾病、手术和护理知识、经验的积累,充足的临床资料,使论文撰写和科研有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专科护理组的设置和实践提高护士手术配合的主动性、准确性和默契性,发挥了团队精神,是培养现代化、专业化、手术室护士的有效途径[1]。
程家桥街道常住人口2.2万,中心年门诊量16.6万人次。辖区内8个居委,下设3个卫生站,同时建立3个家庭医生工作室,配备8名家庭医生和8名社区护士(医疗助手),辅以3名行政助手和经理人,承担管辖区域内签约对象的基本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中心每位家庭医生平均签约服务2 094名居民,签约率达到79.44%,有效服务率85.69%,签约首诊率90.07%,医生定点服务率68.31%,社区定点服务率80.01%。
1993年,为解决当时上海老龄化带来的老年痴呆患者住院难问题,经市委市政府特批,中心新建住院大楼,设立200张床位专门收治老年痴呆患者,成为上海市首家专科医院。2012年,中心又成为上海市首批舒缓疗护政府实事项目试点单位之一。经过4年建设,舒缓疗护科现有床位36张,医务人员14名,其中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2名、医师4名、康复医师2名、护士8名,并先后选派6名执业医师、7名注册护士参加了上海市舒缓疗护岗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舒缓疗护项目开展以来,中心共收治458例肿瘤晚期患者,陪伴446位肿瘤晚期患者安宁地走过了人生最后一程。
中心是长宁区唯一一家开展舒缓疗护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区域内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工作平台,建立由家庭医生初评、舒缓门诊进行2次遴选的转诊机制;同时通过加强与区属综合性医院肿瘤科、急诊科的合作,完善绿色转诊通道,从而有效满足长宁区区域内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住院需求。
1 完善癌痛评估,执行三阶止痛
中心舒缓疗护科根据晚期肿瘤患者的病情,在入院时、入院1周和入院1个月时分别开展病情评估,建立了完善的疼痛程度评估制度,执行三阶梯止痛原则。通过止痛药物剂量调整,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的用药,告知吗啡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解除患者及家属顾虑,缓解患者身心痛苦。同时科室引入了中医耳针穴位按摩治疗、中医定向透药、穴位敷贴等适宜技术,增强患者的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同时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轻疼痛,提升其生存期质量。
2 创新辅助疗法,减缓负面情绪
通过为癌症患者开展音乐疗法,将疼痛、烦躁和恐惧的临终过程转换为平静和坦然,使患者在熟悉的音乐声中进入临终状态;通过增进患者与医护人员、医务社工、社会志愿者建立情感交流,消除负面心情,建立亲切感,鼓励家属对患者进行抚触,使用安慰性语言和亲切目光与患者交流,舒缓患者情绪;建立志愿者陪伴患者阅读的项目,帮助患者获取外界信息,从而缓解终末期患者内心的压抑、恐惧、厌世等负性情绪。
3 注重生命意义,体现人道关怀
舒缓疗护科的医务人员自发组建了爱心团队,为一名高龄的孤老筹款购买生活用品,并为其他患者喂饭、理发、洗澡、聊天,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在这名孤老入院后2个月的生日那天,为她庆祝生日,让老人感受到陪伴的温暖。医务人员会为了满足一位65岁湖南籍患者在生命最后阶段回去家乡的心愿,多次联系患者家属研究出院回家的治疗方案,在一切安排稳妥后让老人开心的踏上了回乡旅程。
4 筹建医务社工,引入心理治疗
2014年7月,中心成立了舒缓疗护医务社工站,配备了2名专职医务社工,将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引入临终患者的舒缓疗护服务中,进而形成了一种工作理念和模式,为舒缓疗护病患提供更好的医学人文服务和医学心理服务。仅2015年,中心舒缓疗护社工部就开展了针对癌症患者的病房探访107例、个案工作15例,针对家属开展的小组工作11次,针对高危人群的社区工作4次,并多次举办肿瘤防治健康讲堂活动。
5 家属心理支持,坦然面对死亡
舒缓疗护科遇见过不少抱着“进到舒缓疗护病房,就意味着等死”的心理而不愿意放弃治疗的家属,每当这一刻,医务社工会根据患者和家属的意愿,与他们聊患者病情、聊患者与家属的点滴回忆、聊有关生死的话题、聊人生每个阶段的应对,让家属理性的接受和看待生命的每个过程。社工也会帮助患者解决非医疗相关的问题,病房曾收治过1例59岁肺癌术后伴脑转移的患者,患者因放心不下生活不能自理的智障儿子,经常暗自流泪,社工在知悉情况后替患者多次联系公证处为患者办理手续,请公证人员上门为患者公证遗嘱,解决患者的后顾之忧,32 d后患者面带微笑、安宁平静的离开了人世。
1、优先满足和培养重点专科人才,根据重点专科梯队需要,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在进修、深造、科研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为他们掌握高尖技术创造良好环境。定期邀请省中医院、省口腔医院、省肿瘤医院的专家教授来我院会诊、手术、讲课。明确要求重点专科的医疗骨干充分掌握本学科中、西医最先进的诊疗技术,熟练解决本学科的疑难病症。
2、优先安排重点专科人员外出进修和学术交流,鼓励和支持学科带头人外出考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使他们了解本学科国内外最新进展和学术动态。
3、优先考虑重点专科设备配置,在一定的资金范围内,首先保证重点专科设备的更新,添置。今后5年,医院准备添置新一代CT,800mAX光机,进口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PCR等新技术、新设备,为重点专科提供新的检测手段。口腔科装备6台先进的全电脑控制的连体式牙科综合治疗机、铸造机、烤瓷炉、种植机、光固化机、超声波洁牙机等系列国产、进口成套的配套性设备,中西医结合肿瘤科配备介入治疗肿瘤所需要的各种设备,肛肠科购置压力仪、肠镜、多功能微波治疗仪等先进设备,为开展各种高难度专科医疗服务提供可靠保证。对重点专科房屋进行改造、装修,待医院新建的综合楼下半年投入使用时,我院的重点专科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努力开创一种“院有重点,科有特长,人有专长“的欣欣向荣的新局面。为医院技术水平的提高增添活力。
二、积极培养人才,努力提高全员素质
人才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市场竞争、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技兴院,关键是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积极为科技人员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在人才培养和提高全员素质方面,我们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注重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一项关系到提高医院各级人员整体素质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工作。我们将根据我院卫技人员的现状和业务特点,分层次地制定全院继续教育实施规划。对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卫技人员、各科主任,继续教育的重点放在使他们了解国内外最新进展和动态,重点安排他们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和参观考察,对于各科中青年业务骨干则有计划有目的安排外出进修学习,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并由医院承担外出进修人员的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学历层次较低的卫技人员,医院鼓励他们参加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以提高他们的素质。
2、抓好业务人员的基础培训。对中青年卫技只员从抓基本素质入手,通过举办基础授课,专题讲座、操作练习、书面考试等方法,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护理部门每年组织护士进行中、西医26项技术训练,定期组织“三基本”考试,通过组织“三基本”学习,训练和考核,巩固医务人员的基础理论,提高他们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和要求,较快地提高中青年医技人员的业务水平,使优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
三、重视科学研究,促进科技兴院
科学技术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动力,医院间的竞争最终是技术和质量的竞争。今后5年,我院将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和管理力度,使科研工作得到发展。各科跨世纪学科带头人要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能
1、优先满足和培养重点专科人才,根据重点专科梯队需要,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在进修、深造、科研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为他们掌握高尖技术创造良好环境。定期邀请省中医院、省口腔医院、省肿瘤医院的专家教授来我院会诊、手术、讲课。明确要求重点专科的医疗骨干充分掌握本学科中、西医最先进的诊疗技术,熟练解决本学科的疑难病症。
2、优先安排重点专科人员外出进修和学术交流,鼓励和支持学科带头人外出考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使他们了解本学科国内外最新进展和学术动态。
3、优先考虑重点专科设备配置,在一定的资金范围内,首先保证重点专科设备的更新,添置。今后5年,医院准备添置新一代CT,800mAX光机,进口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PCR等新技术、新设备,为重点专科提供新的检测手段。口腔科装备6台先进的全电脑控制的连体式牙科综合治疗机、铸造机、烤瓷炉、种植机、光固化机、超声波洁牙机等系列国产、进口成套的配套性设备,中西医结合肿瘤科配备介入治疗肿瘤所需要的各种设备,肛肠科购置压力仪、肠镜、多功能微波治疗仪等先进设备,为开展各种高难度专科医疗服务提供可靠保证。对重点专科房屋进行改造、装修,待医院新建的综合楼下半年投入使用时,我院的重点专科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努力开创一种“院有重点,科有特长,人有专长“的欣欣向荣的新局面。为医院技术水平的提高增添活力。
二、积极培养人才,努力提高全员素质
人才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市场竞争、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技兴院,关键是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积极为科技人员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在人才培养和提高全员素质方面,我们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注重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一项关系到提高医院各级人员整体素质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工作。我们将根据我院卫技人员的现状和业务特点,分层次地制定全院继续教育实施规划。对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卫技人员、各科主任,继续教育的重点放在使他们了解国内外最新进展和动态,重点安排他们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和参观考察,对于各科中青年业务骨干则有计划有目的安排外出进修学习,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并由医院承担外出进修人员的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学历层次较低的卫技人员,医院鼓励他们参加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以提高他们的素质。
2、抓好业务人员的基础培训。对中青年卫技只员从抓基本素质入手,通过举办基础授课,专题讲座、操作练习、书面考试等方法,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护理部门每年组织护士进行中、西医26项技术训练,定期组织“三基本”考试,通过组织“三基本”学习,训练和考核,巩固医务人员的基础理论,提高他们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和要求,较快地提高中青年医技人员的业务水平,使优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
三、重视科学研究,促进科技兴院
即使是在医院内部,肿瘤科的医生面对死亡的概率也要比其他科室高得多。对他们来说,一幕又一幕的人生悲剧在自己的面前上演,他们又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近日,记者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采访了腹部肿瘤科主任医师陈国际。
“癌症并不都是绝症,随着医学的发展及科学诊疗手段的出现,很多癌症病人的症状已经是可以由手术切除、化学药物治疗、放射线等治疗手段来控制的,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也是可以得到提高的。另外,很多癌症只要早期发现、处理得当,还是可以治愈的。”陈国际医生说。
因为能救命而从医
1961年,陈国际出生在山东省的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的陈国际非常喜欢化学,他的化学成绩也非常突出。因此,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陈国际的第一志愿是兰州大学化学系,但是当陈国际意外地接到山东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他才明白,父母悄悄地改了他的志愿表,他们希望儿子能够实现他们的医学梦想。孝顺的陈国际并没有违背父母的意愿。医学之门虽由父母代他打开,但医学的博大精深,医生的崇高人格令他不由得心驰神往并义无反顾地走入了医学的殿堂。谈到最终为什么会选择肿瘤外科时,陈国际说:“其实当时想的是只要是干外科,什么都可以!因为外科更能发挥我的优势,更适合我!”经过5年在医学院校的熏陶与刻苦学习,1984年陈国际从山东医科大学毕业后如愿被分配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从事腹部肿瘤外科工作,从此他便与肿瘤外科结下了不解之缘。
“用爱心来做事情”
“起初,在那个谈癌色变的年代,可以说是没有几个人愿意从事肿瘤医学的工作,肿瘤外科的工作更是又脏又累,有的恶性肿瘤病灶破溃流脓时发出的难闻气味更是没有几个人可以忍受的,但当时凭着对病人的一种朴素的同情心,也凭着自己对外科事业的热爱,我留下来了,并且一干就是二十几年。”陈国际说。
“作为一名医生,当看到原本卧床不起的患者可以下床活动,当看到通过自己的治疗可以为肿瘤患者延长生命,让他去完成还未完成的心愿;当看到因为自己的努力可以使原本奄奄一息的病人获得重生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再累都值得。”陈医生说。这也许就是他置身肿瘤外科二十几年,越干越起劲,乐此不疲的动力吧。
陈医生20年来一直保持着一种良好的职业习惯:每天早晨他总是提前一个小时到病床前仔细询问病情,为病人查体,修改医嘱。每次手术前一晚他一定会到病房去看病人,为病人及家属耐心讲解病情、疏导情绪,帮助病人树立信心。
“术前的准备是很重要的,不仅是各项常规术前检查,对肿瘤病人来说,更重要的是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树立信心,同时也要安抚家属的焦躁心理,这些才是最难做到的。”对待手术,他坚信“手术无小事,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手术的成败,在肿瘤手术中,这是事关生死的。”手术中的每一步他都要求做到精益求精,直至最后一针的缝合。“成功的手术一定包括术后严密的观察与监测,我每次都尽量亲自为病人换药,这不是抢护士的饭碗,而是因为通过换药的过程可以与病人更多地沟通,第一时间发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心理的变化!”陈医生说。
谈到自己诊治过的病人,陈医生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位27岁的女孩。她不幸患上了乳腺癌,当时她还没有结婚。这个突如其来的灾难,令她的父母几乎崩溃,整日以泪洗面。“这个女孩很坚强,不断地安慰她的父母。她的眼神告诉我,她一定要活下去!否则她的父母将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而她活下去的希望全都寄托在我的身上!当时我唯一念头就是‘一定要治好她!’”陈国际说。当时陈国际一方面认真地为病人制订治疗及手术方案,另一方面积极地为家属讲解病情,详细解释治疗计划,通过讲述其他治疗成功病例让家长树立信心,认识到乳腺癌并不可怕,只要病人积极配合治疗,乳腺癌术后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手术最终很成功!病人术后恢复得很好,那女孩的坚强和乐观令我印象深刻,所以说心理很重要,只要有活下去的信心,手术就会事半功倍,这也是为什么我每次都很重视和病人沟通的原因。只有多沟通,病人才会相信医生,才会对手术有信心!”说到这里,陈医生不无遗憾地感慨道:“如今很多年轻的医生只重视手术本身,却忽视了与病人的沟通,这也许就是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吧。”
陈国际医生多年来除了潜心研究自己的专业,用精湛的医术来治疗病人外,他更用心地去照顾病人各个方面的难处。当遇到家庭困难的患者时,他总是尽量地减轻他们的家庭负担,“癌症本身已经是很沉重的打击,我不希望再给病人以及他的家庭增加更多的经济负担。”记者了解到,对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病人,陈医生的专家号经常是按普通号收费,他还经常买些营养品默默地送给病人。此外,他和他的同事们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如果看到那些医保的患者有没有用完的药的时候,他们就会征得患者同意后,把药送给那些没钱买药的患者使用。
在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陈国际医生所在的肿瘤医院也接到了支援的通知,当时作为肿瘤医院报名参加支援队年龄最大的医生,陈国际义无反顾地参加了这场抗击“非典”的战斗。当时他的任务是从救护车搀扶病人进病房,病人转院时一路护送病人到医院,这是与病人接触最密切感染机会最大的工作。“当时我们组有女大夫、有未婚的年轻大夫,我不能看着他们去做这些危险的工作,毕竟他们还有大好的前途,我来做这些工作就可以了。”陈医生朴实地说。
“我只是怀着一种朴素的感情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每一个人,我真心地希望我的病人早日康复。”陈医生说。
为肩上的责任学而不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是亚洲最大的肿瘤防治研究中心,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之一,也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所处的环境,”陈国际说,“正是因为有了在肿瘤医院这二十几年的历练,也正是因为有了肿瘤医院的这种良好的学术氛围,才有了我个人的成长。”
陈国际医生从1999年开始分到乳腺专业组,2003年肿瘤医院成立了乳腺癌诊断治疗中心,这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成立最早的肿瘤诊断治疗中心。“任何癌症治疗都要进行综合治疗,没有综合治疗效果肯定是不好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优势恰恰是综合治疗比较好。病人来了以后,先进行综合分析,规范化治疗,第一步治疗以后,病例还要拿出来进行讨论。手术刀不能切掉最后一个癌细胞,癌症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手术刀的作用越来越小。外科治疗不是唯一的治疗,综合治疗更重要。”
目前,陈国际还承担或参与了一些卫生部、中美合作、中英合作、“十一五”等重大攻关课题的研究。“与国外的医疗技术相比,我们的技术和欧美可以说是同步的,我们中国大陆病人多,治疗经验多,这是中国医生最大的优势。从手术到放疗、化疗,我们的综合治疗是很好的。我们肿瘤医院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就有四位。三位搞基础研究,一位搞化疗的。哪家医院也没有我们这么多院士。技术力量优势很明显。放疗的设备是全国最好的。肿瘤治疗讲究综合治疗,我们医院研究所和医院是一体的,综合治疗是很好的。”陈国际自豪地说。
在学术领域里,陈国际注重新技术、新方法的临床应用,特别对各种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及保留手术和术后再造、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探测活检、临床不能触及肿物的乳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曾完成各种复杂的乳腺癌手术过万例,将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降低到了国内最低水平。
对病人的生命负责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作为临床教学医院,陈国际也承担着培养肿瘤医学接班人的重任。除了每天下班回家后陈国际要为研究生一个字一个字认真地修改论文外,在临床的教学中他还以身作则,迎难而上,亲力亲为地教育学生。
【关键词】品管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6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的实际需求和价值观念在不断更新,护理质量面临着持续改进和不断发展的问题,怎样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改进护理工作,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是护理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我院护理部率先启动品管圈活动,在急诊医学科和胸心外科・肿瘤科试点,成效显著。
1 品管圈概念
品管圈活动(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由日本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指的是由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要解决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结合成一个小团体(圈圈),然后分工合作,在自我启发和相互启发的原则下,应用各种统计手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中的障碍问题,以达到改善工作品质、提高工作效率及降低成本的目的。品管圈活动在日本及美国等各大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过不可磨灭的作用,被证实是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在过去三十多年中,它被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引入,但在中国大陆尤其是医院管理中还不甚普及。
为迎接等级医院评审,创建患者安全目标医院,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发挥护士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2013年底,我院护理部率先启动护理品管圈活动,活动使我们充分体会到“品管圈”的管理理念与等级医院评审和患者安全目标专项检查要求相符合,注重病人安全,重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人员全员参与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促进病人健康。
2 品管圈的特点
2.1普遍性:全体护理人员都可以参加QCC活动;
2.2自愿性:护士以自愿参加为前提,自我管理,不受行政命令的制约;
2.3目的性:以解决医院或科室管理实际问题为目的;
2.4科学性:QCC活动遵循规定的工作程序,采用科学的统计技术和工具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2.5民主性:参加QCC活动的人员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挥民主精神实现既定的目标;
2.6改进性:实施QCC活动是要确保某项工作或活动的改进;
2.7经济性:QCC活动涉及的人员和范围不大,在日常工作中随时组织和进行,投入小,见效快,日积月累,经济效益明显;
2.8发展性:QCC活动遵循PDCA循环,持续改进,在原有目标上不断发展;
2.9激励性:通过QCC活动的实施,护士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而且通过QCC成果的肯定和,以及获得奖励,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增强医院凝聚力。
3 推进品管圈活动的目的
提高护士独特的观察和创新力,促使个性张扬和潜能发挥,提高士气,发挥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自我成长的需求,营造团队愉快团结的工作氛围,提升综合素质,持续改善服务品质,达到全面质量管理目标及医院、护士和患者三方共赢的良好效果。
4 护理部推行QCC的步骤
品管圈可说是目前较广泛推广应用的,最受医院推崇的持续改进方式之一。将“品管圈”活动引入医院的护理团队,充分提高护士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在增强护士参与组织管理意识方面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我院护理部的推行步骤:
4.1 组建QCC筹划委员会。
4.2 医院原有的护理质量体系识别,诊断。
4.3 从相关科室抽出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深度培训。
4.4 制定初步的QCC制度。
4.5 大面积的宣传。培训,,试运行。
4.6 协调科室保持自愿组成品管圈的护理人员。
4.7 高层领导和辅导员长期跟进,改善。
组成品管圈后在解决护理问题时全体圈员合作,集思广益,,活用品管7大手法解决了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给组织内的各能级护理人员提供了自我发挥的机会,特别是N0、N1级护理人员,品管圈让它们充分的表现自己。
5 品管圈活动成效
品管圈是目标管理技术、人性管理技术、重点管理技术和问题分析技术的综合体。护理部自开展第一期品管圈以来,在持续推动和运用品管手法过程中,经过不断地查找和改善科室内部的问题,逐渐形成卓有成效的质量改善机制。通过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提高了护士的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全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增强了团队精神,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幅提升了我院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优质护理服务的进一步推广和深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 小结
近来年随著医改步伐的加速迈进、人民群众对于医疗质量要求的日益提升,医院逐渐兴起一波持续改进热潮,「持续改进这四个字也随著卫生部2011年新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的明文记载,成为各医疗院所争相解读的圣经语句。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对于医院而言,最关键的应该还是我们的医疗和护理服务质量,如果我们医院的服务不能让患者和家属满意的话,那么我们就始终存在着被群众抛弃的危险。而服务质量还是要看人的因素,我们医院员工的文化程度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对技术的接受程度不同,所以我院护理部组织开展了品管圈活动。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圈员们由原来的不敢说变得大胆说,不敢想变得随便想,不想做变得主动做。因为大家会发现,在这个圈子里,你的任何意见都会得到重视,你有任何困难都能得到帮助。“以质量求生存”一直是我院的根本宗旨,我们相信随着品管圈活动在护理队伍中如火如荼的开展,我院的护理工作质量一定能够再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毛晓萍,常后婵,张秦华.品质圈活动在手术室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
[2] 汪继斌.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中的应用[J3.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
[3] 杨丽,王卫琼;参与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4年04期
[4] 丛玉萍,张淑凤,冷菲菲;如何提高护理管理能力之管见[J];中国医院管理;2004年06期
前言
死亡教育是指引导人们科学、人道地认识死亡、对待死亡,以及利用医学死亡知识服务于医疗实践和社会的教育。其主旨在于使人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人人都不可回避的死亡问题,首先是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死亡,同时也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他人的死亡。死亡教育不仅让人们懂得如何活得健康、活得有价值、活得无痛苦,而且还要死得有尊严[1]。
随着文明的推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但重视优生、优活,也追求优死。临终关怀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由于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死亡文化的桎梏,人们对死亡观还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医护人员长期以来习惯的道德价值观、医学、护理伦理观与临终关怀也有着一定的冲突。普及死亡教育无疑应是实施优死制度和普及优死的前提。死亡教育是开展整体护理的要求,其实施直接影响临终患者的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及时的展开死亡教育便显得十分迫切和有意义了。我国临床进行死亡教育研究进展的综述如下:
1国内研究现状
1.1港台地区死亡教育现状
1.1.1台湾研究现状
20世纪末,台湾教育界将死亡教育引入,称为“生命教育”或“生死教育”,在学校广泛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并将2001年定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2]。黄天中[3]出版了死亡教育系列丛书;台湾的医学院均开设了死亡心理学等课程。台湾很重视对护理系学生的生死教育,很多学校将其列为必修课。
1.1.2香港研究现状
香港最初的死亡教育采用综合的方法,将死亡和濒死的知识整合到其他课程中,主要采用讲授形式,重知识传授,而不是态度和技能的培育,护理学生(护生)也没有机会检测自己对个人经历和临终患者的反应。近年来对护生或注册护士的死亡教育中均尝试PBI。教学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护理人员对死亡和濒死持有积极态度,并能获得相关的知识和心理社会技能[4]。
1.2大陆地区死亡教育现状
与港台地区相比,大陆的死亡教育起步晚,发展严重滞后。回顾其发展历史,死亡教育首先在医学教育领域、围绕伦理问题而展开[5]。内地的死亡学研究始于80年代[6],1988年7月,中国内地第一次全国性的安乐死学术研讨会上首次提出努力开展死亡学教育、更新死亡观念的问题。国内护理界死亡教育总体还处于理论水平,大多数护理院校未单独开设死亡教育课程。护生在校期间不能获得系统的死亡教育,在职继续教育也缺乏相应的培训内容,护理人员对死亡教育知之甚少[7]。
2提高死亡教育实行方法
2.1 提高护士对死亡教育的认知水平
死亡教育使人们懂得如何保证健康,有价值、无痛苦,而且还要死得有尊严,既强化了人们的权利意识,也利于促进医学发展。护理人员对死亡教育的态度同时直接影响到临终护理的质量,管理者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对死亡教育重要性的认知。
2.2 提高公众对死亡教育的认识,树立科学的死亡观
应该呼吁社会利用媒体宣传、印刷广告等方式开展死亡教育知识的普及,减轻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为护士开展死亡教育提供适宜的伦理环境。
2.3 重视护士对死亡教育相关知识、能力的培养
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和深入,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重视对病人的身心护理,但是,在护理临终病人时所缺乏死亡教育的知识以及技巧,对死亡话题探讨也较少。
2.3.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不同文化背景,死亡观不同,我国的传统文化接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多数人对死亡是采取否定、回避的态度的。要对病人及其家属开展死亡教育,首先应该对护理人员自身开展死亡教育,提高其素养,摆脱其对死亡的恐惧,树立科学的死亡观,本着真诚善良的同情心和高度的责任心对病人及其家属开展死亡教育。
2.3.2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死亡教育知识、技能培训
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是现代护理学需要研究的新学科、新课题,鉴于目前死亡教育的现状,应对护理人员强化有关死亡教育知识、技能的培训,通过自学、短期学习班、院内讲课、脱产学习班、脱产进修等,使他们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掌握病情告知的原则和技巧,处理好“告知事实”和“避免伤害”的冲突,掌握症状控制、生死问题谈话与教育等相关知识,使死亡教育成为健康教育的一部分。
2.3.3死亡教育应作为护生的必修课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在人们还未经过良好的死亡教育,不具备科学死亡观的国情下,作为培养护士的医学院校,应将临终关怀学作为护士的必修课,继续探讨“临终关怀”、“死亡教育”的适宜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借鉴国外教育形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组织编写有特色、前瞻性的系列教材,使我国的死亡教育具有高起点和适用性”[8]。
参考文献:
[1] 诸葛毅,在高等护理专业开展死亡教育的社会价值[期刊论文],医学与社会,2006(03)
[2] 传宏,杨海燕.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生死教育现状的比较.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3):11―12.(3)(4)医学教育必须重视死亡教育,岳亮,《卫生职业教育》
[3] 黄天中.死亡教育概论I: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研究.台北:明田出版社,1992:1-532.
[4] Wong F K,Lee W M,Mok E.Educating nurses to care for the dying in Hong Kong:a problem-based learning approach.Cancer Nurs,2001,24(2):112―121
[5] 刘辉,张希晨,李燕.灾难托起的生命伦理命题:死亡教育.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5):97―99.
[6] 传宏,杨海燕.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生死教育现状的比较.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3):11―12.
医生职位竞聘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叫,来自桃花江一个美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鲜埠回族乡。我今年岁,中南大学自学护理本科学历,现任主管护师医生岗位竞聘书范文。1994年,我从益阳卫校毕业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医院,成为一名戴燕尾帽的白衣天使。至今,我已在一线护理岗位上工作了14年。十多年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从事一个有“天使”称号的工作,一定要对得起病人,对得起病人家属,对得起“天使”这个美丽的称号。所以,我无论是在内科、急诊科、肿瘤科、手术室、巡回医疗车,还是在现在的老干科,每一天,我都始终带着大家已经熟悉的笑容,并努力以精湛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因此,我也相继获得了医院授予的优秀干部、工会积极份子医生竞聘、优秀护师等光荣称号。非常感谢院领导给我这个机会参加今天的护士长竞职。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14年的一线工作经验,使我对护理事业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也逐渐积累了一些护理工作的经验,总结了一些护理管理的体会。如果能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走上护士长的工作岗位,我有信心做一名称职的护士长,为医院的发展、为护理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假如我竞聘成功,我将在科主任及护理部的领导和指导下,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搞好病房管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一、把护理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防范和减少护理差错。
我认为应从三方面抓好护理安全:一是抓好对患者病情的掌握。只有充分了解患者病情,护理起来才会有的放矢医生竞聘稿,产生较好的护理效果;二是抓好对病情的观察。指导和要求护士认真细致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三是做好同患者的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流露出真实的想法,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地预防意二、营造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医护关系。
我深知,作为护士长,在护患关系、医护关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营造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医护关系,我认为,首先,要定时召开护患座谈会,征求病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科领导和医生反馈,争取得到支持,使科室服务设施和休养条件更适合病人的需求;其次,理解、配合各位医生的工作,做到真诚相待,相互支持与合作;第三,讲究交流方法,化解护患矛盾。我将主动诚恳地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作好沟通协调,解决病人的具体问题医生竞聘书,理解护士因工作疲劳产生的怨气,不讲损害护士自尊心的话,为病人和护士创造和谐轻松的环境。对护士既严格要求,又同她们加强感情交流,结成知心朋友,让护士与自己在一起时感到轻松、愉快、自然,培养大家的集体荣誉感,融洽集体感情,构建一支和谐的团队。
三、抓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健康教育是人性化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护士的角色不仅是照顾者和管理者,更重要的是教育者。我将在病房管理工作中,重点抓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组织护士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社会文化背景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活动,努力给病人以心理社会支持,解答困扰他们的心理问题,使病人明白自身患病的心理原因,增强战胜疾病口腔医生竞聘报告、重返社会的信心,使患者通过住院不仅治好疾病,还学到了许多健康知识,从而提高对护士的满意度,体现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增强科室凝聚力。
常言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可以说,护士长的自身形象直接影响着护理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以及科室的凝聚力。因此,我将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重任,努力在敬业精神、业务技术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成为护士们的楷模。在具体工作中,做到言行一致,要求护士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求护士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在日常工作中,有事多同护士商量,踏实工作,爱医院、爱自己的专业、爱与自己一同工作的全体护士。今天能参与竞争护士长岗位,与她们给我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五、持续优化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护理理念乡村医生竞聘演讲稿,共创一支一流的护理队伍。
护理人员的素质是决定护理质量高低的关键。我们医院有很多很优秀的护士,她们在各项护理工作中做的都很好,输液能做到一针见血,护理危重病人、观察病情都有很强的责任心。但业无止境,我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坚持不懈地抓好对全病房护士的业务学习仍是工作的重点。通过集体学习、组织护理查房、进行操作演练等,有计划地进行基础护理知识、护理理论、基本护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不断提高全病房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做到护理工作程序化,技术操作标准化,减少护士工作中的随机性和盲目性,做好对重点病人的护理,指导护士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在临床实践中提高护士观察病情、心理护理、护理文件书写以及急救护理等各项护理工作的质量。
冰心老人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杖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那么,再让真诚作伴,用我们的爱心为病人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吧!!衷心希望大家能给我一分支持,给我一分鼓励。无论是否竞争得上护士长,我都愿意和大家一起奉献自己最大的能力和热情,共同为中心医院的发展竭心尽力竞聘演讲稿范文!
医生职位竞聘演讲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首先我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次竞争上岗的机会。我这次参加竞聘的岗位是化验室检验医生。
本人20xx年业于xx市xx卫生学校医学检验专业,从20xx年至今在钦州市钦南区那彭镇卫生院从事检验工作。
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尊敬领导,服从领导安排,团结同事,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认真校对检验结果,负责检验技术操作和试剂配置。鉴定检查,定期校正试剂、仪器设备,负责和采集检验标本,发送检验报告单,做好检验器材的清洁,维护和保养,检验室消毒隔离工作,对急诊立即采集标本,及时发出报告。
如果我竞聘上检验医生工作岗位,我将把检验工作做得更好,不断学习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检验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更好的为医院做贡献。
谢谢大家!
医生职位竞聘演讲稿3
大家好!
今天我的竞聘理由:
第一:拿破仑有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想借这个机会来激励自己,把它作为一个锻炼的机会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目前我是一名普通医生,但是我相信我不会永远是一名普通的临床医生。这就是我今天为什么站在这里的目的。
第二:医院的发展靠大家共同努力,有句话说的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当中也许考虑问题比较片面,那么我就借这个机会来做个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一名麻醉科科主任的话,我会怎样带领科内成员做好各项工作,这样的话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就更能够严于律己,更好的为医院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今天的主题是科主任职位的竞聘,职位意味着责任和义务。假如我是一名科主任的话,我认为有责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凝聚多方面力量,提高工作效能。一是要与相关科室搞好对接,树立整体观念。做到科室职责上分,思想上统一;工作上分,目标上统一,相互补充,平等相处,达到更好的整体效果。二是在实际工作中要与同事搞好连接,营造良好氛围。做到严于律己,诚恳待人,多一份理解和谅解,多一份宽容和信任;努力创造宽松、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
2.增加医疗收入、不断深化服务理念。注意控制科室收入结构,增加医疗性收入,控制药品占总收入比例,使医院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当然,要增加医疗收入,需要病源的不断增加和医疗质量以及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抓好科室成员的思想建设,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做到在管理理念、经营理念、服务理念上不断创新,加强成本控制,增收节支。在努力加强规范化服务型医疗人员队伍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病人满意度。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住院医师对患者分级护理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为临床护理提供较为客观、准确的护理等级评定方法。方法对63名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对188例住院患者分别按医嘱护理分级、标准护理分级及Barthel指数分级法,进行一、二、三级护理登记与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住院医师对各护理级别的内容及要求掌握不确切;医嘱护理分级与标准护理分级、Barthel指数分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医师多用惯性思维提出护理级别,影响护士规范化的护理行为。结论住院医师应加强对分级护理内容的学习,提高对分级护理等级判断的准确性;同时应补充完善标准护理分级的内容,以人为本,确定患者对护理服务的依赖程度,突出个体差异与针对性,提高护理服务的效果及满意度。
军队医院住院患者的分级护理等级,是由医师根据《中国人民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1](以下简称《常规》)中的分级护理制度,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医嘱形式下达,护理等级设特级、一、二、三级护理并分别设统一标记,由护士根据护理等级所对应的临床护理要求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为了解军队医院患者的各项护理服务要求与患者的护理等级、护士所付出的劳动强度、时间以及护理服务的效果是否一致,分级护理与“以人为本”护理服务是否相适应,我们对某军队医院住院医师对分级护理制度相关内容的认知程度进行了调查,对3个护理等级的患者进行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并进行量化分析,旨在为临床护理服务提供较为准确、客观的护理等级评定方法,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目标,提供全面、系统的临床护理服务。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某军队三级甲等医院11个病区,包括创伤骨科中心、内分泌儿科、消化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五官科、妇产科、心胸普通外科、干部科、心血管呼吸内科、肿瘤科、泌尿外科,发放调查表71份,收回有效问卷63份,其中男性46名,女性17名,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38.03±9.99)岁。文化程度:大专1名,本科51名,硕士11名。职称:医师19人,主治医师25人,副主任及主任医师19人。工作年限1~35年,平均(16.62±11.28)年。同时选取以上11个病区的住院患者(≤6岁的患者、ICU及特级护理的患者除外)共188例,男性118例,女性70例,年龄7~86岁,平均年龄(41.98±15.06)岁。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分级护理内容认知调查表,共17项分3个等级,对63名住院医师知晓《常规》中分级护理制度的相关知识进行调查,问卷信度为0.79,效度为0.80。
1.2.2护理级别的评定方法
首先由1名中级职称以上的护师和医师共同对以上11个临床科室当日、次日2d内按医嘱确定为一、二、三级护理的患者(包括新入、手术及病情变化改变护理等级的患者)进行逐个登记(医嘱护理等级);其次,根据《常规》中的护理分级依据,评估实际需要的护理级别(标准护理等级);再根据Barthel指数分级法[2],进行3等级10大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按Barthel指数进行记分。
1.3评定标准
根据《常规》中分级护理制度及Barthel指数分级法判定护理等级。一级:重症、大手术后需严格卧床休息,或有意识障碍的患者,生活上依赖较明显或完全依赖需一级护理或Barthel指数记分≤40分者;二级:病情较重或重病恢复期,有功能障碍,年老体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患者,生活上稍依赖,需二级护理或Barthel指数记分41~60分者;三级:病情较轻或康复期的患者,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自理生活或Barthel指数记分>60分者。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多独立样本的K-W检验。
2结果
2.1医师对分级护理内容认知情况(见表1)
被调查的63名住院医师在校期间接受护理等级教育者仅有20人,占31.75%。
2.2护理级别评估情况(见表2)
对188例住院患者分别按3种护理级别方法判定等级后,进行各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医嘱护理分级与标准护理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6.484,P<0.01;标准护理分级与Barthel指数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525,P>0.05;医嘱护理分级与Barthel指数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83.859,P<0.01。
3讨论
3.1分级护理制度是进行护理活动的重要依据
分级护理是护理工作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是确定临床护理人员编制、合理安排护士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3]。《常规》中的分级护理制度明确规定了各护理级别的病情依据与临床护理要求,它能反映护理工作量的多少、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其护理要求。随着社会的变迁与进步,人们对享受高品质和保护其个人权益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医疗机构来讲,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低制约着医院的发展和竞争力,而护理工作的独特性使得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率在医院整体服务满意率中占据很大的比重[4]。因此,落实分级护理制度是规范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和提高护理服务满意率的有力保证。
3.2提高医师对分级护理等级判断的准确性,是落实分级护理质量的有力保证
以医嘱形式下达的分级护理,护士根据护理等级为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内容,但当护理级别与该患者病情有所差异时,护士也只能机械地去执行医嘱。调查资料显示:住院医师在校期间仅有31.75%接受过分级护理的相关知识,其余68.25%在后期工作实践中逐渐了解,提示住院医师在校期间并未全面系统地学习其内容;对分级护理依据即病情依据完全了解者为20.63%,部分了解者为79.37%;对各护理等级的具体要求了解者为12.70%,部分了解者为86.51%。《常规》中规定一级护理的患者应绝对卧床,生活上完全依赖护理即完全由护士护理,但医嘱护理分级中完全依赖护理者只有3.17%,部分依赖护理者为76.19%,不依赖护理即让一级护理患者自理生活者为20.63%。在188例患者中,被医嘱护理分级确定为三级护理者为0,被标准护理分级与Barthel指数分级确定为三级护理者分别占25.53%和26.60%;医嘱护理级别与标准护理级别和Barthel指数分级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医师对各护理级别的实施及要求掌握不确切,从疾病诊断及医疗的角度出发,医嘱护理级别的不确定性,不但造成护士人力资源的浪费,还会出现护理收费的不合理,影响护士规范化的护理行为和分级护理质量落实[5],医师多用惯性思维提出护理级别,与以患者为中心、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目标的现代护理模式不相适应。因此,医师应加强对分级护理内容的学习,提高对分级护理等级判断的准确性。
3.3补充完善标准护理分级内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临床护理工作处于从属地位,护理人员在某些可以作出专业独立行为的情况下,放弃自己的专业权利,未能意识到自我的能力和专业上的自[6]。调查显示:以病情为依据的标准护理分级,虽能体现患者实际需要,反映护理工作量,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但不能有侧重地解决患者日常生活自理缺陷项目,缺乏个体针对性,浪费人力、时间等护理资源,应补充并完善其内容。Barthel指数分级法是美国康复医疗机构常用的评估方法,评定简单,可信度及灵敏度高,主要用于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独立生活功能的变化,体现需要的护理程度,但未包括医嘱所含有的大量治疗工作[2]。本组资料中,标准护理分级与Barthel指数记分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以上两组级别护理评估方法均能反映患者对护理的依赖程度。分级护理等级存在的差异性,由评估者对分级护理内容认知程度不同所致,两者判断方法应互为补充和完善,以充分体现患者的护理需求。因此,在患者入院时、手术前后或病情变化时,用Barthel指数记分法对其生活自理缺陷项目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对护理服务的依赖程度,突出个体差异与针对性,量化护理服务内容,不断反馈信息,及时更新护理侧重点,用最小的劳动强度、最少的服务时间达到最有效的护理,体现护理学科的独立性,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仲剑平.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M].第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76.
[2]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5.
[3]梅祖懿,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5~29.
[4]周荣慧.医院等级护理服务标准公示的动因与成效[J].护理管理杂志,2003,3(1):19.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住院医师对患者分级护理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为临床护理提供较为客观、准确的护理等级评定方法。方法对63名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对188例住院患者分别按医嘱护理分级、标准护理分级及Barthel指数分级法,进行一、二、三级护理登记与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住院医师对各护理级别的内容及要求掌握不确切;医嘱护理分级与标准护理分级、Barthel指数分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医师多用惯性思维提出护理级别,影响护士规范化的护理行为。结论住院医师应加强对分级护理内容的学习,提高对分级护理等级判断的准确性;同时应补充完善标准护理分级的内容,以人为本,确定患者对护理服务的依赖程度,突出个体差异与针对性,提高护理服务的效果及满意度。
军队医院住院患者的分级护理等级,是由医师根据《中国人民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1](以下简称《常规》)中的分级护理制度,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医嘱形式下达,护理等级设特级、一、二、三级护理并分别设统一标记,由护士根据护理等级所对应的临床护理要求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为了解军队医院患者的各项护理服务要求与患者的护理等级、护士所付出的劳动强度、时间以及护理服务的效果是否一致,分级护理与“以人为本”护理服务是否相适应,我们对某军队医院住院医师对分级护理制度相关内容的认知程度进行了调查,对3个护理等级的患者进行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并进行量化分析,旨在为临床护理服务提供较为准确、客观的护理等级评定方法,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目标,提供全面、系统的临床护理服务。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某军队三级甲等医院11个病区,包括创伤骨科中心、内分泌儿科、消化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五官科、妇产科、心胸普通外科、干部科、心血管呼吸内科、肿瘤科、泌尿外科,发放调查表71份,收回有效问卷63份,其中男性46名,女性17名,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38.03±9.99)岁。文化程度:大专1名,本科51名,硕士11名。职称:医师19人,主治医师25人,副主任及主任医师19人。工作年限1~35年,平均(16.62±11.28)年。同时选取以上11个病区的住院患者(≤6岁的患者、ICU及特级护理的患者除外)共188例,男性118例,女性70例,年龄7~86岁,平均年龄(41.98±15.06)岁。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分级护理内容认知调查表,共17项分3个等级,对63名住院医师知晓《常规》中分级护理制度的相关知识进行调查,问卷信度为0.79,效度为0.80。
1.2.2护理级别的评定方法
首先由1名中级职称以上的护师和医师共同对以上11个临床科室当日、次日2d内按医嘱确定为一、二、三级护理的患者(包括新入、手术及病情变化改变护理等级的患者)进行逐个登记(医嘱护理等级);其次,根据《常规》中的护理分级依据,评估实际需要的护理级别(标准护理等级);再根据Barthel指数分级法[2],进行3等级10大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按Barthel指数进行记分。
1.3评定标准
根据《常规》中分级护理制度及Barthel指数分级法判定护理等级。一级:重症、大手术后需严格卧床休息,或有意识障碍的患者,生活上依赖较明显或完全依赖需一级护理或Barthel指数记分≤40分者;二级:病情较重或重病恢复期,有功能障碍,年老体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患者,生活上稍依赖,需二级护理或Barthel指数记分41~60分者;三级:病情较轻或康复期的患者,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自理生活或Barthel指数记分>60分者。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多独立样本的K-W检验。
2结果
2.1医师对分级护理内容认知情况(见表1)
被调查的63名住院医师在校期间接受护理等级教育者仅有20人,占31.75%。
对188例住院患者分别按3种护理级别方法判定等级后,进行各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医嘱护理分级与标准护理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6.484,P<0.01;标准护理分级与Barthel指数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525,P>0.05;医嘱护理分级与Barthel指数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83.859,P<0.01。
3讨论
3.1分级护理制度是进行护理活动的重要依据
分级护理是护理工作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是确定临床护理人员编制、合理安排护士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3]。《常规》中的分级护理制度明确规定了各护理级别的病情依据与临床护理要求,它能反映护理工作量的多少、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其护理要求。随着社会的变迁与进步,人们对享受高品质和保护其个人权益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医疗机构来讲,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低制约着医院的发展和竞争力,而护理工作的独特性使得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率在医院整体服务满意率中占据很大的比重[4]。因此,落实分级护理制度是规范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和提高护理服务满意率的有力保证。
3.2提高医师对分级护理等级判断的准确性,是落实分级护理质量的有力保证
以医嘱形式下达的分级护理,护士根据护理等级为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内容,但当护理级别与该患者病情有所差异时,护士也只能机械地去执行医嘱。调查资料显示:住院医师在校期间仅有31.75%接受过分级护理的相关知识,其余68.25%在后期工作实践中逐渐了解,提示住院医师在校期间并未全面系统地学习其内容;对分级护理依据即病情依据完全了解者为20.63%,部分了解者为79.37%;对各护理等级的具体要求了解者为12.70%,部分了解者为86.51%。《常规》中规定一级护理的患者应绝对卧床,生活上完全依赖护理即完全由护士护理,但医嘱护理分级中完全依赖护理者只有3.17%,部分依赖护理者为76.19%,不依赖护理即让一级护理患者自理生活者为20.63%。在188例患者中,被医嘱护理分级确定为三级护理者为0,被标准护理分级与Barthel指数分级确定为三级护理者分别占25.53%和26.60%;医嘱护理级别与标准护理级别和Barthel指数分级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医师对各护理级别的实施及要求掌握不确切,从疾病诊断及医疗的角度出发,医嘱护理级别的不确定性,不但造成护士人力资源的浪费,还会出现护理收费的不合理,影响护士规范化的护理行为和分级护理质量落实[5],医师多用惯性思维提出护理级别,与以患者为中心、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目标的现代护理模式不相适应。因此,医师应加强对分级护理内容的学习,提高对分级护理等级判断的准确性。
3.3补充完善标准护理分级内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临床护理工作处于从属地位,护理人员在某些可以作出专业独立行为的情况下,放弃自己的专业权利,未能意识到自我的能力和专业上的自[6]。调查显示:以病情为依据的标准护理分级,虽能体现患者实际需要,反映护理工作量,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但不能有侧重地解决患者日常生活自理缺陷项目,缺乏个体针对性,浪费人力、时间等护理资源,应补充并完善其内容。Barthel指数分级法是美国康复医疗机构常用的评估方法,评定简单,可信度及灵敏度高,主要用于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独立生活功能的变化,体现需要的护理程度,但未包括医嘱所含有的大量治疗工作[2]。本组资料中,标准护理分级与Barthel指数记分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以上两组级别护理评估方法均能反映患者对护理的依赖程度。分级护理等级存在的差异性,由评估者对分级护理内容认知程度不同所致,两者判断方法应互为补充和完善,以充分体现患者的护理需求。因此,在患者入院时、手术前后或病情变化时,用Barthel指数记分法对其生活自理缺陷项目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对护理服务的依赖程度,突出个体差异与针对性,量化护理服务内容,不断反馈信息,及时更新护理侧重点,用最小的劳动强度、最少的服务时间达到最有效的护理,体现护理学科的独立性,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仲剑平.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M].第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76.
[2]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
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5.
[3]梅祖懿,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5~29.
[4]周荣慧.医院等级护理服务标准公示的动因与成效[J].护理管理杂志,2003,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