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物学论文范文

生物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物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生物学论文

第1篇

模型建构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生物学课程标准所重视的一种能力。高中生物学教材含有丰富的模型建构案例,是试题原创的重要素材库。模型分为三种类型,即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如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概念模型如血糖平衡调节模型、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等;数学模型如自由组合定律、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曲线等。在原创试题的命制中,对核心概念的考查,可在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之间进行转换,从而创设出新颖的问题情景。例1:图示某反应物分子从常态到显著活跃状态能量变化的一段曲线。①②③三条曲线表示加酶、常温和加氯化铁等条件下的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E1表示酶所降低的反应活化能B.E2表示氯化铁所降低的反应活化能C.曲线①与曲线③的对比,说明酶具有高效性D.曲线①与曲线②的对比,说明加氯化铁能加快反应速率例1是以“酶的作用及其原理”为考查内容的试题。命制时,将“概念模型”转换成“数学模型”,用数学中的坐标曲线图进行情景设计。该曲线图的设计创意来自大学教材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2版第46页上的插图,但经过较大的改进,在图中增加了有效信息,去除了一些干扰信息。题目情景新颖,又重点考查了“活化能”概念中之“显著活跃状态与常态下分子能量的差值”这一要素。参考答案:D。例2:图示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以下部分略)例题2是2013年江苏高考生物学试题的第27题,就是这种原创策略的成功案例。“渗透作用原理”是考纲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这一考点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命题时,将概念模型转换成物理模型,即将渗透作用的内涵和外延分解开来,将渗透装置示意图这一物理模型作为渗透作用概念外延的一部分。用数学方法处理实验结果(如液面高度差h、S1和S2溶液的浓度关系),通过考查学生对实验宏观现象的认知来考查对渗透作用微观原理的认知,通过考查对概念外延的认知来考查对概念内涵的认知。参考答案:(1)S1>S2(2)原生质层原生质层能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

2“知识与方法”考查的“重组移植”策略

生物学试题考查的知识内容主要包括事实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考查时,整合事实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可以还原知识的产生过程、体现知识的应用价值。从知识的形成过程提炼出的科学方法,还可以“移植”到其他知识的探究过程。生物学原创试题采用这种思路,重组“知识”和“方法”,可创设出新颖的问题情景。例如,差速离心法是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设计“酵母菌细胞呼吸”有关试题时,可将差速离心法“移植”到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研究中。即用差速离心法将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分离,然后进行细胞呼吸的实验,以此作为试题情景,以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又如,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移植”到考查细胞周期染色体行为的试题中,创设出来的试题既能够考查有丝分裂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又能够考查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例3就是这样的试题。例3:提取正常家兔的造血干细胞,放入液体培养基培养,提供的脱氧核苷酸原料中的N元素全为15N。造血干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14N的染色体所占比例为A.0B.50%C.25%D.100%参考答案:B。

3从科学史资料提炼试题的“补充整合”策略

高中生物学教材含有丰富的科学史素材,是命题的重要素材库。若能根据知识的生成过程,梳理史实的脉络,挖掘史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思维能力和核心知识为测量目标和考查内容,做好“补充整合”,命题往往能够打破框框、达到求变出新的效果。这一策略的要点:第一,要对史料进行针对性的“补充”,才能出新;第二,须“整合”,形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结构,思路才会连贯,主题才能聚焦。2014年高考理综试题福建卷的第28题,就是采用这种策略命制的。从例4可以看出,该题对教材中的科学史素材有选择、有提炼,以“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为线索,主题聚焦,第1小题和第3小题对教材中的史料有补充和整合,设问的角度也比较新颖。这道题的出现,是福建高考遗传方面命题的一个新突破,它避开了以往的旧模式,打开一片新的视野。尽管题干文字较长、语言表达还存在一定的瑕疵。但是,其灵活的创作思路和求新求变的可贵精神值得赞赏。例4: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试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解释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种性状的F1中显性性状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是。(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不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这一基本条件。(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否定了这种说法。(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稳定传递。参考答案:(1)1/6终止密码(子)显性基因表达,隐性基因不转录,或隐性基因不翻译,或隐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活性或活性低(2)4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3)SⅢ(4)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碱基互补配对。

4基于科技论文原创试题的“挖掘转化”策略

第2篇

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形式,生命科学往往要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性质、规律等作出断定,对这一类知识的学习称之为判断学习。应用逻辑上的充足理由律来学习判断,既有利于培养求真、追根究底的科学精神和钻研精神,又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还有利于促进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的相互联系。充足理由律的基本内容是:在论证过程中,一个判断被确定为真,总是有理由的。因此,在学习判断时,学习者应该追问如下问题:证明该判断的证据(包括已被证实的科学事实、已为科学所证明的定理、定律、原理)有哪些?运用证据论证观点的推理过程怎样?论证过程中使用了哪些逻辑方法?这些逻辑方法得出的结论是或然的还是必然的?如果教材没有给出证据和论证过程,学习者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在逻辑学上,将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是或然的;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必然的(许多逻辑学书籍将前提与结论有必然联系的推理均称为演绎推理)。故最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是运用科学知识进行演绎推理。因此,学习判断时最好是弄清其中所涉及的科学原理,多追问几个“为什么”。例如,用斯图尔德的组织培养实验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该论证使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是或然的。学习者如果用充足理由律学习时认识这一点,就会追问“为什么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如果进一步探究该问题,就能对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的知识融会贯通。在寻找事实证据时,有时需要将判断作为假说来看待,用假说演绎法推出关于事实的结论。例如,学习“体温调节”时,可作如下推理用以寻找环境温度高或剧烈运动时皮肤血管舒张的证据:如果皮肤血管舒张,则皮肤血流量增加、面色红润。面色红润这一事实是大家所熟知的,它是支持判断的有力证据。

2过程学习策略

学习生物学过程时,要在图文结合阅读的基础上看图说话,然后在脑海中想象过程、建构表象。更高层次的学习还应包括分析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因果联系,针对各环节分析影响过程的诸多因素,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例如,学习“减数分裂”时,按上述策略分析就会发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是同源染色体分排在赤道板两侧的保障,而同源染色体在减Ⅰ中期的排列以及纺锤体的存在又保证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量减半但又拥有一个完整的染色体组、携带有本物种生长发育所需的整套的遗传信息。因此,凡影响纺锤体形成的因素(如低温、秋水仙素)均可导致同源染色体不能分离,凡影响同源染色体正常联会的因素(如染色体的数量及结构变异)均影响配子携带的遗传信息,进而可能影响配子的可育性。

3实验和技术学习策略

实验和技术学习时,一方面要追问每一个操作步骤的目的和原理;另一方面要将有关实验和技术操作步骤的文字描述转换成简洁的流程图并想象自己操作的画面。如果教材是以图解形式说明操作步骤的,则应认真读图,既注意大的步骤,又注意图中的细节。

4科学史学习策略

科学史学习时,首先要还原到当时的研究背景,弄清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思路是什么、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包括实验方法)是什么、研究结果和结论是什么,或者弄清科学家提出的观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论证过程是什么、意义是什么;然后站在今天的知识层面和技术高度进行评价,从实验材料、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方法)、推理过程等角度分析研究的得与失、成功之处与局限之处,或者分析论据是否充足真实、是否可以由已有的论据充分地论证观点、推理过程是必然的还是或然的。最后,在分析局限性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提出新的观点和设想。例如,学习拉马克的进化观点时,用现代遗传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就会发现,虽然存在着理论证据和许多事实证据证明生物个体“用进废退”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是定向变异,定向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因而在进化上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不能用个体身上“用进废退”的事实证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5主题学习策略

第3篇

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形式,生命科学往往要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性质、规律等作出断定,对这一类知识的学习称之为判断学习。应用逻辑上的充足理由律来学习判断,既有利于培养求真、追根究底的科学精神和钻研精神,又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还有利于促进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的相互联系。充足理由律的基本内容是:在论证过程中,一个判断被确定为真,总是有理由的。因此,在学习判断时,学习者应该追问如下问题:证明该判断的证据(包括已被证实的科学事实、已为科学所证明的定理、定律、原理)有哪些?运用证据论证观点的推理过程怎样?论证过程中使用了哪些逻辑方法?这些逻辑方法得出的结论是或然的还是必然的?如果教材没有给出证据和论证过程,学习者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在逻辑学上,将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是或然的;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必然的(许多逻辑学书籍将前提与结论有必然联系的推理均称为演绎推理)。故最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是运用科学知识进行演绎推理。因此,学习判断时最好是弄清其中所涉及的科学原理,多追问几个“为什么”。例如,用斯图尔德的组织培养实验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该论证使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是或然的。学习者如果用充足理由律学习时认识这一点,就会追问“为什么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如果进一步探究该问题,就能对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的知识融会贯通。在寻找事实证据时,有时需要将判断作为假说来看待,用假说演绎法推出关于事实的结论。例如,学习“体温调节”时,可作如下推理用以寻找环境温度高或剧烈运动时皮肤血管舒张的证据:如果皮肤血管舒张,则皮肤血流量增加、面色红润。面色红润这一事实是大家所熟知的,它是支持判断的有力证据。

2过程学习策略

学习生物学过程时,要在图文结合阅读的基础上看图说话,然后在脑海中想象过程、建构表象。更高层次的学习还应包括分析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因果联系,针对各环节分析影响过程的诸多因素,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例如,学习“减数分裂”时,按上述策略分析就会发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是同源染色体分排在赤道板两侧的保障,而同源染色体在减Ⅰ中期的排列以及纺锤体的存在又保证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量减半但又拥有一个完整的染色体组、携带有本物种生长发育所需的整套的遗传信息。因此,凡影响纺锤体形成的因素(如低温、秋水仙素)均可导致同源染色体不能分离,凡影响同源染色体正常联会的因素(如染色体的数量及结构变异)均影响配子携带的遗传信息,进而可能影响配子的可育性。

3实验和技术学习策略

实验和技术学习时,一方面要追问每一个操作步骤的目的和原理;另一方面要将有关实验和技术操作步骤的文字描述转换成简洁的流程图并想象自己操作的画面。如果教材是以图解形式说明操作步骤的,则应认真读图,既注意大的步骤,又注意图中的细节。

4科学史学习策略

科学史学习时,首先要还原到当时的研究背景,弄清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思路是什么、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包括实验方法)是什么、研究结果和结论是什么,或者弄清科学家提出的观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论证过程是什么、意义是什么;然后站在今天的知识层面和技术高度进行评价,从实验材料、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方法)、推理过程等角度分析研究的得与失、成功之处与局限之处,或者分析论据是否充足真实、是否可以由已有的论据充分地论证观点、推理过程是必然的还是或然的。最后,在分析局限性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提出新的观点和设想。例如,学习拉马克的进化观点时,用现代遗传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就会发现,虽然存在着理论证据和许多事实证据证明生物个体“用进废退”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是定向变异,定向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因而在进化上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不能用个体身上“用进废退”的事实证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5主题学习策略

第4篇

1.1实验方法

1.1.1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测定采集新近腐烂的百合鳞茎,采用组织分离法[11]在病健交界组织处切取4mm×4mm小块,用75%酒精表面消毒30s,再用2%次氯酸钠消毒7min,无菌水冲洗3次,然后置于PDA培养基上28℃黑暗培养,待长出菌丝后,挑取菌落边缘进行纯化,纯化后的菌落再进行单孢分离培养。病原菌致病性测定根据柯赫氏法则,用灭菌的接种针在消毒后的鳞茎片上刺孔,将浸有菌液的滤纸片贴在孔上作为有伤接种,同时将浸有菌液的滤纸片贴在未刺孔的鳞茎片上作为无伤接种,将浸无菌水的滤纸片贴在孔上作为对照。接种处理完成后将鳞茎片置于培养皿中保湿培养,5d后观察并记录发病情况,确定病原菌对百合鳞茎的致病性。对接种发病的鳞茎片再次进行病原菌的分离。

1.1.2病原菌鉴定

1.1.2.1病原菌形态学观察将病原菌接种到PDA平板,28℃黑暗培养2-5d,观察菌落形态,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病原菌的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测量孢子大小。

1.1.2.2ITS序列分析将供试菌株接种于PDA培养基中;28℃恒温培养4d,收集菌丝体,采用CTAB法提取病原菌基因组DNA。ITS通用扩增引物为TS1(5’-TCCGTAGGTGAACCTGCGG-3’)和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扩增体系:50µL,基因组模板DNA1µL、10µmol/L上下游引物各1µL、2mmol/LdNTPs5µL、KODDNA聚合酶1µL、10×KODbuffer5µL,加ddH2O补足体积。PCR扩增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3min;94℃变性30s;58℃复性30s;72℃延伸3min,35个循环;72℃延伸10min。扩增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由北京信诺金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序。所得测序结果在NCBI网站上用BLAST软件进行同源性比较后,下载同源序列,用MEGA(molecularevolutionarygeneticsanalysis,Version6.0)软件将病原菌ITS序列与同源序列进行比对,并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系统发育树,自举法(bootstrap)对系统发育树进行检验,500次重复。

1.1.3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将直径5mm的病原菌菌块分别接种于供试培养基平板(直径9cm)中央,于培养箱中培养,分析培养基种类、碳源、氮源、温度、pH和光照时间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采用PDA、PSA、PMA、LA和LDA培养基;培养温度分别为5、15、25和35℃;pH分别为5、6、7、8和9;全光照、全黑暗和光照/黑暗各12h;等量葡萄糖、果糖、乳糖和淀粉置换查氏基本培养基中的蔗糖,等量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钾和蛋白胨,置换查氏基本培养基中的硝酸钠,并设空白对照。病原菌菌株Z1和Z2分别在以上各条件下培养5d、2d后(因菌株Z2生长速度较快,因此缩短培养时间统计菌落生长状况),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生长直径作为菌丝生长状况指标,7d后采用血球计数板法测量孢子产量。

1.2数据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can氏新复极差法检验处理间差异显著性。显著水平p=0.05,每个处理3个重复。

2结果与分析

2.1百合鳞茎腐烂病症状及致病性兰州百合鳞茎腐烂病的发生一般从鳞茎表面破损处开始,初侵染时在破损处形成略显褐色的侵染点,逐渐扩展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褐色病斑,病斑中央呈腐烂状,并逐渐向四周扩大,病斑上可见灰绿色霉层,腐烂组织不断增加,严重时导致整个鳞茎软化腐烂。从兰州百合鳞茎腐烂病斑上分离纯化得到五株菌株,分别编号为Z1、Z2、Z3、Z4和Z5。致病性结果表明,仅菌株Z1、Z2单独接种健康百合鳞茎片后,在接种部位出现腐烂病斑,并伴随菌丝体大量繁殖,菌株Z2比Z1的侵染能力强,无伤接种也可导致鳞茎片腐烂(图1-b、c)。菌株Z1和Z2混合接种鳞茎片后,使鳞茎片腐烂更为严重(图1-d),其病症与百合鳞茎自然条件下的发病症状相同。从接种发病部位可分别重新分离到与接种菌相同的菌株,表明所分离到的菌株Z1、Z2均为兰州百合鳞茎腐烂病病原菌。

2.2病原菌鉴定

2.2.1病原菌形态从兰州百合腐烂鳞茎上分离到的病原菌菌株Z1,在PDA培养基上菌丝质地致密丝绒状,中央部分呈絮状,菌株形成少量菌核,同时伴有渗出液(图2-a);菌落反面为无色至淡褐色,后期产生菌核时,会显现黑褐色斑点(图2-b);分生孢子头初为球形,后呈辐射形;分生孢子梗多生自基质,孢子梗200~800μm×8~20μm,壁厚,无色,粗糙;产孢结构为双层;分生孢子为近球形,直径为2.4~6.4μm,壁略粗糙(图2-c)。病原菌菌株Z2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迅速,菌丝疏松,最初呈白色,后变为灰黑色(图2-d),菌落背面呈白色棉絮状(图2-e);假根发达,分枝呈指状或根状,呈深褐色。孢子囊呈球形或近球形,初期呈白色,老后呈黑色,直径25~200μm,孢囊孢子呈椭圆形或近球形,淡褐色(图2-f)。

2.2.2ITS序列分析用ITS通用引物扩增出病原菌的通用引物序列,长度分别为594bp(GenBank登录号:KP172534)和627bp(GenBank登录号:KP172533)。经BLAST分析,菌株Z1、菌株Z2的rDNA-ITS序列分别与黄曲霉和米根霉的同源性最高。在同源性最高的序列中各挑选10个菌株的ITS序列分别与供试菌株构建系统发育树。如图3所示,菌株Z1序列与Aspergillusflavus(JF754467.1)的序列亲缘关系最近,且与A.flavus相聚于同一群。如图4所示,菌株Z2的序列与Rhizopusoryzae(JQ683242.1)的序列亲缘关系最近,且与R.oryzae相聚于同一群。菌株Z1、Z2的ITS序列在NCBI上BLAST结果与A.flavus和R.oryzae的相似性为分别为99%和99%~100%,进而从系统分类学上进一步验证了菌株Z1和菌株Z2;再结合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可以确定菌株Z1为黄曲霉(A.flavus),菌株Z2为米根霉(R.oryzae)。

2.3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2.3.1培养基种类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A.flavus和R.oryzae两种病原菌在供试的五种培养基上都能生长,两种病原菌在百合培养基和百合葡萄糖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和产孢量最大,且在这两种培养基上的差异不显著。A.flavus在LA上培养5d后菌落直径达19.0mm,R.oryzae在LA上培养2d后,菌落直径达40.5mm,7d后产孢量分别为10.35×106个/ml和8.06×106个/ml(图5)。

2.3.2碳源、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两种病原菌对供试碳源均可利用。A.flavus在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大,培养5d后菌落直径达20.0mm,而在果糖、乳糖和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次之,且三者间差异不显著。A.flavus在葡萄糖和果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产孢量最高,而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在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上产孢量次之,在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产孢量最低(表1)。R.oryzae在葡萄糖和果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和产孢量最大,且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在乳糖和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和产孢量次之,且两者间差异也不显著(表1)。A.flavus在蛋白胨和硝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大,且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但在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产孢量高于硝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在硫酸铵和硝酸钾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和产孢量都较低(表1)。R.oryzae在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和产孢量都最大,在硫酸铵和硝酸钾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好,在硝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菌丝生长较差,与无氮培养基差异不显著,但在硝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上产孢量高于硫酸铵和硝酸钾为氮源的培养基(表1)。

2.3.3培养条件对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由表2可知,两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是25℃。A.flavus和R.oryzae在pH为5-9范围内的PDA培养基上均能生长,A.flavus在pH为5、8和9的PDA培养基的菌丝生长速度均较快,5d后菌落直径差异不显著,而在pH为6时产孢量最大,7d后产孢量为9.85×106个。R.oryzae在pH为6时菌丝生长速度和产孢量最快,2d后菌落直径达35.5mm,7d后产孢量为3.75×106个/ml:光照可促进两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产孢,A.flavus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5d后,其菌落直径达23.0mm,而R.oryzae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2d后,菌落直径达24.0mm,7d后产孢量分别达13.03×106个/ml和6.33×106个/ml。

3讨论

本研究通过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性和ITS序列分析,确定引起兰州百合鳞茎贮藏腐烂病的病原菌是A.flavus和R.oryza,表明此腐烂病害是根霉腐烂病和曲霉腐烂病混合发生,这两种腐烂病害在百合鳞茎腐烂的相关研究中也有报道,但与本研究中分离到的病原菌不同,其病原菌是A.niger和R.stolonifer。此外,也有较多研究表明圆弧青霉菌、簇状青霉菌也可导致百合鳞茎腐烂,我们在兰州百合鳞茎贮藏病害调查时也发现大多腐烂严重的百合鳞茎表面着生有青霉菌菌丝,而且在分离病原菌时也分离到两种青霉菌,但致病性测定表明,这两种青霉菌均不引起百合腐烂,仅可在刺破表皮的百合鳞茎表面繁殖,表明我们分离到两种青霉菌仅是腐生菌,而不是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A.flavus和R.oryzae两种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基本相同,这可能也是两种菌可以共生而侵染百合导致其发生腐烂病的原因。此外,这两种病原菌在LA和LDA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度和产孢量均高于PDA和PSA(在LA和LDA上的菌丝生长速度和产孢量差异不显著),表明百合鳞茎本身的营养有利于这两种菌的繁殖而侵染百合鳞茎导致发生腐烂病害。目前,国内外食用百合的种植面积远低于观赏用百合,因此对百合鳞茎腐烂病的研究大多关注观赏用百合鳞茎种球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腐烂对出苗率和花卉品质的影响,而尖镰孢菌是引起观赏用百合鳞茎种球腐烂的主要病原菌,这与导致兰州百合鳞茎贮藏期间腐烂的病原菌不同,因此,防治花卉百合种球腐烂病的方法对食用百合也无借鉴作用。而作为食用的兰州百合鳞茎在原产地的贮藏方式目前多采用低温冷库在零下4℃条件下贮藏,通常不采用其它防腐措施,导致贮藏期间腐烂病的发生较为严重,本研究通过对其病原菌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下一步开展采用安全的方法消毒百合贮藏冷库以及预处理百合鳞茎来防治腐烂病害的发生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4结论

第5篇

在幼虫为6个月龄后,抗御整天取食长度为8.5cm左右的针叶,7个月龄的可以取食长度为15cm的针叶,并且基本是白天夜间都会取食。成虫雄虫的寿命一般是2天或者3天、雌虫的寿命是4天或者5天,成虫在傍晚时分活动最频繁,具有一定趋光性特点,白天基本不出来活动。在温度不超过10℃的12月中旬或者上旬,4个月的幼虫会在树皮裂缝、针叶丛之间越冬,在温度稳定回升到10℃以上后,它们会重新取食。老龄的幼虫一般是在松枝或杂灌上结茧成蛹,基本不会在针叶丛之间结茧。

根据相关数据可知,思茅松毛虫的蛹重一般是0.015kg和0.027kg之间,蛹期19~22天。在虫卵期,它的天敌主要包括黑卵蜂、松毛虫赤眼蜂、金小蜂和平胶小蜂等,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寄生率达到了30%;在幼虫时期,它的天敌主要是蚕饰追寄蝇、二色瘦姬蜂、松毛虫面麻蝇、黑胸姬蜂和伞群追寄蝇等,寄生率15%~20%;蛹期阶段,它的天敌主要包括广大腿小蜂、花胸姬蜂和松毛虫黑点瘤姬蜂等,寄生率在10%。并且,它的病菌天敌包括拟青菌和白僵菌、鸟类天敌主要包括四声杜鹃、黑枕黄鹂和大山雀等。

2思茅松毛虫的防治技术

2.1物理防治技术充分利用成虫具有的趋光性,用灯光引诱思茅松毛虫,结合高压将他们除去;也可将信息素添加到一起使用,能够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在减低虫口密度的同时,可以对思茅松毛虫的情况进行有效检测;在思茅松毛虫下枝结茧的时候,采用人工方法摘茧,要避免中毒情况出现。

2.2生物防治技术在地面喷雾白僵菌,1m2用量是1~5亿孢子;在地面喷粉的话,在早春时候和带菌越冬时期进行防治,可以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用量是每667m2内500g粉,且每g为100亿孢子。其中,第1代生育越冬时,使用带菌越冬防治方式效果会更好。

2.3化学防治技术一般主要使用的化学药剂有50%的马拉硫磷乳剂、杀螟松乳剂,其中,杀螟松乳剂为八百倍液;90%的晶体敌百虫,用量为800倍液;2.5%的敌百虫粉剂、溴氰菊酯,20%的杀灭菊酯或者氯氰菊酯;在每年的4~6月,使用浓度为20%的杀灭菊酯,在大面积防治中比较适用。

3结语

第6篇

1.1教师对学生消极实验心理的态度学生消极的实验心理对教师的实验教学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学生对实验课堂的抗拒心理与紧张心理为例调查教师对待此种情况的反应,结果如下:由图1可以看出,63%被访问的教师认为学生不正确的心理状态与其自身是有一定的关系的,而选择自我反思的教师却相对在少数(29%)。同样从图2也可以看出对于学生由于紧张而不愿意参与实验的情况,58%的教师选择只要有学生参与就可以,只有24%的教师会思考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去参与实验的过程。

1.2教师对心理环境中师生关系的态度通过调查教师对延长工作时间为学习后进生提供帮助的看法以及教师对何种学生最适合实验教学的课堂为例展开对师生关系的调查分析。由图3可以看出67%教师对课后帮助学生补习实验予以精力范围内的支持,只有18%的教师认为要全力帮助学生。图4则可以看出63%的教师喜欢遵守纪律听话的学生,只有31%的教师认为在实验课堂上学生应该是态度积极、思维活跃的。

1.3教师自身对实验教学的准备和理解教师自身的理念和对实验教学的准备和理解也是心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会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笔者以实验教学中教师对实验的准备情况和一节高效率的实验课的决定因素为例展开调查。由图5可以看出36%的教师会精心准备实验课,但有30%的教师认为学校条件的限制影响了对实验的准备情况。图6可以看出77%的教师认为一节成功的实验课取决于师生的实验心理是否积极,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只有23%认为是取决于硬件设施和时空环境。

2优化策略与建议

2.1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消极实验心理的关注和优化研究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分析学生实验心理、端正学生实验态度对优化实验教学中心理环境的重要意义。首先教师要重视心理辅导,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这也要求教师自身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从容不迫,给学生良好的榜样;另外有些实验过程可能耗时较长,这样学生可能就会对此失去耐心而产生抗拒心理等。所以教师可以尝试优化实验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维持在一个较长的水平。

2.2教师应当重视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实验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做到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同时要塑造平等民主的教学风格,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并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在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就应当使其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以及良好的秩序对于学习效果的重要性,最大程度减少自身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实验课的干扰。

第7篇

1.1茎

雷波野芭蕉的茎分为真茎和假茎两部分,真茎包括球茎和花序轴。

1.1.1真茎真茎维管束之间的形成层分生的新细胞通过横向生长和纵向生长,通过均匀增生膨大如球状,故又称为“球茎”,根、叶、花及繁殖用的珠芽均由此发生。真茎大部分位于地表之下,仅有较小部分贴近或稍露出地面,故又被称为“地下茎”,真茎粗大而又短小,其每年生长仅为5~10㎝,因此,生长速度极为缓慢。通过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解剖观察,可以看到真茎通常为球形,有时椭圆状球形,球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具有明显的节,节间密集,节上着生有呈螺旋状排列的叶,叶腐烂后有残存的叶纤维或叶脱落后留下的叶痕迹。真茎顶端的顶芽发生于中央圆柱组织,顶芽分生叶和潜伏芽,潜伏芽着生于每片叶的叶鞘的腋部故又叫腋芽,每片叶鞘的腋部都着生有一个腋芽,腋芽数量较多,可达60~120个,但真正能发育成珠芽的通常有3~7个、多时有8~16个,珠芽生长发育形成新植株,并连同母株共同组成大型的野芭蕉株丛。真茎四周着生肉质须根,珠芽分散在肉质须根中,其维管束与母株球茎中的维管束相连接和相互贯通。真茎内部皮层中具有大量薄壁细胞,薄壁细胞中充满着水分和营养物质,因此,真茎在植株开花结实后假茎已消耗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还可残留1~2年仍能继续分生新幼株。真茎生长到花芽分化期时增至最粗,待植株开花、结果,果实成熟后才逐渐死亡,真茎体内贮藏的水分和养分也转供给珠芽和幼苗生长,真茎既是根系、叶片、珠芽和花序发生的地方,同时又是水分和养分重要的贮藏场所。

1.1.2假茎野芭蕉植株位于地面之上高大,直立、粗壮、挺拔的圆柱状的“干”,高3.5~7m,直径30cm~50cm。实际上,它来源于叶属于叶的其中一部分,是叶柄基部变扁变薄并向两侧扩展延生而成,这些扁状叶柄在植物学上称为“叶鞘”,叶鞘从粗大短小的真茎长出,由数量众多的叶鞘相互重叠并紧密环抱形成的“干”,由于它内部没有维管形成层,与木本植物的茎具有显著区别,故并非真正的茎,所以被称为“假茎”。假茎的增粗主要是假茎基部的真茎顶端叶芽分化产生的新叶,在生长过程中新叶的叶鞘从假茎中央将外侧老的叶鞘向外挤压,致使叶鞘层数增多,周径不断增大,导致假茎逐渐增粗。假茎中的每一层叶鞘内部都由表皮层、厚壁组织、薄壁细胞、通气组织、维管束组成。表皮层由厚壁组织与靠近外层的维管束组成,上下表皮层之间有较为发达的薄壁组织、通气组织和分散其中的维管束,薄壁组织和通气组织形成的众多间隔空室,维管束有发达的韧皮部和数量较多的导管。叶鞘内较多的维管束和大量充满水分的薄壁细胞,在纤维强韧拉力和水分膨压的作用下,使得假茎能挺立地面之上,把叶片举到高处并平铺展开捕获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假茎贮藏有大量的水分和丰富的养分,开花结果后假茎的大部分水分和养分转移到花序和果实中。因此,假茎既是贮藏水分和养分场所,也是输送水分和养分的通道,又有支撑和保护叶片、花序、果序的作用。

1.2叶

雷波野芭蕉叶由叶鞘、叶柄、叶片组成。真茎顶端的叶芽分化形成叶,叶在真茎上螺旋式互生,新叶在假茎中心向上生长,沿主脉两侧的左右两半叶片相互旋转包裹着,当整个叶片全部伸出叶鞘顶端后新叶片开始从上向下逐渐展开。

1.2.1叶鞘叶鞘位于叶柄的下部,是组成假茎的主体。叶鞘外形压扁、宽大,质地为海绵状肉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叶鞘内部结构由表皮层、厚壁组织、薄壁细胞、通气组织、维管束组成。叶鞘内由薄壁组织和通气组织形成的众多间隔空室和维管束组成,维管束分散在叶鞘中部,维管束有发达的韧皮部夹带离生的乳汁导管,多分布于靠近外表皮层处,而外表皮层又由最外层的维管束与厚壁组织组成。叶鞘中的细胞木质化程度较低,组织结构较为疏松,支撑能力和抗风能力相对较弱,加之叶片大型,花序和果穗沉重,如遇大风暴雨植株极易折断或倒伏,所以,野芭蕉多生于山沟两侧的密林中。

1.2.2叶柄叶柄位于叶鞘和叶片之间,下与叶鞘顶端相连,上与叶片基部相连,肉质状粗壮、厚实、坚韧、挺拔,长15~45㎝,在假茎上部近直立或斜生,上部开口具深槽,呈深半圆状强烈内弯,下部强烈圆凸,虽然在形态特征上叶柄与叶鞘具有较大区别,但二者在内部结构则极为相似,都是由表皮层、厚壁组织、薄壁细胞、通气组织、维管束组成。外为表皮,表皮内具有多层厚壁细胞与靠近表皮的维管束相间排列,中央由薄壁组织和通气组织形成的众多矩形或近四方形蜂窝状空室,维管束呈45°角分散在薄壁细胞中;由于主脉内部为较为典型的蜂窝状特殊的结构,因此,具有自重轻,抗弯性强,承载力高等特点,与主脉两侧叶片中的羽状平行脉一起组成骨架支撑着大型叶片平展在空间,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叶柄两侧边缘两侧逐渐变薄,并向外延伸呈纸质或厚纸质翅,干后变厚纸质或薄革质,宽1~2.5㎝,皱缩或平展,并向下与叶鞘边缘的翅和向上与叶片基部相连成一体。

1.2.3叶脉叶脉为羽状平行脉,中脉粗大、肥厚、坚韧,上部开口呈半圆状深槽,下部强烈圆凸,从横切面外层为表皮层,维管束与中部垂直的维管束呈45°角分散排列,薄壁细胞分布在维管束之间同角度排列,从纵切面来看,主脉内的细胞呈长方形或正方形空室,为较为典型的蜂窝状结构,由于主脉内部特殊的结构,具有自重轻,抗弯性强,承载力高等特点,与主脉两侧叶片中的羽状平行脉一起组成骨架。主脉一是将巨大的叶片举至高处,支撑叶片使其平展在空间,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二是贮藏和输送水分和养分,三是引导叶片上过多的雨水沿主脉深槽向下流淌,以避免新叶和花序被雨水长期浸泡,四是承受外界的风吹、雨打、雪压,而不易折断。野芭蕉能够在阳光强烈,土壤干旱、贫瘠的生态环境中生长,可能与其发达的主脉保证供给水分和营养物质以及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有密切关系。

1.2.4叶片叶片宽大,长椭圆形或长矩圆形,长3.2~4.5米,宽0.75~0.89米,先端圆形,稍偏斜,基部渐狭至楔形,并下延与叶柄两侧的翅相连成一体,叶片两侧对称,边缘常下垂有利于雨水排除。通过解剖结构可知叶片由上下表皮(表皮细胞、气孔器),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维管束)组成。叶片上表皮细胞2~3层,为典型的复表皮,外壁角质层显著增厚,具有较强的防水、抗旱、抗寒能力和防病虫害作用,栅栏组织多层排列较为整齐,海绵组织不规则疏松,叶脉分散在叶肉组织中。气孔分布在上表皮疏散数量较少,下表皮紧密数量较多,沿中脉两侧的密度较大,数量较多,向两侧边缘其密度逐渐减小,数量也随之减少,气孔密度及数量还与植株所处生态环境和叶片在植株上着生的位置有关。气孔既是进行光合作用时气体进出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病菌入侵的通道。雷波野芭蕉吸芽经过生长发育形成幼苗,幼苗出土后在生长初期长出4~5枚幼叶只有叶鞘没有叶柄和叶片的,当长到5~8枚幼叶时不仅具有叶鞘,在叶鞘先端还具有狭窄短小的叶片,8~9片之后的叶不仅有叶鞘还具有明显的叶柄和叶片。野生芭蕉的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没有叶柄,只有叶鞘或有叶鞘、叶片的叶属不完全叶,另一种是具有叶鞘、叶柄和叶片的叶属于完全叶。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叶片逐渐增大,直至花芽分化开始,叶片达到最大为止。野芭蕉叶片面积增大一方面加大了对光能的捕获较强,特别是在阳光不足时有利于更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但另一方面叶片面积增大使其蒸腾作用增强,水分也容易过度散失,抗旱能力要求特别高,因此,野芭蕉通常生活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此后,随着叶片逐渐收缩变小,假茎中心部便抽出花序轴,当最后在花序轴上长出狭窄细短先端钝的叶片时,叶的发生和生长发育完全终止,其数量也不再增加。叶片还具有可以随不同阳光强度、温度高低和空气湿度变化调节叶片位置,控制气孔的开合和蒸腾量。雷波野芭蕉植株的总叶数及叶片的大小、数量和寿命与植株、土壤、水分、光照、气候及生态环境的不同等密切相关,野芭蕉植株从幼苗出土至开花结果后停止抽叶,一生抽生叶片36~50片,其中剑叶6~18片,小叶9~16片,大叶13~25片,叶的寿命通常为76~298d。叶片是野生芭蕉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根系将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矿质营养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养分供植株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因此,叶片的多少和叶面积的大小也是衡量野芭蕉植株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

1.3花序

花序由花序轴、苞片和花组成。雷波野芭蕉真茎顶端中部的生长点,前期时仅分化叶芽抽生叶片,植株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叶片达到一定数量时,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球茎顶端生长点停止分化为叶芽,不在抽生新的叶片,转而分化形成花芽,花芽生长分化为花序。花序分化初期花序原始体较小,其形态特征及性别不甚明显,内部的花和果梳用肉眼还难以分辨,进入分化中期,花序生长发育长至15~20厘米时,内部花的形态特征逐渐明显,通过肉眼就能识别花的性别和果梳数量。花芽分化成熟后期在假茎内部形成花序,花序在假茎内部通过花序轴向上延伸,从假茎顶部中心抽出顶生的肉穗状柔荑花序,穗状花序上的花由花序基部开始逐渐向顶端开放,且开花时间较长,故野芭蕉的花序又属于无限花序类型。自基部向花序先在基部开两性花或雌花,然后再向上开雄花,两性花或雌花逐渐发育成果实。花芽分化是植株从营养生长转人生殖生长时的内在生理变化,花序和花分化开始时,其植株体内的营养物质和生长素类物质转化加快,含量显著升高,通过花芽分化的生理指标也可判断这些物质的变化。花芽分化是在珠芽生长发育形成幼苗,幼苗出土后生长至三年生的植株叶片数量长到25~30片,叶展开的面积与接收到的光照时数和积温达到一定量时才开始进行的,整个花序和花芽的分化及其形态特征的变化都在假茎内部中央进行。花序在花序轴的作用下从假茎顶端伸出,初时为椭圆形、卵状椭圆形,大型,长18~19.5厘米,直径12.5~13.5厘米,先端钝状圆形或圆形,随着苞片的开放,花序逐渐变短小为阔卵形。

1.2.1花序轴球茎顶部生长点初时仅抽生叶片,但当地下茎的生长点伸出地面,生长点不再分化叶片,转而分化花序轴(茎)及花序,花序轴属于真茎向上延长生长的一部分,花序轴沿假茎中央不断向上生长,直至从假茎顶端伸出,将花序伸出假茎顶端外。花序轴厚实粗壮,圆柱形,深绿色,长度可达5~7m,直径5.5~6.2厘米,被短柔毛,其中大部分被假茎包裹并直立向上延伸,另一部分则伸出假茎外向下弯曲,顶端着生花序,花序在花序轴的作用下与其一起下垂。

1.3.2苞片苞片着生于花序轴上,呈螺旋状层层重叠紧密排列,将花包裹于内侧,海绵状肉质,卵状椭圆形,长卵状椭圆形,长椭圆形,阔卵形,卵形,长20~23厘米,宽12~16.3厘米,初时较长大,随着不断展开逐渐变短小,先端钝状圆形或圆形,基部向内凹陷呈月牙状或半圆形,苞片仅在基部最外2~3片为绿色,大型,内部没有花,从基部至顶端外面黄色或淡黄色,内面淡黄色,而且每一苞片内均着生有花;每苞片内花排成二列,有小花(13~)17~24朵。苞片开放顺序为从上到下,从基部至顶端,即先从花序最基部一片开始展开,然后由基部依次向上至顶端逐一展开,展开后的苞片向后反卷,将着生于苞片内侧基部的花露出,花随即开放。苞片通常在展开后反卷,花开2~5天后脱落。

1.3.3花花由花被片、雄蕊和雌蕊组成。花为野芭蕉花序中的雌花、两性花、中性花的和雄花的统称。花被花序中的苞片间隔为花序段,而每一段的花分别都着生于苞片内,被苞片包裹,只有待苞片展开后才暴露在外开放,所以,花开放的时间苞片展开先后不同而有所不同。花没有或明显没有花梗,直接着生在花轴上,雌花或两性花较少,位于花序基部的数轮苞片内,其子房生长发育后逐渐膨大为果实;雄花较多,位于花序基部以上至顶端的所有苞片内,子房败育,不能生长发育为果实。

1.3.3.1花被片花被片由合生花被片、离生花被片组成。合生花被片带形(或条形)或披针状带形,长约5.5厘米,宽1.3~1.5厘米,边缘薄,半膜质,先端具不等大5裂(3+2),裂片卵形、阔卵形、阔三角形,长2~5毫米,先端钝形或锐形,两侧裂片背面先端有或无角刺状突起;离生花被片长卵形,长4.7~5.2厘米,宽1.5~1.9厘米,半膜质,先端细尾尖,基部圆形。

1.3.3.2雄蕊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雄蕊5枚,第6个雄蕊退化或不存在,花丝丝状长1.8~2.5厘米,花药条形,长(2.7~)3.4~3.8厘米,2室,药隔在顶端微突起。

1.3.3.3雌蕊雌蕊由子房、花柱和柱头组成。子房下位。发育子房5~7(~9)棱,生长发育为果实,3室,每室具有多数生于中轴胎座的胚珠,胚珠发育为种子;败育子房4~5棱,披针状柱形,长2~2.4厘米,直径0.5~0.6厘米,密被短柔毛,3室,每室具有多数生于中轴胎座的胚珠,不发育为种子,花柱扁四棱柱状,长4.8~5.4厘米,柱头膨大,扁形或近头状。

1.3.3.4花粉粒花粉粒大型,圆球状,无萌发孔,表面光滑至不平、粗糙、皱波状或为规则的细颗粒状突起;花粉粒解剖结构外壁薄,内壁厚,内壁外层通常为管状层厚、外方具有明显的均质颗粒层,内壁内层为均质的纤维层。野生芭蕉花期长,开花时间可长达6~10个月,花中富含蜜腺,苞片颜色鲜艳,通常可借助蜂类、蝇类、蛾类等昆虫进行传粉受精。

1.4果穗

果穗由果穗轴和果实组成。雷波野芭蕉果穗由花序基部10~20片内的雌花或两性花发育而来。果穗较大,长27~35㎝,直径24.5~30㎝,阔椭圆状,阔椭圆状球形至近圆球状,果实较多,86~143个,紧密着生。

1.4.1果穗轴果穗轴由花序轴演化而来,粗壮,弯曲,圆柱状,长60~85㎝,直径5.2~7.5㎝,深绿色,被短毛,它既有发达的维管束系统,能将位于地表之下真茎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向上输送,为花序和果穗的生长发育提供所需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又有发达的纤维组织,承重力特强,能承受5~30㎏的重力,将花序和果穗悬垂在3~5m的高空。

1.4.2果实果实为浆果肉质,通常不开裂,3室。幼时绿色,密被短柔毛,成熟后深绿色或黑绿色,倒卵状,长倒卵状,阔倒卵状,倒卵状椭圆形,长倒卵状椭圆形,椭圆状,长(6.7~)8.5~11.9㎝,宽5~-7.2㎝,通常具5~7(~9)钝状棱角,被疏毛或渐变无毛,先端截平,残留有干花被片;果柄较长,长(0.5~)1~1.5㎝。果皮较厚,外面深绿色,内面白色,果肉较少,白色,内部充满较多种子,可能是依靠种子发育产生的刺激作用而生长的,每个果实中含有种子(12~)24~68(~76)个。

1.4.3种子种子质地硬骨质,压扁或不规则多棱形,椭圆形,卵性,阔卵形,四方形,近圆形,矩形,长(1~)1.2~1.4厘米,宽1~1.1厘米,高(0.4~)0.5~0.8(~0.9)厘米,灰黑色,黑色,灰褐色,黑褐色,无光泽,腹面种脐大,圆形,直径4~6毫米,灰色,背面中部明显具一小瘤状突起。种子由种皮、珠孔、合点、胚乳、胚组成。种皮又由外种皮、中种皮、内种皮构成,外种皮细胞由栅栏状排列的厚壁细胞组成,细胞壁增厚并木质化,中种皮由厚壁细胞组成,内种皮由细胞壁增厚的石细胞组成,种子中厚壁细胞数量增多,种皮机械支撑能力和保护作用增强;胚乳由外胚乳和内胚乳组成,外胚乳仅有1层细胞,分化较弱,内胚乳发达,占据了种子较大的体积,为种子后含物的重要贮藏场所,内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类物质等;胚直立、柱状;珠孔区由珠孔领和孔盖组成;合点区仅具有合点堆,合点区的内种皮连续。雷波野芭蕉种子的萌发率较低,约在5%左右,可能与种子的种壳坚硬,种皮透水性极差,种子内胚得不到充足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有关,也有可能胚还尚未完全成熟或处于休眠状态,因此,导致种子萌发率的原因很多,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以及生理原因。雷波野芭蕉种子即使能够萌发,其幼苗长势也非常虚弱,成活率不高,由此可见,野芭蕉在自然状况下,能进行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类型,但在野外自然条件下,吸芽无性繁殖还是野生芭蕉主要繁殖类型。

1.5吸芽

雷波野芭蕉的吸芽由球茎上的叶腋间的腋芽生长发育而成,是在假茎基部根际或茎叶腋间自然发生的极度缩短的球状短枝。吸芽发育形成初期基部大上部逐渐变小,形似近圆状卵形、阔卵状或长卵状,基部白色,上部淡绿白色或淡绿色;夏季阳光强烈,温度较高,雨水较多湿度较大,水分和营养充足,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的球茎较大,形成的吸芽叶鞘较发达,节间距相对较大,秋末随着温度降低而湿度变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的球茎较小,节间距相对较小,根系较多,吸芽上的鳞片状叶鞘较短小,干枯后常呈褛衣状。母株死亡后其球茎上发生的吸芽芽体伸长生长形成地下茎,地下茎伸出地面生长发育形成幼苗,这些幼苗通常可作为新植株的幼株,新幼苗由于没有母株产生的激素和母株叶片遮荫的影响,容易长出叶片。吸芽发生初期不定根没活动不长根,水分和养分由母株供给,随着吸芽的生长发育芽体不断增粗伸长,芽体基部长出了不定根形成的肉质状须根,即可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供其生长。吸芽生长发育形成的新幼株在没有与母株分离之前,既可由母株供给其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也可通过肉质状须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供其生长,直至母株死亡,新幼株经生长、发育即可自母株分离长成新植株,新幼株的水分和养分才完全由其球茎产生的肉质状须根独立自主吸收。目前所知,在自然状况下雷波野生芭蕉及整个芭蕉属植物中有两种无性繁殖类型,即吸芽繁殖和肉质状须根繁殖,但以吸芽繁殖为主的无性繁殖是自然繁殖类型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繁殖类型。

2结论

第8篇

抗体Reeves等首先报道了在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血清中抗SRP抗体的存在。SRP是一种胞浆蛋白,其作用是识别和转移新合成的蛋白通过内质网。其中信号肽结合SRP所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54000的亚基是主要的靶抗原。2002年Miller等描述了抗SRP抗体阳性NAM的临床特征为快速进展的重症肌病,其部分患者伴有吞咽困难和显著升高的CK。抗SRP抗体大约存在于3%~6%的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中,而在NAM中大约有16%],与急性重度坏死性肌炎的发生相关,其可能与坏死性肌炎伴随自身免疫介导的重叠综合征和肿瘤有关,也可能伴随有心脏症状。抗SRP抗体阳性患者的肌活检显示,肌纤维坏死伴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部分有皮肌炎样改变,如毛细血管数量减少,残余毛细血管代偿性扩张和管壁补体的沉积[2,6,9,13]。

国内Wang等近期对抗SRP抗体阳性患者的研究中显示,其肌活检显示肌纤维坏死伴再生,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并有肌肉萎缩的形态学特征。抗SRP抗体阳性患者对标准治疗的反应性不确定,有研究表明其对标准免疫调节治疗的症状改善不明显;然而,Miller等和Wang等研究发现其对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患者是否伴有其他疾病和个体差异性有关。一般情况下,在剂量逐渐减量或停用药物者复发率高(达70%)。对激素等治疗有效的患者表现为肌力改善,抗SRP抗体及CK水平降低,大多数患者均有较好的临床痊愈结果,虽然部分仍然有残余的肌肉无力。部分患者的死亡原因多为合并其他疾病(如间质性肺炎、肿瘤等)抗SRP抗体检测和肌肉病理检查,包括对肌内膜毛细血管的检测,可能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信息。目前,主要是通过对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cells)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SRP抗体,阳性结果显示为典型的胞质反应。但这种检测不是很准确,需要通过免疫斑点分析或蛋白质免疫沉淀反应来验证。以上这些检测方法均不能准确定量血清抗SRP抗体的活性,近期为了定量检测及随访该种抗体水平变化,Fritzler等开展了一种可寻址的激光免疫磁珠分析(theaddressablelaserbeadimmunoassay,ALBIA)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定量检测抗SRP抗体水平,从而可以进一步分析抗体与疾病发生、复发及预后的关系。

2抗HMGCR抗体

近期由Christopher-Stine等[8]描述的抗-200/100自身抗体,并发现其与NAM(特别是有他汀类药物暴露史者)有关联。随后,Mammen等的研究证实抗-200/100抗体所结合的Mr为100000的自身抗原复合物是HMGCR,其是他汀类药物的治疗靶点,而且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发现HMGCR表达在再生肌纤维上并显著地表达上调。

Kuncl[17]和Silva等的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他汀类药物产生肌病的风险和严重程度不同。抗HMGCR抗体阳性NAM的临床特点是大部分患者有服用他汀类药物史(66.7%),特别是在老年患者中可达92.3%。该病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对称性近端肌无力,部分伴有肌痛、关节痛和吞咽困难等;CK水平显著升高;MRI提示病变肌肉水肿征象;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改变;肌活检显示肌纤维显著退化、坏死和再生,部分有轻度炎性细胞的浸润;肌肉免疫组化提示肌内毛细血管壁的异常增厚,但未见其数量明显的减少,MAC在肌束膜内血管及坏死和再生肌纤维上的沉积;MHC-Ⅰ在肌纤维膜上及再生肌纤维胞质中表达上调。抗HMGCR抗体阳性NAM对治疗的反应多变,其中他汀类药物介导的NAM患者对治疗的敏感性明显高于非他汀类药物介导的NAM。

大多数患者对激素治疗的效果不明显,需要结合免疫抑制剂来控制病情。利妥昔单抗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有利于上述治疗作用的提高。治疗药物减量或停药时病情容易复发,所以此类患者药物剂量的调整需要慎重。依据患者对综合治疗的反应性可以初步判断预后,大部分对治疗敏感的患者疗效相对较佳,表现为肌力增强、CK水平下降和抗HMGCR抗体滴度降低等。近期Werner等阐述了他汀类药物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肌病患者中原始抗HMGCR抗体水平与血清CK水平和临床症状严重度的关系,并发现治疗所致的临床症状改善与抗体滴度的下降相关。抗HMGCR抗体检测方法主要有利用放射性标记的海拉细胞(Helacells,HeLa细胞)进行定性检测的免疫沉淀反应[8],之后Mammen等又开展了血清抗HMGCR抗体的ELISA检测。2012年,ELISA检测抗体的有效性被证实,并被认可用于筛选抗HMGCR抗体阳性患者。Mammen等通过分析28例抗HMGCR抗体阳性患者及705例抗体阴性对照,得出ELISA分析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4.4%和99.3%,但在未经选择的人群中的阳性预测值非常低,这表明可确诊的免疫沉淀反应检测还是有必要的。然而,在未经选择的人群中阴性预测值大于0.999,表明阴性结果的ELISA几乎可以完全排除这种具有重大意义的自身抗体的存在。最近Drouot等[22]提出了激光寻址免疫磁珠分析法,这是一种能够有效检测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3抗合成酶抗体(anti-synthetaseantibodies)

多种合成酶自身抗体各自识别不同种类的氨基酸-tRNA合成酶(aminoacyl-tRNAsyn-thetase)。这些合成酶广泛存在于细胞质,从而可以将氨基酸与相应的tRNA结合。NAM患者血清学异质性和自身抗体可能对预测其临床表型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抗氨基酸-tRNA合成酶抗体是抗合成酶综合征的标志物,此类NAM患者有一些相似的临床特征,如自身免疫性肌病、间质性肺炎、非侵蚀性关节炎和高热等。其中与坏死性肌病有关的研究报道较少,2010年Christopher-Stine等发现38例NAM中4例(10.5%)伴有抗氨基酸-tRNA合成酶抗体。Mehndiratta等于2012年报道了1例NAM伴抗-PL12(丙氨酸)抗体阳性的患者,但其缺乏炎性改变,并有典型结缔组织疾病表现。近期Meyer等发现两例NAM伴抗-PL7(苏氨酸)抗体阳性患者,伴有严重的肌外受累症状。由于该种NAM的报道较少,其治疗方面的信息相对缺乏。有研究表明这类患者激素治疗反应性较好。抗合成酶抗体阳性的NAM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肌外受累症状,特别是肺部受累,通常仍然存在亚临床肌炎症状。该类抗体的检测主要使用常见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免疫印迹及免疫扩散分析。

4MAC

MAC,即C5b-9,是补体系统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或内毒素等经过经典、旁路和凝集素途径激活后形成的共同终末效应产物。有研究表明,MAC沉积在内皮细胞从而导致毛细血管的损伤和缺失可能是自身免疫性肌病的早期过程。皮肌炎中MAC在血管的沉积报道的最多,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皮肌炎是一种微血管病变。在NAM中也有MAC在血管沉积的情况,但严重程度没有皮肌炎中的改变明显。

Hengstman等研究发现MAC的沉积仅见于坏死的肌纤维而未见于毛细血管壁。但也有研究表明,在部分抗SRP抗体阳性肌病患者中,肌活检发现MAC在肌肉毛细血管壁沉积。也有多项研究发现,在一部分抗HMGCR抗体阳性肌病患者中检测到MAC在小血管和非坏死肌纤维沉积。这些发现提示微血管的损害可能是NAM的肌肉坏死的基础或促进因素。

MAC并非为NAM的特异性标志物,其可能作为发病机制中的一种因子而在多种NAM亚型中发挥作用。目前主要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MAC检测。

5MHC-Ⅰ

MHC-Ⅰ在肌病中表达并具有一定意义。首先,MHC-Ⅰ/CD8复合物在未坏死的肌纤维中存在提示免疫性肌炎(如多发性肌炎和包涵体肌炎)。其次,单独MHC-Ⅰ表达可以触发内质网应激,影响肌肉结构和应激蛋白基因的表达,甚至引发炎性反应和肌肉无力。最近Li等在MHC转基因小鼠实验观察中进一步确认该途径的存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炎性反应情况下表达MHC-Ⅰ的肌纤维本身可能作为抗原提呈细胞激活T细胞而触发免疫反应。

多发性肌炎和包涵体肌炎的一个重要的免疫生物学观察结果是肌纤维表面显著性表达MHC-Ⅰ。肌营养不良、非免疫性坏死性肌炎及其他肌病则不同,这些肌病中MHC-Ⅰ表达缺乏或很少在细胞浸润区域表达。在来自Christopher-Stine等的一组抗HMGCR抗体阳性肌病患者中,有约一半患者在非坏死肌纤维表面表现出MHC-Ⅰ强表达。其他的病例分析也表明,大部分推测为他汀类药物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肌炎患者中MHC-Ⅰ染色显示为表达上调。抗SRP抗体阳性肌病患者的MHC-Ⅰ染色均未见任何阳性表现。近期有研究发现MHC-Ⅰ散在或集中在坏死或再生的肌纤维膜上或细胞质中表达,这提示再生肌纤维可能是维持肌病发展的一个因素。

MHC-Ⅰ与MAC一样,也是作为部分肌病发病机制中的一种中间因子而发挥作用,而非特异性的检测标志物。MHC-Ⅰ的检测主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或免疫荧光双标方法检测分子间作用方式。

第9篇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将供试药剂分别配成含有效成分l000、500、100、50、10、5、1和0.5μg/mL的溶液,分别吸取2mL加入装有18mL的PDA培养基的三角瓶中,混匀后倒入培养皿中。药剂浓度被稀释为100、50、10、5、l、0.5、0.1和0.05μg/mL,以无菌水平板为对照,每处理重复6次。将直径5mm菌苔接种到含药平板上,每皿1块,25℃恒温箱内培养,6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定各处理菌落直径,计算抑制生长率。抑制生长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菌饼直径)]×100。通过菌丝生长抑制概率值和药剂浓度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对菌株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值)[5]。试验数据均由SAS数据处理工作平台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观察

2.1.1温度和pH值影响

试验结果看出,在PDA培养基上槟榔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40℃,最适生长温度25~30℃,低于5℃或高于40℃均不能正常生长。该菌在15~30℃均能产孢,最适产孢温度25℃,产孢量最多。pH值4~11时槟榔炭疽菌在PDA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和产孢,菌丝最适生长pH值6~7,pH值大于4的条件适宜产孢,pH值=6产孢量最大(见表1)。pH值对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一致,酸性偏碱的条件适宜病菌的生长和产孢。

2.1.2不同碳源、氮源的影响

试验结果看出,不同碳源培养基上,槟榔炭疽菌菌落生长及产孢量明显不同。7种供试碳源的菌丝生长均优于对照,除D-半乳糖外,其他碳源的菌落直径均大于对照,说明碳源对槟榔炭疽菌菌丝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海藻糖的菌落直径最大,长满整个平板,且菌丝生长旺盛;其次为可溶性淀粉,菌丝生长茂密。碳源对槟榔炭疽菌的产孢量影响差异较大。除可溶性淀粉、D-果糖、甘露醇的产孢量大于对照外,其他供试碳源的产孢量均低于对照。可溶性淀粉的产孢量最大,D-果糖次之。8种供试碳源中,可溶性淀粉适合槟榔炭疽菌生长和产孢,可作为槟榔炭疽菌的培养碳源。不同氮源对槟榔炭疽病菌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差别较大。以硝酸钾和脲为氮源时,菌落生长最快,菌丝生长旺盛,且产孢量也最大;硝酸钠培养基的菌落生长旺盛,但不产孢。以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为氮源的菌丝生长及产孢均明显受到抑制。在无氮培养基上,菌落直径最大,但菌丝极少,接近透明且不利于产孢(见表2)。

2.2杀菌剂的抑制作用

试验结果看出,6种杀菌剂对槟榔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差异较大(见表3,图1)。咪鲜胺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苯甲•丙环唑,代森锰锌、十三吗啉的抑制作用较弱,不适用于防治槟榔炭疽病;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对槟榔炭疽菌基本上无抑制作用,不能用于防治槟榔炭疽病。

3结论与讨论

第10篇

首先将ZJ1208野毒株和ZJ1208-ΔWza缺失株分别接种在5mLTSB中,37℃200r/min摇床培养12h,再转接种于30mLTSB中,同法培养11h,测量菌液OD600,调整ZJ1208野毒株和ZJ1208-ΔWza缺失株菌液浓度OD600为1,用于攻毒小鼠,并涂板计数。将6周龄Balb/c每7只分为一组,共8组。分别将ZJ1208野毒株和ZJ1208-ΔWza缺失株菌液0.3、0.5、1.0和1.5mL/只腹腔接种于各组小鼠。攻毒后每隔2小时观察和统计小鼠发病和死亡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同源重组pUC18-LR-Kan的构建

用上下游同源臂引物分别从HPsZJ1208野毒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了Wza基因上游同源臂Wza-UP和下游同源臂Wza-Down(图3泳道1和3),上游同源臂5'端和下游同源臂3'端端含有USS识别序列,用Kan引物从pET-28质粒扩增得到了Kan基因片段(图3泳道2);再将3个PCR扩增片以重叠PCR融合成Wza-UP+Kan+Wza-Down外源打靶片段(图3泳道4)。将Wza-UP+Kan+Wza-Down片段克隆入pUC-18质粒构成同源重组质粒pUC18-LR-Kan。经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验证,得到预期的2684bp同源重组片段和2635bp的线性化质粒pUC18(图4),外源打靶基因的三个片段测序结果证明没有发生碱基突变。

2.2自然转化法转化

HPs分别用2μg同源重组质粒自然转化HPs的5个不同菌株的感受态菌,经37℃温箱约36~48h培养,其中5个菌株中,ZJ1017、ZJ1208、ZJ1404和ZJ1307菌株在30μg/mLKan-TSA平板上长出菌落(表2),以组合PCR鉴定(即用Kan引物、Wza引物、同源臂上下游引物Wza-U-F-EcoRⅠ-USS/Wza-D-R-HindⅢ-USS同时鉴定)结果只有ZJ1208的菌落有被鉴定为阳性的(表2,图5A)。将ZJ1208阳性转化子传至第20代提取基因组DNA,再次进行组合PCR验证,结果依然为阳性(图5B),测序上下游片段和Kan片段正确,以上验证结果表明获得了Wza缺失株,命名为ZJ1208-ΔWza株。

2.3ZJ1208-ΔWza株与野毒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2.3.1菌落形态的比较

将-70℃冻存的ZJ1208-ΔWza缺失株株和ZJ1208野毒株分别涂布在TSA平板上,37℃温箱培养24h后,可见二者均长出半透明,圆润的小菌落(直径约0.5~2mm);此结果表明与野毒株相比,ZJ1208-ΔWza缺失株的菌落形态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图6)。

2.3.2生长速率的比较

结果如图7所示,在整个生长过程中,ZJ1208野毒株生长速率要快于ZJ1208-ΔWza缺失株,二者都在12h时OD600值达到最大,分别为2.196和1.246;但其差值达到了0.95;ZJ1208野毒株的对数生长期在约10h时结束,而缺失株ZJ1208-ΔWza在培养8h,即提前2个小时结束。二者的活菌数基本都在8~10h间达到最大,但二者每毫升活菌数对数值的差值也在0.4~0.5个数量级之间。在其继续培养之后,二者活菌数均逐渐减少。

2.3.3荚膜染色和形态结构的比较

取对数生长中前期的突变株ZJ1208-ΔWza缺失株株和ZJ1208野毒株进行荚膜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突变株ZJ1208-ΔWza缺失株中存在比例较多的长链状菌体和长杆状菌体,约占总菌数的30%~40%,而ZJ1208野毒株菌体大部分则较短小,松散,单个菌体居多。在荚膜表达量初步比较中发现,ZJ1208-ΔWza缺失株和野毒株菌体周围都可见被染成绿色的荚膜成分存在(图8)。

2.3.4菌体沉降速率比较

将ZJ1208-ΔWza缺失株和ZJ1208野毒株过夜培养的菌液室温静置5h,每隔1h进行观察,2小时后ZJ1208-ΔWza缺失株菌体即可出现肉眼可辨的菌体沉淀,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沉淀越明显;而ZJ1208野毒株菌体在5h未发生沉淀,菌液依然浑浊;此现象与2者OD600变化相符合(图9)。

2.3.5细胞吞噬实验

细菌计数结果表明,1个MOI感染时,ZJ1208野毒株被吞噬的细菌数量为9.25×103,而ZJ1208-ΔWza缺失株为6.95×105,吞噬率分别为0.064%和3.8%;10个MOI感染时,ZJ1208野毒株被吞噬的数量为1.23×105,而ZJ1208-ΔWza缺失株为0.88×106,吞噬率分别为0.085%和0.48%(图10)。说明ZJ1208-ΔWza缺失株比ZJ1208野毒株更容易被PAM所吞噬。

2.3.6小鼠攻毒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ZJ1208野毒株接种的四个组别小鼠都全部死亡,并且随着攻毒剂量的增加,小鼠起始死亡时间随之提前。而ZJ1208-ΔWza缺失株0.3mL接种组未有小鼠死亡,0.5mL组只有一只小鼠死亡,并且死亡时间比同剂量ZJ1208野毒株组的小鼠死亡时间滞后10个小时。ZJ1208-ΔWza缺失株1mL和1.5mL接种组虽然小鼠也全部死亡,但是死亡时间比相同剂量的野毒株ZJ1208组的滞后(表3)。说明将Wza基因缺失后,ZJ1208-ΔWza缺失株对小鼠的毒力相比野毒株ZJ1208有明显下降。

3讨论

构建缺失株在研究微生物生物学特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其转化技术到目前为止还依然不是很成熟;包括多数细菌和真菌在内,其转化方法都具有菌株特异性或其方法本身的不成熟(Juetal.,2012;孙磊等,2005;Xueetal.,1999);然而HPs更是如此,这也是针对HPs研究中,国内外目前都在努力克服的一个关键性技术难点。Anna(2005)通过自然转化法构建HPs缺失株;Chen(2012)通过构建大肠杆菌-副猪穿梭质粒在电转化副猪嗜血杆菌方面也进行了初步尝试;Zhang等(2012)利用筛选出的天然感受态副猪嗜血杆菌通过自然转化成功获得ompP2缺失株;申果(2013)也通过自然转化成功构建了cdt基因缺失突等。在本实验构建HPsWza基因缺失株的实验过程中,针对筛选的5个HPs菌株,除了对自然转化方法的尝试和优化外,本实验室前后亦对电转化方法进行了摸索和尝试,但最终未能够用电转化方法获得阳性缺失株;采用自然转化法也是仅仅成功构建了ZJ1208HPs菌株,其他4个菌株中3个虽在Kan抗性平板可以长出菌落,但都没能获得阳性缺失株,以上也印证了HPs转化方法的不成熟和HPs菌株缺失株难以被构建的现象。目前推测限制修饰系统可能是副猪嗜血杆菌转化效率低下的一个关键因素。限制修饰系统最初在大肠杆菌中被发现,其分为4种类型(Robertsetal.,2009),每种类型由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和对应的一种甲基化酶组成;不同的菌属或菌株可能又会存在酶结构上的差异性(Tombetal.,1997)。几乎90%的细菌包含限制修饰系统,而且43%的细菌存在以上4种或更多的限制修饰系统(Robertsetal.,2004);。Ando等(2000)从分子机制水平验证了幽门螺杆菌的限制修饰系统对质粒的转化和重组起着阻碍的作用。因此,在前期电转方法的尝试中,根据Donahue等(2000)的方法,本实验室亦尝试利用无细胞抽提物(cellfreeextracts,CFEs)先预处理质粒,然后再转化副猪,但并没有取得成功。并且质粒在被CFEs处理回收后,有大量质粒被降解,条件的优化并不能抑制质粒的降解;另外,人们也通过预先确定受体菌中的限制修饰系统所包含的甲基化酶的种类,从而用商品化相应的甲基化酶在试管中预先处理,再转化受体菌,从而证明也可以提高外来质粒的转化效率(Kimetal.,2010)。基于以上经验,笔者认为应该先从基因水平上确定副猪嗜血杆菌的限制修饰系统的种类,然后有针对性的利用甲基化酶来修饰重组质粒,无论是针对自杀质粒或是穿梭质粒,或许此方式可提高自然转化和电转化的转化效率。荚膜合成基因在大肠杆菌和其他菌属已被鉴定出,由于其外膜合成基因和蛋白空间构象具有保守性,华中农业大学通过对HPs基因进行测序,并将其与其他菌科的相关基因和蛋白进行序列和空间构象对比,获得了HPs相关的基因序列功能,同时荚膜合成相关基因亦被鉴定出来,其中在HPs中被鉴定出的Wza基因被推测具有荚膜多糖运输功能(Xuetal.,2011)。因此,本实验通过构建HPs的Wza基因缺失株,一方面来研究证实Wza在HPs中的功能,另一方面来研究荚膜在HPs毒力和致病性中的作用。从本次实验结果来看,ZJ1208菌株至少在体外培养时,野毒株和Wza缺失株都可形成较薄的荚膜,并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明显差异;或许其原因可能存在除Wza基因外其他有关荚膜合成的代偿代谢途径,另外ZJ1208-ΔWza缺失株在室温静置可形成菌体沉淀,而ZJ1208野毒株不能,并且在静止时其OD600在1~2h稍有增长,随后平稳,说明ZJ1208野毒株在短时间静置时有菌体进行了分裂繁殖,且不形成沉淀。Cheng等(2010)对肺炎杆菌的一种粘液蛋白合成基因rmpA缺失后,菌体K2荚膜合成减少,从而导致菌体粘度降低,低速离心时,rmpA缺失株可以在试管形成沉淀而野毒株不形成沉淀,并且缺失株对小鼠的毒力亦降低;因此作者推测,ZJ1208的Wza基因亦只对HPs荚膜合成中的一种或几种粘性多糖的运输或合成起着关键性作用,但并不在菌体荚膜的所有多糖的运输或合成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ZJ1208-ΔWza缺失株株和ZJ1208野毒株的菌落形态,荚膜染色菌体形态,生长速率以及抗PAM吞噬能力大小和对小鼠毒力等生物学特性的初步比较和分析后,发现其二者的菌落形态并没有明显的差异,ZJ1208-ΔWza株生长速率相比起ZJ1208野生株表现的明显较慢,作者认为可能是缺失株在菌体荚膜形成过程中的异常从而使其对培养环境相较于野毒株表现的更敏感和脆弱,使其活菌死亡或是裂解的快,亦或是缺失株本身在生物代谢上的异常从而造成了其生长的缓慢;另外,在8-~10h间,活菌数达到最大,这与OD600变化并不一致,原因可能是菌体死亡速率与二分裂的速率基本持平,但ZJ1208-ΔWza株菌体比起ZJ1208野生株菌体裂解的更快,因此可以看到对数生长曲线中ZJ1208野生株在8~10h后仍然在攀升,而ZJ1208-ΔWza株已基本保持平行状态,,这从另一方面也验证了作者对缺失株对培养环境相较于野毒株表现的更敏感和脆弱这一推测;同时,缺失株中较长的菌体比例明显增加,可能原因是其生长缓慢,造成了菌体二分裂的周期延长和缓慢,从而使菌体与菌体之间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了看似较长的菌体;在抗PAM吞噬实验中,相同MOI情况下,PAM对ZJ1208-ΔWza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ZJ1208野生株,尤其在MOI为1并作用1h的情况下,二者的差异尤为显著;另外,在MOI增加时,野生株ZJ1208被PAM吞噬的数量亦成明显增长,但ZJ1208-ΔWza株被吞噬的数量却增加的幅度较小,甚至不明显;其可能原因是在MOI为1,菌体与PAM相互作用1h的情况下,PAM对ZJ1208-ΔWza菌体的吞噬几乎到达饱和状态,因此在增加菌体数量时,一定数量的PAM亦不能更高效地对其进行吞噬,而野生株ZJ1208菌体相比较ZJ1208-ΔWza,其对PAM不敏感,PAM对野生株ZJ1208吞噬的效率并不高,此时增加菌体数量时,可以较线性的增加PAM对ZJ1208的吞噬数量。小鼠的毒力实验亦表明了ZJ1208-ΔWza和野生株ZJ1208的毒力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在0.3和0.5mL组表现得尤为明显。

4结论

第11篇

1.1建立合理的教师科研团队地方高校重视学生教学工作,多以系或教研室成为一个专业的教学团队(如园艺学、农业科学、动物科学等),生物学科包括的专业涉及面广,如土壤学、气候学以及与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相关的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师主要专注于教授3、4门主干课,这种团队组合在教学中可以形成互补,但在科研中往往难以相互配合。这是因为教学团队成员往往数量较多,专业方向也教分散,其目标是以课程建设为主,这样有些教师即使教学质量很高,但科研实力却较薄弱;以笔者所在院系为例,每个专业的教学团队基本都有十多位教师,部分教师还是从事行政工作的双肩挑岗位,因此难于形成一个合理的科研团队。而建立合理的教师科研团队在地方院校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得到了很多高校的共识。这首先选拔一位团队负责人,也即带头人,他应有明确的方向,有一些在研的项目作为团队支撑,此外,应具有治学态度严谨的学术道德和品德高尚的个人魅力,还应有较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其次,还有几位科研骨干教师,在其相关方向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工作,可以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方法和技术;最后,吸收几位年轻的教师加入,让他们积极融入相关专业的科研团队。科研团队负责人既要落实分配好团队成员各自的工作任务,又要做好团队成员,尤其是科研骨干相互之间的沟通工作。

1.2对教师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制度的思考科研团队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每位教师科研积极性与科研质量的高低,因此好的科研团队管理制度,对科研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然而对于多数地方高校来说,由于合并升本时间短,管理经验少,因此管理方面没有态度规章与制度遵循,很多时候科研团队形成的项目经费决策权往往由主持人一人决定,其他人很少参与并且不知道经费的分配等具体情况,这样造成团队成员积极性不高,具体事务也不愿参与,就造成了主持人管理经费主持人完成课题。结果常常是效率低下,项目成果质量不高,团队生命力不强。因此,创建高绩效科研团队,必需有一套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用来保障科研工作任务按计划、保质量的完成。这首先这需要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增加校内教师科研团队的外部支持,如学校科研部门、教务部门以及后勤保障部门等,配套相应的一部分经费对项目组进行建设,以笔者所在宜春学院,科研部门对部分教师组建的科研团队每年均投入十多万元供采购小型仪器设备,并提供部分经费用于团队成员对外交流;教务部门可用科研成果冲抵教学工作量;后勤部门提供办公条件等配套设施,这样的条件对科研团队的支持力度很明显。其次在团队内部建立有效的激励及约束机制,增加团队的生命力,与此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习、培训制度,激励制度以及绩效管理制度等,让团队成员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并增加团队的沟通,增进协作,有效提高团队成员的科研积极性,最终实现提升团队整体学术水平的目标。例如笔者所在宜春学院的部分团队,每学期会定期安排会议交流,探讨近期完成课题的进展,所遇到的问题等,群策群力探讨解决方法;在项目申报前期成员对申报书进行交流,相互提出问题与建议,加以改进;这些举措有效的增进了团队成员的科研水平,加快了项目完成的进度与质量,提高了团队成员申报项目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了团队成员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与科研质量。

2学生科研团队

2.1实行导师制与指导毕业论文让学生参与科研导师制是利用教师的科研项目与科研技能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一种方式,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同时,也增加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高师生科研水平和质量;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的新型方式。笔者所在的宜春学院生物类专业,一般有科研工作在身的教师,在学生二年级接触专业课开始,都会进行学生和教师的相互接触,接触中教师会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以及实验室的情况,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业、生活、爱好等个人情况,达到相互了解,其后,可根据学生意愿参与到学生科研团队学习,教师可依据科研内容与其本科论文相结合开展指导工作。此外,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在本科院校学生科研培养过程中占据着主要地位,是学生本科四年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综合性科研训练教学环节。按照一般学校的培养方案安排,毕业论文完成往往是大学四年级第二学期的工作,但那段时期,考公务员、找工作和实习占用学生大量时间,放任自流的话常常使毕业论文流于形式。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教师通常会提前介入,并找一些具体问题和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前一年将题目出好,要求本科生构思;同时对那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吸收他们进入团队一起参与科研活动。

2.2对学生科研团队管理与建设的思考建立学生科研团队就是以学术研究为中心、借助教师的课题和项目为依托条件,为培养其科研思维与技术的一批有协作精神的学生群体。生物类教师的科研往往实验性强,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但不少实验试剂有一定毒性,需要安全操作和严格管理,因此,在团队设立之初,除教师指导外,需要学生团队负责人,发挥负责人的角色作用;此外,教师可组织参加部分学术活动,如安排组内成员汇报,共同学习一些仪器的使用等;而在完成某些阶段性的工作后,可适度安排一些团体的娱乐活动,让团队成员增进了解,提升人际关系凝聚力;在团队建设中,可引入组内淘汰机制,即通过观察团队各成员在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可将消极应对项目的成员淘汰出团队,再引进拥有较高兴趣和较好研究态度的新成员,采用能进能出的机制来提高研究状态。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本科生科研训练,很多地方高校都出台了一些鼓励措施,比如大学生创新竞赛、大学生实践项目等活动,但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科研素质的培养,主动性不高,往往是极少数学生有积极性,不少是教师协助学生完成项目申报,这些一方面反映出多数学生缺少科研训练及独立的科研思考意识,同时也暴露出科研奖励政策对学生的吸引程度不高,还应有更多的辅助保障措施进行实施,如可采取科研项目结题答辩或,并结合指导老师意见的对应学分转化机制等。

3结束语

第12篇

(一)教育学背景知识不足,缺乏教学训练

在我国,高校教师多为师范类院校出身,有着教育学专业背景,而在美国,生物教师多为生物学科的研究生,这就使得他们教育学方面知识较匮乏,实际教学过程中难免缺乏专业技能,只能采取“经验式”的教学模式,所以无法驾驭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模式。很多教师甚至认为经验式教学更为稳妥,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是否真正有效仍处于实验阶段,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而不敢冒险采用。因此为教师提供教学方面专门知识的培训必不可少。如VisionandChange:ACalltoAction报告中就特别强调对于青年科研者包括博士后研究人员和助理教授进行培训的必要性。

(二)教师投入到教学的时间不够充足

高校的教师总是身负双重的责任:科研和教学。而结合美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更倾向于科研,导致教师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科研中,而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教学。在美国,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到名不见经传的文科学院,重视教师教学的寥寥无几,但几乎所有高校对教师的科研都有严格要求,校方对科研和教学的差异性对待,直接影响了教师对二者截然不同的时间投入。长期的忽视必然需要今后更多的投入来弥补,所以要想实现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大变革,增加教师在教学上的时间投入是毋庸置疑的。

(三)缺乏对教师的激励因素

外在奖励影响着大多数教师的专业决策,当然教学也不例外。在高等教育的使命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教师的奖励制度却变得越来越窄,即只重视科研论文的发表,不重视本科生的教学。有的教师对于教学工作表现得兴致勃勃,他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在教学工作中,也花费精力参与了教学类的训练,然而遗憾的是,政府与学校却意识不到外在激励的重要性,财政利益、职称学衔、教学奖项甚至是同事和校内管理层的口头认可,这些应有的回报教师全都不曾获得,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必将受到严重打击。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适应过程中的抵触情绪必然波及教师,随之带来较低的教学评估,以致威胁到教师的任职。面对双重压力,教师唯有选择明哲保身,拒绝教学上的进步。综合以上对显性因素的分析,笔者以为在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这场硬仗中,要想突出重围,实现高等生物教育领域的巨变,显必须铲除,但是途中荆棘密布,绝非只有3个方面的阻难。(1)开展教学类培训固然能一解教师缺乏教育学基础知识的燃眉之急,但培训结束后,教师能否将所学应用到自身课堂中,还得取决于校方的态度。其管理部门是支持还是反对?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改革能否成功。(2)加大教师教学研究的时间投入,学校在工作日程、教学管理上也需做到精细的分工安排,以保证教师的工作有效顺利进行。(3)提供教学类训练、增加时间投入和开设外在奖励一定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些影响,但对于教师来说,经验式教学的思想已根深蒂固,实难发生本质的改变,建立起持久、大规模的循证教学体系仍然困难重重,故“波及整个生物领域甚至全国性的大变革”在清扫路面障碍后仍需深掘地下,找出其内在的隐性因素。

二、影响教师质量提升的隐性因素

(一)教师的职业认同

教师作为出色的研究人员,从稚嫩到成熟,经历了一个繁琐精细的过程,他们身处其中,科研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等都已深刻影响其生活学习,即在潜意识里他们处理问题、做出决策时都遵循了某些专业准则。而这些“准则”便是美国生物教师职业认同的主体。首先“认同”一词多出现于社会科学领域,Twiselton认为“认同的建构被看做不仅仅是个体的过程,而是通过社会互动和一系列社会文化群体的参与而发生的”,是个人对自己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评价和看法。认同一般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间推移和周围环境的改变,在不断修正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当前。这里我们所说的美国生物教师的职业认同由于其特殊的背景,明显倾向于科学研究,它包括教师在生物的学科领域内是如何看待自身和研究工作,同时作为科研人员在同行中是如何凭此来获得尊重和地位。这些无一不是与科研紧紧相扣。然而美国的教师在学生时代,从课程、实验的学习到学科文化的日常熏陶,将科学研究当做唯一使命,这就造成了如今“残缺”的职业认同。而且这已不是某一个教师,综观整个教师共同体,他们都受学科内的学术准则影响,在遵循准则的基础上,努力获得同行的认同,并调适自身以融入到共同体当中。这种潜意识的“融合”,连教师自身都没有察觉,这便是职业认同的内在同一性。虽为“内在”,却仍时刻影响着教师外在的行动,其中也包括教学工作,显然,美国生物教师的职业认同是自科研领域萌芽并茁壮成长的,这就必然导致了对教学的忽视。教师们会认为花时间与精力去尝试新颖的教学方法便会减少他们科研的产出,从而在同行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他们拒绝教学上的变革。于是,职业认同就成为阻碍教师改善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而且隐藏于表层之下,时刻牵制着教育改革。

(二)职业认同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冲突

通过前部分论述,我们已承认职业认同作为隐性因素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而深究此种影响,我们总结出以下3个方面的冲突。第一,我们观察美国大学生物教师的成长过程,将会发现他们是在一个科研远胜于教学的学科文化中成长的。本科学生在参与相关科研项目时,职业认同就已开始萌芽,进入研究生时代后,研究所就像是一个共享的游乐场,在这里,学生尽情学习自己研究领域内的文化与价值观以及怎样参与这场科学游戏的规则,大量且集中的科研活动使得其职业认同蓬勃发展,最后在博士和博士后阶段科研变成唯一的追求。科学研究的概念、范式已在他们脑海中根深蒂固,职业认同里对教学的排斥性也使得学生丧失了对教学工作的正确认知。当今美国很多高校新手教师的培养模式仍为“学徒式”,即模仿曾经为自己授课的教授或导师的方法来教学。于是对他们而言,教学就等同于讲授;而那些德高望重的教授,他们的科研成果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可谈及教学,在他们看来,仅仅是科研之余的消遣,是为了获得“教授”头衔,需履行的表面程序而已。所以倘若教师一日没有把教学纳入为职业认同的一部分,那么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便是痴心妄想。第二,美国高校内,对于教学有浓厚兴趣的研究生们却深深忌讳“教师”这一称呼,他们在公共场合中甚至害怕承认自己的教师身份。这种“害怕”主要源于其导师对教学的排斥。尽管洪堡时代便已提出科研教学两结合的思想,但美国大多数导师仍不允许学生参加实验室工作以外的任何活动,某些导师甚至公然命令所带学生将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科研,不要对教学抱有兴趣;在他们的学术生涯里,一般不会选择钟爱教学的学生加入自己的团队,而且一旦发现学生的重心由科研转变到教学,宁愿选择放弃爱徒,也不愿给予相关指导。所以教师自学生时代便一直害怕承认教学也是其职业认同的一部分,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兴趣,也渐渐变为职业成长过程中某些不利因素,直接危及声誉、地位,因此必须被迫隐藏而不得告知他人。所以来自导师层面的胁迫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抵触将教学归纳到教师的职业认同的一部分,日益走向“唯有科研才能带来事业上的功成名就”的极端。第三,在美国,较之其他职业,教师在薪酬和社会尊重方面都毫无优越感,而“科学家”却能带来崇高的地位和不尽的利益。高校里,能者在做科研,弱者只能选择教学,于是教学便成为“能力低下”的代名词。身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教师耳濡目染,他们逐渐笃信教学便意味着同行中更低的身份地位,是其事业道路上的“拦路虎”,要想被更多同行认可,获得更多的荣誉及身份,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获得的研究经费等可量化的评价指标越多,教师便可以在较短时间里获得更高的身份。而教学质量的提高则无量化指标,且“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本就是一个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过程。故教师唯有放弃教学,专攻科研,以在最短时间内寻求最快的事业发展。基于以上对3方面冲突的论述,不难发现,职业认同作为一直被忽视的阻碍教师教学改革的因素,是在解除了培训、时间、外在动机这3个阻碍后仍无法实现生物类教育改革的症结所在。此种排斥教学的职业认同形成后,教师对于教学方面的训练持怀疑态度,会认为参与这类训练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而得不到真正的效果,所以他们宁愿将时间花在科研工作上,来提升自己在同行中的专业地位,而在Science或是Nature上发表文章,在学科同行中带来荣誉和地位,远胜于任一教学上的奖励。因此要想提高全美生物教师的教学质量,在提供培训、时间和外在激励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调整教师的职业认同,使得教学同科研享有同样的地位,那么有核心影响力的教师们才会把教学纳入职业认同中,从而引领整个教师共同体的改变。

三、提升教师质量的措施

美国教育家博耶于1991年发表了《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他提出大学里学术的内涵不应仅仅指专业的科学研究,而应该包括相互联系的4个方面,即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知识的学术和传播知识的学术(教学学术)。产出知识一直是学术的代表,随着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应用知识也逐渐被纳入到学术当中,而传播知识却一直处于较低位置不能为学术所接受。而博耶对“学术”内涵的重新阐释,拓宽了学术的范畴,将传播知识的教学也纳入其中,为大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视野。为了实现大规模的教学变革,使得教师的教学由经验式向着研究型教学发展,我们必须要对教师的职业认同进行修正,将教学纳入其中,并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之间微妙的平衡。为此,我们提出了下面几点措施:

(一)调整研究生教育,培训教育学知识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除了专业课程,还应增设教育学的课程。学生学习作为合格教师应尽的职责,有关研究型教学的相关知识等;其次将生物教学类的论文计入到学生的毕业成绩,学生要想顺利毕业,教学类论文也是考核之一,必须完成,那么教学作为必修模块必然引起学生重视;最后政府可举办一些长期的教育培训,研究生均有机会参与,培训内容主要针对教学方法,教育思想等教育学知识。每名学生将会配备专门的教学导师,导师在培训开始前需接受专业训练,一旦培训开始,他们将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就达到师生的“双培训”。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是孕育优秀教师的摇篮,其培养出的学生将成为教育变革中的中流砥柱。只有将教学知识的相关训练纳入到研究生教育中,培养的新一代教师才会在熟练掌握科研技能的同时,也将教学放在与其同等的位置,作为职业理想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创建教学学术交流平台

教师科研方面的职业认同大多源自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学术论文的发表和同行评阅是职业认同的重要部分。如今想要将教学纳入其中,期刊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端口。如今已经有一些学术期刊意识到这一点,积极拓展有关教育的专栏模块,如Science杂志开设有专门的教育论坛专栏,已收录不少优质的教育教学类的研究论文。这些论文将对教师的职业认同产生深刻影响,直至他们将研究型教学真正当作是自己的专业活动,与科研同样重要。此类杂志必须要在同行评审中有较高的标准,或者是国家级别的期刊,这样才能保证论文的质量和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如有美国细胞生物学协会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举办的生命科学教育杂志就是一个很好地例证,主要收录来自生命科学教育领域内的优秀学术论文,为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共享的平台。但是相对于科研类的学术期刊,教学类期刊数量十分有限,且质量上良莠不齐,因此在修订教师职业认同的同时,需建立完善的教学类学术期刊平台,严格把关期刊质量,同时保持数量的增加;除了期刊之外,学术会议也是需谨慎对待的“要点”,学术会议是学科内“大家”交流分享学术成果的场所。在会议上教师能实现面对面的交流与辩论,实现了思维的碰撞和学术的进步,教学作为传播知识的学术,也需要会议平台,但大多会议是关于专业的科研,很少涉及教学,为数不多的教学会议也只是流于形式,缺乏真正的学术交流。如某次教学会议的主题是讨论教师如何改变传统的讲授模式多引入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会议上主持者在照本宣科地“讲课”,大谈传统讲授模式的诸多弊端,其他与会者则“认真听讲”,全程交流甚少,整个会场便如同“先生讲,学生听”的课堂。可见与会者根本没有领悟教学改革的本质所在,才出现这种“骑马找马”的尴尬局面。所以在多举办教学学术会议的基础上还应该保证其多变的形式,可以尝试研讨会(workshop)、图片式讨论会(postersessions)等形式,以达到教师之间更多的交流。

(三)加大教学在教师职业能力考核中的比重

在教师的职称授予过程中,本应依据教学与科研参半的标准,但实际过程中,在美国的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教师的职称主要来自其科研上的成果和从校外筹集的资金,教学已经成为大家长期遗忘的部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最后便形成“能者科研,弱者教学”的恶性循环。要想摆脱教学低于科研的现象,在对教师的职业考核中,对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技能和组织策略的使用情况等都实行量化统计,将这些都归为职业考核内容,且所占比重与科研相当。这样既能将教学与职业生涯紧密联系起来,以修订教师“残缺”的职业认同,也能使教师对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等概念知识更为熟悉,为课堂实践奠定基础。

四、结语

第13篇

1.学校、老师对实验课的重视度不高

大多数生物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认为生物实验教学只是生物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而存在,没有理论课来的重要.这就导致许多学校的实验课基本上是讲解、背诵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考试时也仅仅是粗略地考查实验,片面强调实验操作的熟练化,注重实验的结果,轻视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看到的实验现象,实验课沦为一种简单的实验技能训练,而研究方法的探寻不被重视,它的重要科学价值被抹杀.常此以往学生不仅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更会变成只会机械背诵,应付考试的机器,创新精神的缺失将更加严重.生物学的教学形式迫切需要变革,生物实验教学急需改进,一定要将生物实验教学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学生.另一方面,实验室利用率很低,大都闲置着.大部分学校都有单独的生物实验室,但平均利用率很低.学校在进行课程安排时将大部分的时间安排在理论课教学上,学生的实验课时间被大大压缩,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的现象.

2.学校的硬件设施没有跟上

学校硬件设施的配备与学校对生物实验的重视程度,学校所在地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总体而言,当前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都可以满足基本的硬件设施配备需要,只要学校更加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加大一定的投入,基本的实验器材还是可以满足的.但生物学实验受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客观条件的限制是实验课开设度不高的重要影响因素.有一些生物学实验需要用到较为先进的观察仪器,但这些仪器的价格高昂,大多数学校很难拿出足够的经费引进.另一些实验需要用到活体,像家兔,小白鼠,蟾蜍等,这些实验材料的储存需要找专人看管,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大.其次,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比较偏远的农村,想达到和大城市学校一样的实验配备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是不允许的,许多农村中学缺乏实验课程必备实验器材,开设实验课困难重重.

3.缺乏实验研究意识

当前学校开设的一些生物学实验,仅仅是从书本中选取一些操作相对简便,耗费的人力物力相对较少,没有危险性的最基本的实验,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要.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当前的生物学教学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加强.

二、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水平的举措

1.增强学校和老师对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视

生物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充分地认识到,上实验课不是一种上课的新形式,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能使学生更愿意动手操作、与他人展开合作和积极探索科学.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为着相同的实验目的进行相互分工合作,在合作中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合作的重要性;亲身参与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得到培养;实验的失败与成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失败的痛苦,成功的喜悦教会学生要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不畏失败,坚持不懈,克服艰难、勇于探索,积极进取.这些实验可以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和老师要从根本上真正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协调好实验课与理论课的比重,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生物实验教学中来.

2.完善学校的实验设备

高中生物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门高中学科,在理科高考中占据一定的地位.生物课的教学成果差的话,将影响学生的整个高中生活.高中生物的很多知识都需要一些实验来证明,例如细胞分裂等实验.这些实验如果不能让学生实地得去操作,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并不能深入地理解这些实验所讲述的原理.所以学校引进优良的生物实验设备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可以向政府申请一定款项来重新完善实验室设备或者向社会的慈善的人士求助,帮助学校修葺生物实验室,让学生能够在设备完善的实验室里学习,提升学生的生物成绩,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爱上这个这门学科.

3.提升学生对实验研究的重视

生物学的发展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仅仅依靠机械背诵是不能牢固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内核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逐步对生物学科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实验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一种直观的重要的手段,也是老师进行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材料,药品,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内容去进行一系列生物实践活动是实验课的主要形式.通过生物学实验,学生获得一些对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学生学习生物的基本技能得到锻炼.由认识,分析,掌握,到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被生动有趣的生物学实验大大激发,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秉持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综上所述可见,要完成高中生物学的教学任务必须提高实验课的质量,要提高整个学科的综合成绩,也必须重视实验课.对此,提出以下举措:学校要从长远出发,积极开展一些生物实验型研究性学习,生物界缤纷多彩的,可以拿来进行研究的课题也层出不穷.引进一些具有较强带领学生进行实验研究的骨干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三、对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的展望

第14篇

论文摘要阐述了山药的生物学特性,并详细介绍了山药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山药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山药又称淮山、山薯、薯蓣、大薯,原产亚洲热带地区。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以地下肉质块茎供食,喜温暖湿润,忌积水,怕干旱。山药为中药、蔬菜兼用,营养丰富,含有大量淀粉及蛋白质、B族维生素、VC、V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胆汁碱、尿囊素等。作为中药可以健脾益胃、助消化、滋肾益精、益肺止咳、降低血糖、抗肝昏迷、延年益寿。一般产值9万元/hm2左右,与其他作物进行周年间作套种产值可达15.0~22.5万元/hm2。

1生物学特性

山药为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茎细长,叶对生或3叶轮生,1m以上,叶片心脏形或箭头形,叶腋间常生1个珠芽(气生块茎),亦称零余子(山药蛋),可用来繁殖和食用。地下肉质块茎,分为棍棒状、掌状和块状3类,表皮粗糙呈淡黄褐色或黑褐色,表面密生细须根,春季自块茎上生不定芽,肉白色或淡紫色。夏季开花,花单生,乳白色少有结实,都行块茎繁殖。雌雄异株,穗状花序,雌花序下垂,雄花序直立,花小,黄绿色。果实有三棱,呈翅状,成熟后枯黄色。山药要求高温,干燥气候,块茎10℃开始萌动,生长适温为25~28℃,在20℃以下生长缓慢,叶蔓遇霜则枯死,短日照能促进块茎和零余子的形成。

2高产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当前栽培的山药品种主要有2类:一是普通种,通常又叫家山药,二是大薯又叫田薯。目前栽培的主要品种有淮之、农大短山药1号等。

2.2土地选择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松软的沙壤土或壤土田块,要求上下土质一致,如下层有较薄的黏重土层,挖沟时挖去,也可种植。土壤以微酸到中性为宜。山药不能连作,一般应隔3年轮作1次。

2.3种子处理,培育壮苗

应采用零余子(俗称山药蛋、山药豆)和山药块茎段作种。种前需晒种1周以上,促进种子内部物质的转化,打破休眠,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零余子晾晒至表皮呈灰绿色,上面有很多疙瘩突起,用手剥开表皮可见紫绿色的肉。山药块茎段晾晒至伤口向内萎缩,并从断面中间裂开。4月上中旬选择较肥沃的土壤掺以腐熟农家肥进行集中催芽育苗,可采用10cm×20cm的窝行距,待苗高10cm左右便可移植大田。

2.4栽植

挖沟栽植时,首先把沟内20cm深的熟土取出放在沟两边,沟宽30cm,再继续将沟下40cm深的土层挖松,将拌匀的腐熟农家肥15.0~22.5t/hm2、磷肥750kg/hm2、碳铵450kg/hm2、硫酸钾375kg/hm2施入其上,并稍加翻挖,最后把沟两边的熟土提到沟上,培成宽30~35cm、高20cm的土垄,再将繁育好的山药苗栽植在土垄上。一般栽4.5~7.5万株/hm2,水肥条件好,密度宜小。为了便于搭架、田间管理和通风透光,宜采用宽窄行相间栽植,如100cm×70cm×25cm,栽4.65万株/hm2;或80cm×50cm×25cm,栽6万株/hm2。

2.5常见的栽培模式

常见的栽培模式有:韭菜与山药套种、玉米与山药间套种、蚕豆与山药套种等模式。蚕豆与山药套种,一般在10月底11月初整地点蚕豆,来年3月到4月收蚕豆栽山药,效益可达15万元/hm2;韭菜与山药套种,效益可达18万元/hm2;玉米与山药间套种高效立体栽培,周年可生产蔬菜,效益更高,可达22.5万元/hm2以上。

2.6喷施生长调节剂,控徒长,促高产

多效唑对山药藤蔓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节间缩短、藤蔓粗壮、叶色浓绿、叶片增厚、顶端新生侧枝减少、花蕾发育不良、零余子生长受抑,能使山药增产10%以上。喷施多效唑的最佳时期在山药藤蔓满架,现蕾开花初期,均匀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生长过旺的田块可多喷1次,间隔1周。

2.7搭架通风透光

山药是藤本右旋攀缘性植物,任其自然生长不利于通风透光和产量提高。搭“人”字架应在藤蔓生长到50cm以上进行,支架顶端用架材连接,并用绳子扎牢,以提高支架的撑力和抗风能力,防止倒架。搭架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植株中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降低架内的湿度,减少病害,从而提高山药产量。一般架高在2m左右。

2.8重施钾肥,促进块茎膨大

山药喜有机肥,从播种到发棵都可铺施。在生长前期以藤蔓生长为主,应适当供应速效氮肥,进入块茎生长旺期,要重视氮、磷、钾的配合施用,特别是重视钾肥的施用,以促进块茎膨大和物质积累。生长后期要控制氮肥施用量,防止藤蔓徒长。一般使用的钾肥有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生物钾肥等。在山药生长期内,一般需分次追施硫酸钾600kg/hm2,

才能达到较好的高产效果。生长后期结合防病治虫,根外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还可达到保叶防早衰的目的。

2.9病虫害防冶

2.9.1病害防治。病害主要有白锈病、褐斑病。白锈病于春季发生,褐斑病于夏季发生。防治方法:①搭支架,使通风良好,不能在阴湿积水的地方种植;②用波尔多液(1∶1∶140)或多菌灵800倍液喷雾防治。

2.9.2虫害防治。虫害主要有蛴螬、地老虎,咬食根部。防治方法:①结合整地施入辛硫磷或毒死蜱颗粒剂;②发生时用毒饵诱杀或药液灌根等。

2.10防止畸形山药的形成

在山药栽培过程中,因不良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管理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使山药在生长过程中改变了内部组织结构,从而产生各种奇形怪状的山药,如山药块茎上端分杈、下端分杈、蛇形、扁头形、脚掌形、葫芦形、麻脸形等,这些统称为畸形山药。防止措施:①严格按技术规程操作,谨慎施用种肥,防治地下害虫施用毒土、毒饵时不能盲目加大剂量;②人工挖山药沟时应在冬前进行,通过冬春雨雪侵蚀冰冻使土块充分风化粉碎,随风化解冻及时填沟,填沟时仔细剔除上壤中的石块、砖块、沙砾等硬物。不要将大土块填入沟内;③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如人粪尿、堆肥、厩肥和优质土杂肥,要利用夏秋季节气温高、易发酵腐熟的有利时机提前进行沤制。提倡有机肥和部分化肥在种植完山药后施入山药行间,把腐熟的有机肥铺施于2行山药之间的畦面上,耧划翻土15cm深左右,使土、肥充分混合,然后将畦面的肥土覆于山药垄的两侧。

第15篇

1.1医学课程的设置造成临床知识应用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医学教学的课程设置未能与时俱进,依旧沿袭传统的教学体系,通常是以基础课程为起点,掌握基础医学之后再进行专业课程、临床课程的学习,最后进行实践课程。统观我国高校专科医学课程设置,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一,由于大一阶段学生侧重学习通识课程,接触的临床知识具有局限性与零散性,临床知识的缺乏决定了医学微生物教学很难真正应用临床知识,否则只会增加学生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难度,久而久之产生厌烦心理,最终起到了南辕北辙的后果。

1.2医学教师专业素质造成临床知识应用的局限性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要想将医学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中的具体病案相结合,需要教师掌握专门、专业的医学知识与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专科教授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师有一部分毕业于非医学专业或是刚从医学院校毕业,这些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经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也很难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临床知识。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要想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其专业素养必须放在突出位置。

1.3学制与学时的临床知识应用的局限性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大力改革,医学院校的相关专业的学制与学时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专科医学专业由于具备系统性、知识繁杂、难度大等特点,采用的是三年制学制。现在改革之后增加了一些相关专业的课程,这直接造成学时的减少。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缩短后的学时使得临床知识的应用举步维艰,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2在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中运用临床知识的有效对策

2.1教师认真研究教学内容,适时应用临床知识

在医学微生物理论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临床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有利于活跃医学课堂氛围,有利于使学生通过具体、真实的病案加深对医学微生物理论内容的理解程度,总而言之,将医学微生物理论教学与临床知识相结合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大有裨益。然而,教师也应当注意,临床知识的应用不是越多越好,病案的引入也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恰当、适时引入临床知识。医学微生物学从本质上来说仍然属于带有临床实践特征的基础性学科,因此对于其中理论性强、临床实践性弱的知识点,教师不能一味追求临床知识的应用。而对于一些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医学微生物学知识。

2.2教师要精选病案,注重临床知识运用的典型性与有效性

临床知识在医学微生物学中运用的目的仍然是为了提高医学微生物学的有效性,临床知识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促进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为此,教师在引入临床知识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接受情况与教材内容的具体情况出发,选择有针对性、有代表性、典型的病案,通过分析研究、小组讨论、反馈总结等环节,使临床实践知识真正服务于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课堂之中。临床知识要难易程度适中,尽量贴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在讨论分析与总结反馈中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2.3加强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丰富教师的临床实践经验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二者教学相长,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对医学学科而言,医学教学具有严谨性与科学性,与人们的生命安全休戚相关,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成为必然。面对着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教师教授医学微生物学的现状,高等医学院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医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医学教师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动态,掌握最新的先进理论成果,充实丰富医学理论素养。除此之外,医学院校要创造多样的机会,搭建良好的平台,使一些教授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师。如医学微生物学教师能够有充足的机会走入临床实践中来,在临床实践中学以致用,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医学微生物学教师只有同时具备顶尖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才能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临床知识,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