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生新生论文范文

大学生新生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新生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学生新生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为探讨纵横码学习对提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本研究以新乡医学院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对其进行心理测试,选取总分较高的39名作为被试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人;对照组l9人)。对实验组进行纵横码训练,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UPI和社会适应性自评问卷3个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了前后测量。结果表明,实验组被试在SCL-90总分及诸多因子上有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被试的前后测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见,纵横码信息数字化学习能够显著降低大学生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等因子得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1引言

纵横汉字输入编码(简称“纵横码”)是由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周忠继先生自1984年开始研究发明的。1992年,他与苏州大学纵横汉字信息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发第一代纵横输人法系统软件,其后不断更新,发展成为“纵横汉字输入法”。该输入法经由国家“211工程”7所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生导师联合鉴定为“国内外领先水平”项目,并两次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发明专利证书。

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汉字的左边、右边韵特征很重要,即信息量很大;汉字的上边、下边的特征也很重要,即信息量也很大。纵横汉字输入法遵循了汉字认知规律,它把笔形分为l0类,分别用“0—9”这l0个数字表示,仅用数字小键盘即可输入,促进了对汉字的认知和输入速度。有关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大量实验研究表明,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纵横码符合青少年的认知心理特点,能够充分调动青少年的感知觉活动;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拓展思维广度,开发和挖掘创造潜能。另一方面,发展青少年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提高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能力。因此,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促进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能力提高的实验研究,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潜能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方法

2.1被试

以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7级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运用UPI量表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试,挑选UPI总分是第一类的39名被试,随机选取20名被试作为实验组,其中男生l0人,女生l0人;对照组19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2人。对照组学生未参加纵横码实验。实验组坚持每周进行定时的纵横码学习交流活动,采用课堂教学辅导与课后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学习结束后,在实验组随机选取8人进行个案访谈,每人进行30分钟并详细记录。

2.2研究工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卜90)、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和社会适应性自评问卷3个量表进行评估,在实验前一周和实验结束后一周采用这些量表进行前后测。

2.2.1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10个因子,共90个条目。根据该量表的因子得分和总分了解被试的身心状况。

2.2.2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

分类标准:第一类筛选标准:满足条件之一者应归为第一类:(1)UPI总分在25分(包括25分)以上者;(2)第25题做肯定选择者;(3)辅助题中同时至少有两题做肯定选择者;(4)明确提出咨询要求者。第二类筛选标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应归为第二类:UPI总分在20分至25分(包括20分,不包括25分)之间者;第8,16,26题中有一题做肯定选择者;辅助题中只有一题作肯定选择者;第三类筛选标准:不属于第一类和第二类者应归为第三类。

2.2.3社会适应性自评问卷

适用于测验青少年、青年的社会适应性。能帮助被测试者了解自己的心理成熟程度,即社会适应性处于怎样的发展水平。社会适应性自评问卷适用于l4—28岁范围内,具有基本阅读能力的被测试者使用。

2.3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13.0f0rwind0ws软件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结果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测量结果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认为两组被试样本同质。

3.2实验组t检验结果分析

如表2显示:SCL一90总分有显著差异(p<0.05),UPI和社会适应性测试总分无显著差异(p>0.05)。

实验组在SCL一90总分及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精神病性、敌对因子分上,实验后比实验前有显著下降,差异达到显著程度(p<0.05);而躯体化、焦虑、恐怖、偏执、其他因子分上,实验后比实验前虽然有所下降,但没有达到显著程度(p>0.05)。

3.3对照组t检验结果分析

如表3显示:对照组SCL一90、UPI前后测得分,后测得分虽然比前测略低,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社会适应性测试,后测比前测得分略高,也无显著差异(p>0.05)。

3.4个案访谈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验组随机选取的8人进行个案访谈,8人表示实验过程均认真参与。就实验前后个人情况对访谈问题进行回答,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其中在适应性问题方面50%的被试表示能较好适应目前生活;在人际关系问题方面大部分人都能与家人、同学、老师相处融洽,即使出现摩擦,也能理性看待并很好解决;88.8%的被试表示有兴趣参与纵横码的学习,并能集中精力投入学习;大部分人认为学习纵横码有较强的实用性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由此可见,通过这次纵横码的学习改善了一些大学生的心理消极状况,对其心理健康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4讨论

4.1纵横码的比较优势

一般认为,纵横编码方案具有数字编码、规则简单、易学易记、词组丰富等特点。干红华从平均击键次数和编码效率、输入速度、重码率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表明,与目前流行的拼音码和五笔字型输入法比较,纵横码的特点突出,综合优势明显]。拼音码重码率很高,击键次数较多。纵横码也比拼音码和五笔字型优秀。梁宁建等通过实验发现采用纵横输人法的被试输人句子材料时成绩显著优于采用拼音输入法的被试,并且在输人低频字时,象纵横码这样的形码数码结合的优势就明显显现出来阐。除了易学好用以外,纵横输入法还具有许多强大的功能,只要这个字有形,使用纵横输入法马上就可以把它输出来,这是其它的输入法无法比拟的。中国的文字非常丰富,许多的生僻字用其它的中文输入法是无法输入的,用全拼输入法则必须要知道它的读音,如果不知道它的读音就无法下手。

4.2纵横输入法对心理健康水平的认知因素影响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很多,认知因素对心理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汉字输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有些学者曾研究了汉字输入法与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关系,结果表明汉字输人法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一定的影响。纵横汉字输入法符合我们中国人汉语言文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它是对信息的加工。可以提高人的智能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是一个很好的载体。纵横汉字输入法的认知特点包含着觉察、辨别和确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两种认知活动,其中已掌握知识经验的间接认知符合成人学习的认知活动规律。所以学习纵横编码能够充分调动感知觉活动、提高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拓展思维广度、开发和挖掘创造潜能,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潜能的全面发展。

4.3纵横输入法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量化分析

通过SCL一90前后测试发现,纵横码数字化学习在促进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是有效的。SCL一90量表用于反映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问题类型,从表2中可以看出,后测SCL-90各因子均分均低于前测各因子分,这表明实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了全面改善,其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前后差异非常显著;敌对因子差异显著,这说明通过一段时间的纵横码数字化学习,学生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等症状得到减轻,这项学习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从组间比较看,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前测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从两组前后测结果比较看,对照组前总分及各子与后测的结果之间都没有显著差异,而实验组的前后测总分具有显著差异性,说明本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被试自我成长因素对健康水平的影响或干扰。

4.4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实验研究是采取自然实验法进行的,样本的不确定因素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如对照组样本没有严格控制,样本数量较小,实验时间短等。实验组的被试除了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敌对5个因子分有极为明显的下降(差异显著),而躯体化、焦虑、恐怖、偏执、其他等则没有显著下降。究其原因可能有:一是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只能改善受认知影响较大的心理过程;二是被试能否熟练地运用纵横码输入法,熟练程度影响了认知和思维活动深度;三是被试自身本来存在大于正常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问题是人格上的一时不易改变;四是实验中被试可能存在“期望效应”。

第2篇

[论文摘要]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生长在特殊的家庭、社会环境中因而具有独特、娇惯、脆弱等特点。伴随这些特点而来的便是过度的自信、依赖、人际交往困难等诸多挫折,这些挫折若得不到合理的调适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学习。正确认识自我、合理确定自我抱负水平,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加强逆境锻炼提高耐挫能力是独生子大学生克服挫折心理的有效途径。

“中国的历史进入80年代以来,各种新的事物和新的问题一起来临,其中就包括出现在每个家庭里的宠儿,更确切地说是那些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及父母用全部精力供养起来的、几乎无一例外地患了‘四二一综合症的孩子独生子女们。20多年来,我国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在逐年增长,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比例已超过30%,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中有90%是独生子女,即是说独生子女大学生是我国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主体,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因此对独生子女大学生予以更多的关注,增强对其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当前高校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要职责之一。

一、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特点

高校独生子女群体,因其成长的环境特殊,他们除了具有当代大学生的共同特点外还有许多鲜明的特点。

(一)独特。独生子女自降生那天起,就意味着他是家里的“独苗”,在家庭中具有特殊地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他们,往往一切以自己为中心而很少站在别人的角度,替别人考虑。在与人的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谦让,不顾别人的感受,容易与别人闹矛盾。由于自我意识强,不愿受纪律的约束,一旦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往往我行我素,不顾全局。

(二)娇惯。独生子女大学生是在亲人的精心照料和万般呵护下成长起来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差,再加上独生子女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优越,导致他们生活中讲求吃穿、摆阔气、排场,往往浪费严重,不像非独生子女那样勤俭节约。因此逐渐养成了娇惯的心理特点。

(三)脆弱,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一方面表现为活跃聪慧、充满自信,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感情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在评优、入党等方面不顺利时,表现出过分的失望、焦虑、冷漠等情绪;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就哭鼻子、找家长求援;与同学闹别扭时不会妥善处理,往往采取逃避或报复的手段。

二、独生子女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

(一)过分自信导致自卑感增强

与非独生子女相比较独生子女们有许多更为有利的条件:第一,经济条件普遍优越;第二,享有充分的父爱和母爱;第三,获得较多的智力激励以促进智力发展;第四,与成人接触机会较多,知识面较广等。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容易滋生出处处高人一筹的优越感。因而在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中便自然而然的认为自己就是最好的、自己有能力做好一切事情、自己应该获得所有的鲜花和掌声,在这种过度自信心态的指引下独生子女大学生们在进入大学之初很容易确定过高的学习、奋斗目标,如在班级中学习名列前茅,在学生会、班委会的民主选举中脱颖而出,在班级、学校活动中表现突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得到老师跟同学的赞扬跟认可等。可一旦发现,大学不同于高中在学习、工作方面突出的大有人在,自己不过是大学中平凡的一员,自己所制定的目标、所做的努力屡屡失败时,便会产生由过度的自信转向全盘否定自我,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产生极度自卑的心理。

(二)娇生惯养导致人际交往困难

大多数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家庭中是“小皇帝”、“小公主”,长期生活在“大家围着转”的家庭环境里,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好,家长千方百计地满足他们的各种愿望和要求,使他使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为所欲为,十分任性、自私、贪婪和霸道。主要表现在:

(一)自我中心性格导致人际关系困难。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多数,在父母的溺爱中形成了较强的自我中心性格,遇事先考虑自己,习惯于从“我”的角度去看问题,不会换位思维,因此很难理解体谅他人。因而与同学和睦相处也比较困难。如,独生子女大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作息时间强加给室友,使室友之间的矛盾重重。

(二)不会关心他人,导致同学关系疏远。有些同学在紧张激烈的竞争中表现出自私、利己的一面。如有独生子女大学生对生病的室友不闻不问,对同学的困难漠不关心等,这些都会导致同学之间友谊的淡化。

(三)认知上的片面性、极端性使独生子女大学生与同学关系僵化。

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常常不能全面地、多角度地看问题,喜欢抓住问题的一个方面不放,用自己贯有的思维方式去处理周围的人与事,这样极易导致同学之间难以很好的沟通与交流。

人际交往是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因为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共鸣,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归宿感。尤其是当人处于紧张、孤独、焦虑时,更需要与人交往。大多数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不善于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久而久之便会产生阴郁的心理倾向,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

(四)容易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

依赖型人格障碍是独生子女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的人格障碍,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新入学的独生子女不会铺被褥、洗衣服,不会整理自己的物品。新生报到时家长送到学校,而且帮助子女排队注册、领取物品等,军训中怕苦、怕累、怕脏、经常哭鼻子的往往都是独生子女。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是:无主见、无助感、被遗弃感、无独立感、过度容忍、害怕孤独、难以接受分离、易受伤害等。它产生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早期。幼年时期儿童离开父母难以生存,在儿童印象中保护他、养育他、满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万能的,必须依赖他们,总怕失去了父母这个保护神。这时如果父母过分地溺爱,鼓励子女依赖父母,不让他们有自主和自立的机会,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会产生对父母或权威的依赖心理,成年以后仍然不能做主。

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相比较,独生子女大学生作为家里的“独苗”自然受到父母的百般疼爱,什么事情都有父母包办,甚至连衣服鞋袜都不用自己洗。父母对孩子生活上过多的呵护和疼爱,让独生子女大学生养成了依赖习惯,缺少生活自理能力,进而形成依附心理,这种依附心理若不能得到很好的引导便会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患有此类人格障碍的人缺乏自信心,总是依靠他人来做决定,终身不能承担起选择和完成各项任务及工作的责任。

三、独生子女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培养

(一)挫折承受能力的定义

挫折承受能力是指个体适应挫折、抵抗和应付挫折的能力,是个体在遇到挫折情境时,经受打击和压力,摆脱和排除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能力。挫折承受能力是维护个体心理健康的一道防线。因此挫折承受能力较低的人,几经挫折的打击之后,容易失去人格的统整性,甚至会出现人格扭曲,形成行为失常和心理疾病。可见,挫折承受能力是大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大学生适应环境的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二)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1.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善于调节自我抱负水平。

由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大多没有经历过艰苦生活磨练,社会阅历不够丰富,他们往往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不到位,过高评价自己,他们一般有着极强的成就动机,总想出人头地、大展宏图,因而对自己的目标定位过高。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就是指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成长要求,恰当地分析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对自己的不足要有充分的理解,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实现自我价值。

在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的基础上,及时调节自我抱负水平。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挫折都与自我抱负水平的确立不当有关。因此,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正确设定生活的目标,调整自我抱负水平,并在前进中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如果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发现自己设定的目标不切实际,前进受阻,就要及时调整目标,以便继续前进。对那些远大目标,要把它分解成中期、近期和当前目标。这样,就可以在成功中体验到愉快和满足,逐步提高自信心,又能在失败、挫折后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战胜挫折,取得最后的成功。

2.加强实践锻炼,培养抗挫折能力。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出生于改革后,成长于经济发展之时,他们是在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逐步好转的过程中从校门到校门,这些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的一代,在家娇生惯养,在校一心读书,对社会知之甚少,因而在心理上非常脆弱,很难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挑战。

加强实践锻炼,可以让独身子女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体验生活,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从而减少挫折的发生。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下乡学习锻炼,新生军训,劳动服务,社区援助,文体竞赛,勤工助学,野外生活训练,专业实习、见习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独生子女大学生渐渐形成独立自主的习惯,摆脱对父母、老师的依赖,同时也培养独生子女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进而增强抗挫折能力。

3.加强逆境锻炼和挫折教育,培养意志力。

这实质上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独生子女成长的一帆风顺使得他们像“温室的弱苗”,经不起风雨,受不得挫折。客观上社会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逆境”少了,孩子缺乏锻炼的机会。主观上,现在就一个孩子,看得都象“金豆子”似的,有谁愿意让他再吃苦受罪?因此,这就需要人为制造“逆境”,在“逆境”中磨炼他们的意志,培育他们的韧性。日本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于兰、高文,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2)

[2]朱立华,独生子女大学生教育漫谈[J]文化建设,2007,(4)

[3]黄俊官,论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J]职业教育,2006,(18)

[4]白剑波,影响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成因及对策[J]中医教育,2003,(2)

[5]王晓花、杨倩,浅析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态特点及其调适[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1997(增刊)

[6]看大学生依赖型人格障碍

第3篇

【论文摘要】从中学到大学面临着多种因素的改变,学生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主要表现为学习方面适应不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独立生活适应不良及心理方面适应不良,为了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适应不良问题,通过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关注自我身心健康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心灵,来解决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

1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主要表现

1.1学习方面适应不良首先是学习方式适应不良,中学阶段的学习是教师课堂详细分析讲解,课后到班级帮学生解题答疑,虽然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中学教学方式还是流于进行“填鸭式”教学,长此以往,学生也就习惯于在这种面面俱到的教学基础上开展学习,而进入大学,老师上完课就离开了教室,不再像中学老师那样要求面面俱到,课后也很少见到任课老师,学习从被动式学习变成了自主式学习,大多数学生表现出了适应不良;其次是学习目标迷失,在进入大学之前,学校及家庭灌输的主要目标就是要让孩子考上大学,学校的一切教育工作都是围绕高考开展,考上大学就成了学生的学习唯一目标,而考入了大学,目标得以实现,新的目标又没有建立,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导致无所适从,出现适应不良现象。

1.2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在中学阶段,学生主要面对的是家长、班主任及同学,相对来说较单一,为了能通过高考,主要时间都放在了学习上,没有时间关注人际关系的处理,进入了大学阶段,人际交往对象除了原来的家长、班主任与同学,增加了宿舍管理人员、辅导员及教务员等,在这么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大学新生往往会不知所措,出现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如宿舍集体生活,同学来自不同地方,面临语言习惯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等,如果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出现紧张,导致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影响学习生活。

1.3独立生活适应不良中学阶段,住校的学生不多,生活方面的事务全由父母打理,学生无须过问,家长也只让学生闷头学习,而进入大学,不住校的学生不多,学生离开了家长,面临自己独立生活,该如何买衣服,整理宿舍内务,洗衣服等,会使学生一筹莫展。习惯了父母包办一切,一旦面临独立自主生活,往往会不知所措,出现适应不良。

1.4心理方面适应不良从中学到大学面临着多种因素的改变,学生心理方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果调适不当,则会出现适应不良,影响到身心健康。如在进入大学之前,在家长与老师的宣传下,怀着对大学校园的巨大憧憬,而一旦考入大学,发现现实中的大学生活与心中憧憬的大学生活相差甚远,会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在中学时代,大学新生往往是班里尖子生,自我感觉良好,有着很强的自豪感,而进入大学,发现身上美丽光环以不在,往往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自我消沉,如果处理不好,会导致心理方面适应不良,影响到身心健康。

2解决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对策

2.1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学新生刚离开父母,远离家乡,进入了一个全新陌生的环境,正处于“断乳期”,生活上要自我独立,没有了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学习上要自主式学习,没有了老师从早到晚的守候。这时,德育工作者应注重加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首先辅导员应特别注重对大学新生思想进行引导,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实际状况,与学生深入沟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确立新的目标。其次是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注重对大学新生进行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方面的教学,引导学生尽快的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确立新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2.2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刚跨进大学校园的大学新生,面临全新的环境,往往会出现心理适应不良,此时应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学生进行心理适应调适,顺利度过这一关键时期。一是开展有效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在大学新生入学初,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获得第一手资料,这样能增强工作针对性;其次是定期举办心理卫生知识专题讲座,讲授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优良健康心理品质的方法,同时应注重增加两课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二是开展有效心理咨询工作,首先要纠正学生对心理问题的错误认识,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顾虑,保证心理咨询作用的发挥。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对发现的问题要积极进行疏导治疗,促进大学新生身心健康发展2.3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关注自我身心健康首先要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的身心密不可分,对于大学新生,关注自我身心健康,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坚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健全人格。人格的健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环境中,大学新生应当正确评价客观事物,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体验正常的情绪情感,主动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与学校生活。同时,如果遇到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应积极寻求外在的支持帮助,这对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2.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心灵进入大学校园,大学新生面对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此时会表现出无所适从,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心灵,如开展文艺晚会、体育竞赛、辩论赛,举办各种专业知识讲座,组织班级集体郊游活动等,让大学生参与中来,消除彼此的陌生感,增进交流沟通,缓解不适应带来的心理压力,带来身心的愉悦,消除适应不良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大学学习生活中去,最终实现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亚健康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日趋显著,每年因此而退学、休学学生不断增多,甚至出现了自杀、伤害他人等极端行为。与极端案例相比,一般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亚健康问题更值得社会的关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能够主动适应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成为适应性良好、心理健康的人。 

一、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的具体化,国外心理学家曾提出许多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有奥尔波特的“成熟者”模式、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模式和罗杰斯的“功能充分发挥者”模式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心理健康七项基本标准:智力正常;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和谐;能主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保持人格的完善和健康;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结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可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界定为:第一,心理健康应表现为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第二,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豁达的心胸,充分展示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第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善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保持独立,宽以待人,尊重、信任他人,有合作精神。第四,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思想、信念和行动都能与社会保持同步。第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付诸行动,有坚强的意志和独立自主精神。 

二、大学生亚健康心理状态的一般表现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情感亚健康、思想亚健康和行为亚健康等,对心理亚健康的界定多为描述性的,例如“一种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中介状态,这种状态未达到ccmd-ⅲ等精神病学诊断标准,但同样会给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还可诱发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和心理危机”。 

心理亚健康状态多表现为频繁出现的情绪躁动、兴致低落、注意力不易集中、过分敏感或行为能力下降等特征。心理亚健康状态使人们在家庭生活、人际沟通等方面产生困惑、压抑、郁闷等心理感受,从而导致家庭生活失调、工作效率低下、人际交往困难等不良现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主要有以下表现: 

1.人际交往弱势心理状态。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退缩、消极、敏感,常常难于与人沟通。由于不善于与人交往,这部分学生的性格孤僻,在人际交往时担心不被别人理解,怀疑别人对自己有意见,产生危机感。此类学生自我封闭,不愿找人倾诉,表面上看起来很正常,但往往会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他们在对人处事时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易接受他人意见,不理解其他同学的需要,经常责备别人,缺乏合作精神。人际关系交往弱势心理状态严重影响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健康。 

2.学习焦虑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精神紧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感到学习困难,担心自己成绩下滑。还表现为放大自己的心理问题,把问题看的很严重。此类学生对外界的反应有极端化倾向:一种是亢奋型,另一种是压抑型。此类学生往往过去取得过较好的学习成绩,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 

3.灰色心理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苦闷、懈怠、冷漠,对事物缺乏兴趣,自卑感强烈,对事物有畏难情绪等。部分学生表现出周期性的情绪波动,情绪高涨时充满活力,低落时则异常消极。这与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明确的目标有很大的关系。 

4.情爱挫折心理状态。这类问题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主要是因爱情不顺而产生过分强烈的情绪并走向消极状态,但又不能自我调节的心理反应。在不同的情况下,情爱挫折心理的心理反应也不尽相同。在情爱问题上最突出的表现是消极情绪,丧失自信,失去对人生价值的正确追求。 

三、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 

1.教育方法不适当。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和家庭往往采用功利主义的教育方法,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部分家长因为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常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孩子形成抑郁焦虑、敏感多疑、偏执敌对、自卑易怒等不健康的品质。还有一部分家长在子女进入大学后只重视对其提供经济支持,而忽略了子女的心理成长,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出现。 

2.社会不良现象扭曲了大学生的价值观。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诸如未通过公平竞争而赢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部分意志薄弱的学生面对遇到挫折时,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甚至形成扭曲的大学生价值观。激烈的社会竞争、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学习压力使人身心疲惫,也容易导致心理疾患。 

3.网络带来的心理压力。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28.96%,高于25.6%的全球平均水平,我国网民数达到3.84 亿,其中学生占31%,是最大的网民群体。网络生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浏览网站信息,其次是消闲娱乐、与人沟通及阅读新闻。网络上信息泛滥,心理活动规律表明,当外界输入的信息超过人的正常负荷后,容易造成压力和混乱,妨碍深层思考,而且上网减少了学生与现实世界的交往,造成其人际情感匮乏,进而产生各种情感冲突。而学生一旦沉迷于网络,就容易丧失自制力,形成对网络的依赖,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 

4.社会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大学新生在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中,导致其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的大学与他们理想中的大学不一致,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很多大学生在高中时都是精英,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然而进入大学后,他们头顶上的光环消失了,巨大的失落感和心理落差使得这些学生或自暴自弃,或自我封闭。大学生的社会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会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5.家庭贫困。部分学生由于家庭贫困而产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社会的援助也可能会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此外,现行的就业制度也加剧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他们既不能依靠父母,也没有金钱做后盾,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更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 

四、应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的措施 

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大学生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而且更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要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尽早进行有效干预,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对心理亚健康最有效的办法是调动个体自身的积极性,提高其心理免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把握自己的心理状态,激发其自我调控的潜能,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互助机制。同学和朋友是大学生首选的倾诉对象,他们也可以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自发的、随意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在大学生群体中建立心理健康互助机制,以此来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状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5篇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是高素质人才的根本,当前,虽然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很多人都认为大学校园是一个世外桃源、天外净土,然而就在这一方圣土之内却隐藏着诸多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就是目前困扰着大学生的首要问题之一。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观点来看,他们属于青年中期,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如辩证思维的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完善、同样群体的形成、价值体系的稳定等等,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也有自己的一些独特性:1、大学生的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基本介于中上智力和高智力水平之间;2、考试焦虑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普遍性问题;3、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存在光环效应,他们与同龄人相比,往往有更多的成功经历,也被寄托了更多的希望,因此自我评价会有偏高的可能;4、大学生的价值准则倾向于理想化,具有明显的离散特征,当他们被个体调用来进行社会行为判断时,当事者便会表现出明显的苛求现象或理想化倾向。

正是由于高校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且此年龄段是其心理发展处在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但尚未成熟的重要阶段,即处在心理断乳期,因此他们在这一时期内最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和困惑:

1、理想与现实方面。大学生对未来有自己的设想,且一般理想比较高,希望将来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有时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没有克服的信心和方法;有的学生眼高手低,不喜欢“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想做大事而一鸣惊人,这就必然产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2、自尊与自卑方面。大学生是经过激烈的竞争才进入大学校园的,他们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因此容易产生优越感和自豪感,然而,大学里人才济济,许多高中时期的尖子优势不再明显,他们失去了往日的荣耀,易产生心理失衡。有的同学因此就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产生了自卑感、挫折感和焦虑感。

3、动力心理方面。一些大学新生常常在考大学的目标已达到后,很快便失去初进大学的新鲜感,丰富多彩的

大学生活在他们的眼里却黯淡无光,他们对学习来不了兴趣,对活动提不起精神,一些大学生自我意识缺乏稳定性,容易受外界因素左右,不能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自己,难以建立自信心,从而缺乏心理发展的动力。

4、学习和创造心理方面。目前大学生反映最大的问题是考试焦虑。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功利化,学习动力不足,相当多同学是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而学习,面对市场人才竞争的压力,他们内心都有危机感,但真正学起来仍然没劲。加上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不少同学个人约束力差,自制力弱,学习成绩自然也差了。成绩差反过来又影响了学习心理的健康发展,更谈不上创造心理的发展了。

5、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大学时代是一个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代,大学生们既希望有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角落,又害怕孤独,他们常常处在个体心理闭锁又渴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心理冲突中,不少同学将人际关系不适列为仅次于考试焦虑的影响心理健康的问题。少数同学甚至产生社交恐惧,部分同学则因与其他同学发生争吵或矛盾,不会处理而十分苦恼。

6、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大学生已进入性生理成熟和趋向成熟的阶段,而他们从校门到校门的学习生活经历导致了他们社会化过程的后延,致使他们的性心理的成熟落后于性生理的成熟,加上性知识的匮乏,他们常常在正常的性幻想、性梦、性冲动后产生罪错感,少数同学甚至因此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爱情中的情感纠葛,或失恋后承受不了压力而轻生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7、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高校贫困生作为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特定的成长环境以及特殊的成长经历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和心理素质的缺陷,给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带来了负面影响。贫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在:(1)、自卑与自尊交织;(2)、焦虑与抑郁并存;(3)、敏感与孤僻共生;(4)、无奈与愧疚交错;(5)、嫉妒与怨恨相伴;(6)、虚荣与依赖互融。

8、情绪心理和挫折心理方面。大学生的社会情感丰富而强烈,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与内隐性,他们容易受外界和暂时因素的影响,情绪反应很容易被激发且难于控制,因此他们对因考试失败、交友受挫、失恋、择业失败而引起的挫折情绪体验表现出承受力低的倾向。

9、择业心理方面。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他们出现了种种不正常的择业心态。诸如:择业恐惧心态,表现在不了解就业政策和社会需求,面对“自主择业”不知所措、甚至恐惧;盲目攀比心态,表现在择业期望值过高;急功近利心态,表现在对职业和单位的选择上过分功利化和经济化;择业过程中的心态失衡,如择业中的自卑、嫉妒、焦虑等。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是普遍现象,据调查,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的约占20%~30%,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者约占10%,有严重的心理异常者约占1%,且该比例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帮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势在必行。

首先应该要从学生自身出发:

1、坦然面对

出现了心理问题不必如临大敌疑神疑鬼,有些人在情绪上出现一些困扰,或者在身体上出现某些不适就如“惊弓之鸟”,担心焦虑造成“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其实心理健康也和身体健康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应该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坦然面对。

2、别急于“自我诊断”,也别讳疾忌医。

心理健康本身多种多样,成因往往复杂,切勿盲目的从一些书籍上断章取义,而急于对号入座。弄清问题虽然是必要的,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都是“成长中的困扰或矛盾”,不必杞人忧天,而应该认真审视自己并与同学、朋友、老师或者家长沟通。

3、转移注意力,调整生活规律。

心理问题往往是越关注便越觉严重,所以不要老盯着自己的问题不放,而应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生活中,调整生活规律,多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让自己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其次,高校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1、要建立一种“生理-心理-伦理”三理结合的,以教育发展型为主、医学型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我们要重视心理教育方法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有机结合,要引导学生建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念。此外,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建立一种面向全体大学生,旨在提高全体同学综合素质的模式,在各大学深入开展的时候,要通过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2、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针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困惑和问题,我们认为应在全体大学生中开展以下12个专题的心理健康教育:1、树立人生的航标-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2、建立真实的自信-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3、塑造健康的人格-个性与心理健康。4、由“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学习与心理健康。5、开拓潜在的创造能力-创造与心理健康。6、学会与他人相处-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7、审视象牙塔里的“闪电”-恋爱及性心理与心理健康。8、为心灵创造一片明朗的天空-情绪与心理健康。9、锤炼不折的脊梁-挫折与心理健康。10、成功地走向社会-择业求职与心理健康。11、了解你自己-心理测验与心理保健。12、学会求助与互助-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3、要建立全方位、多类型的心理教育和服务机构,并组建一支多元化、高素质的心理教育与服务队伍。各高校至少应有三种类型的机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校各院系或各年级的心理辅导小组、学校医院或与附近医院联系建立的学生心理门诊。同时我们还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心理教育与服务队伍。要建立一支由教育专家、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病专家及学校医务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学生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相结合的多元化的以兼职为主的心理教育与服务队伍,采取在职培训的方式,逐步提高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并通过试行资格认定制度,规范上岗管理,使这支队伍从兼职为主转变为专职为主、专兼结合,以保证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与服务更加有效地开展。

4、心理教育与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要有机结合。我们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的方方面面。在整个大学阶段和大学校园内外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氛围,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等新技术也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被广泛采用。这对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以适应走向社会的激烈拼搏和竞争是很有益处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迫在眉睫,我们只有动员广大社会的力量才能让大学生在健康的心态下学习和生活,让他们毕业以后能够马上适应社会需求,为社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雷英.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2004(4)

第6篇

1.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

(1)网络成为大学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由于网络的互动性、虚拟性、娱乐化等特点形成的巨大吸引力,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社交网络几乎存在于每个大学生的身边。大学生通过网络有了更多渠道接触和融入生活,可以了解时事新闻,关注社会热点,积极思考,参与讨论,这一过程本身也成为成长的过程。因此,生活在网络环境中的当代大学生具有了更为开阔的视野,更为开放的观念,更为开明的心态。但是,也有很多大学生远远超出了适应网络环境的范畴,他们要紧跟这种社会时尚,避免因落伍而受到嘲笑和鄙视。更有某些学生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把自己打造成“网络达人”。网络游戏也成为很多大学生的主要消遣方式,甚至个别学生的大学时光基本是在网游中度过的。这些不正常的现象造成的逃课、挂科比较普遍,退学甚至自杀也时有出现,给大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等造成巨大的危害和负担,也引发了社会的忧虑和不安。总之,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已经把它作为生活时尚、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由此出现的种种新情况和新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

(2)网络影响了大学生的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

网络环境使人们能够跨越地域阻隔,十分便捷地进行交流。但是,网络交流的便捷却使很多人疏于面对面的交流,习惯打字交流却不愿与人直面沟通,甚至有些人网络交流如鱼得水,现实的人际沟通却困难重重。这种人际交流障碍和网络寻求沟通互相掣肘,形成恶性循环,在少部分大学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另外,由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很多信息无法判断其真伪,因此造成人们对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产生惧怕,也常常使大学生产生怀疑一切和盲目跟风等极端情绪,造成其对现实问题缺乏客观认识和准确把握。网络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许多生活需要点击鼠标即可解决,以致很多大学生因此变得更“宅”,对网络的依赖更加强烈。这种沉迷网络虚拟环境因而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现象往往造成部分大学生自身生活都混乱不堪,更无法谈到服务社会、承担社会责任了。

2.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1)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由于高度的信息化和获取资料的便捷性,网络可以使大学生开拓视野,拓宽知识面,做到足不出户而知晓天下。然而,强大的搜索引擎也逐渐使人们产生依赖甚至思维的惰性。学术论文写不出来、作业答案没有、上课时间太无聊,怎么办?这些网络都可以解决。由此,大学生依赖网络越来越多,自主性和勤奋用功能力越来越差。同时,网络资料的便捷化,可能会使人们改变阅读习惯并逐渐抛弃纸质阅读。难怪许多人慨叹:为什么中国人不读书?

(2)自由开放的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独立判断提出挑战

通过浏览不同人的不同看法,大学生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社会,有利于辩证思维的培养。但是,过于宽松的网络环境也容易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轻信某些谣言而变得偏激。更重要的是,很多大学生通过网络环境的熏陶,形成了挑剔的眼光和批判的思维。虽然这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熟,但也会使部分学生由于偏激而反感正向的思想和观念,特别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灌输开始逃避和抵制。这对高校教育工作的观念和方式提出严峻挑战。因此,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思维判断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可以给大学生以“正能量”;相反,低俗虚假的网络环境,也会给大学生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然而,正反相较之间,最终的结果还是取决于大学生自身的态度和追求。对于自制自律能力较强的大学生,网络可以成为很好的工具;对于自律自控能力较弱的大学生,网络的负面影响就会十分突出。

二、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职责,而积极践行正是大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应该做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维护者,成为网络环境里的“正能量”。

1.不断提高应对网络环境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许多大学生已经能够辩证地来看待网络,他们把网络称为“双刃剑”。因此,如何利用好网络、发挥网络的强大优势就对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1)对新生事物学习和接受的能力

网络环境里新的事情层出不穷,新的信息潮水般涌现。作为现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要具备慧眼识珠的本领,能够分清哪些是先进科学的、哪些是落后腐朽的,自觉追求科学高尚的知识和思想,坚决摒弃有损有害的精神和信息垃圾。这种学习和接受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大学生成长和成熟的成才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信心满满地把传播先进科学文化做为自身心尽的职责。

(2)信息选择和判断的能力

面对网络的海量信息,特别是以新、奇、快示人的各种新闻,首先要培养大学生梳理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才能不被信息爆炸所淹没。同时,对于梳理和提取的信息还应形成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以避免被诱惑和误导。网络上充斥的不良信息不仅占用大学生许多宝贵时间,更会引发其思想观念甚至身心状态发生改变。网络环境中,往往缺乏正能量的正面宣传,到处充斥的负面信息常常使人心灰意冷、缺乏信心;在网络环境中,遇到陌生的人或虚假信息,人们的防范意识要比现实中低很多,这也正是网络诈骗多发的原因。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客观辩证地认识网络环境,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来看待网络事物,多些冷静面对、分析核实、客观负责,少些偏激浮躁、偏听盲从、主观随意。有了正确的选择和判断才能分清是非、辨别美丑、加强自我保护,也才有可能做到不被不良信息所迷惑,增强对社会的信任感和建设美好社会的精神力量,更不会成为网络不良信息的散布者和助推者。

(3)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络的巨大吸引力和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不仅仅是考验大学生自觉控制对网络的依赖、自觉抵制来自网络的不良信息的能力,更是考验现实生活中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很多在网络中出现问题的大学生,究其原因,固然有网络环境导致的因素,但根本原因还是现实生活中没能很好解决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加之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思想观念出现问题,从而把网络作为逃避的场所、麻醉的工具。因此要想解决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问题,首先就要解决他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思想意识和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

2.充分重视核心价值观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大学生抵御网络负面影响、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基础。大学时代既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自身个性充分展示的时期。把自我个性展示和社会价值标准有机结合,既是对大学生的挑战也是其成长、成熟的标志。

(1)提高道德认知,自觉明辨是非

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确立需要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引导。正确的道德认知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不仅是解决网络问题的关键,也是大学生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条件。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对网络环境和现实的关系有正确的把握,认真分析、梳理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发挥感染教育引导的作用。要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对学生反映出的问题、误区面对面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结合课堂内容对网络中的典型事件进行分析,对谣言予以澄清和批驳。也要利用好第二课堂的教育活动,置身其中学习、践行正确的思想。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宣传教育,加强对公益事件的宣传报道力度。对网络道德绑架敢于说“不”。同时,要建设更好、更多的权威网站,不仅注重导向正确,还要注意发挥网络特点;既要实用又要有趣,引导网民也包括大学生正确上网。现在很多红色网站的建立并没有完全发挥网络的特点,还是板着面孔、单向灌输,所以不仅没有发挥应有作用,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于这种思想教育方式的改革,需要努力探索和加强研究。

(2)加强自我控制,认真规划现实

过于丰富而抢眼的各类信息与娱乐方式使部分学生沉迷网络不能自拔,耽误了自身学业与日常生活。要抵抗诱惑,提高自我约束力,不仅需要解决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也可以寻找某些有效措施。①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严格各方面的要求;②加强对现实的规划,寻求自我约束;③探究自己在现实中的缺失,努力予以弥补和完善;④不仅建立更具吸引力的网络社交圈,也要积极参加现实生活的交往和交流;⑤不随便结识陌生人,不随便公布自己的信息;⑥特别要教育学生用爱国、敬业、友善、诚信的道德准则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

(3)坚决遵纪守法,明确责任义务

第7篇

大学阶段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它是大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培养核心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大学阶段的独特性,使大学生的核心能力具有普遍性、异质性和稳定性等特征。

1.普遍性大学生的核心能力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该普遍具备的,所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必须形成的品德、知识、技能和身心健康的综合素质。大学阶段的教育,应该使每个学生都具备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能力。但是,当前的高等教育,还存在一些核心能力培养方面的缺失,导致了大学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和企业的要求。《天下》杂志进行的《大学生准备度调查》显示,94%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所培养的能力,不足以让他们应对职场的挑战,86.7%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所学和职场需求有相当大的落差。

2.异质性大学生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应该是其他社会群体所不具备的,至少是暂时不具备的。大学生在工作或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核心能力,应当区别或领先于其它群体,它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这种异质性,决定着大学生和其他社会群体在竞争和发展中所处的不同地位。

3.稳定性大学生的核心能力,是经过相对较长的时间历练和培养的,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例如,优秀的道德品质、坚强的意志品格、良好的心理素质等。正是由于核心能力的稳定性,使得其最不容易被别人在短时间内赶超,同时也保证了大学生在一定的时期内,具有了竞争优势。

二、大学生核心能力的模型

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认为大学生核心能力是不尽相同的。鉴于此,将大学生核心能力全部罗列是不现实的。即使能够简单的将其一一罗列,也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本研究采用“自下而上”的分析构架,在整理分析现有的核心能力的基础上,按照其不同种类及功用进行归纳总结,最终得出核心能力的模型。按照此思路,笔者将大学生的核心能力划分为道德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生存能力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包括若干具体的核心能力。

1.道德能力道德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和品格修养,它主要反映了个体的伦理学特征,在核心能力中居于首要地位。大学生的道德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了“坚持德育为先”,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但是,道德能力目前还没有引起大学生的足够重视。《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有6.5%的学生认为“道德品质”是最重要的人才标准。实际上,许多知名企业都把“道德品质”列在人才标准的首位。所以,必须将道德能力的培养,摆在尤其突出的位置。21世纪的大学生,道德能力维度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热爱祖国,坚持民主和法制的能力,坚持专业道德的能力,领导和提倡人类环境进步的能力等。

2.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反映了个体的生物学特征。大学阶段,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拓宽知识面,这对于改善知识结构、开发自身潜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思潮的多样化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21世纪的大学生,学习能力维度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持有批评眼光的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处理新情况和难以定论问题的能力、主动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练自检能力、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

3.社会能力社会能力是指个体良好地应对社会事务,适应他人、适应社会的能力,它主要反映了个体的社会学特征。社会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其在社会上的发展势头和发展潜力。按照人际关系大师戴尔•卡耐基的观点,一个人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正是社会能力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能力素质,以应对社会的不断变化,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21世纪的大学生,社会能力维度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交流沟通和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合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职场沟通能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成为国际社会公民的能力等。

4.生存能力生存能力是指以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为基础,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思考,并且主动地做出判断和行动,较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它主要反映了个体的心理学特征。生存能力是一个人面对未来、面对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现代社会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态的比拼,而这些正是个体生存能力的具体表现。现代的大学生,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只有拥有足够的生存能力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21世纪的大学生,生存能力维度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自主判断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抗压能力、抉择决策能力、适应能力、换位思考能力等。道德能力决定做人的方向,学习能力决定进步的快慢,社会能力决定发展的潜力,生存能力决定处事的心态。他们分别从“德、智、情、意”反映了大学生的核心能力,四者从表面看来相互独立,但实际上是互为促进的。一个人的成功必须建立在这四个维度的核心能力基础上。大学生核心能力的模型如图1所示。

三、大学生应重点发展的核心能力

为了增强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在分析了大学生的核心能力特征及其模型的基础上,本部分重点探讨大学生应该重点发展的几种核心能力。

1.尖锐的反思、理解和坚持个人及专业道德的能力这是大学生道德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来源渠道日趋广泛,人们所能接触到的信息量也日益增大,并逐渐走入“信息爆炸”的时代。在信息和技术更新频率加快的背景下,要求大学生对新事物的灵敏度及其理解和反思能力大大提高。大学生必须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各类信息中,准确地做出判断,并能够对各种社会现象积极进行反思,从而获得不断地成长。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的浮躁情绪日益显现,违反职业道德和专业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一些高等学校的部分教师和研究者,也出现了学术造假和编造实验数据等专业道德沦落的情况。所以,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强化其恪守专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2.持有批评眼光的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这是大学生在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在大学生眼前的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批评的眼光,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事物,而不是一味的接受和模仿。未来的社会,必将是终身学习的社会。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但要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而且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就必须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所以,在大学阶段,除了注重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必须加强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只有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个人才能在今后得到可持续发展。

3.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成为国际社会公民的能力这是大学生的社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越来越紧密。随着现代科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将世界各国公民联系在一起的“地球村”正在逐步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交融。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在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必须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区域和民族的文化。在此基础上,才能在看待问题上具有国际视野,才能逐渐融入国际社会,并成为国际社会的公民,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

第8篇

1.大学生道德教育不到位。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网络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网络世界有别于现实世界,在法律监管、道德惩戒方面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措施,于是人们降低了网络中的道德底线,使本就复杂的网络世界更加纷乱。作为学校,更需要在这方面加强教育,开设专门课程,促进大学生自觉加强自我约束能力,自律、自警、自省,从“德”上塑造新时代背景下合格的大学生。

2.大学生法制观念不够,自控能力有所欠缺。由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思想斗争的阵地。虽然大学生从小学起开始接受法律法规教育,已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面对越来越高级的网络诈骗手段,大学生的认识和辨别能力已明显不足,甚至已经做了触犯法律的事犹未自觉。作为成年人,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面对一般诱惑,都能很好的控制自己。但遇到特殊情况,特别是就业、赚钱等普遍难题时,网络消息的诱惑明知可疑,仍抱着侥幸的态度试试看,造成上当受骗,甚至损失财物。可见,自控能力的提高能确保大学生不轻信网络信息,避免受骗。

二、网络信息案例

鉴于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大学生的辨识能力亟待提高。下面就几起网络信息事件的案例进行分析,以体现识辨网络信息的重要性。案例:2013年,饮用水遭到污染的谣言在网络上大肆传播,造成全国多地民众纷纷抢购超市的水,造成拥挤、踩踏甚至闹出人命的局面。事件的起因归根究底是人们对网络信息不加辨别,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将虚假信息不断传播,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

三、培养大学生网络信息辨别能力的对策

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对于信息的认识水平、利用能力和辨识能力都有所欠缺。要找到行之有效的提升辨别能力的办法,需要学校、社会、以及自身的共同努力。

1.国家要加强网络监管。目前国家在网络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尚不完善,需要尽快建立起网络管理法体系,规范网络行为,维持网络秩序。

2.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目前高校中“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作为一门必修课已经普遍开设起来,但其中涉及信息道德的内容还非常少。笔者认为在该课程中要加入有关信息道德的内容,包括保护网络信息知识产权、网络法规、网络运用、自我管理和网络隐私,抵制网上不良个人行为,防止计算机犯罪等,也可以聘请一些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政治敏锐性的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关注的带倾向性、群体性的热点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工作。

3.学校要完善自己的教学资源。调查中发现,大学生获取专业信息的途径是传统和现代并存,既有中外文普通图书、期刊,又有搜索引擎、专业学术网站。针对网络信息,学校可以在网络上建立主流文化阵地,对一些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学校可以指导性地在BBS上开展一些讨论,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观点进行分析,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也可以通过双向交流互动式的方式进行思想交流、讨论研究,使网络信息更好地为大学生服务。

4.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处理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一些教材或课程,学会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记忆、鉴别,从丰富的网络信息中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去选择和鉴别自己所需要的网络信息,充分运用网络信息工具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传递给他人。作为教育方,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老师将相关理论、具体操作方法通过演示等生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学会处理信息,提高网络学习的能力。

5.提高大学生自我管控能力。网络是大学生广泛接触使用的媒介,提高对网络谣言的辨识能力、增强抵制网络谣言的自觉意识,是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应采取有效方式,引导大学生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勇辟谣。

第9篇

新媒体是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有着信号的高速性,信息的高共享性、高互动性、多媒体化和个性化等特征。

1.新媒体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新媒体具有多元性、娱乐性、互动性和虚拟性等特点,很容易被大学生群体接受和喜爱。另外,新媒体广泛的信息来源,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开发学生的思维,为大学生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媒体言论的即时性,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大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大学生丰富自我、完善自我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机会;新媒体社交网络的运用,不仅能使大学生更好地保持和亲朋的联系,而且能结识新朋友,获得情感交流,得到尊重。

2.新媒体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影响

新媒体打破了学生靠教师指导的传统学习模式,学生通过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工具,就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而且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努力探索出在新媒体时代,适合学生教育管理建设的可行性理论和办法,以建立管理载体与手段的结合为重点,推动高校管理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二、新媒体在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新媒体时代下,教师只有充分认识新媒体,才能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更好地做好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1.新媒体的导向作用

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重要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群体,认识并能快速接受新事物是他们的天性,而新媒体包含的大容量和生动性的信息,又比较容易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可见,新媒体的导向作用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重要。但是,当今价值观多元化,大学生面对的诱惑较多,学生道德意识受到市场经济和物质社会的冲击,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着新挑战,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成为新时代的课题。

2.新媒体有效促进学校的信息交流

当下,高校基本采用院校两级(院系两级)管理体制,这种模式更加明确了各教学系部的职责,能充分调动院系管理者的积极性。但是,它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各种资源的浪费,一些制度和设施的重复建设,也不利于教师的交流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媒体以其快捷的信息传递、多样的表现形式等特点,带来了社会意识的大交融、大变化,逐渐打破了系部之间的隔阂,教师交流、学生交往以及资源共享已日趋广泛,使得校际之间、院系之间和系部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交流程度越来越深远。

3.新媒体科学带动学生的文化生活

第10篇

(一)自我意识强,亟须提高自我认知水平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以及所受到的良好教育,使得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迅速发展,自我意识水平明显提高。大学生不仅对外界事物感兴趣,而且更加关注自身的变化。对外面的世界,大学生充满了新鲜和好奇,洋溢着激情和期盼,他们渴望认识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急切地体现出自己对社会现象的表现欲和参与欲。

(二)自主性强,亟须确立自主生活意识

与中学时代,凡事总要问父母,习惯于征求长者意见的做法迥然不同的是:进了大学,他们认为自己终于成为大人了,渴望自我做主,能够独立处理属于自己的事情,更好地完善自我,更好地求得自身的发展。

(三)交往意识强,亟须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由于大学生缺乏交往经验,特别是大学新生初涉人际交往,除了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平等交往外,了解和掌握人际交往中的一些知识和道理,当为必要。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要不断扩大自己的人际圈,要以宽容心来悦纳对方,要善于学会换位思考,尽量减少和有效化解彼此间的矛盾和误会,建立起广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性意识增强,亟须正确处理好与异性的关系

两性关系的相处,是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通过与异性的交往来认识异性,有利于消除对异性抱有的神秘感,获得异性的信赖和友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健全和完善自我。但是,异性友谊不同于爱情,与异往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自信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因素,影响着大学生今后的婚恋生活。因此,大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也要学会解决在两性相处中遇到的问题,正确地处理好与异性的关系。

二、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

(一)生命价值感不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不断的加强,自我意识的发展,伴随着客体我与主体我的分化,学生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一旦大学生面对情感、学业以及就业问题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感更加明显,极易产生人生无意义感,感到人生没有动力,空虚、无聊等。进而在现实生活中就会表现出不思进取、思想颓废等现象,将自己的思想注意力转移到网络游戏、恋爱以及逃课等方面。这充分反应出了大学生生命意义缺失的现状。

(二)生命意识淡薄

当前,不少大学生对待生命以及死亡的态度出现了扭曲,认为死亡是摆脱生活痛苦的根源。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大学校园的暴力、自杀事件逐年增加,宿舍投毒等事件屡见不鲜。每一个事件的背后,都是一个花样年华生命的消失。这些事件充分显示了当前大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生命意识的淡薄。其不但给自己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而且给家人、学校乃至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不良影响。

(三)生存技能不足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生活、工作节奏,大学生要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掌握生存、生活技能。但是,现在大学生的施救、自救以及规避风险的能力薄弱,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对于疾病防护、防电防火、保障个人财产以及危机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能力明显不足,充分显示了当前大学生生存技能低下的现状。三、积极心理学视角积极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具备积极的、潜在的、建设性的力量。积极心理学侧重于对人积极性格的培养和发掘。确保当人处于困境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有效挖掘自身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最终促使人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

四、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生命教育探索

(一)培养积极的生命观

培养大学生积极的生命观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目的。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积极的生命观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1.生命存在观。马克思认为,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前提。所以,大学生应首要树立生命存在观,对生命存在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除了要对自己的生命有意识有效的保存外,对他人的生命也要学会爱好很珍惜。2.生命独特观。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生命的精神。因此,大学生对于生命的独特性需要充分理解,对于生命要学会敬畏和尊重。3.生命质量观。一方面,需要不断努力的学习,掌握所学的知识结构,进而提升自己的内涵。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学会走向社会,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去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只有融入社会,生命才能得到社会和他人的支持,进而便得更加强大。4.生命超越观。大学生要积极挖掘自身的潜能、积极力量,而后,不断完善自己,最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自我的超越,提升生命存在的价值。

(二)提升积极应对挫折的能力

当面对困难、挫折时,大学生要积极寻找有利要素,努力奋起,在努力过程中意识到自身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最终激发自身的积极力量去改变困境,从而要更加敬畏、尊重生命。大学挫折教育最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的积极心态。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利于激发体内积极的因素,进而激发人的潜能。

(三)激发心理正能量

第11篇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堪忧,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经常发生,大学生道德素质不断受到社会质疑。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课程,但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难以保证。例如,在去年曝光的河南大学生高考代考事件就折射出整个社会的考试诚信问题;多所高校表示困难学生获得助学贷款并顺利毕业后存在拖欠还款等不诚信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社会中的不诚信风气

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困境的宏观环境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满足着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各种需求,但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错误思想,这种错误思想造就了市场混乱,制假造假、违法经营行为时有出现。近年来相继发生“瘦肉精”、“毒奶粉”、“彩色馒头”、“地沟油”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这些事件表明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些丑陋的现象对国家,对社会,对全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客观上也助长了个别大学生唯利是图的思想和急功近利的心理,给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诚信教育脱离实际

诚信教育脱离实际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困境的本质原因。道德教育有三个来源,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显性的,具有直接性和显著性,但当前的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具有超现实性,道德目标设置过高,与社会现实存在巨大差距,脱离生活的诚信教育使学生不能从内心形成道德认同,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学生从小接受道德高于金钱教育,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就会接触到一些错误的世界观和道德观,使之感到困惑、焦虑和彷徨。同时,教育者的教育与教育者本身行为的矛盾也会导致这种冲突,例如扮演教育者角色的老师和家长常常在生活中出现不诚信行为,这种不诚信行为和近乎神圣的道德教育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学生从小建立的道德观如巨厦崩溃。

3.制度性监督机制缺失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社会监管的不足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制度性原因。在中国,诚信道德是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也就是在一种封闭的生产关系、人员流动很少的社会条件下形成起来的,在这种历史大环境下,诚信问题不会成为突出普遍的社会性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人际关系开始变得紧密、广泛、复杂、频繁,在这种变化的环境和关系里,传统的约定俗成对人的行为约束是有限的,当维系诚信的传统手段渐渐失去了效力,而社会尚未建立或健全与市场经济所匹配的各项法律体系和规章制度,诚信缺失现象便会出现在各个领域中。大学生诚信教育终究是从道德到道德的教育形式,道德行为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诚实守信者的利益也得不到有效的维护,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二)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经验借鉴

在美国,大学生诚信教育不是纯粹的道德教育,而接近一种规范教育,诚信教育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教育,而越发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诚信行为,对学术研究、考试、还贷等具体行为规定了具体细致的标准,使学校的总体要求能够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在日本人看来,道德行为可以直接地归结为“诚”的行为。日本学校的道德教育不单纯依靠道德课进行,而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使道德思想渗透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梅原猛就曾提出应该进行心灵的教育、独立尊重的人格培养,把不撒谎作为最起码的道德原点。在瑞士,诚信作为现代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例如《瑞士民法典》规定,诚信是社会活动的重要原则。在德国,国家建立完善的信用监管体系,每个公民拥有一套信用信息档案库,用以记录个人信用行为,个人信息档案库伴随公民一生,使得诚信教育脱离了宣传感化的空洞,成为一种实在有效的制度育人形式。从上可以看出,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十分重视生活实践,其德育生活化为我国诚信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一是重视渗透。重视通过隐性教育、学校环境、宗教活动来渗透诚信教育,注意在学校各科教学中渗透诚信内容,通过环境渗透使学生在诚信环境中受到熏陶,并使其内化为学生品质;在专业教育中进行诚信渗透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诚信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诚信水平。渗透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整个学校和全体员工共同的责任,渗透是一种自然融入的过程,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二是重视志愿者服务。培养服务意识是德育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且对于学生提高诚信意识意义重大。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加强对社会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让同学们了解人与人相处中诚信的重要性,了解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这样就为更好地开展德育提供一个大环境。三是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在美国的学校内,随处可见校训、校旗、历任校长的照片等等。同时学校经常带领学生参观与诚信教育相关的纪念堂、图书馆、博物馆,以正面的社会和历史环境教育学生。

二、德育生活化在诚信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一)诚信教育的目标贴近生活

诚信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次:一是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二是使学生掌握诚信行为规范,三是使诚信德性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一是增强诚信意识。诚信意识是主体通过自觉、主动地参与诚信道德实践活动,经过一系列的内化而逐步形成的,这种意识从根本上说,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在大学生诚信教育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分析、自省与反思,增强自身诚信意识。二是掌握诚信规范。诚信规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以诚信为行为标准的规则范式。个体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因此,大学生诚信规范的培养应当放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完成,脱离社会生活的诚信规范是一座空中楼阁,毫无现实意义可言。三是养成诚信习惯。诚信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时间的诚信行为后养成的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诚信习惯行为已经脱离了意志的约束和限制,表现为一种不经意的自然行为,实际上诚信习惯是一种行为惯性,这种行为惯性依靠大量诚信行为累积而成。这些诚信行为只能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当代大学生崇尚务实,目标越贴近其生活,就越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也容易达到所期望的状态和水平。因此,诚信教育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社会等关系,选择能为普通学生接受,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目标。道德目标既要体现崇高性、超然性,又要体现可行性、现实性;既关注国家利益,又考虑人的现实生活需求,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二)诚信教育的方法突出实践

诚信教育需要理论指导,但更需要实践体悟。一方面,“诚信教育课需要思想理论指导”,这要求我们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加强诚信道德理论指导,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或职业生涯指导课中应当将诚信教育作为专题教育内容。这些专门的理论课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诚信道德的基本内涵和意义,将诚信作为自己立身立命的基础,使诚信道德内化为行为习惯,坚持将诚实守信作为为人处事的首要原则。学校在开展诚信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应更多地运用谈心式、感染式的方法,强调学生主动、积极、互动地学习,使学生将诚信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用心体悟诚信在生活实践中的意义。另一方面,诚信教育需要生活实践。一是要将校园作为重要实践课堂。学校应当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广泛地开展主题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主题活动是大学生实现诚信道德品质实践外化的重要场所。主题社会活动形式可以是诚信承诺书、诚信榜样宣传、诚信征文活动、与诚信相关的党团日活动、诚信事迹展览等。要充分利用校园的文化资源和传播优势,在校内营造良好的诚信道德氛围。二是要将社会作为重要的实践课堂。学校要组织大学生广泛地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进行参观学习和调查研究,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诚信的内涵,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提高诚信觉悟。

(三)诚信教育的环境形成系统

一是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成为实践诚信的表率。教师作为教育者,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担负着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要想使大学生诚信教育取得效果,教师首先要做到诚信为人,起到诚信表率作用。首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在大学生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辅导员的行为时刻受到学生的关注,因此辅导员的行为举止和教育导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其次,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因此专业课教师的行为是否诚信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真正做到“德艺双馨”,身教重于言教,良好的身教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夯实诚信教育的基础。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过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成功需要依托中、小学诚信道德教育。因此,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否则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就会基础不牢,难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未成年人处在人生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诚信道德养成的重要阶段。对未成年人诚信道德教育要在充分研究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将未成年人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利用各类资源、环境进行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高校应当将大学生诚信教育放在制度框架中进行,建立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大学生诚信档案的记录内容应包含学习行为诚信、经济行为诚信、生活行为诚信、择业行为诚信等,这些行为评价应当与大学生素质测评及奖学金评比、研究生推荐、学生干部选拔、入党考察及各类评优工作挂钩。诚信档案建设是一种重要的制度教育,通过建立目标、设定方案、制度内化、评价教育等方法进行教育,不断地提醒着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等各方面坚持诚信做人。

三、结语

第12篇

“三生教育”是云南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教育发展理念,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传统教育为现代教育的创造性探索和有益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三生教育”在内容内涵、科学体系、功能作用上是相互联系的。

(一)“三生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容内涵上是一致的

从各自的内容内涵来看,我们发现指导思想是“三生教育”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三生教育”的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三生教育”的重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三生教育”的为切入点,因此两者在内容内涵上是一致的。“三生教育”是以指导思想为理论指导的,它的哲学基础是关于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三生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教育,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问题,使人在教育活动中初步领悟生命,勇于生存,学会生活,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生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这三观又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并把它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目标,也为“三生教育”指明了方向。“三生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必不可少。“三生教育”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自己的教学重点,就要帮助学生树立这“两种精神”,不应该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民族精神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而是要把“两种精神”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引导学生形成爱国爱家、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勇于创新的道德品质。“三生教育”是一种人生的教育,主动追求生命、生存、生活的真、善、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三生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切入点,融理想教育和现实教育于一体,使学生在正确荣辱观的指引下追求人生的真、善、美。

(二)“三生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科学体系上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2008年云南省响应党的号召,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率先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三生教育”,由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个部分组成的。三个部分相辅相成,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三生教育”是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来的,他们在科学体系上是一脉相承的,同时“三生教育”又结合了本省的省情,创造性地探索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三)“三生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功能作用上是相同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它的功能作用表现为彰显的生命力,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激发创新意识,树立道德规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凝聚民族向心力,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为“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三生教育”通过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教会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三生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功能作用上是相同的。

二、用“三生教育”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

十七大报告深刻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积极地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云南省推行的“三生教育”为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和有效的途径。

(一)“三生教育”必须坚持把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运用指导思想引领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开展“三生教育”,就必须把指导思想作为理论武器,必须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其哲学基础,学会运用马克思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教会大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认清本质,明辨是非,教会大学生运用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生命、学会生存、快乐生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三生教育”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国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追求和奋斗的旗帜。共同理想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够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是全体人民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三生教育”必须坚持的目标。在“三生教育”过程中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渗透到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的全过程中去,使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教育大学生热爱国家、热爱社会和热爱人民,知道自己肩上承担的责任,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以实际行动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三生教育”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优秀品质和优良道德的沉淀和结晶,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在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又适应新时代的变化而形成的,是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三生教育”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运用图片和一些爱国主义题材的教学影片,使大学生认识到国家处在危急关头,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社会都应该体现出这种中国精神,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从而认识到生命的价值;运用鲜活的实例告诉大学生,当宝贵的生命受到考验和威胁时,正是因为这种不朽的中国精神,我们国家才能一次又一次地战胜各种困难和灾难,取得抗击非典的胜利,战胜“5.12”大地震,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从而认识到生命的珍贵,理解生存的意义。

(四)“三生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取向,是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为我们确定了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基本衡量标准。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和希望,教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在“三生教育”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有利于教会大学生明是非、辨善恶、识美丑,旗帜鲜明地坚持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反对骄奢逸、腐败没落的社会风气;教会大学生知荣辱,有利于他们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积极地坚持和提倡“八荣”,反对和抵制“八耻”,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大力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言行,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自觉地追求人生的真、善、美。

三、结语

第13篇

大学校园环境对新生的心理影响很大。对于大多数新生来说,从相对单纯、熟悉、优越的环境进入到复杂、陌生、艰苦的环境里,周围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生活方式来看,新生原来大多住在家里,不少人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生活空间,起居由父母安排,凡事不用自己操心;大学则是集体生活,住宿舍吃食堂,凡事都要靠自己安排、处理。这种改变对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新生是个挑战。从生活习惯看,饮食方面的显著差异,气候与语言环境的变化,作息制度与卫生习惯的不同,经济条件的好坏等,都可能造成适应不良。高校是一个较为统一的整体,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竞争加剧。这使每一个离开父母的新生都面临着从依赖到独立,从相对自由到统一要求,从个体到集体,从相互摩擦到逐渐磨合这样一个适应过程。面对这些变化,个体必须在身心各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果个体自身与环境变化相脱节,不尽快融入到这个集体之中,就会感到孤独苦闷,带来情绪上的抑郁,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理想现实差异导致失望迷惘

新生对大学充满了新鲜感、神秘感,把大学想象得十分美好,带着执着的追求,浪漫的想象,理想化的设计来到高校。但当他们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特别是他们一旦离开了慈爱的父母、温馨的家庭和优越的生活环境,陡然面对高手如云的激烈竞争时,“人间天堂”的理想破灭了;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鹤立鸡群”的优越感也荡然无存。无形中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失落感,当然多数新生因为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能够很快适应新环境的,但也有少数新生不能适应或不能完全适应,甚至产生了退学的念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刚入学的新生就会感到困惑、迷惘,产生失望感,情绪消极低落。

三、生活节奏加快导致紧张焦虑

大学生活节奏较快,一切活动都要踩着钟点,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环扣一环,紧张有序。新生往往不能马上在生理和心理上适应这种快节奏的集体生活,心理上感到紧张。紧张是一种不适应的表现,不但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还会伴有害怕、担忧、焦急等焦虑心理产生,并进一步引起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疲劳乏力,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同时伴有头昏失眠,食欲不振胃肠不适等身体反应。

四、军事训练严酷导致疲劳倦怠

大学新生进入高校后,面临的第一关就是军事训练的考验。刚入校的新生,对于军事训练,多数人开始时往往感觉很新鲜,但随着时间的推延,新鲜感逐渐消失,队列动作单调枯燥,教官要求严格,训练场上烈日当空,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持续的体力消耗,会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疲劳,容易产生倦怠心理。对军事训练失去兴趣,不愿意继续坚持下去。新生如果意志力不坚强,经常处于一种刺激状态中,再加上军事训练又有学分,想逃避又怕拿不到学分,思想负担加重,机体能量和心理能量消耗巨大,很容易产生疲劳而出现疲劳综合症,从而使之反应迟缓,全身有酸痛之感,最终导致疲劳倦怠。

五、严格管理不适导致压抑烦躁

各个院校对刚刚入学的新生的管理一般较严格。管理就是约束,就是限制,意味着每个人都要有所放弃、有所接受,意味着想做的事可能偏偏不让做,而不想做的事又必须去做。但是现在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意识愈来愈强,自我约束力愈来愈弱。对于来自五湖四海而同居一室的大学集体生活感到不自由,内心受到压抑,甚至非常烦躁,对大学学习生活产生抵触情绪,感到非常郁闷烦躁。

六、人际交往不适导致孤独寂寞

刚刚跨入大学的新生,年龄小,阅历浅,思想单纯,心理不成熟,对自己、他人、社会还缺乏客观的认识,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另外,由于生理原因,情绪不稳定,顺时高涨,甚至狂妄;逆时低落,往往迁怒与他人,很容易造成同学之间的矛盾。另外,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亲的呵护和生活上的娇生惯养,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心理上难以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当在学习、生活中和他人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感情损伤时,便不知所措,难有主张,更不知找人谈心宣泄,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产生失落感,内心感到孤独寂寞。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出现暂时的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必自责、自恼。为防微杜渐,及时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使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恢复心理平衡,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要采取有效措施,适时对新生进行心理辅导和调适,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这一心理困惑期,那么学生工作者如何针对新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疏导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帮助新生调整角色,重新确立新的人生坐标

新生进入大学后,学生工作者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入学教育,向他们介绍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特点,本学校本专业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帮助他们尽快的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重新确立新的人生坐标,为完成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的转换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目标是人们活动追求的预期结果,也是激发积极性的源泉和动力。部分新生入学后之所以出现空虚、无聊和松懈的心理,主要是与目标丧失和理想间歇有关。而那些进入高校后及时确立人生目标的同学,则学习热情不减,生活充实,朝气蓬勃。大学新生应该重新审视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确立合理科学的奋斗目标。

(二)是帮助新生掌握大学生活规律,学会有序地生活

大学生活虽然紧张,丰富多彩,但却井然有序,有规律可循。新生由于还没有掌握集体生活的规律,总是感觉手忙脚乱,力不从心,效率低下。大学与中学相比,学习内容和方式显著不同。中学是基础教育,学生对老师依赖性强,教师管理非常直接和严格。而高校是专业教育,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探索性特点突出,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心理品质。因此,新生要逐渐掌握大学学习生活规律,熟悉学习、生活程序。增加预见性、主动性,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如何科学合理安排课程和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挖掘个人潜力,进行科学创造,是每个新生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养成尽可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计划任务的良好习惯。

(三)是让新生正视现实,帮助他们提高生活技能

大学新生不管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和感受走进高校,不管学校的现实与他的理想有多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首先承认和接受这个现实,一个有作为的青年,应该正视挫折,勇于接纳现实的自我,自强自立,迎接命运对自己的挑战,任何沮丧、自卑、懊悔都是有害无益的。新生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不仅是适应环境的需要,也是个人成长的必要条件。进入高校后,要自己学会照顾自己,独立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过好生活关。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反复实践,干中成长。此外,同学们之间相互帮助,向高年级同学求询,辅导员、班主任加强指导,也是非常必要的。要加强新生技能技巧的培养,熟练的技能技巧不仅能节约时间,更重要的是能减轻心理压力。

(四)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核心作用

高校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条件,尽力改善物质文化生活,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师生之间团结友爱,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同学的良师益友;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彼此敞开心扉,倾吐心声,让新生消除陌生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通过人际交往使学生获得支持、友谊、理解,以减轻内心的郁闷、痛苦和不解。同时院系党团组织应该多组织一些新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对校园的热爱。通过参加党团组织开展的有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利用党课,团课等途径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并在情感的升华中构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框架。

(五)是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新生心理咨询工作

“心病还得心药医”。有了心理问题,学生可能会找心理咨询师宣泄、倾诉。但是,最好的心理医生就是运用心理学技巧帮助人发掘心理潜能,解决心理冲突、矛盾,达到心理健康。高校要充分利用讲座、录像、板报、知识竞赛、校园网等多种形式,面向全体新生进行心理保健教育,普及新生的心理卫生知识,增强心理耐受力,学会自我调节和释放心理压力。因此,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积极的自我锤炼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因而我们要引导新生加强自我保健,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这样他们就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个性,在生活中保持自信、乐观、坦诚、豁达、坚忍不拔的心理品格。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压力,新生最重要的是一种心理上的自助。

通过对大学新生入学后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的分析,能及时掌握新生的心理动态,使新生在智力上、情感上得到全面发展,为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个性、开发潜能提供最大帮助,使每个莘莘学子都成为21世纪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第14篇

关键词:心理障碍;适应期;心理焦虑;心理教育

大学阶段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心理活动复杂多变、心理矛盾和冲突比较烈的时期。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了全面了解我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心理健康对其成长的影响等,我们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随机对我院296名大一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收回有效卷290份,其中男生210名,女生80名,结果如下:

(一)有38人可能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占13.1%,其中女生13人,占女生总数的16.25%;男生25人,占男生总数的11.9%。经咨询面谈,确定有21人存在激烈的心理矛盾和各种神经症的困扰而异常痛苦,学习生活明显受其影响。

(二)应引起重视者(介于正常与问题者之间)80人,占27.59%。

(三)一次过关者(心理健康者)172人,占59.31%。

这一结果表明:我院有心理障碍倾向的大学生占40.69%,而其中有13.1%的大学生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此结果与全国在校大学生30~40%有心理障碍倾向,而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者大约占10%左右这一结果相比基本吻合,但略高出几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我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大学生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立能力较弱

从中学进人大学,伴随着生理成熟而反映在心理上的成人感,使得新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大大增强,他们从理智上要求摆脱家长和老师的束缚,争取独立性。但是,由于过去依赖父母和老师较多,社会经验缺乏,使得大学新生在具有强烈独立意识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难以摆脱的依赖性,还不能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独立地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学习问题和处理好各种社会交往中的关系。新生入学后,许多事情需要自己处理,心理准备不足,许多幼稚、处事能力差的新生常常为自己在某些问题面前束手无策,犹豫不决而感到苦恼和忧虑,因而心理失衡,产生紧张和自我地位变化带来的不适应。

二、学生期望值于现实反差大,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大学一年级是一个特殊的阶段,他们大多数是从家庭到大学,都是第一次真正离开家乡、父母、亲友,走出家门,来到大学求学。由于高校的办学条件还相对较差,新生入学后,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文化娱乐方面条件都与期望值相差甚远,给新生带来失望,使他们感到现实生活的困难。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心理上的不适应。调查中有6.7%的学生认为目前最需得到帮助的是“生活适应”。有的同学,报到手续刚刚办妥就给家里打长途,说学校不是自己理想的学校,宿舍条件差,生活条件难以适应等等。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他们不敢正视现实,也不敢改变自己时,一遇到挫折,就会产生苦闷、厌倦、消沉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

三、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导致心理焦虑

大学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与中学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中学,教师的授课方式是以学生能理解为目的,内容少,练习多,一切学习生活都有教师安排,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然而,大学则不同,教师上课来,下课走,课程多,教材有取有舍,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学习及自我管理。这种学习方法的转变,要求学生尽快调整自己所处的位置,达到“角色转变”,然而,许多学生往往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仍然抱着那种等待心理。在经历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便感到有些茫然失措,顿时情绪由兴奋转为自卑、消沉,部分学生处于难以适应的境地。个别学生的学习适应期长达半年到一年。

四、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交往的必然性。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在上大学前没有离开过家,他们过惯了家庭重点保护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离开了父母、老师和朋友,来到大学,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面孔,学生普遍有一种孤独感,渴望结识新的朋友以求帮助和理解。调查统计,有34%的学生认为目前最需帮助的是“情感交流”,而有41%的学生认为“社交能力”的培养更需得到帮助,还有17%学生“感到孤独”,绝大部分新生都非常想家。但是,在老师、同学的交往中,许多学生表现出戒备、观望、自我保护的心理,常常使交往受挫。他们渴望与别人交往,却又不知道如何交往,于是,有的同学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使自己与周围产生隔阂,尽管生活在集体之中,仍然感到孤独和不安。加之没有可亲近的人在身边予以安慰,不能及时解脱孤独感,时间长了酒会有精神抑郁和无助感的时刻。若陷入这种误区长期不能自拔,就会发展为严重的心理症状。进人大学后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学生们最热门的话题。

相应的新生教育对策

根据适应阶段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环境上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生进行教育。

1、帮助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现代教育方法要求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使他们学会学习,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具备触类旁通的自学能力。开设学习方法讲座,介绍大学的学习过程,如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计划的制定,怎样读书,怎样利用图书馆,怎样使用工具书与查找文献资料,怎样科学用脑等。重点介绍上好一堂课要注意的几个环节。

2、加强班集体建设,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新生来自五湖四海,由于风俗习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及性格上的差异,加上语言上障碍,相互了解甚少,同学间不轻易吐露真情,交流思想。以往所熟悉,所信任,所依赖的老师、同学、家长都不在身边。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如果缺少温暖和真情,自然会产生一种孤独感。他们也迫切希望有良师益友,得到他人的理解和亲近。班集体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班主任及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当多下教室和寝室,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一方面,要在管理工作中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客观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客观地分析社会和周围环境。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敢于正视自己的短处,能够辩证地看待成功和挫折、顺境和逆境,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利用余暇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中,增加人际交流,提高同学间的亲和力,增进同学间的相互关系,推动群体中互助互爱的精神。如果把同学间的这些情感适时地给予激发与引导,使之与集体荣誉等结合起来,就能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就会形成。新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充满乐趣,孤独感也自然而然地淡化以至消失。

3、赋予新生入学教育以新的内容

第15篇

[论文摘要]当今大学生迷信心理以及迷信行为已经在大学校园里泛滥成灾,并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精神生活、性格品质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产生着严重的危害。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迷信心理的现状、危害、原因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对迷信心理的自我调试的方法。由此期望能够为大学生迷信心理现象的减少提供一点帮助。

一、迷信的定义

(一)迷信的定义

在《辞海》中将迷信解释为:“指相信星占、卜筮、风水、命相和鬼神等;也指盲目地信仰和崇拜,如迷信书本迷信鬼神。”从心理学上讲,它是指人们内心中认为对生命个体(或生命群体)有支配力量的神灵的畏惧和遵循状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不可认知之物而无所适从,或遇到难以克服的挫折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鬼神天命等的认同,祈求以改善自己命运的一种信仰和行为。例如有人遇到困难时,常去求神问卦、算命、抽签、测字、相面、降仙以求解脱。

在我国低层次的迷信观念也有多种形式,可以分为四个系统:第一,鬼神系统,即天神、地狱人鬼;第二,人身迷信系统,其中有生辰的命运,通过生辰八字算命,通过面相、手相、测字预测一生或流年的宿命和运气;第三,环境的迷信系统,主要是阳宅、阴宅的风水;第四,信号迷信系统,主要有鸟语、声响、谐音语等意味的吉凶信号。

二、大学生迷信心理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迷信心理产生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有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两个方面:

(一)社会原因

1.病态文化是当代迷信兴起的根源

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形成发展的迷信思想渗透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积淀甚厚,不易一时清除。虽然从开始,我们就把德先生、赛先生从西方请来改造国民的思想,当作富强的希望,竭力宣传它们的伟大神奇,但到今天为止,仍有许多人其实并末真止弄懂科学的内涵,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手段科学精神,人们还所知甚少。多数人所相信的科学,其实是科学的功利和实用部分,是科学的外在形式。人们只相信科学能带给他们好处,但同时又相信非科学的力量也能做到。人们并未从本质上划清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尚未普及,以感性经验为本质特征的实用理性仍然发达,相信“能见为实”,甚至道听途说不注重实验检验,科学推理,使得许多迷信思想以讹传讹,久酿成灾;也使许多迷信思想死灰复燃。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社会变动的加剧,市场经济风险,加上我们社会体制、市场机制尚未完善,使整个社会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人们的心理压力增大,迷信思想乘虚而入。

2.社会管理不力是当代迷信兴起的直接原因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形象地开发和塑造期,也因社会人文环境的变化,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现象。但是至今社会仍然没有一个很好的管理方式来有效抵制迷信思想的传播和迷信行为的发生。同时,学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重学习轻思想,重成绩轻素质,重课堂轻课外,重批评轻引导。这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大学生对封建迷信活动的迷恋。教师队伍应对封建迷信保持清醒的认识,但这方面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

(二)个体原因

1.操纵者察言观色,以假乱真

迷信操纵者善于察言观色,使得迷信行为以假乱真,甚至迷信借助科学,使得公众难以辨别真伪。打着科学的旗号反科学,这是现代迷信的基本特点。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己经享有崇高的威望。传统的迷信如果要继续生存下去,如果要想占领部分市场,就必须变换形式,进行科学的包装,些现代的占术师、算命先生,便精心策划,利用各种手段和各种方式为自己披上件“科学”的外衣,把占卜、算卦说成是科学预测,重拾封建糟粕说成是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大多数尚未掌握科学方法的人来说,听是某某预测学,便误以为是门与其它学科并立的科学,其实与真止的科学预测风马牛不相及。由于现代迷信以科学的借口出现,常使一些科学索养较低的人们真假难辩,从而把些迷信和伪科学的东西当成科学的东西加以信奉。

2.受骗者轻信、受骗、上当

迷信借助科学的外衣导致受骗者轻易相信,也是迷信泛滥成灾的一个因素。比如来自西方的星座占卜等高科技迷信,背后有一套星座理论做支撑和美丽的神话故事做铺垫,特别容易吸引大学生。再加上网络和许多青少年刊物的推波助澜,使高科技迷信在大学生中大有泛滥之势。再则,星座、占卜网站或书籍上的一些“预测篇言”利用大多数人的气质和个性都是混合体的特点,归纳出某些共同点,措辞模棱两可,有些大学生看到其中的预测与自己的某些特点相符,就认为书上说得很准,于是对星座占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社会心理学家曾经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当预测的结果与自身的经历巧合时,会形成强烈的心理刺激,使人深刻感到“预测很准”;反之,当出现不准的结果时,人们则常常表现出很容易就忘记这样的预测的倾向。也就是说,人们往往记住的只是预测得准的结果,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预测带给人的心理暗示并形成经验固定下来。从而导致对迷信越来越相信,最终走上受骗上当的结局。

3.模仿和从众心理

据观察,迷信者的许多迷信观念和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别人学习得来的,也是别人观察、模仿学习的对象。观察学习是指个体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以形成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而模仿则是仿照别人的态度和行为举止而行动,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与被模仿者相同。比如看到有人发了财,他供奉了财神,自己马上也买了财神供奉起来。幸运车牌、电话号码、颜色或者占星、卜算、风水、命相和鬼神等迷信形式,一般都是在观察学习的基础上模仿而来的。

4.病态心理作祟

大学生们都受过高等的教育,他们渴望实现自己的理想,渴望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经受了各种的挫折和困难,灰心失望,不能接受现实,满腔热血无处洒,英雄无用武之力,渐渐的却只剩下自鸣自怜。由此,外界环境的压力就很容易会导致一种病态心理的产生。事实上大学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群体。由于病态心理的作祟往往会导致大学生通过迷信行为来逃避现实,而反过来这种迷信心理和迷信行为却又会导致一种病态心理的产生甚至精神疾病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阎宏:浅谈大学生迷信心理,构建心理素质的现代化,法制与社会,2007年2月:615-616

[2]徐厚道: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