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皮肤科护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观察皮损区颜色消退和皮损面积减少的程度评定疗效[1,2]。无效:皮损区颜色无变化或面积消退<30%,患者很不满意;进步:皮损区颜色变淡或面积消退30%~59%,患者不满意;显效:皮损区颜色显著变淡或面积消退60%~90%,患者较满意;痊愈:皮损区颜色基本或全部消退90%以上,患者满意。本文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α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护理方法
在常规护理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在护理过程中应积极向患者介绍病情和治疗进展以及解答患者所顾虑的问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详细介绍两组护理方法[3,4]:
2.1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术前护理:①病变区准备,术前病变区照相以对比疗效,洗净治疗部位,取下佩戴物品;如为儿童、病变面积较大或对疼痛较敏感者外涂恩纳软膏麻醉。如有感染者,应在感染控制后再行治疗,如有晒伤则在晒伤皮肤恢复1个月后再行治疗。②治疗仪器准备,术前应检查机器运行正常,熟练掌握机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③激光室的防护:激光室门口放置警示牌,治疗区不放置可燃物品。定期对激光室进行清扫、消毒、保持通风,防治烟雾污染和疾病传播。(2)术中护理:①眼睛护理,激光可损伤眼睛,在激光治疗中医生和患者应带护目镜。如治疗眼睛周围皮损,要为患者戴上金属眼罩,特别注意保护眼睛。②疼痛护理,治疗过程中开启冷却头将温度控制在4℃,将治疗头轻贴皮损处进行治疗,以血管消失或变暗为止,防止过度治疗造成损伤。若治疗过程中出现水疱或皮损发白,疼痛可能会增加,可能与脉宽、能量密度偏大有关,应降低能量调整合适的脉宽。同时边治疗边冷敷,让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及时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疼痛阈值。③治疗头清洁,治疗过程中用专用除霜剂清洗治疗头,保证治疗顺利进行。(3)术后护理:①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治疗结束后用冰袋冷敷20~30min,以减轻炎症反应。术后皮损出现红肿、疼痛、水疱,在创面外用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将水疱疱液抽出待其自然结痂。并要求患者皮损区内7d不化妆,不接触水,保持清洁卫生;嘱患者禁酒,不强行剥离结痂,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出汗延缓皮损恢复。②色素改变护理,不同的皮肤类型、治疗能量可导致色素沉着或减退。嘱患者避免强光直晒,注意饮食,劳逸结合,口服维生素C,告知患者色素消退需较长时间。
2.2干预组护理方法
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配合手术前和手术后心理护理:(1)术前心理护理:一般患者对治疗方法及治疗情况了解不够,易产生紧张、恐惧、不信任的心理。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向患者解释治疗的原理、过程、疗效、预后等,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患者的信心。对治疗费较高者,应仔细向患者交代每笔费用,对治疗期望不切合实际者,应耐心解释降低患者的期望值。有报告指出[5]:患者手术期的情绪及术后恢复状况直接受其术前焦虑程度的影响。(2)术后心理护理:由于个体差异,存在部分患者对治疗不敏感,治疗效果不明显以及被封闭的血管可能再通,需多次治疗而产生更多的费用,有的还会出现色素改变,会导致患者在治疗期间情绪不稳定,对治疗缺乏信心。在患者复诊和电话回访中,应通过口头教育,介绍相关资料、同类患者等方式,使患者对血管增生性皮肤病有充足的了解,并让患者认识到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疗效和预后。反复向患者解释治疗和护理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紧张、顾虑的心理,使其充满信心完成每次治疗。
3结果
【关键词】皮肤科门诊;全方位;个体化护理
皮肤病都是发生于内而形于外,和机体内部脏器在功能上常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特别是有些病变广泛而又严重的皮肤病,以及病程慢而目前尚缺乏有良好治疗手段的疾病。这样就给许多皮肤病患者不仅造成身体上的损害,而且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和精神上的痛苦。这就需求皮肤科医护人员要用合理的治疗方法以及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对患者进行具体分析和合理的护理。
1对皮肤科门诊患者的观察
随着我院诊疗水平和护理质量的提高,门诊患者越来越多,但我们依旧以精湛的医疗水平和熟练的专科护理技术吸引着无数患者。皮肤科门诊患者的流动性很大,层次、来源也各有不同,有急性期的也有慢性期的。犯病后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识程度、采取的态度以及要求都不一样,所以也就给诊治和护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皮肤科的疾病病种繁多复杂,而皮肤又覆于身体表面,与外界直接接触,特别是面部的病变致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变得很大,对诊病的要求亦随之增高,这样便难免造成角色的冲突。所以在患者来我科诊病的全过程中必须认真地对待,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
2对皮肤科门诊患者的护理
在旧的健康观和生物医学模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今天,以疾病为中心、治疗为中心以及技术至上的观念对临床医疗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给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我们临床工作中,针对工作量繁重和来自于不同层次、要求各异的患者,拟订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
2.1挖掘潜力,要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在皮肤科门诊患者的诊病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想象不到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卫生服务的要求已从单纯的治疗疾病发展到了预防疾病。作为同患者打交道的护理人员,必须要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围绕着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需要,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因此,做好皮肤病护理,不但要有丰富的皮肤病的知识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而且要学会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去分析、对待每一位患者,同时亦要为患者保守秘密,不可谈论患者的隐私。新的理念,用新的思路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2转化观念,要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人性化护理是护士的责任,以人为本的内涵是指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存在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的尊重和关注的思想[1]。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精神具体体现在对患者的价值及其生命健康、患者的权利和要求、患者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上,它可显现为护士个体的素养和品格,它是一种对护理真、善、美追求过程中的认识和情感,也是一种实践人性化、人道化护理服务的行为和规范[2]。
2.3患者至上,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门诊是我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是直接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保健的场所。门诊的候诊、就诊环境以方便患者为目的,突显公共卫生为原则,做到美化、安静、整洁、布局合理、各种标志醒目,使患者感到亲切、宽松。护士是患者群体中的调节者,对每位诊治患者引导他们互相关心、帮助、鼓励,共同遵守医院的制度,候诊大厅提供冷气、暖气、饮用水,对老弱病残都给予优先就诊,有了愉快和谐的气氛,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解除患者的后顾之优,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4因人而异,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方法不同的疾病、不同的年龄段患者诊治和护理也不同,如银屑病的患者,该病病情迁延,病程长,不能根治,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及伤害很大。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医生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对患者的护理也就不一样,饮食的指导、用药方法的指导及对疾病认识的指导也不一样。如何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对该病患者的合理化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又如痤疮的患者多数为青年人,情绪强烈而不稳定,有时欢快有时不愉快甚至愤怒,从自信至自贬,从自私至利他,从热心至冷漠,从兴高采烈至消极失望,皆能在转瞬间有所改变,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对待疾病也是这样,倘若病情有好转,他们就盲目乐观,往往不再认真执行医疗护理计划,不按时吃药。但病情较长或有后遗症的又易于自暴自弃、悲观失望,情绪变得异常抑郁而捉摸不定,所以护理人员对青年人要多给予支持,要多关怀、多同情,要循循善诱,耐心疏导。
3注意事项
皮肤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内用药物、外用药物、物理疗法和手术疗法等[3]。护士在配合医生给患者治疗时,必须要掌握适应证、了解病情。如患者在使用抗组胺类药物时给患者解释常见的不良反应,要注意不要高空作业、驾驶。长期使用激素时,应密切观察有无继发感染等,在使用外用药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使用方法并掌握药物的浓度和作用,同时多向患者宣传疾病的防治知识,使患者了解自己所患皮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争取患者的配合,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如瘙痒症皮肤病的患者,应避免抓、搓、擦,沐浴时避免用肥皂和热水。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应避免食用鱼、虾、蟹等致敏食物,避免再次使用或接触有关致病药物和器物。通过全方位、个体化的护理,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施卫星.人文精神,整体护理发展的内在动力[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361393.
论文关键词:卡托普利致湿疹1例报告
1998年5月查出患原发性高血压病,开始服卡托普利,25mg,tid,控制血压。患者连续服药近1年时肛周及肛管内出现细密小丘疹,奇痒护理论文,破溃后渗液,继而外耳道、鼻孔内、咽部也出现上述情况,曾在皮肤科、耳鼻喉科、肛肠医院等多次就诊,诊断为“湿疹”,未明确引起湿疹原因,口服、外用多种药物治疗,均不能好转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患者服用卡托普利两年后遵医嘱,换其他降压药控制血压,停服卡托普利,约2个月后,湿疹渐减轻,约半年湿疹完全消退。2006年6月患者第二次服卡托普利25mg护理论文,tid,控制高血压,大约服用一个半月后又出现、外耳道、鼻腔、咽部湿疹,用多种药物治疗,均不能见效。服卡托普利约一年,因血压控制不理想,停服,两个月后患者湿疹渐减轻,约半年湿疹完全消退。2008年11月,患者第三次服卡托普利降压,用法同前,服药约一个月护理论文,又出现、外耳道、鼻腔、咽部湿疹,症状同前,患者意识到湿疹可能与口服卡托普利有关,遂到皮肤科就诊,确诊患者湿疹是服卡托普利引起,停药近半年患者湿疹完全消退。患者至今再未出现湿疹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2、讨论
卡托普利是近年来非常受重视的ACEI降压药,这类药物在稳定血压的同时还能逆转左室肥厚,增加冠脉储备,使外周血管阻力减轻,是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且价格低廉,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其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干咳护理论文,其他的副作用有皮疹、瘙痒、关节痛、味觉障碍,个别有蛋白尿、中性粒细胞减少及SGOT、SGPT升高、低血压、血钾升高等。皮疹发生机制可能是卡托普利所含巯基引起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4%-6%[1]。皮疹一般发生在服卡托普利4周
摘要想到卡托普利有引起湿疹的可能,详细询问病史,尽早明确诊断,及早停药,避免湿疹给病人带来更多的痛苦。
参考文献
湖南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皮肤疮疡科20*年被国家中医管理局批准为“十五”重点专科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科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重点专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报告如下:
一、综合情况
人员结构方面,我科现有人员23人,其中正高3人、副高8人,中级4人;研究生8人,本科生10人,高级职称人数占全科医务人员的47%,研究生人数占全科人员的34%,人员结构较专科建设前得到了优化。在医疗环境方面,目前我科有门诊用房3*.60M2,有诊室9间、治疗室5间、实验室4间(81.2M2),病房用房970M2,设置床位48张,治疗室2间、药物研制室1间、办公室2间,病人就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医疗设备方面,全科现有生物诊断治疗仪、荧光免疫定量PCR扩增仪、表皮移植机、中药汽疗机、红外乳腺诊断仪等大小设备30余台件,设备总资产共计285.4158万元,由于近年来添置多台专科设备,极大的满足了业务需求,设备配置达到了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20*年~20*年我科共收治门诊人次59798人,其中外阜病人占20%以上,住院病人2350人,床位使用率约为70%、中医治疗率91.2%基本上达到重点专科的要求。20*年~20*年国家中医管理局投入建设资金10万元,省级主管部门投入95万元,医院投入资金394.44万元,由于上级主管部门,尤其是医院的按计划超额投入资金,确保了重点专科的建设能按计划顺利进行。
二、重点专病情况
我科的重点病种20*年初步定为湿疮、白庀、蛇串疮、白驳风、蝶疮、丹毒5个病种,为此,我们制定了详细的重点病种的诊疗规范、重点病种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20*年~20*年重点病种的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中医诊断符合率、中医辨证准确率、中医治疗率、治愈显效率等呈上升趋势,重点病种门诊、住院费用逐步下降。竹黄颗粒剂内服青黛散外用治疗银屑病;紫铜消白片、消白颗粒剂内服,紫铜消白酊外用治疗白癜风;红升丹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如意金黄散外用治疗丹毒;中药熏洗治疗湿疹已成为我科重点病种的常规疗法。20*年~20*年我科已开发皮肤疮疡内服外用院内制剂23种,在中医药防治皮肤疮疡病方面具有浓厚的特色。
三、医疗
20*年~20*年我科业务量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基本上保持原有水平,20*年门诊人次为19785,占医院总门诊人次的17.13%,住院人次为796,占医院总住院人次20.3%;20*年门诊人次19890,占医院总门诊人次的16.00%,住院人次为812,占医院总住院人次的20.00%;20*年门诊人次为20123,占医院总门诊人次的18.00%,住院人次为832,占医院总住院人次的18.00%。业务收入不断提高,20*年为480.*32万元,占医院总收入的15.23%,20*年为6*.7791万元,占医院总收入的17.10%,20*年为576.6231万元,占医院总收入的15.52%。由于积极的开展新的诊疗设备的临床应用,使临床诊疗手段不断完善,诊疗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近年来,我科严格执行诊疗标准,突出中医药诊疗方法的综合应用,临床疗效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由于实施了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护理,开展了整体护理,完善了随访制度,随访率超过了20%,受到了患者的好评。医疗质量在医院质控委员会及质控办的领导下,科室成立了质控小组,严把医疗质量关,实行单病种质量管理,建立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制定了三级查房、危重病人讨论、病历审查等制度,完善了医疗质量管理,确保了医疗质量的提高,20*年~20*年全科严格执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未出现一例医疗差错事故,无违法、违纪、违规事件的发生,多次受到医院及上级领导的好评。
四、科研
近年来我科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为银屑病、湿疹、白癜风等的中医药防治,重在整理应用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创新专科疾病诊治理论、手段、药物。20*年~20*年共获得省厅级科研课题25项,完成科研课题并通过鉴定1项,共发表科研论文35篇,其中核心期刊、统计源20余篇,出版医学专著6部,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实验室建设上,近年来,我科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实验室从原有的1间增加到4间,面积从不足50M2增加到81.2M2,新添置生物诊断治疗仪、荧光免疫定量PCR扩增仪等设备,设备总资产从100.52*万元增加到285.4158万元,为重点专科的建设构建了一个较好的技术平台。
五、教学能力及开展学术活动
学科带头人欧阳恒教授为全国著名的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中医皮肤病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新药评审专家、湖南省名中医、国务院批准的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疡科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学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会、湖南省中西医结合疡科学会主任委员,在全国中医皮肤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及学术地位,欧阳恒教授创立的“以色治色”、“以皮治皮”、“以形治形”等疗法,在中医皮肤科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为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瘙痒性皮肤病等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欧阳恒教授创立的“以色治色”法在20*年9月武汉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技术成果推广会上作专题介绍,普遍受到同行的认可。学科继承人杨志波教授为科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中医药跨世纪人才,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疡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疡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我科“十五”重点专科建设中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我科20*年~20*年狠抓继续教育和专科培训工作,举办了全国中医白癜风诊疗继续教育培训班、全国中医湿疹诊疗继续教育培训班各一次,学员来自新疆、山东、*、湖北、湖南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另外,我科还举办了湖南省皮肤性病中西医结合诊疗继续教育培训班2次,受到了学员的好评及同行的赞许。我科作为中医外科博士、硕士授予点,20*年~20*年为国家培养了博士研究生4人,其中海外留学生1人,在读7人,硕士研究生10人,在读15人,每年承担湖南中医学院中医外科本科、中医医疗本科等专业的《中医外科学》、《中医皮肤病学》、《中医疮疡病学》等课程150学时,20*年~20*年我科接受湖南省及外省进修人员共计32人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外科、皮肤科人才。
六、信息管理
搞好信息管理是重点专科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近年来,我科在信息管理上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硬件上方面,添置了台式电脑3台、手提电脑1台、数码照相机1台、扫描仪1台、电视机1台。软件方面,建立了专科建设的相关档案,建立了本专业医学信息查讯、检索通道并对国内外本专业医学情报文献进行了整理研究,创建了湖南中医学院中医外科重点学科网站。全科人员40岁以上的60%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40岁以下的100%的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为重点专科的建设创造了条件。20*年我科与广东省中医院、北京市中医院、甘肃省中医院、*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市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贵州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20*年~20*年在本专业医疗、科研、教学等领域进行交流,取得了一些成绩。20*年~20*年我科与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皮肤病医院、湖南省湘乡市中医院等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派出专家教授指导专科临床工作。
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近3年来的国家重点专科建设,虽然我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诸多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1.床位数达不到国家重点专科的要求,国家重点专科病床应为60张,但目前我科仅为48张,分析原因主要为皮肤科学科所决定,皮肤病与其他疾病相比较住院病人相对较少,目前皮肤病床位数超过60张的医院仅2~3家医院且均为西医院。
2.住院门诊人次未能明显增加,其原因主要为20*年~20*年我院门诊大楼重建,影响了门诊和住院人次,加之目前医疗市场竞争激烈,我院处于多家省市三甲医院的包围中,短时间在住院门诊人次上难以突破。
3.缺乏高级别的科研成果及向全国推广应用的成果,其主要原因为以前我科科研基础较差,科室医务人员大部分时间穷于应付繁重的临床工作,再则形成一个向全国推广的成果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周期。
4.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尽管我科实行了单病质量管理、医疗质量管理,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仍有许多困难,其原因为国家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及模式。
八、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针对我科在重点专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科拟定以下改进措施:
1.在提高门急诊人次的基础上增加床位数12张,以期在1年之内使我科病床数达到60张。
2.通过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环境、降低医疗费用、丰富诊疗手段、加大宣传力度等手段来增加我科住院门急诊人次。
3.引进高级人才,加大实验室建设、人才的培养,尤其在重点专病的理论、诊疗创新等方面花大力气,力争在重点专科建设周期内开发一种新技术或成果向全国推广。
长沙市第四医院,湖南长沙 410006
[摘要] 目的 观察和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在寻常痤疮患者行LED红蓝光照射治疗中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将10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接受LED红蓝光照射治疗8次,在此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LED红蓝光照射治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关键词 ] 综合护理干预;面部痤疮;LED红蓝光照射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b)-0067-03
[作者简介] 王琳(1976-),女,本科,湖南人,主管护师,研究方向: 临床护理。
寻常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发病率高达85%以上,严重者可以留下永久性的瘢痕,对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心理、社交均造成一定的影响[1]。目前临床上治疗痤疮的方法很多,但疗效均不够理想,LED红蓝光治疗痤疮起效快、疗程短、不良反应少[2]。为观察和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在寻常痤疮患者行LED红蓝光照射治疗中临床疗效,该科门诊自2012年1—12月对50例寻常痤疮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旨在提高LED红蓝光照射的临床疗效,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均来自该院皮肤科门诊,符合目前常用的Pillsbury分类法I~III级寻常痤疮诊断标准。皮损主要为颜面部散在分布的黑头或白色粉刺、炎性丘疹及脓疱。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4~32岁,平均21.5岁,病程4个月~16年;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14~33岁,平均20.3岁,病程3个月~13年。排除标准:①近6个月使用过维A酸类药物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③有皮肤癌倾向者;④免疫缺陷性疾病患者;⑤有光敏性皮肤病患者。所有患者在评价前2个月内均未接受过任何治疗。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LED红蓝光照射照射辅助治疗8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的病房进行消毒,播放视频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使患者认识到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播放轻音乐,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1.2.1治疗前护理
1.2.1.1详细说明要注意的事项 在治疗前,要向患者详细说明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一直紧闭双眼,避免眼睛受到损伤;进行光疗前患者有无服用光敏性药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平卧在床,调整好之后,不可以随意调整;LED红蓝光照射辅助治疗一般是20 min,照射2次/周,1个疗程包括8次[3]。
1.2.1.2保持面部皮肤清洁卫生 LED红蓝光照射(型号KN-7000A)辅助治疗之前,为了提高LED红蓝光照射辅助治疗的效果,需对患者的面部皮肤进行清洁,从而保持面部皮肤卫生清洁,此外,根据患者的情况,用针头帮助患者清理面部的粉刺,尽量缩小黑头或白头粉刺、脓包、皮疹角质层的覆盖面积,如果患者是重度的脓包型皮损,为了避免扩散炎性反应,不需要做任何清理。告诉患者来进行光疗前不要涂用任何化妆品。
1.2.1.3患者心理的护理 由于面部痤疮是一种损容性皮肤病,会影响患者面部美观,所以面部痤疮患者一般都会在患病期间有自卑感,伴有程度不同的焦虑,不愿与人交往,拒绝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对自己的容貌感到不满意,希望自己的外貌尽快得到改善。所以在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护理,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注意言语上的措词,用轻松的语气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减轻患者对治疗不可预见性的焦虑和恐惧。回答患者的问题时,用专业的理论知识让患者产生信任感,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对于皮损比较严重的患者,要鼓励他坚持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念,恢复容貌[4]。
1.2.1.4 LED红蓝光照射辅助治疗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治疗过程中要保护好患者的眼睛免受伤害,因为LED红蓝光输出的光功率密度都在2.5~25 mW/cm2,红光是一种很刺眼的肉眼可见光,蓝光是比较柔和的肉眼可见光,两者都会对眼睛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给患者带上专业的防护眼罩。但是厂家配套的防护眼罩并不能完全阻挡红蓝光的联合照射,避光效果不好,还是会损害患者的眼睛。可采用厚毛巾裁剪成眼罩的样式,在厂家配套的防护眼罩上再缝制两层,双层保护患者的眼睛,尽量减少患者的眼睛在治疗过程中受到的伤害。将治疗室安排在医护人员办公室附近,以利于观察患者情况。
1.2.2治疗过程中的护理
1.2.2.1时刻观察患者的病情 要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①对于以下患者,避免使用LED红蓝光照射辅助治疗,避免发生意外:光敏患者、不能平卧的心肺疾病患者、孕妇等;②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是否发生不正常的变化,如有明显的灼痛感、皮肤出现红斑等情况,异常情况严重的患者要立即停止治疗;③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皮肤干燥或者有瘙痒的情况,要向患者解释,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5]。
1.2.2.2治疗过程中确保操作规范 ①将治疗仪的高度调整到一个合适的位置,照射板应该在患者面部上方10 cm处放置,确保治疗仪器照射的面积可以全部覆盖患者面部的皮肤;②治疗的参数要根据患者的皮损情况来确定,不能大众化;③治疗过程中,定时询问患者是否有不舒服的感觉,若有严重的不适,应该立即停止治疗,重新设置治疗的参数[6];④嘱咐患者在光疗过程中不要随意摆动头部的位置。
1.2.3治疗后的护理
1.2.3.1保持心情平稳 患者应该时刻保持愉快、开朗、乐观、平稳的心情,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1.2.3.2生活要有规律 患者的作息时间要有规律,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以后一定时间内出现过度疲劳或者熬夜的现象,同时患者每天必须要有充足的睡眠。
1.2.3.3良好的饮食习惯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以后一定时间内,尽量吃清淡的食物和水果、蔬菜,远离刺激性、辛辣的食物和咖啡、甜品、油腻食物,尤其是要避免浓茶和烟酒等[7]。
1.2.3.4患者面部要卫生 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以后一定时间内,不要使用化妆品或者劣质护肤品,避免造成面部的油脂分泌太多,从而堵塞毛孔;②为了避免引发感染、扩散感染、脓疮破溃吸收以后形成的色素沉着和瘢痕,影响患者的美观,不能挤压、用手触摸患者的面部;③不能用热水烫洗,不能用手挠抓面部,不能使用糖皮质激素,不能使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8]。
1.2.3.5患者要尽量少使用电子产品 电离辐射能导致皮脂腺的异常分泌,不利于病情的改善和恢复。
1.3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面部皮损总积分减少的百分率来判断治疗的疗效。减少率=(治疗前炎性皮损数-治疗后炎性皮损数)/治疗前炎性皮损数×100%;无效:面部皮损总积分减少<20%;好转:面部皮损总积分减少20%~59%;显效:面部皮损总积分减少60%~89%;痊愈:面部皮损总积分减少≥90%。总有效率=显效率+痊愈率,在治疗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估[9]。
1.4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对数据件进行分析,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2.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68.0%,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13,P<0.05),见表1。
3 讨论
寻常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慢性,易复发,发生原因较复杂,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皮脂分泌过度、毛囊上皮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过度增殖及炎症反应等。目前治疗痤疮的方法有很多,临床主要使用抗生素、维A酸、雌孕激素等药物进行系统治疗。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和各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产生,安全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成为治疗痤疮的新趋势。
目前光学疗法为皮肤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应用波长为(415±5)nm的蓝光与(633±6)nm的红光结合治疗痤疮,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其机制为蓝光能量有效作用于痤疮丙酸杆菌上,使痤疮丙酸杆菌內源生成的光敏剂卟啉被415 nm的蓝光激活产生光毒环境,转换成的单态氧能迅速杀死痤疮丙酸杆菌,蓝光还可以通过影响痤疮丙酸杆菌的跨膜分子的流入和改变细胞内pH值杀灭细菌。
护理干预是护士为促进病人康复而采取的各种护理措施,它是以临床判断能力和丰富的医学知识为基础的。在对寻常痤疮患者进行LED红蓝光照射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中,治疗前做好治疗的准备,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疏导,治疗过程中,保护好患者的眼睛,操作要规范,治疗以后要督促患者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充足的睡眠等。该次研究选取100例面部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2.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68.0%,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提高LED红蓝光照射辅助治疗的效果,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将治疗效果最大化。根据相关研究报道,在采用LED红蓝光照射辅助治疗面部痤疮患者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86.5%[10],与该次研究结果较为相似,充分证明了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面部痤疮患者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该文认为红光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与痤疮有关的红斑反应,能刺激细胞,特别是纤维细胞增生,对组织起修复作用,并通过调整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使胶原再生从而改善肤质,减少瘢痕的形成。从两次研究数据中仍可看出,数值存在差异,故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研究人数存在差异,针对该问题应在此研究基础上继续增加研究案例,另一方面可能是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技巧,进而保证所获取数据的准确性。
[
参考文献]
[1] Dunn LK,O’Neil JL,Feldman SR.Acne in adolescents:quality of life,self-esteem,mood,and psychological disorders[J].Dermatol online J,2011,17(1):1.
[2] 栾玉敏,杨奇娇,陈利远.中西医结合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临床应用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1):1029-1030.
[3] 朱金鸽,徐丽华,候严珂.红蓝光结合中西医联合治疗痤疮的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1):85-86.
[4] 吕君梁.论面部痤疮患者的临床治疗[J].健康必读,2013,12(1中旬刊):184-185.
[5] 陈丽梅,吴近芳,周媛媛,等.高频美容仪联合微晶磨面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1556-1557.
[6] 吴振全.应用红蓝光照射辅助治疗炎症性囊肿性痤疮的临床价值[J].医学综述,2013,19(14):2682-2683.
[7] 袁伟,贾常莎.姜黄消痤搽剂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3):217-218.
[8] 张昆梅,周宇晗,汪春惠,等.消痤面膜联合LED红蓝光照射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J].激光杂志,2013,34(1):76-77.
[9] 葛新红,焦亚宁,张秀娟,等.夫西地酸乳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200例寻常痤疮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3,42(9):565-566.
[10] 张璇君,李春香,杨洁.综合护理干预在面部痤疮患者蕴耘阅红蓝光照射辅助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8):39-40.
(收稿日期:2014-09-06)
【关键词】中药浴足;临床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R24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725-01
“中药浴足”又称“中药泡足”、“中药沐足”等,属于自然疗法中洗浴疗法(又称熏洗法、药浴法)的范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医学外治疗法中最常用的疗法之一[1],其疗效明显,简便易行,价廉物美,几乎无副作用,应用广泛,深受病人和医务人员喜欢。为提高浴足疗法的临床疗效,规范中药浴足疗法的操作流程,对该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在医护上的普遍应用
“中药浴足”是中医护理常用的技能操作,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养生康复、强身壮体的重要手段,从古至今,广泛应用于临床[2]。据文献记载,早在周代,人们便了解了中草药药液泡足的治病作用,《周礼・曲礼》中即有记载[3]。现有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一书将泡足疗法上升到理论高度,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其有邪有,渍形以为汗”,“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摩之浴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可浴”:《素问・玉机真藏论》中指出了药浴的适应症:《灵枢・百病始生篇》还指出了“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等洗浴疗法的禁忌症。这些均为泡足疗法奠定了理论基础。汉明代《普济方》、《万病回春》、《本草纲目》, 清代《医宗金鉴》、《外科正宗》、《外治寿世方》等著作中都有使用浴足在内的熏洗疗法以疗内外诸疾的记载,由此说明这一疗法为历代医家普遍使用[4]。
在当今社会,随着满街林立的足浴屋和足浴保健中心的出现,中药浴足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各科病症的防治外[5-10],在养生康复、强身保健等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青睐[11]。经过千百年的实践证明,“中药浴足”是行之有效的防病治病、强身保健的方法,而且该疗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效果好、费用低、副作用小、对身体虚弱和患慢性疾病的人均可采用,院内外均可采用,患者乐于接受等优点,对于年老体弱多病者尤甚,为历代医家和患者重视并广泛应用[12]。
2 “中药浴足”的作用机制
根据中医经络学理论,足上有许多穴位与五脏六腑有密切联系,《黄帝内经》记载: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谓经脉之行;三经皆起于足。祖国医学认为足乃运行气血、联系脏腑、沟通外、内、上、下之经络的重要起止部位,足三阳与足三阴经均交接于此。双足穴位达66个,占全身穴位的1/10[13]。浴足这些穴位,使其毛孔开放,药液直接透皮入穴,进入组织、体液、经脉、体循环而输布全身,发挥药理效应,或直接作用于穴位、经络、神经等起到整体效应,发挥药物的归经功效;促进气血运行,直达病所,驱邪疗疾,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14]。
3 突出的中医特色
“中药浴足”的临床应用充分体现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原则。中医学的整体观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体内的各个组织器官、脏腑经络之间也是一个整体,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经络学说。《黄帝内经・灵枢》中指出,足部六经的“根”在四肢末端的井穴,且解释如下:“根者,本者,部位在下,皆经气生发之地,为经气之所出[16]。”在应用过程中,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辨证分型,不同证型不同身体状况的病人采用不同的原则和方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回归自然”、“崇尚天然药物”已成为卫生保健事业的迫切要求。中医药调理人体功能平衡,对人体副作用小的中医药外治疗法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中药浴足的独特优势――即在“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中医理论和中医护理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具有操作简单易行、效果好、费用低、副作用小等优点,正好顺应了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研究,使其更加规范、科学和可行,促进中药浴足疗法的规范和完善,更好地指导临床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其临床疗效,从根本上推动中医药的改革和发展。
4 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药浴足疗法具有简、便、廉、验、效等特点,在医院、家庭、养老院和社区均可采用,尤其是老年人群特别实用,为历代医家重视和广大群众的欢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浴足所采用的自然疗法更加重视,“中药浴足”的优势更加突显,应用范围更加广泛,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各科病症的防治外,在老年护理、养生康复、强身保健等方面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
5 “中药浴足”需要科学规范
尽管中药浴足疗法历史悠久、运用广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回顾以往文献和在临床以及日常生活实践中可见一直以来对中药浴足疗法的应用大多还是凭借经验,对于不同疾病、不同证型和不同身体状况的病人采取的浴浴足方药、浴足容器、浴足时间、浴足液的浓度和温度等几乎没有差别。应如何有针对性的选择方药、实践、方法等,尤其是结合现代的无菌观念分类进行浴足等诸多问题尚缺乏规范,困扰着临床医护人员和病人,严重影响中药浴足疗法的临床疗效和发展。
综上所述,对“中药浴足”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可提高浴足疗法的临床疗效,使中药浴足更加科学、可行和实用,更好的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小平,秦云峰.中医外治疗法集萃[M].包头: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9.
[2] 李路华.百草浴足疗法功效[J].中医中药,2006,3(11):134-135.
[3] 郭郡浩.中药熏蒸疗法研究近况,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0):948-949.
[4] 苏培基,梅全喜.熏洗疗法的历史沿革[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4):349 -350;
【关键词】现代中医美容;发展状况
【中图分类号】R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053-02
现代中医美容学是一门以人体健美为对象,由多种基础、临床学科相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中医学科,是在中医基本理论及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体美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医特有的方法,研究损美性疾病的防治和损美性生理缺陷的掩饰或矫正,探讨防病健身、延衰驻颜的方法,以达到维护、修复、塑造人体形神美为目的的专门学科[1]。现代中医美容脱胎于传统的中医美容,是对传统中医美容的继承和创新。传统中医美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数千年的发展史中,始终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经过祖辈们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这样一个独特的美容体系――她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形神俱美、文质并重,并且方法多样,安全有效,深受人们欢迎。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需求亦不断提高,中国的医学美容事业顺应而生并迅速发展,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医美容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融合了现代科技的中医美容更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现将现代中医美容的发展现状作简单概述。
1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
传统中医美容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早在西周时期就形成了最早的医学分科,将医学分为四科,即食医、疾医、疡医、兽医。而疡医,则便是是最早的中医外科医生。而各种对于皮肤疾患的治疗和护理则便是属于中医外科的范畴。战国时期《山海经》中已有一些关于美容药物的记载,如“荀草……服之美人色”,“蕃草……服之媚于人”[2]。在数千年的漫长岁月里,历代医家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出多种损美性疾病的病因病机和防治方法,甚至还涉及外科、牙科美容,并涌现出一大批著名医家及经典著作。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具有保健美容或治疗美容作用的药物达160余种,并提到了美容用品的独特剂型――面脂,如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唐代著名医家及养生大家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分别辟有“面药”和“妇人面药”专篇。明代医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一书中载药1892种在“眼目”、“面”、“鼻”、“唇”、“须发”、“胡臭”、“诸疮”等篇中,集中介绍了数百味美容药物,对每一味药物的功效及使用方法,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以上这些不过是沧海拾遗,由此可见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多么丰富而珍贵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而现代的中医美容正是对这些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现代学者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考证和研究,并加以整理和总结,通过不断实践和验证,较好地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中医美容。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美容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教育组副组长黄霏莉女士和首都医科大学的马斌荣教授合作完成了“中医美容咨询系统”,该系统使用多媒体技术,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至1993年底的400余种中医医籍及近10年40种期刊中有关中医美容的信息进行了整理、总结和归纳,成为中医美容科研、教学、临床治疗中随时可以提取的资料库。
在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创新的科技也为中医美容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实验人员运用现代技术对中草药进行药理研究,分析其发挥作用的药理成分。运用现代工艺的加工和提取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留其有效成分,如CO2超临界萃取技术,该技术是以低温高压提取,能有效防止中草药活性成分和热敏物质氧化,减少有效成分流失,特别是能较好地保留中草药中的挥发性成分,并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成分,且无溶剂污染。使用该技术萃取分离的中草药有效成分是普通方法提取的2.5倍。
另外,对于制剂剂型的不断改良和创新也促使现代的中医美容更加便捷、实用、有效。例如将传统汤剂的改为口服液并改善其色泽、气味、质地再加以精美包装,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中医美容的形象和品位,良好的口感也使之更趋于求美者接受。
2 适应时代潮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2.1 中医美容具有诸多优点
2.1.1 整体观念、辨证求美: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方法,而整体观念把人体美与五脏六腑乃至外在环境联系起来。中医讲:“有诸内,必形于外。”发生于我们皮肤体表的一些损美性疾病往往就是体内脏腑病理变化的外在反映。这就说明了对于一些损美性的疾病,不仅要外治还要内调,要运用内服外用药物、针灸、按摩等各种治疗养护方法进行全面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比如黄褐斑,常常由于肝肾亏虚、肾阴不足等原因引起,那么在治疗黄褐斑的如果只是单一的使用祛斑的面膜外敷或是使用现代医学美容的激光、光子等技术来治疗,疗效差而且易反复。倘若,在外治的同时配合补益肝肾、滋补肾阴的内服药,再辅以针灸推拿疗法,从根本原因上治疗,就能得到较好的疗效,且复发率低。中医美容的这一整体观念得到了广大求美人士的普遍认同。
2.1.2 方法多样、安全有效:中医美容方法众多,大致可分为中药、针灸、推拿、刮痧、气功、音乐、心理、食膳、养生等,其中每一大类又有若干种具体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优势。如中药又分内服外用,内服又分为疗效迅速并且可以随证加减的汤剂、便携的丸剂、使用方便的口服液、滋补力强的煎膏剂等;外用有膏剂、酊剂、气雾剂等。这些方法经过反复实践,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或无。在这个崇尚绿色、自然、无害的时代,中医美容自然深受欢迎。
2.1.3 融入生活、简单易行:中医美容很多治疗和养护方法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食膳美容,古人云:“食饮不美,面目颜色不足视也”。食物与药物治病原理相通,源自“药食同源”一说。的确,很多中药界与药物和食物之间,如山药、大枣既是美味的食物,同时也属益气健脾的药物。中医讲:脾气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皮肤、毛发等组织器官得到充分的的濡养而表现出滋润、光泽的健美状态;脾不健运,则气血生化乏源,阴血亏少,导至腹胀、便溏、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毛发枯槁,皮肤粗糙等临床症状,有损人体健美。那么一个脾气虚弱的人就可以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诸如山药、大枣之类具有益气健脾作用食物,来实现美容的目的。这样,既享美味又养容颜,简单易行,何乐不为?
2.1.4 独特的审美理念:中医美容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说中医美容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可以说中医美容带着浓重的人文气息。现在连奥运都讲究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中医美容的这一点可以说是紧握了时代脉搏。另外,中医美容讲究中和(自然)之美、神韵之美、文质之美,这种理念也正好与现在的潮流相呼应。这样的中医美容自然会受青睐。
2.2 市场环境为中医美容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首先,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追求更加完美的生活状态,人们愿意也有能力去消费美容产品,而中医美容内调外护、绿色自然、方法多样、安全有效等特点也正好迎合了广大消费者的口味。其次,众多商家嗅到了中医美容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商机,纷纷投资致力于中医美容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如大家所熟知的知名品牌百草集、丁家宜等就是成功中医药美容的典型案例。现在,国外商家也纷纷进军中医美容市场,04年4月,资生堂“中医美容与健康”研究项目由日本中医学协会在日本正式启动,旨在开展中国中医药学中涉及美容与健康部分的研究,并探寻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化妆品和保健品的开发工作的可能性。
3 注重学术研究,人才水平不断提高
上世纪80年代,各种有关中医美学和中医美容学的著作陆续出版,如《中医美学》、《实用传统美容法》、《中医美容大全》、《针灸美容》、《中医美容学》等,各类有关中医美容的论文也日渐增多。1989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医疗美容专业委员会成立,1997年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成立,标志着中医美容与中医其他科室一样成为独立的学科。为了适应中医美容发展的需要,对于中医美容人才的培养也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全国许多中等或高等医药院校开办了医学美容专业,不论是中医院校还是西医院校, 中医美容学都是作为主干学科。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有中医美容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生。这些人才充实到美容行业中,大大提升了美容行业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4 相关法规不断出台
卫生部2002年1月,卫生部颁布了19号令(《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该《办法》对医疗美容的定义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体的容貌和人体各部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将美容划分为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两大部分,并且明确规定“医疗美容可谓一级诊疗科目,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和美容中医科为二级诊疗科目”,进一步确立了中医美容的学科地位。
中医美容博大精深,虽然近十几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还有诸多方面的欠缺。由于各种原因,中医美容科在各大医院里还不是很多见,而市场上的形式多样的中医美容也欠缺规范,从事中医美容的人才水平也是良莠不齐,有些甚至没有医学基础。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也打击了一部分消费者的信心。所以未来的发展亦是任重而道远。对于未来中医美容的发展应该从进一步加强中医美容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融入更多的科技力量,加快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几个方面入手,加快中医美容的发展,促进中医美容的成熟。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中医美容;发展状况
现代中医美容学是一门以人体健美为对象,由多种基础、临床学科相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中医学科,是在中医基本理论及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体美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医特有的方法,研究损美性疾病的防治和损美性生理缺陷的掩饰或矫正,探讨防病健身、延衰驻颜的方法,以达到维护、修复、塑造人体形神美为目的的专门学科[1]。现代中医美容脱胎于传统的中医美容,是对传统中医美容的继承和创新。传统中医美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数千年的发展史中,始终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经过祖辈们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这样一个独特的美容体系——她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形神俱美、文质并重,并且方法多样,安全有效,深受人们欢迎。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需求亦不断提高,中国的医学美容事业顺应而生并迅速发展,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医美容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融合了现代科技的中医美容更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现将现代中医美容的发展现状作简单概述。
1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
传统中医美容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早在西周时期就形成了最早的医学分科,将医学分为四科,即食医、疾医、疡医、兽医。而疡医,则便是是最早的中医外科医生。而各种对于皮肤疾患的治疗和护理则便是属于中医外科的范畴。战国时期《山海经》中已有一些关于美容药物的记载,如“荀草……服之美人色”,“蕃草……服之媚于人”[2]。在数千年的漫长岁月里,历代医家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出多种损美性疾病的病因病机和防治方法,甚至还涉及外科、牙科美容,并涌现出一大批著名医家及经典著作。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具有保健美容或治疗美容作用的药物达160余种,并提到了美容用品的独特剂型——面脂,如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唐代著名医家及养生大家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分别辟有“面药”和“妇人面药”专篇。明代医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一书中载药1892种在“眼目”、“面”、“鼻”、“唇”、“须发”、“胡臭”、“诸疮”等篇中,集中介绍了数百味美容药物,对每一味药物的功效及使用方法,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以上这些不过是沧海拾遗,由此可见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多么丰富而珍贵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而现代的中医美容正是对这些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现代学者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考证和研究,并加以整理和总结,通过不断实践和验证,较好地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中医美容。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美容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教育组副组长黄霏莉女士和首都医科大学的马斌荣教授合作完成了“中医美容咨询系统”,该系统使用多媒体技术,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至1993年底的400余种中医医籍及近10年40种期刊中有关中医美容的信息进行了整理、总结和归纳,成为中医美容科研、教学、临床治疗中随时可以提取的资料库。
在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创新的科技也为中医美容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实验人员运用现代技术对中草药进行药理研究,分析其发挥作用的药理成分。运用现代工艺的加工和提取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留其有效成分,如CO2超临界萃取技术,该技术是以低温高压提取,能有效防止中草药活性成分和热敏物质氧化,减少有效成分流失,特别是能较好地保留中草药中的挥发性成分,并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成分,且无溶剂污染。使用该技术萃取分离的中草药有效成分是普通方法提取的2.5倍。
另外,对于制剂剂型的不断改良和创新也促使现代的中医美容更加便捷、实用、有效。例如将传统汤剂的改为口服液并改善其色泽、气味、质地再加以精美包装,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中医美容的形象和品位,良好的口感也使之更趋于求美者接受。
2适应时代潮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2.1中医美容具有诸多优点
2.1.1整体观念、辨证求美: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方法,而整体观念把人体美与五脏六腑乃至外在环境联系起来。中医讲:“有诸内,必形于外。 ”转贴于 发生于我们皮肤体表的一些损美性疾病往往就是体内脏腑病理变化的外在反映。这就说明了对于一些损美性的疾病,不仅要外治还要内调,要运用内服外用药物、针灸、按摩等各种治疗养护方法进行全面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比如黄褐斑,常常由于肝肾亏虚、肾阴不足等原因引起,那么在治疗黄褐斑的如果只是单一的使用祛斑的面膜外敷或是使用现代医学美容的激光、光子等技术来治疗,疗效差而且易反复。倘若,在外治的同时配合补益肝肾、滋补肾阴的内服药,再辅以针灸推拿疗法,从根本原因上治疗,就能得到较好的疗效,且复发率低。中医美容的这一整体观念得到了广大求美人士的普遍认同。
2.1.2方法多样、安全有效:中医美容方法众多,大致可分为中药、针灸、推拿、刮痧、气功、音乐、心理、食膳、养生等,其中每一大类又有若干种具体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优势。如中药又分内服外用,内服又分为疗效迅速并且可以随证加减的汤剂、便携的丸剂、使用方便的口服液、滋补力强的煎膏剂等;外用有膏剂、酊剂、气雾剂等。这些方法经过反复实践,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或无。在这个崇尚绿色、自然、无害的时代,中医美容自然深受欢迎。
2.1.3融入生活、简单易行:中医美容很多治疗和养护方法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食膳美容,古人云:“食饮不美,面目颜色不足视也”。食物与药物治病原理相通,源自“药食同源”一说。的确,很多中药界与药物和食物之间,如山药、大枣既是美味的食物,同时也属益气健脾的药物。中医讲:脾气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皮肤、毛发等组织器官得到充分的的濡养而表现出滋润、光泽的健美状态;脾不健运,则气血生化乏源,阴血亏少,导至腹胀、便溏、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毛发枯槁,皮肤粗糙等临床症状,有损人体健美。那么一个脾气虚弱的人就可以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诸如山药、大枣之类具有益气健脾作用食物,来实现美容的目的。这样,既享美味又养容颜,简单易行,何乐不为?
2.1.4独特的审美理念:中医美容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说中医美容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可以说中医美容带着浓重的人文气息。现在连奥运都讲究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中医美容的这一点可以说是紧握了时代脉搏。另外,中医美容讲究中和(自然)之美、神韵之美、文质之美,这种理念也正好与现在的潮流相呼应。这样的中医美容自然会受青睐。
2.2市场环境为中医美容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首先,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追求更加完美的生活状态,人们愿意也有能力去消费美容产品,而中医美容内调外护、绿色自然、方法多样、安全有效等特点也正好迎合了广大消费者的口味。其次,众多商家嗅到了中医美容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商机,纷纷投资致力于中医美容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如大家所熟知的知名品牌百草集、丁家宜等就是成功中医药美容的典型案例。现在,国外商家也纷纷进军中医美容市场,04年4月,资生堂“中医美容与健康”研究项目由日本中医学协会在日本正式启动,旨在开展中国中医药学中涉及美容与健康部分的研究,并探寻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化妆品和保健品的开发工作的可能性。
3注重学术研究,人才水平不断提高
上世纪80年代,各种有关中医美学和中医美容学的著作陆续出版,如《中医美学》、《实用传统美容法》、《中医美容大全》、《针灸美容》、《中医美容学》等,各类有关中医美容的论文也日渐增多。1989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医疗美容专业委员会成立,1997年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成立,标志着中医美容与中医其他科室一样成为独立的学科。为了适应中医美容发展的需要,对于中医美容人才的培养也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全国许多中等或高等医药院校开办了医学美容专业,不论是中医院校还是西医院校, 中医美容学都是作为主干学科。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有中医美容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生。这些人才充实到美容行业中,大大提升了美容行业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4相关法规不断出台
卫生部2002年1月,卫生部颁布了19号令(《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该《办法》对医疗美容的定义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体的容貌和人体各部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将美容划分为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两大部分,并且明确规定“医疗美容可谓一级诊疗科目,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和美容中医科为二级诊疗科目”,进一步确立了中医美容的学科地位。
中医美容博大精深,虽然近十几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还有诸多方面的欠缺。由于各种原因,中医美容科在各大医院里还不是很多见,而市场上的形式多样的中医美容也欠缺规范,从事中医美容的人才水平也是良莠不齐,有些甚至没有医学基础。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也打击了一部分消费者的信心。所以未来的发展亦是任重而道远。对于未来中医美容的发展应该从进一步加强中医美容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融入更多的科技力量,加快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几个方面入手,加快中医美容的发展,促进中医美容的成熟。
参考文献
1基础医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1.1基础医学教师定义及来源
相对于临床医学而言,基础医学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等内容,是研究人体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生理病理规律的科学体系,是医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整个医学发展的基础。基础医学教师是指在医学院校从事这些基础医学分支学科课程教学的教师。基础医学教师来源主要有3种:
(1)医学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工作,占90%;
(2)临床医生向教师转岗,如外科医生转为人体解剖学教师,占4%;
(3)从科研院所进入高职院校任职,占6%。1.2基础医学教师教学现状与两难局面由于基础医学教师多是医学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类院校进行教学工作的,没有接受过正规施教教育,缺乏完整、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又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无法引入鲜活的临床案例,导致基础医学教育偏向于过多的理论化,“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而高职院校学生基础多较差,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因此,导致了基础医学教育与临床医学知识的脱节。
2基础医学教师走向临床的意义及必要性
2.1基础医学教师与“双师型”教师标准的差距
目前,我国还没有“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条例,各院校基本上是根据下列标准评定“双师型”人才素质的,即在具有讲师及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前提下,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近5年中有2年以上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3)近5年曾经主持或主要参与2项(或以上)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
(4)近5年曾经主持或主要参与2项(或以上)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良好,在市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5)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的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经过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大多数高职院校基础医学教师即使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但由于仅只是考证,没有充分的临床实践经验,因此,与真正意义上的双师素质教师还存在很大差距,想缩小这一差距就需切实走向临床参与实践。
2.2基础医学教师走向临床的必然性与意义
教师专业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世界性潮流,其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新理念和新制度的建立,成为促进教师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成功策略。基础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今后教师发展的趋势,与专业化贴近的首要关键就是要与临床进一步接轨。根据这一发展需要为基础医学教师制订适合自身特点的走向临床锻炼的计划,并给予适时的协助和教育,最终将最大化实现教师潜能。
3基础医学教师走向临床的实践方式及手段
影响基础医学教师走向临床的因素:
(1)制度层面把控是否到位;
(2)走向临床的方式是否合理;
(3)走向临床的考核标准是否量化。
3.1基础医学教师走向临床的制度化建设
为促进基础医学教师走向临床可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内在驱动力,使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自修和反思。教师的自我发展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不可低估的潜在动力,关键在于引导。基础医学教师走向临床首先需在学校层面形成一定制度,使该项工作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根据作者对周边10所医药类高职院校的调研结果显示,只有2所学校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一般以鼓励和自愿原则开展走向临床工作。对其中121名基础医学教师、102名专业教师及90名行政人员进行的进一步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对基础医学教师走向临床的制度化建设工作给予了肯定。
3.2基础医学教师走向临床的实践方式
依托行业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积极鼓励并组织教师到医院参加工作实践。本校走向临床顶岗的方式多样化,
(1)以时间段划分为:①长期顶岗,利用半年、1年甚至更长时间完全在顶岗单位进行实践(如西南医院);②短期顶岗,利用寒暑假到医院顶岗(如附属医院);③间隔顶岗,利用平时排课间隔到医院顶岗(如每周只排3d课,2d到顶岗单位实践)。
(2)以学科对口划分为:①完全对口型,如生物化学(生化)教研室教师到医院生化检验科室进行顶岗实践,病理教研室教师到病理科顶岗实践;②不完全对口型,如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教师到皮肤科进行顶岗实践,对皮肤科感染病知识进行学习,为部分对口型。
(3)以教师授课面向专业划分,如该教师的药理学课程面向的是护理专业则可选择在医院护理岗位进行顶岗实践;正常人体功能面向的是康复专业则可选择在医院康复科进行顶岗实践。以本校基础医学部为例,从2012年7月开始已有38人次到医院进行了顶岗实践,另已有医院专家、学者及高级技术人员6人次到本校进行讲座培训与教学活动。通过顶岗实践教师本人反馈自身教学有很大提升,特别是边实践、边顶岗的教师对教学效果的促进度较高,该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从临床中刚接触到的知识可及时、有效地应用到课堂中去,学生反映效果好,教学手段灵活,与临床结合紧密,学生受用度高。
3.3基础医学教师走向临床的考核模式
走向临床的考核模式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规范:
(1)临床实践的考勤管理通过医院与学校共同承担,并进行双向管理;
(2)实践能力和效果主要由医院方给出相应的评判标准,在实践完毕后作出相应的考核结论;
(3)学校结合医院给出的考核结论、综合表现及反哺理论教学的效果进行评分,评定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3个等次,根据学校相应制度给予一定奖惩。
3.4基础医学教师专业化与走向临床的联系
教师专业化理论认为,教师教育的本质不是简单地“重复”,而在于需要一定的“专业精神”、“专业理论”和“专业技巧”,并不断地进行改进、完善和创造。对基础医学教师而言,应着眼于进一步培养适应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潜能。医学教师的服务对象是人,在教学中既要求医学教师传授广博的医学基础专业知识,更要求他们遵循教育规律,讲求教学方法,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走向临床这一举措可极大丰富基础医学教师的临床医学知识素材,弥补了原先基础医学教师过于理论化的教学方式,教师专业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强化,真正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基础医学教师走向临床的另一个积极作用是能激发教师的科研思维火花,能推动更多、更好的科研项目的申报。只有基础与临床结合后才能使课题更具有经济与社会价值,进一步提升学校软实力,促进学校长远发展。
4走向临床后反哺理论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4.1反哺理论教学的手段与方式多样化
走向临床后基础医学教师接触的临床案例较多,可充分应用到教学中,如项目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类似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双语教学法等。以本校病理学教师为例,有2名教师参加了西南医院学年顶岗实践及6名教师参与了附属医院的边教学、边顶岗的实践活动。走向临床后教师收集了大量病例资料,初步具备了临床病理检查能力,能分析和诊断常见病理切片并报告结果。鉴于本校现阶段班级编制及学时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病理学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了类似PBL教学法,即应用教学思维,在课堂中引入了以问题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法,通过“分组思考、推荐汇报、总结归纳”等方式在学生中全面实施。根据实施后的效果反馈,学生普遍反映与传统教学法比较,新的教学法学习代入感更深,知识掌握得也更牢固。不同教学法实施要求比较。
4.2反哺理论教学采用“私人订制”形式
反哺理论教学体现了独特的“私人订制”形式,如本校中医康复专业《正常人体功能》的任课教师被安排在附属医院康复科进行了顶岗实践,实践后教师与中医康复理疗医生进行了亲密接触,了解了工作性质及常见病例和操作手法,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更能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岗位需求为导向,项目为引领,编写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等。这样形成了一整套为学生量身定制的教学资源系统,学生受益无穷,为《正常人体功能》的教学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优秀资源。今后,教师的教学将会事半功倍,学生在职业生涯中也能熟练掌握机体各部位结构与功能,能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增强了学生诊治疾病的信心。
4.3促进反哺理论教学的激励机制
为保障教师进入临床实践后反哺理论教学的积极性,应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及完善的政策支撑。可将实践后的效果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如转化为教学改革论文的数量及质量,应用于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及教学效果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考核结论为优秀者可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外出进修、学年考核、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
4.4反哺理论教学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