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工艺发展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在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较大提高,开始转向对精神生活的要求。剪纸艺术也有了新的材料和新的制作手段,同时也具有了新的设计理念,剪纸艺术作品不能只是停留在过去对幸福、平安的祈求上,而是要反映出艺术观念的时代性、作品的个性化特征和人文内涵,主张传统与现代兼容并蓄,从设计理念上反映出作品的艺术性、体现出形式美和独特的创意,展现出艺术与人的审美方式、艺术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创造出富有积极审美意识和人文价值的剪纸艺术作品。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装饰品,还要注重剪纸作品外在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的情感语言的有机结合以及剪纸内在的设计理念、文化蕴涵。
二、民间工艺思想内容的创新
民间工艺美术是从群众中来又到到群众中去的,现代社会的人们不会再去崇拜天地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剪纸艺术作品要在内容上表现出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以及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剪纸艺术的内容形式上。现在的人们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冲击,打破了过去审美情趣单一的局面,变的丰富多彩起来,在剪纸艺术的创作中,许多艺术专业出身的艺术家参与进来,这使得剪纸作品呈现出更多的表现内容、表现风格,以最大的限度去满足现代人们对审美趣味的多元化要求。
三、民间工艺艺术形式的创新
在这个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剪纸作品的制作同样也受到了各种艺术形式的影响。早起的剪纸作品,多数是单色剪纸,一般都是用剪刀剪和刀箭两种方法。剪刀剪的作品,在剪完后再拼接在一起,一般不超过八张;刀剪是将纸折成数叠,然后刻画图案,可以一次刻画多个剪纸图案。剪纸技法一般为阴刻、阳刻、阴阳混刻,起初的作品立体感较弱,大多数属于平面上的表达,艺术的表现形式不突出。如今,剪纸艺术作品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发展,突破原有的形态、色彩、技法等方面的限制,积极吸取借鉴其它民间工艺品的闪光点,在表现形式上追求新、奇、异,逐步发展为由数张纸通过累积、堆积形式,再加上剪、刻、染等技法制作而成,新的工艺技法为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在制作中,可以选择具有一定色彩、机理的纸张来进行创作,其立体感也在不断增强,产生了形式多样的新的审美感受,通过对传统工艺的发展,对设计理念的创新,逐步的设计出立体感较强的剪纸作品,甚至制作出了一些全立体的剪纸作品;另外,现在也可以通过机器进行作品创作,还可以通过借鉴、融汇其它民间工艺的技法,用现代装饰手法对剪纸艺术作品进行创新,使其更具艺术趣味、装饰性。
关键词:镇江民间工艺;政府扶持;产业集聚;市场化;品牌建设
镇江是一座集港口、工贸、旅游于一体的文化名城,拥有3500多年历史,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其中,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民间手工艺千姿百态、绚丽多彩。通过在镇江市各辖区进行的传统民间工艺品普查调研来看,本土民间工艺资源蕴藏十分丰富,展现着本地域民众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地域环境下所形成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是民众智慧的佐证。镇江地域民间工艺历史悠久,主要品种有:剪纸、面塑、竹编、石雕、挑花、正则绣、扎染画缋、烙铁画、瓷刻等。这些民间工艺品曾多次荣获国际、国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普查的辖区内民间技艺传承人中就有全国十大民间美术家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2名,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有8名。
当前,镇江民间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主要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及文化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扩张,地方本原文化遭到外来文化多样性冲击,有的传统工艺品因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改变而被淘汰;掌握一定传统艺术技能的民间艺人已为数不多,传承困难,一些传统民间绝技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民间工艺行业发展创新意识薄弱,地方民间工艺缺乏产业个性化规模运作:民间工艺行业亟待长远规范管理与保护;民间工艺发展资金短缺:民间工艺发展人才匮乏。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应当采取什么方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促进镇江民间工艺文化传承和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以选择以下发展措施:
一、地方政府要正确引导和扶持民间工艺的发展
民间艺术的发展遵循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作为地方政府,要想促进其发展,必须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其发展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对于民间工艺品的研究和生产要大力支持,给予多种名誉上的奖励,比如可以通过设立开发奖、市场开拓奖、理论研究奖、组织奖等进行引导,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同时要把民间工艺品的生产作为一个产业来培育,培养国家级的大师,提高名牌产品知名度,进而促进民间工艺在文化产业中的发展。
通过打造民间工艺亮点产业,实现区域文化产业与全国乃至世界接轨,通过实践,镇江市在此方面已取得了可喜尝试。去年,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组织了彩蛋、泥塑民间艺术家远赴德国曼哈姆市参加复活节期间的展销,富有东方神韵的镇江蛋雕艺术品《慈寿塔》、《昭关石塔》、《十二生肖》等几十个品种受到德国收藏爱好者的追捧,参展的140多件蛋雕艺术品供不应求。赚取了大笔外汇。而在德国欧洲第二大生态公园路易圣公园内举行的镇江民间泥塑艺术家葛志仲的泥塑展,带着东方特有的写意手法,为来宾现场惟妙惟肖地捏制了20多位德国名人的头像,直至镇江泥塑艺术家带去的5公斤上好的紫砂泥全部用完,德国艺术家同行们还仍意犹未尽,竞相购买。蛋雕和泥塑的热销,说明最具有本土文化特质的民间工艺品通过产品的周密研发、包装、推介就能顺利开辟国外文化消费市场。文化是互通的,通过与世界的文化交流,镇江民间工艺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前景越来越广阔。
有效的战略应能最大程度地利用业务优势和环境机会,在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中,地域民间工艺的特殊优势已经开始凸现,它的内在文化动力是最具爆发的生产力,因此,要深入生产性保护和生态保护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合理利用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通过生产性保护,将文化资源转为经济资源,开发具有传统特色的民间工艺文化创意产业。另~方面,作为镇江要立足“原生态”优势推动生态性保护,在保护中必须维护民间工艺资源“整体性”特征,基于其中的诸多要素存在于相互联系、作用、制约和促进的复杂关系链中,所以要全方位协调好产业集群的整体区位,引导好民间工艺资源的合理利用。
文化产业属于城市发展的软实力的范畴,而软实力要以硬实力为基础。它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抓住重点文化资源项目的保护性再生产,即是抓住了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从而带动了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耍创新思维更新观念.在破与立中,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确立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通过符合镇江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产业政策,培育一批富有活力。具有镇江特色的民间工艺文化产业集群,真正把镇江民间工艺资源潜力变成产业优势,形成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消费的互推互动,培育市场,激活消费,实现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和企业发展的双赢。政府要整合各方资源,为民间工艺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人才、政策法规等支持平台。
二、加大镇江民间工艺产业发展的投入
要积极探索建立稳定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采取划拨专项资金进行项目资助、贷款贴息、奖励等多种形式。确保地方财政对镇江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同时,要积极借鉴民间资本在其他产业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降低民间资本跨入门槛,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民间工艺的效益是多方位的,不能只看到它的经济效益,还要看到它的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消除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陈旧思想观念和体制弊端,不断完善优化地方民间工艺资源发展的决策,营造出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产业、出效益的发展氛围。
三、从艺术的角度解决民间工艺品的质量问题
产品占领市场的首要要素是质量,没有质量的产品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产品,这样的产品是没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民间工艺品也不例外,而且,质量要求更为特殊,为此,一是民间工艺品必须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品,其表现的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变异。即一方面要借鉴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作,比如镇江剪纸就可以吸收地域特色景观题材,如: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西津渡风景等,并把以此类题材制作的成品作为旅游纪念品销售,使民间工艺品的文化含量再为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吸收和借鉴国外文化,比如剪纸在图案设计上可以表现世界古典神话图腾,以加强国际民族文化的认同交流,同时外销产品要考虑世界各地的欣赏习惯和欣赏趣味。
四、积极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传统民间工艺品走进现代生活,必须与现代装饰结合起来,成为居家实用点缀,目前镇江丹阳的正则绣已有一些新的探索。如增加了特定背景的壁挂,使它成为装饰品进入家庭,使之实用化,深受人们喜爱。
要大力培育镇江民间工艺的特色企业。不论哪种工艺品都要有自己的特色,比如镇江扬中竹编在艺术手法上,编制有它与众不同的地方,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在特色上做文章。或在刀工上有突破。或在造型上有特长,形成自己独到的风格和流派,从而增加自己的艺术魅力。要以产品特色鲜明、基础条件较好、关联度大的民间工艺制作行业为重点,以资本资产为纽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培育镇江民间工艺的特色企业。
要积极促进民间工艺产业集群发展。按照民间工艺产业区域布局,重点抓好民间工艺项目产业集群的开发创意建设。并以此为中心,进一步抓紧建好特色民间工艺产业传习所及保护传承示范基地。
要注重打造特色民间工艺产业品牌。一方面,要加强网路资源共享及与媒体的合作宣传。进一步加大外延推介力度,建立专业化的科研信息机构。联合组建一批民间工艺产业教研基地。共同开发一批核心品牌项目。另一方面,要整合民间工艺精品资源,增强创新力和辐射力。可以通过专家的评价、大赛的评奖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树立品牌。同时对民间工艺家创造的品牌要注册商标,要申请专利,专利是走向世界的敲门砖.既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产品。避免抄袭,又要学会用专利打开国际市场。
五、加强民间工艺产品的生产管理
民间工艺品的生产企业,管理人员的水准要求高于一般企业。因为工艺品生产企业的管理人员既要懂艺术,又要懂市场。否则只懂市场,企业难以创新发展,只懂工艺艺术容易走入“象牙塔”。现在大多数厂长,虽对市场有所了解,但文化品位有限,所以很难开发出高品位的、适合市场需求的工艺品。因而生产企业非常需要一些既懂市场、又精艺术的人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
其次是要打破家庭作坊式生产,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多数民间工艺品生产企业都是一些散兵游勇式的个体生产厂家,缺少产业化管理,规模小,艺术人才单打独斗。形不成技术优势。面对当今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产品必须提高艺术品位。然而,目前的家庭作坊,足不出户,观念陈旧,保守的传艺思想,使他们只能重复过去,难以吸收到新东西,立足点低,进步困难,所以发展工艺品产业,必须走开放式发展路子,艺术与市场的研究至少需要两人以上的人才,互相切磋,所以企业要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集中人才进行开发。
六、坚持走市场化发展之路
现在的民间工艺品市场正从低谷中走向回升,其表现是:高档产品的出现和价格的回升。随着经济的复苏,艺术品市场已从前几年的成本销售,转向为高档次文化精品的走俏,所以企业要树立长远意识,加大技术、人才投入,克服短期行为。避免重复抄袭。
民间工艺品多用于馈赠。由于它大都出自民间艺人之手,属自产自销产品,所以消费也均在本地区,是过年过节、婚庆喜宴、庆典之日的一种增加喜庆氛围的装饰性手工艺品,由于当地的交通不便,市场局限,几乎所有的手工艺品在很少的范围内流通,其数量很少,有些则属季节性销售,如镇江丹徒挑花女红制品,多在农闲季节制作,为贴补家用销售,这种经济营销模式,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已无用武之地。所以民间工艺品未来的出路在于走进都市生活,走向正在兴起的现代经济大市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民间工艺品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在国际市场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镇江剪纸已在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看好,开发国际市场是它今后的又一发展出路。
民间工艺品市场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培育市场要选择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同时,民间工艺品的欣赏,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然而。现在的消费者,仅仅是个人喜欢,谈不上欣赏,所以导致消费市场混乱。可见,民间工艺品要走进千家万户,需要抓好大众文化的普及与提高,这就需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教育和培训,比如说,可以开展一些有关民间工艺品的艺术点评、具有艺术欣赏的广告宣传、艺术培训班等,更重要的是要在民间艺术产品的推介销售中,让全社会通过对民间艺术文化的认知,使其得以扶持和弘扬。
七、大力培育民间工艺人才
几年来,通过在全国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也再一次证明,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中所规定的保护措施中,重中之重强调的保护措施依然是为艺术遗产“项目的传承及相关活动提供必要条件”,要求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所有民间艺术遗产的保护都是以传承人带徒传艺活动的保护为核心的。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民间艺术后备人才是最有决定性意义的保护。应该全面地搜集本地民间艺人的资料,建立人才库。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表彰和奖励,如定期举行民间工艺活动或相关的竞赛,对优秀的民间工艺传人应给予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重点保护,政府或企业可设立类似“工艺创作设计室”的专门机构,集中地方上优秀艺人进行探讨和研究.为他们提供较好的工作条件。给民间工艺企业或家庭作坊予以经费补贴并提供优惠的政策.使他们得到应有的工作条件和社会地位、能制作出顶尖的民间工艺精品。
关键词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知识产权
重大的科学发现和产品的开发都离不开工艺技术,工艺创新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工艺创新大部分是在原有工艺技术基础上的革新改进、完善和提升;也包括新技术的创造,从无到有。从广义上说它与新产品的发明、新理论的创立、重大的科学发现一样都是创新,不过工艺创新的产生更多地取决于需求。
1工艺创新的内涵
技术创新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是指企业提供某种新产品或新服务,而工艺创新则是指企业采用某种方式对新产品及新服务进行生产、传输,主要是企业研究和采用新的或有重大改进的生产方式,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及能源消耗或改进现有产品生产,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产出的最大化的创新活动。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二者途径不同,方式也不一样。产品创新侧重于活动的结果而工艺创新侧重于活动的过程;产品创新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物质形态的产品上,而工艺创新的成果既可以渗透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中,还可以渗透在各种生产力要素的结合方式上,即诸多生产力要素的整合上。
根据产品创新决定工艺创新,但又受制于工艺环境的规律,从创新活动的源与时序着手,把工艺创新分为三个层次:
(1)源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工艺预创新。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未来产品型号发展必需的关键工艺;二是从技术发展趋势看必然要发展的技术(如CAD,CAPP,FMS,CMS)等;三是为提高产品技术水平而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工艺。其创新源是企业的发展战略,目的在于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为未来产品创新服务。
(2)源于产品创新的工艺实时创新。即产品研制阶段的工艺创新,其创新源于产品中当前产品设计投入生产的技术瓶颈,主要为正在研制的产品服务。这一阶段的工艺创新更多的利用现有技术进行二次开发。
(3)源于规模经济的批量工艺创新。即批量生产阶段的工艺创新,其创新源是规模经济,目的是使试制的产品达到批量生产的质量和效能的要求,其实质是科技成果的工程化。
2工艺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重视产品创新而忽视工艺创新的倾向和行为,不仅在我国,即使在发达国家中也普遍存在。这是一种同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相联系的现象。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早日进入市场取得较大经济利益,必然首先把资源投向产品创新,尤其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然而,过分注重产品创新而忽视工艺创新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首先是产品市场周期缩短,很多新产品上市后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因质量、性能、价格等问题被淘汰了,没有取得应有的效益。不断地转换产品也使企业成本增加。其次,最主要的负面影响是产品质量滑坡,能耗物耗居高不下,使企业效益滑坡。由于忽视工艺创新,某些进口商品一旦实行了进口替代,即国产化之后,质量明显下降,产品竞争能力降低,有的很快就退出了市场。因此工艺创新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2.1工艺创新是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
工艺技术水平不仅对企业的产品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影响着企业生产的物耗、能耗和效率。也就是说,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各种投入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变换效率,决定着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在企业工艺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尽管可以通过强化管理及其他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这种可能性是有限的。一定的工艺技术水平决定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大致区间,要持续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不断地开展工艺创新。
2.2工艺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及市场竞争力
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中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和交互性,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可以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并能更好地推动产品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实现产品创新效益。反之,如果工艺创新能力弱,企业生产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会导致企业产品创新因为生产工艺“瓶颈”而不能实现,或是因为效益差而缺乏应有的市场竞争力。例如,在医药生物技术领域,我国的上游基础研究可能仅比国际水平落后3~5年,在某些领域如转基因技术、干细胞技术等方面还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下游工艺水平却至少相差15年以上。上游研究成果转化为生物技术产品寥寥无几,据报道,两者的比例不超过0.5%。因此,工艺创新是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2.3工艺创新可以延长创新企业的领先时间
新产品是一把双刃的剑,一方面它开辟了新的市场,企业获得高额回报;另一方面也吸引着大批的模仿者。企业一般采用专利来抵御这种迅速的进攻,但专利的保护具有时间性,专利失效后,产品在市场上就不再具有垄断性。同时有些专利技术到技术商品化的过程所需时间很长(比如新药的研制),许多专利在新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期就已经失效。而工艺创新却可提供较为长期的保护。因为工艺创新企业的工艺过程比较复杂,生产效率较高,模仿者在短期内无法企及,客观上存在一个模仿的时滞,制造技术的扩散速度要比产品技术慢。3促进工艺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与国外贸易交流更加频繁,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不再局限于周边地区的国内企业,而是为数众多的外国或外地区的现代化企业,这些企业拥有的先进技术、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在此情况下,我国企业首先要进行观念创新,确立、增强工艺创新意识,充分认识到工艺创新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和时间上的紧迫性,重视、加强企业的工艺创新能力,以此来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工艺创新的资金投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有限的工艺创新资金的利用率。并且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除此之外,以下几点也是我们在促进工艺创新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3.1保持工艺创新的连续性
与产品创新相比,工艺创新通常不是通过一些重大的跳跃式步骤及突破式完成的,而是通过稳定连续的、渐进的创新完成。在工艺创新过程中,有时也有可能采取一些重大的变革步骤,如采用新的生产系统或改进组织的信息处理系统。但总的来说,企业长期成功的工艺创新来源于连续不断的渐进式变革。企业在工艺创新的过程中如果缺乏连续性和长期性视角,将最终导致企业所采用的工艺与企业的具体环境脱节,从而降低企业的总效率。
3.2注意区分工艺创新中的要素
与工艺创新相关的要素有两类:结构性要素和基础性要素。结构性要素包括一些具体的工艺要素:生产设施的数量、位置、尺寸、质量等;生产设备的类型和生产能力;生产工艺的基本组织形式;生产配套服务的状态,如水、电、排污设施等;外部供应和分销网络的状态。基础性要素主要包括:生产控制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生产流管理系统。同时基础性要素也包括人力资源方面的因素,生产人员的素质、年龄、经验等;生产任务的组织方式;不同职能部门的合作倾向;企业的沟通模式以及总体的控制和管理模式。最后,基础性要素还包括文化的因素,如生产部门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以及传统的行为模式。与前者相比,基础性要素略为抽象,但它对工艺创新同样具有很大的影响。把握这些要素对工艺创新过程的实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3注重工艺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
知识产权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它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之一。在工艺创新过程中将所产生的新技术、新方法采用专利的保护方式,而对于解决“瓶颈”问题的特殊方法则可以以技术秘密的方式加以保护。这种将工艺创新成果固定为知识产权资产的方式,一方面可将成果从隐性知识状态转化为显性知识状态,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形成排他占有权,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将人力资源中的个人知识资本转化为企业知识资本,促进企业对知识资本的更有效控制和利用,并可以减少由于人才流动带来的知识资本的损失。
3.4加强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组合
技术创新组合是20世纪80年代由浙江大学许庆瑞教授提出的。许多事例都说明单纯的产品创新难以长期维持其竞争效益,必须依靠工艺创新,在产品创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现有的工艺基础。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且产品技术与工艺技术呈交替式地发展。形成这种交替转换模式的基本原因就在于产品技术与工艺技术的演进之间存在依赖性和交互性。所以在技术创新的实施过程中要正确理解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相互作用,保证两者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3.5企业应从战略高度对工艺创新加强管理
当企业只着眼于短期的工艺应用,而对未来的工艺模式缺乏准备,会导致企业花费大量资金来发展先进的工艺系统,但最终却无法融入企业原有的生产系统的情况发生。而当工艺创新缺乏统一规划时,企业的产品将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由于这种不稳定性,企业可能将最终失去市场竞争优势。所以,工艺创新必须为企业的总体战略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晓朋.高技术企业应重视工艺创新[]J.科学管理研究,1997(5)
国际分工是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一国经济的内部分工就会超越国家界限,形成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没有国际分工就不会有国际贸易;另一方面,国际贸易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扩大而日益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把世界各个角落的国家卷入国际商品流通,使国际贸易成为一种经常的广泛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同期的工业增长速度。同时,国际贸易方式也日益多样化,由单纯的商品进出口发展到实行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出现了国际间的合资企业、合作经营、补偿贸易、加工贸易、国际租赁、技术转让等,使有形商品与技术转让结合起来,愈加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现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其特征为工农业的分工。第二个阶段出现在十九世纪后半期,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的特征是工业内部的“垂直分工”,也即工业内部在生产过程上相互连接的不同部门间的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进入第三阶段即制造业内部的“水平分工”阶段。“水平分工”就是同一部门内的国际分工。在同一部门内,将同一产品的零部件的生产或是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工艺过程分离开来,并将其分布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然后统一组装制成成品销往世界各地,如汽车制造业或飞机制造业内部的国际分工。出现制造业内部同一产业的国际分工的原因是战后科学技术的革新和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
加工贸易在性质上具有较多的“水平分工”成分。从加工贸易的定义可以看出,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而“水平分工”的实质就是将同一产品的零部件的生产,或不同生产工艺过程分布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然后统一组装制成成品。因此加工贸易方式是国际“水平分工”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当前,发展中国家通过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而发展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贸易是一种初级的“水平分工”模式,而现代迅速发展并成为趋势的高新技术加工贸易则属于一种高层次的“水平分工”。总之,加工贸易较多地体现了一种国际“水平分工”的特性。
二、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所谓产业内贸易,即一个国家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种产品,以及同种产品的中间产品(如零部件和元器件)参加国际贸易的现象。例如,日本出口丰田汽车到德国,同时进口德国的奔驰汽车,又如美国出口汽车零部件到日本,又从日本进口汽车的零部件。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日本本田汽车大量向日本出口,本田在美国的产量超过日本本土的产量。
二战后产业内贸易能够迅速发展,在贸易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首先是国际分工进入“水平分工”阶段的结果。正是由于“水平分工”,使得同一产品的不同零部件或不同的生产工艺过程分布在不同的国家生产,然后通过产业内贸易将零部件集中到一个或两个地方统一组装销售到世界各地。因此,“水平分工”的出现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其次,在制造业内部同一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投入的要素比例不同,从而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制造业内部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如生产零部件阶段和统一组装阶段,往往投入的要素比例不同。一般来说,生产零部件要求投入的资本较多,技术要求较高;而组装阶段,要求投入的劳动力较多,于是出现了同一产品不同生产阶段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国际分工。再次,战后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发展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劳动力工资上升较快,于是它们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以总部位于加州的罗技国际集团公司为例,它在苏州有一个工厂,每年向美国出口2000万只鼠标,在美国销售价40美元左右。其中罗技公司拿走8美元,批发、零售商拿走15美元,罗技的供应商(如摩托罗拉)拿走15美元,中国只赚3美元,而这笔钱还要负担工资、能源、运输和管理费用。罗技在加州的450个销售人员的收入总额,远远高于苏州工厂内4000名工人的工资。
加工贸易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产业内贸易。加工贸易是在二战后国际贸易呈现一系列新特点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产业内贸易就是国际贸易一系列新特点中的重要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贸易方式由过去主要使用本国相对便宜的要素资源直接出口最终产品的方式,逐渐向大量进口资本品、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然后再加工成成品出口的加工贸易方式转变。加工贸易方式成为产业内贸易赖以发展的重要保障。三、WTO对世界加工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WTO秉承了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并扩大了它的范围,主要内容有:无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削减并约束关税、取消数量限制等)、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鼓励经济改革和发展原则。WTO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和知识产权等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它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第一,关税大幅度下降,使发达国家的资本、商品、技术更容易进入其他国家市场,减少了跨国公司在外国进行加工贸易运营的成本。跨国公司可以在世界各地进行零配件的生产,然后通过国际贸易集中进行组装,使最终产品的成本达到最低,这对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第二,按照WTO的国民待遇原则,在一定的范围内,缔约国一方应使另一缔约国企业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企业同等的待遇,例如,各国不能强制让跨国公司使用当地的国产原料、零部件等,这就给跨国公司在各国开展加工贸易提供了便利,减少了政策上的障碍。
第三,WTO的透明度原则要求各成员国迅速公布有关对外贸易的各项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司法判决及其变动,以使其他成员国政府和贸易经营者熟悉,这使跨国公司能够更方便地获得信息,减少加工贸易经营的风险。
第四,世界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为加工贸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乌拉圭回合谈判将服务贸易列入谈判的范围内,使世界服务贸易包括通讯、运输、金融、保险、咨询、人员培训等迅速发展,这为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带来了诸多方便。
第五,乌拉圭回合的知识产权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法律的保障。世界加工贸易的正常发展离不开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WTO的知识产权协定下,各成员方能逐步改善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将极大地促进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四、跨国公司推动了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跨国公司投资区域的调整使各国参与加工贸易的竞争更加激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开始实行全球产业的整合。在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中,不同的生产环节所需要的要素投入是不同的,而不同国家要素的相对价格不同,这会促使跨国公司分解生产流程,将各环节分别放在成本最低的国家进行生产。跨国公司利用其巨大的资本优势和各国的低成本要素相互结合,实现企业经营的全球化战略。因此,它们将具备供求关系的上、下游产业分布在世界的不同地方,以相互利用优势,实现战略资源的真正共享。为此,在跨国公司的全球一体化投资中,选择在哪个国家进行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产品的生产的范围更大,这将导致各国参与加工贸易的竞争更加激烈。
生产国际化趋势的日益明显,跨国公司的公司内贸易主要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行的。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就是指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跨越国界的贸易活动。战后跨国公司实行全球战略和公司内部一体化,不仅促进了跨国公司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母公司通过向海外子公司出口中间投入品,然后再进口制成品或者通过从国外子公司进口上游产品再在母公司或其他国家的子公司加工成成品销往世界各地,由此可以降低外部市场造成的经营不确定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增强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实现其全球利益最大化。当前有跨国公司参与的国际贸易占全世界国际贸易的70%~80%,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特征的凸显,加工贸易已成为各国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的一种重要方式。一方面,加工贸易具有无税运营的特点,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各国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倍受跨国公司青睐;另一方面,以加工贸易方式介入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和投资门槛较低,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乐于接受的国际分工方式,发展中国家利用加工贸易加快了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的步伐。
新媒体环境下公益广告的机遇及其发展思考
上海交通大学牟慧玲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在整个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为广告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传播载体。公益广告作为宣传社会公共意识的重要工具,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是值得我们探究的。本文首先回顾了公益广告的概念和国内外的发展历程,重点是研究新媒体技术给广告业,特别是公益广告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战略机遇。通过对新媒体运用的实例和现状的分析,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公益广告的特点做了总结,对就优化对策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研究结论对促进公益广告的继续发展进步是很有益处的。
[关键词]新媒体公益广告
[Abstract]Withtheadvance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newmediaiswidelyusedintheaspectsofoursociety,whichmaketheadvertisingboomavailableasamoreeffectivevehicle.Beinganimportantvehicleofpropagandaonsocialcommonideology,thedevelopmentofpublicadvertisingundertheconditionofnewmediadeservesourresearch.Thisarticlefirstlyintroducestheconceptandhistoryathomeandabroadofpublicadvertising,andthemainbodyistostudythegreatchangesandstrategicopportunities.Bymeansoftheanalysisofrealexamplesandcurrentsituation,thisarticlegivesaconclusionofthecharacteristicsofpublicadvertising,andsomeadvicetomakepublicadvertisingmoreeffectiveandperfect.Theresearchconclusioncanbenefitthedevelopmentandprogressofpublicadvertising.
[KeyWords]newmediapublicadvertising
一、公益广告的界定和发展历程
1,公益公告的界定
公益广告是指为公众利益服务的,旨在以倡导或警示等方式传播公益观念,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非商业性广告。它本质上是广告主对社会的自觉奉献和无偿馈赠,所宣传的通常是能够代表多数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行为或观念。公益广告的主题总是围绕两个方面: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直以来,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作为并行的两种不同的广告形式,他们的发展并不平衡,商业广告是指为了赢得商业利益而在媒体上投放的广告。商业广告是一种纯商业行为,是一种以介绍产品、宣传企业、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和方式。现在我国处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对利益的追求反映在广告上就是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到广告在宣传知名度上的巨大作用,从而花很多的资金投放到商业广告上。而公益广告一直以来只能靠国家限定考核标准,来促进公益广告的制作。公益广告因此发展比较缓慢,形式也很单调。在商业广告不断增加和繁荣的背景下,商业广告也会带动公益广告的“境界”和创意的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公益广告因其长远而全面的影响,而越来越被企业关注。
2,国际和国内公益广告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公益广告在国外起源较早,最早见于美国、法国等全国性大电视网,如美国ABC和法国CANAL+。之后欧美一些跨国企业和机构也纷纷加入公益广告的制作和。现在欧美电视台播出的公益广告大多是由一些国际性或全国性组织、机构的,如国际红十字会、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全国健康协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就过大量公益广告。而一些大公司更是在商业广告的同时,不遗余力地制作公益广告。这些大公司敏锐地看到公益广告虽然不直接宣传自身产品,但可以突出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心,树立企业良好高尚的社会形象,并通过频繁的播出强化了企业的商标印象,所以实际上也起到了宣传自身的作用。
在我国,公益广告起步较晚,并且其形式简单,管理方式比较落后,受限制颇多。发展至今,各大城市的公共汽车、道路、显示屏、公共场所的公益广告已十分常见。媒体上的公益广告也迅速增加,电视广告发展是媒体中最快的,中央电视台的《广而告之》栏目开了中国电视台公益广告的先河。现在,几乎所有全国所有市级以上的电视台,都为公益广告的播出留出时间,以使公益广告传播至最广。
二、新媒体技术给广告业,特别是公益广告带来的机遇
(一)传统广告的载体与内容
报纸,广播,电视是公认的三大传统广告媒体。通过这三大媒体的广告是主要的传统媒体广告。传统媒体平台上的广告渊源已久,而公益广告自登上这些传统媒体之后,发展比较缓慢,又在覆盖域、到达率、注意率等参考指标上显现出一定的限制性。
而在广告发展之初,由于商业广告有可以看得见的商业利润可赚,所以广告行业对商业广告比较重视。公益广告在内容和形式上比较单一,其制作方也多数是国家政府部门或一些组织机构。其内容多是表现社会当时的一些宣传号召和公益活动,旨在唤起受众的社会意识,使受众对某一社会性问题引起关注,或规诫受众的行为,从而达到培养良好社会风气的目的。
(二)新媒体技术丰富了公益广告的内容与形式
我们现今所说的新媒体,是指建立在数字技术处理信息的基础之上的数字媒体。它除具有报纸、电视、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比如说,包括数字化、互联网、平台、编辑制作系统、信息集成界面、传播通道和接受终端等要素的网络媒体即是一种典型的新媒体。在这个新媒体发展日益迅猛的时代,广告也正经历着从传统媒介走向新媒介的转变历程。
随着现代新的电子、数字技术的发展,很多先进的技术被应用到传媒领域,从而赋予大众传媒新的展现形式。而广告的需要有适合投放的平台,所以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对广告行业的发展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网络公益广告:
网络从最初为学术科研服务的功能发展到现在,已越来越成为政府、机构、企业、个人共享信息和交流的平台。因此网络商业广告得以快速发展。公益广告最常见的是在电视上播出的,相比较这些媒体,网络因其点对点的服务,因此人们寄希望于网络广告不仅能告知信息,更能够参与到其中,产生购买行为或者参与行为。中国的网络广告从去1997年开始的,目前商业信息是网站主要的收入来源,网络公益广告在我国起步较晚,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伴随公益广告独有的使人信服的优势显现出来,网络公益广告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中国最初在网上公益广告的是网站,那时一则题为“珍爱生命,注意交通安全”广告,并在其后增添了许多倡议书的链接条,此举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影响。由此可见,互联网行业、企业主和广告行业也许可以从这个成功的公益广告的例子上看到公益广告的发展潜力。
目前使用互联网的人数日益增多,再加上互联网具有全球性、广泛性、实时交互性、一对一的针对性等特点,因此网络公益广告能够造成在社会上造成更大的影响。网络上的内容丰富多样,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这种丰富性来实现传播公益广告的目的。
(1)富媒体广告增强表现力和效果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以往那种单调的广告制作手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因为带宽的原因,网站的内容以文本和少量的低质量的GIF、JPG图片为主,我们通常所说的网络广告也主要是指Banner。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消费市场的成熟,出现了具备声音、图像、文字等多媒体组合的媒介形式,人们普遍把这些媒介形式的组合叫做富媒体(RichMedia),以此技术设计的广告叫做富媒体广告。中国的互动通公司就捕捉到了巨大的商机,目前全国各大网站的那些融合了声音、动态图片、FLASH、动画、视频、JAVA的广告,以各种各样得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这都是互动通公司的杰作。网络广告要想增添其表现力,依靠的就是这些复合型媒体。而目前网络广告用于商业的用途比较多,网络公益广告才刚刚起步。
互联网的多种媒体的联合使用使得网络公益广告在内容和形式上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如:按照承载形式可以分为:基于图像和动态图像的广告和基于文本链接的广告。前者又分为:网络最常见的旗帜广告和矩形广告,弹出式广告和浮动式广告;后者又分为搜索引擎广告、在线互动游戏广告、E-mail广告等。这样根据不同的分类,又可以做到有针对性地投放公益广告。CNNIC“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调查表明,上网用户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功能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电子邮件,而且其使用率高达85.6%。所以邮件投放公益广告因其不涉及商业利益,所以人们的排斥心理不会那么强。[1]
(2)网络个人平台承载广告信息
博克的风行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独特的现象,既然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那么如果在博客的页面上公益广告也不失为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现在,很多名人的博客,以及点击率高的草根博客的也都经常一些广告,人们在点击他们博客的时候,也可以看到这些页面上的广告信息。那么这一手法也可以应用到公益广告上来。博主们既享受到了网站提供的免费的平台,又通过接触公益广告而培养了一种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公共意识。
对于广告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而博客在我国的发展也越来越有蓬勃发展的势头,积极利用博客公益广告信息正是在新科技的条件下的一项很好的创新。同时,随着人们对新技术的使用,播客、电子杂志等个人表现自我的平台不断涌现,并日渐形成一种潮流,公益广告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2,户外公益广告:
户外广告的发展由来已久。户外广告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使用的第一种广告媒介,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刻在方尖塔上指引行人的象形文字。在户外潜在对象的住宅外到达他们的媒介--------如户外广告、公共汽车广告、出租车广告、地铁广告和站台广告,均属于户外媒介(out-of-homemedia)的范围。在国外,近5-10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最常见的是安装在屋顶上促销商品或服务,或表明经营场所的屋顶标牌(on-premise-sign)。[2]新技术的应用为户外广告增添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GPS技术的运用提高了生活效率
如今,户外广告公司可以利用精密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简称GPS),通过卫星技术找出某一指定路牌的确切经度和纬度。在桌面电脑装备了高级新软件之后,媒介采购员可以将上述信息与市场人口学特征以及客流统计数字结合起来,判断哪块路牌的位置最好。[3]
麻省理工学院的“实时罗马”项目就生动地描绘出罗马生活的三维图像。研究人员通过收集移动电话的信号和公共汽车与出租车的运行路线来实时反映罗马的社会生话。人们可以从这些信息中准确地了解到罗马人的生活,哪里是全城最热闹的露天咖啡馆,主要街道的交通情况如何,哪家博物馆的参观者最多,什么时间去古罗马大剧院最好。“实时罗马”项目对于控制交通和规划城市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许未来还要依靠它来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
“萨拉戈萨数字城”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们正在构思的新项目。这项研究把数字技术融入到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休闲娱乐等许多方面,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美好。另外,由于采用了GPS定位技术,萨拉戈萨人在城市中移动的过程中会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从而知道路况信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
(2)建筑表皮提供更多公共信息
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1992年透明媒体立面诞生,这是改变20世纪末建筑业的重要元素之一如今霓虹灯和大型电视屏幕已经成为纽约时报广场的象征。广场上安装的摄像头使人们能够随时体会到现代化的气息。
影片(迷失东京)的拍摄地日本东京涩谷区也是如此.这里的广告牌为寻常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变换楼字外观的颤色来提醒过敏体质的人,或反映城市的污染程度。
高楼大厦的外表能够成为广告、电视剧和新闻节目的展示平台,它们已经不再是传统概念上的“智能建筑”。它们已经不仅限于在某种具体刺激下自动发生变化,它们还能够将所有错综复杂的数据和看不见的信息转化成可感知的信号,并通过其敏感的外表显现出来。
(3)互动媒体构建电子触摸屏广告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渐渐难以适应信息实时、互动、快捷、全方位传播的要求。互动多媒体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电子多媒体作为一种崭新的资讯载体,集文字、图形、视频、声音、动画于一体,具有直观性强、容量大、操作简单等优点,而多媒体互动技术,则将人机交互变为现实,增强了广告的互动功能。
这种手指点取操作的准改制开始使用在信息查询(如工商、税务、电信等部门的办事指南)和银行的自动提款机(ATM机)上,但不久人们便发现了其独特的广告载体功能。现在,一些城市的街头景观小品、公共桌子都应用了电子触摸屏,给人们查找出行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另外,很多广告展示会上,电子触摸屏广告频频登场,如许多房地产公司把楼盘的广告以及具体的户型、地段、价位、物管、绿化、售楼信息展示在一台电子触摸屏上,供购房者随时查询。这种电子多媒体广告的程序设计现在大多采用链接式网页的形式,则可以联网使用且一举多用。[4]
3,移动电视等其他的广告平台
现代科技的进步,已经越来越考虑人们的切身需求,楼宇电视、公交车载移动电视、手机媒体等就是一批当之无愧新媒体先锋。新媒体的出现给广告商提供了商机和宣传表现的机会,可以说伴随着每一种新的媒体的出现,广告都会呈现新的表现形式。
对于楼宇电视、公交车载移动电视的出现场合,我们都知道是公共场合,那么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公共场合播放商业广告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比如在公交车上播放商业广告会被认为给乘车环境带来嘈杂之音等。所以公益广告此时便成为相对适合投放的对象,人们接触公益广告,正是与自己与社会息息相关的内容,心理自然容易承受。而伴随新的技术的出现。手机媒体也越来越向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而此时公益广告通过手机短信或者手机上网被用户接收,其效果要远远好于商业广告在用户中造成的影响。
三、新媒体环境下公益广告的特点及优化
1,更加彰显“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以上对新媒体环境下公益广告平台和相关内容形式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公益广告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更进一步利用公共资源为公众服务。不论是网络上出现的新的媒体技术,和多种多样的户外广告形式的出现,还是楼宇电视、手机上网等新的投放广告的渠道的增多,公益广告信息都越来越考虑公众的需要,以方便公众的工作、生活为目的,从而颠覆传统媒体上投放公益广告的形式,扩大了公益广告所宣传事情的知晓度和影响力。“科技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提倡的精神,而公益广告对人性的关注必将使它得到长足的稳健发展。
2,公益广告要与公共环境、城市形象相适应
优美的户外广告表现的是城市的窗口,能起到很好的修饰作用,给现代城市增加了亮丽和风彩。从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城市风格、建筑特色,使人们在交流信息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彰显一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户外广告在设计上应考虑色彩、线条、模式的合理性;材料和工上则应该考虑耐温差、抗老化、防腐蚀、易清洁等。另外,公共环境下的公益广告还应考虑安全因素,在公共场合客流量大,更是需要保障安全因素。
目前,我国的公益广告还存在一些与环境和城市整体形象不协调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专业户外广告制作在我国起步较晚,缺乏经验,在户外广告市场需求急剧膨胀的今天,户外广告的创意、设计、制作都面临着许多问题,我们应该更好地利用新技术的进步性,不断完善户外公益广告与城市形象和人们生活的协调性。目前已有专家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建设数字化城市,这可以说是一条新的城市发展思路。
3,突显商业化倾向,客观上有利于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纯粹的商业广告要想得到公众的认同已经越来越难。广告效果历来为商家所重视,而企业制作的商业广告如果得不到公众的信任和心理接受,那么就会产生一个全世界所有进行过广告投入的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那就是营销模式中ROI(ReturnonInvestment-“投资回报率”)普遍过低的情况。公益广告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拥有众多优势,而且广而告之的一般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所以较易于被公众接受。于是,很多企业注意到这一点,纷纷转变广告投入方式,转向投资制作公益广告。这种创新之举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而目前我国的公益广告大多数署有企业名称,不是国际通称的公益广告,于是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广告。虽然与国际通称的公益广告再内涵上有出入,但是我们国家的这种特殊的状况是应该鼓励的,这是目前探索出来的符合中国市场经济的最可行的广告制作途径。
在公益广告上的企业署名,是对企业最直接、最有效、最易行的回报方式。企业公益广告能够塑造企业形象,并通过体现社会责任感的公益广告来树立品牌,从而升华了企业形象,赋予企业形象必备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树立品牌效应,获取公众的情感支持,最终对背后的企业产品产生购买行为。
公益广告以往的资金不足的问题也因为企业投资而改变,企业的这种投资制作公益广告的行为能够为公益广告的制作带来大量的资金,从而新媒体技术可以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既促进了公益广告的效果,又真正做到了科技应用与普及。4,要注意新环境下公益广告运行机制的弊端
在公益广告的运行机制方面,我们看到了公益广告商业化的趋向带来的一系列新的广告面貌,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由此引发的公益广告的操作和管理方面的弊端。
目前,新媒体环境下,公益广告的管理机制的负责人仍然是政府,但是新技术的持有人是企业,而具体到负责公益广告的一系列具体操作和实施的任务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广告公司身上,所以这正是与我国公益广告发展势头不相协调的地方。在我国,各大媒体被迫承担公益广告的组织职能,造成了公益广告管理的虚化。
公共传播资源在我国还是一个没有被普遍知晓的概念,如很多人们并没有认识到高层建筑的表皮就是公共传播资源,并认为闪亮的电子显示屏播放商业广告并没有什么不合理。但是,公益广告形态的商业性与免费占有公共传播资源的矛盾已有发展扩大的趋势,这将对公益广告的健康发展是有害的。在经营的压力下,公益广告日益成为媒体吸引客户的商业资源,最终有可能导致企业与媒体合谋侵占公共传播资源。[5]
认识到我国公益广告制作和管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地根据我国的国情,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实施有利于公益广告长足发展的政策法规。同时,企业应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参与公益广告领域的相关事宜时把主要的目的放在宣传公益广告上,从长远来看,这样做对宣传企业的良好的形象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注释]
[1]《电子媒介广告》卢小雁张琦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83页
[2]《当代广告学(下册)》[美]威廉·阿伦斯WilliamF.Arens著丁俊杰程坪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第748-749页
[3]《当代广告学(下册)》[美]威廉·阿伦斯WilliamF.Arens著丁俊杰程坪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第756-757页
[4]《电子媒介广告》卢小雁张琦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96页
[5]/u/49836a36010009bj
[参考文献]
1,《电子媒介广告》[M].卢小雁张琦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2,《当代广告学(下册)》[M].[美]威廉·阿伦斯WilliamF.Arens著丁俊杰程坪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1.世界贸易发展趋势
1.1科技进步带动世界贸易持续增长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知识经济的到来,对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都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国际贸易也不例外正受到知识经济的巨大冲击。现行的许多国际贸易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经验和规则将被打破,新的理论和规则正在形成。交易关系的多变化、交易商品的无形化、交易载体的电子化正在形成。这将大大地促进世界贸易的持续增长。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近100倍。1997年世界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1万亿美元,占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强。据世界银行预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世界经济的增长,未来10年,世界商品贸易年均增长速度可达6%。2010年世界商品贸易额预计将超过20万亿美元。
1.2经济全球化
人类在经历了痛苦的交往之后,终于意识到全球合作的重要性。在进21世纪之际,世界科技正突飞猛进地发展,为人类实现全球合作提供了基础条件。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全球化市场经济已经形成。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在日益力。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经济和国际社会之外来寻求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一体化的实现,将促使资本、技术、信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消费在世界范围内自由选择。这样,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与消费可以达到有限资源的最佳配置,是人类的最佳选择。经济全球化将有力地推动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融合和产业结构调整。在这一进程中,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将发挥技术、贸易和投资的综合优势,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1.3贸易自由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贸易自由化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呼声和世界经济运行的主旋律。贸易自由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降低贸易保护水平和分散程度;二是改变并统一贸易保护形式,即从多种数量控制体制转变为单一关税控制体制。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一项基本原则。因为与非关税保护措施相比,关税措施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非歧视性,便于国际社会和贸易经营者辨析保护的程度。在肯定进口关税保护原则的前提下,世贸组织还主张逐步递减关税,简化贸易程序,加强各成员国的市场准入,以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这一目标计划已经具有具体的时间表并得到部分实施。因此,21世纪将会出现一个没有各种非关税壁垒,高度透明的低关税的国际贸易环境,从而大大降低国际贸易成本,提高公平竞争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贸易自由化。贸易的自由化可以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配置,将有利于世界分工和合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1.4贸易手段电子化
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革命以及国际互联网的形成,正在促进国际贸易手段的变革。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电子商务。它突破了传统贸易活动中物质、时间、空间对贸易双方的限制,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企业、海关、运输、金融、商检和税务等部门有机连接起来,实现从例览、洽谈、签约、交货到支付等全部或部分业务的自动化处理。这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贸易环境。卖方在网上标示自己商品的信息,买方在例览器上漫游标明购买意向;买卖双方在网上直接进行谈判签约并可以用信用卡、电子货币进行支付。电子商务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它大大简化了商品流通环节,提高了交易效率;可以方便地实现跨地区跨国界交易;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交易成本。电子商务正以其独特憋力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发展。
1996年全球电子贸易营业额为20亿~30亿美元,1997年增至150亿美元。目前,网上交易额正以每100天一倍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2年将达到3000亿美元的规模。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将在全球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以其技术和成本优势逐步取代常规商务作法。
1.5亚洲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中心
美国、欧盟和日本是当今世界贸易的三大中心,其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亚洲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正在逐步上升。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10个主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之和已经超过美国、欧盟(不计欧盟内部贸易)和日本。该地区被称为全球商务活动的第四个中心。据预测,这10个国家的贸易增长速度将远远高于美国、欧盟和日本。到2005年和2010年,亚洲这10国的进口额将分别达到1.94万亿美元和3.1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和欧盟,成为21世纪全球最大贸易中心。
1.6世界化工贸易格局
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化工贸易是仅次于汽车贸易的第二大贸易领域。1998年,世界化工进出口总额达到9990亿美元。欧盟、美国和日本是世界化工贸易三大霸主。近年来,美国和欧盟化工出口增速放慢,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而进口增速则在加快。这主要是一些传统的化工公司将注意力转向诸如生命科学一类的新领域。
欧盟建立后成了新的世界经济巨人。1998年欧盟化工进出口贸易总额5354.35亿美元(包括欧盟国家之间的贸易):进口2401.96亿美元,占世界化工进口总额的48.57%;出口2952.39亿美元,占世界化工出口总额的59.7%。其中,德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产品出口国,1998年出口额达到694亿美元,超过美国的出口额。
就单一国家而言,美国一直是世界化工贸易的第一大国。1998年美国化工进出口贸易总额:238.91亿美元。其中,进口546.21亿美元,占世界化工进口总额的11.05%;出口692.7亿美元,占世界化工出口总额的14.01%。
1998年日本化工进出口贸易总额480.71亿美元。其中,进口208.60亿美元,占世界化工进口总额的4.22%;出口272.11亿美元,占世界化工出口总额的5.5%。
我国化工进出口贸易虽然增长较快,但由于基数小,在世界化工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变化不大。我国的化工出口在世界化工贸易中的比重基本保持在2.5%~3.0%,化工进口比重为4.2%左右。
2.我国化工对外贸易概况
2.1化工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工对外贸易得到长足的发展。1999年全国石油和化工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00.55亿元,其中出口164.95亿元,进口335.60亿元,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的比重分别为13.88%,8.46%和20.24%。同年,化工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到394.46亿美元(出口144.24亿元,进口250.22亿元),相当于1980年化工进出口贸易额37.62亿美元的10.5倍。过去20年我国化工进出口贸易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17%。
在1995到1999年的五年中,尽管受到亚洲金融风波的影响,我国化工进出口贸易额仍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年均增长率达到了7.33%,快于同期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年平均增长6.45%的速度。
1999年化工产品出口额达到144.24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7.40%。五年问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58%,低于全国出口总额的年平均增长6.98%的速度。
1999年化工产品进口额达到250.22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15.09%。五年问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40%,远远快于全国进口总额的年平均增长5.85%的速度。
2.2化工出口产品结构变化明显
根据进出口数据分析,我国化工产品
进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80年代的资源型的出口产品结构过渡到了资想型产品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并重,技术密集型产品为补充的综合出口产品结构。在出口产品构成中,资源型产品一直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主要包括油品、无机化学品、有机化学品以及化学矿。劳动密集型产品胶鞋的出口从无到有,其出口额居各类化工出口产品的前列。橡胶及其制品的出口逐年增加,是增幅较明显的一个行业。以化学农药和生物化学品为代表的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的出口增长迅速。有机化工原料、染料和颜料的出口额也有明显的增长。这类产品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出口单价有所上升。但是,技术密集型出口产品的比例大小,我国化工产品出口增长方式仍然主要是依赖扩大数量的外延型增长方式。
在进口产品结构中,高分子聚合物、化肥和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一直是我国进口的三大类产品。近年来,除化肥进口有所下降以外,高分子聚合物和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的进口增长加快。
2.3化工进出口贸易主体已具雏形
目前,我国有2000多家化工企业的产品进入了国际市场,有300多家化工企业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产品出口到21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一批企业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有的已超过3000万美元。上海轮胎橡胶公司、吉化公司、青岛双星等一批骨干企业成为出口创汇大户。一批化工产品如硫化黑染料、钡盐、糖精钠、柠檬酸、苯甲酸钠等产品的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一半以上。还有一批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做出了规模效益,在国际市场上创出了知名品牌。青岛双星集团的双星鞋、广东中成的保险粉、苏州精细化工的糖精钠、安徽蚌埠的柠檬酸、新安集团的草甘磷等,是我国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新创名牌的杰出代表。化工自营进出口企业与专业外贸企业和三资企业一起,构成了我国化工对外贸易的三大主体。
3.我国化工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拨
3.1进出口贸易逆差局面未能改变
我国一直是化工产品净进口国。化工进出口贸易逆差占化工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虽然由改革开放初期的60%多下降到目前的20%左右,但近年来又有上升的趋势。随着进出口总额的增长,贸易逆差绝对值逐年增加。1999年我国化工贸易逆差达到:105.98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了62.64%。这主要是由于高分子聚合物、有机化工原料、化肥、化工机械等行业的贸易逆差仍然较大,高分子聚合物和有机化工原料等行业的贸易逆差增长较快。同时,造成我国化工贸易逆差,还有其内在原因:一是国内生产能力不足或是生产成本缺乏竞争性;二是我国化工产品在质量和品种上还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开放,化工产品的进口将会继续增加,化工贸易逆差局面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3.2出口产品缺乏市场竞争优势
我国出口化工产品主要是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和高能耗型产品。其本身的价值比较低,加之生产分散,供应混乱,管理不善,质量不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卖价一直很低,并且呈逐年下降之势。1999年我国出口了614万、无机化工产品,平均每吨价格只有370美元。同年,我国出口胶鞋24.8亿双,平均每双价格只有1.78美元。
目前,我国化工产品的精细化率还不高,只有40%左右,而发达国家则达到65%。因此,我国精细化工产品出口虽然有了较大的增长,但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还不明显。1999年农药出口14.73万吨,创汇4.40亿美元,平均单价不到3000美元/t;而同年进口农药4.77万t,用汇2.42亿美元,平均单价为5000美元,是出口单价的1.67倍。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精细化工产品缺乏独创性,或者只是传统的低附加值的产品。同时,以发达国家为基础的跨国公司,以其技术、贸易和投资的综合优势,占领着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使我国化工对外贸易面临极大的挑战。
3.3出口市场秩序混乱
化学工业是一个多品种的行业,许多产品产量小,生产企业多。绝大多数产品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生产过剩,使国内市场长期严重供过于求,给我国化工产品出口市场造成很大的压力。同时,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有力地推动了化工对外贸易的增长。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刚刚建立,许多配套改革尚未完善,又由于企业缺乏外贸人才和经验,因而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多头对外,力量分散;低价销售,自相残杀;鱼目混珠,无序竞争。这不仅使我国化工对外贸易损失巨大,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形象。
4.我国化工对外贸易应采取的对策
进入21世纪,我国即将跨进世贸组织的大门,这为我国化工对外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我们应抓住这一机遇,调整产品结构,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壮大竞争主体,更新经营理念,推动我国化工对外贸易的发展。
4.1积极调整化工出口产品结构
产品结构的调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只要市场有竞争,就存在产品结构调整的问题。即使是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也在加速调整产品结构。我国化工出口产品结构正在摆脱资源型结构的阴影。近年来,资源型产品出口的比例虽然较大,但增长平缓,有的还出现负增长。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继续发展,企业将越来越注重产品的深加工。因此,这类产品占出口额的比例将会逐步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工资有了较大的增长,从而使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性与以前相比有所削弱,市场的动荡性也在加剧。但是,我国毕竟是世界人口大国,劳动力的极大过剩仍将使我国在世界市场上保持长期的劳动力优势。同时,以橡胶制品和胶鞋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中国制造的品牌正在发挥积极的效应。因此,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近20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化工行业人才辈出,科研开发力量得到加强,技术开发速度大大加快。同时,随着化工企业改革逐步深入,化工产品结构正在发生改变,技术密集型的化工产品具有快速增长的机会,其出口份额将逐步增大。面对新的机遇,我们的企业要积极调整化工出口产品结构,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改善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努力实现出口由数量型增长为主,向质量、效益型增长为主的方向转变。
4.2深化化工外贸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早在80年代,就打破了在长期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外贸高度垄断的局面,一批大型国有企业获得了自营外贸经营权,成为对外贸易的主体。近年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1998年10月,我国颁布实行了《赋予私营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进出口权的暂行规定》;1999年初,国家对大型国企的进出口权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从而形成了大型国有外贸企业、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和三资企业为主体的对外贸易格局。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外贸进出口权必将进一步放开,将有更多的企业有权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这会有利于我国化工产品的出口,但必须尽快解决和避免出现的种种问题。对外贸易企业要承认这样的现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了解市场、拥有客户以及进出口特权的优势将逐渐丧失。生产企业也要看到独自闯荡市场的风险。我国的外贸体制应当在继续放开的前提下,由市场引导逐步走向理性化的相对垄断。
4.3壮大竞争主体,提高竞争能力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实力强大的企业才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发达国家正是依靠一批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抢占国际市场的。据统计,目前世界跨国公司总数约为5万多家,占世界企业总数的:1%,但其贸易额却约占世界贸易
总额的2/3,控制着国际生产和全球贸易。由此可见,当今世界贸易的主体是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如杜邦公司一家在我国销售的钛白粉就有5万t之巨,占我国进口量的一半;而我国4万t。钛白粉的出口却有上百家企业在经营。
近年来,我国化工企业实力得到加强,部分产品在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方面不仅在国内占居领先地位,而且成为出口创汇大户。他们的自营进出口业绩已非一般外贸公司可比。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化工企业还非常脆弱。就销售额而言,只是稍强于世界第一大化工公司。然而,我们却有成千个生产企业,难于在国际市场上与跨国公司相抗衡。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壮大我们的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要提高竞争力。一是要提高企业的实力,生产向优势企业靠拢,产品向名牌企业集中。企业的集团化,生产的集中化,是提高我国化工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主要途径。二是要利用好外贸窗口。我国外贸企业在对外贸易的历史上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外贸权的放宽并不等于外贸企业的过时。外贸企业在市场形象、外贸人才、市场信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一些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仔细分析自己的实力,若无独立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就应采纳制,与外贸企业合作,联手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实体。
4.4更新外贸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的市场营销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化工企业意识到做市场与做买卖的极大不同。做买卖只顾买入的成本和卖出的利润,投机性强,有利润就做,没有利润就可以放弃,不会有明显的经济损失和风险,缺乏长远打算。但生产企业则不同。不管市场风云如何变化,企业的生产不可一日放弃。因此,必须从长计议,建立新的市场观念。
首先,要重视市场调研。我们的企业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重生产、轻市场的思维习惯。一谈及企业的发展,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投入巨资建设生产装置,很少去考虑投资前要进行市场调研。市场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只有很好地勘探和有效地利用,才能长期受益。市场同时也是一部机器,你只有慷慨地投入,它才能有效地运转。因此,我们的企业应当注重对国际市场的研究,要了解自己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过去,清楚它的现在,掌握它的未来。
其次,要讲究市场策略。我们的不少企业毫无营销策略可言,常常由于经营业绩不佳而、“人穷志短”,不分市场对象是谁,有奶便是娘。因此自己与自己竞争的自杀现象时有发生。市场犹如战场,只有深谋远虑,才能百战百胜。要在市场上取胜,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市场营销策略。一个好的营销策略,要处理好供应商与用户之间的利益关系,与用户建立利益的共同体;要处理好短期贸易和长期业务之间的关系,做到有取有舍;要建设长期稳定的市场网络,决不可朝三暮四。
第三,要按市场需求定价。由于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我们的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往往以低价为手段,中国货便宜已是世人公认的。这不仅使我们的企业没有从国际市场上拿回我们应该得到的财富,反而有时会落得一个倾销的罪名。这种现象在技术含量高的精细化工行业极为常见。不管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还是精细化工产品,高附加值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因此,精细化工产品的定价要体现产品的技术含量。如果忽视技术的价值,我们就无法完成技术开发的再生产,终将失去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当我们谈到跨国公司在R&D方面的巨大投入时无不感到羡慕。但细细想来,其开发研究的巨大投入实际上就来自产品的销售利润。这种高投入、高回报的良性循环,应当成为我们化工企业的营销理念。因此,价格的确定不能仅仅以自己的生产成本为依据,要考虑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水平,甚至要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和变化着的国际形势来不断地调整我们的产品价格。
第四,保持供求平衡。进入新的世纪,那种让生产者高枕无忧,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卖方市场时代一去不复返。以生产过剩、市场疲软为特征的买方市场似乎与新时代的步伐很不协调。究其原因,就是在世界化工巨头们纷纷兼并联合的热潮中,我们却在进行着一场化工生产的人民战争,化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高速发展,无效劳动随处可见,市场供求严重失衡。其实,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也也不难。物以稀为贵。限制生产、控制总量是治理市场疲软的一剂灵丹妙药。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纺织行业砸锭的气魄,要有煤炭行业关闭小煤窑的决心,来整顿我们的化工企业,保持市场的基本平衡,以市场饥饿理论来恢复市场的元气。
4.5培养外贸人才、建立营销队伍
市场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竞争。综观跨国公司国际营销的做法,一是营销队伍规模大。一般都有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分布于全球市场的每个角落,有的公司全球销售人员甚至超过生产人员。二是销售人员素质高。一般都是具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的高级人才从事销售工作。显而易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建立国际市场营销队伍,是我们的化工企业在新世纪面临的艰巨任务。首先要象重视化工生产一样,重视市场营销队伍的建设。要舍得投入足够的人力,从事国际市场营销,从坐守家门到走出国门打市场。其次,要着手培养和选拔适合市场竞争要求的复合型外贸人才。一名合格的外贸人才,除具有基本素质以外,还须有三个突出的素质:一是广博的专业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精细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外贸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熟悉产品的性能,了解产品的用途,能解答用户的问题,发现新的市场机会。二是扎实的外语基础。对外交流障碍是许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外贸人员的外语能力在满足基本交流的基础上,还要有了解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能力,真正融人当地市场。三是较强的外贸能力,在新的世界贸易环境下,外贸人员不仅要有基本的外贸技能,还要及时掌握新的贸易规则和手段。
4.6积极融入世贸组织
1.1经济总量偏小2013年,湖南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全国的3%,不到全国排名第一省份的1/5;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全国的4%,不到全国排名第一省份的1/4。
1.2企业规模小湖南医药食品企业散小差的问题比较突出,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最大的医药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仅19.8亿元,不到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1/20;最大的食品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亿元,不到河南双汇的1/4。
1.3产品结构不优医药单品种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仅占全省生产品种数量的1.2%,最大的仅7亿元,而周边省份均有多个过8亿元的单品种。食品方面,省内传统小品牌产品多,缺乏像双汇、三全、思念等单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的大品牌、好品牌。
1.4资源转化率低湖南中药材总蕴藏量排名全国第2位,生猪出栏排名全国第1位,但现代中药和肉类加工产值却分别排名全国第8位和第12位,资源加工转化能力与丰富的资源优势很不相称。
1.5研发投入低2013年,全省规模医药、食品工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分别为11.7亿元和33.2亿元,分别仅占医药、食品主营业务收入的1.8%和0.9%。以上这些问题进一步凸显了湖南医药食品工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推进湖南医药食品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湖南医药食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到2015年,力争规模医药工业实现总产值1200亿元,年均增长25%;培育形成2家产值过50亿元、10家产值过20亿元、15~20家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10位。力争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不含烟草)实现总产值60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打造产值过500亿元食品产业集群3个,其中千亿食品产业集群1个;培育形成2~3家产值过100亿元、3~5家产值过50亿元、50~60家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整体实力跻身全国10强。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湖南医药食品工业经济发展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紧紧围绕“四化两型”战略,加快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做大特色优势产业,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为保障,大力推进医药食品工业大产业、大集群、大项目、大企业、大品牌建设,进一步增强医药食品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1加快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发展质量
2.1.1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发挥医药食品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重点支持食品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和培育壮大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改造项目;加强医药食品重点项目调度,建立医药食品“四千工程”项目库并加强管理,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内各类专项资金支持。
2.1.2推进技术创新推进医药食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构筑产学研战略联盟,积极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强医药食品技术研发、检测、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特色鲜明的产业服务支撑体系。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研发和转化步伐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夯实医药食品企业核心竞争力。
2.1.3推进“两化”融合引导医药食品工业园区申报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支持符合条件的食品企业纳入湖南中小企业信息化试点,鼓励条件较好的医药食品企业申报国家“两化”融合项目,加速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医药食品产业。
2.2加速产业集聚,转变产业发展模式
2.2.1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以“四千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医药食品产业集群核心骨干企业为重点,突出重大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千金药业、唐人神等一批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省内外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现整合资源,组建企业集团,打造医药食品行业旗舰。
2.2.2促进品牌整合优化认真做好医药食品湖南名牌产品的评审和中国驰名商标、湖南省著名商标的推荐工作,培育创建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特色品牌和享誉国外的知名品牌。树立大品牌、大发展的观念,协同有关部门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力争在优势子行业形成强大优势品牌,提高湖南医药食品品牌扩张力,发挥品牌规模效应。
2.2.3支持产业集聚发展立足区域资源优势,重点培育长沙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常德粮油水产品加工等医药食品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岳阳千亿食品产业集群。抓好一批医药食品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引导和支持中小医药食品企业向园区(基地)集聚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医药食品产业,实现“一县一品”、“一品一特”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特色发展步伐。
2.3加大政策扶持,强化产业宏观调控
2.3.1抓好规划制定与实施在认真组织实施《湖南省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湖南省医药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划要求,抓紧研究制定“十三五”湖南医药食品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和目标及工作措施,引领湖南医药食品产业科学发展。
2.3.2抓好政策出台与落实进一步贯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食品产业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信委《关于加快推进食品医药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协调落实加快医药食品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信贷等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和推进医药食品产业加快发展。
2.3.3争取国家、省大力支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两化”融合、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食品诚信体系建设、中药材扶持项目等重点,加强与工信部联系,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要抓住湖南打造产业发展多点支撑格局的机遇,积极争取各部门大力支持,努力将医药食品产业打造成为全省工业经济重要支撑点。
2.4加强协同配合,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2.4.1做好食品诚信建设协同推进工作认真总结湖南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按照坚持政府部门协同推动、行业协会组织实施、企业积极参与的原则,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和省市上下联动,督促食品工业企业主动加强企业内部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切实提高质量诚信保障能力。
2.4.2做好运行监测协调服务工作健全医药食品行业统计调度体系,实行医药食品“四千工程”项目和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联系制度,抓好跟踪调度和监测分析。加强医药食品工业经济运行形势研判,注重发展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2.4.3做好产业发展协调服务工作一方面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医疗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积极采购符合要求的本省药品,提高本省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要重点协调省财政厅、省国税局扩大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范围,解决食品部分行业存在的农产品增值税“高征抵扣”、企业税负不合理问题。此外,还要围绕医药食品工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促进医药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结语
1.1“炼化一体化”百万吨乙烯基地崛起炼化一体化已成为全球乙烯工业发展主流,炼油与化工是关联最密切的业务,两者结合可以在资源配置,优化互用各种物流,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降低固定资产费用,节省储运系列投资,共享公用工程和环保系统,从而实现炼厂与化工厂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据美国斯坦福咨询公司(SRI)对燃料型炼油厂和一体炼厂两种模式效益分析,在一定的原油价格范围内,一体化厂的全投资收益率比燃料型炼厂高10%以上,且随原油价格的升高,两者收益率差距更大,一体化炼厂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目前,我国已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建成了一批大型炼油化工一体化企业,其中包括镇海炼化、福建炼化、天津石化炼化一体化基地,据悉,中国石化75%的炼油能力、90%以上的乙烯生产能力集中在这三大地区,为原料的优化配置、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乙烯行业“十二五”规划》,我国将继续做大做强这三大地区石化产业群,改造提升东北地区乙烯工业,同时建设中西部乙烯基地,进一步优化乙烯布局[2]。长三角地区以上海、南京、宁波为中心,形成3~4个产能超200万t/a的乙烯生产基地,其乙烯合计产能将占全国总产能的35%以上;珠三角地区将加快茂名、惠州、湛江、揭阳等地中资或中外合资项目的建设,重点发展下游的优势产品和特色、高附加值的衍生物产品;环渤海湾地区以京津唐和抚顺为中心,布局大型乙烯装置;中西部地区则配合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在兰州、成都、武汉、独山子等地形成4个乙烯基地。“十二五”期间,全国炼油企业平均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使我国乙烯工业向“炼油-乙烯-芳烃-高端产品”深度集成的一体化模式发展成为可能。
1.2重大装备国产化2007年4月,国家发改委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石化装备国产化的实施方案(讨论稿)》,为石化装备国产化设定了百万吨级乙烯及深加工设备成套装备的国产化率不低于75%[7-8]。在“十一五”期间,百万吨乙烯装置中最关键、最难国产化的核心设备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制冷压缩机和乙烯压缩机均已实现了国产化[6]。例如[6-10]:天津百万吨乙烯工程中,作为核心装备的裂解气压缩机和冷箱首次由国内厂家制造,乙烯装备的国产化率达到78%,主要设备1775台(套),引进设备仅为212台(套),其余均为国内采购。在茂名乙烯技术改造中,实现了大型裂解气压缩机和冷箱等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总共510台设备中448台是国内制造,国产化率达87.8%,首创使用国内技术和设备国产化的最高记录。镇海炼化百万吨乙烯工程实现了三大核心机组之一的丙烯制冷压缩机的首台国产化,整个工程共有13台套大型设备被列为国家重大设备国产化攻关和重点推广应用项目,均实现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安装,有力地推动了国内装备制造业水平提升。抚顺石化80万t/a乙烯建设中,装置国产化率达72%,装置采用的乙烯压缩机组由沈鼓集团提供,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百万吨乙烯装置用乙烯压缩机组。通过自主创新和合作开发,我国石化已具备了采用自主技术建设百万吨级乙烯装置的能力。据不完全统计,依托石化企业工程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中国石化研制和推广应用了重大国产化设备达2000多套。其关键设备乙烯裂解炉及其急冷锅炉、大型乙烯裂解、各种低温泵、高压板翅式换热器(冷箱)、大型乙烯球罐、聚丙烯反应器以及大型双螺杆造粒机组等相继研制成功。石化大型装备的国产化,有力推动了石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产品结构调整,增强了中国石化装备工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2中国乙烯工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1原料应向多元化发展乙烯原料是影响乙烯成本的重要因素。在乙烯生产中,原料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高达70%~75%[1],以石脑油为原料时更是高达80%~90%[3]。目前,我国生产乙烯的原料主要是石脑油,石脑油是炼油工业的产品,其产量受到炼油工业的制约。目前我国70%左右的原油用于成品油(汽、煤、柴油)生产。2013年我国进口原油2.8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达57.3%[1]。随着经济发展,未来我国乙烯原料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预计2015年我国乙烯产量将达到2383.5万t,需要石脑油7000万t,如果再考虑其他生产对石脑油的需求,国内石脑油的缺口将更大。资源不足将限制我国乙烯工业的发展。因此,应加大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实现乙烯原料向轻质化、多元化发展战略。另外,还要加快开发新的乙烯生产路线,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发并应用了多种原料制烯烃技术,包括MTO/MTP、CPP、丙烷脱氢等技术。未来几年是我国煤制烯烃/MTO生产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目前建成在建的煤制烯烃/MTO项目包括宁波禾元化学30万t/a、浙江兴兴新能源30万t/a、华能呼伦贝尔30万t/a、青海庆华30万t/a、中国石化鹤壁30万t/a,山西焦化30万t/a、陕西神木化工30万t/a等。但考虑到煤制烯烃项目的庞大投资和巨大的耗水量问题,未来真正能够建成的项目要少于规划项目。所以应加快页岩气开发,积极发展天然气制乙烯工艺。2.2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竞争力我国乙烯生产装置规模已经有较大提高,但与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国产能低于50万t/a装置多达17套(其中1套已经停产),全球范围内规划建设的超大型乙烯装置产能可达150万t/a,一些公司还在研究180万t/a乙烯装置的可能性,沙特阿拉伯、北美地区及新加坡的乙烯装置平均规模均在我国之上。因此借鉴世界乙烯工业发展规律,我国乙烯工业规模适宜在80~130万t/a,建设规模根据市场、原料及其他建厂条件而定。同时应当关闭规模小、能耗高、技术落后、经济效益差的装置,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出发,实现乙烯规模大型化。
2.3技术有待提高目前我国乙烯装置国产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技术差距,可靠性和稳定性不高,专业化和系列化程度较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还跟不上石化技术发展及装备大型化的要求;对引进技术装备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力度不够,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缺乏;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发能力薄弱;技术准备和储备不足;装备制造企业与工艺开发的合作机制尚未建立,不适应世界石化装备机电一体化和信息化的要求与步伐。我国石化装备产业应在重大装备上实现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的突破,着力提高我国石化行业重大装备国产化水平。国内乙烯工业总体物料消耗较高,应加大开发引进先进的裂解技术和分离技术。但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是要加快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石化工业长期立足在引进技术的基点上是难以使竞争力有较快的提高,研究开发经费不足是难以进入开发创新之路的主要原因,目前化学工业的科研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不足1%,低于有关制造业的投入水平,与发达国家2.2%的水平更有较大差距,尚属于技术引进和应用层次。
2.4布局分散需集中目前,我国已建成的乙烯工业装置分布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而拟建和已建的乙烯装置更是几乎覆盖全国。单辽宁一个省,已建和拟建装置也分散在辽阳、盘锦、抚顺、大连几处。弊病明显:1)加大了投资。如上海赛科90万t/a乙烯工程建在化工区内,有公用工程体系等一系列公用和辅助设施可以依托共享,每万吨乙烯产能工程总投资为2.49亿元,而广东惠州80万t/a乙烯由于是单独配套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等,每万吨乙烯产能工程总投资比上海赛科高出2.13亿元。2)公用工程投资重复浪费。以60万t/a乙烯装置工程计,美国的罐区、码头等公用工程占整个工程的20%,而我国则占40%~50%,即其中有近20%部分要重复。3)加大了污染风险。目前我国主要港口几乎都有炼油装置,单是治理渗油漏油一项造成的污染就是一大难题。在缺水地区及长江、黄河中上游的水源地布建大型化工联合装置,将会造成当地生态恶化及生存危害。世界上乙烯装置的建设是以集中建设为主,如美国约有2/3的乙烯装置建在德克萨斯州,主要集中在墨西哥湾。比利时乙烯装置全部建设在安特卫普,日本乙烯大部分集中在东京湾,新加坡集中在裕廊岛,韩国集中在蔚山附近。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要重视布局,提高集中度,结合我国市场、资源等条件,应集中在沿海地区布置4~5点,如镇海、金山湾、湄洲湾、连云港、天津、青岛、大连等地。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建设1~2个高度集中的石化基地。为了扼制目前过于分散的建设状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国家应统一规划,对乙烯工业严格执行准入制度:1)乙烯项目建设要符合产业布局和“基地化、大型化”的发展要求;2)新建项目原则上要依托现有大型炼油企业,实行炼油化工一体化。乙烯项目业主原料自给能力必须达到75%以上。3)新建乙烯项目单线规模达到80万t/a级以上,而且乙烯下游石化装置也应具有世界级经济规模。
2.5其他我国市场尤其是下游乙烯产品的进口量非常大,我国乙烯下游产品品种单一,特殊品种依赖于进口,未来我国乙烯建设和发展将注重调整下游衍生产品结构,要更好利用我国以石脑油作为乙烯主要原料带来的副产品和下游衍生物多、附加值高、增值空间大、可供选择产品组合多的有利之处,多生产高附加值、高档产品,以及差别化、功能化产品,更好地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促进产品升级,努力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
3结束语
中国古代的神农尝百草(《淮南子•修务训》)使人们认识到某些植物的汤液对疾病有治疗作用。这便是人类医学科学的开端——中药的重要起源。从中国的商代以后汤液成为中药的主要剂型。然而,草药虽然能够治病,但并不能延长人的寿命。而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皇希望长生不老,永远处于统治地位。因此,自战国以来,在中国历代皇帝的支持下,便产生了一个长期繁荣不衰的职业——炼丹。起源于道家学派的炼丹家相信,只有自身不腐败的药物才能使人长生不老,青春永驻。当时,人们所用的草药当然做不到这一点,惟有金石能充当这一角色。
我国晋代著名的道教学者、炼丹家和医药学家葛洪(公元284~354年)所著的《抱扑子•内篇》金丹卷中就明确记载:草木之药“煮之则烂,埋之则腐”,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这就是说,用中草药炼丹是不行的,因为它们容易腐烂。而朱砂加热后可变成水银和硫磺,反过来水银与硫磺在冷却的条件之下又可转变为朱砂。因此,服用朱砂炼制的丹药,人的生命就像朱砂与水银能互变那样,往返循环,生生不息。并把丹砂(HgS)称为长生不老药的极品。这是丹砂与水银、硫磺进行可逆化学反应的最早的明确记录。这一反应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化学。例如:当水银温度计打碎了之后,洒落在地面的水银容易蒸发,而以蒸汽的形式被人所呼吸,从而引起汞中毒。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在水银上面撒一些硫磺,使之变为HgS,而HgS在常温下是没有挥发性的。有“药王”之称的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公元581~682年)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炼丹大师。他在炼丹过程中发现了黑火药,在其著作《伏硫磺法》中记载了黑火药的配方:两份硝石+三份碳+一分硫。这三种物质一旦发生化学反应,就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气体,从而产生爆炸。这就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这一技术直到公元8世纪才传到阿拉伯。阿拉伯人把硝石称为“中国雪”,而波斯人(今伊朗人)则称其为“中国盐”。虽然炼丹家们寻找长生不老药的梦想最终破灭,但却在炼丹的过程中创造了很多有趣的新方法和新物质,例如淮南王刘安在组织其门客炼丹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豆腐,而被称为豆腐的鼻祖,也把自己造就成了化学家。正因为如此,英国自然科技史专家李约瑟(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根据中国古代在炼丹术等方面的成就,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医药化学源于中国”的论断,认为“整个化学的最重要的根源之一,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出去的”。到了16世纪初,药物化学家的奠基者、瑞士科学家巴拉塞尔士首先把矿物质作为药物使用,提出化学的目的是制造药剂。他认为有病就是缺盐、水银和硫磺这三种要素之一(分别比作为肉体、灵魂、精神)。为了治病就要服用所缺的要素。而为了获得能够治疗疾病的药物,必然要进行化学实验,因此,在这些实验过程中,人们便发现了硝酸、盐酸、硫酸、氨和矾等化合物,也产生了元素、化合物、化学试剂等概念,从而推动了化学的发展。
2化学的发展对医学所做的贡献
巴拉塞尔士作为医学的改革者,极力反对伽仑及阿维森纳的学说,并引导人们注意到化学对医学及药学的莫大用处。他的这种主张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而逐渐被证实。随着唯物主义哲学和化学的发展,人们坚信能够治病的这些植物中肯定存在着内在的物质基础。结果在19世纪初,化学家们从药用植物中寻找到了具有药用价值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例如:1763年,爱德华•斯通(EdwardStone)在伦敦皇家学会宣读了题为“关于柳树皮治愈寒颤病成功的报告”。1828年,法国药剂师亨利•勒鲁克斯(HenriLeroux)与意大利化学家拉斐尔•皮里亚(RaffaelePiria)利用化学手段从柳树皮中提纯出了其有效成分水杨酸,化学名是邻羟基苯甲酸。1860年,德国拜尔公司化学家赫尔曼•科尔贝(HermanKolbe)成功实现了水杨酸的人工合成。但是水杨酸对口腔、食道和胃壁的黏膜有严重的刺激作用,从而使其在医学应用中受到了严重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化学家们首先想到的是将其改为酸性较小的钠盐(水杨酸钠),这虽然减小了其刺激性,但却具有令人不愉快的甜味,导致大多数患者不愿意服用。到了1893年,德国Bayer公司的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FelixHoffmann)对水杨酸进行了改造,制成了乙酰水杨酸。水杨酸与乙酰水杨酸具有相同的医学性质,但后者却没有令人不愉快的味道和对黏膜的高度刺激性,这就是“万灵药”阿司匹林。这个例子说明人们已经可以用化学的方法去改变天然产物的结构,使之成为更为理想的药物。1928年,英国细菌学教授弗莱明发现了人类第一个抗生素药物青霉素。虽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但是青霉素培养液中所含青霉素的量太少,加上他化学底子比较薄弱,一直没法找到富集浓缩青霉素的技术,很难从中提取足够的数量供临床研究使用。因此,弗莱明只好暂时停止了对青霉素的培养和研究工作。
直到1935年,澳洲药理学家弗洛里和侨居英国的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合作解决了青霉素的富集、浓缩这个技术问题,才使得青霉素真正成为服务于人类的良药。青霉素的大量生产挽救了千百万患有肺炎、梅毒、猩红热等疾病的患者的生命。青霉素的发现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原子弹和雷达相并列的第三个重大发明。正是因为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对改善人类健康和延长人类寿命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他们三人共同分享了194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同样,我国的科学家们在推动医药学的发展和改善人类的健康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11年,我国药理学家屠呦呦教授获得了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世界级大奖——美国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LaskerDeBakeyClinicalMedicalResearchAward),以表彰她在青蒿素(Artemisinin)的发现及将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青蒿作为药物使用,首次记载于《五十二病方》(公元前168年左右)中,这本书出土于马王堆三号汉墓。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用青蒿来舒缓痔疮。在公元340年间东晋医药学家葛洪在其著作《肘后备急方》中,明确记载了青蒿能够治疗疟疾:“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教授正是根据这一段文字记载受的启发,改变了传统的提取方法,在经过190多次的失败之后,于1972年11月8日从青蒿中获得了其有效成分——青蒿素的单体。1973年,作为其结构研究的一部分,屠呦呦对青蒿素的结构进行修饰,得到了双氢青蒿素,其药效比青蒿素高10倍。双氢青蒿素的合成奠定了合成其他衍生药物的基础。1984年初,上海有机所周维善院士课题组实现了对青蒿素的人工全合成。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例子就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张亭栋教授发现As2O3可以治疗M3型白血病的原创性研究。他从民间中医中得到一个秘方:砒霜、轻粉(HgCl)和蟾蜍可用于治疗淋巴结核和癌症。而张亭栋将这个配方主要用于治疗白血病的研究,并分别检测这三种药物在治疗中的作用。通过研究,他发现其有效成分为As2O3,并于1973年在《黑龙江医药》上发表了As2O3用于治疗白血病的开创性论文[4]。1979年,他们在《黑龙江医药》上再次,明确指出As2O3对M3型白血病效果最好,从而清晰地奠定了人类今天的认识:As2O3可以治疗白血病,特别是M3型白血病[5]。1998年美国康奈尔医学院的Soignet教授将张亭栋的研究结果用于临床治疗并将其治疗结果和可能的作用机制发表于世界最权威之一的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从而导致了国际医学界广泛接受As2O3对M3型白血病的治疗作用。而且相关药品已经通过美国FDA批准正式上市。
此外,医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药物还有很多。例如1908年德国科学家埃尔利希课题组从合成的上千种含砷化合物中筛选出能够用于治疗梅毒的化学药物——砷凡纳明,从而开启了化学合成药物治疗的时代;1911年,波兰化学家CasmirFank在谷物中发现了维生素B1,并且发现缺乏维生素B1会患脚气病,随后新的维生素被不断地分离纯化并进行了结构的鉴定,使人们认识到维生素缺乏与疾病的关系;1932年德国生物化学家多马克发现的第一个磺胺类抗菌药——百浪多息;1963年美国化学家瓦尼(M.C.Wani)和沃尔(MonreE.Wall)从红豆杉中分离到了抗癌活性成分——紫杉醇(taxol)等等,这些重要药物的发现无不与化学的分离和确定结构的技术有关,见证了化学对医学的深远影响和重大作用。化学手段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撑。如可以用先进的化学手段来测定基因的结构、基因的序列,还可以利用化学手段去改变基因的结构,在基因上连接一个小分子或通过基因的对接来改良基因、甚至创造出新的基因。例如我们现在所见的一些转基因的食品——大豆和玉米等都是通过基因的改变来实现的。这些成就将为人类抵抗遗传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现阶段无法治疗的疾病提供一种可能的方法。生命过程是无数化学变化的综合体现。尽管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很多,但是得到现在科学实验强有力支持的就只有“化学进化学说”,即生命是化学反应的产物。1952年,美国科学家StanleyMiller在实验室中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和电闪雷鸣的自然环境,将甲烷、氨气、氢气、水蒸气等置于密闭的容器中,进行持续一周的活化放电,得到了氨基酸——这一组成生命不可缺少的蛋白质原料。而且在1965年9月17日,以钮经义为首的我国科学家用无生命的简单有机化合物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一成果为人类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这些研究结果为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提供了有力的实验支持。美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哈佛大学E.J.Corry教授(199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预言:“21世纪,化学将涵盖医学与化学之间的任一事情。”这一预言很快就被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医学教授科恩伯格所证实,科恩伯格于2001年首次在分子水平上展示了真核的转录过程,并因此荣获了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这里我们应该要特别注意的是,科恩伯格是位医学教授,但他却荣获了化学奖。
3化学对医学贡献的未来展望
关键词:劳工标准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
中国于2001年12月15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成员国的身份给中国带来了贸易上方方面面的变化。WTO各成员国之间关税壁垒的取消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并不意味着中国产品的出口就会畅通无阻,中国还要接受WTO新的考验,国内出口企业还会遇到一些无法预料的非关税壁垒和障碍,如劳工标准与贸易、环境与贸易、竞争政策与贸易等。
中国入世,一个无法回避的贸易问题就是劳工标准问题。对于劳工标准的具体内容,并没有统一的说法。通常认为国际劳工标准是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公约和建议书,以及其他达成国际协议并具有完备系统的关于处理劳动关系和与之相关的一些关系和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享有集会结社权和集体谈判权,最低工资保障权,不因种族、肤色、性别、、出身等造成剥削、损害就业机会的歧视,不被强迫劳动的权力,童工的最低就业年龄,夜间工作规定,体格检查规定,同工同酬权力,以及工业卫生与安全保障等。
国际上已有200多家跨国公司在国际采购对其供应商提出了劳工标准,包括不使用童工、不强迫劳动、反对性别歧视、限制工作时间、最低工资报酬等多方面条件。2003年,家居巨头瑞典“宜家”进入我国成都,也对其供应商提出了劳工标准问题。美国以中国生产的PVC玩具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劳动保障措施为由提出抵制中国玩具。
国际劳工标准并不是一个崭新的限制贸易的手段。早在19世纪初,就有人讨论过劳动标准与国际竞争力的问题,但未成为保护贸易措施。1919年,国际劳工组织(ILO)成立后的初期也关注过劳工标准,但是由于ILO实行自愿遵守的原则,不曾对违反劳工标准的行为进行贸易制裁。但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之下,国际劳工标准日益受到重视。劳工标准是否应该与贸易挂钩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ILO也在一直致力于制定一系列“劳工标准”来规范劳工条件,保护工人的经济和社会权利。
从发生的许多事实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以廉价的劳动力和较低的产品价格优势,使其出口贸易迅速发展,构成对发达国家市场和就业的冲击。为削弱发展中国家的相对优势,劳工标准已经日渐成为国际贸易中一项比较重要的非关税壁垒。为什么劳工标准会成为众多发达国家保护贸易的重要措施呢?一是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按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自由贸易不但会使贸易品价格均等,而且也会使两国间的相对要素价格趋于一致。所以,贸易自由化将趋使发达国家的工资标准与发展中国家的一致,从而导致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据此,发达国家认为国内部分工人工资水平的下降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低工资、低劳工标准所造成的。为此,发达国家限制了发展中国家不符合劳工标准产品的进口。二是以劳工标准为贸易壁垒有较强的隐蔽性和杀伤力。劳工标准强调保护工人的权利,给贸易壁垒披上了人道主义的外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差异,劳工标准上的差异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一旦劳工标准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得到认可,对发达国家来说将是一个强有力的保护工具,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无异于天灾人祸。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低廉、劳工标准低使中国在加入WTO后体现出了全球范围内投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中的比较优势。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对劳工标准的积极推动必然会限制、抵消我国的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降低企业竞争力,影响我国引进外资、产品的出口,进而影响就业,损害经济发展。我国的纺织业、服装业、玩具业和鞋业等一系列劳动密集型消费品行业将是其最大的受害者。尽管发达国家与ILO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但在劳工标准的直接要求上是一致的,对我国具有同样的影响。中国作为ILO成员、发展中国家在WTO中的代表,对劳工标准问题应全面把握、趋利避害、积极应对。不但有责任和义务遵守和实现劳工基本权利的各项原则,确立和保障工人权利,但也要重视劳工标准在国际贸易当中的重要影响,反对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直接挂钩。具体做法如下:
1.团结发展中国家,共同争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安排,反对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
在与发达国家进行有关劳工标准议题的谈判时,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坚定立场,争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标准和条款,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通过在国际贸易条约中加入劳工标准等“社会条款”来解决人权问题是不合理的,也不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繁荣。劳工标准是一个受文化、影响的社会问题,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有不同的劳工标准。制定一个在全球加以推广的劳工标准,并将其与国际贸易挂钩,将意味着以人权问题为借口实施贸易制裁是合法的。劳工标准不能作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我国应反对发达国家借“公平竞争”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2.参照国际劳工标准,完善我国的劳动标准立法
至今为止,我国共批准了23个国际劳工公约,有关劳动的法律法规也基本上采纳了国际标准。我国现行的劳工标准与国际劳工标准相比,在自由结社和集体谈判、平等就业、强迫劳动和童工方面有些差距外,对最低工资、工时、劳动安全和卫生,以及未成年人劳动保护等劳工标准方面均有规定,有较好的基础。
我国劳工法律的主要缺陷不是缺乏标准,而是其原则性太强,可操作性较差,在实际中难以得到充分贯彻,以致各式各样的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层出不穷。所以,我国在劳工标准方面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执行问题,这在就业歧视、禁用童工、最低工资、劳动保护等方面尤为明显,建立一套完备的劳动执法制度势在必行。政府应增强立法的可操作性,改善劳动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劳工标准执行机制。
3.加强贸易壁垒调查制度
2002年1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对外贸易壁垒调查暂行规则》。这一规则对贸易壁垒调查的申请、审查、立案、裁决和相关措施做出了规定,赋予了国内企业和产业提出贸易和投资壁垒调查申请的权利,并对调查机关的调查行为作出了严格的规范,是开展贸易和投资壁垒调查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我国应加强贸易壁垒调查制度,依法消除我国在对外贸易和投资中遇到的各种限制性措施,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促进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4.学习和掌握有关劳工标准的国际规则,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加快企业的标准化工作
帮助企业学习、掌握和适应世界贸易规则与惯例,帮助企业了解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对员工人格和权益的尊重,促使企业在劳工际准问题上达到和满足国际竞争的要求,变被动为主动,使我国更好地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来。
集群经济现象是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而出现,最早观察到这一现象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奠基人亚当·斯密(AdamSmith)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由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这一问题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1890年,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A·马歇尔在他的代表作《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从专门人才、专门机械、原材料供应、运输条件以及技术扩散等外部经济因素促成了产业的集中和相应以来的角度,较系统地分析了集群经济的成因,并提出了“产业群”(industrialcluster)的概念。1909年,德国地区经济学家A·韦伯在他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从区位因素角度,探讨了资本、人口和产业向大城市集中的空间概念。自此,集群经济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受到广泛的关注。
(二)国内关于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
从本质上讲,加工贸易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根据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情况,在不同的国家完成不同性质的生产工序,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其产品竞争力。王晨钟运用二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证明了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促进作用,具体来说有:拉动国民经济,推动国内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增加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等等。刘志忠、王耀中也得出了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的结论,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通过加工贸易形成与香港“前店后厂”式的垂直分工,实现本地区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本地区经济起飞;加工贸易的发展增加了社会就业机会,这缓解了国企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所造成的社会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加工贸易推动了外贸经营体制改革等等。
加工贸易是指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助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等进口料件,经境内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出口的生产和贸易活动,显著特点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对本国资源不掠夺,对本国市场不构成威胁;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营运效率;比较容易规避贸易磨擦和纷争;迅速扩大当地制造业规模,有利于较快地提升制造业水平。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加工贸易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目前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加工贸易集群,例如大沥铝型材、西樵布料、阳江刀剪、小榄五金制品、古镇灯饰、沙溪休闲服装,大涌红木家具、龙江家具、厚街家具、虎门女装、大朗毛织、石湾瓷砖、张槎针织、澜石不锈钢,枫溪工艺陶瓷、庵埠食品、澄海玩具,新塘牛仔服装、狮岭皮具等等加工贸易集群。
结合国外对集群和国内对加工贸易的研究,本文对广东加工贸易集群的研究如下:
二、广东加工贸易集群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历史的沉淀
广东地处中国的南大门,对外开放交流频繁,因而也交易受到国外经济问话的影响。早在1842年以前,广东即出现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的萌芽。后,这种发展趋势等位显著。并形成一批具有广东特色的加工产业和加工生产基地,初步形成加工贸易集群,如顺德的绸丝养蚕香云纱生产厂、南海西樵的昌隆丝织厂、佛山石湾的陶瓷生产基地、佛山、中山小榄和阳江等地铸造和五金创造。这些产业形成和发展几十年上百年,在历史的积淀下,形成了现下广东的加工贸易集群。
由上表可以看出,广东的加工产业形成的时间和规模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正由于这种悠久的历史,广东省的加工贸易集群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发展,才形成现在的规模集群。
(二)各项科技计划的实施催生加工贸易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表2.广东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的投入产出效益情况(单位:亿元)
20世纪80年代以后,科技部门为了把现代科技诸如到经济肌体、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行了一系列的科技发展计划,包括:“星火”计划,建立“星火”技术密集区,大学科技园等。这些科技计划的实施,有力催生了广东加工贸易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目前广东相当数量的加工贸易都是在科技计划支持下成长起来的,如:顺德北滘电器机械加工、东莞石龙电子加工、汕头澄海玩具加工等等。所有这些项目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推动经济同科技的结合,把现代科技诸如贸易的发展,为一些加工贸易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下面通过广东省近年来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分析其对加工贸易集群形成的作用:单位(亿元)
图1.广东省近年来对科技经费的投入
数据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govpub/tjsj/tjgb/kjtrgb/)统计数据进行编制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的科技活动经费规模不断扩大,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庞大的经费支持下,广东省的加工贸易研发不断深入,通过科技自创品牌,集聚高科技产品,形成高级的加工贸易集群。广东省把加工贸易企业转型作为推动产业调整升级的重点,引导加工贸易企业研发自主技术、创造自有品牌,加快推进“本土化”进程,形成了企业的新格局,科技创新已成为产业调整升级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
(三)吸引国际产业的扶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产业不断向外转移,广东由于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吸收了大量的外国产业到其落户。到2008年底,世界500强中已有208家在广东投资设立企业,建立加工基地。到2009年,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到1.3万亿元的规模,珠江东岸深圳、东莞、惠州连片所形成的“信息产业走廊”在全国电子加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世界电子信息产业有巨大的影响,并出现了石碣、石龙、清溪、长安、塘厦经济规模上百亿到几百亿的电子信息产业群。此外,方兴未艾的汽车产业也不断在广东发展,广州成为著名的一个汽车加工贸易集群基地。
表3.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占全省比重(单位:亿美元)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是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带动因素。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东广泛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关系,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多年来广东出口额在全国遥遥领先,占据全国三分之一强,外贸依存度较高,这当中外商投资企业对广东外贸的发展功不可没。利用外资对广东省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占全省总量的比重明显提高。2004年,由于国家进一步放宽外商在华采购的出口政策,允许外商在部分地区设立独资的出口采购中心,并享受出口退税待遇,使外商投资企业一般贸易出口迅猛增长。全年广东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达2265.3亿美元,进出口增量占全省总增量的70.5%,其中出口1217.1亿美元,是1990年的22.2倍,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63.5%,比1990、1995、2000年分别上升38.9、18.0和9.7个百分点。二是高新技术出口快速发展,拉动出口产品结构升级。自1998年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来,6年间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增长了5.4倍,年均增长36.4%。200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664.64亿美元,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47.7%,占出口总额的34.6%,分别比1998、2000、2002年提高21.0、16.1和8.5个百分点。
三、广东省加工贸易集群的发展现状
(一)广东专业镇现状
表4.广东专业镇主要指标(2001~2007)
表4反映出了广东省加工贸易集群的具体数目,集群数目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而不断增加。根据2005年对全省1117个镇(街道办事处,目前全省建制镇1188个,街道办415个,调查面为59.7%)的调查,到2004年底,这1117个镇(街道办)的经济规模为GDP8315.9亿元(占全省GDP51.8%,按快报数计算,下同)工业总产值13872亿元(占全省42%),外贸出口457.9亿美元(占全省23.9%),这大体上反映出镇级经济在广东的地位。其中具有专业镇经济特征(特色产业产值1亿元以上)的镇326个,特色产业524个,合计地区生产总值5000多亿元,约占全省1/5。出口280亿美元,占全省14%。其中专业镇经济特征明显(产业集聚10亿元以上)约95个。经济规模超过100亿元的镇已有20多个,最高的达463.5亿元工业产值,地方生产总值150亿元(顺德容桂),超200亿元的镇也超过10个(中山小榄、东莞石碣、清溪、塘厦、虎门、厚街、顺德北滘)。这些专业镇,特别是经济规模超百亿的镇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不仅表现在经济规模在当地举足轻重(这在两翼、山区尤其显著,如阳江五金刀具之于阳东、江城,普宁流沙服装之于普宁等等),还突出表现在市场占有率和区域品牌的创建上。在市场占有率上,以下数字很有说服力,花都狮岭的皮具生产量占全国1/3,销售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占领了中西亚和欧洲绝大部分中低档皮具市场;增城新塘的牛仔服装占领全国60%的市场份额,每年超过两亿件销往全国各地;南海大沥的铝型材产量占全国35%,占全省50%;罗定附城的充电器产量占世界30%以上的产量;中山古镇民用灯具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等等。
正是因为一些专业镇的特色产业在地区内具有相当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影响力,使这些特色产业的产品形成为区域的品牌,这可以这样的公式表达:区域品牌=专业镇名称+特色产业特点+产品。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最出名的区域品牌有:大沥铝型材、西樵布料、阳江刀剪、小榄五金制品、古镇灯饰、沙溪休闲服装,大涌红木家具、龙江家具、厚街家具、虎门女装、大朗毛织、石湾瓷砖、张槎针织、澜石不锈钢,枫溪工艺陶瓷、庵埠食品、澄海玩具,新塘牛仔服装、狮岭皮具等等,伴随这些区域品牌的出现,一大批有创新活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也出现了,成为当地经济发展重要牵引力。
(二)广东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自1978年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并超过一般贸易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贸易方式,在我国外经贸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形式,1978年至今,加工贸易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99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我国外贸总额中首次过半;我国加入WTO后,加工贸易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仍占据中国外贸的半壁江山,地位十分重要。如何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达到4164.82亿美元和2740.29亿美元,是1998年28.6亿美元和29.81亿美元的146倍和9倍,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690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6%,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8.6%,加工贸易顺差1424.5亿美元,是我国外贸顺差总额1019亿美元的1.4倍。对于广东来说更是如此,加工贸易的发展对广东吸引外资、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等功不可没。以下表5的数据可以看出,加工贸易已经在广东发展到极大的规模,各种加工贸易方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和土地、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把握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机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有力地促进了广东经济的发展。目前广东加工贸易进出口金额逐年大幅增长,对全国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所占比例超过1/5。以“三来一补”为起点,经过20多年的发展壮大,广东加工贸易现已占全省进出口贸易的七成份额,而自1986年起连续18年,广东出口贸易规模位居全国第一。近10年来,广东加工贸易正在从简单加工向深加工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吸引港澳台投资的小企业逐步向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大型企业转变。这些转变不仅促进广东外贸出口的快速发展,也为我国的外贸出口做出了较大贡献。据海关统计,2009年广东外贸出口2598.2亿美元,比1993年大幅增长5.6倍,其中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1987.5亿美元,拉动广东外贸整体出口增长21.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对广东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2.4%。2010年1-8月广东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为878.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2%,继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008年广东实际经营加工贸易进出口的企业有17155家,比1933年的216557家下降了20.8%,但企业经营规模却不断扩大,平均每家企业的年进出口金额为1160万美元,比1993年的244万美元增长了3.8倍。其中年进出口值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有254家,比1993年的43家大幅增长了4.9倍;进出口超10亿美元的企业有17家,比1993年的4家增长了3.3倍;进出口额超100亿美元的企业有3家,而1993年则没有进出口超100亿美元的企业。
四、广东省加工贸易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地区发展不平衡
按照区域划分,广东省可以分为三大区域,分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东西两翼地区和粤北山区。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肇庆9市,面积5.4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30.5%;东西两翼地区包括东翼的汕头、潮州、揭阳、汕尾4市和西翼的湛江、茂名、阳江3市。全区面积共4.74万平方公里(东翼1.57万平方公里,西翼3.1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6.4%;粤北山区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5市,全区面积7.7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2.9%。广东省加工贸易主要分布在珠三角九市,东西两翼山区所占比例很小,珠三角经济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较高,工业设施齐全,加工能力较强,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而且得改革开放先走一步之利,在吸收外资方面捷足先登,成为省内经济活动量最大的地区。同时,该区毗邻东亚、东南亚和港澳台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华侨众多,具有浓厚的亲缘、血缘关系,为承接他们转移出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便利。因此,经济基础、加上地缘关系和人文优势,使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的业务占全省总量的80%以上。以来料加工为例,全省90%以上的来料加工企业集中在珠三角,仅东莞市就有9897家,占全省的38.83%。而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加工贸易集群则没有那么大的规模,所以说广东省的加工贸易集群分布不平衡。
(二)加工贸易集群区内,企业多而不强、集而不聚
广东省加工贸易集群区内企业多而不强的现象较为普遍,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金、研发设计能力有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所占比重不高,大量科技含量不高、缺乏专业化分工与写作的中小企业在空间上集聚,恶性竞争难以避免,缺少足够大的、强的“领头羊”,集聚效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过分依赖外资也使产业集聚区企业存在着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广东省加工贸易集群产业发展集而不聚,区内专业化分工扔处于较低水平,产业集聚发展层次和科技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总体而言,珠三角相当一部分产业集聚区只是实现了企业的扎堆,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和基于共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相互认同与协作关系,也没形成上下游产业的互补效应,更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能力。广东的加工贸易集聚区内的企业多以传统的手工业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部门为主,尤其是“三来一补”、两头在外的外资企业形成的产业集聚,对高新技术和高层次人才的凝聚作用极为有限,缺乏持续创新能力个动力,缺乏集聚发展的源动力。
(三)环保问题突出
广东省加工贸易集群格局的形成,主要是广东省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优势与外商在技术、管理、营销渠道等方面的优势的匹配和结合。广东省的加工贸易的集聚发展一方面驱动当地经济总量增长,另一方面,导致以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石化石油、化工、电力、建材、造纸、水泥为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过度膨胀。因而广东省加工贸易的集群发展导致了严重的环保问题,众多出口产品中原有承担的环境补偿成本大量地被外部化,原本应有企业承担的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承担。例如佛山南海,由于形成陶瓷的生产集群,当地成片生产陶瓷,造成了当地区域尘土量大量增加,对人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广东省加工贸易集群所形成的环保问题,亟待解决,刻不容缓。
五、促进广东省加工贸易集群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产业升级
早在国际金融危机初显端倪时,广东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对落后生产力是“危”,对先进生产力是“机”;对传统发展模式是“危”,对科学发展模式是“机”。经济总量占全国八分之一、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三分之一的广东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减少金融危机对我省贸易的冲击,广东必须进行产业升级,以增强竞争力。对于广东来说,调整结构眼光要长远,一定要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把危机的切肤之痛转化为调结构的动力,推动工业整体水平和现代服务业跃上一个新台阶,通过抓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高位突破和高端发展。正如书记所言:“调结构比保增长更重要。”在一定情况下,GDP数据的增加可以放缓,但调结构的幅度不能放缓。政府应当积极支持调结构,给予企业在调结构过程中以政策、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只有给企业解决了调结构的后顾之忧,构建一个为企业调结构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品的政府运行机制,企业转移升级等等才更有动力。
在广东各地,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正在加快。东莞加快了从加工贸易到先进制造业的转型步伐,聚集了一大批科研院所、IC设计资源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目前引进的项目中,先进制造业项目占52.3%,现代服务业项目占47.7%。惠州市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化发展,TCL液晶模组项目已投产,最终可形成1200万套的规模,成为亚洲最大生产线。广东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1)加快以信息技术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2)做好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实施重要产业工程,重点规划建设汽车、石化、造船、造纸等产业基地,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发展生产业。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减低加工成本,弱化投资依赖,更重要的是能够减低交易成本。(4)推进产业布局的区域协调,改善区域分工。加大产业结构区域调整的力度,积极实施“双转移”政策。
(二)加强集群区创新体系的建设
加快构建和完善产业集群区内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自主创新与产业价值链的提升,特别要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养创新龙头企业。要制定明确的鼓励这类创新的政策,比如设立消化吸收再创新基金等。
提升产业集群的层次和水平,推进向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方向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基地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途径,产生协同效应和集聚效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使区域具备持续创新能力,成为区域创新的源泉。因此,推动以强化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向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方向发展。按照高起点、高集成、高关联的要求,选好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链,作为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和腾飞的切人点,以新兴技术为重点,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以大容量、高市场占有率、高效益的优势产品为龙头,集中实施应用科技攻关、火炬计划、技术改造、基本建设等一系列科技经济计划,培育高科技产品群,争创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以人为本,为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围绕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建立多层次人才体系。针对区域创新需求和产业集群建设,加大国际顶尖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的引进力度,推动海外优秀人才创新创业。引导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创业人才和科技中介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结构优化、科学合理的创新人才队伍,为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构建“人本激励”、“资本激励”和“知本激励”三位一体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投资、分配,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构筑一体化的人才开发与流动体系。
(三)加强提高中心城市产业集群区辐射引领能力
突出抓好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高端产业集群与总部经济发展,通过产业、资金、技术的梯度转移,带动其他地区发展。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有所突破,特别是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和束缚,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从而做强、做大加工贸易集群,使这些加工贸易集群去具有更高的集群发展水平。产业集群能发挥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城市“区位品牌”。在广州和深圳的带领下,随着广东加工贸易集群的成功,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自然就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区域品牌。“区位品牌”即产业区位是品牌的象征,如法国的香水、意大利的时装、瑞士的手表等。单个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品牌,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然而企业通过集群内企业的整体力量,加大广告宣传的投入力度,利用群体效应,容易形成“区位品牌”,从而使每个企业都受益。积极推进和形成广东的加工贸易集群“区位品牌”。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考虑优势产业、关联企业和相关保障要素集约建设,实现主导产业关联发展、成链发展、集聚发展。
(四)加大环保治理力度
广东省加工贸易集群格局的形成,对广东省的环保问题方面的防护造成巨大的压力。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广东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环保问题。在工业污染防止方面,加强对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重点抓好电力、建材、化工、造纸、冶炼、制糖、食品发酵、电镀、纺织印染、制革等污染严重行业的治理,各市县要对本辖区污染负荷前10位的企业进行重点控制,在2000年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实现污染物排放的全面达标。列入省重点整治的工业污染源,各地要强化监督、管理,并逐步安装重点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装置。新、改、扩建和技改项目技术起点要高,要采用能耗物耗低、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严禁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艺。工业污染防治要依靠科技进步,与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效利用能源、资源,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高工业污染治理水平。
六、对广东省加工贸易集群发展的展望
广东去年逾3000亿美元的出口额中,加工贸易贡献接近70%。加工贸易在广东未来经济发展中仍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广东省要积极探索,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导向的作用,搭建好平台,把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科研中心的技术研发优势和企业的优点结合起来,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把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品有效结合起来,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积聚效应与形成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有效结合起来,积极做大做强一批优秀企业,以带动全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此外,广东政府应有意识地提高加工贸易门槛,有选择地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并在政策上促进加工贸易产业链的上延下伸,鼓励境外技术中心、研发机构、维护中心、测试中心、营销中心等机构向境内转移,引导企业自主开发和自主营销,通过拓展产业链促使加工贸易优化升级、落地生根,增强加工贸易的稳定性和本国经济的安全性。同时,政府正好可以利用这次政策调整,限制、压缩增值比例低、税收贡献小、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高的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集中力量生产那些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低能耗高附加值产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广东省的加工贸易集群已经形成“区位品牌”,为广东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我相信,通过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措施,广东加工贸易集群还将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为我省,甚至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A.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A.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江虹。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08,(11)
麻乐、沈朗.东莞“来料加工厂”生产控制模式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2,(18)
陈林、朱卫平.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与特征[J].国际经贸探索,2002,(24)
曲博.广东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研究.广商学报
肖俊辉、刘婷.广东省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镇化水平比较分析.广商学报
陈淳、肖玲.广东四大区域经济差距分析与对策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王超铭.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广商学报
路平、林萍、关春华.专业镇在广东的崛起和创新[M].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何光军.关于珠三角产业集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东经济,2009,(7)
任军、长加恭.广东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广商学报
Wx.新形势下广东加工贸易发展思路.
/mep/zhuanti/jgmyjd/expert/197458.asp
路平.广东专业镇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mag2/zirankexue/zirankexue/27511/200609/10662463/
加工贸易是一国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口原料、材料或零件,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的一种贸易方式。伴随着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和专门化生产的日趋成熟,加工贸易的发展空间空前广阔,充分利用本国的劳动力资源和技术含量获取加工货物的更高附加价值成为了众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承接国际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拓展对外贸易、发展民族经济的一条捷径。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以优惠的保税政策吸引外资在沿海经济特区开展“三来一补”等加工贸易活动,从此,我国加工贸易得到了飞速发展。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5亿美元激增到2006年的8319亿美元,增长了333倍;同期,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从5.7%提高到48.6%。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和重要增长点,对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作为一个内陆省份虽然加工贸易起步较晚,但省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充裕的劳动力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在江西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内各项优惠政策的鼓励下,江西加工贸易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当前产业西移、万商西进的大好形势下,如何抓住江西省作为中部省份的地理优势,勇于承接西移的东部加工工业,突破性地发展江西加工贸易,并藉此扩大江西省的对外贸易,带动江西省经济快速增长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江西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一)近年来,江西省加工贸易取得的成就。江西省加工贸易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以“三来一补”的简单加工业务为主。近年来,在“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定位指导下,江西省加工贸易发展较快,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1.99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3.72亿美元(见表1);从事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也从2000年的74家增加到2006年的196家;纺织品、服装、钢材、稀土金属及化合物、农产品等成为了江西省的主要加工出口商品。
(二)江西省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江西省的加工贸易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全国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见表2)。
2006年是江西省加工贸易发展最好的一个年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3.72亿美元,但这仅相当于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0.4%,江苏省的0.8%,山东省的3.2%。同时,从表2也看出,广东、江苏两省的加工贸易均占本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60%以上,而江西省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对本省的外贸进出口总额的贡献率仅为22.2%,江西省的加工贸易尚未成为本省的优势领域。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江西省加工贸易仍未见有突破性的发展,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江西省加工贸易的加工商品简单、加工层次较低、加工链条短。以2006年为例,江西省加工贸易项下大类出口商品仅14种,主要是纺织品、服装、打火机、鞋类、智能卡等商品,加工还停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上,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低。
2.江西省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数量极少。2006年,江西省有进出口实绩的经营企业为1089家,开展加工贸易并有实绩的企业为196家,仅占18%。而广东省2006年实施了海关联网监管的加工贸易企业就达1833家,这些联网企业进出口总额已占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68%。
3.江西省的加工贸易尚未产生规模效应。到目前为止,江西省内尚未形成系统的加工产业链。全省的加工贸易还处于星星之火状态,各个加工企业各自经营,互不关联,严重影响了加工贸易规模的扩大和整体效益的推进。
二、冲破江西省加工贸易发展瓶颈需抓住当前东部产业转移的契机
由于江西省底子薄、基础差、技术相对落后等原因,仅凭本省自身的力量,省内加工贸易一时难有较大的突破,但如果江西省能充分认识到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有利形势,并在与东部产业对接中突显本省的优势,加工贸易必将有突破性发展。
(一)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地区,是产业在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动态变化过程。随着国际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不断推进,跨国运输、通讯等经营成本大幅度降低,国际产业转移成为二十世纪后半叶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next]国际产业转移使全球经济呈现出了区域波浪式发展态势:经济发达地区的创新型产业激活了当地的经济,形成了经济;当下一轮的创新产业出现时,这拔经济转移至另一经济次发达区域,形成了当地的经济;当这一经济在当地失去动力时,又转移至另一经济欠发达区域,再次形成当地经济。虽然产业在与当地对接时会受当地经济现状的制约而影响其效力,但对当地经济来说,无疑是参与最新产业的历史性机遇,会给当地经济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重点发展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创新性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而将附加值较低的一般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大规模转移,从而形成了当前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浪潮。
与此同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由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主逐步转向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加工业为主,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成为了主要的加工贸易行业,其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增幅尤其突出。此外,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也占有了较大的比重。产业提升让东部地区在承接国外产业转移时有了更强的竞争力,为我国东部地区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给东部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近年来,随着东部地区民工荒的持续、环境压力加大、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沿海省份生产成本不断攀升。有统计表明,现在沿海地区的生产成本已经高于中西部地区30%-50%。一些尚未进驻中国大陆的外资企业放弃在东部沿海城市设厂打算,而是直接把经营地点定在了中西部地区;有些已在沿海设点的外资企业也渐渐仅以东部城市作为面向世界的窗口,而把生产基地转移至成本较低的内陆省份。陆续向中西部迁移的沿海产业资本越来越多,这为中西部地区承载东部产业转移提供了空间。
(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江西省在中西部地区优势明显。在中西部地区当中,江西省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特别是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优势和条件。
江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接湖南,北毗湖北、安徽,是中部地区唯一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毗邻的省份,是东部沿海省份的后方;同时,江西省又位于中西部地区的前沿,是中西部地区走出去的必经之地。江西省与武汉、南京、上海、深圳、港澳等中心城市相邻近,直线距离仅六、七百公里。这种区位优势为江西省承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这三个最具经济活力、最富饶地区的辐射,并为其配套服务提供了极好的地理条件。
江西省物产丰富,长期以来是东部沿海省份加工贸易生产所需生产原料的供应基地,水利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淡水养殖等资源非常丰富,极具开发潜力。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江西省工农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产品的配套生产能力不断增强,飞机、汽车、医药、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已粗具规模。在农业方面也已涌现了一批有特色、有规模、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农副产品基地。近年来,江西省的交通运输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除原有的铁路交通枢纽外,南昌、九江均有较大规模的集装箱码头,六条高速公路相继竣工,省会南昌的国际空港也增开了直至韩国、澳洲的国际航线,基本形成了便捷的水陆空交通网,可以为加工贸易提供快捷的物流保障。
与东部地区相比,江西省生产成本较低,江西在工业用地、水、电、住房等方面供应相对充足,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劳动力成本只相当于沿海发达地区的一半左右。
广东、江苏等省加工贸易迅速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一个区域加工贸易的发展是伴随着该区域充分参与国际分工,积极融入产业转移而发展的。江西省如能抓住此次产业转移的契机,切实以各种方式承接来自东部地区乃至国外的产业转移,江西省的加工贸易将冲破发展瓶颈,迎来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江西省的经济也将籍此迈入一个长期高速发展阶段。
三、围绕产业对接,江西省发展加工贸易的对策
1.提高政府对加工贸易的支持度,不断出台加工贸易优惠政策。近年来江西省政府加强了对加工贸易的宣传力度,营造发展加工贸易、愿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氛围。2006年6月,江西省外经贸厅厅长杨洪基在中部博览会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研讨会上以政府官员的身份做了热情洋溢的演讲,畅谈如何发挥江西省区域优势,发展加工贸易。目前,较为紧迫的是需尽快出台一些鼓励加工贸易发展的具体措施,如简化加工贸易审批手续、改进监管方式、提供加工贸易便利通道、缩短出口退税周期等。同时,政府应加强外经委、海关、税务和商检等部门的合作,共同加强对加工贸易的引导,有力地推动加工贸易向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方向加速发展。
2.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激励西进产业在赣落户。东部产业转移虽已是一个必然趋势,但其他中西部省份也早已意识到了承接产业转移为当地经济带来的效益,如何让转移的产业落户在江西还看江西省的招商引资力度。
首先,要加强招商引资的宣传力度,要通过各种途径对外宣传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宣传江西对外商和外资的优惠政策,以吸引外资企业有兴趣驻足江西。
其次,要拓宽投入渠道,创新融资方式,要按照市场经济运行体制以及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坚持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内外资多元投入的机制,鼓励投资的落户。
第三,在宣传招商引资时,要特别注意突出江西省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要注重资源消耗与综合效益产出比,尽量引进资金和技术密集型项目,杜绝环境污染项目;要因势利导,优化引资的产业投向结构,积极引导外资投向带动作用大的高新技术产业、机电设备、汽车、飞机制造等大规模的制造业等产业,直接促进江西省的产业结构升级。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生产、物流成本。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江西本省的基础设施建设要经得起考验。虽然目前江西省的大交通框架已基本形成,省会地区的城市建设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加强,但各地市,特别是各县、乡、镇的基础设施状况让人担忧,部分乡镇的道路、水电依旧得不到保障。为此,江西省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与沿海经济带的产业布局和腹地的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统筹规划,要通过加强对交通网络的建设和规划,构筑现代物流大通道,畅通江西省走向海外市场的各个出入口,做到既通达沿海、海外又连接腹地。同时,要充分发挥江西省省内水利资源丰富的优势,集中力量,解决企业用水、用电问题,保证各乡镇工业园区的水电正常运行。
4.以科技进步带动产品深加工,拉长加工贸易产业链,引导产业升级。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江西省要依托当地已形成的加工产业基础,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引进具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在省内投资,借助外力,加快本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同时,要加大对配套企业的科技、资金和信息的支持,发挥政府、科研单位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为有能力进行配套生产的本地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联合技术开发、人才培训,努力提升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加快推动产业纵深发展和推进产业升级。
5.建立加工贸易产业园区,打造加工贸易企业的航母,推动加工贸易集聚发展。园区化发展和规模化发展是引导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江西省要结合目前本省的工业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建设一批加工贸易产业园,对在赣落户的新建、扩建、改建大型项目实行园区化管理,充分发挥产业园区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在引进企业进驻加工工业园区时,一定要在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上下功夫,通过这些大企业自身的凝聚力,在加工园区形成带动效应,以点带面,形成辐射作用,从而拉动全省加工贸易集聚发展。
参考文献:
[1]隆国强.加工贸易发展问题研究[J].国际贸易,2006,(9).
关键词: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协同发展
1我国货物贸易巨额顺差与服务贸易巨额逆差的现状
据海关统计,2007年全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高达2.37万亿美元,比上年净增4600多亿美元,全年实现贸易顺差3074亿美元。改革开放30年来,货物贸易规模增长超过100倍,我国货物贸易进口和出口世界排名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二位。与此同时,我国服务贸易的形势却不容乐观,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巨额逆差的情况,笔者仅列出2004-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收支情况的比较。(表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虽有缓慢发展,但总体来说长期逆差。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发展严重不对称,服务贸易在整个贸易中的比重偏低。以货物贸易的顺差来抵消服务贸易的逆差从而在整体上显示出顺差的情况,这是很危险的。一旦货物贸易也出现逆差,两个逆差并存,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
2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2.1发展服务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1)在现代经济中,商品利润增值的空间日益向
产业价值链两端的服务环节转移。我们传统上所说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是基于物质生产中加工对象的差异性。如果从商品的形成过程看,到可以得出一个横向产业的发展模式,那就是研发产业、制造产业和营销产业。商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和利润增值空间日益向产业价值链两端的服务环节转移,世界市场的竞争手段也由传统的价格竞争日益转向以金融、技术、运输、通讯、信息等服务构成的非价格竞争。目前在国际分工比较发达的制造业中,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时间只占其全部循环过程的5%不到,而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95%以上。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增值部分不到产品价格40%,60%以上增值发生在服务领域。
(2)世界服务贸易从1980年到2007年间,出口额从365亿美元扩大到3260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出口的比重从1/7到近1/5。中国服务贸易在改革开放后有了很大的发展,从1982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43.4亿美元,到2007年2523亿美元,25年增长57.1%。
但是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的联动效应不明显。工业产品主要通过国外的营销渠道和网络渠道进入国际市场,并没有依托国内营销企业走向国际。货物贸易需要大量的国际运输服务也是通过进口获得,2004年国际运输逆差125亿美元,2005年134亿美元,就是一个例证。发展服务贸易是提高中国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
(3)发展服务业及服务贸易是实现就业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
各国经验表明,制造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后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加速,其吸纳就业的能力开始下降,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行业。为此,今后若干年,我国要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发挥服务业连续保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优势。
2.2服务贸易可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优化
30年来,我国坚持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了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向优化升级的方向发展。三次产业中,1979-2007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6%,第二产业增长11.4%,第三产业增长10.8%。从构成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基本持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其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7年的11.3%,下降了1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47.9%上升为48.6%,上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3.9上升为40.1%,上升16.2个百分点。现代经济的结构性特征越来越明显。
3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同发展的策略
3.1国家政策应由以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产业倾斜
长期以来,我国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主要偏向制造行业,这不利于我国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经济结构调整。对此我国应继续制定和完善相关产业政策,使之进一步向服务业倾斜。应确定以下方面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发展为生产服务的服务贸易。
伴随我国世界工厂地位的不断巩固,我国制造业和加工工业将趋向自动化、高科技化、高附加产值化,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用工量减少,对金融、信息、技术、流通的依赖度增加,优先发展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业成为必然选择。生产业与制造业关系密切,加快发展生产业,则可以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产品质量,进而带动货物贸易的发展。不难看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紧密相关的联系。货物贸易的长期健康的发展必然也会带动服务贸易的增长,而服务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可以促进货物贸易的增长。例如货物的运输、人才的流动、技术的转移。
甚至一张小小的光碟,虽然其表现的是货物贸易,但光碟里的内容才是真正的高附加值产品一无形商品——服务贸易。所以,现阶段我国可以重点发展那些能够提高货物贸易出口附加值的服务。包括如运输服务、商业分销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会展和广告服务等。
3.2建立科学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
解决当前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服务贸易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关键是要迅速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确定统一协调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政策和归口管理部门。首先要明确各归口管理部门对服务贸易的管理范畴。由商务部制定宏观规划与战略,实施统一管理和监督,各归口管理部门则在各自管理范围内实施具体管理。同时,中央和地方应加强互动,各地方的服务贸易政策和规章应与我国服务贸易的总体战略和整体规划保持统一,并与其他地方政策、规章相协调。政府和企业也应加紧联系。各服务贸易的政策规章最终是通过影响服务企业的竞争力来实现其目标的,所以中央和各地方政府一方面应加大其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规范服务企业的经营行为,形成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的变化调整其政策和具体措施,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3.3制定并完善中小企业促进政策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匮乏等方面的缺陷严重制约了我国服务业以及服务贸易的发展。因此,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建议国家制定并完善中小企业促进政策。以韩国为例,政府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制订了许多发展中小企业的法规——《SME协会法1961》、《SME风险支持法1986》、《促进SME发展和产品购买法1994》、《SME行业区域保护和促进公司间合作法1995》、《SME结构性改革和稳定支持管理的特别法1995》、《促进风险业特殊措施法案1997》等。上述措施极大地促进了韩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资料来源:洪浴洙“中日韩中小企业合作战略:关注集群与网络”2003)我国货物贸易中的中小企业则是多不胜举,正是这些看似默默无闻的小企业却对我国每年的货物贸易巨额顺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货物贸易成功的经验来看,我国服务贸易也可以走这样的路线。
3.4积极谈判与协作:将货物贸易的优势与服务贸易相结合,优势互补
通过政府间的谈判和协作,为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扫清障碍,努力使我国服务贸易企业的出口享受平等待遇。(1)通过WTO多边贸易谈判争取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我国服务贸易额已跻身全球前10强,对世界经济发展以及世界服务贸易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WTO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中,我国需要充分利用作为发展中大国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力,争取更为广阔的服务出口市场。(2)通过区域协议谈判争取广阔的服务出口空间。在双边或多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谈判中,逐步将服务贸易领域纳入到区域协议谈判的范围,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也可以将我国货物贸易中的一些优势项目纳入与他国服务贸易谈判的博弈之中,达到双赢的结果。例如;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货物贸易出口比重较大,这并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可以在这方面稍作让步要求更有利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承诺。短期来看,这一做法可能会给我国一些外贸企业带来不利影响,然而从长期来看这也许更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合理优化和升级。
3.5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货物贸易行业协会和服务贸易行业协会加强合作
关于货物贸易相关协会,我们可以拿美国为例:2003年美国在中国上海注册的有关货物贸易的相关协会有150多家,而中国本土的仅有31家。协会的细化和分布广度是相当惊人的,比如美国新奇士橙协会,加州杏仁协会,美国乳制品协会,美国马铃薯协会等等。协会在促进该产业在国外的深化发展,解决所在行业面临的问题以及参与谈判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无论是货物还是服务贸易行业协会的发展均滞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其在为出口企业提供出口促进服务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因此,应加快服务行业协会的建立步伐,提高协会为企业提供服务贸易信息和政策咨询服务能力;发挥行业协会在服务贸易国际争端中积极作用。具体建议是:一方面可以与货物贸易相关协会沟通,充分掌握与服务贸易紧密相关的货物贸易的信息,更好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另一方面货物贸易也可以通过协会之间的交流而了解到服务贸易的最新发展情况,两者有交叉的地方则可以互补不足,相互促进。
3.6建立有利于服务出口的投、融资环境
目前,我国服务业以及服务出口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投融资环境,这在某些方面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阻碍了服务出口的扩大。要促进服务的出口,必须建立有利的投融资环境。
(1)降低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
由于种种特殊原因,我国在服务业的众多项目上保持着较高的行政垄断,一次要尽快打破行政垄断,放开包括银行、邮电通信业在内的市场准入,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加人,通过引进竞争促进服务业以及服务贸易的加快发展。
(2)设立服务业担保基金。
为服务业发展提供融资担保支持,考虑到我国各级政府财政平衡的压力,完全依赖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困难较大,建议以中央政府为主要出资人,地方政府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按一定比例出资,与获得担保基金的服务贸易相关的货物贸易企业可以与其共同合作,为本地服务业发展提供多方融资担保支持。
3.7完善服务贸易出口法规
长期以来,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服务贸易立法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海商法》、《律师法》等法规。但与服务贸易广泛的内涵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要求相比还相差甚远。目前我国尚没有一个关于服务业的一般性法律。我国海关针对货物贸易管理方面的法规约6大类,而针对服务贸易管理的法规仅有3大类。加强对服务贸易的法制法规建设和倾斜度以保证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同发展已刻不容缓。(见图1)
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立足全球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的大局、切实加强货币政策国际的协调、共同承担风险,才有可能度过难关,实现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恢复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这是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的根本所在。但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在货币政策协调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应对金融危机的协调与人们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独立的矛盾也进一步显现出来。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缓解和全球经济形势变数增多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把握货币政策的导向和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依然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问题。
一、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的博弈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和深化,加大了经济、金融领域国际协调的力度,拓宽了协调与合作的范围。然而,在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面前,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博弈相碰撞现象的存在,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2008年11月和今年4月的G20伦敦峰会上,国际社会就加强国际协调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提高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和发言权达成共识。同时,中国提出的各国共同承担责任应对金融危机,以及解决全球经济发展的失衡问题,保证发展中国家充分享受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得到普遍认同。因此,从世界各国共同利益层面看,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过程中,各国利益与权益的平衡,需要通过国际协调来实现。然而,在现实国际经济与金融环境下,由于西方一些国家的国家利益被无限“放大”,各种关乎国家利益的重大分歧难以调和时,国际协调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协调的有效性,形成了国际协调同国家利益博弈的碰撞。不可否认,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在客观上给世界各国经济与金融带来了严重的冲击,每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都受到伤害。在金融危机加剧和经济衰退预期加重背景下,采取适度的措施和手段应对并不为“过”,也十分必要。但另一方面,如果是在国家利益对抗性竞争中运用转移危机的政策手段,在损害他国的前提下推行具有强烈保护主义色彩的金融货币政策,就另当别论了。
按照博弈论(GameTheory)理论的核心内容,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各国货币政策的选择是各国不同利益的博弈,同时也是在国际协调与合作下参与国际事务中各国共同利益的博弈行为。国际协调与合作是为了实现世界各国共同利益,而国家利益的博弈反映的是国家核心利益不受到伤害。从当前不同货币政策取向和摩擦引发的国家间利益博弈现象看,如果不同货币政策博弈波动面扩大,只顾及国家利益至上而不考虑世界各国共同利益,国际协调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大,国际社会非均衡局面也会进一步扩大。由此,当前有关国家货币政策的主流导向引发的一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
当然,从博弈论的观点出发,在金融危机情形下的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博弈的碰撞,并非金融危机特定的产物,其发轫的内在根源在于世界各国在通过相互协调与合作过程中为国家利益的实现而产生的普遍现象,体现的是国家利益与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的深层次关系。因此,在国际社会中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博弈的碰撞不仅由来已久,而且将永远存下去。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后,美联储便开始了直接购买商业票据的货币政策操作,并将其债权转给美国财政部,再由财政部以减免企业债务的形式,向这些企业和金融机构注资入股。由此可见,美国“救市”计划的部分是依靠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联合行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减免票据、券债等债务的形式推行“救市”计划。特别是继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购买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和1.25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证券后,3月23日美国又推出银行“解毒”计划,以处理金融机构的“有毒资产”问题,其目的均是为了进一步释放流动性,货币政策的重心向“定量宽松”政策倾斜。美联储陆续出台回购国债和回购“有毒资产”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同时,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等西方央行自行实施的购买公司债货币政策也已相继出台,由此美国等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重心向“定量宽松”政策倾斜更加明显。美国等西方国家“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是通过扩大货币的发行量大规模增加对资本市场货币的供应,以及维持金融业表面的稳定和流动性,是典型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体现。这一货币政策的核心——即为缓解货币市场流动性紧缩“有限度”地对货币的发行“松绑”,增加货币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扩充资本市场规模,加大流动性;政策的导向是在金融与经济双重危机情况下,通过货币政策手段“激活”资本市场,并以此带动实体经济的恢复;政策的实质是所谓“定量宽松”,就是货币当局“开闸放水”,开动印钞机大量发行货币的一种借口,2009年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借用“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说辞来印钞票购买国债行为的实质,正是这一货币政策最核心内容的体现。因此,“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被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是货币当局采取的一种“保护主义”政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性质有相近之处,同属于经济领域的“保护主义”,体现的是国家核心利益,而不是世界经济与国际金融全局理念。
“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通常是在经济和金融状况恶化、降息空间没有余地的情况下,利率调节难以发挥显著作用时推行的一种政策。今年以来,西方各国通过购买各种债券,向货币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干预方式与前期利率杠杆的“传统手段”不同,是货币政策的“非传统手段”。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当前西方国家的“定量宽松”政策是在前期“传统手段”效果不显著,甚至“失灵”的特殊条件下“极端”的选择。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欧洲、日本等西方国家陷入了实质性的全面危机,连续降息的宏观经济调控“传统手段”一度被西方各国频繁使用,但不仅至今效果仍不显著,而且降息的空间已经微乎其微了,降息这一宏观经济调控“传统手段”已然使用殆尽。因此,利率杠杆的“传统手段”在用尽后,西方各国政策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少,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西方推行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自然浮出“水面”,被多数专家和学者定论为当前西方经济与金融环境的产物。由此,一方面表明不仅当前西方经济与金融恶化状况仍未改善,而且目前可选择的刺激经济和活跃市场的“良药”已经不多,一旦连“定量宽松”政策都难以奏效,达不到政策目标,西方国家经济与金融形势将何去何从令人担忧;另一方面表明当前西方国家经济与金融政策并非协调一致,“定量宽松”政策只是西方各国根据各自的现实经济与金融状况采取的中短期行为,一旦形势发生新的变化西方各国经济与金融政策上的“摇摆性”将进一步体现,经济与金融政策的导向将有可能“迷失方向”,西方国家将如何协调经济与金融政策,能否在政策上达成共识令人怀疑。
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情况下,西方国家经济刺激计划中的金融政策以及“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出台,内容和性质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较强的保护行为的操作性,最为核心和耐人寻味的是国家利益博弈的政策取向。另外,如果美国等西方国家不适度掌握货币的投放量,极有可能会“培育”出新的资产“泡沫”,并引发新的类似于通胀、货币和信贷危机。事实上,美国等西方国家金融危机的蔓延过程更像是不断“转嫁”危机的过程。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救市方案和政策手段,既有“转嫁”危机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又有货币政策上不负责任的放任货币贬值的嫌疑,是国家利益至上理念的充分体现,与世界各国不断开展的国际合作背道而驰。从经济学的博弈论(也称为对策论)含义看,不同政策的出台是带有一定的对抗性,在现实经济生活不同政策的博弈无处不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应对金融危机不同货币政策的博弈,在当前金融危机的环境下经济领域的博弈更为盛行,其中西方“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倾向,就是经济学博弈论的典型理念,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由此可见,尽管全球性金融危机超越了国家范畴,国际协调的加强显得更加必要,但在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协调中,由于牵扯到各方利益问题以及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的博弈和碰撞在现实国际社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的博弈和碰撞,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将如何演变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际金融与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如果国际金融与经济形势继续恶化,特别是如果西方国家迟迟不能从危机中摆脱出来,西方国家将有可能进一步扩大金融与货币政策保护主义的范畴,加大国家利益博弈的政策力度,由此在全球范围的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的博弈和碰撞将更加激烈,甚至有可能在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的情况下“升级”。
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的博弈和碰撞,是贯穿于国际社会各个领域的普遍性和综合性现象,是较为隐性和富有弹性的范畴,需要从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的各个角度去加以思考,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揭示。因此,既要反对国家利益的无限“膨胀”和利益上的患得患失,实现世界各国共同利益,又要最大限度地维护本国利益,这是当下世界各国不可回避的重要选择。
二、不同货币政策下国家利益的博弈
与此同时,同样是应对金融危机和刺激经济的货币政策,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当前西方“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与中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不仅在实质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也是国家利益博弈战略不同货币政策的选择和取向。
“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四个方面的不同。一是实质上的不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针对市场流动性萎缩注入的一剂“强心剂”,是应对经济和金融危机过程中任何举措都难以发挥作用的无奈之举,所谓的“定量”是发行货币的“定量”,货币发行的变量是依据货币的发行能否缓解危机的恶化,而不考虑潜在通胀的风险;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是从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角度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是扩大消费,为经济的复苏注入活力,力度的调整是可控的,货币供应的变量是依据市场的发展变化而定的,适时把握潜在通胀风险的因素。二是政策导向的不同。“定量宽松”政策是货币当局通过印钞票扩大市场投放量,政策的导向是加速货币贬值,货币的发行量如果大幅度高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货币的贬值在一定的期间内将难以控制;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导向是,推动货币信贷的积极性和消除货币投放存在的障碍,从而促使加快货币投放的规模和速度,并从银行自有资金或财政收入中拿出适量的资金有计划地向市场注入资金。三是最终效果的不同。“定量宽松”政策最终效果的侧重点往往体现为经济的“虚拟”扩展,对实体经济的作用并不大,缺乏持久性;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最终效果的侧重点是体现在实体经济,具有较强大长期性和稳定性。四是潜在风险程度的不同。“定量宽松”政策潜在的风险体现在货币市场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必然导致货币市值或购买力下降,风险的性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通胀风险,其潜在的风险有可能在全球范围扩散;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虽然也存在着潜在的通胀风险,在财政方面通常表现为财政收入下降和财政支出上升同时出现,在银行方面通常表现为信贷投放增长过快,但在通胀下行趋势已经确立和财政积累充分的情况下,只要政策力度适当和灵活调控其通胀风险相对较小。因此,当前西方国家盛行的“定量宽松”政策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短期行为,而现阶段,中国采取的“适度宽松”政策与“定量宽松”政策有着实质性的区别,这种不同性质货币政策的博弈将有可能延续一段时间。
由此可见,在全球金融危机和西方经济状况持续恶化的环境下,不同货币政策的博弈关,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和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是当前各国面临的、不可回避的新问题。因此,处理好国际协调与合作同国家利益的关系,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加强必要的国际协调,不仅是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利益的诉求,也各国利益的所在。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国际协调与合作同国家利益存在着相同的利益对立与依存关系,国际社会中的每个国家利益主体与共同利益都离不开双方的存在与合作,共同利益是通过国际协调与合作实现的,也是通过博弈来完成的。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金融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深化的情况下,经济、金融领域相互协调、合作与日俱增。人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没有广泛的国际协调与合作就不可能创造出最大限度的价值,世界各国在追求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同时,必须学会从全球整体角度审视国际协调与合作同国家利益的关系问题,维护国家与人类的共同利益。
三、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博弈
两次G20伦敦峰会提出,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金融机构体制,使它们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现状并加大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发言权。这一观点的提出,使改革当前国际金融机构体制的呼声再次高涨。而回顾以往的历史,每次重大的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发生,必然酝酿着国际经济、金融的重大变革,导致国际经济、金融体系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甚至是重组。
2009年4月初召开的G20伦敦峰会上,各国承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增加5000亿美元的“可贷资金”,这一方面是为共同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举措,另一方面是为今后推动IMF特别提款权(SDR)构成进行改造的重要步骤。G20伦敦峰会前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的在IMF现有的SDR基础上构建“超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一方面是针对西方“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回应,另一方面也包括了对IMF现有SDR改造的构想。与此同时,G20伦敦峰会上中国承诺向IMF增资,这是中国为实现与国际金融机构建立良性互动的体现,也是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博弈的体现。
当前,国际经济、金融正经历着全面危机,对于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国际社会普遍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提高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发言权和地位成为改革的焦点。但美国、欧元区与新兴市场国家也必将在救市的风险和成本分担,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以及国际金融机构体制变革等方面展开激烈的博弈。
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必然要涉及各方利益,并触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因此,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争论也逐渐演化成国际间的博弈。另外,从当代国际金融体系的建立及其演变过程看,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内容和方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经济和金融的实力,换句话说,谁拥有强大的经济和金融实力,谁就拥有更多的发言权,甚至左右改革的方向,并主宰国际金融体系。正是基于上述的现实情况,当前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博弈主要体现在三种力量和三个方面的较量:一是长期主导国际金融体系的美欧发达国家内部的权利和利益分配的博弈;二是已经崛起的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要求改变现状和维持原有秩序不变的博弈;三是在国际协调中各种力量平分秋色的博弈。事实上,由于各国国情有所不同,金融危机带来冲击也各不相同,因此,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关注点也不尽相同。如美国就对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相对“冷漠”,美国最关注的是如何推动各国进一步联手扩大市场资金投入以刺激经济复苏,而并非金融体系的改革;德、法等欧洲各国与美国不同的是,他们较为热心于国际金融体系和全球经济结构的改革,强调加强金融监管,对国际金融体系中美国方式的自由资本主义模式进行全面改革;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国家,则对提高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发言权和地位、改善国际金融和经济环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刺激经济恢复等现实问题更为关注。
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取决于主要大国相对实力的变化。而在现有国际经济、金融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前提下,特别是美国经济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力没有失去的情况下,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仍将面临重重困难。回顾历史,自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国际金融领域也曾有过多次改革,但都是修修补补或是改良,并未触动体系的根基。与此同时,国际金融领域不止一次因各种原因爆发金融危机,令世界各国都深受其害——西方国家并没有因资本主义优越性而摆脱繁荣与衰退轮回的“宿命”,也没有因主导国际金融体系而避免金融动荡,相反,金融领域却问题成堆,甚至到了难以维持的境地。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没有因西方体制下的金融秩序而置身度外免于冲击,相反却一次次受到伤害。其实,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问题很早就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尤其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是引起了有关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金融机构的重视,并多次呼吁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全面的改革,但西方国家却反应冷漠,直到此次全球金融危机,西方国家受到重创,才真正感受到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弊端的严重性和改革的迫切性,改革也终于被提上议事日程。但是,要进行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就离不开对国际金融权利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发言权和地位的调整和整合,就必然要改变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不合理与不协调状况,这无疑会触及到各方的实际利益,困难可想而知。正因如此,尽管目前有关国际金融会议和有关国家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发言权和地位需要进行调整已达成共识,但可以预见,未来一旦改革进入实际性的操作阶段,各种力量在权利和利益分配上的博弈将会更加激烈。
目前,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遇到的难点依然是解决失衡问题,其中包括两个重要方面。
一是全球经济、金融失衡。全球经济、金融失衡是一种常态,这种失衡的主要表现就是各国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一个有效的国际金融体系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当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时,调整责任的认定及调整责任的分配。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乃至“牙买加体系”之下,调整责任都是由不平衡的双方国家共同承担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作为不平衡的一方,经常实质性地承担了部分调整责任,到了“牙买加体系”时,美国就从来没有承担过这种责任。
二是国际金融体系中发言权与地位分配失衡。在现有的全球经济、金融管理机构中,特别是作为国际金融体系重要管理机构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里,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的意见始终得不到尊重,利益也未能得到公平的体现,导致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在历次金融危机中处于极为被动的境地,甚至不得不任由发达国家“摆布”,或者在国际金融机构“援助”条款中接受苛刻的附加条件。因此,目前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希望建立一个以民主原则为基础的金融体系,通过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分量,改善国际金融体系中发言权与地位分配长期失衡状况。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当前金融自由化和金融产品过度创新增大了金融风险,使金融体系出现了更多新的不稳定因素。各国政府在进一步完善本国金融管制、维持金融秩序稳定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调整,推动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因此,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国的协调与合作需要找到一个各国利益的平衡点,使国际金融体系的重新构成相对合理,而不是一味强调谁来主宰国际金融体系。
四、我国货币政策的导向与责任
在国际经济与金融关系领域中,国家利益博弈战略的选择成为当前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和积极应对的能力,否则就有可能成为国家利益博弈竞争中的牺牲品。当前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既有全球性危机的性质也有国家安全与利益范畴的现实,应对金融危机政策选择上的国家利益博弈在国际间已然浮出“水面”。
对拥有超过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来说,由于外汇资产储备几乎都是西方主要货币为单位的债券和资金,甚至还在继续增加,风险自然大于其他经济体。目前,中国仅持有美国证券类资产金额就已然超过1.2万亿美元,其他西方国家的证券类资产金额也有一定的规模。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是客观现实,但并不等于没有回旋的余地,中国将如何应对西方风险“转嫁”带来的冲击,适时选择中国长远国际金融战略,无疑是最现实的挑战。鉴于当前西方“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推行与西方货币的泛滥,中国货币当局正处于安全与收益之间权衡的两难选择。如何从外汇储备的存量、流量管理和构成三个层面摆脱困境,既保证外汇资产储备的安全,又可通过购买西方国家债券获得较好的收益,需要从存量、流量管理和构成三个方面入手。其一,在外汇资产的存量上采取灵活的调整,保持存量的合理与适度;其二,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投机性“热钱”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热钱“的载体既多样化又很难监测,其规模和走向不明难以判断,增大了我国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对外汇资产流量管理的力度亟待加强;其三,外汇资产储备构成的多样性、稳定性与灵活性之间的权衡选择需要多方论证。同时,我国的外汇储备战略应当与现实的国际经济与金融环境相适应,政策导向应主要体现在国家经济与金融安全领域,加强对西方国家经济与金融政策变化的评估和论证,最大限度地保障国家现实和长远利益。受西方“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输入性货币扩张和通胀的影响,以及我国现行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已在国内货币市场发挥作用,在目前国内市场上货币供应量相对充足的情况下,需要加强对输入性货币扩张和通胀以及自身潜在货币扩张和通胀风险的防范。因此,在现阶段需要适时调整“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
关键词:境外加工贸易;原因;有利因素;政策建议
2006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209,407亿元,出口总额为9,693.41亿美元,其中5,105.61亿美元为加工贸易,进料加工贸易和来料加工贸易占总出口的百分比分别为:43.51%和9.88%。两者占我国加工贸易的比重已经达到了53.39%。这说明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对于如何深化发展加工贸易的地域选择上,大多学者都认为可以将我国的加工贸易的区位向中西部转移。但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政策的出台,并没有使得我国的加工贸易的地域结构发生较大的改变。珠三角和长三角依然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地区,如表1所示: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初期和现在,加工贸易的主要区域仍然集中在我国沿海的东部和南部地区,而且占比有所增加。因此,在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并不容易实现。笔者认为,应当利用我国的加工贸易所积累的优势,发展境外加工贸易,为我国的加工贸易开创一条新路。
从商品的直接出口到直接投资是一个国家的企业所采取的一种传统的国际化进程。这一过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般商品输出,企业通过出口,逐步建立世界范围内的销售网;第二阶段是境外生产,企业通过在国外投资建立自己的生产单位,形成国内外统一的管理体系;第三阶段是建立跨国公司,以世界市场为基准,采用全球性总体战略,以整体最经济为标准进行全球范围的投资和生产决策,以取得最大利润。目前我国企业所开展的境外加工贸易是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模式中的初级形式。
1我国发展境外加工贸易的原因
1.1应对比较优势的丧失
在我国沿海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当地的工资水平已经有很大幅度的提升。再加上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整,取消农业税,加强农村城镇建设和进行农村医疗改革。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有离开城市,返回农村的倾向。特别最近猪肉及其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这样将会导致我国发展加工贸易地区的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和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
我国在现阶段也可以通过在东南亚,南亚,东欧等一些劳动力成本比我国还低的地区发展加工贸易,利用别国的成本优势和我国在加工贸易发展中积累的其他优势相结合,促进加工贸易的更好发展。
1.2应对反倾销,绕过贸易壁垒
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各种名目繁多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手段层出不穷。特别是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商品的出口遭受到越来越多的反倾销指控和调查。目前,我国已成为WTO成立以来遭受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由于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特点,特别是将主要市场放在国外,使得加工贸易的产品,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更高。因此,一旦受到反倾销后所遭受的损失会更大。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区域一体化的蓬勃发展(例如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所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再加上区域内一些国家同样也具有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以及原产地的保护手段的使用,使得我国对这些地区的出口越来越多的被区内的一些国家所替代。这种情况使得在国内一味地发展加工贸易已经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
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则可以通过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投资来避免此类问题。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可以通过在其他国家设厂来完成某些产品的部分生产环节,能够避免使这些产品遭受到来自其他国家针对我国制造的产品所进行的反倾销指控。同时,许多区域经济体内的发展中国家也有许多的优惠政策以吸引外资。
2我国发展境外加工贸易有利因素
2.1利用人民币升值的契机
目前人民币已经较大幅度地升值,但距理想价位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进一步升值潜力。在这种背景下,国内轻工纺织服装、小机电等产业通过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可以节约我国企业的投资成本。但我国企业与许多国外企业相比显然实力不足,即使是大型国有企业其核心竞争力也不强。所以,对我国企业来讲成本优势是各种竞争优势的最集中的体现。总的说来,通过境外加工贸易的投资能够充分挖掘人民币升值的潜力,促使我国外贸结构升级和国际分工地位改善。
2.2资本技术优势的逐渐显现
经过20多年加工贸易的发展,我国已经在发展加工贸易方面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技术优势。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并不具备相对的技术或资本的优势。但相对与东南亚和东欧的一些国家,我国在技术和资金上尚具有一定的优势。我国的企业可以通过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投资,利用当地的一些优势,结合企业自身具备的资金和技术优势,能够促进我国企业更好地发展,而且能进一步巩固自身的优势,树立自身的形象。
3发展境外加工贸易的政策建议
(1)对于发展境外加工贸易,我国政府应该积极地支持和放松管制。主要体现在: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统一管理;简化相关的手续,缩短审批时间;改进现有的外汇管理体制,使企业能合理有效地调配外汇的使用;加强对企业相关的金融支持,为企业在海外建厂提供相应的资金信贷或提供相应的补贴。
(2)加强对企业的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政府应该为企业在当地投资提供相应的经济、法律、环境、行业、教育水平等相关的信息和对相关企业的进行信用调查等。这样能使企业在较短时间对投资国的整体环境有较深刻的了解。这样可有效地降低企业投资的风险。政府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机构以有效地提供相应的信息,同时通过此机构也可加强境外投资企业间信息的交流,有效地积累成功企业的经验和吸取企业失败的教训,以指导更多的企业“走出去”。
参考文献
[1]李洁.亚洲加工贸易发展特色及启示[J].经济纵横,2005,(9):52-54.
[2]蒋丰.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2006,(4):159-161.
[3]张秀娟,曾勉.对我国企业开展投资型境外加工贸易的几点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