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用药护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药剂学管理;医疗差错/预防和控制;护理工作/组织和管理
医院病区药品是医院住院药房的延伸,能为临床一线储备一定品种和数量常用急救药品,为救治患者赢得时间。这些药品普遍由各病区护理人员负责[1]。在护理差错统计显示,给药错误,在护理差错类别中居于首位。因此做好病区药品管理,对于防范护理差错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共有23个护理单元,其中内科病区10个,外科病区9个,门诊系统科室4个。
将所有病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共12个病区,对照组共11个病区,实验组和对照组病区的护士在年龄、职称、性别及工作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实验组
(1)规范放置,定期检查。药品按照类别分开放置,标识清楚醒目;常用药品放在易于取到之处;按名称准确放置到位,不裸放;取药时从最上面药盒的右侧取用;指定一责任心强的护士负责药品的质量、有效期、是否规范放置(如冷藏、避光等),每天小检查,每月大检查;护士长不定期抽查。
(2)学习掌握新特药的用法。请药师对新特药品以讲座、药讯、宣传栏或等多种方式传授药学知识。护士在使用时,先学习说明书,掌握了药品正确用法后,再应用于患者。护士长将新药使用说明书装订成册,供护士随时翻阅。
(3)高危药品标示醒目,分开放置,有黑色警示标志。
(4)改变病区药品供应方式,将“要多少供多少”的方式转变为“消耗多少补多少”的方式。
(5)“五专”化管理毒麻药品。对于毒麻药品实行专人、专锁、专柜、专放、专用,班班交接。
1.2.2对照组按照常规病区药品管理进行,不进行干预。
1.2.3观察指标分别收集2008-04-2009-04试验组和对照组用药及其他原因导致的护理差错的起数。
1.2.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两组用药所致的护理差错情况比较:对照组32起,其中用药所致的护理差错14起,其他护理差错18起,发生率43.8%;实验组16起,其中用药所致的护理差错1起,其他护理差错15起,发生率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5,P<0.05)。
三、讨论
3.1摆放混乱,不易识别目前由于临床用药较为广泛,品种繁多,尤其是综合性科室,需要准备多个器官系统的多种药品,才能满足临床需要。每个综合内科病区一般都备有百余种药品,一些药品从药房领回病区,多种零散药品混杂在一起,使得药品的名称、剂量、有效期磨擦不清。在抢救患者时,外形相似的药品,由于分辨不清,不仅易造成护理差错,还会延误时间,甚至延误患者生命。所以规范、科学地管理病区药品对于安全用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病区药品做到标示清楚、定点放置、不裸摆、定期检查、易于拿取。经过一年的规范管理,实验组的护士不仅减少了护理差错,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3.2高危药品没有显著标识高度危险性药品是指10%氯化钾溶液、10%氯化钠溶液、胰岛素注射液、化疗药品及其他能对患者一次性致死的药品。这些药品和其他普通药品混放在一起,如果护士使用时不慎出现错误,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实验组将高危药品和普通药品分开放置,并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如黑色骷髅标识。这样就会提醒护士在取用时倍加小心,多次查对,从而保证使用高度危险性药品的安全性,同时保证了护理安全。
3.3积压药品过期有些患者用药时,只需取单包装药量中的一部分,这就使某一整包装药品可同时配与多个患者使用,从而节约一部分药品。另外,医生临时更改医嘱或患者漏、拒用药时也会导致药品的积压,时间久了,药品就会过期。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明确规定“超过有效期的药品,未注明有效期的药品或更改有效期的都按劣药论处”,这些药品是不能应用于临床的。实验组将“要多少供多少”的方式转变为“消耗多少补多少”的药房供应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病区的药品积压过期现象,改变了过去定期销毁过期药品的方式,大大减少了药品资源的浪费。同时病区积压药品的减少,也减轻了护士的清领与整理,减轻了工作量,为治疗室减轻了空间,也为患者节约了开支。
3.4新特药品知识相对匮乏由于临床药学的发展,各种新特药广泛应用于临床,新特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如没有及时对相关护士进行培训,护理人员药品知识相对匮乏,在使用时不了解其注意事项及配伍禁忌,不但新特药品不能发挥相应疗效,甚至会增加不良反应。实验组通过多种渠道学习掌握特新药的用法,这样就能弥补新特药的临床经验不足的缺陷,保证新特药的疗效与安全。
3.5“五专化”管理毒麻药品病区的毒麻药品管理一般由护理人员负责,毒麻药品的安全也是药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护理人员高度警惕意识,实行“五专化”管理,专人、专锁、专柜、专放、专用,班班交接,认真负责,保障毒麻药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朱滨艳.病房的管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4):18-119.
[2]赵翠兰.常见护理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08,4(7):73-75.
1临床资料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8例,膀胱嗜铬细胞瘤24例;男4例,女28例;年龄22~52岁,平均年龄38.2岁,均进行嗜铬细胞瘤手术切除,本组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中心静脉压(CVP)偏低,给予补液和应用血管活性药物,12小时后恢复正常外,其余患者均无异常反应。
2术前用药护理对策
2.1降压药物
嗜铬细胞瘤分泌过量儿茶酚胺,使外周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容量减少,而导致高血压。肿瘤切除后,儿茶酚胺骤然减少,血管容量相对增大,回心血量及血输出量减少,极易发生难以控制的低血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术前降压尤为重要。临床上常用降压药有α-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如:酚苄明、酚妥拉明、哌唑嗪等。患者服用此类药物后,护士应密切观察,每日早晚测血压、脉搏2次,并注意及末梢循环变化。同时,应向患者说明此类药物的副作用,嘱病人服药期间不要随意走动,改变时动作尽量缓慢,以防引起性低血压,而发生意外。本组无病人因性低血压造成伤害。该药还具有鼻粘膜充血的作用,病人会产生鼻塞感,护理时注意与感冒相区别。因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排尿时膀胱收缩,刺激肿瘤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上腺素,使血压突然升高,所以,对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要监测其排尿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
2.2扩容药物
由于长期的儿茶酚胺过量分泌使外周血管收缩,血容量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必要的扩充血容量是为了防止肿瘤切除后,血管床放开,血容量不足造成有效循环量减少的矛盾,同时,术前扩容还有利于防止术中术后血压突降,以及预防术中因血容量不足而大量快速扩容可能造成的心力衰竭和肺水肿。临床扩容,多采用术前3天静脉输全血或血浆代用品,中分子或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液,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补液时应注意液体的滴速控制,防止液体滴入过快引起心衰的发生。每日补液量控制在2000ml左右。
2.3纠正心律失常药物
患者长期受儿茶酚胺的作用,使心血管系统耗损很重,常合并心律失常,病人心律加快,心动过速,甚至心房颤动,术前应及时纠正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临床常用药物为心得安等α-受体阻滞剂。在使用α-受体阻滞剂时护士应严密观察脉搏、心率,当心率>100次/分时,可给予心得安10mg,3次/d,或氨酰心安25mg,2次/d,将心率控制于70~80次/分,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前,应先用α-受体阻滞剂,否则阻断β-受体的作用可引起α-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兴奋而使血压进一步升高,甚至发生肺水肿。若心律低于90次/min,则无需用心得安。严重的心律不齐者应及时给予心电监护。
2.4镇静药物
嗜铬细胞瘤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危象而出现神志恍惚、躁动、抽搐等,此类病人须给予镇静、解痉等药物治疗。临床常用镇静药物为安定、苯巴比妥类、水合氯醛类等。因巴比妥类安全性较差,易致中毒,反复使用时还可成瘾,故应用此类药物必须严格控制使用时间及剂量。同时应注意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常用镇静药物的不良反应,加强保护措施,防止病人发生意外损伤,并注意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观察患者意识。我院常规使用小剂量安定口服或肌注。术前日晚应常规给予安定药物镇静,防止由于紧张影响睡眠效果,导致血压升高影响次日手术。本组28例患者入院后主诉烦躁、无法入睡,遵医嘱给予安定临睡前口服或肌注效果良好。
3术后用药护理对策
3.1血管活性药物
由于嗜铬细胞瘤切除后血液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骤减,血管容量相对增大,回心血量和心输出血下降,容易导致血压下降,甚至休克。临床可通过血管活性药物调整血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调整血压时,应根据病情,调整其用量、配制浓度及给药速度,使药物均匀输入。用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时,可使血压维持在术前无症状时最低血压值或术前收缩压的2/3。若血压过高,可在硝普钠严格调节下维持理想血压。输入血管调节药物时应注意观察穿刺部位,防止渗出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严格无菌操作原则,遵循现用现配原则,选用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护士进行配药,一人摆药,一人核对配药,保证每个环节双人核对。注意配伍禁忌,选择合适的溶媒及合适的输液器。加强病区小药柜及高危药品的管理,严格要求高危药品分类存放、专柜放置,与普通备用药品分开。抢救药品放在抢救车内,有低温储存要求放置在冰箱制定栏。毒、麻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并加锁,保持固定支数,每班交接并登记。做好高危药品警示标示管理。质控组成员每周检查一次,并进行记录,科室每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明确规定过期、变质、标签丢失或不清、科室暂时不需备存应及时返回药房。
2认真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
及时巡视,要求静脉用药过程中每1~2h巡视1次,观察患者输液部位、滴速是否与病情要求相符。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填写输液巡视卡,每一瓶液体要核对,执行者需在巡视卡上记录时间和签名,尤其要对重点患者如:有过敏史、高龄、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重点巡视观察,也要对重点药物如:新进首用药物、易过敏药物以及高危药品(硝酸甘油、胰岛素、氯化钾)静脉滴注要加以特别关注。
3提高护理人员药学知识
安全用药的前提是提高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组织护士积极参加市局及院组织的用药安全讲座,并且每周科内学习护理安全核心制度及常用药物、抢救药物的药理作用、给药方法、安全剂量、配伍及临床使用药物的观察及护理要点学习。加强与医师及临床药师沟通,进行专科药物应用的学习交流,利用晨会、科会提问与考核要求人人掌握内容。每月科室组织临床用药使用规范流程的操作和联合用药知识考核,特别对重点护理人员(新护士、实习护士)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药学知识。
4观察项目
2013年1月开展前馈控制活动,2013年12月结束。前馈控制活动前后,对护士掌握药学知识理论考试成绩(100分制)、身份识别操作评分及病区药品管理评分(标准评分表护理部考核、10分制)、年用药安全缺陷率、住院患者服务体验满意度(问卷调查)进行观察比较。1.5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3.1统计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样本均数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各组之间的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结果
前馈控制活动前后年用药安全缺陷率比较:2012年科室护理缺陷发生46例次,用药安全缺陷28例次(61%);2013年科室护理缺陷发生30例次,用药安全缺陷9例次(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P<0.05)。住院患者服务体验满意度(问卷调查)及护士用药方面问题调查情况:2012年住院患者发放问卷112张,收回112张,基本满意、满意85例(76%),涉及护士用药方面问题24例次(21%);2013年住院患者发放问卷122张,收回122张,基本满意、满意113例(93%),涉及护士用药方面问题11例次(9%),患者服务体验满意度调查比较,涉及护士用药方面问题调查,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服务体验满意度提高,护士用药方面问题明显下降。
6讨论
论文关键词:脑膜炎,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是由结核菌侵入蛛网膜下腔而引起软脑膜,蛛网膜进而累及脑实质和脑血管的病变,是最严重的结核病。目前死亡率高为20%~30%[1]。通过综合治疗,全面而系统的护理,治愈率已提高到93%[2]。其病情凶险,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精心护理极为重要。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结脑10例,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怎么写论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患者中,男5例护理论文,女5例。年龄22~60岁,住院时间10~160天。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头痛,热型为不规则热,根据病史、体征、症状、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病原学检查,临床均诊断为脑膜炎。
1.2 治疗 住院后根据不同情况予抗结核药物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吡嗪酰胺等选用4~5种联合正规方案治疗,同时予激素、脱水、对症、支持及营养等治疗,治愈好转。
2 护理重点
2.1 心理护理 本病病程长,病情重,加之应用抗结核治疗和激素治疗后可出现一定的副反应,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另外,一些患者对结核病存在误解,加之经济的拮据,从而产生一定的焦虑、恐惧心理。此外,一些患者又担心预后不良,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护士应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本病的相关知识,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论文,放松心情,乐观面对本病。
2.2 饮食指导 患者由于颅压高致频繁呕吐,抗结核药物对胃肠道刺激降低食欲,持续发热及大剂量
脱水剂应用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清醒患者鼓励其多饮水,少量多餐,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及高钙饮食,昏迷患者采用鼻饲流质饮食,合并胃出血及病情危重者增加胃肠外营养。
2.3 用药观察
2.3.1 应用脱水剂的观察与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常用的脱水剂为高渗脱水剂和利尿剂,所以,首先要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目前,常用的脱水剂为20%甘露醇,其对血管刺激性非常大,护士应保护好患者血管,如发生渗液、漏液,可立即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减少对皮肤黏膜的刺激怎么写论文。
2.3.2 使用激素的观察与护理 激素具有抗炎、抑制纤维组织增生、防止黏连、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可有效降低颅内压护理论文,防止脑水肿的发生。使用激素用量过大或减量不合适、计量不准确就容易造成反跳现象,因此要严格遵医嘱给药,并嘱患者不能随意增药、减药,如患者出现不适,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3.3 抗结核药物的观察与护理 抗结核药物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关键,应遵循早期、联合、适量、全程、规律用药原则,否则,就可能造成耐药。此外,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大。因此,在服用抗结核药物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如出现胃肠道的不适、肝肾功能异常,视力减退、听力障碍及变态反应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必要时停药。另外,护士应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如利福平应空腹服用,可达到最佳疗效,同时也可减少其副反应。
2.4 腰椎穿刺的护理 进行腰椎穿刺术及鞘内注射是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常用的治疗和诊断方法。因具有一定的损伤性护理论文,患者往往会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耐心解释。术后协助患者去枕平卧4~6 h。
2.5 发热的护理 本组27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1.0 ℃。因此,应定期测量患者体温,出现体温升高,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处理。对于出汗较多患者应协助其饮水,并加强房间通风,防止复发感染。应及时更换床单、衣服等,防止皮肤感染发生怎么写论文。
2.6 高颅压的护理 脱水疗法是治疗颅内高压的重要手段,常用20%的甘露醇静滴,应用时速度要快,确保200~500 ml甘露醇在30 min内滴完,否则影响脱水的效果。同时要注意观察有无低钾血症。
2.7 出院指导 结核脑膜炎属慢性消耗性疾病,抗结核治疗需要较长时间,待脑脊液检验正常及症状消失后即可出院,出院后仍须坚持抗结核治疗6~9个月。出院时嘱患者必须按时按量服用抗结核药物,并定期到医院复查脑脊液、血常规、肝功能护理论文,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并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劳累、受凉,以免加重病情。
结核性脑膜炎周期长,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常常是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或诱因。因此,护士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准确及时执行医嘱,做好基础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预防和处理颅内高压。提高患者依从性,做好服药指导及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1王维治.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25-128.
2谢惠安.现代结核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3-296.
论文关键词: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预见性护理
心力衰竭患者大多由于心脏本身疾病、劳累、感染导致心排血量明显下降,以致不能满足组织器官代谢的需要,从而表现出心悸、气短、呼吸困难和淤血、肿胀等一些列症状。目前发病率占心脏病的20%,但死亡率高达40%。因此,其预见性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对15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从2005―2009年收住心力衰竭的患者150例。男性81例,女性71例,年龄58―70岁,平均年龄64岁,其中心力衰竭61例,左心衰竭58例,全心衰竭33例。
2 病情观察
2.1症状观察 150例患者有61例明显表现出疲乏、头晕、失眠、严重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左心衰的症状。58例患者均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肝脾肿大、尿少、双下肢浮肿等右心衰竭症状。另外33例患者均有上述左心衰竭的症状。
2.2诱因分析 发生心衰的患者有诱因者达90%,如能及时识别这些诱因,及早加以预防控制,可减少心衰的发生,延缓病情的发展,改善预后。
2.2.1 感染 体力劳动与情绪激动,冠脉供血不足,心率增快或心律不齐,肺栓塞,均有可能发生心力衰竭。如不及时控制肺部感染,很有可能导致肺水肿而发生死亡。
2.2.2 钠盐摄入过多,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失调,停用洋地黄使用过量,均有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另外,治疗配合不当,如亲属不能细心照料,漏服药和中断用药,体力活动未限制,这些因素也可能诱发心力衰竭。
3 护理对策
3.1一般护理 缓解呼吸困难,帮助患者采取半卧位及氧气吸入。氧流量2―4L/min,肺源性心脏病者1―2L/min,心衰I°和心衰II°患者增加卧床休息时间,减少活动中国。心衰III°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作肢体的被动运动,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当病情好转恢复起床活动时,活动应循序渐进护理论文护理论文,如果出现胸闷、心悸、气短、心率加快等不能耐受征象时,应立即卧床休息,并抬高床头。
3.2饮食护理 应给低热量、低钠、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不胀气饮食,如水果、蔬菜、牛奶、瘦肉、鱼等。根据血钾水平调整饮食中钾的含量,保持大便通畅,用力排便时,可增加心脏负荷和诱发心律失常,饮食可增加粗纤维食物。必要时,给缓泻剂或肛塞开塞露,避免用力并增加心电监护。
4 药物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4.1洋地黄药物 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排血量,其治疗和中毒量很接近,且用药的个体差异较大。护士要严格掌握用药剂量、方法、时间,用药前后监测心率、心律。给药前询问患者有无恶心、呕吐、乏力、色视等听心率、心律,若心率过快、过慢,节律变为不规则或规则心律突然变为规则,为洋地黄中毒表现。应立即做心电图检查,并报告医师处理,不宜与奎尼丁、心痛定、抗甲状腺药物合用,以免增加毒性,定期测定血中地高辛浓度,静脉推注速度要慢。
4.2利尿药物 能抑制钠水的重吸收,使体内过多液体排出,减轻或消除水肿,减少回心血量,改善心功能。用药期间要观察利尿剂不良反映,查血电解质注意脉搏和血压变化,及时发现低钠、低钾、低镁的临床表现,报告医师处理。
4.3血管扩张药物可减轻心脏前后复合,改善心功能。用硝普钠时须用微量泵,且避光,严格控制输入速度、浓度并监测血压及心率,避免低血压发生。
5加强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 使患者全面了解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护理的有关内容。强调合理用药,合理饮食,劳逸结合的重要性,保持情绪与健康的关系。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刺激,气候变化时要注意增减衣服,以免冷刺激引发心脏病的发生。
论文关键词:胸椎结核,椎旁脓肿,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
脊柱结核的发病率在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最高,而胸椎结核在脊柱结核中较为常见,可引起严重畸形和较高的致残率。经前方入路手术是彻底清除胸椎结核病灶及治疗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方法[1]。我科自2006年1月~2011年4月对18例胸椎结核合并椎旁脓肿患者进行了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经给予精心护理,患者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胸椎结核合并椎旁脓肿共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0岁~78岁,平均年龄49岁,合并截瘫1例。
二、围手术期护理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患者常因病程长,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担心手术疗效和费用高而产生焦虑、悲观的情绪。护士因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论文,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信心,在行动上主动帮助患者做好一切生活所需,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并通过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1.2 抗痨治疗护理
胸椎结核术前要求正规抗痨2周,以防止结核扩散。服药期间密切观察不同抗痨药物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如恶心、呕吐、视力障碍、关节疼痛等。定时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如果患者胃肠道反应重,应鼓励患者坚持抗痨治疗,并遵医嘱加服维生素B6以减轻症状。
1.3 一般护理
卧床休息,可用胸带局部制动,既可减轻疼痛,又能防止病变的扩散。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加强皮肤护理,告知患者翻身的重要性,防止褥疮发生。搬动患者时动作应轻柔,呈轴线翻身,防止病理性骨折和脱位。
1.4术前常规准备
训练床上大小便;注意保暖;嘱患者戒烟,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以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术前一日指导患者术前禁食10小时,禁饮6小时,行常规备皮、配血;使用开塞露塞肛或清洁灌肠协助患者排大便,以减轻术后早期腹胀或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
2术后护理
2.1:绝对卧硬板床休息,在取髂骨处患肢的膝下垫一软枕,以减轻其切口张力。局部制动护理论文,使胸椎病变处活动减少,有利于组织修复。
2.2 饮食指导: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和术后组织修复能力。如果患者食欲差,可遵医嘱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必要时静脉补充白蛋白、新鲜全血或血浆。
2.3病情观察:
2.3.1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 使用心电监护仪,每小时记录一次。常规给予吸氧,2~4L/min,注意呼吸频率、节律与深浅度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2.3.2观察前路切口和髂骨取骨处切口敷料的渗血情况。如渗血过多,应及时换药处理。
2.3.3胸管观察及护理: 经胸病灶清除者,常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以引流胸腔内积血、积液和积气。注意保持呼吸道和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经常用手顺管向下挤压,以防血凝块或纤维素凝块堵塞管腔。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及深呼吸,让患者练习吹气球,以帮助肺扩张,消灭无效腔,每日2~4次。观察水封瓶内水柱波动情况,严防引流管扭曲、受压、堵塞和脱落。每日更换水封瓶内液体,注意无菌操作和夹闭引流管上段,严防空气进入胸腔。如每小时引流液在100ml以上,呈血性持续3小时,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护理论文,应及时报告医师。
2.3.4用药观察: 术后继续服用抗痨药,观察有无用药后反应。如果患者出现四肢皮肤有麻木和针刺感、视力模糊或下降、关节痛、肝功能损害、贫血或白细胞减少等,应及时报告,并调整用药方案。
2.3.5神经系统症状的观察 由于病灶清除术中有可能伤及脊髓或神经根,术后也可能因血肿、水肿压迫脊髓而发生神经症状。因此,麻醉清醒后要密切观察患者双下肢的感觉、运动情况及括约肌功能,并与术前作比较。不主张使用一次性镇痛泵,以免影响疾病的判断。
3.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3.1预防褥疮 实验表明,温度每升高1℃,组织代谢增强,需氧量增加10%。组织在持续受压缺氧情况下,温度升高,发生压疮的危险性增加[2]。水垫柔软,可起到缓冲力的作用;而且水垫内的水温与人体温度有差异,通过热传导,能有效降低局部组织的温度;同时水垫较薄,不影响病人的功能及治疗。保持床铺整洁及皮肤清洁,骶尾处皮肤使用水垫,每2~3h改变或更换水垫,翻身时动作应轻柔,脊柱要保持平直,勿屈曲、扭转,避免拖、拉、推等动作。10例病人无一人发生褥疮。
3.2预防尿路感染 嘱患者多饮水,每日用0.9%生理盐水清洁尿道口2次。保持导尿管通畅,定时开管训练膀胱排尿反射护理论文,并注意观察尿色及尿量的变化。
3.3预防肺部感染 患者因手术时采用了气管内插管全麻的方式及术后病人往往因疼痛不敢咳嗽,故容易发生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因此,术后应鼓励患者做抬头、扩胸、深呼吸和上肢运动。雾化吸入是促进胸部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一项必要措施之一[3]。给予雾化吸入2次/d,以稀释痰液,有利于排痰。
3.4预防便秘 长期卧床导致肠蠕动减慢,常常发生腹胀和便秘。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和进食粗纤维食物,忌油腻和酸辣食物。每日定期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腹部按摩,以刺激肠蠕动,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若术后3~5天无大便者,遵医嘱给予口服果导片或使用开塞露塞肛处理,必要时行清洁灌肠,协助病人排便。
3.5预防关节强直及肌肉萎缩 术后第1天即可指导患者做四肢各关节的运动,包括主动练习直腿抬高、髋关节伸屈、外展、内收及膝踝关节伸屈等运动,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截瘫患者可指导家属协助进行床上被动功能锻炼。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
4.康复指导:
4.1视植骨愈合与脊柱稳定情况,确定下床活动时间。一般术后卧床休息3~6个月,卧床期间继续预防并发症。下床活动时要佩带胸围或支具,避免胸椎过早负重而导致病变复发或发生病理性骨折,加重病情。
4.2 做好结核病知识的健康教育,使患 者充分认识到全程、规律化疗的重要性,耐心讲解抗结核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做到定期复查,有变化时随时复查[4]。让患者遵医嘱继续服用抗痨药1~2年护理论文,定期查肝功能。不可随意更换药物、停止或减少药物剂量,以防止结核病灶复发。如期间出现耳鸣、听力下降、末梢神经炎等征象时应立即停药,及时就诊。
讨论 胸椎结核合并椎旁脓肿行手术清除病灶,植骨内固定术,可有效地改善脊柱功能,避免脊髓、神经根损害引起的肢体功能缺失。成年病变易发生在椎体上下缘,以溶骨破坏为主,引起椎间隙变窄。当病变椎体受到外力作用后,可导致病理性压缩骨折,严重者甚至可致高位截瘫。在正规抗痨治疗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和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保证患者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恢复脊柱的稳定性,矫正畸形,缩短治疗周期,而且减少患者卧床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术前饮食护理、抗痨护理和术前常规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后要求、病情观察、饮食指导、并发症的预防护理以及康复指导是患者康复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金大地.脊柱结核治疗若干问题探讨.脊柱外科杂志,2005,3(6):186-188.
[2]李伟.压疮护理新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0-21.
[3]许庆珍,储爱琴,单丽梅.雾化吸入对老年胸部手术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4(14):905-906.
论文关键词: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探讨
院前急救是医院急救的前沿阵线,面对的是急、危、重病人,具有随机性强、时间紧、流动性大、急救环境条件差、病种复杂等特点[1]。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所谓“人性照护”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病人人性化照护[2]。随着急救医学的不断发展,院前急救的人性化护理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1 院前急救的目的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EMSS)的首要环节,主要目的是对突发性、急发性伤病员,在第一现场及转送中途实施尽快、准确、有效、连续的医疗救治和护理,最大限度的控制、稳定病情,赢得救治时机,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
2 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的方法
2.1配备优良的急救仪器设备 作为急诊医疗的首要环节——院前急救,更需要不断改善设施设备,建立救护车远程监控体系,配备防震性能好的救护车和齐全的医疗设备,如:全自动心肺复苏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供氧装置等。也就是说,救护车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小型医院。
2.2建立规范的急救管理制度 院前急救护理绝非单纯的注射和普遍处置。因此,坚持建章立制的严肃性和操作规程的严格性,是保障院前急救质量的坚实基础。如:《急救信息管理制度》《急救护理人员值班、调配制度》《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使用制度》《监护转送制度》等规章制度。每位护理人员就象执法一样,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患者安安心心地接受急救护理。
2.3掌握高超的急救护理技能 院前急救涉及病种广、学科多,易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其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在实施生命救护时护理论文,其时间性、技术性对能否挽救病人的生命至关重要,急救技能、应急能力、反应水准的高低是决定急救成败的关键[3]。
2.4形成密切的急救医护配合 司机、医生和护士是院前急救中一个三位一体的抢救单元。在整个抢救的过程中,要本着病人的生命、利益第一,医生、护士、司机不分彼此、通力配合,努力将院前急救工作做得天衣无缝,圆满地完成急救任务。
2.5建立融洽的人性护患关系 人性化服务是在原有服务理念上的一种升华和发展,它是医院赢得病人的基础[4]。护理人员在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要善于营造温馨、和谐的护患关系,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使患者眼中的我们,不仅仅是医生、护士,更是朋友、亲人。
3 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3.1坚实的物质保障 院前急救随机性大、时间紧迫,需在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为此,必须随时掌握路况信息,指挥司机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第一现场,以免因交通阻塞而延误抢救时间,错失最佳抢救时机,这点体现了建立救护车远程监控体系的必要性。抢救乡村病人,配备防震性能好的救护车尤为重要。院前急救面对的是急危重病人,病种病情复杂,为确保能充分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急救车除备有必需的急救物品外,还应配备齐全的医疗设备。
3.2严格的操作规程 完善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是保障院前急救质量的重要基础。首先应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院前急救呼叫紧急,无时间界限,护理人员必须随时处于应急待命状态,接到指令后,迅速限备急救物品,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第二应建立“知识技能考核机制”。护理人员要能护理、急救内、儿、妇、外、五官等各种病种的病人,因而要有较全面的护理知识与病情观察能力。第三应建立“护理效果考核机制”论文格式模板。急救工作要求果断、迅速,分秒必争,必须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现场工作环境大多复杂,可能导致感染,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第四,应建立“护理档案记录机制”。在抢救中,所有用药及治疗均依据医生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保存用药后空瓶,以备查询。如果情况许可,应该做好抢救记录等。
3.3熟练的护理技能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和精深的医学技能,如不加强学习和训练,就很难完成院前急救护理任务。第二要掌握熟练的复苏操作能力。这不仅是医生应具有的能力,也是急救护理人员所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可能为伤病员带来更大的希望。第三要掌握抢救设备的使用。现在的急救设备绝非单纯的一个急救箱,全自动心肺复苏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供氧装置等现代医疗设备已逐步配备进救护车。这就要求医生护士都要掌握这些现代抢救设备的使用。
3.4积极的团结协作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医务人员既要有明确分工,又需要积极地整体参与,尤其在突发事件中有大批伤病员的情况下护理论文,就更要求统一指挥、团结协作。护理人员一定要主动参与、主动协助。首先要能独立操作,根据现场紧急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完成基础性的护理操作和医疗操作。其次,要积极协助医生,使护理过程与诊疗过程相辅相成,配合默契,使患者及时得到有效的医治和护理。
3.5人性的护理服务 院前急救病人多为突然发病或病情加重,病人或家属心理上焦虑、恐惧、求救心情迫切,对医务人员期望值高,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要在现场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是尊重患者。人性化护理的核心是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还有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与面子,不使患者感到窘迫、尴尬或难堪等。第二要诚实守信。对患者的承诺就一定要兑现,而且一定要做好。护理人员必须要能够被患者所信赖[5]。第三要善解人意。护士能主动察觉患者的需要并及时伸出援手。例如,注意到患者在转运途中情绪有异样,甚至十分激动。护理人员就必须学会察言观色,揣摩人心,切身了解患者所面对的恐惧和困境,与患者建立温馨、和谐的护患关系,以“朋友”“亲人”的角色真诚而无私地帮助患者及家属。
院前急救医疗是一条绿色生命通道,它维系着病患者的生命和家属的期待。因此,院前急救护理要重视病人及家属的需要,将人性化护理理念应用于院前急救护理体系之中,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使病人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更放心、更安心、更称心、更舒心,整体提高院前急救的护理质量,促进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卓.应用行为科学方法提高急诊护士职业素质[J].中华护士杂志,1997,32(8):462-463.
[2]顾海杰.现代护理艺术性简论.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1-2.
[3]梁俊莲.反应水准与急救效果的关系[J].中华护士杂志,1999,34(11):696.
[4]缪春平.以人为本开展人性化服务[J].实用医技杂志,2003,6:656.
[5]许志伟.中国当前的医疗危机与医护人员的专业责任和使命[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9):2.
论文关键词: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探讨
院前急救是医院急救的前沿阵线,面对的是急、危、重病人,具有随机性强、时间紧、流动性大、急救环境条件差、病种复杂等特点[1]。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所谓“人性照护”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病人人性化照护[2]。随着急救医学的不断发展,院前急救的人性化护理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1 院前急救的目的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EMSS)的首要环节,主要目的是对突发性、急发性伤病员,在第一现场及转送中途实施尽快、准确、有效、连续的医疗救治和护理,最大限度的控制、稳定病情,赢得救治时机,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
2 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的方法
2.1配备优良的急救仪器设备 作为急诊医疗的首要环节——院前急救,更需要不断改善设施设备,建立救护车远程监控体系,配备防震性能好的救护车和齐全的医疗设备,如:全自动心肺复苏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供氧装置等。也就是说,救护车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小型医院。
2.2建立规范的急救管理制度 院前急救护理绝非单纯的注射和普遍处置。因此,坚持建章立制的严肃性和操作规程的严格性,是保障院前急救质量的坚实基础。如:《急救信息管理制度》《急救护理人员值班、调配制度》《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使用制度》《监护转送制度》等规章制度。每位护理人员就象执法一样,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患者安安心心地接受急救护理。
2.3掌握高超的急救护理技能 院前急救涉及病种广、学科多,易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其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在实施生命救护时护理论文,其时间性、技术性对能否挽救病人的生命至关重要,急救技能、应急能力、反应水准的高低是决定急救成败的关键[3]。
2.4形成密切的急救医护配合 司机、医生和护士是院前急救中一个三位一体的抢救单元。在整个抢救的过程中,要本着病人的生命、利益第一,医生、护士、司机不分彼此、通力配合,努力将院前急救工作做得天衣无缝,圆满地完成急救任务。
2.5建立融洽的人性护患关系 人性化服务是在原有服务理念上的一种升华和发展,它是医院赢得病人的基础[4]。护理人员在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要善于营造温馨、和谐的护患关系,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使患者眼中的我们,不仅仅是医生、护士,更是朋友、亲人。
3 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3.1坚实的物质保障 院前急救随机性大、时间紧迫,需在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为此,必须随时掌握路况信息,指挥司机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第一现场,以免因交通阻塞而延误抢救时间,错失最佳抢救时机,这点体现了建立救护车远程监控体系的必要性。抢救乡村病人,配备防震性能好的救护车尤为重要。院前急救面对的是急危重病人,病种病情复杂,为确保能充分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急救车除备有必需的急救物品外,还应配备齐全的医疗设备。
3.2严格的操作规程 完善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是保障院前急救质量的重要基础。首先应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院前急救呼叫紧急,无时间界限,护理人员必须随时处于应急待命状态,接到指令后,迅速限备急救物品,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第二应建立“知识技能考核机制”。护理人员要能护理、急救内、儿、妇、外、五官等各种病种的病人,因而要有较全面的护理知识与病情观察能力。第三应建立“护理效果考核机制”论文格式模板。急救工作要求果断、迅速,分秒必争,必须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现场工作环境大多复杂,可能导致感染,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第四,应建立“护理档案记录机制”。在抢救中,所有用药及治疗均依据医生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保存用药后空瓶,以备查询。如果情况许可,应该做好抢救记录等。
3.3熟练的护理技能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和精深的医学技能,如不加强学习和训练,就很难完成院前急救护理任务。第二要掌握熟练的复苏操作能力。这不仅是医生应具有的能力,也是急救护理人员所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可能为伤病员带来更大的希望。第三要掌握抢救设备的使用。现在的急救设备绝非单纯的一个急救箱,全自动心肺复苏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供氧装置等现代医疗设备已逐步配备进救护车。这就要求医生护士都要掌握这些现代抢救设备的使用。
3.4积极的团结协作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医务人员既要有明确分工,又需要积极地整体参与,尤其在突发事件中有大批伤病员的情况下护理论文,就更要求统一指挥、团结协作。护理人员一定要主动参与、主动协助。首先要能独立操作,根据现场紧急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完成基础性的护理操作和医疗操作。其次,要积极协助医生,使护理过程与诊疗过程相辅相成,配合默契,使患者及时得到有效的医治和护理。
3.5人性的护理服务 院前急救病人多为突然发病或病情加重,病人或家属心理上焦虑、恐惧、求救心情迫切,对医务人员期望值高,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要在现场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是尊重患者。人性化护理的核心是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还有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与面子,不使患者感到窘迫、尴尬或难堪等。第二要诚实守信。对患者的承诺就一定要兑现,而且一定要做好。护理人员必须要能够被患者所信赖[5]。第三要善解人意。护士能主动察觉患者的需要并及时伸出援手。例如,注意到患者在转运途中情绪有异样,甚至十分激动。护理人员就必须学会察言观色,揣摩人心,切身了解患者所面对的恐惧和困境,与患者建立温馨、和谐的护患关系,以“朋友”“亲人”的角色真诚而无私地帮助患者及家属。
院前急救医疗是一条绿色生命通道,它维系着病患者的生命和家属的期待。因此,院前急救护理要重视病人及家属的需要,将人性化护理理念应用于院前急救护理体系之中,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使病人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更放心、更安心、更称心、更舒心,整体提高院前急救的护理质量,促进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卓.应用行为科学方法提高急诊护士职业素质[J].中华护士杂志,1997,32(8):462-463.
[2]顾海杰.现代护理艺术性简论.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1-2.
[3]梁俊莲.反应水准与急救效果的关系[J].中华护士杂志,1999,34(11):696.
[4]缪春平.以人为本开展人性化服务[J].实用医技杂志,2003,6:656.
一、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
1、借鉴内一科、外一科创建优质护理试点病房的经验,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同时争取护理给予人力支持,至少增加2-4名护士,力争在年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针对我科病人周转快,每天出、入院病人多等特点,进一步优化流程,修订工作流程,使护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特别是加强产后2小时的温馨护理及产后康复护理及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使病人感受护士的优质护理。
2、加强护士人文知识的学习,认真组织学习与个人阅读相结合读完邮差佛雷得,要求书写学习体会,参加“5。12“护士节的读书报告会。达到教育的目的。
3、合理弹性排班,满足病人的需要。
4、每月召开公休会一次,配合客服部发放住院病人调查问卷,了解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改进护理工作。
5、简化护理文书,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
二、加强规范化培训及在职教育培训,提高专科知识水平
1、做好新转入护士、新分配护士的入科培训,主要培训科室的规章制度、环境介绍、有关的行为规范,使新护士对科室的情况有所了解,尽快适应科室工作。
2、制定可行的专科计划,根据产科专业的特殊性,同时兼顾爱婴医院的检查、产科急救中心检查、“降消”工作检查、产科质量检查等上级部门的检查。
3、规范护理查房,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
4、为护理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1)、鼓励自学,参加护理大专及本科的自学及函授考试。(2)利用“降消”项目提供的机会,计划选派1-2名护士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促进专科知识的发展。
三、加强护理质量监控,强化质量意识。
1、认真组织学习新修订的护理质量标准,达到人人掌握标准。
2、加强护士慎独精神,保持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3、一级质控组织按标准每月自查两次,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认真督促落实整改措施。配合护理部每季度的护理质量考评。
4、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正强质量意识,达到人人参与质量的效果。
四、加强环节质量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1、组织参加护理安全教育,科室安全教育课每月一次,提高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质量提高。
2、落实好消毒隔离措施,特别是产房消毒隔离要符合规范要求,产房及病区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
3、建立近效药品登记本,建立新药品说明书档案,建立药物配伍禁忌登记本,认真组织学习护理用药失误防范。增强安全用药意识,保证用药安全及用药效果。
4、加强不良事件自动报告意识。
5、作好毒麻药品、抢救药品的管理,班班交接清楚,保证物品齐全、性能良好,抢救仪器功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6、将规范交接班持续进行,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及护理,保证护理安全。
五、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
认真落实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护理新业务,年内争取开展1-2项护理新业务,鼓励大家撰写护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症状,临床护理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过敏、感染因素及某些药物等有关。急性发作期时,由于细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伴不同程度的粘膜水肿,腺体分泌亢进,产生呼吸困难、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伴可逆性气流受限,可经治疗缓解。我院呼吸内科2011年1月~2011年8月共收治支气管哮喘13例,现将其急性发作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呼吸内科2011年1月~2011年8月共收治支气管哮喘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53~79岁;急性发作期均表现烦躁、全身大汗、严重弊闷、端坐呼吸、心率110~140次/分,经皮测血氧饱和度80~90%,可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疗程7~21天,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
2、护理
2 .1心理护理
哮喘病人急性发作期,病情重,情绪紧张护理论文,担心治疗效果,惧怕操作检查。在进行治疗时,应关心体贴病人,通过亲切的交谈,真诚的态度,消除患者的恐惧与不适应。动作轻柔,操作熟练,赢的病人的信任和安全感。训练病人逐渐学会放松技巧及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保持稳定的情绪,利用自我调节的方法可以起到药物难以调节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心理问题,有利于提高哮喘的治疗成功率。
2.2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减低不愉快的程度论文格式。将患者安置在安静、通风好的病室,病室内不宜放置花草;哮喘发作时,患者全身大汗,常采取强迫坐位,应给予及时擦干汗液,更换清洁衣裤、被褥;不能平卧者,给予适合的支撑物,如移动餐桌、升降架等,指导患者两臂前撑,两肩耸起,以助用力呼吸,发作过后可采用侧卧位休息。至少2小时更换一次,避免骶尾部受压时间过长,导致压疮。
2.3病情观察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症状、体征的变化,询问其呼吸困难的程度,观察辅助呼吸肌的活动情况,有无冷汗、发绀、咳嗽、咳痰,胸部有无哮鸣音,测量和记录体温、脉搏和呼吸及哮喘发作的持续时间。配合医生监测肺功能指标,进行动脉血气分析,以便准确判断疗效。如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突然增多,呈黄色伴发热,可能为上呼吸道或肺部感染;如病人突然出现一侧胸痛伴严重呼吸困难,应考虑气胸的可能;当PaO2<8kPa、PaCO2>6.67kPa时,说明病人已经进入呼吸衰竭状态。 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护理论文,并做相应的护理;哮喘发作有可能导致呼吸衰竭,有窒息等危险,可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因此,床旁备好气管插管的设备和物件及各种抢救物品,配合医师抢救。
2.4.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激素等药物以缓解气道炎症和水肿。氨茶碱是有效解痉、止喘药物,静脉推注时,若浓度过高、速度过快,可导致恶心、呕吐,甚至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导致死亡。故在使用时,应在观察药物疗效的同时密切注意其不良反应。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药物,但副作用较大,须注意观察。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利于排痰。告知病人用口吸气,用鼻呼气。在雾化吸入治疗结束后后,应注意帮助病人翻身拍背,引流排痰,必要时可吸痰,及时漱口。
2.5氧疗护理
病人哮喘急性发作期、PaO2<6.67kPa、发绀,给予鼻吸氧或面罩吸氧,一般鼻塞吸氧时氧流量2~4升/分,面罩吸氧时氧流量4~6升/分,吸氧期间15~30分钟巡视一次,保证氧疗安全,有效。使PaO2保持在9.3kPa以上即可。当PaO2>6.67kPa时,应改为持续低流量(1-2L/min)吸氧。因高流量吸氧会使氧分压继续上升,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化学感受器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消失,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而诱发肺性脑病。吸入的氧气需加温湿化,以减少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
2.6饮食护理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间也营养消耗大,体内的水分、蛋白质等大量消耗流失,应及时给予补充,增强机体抵抗力论文格式。因此,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每天饮水1000~3000ML,并根据患者的饮食爱好护理论文,给予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同时,要向患者解释合理饮食对增强抗病能力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尽自己的努力多进高营养食物。不能由口进食者,必要时可静脉补充营养。
2.7排痰困难的护理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患者会伴有咳嗽、咳痰。痰液阻塞气道,可增加气道阻力,加重缺氧和呼吸困难。因此,促进痰液排除是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鼓励病人主动咳嗽咳痰,帮助病人翻身,叩背。叩背时,手指并拢稍合拳,由两侧向中央,由下而上,必要时给予吸痰。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利于排痰。在雾化吸入治疗结束后后,翻身叩背,引流排痰,必要时可吸痰,及时漱口。
3、小结
参考文献:[1]安静.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体会[J],社区医学杂志,2006
[2]阳凤华.11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
【关键词】风险管理;手术室;用药管理
The Discussion about How to Use Risk Management in managing Drug Use in Hospital Operating Room
LiuYanxue1 DengWeisheng2
【Abstract】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about the risk of using medicines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ed with knowledge of risk management were to introduce and analyze. We can get the conclusion:Taking some 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drug quality, setting up a strict medication verification system and Training Nurses some drug and law knowledge, is good to control the risk.
【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 Hospital operating room; Management of drug use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63-01
手术室是医疗机构风险发生的前沿阵地,而用药风险又是手术室医疗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加强手术室用药的风险控制,能减少因用药风险引发的经济损失和法律诉讼,更好地维护医院正常经营秩序和良好社会声誉,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1]。
1 风险管理在手术室用药管理中运用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促进现代医院管理模式的形成:加强用药风险的控制,有利于促进现代医院管理模式的形成,有利于减少风险产生时的管理成本。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壮大,医疗卫生资源日益增长,对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服务方面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医疗机构迫切需要加强医疗业务的风险管理。
1.2 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用药风险容易诱发医疗纠纷,医疗纠纷又容易引发治安事件。在处理纠纷时,医院的秩序常常会受到不法侵害,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和病人的生命安危。同时,对抗中又容易使得医患双方互不信任,医患关系遭受严重破坏,造成医疗环境的恶化,造成医学、护理人才的流失。减少用药风险的发生,既有利于维护医疗单位、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良好声誉和形象,又有利于维护医院的合法经济权益、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3 有利于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医院用药风险的存在,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没有严格按照药品的正常用法用量、对症进行用药,这样就浪费了患者的经济资源,又容易造成患者机体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加强医院病房用药风险的防范,有利于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更有利于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2 手术室药房的特征及常见用药风险类型
2.1 手术室药房的特征:为保证手术用药的及时供应,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各医疗机构手术室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立独立药房。因手术室承担着各手术科室手术、术中抢救及部分围手术期和麻醉中的治疗工作,与一般的科室不同,手术室药房药品及用药情况通常会具有如下一些特征:药品种类多;要求特殊管理的药品多;围术期常用药品、急救药品用量大[2]。
2.2 手术室常见用药风险类型及原因:风险识别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要加强手术室用药风险的管理,就必须先对这些风险进行分析、识别,为正确的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手术室常见的用药风险类型及原因见表1。
3 用药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对策
风险防范与控制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风险识别出来之后,就必须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对以上手术室常见的用药风险,笔者建议从以下多个方面入手进行管理与控制。
3.1 重视药品质量管理:为确保药品的质量,手术室药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药品进行养护:①药品的放置区域应保持干燥,避免药品受到污染、潮解、变质;②注意药品的有效期。严格实行药品近期先发先用原则,药品失效期前6个月时,主动与大药房联系,及时替换;③保持药品的标签完整。摆放安瓿时标签字样向外,便于护士检查,安瓿上的字迹不清或脱落者应报废不用;④严格按照药品的贮存条件对药品进行贮存。需要低温冷藏的药品,如催产素、麦角新碱、肝素钠等应放置在冰箱内保存。
3.2 严格用药核实制度:手术室护理人员在使用各类药品时,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并仔细核对药品的名称、批号、有效期,检查药品有无变色、混浊及瓶口有无松动等。对于口头医嘱用药,护理人员应复述一遍,待医师确认后执行。
表1 手术室用药风险种类及常见原因表
3.3 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药物、法律知识培训:针对护理人员药品知识缺乏和特殊管理药品管理混乱的情况,手术室应请药剂科、医务科人员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药物、法律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掌握药品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信息[3]。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让其自觉遵守特殊管理药品的法律规定。
3.4 对药品进行定位放置:为防止由于药品摆放混乱引发的用药风险,手术室应根据规模场地情况,可选择在各手术间和抢救小车里,对普通药品,按口服、针剂、外用药分类,各类药品再按药理学分类,依照整齐、合理、方便的原则,将药品放在合适的位置并固定。这样有利于护理人员在抢救患者时能快而准的取放药品。
3.5 麻醉、剧毒药品的管理:对品和毒性药品的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品和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上的规定。品、毒性药品必须建立严格的领取、交接班制度,班班交接毒麻药药盒,清点并签字。药品如有损坏或遗失,须写明原因,经医务处、护理部共同审核后方可再领。对于手术中剩余品的管理,可借鉴新加坡的管理方法[4],销毁时要有2名工作人员在场。
参考文献
[1] 余江,徐剑铖,王振维.风险管理理论在医院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重庆医学,2010,39(10):1310、1316
[2] 吴晓舟,王军艳. 手术室药房的开设及体会[J].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3):243-244
论文关键词:制霉菌素联合紫草油,治疗,重度新生儿红臀
新生儿红臀是临床常见的新生儿疾患。在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对于重度新生儿红臀,即使去除环境致病因素,治疗时间也长,效果也不理想。为探索更好治疗方法,我科对从2010年l月一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重度新生儿红臀患儿,进行了制霉菌素联合紫草油和传统的百多邦治疗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60例重度新生儿红臀患儿,均有不同层度的皮肤破损。其中院外就诊54例,院内发生6例。男性患儿42例,女性患儿16例,平均日龄13天。随机将患儿分成2组。为了解新生儿红臀与霉菌感染的关系,对两组中41例红臀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院外就诊的35例,院内发生的6例。取红臀患儿患处皮肤脱屑及分泌物涂片检查,霉菌检出阳性率为73.2%(30/41)其中院内阳性率83.3%(5∕6),院外阳性率71.4%(25∕35).
1.2材料:A组(观察组)制霉菌素片剂去除糖衣磨成粉末、紫草油剂。B组(对照组):百多邦软膏。
1.3方法:两组患儿在做好基础护理(包括清洁和暴露患处,勤换尿布护理论文,选择质地柔软,吸水性能好的尿布)的同时分别给予A组:用紫草及香油按2:25的比例加热、过滤成紫草油剂,再灭菌,储存【1】。用时将制霉菌素粉末和紫草油剂按300万U:100ml混匀后涂于患处每日3-4次。B组:将百多邦软膏涂于患处每日3-4次。
1.4数据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
2、结果
60例患儿均无不良反应,治愈率100%。A组患儿中最短治愈时间为3天,最长治愈时间是7天,平均治愈天数为4.38天。B组患儿中最短治愈时间为3天,最长治愈时间为9天,平均治愈天数为6.27天。经X2检验,p<o.o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新生儿红臀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新生儿室最常见的护理棘手问题。其表现为臀部、肛周、会、腹股沟皮肤潮红、脱屑、糜烂,伴散在的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或脓点,表面有分泌物,常波及尿道口、大小、阴囊、及双等处,患儿常因疼痛哭闹不安,体温一般正常或随原发病变化。温暖、潮湿、偏酸环境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新生儿皮肤柔嫩,角质层发育不完善,防御功能差,而皮脂腺分泌旺盛护理论文,分泌物氧化形成皮脂酸,都是霉菌易于生长繁殖的条件【2】。实验室检查说明部分新生儿红臀与霉菌感染有关【3】。用制霉菌素治疗新生儿红臀有效。
3.2紫草性苦、寒。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紫草油具有皮肤,抗菌、抗炎以及收敛和化腐生肌等作用【4】。制霉菌素用于口腔、消化道和体表的真菌感染,局部用药刺激性小,不良反应少【5】。
3.3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抗菌活性强,对革兰氏阴性菌也有作用。外用于各类皮肤感染【6】。
3.3本观察实验表明,治疗重度红臀用制霉菌素联合紫草油较单纯使用百多邦疗效更佳,可以有效缩短患儿病程,有利患儿康复,且材料简单、经济适用,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1】谢宇儿童常见病草药治疗[M] 2009.1:899
【2】严艺,周广玲,赵美玲等 新生儿红臀与局部霉菌感染关系的临床观察[J] 中华护理杂志 1999年第5期第34卷
【3】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 实用儿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996-10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1995年
【5】季晖主编 药理学[M] 2007.10:200
【6】张爱知 , 马伴吟 主编实用儿科药物手册[M] 2000.3 :543
【关键词】 整体护理;作用
主班护士是指集病区接待、医嘱处理、病历管理于一身,并能把工作中各类信息,如电话通知或文件接收、科室间会诊、患者呼叫等工作联系均及时传递、疏通、协调、反馈,并使各种信息交流保持在顺畅状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协助护士长做好病区管理的人员,是医师、护土、患者之间的一个纽带、桥梁[1].笔者从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些工作方法,大大地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现总结如下。
1 改变服务模式,改善护患关系
1.1 入院指导 新入院患者对病区的第一印象如何,主班护士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主班护士应仪表端庄,对患者应面带笑容,热情接待,主动向患者作自我介绍,并根据患者的年龄、职务作恰当的称谓,如:张老、王书记等,为以后的沟通打下良好基础。为其办理入院手续后,要介绍病区环境、科室相关人员、休息、就餐制度等,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联系护工、外出购物等。通知责任护士,将其介绍给患者,由责任护士作进一步的入院教育,告知若有困难、问题可随时帮助解决,减少新入院患者的陌生感和无所适从感。
1.2 专人陪检 主班护士发放检查化验单前,应了解所作检查化验的做法、时间、注意事项、检查地点,发放时向患者交待清楚,对腿脚不灵活、记忆力较差、反应较差的患者要主动为其联系医院陪检中心,向来人交待清楚,告诉患者如有不适可随时与病房联系,留下电话号码,对危重症患者可派护士一同前往,以便及时观察病情。
1.3 出院宣教 对出院患者根据医嘱提前一天通知患者,将出院带药送给患者,交待其药物的用法、剂量,出院后注意事项,如饮食、休息如何安排,根据季节及时增减衣服,若有异常情况及时门诊就诊及门诊复诊时间,介绍如何办理出院手续,对有疑问的帐目可随时提供咨询,保证账目清楚,本病区对年龄较大、腿脚不灵活、子女又没空前来为其结账者,在得到患者允许后可帮助其前往结账处结账,让患者带着满意回家,体现了人性化服务。
2 发挥专业知识,保证服务质量
2.1 病区动态的掌握 作为主班护士应全面掌握病区的动态状况、每天患者总数、出入院、危重症和一级护理的人数,每月月底做一次总结,熟知危重症患者的“九知道”及其他病员的一般住院情况,了解长期住院、长期卧床患者的人数、基础护理量,对每一位病员的管床医生能了然于胸,以便患者、医嘱有问题时可准确快速地与他们联系,起到沟通协调的桥梁作用。
2.2 医嘱的处理 主班护士每天都要将大量的医嘱输入电脑,这需要主班护士要有细致的工作态度、较强的专业知识、敏捷的反应能力,对医嘱的处理要注意轻重缓急,将危重症及急症患者的医嘱应首先交于责任护士,如大出血患者的输血医嘱,腹痛患者的6542肌肉注射的医嘱。本病区患者大多病种多,如一个患者可同时患有脑梗死、冠心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用药品种多,作为主班护士应了解常用药的药名、剂量、用法,准确地输入医嘱。若遇特殊用药医嘱,应向医生了解清楚后,交待责任护士,输入电脑,及时领药,不延误患者的治疗。
2.3 出院病历质量的掌控 主班护士应严把每一份出院病历质量关,按照病历目录的要求进行排序,查看每一页上的眉栏、页码、住院号有无错误,护理病历上有无漏项、签名是否齐全,并及时送往病案室存档。
3 完善专业知识,提高服务质量
3.1 加强继续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有所提高,主班护士作为一个病区的窗口,应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如参加本科的自学考试,多撰写论文,外出交流,学习有关整体护理的新理论、新技术的开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可应付自如,赢得他们的信任。
3.2 增进学习交流 主班护士想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不仅要加强继续教育,也要学会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在平时工作中,多向老同志请教,通过每月一次的护理查房与各个组的责任护士加强交流,针对本病区患者的年龄、病情、不同的文化水平、生活背景,探讨制定出具有个体差异的护理计划。总之,整体护理中的主班,要熟悉业务,更要熟悉病区全面情况;要做好内部管理,更要做好外部沟通;要注重规范程序,更要注重微笑服务;要埋头事务,更要善于学结提高;要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更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围绕患者的健康这一中心,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享受到令人满意的全方位高质量的整体护理。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临床路径,子宫切除,健康教育
临床护理路径是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是针对某一疾病,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时的指导、接诊时的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表。它的功能是用图表的形式提供有时间和有效的照顾,使诊疗、护理有序,减少漏项,提高质量[1]。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地开展工作,使患者明确护理目标,自觉参与疾病护理过程,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2]。我院应用临床路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子宫肌瘤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年龄33~61岁,平均年龄(37.1土8.2)岁,经统计学检验,2组患者在年龄、病情、文化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在腰麻和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实行子宫全切或子宫次全切除术。
1.2 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传统的健康教育从入院到出院共4次,即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宣教,由责任护士进行,宣教后没有相应的评估护理论文,每次宣教的内容较多,针对性不强。
1.2.2实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的要求对患者进行护理,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包括:(1)收集资料:由护士长组织部分高年资有经验的护士开会,分配任务,并查阅文献、调查病历、收集资料,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充分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根据患者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健康教育问题和需求,并结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2)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对小组成员开展临床路径相关培训,制定职责,使他们掌握临床路径的要求和工作模式;(3)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小组成员在接诊时,按照标准选择进入临床路径的子宫切除术患者。根据所设计的临床路径表,进入临床路径,并与医生、医技科室合作取得他们的配合。护士根据路径表的指示及患者需求对其进行反复评估、教育、评价直至患者理解并采取有利于疾病康复的行为。
1.3 效果评价
1.3.1健康教育知识测试: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检测包括入院指导,术前化验、心电图、胸透等常规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术前阴道准备和肠道准备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留置导尿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手术后的卧位,缓解疼痛、预防尿潴留、促进肠蠕动的方法,术后的饮食,切口护理,术后活动计划及注意事项,出院指导等。责任护士就健康教育各项指标对患者(家属)进行提问,以百分计,80分以上为合格。
1.3.2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采用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在出院前进行问卷调查,以百分计,90分以上为合格。
1.3.3统计学方法: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两组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结果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健康教育知识掌握(%) 满意度例数(%)
实验组 30 29(96.67) 29(96.67)
对照组 30 22(73.33) 24(80.00)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老年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服用时间的知晓率影响。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针对本病区患者的特定,确定以老年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服用时间的知晓率为主题,分析其原因,制定住院患者的质子泵抑制剂服药指引和具体的教育内容及落实责任人,将质子泵抑制剂服药指引发到每个患者及家属手中,并由责任护士逐一讲解,在讲解的过程针对个体理解、记忆能力不同,反复强化重点教育至出院后。不定时的由责任护士电话随访,随访内容询问服质子泵抑制剂药。结果
实施品管圈后患者对质子泵抑制剂服用时间知晓率由56%提高至80%。结论利用品管圈活动对老年住院患者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管理控制,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住院患者对质子泵抑制剂服用时间知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也可以调动科室护士主动参与病房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有利于护理团队的管理,能够更好地促进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品管圈 老年住院病人 质子泵抑制剂 知晓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mproving awareness of taking proton pump inhibitors in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Methods
We Established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argeted theme; grasped the situation; planned formulation and goal setting and analysis, strategy formul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review of further improvement. Through a series of practical result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hat effectively improved awareness of taking proton pump inhibitors in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we developed a proton pump inhibitor medication guidelines. Results
The rate of awareness of taking proton pump inhibitors in the patients was 80%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May 17, 2013 - June 17, 2013), compared the rate 56% of the patients before it (January 30, 2013 - March 3, 2013).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to take proton pump inhibitors. It would not only improve awareness of taking proton pump inhibitor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and it also mobilized the nurse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ward management, enhanced the nurs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initiative. So it was beneficial for the management of nurse and the resolution of clinical practice problem.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Proton pump inhibitors, Awareness
【Author′s address】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Guang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Guangzhou, 51008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2.047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指在自愿的原则下,由同一工作场所的人员自发地以小组形式组织起来,由成员主动提出,然后全体合作活用品管手法,讨论及尝试解决工作现场存在或潜在品质问题的活动团体[1]。本科于2013年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探讨品管圈对老年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PPI)服用时间知晓率的影响。应用品管圈方法,对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质子泵抑制剂进行管理。在全科护士共同努力下,取得预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1 月30 日~3月3 日老年住院患者50例为对照组, 2013 年5 月17 日~6 月17 日老年住院患者54例为干预组。两组患者均住院3天以上,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7.6±8.3)岁,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可通过普通话进行沟通,神志清楚,无老年痴呆症等精神疾病,两组患者均需口服PPI。
1.2方法
1.2.1品管圈的建立以本病区护士长为圈长,再由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护士2名组成的QCC小组。根据病区患者的特点,开展了患者安全用药的活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服用时间知晓率。护士是药物治疗的主要执行者,工作重复性强,PPI服药时间应在晨起餐前半小时,早晨是壁细胞兴奋期,此时产生大量“活性泵”,晨起餐前半小时服药可以保证以较大的体内药物量作用于较多活性质子泵,同时晨起餐前服用PPI抑酸作用最强[2];本科老年患者居多,病种多,服用药物种类多,很多时候会忽略此类药物的服药时间的重要性;科室低年资护士及轮转护士频繁,对本专科类药物掌握不熟悉,护士宣教落实不到位。
1.2.2现况把握品管圈活动全面展开后, 圈员对实施前组50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得出服用PPI知晓率56%(见表1)。参照医院护理管理实践指南标准规定,依据品管圈80/20的原则[1,3] (即80 %的结果是由 20%的原因造成的),得出最主要的原因。
1.2.3目标值设定按照下列公式,目标值=现况值+[(100%-现况值)×改善重点×点圈能力],圈员能力是基于品管圈每一个成员就管理目标对自己能力进行评估而得出[4],在主题选定时根据得分该案例的圈能力设定为 60%,改善重点依据品管圈80/20的原则得出80%,目标值为77%。
1.2.4原因分析明确目标后,全体圈员对目标展开讨论分析,采用鱼骨图手法从人、物、法、环、机5项要素进行分析,选定要因有以下几方面:护理人员缺乏用药知识,科室对护士培训力度不足,对用药不够重视;用药知识宣教不到位;医嘱不规范,口服药包装上无时间性用药标识;患者服药依从性低;外出检查、手术导致药物漏服或晚服;老年患者基础病多,服用药物种类多;患者用药指引不够完善;护理工作量大,监督力度不足。将所有原因进行评分,按品管圈80/20 原则选定4个主要的要因: 护理人员缺乏用药知识,科室对护士培训力度不足,对用药不够重视;用药知识宣教不到位;医嘱不规范,口服药包装上无时间性用药标识;患者服药依从性低。
1.2.5对策实施针对以上主要要因,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寻求改善对策,并对每一对策进行评分,按品管圈80/20原则共拟定以下对策进行改善实施。
1.2.5.1完善护士对PPI药物临床使用的培训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及刚轮转护士,加强PPI药物知识的学习,以小课的形式由高年资的护士讲解,以掌握与强化药物的药理知识、用药目的与注意事项等,了解按时、安全服药的重要性。培训后护士长不定时提问及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论考核。
1.2.5.2提高护理人员安全用药意识 护士在临床用药存在的种种安全隐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护士缺乏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而并非技术上及业务水平问题[5]。做好用药前的评估,严格遵守用药原则,做好三查七对。时间性用药责任到人,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提高用药时间的准确性。
1.2.5.3规范医嘱,完善药物的独立包装为了使大家对时间性口服用药一目了然,规范医生开电脑医嘱时,在用药时间一栏注明服药时间,PPI药物包装上就会独立分开包装,并在分包时印上“餐前”字样,醒目的字体标识既可以提醒护士按时给药,也可以提醒患者按时服药。
1.2.5.4加强用药健康教育在用药过程中对患者加强用药相关知识的宣教,及告知时间性用药的重要性以确保药物疗效,具体对策:①健全PPI药物用药指引;②全体护士适时向知识患者讲解药物的相关知识;③完善每个病房的宣教册子;④护长及圈员不定时询问患者。
1.2.5.5落实优质护理服务 ①严格执行病房巡视制度;②针对不同病人实行个体化护理,做到送药到口;③外出病人做好交接班。
2结果
2.1有形成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圈员对实施后54例患者进行调查,实施后患者对PPI服用时间知晓率由56%提高至80%,(p=0.01),高出预期目标,见表2。
2.2无形成果
无形成果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团队精神、积极性、品管手法、个人素质、和谐程度等方面,由10名圈员评分,每项最高5分,最低1分,总分60分,通过这次品管圈活动与活动前相比,以上这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见表3。
3讨论
品管圈的主要目的是从下而上,自己发现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其运用到医疗护理服务行业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1,6-7]。因此当前品管圈在国内护理领域多个方面的应用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开展品管圈活动,提倡团队的每一个成员,既是决策者,又是管理者、执行者,不仅有利于发挥每个护士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加强品质管理意识、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培养护理人员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团队凝聚力;也有利于改善工作流程,减轻了护士的无效劳动,使人力资源得以合理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从而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有积极推进作用。
中国医院协会在《2009年度患者安全目标》中提出将“提高用药安全”作为患者安全的关键性问题。用药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正确给药是护士的重要职责。口服给药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方法。掌握PPI的正确服用时间对于该类药物发挥最大药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但由于我们科室老年病人居多,易健忘并受文化教育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即使经过反复多次宣教仍对药物服用时机不能正确掌握;其次老年患者多同时罹患多种疾病,服用药物种类多,很多时候会忽略此类药物的服药时间的重要性;同时由于科室低年资护士及轮转护士频繁,对本专科类药物掌握不熟悉,护士宣教落实不到位。因此,我们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采取了活动口号提高大家对用药安全意识,将时间性用药责任到人,送药到口,规范医嘱,完善药物的独立包装,健全PPI药物用药指引,同时在用药过程中对患者加强用药相关知识的宣教等一系列对策,提高老年住院患者对PPI服用时间知晓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通过品管圈活动,充分地激发我们科室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调动科室护士主动参与病房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有利于护理团队的管理,能够更好地促进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HELMER FT,GUNATILAKE S.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a supervisor’s tool for solving operational problems in nursing[J]. Health Care Superv,1988(6):63-71.
[2]谭爱萍.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应用及其影响因素[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14(2):7701-7702.
[3]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
[4]徐丽华,梁金成,吴晓丽,等. 品管圈用于提升药学服务质量的实践与效果[J]. 现代医院, 2013,13(6):116-119.
[5]陈小武,梁莉,王爱丽.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 144-147.
[6]张相宜,赵青威,杭汉强,等.品管圈在医疗机构制剂室成本降低与流程优化中的应用[J].药品评价,2010(10):46-48.
[7]LIN-RUN WANG, YANG WANG, YAN LOU, et al. The rol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in sustained improvement of medical quality[J]. Springer Plus,2013,2(1):141-143.
STEMI患者无法及时行PCI 可选转院前溶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