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结构专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摘要:介绍本校中等医学职业教育和专业结构调整的整个发展、演变过程,并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专业结构;市场需求;对策
安康卫生学校位于经济、文化欠发达的陕西南部,经过4O多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实力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专业结构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3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这3个因素中,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专业结构是学校发展的关键。鉴于对专业结构重要性的认识,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1专业设置与学校发展的历史回顾
从建校初期到1984年,学校主要开办医士和护士2个长线专业,间断开办过中医、放射、药剂、妇幼等专业,每年的招生专业数一般为3个左右,招生规模维持在600人以内。从1985年起,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学校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了专业调整和创办新专业的力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学校现已形成两部一院(大专部、中专部和附属医院)的基本办学格局,学校大专部设有临床医学、社区定向医学、中西医结合、麻醉医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8个专业;中专部设有护理、助产、卫生保健、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计划生育技术、眼视光技术、IZ:l腔工艺技术、康复技术、医学生物技术、中医康复保健、药剂、中药制药、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卫生信息管理15个专业。专业结构的拓展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规模,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学校2006年与1984年同期规模相比,在校学生由600余人发展到2600余人,增加了3.3倍;校舍建筑面积由3000m扩大到58246m,固定资产由138万元增加到6000余万元,实验室资产由40余万元增长到近1600万元。1993年我校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2000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2调整专业设置的基本做法
2.1保持优势专业,创建自身品牌
对于就业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大、自身优势明显的长线专业,如护理专业、临床医学专业,我们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加大了教学改革力度,在教学手段现代化和学生能力培养上下工夫,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以良好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信誉,树立了自身形象。
2.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拓新专业
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对医学相关学科人才的需求,我们在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开办新专业。如针对本地区医学影像技术、麻醉医学、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方面人才缺乏的情况,及时开办了医学影像技术、麻醉医学、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等专业;针对基层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需要,开办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和计划生育技术专业;根据一些制药企业、医疗单位和药品市场的需要,开办了医学生物技术、药学、中药制药等专业,并从师资、设备、管理等诸方面予以倾斜,以促使其健康发展。
2.3增强趋前意识,避免盲目开馥
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周期性,卫生人才市场的需求在不同的领域也有其周期性变化,因此开办新专业不能盲目追求“热门”,要注意其专业特点与未来人才市场需求的衔接,尽可能缩短培养周期,快出人才,争取“短平快”效应。我校挑选部分医学相关学科开设了高中起点的两年制高中专(包括医学文秘、卫生信息管理等专业),对有一定市场需求的短线专业,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医学生物技术、药学等专业则采取隔年招生和轮流开办的方式,对一些已不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市场需求渐趋疲软的专业,则逐步压缩招生规模,适时淘汰或停招,这样既满足了社会需求,又没有造成培养过剩,避免了资源浪费。
3加强协作.纵向联合.拓宽办学渠道.提高办学层次
目前,中等医学教育的专业结构已趋于完善,要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需求,还应在拓宽办学渠道、提高办学层次上下工夫。我校从1986年开始,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延安大学联合开办医学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由原来单一的临床医学发展到现在的社区定向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麻醉医学、药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9个专业,并开办了初中起点五年制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目前高职高专在校生人数已占在校生总数的75%以上。这种依托高校联合办学的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全方位地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们还与上述学校以及省内外其他高等院校协作,开展了专升本的成人教育、自考、函授、远程教育等,与相关行业和部门联合开展了所需专业人才的继续教育等,拓宽了办学渠道。扩大了学校的生存空间。
4专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4.1开办新专业.6论证与决策问题
新专业的开办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在可行性分析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决策,不失时机,抢抓机遇。
4.2锞程馥置与散学计划制订
围绕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搞好课程的优化组合,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是开办新专业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质量。对于国家尚无指导性计划的专业,先组织人力进行专题调研,及时制订出能体现本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
4.3妥善解决师费问题
随着新专业的开办和办学层次的提高,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师资问题。我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有能力的教师从事第二专业的教学工作;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或脱产进修学习,提高学历,拓宽知识面,加强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培养;积极引进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同时充分发挥当地其他大中专学校、科研、医疗单位和工厂的优势,实行校院联合、校企联合,进行联合办学,聘请兼职教师,满足教学需要。
4.4实验、实习问题
随着新专业开办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出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实验、实习问题。这既有实验设备和实习场所不足的问题,也有带教师资匮乏的问题。除学校自身应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实验、实习条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以满足教学需要外,还应走校院联合、校企联合的协作办学道路,实行联合办学,挖掘教育资源,实行资源共享、效益分享的办学模式,扩充和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如我校开办的部分短线专业(包括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医学生物技术、药学等专业),除学校先期进行基础投资外,都是采取走出校门、寻求协作单位联合办学的方式。这样既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教育资源,又避免了学校大量财力的重复投入。
(一)专业设置与“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发展适应性分析按照“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关于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求,我校与之相契合的专业有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动植物检疫、食品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法学(海商法)等10多个等面向海洋的本科专业,占学校现有专业的20%左右。
(二)专业设置与区域支柱产业适应性分析按照《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做强做大电子、机械、航运物流、旅游会展、金融与商务、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六大支柱产业,我校与之契合的有电子信息类、机械类、交通运输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旅游管理类、经济学类、金融学类、计算机类等近30个专业,占我校现有专业的45%左右,从比例上看,学校目前的专业设置和分布与区域支柱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基本相协调,但这些专业中,背靠产业支撑、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或不可替代的专业仍显不足,缺乏大规模多对象的协同合作,合作的规模较小,影响力不足。
(三)传统通用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分析根据厦门统计局的《2012年厦门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2012年,全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17.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增幅呈稳中有升态势。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是25.21亿元、1374.01亿元和1417.85亿元,分别增长0.4%、12.6%和11.7%。产业结构从上年的1.0:51.1:47.9调整为0.9:48.8:50.3,二产比例略有下降,三产比例持续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经济建设中心任务是不断推进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两岸金融中心、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大陆对台贸易中心“一区三中心”建设。突出发展金融商贸、航运物流、会展旅游、科研文教等现代服务业。学校与之相对应的专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专业数量不多,有些专业存在特色不明显的问题;部分专业的办学力量还不强,主要服务面向和功能定位不清晰。
二、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对策思考
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对学校专业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关系到学校长远发展的大事,学科是专业发展的根基,学科与专业是“源”与“流”的关系,新一轮的专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融合、优化、发展”的总原则,以理顺专业关系为出发点,整合资源,将有利于做强一级学科的相关专业,以及服务对象相近、相互支撑的专业相对集中,使调整后学院的专业建设任务及服务面向更加明确,形成集中度较高的专业群体,推动学科专业为区域经济服务。
(一)增设新专业,调整改造老专业,凝练特色,提高学校专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重点发展领域的契合度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结合学校现有基础,增设相关新专业,调整专业发展方向,推动专业与社会的对接,提升专业的社会适应能力。一是做强海洋工程、海洋技术及相关学科,以适应福建省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和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需要。根据“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关于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学校的发展定位及办学特色与优势,应当积极培育为海洋产业发展服务的新兴交叉学科,大力培养适应福建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海洋经济强省建设需要的海洋经济、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等人才。根据相关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调查研究预测,在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过程中,航道设计与施工人才、深水港建设人才、引航人才、港口机械装卸技术人才、航运经营与管理人才、航运金融保险人才、航运信息研究分析人才、物流经营管理人才、海事法律人才、航运网络经济人才及邮轮经营管理人才等11类复合型人才为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急需人才。学校可结合以上人才需求,量力而行的增设新专业,如结合学校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养殖学及地理信息科学及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专业多年来的办学优势,增设海洋科学、海洋工程与技术等专业,结合学校海上专业及机械类、能源动力类及土木类专业的办学优势,增设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专业。二是强化特色,在现有专业中凝炼涉海方向。如结合厦门游艇基地建设,航海技术专业可增设游艇驾驶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可增设游艇设计制造方向;结合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经济学类专业可增设航运经济、航运金融保险方向等;按照厦门市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邮轮母港发展规划以及海洋旅游迅速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加强酒店管理方向和休闲与海洋旅游方向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旅游管理专业可增设邮轮经营管理方向;电子信息类专业可结合学校海上专业优势,发展海上通导方向,培养航运信息研究分析人才;结合福建是海洋大省,水产资源丰富的地域优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可增设水产品加工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增设渔业机械方向和港口机械方向;结合福建省建设海洋强省的策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可增设水上运动休闲方向等。三是加强对传统通用性专业的调整、融合,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对传统通用性专业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如结合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对人才的需求,法学专业可增设涉外法律方向的课程;应用心理学专业可增设增设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等;结合英语专业毕业生全国总体大量过剩;但结构性供给不足,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的应用型外语人才供给不足的现状,可增设翻译方向等。此外,对于某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专业,可进行撤销、归并或调整。
(二)整合资源,搭建专业平台,增加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专业间的相互支撑,形成若干个优势学科专业群按照“集中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将全校带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基础性的资源和平台统一集中,优化重组。创新体制机制,实行开放式运行,面向各学科、各专业的师生和社会人员开放使用。各学院、学生可以根据课程和项目的需要申请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和加入各种项目,尤其是各专业实验室在完成本专业课程和项目的基础上应接受其他专业学生的使用申请。同时鼓励各平台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和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开展对外服务,以增加平台的利用率、使用效益和提升社会服务的能力。结合“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项目,依托学校重点学科和工程研究中心,打破学院壁垒,搭建“海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能源与动力工程、航运经济与管理、机械工程、海洋环境工程、电工电子”等学校层面的学科支撑平台,发挥优势特色学科的引领、辐射作用,通过学科的交叉、综合、渗透和延伸,促进专业结构调整,从而形成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相互促进、布局合理的专业体系,带动专业群甚至整个学校实力的提高。
(三)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在对专业进行调整和改造的基础上,更要强调专业内涵的建设,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学校要在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同时,遴选建设一批校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形成三级建设体系,以专业内涵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为依据,强化特色,通过课程体系的整合、重组,建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同时,鼓励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专业课程改革,及时、大胆的吸收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鼓励创新和实践,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能够扬长避短,办出特色,以满足行业、产业集群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面向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建筑结构课程体系总体构思为:以定量分析为辅助手段,定性综合认识为根本目的,从建立简单杆件力学性能的基本概念入手,结合材料性质,认识结构体系的力学特性以及构筑结构传力途径的基本规则,最终建立对结构固有力学逻辑所赋予的结构空间特性的认识,了解结构与建筑空间创作结合的途径。传统建筑力学教学所强调的量化分析与计算技能在此仅仅是掌握结构力学性能的手段和依据而非目的,是进入结构性能及其空间特性这一庙堂的台阶。课程体系框架如图2。上述体系中的课程相互衔接、循序渐进、各有侧重、相互衔接、要求各异,分三个层次予以实现。第一层次———建筑力学。它是整个教学体系的基础和出发点。该部分课程本着结构的基本性能是传递荷载的思想,遵循结构整体—构件—构件截面—结构整体的教学思路,在不同尺度上认识结构的传力方式与特性。以概念为主、计算为辅,结构为主、材料为辅,力学性能为主、使用功能和形态特性为辅,以杆件为主要对象,将传统教学体系中相互隔离的三大力学知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完全融合、有机统一。该部分教学体现了量化,概念是为了使结构的力学特性明晰,计算是为了对结构性能的把握具体的目标。定量计算技能的难易程度以注册建筑师的结构计算要求为基准。此外,还注重密切结合典型建筑材料的性能,阐述各类杆的形态与功能特性及其相互转化关系。第二层次———结构选型。正如线的移动和转动可以构成任意形式的面、面的组合可以形成空间形体一样,结构选型以直杆的力学特性为基础,提供了结构体系演变的认知线索,即通过直杆的组合、密排、重叠和弯折等定性认识框架、网架、板、墙以及拱、壳体、索、膜及其他空间结构的力学性能,把握结构演化的规律与线索,认识构筑结构传力路径的基本要求与方法,了解典型结构体系如墙板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框剪结构体系、筒体等的力学特性,了解基于极限状态的结构设计思想与结构生命全周期的设计理念,强调从经典的建筑案例中认识典型结构形式,初步认识结构固有形态与建筑空间要求的关系。第三层次———建筑中的结构艺术。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该课程更深入地挖掘和揭示结构由其固有力学特性与逻辑所决定的形态美。艺术的本质是创造,结构设计的本质也是创造。通过对现代建筑作品中建筑空间形态与其结构形态相互关系的深入探讨,了解从空间形态和传力方式出发构筑合理而优美的结构的途径,认识框架、平板和“方盒子”并非结构存在的主要形式(更不是唯一形式),体会结构在满足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力学效率的基础上具有巨大的创造空间,具有再现建筑空间形态乃至创造新的空间形态的可能。
二、实践与收获
针对上述三个层次的内容和要求特点,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建筑力学与结构选型为必修课,为此笔者编写了教材《建筑力学与结构选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出版)。教材编写及其教学实践不再停留于结构的内力图绘制和强度、刚度的计算校核上,而力求达到力学分析服务于对结构特性的认知,挖掘结构的组合和演变规律,以结构源于工程,服务于工程为宗旨。建筑力学课程着重于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与杆件结构的基本力学特性,以定性认识为目的,定量计算为手段。强调结构源于工程而服务于工程,遵循感性—理性—高层次的感性认知规律,每一种结构形式的引入都从实际工程入手,并尽量以工程意义明确、形象易懂的方式介绍力学基本概念,避免生硬的数学力学概念和繁琐的演算。自始至终贯穿力的传递这一认知线索,使力这一抽象概念形象化、动态化,使不同结构的传力特性直观明确。如图3所示,从荷载在结构整体(典型如梁柱结构体系)的传递路径入手,建立对力的传递的感性认识,再由定量分析揭示杆件截面内力与应力分布特性(如梁的内力和截面应力分布),逐步深入地认识结构的传力本质,最终通过力流的概念把握不同结构的力学特性。在这一认知过程中,定量分析可将模糊的感性认识导向理性,是不可或缺的台阶和拐杖。但若缺乏对量化分析结果的总结、对比和反馈,又将使分析陷入盲目并流于数字游戏。图4比较了桁架、索和拱的传力机制,形象地展示了桁架、拱和索的各自特点,使学生克服了对结构与力学的恐惧心理,使力变得可以触摸,力的传递变得有迹可循,使后续课程中结构的演化有规律可依。
此外,还将材料特性、结构几何特性、支撑方式与结点联结方式等也融入结构传力机制中,综合全面认识结构的传力特性。在建筑力学课程把握杆件结构力学性能与形态功能特性的基础上,结构选型课程从结构体系的几何特点、构成方式、力学特性及其空间特性等多方面定性认识结构的综合性能,将建筑力学部分通过量化分析得到的简单构件的力学概念在典型规则的结构体系中得到定性应用与拓展,使学生了解构筑结构体系的合理传力路径的规则与方法。该部分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遵循从结构体系的整体传力基本要求、规则结构的水平和竖向分体系的几何特点、构成方式、传力特性乃至基本构件的力学性能在分体系中的应用这一由整体而局部的认知途径,使学生对结构体系的力学及空间形态特性的认识有迹可循,并得以了解典型结构体系的组成规则、特点和传力特性。本阶段教学强调结构的演变性,即以直杆的力学特性为出发点,定性阐述各类基本结构(墙、板、拱、索以及曲面和空间网架结构等)与直杆的关联,从而建立定性把握复杂结构力学特性的认知途径。如图5所示,从柱的密排认识墙体的性质、梁的重叠认识板的性质、墙体—柱—筒体的相互转化认识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和水平传力机制,并初步认识曲面和空间网格结构等的演变规律和特性。从高层建筑结构、大跨空间结构以及现代科学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等角度分别选取现当代经典建筑案例,探讨结构体系的构筑与应用、结构空间形态与建筑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结构选型综合学生课堂讨论参与情况、PPT讲述与综合作业情况进行考核,综合作业包括课程开始时浅述结构形式的演变与建筑材料应用的结合、课程结束后任选具体建筑案例分析其结构形式、材料运用与建筑功能的结合,课程进行中分组针对建筑案例进行PPT演讲。学生所表现出的活跃思路、生动多样的PPT讲述手法、对结构的浓厚兴趣以及被激发出的结构直觉令人惊喜(图6)。
建筑中的结构艺术作为该教学体系的最后环节,为任选课,共32学时,采用针对主题的分组课后准备、课堂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建筑结构曾经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什么、将来会怎样,建筑结构所固有的空间形态美之所在。考核成绩以课堂参与、讲述情况以及书面讨论作业等进行综合评价。该课程教学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针对结构的传力特性和构件的空间形态,讨论主题包括优美的结构、杆件的变形、组合与运动、结构体系的均衡与延性、平衡或反平衡等,学生分组选取案例展开分析与讨论,在结构的合理性、整体均衡性以及平衡稳定性的认识基础之上,总结表现结构固有逻辑所决定的形态美的方法,并认识某些当代建筑结构在形式上虽然反常规、反稳定与反平衡,而在构筑传力路径时仍严格遵循结构固有逻辑的特性。第二阶段的主题相对宏观、综合,侧重于结构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关系,艺术、文化、经济与科学技术等对结构发展的影响,并针对目前颇受热议和关注的仿生、绿色、可持续等观点和建筑案例探究建筑结构仿生的意义和目的,引导学生挖掘结构整体与局部、规则与不规则的关系。该课程同时探索了一种全新的探讨式开放式的过程教学方法,教师不再以讲台的占有者和宣讲者的姿态出现,而是扮演了引导者、参与者、旁观者和听众的角色,学生对于各种主题的积极参与、活跃开放的思维达成了教学的互相激发,教与学的双方真正实现了自我发现与互相发现。以上构建的新的建筑结构教学体系以结构固有的特性及其本质为出发点、以量化分析为手段、以对结构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构演化的规律性与创造的可能性的认识为目的,避免了流于对现代建筑结构形式感的肤浅的讨好。已历5届的教学实践表明,新的建筑结构课程体系保障了内容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弥补了传统建筑力学中三大力学划分造成的内容和教学安排的隔离、间断与冗长。所编教材,力求使力学理论与结构认知密切衔接。学生克服了对结构力学知识及分析技巧的畏惧和抵触,认识到力之于结构的形象特性———力流,把握了基本构件和典型杆件体系的力学性能。对结构传力特性的认识不再停留于结构的表面形式,而深入其力学本质。通过上述课程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建筑形式的自由源于内在结构骨架和材料的突破,而后者以技术和理论的发展为支撑,对结构形态及其功能的认识促进了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程中建筑造型设计上的创新(图8)。正如学生的体会:“每一种结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品质,它同时会深深影响着建筑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空间,甚至会给予你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或许也是结构最吸引人的地方。”(建筑学本科生———于思)。“建筑师提升自己的结构素养,寻求和结构师的更紧密合作,看来是未来更震撼人心的建构美学作品的必然前提。”
三、体会与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