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建设小康社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小康社会终身教育成人教育
1.1成人教育能够实现国民教育体系的完整
“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是教育发展目标的一个定位。我国目前的国民教育体系层级结构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多样化的进修培训与成人教育等。国家考试制度、证书制度、学位制度从不同侧面支撑着国民教育体系。我国教育体系的基本架构比较完整,但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较高层级的教育欠发达,后续教育体系比较薄弱,对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等重视不够。目前我国继续教育主要是以成人教育形式来进行。成人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各级各类成人院校、培训机构、远距离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和农村扫盲及技术培训所进行的各种教育。成人教育是以年龄划分的一种教育类型,实质上它涵盖了扫盲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等各方面的内容。成人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从来就占有一席之地。按大系统分类,可分为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从管理体制的视角来看,我国的教育体系是由普通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构成。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看,成人教育是学校后教育—继续教育的总称。因此,成人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完善的教育体系中,一定需要完整的成人教育。
1.2成人教育可以实现人们享受教育的权利
“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是一个定量目标。这个目标既把握了我国当前的国情,也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是: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但是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年,盲率为6.7%。截止到200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文盲仍有8507万人,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不及50%,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14%,这一组数字清楚地表明扫盲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8507万人的后续教育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以至于高等教育,大部分需要以成人教育的形式来完成。在未来的20年中,按教育规划,九年义务教育地区人口由85%提高到95%,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5%,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50%,则文盲、半文盲比例可下降到3%以下,人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1年。这是一个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个发展速度与经济增长翻两番同步,也是将人口负担转化成人力资源的必然过程。保障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需要有较丰富的教育资源,成人教育资源不但必须保持,而且应该发展。
1.3成人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实现途径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一个现代教育理念,并已逐步成为主导教育思想,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志。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有天然的联系,前者最能彰显后者的特征和原则,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思想的最先接受和传播的类型与通道。成人是接受终身教育的主体,接受教育时间最长、活动空间最广,获得的知识比重达90%~95%。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从整体上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素质,只靠传统的、正规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全社会的配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来提升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内趋力。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正规学校教育是有限的和阶段性的,终身学习的无限需求只能通过多样性的成人教育来完成。教育将从一种强制的、功利性的灌输,转变成贯穿人们生命过程的自觉意识,成为自下而上的状态和准则。必须着手将社会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转变到适应学习型社会的状态。接受成人教育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一个必然过程。
1.4成人教育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的主要目标。同志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基于人的发展与时展共进这一客观规律所制定。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从人的知识到能力,从品质到心理的全面健康,就是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方面的多种要素结合起来,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不仅仅是具备高学历、高技术、拥有实用和赢利知识的人,还应该是目标高远的人,是追求和谐发展、珍爱生命、意志坚定的人,是有理想、信仰追求、崇高文明的人。人类要追求生命质量与自我完善,还要通过以成人教育为表征的继续教育来承担起这一义务,因为成人可以通过回归教育认识世俗价值观的缺陷,医治思想深层的精神症结。由于成人教育形式的多样性:远距离、“虚拟化”、有针对性的短训、有选择性的“教育超市”,使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可能。只有用“大教育”的观念,整合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知识资源,拓展教育空间,才能从更大的社会范围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2我国现阶段成人教育的现状
(1)我国人口众多,物质水平落后,经济发展离现代化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劳动力市场整体水平落后,就业难题多,职位岗位相对缺乏,这就要求人才市场在选拔人才的时候界定一个最低的进入门槛,通常是用文凭加以限制。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国教育体系还不是很完善,教育水平不高,高等文凭的获得有一定限制,人们便寄希望于成人教育文凭,这种重量不重质的“工具理性”取向损害了成人教育的初衷,也必然降低其整体水平。
(2)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所造成的下岗失业问题困扰着很多人,要想让他们面对新的就业环境就要进行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
(3)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工作种类、工作机会随之相对增多,但是另一方面,现有劳动力单凭以前的技术很难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双重竞争压力,即便技术上占有绝对优势,由于外语、国际法或国际贸易上的知识缺乏,也大大降低了竞争力。
3成人教育的创新
3.1树立新的教育与学习观念
传统教育与学习的观念是,一次性学校教育能够满足人一生正规学习的需要。这显然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不再划分为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学习是无围墙的,不局限于学校学习。学习应包括在职学习、社会学习等,学习形式是多样的,不仅包括正规学习、系统学习,还包括非正规学习。大量学习是在生活中、交往中、工作中发生的,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包括态度、方法、行为、习惯等。接受教育不仅是择业的需要,更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全面发展的需要。继承是学习,创新也是学习。学校教育要重视培养人的终身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为人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3.2建立现代成人教育制度
成人教育的发展与促进,除了舆论宣传与倡导外,更重要的是用立法和制度保证。我国教育法规和条例在逐步完善,但是还缺少专门的“成人教育”或“终身教育”法令法规。在教育发达的国家,例如法国于1972年通过了《终身教育法》、美国于1976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法》、日本于1990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振兴法》等。这些法规的出台,都发源于成人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主体与核心。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各种组织的内部制定治学促学规章制度和奖励办法,鼓励成人的学习积极性和各种教育资源对成人学习培训机构的投入。建立回归教育制度,让所有的毕业生或者成人学习者,只要条件允许,他们在其生涯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回到原校或到别的任何学校接受再教育,建立带薪学习制度。
3.3划分成人教育的结构层次
成人教育由于其接受者的年龄、文化层次、专业不同,也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所以发展成人教育也应该按照客观实际情况来决定。多种形式办学,扩大自由度,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水平,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到其中来。现阶段主要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来进行:一是以高等院校为依托,成立成人教育学院,这种学位授予制的成人教育是较高水平的。另外,也可以通过在开放性大学里举办讲座、培训班的形式传授知识;二是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对本单位内部职工进行长、短期的专业知识培训,这种形式范围小,但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针对性;三是社区内部培训,即针对本社区特定人员的培训,比如说,在就业形势不好的情况下,社区可以利用单位优势对下岗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这也属于大的成人教育范畴之内。
在我国当前情况下,笔者认为第二种情况是最适合、最可行的,因为我国现阶段经济欠发达,劳动力的专业技术水平还不高,在企事业单位内部进行培训,可以弥补这个缺陷,比其他两个途径更能发挥作用。
3.4构建成人教育网络
将各种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都办成学习型组织,共同参与成人教育。让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有适宜的学习机会与环境。拆除成人教育机构与其他教育形式之间的藩篱。组建成人教育联合体,共享广播电视、函授、自学考试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等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加快成教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增长,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老龄人口增多,家庭生活时间增多,社区活动的对象和时空成倍放大,但是,我国的社区成人教育尚在起步阶段,因此社区成人教育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还应该特别关注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还停留在扫盲的初级阶段,发展方向不明确,缺乏经费,机构不健全,队伍不稳定。没有农村的成人教育,就没有农民的全面发展,也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所以我们应该特别地关注农村成人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幼德.面向21世纪构筑继续教育的新框架[J].继续教育,1997(4)
关键词:全面小康 成功经验 对策建议
为借鉴小康达标县市成功经验,加快推进全市小康建设步伐,最近我委会同市统计局对年初通过省验收达标的××*、××*、××*3市进行小康专题调研,对推进小康工作有了较为全面了解和认识。现将相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三地主要做法和经验
根据《××*省县级全面小康监测统计工作组织实施办法》,25个指标达标率和小康认可度是评定小康实现程度的重要依据。就指标达标看,20xx年底,××*分别有23个、23个和24个指标达标,其中6个小康核心指标全部达标;就小康认可度看,3市受访百姓对当地全面小康达标认可度普遍较高,其中××*高达91.2%,××*、××*分别为85.6%、77.6%。就推进小康进程看,3市措施得当,推进有力,成效显著,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强化协调推进,为小康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各地将建设全面小康作为党政工作的重要大事来抓,无论是年初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制定,还是年终政绩考核内容,都与小康建设紧密相连。在创建过程中,坚持创新机制,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
1、建立组织机构。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领导任副组长,责任部门为成员的全市全面建设小康领导小组,园区、乡镇成立相应机构,逐层逐级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市领导小组下设协调推进、进程监测、宣传发动和督查考核四个小组。建立了工作例会和联络员制度,及时研究部署推进小康各项工作。提供财力保障,××*市每年安排推进小康办公经费150万元,××*、××*分别安排100万元和200万元,特别是在进入申报验收阶段后,涉及到相关工作的经费都予以满足。
2、强化组织推进。没有将小康建设停留在会议强调、文件汇报上,而是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通过组织领导,不断深化推进,在全市上下形成全民建设小康良好氛围。××*市召开全市小康建设万人动员大会,并通过电视向全体市民直播;××*、××*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小康专题会议,分析形势排找不足,及时解决小康建设过程中问题和困难。
3、明思路定方案。结合实际,明确小康推进工作思路,制定详细的全面建设小康推进、监测、宣传、考核工作方案,对全面小康建设从组织实施、责任分工、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总体部署,排定总体推进方案和阶段性方案,对各阶段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提出明确要求。
(二)强化宣传发动,为百姓认可小康提供舆论保障
建设百姓普遍认可的小康社会,宣传工作至关重要。3市在创建过程中,坚持进村入户、广纳民意,做了大量深入细致工作,营造出媒体宣传、环境宣传和社会宣传的浓烈氛围。
1、突出媒体宣传,媒体聚焦小康,使小康入耳。在运用电视、电台宣传外,还有力地借助省、市级媒体重点报道当地小康建设动态,集中报道当地全面小康建设的成就,更直观、更感性地展现在群众面前,增强群众对宣传内容的亲切感和认知感。××*市在电视台开设了“达小康、促和谐”、“百姓看小康”、“小康巡礼”等专栏;××*市在电台开设专栏,推出“百姓访谈活动”、“领导访谈活动”等系列报道。
2、突出环境宣传,社会感知小康,使小康入眼。以广告牌、灯箱、车身、电子屏幕为载体,刊登全面达小康宣传语和公益广告,借助报纸、政府网站等媒体,广泛宣传建设全面小康的重要意义、目标内容和政策举措;制作大量印有小康内容的生活用品和宣传画册,结合各类公益活动,免费发放到百姓手中,××*市制作《小康××*》宣传手册30万份发到千家万户,使小康社会宣传深入百姓日常生活,形成强烈的小康宣传视觉冲击力。
3、突出社会宣传,百姓共话小康,使小康入心。通过开展领导干部主题讲座、小康宣讲团进村入户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眼睛感受小康、用自己的言语评述小康,激发共建小康的热情。××*市开展《全面小康在眼前》百场专题报告会,到会群众达到11万人次;组织“万人看××*”参观活动,先后组织2万多的农民居民、外来务工人员、机关干部参观××*市城建工程、民心工程、重点企业等;开办“小康讲坛”,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部门主要领导上小康讲坛,畅谈建设小康社会。××*市举办全市小康征文活动、老干部小康书法比赛、小康摄影展等活动,开展小康知识竞赛和短信竞答活动。
(三)强化富民惠民,为建设殷实小康提供基础保障
坚持把富民惠民作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落脚点,把全面小康 建设当成一个系统的民生工程来做。通过创建,让普通百姓进一步了解小康、参与小康、认识小康、享受小康,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在富民方面,各地通过树立了“创业就业促增收、机制体制促增收”的发展思路,出台了鼓励全民创业实施意见,在税收、用地、人才支持等方面给予扶持;畅通城镇职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政府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民进城就业提供免费技能培训;提高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等。同时以提高农业高效化、创业全民化、农民非农化方式带动农民增收,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
在惠民方面,各地坚持把老百姓最关注、最急盼解决的各种问题放到工作的重点,每年出台实施一批民心工程,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这些民生工程覆盖社会事业的各方面,主要包括村庄建设纳入城乡统一规划,提高五保户集中供养率,村庄垃圾袋装化处理,农村水利道路实施改善,提高医保、低保、残疾人补贴标准等。××*市对五保户人均每年拨款供养金2600元,××*市对当地60岁以上无保险人员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30元,仅这一项每年财政需支付资金4000多万元。
二、我市建设小康社会现状及难点分析
20xx年市委十一次党代会一次会议根据省、市党代会要求,结合仪征实际,提出“三年倍增、四年小康、五年再上新台阶”奋斗目标,其中“四年小康”是指到20xx年全市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比省定时间20xx年达标提前3年。
经过两年多来的努力,全市小康创建工作进展顺利,组建了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同时下设协调推进和督查考核组、进程监测组、宣传报道组。对照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20xx年底,全市已有19个指标达省定小康标准,比20xx年新增4个指标;尚未达标的6个指标中有5个指标达序时要求。
根据《××*省县级全面小康监测统计工作组织实施办法》,创建全面小康社会认定程序要经过申请、检查、民意调查、公布四个阶段,对照20xx年全市达小康时间节点,明年7月份市委市政府需联合向省发改委、省统计局、省委研究室提交验收申请,随后上述3部门将组成检查组对全面小康指标达标情况开展检查,20xx年元月份省统计局组织开展民意调查,若指标达标、人民群众对全面小康认可度超过60%,方可认定全面小康达标。
从小康指标达标看,难点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根据统计部门预测,至20xx年底全市25个小康指标将有23个达标。未达标的2个指标分别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根据小康达标县市验收结果,若绝大部分指标达标(6个核心指标必须达标),非核心指标可有1-2个指标不达标,即可认为该地区小康指标总体达标。但农民人均纯收入属核心指标必须完成;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属非核心指标,对小康指标达标影响不大,这次去调研的3市均没有完成此项指标,但是我们仍应继续努力力争达标。综合上述分析,在指标达标方面我市的难点集中在农民人均纯收入,20xx年该项指标值达6219元,与目标值相差1781元。若按明年达标测算,今明两年需年递增13.5%,完成目标压力较大。
从百姓认可度看,难点在宣传发动。目前我市建设小康工作仍侧重于数据统计监测方面,对深度研究、广泛宣传以及制定具体措施方面工作力度还不够深入,没有一整套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全市上下创建小康工作浓烈的工作氛围还没有形成。由于宣传工作刚刚起步,宣传力度不够深入、不够到位,广大干部群众对全面小康的知晓度认可度不高,部门、乡镇在建设小康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与“小康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混淆。因此,要确保百姓认可度达到60%以上,必须要加大宣传发动的力度、深度和广度,让群众真正认识小康和感受小康。
三、做好下一阶段全市小康工作建议
为加快全市小康建设步伐,确保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根据近期到部分达标县(市)调研情况,立足仪征实际,对下阶段全市推进小康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健全上上下下组织网络,形成全员抓小康的强大合力
完善组织网络。根据人动,及时调整全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建议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副组长,配强领导班子力量,加强对小康工作的指导。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工作小组,协调推进和督查考核组设在市发改委,负责全面小康协调推进和全面小康考核工作;进程监测组设在市统计局,负责全面小康监测工作;宣传报道组设在市委宣传部,负责全面小康宣传工作。同时小康建设组织架构向部门、乡镇、街道、社区、村延伸,各责任部门、乡镇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工作班子,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1名分管领导负责,明确职能科室和1-2名同志负责具体工作,要根据各自的任务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和工作机制,具体进行组织实施;街道、社区、村也要明确专人负责小康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工作网络和机制。
(二)明确扎扎实实推进措施,形成全体促小康的良好机制
当前我们应增强创建全面小康社会的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找准工作的重心,尽快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并以市委市政府文件下发,用于指导全市小康创建工作。一是尽快制定完善工作方案。根据市领导小组分工,市发改委要尽快制定出全市小康推进工作方案和小康考核方案,市统计局拟定出全市小康监测工作方案,市委宣传部制定全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宣传活动方案。方案中要对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从组织实施、责任分工、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总体规划,对各阶段的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明确工作思路,提出明确要求。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市领导小组工作例会制度,每个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后期冲刺阶段可每月召开例会,听取责任部门指标测算、小康推进等方面的工作汇报,集中研究小康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指标监测动态管理制度,当前要对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对已达标的指标,要加强巩固提高,坚决防止刚性指标出现反复下滑;对未达标的指标特别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各相关部门要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序时进度、提出攻坚措施,确保按时完成。同时,各部门应梳理近年来全市、部门围绕小康建设已经出台的惠民政策和取得成效,建立较为完整的小康建设台帐,以便于省验收检查。三是加强协调沟通。小康指标数据达标需要省级部门的确认和考核。因此,各责任部门不仅对内要加强沟通联系,同时要加强与省、市两级全面小康监测对应牵头部门的工作协调和沟通,及时汇报我市小康指标完成情况、小康建设进展情况,客观反映全面小康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请上级专家把脉会诊,必要时请上级相关部门实地指导工作,争取上级部门的了解和支持,为全市小康创建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实施实实在在惠民工程,形成全民奔小康的强劲动力
要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感受到小康建设带来的利益和实惠。一是加大财力投入,实施惠民工程。明年继续加大对基层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方面投入,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尤其要在通组道路、扩大区域集中供水和垃圾袋装化处理覆盖面,扩大新型农村养老覆盖面、提高新型农村医疗报销比例和保障水平,加快拆迁安置房建设、加强村级文体中心建设、加快城乡公交建设等改善民生方面,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并落到实处,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二是加大帮扶工作力度。掀起新一轮全市农村扶贫帮困工作新攻势,制定下发全市全面开展农村扶贫帮困工作实施意见,实行市、镇(乡)、村、个人四级挂钩帮扶机制,明确帮扶内容和标准。
1.1组织管理。
一般情况下,学校党委会以行政名义制定并出台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实施基本方案,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奠定制度基础。同时,要组建专门的心理健康工作管理委员会和专项任务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和监督检查具体活动的落实情况。
1.2结构设置。
学校可根据具体需要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或者组织,主要将其挂靠在设有医药类、社会工作、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二级院系,或者直接挂靠于学生工作部。学校要严格执行三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规划,做到“校级设专门的教育咨询中心,二级院校设心理辅导员、班级内部委任心理委员”。
1.3活动内容。
活动涵盖面广,涉及多种形式,主要包括:新生入学为其办理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学校宣传部、学工部、大学生团体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等不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加大宣传力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内部网站为学生提供匿名咨询服务,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心理咨询人员在工作日轮流坐班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2、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模式的实践困境
2.1主动性较为缺乏。
专家指出,我国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性,参与性不强。但是,就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而言,青年大学生普遍存在闭锁性和独立性等心理特征,他们深受闭锁性心理的影响,且未正确认识心理咨询工作,所以他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烦恼或者困境,而有了心理困惑他们更愿意向朋友倾诉,而不是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部分学生会为家庭矛盾、良性等较为私密的问题而困扰,但是他们很少向心理咨询教育机构征求意见或者寻求帮助。部分高校为了尽可能保护学生隐私,鼓励学生大胆咨询,开辟了专门的网络咨询渠道,但是学生不愿意主动倾吐心声,因此网络咨询也是收效甚微。假若心理教育咨询模式发展为等待式,那么其应有的作用就难以发挥。
2.2重咨询,轻介入。
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时,主要以团体心理咨询或者个体心理咨询的方式为咨询人员提供引导或者启发,会从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入手,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帮助其克服或者摆脱焦虑情绪。对于一般情况而言,这为咨询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帮助,但是高校的轮流排班模式大大削减了工作效力。当天的咨询教师只负责当天的工作,轻度心理不适的学生当即即可收到显著效果,但对于严重心理不适的学生缺乏针对性,而且效果不明显。
2.3尚未建立起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
要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制的正常运转,对在校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指导和服务,就要构建起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主要由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咨询队伍共同承担,但是辅导员和班主任主要负责监控和观察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人员会运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为寻求帮助的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从而有效化解其心理危机。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各高校尚未建立起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不能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难以有效预测学生心理动向,因而不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
3、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合力作用模式
要预测学校社会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展前景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科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但社会影响力不大,决策者和学术界尚未普遍接纳和认可学校社会工作的巨大价值。因此,部分学者大胆假设,提出可将学校社会工作模式穿大学生工作体系中,逐步提高学校的管理教育能力。笔者认为,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进行有机融合,就应该在坚持原有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健全组织结构,积极探索学校社会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结合的有效模式,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1初级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逐步渗入学校社会工作。
首先,在制定和设计高校学生工作制度时,要积极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优势和独特理念原则,有效弥补传统管理中的缺陷和不足。在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时要坚持“人在环境”的理论基础,在选择学生心理问题的介入手段和分析问题根源时要以社会过程和社会结构为基本着眼点,有效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心理教育的缺陷,实现双向协调发展。其次,要大力充实学校社会工作内容,加强对干部、班主任以及辅导员的培训,建成一批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将学校社会工作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提高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建立并完善高校辅导员制度,切实提高辅导员素质和能力,帮助其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熟练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手段、理论和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学校社会工作,不仅有利于完善学生工作模式,还能重塑学生工作者角色,实现学生工作功能的延伸,从而创建和谐校园,培养健全人才。
3.2融合模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交叉运行。
沈黎曾指出,当前的学生问题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学校现有的心理辅导体系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求,心理辅导老师要加强与学校社工的合作,建构起完善的社会工作制度,有效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要保证学校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其职能,就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在制定学校管理体系时明确规定社会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时,高校要理顺心理咨询机构、学生教育以及管理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以及相应的关系。倘若高校设有专门的社会工作专业,那么就应将其引入社会工作模块中,组建专门针对学生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促使学生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投身到社工服务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交叉协调运行。
4、结语
(一)小康社会指标评价体系设立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
2 系统性原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应系统地反映各个方面的指标,使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多方面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的进展情况。
3 连续可比性原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注意和“总体小康”指标体系和“现代化”指标体系保持衔接:一方面要汲其取精华;另一方面要弥补其不足。同时,指标体系也注意到时间、地点、时期、指标性质和适应范围的可对比性,以便于纵横向比较。
4 重点突出原则。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面小康”突出以人为本的全面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即“社会―经济一生态”三维复合的协调发展。发展的理想境界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
5 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要考虑实用性原则,便于推广应用。同时指标要易于数据收集、易于量化,具有可评价性和比较性等特点。
6 以选择客观指标和最终成果指标为主的原则。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作为一种绩效评价体系,应尽可能选择最终成果指标和具有客观性的指标。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综合国内外小康和现代化的相关研究成果,根据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考虑到全国的总体发展水平和各类综合因素,结合的自身特点,我们设计了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共分为5类48项指标,即经济指标(8项)、社会指标(17项)、人民生活指标(8项)、民主法制指标(6项)和资源环境指标(9项)。(见下表)
二、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评估
通过对自治区2005年数据的分析,对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进行了测算。测算的权重根据反复征求专家的意见形成。其中,经济发展类权重为23%,社会发展类权重为23%,人民生活类权重为24%,民主法制类权重为15%,资源环境类权重为15%。结果表明,截至2005年,内蒙古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达到63%,这表明内蒙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距全面小康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
三、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制约因素分析
(一)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内蒙古生产总值只占全国的2.1%,但消耗的煤炭占全国的4.8%,消耗的电力占全国的2.3%,消耗的水占全国的3.4%,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2.9%。以水资源利用情况看,内蒙古农业灌溉节水利用率仅为35%左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45%,均低于全国近10个百分点。
(二)生态环境压力仍然较大
一是生态环境仍很脆弱。内蒙古沙漠化土地6.3亿亩,占总面积的35.6%,水土流失面积2.8亿庙,占总面积的15.8%。草原、耕地沙化、退化、盐渍化问题突出,草原退化面积达70%,产草量和载畜量下降。二是环境保护面临较大压力,局部大气环境、水环境污染仍较严重。2005年,全区废水排放量56241万吨,与“九五”末期比较,增加21.8%;二氧化硫排放量145.6万吨,比“九五”末期(2000年)增加1.19倍;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7363万吨,比“九五”末期增加2.1倍。三是工业化进程对环境的压力较大。
(三)水资源短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
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正在制约着内蒙古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前内蒙古水利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工程性缺水与资源性缺水并存,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现象并存,其中工程性缺水尤为突出。据统计,目前,呼和浩特、包头、满洲里、二连浩特等14座城市水资源存在供需矛盾,广大农村牧区有近300万人需要解决饮水问题。
(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内蒙古每万人口专业技术人员数在全国排第9位,但每百万人口R&D科学家和工程师却排在全国第22位。万名R&D活动人员科技论文数连续3年居全国末位,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系数排在全国28位,万名从业人员专利申请量居全国21位。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中科技人员数量极少,只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3%。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直接制约着全面小康建设的水平
摘要:从2000~2020年是中国经济体制的后改革期。后改革期的任务是建成市场经济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制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金融支持体系;深化改革现存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改变畸形的投融资结构,正确处理新型工业化经济发展中的五大关系;银监分立体制改革,要着力培养和构建分立的条件,既要强化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更要转变监管理念,综合推进配套改革从2000~2020年中国的改革发展将迈入后改革期,后改革期的历史任务是建成市场经济体制和相适应的民主政治体制,后改革期是20年前期改革的延续和深化,更是改革的关键性突破,经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技术支持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研究金融支持经济发展,需要着重考虑几个战略性问题。
一、后改革期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历史定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所谓历史定位,就是指在这20年体制改革的任务、经济发展目标和道路及其所处的环境问题。从体制改革的历史任务看,后改革期是要完成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推进民主政治体制的发展,确立法制社会基础。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民主政治、中华文化。它可以用多种指标去描述,用东方传统语言讲,在基本点上就是迈入“风调雨顺(生态环保优化,可持续发展),五谷丰登(一、二、三产业旺)、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安定:人有业、居有屋、各得其所)、国泰民安(国强、政治稳定)”。在经济发展道路上就是要开创“新型工业化”经济的发展道路,既要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又要避免传统工业化发展的各种代价,诸如工业剥削农业、城市剥削农村、社会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财富增长与贫困扩大等等社会弊端积累。中国后改革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区域集团化,和平和发展两大主题的国际环境中建设的。因此,后改革期是全方位、深层次开放的格局。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中国不能脱离世界,世界也不能没有中国。
二、后改革期中国金融改革的战略定位: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金融支持体系
建立全面小康社会的金融支持体系,是后改革时期金融改革目标的战略定位。在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金融支持体系过程中,始终面对三大课题,一是国家垄断金融的政府主导型金融体系转向国家调控金融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基本金融制度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金融制度。从政府主导型金融转向市场主导型金融,核心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改革要取得突破,构造现代公司制金融企业;金融组织结构多元化,构建大、中、小分层次网络型的融资机构;城乡协调,国有制、股份制、合作制多种产权结构并存,合作竞争的市场金融制度。二是社会融资模式的选择和发展。也就是说,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关系的协调,构建多渠道的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畅通机制,有效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加速资本形成,改善宏观调控环境,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这是后改革时期建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金融支持体系,始终需要解决好的课题。坚持中介与市场共生的互补互动,防止替代的片面观点,加快银行体制改革,完善银行产业组织结构;规范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效率,发展风险基金、创业基金、农村合作金融,构建为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和“三农”高效率融资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快养老金、保险市场的规范发展,为全面小康构建社会稳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三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强化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支持措施,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政治稳定。我们始终要清醒认识金融的内在脆弱性和风险性,正确处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的关系,金融市场化、金融开放与国力承受能力的关系,警惕国际金融霸权,维护国家和金融稳定。在这里金融政策和策略制定的科学性、正确性,决定金融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三、后改革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定位
后改革时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是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型工业化经济。从战略全局观点看,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经济模式要求金融支持的重点在于:(1)处理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不能因循守旧,按照传统思维安排金融资源配置。(2)处理好支持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重视资源节约和代替,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优化城乡人口结构。(3)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增加劳动就业的关系,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事关发展和稳定大局,必须高度重视,增加劳动就业,扩大再就业。(4)支持经济发展要贯彻城乡一体化的原则,维护农民、农村、农业的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的难点和关键都在农民,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必须彻底解决好“三农”的金融支持体系。(5)处理好发展制造业和发展服务业的关系,要以制造业为基础,带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促进流通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以增加就业,扩大内需。在后改革时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正处在战略调整的机遇期,面对三重二元结构的经济现实矛盾,传统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沿海经济与内陆经济、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叠矛盾,形成决策的主导力正在发生着从计划主导转向市场主导,内陆经济主导转向沿海经济主导,全国一盘棋主导转向城市化主导的格局。在经济发展决策中强势群体的决策主导地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富人利益支配政策导向,弱势群体没有真正的组织力量。以农村为例,现在中央补贴100元的扶贫津贴,能够真正用到农民身上的只有2元钱,因此,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把握住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至关重要。在现实生活中有三个问题特别值得注意,一是“地理效应论”。什么“东部发展是国际贸易的地理效应形成的,不是什么政策效应”;“向西部转移支持只能达到扶贫济困,对东部的发展是最大的伤害”;“内需不是内地”,“东部只要民工而不要移民”;“东西部问题是梯度分工问题,不同地区有不同分工”,认为“西部开发是要放弃的,只是时间问题”。这种潜意识的经济地理决定论,对金融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策,客观上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二是“制度性财富漏斗效应”。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制度安排。在现存组织制度框架内,投入再多资金有些不合理的效果亦不明显,只能导致财富两极分化。前改革期实践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三是“银行产权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缺失”。特别是透过诸如“蓝田股份”、“农凯集团”这些案例,不难看出我国金融业支持经济运作机制的制度性缺陷是极端严峻的。商业银行的审贷委员会往往是个人决定的“合法程序”,实际上沦为一块“遮羞布”;所谓内控制度,多为控下不控上,控外不控内,一出问题就是大案;争夺大客户,违规竞争比比皆是,信贷规则形同虚设;盲目追“星”跟风,争相贷款,多头贷款,重复贷款,把鸡蛋都往一个篮子里装;滋生蛀虫,内外勾结,吞食国有资产,只要发生巨额“问题贷款”,必有高层内外勾结者;信贷文化缺失,没有应急措施,急功近利,一出问题争相“落井下石”。盲目追“星”和争相“杀马”,既制造风险,又扩大风险。所以,转变观念,创新制度是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效率,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所在。
四、银监分立体制改革与支持经济发展
(一)历史经验:值得注意五年前央行体制改革(撤省分行成立跨区分行)的实践,恰恰为当时流行的顺口溜“一年换位置、二年换房子、三年调妻子、四年出漏子、五年散摊子”所言中。运行状态出现“大分行忙得团团转,监管办无事可干,中心支行上下看,县支行不知道怎么干,总行成了官僚办。”导致监管成本上升,效率下降,监管真空处处皆是,空化了一线,严重削弱了货币政策传导功能。原本是学习美联储经验,以摆脱地方行政干预,加强央行的独立性。后来要加强维权和信用制度建设,又反过来要求地方政策提供支持。不得不回过头来,重新加强省会城市中心支行的职能,这样一来,大分行又被架空了。银监会成立,监管体制“专业化”改革,决不要成为央行体制改革第二!
(二)银监体制的国际趋势和分拆:理论观点距今为止,国际上设有中央银行的国家,货币政策与监管合一者占70%以上,只有30%不到的国家实行监管分离。监管从央行分立出来的主要理论是:(1)“角色冲突说”,一身二任,职能不同导致角色冲突。(2)妨碍监管专业化,不利于防范风险,认为货币政策主宏观,监管主微观,一身二任不利于监管专业化。(3)金融创新发展、混业经营的发展,监管体系要适应变化。但是,国际银监体制的发展趋势是走向集中,而不是分立。例如:德国的银监分离,源于央行权力过大,独立的央行体系决策权和全能制银行制度,银监合一,使央行成为垄断者,成为一个强大而独立的中央银行,因而需要分立,以构建货币政策与监管的制衡机制。但是,1999年欧洲中央银行体制建立以后,德国央行没有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功能,转由欧洲跨国央行行使职能之后,现在德国联邦政府又开始考虑银监合并,减少分行,集中总行决策的趋势。美国联储体系是独立的央行体制和银监分立的分权体制,银行监管是多头监管,分别由五家联邦级机构和一家州级机构承担,处于联邦和州的两级双重监管。但《1999年金融现代化法案》(即新银行法)实行之后,随着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银行业实际上又是经营银、证、保的混业银行,银行法开始赋予联储监管金融控股公司的权力,美国的现实发展正在朝向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集中于联储的趋势,而不是分立机构。
(三)监管和货币政策:内在关系的协调银行是信用中介,银行信贷活动是创造货币的闸门,也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因此,监管和货币政策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必须协调动作,相互结合。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表现在:(1)监管是维护货币政策实施环境,发挥货币政策效率的手段之一。(2)监管是规范中央银行防范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风险的一道防线。(3)监管是降低金融交易信息成本、交易成本、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提高透明度,保证公平、公正、公开交易的手段。(4)监管对于保证货币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正确履行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无论监管是分立体制还是合一体制,都必须处理好客观存在的内在关系,不能因为体制变化而人为分隔这种内在关系,如果在制度安排上不能有效协调这种关系,那么,所谓“角色冲突”就会从央行内部的“角色冲突”转化为外在的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外在冲突,监管专业化水平变异为监管机构专业化。这样,银监分立体制就会导致市场职能转向政府职能,背离整个体制改革的初衷。
论文摘要:我国目前的社区体育存在场地经费不足、指导员缺乏、组织程度低和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休闲的价值将受到重视,人们有更好的条件从事体育运动,体育休闲将成为时尚。同时,体育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组织管理更加困难,需要综合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力量,重视体育俱乐部建设,加强休闲理论研究,开发体育自然资源,以促进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既为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又对体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社区体育仍将是21世纪前5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热点。探求新时期社区体育发展的趋势与对策,是构建面向大众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1 我国社区体育现状
1.1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经费不足
目前我国体育场地设施仍然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从事运动、健身的文化需要,我国人均体育场地器材的占有量与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其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相比还很低,社会体育经费与竞技体育相比差距很大,而社会体育却承载着维护亿万群众运动、健身、休闲的任务。我国目前的体育场馆多集中在学校和单位,社会上的场馆多数追求豪华型,超过普通群众的消费能力,场馆的类型多为篮、足、排球,无法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要。
1.2组织化程度低
2000年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表明,我国群众体育活动60%是自发组织的,体育协会的组织管理比例仅占6.6%,虽然比1997年的3.7%有所增加,但还远远不够。同时,我国体育社团总体上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制度化问题和监督体系不健全等。这种状况对社团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1.3发展不平衡
这里既有城市和农村二元化格局的明显差异,也有沿海与内地、经济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体育场地设施和社区体育指导员绝大部分集中在城市,特别是集中在发达城市和地区。我国目前的社会体育指导员90%集中在城镇,而广大的农村只占10%。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要求农村与城市要全面协调发展,农村体育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了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而增加农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目前发展农村体育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
2 社区体育的机遇与挑战
2.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体育发展提供新机遇
2.1.1运动休闲成为时尚席勒说:“只有当人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是人。”现代社会中,“人”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以人为本”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呼唤人性的回归,人的多样性需求得到综合的考虑。现代人不仅需要强健的身体,更需要轻松愉悦的心情。人们要求摆脱机器和外界的奴役,做自己心灵的主人,休闲娱乐成为自觉的追求。现代人纷纷背起行囊,走出户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放飞快乐的心情,享受运动的,运动休闲成为时尚的生活方式。
2.1.2 个人参与体育的条件改善
进入小康社会后,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人民的消费能力和水平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2.5亿,人均国内生产总植达到9400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在这种条件下,随着人们体育意识的增强,将有更大的能力进行健康投资。
2.1.3 体育休闲更加受到重视
2003年5月14日,国家统计局印发了《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了重新的调整,修改后的三次产业划分将体育产业与文化和娱乐业一起组成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说明体育休闲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体育的层次也得到了提升。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鉴于此,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自十二大使用“小康”概念以来,党的重大文献首次将“全民健身体系”纳入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使之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把体育提升到很重要的地位。社区的休闲体育可以有效地形成一个全民健身的体系,在休闲娱乐中群众可以受到各种各样的教育和熏陶,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2.2 新时期社区体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2.2.1 供需不足矛盾将更加突出
随着人们体育意识的增强,体育人口的增多,需要更多的体育服务,目前业已存在的体育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并且在有些地方仍存在挤占、挪用体育场地设施的情况。虽然国家要求开放现有懂得体育场馆设施给社区居民使用,但对越来越多的需求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近几年也得到很大的发展,总数达到了20多万人,但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很低,不仅不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同香港、澳门比也有很大的差距。
2.2.2 体育活动更不易组织
现代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对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更加多样,出现了许多以前不存在的新的运动项目,同时,现代社是一个生活方式多样的社会,人们工作、闲暇的时间安排也不尽相同,显示出个性化的趋势,并且这种现象也会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发展而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社区体育的组织形式和方法都渐渐失去作用,由于体育兴趣各异、时间安排不同,社区体育活动更难组织。
2.2.3 管理的难度更大
现代社会是一个人口不断流动的社会,人口的频繁流动使社区体育管理面临一个新的难题。我国传统的社区体育可以依靠一两个比较有影响、比较有权威的大爷或大娘就可以管理的有条不紊,但随着社会组织化程度的加深,需要社区体育的管理更加规范,需要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教育的等方法进行管理,而我们这方面的人才还很匮乏,必将使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社区体育的管理难度加大。
3 新时期发展社区体育的对策
3.1 大力提倡“三位一体”的学区体育
把社区、学校和家庭有机联系起来,利用孩子带动家长、学生教会居民,使体育融入生活,这样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结合,有效利用了有限的体育场地设施,居民有了科学健身方法指导,家庭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弥补社区体育的不足,同时也可以从学生中选拔和培养社会体育指导者,是一个值得大力提倡的体育方式。
3.2 重视体育俱乐部建设
社区体育的发展需要社团的组织,发达国家有数量众多的体育俱乐部。荷兰有3万多个俱乐部,470万会员;日本有体育俱乐部372595家,会员超过总人口的10%以上。而我国社区体育多是自发组织,组织化程度不高,需大力发展体育俱乐部,同时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
3.3 进行休闲体育理论的研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了崭新的时期,这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国体育在这个新时期的社会功能将发生更加明显的转变,以适应休闲时代的到来。于光远先生认为“玩是人的根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
3.4 开发体育自然资源
我国有丰富的体育自然资源,我国有8000m以上的山峰8座,8000m以下的山峰几千座,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5万多条,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600多条,超过10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63条,另外我们还有众多的湖泊、名胜古迹,这对开展登山、漂流、游泳、划船、体育旅游等提供了天然的条件,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开发时一定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张洪潭.社区体育运行简论[J].体育与科学,2002.
[2]卢红梅.河南省城市社区群众体育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
[3]田雨普.新时期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与走向[J].体育文化导刊,2003.
论文关键词:小康社会 体育 社会化
1小康社会体育发展方向
1.1体育事业全面融入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
建设小康体育,是指体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体育,是以人为本,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体育需求的体育。小康体育的核心是提高全社会的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体育需求,让老百姓分享体育发展的成果和利益。全面建设小康体育就是要推动体育体制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发展模式由局部赶超型向全面发展型转变,发展动力由满足政府需求为主向满足大众个体需求为主转变。因此,全面建设小康体育有着实际的、丰富的内涵,它对中国体育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实践。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树立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三位一体的现代体育发展观、体育事业全面融入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观,利用体育的多元功能和独特的魅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实际的贡献。
1.2体育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全面建设小康体育必须切实把体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轨道上来,要大力发展大众体育,推进体育的普及化、生活化、娱乐化和消费化,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的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体系,形成政府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体育需求,市场满足人民群众有消费能力的多样化、差别化体育需求的格局。要大力加强大众体育的组织化建设,鼓励不同所有制的单位和个人投资兴办面向大众的各类健身俱乐部,构建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经营性体育组织体系,引导城镇居民消费组织化、专业化的健身娱乐服务。同时,小康体育要更加关注农村体育、欠发达地区的体育和社会弱势群体的体育,政府要加强专项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要利用彩票、基金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困难群体享有基本的体育权利和公共服务,实现体育对全民的关爱。
1.3推进体育社会化是小康社会进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甘肃体育由于受中国文化和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无论在管理体制还是在运行机制上与其它地区有很大差距。但是,这一时期的体育发展主要还是以竞技运动为核心,以政府意愿为主导的发展形态。尽管除了竞技运动以外,其他体育形式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本质上看,小型多样、自愿组织、丰富多彩的大众体育实际上还处于发展缓慢、投人力度小、体制陈旧封闭的局面。全面建设小康体育就是要推动体育体制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发展模式由局部赶超型向全国发展型转变,发展动力由满足政府需求为主向满足大众需求为主转变。
2小康社会体育社会化的发展思考
2.1制度保障是体育社会化的根本保障
体育社会化发展,体制保障是根本。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体和科技兴体构建面向大众的多元化体育服务系统,不断提升体育综合实力,保障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其次要真正实现”管”与”办”的分离,理顺与社会体育组织、协会之间的关系,真正地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从单纯的依靠行政命令向以依靠法律、政策、经济、市场等多种综合性手段方向转变。在训练、竞赛体制方面,解决好专业队制与协会制、俱乐部制等之间的矛盾,并最终实现全新的管理体制。最后,要完善群众体育的社会机制。从我国当前的形势看,”群众体育”在我国从未形成成型的运行机制,没有相应的社会组织,缺乏必需的资源。
2.2经济基础是体育社会化的根本动力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而人均GDP则是评定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参数。纵观甘肃经济发展状况,甘肃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指标,甘肃人均GDP的平均水平只达到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56.8%,也就是说甘肃居民的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而造成居民基本生活水平以外的消费水平的降低而使恩格尔系数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因而也就减少了对体育的投入,影响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政府和社会对公共性设施的投入将会增加,这也是促进居民体育消费的基础条件。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恩格尔系数会下降,而用于文化娱乐(体育)消费方面的支出会逐步上升。这是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小康社会体育社会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2.3体育资源是体育社会化的物质基础
数据表明甘肃公共性体育场地严重不足外,教育系统体育场地的公众性社会开放程度也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加快满足群众健身各和娱乐需求的体育设施建设。各县区的体育设施要达到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四个一”的要求。乡镇要建有体育活动中心和简易健身路径;城镇街道办事处要建有印平方米室内和200平方米室外体育活动场所。新建居民区、经济开发区必须按照《体育法》、《体育设施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的规定,规划人均0.3平方米的体育健身预留空地和建设相应的配套体育设施,这些都是推进体育社会化进程的物质基础保证。
2.4体育产业化进程是体育社会化的发展动力
体育社会化是体育产业化的基础,而体育产业化又是体育社会化的发展的动力源泉。为此如何发展体育产业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将是小康社会体育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传播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体育观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反过来讲,人们体育意识的增强,将有力的体育体育市场的发展。目前,甘肃省体育无形市场还是一片空白,应根据本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同竞技水平开发不同的体育市场体系。不失为推动甘肃省体育社会化进程的有力措施。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体育健身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探索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我国构建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体系提供借鉴。
发展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业的重大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闲暇时间逐渐增多,但文化生活却相对贫乏,生活质量没有明显改善,尤其是人民体质还有待提高。与此同时,广大人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十分强烈,“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已经成为共识。进一步发展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业,通过强化政府对公共体育的服务,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逐步改变各地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落后的局面,为我国体育工作的发展提供夯实基础,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当体育健身活动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人们体育健身活动,可得到生活中健康的满足;同时通过体育活动,可扩大个人生活的空间。通过体育拥有完美的人性和生活,这对提高和改善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生活质量提高最好的体现。目前,关心健康、热衷健身、积极投身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健康时尚追求。因此,研究和探讨休闲体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项重要和有意义的任务。
同时,只有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对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业消费的需求有了实际的支付能力时,体育健身的发展才有了可能。而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健身作为精神文明的范畴与建设小康社会紧密相关。因此,尽快发展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业,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而发展体育事业、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改善生活质量,更可以繁荣先进文化,提升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和人民的基本文明素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实现“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推动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体育健身的发展现状
随着全民健身的氛围在全国的蔓延,城市体育设施逐步完善,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体育经济发展依然低迷,一些地区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活动的开展还是停留在较低水平。
(一)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落后
以重庆市石柱县为例,县城除了休闲广场、民族广场和秦良玉广场等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外,各乡镇几乎没有专门的文化娱乐设施,最多只能在学校和政府部门里面建设有篮球场等简单的体育设施,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村的体育文化需要。而现阶段依然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成为主要原因,要素的不平等流动使得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落后,农村居民获得的福利性体育服务远落后于城市。
(二)体育文化活动开展难度较大
现阶段,我国政府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体育文化事业的组织与传播,各地方政府多因忙于发展实体经济,加之财政拮据,对于投资体育文化事业显得力不从心,导致了难以开展体育文化事业。另一方面,一部分群众对体育文化认识不够,他们与其参加体育活动不如休闲的时候在家看电视,认可此方式更可缓解精神压力。此外,专业体育文化队伍素质较差。
结论
现阶段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也更加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以人为本,健康第一”、“花钱买健康”已成为人们意识中的应有之为;人们喜欢在休闲时间,到体育俱乐部或到社区健身场所甚至在大自然中间,参加各种健身锻炼和各种文化娱乐体育的活动。在城市社区广场,健身爱好者丰富多彩的锻炼活动,俨如一道别致的城市风景线,将休闲与体育健身结合已成为重要选择。美国有学者指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未来社会将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生变化。这就预示着发达国家必将优先进入“休闲时代”,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也将紧随其后。据预测,体育与休闲、健身娱乐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迅速,但体育健身对经济有一定的依赖性,而体育对经济的积极反作用也是有目共睹。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业在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可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样一来不仅刺激了消费,也扩大了内需,充分实现了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目的。
体育健身活动由于它的广泛性、多样性、趣味性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投身其中,已经或正在悄然占据着人民群众日常的闲暇时间,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而言,民俗民间体育项目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对运动设施、经费和活动的组织都要求不高,能够激起群众广泛参与的热情,不仅有利于增强人民的体魄、陶冶情操,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
Abstract: in the new situation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scientific planning is to solve how to speed up 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mprove now rural landscape, enhanc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farmers inevitable wa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total reache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well-off society.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make the country strong and the Chinese dream.
Keywords: the goal o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中图分类号: 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农村建设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对现代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法制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建设,最终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科学规划。
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原则:
一 . 整体性原则:
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进行科学规划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法制建设以及社会保障及福利等几个方面。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以及我们国家农村的现状形势,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改善农村现状面貌是头号任务,是重中之重。因而,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加强经济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采取符和自身发展的措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改革开放,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富裕 ,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其素质和道德水平,营造民风淳朴,家庭和睦,崇尚科学,崇尚文明的社会风气,调动农民积极性,从根本上治理脏乱差,逐步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广大农民在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让农民得到安居乐业 , 使乡风文明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另外通过科学规划,更要充分显示出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加强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让广大农民当家作主,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科学规划,使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二.优化性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的控制性,区域性,协调性,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系统性规划。
科学利用规划,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系统性规划,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质的变化,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还相对比较落后,离我们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比还相差很大,广大农民的经济生活,法制观念,文化素质等方面都有待遇提高。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都有还待遇改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只能是一纸空文,“经济落后,社会秩序仅靠乡规民约,环境脏,乱,差”反而是其表现。现在,亟待要解决的是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因为在我国的农村集中了巨大的劳动力,同时也蕴藏着一个潜力很大的消费群体,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我国经济增涨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
通过科学的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系统性的科学规划,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把握其功能定位,充分利用科学规划的前瞻性,适度超前,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量得到最大释放 ,实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持续增长。既可以消化多余的劳动力,又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缓解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基础,又促进了经济繁荣,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水平社会的进程。通过加强科学系统性的规划,适度超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科学规划,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增强法律意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卫生体系建设,尽早实现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养。
三. 可持续发展原则
严格遵循科学规划,坚持长远的战略眼光,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高起点(适度的)规划,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建设,为国家未来的发展留下空间。
在我国,在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中,不管是自然资源,物力资源,还是人力资源 ,可以说是资源辽阔。但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民风习俗积极发展都存在差异,就发展而言也不平衡,有个别地区仍然比较落后。因此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好科学规划中的实践性和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充分利用科学规划中的实践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把
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种资源利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农村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还相差很远。因此,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快实现其总目标和总任务,就必须严格按照科学规划的实践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按照规划,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分布落实,科学实施。充分利用农村中的多余劳动力,努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科学管理和使用好农村独有的自然资源特色,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提升和改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下大力挖掘各地民风习俗中的优秀文化和传统,并对其进行发扬光大和提升,丰富广大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改善广大农民的精神面貌,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觉悟,增强广大农民的法制观念。让广大农民确实感到生活得到全面提升。促进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充分利用科学规划中的实践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把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进行产业运作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鼓励广大农民解放思想,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出去:学习先进的东西;请进来,积极引进高科技,充分利用利资源,积极利用项目进行建设,或农民参与投资经营,带动其他农业经济项目建设,以推动农业经济全面发展,改善农村地区经济与社会面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随着广大农民经济生活的提高,在改善广大农民名居环境的同时,严格按科学规划,尽量保留原来的风格,原来的环境和绿化以及原来的房屋,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在此同时对文化产业,服务产业等进行统筹兼顾,科学布局,积极发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促进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既增加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又开阔视野,学习了外来的先进文化,促进了思想转变,提高了自身素质,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 。
结束语:科学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证,只有坚持科学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系统性,可持续发展性,才能发挥科学规划的最大效能。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就必须针对我国农村的实际地理情况,生态环境,社会生活环境等,通过全面,系统,可持续性的科学规划,严格准确把握规划的功能定位,分步推进,科学实施。最终把农村建设改变成为生产发展,经济繁;设施完善,生活宽裕;环境优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 王云才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职业技术教育担负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的重大任务。因此,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师德和业务水平;加强教学管理,积极推进课程教学和教材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强有力的人才和知识支撑。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受教育水平,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实现的重要目标,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客观要求。因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是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贯彻“十六大”精神,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任务,也是当前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应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服务意识
党的“十六大”对全国各类教育提出的总要求和根本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职业技术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类教育形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既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又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归宿。因此,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树立服务意识,为广大青年成才服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学校要在专业设置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作为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客观依据。要有强烈的市场意识,要考察市场、分析市场、研究市场;要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经济结构调整、生产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对劳动者素质的需求变化,使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专业结构、培养模式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变化相适应,克服以前部分学校在专业建设上存在的滞论文格式后性和盲目性:一种情况是默守陈规,多年一贯制在“传统专业”名义之下招生培养,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种情况则是部分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盲目跟风,赶时髦,不进行可行性调查研究,头脑一热就开办一个新专业。同时,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要根据劳务市场走向,不断调整对原有专业的改造、调整供过于求的专业,增加供不应求的专业,自觉主动地接受市场调节,将过去“我培养什么你接受什么”变化为“你需要什么我培养什么”,真正做到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突出各自的办学特色,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二、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师德和业务水平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师德和业务水平。”办学之要,教师为本。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政治素质、身心素质和创新意识,还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厚的文化素养。因此,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要把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把教师的政治素质始终放在首位,对教师加强师德教育和敬业精神教育,从严管理,严格考核;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参加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学历、学位层次;基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性,对教师要特别加强专业实践锻炼,注重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鼓励广大教师围绕教学工作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研学术水平。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既懂理论,又有实践,既是教授、讲师,又是技师、工程师、经济师或会计师,适应职业技术教育教学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我国当前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事业,搞好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和长期任务。
三、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要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永恒的管理主题。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谋发展,已成为众多职业技术学校的共识。为此,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坚持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加强领导,切实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要注重教学管理制度与体系建设,在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分配制度向教学一线倾斜的同时,还必须在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成绩考核、实践性教学、专业技能培养、学校专业建设、外聘教师管理等各环节制定规章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并严格执行,使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对教学加强领导与管理,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培养高质量、有特色的面向生产服务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四、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要与时俱进,积极推进教学课程和教法改革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体现这一与时俱进的思想,要加大教学内容改革力度,要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并具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对部分课程不能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建立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删除那些脱离时代及学生实际的过时的内容,增加更多体现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新兴内容,使学生真正掌握本学科最新的知识和技能。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广泛采用启发式、参与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开展电教化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大教学的信息量。职业技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注重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走出教室在实践中增长智慧,增长才干。通过实践来强化学生的群众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
月日,看望民盟、民进联组会政协委员,提出“八个为荣、八个为耻”重要论述
反映人民心声、代表人民意愿,就必定赢得人民支持、受到人民拥护。
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八荣八耻”不胫而走、广为传播,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版权所有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同志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寓意深刻,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事实证明,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一个国家的经济再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有亿人口、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加快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也需要共同的道德规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才能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才能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共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紧迫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需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一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社会不可能构成和谐;一个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无法实现和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
月日,看望民盟、民进联组会政协委员,提出“八个为荣、八个为耻”重要论述
反映人民心声、代表人民意愿,就必定赢得人民支持、受到人民拥护。
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八荣八耻”不胫而走、广为传播,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版权所有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同志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寓意深刻,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事实证明,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一个国家的经济再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有亿人口、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加快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也需要共同的道德规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才能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才能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共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紧迫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需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一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社会不可能构成和谐;一个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无法实现和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
样化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9―0072―01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既包含一定理论观点和理论知识,又与我国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有着密切联系的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这个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创新教学方法,适应新的教育理念,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预定的教学效果。
一、创新教学方法,适应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教师应把尊重和创新结合起来,把握教材的精髓,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灵活处理教材中的细节,构建贴近学生的课堂;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学习,把学生培养成为课堂的主体参与者;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注意学科渗透,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鼓励学生发表有创意的想法和见解,不要让学生沿着教师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要让学生在教师安排的空间里“自由”活动,从而实现预定目标;要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以及本地区的重点项目、重点工作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才能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理性思考能力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与方法,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线,也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基本原则和方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者作用。
让学生满怀激情地学习,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书本理论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并将其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达到知识、能力、觉悟和行为的统一。如,在讲授“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时,新课标要求学生要掌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及内涵。这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要求,以甘肃省武威市当地进行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生态建设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工作为例子,在社会生活的主题中阐述理论观点,讲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使学生了解目前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但小康进程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这样就使抽象知识变得具体化,更加贴近了学生,也贴近了生活和实际。
通过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从文化、经济、政治等角度撰写心得体会或小论文,以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论文关键词:农村学校体育 新农村建设 和谐发展
论文摘要:农村学校体育是我国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大力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促进我国农村体育教育及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增进农民健康、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发挥重要作用。农村体育问题不仅是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而且是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征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农村学校体育是农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匹配的“新农村体育”的基石。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阶段农村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二是建设新农村,改善环境;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四是培育农民,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开展体育教育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应该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内容。
2.农村体育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体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现时代,不可避免地会显露出一些不和谐的地方,如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弱势群体的健身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农村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大多数人口的体质和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体育发展的大局,影响着全民健身体系完善的大局,最终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大局。因此,如果没有农村体育的长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就不能说是全面的。
3.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
我国农村学校中完全实施体育教学大纲率为44.3%,这表明农村学校体育的随意性教学现象还十分严重。在制约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中,缺乏教师占首位,其次为缺乏器材。学校类型越基层,缺乏教师和器材的比率越高。另外,对体育课无要求,挤占体育课时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这说明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状况,不仅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社会对体育的观念和态度。近年来,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缺额数字仍然较大,职称和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在体育器材方面,被调查学校的体育器材达标率为39.1%,村小和村教学点仅为34%。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体育的位置没有摆正、缺少经费,但也与现行体育器材配备规定指标与农村学校体育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有关。
4.和谐发展的对策研究
4.1加大对农村体育的投入力度。
农村体育发展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不足是造成农村体育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应严格按照“国家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抓好农村群众性体育工作。借鉴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的经验,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对社会体育事业的捐赠和赞助,并把所得物资如彩票公益金等尽可能多地用于农村体育的发展。在加大农村体育投入力度的同时,还应建立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各级政府应将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之中,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内农村体育事业要达到的总体水平、阶段性目标和具体目标。
4.2重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农村学校体育对农村体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村学校一般建立在农村村落之中或者附近,农村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对农村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农村学校的场地设施在课余可以有效地利用开展农村群众性体育活动。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可以成为农村体育主体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起到宣传、指导、纽带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将其视为农村体育发展的切入点来抓。
加强农村学校体育的法规建设,编写符合农村实际的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重新修订“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加大农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制定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加强体育师范教育,广开培养、培训渠道,认真落实有关政策,稳定教师队伍。逐步增加农村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学校体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应占一定比例。此外,要广开财源,多渠道、多途径筹措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胡永.建设新农村与农村学校体育状况之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18).
论文关键词: 农村学校体育 新农村建设 和谐发展
论文摘 要: 农村学校体育是我国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大力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促进我国农村体育教育及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增进农民健康、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发挥重要作用。农村体育问题不仅是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而且是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征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农村学校体育是农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匹配的“新农村体育”的基石。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阶段农村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二是建设新农村,改善环境;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四是培育农民,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开展体育教育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应该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内容。
2.农村体育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体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现时代,不可避免地会显露出一些不和谐的地方,如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弱势群体的健身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农村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大多数人口的体质和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体育发展的大局,影响着全民健身体系完善的大局,最终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大局。因此,如果没有农村体育的长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就不能说是全面的。
3.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
我国农村学校中完全实施体育教学大纲率为44.3%,这表明农村学校体育的随意性教学现象还十分严重。在制约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中,缺乏教师占首位,其次为缺乏器材。学校类型越基层,缺乏教师和器材的比率越高。另外,对体育课无要求,挤占体育课时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这说明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状况,不仅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社会对体育的观念和态度。近年来,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缺额数字仍然较大,职称和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在体育器材方面,被调查学校的体育器材达标率为39.1%,村小和村教学点仅为34%。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体育的位置没有摆正、缺少经费,但也与现行体育器材配备规定指标与农村学校体育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有关。
4.和谐发展的对策研究
4.1加大对农村体育的投入力度。
农村体育发展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不足是造成农村体育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应严格按照“国家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抓好农村群众性体育工作。借鉴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的经验,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对社会体育事业的捐赠和赞助,并把所得物资如彩票公益金等尽可能多地用于农村体育的发展。在加大农村体育投入力度的同时,还应建立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各级政府应将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之中,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内农村体育事业要达到的总体水平、阶段性目标和具体目标。
4.2重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农村学校体育对农村体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村学校一般建立在农村村落之中或者附近,农村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对农村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农村学校的场地设施在课余可以有效地利用开展农村群众性体育活动。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可以成为农村体育主体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起到宣传、指导、纽带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将其视为农村体育发展的切入点来抓。
加强农村学校体育的法规建设,编写符合农村实际的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重新修订“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加大农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制定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加强体育师范教育,广开培养、培训渠道,认真落实有关政策,稳定教师队伍。逐步增加农村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学校体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应占一定比例。此外,要广开财源,多渠道、多途径筹措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胡永.建设新农村与农村学校体育状况之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