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三角贸易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自主创新
珠三角地区既是我国加工贸易的最早起源地,也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不仅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且在广东省对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外资进入能带来先进技术,产生技术外溢,进而带动我国产业的技术进步。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是低还是高,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到底有多大,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一、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特点
珠三角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一)1978~1990年是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采取“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的模式。早在召开前的1978年8月底,东莞市虎门镇就正式成立了中国内地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编号为“粤字001”。尽管这家企业的规模不大,设备较落后,产品档次也不高,但在春潮萌动的中国内地却抢吃了第一只“螃蟹”,从此揭开了珠三角直接利用外资的序幕。在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地区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管理经验和国外销售渠道,但珠三角也有自身的优势,劳动力丰富而且便宜,土地资源多而且价格低。不仅如此,改革开放之时正是香港产业升级换代之日,香港商人受厂租、劳动力价格居高不下的困扰,急于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出香港,转移到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方。珠三角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人文优势以及生产成本优势,成为港商的首选地区。珠三角人则因势利导,以乡镇企业为依托,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积极发展加工贸易。
(二)1991~2000年是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计算机及软件、通讯、微电子及基础元器件、新一代视听产品、机电一体化、重点轻工和家电等七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和产品逐步提高。一大批国际知名跨国公司来珠三角兴建高新技术企业,世界500强IBM、飞利浦、杜邦、惠普、三星、施乐、康柏等跨国公司相继在珠三角设立独资或合资企业,同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在珠三角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发展阶段,珠三角人从实践中逐步意识到“三来一补”的局限性和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当时人们主要还是关注提升外资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采取的措施是在淘汰低档次、技术落后、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的“三来一补”企业的同时,有选择地引进了一大批高科技的加工贸易企业。珠三角在提升外资加工贸易科技含量的过程中,自然也带来了技术的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第一,加工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高对珠三角地区的同行有很强的竞争作用和示范作用,本地企业通过学习和模仿产生了大量的技术溢出效应。第二,加工贸易与本地产业有密切的关联程度。这一时期,加工贸易的生产料件已经完全改变了全部依靠进口的格局。第三,加工贸易企业普遍重视管理人员、科技人员的培训。在加工贸易企业中,外商出于劳动力成本及其它因素的考虑,往往选择和招聘当地的优秀人才加以培训和管理,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熟悉国内外市场的人才。经过技术培训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一旦由外资加工贸易企业流向其他企业或自创企业时,所学的各种技术也随之外流,从而引起溢出。
(三)2001年至今是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飞跃阶段。珠三角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第三阶段的最大特点是不少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落户珠三角,并且跨国公司本土化的趋势初见端倪。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化,跨国公司纷纷在珠三角设立研发机构。截至2005年底,杜邦、本田、日立、三星等知名跨国公司在珠三角就已设立了研发机构243家。这些研发中心上接研发源头,下连规模生产企业和市场,为珠三角吸收和承接国外高水平技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研发平台。在珠三角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飞跃阶段,技术溢出效应有实质性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大规模引进成套设备逐步被引进关键技术、关键设备所替代。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为了能进入珠三角市场,竞相以各种方式向珠三角输出技术,技术引进的结构在不断优化。随着珠三角企业技术引进水平的不断提高,引进的目的逐步从单一生产技术的引进转向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创新能力的技术引进,引进技术方式多元化。跨国公司向珠三角输出技术,除了有技术许可、技术服务、入股投资等传统方式之外,还有相互交换技术使用权、特许专营等新形式,加工贸易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本地化。重用本地管理和技术的精英使不少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绩明显上升,促使跨国公司向人才本地化转变。
二、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主要路径
(一)技术模仿的路径。技术可以通过模仿和示范产生溢出效应。珠三角生产规模较大的本地企业,相当一部分是在加工贸易的技术、管理等方面示范效应下,通过学习、模仿和竞争,逐渐发展壮大,甚至超过了竞争对手。美的、科龙、格力就是在西方跨国公司的巨大压力下,跟踪跨国公司的技术,经过模仿和创新,不断提高家电业技术水平的典型代表。
(二)配套生产的路径。发展珠三角配套产业是珠三角外向型经济实现技术外溢的直接渠道。在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料件已经完全改变了改革开放初期全部依靠进口的格局,产品本地化水平逐步提高。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例,珠三角已集聚了5万多家电子信息企业,打印机配套率达91%、PC机达80%、激光视盘机达64%,稳压电源达53%、计算机主板及功能板达41%。珠江三角洲已成为世界级的IT业制造基地。不少与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合作、为外资厂提供配套加工零配件的本地企业,在加工配套过程中逐步积累了原始资本和掌握了生产技术以及市场营销网络,由“配角”地位逐步转化为市场的“主角”。
(三)人才流动的路径。在通常情况下,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当地化比例越高,流动性越强,向内资企业流动越多,技术外溢效果越好。掌握技术的人员的流动可以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这是珠三角取得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形式。珠三角加工贸易企业聘用了当地大量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普通的员工,实际上就是间接地向珠三角提供技术转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不少人在加工贸易企业积累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成为自身创业的重要资本。昨天的“打工仔”,今天成为大大小小的“老板”,在珠三角地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三、珠三角地区提升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启示
(一)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是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核心。珠三角地区的经验表明,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是后进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和技术赶超的关键所在。没有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在此基础上的模仿创新,该地区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如果加工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长期停留在低技术、低层次的水平上,只会强化经济发展对外来资本的依赖性,这样虽然可以使某一地区的经济出现暂时的繁荣,但有可能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加工贸易企业人走楼空,最终导致经济出现“空心化”的现象。
(二)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根本途径是本土企业的自主研发。跨国公司转移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保持技术垄断的前提下,获得技术创新的利润最大化。以技术垄断为前提,跨国公司进行的技术转移都是成熟性技术。不论处在全球化生产链条的哪个环节,从事加工贸易的东道国企业都不可能获得最先进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依靠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也就不可能实现产业技术的赶超。即使位于核心的产业链条,依靠核心技术的转移与溢出也是十分有限的。进入21世纪,珠三角人发现,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可以向国内转移一般性的先进技术,但真正核心、领先的技术是绝对不可能转移的。利用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是一个地区产业技术升级的一种办法,但真正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最终还得靠本土企业的自主研发。
(三)开展深加工结转是实现技术溢出的有效方式。深加工结转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将保税进口料件加工的产品结转至下一家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后复出口的经营活动。据统计,目前珠三角七成加工贸易企业采购配套以深加工结转的方式实现。在全省IT、计算机和家电行业中,80%以上的手机部件、90%以上的计算机零部件和100%的彩电部件都可以在珠三角地区内实现配套。
(四)产业集群的形成是技术溢出的有效载体。仅仅在加工装配环节取得成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向上下游环节延伸,并获得更多的技术转移和后向联系,才能获得更多的技术溢出和加工贸易利益,否则,劳动力成本上升之时就是加工贸易利益丧失之日。加工装配产业是无根工业,即本地劳动力成本上升之日,就是加工装配产业转移之时。如果不能在加工装配活动中获得技术溢出,不能培养出具有相当素养的产业大军,现时加工装配活动中所得收益将会随着加工贸易产业向外转移在瞬间化为乌有。如果该地区形成了产业集群,即使加工贸易企业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而向外转移,本地仍可通过向增加值相对较高的前向或后向生产环节转移,实现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双重升级,继续分享加工贸易利益。
为了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拟探讨“三课合一”教学模式,即以外贸业务流程为主线,利用情境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核心,《外贸英语函电》和《外贸单证实务》课程为辅助,把三门课程内容有效整合,设计出一套新的课程方案与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反映外贸操作的全过程。《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内容涉及外贸业务的各环节的理论与实际业务相结合的课程;《外贸英语函电》是一门国际贸易知识与商务英语写作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外贸单证实务》是一门强调进出口业务中单证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课,是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外贸英语能力的结合。这三门课程的内容贯穿于整个外贸业务过程中,是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三课合一”教学目的是想通过这种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外贸业务是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在进行该模式的教学中,学生互为贸易伙伴,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积极思考,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使在校学习和实际工作一致。
二、“三课合一”教学模式的的具体操作
(一)教学内容设计以外贸业务流程为主线
把国际贸易的全过程分为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下设定若干具体的任务。对于每个项目下的任务,教师设置具体的、详细的、真实的情境和背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结合《外贸英语函电》或《外贸单证实务》的教学内容进行,由教师设计具体的任务,由学生分组合作完成。
(二)操作方法
1.理论课与实践课不再分开
进行对于每项内容,首先由教师讲授相关内容和基本知识,接下来就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完成了这个项目后再进行下个项目的讲授和操作。
2.学生分组合作完成
任务把全班同学按每四名学生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做小组长,由组长来组织学习计划的制定和管理任务,并组织小组成员商讨、确定完成小组目标的方法和步骤。小组成员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小组目标。
3.评价交流
在各小组完成规定的任务后,选定1-2个小组成员用PPT的形式展示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再由其他小组给予评价,然后由教师进行评价与总结,通过这个环节,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三)教学实例下面以几个例子来具体说明“三课合一”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
1.交易磋商
首先由教师讲授国际贸易交易磋商的基本知识,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四个环节,以及讲授如何撰写询盘函、发盘函、还盘函和接受函,然后由学生分别扮演出口方和进口方,要求按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四个环节进行价格的磋商与确定,在这个项目中,涉及到国际贸易实务和外贸英语函电知识的综合运用。
2.贸易术语的选择
首先由教师讲授《INCOTERMS2010》中的11种贸易术语,包括每种术语的适用范围、风险划分等,再以1~2篇信函为例来讲授如何与外商进行贸易术语的磋商,然后给出具体的情境,由学生分别扮演出口方和进口方,用信函的方式磋商并确定以何种贸易术语成交。在这个项目中,涉及到国际贸易实务和外贸英语函电知识的综合运用。
3.进出口合同的履行
首先由教师讲授出口合同的履行和进口合同的履行过程,在这个项目中涉及到很多单证的操作,比如如何填写开证申请书,如何制作与取得各种单据:商业发票、装箱单、汇票、报关单等,这些单证的操作需由教师详细讲授。在这个项目中还涉及到信函的撰写,如卖方在审核买方通过银行开来的信用证,经审核后发现有与合同不符之处,需要买方修改,卖方通知买方修改信用证;或者是卖方在货物装运前,迟迟未收到买方的信用证,这时卖方应催促买方及时开来信用证。在对相关知识讲授后,教师设定具体的情境,由学生分别扮演出口方、出口辅助方、进口方、进口辅助方来完成证(开证、催证、审证、改证)、货(备货)、船(租船订舱、出口装船并取得提单)、款(制单结汇)全过程的操作。在这个项目中,涉及到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外贸单证实务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考试办法与考核模式改革
【关键词】贸易自由化;长三角;环境污染
一、贸易与环境文献综述
长期以来,在考察自由贸易所引起的福利变动时,经济学家很少考虑环境方面的因素,但随着自由贸易所导致的后果凸显以及公众环境意识提高,人们开始反思贸易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所引起的包括环境污染在内的各种后果。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主要如下:
1.“污染者天堂”假说。“污染者天堂”假说的主要内容如下:如果在实行不同环境政策强度和环境标准的国家间存在自由贸易,那么实行低环境政策强度和标准的国家,由于其外部性内部化的差异,使该国企业承受的环境成本相对要低。这样在该国进行生产时,其产品价格就会比在母国生产同样产品的价格相应要低一些。于是国外企业尤其是环境敏感型企业乐于在环境管制宽松和标准低的国家落脚,这些国家就成为“藏污纳垢”之所。
2.贸易的环境影响效应。国际上关于贸易的环境影响效应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GrossmanandKrueger在对NAFTA贸易环境的影响研究中,最早使用了贸易—环境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他们将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为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这一分析框架现在己经被经济学者们广泛采用。他们认为,尽管贸易自由化在短期内的环境效应是消极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自由化将对环境产生长期的积极的影响。
二、长三角地区贸易以及环境污染概况
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聚集地,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对外贸易和外资利用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拉动长三角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使整个地区的环境质量面临着日趋恶化的巨大压力。
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仅凭全国2.2%的陆地面积、10.4%的人口,近三年来长三角地区创造了全国约22.2%的国内生产总值、约23.8%的财政收入以及约36.6%的进出口贸易总额。
1.规模与增速。1995年,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为521.77亿美元,只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8.5%;至2010年,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达到10882.5亿美元,历年数据如下表所示:
2.外贸依存度。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的,2006年外贸依存度已高达108.83%,比同年全国的外贸依存度67.03%高出41.8%。2000年之前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虽然稳步增加但都在50%的水平以下,直到2001年我国入世之后,随着对外贸易环境的改善,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才开始得以连续三年急剧增加,并于2005年首次越过100%。
3.污染状况。作为我国城市群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人口密集,高楼林立,工矿企业密布,制造业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整个地区的环境负荷逐年加重,环境质量日趋恶化,长江三角洲地区己成为我国新的生态环境脆弱带。
三、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效应分析
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即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规模效应是指自由贸易扩大了经济活动的规模所造成的对环境的影响;结构效应指贸易自由化通过影响经济结构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贸易对环境的技术效应是指,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生产环保技术的不断引进、扩散与创新,使得单位产出的能耗、物耗与污染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如上图所示,厂商一开始在B点生产,排污量为zB,由于贸易自由化带来生产规模的扩大,厂商的最佳生产点位于C点,排放量为ZS,B到C生产点的变化所产生的对环境污染排放的影响即为规模效应,同样道理,ZC到ZS即为技术效应,ZA到ZB即为结构效应。
四、回归分析
1.数据变量选取以及模型设定
本论文主要选取长三角地区污染物排放量中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来代表该地区的环境受污染程度,并在计量分析过程中将它作为被解释变量。
SO2=C(1)+C(2)*GDP+C(3)*FDI+C(4)*TR+C(5)*(K/L)
其中GDP为表示规模效应特征的解释变量;K/L为表示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特征的解释变量,用固定投资量除以城镇从业人员数计算得到;TR表示对外贸易依存度,用进出口总额占GDP得比重得到;FDI表示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2.回归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模型的回归结果可知,该模型中各变量的的系数如下所示:
LSO2=4.09+0.59LGDP+0.45LFDI+0.25LTR-0.16LKL
(3.22)(2.28 ) (2.66)) (-3.54)
(1)长三角地区GDP与环境污染成正相关:随着长三角地区GDP的上升,该地的环境污染状况也是越来越严重的,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显著,通过了T显著性检验。这意味着该地区还位于环境库兹尼茨曲线顶点的左侧,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该地区的环境状况还是会随着该地区的GDP的上升而恶化。(2)长三角地区的FDI与环境污染成正相关:其中的一个解释为,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有一部分是为了转移环境污染,致使该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进一步加重。
(3)外贸依存度与长三角地区的环境污染也成正相关关系: LTR的系数为0.25,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长三角地区的以加工制造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出口比重比较大,而第一第三产业即清洁产业的出口比重比较小,即出口带来环境污染的正效应大于负效应。
(4)该地区的资本劳动比与该地区的环境污染成负相关的关系:资本劳动比每上升一个单位,则该地区的环境污染会减轻0.16个单位。随着资本劳动比的上升,意味着该地区积极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逐步转化,从而产品的资本含量和技术含量也在增加,由于产品中技术含量的增加导致该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变好。
五、对策建议
从以上的回归结果以及分析可以看出,贸易自由化是一把双刃剑,其对长三角地区环境的影响是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复杂性,有利也有弊。
1.完善相关立法。我们应该借鉴国际上成功经验和措施,将环境保护法与对外贸易法结合起来,在发展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同时,不能片面强调出口创汇,而应建立在不破坏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上,在外资项目审批和管理上应该执行严格的环境规则,以防止过多的重污染型企业进入该地区。
2.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战略。在出口方面,应减少污染品的出口,鼓励和发展技术含量高、情节性产品的出口;逐步开发绿色产品,在进口方面,尽可能的减少污染品的进口以及防止重污染企业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该地区。
3.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进一步强化贸易自由化对长三角地区的结构效应,有效遏制该地区的结构性污染,应加快现有区域内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鼓励发展科技先导型、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和产业群。此外,鉴于当前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发挥这一地区的人才优势,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减缓该地区的环境污染的压力。
参考文献:
[1]于之倩.江西省对外贸易、FDI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研究.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陈欢欢.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改革开放近30年来,广东得开放风气之先,借改革政策之力,其经济与社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近年来,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广东省又大力建设“文化大省”,在众多“文化工程”中,推出《岭南博士文库》,郎国华《从蛮裔到神州――宋代广东经济发展研究》即是其中的一种。若从硕士生算起,我治宋代经济史也已近30年,其间写过几本书和一些文章,因而这本专门研究宋代广东区域经济的专著勾起我的阅读欲望。
全书20余万字,除“绪论”、“结语”外,共分6章:即政区与人口、自然和农作、手工业、交通和商业、宋代中央政府对粤政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入粤流人对经济的影响。该书的研究重点,一是宋朝中央政府治理岭南的政策;二是今广东境内分区域经济重心的移动;三是海外贸易对广东经济特点的影响;四是中原移民,特别是宋代流放、谪居岭南的众多官员对广东经济的影响等问题。(该书第18-19页)应该说,这几个问题确是影响宋代广东经济发展状况的关键问题,作者研究重点的选择是有学术眼光的。
就两宋区域经济的研究状况而言,两浙、福建、江南东西等路或因其位列先进、或因其上升迅速而备受关注,而岭南地区则“门庭冷落车马稀”,研究成果不多。原因显而易见,即其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所致。然而先进与落后是相对的,广东经济发展的位次虽靠后,但仍有亮点,如广东的海外贸易显然处在全国领先地位;在外贸拉动下,陶瓷、制糖等手工业亦有不小成绩。特别是近30年来广东经济发展取得骄人的成就,人们愈是希望了解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来龙去脉。鉴于上述种种考虑,该书的确值得一读。
正因为相对而言,学界对于宋代广东经济的研究成果不算太多,因此必须花相当的苦功去搜集基础性史料,方能勾勒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大致框架来。该书作者引用古籍250多种,涵盖时段从秦汉到明清,力求扩大史料范围。作者除参考大部头的《宋会要辑稿》、《文献通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上百种宋人文集外,还将搜罗范围扩大到元、明、清时期,特别是从明清方志中搜出不少能够反映宋代广东经济发展状况的材料。此外,近年来广东各地新出土的文物和考古发现,作者亦尽可能一一亲历探访。这种艰苦、细致、扎实的史料搜集功夫,使得该书的种种立论有了实证基础。作者对学界成果的梳理,除史学著作和论文外,亦扩展到历史地理学、人类学、历史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甚至连未刊论文如曾雄生、杨文新、金强等人的论文亦囊括在内。(见该书参考文献“论文部分”)可见作者搜集史料和学术成果时的确下了一番苦功,殊为不易,值得肯定。
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宋代广东地区的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即从宋以前的“化外之地”转而“融入全国经济体系”。这个观点清初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即有表述,即宋代以前的岭南是“蛮荒”,宋代以后的岭南才是“神州”,此即该书书名《从蛮裔到神州》的由来。该书作者的贡献在于,通过对宋代广东政区、人口、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外贸等方面的详尽考察,将宋代广东从“蛮裔到神州”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点用史料(含前人研究成果)给落实了:即宋代广东“迎来了发展史上一个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阶段。告别南汉政权造成的与中原相对分割的状况后,广东重新融入了中国的整体发展格局。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加上自身特点的发挥,广东的经济在此期间获得了极大的进步,从整体上摆脱了‘蛮荒’、‘瘴疠’之地的落后面貌,开始成为神州大地。”(第322页)然而,与其他各路比较,广东经济虽呈“全面开发的趋势”,(第325页)但仍处在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对其发展程度不能估计过高。
这样一个历史转折不是一朝达成的。作者依据所掌握的材料,将宋代广东经济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第259-264页)第一阶段从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平南汉始,历太祖、太宗至真宗朝,共计27年(971-997年),这是广东经济的恢复阶段,亦是其融入全国经济体系之始。第二阶段为真、仁、英三朝(998-1067年),约70年时间,这是广东经济的平稳发展期。第三阶段从北宋神宗朝一直到南宋中期(1068-1224年),约157年,这是宋代广东的鼎盛时期,广东“化外”色彩逐步消除。第四阶段是南宋后期(1225-1279年),约55年,随着福建泉州“刺桐港”的崛起和宋末的战乱,广东经济受到打击和破坏,可以名之为“衰退”时期。
论文关键词:东莞,转型升级,路径
一、引言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东莞乘着改革之风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方。自改革开放,东莞充分利用地理上的优势,承接了港澳台的产业转移,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加工贸易为切入点参与国际分工,形成了外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并快速地成为国际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成为省内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之一。东莞的加工贸易产业是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其劳动密集度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过大等问题在美国次贷危机、全球消费需求放缓、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等国内国外经济环境下显得尤其突出。因此,面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趋势以及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环境,这种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低产出”为特征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方式严重制约着东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东莞只有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这种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本文着力于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抓住了经济发展的脉搏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并总结东莞可行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二、东莞市经济发展历程分析
东莞靠“三来一补”起家,发展了庞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广为人知的“东莞模式”(刘斌,2009)。东莞是世界知名的加工贸易城市,有“世界工厂”之称,即东莞的产业模式主要是加工制造为主。东莞的经济模式主要是外向型经济,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东莞的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外资,尤其是港澳台的外商投资;二是东莞的加工制造业主要向外出口产品,这使得东莞对外的依存度非常高。东莞加工贸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三高的加工制造产业在现今资源有限的环境下突显生存的困难。如今,东莞的制造业总体水平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制造业结构比例发展程度偏低,其表现在制造业的重工业化程度偏低、高加工度化偏低、以及技术集约化偏低。此外,东莞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弱,企业规模小,在以外资为主体的投资结构中,大型国企数量屈指可数,而民营企业又小而散,缺少在生产和研发上能发挥龙头作用的企业(谢文新,2006)。本文根据东莞的加工贸易发展,将其发展的历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78-1984)。以东莞虎门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东莞虎门太平手袋厂的成立显示东莞加工贸易发展模式的开始。1978年12月东莞成立全国第一个对外来料加工装配办公室,实行全面的加工贸易行政审批服务。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84-1992)论文格式范文。在“三来一补”快速发展的基础上,1984年东莞提出了“向农村工业化进军”的发展战略,开始了从农村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1985年,东莞的撤县设市政策大激励了东莞的经济发展。为了给加工贸易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中小型香港企业为主,二是产业布局较为分散。
第三阶段:提升阶段(1992-2002)。90年代后,东莞加工贸易发展模式已经逐渐成熟,港台资本大量进入,而且内地大量的低价劳动力进入,两者结合形成了“双优势”,使东莞展现了极大的竞争力。在这一阶段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众多的外资企业的民营企业形成了东莞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中台商的大量涌入无疑是这一阶段的最主要特点。
第四阶段:转型升级阶段(2002-至今)。东莞在2002年就开始进行加工贸易的产业转型,在石碣和清溪两个镇各选择三家企业开展转内销试点工作。随着人民币升值、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东莞加快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步伐。在这一阶段,东莞加工贸易大量引入世界500强企业,相比前两个阶段分别以港、台资本为主,这一阶段以欧美、日韩等跨国公司资本为主。
三、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因素分析
(一)国际环境的因素分析
2008年以来,美国金融风暴的影响使东莞的外向型经济受到波及,增速放缓。由于发达国家受金融风暴的影响较大,而本地的消费不旺,导致东莞出口工厂普遍订单下降,业务量减少。同时,由于两头在外的企业境外融资难度加大以及欧美采购商付款期加长,导致东莞很多企业面临资金紧张的局面,生存空间缩窄(刘斌,2009)。据统计,2009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700亿元,同比增长15.1%,增幅比2007年回落2.4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20.2%,增幅比2007年回落9.6个百分点;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97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6%,增幅比2007年下降12.3%,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1.97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增幅比2007年下降0.6%。另外,由于外贸壁垒对中国出口产品限制的日益加大,致使中国的出口贸易形势略显紧张,即国外环保壁垒和反倾销迫使东莞产业升级,同时也为东莞的产业升级带来了机遇。
(二)国内环境的因素分析
东莞产业转型的内部原因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生产成本的增加。近年来人民币升值与人工成本也加深企业的成本问题。二是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进一步加剧,使政府改变了发展战略。东莞是以加工制造为主的工厂型城市,多年来的经济增长是以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为代价的。三是治安环境恶劣,投资商和市民等对此反响大。东莞大部分企业属地劳动密集型企业,东莞外来人口和户籍人口的比例高达6:1,给东莞的治安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治安环境恶劣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使各级政府、投资商、市民不堪重负。四是珠三角规划中的“深莞惠经济圈”的战略性发展要求。东莞作为连接深圳和惠州的中间城市,东莞确立了“建设以信息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制造业名城、适宜创新创业安居乐业的生态城市、珠三角新兴物流城市”的城市功能定位。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显得必要和迫切。
四、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产业就地升级和转移
产业升级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自身的改造和升级,主要的做法是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员工减少化、工艺流程技术升级和品牌化;二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代替密集型产业。这两个阶段分别表示了产业就地升级和转移两个途径。东莞市经济发展所遇到的瓶颈是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价格上涨后所带来的成本上升。解决这一问题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对于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就地改造和升级。目前,东莞市最大的比较优势在于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群和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通过对这些产业进行改造的办法来实现产业升级,远比重新打造一个新的产业容易得多。而第二阶段的产业升级是进行产业转移。所谓的产业转移就是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劳动力成本相对更低的地区,以腾出更多的空间来发展更为先进的产业。东莞已经与其他地区合作共同建立产业转移园区,以把一些产业转移出去。
(二)销售渠道由外销转向内销
外销转内销对于东莞加工贸易企业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因为东莞企业一直以来都以国外市场为主,当把市场转向并不熟悉的国内市场时,东莞企业缺少内销的经验与渠道,尤其是扎根东莞的台资企业。尽管这样,但这一途径是东莞企业未来所面对的最主要的生存方式之一论文格式范文。其中,东莞企业要想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形成自己的品牌。现在的市场竞争,讲到底是不同品牌的竞争,很多东莞企业之所以不愿意从价值链中的代工转向自己销售,关键的一点就是企业无法容易地建立自己的品牌,从而难以与同行业的产品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而自己无法走向价值链的更高层级。
(三)发展制造业总部经济
东莞市政府提出加快东莞总部经济发展,是东莞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的重要举措,对于东莞市提高区域知名度、信誉度,进一步优化商务环境,推进多元化融合与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2005年,东莞东城等镇区已相继提出发展总部经济,重点引进金融、设计、研发、销售等区域性总部中心。2007年,东莞第十二次党代会首次提出,“引导金融、保险、证券、贸易、通信、科技、法律等机构的地区性总部进驻东莞大道两侧,大力将东莞大道打造成总部经济长廊”。另外,全市也针对总部经济来快速地启动了总部一号——松山湖,而厚街也会被打造成世界鞋业(亚洲)总部基地。
(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东莞是一个知名的制造业城市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在三种产业的比例中,第二产业占有绝大多数的比例。按照工业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后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占有较大比重。在一定程度上,第三产业的发展即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别于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产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东莞市已重点提出要完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还需要发展物流、商务会展、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零售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
(五)加快创新体系建设
东莞要想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一个关键的途径是通过创新体系的建立来完成。无论是产业就地升级,还是外销转内销的行销转变,还是发展总部经济和服务业,都需要通过创新来达新的转变。此时,政府需要大力推动创新体系的建立,借助政府的巨大的行政能力,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引导国内外企业完成创新。创新的内容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东莞市的现实基础来看,东莞产业创新以政府推动为主,这是因为东莞原有的科研实力较弱,创新动机不强。
参考文献
[1]刘斌.对新经济形势下的东莞产业升级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7):218-220
[2]谢文新.东莞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J].国际经贸探索,2007(2):23-27
[3]王保林.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改造、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对东莞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新思考[J].管理世界,2008(5):172-173
[4]崔学海.东莞产业升级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5):225-227
[5]刘可夫,罗进华.东莞实施产业转移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措施[J].广东经济,2008 (12):33-37
论文关键词:东莞市,加工贸易,经济增长,JJ协整分析
1 研究背景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外贸的一半左右,地处珠三角的广东省是我国经济和加工贸易最发达的省份。1978年,东莞最早出现了以“三来一补”为主的加工贸易,现有加工贸易生产型企业近1.5万家。2009年,东莞市加工贸易总额799.64亿美元占外贸总额941.55亿美元的比重高达84.9%以上。可见,加工贸易对东莞市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出口退税大调整、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的出台JJ协整分析,使东莞加工贸易的发展进入瓶颈,大量劳动力密集的加工贸易遭受到了强烈冲击,探明加工贸易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此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推动东莞市加工贸易的长足发展。
2 实证研究
2.1 数据选取与处理
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统一性,本文根据广东省东莞市统计局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提供的1995——2009年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将东莞市各年GDP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换算成美元;再将单位为亿美元的GDP、加工贸易进出口额按当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1978年为基期)换算成剔除物价水平后的数据。
2.2 加工贸易的增值系数分析
增值系数是衡量加工贸易创汇水平的质量指标,反映了生产加工环节的附加值程度。若加工贸易的链条较长,即所需零部件和原材料由国内生产供给,或加工过程中技术含量较高,则该增值系数较高。反之较低。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笔者对东莞市1995——2009年加工贸易的有关数据进行整理,见表1。
表1 东莞市加工贸易增值系数的变化
年份
加工贸易出口额(亿美元)
加工贸易进口额(亿美元)
加工贸易增值系数
1995
75.48
61.25
1.232326531
1996
90.19
69.37
1.300129739
1997
1998
111.86
128.97
86.525
92.564
1.292805548
1.393306253
1999
149.78
116.694
1.283527859
2000
169.28
126.19
1.341469213
2001
189.89
154.65
1.227869382
2002
233.87
180.96
1.292385057
2003
275.07
208.98
1.316250359
2004
343.51
249.298
1.377909169
2005
391.6
284.2
1.377902885
2006
446.83
314.49
1.420808293
2007
563.33
389.91
1.444769306
2008
601.4
391.9
1.534575147
2009
487.82
[摘 要]珠三角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按照“服务业细分领域岗位群专业模块专业课程”的思路构建课程体系和课程群, 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珠三角 现代服务业 商务英语专业 课程体系 课程群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核心经济区域,具有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国家战略地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商务服务业。为顺应这一新趋势,高职教育也要在人才培养上与人才需求相适应。这为商务英语专业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但当前商务英语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在工学结合背景下发展商务语专业,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课程体系和课程群构建。
一、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需求为前提定位商务英语
1.珠三角区域经济特点。珠三角经济格局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外向型工业经济特点显著,进出口贸易总量大,制造业发达。2011年广东省进出口总额9134亿美元,占到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5%。2011年广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2673.59亿元,其中制造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40%以上。第二、外商投资企业成为省内进出口贸易的主角,2011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贸易额占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额60%。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及进出口贸易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英语官方语言国家及地区,以港澳、欧美、东盟为主,其2011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到广东省进出口总额的54%。根据广东省十二五规划,广东省要继续推动外向经济发展,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稳定外需,提高外贸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
2.学生就业行业职业统计。我们通过对本校400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抽样统计,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如下图所示:
通过调查还显示(见图2),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为外贸业务类、涉外文秘助理类、翻译类、国际客服类和销售类。
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与课程群构建
课程体系建设是根据社会需要、学生需要和学科发展需要,基于宏观层面,针对国家教育目的和学校办学目标,提高教育质量进行的建设。课程群应是在内容上具有密切相关、相承、渗透、互补性的几门系列课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按大模块进行课程建设,进而获得整体优势。将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群组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克服了课程体系特色的难度、也克服了单独搞课程群而脱离课程体系的指导的弊端、将宏观与中观研究相结合,将为专业教学改革和发展迈向新的高度奠定理论基础。在实际操作中,宏观的课程体系与中观的课程群需要实现有机制结合与统一。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改革的一个难点就是如何实现这两个环节的统一。
1.多模块课程体系。职业岗位需要依托专业,商务英语专业赖以生存的两大基础是:外语基本功扎实、(复合)专业强。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以这两大基础为主线,研究如何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与哪些专业复合、融合,如何与其他专业进行复合、融合。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大平台、多方向、模块化为切入点进行。针对商业服务领域岗位,我们细分了以下专业课程模块: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管理与营销,以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作为切入点,强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先让学生先接受职业群共同的基础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然后加强专业复合能力,拓宽专业口径,再依据学生个体的能力、兴趣、社会需求和就业需要,选择不同职业模块学习专业知识,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
2.课程群。课程群建设是一项新的课程开发理念,以课程群为基础进行把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课程进行资源整合,不仅是师资力量的整合、也是学生学习资源的整合。以课程群为基础组建一级教学团队,以课程小组为基础组建二级教学团队。一方面以团队为基础开展教学和科研,团队的力量大于个体的力量,可实现成果规模化;另一方面能够以人为本让学生在其感兴趣的专业领导能够更深入学习。
三、课程体系与课程群建设
1.师资保障。课程体系与课程群的建设,需要一支复合型双语双师教学团队,每位老师应根据其专业特点,制订专业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按照“语言+专业”模式,教师不仅要有高水平的外语能力,还要精通一门专业,通过攻读学位研究生,具有经济、贸易、管理等专业教育背景,胜任相关专业领域的一两门核心课程,并全部具备使用双语及全英授课能力。
同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聘请一批来自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专家定期来校讲学,将新的成果和新观念传给学生和教师,同时指导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加强学校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
2.制订课程标准。平台课程是一个有机的模块整体,平台课程标准的制订要体现统一、互补,但又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参照行业标准、职业岗位职责、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以利于实现课程内容与真实工作场所的协调一致、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3.开展平台课程资源建设。要以引进与开发相结合,以电子资源及多媒体资源为主,融教学、科研、自主学习功能于一体;开发系统化、立体化,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教材体系,把商务知识的传授、商务操作技能、英语语言能力及其他通用能力的培养融合成一体。
四、结语
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体系和课程群是一项系统工程,唯有改革,才能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才能输送更加符合珠三角中小企业需求的外向型商务服务人才。
参考文献:
[1]郭晓丽.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构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 32.
陈恩(1956-),广东兴宁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特区经济、台港澳经济;
黄桂良(1979-),广东韶关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研究方向为区域金融、台港澳经经济。
摘要:基于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分析金融发展对广东以及珠三角、东西两翼与山区对外贸易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长期、短期,金融发展对广东进出口贸易均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金融发展对广东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珠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东西两翼和山区。
关键词:区域金融;对外贸易;面板协整;TSLS估计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6-0021-06 收稿日期:2009-01-12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成为我国的第一大外贸大省。1987-2007年,广东进出口总值从210.4亿美元增加到6340.4亿美元,连续二十多年居各省区首位,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5.4%提高到29.2%,外贸依存度从92.5%提高到155.1%。然而,广东外贸发展的区域差异非常显著。2007年,珠三角进出口总额为46393.1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96.2%,比1998年提高了7.9个百分点;东西两翼、山区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281.7亿美元、537.2亿美元,占全省的10.4%、1.4%,分别比1998年下降了7.7个、0.2个百分点;各市外贸依存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75.9倍,比1998年扩大了30.1倍。
金融部门具有降低风险、有效配置资源、动员储蓄、便利交易和加强监督管理等功能,金融的发展可以使这些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以增加资本积累、促进技术创新,从而影响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从这一角度说,金融发展是形成广东当前对外贸易格局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广东金融发展呈现出与对外贸易发展相似的态势。全省金融规模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87-2007年,广东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贷款余额从1987年的766.8亿元、979.6亿元增加到47016.4亿元、27497.8亿元。分别在1988年、1984年居全国各省市的首位。另一方面,金融发展的区域差距逐步扩大。2007年,珠三角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40490.3亿元、24955.0亿元,占全省存款、贷款余额的86,5%和90.8%,比1998年提高了4.5个、12个百分点。为此,本文试图运用实证方法,分析金融发展对广东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区域差异,并从金融的角度提出促进广东对外贸易快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广东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提供参考。
一、文献回顾
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金融对外贸发展的影响。国外方面,Kletzer & Bardhan(1987)认为,信贷限制较低的国家会专业化于使用外部融资的产业,而信贷市场限制较高的国家要么面临更高的外部融资成本,要么面临信贷配给,因此将专业化于不需要外部融资的产业。Baldwin(1989)通过建立金融市场比较优势来源的模型,证明了金融市场更发达的经济更容易分散需求冲击的风险,生产风险产品的企业面临更低的风险溢价和更低的边际成本,金融市场更发达的国家能更好地分散专业生产风险商品的风险。Levine等(2000)认为,金融发展能使资金更好地分配和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外部融资的成本。Beck(2002)利用56个国家36个产业的数据,发现在1980-1990年,使用更多外部资金的产业的平均出口额在金融发达国家更高。Hur,Raj和Riyanto(2004)利用52个国家23个行业的数据,分析了金融发展和企业资产性质对外贸出口的促进作用。
国内方面,白当伟(2004)对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理论做了一个综述。孙兆斌(2004)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得出金融发展对出口商品结构具有促进作用,金融发展是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原因。齐俊妍(2005)认为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高资本禀赋和促进技术进步来影响一国的比较优势,金融发展的水平越高的地区,越有利于优化贸易结构。陈建国和杨涛(2005)采用面板数据方法,对我国22个行业出口的结构升级情况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出口的结构升级有一定的作用。徐建军、汪浩瀚(2008)基于跨省面板数据,从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区域等角度分析了我国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全国以及东、中、西部的进、出口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总的说来,现有文献大都是在国家层面探讨金融对外贸发展的影响,极少涉及省域的层面,更没有文献研究金融发展对广东对外贸易的影响的问题。广东是我国外贸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省份,且各区域外贸发展水平严重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扩大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以广东为对象,研究金融发展对外贸发展的影响及区域差异,对于全国来说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鉴于此,本文基于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分析金融发展对广东以及珠三角、东西两翼与山区对外贸易的影响,以期为促进广东外向型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提供参考。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一)指标选取
1.金融发展。国内外研究中,通常用金融相关率(即M2与GDP的比例)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因受数据获得性的限制,本文用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之和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记为F)来反映广东以及珠三角、东西两翼与山区三大区域的金融发展水平。
2.对外贸易。本文用出口依存度即出口额,地区生产总值(记为E)来反映出口贸易的发展水平,用进口依存度即进口额/地区生产总值(记为I)来反映进口贸易的发展水平。
(二)数据处理
由于金融统计系统对于广东各市存贷款数据较完整的统计始于1998年,本文选取1998~2007年广东21个市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出口额、进口额和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基础数据,计算出21个市的金融相关率、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以此构造全省的面板数据模型,然后分别构造珠三角、东西两翼、山区面板数据模型,其中,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江门、中山、珠海、惠州、肇庆等9个城市,东西两翼包括汕头、汕尾、揭阳、潮州、湛江、茂名和阳江等7个城市,山区包括韶关、清远、河源、梅州、云浮等5个城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数据来自中
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金融统计资料。出口额、进口额和地区生产总值来自相关年份《广东统计年鉴》。对变量F,E和I取对数值,分别用lnF,lnE和lnI来表示。
(三)研究方法
1.金融发展对广东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定影响。本文参照徐建军、汪浩瀚(2008)的研究方法,运用面板协整理论来分析面板数据之间的长期均衡效应。首先建立以下面板模型
lnEi,t=αilnEi,t-1+βilnFi.t,t+εi,t
(1)
lnIi,t=αilnIi,t-1+βilnFi,tεi,t
(2)
其中i=1,2,3,…,N,t=1,2,3,…,T。N表示个体截面成员个数,T表示个体的观测时期数,参数αilnE为自回归系数,εi,t为随机误差项。
对(1)与(2)式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在变量存在同阶单整的情况下,可进一步采用E-G两步法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为此,先对面板数据模型(3)和(4)进行回归,得到相应的面板残差ei,t。如果面板残差ei,t是平稳的,那么lnEi,t或lnIi,t分别与lnEi,t存在协整关系,βi反映了金融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长期影响程度。如果面板残差ei,t是非平稳的,那么lnEi,t或lnIi,t分别与lnFi,t不存在协整关系。
lnEi,t=αi+βilnFi,t+εei,t
(3)
lnIi,t=αi+βilnFi,t+εei,t
(4)
2.金融发展对广东对外贸易的短期动态影响。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5)和(6):
lnEi,t=α1lnEi,t-1+α2Fi,tα3+lnFi,t-1
(5)
lnIi,t
+βt-m+1lnFi,t-n+ξiυi,t
其中i=1,2,3,…,N,t=1,2,3,…,T。N表示个体截面成员个数,T表示个体的观测时期数。在(5)式中,α1度量了前一期出口对当期出口的影响,α2度量了当期金融发展对当期出口的影响,αt-m+1度量了当期金融发展对当期出口的影响,ηi为所度量的各截面单元的个体差异,μi,t为随即扰动项。在(6)式中,β1度量了前一期进口对当期进口的影响,β2度量了当期金融发展对当期进口的影响,βt-m+1度量了当期金融发展对当期进口的影响,ξi为所度量的各截面单元的个体差异,υi,t为随即扰动项。
由于lnEi,t和lnLi,t分别与误差项相关,此处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TWO Stage Least Squares,即TsLS)对模型进行估计。其中,选取lnEi,t-2作为lnEi,t-1的工具变量,lnIi,t-2作为lnLi,t-1的工具变量。
三、实证分析
(一)金融发展对广东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定影响
1.面板单位根检验。利用Eviews5.0软件,对广东和珠三角、东西两翼、山区的出口依存度(lnE)、进口依存度(lnI)和金融相关率(lnF)分别采用LLC、IPS方法进行检验。检验统计量和相伴概率值见表1。结果表明,广东以及珠三角、东西两翼、山区的出口依存度(lnE)、进口依存度(lnI)和金融相关率(lnF)三个变量均存在单位根。而一阶差分值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三个变量不存在单位根。由此可得,广东和珠三角、东西两翼、山区三个区域的出口依存度(lnE)、进口依存度(lnI)和金融相关率(lnF)三个变量同时存在一阶单整,即I(1)。
2.面板协整检验。得出面板数据存在一阶单整后。进一步检验面板数据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按照前述的研究方法,我们以广东和珠三角、东西两翼、山区面板数据为基础,根据模型(3)和(4)进行面板回归,可以得到相应地区金融发展对进口、出口的弹性系数值,结果见表2。然后,根据求出的面板残差序列,运用LLC检验、FADF检验、FPP检验对广东和珠三角、东西两翼、山区的面板数据回归后的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3。由检验统计量和相伴概率可知,广东和珠三角、东西两翼、山区面板数据的回归残差均不存在单位根,说明在广东和三大区域的金融发展与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均存在协整关系。
尽管金融发展对珠三角、东西两翼、山区三大区域进、出口贸易存在长期影响,但在不同地区的影响是存在显著差异的,金融相关率(1flF)的系数即反映了金融发展对不同地区对外贸易长期影响的差异。从表2可知,珠三角、东西两翼、山区三大区域金融发展对出口贸易长期影响的弹性系数分别为1.284、0.842、0.546。由此可见,珠三角地区的金融发展对出口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东西两翼和山区。与金融发展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相似,金融发展同样促进了广东的进口贸易。珠三角、东西两翼、山区金融发展对进口的弹性影响系数(1.088、0.656、0.710)表明,珠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对进口的长期促进作用也明显大于东西两翼、山区地区。
(二)金融发展对广东对外贸易的短期动态影响
1.金融发展对广东出口贸易的短期动态影响。对模型(5)进行TSLS估计,对应的参数估计值、t
值、R2和面板残差的LLC检验与IPS检验的结果如表4所示。计量结果表明,动态面板模型(5)的估计结果可用来揭示金融发展对广东外贸出口的动态影响。其中,α1度量了上一年出口对当年度出口的影响。对广东而言。上一年的出口依存度每增长1%,本年的出口依存度就增长0.568%;a2度量了金融发展对当期出口的影响,其中珠三角地区的α2值达到了1.323,且大于全省的α2值(0.953),表明珠三角金融发展对出口具有的促进作用已超过全省的整体影响水平,而东西两翼、山区的α2值为负,表明东西两翼、山区金融发展并未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α2度量了上一年金融发展对本年度出口的动态影响。所有地区的α3均为正,表明金融发展对广东三大区域的出口都有一定滞后作用。从三大区域α3的系数可知,珠三角地区的α3最小(0.283),而东西两翼的系数α3(0.636)最大,山区的系数α3次之,这是因为珠三角金融发展对当期出口的支持作用发挥较大,从而导致滞后效应的降低。而东西两翼、山区金融发展对外贸出口促进作用的滞后效应较大,对当期的支持作用发挥较小。
2.金融发展对广东进口贸易的短期动态影响。采用与模型(5)相同的方法进行估计,得到模型(6)的TSLS估计结果,对应的参数估计值、t值、R2和面板残差的LLC检验与IPs检验的结果如表5所示。β1度量了上一年进口对当年度进口的影响。对全省来说,上一年的进口依存度每增长1%,本年的进口依存度就增长0.376%;β2度量了金融发展对当期进口的影响,其中珠三角地区的β2值达到了1.278,且大.于全省的β2值(0.省略)
注释:
①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08》。
②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金融统计资料。
参考文献:
白当伟.2004.金融发展中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陈建国,杨涛.2005.中国对外贸易的金融促进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1).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就业岗位;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008年4月,笔者承担的院级重点课题《国际商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正式启动由于我院国际商务专业的培养方向为国际贸易,学生就业目标主要是珠三角地区的外贸企业,因此掌握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企业对高职国际贸易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对我院国际商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至关重要。课题研究团队的老师及我院07级国际商务专业2个班的学生共同参与,完成了对珠江三角洲近200家外贸企业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86份。
一、调查问卷说明
1.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类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总量需求,了解这些企业国际贸易岗位的设置情况以及这些岗位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为我院国际商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建立提供依据,并以之指导我院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我院培养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的主体是从事进出口产品生产加工与贸易的中小型民营和三资企业。我们将从事进出口生产、加工与贸易业务的民营和三资企业中进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下的这类企业数相加,发现这类企业共有126家,占总体调查样本数的68%。这一数字与我们近几年对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的跟踪调查结果基本吻合。这也说明本次调查对象的选取是合理的,对这些企业的调查结果完全可以反映珠三角地区外贸企业对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3.调查内容设计
调查问卷设置了以下7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外贸企业的类型,包括企业的性质、规模、进出口业务比重等;(2)外贸企业在今后三年内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量;(3)外贸企业获得国际贸易人才的主要途径;(4)外贸企业设置的主要国际贸易业务岗位;(5)外贸企业对主要岗位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6)外贸企业对现有岗位人才能力、素质的满意情况;(7)外贸企业对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外贸企业国际贸易人才需求与来源分析
1.1总体需求分析
对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186家企业3年内对国际贸易岗位人才的需求数量为2076人,平均每个企业需求11.2人。根据这一数据,我们可以大致估算出未来三年内珠三角地区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
据有关资料提供的数字,到目前为止,广东有近4万家加工贸易企业…。按这一数字计算,广东的外贸企业总数应在4万家以上。而这些企业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因此这些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基本能反映珠三角地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按照每家企业需求11人计算,可得出珠三角地区未来三年内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在40万人以上。而2009年广东共有各类型高校112所、在校大学生约133万人,近几年内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约40万人,国际贸易及相关专业的高校毕生每年不超过2万人,高职毕业生不超过1万人。即使考虑省外人才的流入和省内其他层次毕业生的就业等因素,珠三角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仍然可以为广东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1.2岗位设置与岗位需求分析
问卷结果显示:外贸企业设置的国际贸易岗位主要有外销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商检员等岗位。约65%的企业分别设置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岗位;约25%的企业则采取“一脚踢”的岗位设置方式,即由业务员兼做其他岗位的工作;还有约10%的企业只设置业务员、跟单员等个别重要业务岗位,单证、报关、报检等工作采取委托或外包的形式请他人代劳。大中型企业多采取第一种方式,采取后两种方式的主要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
问卷还显示,外贸企业对不同岗位人员的需求有较大差异。在未来3年预计需要招聘的2076人中,外销业务员1059人、跟单员374人、单证员270人、报关员166人、报检员145人、其他62人,分别占51%、18%、13%、8%、7%和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珠三角的外贸企业在未来3年中对各种岗位人员都有一定的需求,但需求的主体还是外销业务员。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应该是以外销业务员为典型岗位的包括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岗位在内的岗位群。广东的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这一目标岗位群对就业人员素质、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制定出合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
1.3岗位人才来源与要求分析
在回答“企业获取国际贸易岗位人才的主要来源”这一问题时,186家企业有110家选择向社会招聘、61家选择院校毕业生、9家选择企业内部培养、6家选择其他途径,分别占59%、33%、5%和3%。在回答“企业主要录用哪一类院校毕业生”这一问题时,选择“硕士或以上研究生”的仅有2家、选择“大学本科生”的有66家、选择“普通大专生”的有61家、选择“高职大专生”的有50家、选择“中专或职中生”的有7家,分别占1%、35%、33%、27%和4%。
在回答“企业录用院校毕业生时,对人才的专业要求”这一问题时,有9家选择“必须是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等相关专业”、151家选择“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等相关专业优先考虑”、26家选择“不考虑专业背景”,分别占5%、8I%和1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首先,外贸企业获取业务人才的来源偏向于社会聘用,直接从院校招聘毕业生处于次要地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外贸业务对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与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2)外贸企业的现职员工流动性较大、跳槽频繁,企业员工流失多,但从社会招聘也相对容易;(3)院校毕业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动手能力差、上手慢,不大适应企业的用人需要。
其次,大专层次的院校毕业生是外贸企业向院校招聘一线员工时的首选。调查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186家企业中有111家在招聘院校毕业生时主要面向大专层次的毕业生。这主要是外贸业务的工作性质决定的,因为外贸业务主要是操作层面的工作,企业对一线业务人员的学历要求并不高。
第三,高职大专毕业生在外贸企业的招聘中显示出了较强的竞争能力。虽然外贸企业在用人时仍然偏向普通高校的本科和专科生,但愿意聘用高职大专生的比例也高达27%,与本科和普通大专相比差距并不十分明显。
第四,外贸企业招聘业务人才时普遍重视专业背景。调查统计显示,考虑应聘人员专业背景的企业占比达到86%。这说明外贸业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从业人员的业务知识、工作技能有较高的要求。
2.外贸企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与满意度分析
为了了解外贸企业对业务岗位人员能力与素质的要求,问卷设计了适应国际商务环境、专业技能、组织管理能力等三大类共21个能力项目,还设计了敬业精神、忠诚度、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4个职业素质项目,要求接受调查的企业对这些能力与素质项目进行评分。每个能力或素质项目依据其重要性最高可以给10分,最低1分。
为了了解外贸企业对现有在岗业务人员能力与素质的满意度,问卷还就上述能力与素质项目要求受调查企业对现有员工进行评分,满意度最高值为l0分,最低值为1分。这两个调查内容的问卷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另外,我们还在每类能力及职业素质下提供了“其他”选项供企业补充和评分,但极少有企业增加能力和素质项目。因此,我们没有在表1中统计“其他”选项的得分。这也反映出列表中所选取的能力与素质项目基本涵盖了外贸企业对业务人员所要求的能力与素质。
转贴于
2.1重要性得分分析
首先,从表1可以看出,各项能力或素质重要性得分情况是:最低6.04分,最高8.91分,中值为7.57分,平均值为7.55分。以上数据和情况表明:这些能力与素质项目都比较重要,企业对所有的能力与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外贸企业的业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其次,表1得分在8以上的项目有运用外语能力、建立与维护客户关系能力、开拓新业务能力、商务谈判能力、敬业精神、忠诚度、吃苦耐劳程度、团队合作精神。这表明:外贸企业特别重视上述4种能力与4种素质;业务人员在注重综合业务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在运用外语进行客户管理、业务开拓、交易磋商等方面有突出的优势;业务人员在进行业务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个人职业素质的修养,改善自己的工作态度与人际关系。
2.2满意度得分分析
首先,从表1可以看出,各项能力或素质的满意度得分情况是:最低6.08分,最高7.94分,中值为7.22分,平均值为7.11分。以上数据和情况表明,外贸企业对业务员不同能力与素质的满意度差别不大且普遍偏低。
其次,表中数据显示,企业对业务人员适应国际商务环境的几项能力不太满意,这几项的得分没有一项超过7分。而企业对业务人员专业技能的满意度都在7分以上,在各类能力与素质中得分最高,说明企业对业务人员的专业工作能力是比较满意的。第三,表中数据还显示,企业认为非常重要的职业素质项目,企业对员工的满意度并不高。这表明员工在职业素质方面的表现与企业对员工的期望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3.院校毕业生使用中的问题与培养建议分析
问卷中设置了两道陈述题,希望企业就院校毕业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进行陈述。186家企业中有132家在问卷中提出了问题与建议。我们可以将这些问题和建议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3.1不会做人的问题,包括职业忠诚度不高、频繁跳槽、浮躁不踏实、不虚心学习、人际关系差、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等。绝大多数问卷都提及这些问题,并建议加强学生的素质修养与职业道德教育。
3.2外语能力差的问题。132份问卷中有87份提到了院校毕业生存在外语应用能力不强的问题,建议加强专业外语能力的培养。
3.3动手能力问题。132份问卷中有66份反映院校毕业生的岗位专业能力不强,建议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考证。
3.4适应能力问题。132份问卷中有43份反映院校毕业生适应能力差,不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建议加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
三、对我院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与建议
从上述问卷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企业实际需要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院国际商务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同样的不足。对此,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作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除了要符合高职教育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外,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通过本次调查,我院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明确定位为:服务于广东外向型经济,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掌握国际贸易领域理论知识、具有进出口业务岗位操作能力、面向珠三角中小型外贸企业的一线业务人才。
2.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外贸企业在引进和使用人才时,对职业道德与素养的要求已经远远超出了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而对员工在职业道德与素养方面的不满也超过了对员工在专业技能方面的不满。因此我们建议在我院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与管理中,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念、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敬业精神。
3.根据外贸企业岗位能力与素质要求优化课程体系
国际贸易业务岗位是一种操作性、技能性非常高的岗位,对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不高,但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
位技能和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依据外贸企业业务岗位的设置和各岗位的能力与素质要求来设置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同时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4.加强学生职业资格考证工作
外贸企业的大部分岗位都需要从业者具备一定的职业资格,调查也反映出了院校毕业生动手能力与适应性不强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职业资格考证来加以解决。通过考证的培训,加深学生对行业与职业岗位的了解,使学生掌握职业岗位必备的基本技能,有助于实现教学与就业“零距离对接”,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岗位的需要。
5.加强外语教学,提高学生专业外语应用能力
本次调查反映出来的院校毕业生外语应用能力偏低的问题与我们对我院国际商务专业前几届毕业生就业调查的结果是可以相互印证的。这说明我们的外语教育确实存在不足。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1)增加教学计划中外语课程的门类与比重,增强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2)增加专业课程中双语教学的比重,让学生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3)开展多种形式的外语第二课堂活动,改善外语学习的环境。
6.改善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院校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与学校课堂教学中实践教学薄弱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要努力增加学生课堂上的动手机会,改善课堂实践教学效果,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主要要抓好以下两项工作:一是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二是要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为学生进行国际贸易仿真模拟实训创造条件。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专业教育;特点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058-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来中国接受高等教育。据教育部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14年,来华留学生人数一致处在高速增长阶段,每年平均增速为13.19%。中国现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面对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一个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国际学生进行专业课教育。毕竟拥有高水平高质量的课程教育才是吸引并留得住国际学生的关键。本文拟以暨南大学为例,对国际学生专业课教育的方法与方式进行探讨。
暨南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华侨学府,也是“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办学理念与目标是“侨校+名校”。暨南大学是目前拥有外国留学生最多的中国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暨南大学的校训是“忠信笃敬”,在此校训的引导下,暨南大学注重对华人华侨子女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进行培养,因此受到了海外华侨华人的极大关注与欢迎。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从建校到目前为止,总计培养了来自全球五大洲16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二十余万人。在其“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下,暨南大学拥有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
二、国际学生专业课教育现状
接下来,将以我在国际学院所从事的全英教学中国对外贸易课程为例,来对国际学生专业教育的现状及其特点进行研究。中国对外贸易课是专业选修课,其对象是经过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培训后的大三学生。该课程共有36个学时,分为九个部分,包括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及其演变、中国与美国、欧盟的双边贸易、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中国对外贸易地理分布及其成因分析等内容。由于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特点与趋势,是一门现实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因而采用课堂讨论加论文的考试方式,更便于考察学生搜集数据资料的能力、对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关注力以及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和理解力。其中课堂讨论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论文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
课程论文题目由老师命定,均是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对于英文的课程论文评分,主要侧重于学生能否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课堂教学内容应用到所给的当前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出现的问题分析上。
从课程论文分数对比的情况来看(见图1),内招生获得90分以上的学生比例明显大于外招生,79分以下的学生则都是外招生。这表明,通过大陆高考入学的内招生在对课程教学理解上、论文写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上要高于外招生。
再看课堂讨论分数的情况。这个分数的评定,主要依据是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和案例讨论。从分数结果对比上来看,外招生在90分以上的学生比例高于内招生,中间水平两者接近。由于外招生在口语表达上具有优势,并且喜欢参与灵活的、随意的课堂讨论,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获得课堂讨论分高分的相对较多。
三、原因分析
之所以出现内招生与外招生在分数上有如此大的差异,依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国际学生的语言优势,另一个是国际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劣势。在专业课教育上,国际学生和大陆学生由于背景文化存在着显著差异,导致他们在学习方式、思维模式、学习效果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具体来说,国际学生有着较好的英语语言背景,因此,在全英授课的课堂上,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相比之下,大陆学生则因英语表达不流畅,不敢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导致其平时成绩低于国际学生。
但是,国际学生就读暨南大学时,并没有接受过中国的高考,而是有相应的特殊入学考试。他们往往是在华文学院接受一定的中文基础训练后,再来申请大学入学。其对中国文化、历史、经济等方面的了解有限,对于专业课之前的系统学习也不够,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这使得他们对中国对外贸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特点没有明确的认识。比如,我曾在课堂上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特征之一,空间分布的不均衡:中国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在东部沿海地区又进一步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我让大家讨论有哪些原因导致了中国对外贸易空间分布不均匀?国际学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但通常是从地理的直观角度来分析,认为东部地区靠近大海,所以国际贸易过程中运输成本较低,这种地理优势促使了中国对外贸易集中在东部地区。大陆内招学生则能够通过对中国经济的了解,来对该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例如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
另外,国家经济体制、文化差异也会导致国际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例如,当我们讲到在改革开放之前,包括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国有企业从中央和地方政府那里获得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因此其对外贸易占中国总体对外贸易的大头,并且还出现了很多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公司。而民营企业由于在体制上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其对外贸易的发展很艰难,必须通过外贸公司来进出口。国际学生对此很难理解,他们认为企业应平等对待,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大的待遇差异。而且他们也很难想象,这种对外贸易的政策差异化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问题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由于存在以上原因,在论文考试上,内招学生能够很好地对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应用到当前中国对外贸易问题的分析中去,因此所得成绩要高于国际学生。
四、结论与启示
意识到国际学生与大陆学生的上述差异,对于我们在专业课程设计上、内容构建上、教学方法方式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对于这两类学生应有差异地对待。对于国际学生,应强调对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分析能力;而对于大陆学生,则应鼓励促进其课堂讨论发言,培养其观点表达与陈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戴晓霞.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外国学生政策之比较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5):11-16.
[2]邓晖,来华留学,哪些信号值得注意?[N].光明日报,2015-04-08.
[3]李联明,吕浩雪.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制约国际学生流向的主要因素[J].比较教育研究,2004,25(6):71-75.
[4]王军.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基本定位与应对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4,(8):88-92.
[5]文雯,陈丽,陈强,等.课堂学习环境与来华留学生学习收获的研究――以清华大学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2):107-113.
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下的中国国际贸易与人民币汇率问题回顾
从中国的出口表现来看,欧美、俄罗斯、印度等国家针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有加剧之势。西方国家一方面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又重新要求人民币升值,以便削弱中国出口优势。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报告称人民币贸易加权的有效汇率至少需要升值20%,对美元汇率更是要升值40%。2009年10月22日,诺贝尔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在他长期撰文的《纽约时报》双周专栏发表题为“The Chinese Disconnect”(可译为“中国人的不合作”或译为“中国人的脱节”)的文章指责中国放任货币贬值,敦促美国政府“有关中国货币,必须采取措施应对”。
其真实目的在于让人民币与美元脱钩,以便美元贬值,同时迫使人民币升值。从而减轻美国面对的巨大财政赤字和不断借债的压力。美元贬值一方面可以缓解其金融体系内部逐步累积的大量债务,缓解美国财政赤字压力。同时,作为美国债券的最大持有国,中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会显著缩水,中国国民财富将大量流失,中国被迫为美国人买单。另一方面,美元贬值可以推动美国出口。据测算,人民币兑美元每升值10个百分点,出口企业增长速度受其影响放慢3到4个百分点。
二、问题的实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货币均为美元的衍生物。因为美元是由美国发行的,其他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出售的是实物财富,而得到的是结算货币(即美元)。 自从1971年8月15日美元与黄金脱钩以后,只要国际贸易以美元结算,其实质就是由美国操控这些被交易的资源。美国政府只需加速印发美元,就能将大量美元注入其他货币区来迫使其他国家提高本国货币兑美元的汇率,从而促进美国的对外投资和出口。所以大量国际收支赤字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但是对美国却是有利的。美国可以放任其国际收支赤字无限扩大,并通过美国国债吸收其他各国央行的盈余美元为其预算赤字融资,从而奠定美元的霸权地位。
目前全球主要货币均在贬值,只是贬值的幅度不等。自从中国2005年7月启动人民币汇改,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至今,可划分为两个阶段: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为第一阶段,期间人民币以爬行钉住美元的方式逐步升值了21%。2008年7月至今为第二阶段,人民币汇率事实上重新回归到盯住美元的刚性水平。在2008年下半年,人民币有效汇率随着美元的逆市反弹而继续升值。然而,从2009年3月起,由于在应对美国金融危机过程中,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致使美元大幅贬值,美元指数持续走弱;同期人民币兑美元保持稳定,导致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有效汇率贬值。
如何确定人民币均衡汇率?国外汇率理论对人民币汇率是否适用?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能够成立的汇率理论(如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以及资产平衡理论等),在金融市场尚不发达的中国并不完全实用,不能简单地套用于人民币汇率决定理论。因为均衡市场利率和货币的完全可兑换这两个前提条件在中国不成立,所以利率平价在中国的解释能力不强,无法形成均衡汇率,汇率较难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也不符合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在资本管制情况下,实行钉住汇率有其客观必然性。
三、 国际汇率理论中的三元悖论
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在研究了20世纪50年代国际经济情况以后,提出了支持固定汇率制度的观点。20世纪60年代,蒙代尔和J.马库斯·弗莱明(J.Marcus Fleming)提出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对开放经济下的ISLM模型进行了分析,堪称固定汇率制下使用货币政策的经典分析。该模型指出,在没有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在影响与改变一国的收入方面是有效的,在浮动汇率下则更为有效;在资本有限流动情况下,整个调整结构与政策效应与没有资本流动时基本一样;而在资本完全可流动情况下,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时在影响与改变一国的收入方面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但在浮动汇率下,则是有效的。由此得出了著名的“蒙代尔三角”理论,即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与汇率稳定这三个政策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1999年, 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根据上述原理画出了一个三角形,称其为“永恒的三角形”(The Eternal Triangle), 即三元悖论(The Impossible Trinity),也称三难选择。也就是说,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在汇率贬值无效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实际上是政府以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来维护汇率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大多数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比如我国,就是实行的这种政策组合。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国家需要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来维护对外经济的稳定,另一方面是由于其监管能力较弱,无法对自由流动的资本进行有效的管理。
四、我国应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建议
(一)抑制国际游资涌入我国市场
国际游资具有流动性强、逐利性强、期限短的特点。当资本项目管制疏松时,其大量涌入容易冲击我国的资本市场;而当我国国际收支恶化时,大量内流的短期资本极易发生剧烈的逆转。这种大量无序的流动无疑会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危及我国的经济和金融稳定,甚至可能引发政治和社会动荡。
(二)逐渐改变中国出口结算方式,规避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
尽量避免在国际贸易中使用美元结算,改用本国货币或者采取商品互换的方式,和其他各国建立货币互换协议。
(三)我国应该用外汇储备购买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和在中国境内的优质外资公司的股份
[论文摘要]近年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协议实施加速了香港和内地经济的融合,促进了两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回顾了cepa实施以来的进展情况,分析了cepa对香港和内地经济的影响尤其是珠三角各地区的经济的影响,并以此为前提,分析在cepa协议的基础上内地与台湾经贸关系的发展方向。
1 cepa协议的签署
2003年6月29日,《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kong,简称cepa)在香港签署,并于2004年1月1目的正式实施。在香港与大陆签定cepa后,澳门也签署了“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cepa是在一个主权国家内两个独立关税区之间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框架。是区域贸易自由化的一个新尝试。这是中国签署的第一个实质性自由贸易协定,是在对外经济贸易领域所采取的又一重要举措,标志着中国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在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中迈出重要一步。
2 cepa协议的内容和背景
在2003年6月与香港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之后,又分别在2004年10月27日签署的《(安排>补充协议》;05年10月18日签署的《<安排>补充协议二》;2006年6月27日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三》。2007年6月29日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四》。2008年7月29日香港特区政府与商务部签署新一轮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五也于200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cepa其核心内容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三方面。总体目标是逐步减少或消除内地与港澳之间实质上所有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实质上所有歧视性措施;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最终实现内地与港澳的贸易自由化。
香港是内地最大的转口基地、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而内地作为香港经济的腹地,已是香港最大的港产品贸易出口、进口及转口对象,为香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香港也是内地的最大投资者,截至2008年12月底,内地累计批准港资项目298620个,累计吸收香港直接投资3495.7亿美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着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再提升一个层次,就需要在经贸合作机制和合作体制上有所创新。减少和消除内地与香港经贸交流中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内地与香港之间各项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经济上的融合,成为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与经济发展内在要求。
3 cepa协议对港澳及内地经济的影响
自2004年1月1日cepa实施以来,促进了香港产业结构升级。对香港经济和社会发展、民生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cepa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贸易投资便利化以及金融旅游合作和专业人员资格互认等方面对港澳作出了开放程度较大的优惠安排。
在货物贸易方面,目前已享受到零关税优惠的港澳产品已达2178种。基本囊括了港澳全部现有产品,并为未来有可能在港澳地区投资生产的产品预留了发展空间。截至2008年5月底,内地累计进口港澳零关税产品16.6亿美元,免征关税额12.3亿人民币。在服务贸易方面,内地在金融、法律、会计、建筑、旅游、医疗、物流等40个领域分别对港澳实施了221项和209项开放措施,涉及内地30多个政府部门。多数行业对港澳投资放宽或取消股权限制,降低注册资本、资质条件等门槛,放宽投资地域和经营范围等。已有2322家港澳企业按照cepa的优惠条件申请投资内地。在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内地与港澳在贸易投资促进,通关便利化,电子商务,法律法规透明度,商品检验检疫、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中小企业合作,产业合作、保护知识产权合作和品牌合作9个方面加强了合作;已有1154家符合cepa服务提供者资格的香港公司按照有关优惠条件投资内地;内地累计赴香港“个人游”旅客超过2500万人次,占同期内地赴香港游客的41%;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累计达439家,市值占香港股市总值的58%。
cepa是类似于自由贸易区的协议。遵循了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香港和内地之间的产业有明显差异,互补性较强。在内地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内地引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的主要来源的就是香港。cepa建立后,可以通过这样一个经贸合作机制进一步促进两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双方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因而,cepa的积极影响不仅仅限于香港,而是对内地的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促进作用。粗略分析,cepa对内地经济的影响大概有几个方面:第一,港澳对内地的扩大投资,进一步促进内地产业升级和调整,从宏观层面促进内地产业竞争力;第二,有利于内地和港澳资中小企业的发展;第三,由于更低的门槛,鼓励港澳资金流向中西部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第四,奠定三地经济—体化基础。
与内地其他地区相比,cepa对珠三角的意义尤为明显。虽然ce-pa打破了珠三角独霸港澳的优势,但是同时也给珠三角与港澳进行更深入的经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优越条件。cepa协议中的各项优惠条件清除了两地在经贸往来上的制度障碍,使得珠三角与港澳经济合作的成本进一步下降。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珠三角将在cepa框架下寻求新的定位。
cepa对广东省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创造不少新的就业岗位。据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统计,2004年广东省港澳企业增长较快,全年新登记港澳资企业5066户、投资金额96.7亿美元、注册资本63.1亿美元。分别比2003年同期增长17.9%、2.3%和7.1%。其中,港澳服务业企业增长迅速,全年新登记1259户,投资总额28.9亿美元,注册资本17.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6.9%、11.6%、14.8%,占全年新登记港澳资企业三项指标的24.9%、29.9%和28.8%。与香港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区,如位于珠三角东部的东莞、深圳等地受惠更大。
在制造业充分合作的基础上,香港和内地在服务领域上也有进一步的发展。根据广东省政府的“十五”规划,第三产业规模从2000年的3600亿人民币的增加值上升到2005年的6800亿元,几乎翻一番。而这一时期,香港服务业的强势无疑将对广东经济发展形成新的动力。由于香港服务业的介入,广东在印刷业、旅游业等方面居全国领先地位,中介、市场调查与咨询等服务产业也将加快发展。更加便利化的服务对广东的招商引资提供的良好的环境。除此之外,随着在2009年1月1日cepa补充协议五的实施,旅游、医疗、教育、福利机构等更多的专业领域进一步扩大对香港的开放,粤港两地的服务贸易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4 cepa协议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
内地与港澳cepa协议的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与此同时,与内地隔海想望的台湾是否也能够参与自由贸易的过程当中,取得和港澳同等的贸易地位,也是我们值得考虑的问题。
政府通过减免农民税收减轻其负担,收入相对增加;同时通过最低工资规定来保障各地就业者的生活。这些政策的实施都会促使处于低收入的群体收入增加,而处于低收入的一般是农民工,他们的收入提高将会增加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力成本。
(一)加工贸易的定义
指一国的企业利用自己的设备和生产能力,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份原辅材料、零部件或元器件、包装物料进行加工、制造或装配,然后再将产品销往国外的贸易做法。加工贸易又分为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两种。两者的共同点是“两头在外”,即原料来自国外,成品又销往国外。
1.进料加工
进料加工一般是指从国外购进原料,加工生产出成品再销往国外。由于进口原料的目的是为了扶植出口,所以,又可称为以进养出。
2.来料加工
来料加工在我国又称为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广义的来料加工包括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两个方面,是指由外商提供一定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由我方按对方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由对方处置,我方按照约定收取工缴费作为报酬。对外加工业务与一般进出口贸易不同。一般进出口贸易属于货物买卖;来料加工业务虽有原材料、零部件的进口和成品的出口,但却不属于货物买卖。因为原料和成品的所有权始终属于委托方,并未发生转移,我方只提供劳务并收取约定的工缴费。因此,可以说来料加工这种委托加工的方式属于劳务贸易的范畴,是以商品为载体的劳务出口。
2008年1月1日,旨在提高最低工资水平、缴纳三金、明确加班报酬提高劳动者收入的新劳动法正式实施了。据测算,此举将使加工企业劳动力成本提高30%以上,珠三角来料加工贸易最多,2010年劳动力成本占加工成本的百分比已达26.82%.
(二)最低工资规定
2003年12月3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7次部务会议通过《最低工资规定》,该规定从2004年3月1日起施行,要求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最低工资标准,并且要参考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至少每两年调整一次。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从2004年12月1日起,广东实行最低工资标准:一类684元/月,二类574元/月,三类494元/月,四类446元/月,五类410元/月,六类377元/月,七类352元/月。
2006年7月广东政府决定调整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这是广东从1994年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以来,七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中提高幅度最大的一次,全平均增长17.8%,最高的增长犯。6%,广州的最低工资标准定为780元/月,而全最低的部分县及县级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为450元/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从2006年9月1日起开始执行。深圳市仍按《深圳经济特区最低工资条例》执行,关内最低工资标准为810元/月。调整后大部分地区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接近或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40%.
2008年4月1日,广东最低工资标准再次提高,这次最低工资平均提高12.9%,每个类别增长率超过10%,有的类别提高达17.8%.调整后的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分五个档次,分别为860元/月、770元/月、670元/月、580元/月和530元/月。
(三)平均工资的上升
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广东企业平均工资增长明显加快。2006年全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企业为24522元,事业为28461元,机关为35597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0.2%、8.7%、6.4%.企业工资增长率最高,并且改变了多年来慢于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情况。在19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中,2006的增长率分别为10.1%、12.0%和9.8%速度也比2005加快。年第一、二产业的农林牧渔业、建筑业、制造业均高于全平均增幅,同时这3行业的年增长。
(四)“民工荒”迫使企业提高工人工资
2004年春以来,福建首先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随后波及广东、浙江。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的一份《珠三角、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劳动力市场呈现出缺工现象》统计报告指出:2004年第2季度,在珠三角、浙江、福建、广东等的12个城市,有70.4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但用人单位的招工名额则达到108.7万人,缺口383万人。另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9月上旬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及相关报道,沿海一些城市的用工需求和应聘比率为10.8:7,仅东莞就短缺民工70多万。
广东的民工短缺最先出现在东莞,随后在整个珠三角蔓延,整个珠三角加工制造业工人缺口高达200万人。导致整个“民工荒”的主要原因是工资低,在经济不断发展、居民消费水平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到广东的打工者己经不能忍受十几年来几乎保持不变的工资水平、超负荷的工作量和恶劣的工作环境,有些打工者已经流向长三角,因长三角地区出台了吸引农民工的一系列提高农民工收入和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政策。据有关调研表示,近12年来,珠三角的民工月工资仅增长了68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民工工资实际呈现下降趋势。广东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方潮贵表示,广东目前有2300万农民工,他们为广东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长期以来工资偏低,不仅使得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受到影响,也使得部分企业出现了“招工难”.这种情况迫使企业提高工人工资,以招聘急需的用工人员。
(五)促使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其他因素
1.产业结构调整
广东企业平均工资增长加快,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由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加快了产品和生产技术更新换代步伐,从而使企业对技术工人和研发人员的需求加大,总体工资水平上升。
2.GDP增长引起工资的相应增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GDP的不断增长,居民消费水平不断上涨,这些会使工人的工资水平随之相应上涨。
3.物价的不断上涨迫使工资收入水平的上升。
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珠三角加工贸易的影响
宋志刚、王怀民在文章《中国发展加工贸易的劳动力因素分析》中,构建了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流动模型,通过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相对收入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使加工贸易出口增加1123亿美元,也就是说,农民工的收入上升,将使加工贸易出口额下降。广东的加工贸易也跟劳动力成本存在反相关关系。
(一)外商投资企业减少对广东加工贸易的投资对于广东的加工贸易来说,由于其“三来一补”的技术含量低,其利润就更加建立在劳动力比较优势上,外商只需要把技术和原材料等拿给广东的企业加工,就可以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差价来赚取利润。
职工工资在近几年的增长有所加快,而这段时间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中加工贸易出口的比例也在逐年下降,当职工工资、农民收入增长率上升的时候,将导致外商投资企业在广东的加工贸易出口比例下降。
例如:广东丰泰是美国耐克公司在中国的一家代加工厂。多年来,大多数耐克运动鞋都是由耐克公司下单,丰泰代加工的。但2005年以来,耐克却把许多本该给丰泰的订单下到了越南,不但大规模扩充在越南4个加工厂的生产线,还投资1600多万美元在越南新建一家工厂,并计划到2006年年底,把越南建成耐克公司最大的海外生产基地。耐克从“中国制造”转而他去,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越南的工资比中国更低。
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工资水平在世界金融风暴之后急剧下降,其劳动成本与广东不相上下,甚至有些地区的成本还要比广东低。劳动力成本上升更使得广东逐渐丧失在成本上的优势。论文格式泰国在金融风暴后“高级雇员工资普遍减少20%-25%,有的甚至减少50%,普通工人则减少10%-20%”.据有关数据统计一件普通T恤在广东的生产成本约为6美元,在越南约3.7美元,印尼约3.2美元。
现在,对广东的加工贸易而言,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已经使其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已经很难继续发展,于是外商减少了其在广东的投资,转而向内地、甚至越南、非洲、柬埔寨等转移。
(二)加工贸易企业或倒闭、或转移
加工贸易带动了广东经济的腾飞,为广东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广东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也随着上升,广东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对应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广东的加工贸易发展也遇到阻碍,广东的对外贸易结构正在发生变化,1997年-2001年广东的加工贸易出口在广东对外贸易中的比例还在上升,但这之后一直到2006年,加工贸易出口所占的比例逐年在下降。
当职工、农民收入增加率上升的时候,广东对外贸易出口中加工贸易出口的比例却呈出下降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导致广东加工贸易出口的下降。广东很多企业是订单生产企业,但是第一单由香港商先拿了,转向内地中介,之后才是广东的这些加工贸易企业,在这过程中,利润己经在这些中间环节被瓜分了,到最后,真正的生产厂家只有较少利润可图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赚取利润的加工贸易企业不能继续再在广东获得收益。这些企业要不就面临倒闭,要不就只能转移地盘,另谋出路。
例如:加工一个箱包,在东莞,一个普通箱包的生产成本为9美元,这只包以10美元价格卖给香港商人,香港商人再以20美元的价格卖给零售商沃尔玛,沃尔玛在美国以40美元出售。可以看到,广东在这个产业链上,只赚取了1美元的加工费,加工贸易企业要获得收益,必须建立在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上,劳动力成本上升之后,企业只能考虑到成本更低的地方进行发展。
还比如东莞大朗的毛织企业和鞋厂,在2007年“民工荒”在广东出现后,经常面临人手短缺的情形,小企业纷纷倒闭,大企业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于是有许多厂家将产业转移到湖南、江西等地进行生产。
(三)降低了广东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广东的加工贸易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其涉及的产品也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转变,但其加工制造所涉及的还是属于低端环节,广东的加工贸易企业还是处于“加工厂”的状态,自身拥有的知识产权不足,还是主要依靠劳动力优势在国际上与其他公司企业竞争。
有学者对珠三角地区的玩具加工贸易企业进行考察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企业中绝大多数认为其竞争优势主要是劳动力成本低,只有不到10%的企业由自己的研发机构,90%以上的企业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的OEM产品装配、海外销售是返销到进口料件的供应商或母公司,大部分企业没有自有品牌。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原来依靠低廉劳动力成本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广东加工贸易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复存在,使得原来就小的利润空间更小了,这将导致广东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下降。
三、推进珠三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方向
加工贸易对发展珠三角经济和促进对外贸易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有必要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支持的政策措施。珠三角加工贸易未来的转型升级应与新发展观相一致,向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既要充分认识发展加工贸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抓住当前国际分工深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的机遇,形成强大的加工制造能力。同时又要针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结合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国际产业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指导目录,鼓励内资企业进入国际化产业链中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环节,逐步提升珠三角加工贸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正确认识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开创新思路从上文分析可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大势所趋,虽然短期内会影响到珠三角加工贸易的竞争力水平,但是我们必须正确看待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保障体系的真正建立以及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完善,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很正常的现象。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有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使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能够分享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正。同时,迫使加工贸易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有助于改变依靠低价格参与国际竞争,既牺牲了工人利益却又经常遭到进口国家反倾销的出力不讨好的状况。这也正是珠三角未来经济和外贸发展战略和市场规则的选择,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因此,珠三角发展加工贸易必须由原来的主要依靠低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研发,技术改造,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和高新技术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的道路上来。另外,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并不一定代表劳动力竞争力的减弱。
例如:珠三角加工贸易的劳动力成本虽然高于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但从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源素质、科研开发水平等综合因素考虑,珠三角的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仍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用欧美老板的话讲就是“性价比”很高,很有吸引力。所以,珠三角加工贸易在今后十几年仍然不能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过为了高效率地利用劳动力资源,政府可以鼓励在继续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在加工贸易出口所占比重的同时,扩大原创类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出口规模。所谓原创设计类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指具有国家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且独家经营的服装、箱包、鞋帽、体育健身器材、家具、玩具、工艺品、装饰品等消费品。实践证明,注重工业设计是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和加工贸易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法。在欧洲市场上,同一商店、同一质料、同一产地、并非名牌的帽子,由于款式、颜色或图案不同,价格可以相差三、四倍。对于消费品而言,工业设计(可以申请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对产品档次和价格的提升作用丝毫不亚于高新技术。而且,这实际上是要求加工贸易在总体上由以OEM业务为主转向ODM、OBM业务并举,符合珠三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
因此,当地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该类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发展。例如可考虑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行差别化供地政策,根据产品是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原创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先供地。
(三)创造良好的劳动就业环境
卢卡斯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脱离生产的正规或非正规学校教育和生产中的边干边学。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加速进步,催生了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人力资本的积累不仅需要就业前的良好学习条件,而且需要在工作岗位上、在劳动中长期积累,一般要到中年以后才能达到高峰。这对于生产一线的劳动者同样适用。这就需要良好的劳动就业环境,包括规范的劳动时间、良好的作业环境和劳动保护、继续学习和技术培训,并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来保障。良好的劳动就业环境不只是社会公平的需要,也不只是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高素质员工的需要,而且是实现个人和区域的人力资本积累的需要,也是转变增长方式、增强企业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当地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优化劳动就业环境,加强加工贸易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劳动力市场形象,吸引和积聚高素质劳动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彻底改变很多地区仍然普遍存在的劳动执法和监督缺位、甚至有的法律条款形同虚设的现象(例如目前仍有很多加工贸易企业没有执行我国劳动法规定的每周40小时的工作时间),扭转有法不依、对违法现象熟视无睹的局面,政策鼓励NGO参与农民工维权,并进一步完善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地方性法律法规。
2.政府鼓励和协助加工贸易出口企业申请社会责任认证或者进行申请认证的准备工作,重视发挥中介机构的协调作用,鼓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咨询和培训,增强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逐步降低认证成本,通过社会责任认证推动劳动法规的贯彻执行。积极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政府有着特殊的作用,可通过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舆论宣传、思想教育等手段,倡导、宣传、鼓励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形成及作用发挥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消除和摒弃不良风气和作风,引导社会、企业形成有益于社会责任完善的氛围。关注和积极参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特别是ISO制定的“企业社会责任导则”的有关工作,主动提出我们的建议和意见。
3.树立珠三角良好的劳动力市场形象。通过形象的力量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比单纯通过到外地招工争夺劳动力更有效。通过法律、行政和舆论宣传等手段,优化区域的劳动就业环境,通过有影响的大中型企业带动,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劳动力市场形象,并把各企业良好的劳动力市场形象整合为该地区良好的劳动力市场形象。在良好劳动力就业环境下,珠三角加工贸易劳动力的稳定输入就可以达到保证,劳动力价格和成本也可控制在相对稳定的变动幅度内,这有利于提升珠三角加工贸易的竞争力水平,有力于珠三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顺利进行。
论文题目《中国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贸易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最重要的象征。对外贸易的重要性日益为各个国家所认同,所有国家都已经把出口贸易作为自己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战略提上了自己的议事日程上来。对于中国来说,中小企业的出口贸易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能否健康发展、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本文立足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就中国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对加强我国中小企业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主体,世界各国都把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国家整个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竞争日趋激烈和饱和的情况下,帮助中小企业扩大出口, 使其在国际市场立足、发展, 便成了各国政府经济增长突破点。
在我国,虽然中小企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绩,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中小企业户数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在全国工业产值和实现利税中分别占60%和40%左右,提供了大约75%的就业机会。我国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当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战以来,中小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在世界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欧美各国十分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并采取一些措施限制大企业的发展,防止其垄断,从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小企业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增加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对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涉及面比较广泛,包括对中小企业的理论研究(如中小企业存在形式和存在领域研究、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支持系统研究、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中小企业政策与法制建设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世界各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与经验研究等)和较为系统深入的实证研究(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所做的《中国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专题调查》报告,张炳申的《广东中小企业问卷调查与分析》,陈雪梅《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林汉川的《广东、湖北中小企业问卷调查的比较分析》,欧江波、张赛飞对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调查等)。
自从2005年以来,我们已进入后WTO时代,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出口贸易国。中国GDP以平均每年9%左右的高速增长和外汇储备的急速增加都部分得益于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我国现阶段,出口贸易确已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之一。正确认识出口贸易的任务和作用,对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的中小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99%以上,它们是许多成功大企业的孵化器。随着中小企业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问题的解决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小企业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已经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5%,但在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内部科技创新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如管理不当、人才匮乏、技术创新能力差、融资难、发展空间受限、环境污染严重等主要问题。
综述,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能否提出合理的对策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论文首先介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背景,然后对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如何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研究方法:
首先,应通过访问、查阅综述性文献以及统计资料等方法,初步获得资料并弄清资料的基本内容,涉及基本的研究框架。其次,根据研究框架的需要,从各种国内外数据库、年鉴、书籍、杂志、报刊以及各种统计资料中获得数据资料。最后,把这些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通过对数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
预期目标:
加强自己的认识深度和理论水平,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锻炼自己的论文写作能力和文字处理水平。通过大量阅读、查阅资料,系统剖析了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最后对如何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四、所需要的条件:
1、需要国际贸易学,国际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
2、利用图书馆、Internet广泛收集各种相关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加工、提炼,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与同学就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并向老师请教。
五、课题分阶段进度计划:
周次
起止日期
工 作 内 容
阶段成果
5
4.14.5
论文选题
收集文献、确定论文题目
6
4.84.12
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并撰写开题报告
完成开题报告
7-9
4.155.3
撰写论文初稿
完成初稿
10-11
5.65.17
修改初稿
完成二稿
12-14
5.206.7
修改二稿、校对英文文献资料译文
定稿
15-17
6.106.28
论文总结,毕业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20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包括任务书中规定的工作内容、研究目标等,如未能完成须说明原因):
在论文的整个完成过程中,我首先根据课题的写作目标做出详细的框架,通过查阅网络和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料,收集相关的数据和案例,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在全面掌握资料内容的基础上,对相关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整理,并严格按照研究的课题目标,作出相关内容的深层分析,从而为论文的撰写做好准备工作。
其次,在论文的内容上,从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现状开始分析。按照写作目标,分析中小企业的作用于存在问题两个方面,并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关于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存在问题的研究对策建议,完成了任务书和开题报告中规定的工作内容。在论文写作的后期阶段中,虚心接受指导老师的意见,对论文进行全面系统地总结和修改,使论文的观点更加鲜明,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后期工作。在研究目标的完成情况上,把目标的论证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分别研究,通过对论文内容的修改和完善,使论文内容逐步接近预期目标,并使论文内容的完成情况与论文的预期目标基本上一致。
总之,在论文的完成情况上,严格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和最初的论文写作框架,使论文内容不断的完善,论证更加充分,预期目标基本得到完成,也完成了指导老师制定的各个阶段性任务。
主要创新点:
由于现有文献,分析的不够全面只是单独分析了有关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某一方面,或者分析的时候没有抓住要点,不够犀利。本文从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现状着手,分析了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分析比较全面、深刻、犀利。
工作状况(包括工作态度、刻苦精神、协作精神、个人精力投入、出勤等情况):
在毕业论文的整个写作过程中,我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和刻苦努力的精神投入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查阅各种相关资料,认真翻阅国内外各种相关文献资料,并且进行严格的数据和案例分析,为论文的完成作好充分的准备。根据情况分阶段进行各项任务,并且注重工作效率,按时完成了指导老师安排的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按时出勤,积极参与老师的论文指导,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认真修改毕业论文,同时与同学们一起合作,并以小组为单位定期进行论文计划的讨论,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精神。认真听取学校有关毕业论文写作的最新要求,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论文修改,从内容和格式上针对论文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强化和优化。努力达到指导老师的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毕业论文能及时较好地完成。
收获、体会及建议:
事实上,一些基础课程的教学情况大多如此,但对于国际贸易专业课而言,需要我们每一位专业课教师警觉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听课注意力。有研究和统计表明,正常情况下教师上课能连续维持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15-20分钟,这意味着讲台授课的教学方式有一大半时间属于无用功。尤其在高职院校中那些缺乏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学生,听课注意力更容易分散。对老师而言,有苦劳,没功劳,长此以往,师生都会疲劳。第二,理论过多,案例乏味。在课堂教学中,历来都是理论讲授过多。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设置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基本原则是讲究实效,淡化理论与实践的界限,需要教师将理论潜移默化地渗入实践教学中,所以讲授过多的理论已经背离了该课程设置的宗旨。近年来,专业课教学也逐渐重视案例的引用和分析,但是教材上的案例过于套路化,案例本身牵强附会,似乎是为了例举案例而有意编造出来的案例。此外,在对案例的讨论过程中,由于学生尚未学习相关的知识点,互动效果也大打折扣。教师精心准备的案例,在课堂上却陷入尴尬的境地。第三,课程考核方式单一,考试成绩结构不合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广泛,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很紧密,往往一个条件发生变化,所产生的结果就大相径庭。如果采用目前的成绩评价标准体系,平时占10%+期中占30%+期末占60%计算最后成绩,操作起来很简单,但不能反映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实际掌握程度,对全班学生成绩的区分度也不明显。因此,有必要改变这种单一的笔试考核方式,灵活地调整考试测评体系,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分,也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鉴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重要性,参考在高职院校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教师应该在遵守教学大纲的大前提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教学过程加以改革,促进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1.在教学思路上,课堂教学要做到三个结合结合学校特点和区位优势。作为地方性的大学,办学的首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各项教学工作也要服从于这个大局。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都应穿插着本地区的特点,都要结合本地区的特征。例如,珠三角的经济发展为世人瞩目,对外贸的依存度很高,经济的外向型特征明显,粤港澳贸易活跃,地理位置、政策环境和人才优势得天独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外贸公司,都需要大量熟悉外贸业务的人才。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就某一个知识点,结合本地特点和企业需求加以解释。例如,在讲授国际货物运输方式时,对集装箱运输加以介绍,展示广州开发区的图片,甚至选用一些经常见到却没有留意的身边的图片,借此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甚至可以安排学生到附近的企业参观和见习,获得感性认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结合生源分布状况。生源不同,学习基础有差异。中学时代形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也会影响到大学期间专业课的学习效果。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高考成绩较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学生不善于学习。学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需要的知识面较广,思路要活跃,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怎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结合学生求职意向和就业方向。高职教育本身就是以培养学生就业为目标,毕业后继续升入本科院校的学生毕竟是少数。结合学生求职意向和就业方向来授课,是每一位专业课教师应该坚持的底线。而且,学生选择就读珠三角的高职高职院校,显然是以广东作为就业首选地域;选择国际贸易专业,当然希望毕业后从事国际贸易相关工作。事实上,大多数新生入学不久就基本明确了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和求职目标,报关员、报检员、外销员,已然成为了除英语四六级以外的最热门考试项目。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内容与这些考试的内容有很多相似点,知识点之间也会出现重复。教师可以穿插着将这些内容在课堂上讲授,便于学生考证,增加就业率。
2.在教学内容上,力求一个字:新新闻、新事物、新方法、新进展,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需要教师对待教学有新思路,关注行业新动态,选择新案例,将最新的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预定的教材也应是最新的版本。由于历史原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材还存在着诸多不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状况的问题。首先,内容比较陈旧、教材中经典理论所占篇幅较大,例如关于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论的篇幅往往都排在教材前两章,占据大量篇幅却没有实质性的介绍,而高职高专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价格在20-30元之间,难以想象那薄薄的一本看似手册的教材却硬塞进大量的理论。而在国际贸易实务发展中出现的有实际运用价值的新理论却没有适时地被补充进去,例如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已经在2007年修订并在实务中推广,而很多教材依然介绍的是《UCP500》。又如关于国际贸易术语,《2010通则》已经于2011年1月开始推广运用,并且将在今后两三年被广泛采用,而几乎所有的教科书还是介绍的《2000通则》,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国际贸易术语内容时,对这两个版本加以对比。其次,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内容的编写重出口而轻进口,大部分章节都是从出口方的角度来讲解如何开展出口业务。而今的外贸行业现实却是进口业务的利润更可观,需要大量的进口业务人才。再次,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角色定位在企业的外贸业务人员,缺乏其它岗位的模拟,例如商检、海关、货运、银行结算等。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求新;对讲授的教材每个知识点,适当取舍,补充最新的知识。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借鉴兄弟院校高职教育的经验,自编教材。
3.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三个转变首先要实现从灌输式教学方法向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转变。灌输式教学法是课堂教学惯用的方法,讲课配以板书看似很有条理,学生也能做详细笔记,但在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思维,过于教条主义,与其对应的是讨论教学、演示式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具体到教学方法,教师在对学生的授课过程中适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法,教师作为讨论的组织者,讨论前要针对该课程内容的主要知识点和学生学习基础情况选择适当的讨论主题并且提供部分资料素材供学生参考,要求学生使用规范的贸易术语,力求专业课专业化,讨论过程中要做好课堂的组织管理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要结合本节课内容做适当的点评和系统的总结。这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克服畏难情绪,同时教师也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又如采用演示式的教学法,在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涉及到的进出口合同内容、进出口业务流程等繁杂枯燥的内容时,首先由教师选取某个简单的例子作交易对象,安排不同的学生充当不同的当事人,每个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决定进出口合同成交的条件,并拟定一份合同框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和解说,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教材所说的程序和步骤进行模拟,最后师生共同分析交易过程并加以总结。这样,每个学生都对自己参与做过的事情会加深印象,也熟悉了业务程序及其原因,而在共同编写合同的过程中,则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这种意识也是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总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法可以使学生从被动接收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其次,实现从提高智商式的教学方法向渗透情感因素的教学方法的转变。上课铃声响起,教师开始授课,下课铃声一落,教师从教室里消失,似乎教师和学生属于两个不同的阶层,似乎教学目的就是提高学生智商。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师生距离。无论是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国际贸易案例的讨论,还是课堂外管理学生的工作,都需要学生的参与和支持。无数的事实证明,那些受学生喜爱的老师,通常都能很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需要教师的人格魅力,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因素。把那些原本很枯燥的理论,用自己的感受讲出来,将自己的体会与学生分享,学生应该能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师生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有所提高,这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学风。第三,实现汉语教学向外语教学的转变,争取做到汉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同步进行。从事国际贸易相关工作需要较高的外语水平,在本科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外语听说能力,国际贸易教研室可以开设双语课,例如英语和汉语搭配,越南语和汉语结合,日语和汉语的融合授课,根据师资力量状况来适当安排。近几年来,珠三角企业对稀有语种的人才需求量大增,高职院校在双语教学课程设置时,要考虑到这一趋势。实际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里随处可见英文单词,即使是汉语教学,发票Invoice、合同Contract、提单BillofLading、信用证LetterofCredit等也是高频率出现的英语。对于一些外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同时开设汉语教学的国际贸易实务课,供学生选择。双语授课的教材,一定要选择原版的外文教材,这样既保证了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又使得授课内容贴近外贸实际环境。当然,聘请外籍教师来讲授外贸专业课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专职或兼职的外教都可以为高职院校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