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校教师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总体说来,民办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具有良好的素质特征:思维发展快,思想敏锐,不保守,精力旺盛,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有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随着生理与心理的发展,青年教师的自我意识、独立性、自尊心、事业心、责任感、社会归宿感等也都得到了发展和增强。他们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基本定型,但仍然有很强的可塑性。由于年轻,具有活力,知识新颖,所以容易与学生交流思想,深受学生的欢迎,在教学中易于取得成果。从社会背景来看,青年教师多出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社会大背景分析,他们在个人经历上不曾遇到过大风大浪,面临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国内商品经济大潮不断高涨,物资丰富的社会环境,导致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出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相互交织的现象。比如,他们办事效率高,专业技能强,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些青年教师自信心强,集体荣誉感强,但缺乏服从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而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教育的发展靠的就是苦干与协作);有个别教师甚至形成“金钱万能”的错误认识。一次,在心理学沙龙中,笔者认识了一位外语教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在介绍自己的履历时,她说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外企做翻译,因为和同事处不好关系,一气之下辞职;第二份工作在一所培训机构任教,因为和学生家长吵架,被辞退;目前在合肥一所有名的民办院校任职,8月中旬才进的学校,很多人羡慕她这份工作,她说正在考虑辞职,为何?“新生开学报到那天,老师们忙到晚上7点才下班,却没有加班费,太抠!”从她的谈吐看出她是一个很有才情的女教师,但是思想激进,缺乏服务意识,担心吃亏。这种现象在很多青年教师身上都有所体现,对此,学校应加以重视,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完成自己的专业发展。
二、民办职业学校青年教师的心理类型及其表现
在民办职业学校的教师成分中,青年教师占大多数,因各自的教育背景、择业观念、就业期望等不同,他们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也各不相同。
1.观望型。此类青年教师既有个人追求,又能做好本职工作。例如,有些教师在执教的同时刻苦攻读,考研、考博、考编,他们好学上进又能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认真工作,尽职尽责,但一旦能继续深造或考编成功,他们就会离开民办学校,这部分员工占10%左右。在民办学校任职,是他们磨练自己,提升业务能力的良好机会,但是他们的付出与钻研成果积累了民办学校的校园文化。
2.敬业型。此类青年教师能把本职工作放在首位,他们对学生有耐心,也有爱心,对学校的政策大力支持,同时又积极进取,不断给自身“充电”,以新的知识为工作补充能量,以“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来要求自己,尊重自己。随着政府对民办学校的支持,市场经济政策的合理化,全国多所民办学校的发展态势良好,加上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部分教师的比例逐年提高,通过对合肥5所不同层次民办学校的不记名问卷调查,发现70%以上的年轻教师愿意坚守民办学校的执教岗位。他们是民办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言行理念以及教学成果将会形成一个学校良好的隐形课堂,是一个学校人文环境的坚实基础,对学生和学校发展都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3.动摇型。此类青年教师受近几年来全国范围内的普高热和高职大幅扩招影响,有的青年教师对职业教育或民办教育能否持续发展失去了信心。他们基本上能够完成工作任务,但是不关心学校的发展,教书是暂时的职业,为了“混口饭吃”,对学生的热情不够,对工作持敷衍态度,这类教师占10%左右。4.跳板型。此类青年教师思想活跃,但纪律松弛,没有把民办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而是把民办学校当作进入社会的一块跳板,在工作中我行我素,不服从管理,稍有不如意,便立即辞职,这部分教师占10%的比例。由于第一种和第四种青年教师的存在,导致民办学校教职工流动性较大,也给学生心理留下不少阴影,严重时甚至有可能导致学生对学校失去信任。马斯洛把人的社会心理需要分为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价值实现需要。只有低级需要得到满足了,才会产生高层次需要。根据对青年教师心理特征以及现实表现的分析,我们必须认识到青年教师的心理需要。民办学校的人力资源部不能仅仅盯着年轻人的业绩,还应把对青年教师的心理管理当作民办学校一项十分重要的管理工作来对待,以便更好地发挥当代青年教师在民办教育事业中的“领头羊”作用。
三、加强民办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心理疏导的着力点
1.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正当、有益、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民办学校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满足青年人的广泛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活力,丰富和活跃他们的课余生活;更可以使他们旺盛的精力得以释放,满足他们的交际需要。校团委、工会不仅仅应组织开展各项学生活动,同时也要组织教师开展各类球赛、棋赛等文体活动,在节假日或周末组织青年教师就近郊游,组织室外拓展活动,让年轻人在活动中醒悟道理,在活动中获得心理上的依赖感和安全感。
2.对青年教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加以积极引导。民办教育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来发展学校,教职工的任务和责任相对较重,各种纷繁复杂的事务容易让教师产生疲惫、消极情绪,所以民办学校的管理者要鼓励青年教师加强自我意识,正确理解和评价自身能力。在《教育法》和《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对学生的教育及班级管理工作可以不盲目顺从老教师的经验说教,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创新思维,尊重青年教师独立性的发展,鼓励他们形成别具一格的工作方法与风格,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维护青年教师的自尊心。自尊心是推动青年教师积极向上的动力,青年人自尊心都很强,民办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注重培养、激发和保护青年教师的自尊心,这也是培养青年教师不可缺少的内容。青年人往往社会经验不足,对人毫无防备之心,说话真诚直率,神采飞扬,这样往往遭到中老员工微妙地反感。于是“高调”一词如同一道紧箍咒扣在年轻人的头顶,慢慢消耗了年轻人的激情,扼杀了年轻人的创造性。在工作中,如果青年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导致工作失误,不要一味地加以责罚、处分,否则必然会制造对立情绪,使工作难以开展。对于已经意识到错误并且情绪沮丧的青年教师,要从其它工作或角度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他们,开导他们,协助他们走出消极状态。事实上,青年教师大都刚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不久,便担负起教育学生的责任,他们自身也需要教导和关心,他们的积极情绪不仅在学校对学生是一个榜样,也是当今社会需要的正能量。
4.正确引导青年教师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对于提高年轻人的精神文明与心理健康有指导意义,学校领导理应对青年教师的爱美之心进行具体的外表审美教育,如女教师的外在形体应该整洁、大方;也可以用艺术形式,如文学、音乐、电影、绘画等对教师进行具体的审美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对学生、学校及教育事业的热爱,并且将优良的文化传承给学生,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一、论文包括内容的顺序及要求依次是
(一)论文题目(黑体小二号居中)空两行
(二)作者姓名(楷体四号居中)空一行
(三)作者所在单位(楷体小四号居中)空一行
(四)作者有关信息:联系电话邮箱邮编
(五)中文摘要(摘要内容楷体五号,字数在200字以内,“摘要”两字黑体五号并用方括号括起,其前空两格)
(六)中文关键词(关键词楷体五号,数量为3—5个,“关键词”三字黑体五号并用方括号括起,其前空两格,关键词之间空一格)
(七)正文(具体格式要求请参见“三、论文正文格式”)空两行
(八)参考文献(具体格式要求请参见“参考文献格式”)空一行
二、页面及段落要求
1.全文页面设置:
纸型:A4,方向:纵向
页边距:上:2.5厘米,下:2.5厘米,左:2.5厘米,右:2.5厘米
2.全文段落:
缩进:左:0字符,右:0字符,特殊格式:(无)
间距:段前:0行,段后:0行,行距:1.5倍行距
三、论文正文格式
正文宋体小四号
正文中标题的要求为:(表示空二格)
一、××××××黑体三号
(一)××××××黑体小三号,标题号用圆括号
1.××××××宋体四号
(1)××××××宋体小四号标题号用圆括号
①××××××宋体小四号
正文宋体小四号
四、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黑体小四号,“参考文献”四字前空两格,其后加冒号)
[1]作者姓名,出版年份:《书刊名称》,出版社。宋体五号(书刊类)
[2]作者姓名,《论文题目》,《杂志名称》,出版年份,第×期。(杂志类)
[3]作者姓名,日期:《论文题目》,网址。(网络类)
小学教师论文范文欣赏:
摘要:小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启蒙智力与能力、培养优良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学段。小学教师的品德修养尤为重要,小学教师应从“斜事做起,牢记学校无大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教诲。小学教师的师德应有以下几方面的师德意识和修养。
关键词:刍议;小学教师;职业道德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必须有老师的“大”爱来呵护学生的成长。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教育根植于爱,爱心是打开小学生心扉,开启小学生道德和智慧,塑造小学生美好人格的金钥匙。在和蔼可亲、笑容可掬、民主宽容、公平无私、刚柔相济的教师面前,小学生会觉得自由愉悦,与教师心灵相通,情感交融,小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面对升学竞争、面对分数第一的教育现实面前,老师一碗水端平,赏识好学生,喜欢“坏”学生。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倾注自己的全部情感,换回学生真心的拥护和爱戴。对暂时学习困难的学生,更要持宽容的态度,不厌弃,诲人不倦,耐心帮助,期待进步。爱学生就不会发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情。
二、理解是热爱学生的基础理解学生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理解学生就是不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学生,教师以孩子的心态看待孩子,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理解学生就是不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求全责备,而是对学生的yulu.cc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学生的学习或者生活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教师真正理解了学生,在学生学习成长中出现困难时给予理解和帮助,就能化解学生一时的焦虑和胆怯,学生也必定会把教师视为自己永远的朋友。
三、尊重学生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前提小学生是公民,他们有一定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尊重学生首先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也就是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一种文化存在,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蹲下来跟学生说话”,要少一点教育者的威严,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少一点公众场合的批评指责,多一点两人世界的情感交流。要满腔热情地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彻底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使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要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给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自己安排学习时间的机会。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的主体地位的交往,才是真正的平等交往。
四、言谈举止的榜样示范是师德的具体表现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形象”。模仿是小学生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偶像”示范作用影响学生的一生。学校里的小学生、小事、小节,必须用教师的大德来哺育和感染,才能培养出参天大树。因此,无论是数学教师的简单的加减乘除,语文教师的听说读写,美术教师的画画写写,体育教师的蹦蹦跳跳,音乐教师的唱唱笑笑等等,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当成为楷模。一是仪表示范,教师随时随地都要给学生留下端庄的仪表、朴素干净、整洁大方的形象。二是语言示范,脸上表情写满了一个人的情绪。我们工作对象是有生命、会思想的孩子,教师应时时要以饱满的情绪、高涨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三是性格示范,教师良好的性格是积极的教育因素,性格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教师对现实生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的品格。教师有稳定的情绪,有助于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坚韧的意志,有助于学生形成坚毅的品格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四是行为示范,教师的行为应充分表现其教育性,在讲课时应体现语言美,操作时表现出协调美,板书时表现出文字美,教态中展现气质美,运动、劳动和其他活动中的动态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摘要:对于农村的小学数学教师而言,他们的素质水平更应该值得重视。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学校的教师纷纷往大城市流动,他们甚至放弃了自己神圣的职业,这样的现象非常严重。文章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办法,希望有越来越多高素质水平的数学教师参与到农村教学中来。
关键词:教师;小学数学;素质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他们在历史进步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因为有了教师,我们的文化得到了传承,也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认识了我们的历史发展历程。然而,在近几年由于经济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压力,导致了很多农村的教师流失。他们有的自主择业,有的选择到大城市发展,这些都给农村的教育带来了灾难。一个教师的素质水平不仅仅体现在他教育学生们学习哪门课程的水平,还体现在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对于那些不能够忠于自己职业的教师,我们应该对他们提出批评和指正,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对于学生的未来的重要影响。
一、农村数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的国家在初步建设过程中,很多资源都是依赖于农村的。而在我国进入了相对发达的时期,大部分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一种相对落后的水平。
农村的教师队伍是一支为社会最基层培育人才的队伍,他们身上的担子也格外重。而数学教师的意义就更加巨大了,因为小学教育中数学和语文所占的比例最大,而数学恰恰是学生了解与解决自然和社会问题的一门基础学科,所以数学教学必然会被视为小学教育的重点。但是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导致了教学资源有限,这就限制了学生们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
农村数学教师流失现象的出现,归其原因主要有两点,那就是经济方面和个人发展方面。在经济方面,农村教师的待遇水平肯定是偏低的,而且对于数学教学而言,上课的时间也会比较长,这也就导致了一些教师心理上的不平衡问题的出现。
面对这样的问题,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出了农村去大城市发展,他们的目的可能很简单,那就是为了挣钱养家。我们身边有这样的教师,他在农村教学的时候,只能拿到基本工资,他妻子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导致他们的生活非常困难。而且当他们的孩子要读大学的时候,学费可能都凑不够,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面对这样的窘况,他们只能另谋生路。而另一方面,从个人发展角度看,一些年轻教师选择离开农村去大城市发展,是因为农村教育投入是非常少的,所以一些先进的教学工具以及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都不能够及时的在农村实现,所以这对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一种障碍。
这让他们觉得自己成为了井底之蛙,他们害怕教育模式改革让他们被淘汰。所以,为了个人的发展,他们选择了去经济发达的地区发展,而放弃了农村神圣的教育事业。
这些现象给教育资源本就很贫乏的农村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很多学生也因此而失去了学习的机会。我们不能够批判这些教师的行为,但是农村学生受教育问题确实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这对于我们社会的安定发展是一种隐患。
二、提高待遇,完善农村教育设施
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水平,同时丰富完善农村的教育设施,这对于留住更多的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农村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水平,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接受更多的高等教育。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农村教师的收入非常低,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现象。但是对于人民教师而言,我们不能够让他们饿着肚子去参加教育工作。所以鼓励教师去农村参与教学任务,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气。我们应该鼓励一些教师,尤其是那些素质水平较高的教师,能够融入到农村教学中。
对于教学设施而言,我们不能够奢望得到更多、更先进的设施,但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学设施淘汰后可以留给农村,这样既减少了电子垃圾的出现,又满足了农村教育的需求。例如一些发达地区小学的一些多媒体设备,在更新换代后就会淘汰很多,而这些设施如果放在农村,那也是一种先进的技术。[5,6]幻灯片就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东西,幻灯片出现在小学教育中是在十几年前了,当时城市小学教育都使用了这个技术,但是农村很多学校并没有。
后来多媒体的出现,幻灯片很快就被淘汰了。而把这样的仪器放在农村的教学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大大节约了教师因为板书而浪费的时间,而且它的显像也非常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工具――黑板。另一方面讲,城市很多纸质版的教学资料,农村是没有的。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