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林业育苗论文范文

林业育苗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林业育苗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林业育苗论文

第1篇

1.1缺乏新兴技术的引进和运用

林业育苗技术的引进和缺乏是当前林业育苗技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当前在国际上有许多先进并且成熟的育苗技术,但我国的育苗技术依旧以传统的技术为主,国际上的优秀林业育苗技术并没有得到我国的借鉴和引进,新兴林业育苗技术的缺乏,使得我国林业发展体系并不够完善。一方面,我国在林业技术方面还缺乏高新的硬件设备,例如电子设备、机械设备、自动灌溉技术等等。这些设备的缺乏和完善,使得一些技术难以运用;另一方面,在当前的技术管理中,缺乏较优越的新技术引进机制,在对新技术的认知上缺乏一定的了解,所以不注重新技术的引用和应用。

1.2技术机制不完善

在林业育苗技术管理中,林业育苗工作中能否提供相对应的技术支持的意义相当重要,但我国的育苗技术并不完善,使得育苗中出现的一些技术性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一系列因素使得育苗效果不高;育苗技术机制不完善,缺乏技术支持体制严重阻碍了林业育苗技术管理的开展和发展。长期以来,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投入较少,特别是新造林没有进行管理和保护投入,所以很难巩固建设成果;国家的林业建设政策没有充分地调动社会力量,加上参与到科技成果推广活动的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使得技术和科技推广速度比较慢,造成造林的科技含量低,人力物力浪费现象严重。

2针对林业育苗存在问题的对策

2.1更新育苗观念

育苗管理工作任重道远,育苗过程复杂长久,社会是在不断更新换代的,这就要求育苗工作者跟上时代的脚步,积极更新自身的育苗理念,结合自身成熟的育苗技术,树立起先进的林业育苗技术管理观念,正确的认识到林业育苗技术管理的基础概念和重要意义,,在技术应用中将技术管理作为其必要保障。技术管理的工作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设计、规划和监督等方式保障林业育苗技术的广泛实施。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是育苗的首要之选。

2.2引进先进育苗技术

先进的林业育苗管理技术是实行育苗造林的必要保障,其做法主要是: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性的育苗技术管理的研讨会,育苗工作者们相互交换和传授各自的育苗经验;组织技术人员定期去国外考察学习新技术,引进国际上广泛优越的种植技术,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业务水平,积极关注国内外林业育苗的最新技术和科研成果。

2.3完善技术支持

机制政府加大对林业育苗的关注力度,设立育苗发展基金,将对育苗发展资金支出列入到财政预算,对育苗这一产业提供资金和制度保障,将我国的林业育苗产业做大做强,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林业为主要目的,培育适应的品种;对育苗工作者进行技术培训,提高育苗技术水平,降低育苗成本,增加苗木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机制,从育苗管理工作的开始到结束,都要进行全程的技术规划与技术指导,在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技术问题无法被解决的情况,应向有关技术管理部门及时反映,相关部门应立即对此出现的问题联系其他技术机构进行咨询,联合解决。

3结语

第2篇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迅猛发展,林业育苗成为了园林绿化项目的重要环节,与此同时,林业育苗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容器育苗技术为我国林业育苗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容器育苗技术在我国林业育苗工作中的应用时间不长,因此许多专业人员没有全面掌握该技术,造成许多人认为林业育苗的产量、质量都与容器育苗技术的掌握程度相关。实际上,任何一种先进的育苗技术都必须与育苗特点相符才能被有效应用,而容器育苗技术即使在某一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不能代表其在任何育苗产业中都适用,应当选择适合育苗生长的技术加以应用。按照我国林业领域的发展现状来看,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无纺布育苗容器技术,该技术可综合运用两种不同质材料,并经过自动化技术将两种材料进行焊接,然后应用到下种、扦插以及培苗移栽的过程当中用。此外,随着电子化机器的普遍应用,电子设备也可快速并准确的将机器切割处理,同时在节省时间、人力的基础上,做到整齐、美观。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应当掌握机器进料口处的尺寸调节,满足育苗的不同尺寸,尽可能栽培多种类育苗。

2林业育苗的管理策略

要提高林业育苗的产量与质量,不仅需要通过提高育苗技术得以实现,同时还必须在苗木生长过程中加强管理,保证育苗始终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

2.1做好育苗前准备

2.1.1苗床准备

在进行育苗之前,首先需要平整苗床,根据苗木种类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营养土配方,营养土配制成功之后需要选择尺寸相符的容器填入其中,整齐排列后才可育苗。

2.1.2种子处理

林业育苗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把控育苗前的准备工作,以最大限度优化育苗条件,提高苗木质量与产量。首先,工作人员应结合当地环境、气候等特点科学的贮藏种子。然后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健壮枝条进行消毒,做好生根素处理,将芽条的1/3插入大棚沙床中,或将已经准备好的种子经过消毒杀菌处理后撒于沙床上,并平铺一层细沙,约1cm厚度,保湿催芽。

2.2强化日常管理

2.2.1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可增强育苗的生长态势以及存活机率。在施肥过程中,需要对特殊病虫害采取隔离解决措施,在消除病虫害的同时保证不影响健康育苗。并且,应根据育苗的生长习性及生长环境,合理选择肥料,通过实施花费提高育苗的防病害能力,从而有效保护育苗健康。

2.2.2细心养护

任何种类的树木在遭受病虫害侵袭后都容易受到损伤,这就要求育苗养护人员在苗木生长的过程中高度重视苗木的生长情况与健康状态。为防止由于一个小枝干而使整片苗木受到影响,养护人员必须将受病虫害影响的枝干进行修剪,一旦苗木受病虫害较为严重,且极有扩散可能,则必须对该苗木及时采取整体分离。为避免苗木再次遭受病虫害影响,当修剪完毕后,需将受到病虫害侵袭的枝干集中处理,通常采取高温烧毁。

2.3优化配置

在同一片林业育苗区域中,育苗质量均不相同,如风折苗木、枯立苗木、病害苗木等都属于质量较差的树种,需要及时将其处理,积极优化林业育苗配置,局部清理无法痊愈的苗木,有效改善育苗生长环境。经过多年实践可知,在林业育苗管理中采用合理的优化配置管理,更有利于减少病虫害发生率,提高育苗生长质量。此外,由于受到早期的不合理栽培或不可抗力因素等影响,许多林业育苗地都会出现局部性稀疏苗木,并且这种现象较为常见。一旦林业育苗地已经发生局部性稀疏苗木现象,则必须及时封锁育苗,在不影响其他区域苗木正常生长的基础上,对该片稀疏苗木进行整改工作,最大限度保护植被及育苗的完整性。在整改局部性稀疏苗木的同时,不仅需要通过人力对整片稀疏苗木区域进行补植或补播工作,还需要重视阔叶林树种的栽培工作,以实现林业育苗的多样性发展。

3结语

第3篇

1大力发展榆林市林业建设

1.1借助科技的力量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将科技的力量运用到林业的发展中,不仅能够加快林业建设的发展速度,还能够实现林业建设快而稳的发展。科技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先进人才资源,运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高林业建设人员的整体素质,引进更多地高科技人才,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化和先进性;科技创新,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林业发展的基地创新中,大力发展新型林业技术,运用科学的力量实现研究成果的最大化的转化,提高林业建设效率,加强林业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林业发展更加完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的最大化,为林业发展创造条件。

1.2生态建设

生态建设是林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改变以往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观念,主动进行生态建设,将生态建设与林业发展结合起来,加快榆林市林业发展的进程,同时,还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此外,还要将林业建设同当地其他行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生态生产,保证经济效益。

1.3提高重视程度

到目前为止,林业建设在榆林市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发展速度和发展状态远远落后于传统的农牧产业。面对这种情况,要加大对林业发展的关注,优化林业发展产业结构,鼓励人们退耕还林,发展针对于耕地和放牧业的防护林体系,大力开发适合观光的林业产业,让人们的关注点逐渐转移到林业的发展上来,在实现林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

1.4将农民收入作为林业建设与发展的基础

农业人口在榆林市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发展林业建设离不开农民的支持,因此,林业建设的发展应该将保护农民的收入作为基本前提,让农民从林业建设中受益,将实现农民的利益作为林业发展的基本思想;同时,对现有的林种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重点发展经济林和用材林的种植,实现林业建设和农民收入的同步进行。

2发展榆林市林木种苗建设的几点措施

2.1确定引种方向,加快引种进程

发展林业,扩大林木种植率,引种是一项重要的途径,将外省或者外区的优良种苗引进到本地区,优化本地林业发展的品质。引种程序一定要科学合理,首先,要确定需要引种的种苗种类,先进行小批量的试验种植,根据树木生长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扩大种植;其次,引种时一定要对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与来源区的各方面条件进行对比研究,科学引种。

2.2建设国有苗圃,加快育苗进程

近年来,我国的林业建设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大量的林业工程在建设中,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对苗木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大力发展国有苗圃的建设工作,引进先进技术,建立起稳定的育苗基地。

2.3做好林木种苗的质量管理工作

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对林木种苗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加大对种苗的研究力度,实现种苗的系统化生产和经营活动,依法桂种苗进行合理的抽查,对于质量不过关的种苗一定要严格治理,让林木种苗工作走上规范化道路。

2.4加大种苗建设资金投入,合理利用资金

林木种苗工作是发展我国林业建设的前提条件,在林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林业建设的效率、质量和成果。因此,要想发展林业建设,首先,要引起各级领导对种苗工作的高度重视,制定相关的政策支持种苗的发展,加大资金的投入,为林木种苗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其次,要建立林木种苗发展基金,对一些适合当地的林木种类进行重点扶持,大力发展经济林木和用材林木,并配备先进的配套设施和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最后,合理利用资金,适当的鼓励林木种苗工作的良性竞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金的合理利用,实现林木种苗的经济效益。

3结语

第4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光皮桦引种栽培地的情况,同时从采种及种子处理、播种及管理、整地栽植、抚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光皮桦的引种栽培技术,以期为光皮桦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光皮桦(Betulaluminifera),又称亮叶桦,为优良速生乡土阔叶树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优良、用途广、栽培容易、病虫害少等一系列优良性状,可单独造林,也可与杉木、马尾松等树种营造混交林。主要分布在安徽黄山、浙江天目山、河南西峡、蒿县及江西、福建、湖南、湖北、甘肃、四川等地。喜温暖湿润气候及酸性、微酸性土壤,耐干旱瘠薄,深根性,根系发达,具固氮作用,在其自然分布区主要生长在低山丘陵的向阳山坡上。滁州市地处江淮之间,宜林地多为缓坡丘陵及岗地,但造林树种比较单一,丘陵低山多为松类、平原圩区多为杨树。单一树种的造林不利于营造良性的森林生态系统,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给我市的林业工作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和损失。因此,开展光皮桦引种栽培试验工作,对于改变我市“一棵松”、“一棵杨”的单一造林模式、调整我市林分结构、开展多树种造林有着重要意义。

1引种栽培地情况

2004年4月,从安徽黄山地区引种进行育苗试验,育苗地选在滁州市林科所试验苗圃,并分别在滁州市林科所试验苗圃、凤阳县白云山林场、沙河集林业总场白米山林场等地选择不同立地条件的地块作为造林地。几处造林地的共同特点是冬季多风,降水偏少,夏季降水较多,气候、植被、物种有明显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色。选择地块类型有岗地、山坡地、平地;土壤为黄棕壤,包括普通黄棕壤、黏盘黄棕壤、黄棕壤性土3种,厚度一般为20~100cm,合计栽植试验林面积4hm2。

2栽培技术

2.1采种及种子处理

选二十年生以上的健壮母树,于4月底及时观察种子的成熟度,光皮桦种子成熟期早,且不一致,当果序由绿转为黄褐色时,为最佳采种时间。种子不耐贮藏,采后随即用1%福尔马林溶液浸种30min,取出后密闭2h,然后阴干,处理后应及时播种。因光皮桦播种季节较迟,当年苗木生长期较短,幼苗期大多处在晴热高温天气中,所以应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水条件好的阴湿圃地作为育苗地。育苗地于前一年冬季或当年早春提前整地,并根据土壤情况施足基肥和进行土壤消毒,育苗地施磷肥500kg/hm2、尿素500kg/hm2、复合肥1000kg/hm2,撒硫酸亚铁250kg/hm2,呋喃丹50kg/hm2。

2.2播种及管理

采用条播法,播种后覆上细沙土,覆土厚度以刚好盖住种子为宜,然后覆盖稻草,盖上遮荫网并浇透水。播后6~7d出苗,13~15d基本出齐,出苗后,分2~3次揭除稻草。幼苗期间根据需要,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以后每月1次。在阴天、晴天夜晚揭开遮荫网,让苗木滋润露水,早上8~9时盖上遮荫网。6月下旬揭去遮荫网炼苗,雨季应及时清沟排水。幼苗长出3~5片真叶时进行追肥,每15d追肥1次,以氮肥为主,磷肥为辅,8月底施复合肥。当幼苗长出7~8片真叶时,进行间苗、移苗。8月中下旬定苗,定苗密度为30万株/hm2。

2.3整地栽植

采用全垦整地,大穴栽植的方法。穴的规格为0.6m×0.6m×0.4m,株行距为2m×3m,栽植密度1650株/hm2。栽植前施有机肥和复合肥作为基肥,并用呋喃丹进行土壤消毒。选择二年生壮苗于立春至雨水期间进行栽植,做到“深栽,根舒,栽直,压实”,栽后浇透水。

2.4抚育

第1年要加强对幼林的抚育管理。苗木成活后,追肥3次,分别为5月、6月底各追尿素1次,8月上旬追复合肥1次;块状松土并培土1次,每月锄草1次,干旱时需灌溉,雨季要及时排水,冬季要进行1次修枝;第2年和第3年各锄草3~5次,松土1次;第4年以后造林地基本郁蔽,采用劈草抚育,并进行1次间伐,保留密度为500~600株/hm2。

2.5病虫害防治

光皮桦病害发生较少,虫害主要为疖蝙蝠蛾,以卵在土表落叶层或以幼虫在树干髓部越冬,4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幼虫期,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成虫期。幼虫钻蛀枝干,在韧皮部和髓部形成坑道,致使树势衰弱、断干、甚至枯死。人工防治主要是清理造林地,消灭幼虫于栖息场地;化学防治可用氧化乐果3000倍液注入虫孔内,或于幼虫刚蛀入树干基部出现粪屑时,立即于土中施3%呋喃丹颗粒剂。

参考文献

[1]冯建民,何贵平,骆文坚,等.光皮桦采种育苗技术[J].浙江林业科技,2006,26(1):59-61.

[2]章迎春.光皮桦播种育苗及造林技术[J].安徽林业,2004(5):10.

第5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光皮桦引种栽培地的情况,同时从采种及种子处理、播种及管理、整地栽植、抚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光皮桦的引种栽培技术,以期为光皮桦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光皮桦(Betulaluminifera),又称亮叶桦,为优良速生乡土阔叶树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优良、用途广、栽培容易、病虫害少等一系列优良性状,可单独造林,也可与杉木、马尾松等树种营造混交林。主要分布在安徽黄山、浙江天目山、河南西峡、蒿县及江西、福建、湖南、湖北、甘肃、四川等地。喜温暖湿润气候及酸性、微酸性土壤,耐干旱瘠薄,深根性,根系发达,具固氮作用,在其自然分布区主要生长在低山丘陵的向阳山坡上。滁州市地处江淮之间,宜林地多为缓坡丘陵及岗地,但造林树种比较单一,丘陵低山多为松类、平原圩区多为杨树。单一树种的造林不利于营造良性的森林生态系统,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给我市的林业工作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和损失。因此,开展光皮桦引种栽培试验工作,对于改变我市“一棵松”、“一棵杨”的单一造林模式、调整我市林分结构、开展多树种造林有着重要意义。

1引种栽培地情况

2004年4月,从安徽黄山地区引种进行育苗试验,育苗地选在滁州市林科所试验苗圃,并分别在滁州市林科所试验苗圃、凤阳县白云山林场、沙河集林业总场白米山林场等地选择不同立地条件的地块作为造林地。几处造林地的共同特点是冬季多风,降水偏少,夏季降水较多,气候、植被、物种有明显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色。选择地块类型有岗地、山坡地、平地;土壤为黄棕壤,包括普通黄棕壤、黏盘黄棕壤、黄棕壤性土3种,厚度一般为20~100cm,合计栽植试验林面积4hm2。

2栽培技术

2.1采种及种子处理

选二十年生以上的健壮母树,于4月底及时观察种子的成熟度,光皮桦种子成熟期早,且不一致,当果序由绿转为黄褐色时,为最佳采种时间。种子不耐贮藏,采后随即用1%福尔马林溶液浸种30min,取出后密闭2h,然后阴干,处理后应及时播种。因光皮桦播种季节较迟,当年苗木生长期较短,幼苗期大多处在晴热高温天气中,所以应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水条件好的阴湿圃地作为育苗地。育苗地于前一年冬季或当年早春提前整地,并根据土壤情况施足基肥和进行土壤消毒,育苗地施磷肥500kg/hm2、尿素500kg/hm2、复合肥1000kg/hm2,撒硫酸亚铁250kg/hm2,呋喃丹50kg/hm2。

2.2播种及管理

采用条播法,播种后覆上细沙土,覆土厚度以刚好盖住种子为宜,然后覆盖稻草,盖上遮荫网并浇透水。播后6~7d出苗,13~15d基本出齐,出苗后,分2~3次揭除稻草。幼苗期间根据需要,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以后每月1次。在阴天、晴天夜晚揭开遮荫网,让苗木滋润露水,早上8~9时盖上遮荫网。6月下旬揭去遮荫网炼苗,雨季应及时清沟排水。幼苗长出3~5片真叶时进行追肥,每15d追肥1次,以氮肥为主,磷肥为辅,8月底施复合肥。当幼苗长出7~8片真叶时,进行间苗、移苗。8月中下旬定苗,定苗密度为30万株/hm2。

2.3整地栽植

采用全垦整地,大穴栽植的方法。穴的规格为0.6m×0.6m×0.4m,株行距为2m×3m,栽植密度1650株/hm2。栽植前施有机肥和复合肥作为基肥,并用呋喃丹进行土壤消毒。选择二年生壮苗于立春至雨水期间进行栽植,做到“深栽,根舒,栽直,压实”,栽后浇透水。

2.4抚育

第1年要加强对幼林的抚育管理。苗木成活后,追肥3次,分别为5月、6月底各追尿素1次,8月上旬追复合肥1次;块状松土并培土1次,每月锄草1次,干旱时需灌溉,雨季要及时排水,冬季要进行1次修枝;第2年和第3年各锄草3~5次,松土1次;第4年以后造林地基本郁蔽,采用劈草抚育,并进行1次间伐,保留密度为500~600株/hm2。

2.5病虫害防治

光皮桦病害发生较少,虫害主要为疖蝙蝠蛾,以卵在土表落叶层或以幼虫在树干髓部越冬,4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幼虫期,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成虫期。幼虫钻蛀枝干,在韧皮部和髓部形成坑道,致使树势衰弱、断干、甚至枯死。人工防治主要是清理造林地,消灭幼虫于栖息场地;化学防治可用氧化乐果3000倍液注入虫孔内,或于幼虫刚蛀入树干基部出现粪屑时,立即于土中施3%呋喃丹颗粒剂。

参考文献

[1]冯建民,何贵平,骆文坚,等.光皮桦采种育苗技术[J].浙江林业科技,2006,26(1):59-61.

[2]章迎春.光皮桦播种育苗及造林技术[J].安徽林业,2004(5):10.

第6篇

论文关键词: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

高等教育如何面向21世纪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各级教育部门所关心的重点当前正值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际,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对此,高等农林院校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新时期对高等农林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专门人才,各高等院校纷纷进行了教学改革。“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一)“森林培育学”课程简介

“森林培育学”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林学、森林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主要讲述造林树种的良种生产、壮苗培育、人工林营建、森林抚育的理论与技术。其内容涉及从林木种子和苗木培育、植树造林到幼林抚育、森林经营的森林培育全过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常用造林树种的良种、壮苗生产及人工林营建和抚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并能独立进行苗圃规划、苗木繁殖、种子生产、种子检验、苗木质量检验、苗圃管理、造林规划、植树造林、幼林抚育、森林采伐等林业生产环节。

随着林业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林业生产中,各地涌现出许多新的育苗和造林技术,新技术在规模化生产中作用突出。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反映学科新发展、新技术,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动态,培养实用创新型林业科技人才,“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森林培育学”教学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森林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宝贵的再生资源,担负着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多重责任。森林培育学(Silvicult-ure)是研究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的学科,内容涵盖森林培育的基本原理、人工林培育技术、森林抚育管理技术等,不仅包含人工林营建的理论与技术,而且也涉及到天然林培育。“森林培育学”课程与植物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树木学、林木育种学、森林生态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实践性强。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在介绍森林培育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讲授森林培育的理论与技术,使学生明确我国造林工作的方针,系统掌握森林培育的原理与技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的教学在强调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同时,尤其要充分考虑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并利用计算机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森林培育学”教学的实施

目前,全国通用的森林培育学教材是由北京林业大学组织编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森林培育学》(沈国舫,2001年,中国林业出版社)。该教材与原来的教材《造林学》(孙时轩,1992年第二版,中国林业出版社)相比,在体系上变动较大,在内容上也有较大的修改和补充。虽然课程的总体内容还是以林木种苗生产、人工林营建、森林抚育与更新为主,但是在理论部分增加了能反映最新研究进展与成就的内容,删减了具体操作技术的细节。例如,增加了“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与森林培育”的内容,补充了农林复合经营、森林立地、封山育林等内容,使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随着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入,各林业院校在“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教学计划与实施等方面略有不同,但课时数普遍压缩较多。为了确保“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和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对“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教学环节进行了总结,如图1所示。笔者认为在教学计划与教学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应保证先学习树木学、森林生态学课程,再学习“森林培育学”课程;(2)由于该课程中的“森林抚育采伐与更新”部分与森林经营学、森林经理学课程中的内容存在雷同,所以在开设森林经理学、森林经营学课程的院校,可将该课程中的“森林抚育采伐与更新”内容删减:(3)教学场所强调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生产和科研现场相结合:(4)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成立课程兴趣小组,布置课程小论文,鼓励学生参加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调查、科研试验,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实践技能。

(四)“森林培育学”课程改革的内容

1.修订教学计划

根据我校原有的教学计划,“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教学时数为70学时,课程教学实习为1周。鉴于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笔者建议教学时数增加到80~90学时(包括实验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70学时,实验14~20学时。教学实习由原来的集中实习改为分散实习,总计2~周,由任课教师根据育苗生产环节和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和地点,采取参观、实地调查、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尽量使学生多接触、多了解各个生产环节,掌握主要的技术环节。通过边上课边实习,使学生在实习中及时“消化、吸收”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知识。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不可忽略的几个重点实习环节是:苗圃规划、母树调查与产量调查、采种、播种育苗过程、扦插育苗过程、苗木施肥、间苗、移植、苗木截根、起苗、分级、产量统计;造林规划与设计、造林整地、立地调查、密度效应调查、农林复合经营调查与设计、混交林调查与设计、直播造林、植苗造林等。

2.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林业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常规技术已经在生产中普及。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应增加种子休眠解除理论与技术、设施育苗理论与技术、容器育苗理论与技术、组培育苗、苗木施肥技术、植物激素在森林培育中的应用、现代林业技术动态、径流林业、生态林业、抗旱造林技术等,以丰富教学内容,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另外,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对章节安排顺序进行调整,按照林木种子和苗木培育、人工林营建、幼林抚育的序列进行讲授。

3.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信息时代。目前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科研中,也为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机遇。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已经编制发行了许多幼儿、中小学课程的教学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辅助教学取得了瞩目成绩。但是,由于大中专学校的许多课程专业性强,所以有关专业课的教学多媒体软件还不多。

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幻灯片、多媒体光盘,并在教学中应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对培养跨世纪新型实用人才具有实际意义。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林业院校已制作了果树修剪学、森林经理学、森林病理学、植物学等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光盘。这些精品课程以网络为基础,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例如,江西农业大学已经制作完成了森林培育学网络教学课件,内容安排合理、完善,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并配有复习思考题,大大推动了该课程的网络教学进程。美中不足的是课件中图片、动画太少,多为文字描述。所以,笔者认为,森林培育学的理论教学应以现有的计算机设备为基础,结合Powerpoint、Autherwar等多媒体软件,制作图文并茂、声像具备的教学幻灯片和多媒体光盘,从而改变“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第7篇

关键词:马尾松 叶枯病 为害症状 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791.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马尾松QPinus massoniana)分布广泛,主要生长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属于特有乡土树种,其适应性强,生长较迅速。是我国主要用于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马尾松是我国南部地区重要的用材树种也是我国长江流域各省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素有“先锋造林树种”的美誉。福建省是马尾松林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在全省的山地丘陵地区都有分布,福建全省用材林面积中马尾松优势种的林分占到了52 %,占到全省蓄积量的41.5%,为福建省提供了大约一半的优质用材量。马尾松在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提供木材产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生态和经济价值,特别是其主要林产品——松脂和利用根茎培养的中药茯苓,是其它树种无法生产和替代的物资。由于十多年来速生桉人工林侵占原来马尾松的广大地盘,挤压了原有松林的面积,导致松材的产量和松脂的生产缩减,随之引起价值上涨;同时速生桉带来水源减少、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近年来林农重新栽种马尾松的热情逐渐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木材和纸张的需求不断增加,马尾松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出现了马尾松人工林地力衰退、生产力持续下降等问题。由于造林需要,马尾松育苗工作也在各地苗圃展开。在马尾松育苗的同时,一种危害幼苗的病害——松苗叶枯病也在各地发生,值得引起育苗者的关注。

1 为害情况

在上世纪80年代广西森林病虫害普查时,该病曾经在广西各地普遍分布。目前在桂东南培育马尾松的苗圃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仅博白一县境内的亚山、旺茂、东平和那林多个乡镇苗圃均有出现。2012年10月调查其发生率30%至100%,受害程度轻度至严重。该病可危害加勒比松、南亚松、赤松等其它松类,但目前主要危害马尾松和湿地松。罹病苗木先从针叶前端产生黄色小段斑,然后颜色逐渐加深,病部向针叶基部蔓延,全叶变为深褐色后随之枯萎。除苗木外,造林后还可危害幼树,能使松苗成片枯死。发病多从植株下部的老针叶开始,逐渐向上传染给上部针叶。病害针叶后期枯萎下垂,但不脱落,全部围绕在原来主干上,症状明显容易判别。

2 病原

文献记载该病原菌为半知菌类丛梗孢目尾孢属赤松尾孢菌Cercosporapini-densiflorae Hori et Nambu。病菌在针叶气孔下形成发达的子座,孢子梗束从气孔伸出,形成淡黄色的线形分生孢子,孢子扩散后在其它针叶上粘附、入侵,再次产生病斑、形成病叶,造成病害不断蔓延。病菌可在病株残体和寄主上越冬,夏初形成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重复侵染或感染新生植株。

2.1 与其它病虫害的区别

该病与松苗立枯病、赤枯病、生理性病害和松突圆蚧危害有下述主要区别。(1)立枯病。多在幼苗期、苗木尚未木质化之前出现,在圃地上经常形成一个“鸡窝”状死苗点,在根茎部腐烂、缢缩,全株枯黄死亡而不倾倒。(2)赤枯病。叶片上最初产生淡黄色、后变浅褐色段斑,病斑与正常部分交接处有红褐色环圈,后期病叶浅灰色、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点,病叶卷曲。(3)生理性病害。缺肥(尤其是氮、磷)、水浸、严重干旱等引起,产生嫩梢和针叶变色、干枯,根据环境和自身管理状况不难判断。(4)松突圆蚧。在发生区的半年生苗木会发生,受害针叶枯黄或脱落,撕开针叶基部可以看到如针尖至大头针顶端大小的浅黄白色小点,即为该蚧虫。若是立枯病、赤枯病可以适当参照叶枯病进行防治;是生理性的病害应对症治理;是松突圆蚧的用内吸杀虫剂防治。

2.2 发生情况

调查发现玉林各县(市)大部分苗圃不再生产散播的裸根苗,而采用营养杯育苗。2012年5月份新叶开展不久便发现零星病叶、病株,8月份病害蔓迅速,至10月上旬在重病区已经覆盖全马尾松苗圃。由于采用营养杯的直径大小和其排列的疏密、畦面宽度的不同,病害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有明显差异。营养杯小、排列紧密、畦面超过100cm、苗龄长的,感病多、发病重;畦面离行人沟高(10cm以上)、长期无积水的发病轻或未见发病;连年反复播种松苗、管理粗放、杯土的土质差、苗木的菌根少的发病就重。如旺茂镇的一片苗木由于多种原因导致100%为感病株。

3 防治

多种原因可以对松苗叶枯病发生和危害程度产生影响,对该病的防治工作要贯穿在育苗全过程。

3.1 种子的杀菌消毒

种子本身就有带菌的可能,最好在浸种催芽前对种子进行杀菌。如用1/1000的高锰酸钾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杀菌。

3.2 杯土的处理

营养杯土应该在装杯前先行暴晒,为黄泥土的要提前风化,时间1至2个月;配制时加入有机肥的必须经高温沤制;最好选择壳斗科植物(如红锥、米锥)的地段育苗或取土,因其容易使苗木形成菌根,可减少病害发生和增强植株生势。杯面最好覆盖1cm厚度的火烧土,有壮苗和减少病害发生的作用。

3.3 选择大小适合营养杯和合理的畦宽、畦高

根据苗木出圃时间(半年苗或一年苗)选用营养杯,出圃时间长的宜用较大、育苗短的可略小;育苗时间长的畦面不应超过100cm,以80cm左右为宜。畦面高度根据圃地情况来确定,在雨天和喷淋时都不积水。

3.4 加强水肥管理

改变松树是可以管理粗放的观念,从种子脱帽开始要注意淋水、施肥。施肥可以用花生麸、骨粉、人尿、复合肥等沤制,使用浓度先淡后浓。注意淋水,保持杯土湿润,防止受旱,连续干旱阶段病害容易发生和加重。

3.5 防治病害

未发现病害之前,可喷洒0.5%波尔多液进行预防;病害出现后可喷1%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1000—1500倍液,或者按说明使用其它防治真菌的农药,半个月后重复一次;大雨过后应该再次喷药。及时摘除发病变色的针叶,拔除重病株并深埋或烧毁,不要丢弃在圃地和四周空地。

3.6 加强后期管理

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合理安排、适时出圃,减少苗木密集、挤压情况出现;未能及时出圃的苗木由于针叶的伸长,苗木下部通风透气的状况逐渐受阻,可能引起病害的发生和传播的加剧,应该适时移杯,加大植株间的距离;减少畦面的宽度,增加光照,提高植株木质化和抗病能力,把苗木的高径比控制在1:100以内,适合优质或合格苗标准出圃。经过一系列科学管护,能够培育出无病的粗壮苗木供造林需要。这种苗木上山后不易出现叶枯病等病害,为提高造林成活和林木速生打下坚实基础。

4.小结

松苗叶枯病是危害马尾松苗木和幼树的主要叶部病害,对苗期和幼林生长影响较大。由于回归种植松树对苗木的需求,当前在苗圃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叶枯病比较普遍。本文观察该病害的为害情况、症状、病原、发生情况、防治方法,与相似的病虫害区别等进行探讨,以培育健康苗木供造林需要。

参考文献

[1]鲁绍伟.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性评价水上保持学报,2006.,(3): 15-25.

[2]李秀英.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与应用[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3]甘敬.北京山区森林健康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赵小亮.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第8篇

[关键词]油茶种植 气候区划 栽培技术

引言:油茶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为我国14个油茶种群之一。油茶树全身都是宝,特别是茶油,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和维生素E含量高于橄榄油,而且其油富含维生素E、胡萝卜素和其它抗氧化成分等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以及锌、硒等微量元素,具有降低胆固醇和血脂、软化血管、改善心脑血管,防治高血压等功效,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同时,油茶又是常绿阔叶树种,具有固根稳土、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生态效益著显,它是集食用、药用、观赏绿化等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的植物。它的建设与发展将对国家食用油安全发展战略,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民生幸福指数,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农村都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油茶生长生物学特征

油茶生长年平均温度15-21℃,能抗40℃的高温,或在-10℃的低温,无霜期260Td以上,各生长生育期对温度的敏感性不明显,年平均总日照时数在1200-2000h。

二、油茶生长生育期适宜气候条件

油茶属一种喜温润气候,避强光喜弱光树种,在遮荫度适当的生态环境下生长的食用油料植物。油茶生长生育周期长,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一年的时间,花期少阴雨,年平均温度15—21℃,极端气温在许可范围内对温度的要求不很明显,降水量1000~2500㎜,年平均相对湿度75-85%,光照时间长,怕渍涝。

三、油茶种植区气候与地理环境

(一)油茶种植区的气候

该县地处中低纬度的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7.5℃,年均降水量1908㎜,是江西省暴雨中心区之一,年均相对湿度80-82%,无霜期长,为265Td。年均日照总时数为1740h。

(二)油茶种植区的地理环境

该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生态经济开放区东南岸的丘陵山区,面积1140.76平方公里,其中6分为丘陵山地,平均海拔200-300m,大部海拔

(三)油茶生长土壤条件

油茶,又名“茶子树”,是茶属中的常绿小乔木和喜酸性的油料植物,具有抗旱耐寒耐贫瘠特点。它适生于地势开阔的低山或高山下部的丘陵地带,要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温暖湿润、排水良好、带微酸性的壤土,pH值在5-6.5的土壤中生长最佳。

四、油茶种植地气候区划

利用该县30年的气象资料和1:5万地形数据与河流、居民点分布数据为基础,选取≥10℃的年活动积温、极端最低气温、降水量作为区划的主导因子,运用GIS技术,结合传统气候区划方法,对油茶种植地进行气候区划,区划结果分为三个等级即: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

(一)适宜区

海拔在50-100m,坡度

(二)次适宜区

海拔在100-200m,坡度200m,坡度>50度,不宜发展油茶生产。原因易造成水土流失和管理不便等。

(三)不适宜区

海拔>200m,≥10℃年活动积温

五、油茶种植技术与管理

(一)油茶种植地选择方法

1.油茶种植地选择

根据油茶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油茶种植地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开阔的丘陵山地(荒山坡地),或高山下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温暖湿润、排水良好、光照时间长的缓坡地带;同时油茶又是一种喜光喜温,喜酸性树种植物,宜在pH值5-6.5的土壤中生长,在自然环境下,有铁芒箕、野生茶树、杉木、茶树、松树、映山红、乌饭树等植物生长的地方,它们对土壤酸性的具有指示性作用,凡上述植物生长茂盛的丘陵山地均可作为油茶的种植地,忌在碱性土壤地上进行油茶种植。

2.油茶种植方式

油茶种植地有全垦,人工梯田,洞穴三种方法。凡坡度1050度的山地必须采用洞穴方法种植。

(二)油茶苗的培育

1.油茶苗床地选择

根据油茶生长特性,苗床地应选择在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排水性好、PH值5—6.5的微酸土地育苗为宜,碱性土壤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不宜选择;整地方法,将育苗的地块施足基肥,灌好底墒后,筑成1.2m宽畦地(便于操作),长度自然,畦两侧沟深20-30cm,沟底宽30~40cm,不积水且排水顺畅。

2.油茶种苗培育

种苗的好坏,直接影响油茶的长势和产量,种苗培育方法有:一是种子优选法,经过对油茶生长期观察,优选树形好、颗粒大、无病虫害、产量高10年生以上的成熟果实,直接播种育苗;二是扦插育苗法;根据5.1.1苗床地选择要求,将10年生以上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结果多的优良单株春梢进行扦插育苗作为种苗选择;三是嫁接育苗法:根据油茶生长生育期适应性条件,种苗应选择树形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果实大、产量高,丰产10年生以上的油茶树枝条做接穗,砧木可采用白花油茶或红花油茶实生苗或桔壳,枝接或芽接均可,嫁接苗发嫩芽后,应有防遮阳和防涝措施。

3.油茶树苗的移栽

油茶树苗移栽应选择树形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生长枝或嫩芽经嫁接成活后的一类、二类苗;树苗的质量直接影响成活率,移栽时间最好选择在春季的阴或小雨天气,随起即栽,移栽时将已整理的地块挖好洞穴,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二年生长树苗浆根后再进行移栽,定植时按以下步骤,将移栽苗摆正放入穴内、回土、轻提、压实、浇上定根水,嫁接苗的砧木处与地面高度平齐等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生根粉浆根或用营养袋二次育苗移栽,此方法可以提高成活率。

4.油茶种植密度

根据油茶种植特点,密度应根据种植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平缓的适当稀些,徒陡的可密些,纵横株间可采用错位排列进行移栽,原则上亩栽60-80株,株行距3×3.5m;另外,林间可适度套种果树等经济作物。

(三)油茶成年树水肥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1.油茶水肥管理

油茶幼树成活后,应浇水保苗。5月中下旬后,气温逐渐升高,嫁接苗将会长出大量的新根,小芽萌发需要大量的养份供给;对于冬花型油茶终年花果不离枝,开花结果越多消耗水肥越多。为此,要根据油茶树生长的实际情况合理施肥,针对幼树以氮肥为主,坚持薄施粪水或尿素,配合磷钾肥;成年树春季以氮肥为主,夏秋以磷钾肥为主,冬季施用磷钾肥。施肥量应根据油茶的树龄或需保果肥而定。油茶结果有大小年之分,大年以磷钾肥为主,小年增施氮肥或复合肥,秋冬以有机肥为主,春夏可施速效肥。

2.油茶花果期管理

花期:油茶为主根发达的深根性树种,油茶花期很长,每年10-12月开花,盛花期在11月前后,也有的常年开花。实生油茶5年后有少量的开花并结果,10年进入盛果期;嫁接油茶3年后有少量的开花并结果,6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可维持40-50年或更长。8~9月是油茶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花芽分化、果实膨大、油脂转化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应,但秋风秋雨过多,会影响蜜蜂传授花粉的活动能力影响产量。故有“七月落金八月落银”的说法。油茶花芽分化是在春梢基本结束生长后开始,由于各地的气候差异,油茶花芽分化盛期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7月中旬至10初逐渐在减少。油茶花为两性花,10月中旬开始开花,11月为盛花期,12月下旬开花基本结束,少数延至翌年2月。

果实:油茶花授粉受精以后,子房略有膨大,12月中旬后基本停止增长,3月后气温回升,幼果继续生长,4-8月果实体积增长较快,7-8月为果实迅速增长期,10月中、下旬成熟。但油茶具有秋未冬初开花,一年四季花果不断的生物学特性,秋旱、强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对花果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较大。

3.油茶病虫害防治

针对油茶成年树在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有炭疽病、软腐病、烟煤病、茶毒蛾、油茶毛虫、油茶尺蠖等。防治方法;有生物防治、药物防治和林业技术防治三种,它们各有所长,前二者是根据不同的病虫害对症下药,效果显著,此文不予介绍;林业技术防治法是目前采用最多的方法,成本低,简单易用,就是清洁林内环境,保持林内透光通风透气,减低林内湿度,发病期间不宜施氮肥,应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油茶相对病虫害较少,应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可针对性用药剂防治或采用夏铲冬垦灭蛹、灭幼虫,人工捕捉和灯光诱蛾,招引益鸟捕食害虫,施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让害虫感病死亡等生物防治,它是油茶类病虫害防治的方向。

(四)油茶林地扶育与修剪管理

1.油茶林地扶育

油茶为常绿阔叶树种,幼树主根长而侧根少,幼树阶段主要是以耕代抚管理,解决幼树与杂草争光、水、肥问题;成年树是从初果到大量结果的时期,是油茶经营最有价值的时期,要中耕抚育,每年至少铲山除草一次,每隔3年,冬季要清理林地,深挖垦复,及时清除林地杂灌(草)木和病老残枝一次。

2.油茶树冠修剪

整枝修剪,优化树形是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修剪强度可分修剪和重剪,幼树期不用修剪.长至1.5m时剪顶即可。成年树去弱留强.剪密留疏,剪弱和病枯枝乱枝,使树体枝条均匀分布,结构紧凑,多留营养枝,促发新枝,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六、结语

通过区划,为该县科学布局油茶种植,优化种植结构,避免气候风险,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淑贞,张如一.张超主编《气象学与气候学》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2]陆时万,徐祥生.沈敏健主编《植物学》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3]庄瑞林.中国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

[4]陈永忠,王德斌.油茶综合利用浅析[J]1997(04)

[5]李家丽.浅谈油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期刊论文].科海故事博览 科技探索2010(11)

[6]李果青.浅谈油茶的种植技术[期刊论文].林业建设.2009(1)

[7]龙忠于,王玉娟,陈永忠等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综述[期刊论文].湖南林业科技.2008(3)

[8]罗崇彬.油茶种植研究[期刊论文].科学之友.2009(36)

[9]李远发,胡灵,王凌晖油茶资源研究利用现状及其展望[期刊论文]广西农业科学2009(4)

[10]雷小林,刘丽婷,文娟等油茶分子有种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经济林研究.2006(4)

[11]曹传旺.丁玉洲.刘小林等油茶园主要害虫茶袋蛾及其天敌间相互关系[期刊论文].植物保护学报.2007(6)

第9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Gansu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管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主办单位: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甘肃省林学会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甘肃省兰州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6-0960

国内刊号:62-1059/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第10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Zhejia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管单位:浙江省林业厅

主办单位: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林学会;浙江省林业科技情报中心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浙江省杭州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1-3776

国内刊号:33-1112/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2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山苍子,种子,播种,育苗

 

山苍子(Litsea cubeba) 别名山鸡椒、木姜子,樟科木姜子属落叶小乔木[1-2],产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是我国主要经济和香料树种之一。花、叶、果肉可蒸提山苍子油,油内含柠檬醛约70%,是制造紫罗兰酮系列香料的重要原料,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农药、洗涤及化妆品等;种子含油率38.43%,是化工、轻工、环保和生物质能源等产业的重要原料。开发利用山苍子资源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山苍子喜光或稍耐荫,浅根性,适应性广,耐瘠薄,多生于向阳山地的灌丛、疏林、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酸性土壤;生长快,结实期早,投资期短,是较理想的经济与生态兼优的造林绿化树种。但山苍子的种子休眠期长,未经处理的种子发芽极为迟缓,播种后需50d左右才有个别萌发播种,发芽持续时间很长,可达2a之久,人工培育苗木困难,原料林人工营造受到了限制,山苍子还处在利用天然资源为主的阶段,将乐县提出大力发展山苍子,计划营建十万亩的山苍子香料林基地,规模化培育山苍子状苗是当务之急,为此进行了山苍子不同种子育苗试验,以期为大面积培育山苍子优质苗木提供科学依据。

1.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将乐县林业总公司苗圃基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长冬短,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8.7°,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温度-6.9°,日平均气温大于10℃的积温5388~5659℃,年平均降水量为1568㎜,平均年无霜期的295d,平均湿度82%,平均年蒸发量1374.1㎜。苗圃地为山边农田,交通方便,土壤疏松肥沃,排灌容易,适宜培育各种苗木。

2.试验方法

2.1试验设计与处理

不同种子采用二因素简单对比试验[3],二因素为7月采的种子和9月采的种子,经过同样方法处理和沙藏后播种育苗,8次重复。

2.2育苗过程

2.2.1种子处理和贮藏 采后,堆放2-3d,去掉种皮,洗净凉干。经过处理后种子千籽重140-170g。然后将洗净的细沙用多菌灵消毒,细沙湿度10—15%杂志铺。混藏时,一层沙一层种子,上面用稻草盖好,并保持一定的湿度。每月翻堆一次,翻堆时把种子筛出,拾去发霉变质的种子,然后按上述相同方法进行分层贮藏。

2.2.2人工育苗 按常规做好苗床,于2009年2月25日播种,撒播,用常规方法管理苗木播种,4月2日开始发芽,到4月20日发芽结束。

2.3调查方法

在育苗试验中,每个试验区中设置调查样方,样方面积为一平方尺。2009年8月对当年春播种的苗木进行出苗率和生长情况调查,调查样方内的苗木株数和苗高。

3.试验结果与分析

3.1不同种子对苗木出苗的影响

表1不同种子苗木出苗数量(株/尺2)

 

处理/重复

1

2

3

4

5

6

7

8

平均

7月种子

8

8

7

6

9

5

5

7

6.9

9月种子

45

40

35

38

36

38

35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青林核桃,容器育苗,技术,发芽率

核桃是重要的坚果和木本油料果树,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是适合山区发展的优良生态经济树种。然而,核桃种子直播发芽率低、苗木生长不整齐、旱地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严重制约了核桃生产的发展。容器育苗造林是提高旱地造林成活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成活率一般达85%以上。通过对核桃容器播种育苗,培育优质壮苗,在干旱瘠薄山地造林,可提高苗木成活率,降低造林成本,提高核桃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青林’核桃是由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核桃课题组于2007年从普通核桃(JuglansregiaL.)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核桃新品种。由于‘青林’核桃种子量少,在大田条件下播种育苗种子发芽率低,约60%左右,且苗木生长不整齐,出苗期较长,限制了良种苗木繁育和推广。为此,2010年2月下旬开始在山东省林科院温室内进行了‘青林’核桃容器育苗试验研究,结果发现‘青林’核桃种子经过一定的催芽处理,播种1073粒种子,发芽905粒,发芽率84.3%,发芽率提高了20%左右。且苗木生长整齐,出苗期缩短,长势较旺,成活率达100%。具体育苗技术如下:

1育苗容器

育苗容器采用山东省林科院研制的无纺布平衡根系容器育苗营养杯,营养杯直径10厘米、高15厘米。培养基质为草炭土、珍珠岩、蛭石三种基质混合,配方体积比为30(草炭土):7(珍珠岩):3(蛭石)。另外根据基质重量加入1%复合肥,并用800倍多菌灵消毒。营养杯放入专用箱内,每箱装入24个营养杯,每排6个共4排。

2种子采集及贮藏

2.1采种

种子取自泰安市黄前镇邵家庄‘青林’核桃种子,母株树龄36年,生长健壮、树势旺盛、干形好、抗性强,无病虫害。2009年9月中旬,待青林核桃母株的果实充分成熟后进行采种。

2.2种子贮藏

先将采集后的核桃青果进行脱青皮处理、晾干,然后在常温下贮藏。

3种子处理

3.1种子分类

2010年2月24日,将1073粒种子进行处理。处理前对种子进行筛选及等级分类,根据种子大小、均匀度、表面整洁度等特点分为三类,对每类种子进行了单粒重、三径的测量。种子平均单粒重17.5克,平均横径1.32厘米,平均侧径1.34厘米,平均纵径1.36厘米。见表1。

表1种子分类统计

类别

数量(粒)

特性

单粒重(g)

横径(cm)

侧径(cm)

纵径(cm)

一类

690

较大、均匀、表面整洁

17.7

1.34

1.39

1.49

二类

308

略小、整洁、表面整洁

17.3

1.28

1.28

1.34

三类

75

大小不均、表面含有青皮

17.5

1.34

1.36

1.26

平均

17.5

1.32

1.34

1.36

第13篇

论文摘要 围绕黄连木育苗的前期准备、播种育苗、苗期管理等方面阐述了黄连木壮苗培育技术环节,同时提出黄连木高效示范林营造措施,最后就黄连木栽培中还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探索途径。

随着国际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重,我国政府从能源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及时提出大力开发生物能源的应对策略。国家林业局根据我国现已了解的树种资源筛选出包括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在内的几大能源树种,并已将规模化培育黄连木能源林列入“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与中石油、中粮集团和国家电网公司等合作,先后在冀、豫、皖、陕等省重点建设黄连木采种基地25万公顷,以满足未来能源之需。皇甫山林场作为项目承建的分支单位,目前已发展黄连木能源林43.33hm2,育苗0.8hm2,还计划利用低效林改造、迹地更新等再发展示范林66.67hm2,种植25万棵苗木,使黄连木基地逐步形成规模化。现将在黄连木壮苗培育和示范林营造的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壮苗培育

造林的物质基础是种苗,要营造高效丰产型经济林,首先必须把握好种苗培育关,用壮苗造林。

1.1前期准备

1.1.1改良土壤。我场苗圃土壤为下属系黄棕壤,属老苗圃,由于多年育苗,有机肥料得不到适当补充;加之不断施用农药和上方灌水,改变了部分土壤结构,特别是长年单一施用同一种化肥,造成土壤板结、肥力差,苗木生长不良。为此,育苗前通过增施有机质、沃土和绿肥等使土壤的理化性质达到改良。

1.1.2整地消毒。整地在头年冬季进行,三犁三耙,深度在20cm以上。春季育苗前筑床,宽1.5m,长10m,高15~30cm,床面中央稍隆起,以利排水。播种前14d左右可用2g/L的55%敌克松稀释液或用30g/L的硫酸亚铁喷洒床面,进行土壤消毒。

1.1.3施足基肥。培育壮苗以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迟效和速效肥料兼用,并注意氮、磷、钾的合理配用。施有机肥45kg/hm2、尿素、磷肥200~400kg/hm2或饼肥1 200kg/hm2,精细翻耕,使肥料与土壤均匀结合。也可在闲地上播种或在大苗行间间种绿肥,如紫云英、田菁、豌豆、肥田萝卜等。

1.2育苗管理

1.2.1播种育苗。选用纯度为90%~95%、发芽率50%~60%、千粒重85g以上的种子砂藏层积催芽100d,解除休眠后再进行消毒,将种子浸入0.3%~1.0%硫酸铜溶液中1~3h或0.5%高锰酸钾溶液中2h,取出密闭2h;然后用清水冲洗数次,阴干后播种。播种是在3月中旬至4月上中旬进行,尽量早播。早播发芽早,出苗齐,生长期长,生长量大,炎热到来前苗木抗热、抗旱、抗病虫害能力强,减少管理难度。播种采用条播,行距20cm,沟深3cm,用种量为150~225kg/hm2,播前灌足底水,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厚度为黄连木种子直径的2~3倍,轻轻压实,上盖地膜或稻草、芦苇、木屑等,覆盖后要用竹片、树枝或草绳等压住覆盖物,以免大风刮跑覆盖物。当种子大部分发芽时,于傍晚或阴天1次或分次揭去盖草。揭草要及时,以免幼苗弯曲,苗脚过高,生长纤弱,造成损失。

1.2.2苗期管理。一般当气温10~14℃,地温9~13℃,20~25d开始出苗。随着苗木生长,相互拥挤现象凸显,当苗高5~6cm时,进行第1次间苗,去弱留强,去密留稀,以后再间苗1~2次,在苗高15~20cm时定苗,保留株数22.5~30.0万株/hm2。同时根据幼苗的生长状况追施肥料,生长期以氮磷肥为主,速生期以氮肥为主。苗高5~8cm时,施尿素、磷酸二铵450~600kg/hm2(比例2∶1);苗高15~20cm时,施同样肥料750~900kg/hm2。8月下旬至9月下旬进入生长后期,苗高生长停止后,根系还要继续生长10d左右,控制肥水,促进苗木木质化,以利安全越冬。

2示范林营造

选择土壤较好的坡地,根据立地条件选用不同整地方式,挖穴以直径50cm、深40cm为宜,用一至二年生壮苗在冬季落叶后至翌春芽叶开放前栽植。初期可栽植2 250~3 000株/hm2,最终可定植1 665株/hm2左右。黄连木属深根性树种,栽植时要用ABT生根粉处理,浇透水,培好土。为保持水土,坡地栽植建议采用三角形配置。为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增强对风雪、低温、干旱、火灾和病虫害等的防护能力,促进速生丰产,可营造混交林。我场近年栽植“国外松+榉树+黄连木”混交林35.53hm2,目前长势良好。

造林后至结实,抚育管理主要以松土、除草、追肥为主。一般在4~5月、7~8月进行,每年2~3次,结合追肥,铲除苗木周围50~80cm内的杂草并及时松土,在苗木上坡方向开月牙状10cm深的沟,每株追施化肥0.3kg,并定期浇水。造林后头几年林木尚未郁蔽前,在条件适合的地方可在幼林行间间种豆科作物和其他矮杆作物,既充分利用地力,增加副业收入;又在间种管理作物的同时,抚育了幼林,促进生长,节省了劳力。

3病虫害防治

黄连木虫害多,病害少,主要虫害有种子小蜂和木橑尺蠖。种子小蜂在成虫羽化期施放敌敌畏插管烟剂7.5~15.0 kg/hm2,放烟2~3次,每次间隔5~7d,或在5月下旬和6月上中旬各喷1次0.3%久效磷或0.125%的甲胺磷溶液,全树上下均匀喷布,喷药间隔时间10~l5d;种子采集后,常温下在种子库内用3~5片/m3磷化铝熏蒸密闭处理3d。木橑尺蠖1年发生1代,6月羽化,7月上中旬幼虫开始危害。晚秋或早春在树木附近挖蛹或摇晃树干振落幼虫捕杀;幼虫3龄前可喷杀螟硫磷或亚胺硫磷或除虫菊酯类农药防治;羽化后喷200~300倍液25%滴滴涕乳剂药杀,还可用赤眼蜂、养鸡等生物防治方法加以除治。

4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在黄连木示范林栽培中,我们虽已积累了一点经验,但还存在着诸如:黄连木丰产栽培技术不够成熟,研究较少;黄连木属雌雄异株,苗期无法辨认性别,在示范林培育中无法进行雌雄合理配比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聂磊.关于发展和建设广东省生物柴油产业的思考与建议[J].广东林业科技,2007(4):52-56.

第14篇

论文摘要:我国林业产业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去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860亿元;松香年产44万吨,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出口家具13亿件,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经济林产品年产量也已达7000多万吨。林业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统计,中国目前林业产业的发展每年可解决4500多万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大约占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37.5%。在南方集体林区158个林业重点县,农民收入的40%以上来自于林业产业。但是和国外林业相比,我国林业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多方面的劣势,优势与劣势并存。所以我们还要重视营林建设,本文同时提出了一些整地、造林的方法,把我国林业溶入了国际林业体系中,与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广泛。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学会运用整地、造林的方法,尽快使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

1我国林业资源发展的现状

1.1森林资源发展空间大

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万hm2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WTO后冲击的重点虽然是林产工业,但竞争的焦点却在于林业产品,而林产品的关键原料在于森林资源。

1.2竹资源丰富我国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类栽培和加工利用最为悠久的国家。其竹林面积达700万hm2,约占世界竹林面积的1/3、用材竹林总蓄积量约9700万t。竹材和竹制品,无论在品种还是在产量方面,在世界上我国均为首位。竹林中的竹笋和竹荪是天然保健食品,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资源。

1.3盛产松香和林副特产品我国松香每年产量在40万t左右,居世界首位。除供应国内市场外,也是大宗出口商品。我国脂松香在国际市场上有很高的声誉,占据重要地位。近几年出口量均在20万t左右,年创汇均在1亿美元以上。我国芳香油年产量2~3万t,其中桉树芳香油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

我国林副特产品资源丰富,其中不少是名特优产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信誉,具有较强劲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基本垄断了港澳市场,在东南亚、日本、德国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

1.4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对林产品市场的需求十分旺盛。由于近年来我国在建筑业、室内装饰、家具等方面以及对纸产品的需求增加迅速,其木材、人造板、纸产品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这就为我国林产工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1.5森林资源存量小、质量低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其特点是存量小、分布不均、森林质量下降、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水平低,林木生长量不高。

2、整地、造林的一些程序、方法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2.1造林地的清理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

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2.2整地方式和方法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

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2.3造林方法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又称原生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来,有些地区发展营养器苗造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15篇

关键词:绿化苗木,现状,规模,结构,多元化

 

绿化苗木是绿化国土、美化环境、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城市环境质量逐渐恶化,城市绿化的任务和目标也更加艰巨。近年来各地在城市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快速推进的同时,也促进了绿化种苗产业的迅猛发展,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城市绿化苗木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包括区域规划、生产规模以及经营体制等方面。下面我就我国城市绿化苗木的发展现状及建议作一分析。

1. 当前我国城市绿化苗木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膨胀,结构调整不够合理。

苗木发展是城市绿化发展的物质基础,种苗生产是城市绿化的首要工作。免费论文参考网。

我国绿化苗木业培植起步在80年代初,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超常规发展,刺激、拉动了城市苗木产业的迅速膨胀。苗木产业之所以发展快,首先得益于国家各级政府重视园林生态和城市环境建设。国家投入园林城市建设的资金多,种苗价格看好,调动了老百姓育苗的巨大积极性;第二,新品种、优良品种、速生苗木的诱导作用大。苗木新品种层出不穷,促进了苗木产量的升华、生产效率的提高,苗木生产更具有时效性、**性。

概括的看,规模不断扩大,总体结构也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导致了其中苗木发展结构的不合理性出现。现在全国苗木生产面积已具有较大规模,城市苗木存圃量大的惊人。特别是一、二年生的小规格苗木占总面积的近1/2,这些小苗木不仅在短时间内不能出圃,还要移植、扩繁到3倍以上的土地面积上。由于新品种的增加,苗木培育技术的提高,苗木生长迅速、产量增加很快,大约用三、五年的时间,常用的大规格苗木将基本供应充足,因此不应再继续扩大种植面积。

1.2 非公有制苗木经营发展逐渐成为苗木产业的主力,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同时也导致了生产标准的粗放和参差不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绿化种苗业的生产经营主体也正在发生变化。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非公有制苗圃发展迅速,除了农户转向苗木生产经营的增多之外,其它行业、非农业人士加入种苗行列,从事苗木生产的已不计其数。根据国家林业局林木育苗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在绿化苗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个体苗圃的比例由1998年的45.5%提高到2001年的53.7%。由于大量的民间资本进入绿化种苗产业,极大地推动了绿化种苗产业的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同时由于多元经营主体的参与,他们对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不甚了解,只注重信息的获得和品种的选择,而不能因地制宜的发展苗木,同时,全国苗木生产还没制定出统一、规范、适用的质量标准,也给不良经营者投机、钻营留下了契机。由于统一的苗木产销标准没有出台,在苗木生产、经营中,无法按照需要单位对苗木规格、质量的要求制订生产、管理计划。这些都相对制约了城市绿化苗木业的和谐发展。

1.3城市绿化苗木呈现区域化生产、集约**营态势, 同时也导致了品种的大同小异及新品种的相对匮乏。

近年来,绿化苗木发展区域特征明显,产品结构地区差异较大。根据2001有关统计资料,观赏苗木生产面积较大的省份为江苏,浙江、河南、河北、广东和山东。因各地气候、资源和区位市场条件的差异,各地品种结构存在很大的区别。河北、山东和河南等长江以北省份的育苗面积中,杨、柳苗木的比例要占绝大多数,如山东占70%,河北杨柳苗木面积达20多万亩;南方省份树种品种相对丰富,城市绿化和四旁植树用比例较高,如江浙地区城市绿化和四旁植树苗木达90%以上。

由于这种区域化经营的制约,同时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人家种啥,我种啥”、“什么赚钱我种什么”,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免费论文参考网。首先,新品种热一阵风。两年前,杨树新品种热,家家户户育杨树苗。杨树苗过剩之后,又出现了金丝垂柳热、黄金槐热、美国红栌热等象闪电一样,新的品种一眨眼过去。其次,常规苗木随风倒。近两年法桐、白蜡大规格苗木由于需求量较大,于是人们都不约而同的发展法桐、绒毛白蜡。导致了新品种的匮乏,品种结构大同小异。

2. 我国城市绿化苗木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近几年来,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动了绿化苗木生产的发展。苗木业在我国已成为具有巨大潜力的朝阳产业。在大张旗鼓发展这一行业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按照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绿化发展的特点,注意好以下几个方面:

2.1 遵循市场供求规律,按照规模适度、产品适销、结构合理的要求,调整区域布局和种植结构。免费论文参考网。要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国内外市场的开拓要坚持以公司和个体、私营企业为运销主体的原则,在大胆走出去的同时,要积极探索现有苗木营销企业和国外公司合作开辟市场的新路子。鼓励国内外公司、私营企业、个体运销户到我省从事绿化苗木交易。总之,要多渠道、多种方式大力开拓苗木市场。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先找目标市场,再投入种植;另外,苗圃之间最好分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种苗,养中大型树;再就是整合业内外资源,变以产促销为以销定产,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营销平台和物流体系;同时要发挥协会作用,对苗木种类结构和树木大小发展面积要科学,避免发展面积过大、产品严重重叠的恶果。

2.2 要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使其尽快成长为城市园林苗木供应的主力军。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注重苗木产业龙头企业和育苗大户的培育。要在现有林木种苗企业和国有苗圃中,选择一批有一定规模的骨干企业给予重点扶持。鼓励其创立品牌、培养核心竞争力,引导其引进、试验、开发科技含量高的苗木繁育新技术和绿化苗木新品种,注重降低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使其逐步成为产、供、销一条龙的经济效益好、知名度高、有发展后劲、辐射能力强、能够带动苗木产业发展的苗木培育龙头企业。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发展苗木产业的引导,积极为企业和农户牵线搭桥,帮助、鼓励育苗户采用公司加农户或村民联合体等经营形式,吸引各种投资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积极发展苗木产业。要按照生态、优质、高效的原则,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和育苗大户,使苗木产业走上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道路,着力挖掘绿化苗木产业的经济潜力,不断开拓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2.3 加强各级林业机关机构职能建设,增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苗木育植标准和水平。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大力推进苗木生产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促进非公有制苗木业的发展。要增进苗木种植企业、农户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培育社会中介机构,加快建立各级苗木协会组织,使其在规范行业行为、开展行业服务、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方面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功能,成为沟通政府与企业、农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各级林业技术推广机构要组织林业技术人员,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到田间地头指导等多种形式,及时为苗木生产者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梦欣园林绿地设计[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王意达城市绿化苗木的选择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3

[3]李立 绿化苗木发展的喜与忧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4]辛可议城市绿化的现状模式 上海交大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