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交礼仪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生活中,社交礼仪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掌握良好的社交礼仪知识是我们走向成功必要的铺路石。
先来谈谈个人礼仪吧。
一、修饰与衣着
修饰是指女士穿戴不要太华丽了,太耀眼了,如果这样去面试,我想机会就已经了了无几了。因为你是来工作的,要庄重,不要给人一种浮的感觉。我觉得不化妆也不太好,最起码要化些淡妆,这也是对别人尊重的一种做法。想想看打扮的整整洁洁是不是让别人看上去很舒服呀!你想如果一个老农民和一个西装革履的人,找你谈判,你是不是要选择那个西装革履的人呀!
当面试时,有的人说:"面试时,不就是到那天从里到外都换上新衣服,穿的整整齐齐的,然后到发廊整理一下头型吗?"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一、会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提前准备了,有的时候连刚打上去的发胶还在头上呢,一看就知道你是刚从发廊里出来的。二、由于刚穿上新衣服,一切都是新的,你会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你最好要提前一、两天就穿上,适应一下。也就是面试前要提前一、两天做好准备。
面试时要多带几份简历,因为你交到面试官那的已经订成厚厚的一打了。他要看你的简历还要翻找一下才能找到,这时你就要拿出你已提前多准备的简历给他,他会觉得的很舒服的。当面试完后要给面试官写感谢信,虽然现在有许多人一般都不写,但这是礼仪,我还是希望大家写,你想别人都不写,你写了是不是会引起注意呀。在面试或会议时要带上比较精致皮面的笔记本,还有好的笔,不要随便找一个本或笔。
面试时要提前半小时去,先与他们的总台人熟悉一下,总台是个很关键的人物,多打听一下有关将要面试你的上级的消息。如称呼等。有一次一位王女士,接了一个电话说:你好,我是xx公司的王浩,请你明天九点到我们公司来接授面试。第二天,他八点半就到了,和总台服务员聊了一会,服务员打了一个电话,说"王总,王小姐到了",这时她才知道,原来给她打电话的就是王总呀!在这之前她还把这个人当成小人物呢?因为一般打电话通知的都是小人物或员工做的事。所以她进去面试时,说了你好!王总。你想想假如她说,你好,王浩!王总会怎么个想法,"王总"叫了几年了,都已经叫习惯了,突然叫他王浩,他能够习惯吗?
二、自我介绍。
应筹式:在不太重要的场合。如在火车上等场合只要说出叫什么名字就可以了,不必报上职务等。
工作式:你好,我是xx公司的xx经理。
交流式:你好,我是xx,请多多关照,或送上名片。比较随便。
礼仪式:如:开学仪式,升旗仪式等等。比较庄严。
三、眼神
时间:与别人谈话30分钟时,如果只有10分钟以内对方是看着你的,说明他在轻视你。如果10分钟至20分钟之间,说明他对你是友好的。20分钟至30分钟说明两种情况:一、重视。二、敌视。也就是与别人谈话时眼睛要注视谈话时间的2/3。
部位:额头上,属于公务型注视。不太重要的事情和时间也不太长的情况下。
眼睛上,属于关注型注视。
睛睛至唇部,属于社交型注视。
眼睛到胸部,属于亲密型注视。
角度:平视,表示平等。斜视,表示失礼。
俯视:从上往下看,轻视别人。
四、面容
有的时候皱眼眉,表示不奈。撅着嘴表示生气。"噢"?表示惊呀!
五、笑容
要学会微笑。微笑很重要,谁喜欢天天面对着冷冰冰一点笑容的人呀。像储蓄所、银行的职员,当你去取钱时,他们是不是很冷冰冰的,一点笑容也没有。像别人欠他们什么似的,感觉不太好吧,其实那是他们的职业病,已经习惯了。下面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以前有一家公司让他们的员工去拿一份重要的材料,结果去的都被骂了回来。老板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李,小李很愁呀!但这份材料不拿还不行,结果还是去了。到那时,只见那位科长还在破口大骂呢?这时小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微笑、微笑还是微笑,嘴里说着:"噢?这样呀?是吗?",只是点着头微笑着。后来,那个吴科长骂了一阵子的时候,小李说:"吴科长,你很会善于表达你内心里的愤怒呀!"。后来,吴科长看了看小李说:"嗯!这小伙子不错!我也不为难你了,你就拿回去吧!",就这样别人没有拿到的,他却拿到了。
六、需要避免的身体语言。
当与别人谈话时不要双手交叉,身体晃动,一会倾向左边,一会倾向右边,或是摸摸头发、耳朵、鼻子给人以你不耐烦的感觉。一边说话一边在玩笔,有的人特别喜欢转笔,好像在炫耀,你看我转的多酷呀!也不要拿那个笔来回的按。虽然与同辈之间还算说的过去吧,但是跟长辈谈话时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
下面我们来说说拜访的基本礼仪
中华民族大都热情好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来客,不管是预约好的,还首先是拜访做客的基本礼仪。
首先要注意衣着整洁。纽扣一定要扣好,手要清洁,指甲要剪短,胡须应修剪好。
和人交谈,要端庄和蔼,彬彬有礼。双方不可靠得太近,谈话声音不可太高;坐时忌跷“二郎腿”,更不能抖腿部;谈话要专注,忌在大庭广众面前耳语。初次交谈切忌打听对方的收入、家产、年龄和婚姻;异性之间交谈时眼睛不能老是盯着对方;在路上与妇女交谈应当边走边谈,不能停下站着说话;与妇女同座时不要吸烟;同相识的妇女打招呼,男方应起立,女的可以坐着回答。
到人家家里做客,要先脱帽而后入室。雨天走访,雨具应放在室外,不可穿雨衣入室。夫妻同到人家做客,告别时应当由妻子先起身告辞。
出行坐车,要让客人坐在驾驶座旁边的位置上,以此为上座。走在街上不可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不可乱扔东西与随地吐痰。
到餐馆就餐,如果与别人同桌,须征得先到客人的同意后方可入座,否则,会被视为粗鲁。在美国的餐馆,若用餐巾擦拭刀叉、盘子,服务员会马上换一套餐具,在服务员看来,顾客擦拭餐具是被认为餐具不干净。
男女同行,男的应走在外侧,即靠车行道一边,使女的多一分安全感;开始行走时应让女士先行。
出入商店等公共场所,男士应该为女士开门;年轻的应该为老年人开门。乘车坐船,男士应向女士让座;男女同座不要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
另外,还需要注意一些小动作。如翘拇指,在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表示称赞、了不起、第一的意思,而在美国、法国表示拦路搭车;伸食指和中指,在我国表示第二或数目字“2”,在英国则有两种含义,当做这一手势时,手掌朝着对方,表示胜利,若手背朝着对方,则表示侮辱;单伸食指在我国表示数字“1”,还用于提请注意,而在美国表示请对方稍等,在澳大利亚则表示“请再来一杯啤酒”。
在我国,食指作弯钩状表示“9”,在日本表示小偷;在泰国、菲律宾表示门匙、上锁;印度尼西亚表示心肠坏、吝啬;在新加坡是死亡的表示、还表示拳击比赛中的击倒。
拇指与食指在我国表示“O”,中指、无名指、小指翘伸直表示“3”。这两个手势合在一起,日本、韩国、缅甸是表示金钱;美国则表示同意、了不起、顺利;印度尼西亚表示什么也干不成和干不了;突尼斯用来表示傻瓜、无用。
1、见面握手时,忌形成十字交叉形,即当他人两手相握时,不能在其上下方再伸手,更不能依在门槛和隔门握手。
2.俄罗斯有"左主凶,右主吉"的传统说法,因此,切忌伸左手给对方,无论是握手还是递还物品。
3.遇老者、妇女、上级时不应主动伸手,要等待对方。脸要保持微笑,若脸冷若冰霜,没有表情,则对方视为冷淡的表现。
4.称呼女性时,切莫用"太太"一词,这将引起对方的不快。有职衔称职衔,或给对方介绍的机会,侍机行事。
5.忌用手指指点点,不论在任何场合都是如此,俄罗斯人认为这是对人的莫大污辱。在人面前,不能将手握成拳头,大姆指在食指和中指间伸出,俄语中称此手势为"古基什",是蔑视嘲笑的粗鲁行为。而美国人常用的手势--用大姆指和食指接触成"O"形,其他三指伸直(OK),在俄罗斯则是非礼的表示。
6.交往中切忌用肩膀相互碰撞,这种行为一般只发生在挚交朋友之间,否则,身体碰撞是极为失礼的行为。
7.避免交谈中使用"你应该"一词,俄罗斯人向来尊重个人意见,反感别人来发号施令于已。
8.不能说"你发福了"之类的话。朋友久别重逢,寒暄问候时,切不可论胖谈瘦。俄罗斯人觉得这是在形容其臃肿、丑陋。
9.打招呼忌问:"你去哪儿?"这不是客套的问候,对俄罗斯人来说,这是在打听别人的隐私。
10.让烟不能给单支,要递上整盒。点烟时忌讳划一根火柴或用打火机给三个人同时点火,不能将别人的烟拿来对吸。
11.男女在社交场合,临别时,男人要为妇女穿大衣、拉开门,要让妇女先行,不能自己开门拂袖而去。
12.送礼不得送两样物品--刀和手绢。在俄罗斯、刀意味着交情断绝或彼此将发生打架、争执;手绢则象征着离别。
13.不要在渴酒时劝酒或蓄意灌酒。俄罗斯人十分贪杯,酒鬼遭人蔑视,故意引别人喝醉,则令人憎恨、厌恶。
论文摘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利用信息化条件下的网络资源进行医学伦理学的教学设计,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兼顾学生能力、态度及品质的培养。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经过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布鲁纳的发展心理学和维果茨基的语言习得理论、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等理论的发展,对传统认识论的反思和批判越来越深刻。建构主义反对机械的认知学习观,不满足于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内化为个体的认知结构的途径探讨,而是更强调认识的建构性原则。这些思想对课程教学改革产生了长久而深远的影响。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不简单是信息从外到内的输人过程,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通过双向的反复的相互作用过程,使新旧知识得以联系和融合、新知识得以增长的过程。换句话说,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学习者依赖他们各自脑中储存的知识,通过自己拥有的背景知识及情感因素,积极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并进而对新知识做出合理的解释过程。因此,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的相关原有经验,促进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从而使新知识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生长”起来。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课堂实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过程的教学的辅导者、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讲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式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2.1精心分析教学目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为医学生提供相关的教学情境等条件,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并以此知识经验为基础,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以发展性评价强化学习的主动意识,以利于他们能够自主地建构起良好的认知结构。其教学模式主要有探究式、问题式、情境式、参与式教学模式等。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时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整合医学伦理学的课程知识结构,没注重建立学习情境,精心编选案例和设计问题,建立起科学的学习评价体系。
2.2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
有了先进的教学理念,还要有先进的教学手段。情境化教学的实现有利于深化学习意境,培养起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能力。可是,要想达到此目标,还得依靠一定的教学手段。情境的创设主要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实现。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融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录像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其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等特点,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克服了板书花费时间长、讲解内容少、枯燥乏味等局限,利用其层次清晰明燎、结构严谨、容量大、视听结合等特点展现知识点,将一些抽象的知识讲解直观化、动态化,深人浅出地表述授课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化乏味为有味,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思维。尤其是以视频录像表现出来的案例,真实再现了疾病诊治的全过程,角色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对医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有助于医学生了解医患冲突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多媒体教学手段一方面进行情境创设,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教学的交互性,其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不同感官的共同参与,既重视智力因素中的认知因素,也重视非智力因素中的情感因素。所以,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为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创造客观的便利条件。
2.3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资源
在自主学习设计时要注意体现以医学生为主体的中心思想,以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拓展医学生的学习空间,注重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突出学生的自主建构,我们建立了一个医学伦理学教学网站。这样,学生利用医学伦理学教学网站资源就可以进人自主学习状态。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搜索、获取自己与学习主题相关的网络资源,继续学习有关内容,让医学生发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主动建构自己完整的认知体系和观念体系。
要明确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的作用。比如我们选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视频案例,并用其创设情境,这是为了设计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讨论,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始。提出问题,是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的核心和重点。建构主义学习是基于问题驱动的学习,要求以问题为核心来驱动学习。学生每看完一段录像案例,教师就要从中提炼出相关的医学伦理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这里首要的是根据教学目标,细化分解出许多具体的小问题。比如在讲医患关系时,我们通过案例提炼出诸如此类的问题,如什么是医患关系?它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医患关系的非技术方面是医患关系的主要方面?如何构建起以病人为中心的医患关系?“医生给病人看病,可是为什么有时病人非但不感激,反而恶言相对,甚至拳脚相加?为什么有时病人病治愈了对医务人员反倒是满肚子的怨言?”等等。这里所提炼的问题是真实情境下的问题,因此,这会比单纯就问题来讲问题效果要好些。在涉及问题时,还要把握一些原则。比如设计出的问题要与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相当,难度要适中;问题要有意义,且是真实情景下的问题;问题要隐含所要传授的知识;问题要有一定的复杂性与歧义性;问题要有开放性。同时,要避免问题设计出现“滥、多、杂”的情况。问题要精要管用,既要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开展,也要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4设计有利于开展分组讨论的协作学习环境
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首先,把授课班级分成不同小组,通过课堂现场抽签让这些小组分组扮演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医院管理者、医学伦理学专家等角色。这些小组在获得相应的任务后,就可以结合我们的学习型网站来获取相应资源(理论参考、案例、图片等),并最终制作成课件。为了保证课件制作得成功,要根据组员的特色进行组员内部的分工,有的制作课件,有的收集图片,有的编辑文字资料,有的作理论的剖析和推敲等。所以在分配小组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注意组员的搭配。课件制作出来以后,就要由各小组选出一名形象好、口才佳的同学进行讨论结果的汇报。在这样的讨论过程中,既有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E-mail,论坛教师对学生进行讲评、点拨和辅导),也有小组内部成员的互动,更有小组之间的互动。建构主义不仅注重发挥个体的主动性,提倡一种更加主动的学习,强调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而非被动的过程,而且突出了个体的差异性。因为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对每个个体来说,这种开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在自主学习阶段,每个学生总是从自身的知识经验出发来建构新知识,而学生的知识背景千差万别,也就是说,医学生的知识生成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所以小组讨论必然引发不同观点的交锋和碰撞。通过这样的交流可以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从广度上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从深度上加深知识的内涵,对知识的理解更加丰富、全面、深刻,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最后,由教师讲解,讲解时要把重点放在学生观点分歧处。由于小组之间的学习能力不可能是一致的,对于学习进展慢的小组,教师还要附带着提出一些带有启示性的后续问题,让他们继续展开讨论。同时,要告诉学生各种媒体在解决各种问题时所起的作用,
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以便于学生以后解决类似问题提供正确的范例。这些讨论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精神,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愿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参与能力,有利于营造宽松、轻松、温馨、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和教学局面,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际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2.5突出发展性评价在学习效果评价中的地位
发展性评价适应了当前评价发展的需要,是建构主义理论在学习效果评价领域的应用,其科学性集中体现在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多元评价、质性评价等方面。为此,我们首先确立起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这主要包括4个方面,即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是否达到知识意义建构的要求,能否解决现实的医学伦理问题等。医学伦理学是一门考查课,所以我们把对学习的要求分为4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进行质性评价。与此同时,还要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把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社会评价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打分。首先让每一个学生结合自己在小组中的表现自我评价打分,然后进行同伴互评,再者是老师结合学生的表现、问题解决的状况、能力培养的差异等进行打分,最后是社会评价打分。把这4种分相加,取一个平均数,这就是该名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由于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这种评价不需要另外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不仅注重结果,而且注重过程;不仅关注智力因素,而且关注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随时处于其他人的观察和记录状态下,因而学生在课堂中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的可能性比较小。由于这种评价突出了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会对自身进行客观的评估,以避免自我评价与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社会评价等结果出人比较大。由于这种评价鼓励被评者主动参与评价,因而会激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自我表现,同时又不会感到有太大的学习压力。由于这种评价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因而评价出的综合分比较能客观反映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发展性评价的应用具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彰显学生的创新人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建构知识经验过程的开展。
2.6在练习和实践中提高学习能力
在每一个专题学习完后,还要为学生设计出有一定针对性的课后练习材料。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原理等的理解。学生在实践中会遇到医学热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对这些问题分门别类地进行研讨,畅所欲言,达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效果。这种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实践主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会自觉意识到自身知识存量的不足,增强求知的欲望,另一方面在运用理论来剖析现实问题时,也会检验自身的学习效果,自觉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学生不再把占有知识的多寡作为最高的学习目的,而是着眼于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
一般艺术生在入学第一年会学习设计基础或三大构成等课程,由于他们有一定的手绘基础,可以很轻松地把设计基础的理论知识通过手绘视觉化。所以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在上设计课时常用的教学手法是讲授设计的方法和形式等理论知识,学生根据理论,使用画笔和颜料绘制出设计画面。设计软件课程一般开设在设计理论课程之后,有些本科院校甚至不开设软件课程,全由学生自主学习。因此,艺术生的设计作业形式感较好,画面较美观,而且因为省略软件课程的教学,大大增加了设计课程的教学课时,学校往往开设多门设计课程,教师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设计课程进行系统讲授。而对于没有接受过美术教育的非术科学生,这种教学方法往往行不通。非术科生没有绘画基础,难以把设计的理论转化为视觉的形式,所以,即便教师把设计课程讲授得十分详尽,也无法和学生产生共鸣,学生更无法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如果在入学第一学期给学生开设一门绘画基础课,可行性也不高。首先,美术能力不是一年半载可以提升的,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高强度训练,对高职非艺术设计生采取这种训练不切合实际;其次,由于学生是非艺术专业,如果把大量时间用在对美术基础的训练上,势必会耽误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合适这类学生呢?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的普及给设计带来了无法想象的冲击。原先用画笔描绘或用其他特殊技法完成的效果图,现在只需用一台硬件配置较好的电脑和AutoCAD、Photoshop、3DStudio等优秀制图软件相配合,便可使制图所花费的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并且图样美观、准确。电脑使往常占用教学4/5课时的技法训练锐减至少于1/10,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考虑设计的细节问题,这对设计及其教育体系是革命性的冲击。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快速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而学生是难以在一两个月的时间内熟练掌握设计软件的操作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不得不放弃培养学生的美术基础,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上。这正好和术科生的培养方式相反。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是,学生虽然有很强的软件操作能力,很多学生也有很好的创意,但是设计出来的作品美观度较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课程设计上可以把一门软件技术课程和一门设计课程合并教学,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符合高职的办学宗旨。目前确实有很多教材也是这样编辑,一些教师在教学上也是把软件技术和实际的设计应用相结合。但是不管是教材也好,上课也好,多半以软件技术为主、设计案例为辅。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学生学会了软件技术,也能根据教师的案例做出设计作品,但是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出现这样的问题,是由于教材和教师都没有设计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缺乏设计的理论支撑,只懂得依葫芦画瓢,设计缺乏形式感,排版和构图都不符合审美原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先介绍设计的理论知识,这与美术专业学生的教学方式是一致的。然后,教师要把软件技术和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通过软件技术实践本节课的设计理论。软件技术是非美术生的手和笔,是能迅速训练出来的“手绘技能”。这样,设计课的教学就和美术专业教学同轨道了,能较好地保证学生设计的形式感和美观度。这样不仅能有效解决学生无法把设计理论视觉化的难题,也避免了同一节课设计理论知识太多,学生无法消化、应用的问题。因为设计的基础知识看似简单,却需要学生通过练习才能得以消化吸收。如,在造型元素点、线、面的教学中,教师把设计中的点、线、面含义和编排形式讲授给学生后,还要结合软件知识,帮助学生学习如何通过软件绘制各种不同造型的点、线、面,如何通过软件进行画面的编排。上面几个案例都涉及Photoshop软件中的滤镜的应用,便于把滤镜的知识点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尝试使用其他滤镜或工具,设计更多样化的点的造型。图2、3是学生本课的作业。当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教学的章节安排是以设计理论为基础的,软件依附于设计,从软件教学层面来讲,会导致软件技能教学比较散乱,不像单独讲授软件课程那么有条理。教师可以安排几个课时的时间,系统地把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知识模块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软件形成整体的把握和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提倡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软件弥补课堂的不足。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看,学生都比较喜欢自学一些易掌握的软件课程。这也是一些本科院校取消软件课程教学,学生依旧可以设计出高品质的设计作品的原因。
二、多门设计课程融合成一门课程
设计理论的课程涉及内容众多,包括版式设计、字体设计、海报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网页界面设计、书籍装帧、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每项内容在设计专业都可以开设一门独立的课程,艺术系的确也是如此分类教学的。但对于非艺术类学生则不可能开设那么多设计类课程,所以,学校经常统一开设一门综合的课程,如设计基础、平面设计等。对于本身设计基础知识就相对薄弱的学生,在学习融合了多门课程内容的某一课程时,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得当,其往往会产生倦怠感,教学会非常吃力。虽然理论知识是相通的,但是每种设计都有比较侧重的知识点,如,书籍设计虽然也会用到造型元素,但学生更多的是要掌握排版的知识;平面广告设计则更多地表现在创意基础上。所以,教师可以尝试把一种设计和一个知识要点绑定。笔者是这样实践的:造型要素和海报设计绑定,创意思维和广告设计绑定,排版和书籍设计绑定,基本型设计和标示设计绑定。这样做的优点是一门课程中所有的设计理论知识都有涉及,并且应用到各个不同的设计门类,适合非艺术生的教学。如,在教学安排上,教师先讲授造型要素的应用,让学生做一些海报作品,训练学生通过形式美法则编排版面的能力。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熟练掌握造型要素的应用方法,并对构成的形式法则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图4是这个环节中学生的设计作品。但是,学生在这个单元还没有进行图形创意训练,所以大多数学生的设计作品虽然有很强的形式感,但是创意性或主题性不明显,只有少数学生会把自己的理念和观点融入设计,所以需要进行图形创意训练。教师可以把图形创意训练和广告设计绑定,因为广告最看重创意的表达。教师可以先从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方法入手,让学生学会用创意的思维模式思考设计,然后训练学生创意的表达形式,让学生能把创意视觉化。如,构成图形主题思想的许多概念经常是虚的、看不见的,但可以通过与之对应的、看得见的形体相关联而构成虚实联想。如,作品《锁系列广告》,要体现产品安全、坚固的性能,安全和坚固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需要通过与之对应的事物或场景表达安全或坚固的品质;作品《耐克滑板鞋广告》则把轻盈(虚)和气球带动鞋子的场景(实)对应起来;《酒后勿驾车》和《闲》都是通过对图形进行同构得到的创意图形。在这个环节,学生的设计作品就不仅体现在形式上(对上一个环节的继承),还体现在设计作品的独到创意方面,作品的实用性和完整性更强。教师还可以把版面设计和书籍设计或网页设计绑定,因为书籍设计或网页设计所需要的素材最多,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编排的技巧,才能把资料有条不紊地编排在版面上。通过这种形式,教师可以轻易地把多门设计课程融合成一门课程,并且各种设计理论都有涉及。
三、结语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设计管理设计设计师
一、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20世纪以来,人们在探讨艺术设计教育时,不能跳过和忽略的就是“包豪斯”,它几乎成为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代名词。人们不断研究其带给艺术设计教育的广泛指导意义,表现在其本身的工作效果和教育成就,以及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等,而后者才是包豪斯能够取得如此大成就的核心和根本。
包豪斯体系强调的是:
1.设计应自由创造,反对模仿抄袭,墨守成规;
2.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3.强调各类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
4.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
5.将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钩。
如果说,现在的艺术设计教育和从业人员都达到了以上几点的要求,或许今天也就不需要来探讨这个问题。可以说,艺术设计教育相对落后于现代设计的实践。纵观国内的艺术设计行业,社会不满意,主要表现在艺术设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和适应市场需要的问题;业内不满意,最核心的表现就是没有基本可以成为指导思想的设计教育理论,教育的方向无法清晰透彻,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设计教学实践的需要。仅有二十几年历史的中国现代艺术设计,还没有建立一套自己满意、社会满意、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正因如此,各个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都存在着较大水平上的差异。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摸索,艺术设计教育有经验也有教训,这些都是我们艺术教育过程中宝贵的指导思想。
二、设计和设计师
何谓设计?它指的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设计还同时肩负着把制造产业与尖端的软件产业一同吸纳进创造磁场的重任。”①而设计师,则是从事设计这一职业的人的一个统称。
设计师,是特殊的族群,与设计师们的对话有时可显示出更宽广的胸怀,改善环境的渴望,打造更美好的世界,提高大众对艺术、设计的品位,去帮助或改变这个社会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时候,有些设计师们的世界是很“窄”的。
笔者认为这和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的弱点是一样的。有些知识分子大多缺乏一种大文化观,他们看问题多只是从专业的、局部的、个人的、地域的角度出发,这对于整件事情和整个层面来说,是相对狭隘的。而有些艺术设计师,将自己圈在一定的小文化背景里,其认识和境界或许就停留在较窄的层面。
设计师以及设计师的创作,应面向社会。对于社会,设计师应积极参与并有责任感,在文化意识上发生作用,并把个人和现实文化联系起来。相应来说,艺术设计教育教会学生一种思考艺术的能力,教他们对生活、对社会反应的敏感力、认知力、艺术表现力和责任感。推动的不是某一层面的技术载体,而是思想上的变化,这比教技法更重要。
三、设计和设计管理
管理需要设计,设计必须加以管理,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出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日本学者认为,日本产品之所以具有国际竞争力,是因为他们在设计的应用和行销上经常进行创新,其重要因素就是掌握“设计管理”,强调在设计部门中所进行的管理,以提高设计部门活动的效率化,将设计部门的业务体系化进行整理,以组织化、制度化进行管理。
设计管理,很多人对于这个词还是比较陌生的。1965年,英国皇家艺术协会(TheRoyalSocietyofArts,简称RSA)颁发“设计管理最高荣誉奖”。此奖目的在于借以“鼓励企业设计活动,经由广泛性、合理性、计划的步骤,使顾客、公司员工及相关人员对公司有整体品质的认同”②。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设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顾客、公司员工及相关人员对公司有整体品质的认同。设计管理的第一个定义,是由英国设计师MichaelFarry于1966年提出的,他认为:“设计管理是在界定设计问题、寻找合适的设计师,并且尽可能地使设计师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解决设计问题。”③他把设计管理视为解决设计问题的一项功能,侧重于设计管理的导向,而非管理的导向。不难看出,MichaelFarry是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提出定义的。
设计管理,从企业层面的理解指的是企业领导从企业经营角度,以企业理念和经营方针为依据,对设计活动进行组织与管理,是借鉴和利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设计本身进行管理,使设计更好地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设计管理,企业的设计管理,在目前看来还处于较初级的阶段,企业品牌形象CIS战略的运用,是最典型的设计管理的实例,也是目前企业运用的设计管理。
四、如何进行设计管理
在现代的企业行为中,不管是以设计为背景,还是以管理为背景去理解设计管理,其基本的内涵已渐渐走向统一。那么,设计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又该如何进行设计管理呢?相信这是很多人目前真正关心的,下面,笔者以多年的教学和从业经验谈一些理解。
第一,设计战略和策略管理。
设计战略和策略,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企业情况、市场情况、产品情况等)作出的针对设计工作的长期规划和方法策略,是对设计部门发展的规划,是设计的准则和方向性要求。它是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形象的总体性规划。企业必须要制定自己的设计战略,并加以良好、有效地管理。
第二,是设计目标的管理。
设计必须也应该有明确的目标。除战略性的目标要求外,企业的设计部门应根据企业的近期经营目标制定近期的设计目标,这一点很重要。前面在说到设计师们是一个特殊的族群,一般较为感性,在目标的设定、执行等方面最好能有强有力的管理,使之切实有效地完成既定目标。
第三,设计程序管理。
设计,是一个讲究创意、思想的工作,但并不表示设计就不需要流程。设计的流程管理,是为了对设计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确保设计的进度,以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目标和任务。
第四,设计作品的品质管理。
设计作品的品质管理,是使设计师的设计方案达到预期的目标,并在生产阶段达到设计所要求的质量。在设计的过程中发挥集思广益的作用,有利于设计质量的保证与提高。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集思广益”,即发挥集体的智慧,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这在设计管理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另一个环节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即设计成果转入生产以后的管理对确保设计的实现至关重要。在生产过程中,设计部门应当与生产部门密切合作,通过一定的方法对生产过程及最终产品实施监督,才能使设计的效果得到最完美的体现。
第五,知识产权的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产权的价值对企业经营有着特殊的意义。对设计工作者来说,首先要保证设计的创造性,避免出现模仿、类似甚至侵犯他人专利的现象。应有专人负责信息资料的收集工作,并在设计的某一阶段进行审查。设计完成后应及时申请专利,对设计专利权进行保护。
结语
设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软件、技术和管理”这一大背景下不断发生变化,设计管理的定义和影响也在发展过程中。作为一门新的研究领域、一种应对激烈竞争的最具潜力的工具,设计管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讨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在目前以及将来,对设计管理的探讨和发展应当被我们关注和重视。
注释:
①(日)荣久庵宪同等著,杨向东等译.不断扩展的设计.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第279页.
②刘瑞芬.设计程序与设计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第1页.
③刘和山等.设计管理.北京:国际工业出版社,2006.第10页.
参考文献:
[1]陈鸿俊编著.现代设计史.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2](日)荣久庵宪同等著,杨向东等译.不断扩展的设计.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陈屹,谢华编著.现代设计方法及其应用.北京:国际工业出版社.2004.
[4]刘和山等.设计管理.北京:国际工业出版社.2006.
[5]刘瑞芬著.设计程序与设计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一)艺术专业学生特点
FS独立学院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的独立学院。艺术系现有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四个本科专业和广告设计与制作一个专业,目前在校生1000余人,占全校总人数的10%左右,这批学生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艺术系的学生个性棱角分明。崇尚自由,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在日常的生活中强调自我,追求独立。但是在专业特点上这批学生思维活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特殊的专业特点造就这批学生自由散漫、不受约束的个性,学生自律性差、集体观念单薄、缺乏团队精神。同时学生整体文化素养不高,艺术专业学生的录取分数线普遍较低,整体基础知识薄弱,进入大学阶段的学习比较吃力。
(二)艺术专业课堂教学情况
独特的艺术个性,使得艺术专业的课堂效果非常糟糕。日常教学检查中存在普遍现象有:一是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到课率低,迟到早退现象严重;课堂上的学生普遍都是“低头族”,玩手机、看视频、看小说,就是不肯抬头看黑板听课;学生没有带课本的习惯。二是从教师方面看:教师对课堂的控制能力不够,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对于学生的各种违纪放任自流。这样一种教学现状使得艺术专业学生两极分化特别突出,也让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只关注优秀学生,而放弃不爱学习的学生,如此循环,艺术专业的学风只会越来越糟,学生学而不精、教师教而不严,最终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二、分析艺术专业课堂效果欠佳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FS独立学院的艺术专业在三本批次招生,例如,FS独立学院2013年艺术类本科文化分控制线200分,这批学生普遍高中阶段文化基础课偏弱,其中有一部分学生是以“曲线救国”的方式,中途转投艺术专业,以较低的分数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学生对课堂的学习兴趣不浓,以致出现上述种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情况。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1.专业教师队伍力量薄弱。
目前,FS独立学院艺术专业自有专职教师9人,这部分教师都是学院通过公开招聘,从各大高校优秀毕业生挑选的,具有硕士学历的优秀人才,但是这些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欠缺,对课堂的控制能力不强,在学生中间的威信力不够。
2.专业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FS独立学院艺术专业教师的教学热情足,任何新课都敢接,教师周学时平均达到了18节。繁重的日常教学,使得这些教师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做科研,自身的专业水平很难有所提高;另外,艺术专业的教学不同于其他专业,实践重于理论,而且这个实践是实实在在的案例教学,如果教师自身没有较好的案例储备,课堂教学很难开展。
3.排课时间特殊性。
艺术专业的特殊性使这个专业的排课不同于其他课程,一般都是4节、6节、8节的连排,而且大部分时间是安排在实验室上课,因此,艺术教师的课程相对集中,理论课占总课时的1/3,实验课占总课时的2/3,使得教师的课堂时间容易混过去。
4.辅导员教师在日常管理中也缺乏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艺术专业学生的独特性,使得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很难顺利开展,且辅导员与任课教师之间缺少沟通,相互推卸责任,久而久之,导致艺术专业的课堂教学质量直线下滑。
三、提高FS独立学院艺术专业学风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齐抓共管”落实学风建设
专职教师要合理地运用50%平时成绩的权利,严格考勤制度、课堂纪律,以此作为督促学生进课堂的手段;辅导员教师坚持多下课堂,督促学生的到课率;对于违反纪律学生的处罚与专职教师保持口径一直。专任教师与辅导员教师定期开展交流会,就学生课堂情况、学习状态等方面进行交流,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对有问题的学生单独做思想辅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二)专职教师通过专业优势引导学生对专业的学习热情
对艺术专业的学生的管理要换一种思维,要看到学生的优点,尊重学生的个性,专职教师可以利用带学生做作品,参加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能力一旦被认可,会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欲望,追求更高层次的成功。
(三)辅导员教师通过发挥学生干部、党员优势,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观
人人网,作为中国最早的校园SNS社区[1],其前身是红极一时的校内网。2005年12月,由清华大学和天津大学的几位大学生创办,经过多次改版,收购和融资,后于2006年10月经千橡互动集团收购收购,最后与该集团旗下5Q校园网合并,并正式命名为校内网,使用域名为:xiaonei.com。很快,校内网迅速成长为具有垄断地位的校园社区网,后将域名正式更改为renren.com,这一举措不仅使人人网成为了以大学生用户为主要使用人群的社交平台;同时由于“大学”阶段只是使用者的一个人生阶段,而社交网络的建立却可以伴随一生,因此,这一举措也使人人网发展成开放的、能够覆盖更广泛人群的、提供更大更准确信息的社交网络平台,最后,这一举措也让人人网上市成为可能,极大程度地鼓舞国内社交网站(SNS)的士气。在新媒体网络的繁荣中,人人网的发展过程无疑是引人关注、发人深省的。
一、人人网成功的原因
如今,众多SNS社区迅速崛起,人人网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家SNS社区网站,是值得分析和讨论的,这里总结出如下几点人人网成功的原因。
1.商机的准确把握。Facebook的发展给了人人网创始人很好的启示。Facebook诸多成功之处当中一项,是它为全美排名第一的照片分享网站,每天有850万张照片上传,这些照片又与使用者个人直接相关。难怪其成为“脸书”,也就是说,Facebook充分发掘了“个人”形象当中的商业价值。对于使用者来说,通过“脸”来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使用者自觉自愿将自身形象与商业利益结盟。人人网也是将社会网络价值的侧重点转移到个人身上。与个人背景相关的一切信息成为连接网络价值的接入口。比如真实姓名、毕业学校、专业、班级、校友、校友的校友等等。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普及,每一位社会人的身份当中都可能有过“学生”这个身份,而由学生—学校—校友建立起来的网络,与传统社会中基于血缘的家族网络、或基于地缘老乡网络在功能和效果上都有极其相似的地方。应当说这种基于教育的身份网络是当下中国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征。因此,这个身份网络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更确切的说,它的商业价值也就蕴涵其中。使用者可以在该网络中从通过寻找自己的同学和熟人开始,搭建自己的社交平台,把自己编织进这个“身份”带到网络中,这不仅给使用者带来机会,更给网站带来商机。
2.敢于突破,了解受众。Facebook是最早在国外兴起的此类社交平台,但是为什么在中国的市场中,人人网反而比Facebook更加深入人心呢。这就是源于千橡互动虽然照搬了Facebook,但是也根据中国人的需求使其本土化,让我们更容易接受。比如开心网,因为是全面照搬Facebook,其中有一点:所有用户都是经由邀请才能成为开心网中的一员,这虽然过滤了网络的复杂性,但是也造成了相对的封闭性,自然无法拥有较大的用户群,而人人网,敢于突破的就在于,鼓励填写真实的学校姓名,但是并不强迫,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用户的数量。自千像收购人人网以来,陈一舟一直专注人人网产品的推出和市场的推广行动,2009年,通过与日本方面的合作,陈一舟更是宣布将吸纳高中生及白领为校内的目标群体,这使得人人的发展之路得以拓宽,人人网的商业竞争力随之提高,领先其他几个SNS社区很大一段距离[2]。
3.口碑营销助其成功。口碑的概念源自传播学,后被市场营销广泛应用。蒋玉石认为口碑传播指的是“借助顾客与某企业、产品、品牌或服务发生关系时,将自己对某种产品或服务形成的口碑,通过顾客之间相互交流和传诵,传递给其他顾客的过程[3]。”在现实生活中,口碑是顾客判断和购买的重要判断依据,尤其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顾客的口碑和评价往往能够决定一个商家的生死。电子技术使产品不论口碑好坏都在以几何级的方式传播。在传统传播媒介为主导的时代,口碑营销最典型的特征是“通过非正式渠道进行传播,在顾客之间进行双向互动[3]”,而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时代,口碑传播的核心是网站抓住核心用户层,也就是内核圈的用户,让这个核心圈的用户成为网站“义务”的营销员和推广员。当内核圈数量到达一定程度时,会产生一个边界值,到了这个值时,网站使用人数将会呈爆炸式的增长,也就是引爆传播的临界点。那么引爆传播之后的传播效果就显而易见了,网站就是成功了。
从这样的思路来看一个网站的营销,核心就是第一批用户的发展。而这种发展,不仅仅是让用户来使用网站,更为重要的是使用户成为“活跃”用户和“有价值”的用户,也就是说能够承担“口碑传播”的用户。网站将这部分主动卷入的用户内化为网站的主人,抓住人,就抓住了人背后的社会网络价值和商业价值。在没有运用其他媒介的宣传条件下,人人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其忠实客户口口相传。社区的内聚力来源于忠实而且活跃的用户,而这种用户就是网站生存的核心和关键。
4.心理需求得以满足。大学生用户由于受教育水平的提升、眼界的开阔以及周围同学的相互影响,他们在大学期间会迅速形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需求:自身社会价值是否能够体现。在校园里,由于生活相对单纯,所学课本知识在教室、宿舍、食堂这几个地方里似乎没有太多展示的空间。学生的社会价值在校园这个现实生活里无法得到真正的体现,从而导致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群体不能得到社会从使用价值上的接纳。有了社交网络之后,人人网准确的将社会网络价值的侧重点转移到学生个体身上,每一个用户在该网络中通过寻找自己的个人价值,从而从心理层面或者从现实层面上推衍或建立起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为社会网络价值的提高作出贡献,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网络跟帖和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追踪讨论,大学生在建立自己网络平台的同时,可以获得一种参与社会的体验。通过此途径,身处校园的大学生们可以获得社会某个方面的认可,而这种认可,又诱使更多的学生用户通过口碑传播参与到这个网络平台的建构中,大学生的网络平台搭建和个人价值的体现之间就形成了良好互动。这也促进了大学生对于此类社交平台的追捧,从而为此类网站带来商业价值。
二、人人网的个性分析
1.客户群体的定位——高中生、大学生、白领。人人网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鼓励实名注册,鼓励使用真实照片,让大学生在网络上体验到真实生活可以被验证和信任的一面。使用者在注册的时候都会填写自己学校、专业的信息,并且可以添加自己认识或者想要认识的人为好友,人人网还根据局域提供给你你可能认识的同校的好友信息,这就确保持有真名的高校学生成为主要的注册用户。用户注册之后可以上传照片、更新日志、互相留言等,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也使大学生有一个相对大的交流平台。其中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人人网选择的新的两个目标群体高中生和白领,分别是大学生的“预备队”和“退役者”,这就使得其在吸纳用户时可以迅速补充和招募,原有用户也不至于由于身份变化而太快流失,这一点是人人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2.众多实用功能的开发。用户注册时需填写自己学校、专业的信息,并且可以添加自己认识或者想要认识的人为好友,人人网还根据局域提供你可能认识的同校的好友信息,使得网络沟通更加简便,并且也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再例如“我的活动”:用户可以发起一个活动,让其他人参与。人人网的用户群非常大,且构成成分单一,如果发起一个活动,周围的同学,校友就能看到,使他们参与这个活动,无论是线下现场参与还是线上参与,甚至微观都成为了可能。还有“我的课程”:使用者列出自己所选课程,有类此课程的使用者可以一起讨论该课程,使得用户间交流更加密切和深入。并且,通过这些功能,人人网将学生的交际范围由本系、本校扩展到整个人人网的用户群。
3.开放平台的实施。自从人人网开放平台及加入Open Social[4]以后,其社区内容得到了大幅度的充实,使得社区更加具有娱乐性,在竞争中更具有市场,并且,开放平台后第三方软件的加入,节约了成本也集合了创意,使得人人网的发展更加令人看好。而根据美国的经验,社交网络使用的小软件以及如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络平台之间已经有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为打破网站技术或资源壁垒提供了范例,或许在互联网时代,只有互联、共融、分享才能创造价值。
4.人性化管理。人人网设置了系统留言用以及时回复用户提出的问题,并迅速解决。它优质的网站服务让用户感到被尊重和被重视。同时这种互动能及时反馈信息,加强了网站制作人和用户之间的沟通,有问题能及时发现和改进。满足用户需求。
三、人人网的发展方向
在一个未注册的用户面前,人人网就是类似新浪、搜狐等商业网站一样的普通网站;而针对注册用户,它是一个个性化的web2.0网站,具有高度的定制能力。已注册用户可以在里面享受到基本权利以及履行基本义务。而针对核心用户层,它又是一个熟人社交工具。针对不同层次的用户,展开的是网站的不同层面。作为一个社交网络平台,它既不是完全排斥未注册用户的封闭社区,也不是注册不注册都一样的BBS,也不仅仅是单纯的熟人社交游戏网站,这才是未来人人网发展的一个方向——开放而多元,以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和互联网的发展。比如说定制化的个人主页就是提升人人网个性化的方式之一。使用者可以避免看到千人一面的首页,只关注自己想要关注的内容,人人网可以通过信息聚合中心进行充分的数据挖掘和整理,将使用者关注的内容设置成为登录该网的首选内容,也就是提供了个性化的推荐。这既满足了使用者信息搜取的需要,又体现了使用者自己的创意,充分调动了使用者对网站使用的积极性。再比如,针对使用者的需要而制定出符合他们的“参与”项目。通过这样的方式,用新的使用需要刺激起一个新的稳固的使用群体。社区中的每个人因此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模拟成了一个“真实”的社区,使得人人网更加富有趣味,从长远来说,也有利于人人网的长期发展。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但是由于硬件设施的普及和使用者广泛参与,互联网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在商业利益的驱动和使用者需求的双重刺激下,各家网站展开激烈竞争,而人人网成功的案例说明,在工业制成品缺乏个性的时代,每个人对于个性的表达都是独一无二的,而这个表达确实稀缺资源。抓住这个核心,就是商业成功制胜之道。(来源:今传媒 文/林琳 作者系:陕西日报社工交新闻部 编选:)
参考文献
[1] SNS社区: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
[2] techweb.com.cn/column/2007-04-25/186391.shtmlPConline:陈一舟能否再造ChinaRen[EB/BD].
1.1通用CPU卡的密钥结构设计
通用CPU卡密钥管理系统是用来产生、保存、传递、分散、更新、销毁密钥的密钥管理工具.利用密钥系统完成POS机具所用SAM卡的生成和用户卡片的洗卡,洗卡是对出厂白卡进行主控密钥替换的过程.洗卡时进行以下操作:在生产商密钥(卡片主控密钥)的控制下,更新卡片主控密钥;利用卡片主控密钥,装载卡片维护密钥;利用卡片的维护密钥,更新卡片CDF区域的文件[3,4];在卡片主控密钥的控制下,装载应用主控密钥;在应用主控密钥的控制下,装载应用维护密钥;利用应用主控密钥,装载应用主工作密钥;利用应用维护密钥,安全更新卡片ADF区域的文件[5].下面给出与中国移动一卡通CPU卡与2.4GCPU卡规范兼容的CPU卡结构设计[6],密钥结构见图1.通用CPU卡片在发行时,建立一个ADF1脱机钱包应用,该应用做为一卡通应用的默认应用[2].如果一卡通用户需要其他的应用时,可根据需要自己建立其他的应用,其他应用在建立时都依赖卡片主控密钥,在卡片主控密钥的控制下装载该子应用下的应用密钥.
1.2M1卡的密钥结构设计
M1卡密钥体系的设计,总共使用了两组密钥,它们是扇区根密钥和传输密钥,这两组密钥都是8字节密钥,扇区密钥对特定的因子进行DES加密后产生M1卡的扇区密钥,而传输密钥对POS机的脱机交易报文进行一定方式的DES运算后得到报文验证码.M1和CPU卡的上述密钥结构设计,解决了引起卡片不能兼容使用的第一个问题.密钥载入是从用户密钥卡中读取与POS机相关的密钥文件,然后把密钥文件组装后,写入POS机内部的一个PSAM卡中.中国移动一卡通密钥系统的SAM卡生成由中国移动公司管理,只需装入POS机的另一个PSAM卡中.
1.3密钥系统对多钱包多应用的支持
密钥体系一共有3类密钥,分别是中国移动一卡通版CPU卡密钥、通用版CPU卡密钥和M1卡密钥,其中中国移动一卡通版CPU卡的密钥体系已经实现了多钱包多应用的功能,而且密钥管理系统可独立使用.M1卡的多钱包多应用的扇区密钥采用同一根密钥进行分散.CPU卡(SIM卡)的多钱包技术采用多个应用的方法来实现,也就是一个钱包对应一个应用.对于每个应用来说,相应的就需要有应用管理密钥(应用主控密钥和应用维护密钥)和针对不同功能的应用密钥,例如:联机钱包应用必须有联机交易鉴权密钥和联机交易TAC密钥,身份识别应用有身份识别密钥等.使用卡片主控密钥中的PIN码作为脱机钱包的PIN码.CPU卡(SIM卡)在用户处注册时,如果要建立除了ADF1以外的其他应用,首先要建立应用AD-Fx,然后在该应用下建立KEY文件,在KEY文件中添加应用主控密钥,应用主控子密钥由应用主控主密钥一级分散后得到,把得到的子主控密钥再在卡片主控密钥(发行密钥)的控制下以DES&MAC的方式载入.
1.4POS离线交易流水报文
为确保POS机在整个一卡通系统的通用性,POS机必须包含中国移动一卡通POS机的所有报文数据项[6],同时增加M1卡、通用CPU卡卡片种类信息,以增加其通用性(见表1).表1中的报文数据项确保了几种卡片交易的通用性[7],解决了卡片不能兼容使用的第二个问题.
1.5POS机离线交易流程
M1卡和通用CPU卡的离线钱包交易应用与中国移动一卡通的规范相对应,M1卡片的应用号为卡片的M扇区号,通用CPU卡片的n号应用对应M1卡片的n号扇区的应用,这些关键设计保证了不同卡片之间钱包应用的一致性,解决了卡片不能兼容使用的第三个问题.基于CPU卡和M1卡离线交易处理的关键流程分别见图2、图3.TAC码的计算方法:从交易报文的机具序列号开始,每8个字节为一组,一共分为7组,最后一组缺少的6个字节以0x800x000x000x000x000x00补齐,然后每组依次对应异或,共异或8次,得到一组8字节异或数据,然后把这组数据用通讯密钥加密,加密后的前4个字节作为通讯报文验证码.M1卡和通讯CPU卡的TAC用此方法计算.中国移动一卡通卡片CPU卡的TAC由卡片COS计算得到.POS检验CPU卡片的有效性主要通过检查卡片的启用标志、卡类别标志、应用序列号、启动日期、有效日期、日累计消费限额、逻辑卡号、日累计消费额和最后一次交易日期信息确定.卡片的黑名单验证则利用卡片的逻辑卡号到POS机的黑名单区查找卡片是否为黑名单[6].卡片钱包的有效性,主要根据卡片的余额是否超过系统规定的钱包最大余额数,以及是否足够支付当前的消费来判定[7].M1卡片钱包的有效性主要包含值块钱包的主块和备份块数据的合法性、应用状态块合法性、钱包的日消费限额和日消费次数、钱包应用的有效期、限次判定,卡片写应用的消费信息主要包括写入卡片的日累计消费额、写入卡片的日累计消费次数、写入卡片的最后一次交易时间、写入卡片的累计消费次数,卡片的存储交易记录主要更新卡片的扇区记录、存储卡片上传流水,把交易记录存储到1号块,原来1号块的记录转存到2号块.
2设计创新点
2.1用位图模式存储帐户黑白名单管理算法
离线POS机一般采用持卡人承担交易风险的模式,考虑到业务的需要,我们设计了离线交易的卡片帐户认证管理.为了实现离线状态下POS机对卡片的认证,需要解决卡片在POS机内的存储和查找问题.POS机一般采用单片机设计,存储空间比较小,不超过256K.如果在POS机内存储卡片的物理号,每个物理号为4个字节(移动2.4G卡为8个字节),100万张卡片占用4MB的空间,存储空间不够.新发行一张卡片下发到POS机,对卡片重新排序的时间为100×log(100)万次,因此,在POS机内按照卡片的物理卡号排序是无法实现的.为此,提出了一种在POS机内采用卡片逻辑卡号的黑白名单管理算法,将发行的IC卡按照逻辑卡号编码,写入卡片扇区.卡片逻辑卡号与POS机FALSH存储空间的存储位一一对应.大大节省了存储空间,100万张卡片只需要62K的存储空间.如果系统发行了n张卡,则在POS机内查找一个逻辑卡号的时间为O(n).新增一张卡片只需要对其逻辑卡相应存储区位写1操作,废止一张卡只需要将其相应存储位写0操作.
2.2移动一卡通系统的卡片结构和报文协议
改进了移动一卡通系统的卡片数据存储格式和通讯协议,使卡片按照应用分类存储交易流水,一旦出现账卡不一致,可通过卡片和POS机双方历史记录进行追溯,实现系统的自维护性.
3结语
关键词:议论文 教学 有效取舍
议论文是一种发表意见、阐述道理、分析问题、阐明事理的文体,它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往往是“文道并进”的。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议论文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上表现为用通俗的语言说道理,文章短小生动,于学生颇有教益。教学的时候,要根据这种文体的特点,有所取舍的施教,以彰显教学的高效性。
一.指导学生明确文章的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它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中小学课本里的议论文,论点或在文章开头,或在文章结尾。一般不需要读者在文中煞费苦心地搜寻。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议论文的“领”就是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观点——中心论点,这既是学生理解全文内容的抓手,也是学生提高思想认识的关键。如教学《说勤奋》时,教者在出示了论点后请学生把这设问句并成一句话。“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靠勤奋;勤奋能让我们达到自己的理想境界。”感知了事实论据后,教者首先揭示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功靠的都是勤奋;接下来在品读感悟的过程中,先单独学习童第周和司马光的勤奋事例,再把两者放在一起比较,引领学生逐层感悟他们的成功都是靠勤奋;最后在学习理论论据时再次吟诵: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整个教学围绕中心论点浑然一体,数次的“这就是——勤奋”形成渐强的节奏敲击学生的心灵。
二.指导学生寻找生动的事实论证。事例论证是中小学阶段常用的论证方法,所选的事例在真实、典型、新鲜、充分的基础上,大多加以生动的描述。用事例做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真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议论文的语言往往具有准确性、概括性、鲜明性、生动性等特点。对于中高年级学生,读懂故事不是难点,明白故事背后的道理也在学生的理解能力之内,体会作者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围绕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组织语言——“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这应该是中小学生学习的重点。具体的着眼点可以有:
1、抓数字证据。为了使语言更有说服力,作者在例证时常常使用数字,使自己的文章显得更加真实而有力。在教学时,这些都可成为引导学生感悟的点。如《说勤奋》一文中“他用了19年的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2、抓能表现中心的词语。语言丰富、生动、凝练,是汉语言一大特色。议论文中,富有特色、表现力强的语言也比比皆是。如《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就有如下词语:“滴水穿石”、“三心二意”、“微不足道”、“日雕月琢”、“持之以恒”、“炉火纯青”、“坚持不懈”、“半途而废”、“孜孜不倦”、“锲而不舍”,这些词语不仅结构工整,是学生学习生字词时的难点;而且一部分与中心有关,是学生学习时的难点。
3、抓特殊的句式。语义是语言的意义,它主要研究符号跟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句子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符号,它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不同类型的句子各有不同的特点。在议论文中,为了引发读者的思考,加强表达的语气,作者常常大量采用反问、设问、感叹等句式。例:(1)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2)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3)他毕生迷恋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孜不倦,竟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
三.指导学生感悟理论论证。为了证明论点的正确,作者除了事实论据,还用采用理论论据。即用人们熟悉的经典论述及经过实践证明的可以信赖的格言、谚语等来做根据,这些是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如“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一、教学要从矛盾开始。教学从矛盾开始就是从问题开始。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如在教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位教师先讲了一个数学小故事:德国的“数学王子”高斯,在小学读书时,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老师刚读完题目,高斯就在他的小黑板上写出了答案:5050,其他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的挨个相加呢。那么,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这么快呢?这时学生出现惊疑,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反响。这就是今天要讲的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
二、设疑于重点和难点。教材中有些内容是枯燥乏味,艰涩难懂的。如数列的极限概念及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概念比较抽象,是难点。如对于0.9=1这一等式,有些同学学完了数列的极限这一节后仍表怀疑。为此,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插入了一段“关于分牛传说的析疑”的故事:传说古代印度有一位老人,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把19头牛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总数的1/2,老二分总数的1/4,老三分总数的1/5。按印度的教规,牛被视为神灵,不能宰杀,只能整头分,先人的遗嘱更必须无条件遵从。老人死后,三兄弟为分牛一事而绞尽脑汁,却计无所出,最后决定诉诸官府。官府一筹莫展,便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一推了之。邻村智叟知道了,说:“这好办!我有一头牛借给你们。这样,总共就有20头牛。老大分1/2可得10头;老二分1/4可得5头;老三分1/5可得4头。你等三人共分去19头牛,剩下的一头牛再还我!”真是妙极了!不过,后来人们在钦佩之余总带有一丝怀疑。老大似乎只该分9.5头,最后他怎么竟得了10头呢?学生很感兴趣,……老师经过分析使问题转化为学生所学的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公式S=a1/(1-q)
(|q|<1)的应用。寓解疑于趣味之中。
三、设疑于教材易出错之处。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过:“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是,不顾条件或研究范围的变化,丢三掉四,或解完一道题后不检查、不思考。故在学生易出错之处,让学生去尝试,去“碰壁”和“跌跤”,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
如:若函数f(X)=aX2+2aX+1图象都在X轴上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学生因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错解为a>0且(2a)2-4a<0,得出0<1,而忽略了a=0的情况。
传统的高职高专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但是缺乏创新性,学生一般是按照固定的学习模式进行按部就班的学习。在研究和选题方案的制定上,学生通常缺乏自己的想法,往往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师的思路来进行。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的专业课程的设置,几乎一致,具有覆盖的范围很广和涉及的深度较浅等特点。学校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创意水平及实践能力的发展,同时还应将艺术的特殊性与社会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创新性的课题。现阶段的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的教学计划,其专业教学主要集中于课堂教学和进行模拟的课题联系,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单一。此外,在艺术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缺乏新颖性。现阶段的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的教学依然是沿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难以得到提高,教学方式固定呆板,缺乏生机。[2]
2改革高职高专艺术设计教学管理模式的对策分析
改革高职高专艺术设计教学管理模式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依据艺术自身的规律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制定的培养方案与艺术规律相符合,从而使教学管理发挥作用。第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基础,构建多样化的培养模式。这样可以在教学管理模式中贯彻落实艺术设计教学的特色。第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使其明确自己的理想目标。第四,以技术教育规律为依据,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方法,制定合理的课程考核方法。这主要包括:1)实现评价过程的动态化。2)评价的主体实现互动交流。3)改进评价内容,实现多元化。4)增加评价的方式,使其多元化。5)将评价结果进行对比。6)评价的标准实现社会化。第五,加强教学模式的管理力度,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六,对艺术设计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期找到一种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第七,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意愿,积极培养学生对艺术设计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上课的热情。[3]
3高职高专艺术设计教学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高职高专艺术设计教学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师生智能关系的转变、教学手段的网络化、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和艺术设计教学环境扩展等。下面,我们对此展开分析。
(1)师生智能关系的转变。
教学中师生关系将会发生变化,教师与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的状态是分离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一般是通过网络通信设备来完成的。所以,在艺术设计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职能将会发生很大的转变。教师需要具备很强的服务意识,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协助和指导学生完成设计任务。
(2)教学手段的网络化。
未来艺术设计的教学手段会发生变化,有异步的交流工具和同步的交流工具,既能实现非实时交流,又能实现实时交流。教学方式不再以面授为主,而是趋向于视频教学和网络教学。师生交流的方式也由原来的课堂交流变成网络邮件交流和网上学堂交流等。随着教学手段的网络化,教学环境将很开放。开放的教学环境,不仅能实现学校课堂的教学,还能实现在社会和家中的远程网络教学。教学手段的网络化,对教学资源的要求提高了,它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都应满足网络教学的要求,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及时更新,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得最新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的网络化将会使艺术设计教学实现全球化的公开开放。
(3)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由于教学环境、目的、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改变。因此,艺术设计教学的方法也将发生改变,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未来的教学方法,将会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理想的教学方法应当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单一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要求各种教学形式相组合。在未来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中,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标和进度,教师的作用主要是辅导学生学习。
(4)艺术设计教学环境扩展。
学生将来的学习环境,将打破严格的界限,实行开放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环境将会得到延伸和扩展。艺术设计的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而会向实践和社会教学转变,并以社会和实践教学为主。学习环境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在未来的高职高专的艺术设计的教学中,会出现虚拟学校。虚拟学校以远程教学技术为支持手段,对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和不同国家等的学生实行教学,学生可以跨学校跨地区进行选课学习。
4结语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生存与发展环境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依托的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其生存和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教学团队建设的状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的主阵地,是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也能够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柱。高校必须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管理和改革,维护其重要的地位,从各个方面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顺利开展,使其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
然而,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存环境的实际情况看却参差不齐,总体上综合性院校最好,文科类学校为其次,理工类学校的大部分状态有待提高。
1.行政机构建制。教社科[2008]5号文件明确要求,各高等院校应当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该机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理论研究机构,又是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为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部分高校已经按照文件要求,设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二级机构。但是,考虑到各种情况相当一部分高校,尤其是理工类高校依然持观望态度,没有实质行动,依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门维持在教研室的级别,有的学校虽然也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但都是所谓“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为应付教育主管部门检查而已。当然,有的理工类院校也非常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南昌航空大学,由于其学校领导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校发展、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因此他们不仅建立了学院,而且在建设经费方面也能够满足需要。可以说,只要行政建制一天不真正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就不可能得到维护和提高。为进一步落实教社科[2008]5号文件精神,各省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意见,并且要求没有按照教社科[2008]5号文件精神办事的高校,务必于2009年秋季开学前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独立二级机构。
2.学时保障。按照教育部200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规定,高校必须按照各门课程的学分开设,不得随意变动,具体学时依据各高校的标准确定。大部分高校在学时保障方面还是能够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设,但也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尤其是理工类高校在学分和学时方面严重不足。有的学校表面上学时和学分都有保障,但却随意增加实践教学学分和学时,导致理论教学学时变相减少,这明显违背了教社科[2008]5号文件规定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学分为2学分文件精神,这种学时安排使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明显感觉学时不足,只能够蜻蜓点水地抓住一些主要问题进行讲述,很难系统讲述。
3.同工同酬。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待遇应该不低于其他教师,甚至可以向其倾斜。大部分学校是能够实现同工同酬,甚至也的确有部分高校进行了适当倾斜。但是,有些高校,包括理工类高校,在计算教学工作量时总是不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没有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其他教师的同工同酬,更不可能有所谓倾斜。
面对这种生存环境,要真正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引起高校党委和行政的进一步重视,在高校党委和行政的相关政策的扶持中,开创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好的生存及发展环境,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为高校的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教学团队的差异性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的建立必须经过正常的程序,按照学校的整体部署进行,与其他教学团队共同竞争,并经专门机构最终认定。按照教高[2007]1号文件的精神,对教学团队进行培育、遴选和建设,对于不符合建设要求的教学团队,必须终止建设。
1.遴选过程中的基础差异问题。理工类高校是以理科工科专业为重点、特色和代表的学校。一般来说,理工类高校中发展水平高、发展历史长、学科层次多和实力强的专业都是理科和工科专业,文科类专业则都呈现出学科点少、层次低、办学时间短和实力弱等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虽然时间也很长,但是,由于理工类高校一般没有本科专业做依托,其发展水平与其他综合性院校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如何在相对较低的基础上谋生存求发展,关系到教学团队目标的实现,更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团队遴选过程中,如果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与其他强势学科的教学团队在同样条件下竞争,将很难获得学校相关部门的扶持和资助。因次,高校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基础科学分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进行适当扶持非常重要。
2.运行中的扶持力度问题。教学团队通过遴选后,将在遴选部门的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着手进行建设。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不仅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会进行资助,团队所在学校也需要进行配套资助,校级教学团队则由学校直接进行资助。在确定资助的过程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是否需要进行倾斜、如何倾斜,关系到教学团队的发展。
3.考核标准的差异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在建设过程中能够得到相关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也必须接受主管部门的定期考核。由于身处理工类高校,教学团队的发展基础和发展速度与其他高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如何依据这些差距确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考核的实践看,这个差异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标准的高低问题。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依托的课程发展基础及速度与其他课程相比有差距,这是客观的现实,教学团队的考核部门必须正视这种现实,在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的考核标准时不能太高,而必须低一些,以确保经过努力建设的教学团队能够继续获得资助,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二是标准的内容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体现形式与其他课程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要求考核部门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确定考核指标时不仅标准要低,而且要不一样。考核部门必须实事求是,因课程而宜,体现课程本身的特殊性,不能与其他课程标准一样,搞“一刀切”。
三、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融合问题
兼职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以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原则,符合教社科2008[5]号文件的精神,是缓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师资队伍紧缺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在任何一个高校都普遍存在,只是理工类高校表现得更加突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少,相当一部分文科基础的行政人员由于在职称评聘中需要完成一定的教学工作,所以他们就以兼职教师身份参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解决好专兼职教师的融合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兼职教师能否加入团队的问题。按照一些高校目前的做法,教学团队的教师一般是专职教师。但是,由于目前教学团队建设处于初期阶段,一般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也不会超出2个。随着团队建设的深入发展,如果需要拓展新的团队,而专职教师又很难满足团队建设的要求,则吸收一些教学质量高、学生反映好、工作责任心强的兼职教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须的。
关键词:问题意识 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教学设计
“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是大学阶段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术性和逻辑性最强的一门课程,它是从基本理论的角度帮助大学生弄清楚什么是,为什么要始终坚持,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央五号文件及其实施方案规定,“原理”课要着重讲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的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里明确规定了“原理”课教学要把握“一个主题”,贯穿“一条主线”,突出“一个重点”。也就是说,“原理”课要以什么是、为什么要始终坚持、怎样坚持和发展为主题,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以阐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掌握了这“三个一”,就掌握了“原理”课的定位和基本任务。
概观“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材,基本是按照“原理”课的这一定位和基本任务编写的。但如何把这一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却需要每一位任课教师发挥自己创造性的潜能,认真思考和精心设计来完成。笔者认为以问题意识为切入点设计整个教学活动和各个教学环节,是一条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学上的问题意识
教学上的问题意识,是指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始终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以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和理论上感到困惑的问题为主线,通过运用的方法论对社会热点或理论困惑进行系统分析,达到阐释基本原理的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强调的问题意识,是强调教学是一项目的性很强的工作理念,必须有对一门课的整体设计和每节课的专门设计。同时强调教学本身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是这里发现和解决的是学生的问题。
从问题意识入手进行教学设计,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大学生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对任何新奇的事物都抱有兴趣,加之互联网技术的发达,使他们关注世界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喜欢思考任何突发事件和突出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二是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虽然学生喜欢思考和寻找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但由于他们没有掌握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事物的看法有时过于肤浅和零散,加之受到网络上各种不同观点的影响,有时甚至会显得偏激。通过问题意识进行教学设计,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问题的系统分析,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运用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问题意识设计教学环节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问题意识设计教学环节,主要需做到3个方面:
一是选准切入点。切入点是指学生感兴趣,但还没意识或反思到的问题。切入点找到了,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找到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始终的主线。例如,基本原理的开篇就讲到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已经知道了不管是物质第一性,还是精神第一性都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我们找到的切入点是:“物质‘第一性’与精神‘第一性’”这两个“第一性”是不是一回事,应该怎样理解哲学上的“第一性”。
二是教学活动环节设计本身要有逻辑性和系统性。教学活动环节的设计在找准切入点的基础上,对教材的内容要进行有逻辑性的系统设计,力求把原理讲透,讲出理论所应有的吸引力和慑服力。
三是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有针对现实案例的实际训练。重点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何从实际案例中找到切入点,发现问题;如何运用的基本原理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以问题意识进行教学设计
以问题意识进行教学设计,需要处理好3对基本矛盾:
一是处理好案例选择与阐述原理之间的矛盾。“原理”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阐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我们往往是通过一个个特殊的案例来阐述一个普遍的原理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首先处理好案例选择和阐述原理之间的矛盾。我们认为案例教学和原理阐述之间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案例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此在案例的选择和应用上应该清楚案例实际是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热点、难点和困惑,是一个切入原理阐述的话题,通过对话题进行的分析,达到阐述原理的目的。也就是说案例是感觉经验意义上的问题,而原理的阐述则是借助于概念对原理进行的系统阐释。
二是处理好体系精神与逻辑表达之间的矛盾。基本原理是一个内容系统完整且包罗万象的整体。马克思说:“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都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 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不可能对基本原理的所有方面都进行面面俱到的讲授,只能有所选择,而这种选择应体现出基本精神内涵的概念范畴和基本原理。基本原理是由一系列特定的概念建构而成的逻辑框架和体系,这一框架和体系就其内在精神来讲,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用哲学方法和认识方法;从外在表现来看,则是由“外在”具体的概念、范畴组成的逻辑表达框架。体系精神与逻辑表达框架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的基本原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分析的基本原理的逻辑表达方式入手,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原理的内在体系精神。
三是处理好学术研究与问题教学之间的关系。学术研究和教学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只有有了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才能有高水平的教学。但是学术研究与教学活动是两类不同的活动,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只有通过教师的创造性转化,才能用在教学过程中。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想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 马克思在此提出了人类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问题,并且认为每一种方式都以其“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教学也是这样,需要教师遵从大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用教学所需要的专有方式去设计教学过程。
注:本文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2011年重点课题“拓展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实现途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汝伦:《黑格尔在中国―一个批判性的检讨》,《复旦学报》,2007年第3期。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
3.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6页。
[关键词]网站英译;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7)07-000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7.001
[本刊网址] http://
引言
根据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所有的翻译活动都带有某种意图,无论这种意图是什么,都反映了一定意识形态、一种诗学和赞助人的意志,并以此操纵译文在特定的社会、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发挥作用。翻译是政府英文网站建设的一种主要方式,网站翻译的主要意图便是弘扬中国文化以及宣传中国的政治经济理念。但是地方政府网站翻译仍旧存在很多问题,现以河北省政府英文网站为例,分析网站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策略。
一、河北省政府英文网站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政府英文网站主要包括Government,Investment,Travel,Economy和Culture几大板块,这几个板块基本可以涵盖对外文化和经济交流的重点,但是点击网站具体内容发现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网站内容陈旧。浏览河北省政府英文网站发现网站内容更新缓慢,很多News条目下的新闻都不新,例如截止到2017年1月15日,在Economy板块最近的一条新闻更新于2016年4月19日:91 Projects Being Negotiated in Seaport Development Zone in the First Quarter。新基本没有体现时效性,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然而在网站首页最近的一条经济新闻却停留在半年前。网站的新闻更新严重滞后,这样的网站作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其作用必定大打折扣。
其次,内容不够丰富。河北省人民政府英文网站所包含的内容较为贫乏,很多条目下仅有几条内容。以Investment这一板块为例,关于Agriculture仅有两条内容,分别是Hebei’s agricultural industry和Agriculture trade fair kicks off in Hebei。更有甚者,在Marine Resources和 Investment Policies等条目下,内容是空白。贫乏的内容无法真正实现外宣的目的。
再次,翻译质量有待提高。河北省政府网站翻译存在较多错误。具体来说有用词错误、句法错误、翻译策略错误等。例如,用词方面的错误:在Investment(投资)这个板块内有一个introduction部分,“对工业的介绍”翻译为“introduction of industries”,而正确的翻译应为“introduction to industries”, introduction of指的是“引进…”,而introduction to才指的是“对…的介绍”。翻译策略错误:在“Yuxian Paper-cutting: a valua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的报道中,对剪纸艺术中常用的“裁样”进行了直译――"Yang" cutting is what most Chinese schools of the paper-cutting art form employ.如果对翻译采取直译加注释的方式,会更有利于网站外国访客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传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
首先,英文网站存在的问题说明赞助人外宣的意愿并不强烈。河北省政府英文网站建立于2009年,截止到2017年1月中旬,在八年时间内,网站News(新闻)栏目下所有新闻总数仅达到874条,平均一年仅大约100条新闻,而我国各方面的发展,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如此缓慢的新闻更新速度无法让网站外国访客快速了解中国发展的进程和速度。这样的更新速度只能说明网站赞助人,即政府部门没有给予外宣工作足够的重视。
其次,译者的翻译态度和质量有待提高。由于网站赞助人对于外宣工作不够重视,因此译者缺乏来自赞助人的压力,译者的翻译态度并不积极,直接导致的后果便是网站内容更新迟缓、内容贫乏。译者消极的翻译态度也影响到翻译质量,如前文提到的一些翻译错误,如果翻译态度严谨,这些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三、改善英文网站建设的策略
(一)意识形态:网站翻译的思想准则
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和文化的产物。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国家具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如果翻译忽视意识形态上的差异,盲目地追求“对等”和“忠实”,可能引起误解,不仅不能提高中国的国家形象、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可能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翻译,从根本上讲,就是向本土文化意识形态输入异域文化的意识形态。”同样道理,作为外宣的窗口,政府网站便是向异域文化输出中国的意识形态。
对比河北省政府中英文网站,可以发现英文网站内容并不是对中文网站内容逐条的翻译,而是在内容方面进行了很多修改和调整,但这些修改和调整“并非出于文本内因素的考虑,而恰恰是文本外诸多因素直接介入和操纵的结果,集中反映出其强烈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倾向。”在河北省政府中文网站的新闻区,包括国务要闻、省内要闻、政府文件和网络电视几个板块,内容主要关于国家决策、河北省经济发展和党的会议与决策等,这些新闻集中体现了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对应的英文网站将关注焦点放在经济、文化和旅游方面,体现了政府网站外宣的重点。英文网站的这种建设策略反映了意识形态在网站翻译中所起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任何一种翻译都是意识形态性的,因为源语文本的选择、目标语文本的使用都取决于社会主体的各种兴趣、目的和目标。”
(二)诗学:网站翻译的策略准则
勒菲弗尔认为,“译者常常按照本国文化的诗学传统来重塑原文,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取悦新读者,并以此确保读者会真正地阅读译文。”政府网站的英译应将诗学作为翻译策略准则,译文符合英语读者的审美体验,以此确保外国访客能够阅读网站内容,让英文网站真正发挥外宣的作用。
诗学因素对于网站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为“诗学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译文将扮演的社会角色及其影响程度。”因此在网站翻译中,译者的诗学观念决定了网站翻译的策略以及译文在英语世界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以此影响到政府网站外宣的效果。在诗学视角下,翻译是一种对原文文本进行改写的行为。在诗学视角下的改写是为了提高译文在译入语文化语境中的接受度,从而达到更好的外宣效果。
例如:“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冬练三九’。”
译文:There is an old Chinese saying that goes,“Get exercise in the coldest days of winter.”?
此处,译文对原文的改写有助于英语读者更好的理解和接受。如果对“三九”进行直译“the third nine-day period”,除非对此译文进行注释,否则英语读者会感到非常困惑,不知所云。采取正确的翻译策略,可以更加有效地传达信息。
(三)赞助人:网站翻译的监督者
根据勒菲弗尔,赞助人对翻译的操纵和改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赞助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翻译是对原文本的改写,改写是一种操纵,是为权力服务的,反映了赞助人的意志。而政府网站的翻译直接反映了中国的国家形象,政府作为网站翻译的赞助人,要求网站的翻译能够反映所处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政府英文网站的赞助人即政府部门应当监督政府网站的翻译工作,及时发现英文网站在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发挥中国文化外宣窗口的作用。
结语
如果翻译不过关,政府英语网站的建设便无从谈起。在翻译操纵理论的视角下,翻译受到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三个方面的制s,政府网站的翻译以意识形态作为网站翻译的思想准则,为外宣翻译把好政治和思想关;诗学决定网站的翻译策略,让中国的思想和文化走出国门,更好地被译入语文化接受和吸收,让中国的意识形态顺利渗透进异域文化,增加中国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Lefevere,Andre. Translation, History, Culture: a Sourcebook[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3.
[2]方仪力.翻译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翻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
[3]胡芳毅,贾文波.《外宣翻译:意识形态操纵下的改写[J].上海翻译,2010(1).
[4]王东风.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J].中国翻译,2003(5).
[5]张晓娟.浅谈勒菲弗尔操控理论的三大要素对翻译的影响[J].西安社会科学,2010(4).
A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English Websi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Manipulation Theory: A Case Study of Hebei Provincial Government English Website
WANG Zhao-run,JING Yuan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40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