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校后勤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1999年12月,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后勤工作应通过改革突出社会化。随着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后勤经营服务实体的成立,后勤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要求与之相对应的后勤财务管理制度也要不断完善和创新。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
1.财务管理体制方面的变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首先对财务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打破了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由以行政管理为主转变为以经营手段调节为主。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前,高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后勤财务属于高校的二级财务;改革后,高校与后勤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后勤部门的财务管理体制需要重新构建。
2.资产管理方式的变化
后勤社会化改革前,资产是作为学校的一部分,属于非经营性资产,一般无偿使用,学校资产管理部门主要侧重于实物形态资产的管理,而后勤部门则更侧重于资产的购置和使用,不会更多考虑资产的管理。改革后,资产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产由非经营性转变为经营性,学校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控制,由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方面转变;同时,学校也对资产的保值增值提出了明确要求,后勤集团不仅要有效地使用资产,更应该管理好资产,并做好资产成本的核算。
3.会计核算体系方面的变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前,因后勤不具有完整的自主经营权、分配权,其财务核算仅局限于由高校所需而发生的部分费用,会计核算仅以事业核算为主,这些核算内容只占财务核算体系的一小部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财务核算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事业财务核算逐步向企业财务核算转变),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体制也在由一级向多级化过渡。在此情况下,高校后勤财务必须改变管理层次不明,职能不清,信息不畅的现状,必须改变原有的会计核算体系,增强成本意识,提高经济效益。
4.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方面的提高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后勤作为独立法人存在,其财务体系相对独立,但高校仍然要加强对后勤财务工作的全面监督。为了进一步强化改革后对后勤财务的监督,确保后勤社会化改革顺利进行,学校应委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具有强烈事业心与高度责任感的会计人员监管后勤财务。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面对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种种变化,高校财务管理要把握机遇,积极应对目前面临的挑战,理顺高校与后勤集团的财务关系,构建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模式,真正做到既有利于高校对后勤集团的财务监督管理。
1.适应改革需要,建立决策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机制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管理的重心在决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财务决策,财务预测是为财务决策服务的。财务计划是财务决策的具体化,财务分析是为了肯定成绩并找出不足或失误,以利改进和正确决策。因此,后勤财务工作必须建立以决策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后勤财务工作必须构建以决策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做到“三个主动”。
(1)主动服务决策。高校后勤社会化以后,在决策时都离不开财务数据和市场分析等信息支持,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平时要切实把握这些信息,并主动为决策者服务。
(2)主动参与决策。市场化、企业化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大多决策方案都需要从财务角度进行分析,这要求财务人员平时要站在领导和全局的角度主动参与决策论证。
(3)主动执行决策。高校后勤的各项工作都需要财务保障和服务,都需要财务工作的积极配合,这要求财务工作要认真执行决策,并且从财务角度对其他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以保证决策顺利地得到执行,并使发生偏差的决策及时得到纠正。
2.借鉴他人发展经验,做好清查核资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要认真借鉴国有企业和其他高校发展的经验,明晰后勤资产的产权关系,切实做好后勤实体分离之前的清查核资,以便后勤实体在与高校分离后真正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经营运作。高校后勤集团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要积极推行产权多元化改革,合理优化产权结构,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后勤集团作为独立法人,要利用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好时机,可以面向社会和实体内部吸收优质资产、资金,增强后勤实体自身的造血功能,从而促进后勤实体的发展。
3.加强会计核算,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改革以前高校后勤财务与学校财务的关系是资金拨付关系特别要重视完善有关制度,包括依法收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和经济责任制度。后勤服务收费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面向校内师生的基本后勤服务,在享受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前提下,应采取不含税金的成本价收费;面向社会的服务,必须以确保教学、科研行政工作和学生的生活为前提,并实行市场定价。后勤服务是从高校整体中分离出来的,长期以来形成的资金拨给、资金使用、不定价成本核算的观念,影响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因此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成本核算观念,坚持收支配比原则,使成本核算制度化、规范化,要通过成本核算将原来的拨款驱动机制转变为市场驱动机制。后勤财务管理必须通过责任制规范后勤部门的经济行为,做到职责清晰,职能明确按需设岗,以岗择人,减员增效;对后勤所属经济实体要进行统一管理,分户核算,定期考核,奖罚分明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4.加强后勤财务队伍建设
高校后勤社会化将后勤变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这样的经营实体要按照现代会计制度进行完全成本核算。后勤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对会计理论知识、会计方法、有关经济制度和政策全面地理解并准确地把握,还要透彻地了解后勤实体的客观经济环境与经营管理目标,提高业务判断能力,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后勤财务人员要加强会计业务学习,不断更新会计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从传统的记账会计向管理型、参谋型会计转变,以适应高校的后勤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管理作用
在学校里,老师和学生的学习生活都与后勤管理工作息息相关。全校人数众多,后勤工作比较复杂,因此,需要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使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应积极做好自己的工作,协调好人员、场所和设备,并利用部门里的资金,将管理维护工作尽力做好,保证学校所有师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2.服务作用
后勤部门负责的服务保障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物质服务和行为服务。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各个专业设备都离不开物质服务,而学校得食堂和环境卫生的管理则离不开行为服务。拥有好的服务保障,学校快速健康发展。
二、高校后勤管理的问题
1.执行力不足
任何一件事,传达了命令就要立即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将每件做好,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在后勤管理工作中,当决策人做出正确的决策后,将决策向下传达,就需要下面的人按要求执行,这样才会使后勤工作更有效率。但是,后勤工作中存在一些拖沓、慵懒的作风问题,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2.人员队伍建设滞后
后勤管理工作并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好的,它需要后勤管理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但是,在大多数高校,专业的管理人员并不多见,其大部分工作人员学历不高、缺乏专业知识,整体素质不高,使学校后勤工作不能更专业、高效地运行。高素质管理人员的缺乏使管理工作无法适应当今社会需求,影响学校发展。
3.后勤服务质量不高
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不能互相理解,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此外,后勤人员不能解释清楚自己的工作服务范围,不明白服务流程,使服务过程中出现矛盾,影响工作进程。
4.管理意识有待深化
在我国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管理不完善的现象。管理部门对人员管理不到位,在工作中不按流程操作,不遵守部门的规章制度,管理意识淡薄,限制管理部门更好发展。
三、解决措施
1.执行指令控制
决策者发出指令后,管理人员能否正确得到指令并执行是非常重要的。指令往往都很复杂,所以在执行指令之前,先细化指令,明确每一步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实现指令控制,从而提高后勤管理质量。
2.细化成本控制
高校后勤管理部门需要经济支持,但它的成本很难定义,因为它付出了物质,也付出了精神。在物质方面,教学设备、科研经费和硬件设施等是后勤的主要成本,所以,控制好这些方面的开支,避免其他不必要的花费,才能有效节约后勤成本。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高水平的管理人员是后勤工作得以顺利发展的基础。因此,各大高校要加强对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建设一支学历高、管理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后勤管理队伍。此外,后勤管理人员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管理能力,为高效后勤管理贡献自己的力量。管理部门也要协调部门内的人员结构,让后勤工作能够在高素质管理人员的管理下,科学有效发展。
4.强化职工的认同感
后勤管理部门的职工若是对部门产生认同感,他们就会理解部门所发出的一切指令,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所以,管理部门应该让自己的职员对部门产生认同,让他们认可部门文化,更好地为部门工作。
四、总结
就目前物业管理状况而言,高校是物业管理行业的一片净土。高校图书馆的物业管理更是这片净土中的一块处女地。那里没有业主"论坛"、那里没有业主委员会的"硝烟"。开拓高校物业管理市场,是我们物业公司发展又一新的契机。
高校是一个高层次、高学历的上层建筑,每年都有几十万学子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踏入这扇大门。他们来自五湖四海,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校为迎接他们,每年都在不断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学子们的入驻环境得到改善。我们了解到: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的改扩建,职工公寓的新建,学生宿舍的改善、翻新,学生食堂、教工食堂的改造都给我们物业公司带来了商机。原来老气化的物业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一代学生的需求。而温馨的服务,科学的管理是探索高校物业管理的新途径。
为探索我们走进了高校,为探索我们访问了教师、学生,你们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服务?我们能为你们提供些什么服务?我们应该怎样服务?怎样管理?所有的问号让我们确立了高校经营的理念:服务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科学创新的管理是我们的头脑线,学生教师的认同是我们的感情线。根据这个经营理念我们制定了高校物业管理的经营方针与策略和管理模式。我们用这些经营理念、方针与模式终于叩开了高校大门,我们拥有上海复旦大学教师公寓楼、复旦大学理科图书馆和文科图书馆的物业管理权总计3万平方米。这些物业与常规的物业在管理上有以下几个不同:
1.服务对象不同:过去我们服务对象是社会各行各业,不同职业的人,而现在服务对象是老师、是学生,单纯知识型。
2.管理的环境不同:商住环境与图书馆环境不同,人流量大,给保洁与安保增加了工作量。
3.管理的模式不同:商住式小区是封闭式管理,而图书馆是开放式的管理。
4.管理重点不同:商住小区的管理重点是设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及大楼安全,而图书馆则是以消防安全为重点。
根据这些不同,我们对员工进行了专题培训。首先,从礼貌用语开始:“您好!”、“请出示学生证!”、“谢谢!”规范礼貌用语,增加亲和力,让学生与老师认同我们。其次,是做好保洁工作,让老师学生们每天有一个干干净净的学习与工作环境。再从加强夜间闭馆后的消防安全检查入手,注意对书库的保卫和保洁。书库中的有些书籍属绝版,这是国家级的珍贵文献,是业主关心的重点,在操作上用精确的工作流程来加以规范与约束,也是我们在日常培训中三令五申的重要课题。
经过努力,我们所管理的物业协助复旦大学通过了国家教委“211工程”的验收,并得到了部级领导、市领导参观检查工作时的好评。很多学生在校内比较了不同物业公司管理的场所后,公开在网上向校方表扬了我们的物业公司,夸奖我们管理的规范和服务的亲切。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现代化高校在加强校园网就爱你舍的同时,同样也为高校各级分类信息服务系统的构建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也为高校相关工作的处理提供了先决条件。一般而言,高校后勤信息服务系统主要是高校后勤服务的一种基本的信息处理系统,不仅仅为学校的后勤管理提供一定的便利,同时也实现了高校后勤服务信息的及时、处理和传输反馈的过程。高校后勤信息服务系统在校园网的构建中,不仅仅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享,将校园网的优势充分发挥,进而保证信息有着一定的及时性。同时基于Web高校后勤报修系统设计和应用的过程中,同样也实现了信息的,帮助用户对其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找寻,并保证各个服务实体的信息有着一定的完整性,从根本上保证了动态事件的。总的来说,基于Web高校后勤报修系统设计和应用的过程中,不仅仅将高校后勤报修维修工作量减少,同时也降低了其工作的难度,建立在Web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之间的交互,为后勤服务部门的调查管理做出了科学的判断。因此基于Web高校后勤报修系统设计和应用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2、Web相关技术分析
2.1MVC模式
所谓的MVC主要是一种特殊的软件架构模式,这种软件架构模式往往将软件系统逐渐的分为模型、控制器和视图三个基本部分。所谓的模型主要是处理业务流程,视图主要是作为一种用户交互的界面,控制器主要是对用户接收的请求加以接收,并将其视图和模型进行匹配,进而将用户的请求共同完成。
2.2Struts框架
一般而言,Struts主要是一种相互协作的类、JSP以及servlet标记,进而将MVC设计组成,不仅仅有着较为丰富的标记库,同时也是一种独立于该框架的一种实用性的程序类。
2.3Spring
所谓的Spring主要是一种开源框架,并对企业应用程序开发复杂性加以解决,但是这种开源框架往往有着一定的分层架构。
2.4Hibernate
Hibernate主要是一种开放源代码的对象关系的某种映射框架,通过对轻量级对象JDBC进行封装,进而使得JAVA程序员对数据库进行操纵。
3、基于Web的高校后勤报修系统的分析及设计
3.1Web高校后勤报修系统的总体功能
高校后勤报修系统主要是对模块化结构加以采用,该系统的主要功能不仅仅实现用户管理和维修项目的管理,同时也可实现报修管理、报表管理以及其评价系统的管理。就其实质性而言,用户管理主要是实现对报修用户管理和相关管理人员的用户进行的一种管理。维修项目的关林主要实现水电木三类项目的添加、修改以及其删除。而报修管理主要是借助于Web并将保修单和相关修改结论进行提交的过程。报表处理主要是对针对不同地点将其相应的报表输出。评价系统主要是对相关维修项目和维修人员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评价。
3.2Web高校后勤报修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数据库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主要是依据于系统功能实际的需求进行的一种设计,就其实质性而言,系统所需要的相关数据信息主要有用户的信息、维修人员的信息、管理员的信息、维修清单的信息以及维修项目的信息等。
3.3Web高校后勤报修系统业务的流程和其设计
高校后勤报修系统在实现的过程中,其主要的业务流程图如图1所示,其主要的操作则是对用户登录加以维护,对管理员登录进行管理,对维修人员的登录进行管理。保修用户登录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对其报修用户的资料进行验证,一旦保修用户登录合法,将对用户资料的完整性进行验证,当其资料不完善的情况下,对用户的资料进行补充,进而完成提交的过程。同样,管理人员登录的过程中,就要对其合法性进行验证,一旦其处于合法状态,对保修清单进行查看,实现任务的分配,进而将其工单进行打印。维修人员登录的过程中,登录合法的情况下,对任务进行查看,进而将其报表打印。
4、基于Web的高校后勤报修系统的应用
高校后勤报修系统主要是借助于MyEclipse可视化的设计工具进而实现的,同时通过对EclipseIDE的扩展实现,进而实现对数据库和J2EE的开发和,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后勤报修维修工作的工作效率。
4.1基于Web高校后勤报修系统数据库的存取
数据库存取的过程中,其报修系统的数据信息主要是对SQLServer2000数据库进行的一种管理,同时系统在实际的实现过程中,更要做好数据库的存取工作,而高校后勤报修系统在对Hibernate加以采用,进而将其作为主要的数据库存取工具,并对Spring框架数据源的连接进行结合。
4.2用户管理和维修项目管理的实现过程
用户管理主要是对数据库进行的一种管理,实现对用户的添加、更新以及删除,而维修项目的管理主要是在数据库将新的维修项目进行添加,对数据库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更新,并实现对数据库中部分的维修项目的一种删除。
4.3报修管理的应用
报修管理主要是实现用户网上报修结果的提交,工作人员任务分派,对用户登录加以维护,对管理员登录进行管理,对维修人员的登录进行管理。
4.4报表处理的应用
报表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主要是系统输出的一种重要的形式,高校后勤报修系统主要是对JasperReports和iReport报表进行的一种设计和输出,通过对已经定义好的XML模板加以使用进而对其数据进行组织,并将XML模板的文件翻译成JasperReports本地的二进制模板,而JasperReports在某种程度上进而为Jaaper文件将其所需要的数据加以提供,并将最终的报表产生。但是就其实质性而言,iReport最主要的作用则是借助于可视化的方式将JasperReports格式的某种报表文件产生。
4.5评价系统的应用
高校后勤报修系统的评价系统主要是将整个维系工作以及维修人员的工作总结进行的一种审核,该审核在实际的审计过程中,借助于Web对报修人员修后的信息进行反馈,其反馈的选项主要有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以及非常满意四个指标,评价系统通过对其选项和反馈总数的百分比进行计算,进而将其数据借助于报表的形式输出。总而言之,基于Web的高校后勤报修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其用户管理的实现,维修项目管理的实现以及报修管理和报表管理的应用,为高校后勤报修维修工作的运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了高校后勤服务的高效率运行。
5、结语
关键词:SWOT分析法;高校后勤社会化;外部环境;改革战略
1引言
所谓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由旧金山大学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要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于制定集团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在战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公司战略是表明公司如何达到目标、完成使命的综合计划。战略制定是指战略规划或长期规划,涉及公司使命、目标、战略和政策的形成,是在有外部威胁和内部弱势的情况下,找到外部机会和内部优势之间的战略匹配过程。高校后勤的生存环境同样包括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环境,在高校后勤的外部生存环境中,有许多社会企业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国家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列入了国策之中,可以乘政策的东风进行改革。但是,外部环境同时也充满着竞争和挑战,许多公司和企业看中了需求相对稳定、竞争较小的校内市场,一心想进入高校领域。在高校后勤的内部环境中,除自身的固有优势外,问题主要来自后勤观念意识的落后和政策配套的缺陷,以及相当一部分高校后勤实体的经济实力单薄,尚不具备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现以山东省高等学校为例,采用SWOT分析法,制定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施战略。
2实例分析
2.1面临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y)
(1)21世纪初,国务院办公厅一号文,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对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做了总动员和全面部署,使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改革提速、力度加大,后勤社会化改革正式驰入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快车道。
(2)国家多次召开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为高等学校社会化改革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法和步骤。
(3)经过多年以社会化为目标的高校后勤改革,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多种改革模式,为进一步推进社会化改革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社会上第三产业不断壮大和成熟,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实力保障,也为后勤职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适应形式打了“预防针”。“不换脑子就换人”、“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工作生存理念已被后勤职工所接受,并成为自我提高、自我加压、积极工作的动力。
(5)中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GDP每年以9%左右的速度匀速发展,“小康社会”的提出为社会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6)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新校区的建设,为高校后勤实体提供美好的前景和广阔的市场。
(7)高校后勤实体成为独立法人后,一旦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人力资源实力,就有许多可进入社会市场的机会,例如中小学的服务市场、社区及新兴小区的服务市场、社会其他服务市场等。
(8)高校作为高校后勤改革的承办方,愿意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以便利用更多的资源、精力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
2.2面临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
(1)国家优惠政策持续时间短,高校后勤实体没等发展成型,就失去了保障,无法快速融入社会第三产业。
(2)由于部分高校领导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理解不同,认识程度不一样,制定的政策不利于后勤发展,且对高校后勤改革有“断奶”、“买断”等过激行为。在学校中为学生生活、教职工生活和教学、科研服务的业务呈现多家管理(即多家后勤),对改革主体界限不明确。
(3)社会第三产业有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企业随时有进入高校市场的可能。跨国公司、投资机构也急需进入高校市场。
(4)学校领导看到社会企业愿意进入高校市场,愿意开放校内市场并由此得到甩包袱的好处。
(5)社会上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不到学校后勤工作,阻碍后勤的快速发展。
(6)教育市场的公益性以及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要求,都使得高校后勤实体不能向社会企业那样追求利润最大化,并且必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2.3内部环境具备的优势(Strength)
(1)高校后勤企业熟悉高校后勤市场,高校后勤队伍熟悉高校的人文环境,高校后勤实体的职工有丰富的后勤工作经验,也安心后勤工作,并且有干好后勤工作的决心和积极性,有很强的主人翁精神。高校熟悉自己的后勤企业,愿意将许多后勤业务交于自己的后勤企业管理。
(2)高校后勤实体已经实行企业管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模拟运行机制;后勤实体干部在校内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后勤实体工人实行合同制,在校内采取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为成立实体法人奠定了理论基础。
(3)高校后勤实体奖酬金制度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实行岗位工资、效益工资和奖励工资向结合的工资分配制度,为成立后勤法人实体建立的奖酬激励机制。
(4)部分高校后勤实体财务核算已经实行企业核算制度,改拨款制为有偿服务收费制,加强成本核算,确保优质优价,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5)有的高校后勤实体使用的国有资产已经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清产核资,登记造册,明确产权关系,把管理权和使用权分开,以零租金或低价租金租赁给后勤实体使用,确保后勤实体国有资产的保值或增值,为成立后勤法人实体在资产方面开辟了渠道。
(6)在吸引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高校后勤设施建设和改造方面,已经探索出多种有效途径。一是“学校和企业结合”;二是“学校与银行合作”;三是“学校与地方结合”,四是员工股份制。
(7)高校后勤实体有较高的可信度和稳定性,是后勤较大的无形资产。
2.4内部环境存在的劣势(Weakness)
(1)高校后勤实体还不是社会法人,没有独立性,在组织人员、融资、开展业务等方面仍受到所在学校的制约。
(2)高校后勤实体仍按学校计划运作,没有资金积累,经济实力不足;职工思想观念滞后,知识陈旧,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且工资福利待遇较高,与社会同类企业相比,使用成本过高。
(3)目前,后勤实体内的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服务质量和档次不高,改拨款制为收费制,操作过程不顺。
(4)后勤实体内部业态呈条块状割据状态,难以进行资源整合和发挥规模效益。
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战略的制定
在对高校后勤SWOT分析的基础上,利用TOWS方法把山东高校后勤面临的外部机会和威胁与后勤内部优势和劣势相匹配,得到四种可能的战略,即SO战略、ST战略、WO战略、WT战略。
3.1SO战略:通过利用内部优势并抓住外部机会而产生的战略
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面,国家及有关部委出台了许多有利和优惠的政策(如在资金、税收、土地等方面),要求高校后勤尽快实现与母体高校的规范“剥离”;山东省政府、教育厅和各学校也在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面采取相关优惠措施(如资金、房屋、设备、老员工管理等),就像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设立的开放城市和特区一样,给予长期的、大力的政策支持,在校内建立规范的后勤市场,形成竞争机制。学校后勤在“剥离”出来的资金、设备、人员基础上注册后勤服务公司、成立法人,按照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运作,快步壮大队伍、快步提升经济势力,即可服务校内市场,又可服务校外市场,与社会第三产业公平竞争,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3.2ST战略:利用内部优势躲避外部威胁而产生的战略
现在的后勤公司在学校信誉度比较高,占有一定的后勤市场和资源,并且有一些经验丰富、熟悉高校环境和人文环境、主人翁精神比较强的老职工,利用合作、协作、承包等契约方式,吸引社会上的人员、资金、队伍参与高校后勤服务,实现双赢。是在学校统一管理下,利用社会力量的一种战略,现在部分学校在采用,不能实现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真正目标。
3.3WO战略:通过克服自身弱点利用机会的战略
在高校后勤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加强管理,努力学习,提高管理队伍和工作队伍的素质,强化激励机制和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以适应新形式、完成新任务,这是现在大部分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战略,也是属于学校统一管理,不能实现后勤社会化的改革目标。
3.4WT战略:使劣势最小化以躲避威胁而制定的防守型战略
在高校后勤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将一些技术含量高、难于管理的服务项目让社会有势力的公司来做,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使损失达到最小。如高校将供暖、电信、基建、网络、天然气、有线电视等外包就是这么一种战略。
总之,高校后勤要想实现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就必须采用SO发展战略,利用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绝好时机,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出击。又由于高校后勤工作内容杂、业务多、涉及面广,所以,同时还要借鉴ST战略、WO战略和WT战略的优点,形成组合战略。具体实施起来就是形成“政府和学校建立高校‘后勤特区’,在学校内部形成规范的后勤市场和竞争机制,学校后勤注册公司,实现一次性规范化剥离”的高校社会化改革战略模式。
参考文献
1孟晓娜.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J].中国商界,2008(7)
(一)采购原则
1.采购时仅选择有需求功能。该原则是高校后勤在进行采购时的首要原则,采购时需对产品的功能进行分析,明确所需产品的必要功能,而后考虑哪些产品质量是否达标,超标的高质量产品有哪些。
2.优先选择低价物资材料。当物资材料的功能满足需求的清况下,选够价格最低的物资材料,不可一味追求高质量、高功能,这样只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需要考虑到后勤使用部门的成本控制。
3.对于设备采购必需考虑设备后期运行费用。设备本身价格控制后,还需考虑其投入使用后的费用。部分设备价格、功能后能满足要求,但由于其设计较为落后,去结构、质量、性能粗陋,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使用时长较短、较高的维护费用、耗能量大等问题,给使用部门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
(二)采购工作管理原则
1.供应商的选择需适当。各供应商间差异较大,其经营情况决定了其供应能力与发展前途,需保证选择的供应商能够长期、持久的为学校后勤提品。
2.产品质量需适当。产品的供应问题等到解决后,需考虑其提供的产品质量,这主要是由产品的基本性能与特质来决定。如电子设备的选择,需根据质量由其内部机械构造、性能指标等来选择。
3.采购期限需适当。在对产品进行采购或是进货时,其期限由供应商与原材料决定。采购的时间直接受到采购期限的影响,且其制约了采购的数量。
4.采购数量需适当。其数量选择,受各种因素影响,如使用部门的需求量、供应商的可供应数量、交通运输情况等,因此,需对所有可能会对其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选则适量的采购数量。
5.采购价格需适当。采购的价格适当是指,产品的供应商、质量、数量的挑选适当后,对价格进行控制。
二、高校后勤采购工作成本控制
只要将采购的内容、过程进行控制,就可有效降低其成本。采购得以控制,就能将购买的物资材料成本控制在较为合理的范围内,才能为后勤各部门的正常运行提供较好的物资基础。
(一)高校后勤采购控制成本的关键
1.完善采购体系。首先需要完善高校后勤采购体系,制度中需要明确规定采购物资材料的申请报告格式及要求、采购流程、责任归属及各部门间的关系、报价、物资材料规格及采购方式、价格审批、许可权利等,以便相关部门审核。
2.采购前,对使用部门申报的物资材料的型号、数量进行确认,以防出现错买和需退换的情况,在情况确认后需按照学校及后勤相关规定,对所有需采购的产品进行市场调查,主要是对所购物资材料的价格、质量进行信息采集,并与使用部门沟通。
3.采购工作的确认和付款。该工作为高校后勤采购中日常工作,物资材料送达后,需参照采购计划与订单等相关文件进行核对,确认该物资材料是否为申报的物资材料。确认后,对物资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与验收,未发现问题后才可对其办理入库手续。物资材料的报销,需在其登记入库后才可办理,严谨采购人员之发票对其进行直接报销,报销是需要得到上层领导的审批后,方可实行。
4.构建完整的价格系统。该系统有价格档案以及评价体系构成。采购部需要将采购的所有材料价格进行记录,构建一个专门的价格档案,将每批物品报价与记录在案的材料价格进行对比分析,查找影响其存在差异的因素。需建立一个价格评价系统,将重要的材料价格交由专门的评价小组进行评价,首先要定期对材料的价格信息进行收集,对现阶段的价格水平进行分析与评价;然后将归档后的价格进行及时的更新与评价。
(二)采购流程成本核算控制成本核算主要包括同类院校的运行成本进行计算、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成本进行评估、流程更改、革新对高校后勤的价值三个方面:
1.与同类院校的后勤运行成本进行对比与计算。与同类院校的相关信息进行评估,可为采购部门提供采购参考资料,能有效对成本进行控制,能够保证本校后勤采购部门能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能持续发展下去。对高校间后勤的竞争力进行后评估不仅可以对同类学校后勤进行了解,还可对其现有成本、流动资金等作出详细评估,寻找到他们的弱点与优势。
2.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成本进行评估。对供应商提供的物资材料进行观察,可为评估其成本提供有效数据,第一,需对物资材料的原材料、制造产品人数、用于生产设备总投入资金等信息进行了解;第二,可选用采购部、监察部和高校相关负责人组建专门小组对供应商物资材料等进行观摩,最少人数为3人。明确每位人员的自责与任务,安排不同的人对物资材料的原材料、员工、总投入进行考察。
3.流程更改、革新对高校后勤价值的确认。从现有资金的流向为视角,将高校后勤的财务动态造成的长期影响以及其对高校后勤的贡献值进行考察。现金流的具体计算如下:高校后勤资金流入量-流出量=现金流现金流主要来源与学校的拨款和后勤的经营收入。现金流是高校后勤内部运行的所有开支,如新固有资产,也就是采购的新设备、缴纳的税款、水电费、劳务费以及维修费等。将年度后勤各部门预估和实际的资金流入、流出量进行计算,可对同类学校后勤的状况进行了解,进而对本校后勤的采购范围进行适当的扩大或缩小,赢得长久的发展。
三、结束语
1.1高校后勤管理现状
自1999年起,由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全面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热潮在全国逐渐兴起。根据中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按照“事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各高校先后建立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运行机制。这种新型的后勤服务实体,在用人办法、资金筹措、自主运营和管理、内部分配等方面都采用了逐渐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又能坚持为高校服务的新机制,大大提高了高校后勤服务的效率,增强了高校的办学活力,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1.2高校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后勤是高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的发展与稳定做出了十分重大的贡献。但随着新形势的不断变化,诸多问题随之而来,必须加以研究解决。当前,高校经费拨付大多采取按生均经费拨付,尤其对笔者所处的高职院校,同时高职院校面临生源不足和生源质量不好的现象,学校也应严格按预算来执行经费开支。可高校内师生员工的吃、住、行、用等均由后勤承担,学校水电、保洁、绿化养护、维修及校园各种基础设施环境建设等,将耗费和挤占大量的财政拨付,从而也制约着学校的内涵式发展,直接影响到学校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高校后勤长期以来形成的自我封闭、无偿服务、消耗资产和依赖拨款的管理体制,其主要任务是服务于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后勤管理所需资金来源于上述所说的生均拨款。我国目前投入到高校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有限的经费主要用于人员经费支出,用于高校校园基础建设和发展所需经费微不足道,而造成高校后勤设施严重不足、老化,无力添置和更新,各种设施使用年限较长、超负荷运转,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又不能满足日常的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需要。同时,旧的后勤管理体制又未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造成有限资金的铺张浪费。正因如此,高校后勤这些年来的发展极为缓慢,有些方面与当前学校的发展实际格格不入,直接影响到高校发展空间的拓展。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陈旧的后勤管理体制,使之能适应新形势下高校的发展与稳定,更好更多地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优秀合格人才。
2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建立健全高校后勤管理机制,为后勤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直接影响到高校后勤管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是促进后勤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弥补不足,是摆在后勤工作面前的首要任务。高等学校是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向社会输送各种技能型实用人才,建立起完善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对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尤为重要。如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的高职商贸类院校,其后勤管理中应进一步完善的制度就有:基建工程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项目工程招标管理、食品安全卫生管理、财务管理制度、物资采购制度及零星维修管理办法、物业保洁及绿化养护管理办法等,这些制度的完善,将进一步规范后勤管理工作程序,使后勤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也会使后勤管理人员依法依规办理,避免在基建、工程招标、物资采购等环节滋生腐败现象,使后勤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高质量高水平地服务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努力营造文明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2.2建立完善信息平台
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后勤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也成为了高校管理和发展的一项重要需求。对于高校来说,其要想更好地加强自身后勤管理工作的运行效率、提升后勤管理工作的水平,就需要更为重视自身后勤管理工作中信息平台的建设,并以此平台的建立来提升后勤管理工作开展的效率以及信息化水平。当前,我国的很多高校都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引起了一定的重视,并逐步加强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作用,但是在对相关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仅仅对信息技术系统的建立引起了过多的重视,而对于不同部门间对于该后勤管理系统所具有的兼容性以及联系性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并因此而出现了不同部门信息技术功能不能够得到完全发挥、信息共享水平较低的情况,使后勤管理信息系统所具有的利用效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且对于该系统中不同数据信息所具有的利用效率也是一种较大的影响。面对上述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系统中的部分问题,在日后对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应当能够积极地开发更具操作性、实用性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其中,JustepX3是一种从全局角度出发,为促进信息化成功而开发的信息系统的支撑工具,能够较好地提升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维护、运行以及管理等工作所具有的可用性,从而以此来实现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核心发展战略。通过该业务平台的应用,能够较好地帮助我们实现维修、水电以及后勤管理等工作,是我国目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非常高效的一类信息平台,能够通过对信息集成、汇总的方式将其形成一个完整的后勤信息管理链条,并最终实现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一体化。同时,其也能够将高校后勤管理系统中的重要信息以及数据上传到其数据库之中,并在一定分析之后帮助我们能够获得后勤管理的重要数据与信息,并更好地对其进行资源共享与利用。
2.3加强后勤人才队伍建设
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离不开人的作用,人是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没有大多数人的齐心协力,再简单的工作和再好的管理思路与方案也无法使工作得到落实,因此优秀的后勤管理人才是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对此,在目前的环境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地提升高校的后勤工作管理水平,就需要能够加强高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而对于我国目前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来说,其还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存在较为严重的用工浪费情况。当前我国公办高校为事业单位,后勤管理队伍中有相当大部分是工勤人员,他们工作十几年或二十几年后,技术职务上到了高级工,认为无再上升的空间,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上就大打拆扣,无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出现“庸、懒、散”的现象,出现只出工、不干事,一到下班时间就如胜利大逃亡,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被动服务局面,使后勤管理工作难于到位,服务质量难于保证,不仅不能够起到帮助高校降低后勤管理工作成本的作用,同时对高校后勤管理的用工方面也造成了较大的浪费。另外高校是以学期作为工作周期的,而当高校放假时这部分工作人员往往会较为松懈,在开学之后由于工作缺乏连续性而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懈怠情况;二是缺少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也是我国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在很多的高校中,具有高素质的技工、管理人员等等都没有同学校签订相关的合同,而相关机制的缺乏也使这部分人员流动性较强,不仅不利于高校后勤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高校对于后勤人才的培养。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高校能够从以下方面入手解决:首先,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公开、透明人才招聘制度的建立,来更好地针对后勤工作所需要的人才岗位进行人才招聘,并以此来增加社会人才招聘的公平性以及竞争性,将更多的人才吸引到工作中去。同时,也需要建立起良好的人才解聘机制,并以此来实现后勤人员的进、出工作;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后勤员工的建设工作。在实际开展高校后勤工作的过程中,不但需要以良好制度的建设吸引社会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参与,还需要能够对本单位的人员积极地开展素质建设工作,并通过定期开展培训等方式提升后勤部门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以及知识技能,增强本部门员工的向心力,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并以此保障高校的后勤工作能够得到更为高效的开展。另外,在开展后勤部门工作人员素质建设的同时,也需要能够积极地加强后勤部门领导队伍的建设,通过更多优秀后勤管理人才以及技术骨干的吸引,使社会中更多有责任感、工作能力强的人才加入到后勤工作中来,并以此来更好地提升高校后勤工作所具有的效率。
2.4建立激励与考评机制
后勤工作绩效的评估与考核工作也是后勤工作开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该机制的建立,能够较好地帮助我们发现后勤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能够在全面把握问题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积极地整改。但是对于我国目前的后勤管理工作来说,其所具有的绩效考评方法还是相对落后,且在指标的设置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高校的后勤发展同绩效考评之间没有得到良好的结合。对于这种情况,则需要高校后勤工作在日常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对相关激励、考评机制进行积极地落实,并以此来更好地提升高校后勤服务的质量。首先,高校的后勤部门可以通过平衡计分卡的应用加强职工的绩效评估工作。高校可以联系自身后勤部门的实际情况,对平衡计分卡的参数如财务维度、成长维度以及内部流程维度等进行恰当地评估,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合本部门的未来发展。而在我们通过积分卡进行后勤绩效考核时,也应当能够在基于计分卡的基础上良好地结合公平、客观的原则,对不同后勤部门的关键绩效指标进行适当的评价与反映。而为了能够对该评估体系进行更好的建设,可以从下述方面进行入手:第一,内部流程维度。首先,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中,要确保其办事流程规范与公开,在实际考评中,可对后勤服务对象进行抽样调查,考察其在工作中的熟悉程度,问题解决的效率如何等,考察内部后勤职工满意度及其与部门之间的协调程度。第二,财务维度。高校经营性后勤服务机构主要可通过部门发展基金、设备费、工资与福利等进行管理成本的量化考核,而公益性的后勤服务机构则可通过人均成本及其消耗成本增长率等进行量化考核。第三,学习与成长维度。在基于平衡记分卡的高校后勤工作绩效考核中,可以用职工的离职率、提建议的数量(采纳率)、职工的满意度等为指标进行考核。其次,高校也需要通过良好激励机制的建立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常来说,可以选择的方式主要有精神以及物质这两种激励方式,通过平衡积分卡的应用对职工的绩效情况进行科学的考核,并将其整体的工作绩效同收入挂钩,则能够较好使其培养起优秀的激励意识,并久而久之形成积极工作的良好习惯。同时,在对其开展物质奖励的同时,对于工作优秀的员工也应当进行适当的精神激励,并通过畅通职位渠道的方式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并以此方式的开展最终促进高校整体后勤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员工的思想政治意识以及责任意识也是需要日常重点培养的一个方面,通过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思想政治以及职业道德的培训,能够使其逐渐地形成良好的思想认知以及道德感,从而以这种良好责任感以及道德水平的提升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也能够将这种好的精神与理念传达给学生,这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影响还是后勤教育育人功能的提升都是非常有效的。
3结束语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明确要求必须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即:按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的要求进行改革,让后勤集团应成为一个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经济实体。然而,很多高校因后勤集团所使用的资产基本上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后勤资产常与学校其他资产交织一起难以划分,很多资产有实无账或有账无实,难以对后勤资产进行严格的清查、评估和划转,造成了后勤资产的产权不明晰。而要理顺内部管理体制的基础是明晰企业内部产权关系。因此笔者建议可进行清产核资、界定产权,在明确产权关系后,应建立健全后勤集团和所属分公司的财务管理体制,明确集团和所属分公司各自的权限和责任。集团拥有资金集团中管理的财权,而分公司只能分享到与日常运行有关的财权,并且其财务运行情况受集团监督考核,考核其资本金的保值增值状况。
(二)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考核激励机制
财务预算是实现后勤集团短期经营目标及长期战略目标的基础,也是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作用的保障,同时还是对相关人员的一种约束及指导。笔者认为预算可以分为长期和短期,长期预算主要是来确定公司长期发展目标而制定,在执行过程中逐步细化为短期目标。而短期目标主要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各种业务所作出的预算,促使每项工作按时预算进行,同时预算可以根据事件的发展进行合理性的调整。为了督促预算的执行,可建立监督小组,督促预算的严格执行。同时将预算实施结果纳入考核范围,提高财务人员的积极性。
(三)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控制企业经营风险
我国传统的高校后勤具体是指:“高等学校后勤部门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工作生活提供的各种服务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的管理活动,包括计划、决策、组织、协调和控制等,广义上还包括总务后勤、财务管理、教学科研后勤、基本建设管理。”高校后勤为高校开展各项经济、文化活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同时也是高校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后勤也面临着社会化改革的局面,通过改革高校后勤的具体内涵已经发生了改变,它具体包括:“师生员工吃、住、行方面的生活服务和管理;水、电、暖、天然气的正常供应;校园清洁卫生、设施设备修缮、网络通讯、卫生院、物业管理、幼儿园管理以及学校举办的招待所、餐厅、浴室、理发室、商店等商业机构的运营管理。”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利用行政管理的有效手段把原来的后勤制度与经济效益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使高校后勤服务与高校分离开来,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一方面能够简化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水平,使管理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各项资源,从而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不断扩大后勤服务的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物业管理应用而生,但其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高校管理作为一项朝阳产业,仍是在不断摸索、发展、调整的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发展市场。
二、物业管理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高校物业管理不同于其他服务性行业,因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局限于学校,因此其发展具有自身特点,即涉及的范围广、服务的项目较多、服务主体主要是在校师生。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为高校物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逐渐兴办的高校教职工住宅区、学生宿舍、行政办公楼、新老校区、各种公共设施的建设都要为高校物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各种实验室、科研仪器室、图书馆等建设都需要先进的管理方式支持,高校物业管理使高校后勤服务更加科学化、规范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物业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业管理的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高校物业管理从过去的基本校园清洁、绿化校园、维护校园基础设施与安全已经发展到高校职工居住区和学生居住区的社区文化、网络服务等,不断满足人们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需求,高校物业管理以及逐渐朝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等方面发展,它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后勤与高校物业管理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高校物业管理利用自身优势特点在高校后勤服务中寻找切入点,为高校后勤的各个方面提供了保障,也为高校的开展的各个活动提供了后勤支撑,实现了学校与后勤二者彻底分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推动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高校物业管理应该以学校市场作为导向,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与改革,毫不动摇的遵守社会化、规模化、科学化、专业化的原则,逐步完善高校物业管理体系,提高高校物业管理质量和水平,为高校后勤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高校全体师生营造一个舒适、环保、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高校业务管理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三、提高高校物业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物业管理在高校后勤服务中首先应该构建一种面向学校、面向市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平台,物业管理应该更新观念、寻找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建立一种能够满足学校的各项活动和广大师生需求的优质后勤保障服务体系。高校物业管理不仅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次高校物业管理应该实现规范化和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利用社会资源,不断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人事管理,为学校物业管理提供专业化、高素质人才,提高物业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最后高校物业管理要仔细研究分析高校后勤消费的主要市场,重新定位物业管理在高校后勤服务中的地位,这是能够更好的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关键,高校物业管理还要准确定位管理方向,遵循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毫不动摇的坚持育人服务的理念,为全校师生提供全方位优质的服务,构建和谐校园,使高校后勤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
四、结语
[关键词]高校后勤改革;后勤社会化;税收管理;规范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给高校的管理与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由此而引发的税收问题成为高校和税务部门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高校后勤改革的发展,关系到税收能否规范化管理,也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高校后勤社会化活动主要表现为高校后勤经济实体从事学生公寓、教师公寓、食堂经营和为高校教学提供后勤服务;利用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和食堂等高校后勤服务设施向社会人员提供服务;社会性投资建立的为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高校后勤实体为高校师生食堂提供的服务;设置在高校内的实行社会化管理和独立核算的食堂向师生或向社会提供餐饮服务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市场经济体制,运用市场机制,建立由政府引导的、社会承担为主的,适合高校办学需要的法人化、市场化的后勤服务体系。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将高校中具有经营性、社会性和服务性的活动纳入到市场化发展的轨道,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参与市场竞争。从税收角度来说,这就意味着高校后勤经济实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纳税人,享受和承担税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这不仅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增加社会供给,而且还可以为国家贡献税收。同时,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可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和科研,减轻我国长期以来计划体制模式下高校办学形成的沉重负担。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涉及的税收问题和现行税收政策
(一)营业税的有关征收规定。对从原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剥离出来而成立的进行独立核算并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经营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及为高校教学提供后勤服务而获得的租金和服务性收入,免征营业税;对社会性投资建立的为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并按高教系统统一收费标准收取租金的学生公寓取得的租金收入,免征营业税。但利用学生公寓向社会人员提供住宿服务而取得的租金收入,应按现行规定计征营业税;对设置在校园内的实行社会化管理和独立核算的食堂,向师生提供餐饮服务获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向社会提供餐饮服务获得的收入,应按现行规定计征营业税。
(二)增值税的有关征收规定。对高校后勤实体为高校师生食堂提供的粮食、食用植物油、蔬菜、肉、禽、蛋、调味品和食堂餐具,免征增值税;经营此外的商品,一律按现行规定计征增值税。对高校后勤实体向其他高校提供快餐的外销收入,免征增值税;向其他社会人员提供快餐的外销收入,应缴纳增值税。
(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有关征收规定。对高校后勤实体的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按有关规定计征。
(四)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税收的征收规定。对高校后勤实体,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对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因建学生公寓而经批准征用的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对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由于是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按照一定的比例附加征收的,在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的同时,也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必须明确的是:高校后勤实体应对享受优惠政策的经营活动进行单独核算,分别进行纳税申报,不进行单独核算和纳税申报的,不得享受上述政策。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税收征管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法律法规滞后,直接影响了税收征管工作的有效开展。主要表现为政策法规不能及时反应和规范高校的后勤改革,政策法规不明确、缺乏连续性。我国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活动征税最早是以通知形式下发的,也就是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000年2月28日的《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对高校后勤企业的有关经营活动实行减税和免税。这一通知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但其期限是到2002年底,目前这一政策延长到2005年底。严格说来,文件通知并不等于法律法规,其严肃性和刚性都严重缺乏。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发展,原有的《通知》已不能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税收征管中存在一些不明确问题,难以保证税收征管及时到位,各地税务部门对此也一直无法准确把握,甚至采取姑息态度,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税收征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高校后勤改革的不规范、不彻底,客观上为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税收征管的规范与否,与高校后勤改革是否规范,是否到位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从表面上看,几乎所有高校都已完成了后勤系统的剥离,但实际上,有些学校的后勤改革是在走过场,只是做了简单的改头换面,在后勤处或总务处上挂个企业集团的招牌,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等基本上还是老样子。从根本上来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的后勤企业并未真正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这其中虽然有观念上的、社会经济环境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但最关键的制约因素是来自体制上的因素。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我国高校后勤资产的所有权在国家,占有权在高校,后勤实体对后勤资产只有不完全意义上的经营权,没有对其所经营资产的占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后勤实体不是真正的法人主体,也就不可能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这一切从根本上妨碍了高校后勤改革,从而造成不利于税收征管的局面,客观上为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
(三)税收征管服务不到位,造成高校后勤税源流失。由于我国高校大多数为政府办学,国家投资,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高校是育人的地方,远离市场。税务部门和税务人员存在观念滞后,重管理,轻服务,多被动,少主动的倾向,适应改革和市场的能力较弱,忽视了对高校的税收服务。深入高校少,缺乏主动服务意识,税收服务不到位,使高校这一现实的和潜在的税源未能被关注和重视起来。同时,税收征管的基础资料不全面,征、管、查不到位,造成高校后勤税源流失。无庸置疑的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增税因素,无论是流转税、所得税还是其他税收,税源和税基都会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完善而扩大,税收收入也会随之而不断增长。等高校后勤改革彻底完成之后,高校后勤企业与其他经营企业一样,不再享受任何税收优惠政策时,必将为地方税收的增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税收征管方法和手段滞后,管理不及时、不到位,漏征漏管现象严重。目前,税务机关对高校后勤活动的税收征管基本上仍限于对高校后勤对外服务部分,即:既对学生提供服务,也对社会开放的各种科研实体兴办的公司、各种补习班、校园围墙外的餐馆、书店、理发馆等后勤经营行为进行了相应的税收征管。税源监控常用手段主要是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管理、纳税检查和税控装置等。而对于由学校后勤部门直属的、专门为学生提供食宿及日常生活服务的机构,如对本校学生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食堂、医务所、学生公寓、电影院、理发店、澡堂等这一部分潜在的税源未能进行有效的登记和管理,基本处于无监控或漏征漏管状态,造成该部分税源疏于监管,造成税收征管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的管理不到位。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规范化管理
(一)完善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为高校后勤社会化税收规范化管理提供法律保障。高校后勤社会化活动对国家税收产生着积极的影响,税收法律法规对此应及时加以规范,力争使税收规范与高校后勤改革保持协调一致。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立法,应本着有利于征收管理、有利于依法治税、减少涉税争议、加强监督管理的原则进行。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管理,要本着有利于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原则进行,既要从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出发,又要从严肃税收法律和保护国有资产收益的角度来加以统筹兼顾,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税收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规范化管理,促进高校后勤组织的规范运转。只有税收政策法律制度科学、完善、合理,才能使税收规范化管理得以实现,并且通过税收规范化管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功能。
(二)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税收服务意识。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要树立以纳税人为本的新型税收服务观,确立尊重纳税人就是尊重发展,促进发展的正确收观。把对纳税人的尊重体现在为纳税人服务上,处理好依法治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强管理与完善税制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搞好服务是提高征管水平的重要手段,把尊重纳税人、理解纳税人、关心纳税人贯穿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积极、主动、及时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经济的服务。把对高校的税收管理看成是对高校改革的支持与促进,是对高校后勤的鼓励与扶持,促进与服务。将管理和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服务促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改变重管理轻服务的征管模式。税务机关要主动深入高校,宣传税法,讲解税法,掌握高校后勤改革信息,摸清税源,为高校后勤改革的纳税问题出谋划策,进言献智。同时,还必须注重税收执法的刚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依法计征、依率计征。健全和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不断完善高校后勤的税收规范化管理,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服务社会化;财务管理
随着高等事业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现行管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学校办社会的后勤服务体制,使政府和学校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地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后勤部门脱离学校走向社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之中,按照方式运作,成为独立的后勤经济实体。,各高校的后勤改革已经起步,成立了后勤产业集团,但后勤的财务运作并没有同学校完全脱离,还享受国家的经费补助,处于一个过渡时期,作为校级财务部门在这次改革中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在很大程度上着这项改革的进程。学校财务部门应在自身的职能范围中,认真研究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财务管理问题,寻求理想的财务管理对策,逐步建立一套符合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财务管理模式,为促进高校后勤真正走向社会,参与市场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做好后勤经济实体资产界定,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要确保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顺利实施,前提是要做好后勤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后勤的资产是在过去办学过程中,通过国家拨款购置形成,或利用学校提供条件取得,均属于非经营性资产。为做好产权制度的明晰,将后勤资产从高校中划分出来,校财务部门要会同有关单位对后勤资产进行清理、评估和界定。首先,要对后勤改革前的设备资产进行认真全面的清查核对,核实后勤经济实体各项设备资产的种类、数量、价值,作好财产登记,并用科学的进行评估。按照评估后后勤经济实体占有资产的实际价值办理资产转移手续、进行产权界定、按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明晰产权关系,签订国有资产租赁合同。其次,对后勤经济实体使用学校的房产和土地按有关规定进行价值评估,可将此作为学校对后勤实体的投入,按双方合同以租赁关系给后勤实体使用。最后,对后勤原有的往来款项、债权债务、各项流动资产进行核对清理,划分归属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正确的帐务处理。
二、指导后勤经济实体的财务管理工作
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后,学校财务部门应从过去对后勤财务的直接管理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对其进行宏观上的业务指导。现阶段,学校财务部门应履行学校支持后勤经济实体的责任,指导帮助后勤经济实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基础工作:首先,高校财务部门具备一套完备可行的内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而后勤经济实体由于处在改革初期,财务管理环节比较薄弱。因此,学校财务部门应积极主动的帮助后勤经济实体建立适应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使后勤经济实体的财务活动科学、规范。其次,高校财务部门应指导后勤经济实体的核算业务,帮助其建立科学的会计核算体系,执行国家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制符合国家要求的会计报表,并对其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在具体业务上经常进行督促检查,提高后勤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学校财务部门还应主动帮助后勤经济实体争取税务部门对后勤企业的税收优惠,在政策上正确使用国家对其的扶持减免,从而降低后勤经济实体的有关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帮助后勤经济实体逐步实行成本核算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后,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必须按市场经济运作,实行成本核算。高校后勤是从高校这个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的,因此成本观念淡薄,长期以来,高校后勤的所谓成本是不真实的,他所占用的大量资产是无偿使用,不付使用费,也不计提折旧。改革之后的后勤企业,应实行企业化管理,严格按会计制度要求规范会计行为,实行全面成本核算。
首先要帮助后勤实体建立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核算体系分为收入、支出、管理三部分,在收入方面,财务部门要帮助后勤实体积极组织收入,高校后勤化初期,学校应将后勤能承担的一切服务项目让其承担,逐步引入招标机制,促使后勤提高竞争意识,转变经营服务观念,转换经营服务机制,努力增加收入,并把住收入源头,防止收入流失。在支出上,要指导后勤严格执行支出预算计划,杜绝计划外不合理开支,努力压缩成本。成本管理上要认真执行国家的成本开支范围的规定,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合理确定成本项目,保证成本真实正确。其次要帮助后勤实体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后勤实行化管理之后,应参照企业制度进行核算,成本核算上要依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相关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成本核算。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后勤实体还要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后勤实体要按国家规定的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折旧方法要报校级财务备案,提取的折旧费除上交学校作为使用固定资产的补偿外,还有利于企业的设备更新改造。
四、加强对后勤实体的财务监督和审计
后勤经济实体实行企业化管理后,学校财务部门应掌握后勤经济实体的经营运作方式、执行的会计制度、会计核算方法等,并协助审计部门加强对后勤经济实体的指导监督和审计,提高后勤经济实体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
在后勤改革的过渡时期,后勤财务仍是学校的二级单位,这个时期学校应继续执行财务监督职能,校级财务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后勤实体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状况,及时发现,提出改正建议,督促后勤实体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完善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体系,逐渐向完全企业化管理过渡。学校的审计部门在这一时期也应加强对后勤实体的审计监督,对其会计账目、会计核算、会计报表、使用学校财政补助情况等进行审计,这种审计是对后勤实体财务的一种监督体制,不是对其经营方式和内部管理的干预,其目的是了解发现后勤经营活动中存在问题,帮助后勤实体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审计部门还要建立后勤实体负责人离任审计、工程立项、工程预决算、校内单位承包工程审计制度。在后勤社会化改革后期,后勤财务脱离国家财政补助完全独立之后,这种监督体制才能做出相应调整。
五、实行后勤会计委派制建立财务通报制度
高校后勤会计委派制是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过渡时期出现的新事物,由于后勤财务机构仍是学校的二级财务单位,使学校有权向后勤实体委派会计。学校对后勤实体的会计委派就是由学校财务向后勤实体财务机构委派财务负责人或主管会计,具体负责后勤实体及下属各中心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委派会计的工资、奖金等福利待遇均由学校支付,不参加后勤企业的利益分配,改变了会计人员对所在单位的依附关系。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学校后勤资产的保值不流失,有利于保证后勤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也有利于后勤企业的健康。当后勤完全脱离学校以后,学校应停止会计委派。
一、后勤管理激励机制的不足
1.激励机制中的心理效应高校的后勤保障是能否做好,不仅取决于后勤的组织文化,不仅取决于后勤职工的个人能力和天赋,还取决于个人能力与天赋的发挥程度,即学校的后勤系统调动了职工个人多少的能动性,而后勤资源、设备只有在被人使用时才能发挥出作用。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激发个人的动机,诱导个人的行为,充分的将积极性进行跳动使职工的创造性被激发出来。这是组织建设目标实现,高校后勤管理激励机制创新的关键。(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个人对工作有着强烈的情感且全身心投入时,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对学校、对社会有益的方面,不会去计较琐事,节外生枝,无事生非,个人表现出较高的社会相容性。(3)健全人格,行为文明。处在积极状态中的职工,常伴有快乐、期望和羡慕等积极的情绪,也能处理好工作与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具体表现未人格的高尚和举止的文明。反之,一个职工的意志薄弱、情绪冲动、过度焦虑,易造成言行失度和人格障碍。
2.后勤管理激励机制高校后勤管理激励机制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激励不足。后勤职工流动性特点决定了对目标激励不够重视,无法满足职工最基本的工作需求。后勤职工个人需求无法与学校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性。(2)情感激励不足。客观事物能够使人产生不同的态度,人在心里机能的影响下降会体验不同的情感影响。人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能够保证工作效率的持续提升,这也是激励职工认真工作的关键部分。创造性的培养能够提升情感激励作用,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才能。情感管理是高校后勤管理最为关键的方式,将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职工的身心得到放松,积极有效的工作态度将是奋发向上的具体体现。高校后勤管理与职工的交流较少,没有相应的联系性,和谐的人际关系将是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效果不断提升的重要措施,后勤工作的完善将进一步促进高校后勤管理效果的提升。(3)文化激励不足。组织文化的发展能够提升职工行为的规范性,后勤组织文化与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道德水平的提升能够保证职工后勤归属感的强化,有利于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职工能够在这种环境中不断的强化自身修养,努力工作,在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还能够充分的协调后勤组织文化对职工的影响作用。发挥高校后勤管理激励机制的作用是文化建设最为重要的方面。但是更多的是高校注重后勤组织系统建设,对后勤组织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无法形成有效的后勤组织文化氛围,阻碍了职工思想意识的提升,长久以往高校后勤管理效果将会下降。
二、改进学校后勤管理激励机制的主导思想
1.建立心系全体后勤职工的沟通机制,缩短角色距离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保证后勤职工心理发生变化。所以后勤管理者要有意识地缩短与后勤职工的“角色距离”,减少“位差”。对职工的信任、尊重、爱护、关心,就是一种情感投资。优良的人际关系能够激一整个后勤系统的勃勃生气。后勤职工沟通机制的完善将是现代管理优化发展的关键,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激励模式。高校后勤管理要关心职工问题,使职后勤职工能够感受到组织的关怀。这样才能够使后勤职工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2.建立广泛参与的后勤管理激励机制。激发全体后勤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为了能够促进后勤职工能够更好的参与到后勤管理工作,要对参与后勤管理进行充分的分析。归属感的形成能够提升后勤职工的认识。为了能够满足后勤职工个人的需求,高校后勤管理要重视后勤职工的自尊。激发后勤职工的集体荣誉感。成长责任的强化将会使高校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意识,这是后勤职工主人翁意识的体现。
3.建立惩罚分明的考核机制。激发全体后勤职工的竞争意识对后勤职工进行业绩考核能够提升职工的紧张感,是提升后勤职工工作效果的关键。后勤职工工作的认可能够建立充分的考核制度。能够使后勤职工能够明确自身在学校发挥的作用,使命感的强化使后勤职工个人价值与学校总体目标强化的关键。
4.建立适时淘汰的竞争机制。激发全体后勤职工的危机意识激励机制的制定是推动高校后勤管理效果的关键。制定奖励与惩罚相适应的制度是激励机制完善的表现。在后勤职工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实行淘汰机制这样能够保证职工的活力。充分的发挥出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竞争思想的强化能够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惩罚与淘汰机制的实行将会使职工的紧迫感加强,并且在今后日常管理工作中不断提升素质建设,自我管理效果的发展将会发挥自身的作用投入到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完善中。
三、管理激励机制在高校后勤职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在学校后勤保障具体的管理活动中,后勤政治管理激励机制、后勤经济管理激励机制和后勤文化管理激励机制往往结合成整体共同对学校后勤职工的工作起着的激励作用。在结合改进组织管理发展主导思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原有的后勤政治管理激励机制、后勤经济管理激励机制和后勤文化管理激励机制提升为:职工成就激励、职工物质激励、职工精神激励。
1.职工成就激励现代经济是一个呼唤创新精神的时代,后勤职工管理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全体后勤职工全心全意为社会培养人才提供完善的后勤保障,进一步保障提高教育的实效。现代后勤职工管理需要在内部上形成管理机制,并且通过后勤职工的完善促进后勤保证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最终实现学校教育取得成功的目标。它改变了传统外压式的强制管理,通过激励让后勤职工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工作,将学校管理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自我开发内在潜能,实现个人与学校的全面发展。高校后勤管理激励机制的构建能够促进后勤职工更好的进行工作,保证高校日常管理工作顺利开展。(1)职工个人价值激励。职工个人价值是后勤职工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要充分的认识职工个人价值,掌握职工亲在能力。并且通过多种方式使职工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人生价值意义。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降会不断提升职工的个人素质,使职工能够更好的满足岗位的需求。职工个人价值激励措施的使用能够使职工明确未来的发展木白哦,工作热情的提升促进成就感。为职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机会是高校后勤管理激励机制建立的主要问题。(2)用人激励。后勤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个人能力的具体情况。高校后勤管理要将职工的专长与工作的实际需求充分的结合在一起,采取灵活多变的工作方式选取管理人才。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工作绩效的考评,保证人才能够符合高校后勤管理需求。这样才能够保证后勤职工自身价值的实现。(3)培训激励。积极参与培训能够提升后勤职工的工作技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证工作的稳定性。这是除了物质奖励之外后勤职工同样关注的奖励。为后勤职工提供发展机会,能够使后勤职工感受到高校对他们的关注,这是一种在价值上的肯定,能够提升后勤职工的责任感。
2.物质激励物质奖励能够充分的激发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是管理机制发展创新的经济基础。灵活的运用按劳分配原则能够实现高校后勤管理效果的发展。是调动后勤职工提升思想积极性的关键。当职工的个人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能够激发创造性思维,在工作中将会以积极的精神状况提升工作效果。(1)惩罚激励。高校后勤惩罚措施的制定主要以扣罚奖金等方式,这是对后勤职工工作的一种惩罚性否定。惩罚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规范高校后勤管理效果,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后勤职工工作积极性。因此高校惩罚措施的使用需要采取慎重的态度,这样不但能够消除惩罚带来的消极情绪还能够变相的激发高校后勤职工工作积极性,达到教育警示的目的。这种将思想惩罚作为教育手段更加有利于后勤管理工作的开展。(2)分配激励。高校后勤职工最为关心的问题是经济利益的划分问题,这是影响后勤职工工作积极性最为直接的因素。因此高校要做好对利益的分配问题,根据职工的实际需求,结合高校的发展状况,实行分层次的操作规划。使不同阶段的后勤职工都能够得到利益的满足感。这也是高校后勤管理激励机制创新发展的措施。(3)岗位激励。高校后勤管理应该逐步的建立以岗位津贴为主实现以岗顶编的模式。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建立不同层次的人才待遇,高校后勤管理制度的创新能够更好的稳定后勤职工队伍,岗位聘任的实行对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职工精神激励需要对后勤职工的精神进行激励,这是满足职工物质需求基础上的发展。职工精神激励将会不断促进职工个人思想的完善。(1)道德激励。高校后勤管理要重视职工的核心价值,使后勤职工能够根据个人理想完善道德建设提升责任感。后勤职工道德评价将在岗位职责中充分的体现,这是建立主体后勤保障体系强化职工技术的关键。(2)文化激励。高校后勤管理人员要重视自身的文化建设,为营造高校积极有效的文化氛围做出自身的贡献。将个人需求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高校文化精神的创新是和谐统一激励机制在高校后勤管理发挥作用的重点。(3)榜样激励。选择优秀的后勤职工树立为学习的典范,这样能够激发其他职工认真学习的思想。榜样的力量将是促进职工积极向上的关键。产生的连锁反应将是激励效应最为关键的部分。高校后勤管理中实行榜样激励是激发其他职工努力工作的重点措施。
四、结束语
简约实用的原则,体现在校园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学校图书馆和教学楼采用的经济实用、绿色环保的墙体材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该材料类似于我国普遍使用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但由于掺有不同颜色、不同比例和不同粒径的工业废渣或矿渣为骨料,使得砌块花色各异并具有石材的质感。学校图书馆内部装修比较精细,但大厅墙体和柱子却普遍使用表面略显粗糙的砌块装修,不加任何饰面,由于色彩运用得较好,并没有生硬、突兀的感觉。教学楼的内外墙全部采用这种材料,砌筑勾缝而成,同样不再增加任何装饰面层,自然大方,绿色环保,经济耐用。水磨石楼地面、清水混凝土墙柱面随处可见。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附属医院大楼,外墙立面主要采用50毫米厚的米色大理石干挂幕墙,装饰精致,而其室内地面采用的则是彩色现浇水磨石地面,水磨石采用5毫米厚不锈钢间隔条,分隔出不同的色块图案,表面均匀、平整、密实,没有裂缝划痕,堪称精细精美,不亚于高档大理石铺装效果。墙面、顶棚装饰简洁大方,许多柱面采用清水混凝土,与水磨石地面装饰风格协调一致。其大门外平台及道路铺装没有采用花岗岩石材,全部是红砖的混凝土路面,同样因其施工质量高,色彩协调统一,没有一点低档的感觉,处处给人以简约、协调、实用之印象,又不失精美、豪华之感。室外工程设计普遍注重实用性。学校的主要道路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主,其路牙及路边石基本选用预制混凝土块,绿化道路、人行道路、广场铺装等以现浇混凝土、水刷石、红砖铺砌等为主,很少见到大片的石材铺装。楼门口大台阶及其他室外台阶,基本上也是现浇混凝土制作,每个踏步均加防滑条,每处台阶均加扶手。许多花池池壁使用清水混凝土,不再镶贴其它材料,且池壁稍厚,可以作为座椅使用。校园随处可见自行车停放架,一般设置在路边绿化中,停车架采用镀锌钢管弯折而成,成“U”字或倒“U”字状排列组合,简单实用,并且凡设置停车架的地方,地面基本上为沙土地面,不做任何铺装。道路上的路障设计一般都是可拆卸的,车辆通行频繁的地方,设置自动感应装置,车辆靠近时路障自动下沉。凡此种种,无一例外地体现了校园建设简约实用的设计思想。
二、校园景观绿化建设简洁大气、特色鲜明
考察了四所大学,其校园绿化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体现一个“大”字:大树与大片草坪,彰显大气与大雅。草坪加大树的模式,视线通透,突出了建筑主体,这种模式几乎覆盖了整个校园。穿过斯坦福大学著名的棕榈大道,映入眼帘的是低平的大片草坪,两侧人行步道,周边散落着几株大树,抬头望去,草坪对面的低矮建筑尽收眼底。洛杉矶分校演艺厅与图书馆之间设计了一片开阔的草坪,四周几棵大树加以衬托,伯克利分校图书馆门前同样是大片开阔的草坪。主要景点设计简洁、大气、自然。校园大树彰显着学校的文化底蕴,大树加大片草坪不仅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还给师生室外活动及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显示了校园蓬勃的生机和无尽的活力。校园的绿地建设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周围,其他大部分地方没有刻意去做绿化设计,乔木、灌木、当地的草类穿杂其中。校园草地在建设初期就充分考虑了它的功能,不仅是一个观赏的绿化景观,更是人们休憩享受大自然的地点,人们可在草地上或走、或坐、或躺、或卧,可以尽情的享受,随处可以看到上下窜逃和左右穿越的调皮松鼠,三五成群的乌鸦穿行在人们脚下,成为校园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幅天然画卷。随行的向导告诉我们,在校园的草地中,树穴内以及校园的很多地方,设计时就考虑了很多供小动物和鸟类饮水的地点,并且在旱季食物缺少时,还在校园的一些固定地点投放一定的食物。
校园树木和绿地都依从当地的自然环境,树木品种并不是很多,也很少发现移植来的名贵大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处西海岸,雨旱季分明,因此在绿化植被的选择上,除去主要楼宇周围进行人工草地培养外,大部分选择的是针叶乔木和当地的草类。当地产草类几乎没有修剪,任其在楼宇周围和庭院内自由生长,而人工种植的草坪修剪十分精细,就像理发师精湛的手艺。许多的树穴和地皮全部用碎木屑覆盖,并且落叶针叶全部清扫到树穴内,为树木提供养分。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由于地处沙漠腹地,气候干燥,因此校园植被多选择适合沙漠生长的沙棘、沙柳、沙枣等灌木和少量的针叶乔木。为了便于收集水分并减少水分的蒸发,的地面和树穴全部用碎石子铺填。漫步校园,雕塑随处可见。洛杉矶分校校园内设计了一个雕塑公园,放置历届学生的优秀雕塑作品,既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又给学校增添了文化景点。为方便师生,校园设置了很多休闲桌椅,形式各异,有在树荫下随意摆放的经粗略加工的大石块,有在草坪边放置的略显陈旧的木质座椅,有在建筑平台或楼前小广场上成片布置的钢制或塑料桌椅,而拉斯维加斯分校校园则将预制混凝土桌凳直接安放在无遮无荫的宽敞道路一侧,却也是一道特殊的风景。
三、后勤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细致入微
大学校园内教室和图书馆门的设计,全部为无声设计,极大地减少了门的开关声响对学习者的影响。教室内课桌和椅子多为可移动拼拆式,便于分拆听课和拼合讨论。图书馆内设计为无声区、微声区和有声区,便于学习者思考、交流和讨论。在图书馆每层的一个角落,都设计了一个讨论区,区域不大,可容纳5到10人,沙发书桌一应俱全,并配备了镶嵌在墙上的水笔板和多种颜色的水笔,便于学生讨论书写。更加细致的是,在每一个书桌上设计了一个可以提升的多功能电源板和网络接口板,方便学生使用各种网络设备。图书馆内资料信息资源丰富,完全向读书者开放。在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我们看到了中文版1950年的彩色中国地图,赫然标明中国南海的九段线。在美国大学校园,看到一个个贴满广告的广告栏,广告贴了一层层,但并不相互覆盖,你可以一张一张翻看。这既有学生的自觉和相互谦让,更有校园管理的良苦用心。即使提示劝说也是独具匠心。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部的大楼外有一块提示牌,上面书写着一行大字为“Smoke—freeEnviroment”,紧接着一行小字为“Thankyoufornotsmoking”,一个小小的劝解标识,既体现了劝解的意图,又充满着温馨的气氛。美国社会虽然第三产业高度发达,但高校都保留相当数量的后勤人员。学校自身提供服务与社会提供服务相结合,长期不间断式的服务一般由学校自己提供,比如卫生保洁、餐饮服务等,其他专业化的服务聘请社会的公司提供。校园保洁人员一人多技,一个可移动式垃圾盛放车,配备了多样工具,包括打扫的扫帚、埋放垃圾的工程铲、拾垃圾的耙子、捡垃圾的人工臂、修剪草地灌木工具等等,一个保洁人员,就可以把保洁和简单的维护处理完成。校园内设置了许多分类投放的垃圾桶,人们会自觉地将垃圾分类投放,我们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正赶上学生进行食品品尝推介会的活动,活动举办方在现场的两侧准备了分类精细的临时垃圾分类投放袋,分别是食物残渣、金属类、纸质类、非金属类、其他垃圾,真正是“带来了一片欢乐,留不下一点垃圾”。
四、节能与环保的理念付诸行动
外国高校公共卫生间的抽水马桶用水量都很小,使用的是气动和水混合冲洗。洗手部分全部是感应出水,手离水断。绿地和树木浇灌全部采用滴灌技术,人工种植草坪下滴灌管线纵横交错,树穴内根据树木大小设置一定数量滴灌口,并根据不同的气候选择碎木屑或碎石子覆盖,减少水分蒸发。斯坦福大学以前使用天然气发电,现在正在研究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近年学校新建筑的坡屋顶上,设置了大面积的太阳能板用于发电,供本楼使用,并且多余的电还可以并入校园电网。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研究方面,斯坦福大学走在全美高校的前列。斯坦福大学“绿色校园”设计团队主要负责人、可持续发展与能源管理部主任约瑟夫•斯塔格教授以“Sustain-abilityatStanford”为题,专门向我们介绍了斯坦福大学在建的可持续能源发展中心的情况。斯坦福大学在建项目最大的特点是把制热时产生的冷量收集储存起来,待使用冷量或冷量使用大时,释放使用或补充;反之,把制冷所产生的热量剩余进行收集储存,在热量使用大时,释放补充,同时还可以再转化为电能。斯坦福大学在能源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和实践中做了扎实的研究工作,方案设计耐心而扎实,工程实施认真而有序,此项目的研究和规划从2007年开始,经过认真而扎实的研究和论证后,2012年才开工建设,计划2015年投入使用,整个项目预算资金投入高达五亿美元。外国高校继承了英国和欧洲大学的办学经验和校园管理经验,起点高、发展快,又经过了上百年的演变和发展,校园环境规范而有序。中国和美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环境也千差万别,学校的历史、文化和办学经历也有较大的差别,但外国高校在校园规划建设和后勤管理方面有些先进的理念与经验,对于加强规划和建设,提升后勤管理服务水平大有裨益。校园规划和建设是百年大计,必须坚持高标准,科学而广泛地论证,建设方案一旦确定,不能随意更改,必须严格规范的执行,不因时代的变化而大变,不因领导的更迭而改变。特别要重视新建筑与老建筑的协调统一,一座座不同时代的建筑记录和见证着学校的历史与发展,成为一部部静态的教科书,实乃一幅幅学校文化的画卷。校园建设应力求简朴和简约,追求大气和高雅,不能追求名贵和奢华。要顺应当地的自然规律和生态环境,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引种当地的绿树绿草,栽种植物应避免追求“高、名、贵”,而且校园内也应避免“全硬化、全绿化”的生硬布局设计。
关键词:高校;后勤;企业文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263-02
在研究高校后勤企业文化之前,应当对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有一个客观的了解。一方面,高校后勤作为高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所以对学生的工作既要提供优质的服务,又要通过与学生在吃、住、行、用等方面的沟通,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情感交流,为学生搭建起管理、服务、育人三方面相融合的后勤保障体系,承担起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行为育人、环境育人和文化育人的职责。另一方面,高校后勤在准企业模式的运行状态下,既具有一般意义企业文化的内涵,同时又吸收了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中总结与归纳出的具有鲜明个性的高校后勤企业文化。
一、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内涵
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结合学校、企业的目标和任务,考虑文化模式,高校后勤企业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始终坚持发展先进文化不动摇,必须始终坚持用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促进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
1.高校后勤企业精神文化。它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独特的、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着企业的信念和追求,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高校后勤企业体现的是绿叶精神、甘做嫁衣精神、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少说多做的敬业务实精神、团结互助协调发展的合作精神、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它是高校后勤企业在服务育人实践和服务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的共识,通过这种精神文化,引导价值取向,确立行业规范,塑造职业形象,加深文化涵养,增强员工凝聚力。
2.高校后勤企业制度文化。后勤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它把后勤企业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它一般包括企业法规、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合理的制度必然会促进正确的企业经营观念和员工价值观念的形成;而正确的经营观念和价值观念又会促进制度的正确贯彻,使职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高校后勤企业行为文化。后勤企业行为文化是后勤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提供服务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以后勤员工和行为为形态的一种中层企业文化。如企业目标、企业计划、企业管理制度等,通过文字的表达,传输着企业的文化品位与格调。如管理制度中对劳动纪律的表述:“严禁上下班迟到、早退,违者一次罚款10元~30元。”这是一种纯理性的表达方式,让人望而生畏,换成以下表述:“迟到早退意味着浪费别人的生命”,则反映了企业的“人本”意识和文化氛围。
4.高校后勤企业物质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重视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企业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高校后勤企业文化还包括校园环境、生活设施等体现出来的物质文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提高,对精神需要的追求愈加强烈,求知、求美、求乐等心理迅速发展,对后勤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后勤要重视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建设,为学生构筑优美、舒适、高雅的学习生活环境,培育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建设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提升高校后勤企业竞争力的需要。随着高校后勤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放开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另一方面,逐步将后勤企业推向社会市场,参与社会服务市场竞争,后勤企业将面临优胜劣汰的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依赖性、竞争意识不强以及狭隘的自我保护意识,正是社会化后勤企业的三个致命弱点,如果后勤企业在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过程中不重视市场的调查研究,不构建具有后勤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会逐步丧失校园服务市场的立足地,更没有实力去开拓校外市场。
2.建设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践行高校后勤“三服务、两育人”宗旨的需要。“三服务,两育人”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宗旨和重要原则,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则是推进和深化“三服务,两育人”活动,实践“三服务,两育人”的具体体现和表现形式。高校后勤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成长环境,决定后勤企业比一般社会企业多了一层责任,要求其提供的后勤服务必须坚持“教育属性”导向,以是否有利于学校稳定,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教育和身心健康为标准,可以说,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置身于其中的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微妙影响和教育作用,是培养学生思想行为的激励因素,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可以促使青年学生形成高远的人生格调和价值追求,促进高层次合格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后勤在发展高校先进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劳高素质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后勤应通过加强自身企业文化建设,以优质的服务、优良的作风、优美的环境服务于广大师生员工,发挥其社会示范作用和育人功能。
3.建设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增强高校后勤企业凝聚力的需要。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凝聚人心,激发员工无穷的创造力和巨大的工作热情,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高校的后勤企业与社会成熟企业相比,面临更多的困难和压力,更需要后勤员工团结一心,坚定信念,努力拼搏。建设特色鲜明、内涵丰富、贴近员工的高校后勤企业文化,通过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鼓舞人、教育人、激励人的机制,引导后勤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增强与高校后勤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高校后勤企业的发展目标内化为每个人的奋斗目标,形成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生机勃勃的集体力量,做到“人企合一”。
4.建设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提高高校后勤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中外企业发展的成功实践证明,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管理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高校后勤企业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管理模式还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需通过企业文化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后勤员工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规章制度、管理方式、行为规范,促进企业管理上水平、上层次,逐步走向科学管理。
三、建设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路径
1.以人为本,提高高校后勤员工整体素质。企业是以人为要素的经济组织,高校后勤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的竞争,而服务和管理的主体是人,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最终取决于人的因素。对人的尊严的尊重,对人的价值的理解,对人的需求的满足,是高校后勤企业的立身之本。现代优秀的企业,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无不树立“以人为本”。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把关心员工、尊重员工、提高员工素质作为其基本方针,重视员工参与企业决策,培育和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高校后勤企业要利用职工业余时间组织文化学习、技能培训,开展各类文娱、体育活动,使职工通过各种活动,增进彼此了解,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团队合作精神,使企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更具凝聚力,为后勤企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2.服务为本,培育高校后勤企业核心价值观。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结合高校的特殊背景,从建立和谐的后勤文化体系入手,明确高校后勤企业服务的理念、方式、内容,形成企业独特的核心价值观。服务理念上,要注重对职工进行服务意识培育,以师生的需求为标准,树立“要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的服务观念,把服务与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学校综合实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师生的生活质量结合起来,使师生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一种产品,同时还是一种享受;服务方式上,要引进社会企业的经营管理的理念、管理的模式、管理的方式方法来转变传统高校后勤服务的观念,提高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程度,开展感动式、主动式、全程式、预约式服务,增强为教育事业服务的能力;服务内容上,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后勤服务管理,改进后勤服务方法,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探索与发展全新的后勤服务形式。
3.立规践矩,建立健全高校后勤企业刚柔相济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是刚柔相济的管理艺术。刚性管理是凭借制度约事、纪律监督直到惩处、强迫等手段进行;柔性管理是依靠激励、启发、诱导等方法进行的。刚性管理是以任务为中心的强制性的、直接的、外在的管理,它注重理性,富于刚性;柔性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非强制性的、内在的、人性的管理,它注重感性,富于弹性。刚性管理中的制度、纪律是企图通过对人的活动的限制达到管理的目的;柔化管理的“自我改善”,以满足职工的多层次需要为目标,能深层次地激发职工的工作动机,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其不仅自觉提高各自的工作目标,而且愿意挖掘潜能、发挥天赋,做出超常的工作成就。
4.领导带头,典型引导,广泛宣传。高校后勤企业文化不仅仅是职工手册上的文字,不是抽象的教条与乏味的口号,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文化的渗透、理解、共享,使文化成为职工的“共同知识”。领导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龙头,领导者的模范行为是无声的号召,对职工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成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领导者应成为这种价值观的化身,并通过自身行为向全体职工灌输企业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傅祖浩.构建与先进文化相适应的高校后勤企业文化[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3,(10).
摘 要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深入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具有凝心聚力、激励、导向和约束等功能。打造和谐的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必须深入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才能强有力地激发后勤员工的创业热情与创新精神,有效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为高等教育事业服务的能力。
关键词 高校后勤 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
一、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独有的、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为全体企业职工所认同并共同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总体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深入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向高层次发展的标志,是高校后勤企业在“三服务、二育人”活动过程中,移植组合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的,激励员工责任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以人为本管理理论,是支撑高校后勤企业的内在价值和基本内涵。
二、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功能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对于提高后勤企业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具有以下功能:
(一)凝聚功能。企业文化就是一种凝聚力。“上下同欲者胜”,企业文化使得广大后勤员工牢记企业宗旨,明确奋斗目标,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而奋力拼搏。
(二)导向功能。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力。后勤员工在服务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有价值和行为准则,使得大家知道应该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靠着这种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企业上下可做到思想统一、行为统一、同心同德、齐心协力。
(三)激励功能。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力量,它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价值导向和企业精神,能够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把广大后勤员工的潜在智慧和力量激发出来,使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尽职尽力,奋发作为。
(四)约束功能。企业文化本身具有约束力,使得广大后勤员工明确自己不该做什么,哪些不能做,同时,服务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能够使每个员工自觉地遵守行为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文化发挥着一种“软约束”作用,是一种免疫功能。
(五)纽带功能。维系企业发展有两个纽带:一个是产权、物质利益纽带;另外一个就是文化、精神道德纽带。这两种纽带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缺一不可。而且,维系企业发展精神道德的力量往往比物质利益的力量更强大,更重要。因为,精神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三、高校后勤企业的文化建设的目标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结合高校的特殊背景,以“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和“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三服务两育人为宗旨,全面提高后勤企业员工的素质,挖掘员工潜力,逐步改善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师生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稳定、优美、文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形成团结、祥和、奋进的后勤人文氛围,增强为高等教育事业服务的能力。
四、高校后勤企业的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价值原则,即全体职工都应有一个共同信守的价值标准。
(二)卓越原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卓越,永不自满。
(三)参与原则,即发扬民主,共同决策。
(四)育人原则,即秉承高校教书育人的宗旨,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高品位的服务。
五、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基础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企业经理层、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和垂范作用,以自身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带动影响整个团队,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并且促进文化建设在内部各层级的有效沟通,确保全体员工共同遵守。
(一)成立 “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企业文化领导小组由公司管理层、人事部门、党团组织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制定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行动纲领,组织各项活动宣传企业文化、组织企业文化建设方案的实施。
(二)积极加强制度建设,科学规范管理
组织与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骨架,也是企业之车健康前进的保障。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后勤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企业员工的素质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原有的制度需要不断更新和修订,才能跟上企业的发展。必须根据后勤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建立、健全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科学规范的操作规程、人事用工制度、薪酬分配制度、考核奖惩等人力资源政策,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任用员工的重要标准,有效规范和约束公司员工行为,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管理文化。
(三)搭建企业文化的宣传平台
企业文化的魅力重点体现在文化娱乐的深层意义中。寓教于乐、寓管于乐、寓情于乐,通过娱乐凝聚人、陶冶人。建设高校后勤企业特色文化,要在企业文化载体上下功夫。应定期召开会议对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组织策划一些有利于企业文化宣传的娱乐活动:
1.立教工之家,购置文体活动用品,订阅报刊杂志;在公司的会议室、走廊、宣传栏等醒目的地方,张贴宣传标语,办起宣传园地,让职工耳濡目染,熏陶思想,增强员工爱岗敬业的意识;关心职工疾苦,积极为职工排忧解难,重大节假日走访慰问,靠感情感染职工来弘扬企业文化;适时组织优秀员工疗休养活动,使他们更感到公司的关怀、体贴和照顾,更增强了企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2.开展丰富多彩文体竞赛活动,比如演讲比赛,职工运动会,歌唱比赛、技能大赛等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丰富员工生活、沟通相互间的感情,增进了解,融洽感情,从而使员工形成对企业的向心力。
3.树立典型人物、传播优秀事迹。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搜集整理能够触动员工心灵、充分体现本企业文化的优秀事迹和先进个人,按照公司的奖惩制度对先进个人和优秀事迹成员进行相应的奖励,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营造出一种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
4.充分发挥公司网站的宣传作用,保证网站内容及时更新,创办公司内刊,鼓励大家踊跃投稿,保障内刊按期顺利发行,以此建立一种沟通机制,将公司内部的时事新闻、先进事迹、典型人物、员工心声、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及时传达给每一位员工,增进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企业管理层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还通过赞助学生活动等方式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之中,并为广大师生认同与接受,扩大后勤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学习型组织。重视对员工的文化和技术的培训,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需要,为每位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鼓励员工求知上进,实现人生价值。在企业内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员工岗位学习成才,岗位竞赛活动为载体,激发广大员工学文化、学知识、学技术的热情,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6.民主参与,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氛围凝聚职工。对企业的重大决策、重要事项、重要人事任免等,邀请职工代表参加,听取员工的意见;定期实行企务公开,实行“阳光后勤”,增强公司办事的透明度,取得广大职工的信赖,赢得公司的和谐气氛。
7.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设置举报专线,明确举报投诉处理程序、办理时限和办理要求,确保举报、投诉成为企业有效掌握信息的重要途径,并将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及时传达到团体员工。
总之,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形成,是一个漫长不断积累的过程,打造和谐的企业文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强有力地激发大家的创业热情与创新精神,有效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增添生机和活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也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管理,以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为出发点,充分肯定并发挥每个员工的个人价值和智慧,为员工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从而唤起和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后勤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壮大企业的实力。
参考文献:
[1]赵燕平.浅析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陕西科技.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