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医学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研究方法与步骤
以学期为单位,将6种积极的品德(性格特征)和相应的服务教育引入到医学各学科的学习中。这6种积极的品德(性格特征)分别为:(1)同情心;(2)责任心;(3)正确看待金钱;(4)坚持;(5)忍耐;(6)团队合作。将一种品德作为一个主题出发点组成一个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的时间为2周。对一学期内被研究班级所接受的所有医学课程,授课老师找到与本学习单元中的品德相对应的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品德教育,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合适的活动使得这种品德得以应用,最后,利用社区服务、医院服务等服务项目使此种品德再次应用。下面以第一个学习单元,即同情心学习单元为例,详细介绍一下本研究方法。首先,在第一个学习单元的开始,由辅导员对实验班级的学生进行一堂建立同情心的品格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动力,使他们初步建立同情心。其次,在第一个学习单元中所有教授医学课程的老师,备课时都要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比如可以穿插身边的人和事,对学生再次进行建立同情心的教育。再次,开展一些相应的学生活动,如演讲比赛,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世界上的不幸的人和事,从而激发他们去帮助这些不幸的人的欲望,使同情心得以初步的应用。最后,把学生带到养老院、孤儿院、医院或社区,比如做养老院的义工,参加社区的义诊等,真正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使同情心再次得到应用。每一个学习单元结束后,要求学生写一个个人总结,比如在这个学习单元中学生学到了哪些可贵的品质(或性格特征);初步检查这种品格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得到一些学生的反馈信息,并通过这些反馈信息,分析这个学习单元的经验和教训,并指导下一个学习单元。每一个学习单元都按照上述的第一个学习单元的模式完成。
1.2研究效果评价
(1)每一个学习单元结束后,通过学生写个人总结,得到一些相应的反馈信息,初步检查这个学习单元的研究效果。(2)当6个学习单元全部结束后,对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围绕着笔者上述的教学过程中的不良现象、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是否快乐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将实验班级、对照班级研究前后以及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检查研究效果。(3)最后,比较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在本学期所接受的所有医学课程的学科成绩,检查品格教育、服务教育与基础医学教育的整合能否在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科成绩。
2研究结果
2.1学生对于品格教育、服务教育与医学教育的整合教育模式的反馈
从每一个学习单元中的学生活动及学生所写的个人总结看,90%以上的学生都能积极、认真并很热情的准备;各学习单元均有85%以上的学生对每一个学习单元的中心内容都有清醒、正确且较为深刻的认识,其中有70%以上的学生能够与自己将来从事的医生职业联系在一起,并提到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好好的运用这些品格。
2.2品格教育、服务教育与医学教育的整合对调查研究结果的影响
在接受品格教育、服务教育与医学教育的整合前,对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实施了调查,调查围绕着笔者在本文开始所提到的教学过程中的不良现象、学习的目的、学习的过程是否快乐等项目进行,调查结果以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表示,如表1所示。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相比无明显差异。在接受品格教育、服务教育与医学教育的整合后,实验班级的调查研究结果较之前有明显改变,如表2所示,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有明显差别,如表3所示。对照班级两次调查研究的结果无明显差别。
2.3品格教育、服务教育与医学教育的整合对学科成绩的影响
在接受品格教育、服务教育与医学教育的整合之前,实验班级一学期所有医学课程的平均成绩为68分,对照班级的平均成绩为70分,二者相比无明显差别。在接受品格教育、服务教育与医学教育的整合之后,实验班级一学期所有医学课程的平均成绩为79分,对照班级的平均成绩为67分,实验班级的平均成绩较之前明显提高,对照班级无明显差别。实验班级的平均成绩较对照班级明显提高。
3讨论
3.1品格教育、服务教育与医学教育的整合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实验班级学生的调查看,大部分学生在接受整合教育以前,在校期间除了应付学校的各种考试外,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因此大部分学生感到的多是茫然,不是快乐。可是接受整合教育后,他们觉得生活充实了起来,自己能帮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学生自然而然地把学习的出发点放到了帮助别人上,因此学习的过程自然也就快乐了。因此,品格教育、服务教育和医学教育的整合教育模式能使学生自然的学习,自然的体验学习的快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3.2品格教育、服务教育与医学教育的整合教育模式的根本立足点是品格教育
俗话说:“教书先教人,立人先立德”。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大学时期远离父母管教,而目前的大学品德教育相对又比较薄弱,尤其对于那些自律性比较差的学生而言很容易迷失自己。品德教育、服务教育与医学教育的整合以品德教育为根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对于医学生在大学时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势必也会为医学生走向社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夫打下坚实的基础
。
3.3品德教育、服务教育与医学教育的整合能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
我国教育长期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其特点是注重教师的教,轻视学生的学。课程和课程之间没有交叉联系、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互动反馈、教学方法死板、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这些都严重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束缚了教师和学生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循证医学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是“基于问题的教学”。循证医学拥有一整套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现有最佳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及正确应用结果指导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理论和方法,为现代教学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模式。循证医学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出“共同体教学”模式,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在循证教育中,教师的任务不再是单纯传播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挖掘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这与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思想一脉相承。
二、循证医学所倡导的人文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人文关怀是对人生命价值的肯定,对人生存状态的关爱,追求人的完美个性,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文化现象。循证医学包含的人文因素使其在诞生之时就存在双重意义,不仅是一种治疗技术,而且是一种教育思想。从循证医学的创始人科克伦(ArchiebaldL.Cochrane)将受伤嚎哭的士兵抱在怀里,看着他平静地死去的那一刻开始,循证医学便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作为三大原则之一。“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成为循证医学的根本特征。循证医学特别强调将医生的专业技能与病人的价值观整合起来。病人对不同方式治疗方案有不同选择,医生有责任根据研究者提供的证据,将各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告知病人,最终的治疗决策应该是医生与病人共同协商的结果。病人了解自己的疾病,并知晓治疗该疾病的各种证据,在治疗之初就可大致预测治疗的结局,有利于病人积极参与治疗过程,主动依从医生,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不但要考虑病人的暂时性治疗效果,还要考虑其终止性治疗效果;不但要考虑病人身体的病痛,还要考虑病人精神的痛苦;不但要考虑病人的经济状况和身体条件,还要考虑治愈后的生存状态。素质教育是尊重生命个体的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循证医学对生命价值的关注,给予大学教育诸多启示。其一,科克伦说:“有效的治疗全部免费”。由此及彼,人们有理由认为,“有效的教育全部免费”。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是社会公益性事业,绝不能将其变为赚取利润的工具。教育市场化虽然在特定的时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但其产生的负面效应也有目共睹。因此,“有效的教育全部免费”将是中国实现教育人文关怀的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其二,“共同体教学”是循证医学教育实践中探索出的有效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探求真理。从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强烈要求学生广泛参与教学过程。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和知识传授者,而是教学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与学生一起成为探求真理的合作者,通过探索,发现真理。合作者的身份将给予学生极大鼓舞,创新和不确定性将成为课堂的新特征。大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如何组织和实施“参与”式课堂,是长期以来大学教育非常关注和努力实践的事,“共同体教学”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为大学素质教育提供了借鉴。
三、实践性是循证医学和素质教育共同拥有的要素
根据医院提供或单位提供的继续医学教育的部门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院方医务科或科教科根据各专业统筹安排提供的如传染病防治、药物耐药性情况、检验报告解读等方面的学习。另一种是由各实验室进行定期内部培训。根据《上海市临床实验室管理基本要求和内容》5.4培训与评估条款中,要求临床实验室负责人应组织实验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培训,有相应的学习培训制度、计划和记录,并定期(每12个月至少1次)对学习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培训效果评估可以形式多样,如考卷形式、口头问答和实际操作等,但必须有记录。根据2013年底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对本市142家医疗机构的年终检查结果显示,因培训记录缺失、培训效果评价记录不清、没有培训制度和计划等问题导致扣分的共有29家,占检查总数的20.42%。根据培训内容不同可以分为3种类型,岗前轮转培训(分为应届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和新进设备操作前培训。在应届毕业生的岗前培训方面,2002年起在上海的三级医院和部分二级医院中对大专学历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开设检验技师的培养。该培养项目共3年时间,主要涉及内容为要求各检验技师在其科室的亚学科间进行轮转,通过轮转培训基本掌握各科室的操作技能。该项工作随着2010年新出台的《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而逐步淡化,但该政策中未涉及检验技师方面的培养和培训政策,补充政策尚无。根据对规范化培训的调研,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三级综合性医院考生参加轮转培训率为100.00%,三级专科医院为90.20%,二级医院为29.70%[3]。非应届毕业生岗前培训的目的是了解科室各亚专业情况,对于部分仪器的操作方法进行培训。新进设备操作前培训是指在科室新添设备时对操作该仪器的所有人员进行仪器操作培训,确保仪器操作准确性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根据培训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室主任培训、各专业人员培训和上岗证培训。检验科室主任培训其培训对象多为新晋升的检验科主任,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室管理、相关实验室管理要求的解读、各专业的管理重点等。根据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2012年的3月对新晋升检验科主任的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过科室主任培训的占室主任总数的27.23%。随着2012年后各地区室主任培训班的增多,这个统计数据应明显增多。各专业人员培训多指中级职称以上,需要定期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的人员的学习。上岗证培训在上海地区主要是基因扩增检验技术操作人员培训、生物安全培训项目和细胞形态学检测。基因扩增检验技术操作人员培训主要针对从事基因扩增检验技术操作人员中的新手,在开展检测该项目前进行的岗前培训。
二、医学检验专业继续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对医学检验专业继续医学教育不够重视不够重视的原因来自3个方面,分别是卫生行政机构、医疗机构方和检验人员本身。卫生行政机构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2002年开展住院医师相关培训试点中,将检验技师的培训作为子项目推进,但作为该项目的参与人员,包括检验科的主任和技术人员对该项目的理解仅为在取得主管技师(中级职称)前的一个培训内容。2010年新出台的《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未涉及检验技师方面的培养和培训政策[3]。2013年后检验技师的技能考核陆续减少,原有对检验技师的培训规定是否执行没有定论,出现了政策的脱节问题,需要尽快出台行之有效的检验技师培训制度。医疗机构方对检验人员培训重视不够,觉得培训不出经济效益,不愿花钱;考虑检验人员少,外出培训耽误工作。因此,当下部分医院检验人员培训需要检验人员自己出资,而美国医学检验人员就业期间的继续教育费用多由所工作的实验室支付[4]。当然也正因为如此,部分基层医院的检验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差,检验结果不准确。同时对Ⅱ类学分给予的方式方法和取得途径,部分医院解释不够清晰,检验人员获得途径较少,内容单一,多为内、外科专业的内容,专业不对口。检验人员本身也有部分认为,进行继续教育指不过是“赚学分”,迟到早退不在少数,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培训班多、质量良莠不齐近5年来,每年开设的国家级检验专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均达到100项以上。2013年开设的国家级检验专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达到251项,国家缺乏对这些继续教育项目统一的评价机制,每年继续教育内容和继续教育名单会以电子版方式上传到网上,但是该项目是否开设、原申报项目的讲课内容是否调整、原申报项目的天数是否按计划执行、原申报项目的内容是否如实履行都是待考核的内容。各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对这些项目缺乏良好的评审和监督机制。
3.技能操作少,实际应用不多检验技术是以操作为主,但继续教育中开展实验操作的内容不多。以2013年为例,以新技术挂名的检验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就有27个,其中大多以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为多,在实际工作涉及较少。而具备实验操作的继续教育项目仅8项。实际技能操作无法成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实验操作场地和设备的缺乏。
4.远程教育少,开设内容简单2013年开设的远程继续教育项目有33项。2006年开设的8项远程继续教育项目中,“POCT相关技术培训”、“临床检验进展及质量控制”到2013年尚在开设,内容几乎没有调整。在课程设置下,愿意参加远程教育的人员选择面较少,学习流于形式。
三、进一步加强医学检验专业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对策
1.增强政策支持力度推出一定的制度和政策支持,如开展检验技师的执业能力考核,颁发执业证书,对一些新型项目开设上岗证等内容的要求,鼓励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虽然2012~2013年和谐医院的评价指标中有一条“能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或学习交流;有职工继续教育条例;毕业后教育职工覆盖率100%,合格率100%”的要求,但这个仅涉及参与市文明单位评选的大医院。对于基层医院,政策上应提出要求,要求医院方在检验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方面给予一定的经费和时间。
2.开设个性化课程检验专业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层次多,类型各不相同。同时对于一些问题较多的检验科人员可以开设相应的课程,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因材施教,提升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初级人员开设以操作和基本技能为主的继续教育项目;针对检验科主任开设如新晋科主任类型的培训项目;对于从事多年室主任的人员开设交流学习相关的培训项目,以开拓视野,增加交流;对于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应开设讨论交流形式的培训项目,共同探讨问题,更新知识。增加对检验专业的二类学分开设内容,面向基层医院,面向基本检测技术教育。总之,让不同对象均有学习内容,杜绝“买学分”的想法。
3.开放远程课程设置鼓励各种医学机构开设远程医学教育项目,通过不同课程设置,来提升远程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数量,进一步加强远程医学教育项目的评估工作,通过学员评估结果及时更新远程医学教育的内容,确保远程医学教育项目内容的新颖和时效性。同时远程教育的内容也应适当根据专业特点,选择实用操作的课程,例如一些仪器的基础操作培训内容,通过视频教育完成操作培训内容,通过计算机来完成上机工作的参数选取,进而分析数据,汇报结果,达到培训的目标。
4.完善教育项目管理应建立更严格教育项目管理机制,教育方应对开设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进行自我评估,对于课程内容、学员满意度、课程有限性和课程执行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做到持续改进。对学员加强效果评估的内容,通过各种形式,检验学习效果,达标后方能领取学分。监督方应定期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课程进行随机抽查,给部分学员发放调查表,进行事后评估,确保项目执行方的执行力度,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1.1缺乏有效的教育理念
医学教育面临很多问题,但主要是基础教学和临床应用的严重分离。基础和临床脱节主要的原因是基础和临床教师的分离,导致培养的学生也出现基础和临床的分离。这个问题不解决,医学教育改革就无法真正实现,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而又无法解决的根本原因是教学理念的缺乏。没有理念的教育是空洞的教育,没有医学理念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同样是没有医学理念的学生。目前,乡村医生教育同样缺乏有效的教育理念,这必将导致乡村医生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不能有效结合运用。
1.2没有较好的教学体系
我国大部分乡村医生医学教育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由于学科之间缺乏横向联系,教学内容存在交叉重复,造成学生思维单一,知识不系统、不连贯,综合能力差。比如在临床实践中,当患者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发生变化时,乡村医生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体系,往往无法用整体观分析、解决问题。
1.3偏重理论而忽视实践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系统辩证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另外,乡村医生培训理论多于实践,因此很难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乡村医生花大量时间死记硬背,严重阻碍了乡村医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1.4教学设施不够完善
目前适合乡村医生可利用的有效教学资源少,质量差,乡村医生的医学教育仍以课堂授课为主,“教师”是课程的主角,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同时乡村医生遇到问题时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从而导致乡村医生所学知识明显受限。
2转化医学理念引入乡村医生教育的重要性
转化医学的实质是基础医学和临床的整合,是多学科、多层次、多靶点,微观与宏观、结构与功能、生理与病理、预防与治疗、人文与科学的交叉融合,是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转化医学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大量从事转化医学研究和应用的人才,更依赖于医学院校对转化医学人才的培养。在医学教育中,任何教学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患者、疾病或者医生的治疗等方面,只有让转化医学理念在乡村医生教学和实践中发挥作用,乡村医生才能更迅速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从而避免了教育的盲目性,因此,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乡村医学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乡村医生医学教育的策略
3.1加强具有转化医学理念的乡村医生教师队伍培养
提高乡村医生教育质量,加强乡村医生教师队伍的培养是关键。由于乡村医生学历文化素养偏低、生命意识淡薄、法律意识较差、医患沟通少、成人教育复杂多变等,加之农村环境相对封闭、信息交流不便,同城市相比,更需要全科医学知识等特点,因此,地方医学院校要加强乡医培训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不但要掌握乡村医生教育训练培养目标及特点,而且要通过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感受转化医学理念,从而使转化医学理念融入在他们的教学中。
3.2加强转化医学在乡村医生教学中的应用
3.2.1整合课程,促进多学科融合,构建有效的教学体系
转化医学教育强调各学科的联系,要求基础与临床整合。通过对乡村医生的调研,在考虑他们的实际需求和自身情况后,可以将正常与异常、形态与功能、基础与临床有机整合,以构建适合乡村医生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或“以疾病系统为中心”教学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精简内容,增加乡村医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也能促使乡医把握基础知识为临床服务的正确方向,增进乡村医生对交叉学科之间的理解与掌握,从而真正意义上理解转化医学的内涵。
3.2.2转变教学模式和方法
转化医学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在乡村教育中,应重视乡村医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PBL教学、CBL教学等教学方法进行组织教学。如将临床典型病例、疑难病例进行启发式、情景式、提问式、自主式、讨论式学习,从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病理生理到发病特点,寻找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以及该疾病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等进行综合学习。教学中应加强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团队的合作精神,充分调动乡村医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乡村医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辩证思维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等得到全面的提高,从而培养出实用型高素质的乡村医学人才。
3.2.3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切实提升乡村医生的业务能力
转化医学强调坚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科学原则。乡村医生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医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都是在对实际病变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归纳和综合的结果,对实际工作具有极强的普遍性指导意义,因此,要求乡村医生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学会自觉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快速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3.2.4注重医学人文和信息知识的渗透转化
医学强调的是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人文精神有内在必然的联系。所谓人文精神,就是指一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要以人性和人文理念关注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各种人际关系,各种人文关怀和人与人之间的各种良性互动。转化医学实施的过程中倡导的“以病人为中心”就是人文精神的最大体现。医疗技术和医学研究成果每天都在不断涌现,要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就要求师生双方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学生具备了良好的信息素养就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地获取新的信息,教师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优良的信息素养后,才能在教学中运用并传播信息,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渗透医学人文知识和信息知识,提高乡村医生交流、捕捉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这样才有利于转化医学人才的培养。
3.2.5构建网络资源学习平台,推动教育信息化
1.1医院和医务人员对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医院多“重业务轻培训”,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临床医疗活动上,对继续医学教育缺乏关注,疏于管理。部分医务人员认为继续医学教育只与职称晋升有关,特别是已经晋升高级职称或不想再晋升职称的医务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出现了“挣学分、走过场”的畸形风气,即学习只为拿学分,而不关心学习内容,甚至根本不学。
1.2医院关于继续医学教育的制度尚未完善医院关于继续医学教育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完善,对继续医学教育相关政策、制度等并未严格落实,未建立健全有效的培训评价体系,缺乏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由谁负责组织、授课质量如何保证、如何考核与授予学分管理等环节责任不明,奖惩力度不够,致使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质量大打折扣。
1.3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出于各种原因,医院对继续医学教育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缺少专项教育经费的有力支撑。同时由于受到商业驱动,各类学习班、培训班、学术会议等层出不穷,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也是良莠不齐,内容重复、教学质量差、学时严重缩水等现象严重,另一方面会务费、学费、住宿费、差旅费等项目繁多,培训费用日益增高,使教育活动的可信度大大下降,导致医院对外派学习存有疑虑,医务人员参加各类学习、培训的机会大幅减少。由于经费投入有限,医院用于培训的设备设施陈旧,更新速度慢,也制约了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1.4医院举办继续医学教育方式落后、缺乏创新机制医院举办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陈旧,教材方面没有及时的更新,考试题目方面也没有合理的规范,只会重复前几年的考试内容,缺乏实用性也失去了教学的目的。教育形式和培训手段还较为落后、单一,多数仍以学习班、座谈会等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由于医院医务人员数量众多且专业不同,即便尽量顾及到各个专业,多举办一些涉及面广或新生的边缘学科项目,但仍然很难让大家满意,不能充分满足医务人员多样化、个性化、便利化的需求。
1.5医院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不够专业化医院对继续医学教育专业管理人员配置不到位,甚至连专职负责教育培训的部门都未设立。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有待加强,管理方式亟需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环节有待进一步细化和优化。
2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措施
2.1充分认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医院应切实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把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纳入医院长远发展规划。建立院、科两级管理方式,设立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委员会和科室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医院主要领导亲自抓,培训部门专职负责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安排,承担项目科室对授课质量负责,科室对参培人员进行管理,做到层层有人抓,层层有落实,保障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2突出重点,保证教育培训的实效性积极开展适应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并贴合临床工作实际的培训项目,重点加强临床诊疗规范、适宜诊疗技术、合理用药等培训内容,同时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医学伦理、沟通技巧等知识培训,不断提升卫生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紧跟各学科技术发展前沿和趋势,密切结合医务人员实际需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增加医务人员接受、接触培训的机会,做到按需施教,开展各专业、各层次专项培训与考核。
2.3规范管理,保证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①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要求,进一步加强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举办和学分授予等环节管理,避免“走过场”和“人情分”现象。合理安排在医院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把举办时间集中在晚间及周末患者就诊量较少的时段,使医务人员能安心投入学习。对外出学习和进修的内容、人员、经费等严格把关,所学内容必须是先进的新知识和科室急需开展的技术。学成返回后积极在科室开展工作,且在科室或学科范围内进行讲座,达到一人培训多人受益的效果。同时建立科学、可行的继续医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督导制度,实行动态管理,随时督查项目进展、学习安排、考核评价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特别是注意对学员意见的收集与反馈,学员的反馈意见及对反馈意见的回应是学习班是否成功的因素之一。②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科室责任目标考核体系,把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完成情况纳入科室综合目标管理,与科室年终考核挂钩。切实落实继续医学教育与医务人员年度考核、职称晋升挂钩等相关制度,把日常考核情况与学分完成情况相结合,激发医务人员参加学习、培训的主动性,形成正面、积极的学习风气。③积极建设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建设,一方面便于管理部门随时掌握工作数据,大幅提高办公效率,如学分录入和审核,快捷准确;学分查询,简便详尽;达标统计,快速清晰等,使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另一方面也拓展了新的培训渠道和方式极大丰富了网上学习资源提高了继续医学教育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随着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发展,生源萎缩、教学质量下降、考风考纪严重滑坡及管理不力等诸多新问题[3],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亟待认真研究、深刻反省并妥善解决。其中教学质量下降是核心问题之一,这一难题如果不解决好将使社会对成人医学教育的不信任感加深加重,甚至会导致医学成人教育生源进一步萎缩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教学质量下降与教学资源不足和人才培养方案不合理有重要关联。究其原因主要如下:(1)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资源主要依托其母体学校,基本教育资源与普通本科教育共享,但由于近十余年来普通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导致教学资源严重匮乏,即使应对全日制本科教育已捉襟见肘,更别说“支援”排在其后的成人高等教育了;(2)成人高等教育采用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沿用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且面授学时数大打折扣;(3)师资力量薄弱,有些高校在扩招后师资力量原本薄弱,引进和培训人才力度不够,对于成人教育更是采取应付措施,甚至聘请一些资质不够的人员充斥成人教师队伍;(4)教材通常选用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教材,教学内容也未充分考虑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特点,与全日制高等教育相似度极高,以致在成人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有“炒剩饭”和“吃剩饭”的感觉,教与学的积极性均不高。此外,考风考纪滑坡、管理不到位等因素也是造成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的原因。作为地处湘、鄂、渝、黔4省(市)交界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医学成人高等教育,也受这样大环境的影响,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令人担忧。
2采取的应对措施
吉首大学是位于湘、鄂、渝、黔边区内一所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特色且为湖南省唯一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医学院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该区域经济欠发达,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足,但医学院又肩负着提升该区域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素质的历史使命。因此特提出了面向西部民族地区基于成人医学教育特点的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为在职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知识巩固、知识更新、知识拓展、技能强化的平台。如何在新形势下突破“唯学历为本”的功利性办学思维,拓展培养渠道,理顺培养需求,顺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创新培养模式和改革教学内容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因此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以期摸索出一套适应西部民族地区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方案,以满足地方基层卫生人才的需求并供广大兄弟院校参考与借鉴。
2.1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学生获得有效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学校十分重视医学教育,在教务处特设了专门的医学教育管理部门———医学教育管理办公室(简称“医管办”),主要负责医学教育教学的管理与协调等相关工作。由“医管办”牵头,联合本校继续教育学院(其前身为成人教育学院)、医学院和临床学院组织教学委员会专家成员进行探讨,由医学院执笔,为学校招收的临床医学成人教育学生量身订制了《临床医学专业(成人教育———全科医学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在制订前曾多次到兄弟院校学习取经,同时融合了吉首大学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秉承“抓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突特色”的宗旨,提出了面向西部民族地区的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学校对医学先进教育理念的吸收,也凸显了学校“立足湘西,面向湖南,辐射边区,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成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客观要求和内在的发展需要,既彰显了时代特征,又符合了地方特点。根据人才培养特点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课程设置体现了医学成人教育的针对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具体如下。
2.1.1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中将课程设置调整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等4个课程平台,平台下面再分成若干模块;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医学伦理学、预防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心理医学、卫生管理、全科医学等学科的教育,调整集中讲授与自学的内容和时间,将人文教育和临床技能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在医德医风、工作态度和行为准则等方面给出严格而具体的要求,使成教学员成为能为广大基层提供治疗、健康咨询、预防及协调个人、家庭和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的实用型人才。
2.1.2调整必修和选修课程学时数和比例考虑到医学成人教育学员大多有一定医学基础和自学能力,且多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充电。同时结合其自身特点即入学起点相对较低、工学矛盾突出、出勤率低等并受社会、家庭、婚姻、工作、生活、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5],因此适当降低了必修课学时数同时增加了选修课学时数并增加自学内容,令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完成相关学业。
2.1.3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分制在学校全日制医学教育开始相对较早,目前也将其纳入成人医学教育中,修满规定学分才能毕业,同时实现弹性学制,将以前的3年制改成3~5年,以便缓解学生们的工学矛盾和压力。
2.1.4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成人医学教育学生大多服务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此其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是重中之重,于是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比例,由原来的15%增加到22.7%,规定了学生必须在二级甲等或以上医院及社区从事临床实践至少3个月,通过实践技能考核才能过关。
2.1.5改革考核方式,严把考核关成人教育学生大多年纪偏大,基础较差而理解能力又相对占优势[6],为了尽量避免学生们通过各种途径或方式以通过传统以死记为主体的考试,因此对医学成人教育的考核环节作了相应调整,通过降低死记硬背考点的比例、增加理解应用题型如病案分析和实践操作比例,对于选修课或增设的人文学科尝试小论文或以Sandwich、Micro-teaching的方式讨论、汇报学习心得作为该门课程成绩。这样既避免了学生欲蒙混过关的心理又加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2.2有效借鉴全科医学和卓越医师培训平台,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吉首大学继2009年开设湖南省全科医师免费定向培养试点班(专科层次)后又于2011年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全科医师免费定向培养点之一(本科层次,从高中应届生录取并签订合同,毕业后在基层至少服务6年),同时临床学院又是湖南省卫生厅指定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基地(每期必须完成50个指定计划,目前已进行到第2期)。此外,该校于2012年获得了卫生部卓越医师“5+3”培训计划———武陵山片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因此对于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并搭建了相对成熟的平台。医学成人教育的主体也是服务于基层的医务人员,其可充分享用现有资源,利用业余时间如寒、暑假等进行集中培训,因此,在资源享用上可与全日制学生错开从而避免使用冲突,从而保证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资源利用最大化。
2.3加大教学投入,提高教学质量师资力量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为此,特地遴选了一批热爱医学教育事业、有基层工作经验、在临床学科中有一定建树的专家充实到师资队伍。目前担任医学成人教育的师资力量雄厚,任课教师均为各教研室或临床科室技术职称在讲师或主治医师以上的骨干力量,均承担过全日制临床本科生的教学任务,教学/临床经验丰富。其中教授/主任医师8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6人,讲师/主治医师16人。虽然这些教师平时临床和教学任务繁重,但经过学校和学院协调,教师们均能理解并积极配合,确保了成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组织人员编写了适应成人特点的教学大纲和部分科目的教材;鼓励教师更新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提倡采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工具,借助学校网络课堂的平台进行实时在线答疑、指导,部分内容要求学员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学;同时部分课程的某些内容采取Sandwich教学法,加大学生们的参与性。通过采用适合成人特点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临床技能中心于2009年被评为“湖南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该中心的建立与建设为医学成人教育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必要保障。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们必须在二级甲等或以上医院及社区从事临床实践至少3个月,现已按要求遴选了5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和2家社区卫生服务示范点作为临床培训基地以进行重点临床专科和社区服务轮转教学。确保了医学成人教育学生的全科医学思维指导下的实践教学环节。
1.1培训项目
为了应付各种紧急情况,美国要求所有的医师都要上过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课程,同时还规定了全职型的急诊医师不仅需要大量的急诊知识,还需掌握整个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知识。为此,美国急诊医学委员会(ABEM)、美国急诊内科医师学院(ACEP)、急诊医学住院医师导师理事会(CORD)、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联合会(EMRA)、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评议委员会(RRC-EM)、学院急诊医学协会(SAEM)联合制订了急诊医学临床实践模式。急诊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包括内科、外科、创伤、心血管病、骨科学和产科学,以及对药物中毒和家庭暴力的识别和干预技能等,此外还应该加强其他非专业技术的培训,如计算机技术、客户服务、商业管理、咨询技巧等。美国每年有950名住院医师通过这项培训。美国急诊医学会还为住院医师提供各职业阶段的培训,以确保各地的美国民众都可以获得同样高水平的急诊医疗服务。而全美急诊专科医师获得批准的培训项目共有467个。主要包括:医院管理、临床法医学、临床药学、科研、重症医学、灾难医学、院前急救系统(EMS)、环境卫生、老年急诊医学、全球急诊医学等等。绝大多数急诊医学专科培训项目属于以下几类:院前急救系统(EMS)、超声、儿科急诊医学、全球急诊医学、科研、毒理学、重症医学、医学模拟、医院管理、医学教育、灾难医学和运动医学。
1.2资金保障
专科医师在急诊培训期间的工资大致与住院医师相似,约为每年6万美金,而这部分的培训项目基金一般不来源于联邦政府,而是由接受培训医师所在的急诊室工作盈利部分提供,另外,大多数受训医师都会参与科研工作,以获取一部分的劳务报酬。
2中国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
虽然我国的急诊医学起步较晚,但我们充分认识到急诊医学是一门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学科。近10多年来,我国的急诊医学迅速发展,已形成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和一支由临床、科研、教学相结合的急诊专业人员队伍。但全国现有专职急诊医师仅约5万人,其中80%~90%为其他专科医师,且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急诊医学教育,尤其要做好毕业后教育工作。
2.1教育过程与美国不同
我国是从2010年才开始在上海先行试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的。完成院校医学教育的医学生,将以社会人的身份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6]。根据其学历和培训医院的不同,开展2~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的培训。培训结束将统一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结业综合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式临床考核(OSCE)的方式。考核合格者将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合格证书,当然在此之前必须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同时有部分优秀医师还能获得硕士学位。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可以选择继续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014年上海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新增了急诊专科培训基地。通过2~3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医师将获得更专业的亚专科教育,同时优秀的医师还将通过自身努力获得额外的博士学位。
2.2培训项目与美国众多的培训项目不同
我国专科规范化培训主要包括:院外急救(包含灾害紧急救援等)、院内急救(包含创伤、中毒等)和急危重病救治(ICU)三大类[7]。通过培训,希望达到掌握急诊病人的病情分级;掌握常见急症的症状鉴别诊断,对常见急症进行基本正确和独立的急救诊治;熟悉和初步掌握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另外在科研方面,能阅读有关急诊医学的外文书刊并了解临床科研方法,结合实践,写出病案报道和综述。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专科医师培训将有2个月的集中培训,这是培训的一大亮点与特色,主要包括:院前急救、基础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急危重症抢救技术(血液净化,呼吸支持,有创血液动力学,急诊B超,营养支持,监测等)、灾害医学、急诊沟通技巧等等,为培养动手能力强、应变能力快的合格急诊科医师做努力。
2.3资金保障与美国不同
上海是建立政府投入、基地自筹、社会支持的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对于全科以及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业住院医师培训的财政补助力度。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探索社保基金增加划拨基地医院经费的长效投入机制。另外,为保障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上海市多部委决定设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专项经费,对于委派医院、培训医院和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经费支持,使急诊医师毕业后教育能顺利贯彻进行。
3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议
3.1加强政策导向
虽然我们的毕业后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这4年实践下来,我们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急诊临床医师。目前,急诊医学还属于紧缺专业学科,据统计,上海市二、三级医院急诊和ICU医护人员共有6022人,医师占29.5%,其中医师硕博高学历的仅占25.9%。上海市100所二、三级医院急诊年工作量达到914.27万,实际抢救和留观均超编制。工作强度高,人员配备不足,医护高学历所占比例偏低是目前的主要问题。所以更需要我们加强政策导向,加快政策扶持、加大毕业后教育培训的力度与强度,培养出更多学历高、医术精、医德高的优秀急诊医师。虽然政策的推行与执行过程中有些许障碍,但我们会贯彻始终,为培养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的医师、为促进临床医师培训和管理法制化与规范化,为提升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和提高医院核心竞争而做出积极的作用。
3.2加强培训监督
虽然在不同的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但我们希望结果是同质化的。所以对于基地的标准、培训的标准、考核的标准都做了统一的规范度量。如:急诊科相对独立的布局合理的急诊区域;科室设置与人员配置;医疗设备;医疗工作量;医疗质量以及师资条件都做了细致的规范。在培训标准里对于相关科室轮转计划,要求达到的培训目标都做了一一规范。在培训结束后将统一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结业综合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式临床考核(OSCE)的方式。但好的培训计划还需要有力的监督机制,以求达到从“进”到“出”都规范同质的结果。对基地的督导、对师资的培训、对考试过程的全程录音……都是我们加强培训监督的保障。为使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越来越完善,我们一定会把监督机制落到实处,绝不走过场。
3.3加强急诊建设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富的增长,以及挣脱“谈美色变”政治氛围的束缚,消除对美容的传统误解与恐惧,张扬人的爱美之心,审美需求在社会人群中迅速增长。需求决定供给和消费,大中城市的社会美容业(包括生活美容和医学美容)逐渐兴起,公办医疗机构也争相设立医疗美容科、中心等。1993年1月12日,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要求:“拓宽专业面,加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充分发挥各校优势,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规划专业设置、调整专业方向、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选编教材和组织实施教学。”当年,原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原、原大连医学院、石河子医学院及原宜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四院校经上级批准创办了“美容医学”专业,学制大专三年。当年,上述四所院校在大连、宜春多次召开会议,研讨并制订了美容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材编写等。之后,全国10多所院校相继开办“临床医学专业(美容医学方向)”本科班,学制五年。2004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发“卫科教发[2004]167号”文件,公布了“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专科(高职高专)、本科两个层次的专业科目设置。至今,全国先后有40余所院校开办该专业教育。因此,我国的美容医学教育事业是根据当年国家的高等教育政策而设置的,是改革开放的一项创新成果,理应继续沿着系统化﹑规范化方向予以建设和发展。
2美容医学教育事业的系统化发展
在我国,美容医学的整体学科体系己经确立并逐渐完善,其基础和应用领域的发展方向均已明确。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医学学科已在世界上独占鳌头,并被国际同仁所公认。在此学科及其行业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国的美容医学教育事业也取得显著成绩。虽然成绩显著,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如:专业建制不全、教学内容欠完善、生产实习配套不均、专业队伍不稳定、师资力量薄弱等。美容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既要适应医疗美容事业迅猛发展的现实和大局的客观需要,也要遵循医学教育的一般规律。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以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
2.1坚持美容医学教育的两个专业方向1991年以来,全国先后有原华西医科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宜春学院等20所院校开设了医学美学课程,成为创办美容医学教育事业的前奏。1993年以来,有10多所院校相继开办了“美容医学”专业,40余所院校先后开办了“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我国美容医学教育事业的创办是有政策依据的,诸如:“美容医学”和“美容医疗技术”专业中的“专业”一词,是就其学科的专业性特征而言。各院校在开办“美容医学专业”教育之初的1993年,是根据当年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的正式文件关于“充分发挥各校优势,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规划专业设置……”精神而经上级批准创办的。后来,又按国家出台的有关规定而改办为“临床医学专业”的“美容医学方向”。此后开办的“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是根据“高职高专专业设置指南”中“医学技术类”专业而申报的。2002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19号)”了《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随后《美容医疗机构与医疗美容科(室)基本标准》、《医疗美容项目》和《医疗美容技术操作规范》三个配套文件相继出台。三个文件明确将“美容医疗应用技术”单列一类,其原因就是美容医疗应用技术可以由美容医师操作,也可以在美容医师的指导下由技师、护士或经过培养训练的医务人员操作。从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教育不仅符合了社会需求,也在专业法规方面被肯定。目前,这两种教育结构都已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从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的专业性特征上看,它无疑都是美容医学教育中的两个专业方向。
2.2办好不同层次的美容医学教育我国美容医学专业教育自1993年创办以来,经历了由三年制专科向五年制本科教育的过渡。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美容医师,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因此,美容医学专业采用七年制教育更为合理。七年制专业教育应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在教学计划安排上,前五年可参照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五年制培养方案,后两年中一年学习美容医学相关课程及美容专业课,一年参加美容专业实习。2001年,中南大学招收“美容医学心理”和“医学审美行为”两个专业方向的博士生;2003年,东南大学创办的“医学美学设计”硕士研究生班招生。这一高校成功利用现有传统专业的博士、硕士点开展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的高层次教育的模式,对于逐步发展美容皮肤科学、美容牙科学、美容外科学等专业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表明我国的美容医学教育正朝更高层次学历教育发展,不同层次的美容医学教育正日趋走向成熟。
2.3促进美容医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美容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部分本专业学生对医学美容市场需求还知之甚少,对美容医学学科发展与前景并不看好,毕业后总是把目光停留在公立医院,想方设法能进入公立医院参加工作。调查显示:由于自身兴趣投身该专业工作的毕业生不足20%,真正能成为医学美容的精英更少。这主要还是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如今,我国民营医学美容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壮大,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旺盛,而且其经营机制灵活,管理意识强,设备更新快,新技术开发应用及时,多方面往往优于公立医院。民营医学美容机构已成为美容医学毕业生施展专业才华的大舞台。因此,应积极促进美容医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学校有选择性安排美容医学或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生实习期间到民营机构学习,有利于学生解放思想,客观、全面地认识医学美容市场及其发展前景,改变就业观念,也有利于推动医学美容技术的开发应用及行业规范化发展
1.1招生规模减少由于受到国家政策限定、中专院校转型造成竞争以及普通高校扩招后不受年龄婚否限制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医学成人教育的生源出现明显下滑。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把握办学方向,吸引更多医学成教生源,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是高校党建工作需要突破的第一个难题。
1.2学生管理有待加强高校就读的医学成教生大多为在职工作人员,年龄偏大,且大多已成家立业,既要完成本职工作,又要照顾家庭,还要抽出业余时间完成繁重学业,往往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难以兼顾。且学生思想上对在职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一部分人存在混文凭的消极心理。如何通过高校党建工作的示范推动作用,加强成教生管理,提高到课率,让成教生从思想上意识到来上课学习的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高校党建工作需要突破的第二个难题。
1.3教学质量需进一步提升目前高校医学成教的教学主要是依托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的师资和课件资源,而成教生大多来自基层,虽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但知识结构趋于老化,因此需要制定专门针对成教生的教学,突出新颖性、简洁性和实用性。如何应用高校党建工作的协调保障作用,鼓励教师有针对性设计出适合成教生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协调好与成教相关的各部门的关系,为高校成教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提升教学质量,是高校党建工作需要突破的第三个难题。
2高校党建工作对成人医学教育的作用
2.1发挥高校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扩大成人医学教育的招生规模面对高校医学成教生源减少的困境,高校医学成教的办学方向应由以开办学历教育为主向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的方向发展。在符合社会需求和高校成教自身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学历教育方面需扩大招生宣传,适当增加办学点和专业设置;非学历教育方面,要向开办中、高层次的岗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国家、省级I、Ⅱ类学分继续教育项目为主的方向发展。高校党建工作应及时掌握国家有关高校成教办学的宏观政策及地方特色政策、当前市场需求情况、其他高校成教招生的相关信息和动态变化,并将这些重要信息和变化传达给本校医学成人教育机构,对本校医学成人教育机构的招生进行信息上的引导和政策上的宏观调控,进而制定出适合本校医学成人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和举措,提高成教招生规模,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只有充分发挥高校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才能既保证扩大高校医学成教的招生规模,又避免盲目办学、只追求经济利益的弊端,确保高校医学成人教育的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2.2发挥高校党建工作的示范作用,加强成人医学教育的学生管理医学成教生大多面临工作、学业和家庭的三重压力,且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他们会提出各种理由,如平时工作、家务繁忙以致没有时间学习、年纪偏大记忆力减退、基础知识薄弱等,放松自我要求,导致成教生到课率不高,管理不严格。由此需要通过高校党建工作的示范推动作用,加强高校成人医学教育的学生管理。高校党建工作应深入成教学生当中,公布各班级党员名单,提升学生党员责任意识。一方面有利于在成教生中树立学习的榜样,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发非党员学生的上进心,建立共同进步机制,实现良性互动。另一方面有利于其他学生对党员进行监督,提升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在选择班委时要侧重选择学生党员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在学生与成教学院党支部之间建立桥梁,起到纽带作用,从而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高校可根据本校医学成教生的实际情况,以年级或专业为单位,成立成教学生临时党支部,完善学生党支部管理机制建设,鼓励他们相互沟通,实事求是,以人为本,认真总结成教学生学习过程发现的问题,真正做到自我管理。
2.3应用高校党建工作的协调作用,提升成人医学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升高校成人医学教育的教学质量,离不开高校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但现实中很多人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审视自己部门的利益和其他部门的利益,产生认识偏差,导致部门之间配合不力。一方面,高校医学成教的师资和课件资源主要来自普通高等医学教育,教师往往还肩负着普通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学任务,课件资源也往往只是在普通高等医学教育课件的基础上略作删减,所以迫切需要鼓励教师有针对性设计出适合成教生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方法,调动教师对成人医学教育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与医学成教相关的各个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调,及时沟通,了解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既严肃管理,又要人文关怀,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认真学习。
应用高校党建工作的协调保障作用,协调高校各教研室与成教管理部门及学生之间的关系,鼓励高校教师有针对性设计出适合成教生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师讲课进行学生反馈与考评,突出教学内容“实用、新颖、简明”的特点,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党建工作应该通过其自身特有的组织机制,运用沟通、宣传、调整、调节、劝解、说服等方式,增进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认识上达成一致,使各个部门的成员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协调配合,强调整体的作用,建设好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从而提高成人医学教学质量。
3总结
1.1对象分别对包头地区城市和农牧区的17个医疗卫生机构的1423名(城市851名、农牧区572名)在职医护专技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参与调查的17个医疗卫生机构中,城市6个医疗卫生机构,占总数的35.3%;农牧区11个医疗卫生机构,占总数的64.7%;按照学历结构(见表1):硕士45人占3.2%,本科770人占54.1%,大专447人占31.4%,中专161人占11.3%;按照职称结构(见表2):高级职称268人占18.8%,中级职称384人占27%,初级职称771人占54.2%。
1.2方法本次研究按照城市、农牧区地域划分的不同,分别设计调查问卷。
1.3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P值、百分率。
2结果
城市卫生专技人员(学历、职称)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需求调查表(见表3):相同专技人员按照职称调查表统计显示——希望增加医学心理学、伦理学项目学习占95.6%;增加疑难病例项目学习占96.1%;增加交叉学科项目学习占95.5%;相同专技人员按照学历调查表统计显示——希望增加医学心理学、伦理学项目学习占99%;增加疑难病例项目学习占98.8%;增加交叉学科项目学习占98.7%。农牧区卫生专技人员(学历、职称)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需求调查表(见表4):按照职称统计显示——希望增加医学心理学项目学习占97.4%、伦理学项目学习占97.7%;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及医院感染项目学习占98.6%;按照学历统计显示——希望增加医学心理学项目占94%、伦理学项目占98.9%;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及医院感染项目学习占100%。
3讨论
3.1改变继续医学教育讲座模式,增加互动交流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包头地区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偏重于对专技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缺乏对专技人员人文医学(包括医学心理学、伦理学)、相关交叉学科、卫生应急事件处理能力等方面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内容较少;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在城市开展的较多,学习形式上偏重于面对面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实际能力的培训。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术讲座缺少互动环节。建议通过增加人文医学、相关交叉学科、卫生应急事件处理等方面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同时增加农牧区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项目讲座中增加现场互动环节。
3.2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本着终身教育的继续医学教育宗旨,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机制、项目内容。通过调查分析,建议根据不同地区专技人员对知识层次的不同需求,来调整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设置,在加强专科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增加医学心理学、伦理学、交叉学科、卫生应急处理能力方面的项目,将适合城市、农牧区的项目,邀请国内、市内专家举办讲座,设置互动学术讲座,使教学面对面,增加交流与讨论,共同提高,为专技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与选择,从而实现科学的终身教育[3]。
1.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大部分医务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未将其视为是获得新知识、新技术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良好机会。工作安于现状,惰性心理严重,认为继续医学教育就是拿学分,走形式,只要是讲座有学分,不论讲座内容是否与自己业务有关,都来听课刷学分;部分人员认为继续教育只是与晋升职称挂钩,正高级职称、未到晋升职称年限的及不打算晋升高一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参加学习不再积极,因此出现找人代替刷学分、混学分、网上答题找人代答等不良现象。
2.管理不规范是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一大障碍
目前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机构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环节薄弱,缺乏有效的绩效管理,有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参加学习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学分,从而使人认为不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照样可以获得学分。
3.继续医学教育内容不够丰富
目前我院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有国家级、市级、区级及院内自管项目,项目较多,但培训内容缺乏创新,如培训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或培训内容有重复,医务人员自愿听课者少,讲课者也感觉很吃力,从而影响了继续医学教育质量。
4.重学分,轻学习,工学矛盾严重
医务人员既要从事繁重的医疗任务,又要从事一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我院医务人员多采取课堂听课刷卡获得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尤其是护理人员表现尤为突出,这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有关。继续医学教育规定每年修满25学分,护理人员为了获取听课学分出现了只为刷卡,刷完卡就走人或讲座即将结束时来刷学分的现象。
二、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对策
1.加强培训,提高认识
医院领导重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尤为重要。科教部专职管理人员每年参加北京市医学教育协会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相关培训,接受培训后将相关的培训内容对医院各临床科室科教秘书进行培训,再由科教秘书对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分层培训。力求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人人知晓,达到改变医务人员观念,提高其认识,最终使医务人员从继续医学教育中获利。
2.加强管理,保证质量
健全的制度和科学管理的规范是保障继续医学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促进继续医学教育健康发展的基础。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完善切实可行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认真落实执行,真正将继续医学教育完成情况与个人年终考核、岗位聘任、职称晋升和执业资格再注册等密切结合起来。
3.丰富继续教育内容,满足个性化教育需求
我院的继续医学教育已经形成了以继续教育项目为主要形式的继续教育体系,针对各学科初、中、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举办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继续医学教育学习课程,并提前一个月公布继续医学教育课程安排,使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所学专业选择听课。
4.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
妥善安排继续医学教育活动,针对各层级护士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相应课程,从而保证继续教育培训的效果。随之严格执行刷卡制度,改变刷卡方式,将刷卡次数改为不确定,根据现场情况而定,上课前、下课后两次刷卡或者下课后一次刷卡。
三、小结
1.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现状。全科医学教育引入我国的时间最早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社区卫生服务与全科医疗服务的试点工作首先在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进行开展,同时还在部分试点的医学院校里对医学生进行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由于我国的医学教育模式与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导致了我国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现状与西方国家也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必须在充分借鉴国外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自身的国情,确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育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主要有毕业后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等方式。[7]毕业后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医学应届本科毕业生,他们在经过四年的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后,即可成为合格的全科医生;岗位培训主要是针对那些正在从事或即将从事基层卫生服务的执业医生,在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脱产或半脱产的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后,使其达到并胜任全科医生的岗位要求与职责;成人学历教育则是针对正在从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执业医生,对其开展全科医学的专业成人教育;学历教育主要是在现有的高等医学院校中进行开展,通过设立与全科医学专业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能使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理念、思想及工作任务有初步的了解,为将来成为全科医生夯实基础;继续教育是针对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全科医生,通过深入开展以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和新技术为内容的教育活动,使其适应医学的学科发展并掌握学科的最新动态,提高其学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因此,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现状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会严重阻碍并影响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2.我国全科医学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一,全科医学教育在高等医学院校中较为薄弱。目前,在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中,仅有为数不多的院校设立了专门的全科医学教学机构,全科医学教育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并未受到太大的重视,而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和荷兰的大部分医学院校都设置了专业的全科医学部或者家庭医学部。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一般以五年制的临床医学教育为蓝本,简单地减少公共课的学时,单纯地增加全科医学的学时,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专业的师资队伍,在管理上又缺乏重视。毕业实习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实习、考核方式和制度与专科医学生无不同。这样的教学计划不能体现全科医学的精髓,也不能实现建设全科医学的初衷;还有一些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的师资水平不高,业务不精,多数由公共卫生学院的老师或者是医院中对应的专科医师来承担;我国临床医学专业中的全科医学课程种类和学时偏少;教学内容安排上理论课时多于实践课时。第二,全科医学教育的实践培训基地有限。全国各大高等医学院校在教学实践基地的选择上,一般都将二级以上的综合性医院作为医学生培养基地,缺乏与社区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相互合作,也没有将其建设成为学校的教学基地。由于高质量的基层实践培训基地的相对短缺,使得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工作难以得到广泛的开展。各高等医学院校中选择全科医学专业的学生很少,尤其是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进入社区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数量更少,甚至不足10%。第三,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的培训体系尚不完善。目前,我国已经在大部分城市及地区开展了全科医师培训工作,但仍存在专职师资缺乏、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规范化岗位培训进展缓慢、培训的标准和制度不够统一、规范化的培训中心发展不协调等现实问题。各地区全科医生的岗位培训与使用相脱节,岗位培训与资格考试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性,岗位培训存在着严重的重理论轻技能的问题等等。第四,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还需完善。我国全科医师职业生涯相关的配套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未建立科学、完善的与全科医学教育相关的配套政策及制度,使得培训人员在职务晋升、职称考评及工资待遇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全科医学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和政府对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相比而言,其收入较低,能够参加继续教育、获得职务及职称上的晋升几率要小,这导致了应届医学本科毕业生不愿从事全科医学事业。然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政策上对全科医学教育进行补贴,加大了毕业生从事全科医学专业工作的积极性。第五,人们的就医观念仍未改变。人们预防保健的意识薄弱,社区首诊的观念尚未建立。全科医师的“守门人”作用尚未充分地发挥,进而导致社区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病源相对稀缺。加之,我国社区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经费的来源渠道也很少,这就制约了全科医疗和全科医学教育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工作,导致了全科医学人才的流失。
二、加强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全科医学教学体系的建立。全科医学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的发展需要政府、医学院校、社会团体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协同努力,这样才能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全科医学的教育体系包含了全科医生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培养教学的内容及培养育人的方法等。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兼顾实用性、系统性和理论性,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毕业后教育方面的相关问题。在教学内容方面,指导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重视沟通与团队协作意识的养成。在培养育人方面,需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考核评定体系和相关标准,充分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知识掌握程度、技能应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及人际沟通交流的能力等。
2.加快临床培训基地和社区教学基地的建设。临床培训和社区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与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息息相关的,我国应在基地建设的标准、基地带教医生的业务能力水平及与社区基层的业务互动联系等方面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基地的教学示范作用,不断满足全科医学发展的教学需求,努力建设集医院、社区为一体的培训教学基地。
3.加大岗位培训进程、重视基层卫生人员全科医学知识的培训。当前应把全科医师的岗位培训作为重点任务,根据国家关于发展建设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和培训大纲,努力完成好全科医师的岗位培训任务。这是当前最快地发展大批全科医生的有效途径。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近53.5%的人到卫生所或私人诊所就医,约25.8%的人到乡镇级的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由此可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是很高的,农村全科医疗服务的试点工作可以在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中进行开展。
4.全面加强全科医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我国应该对从事全科医学专业教育的师资人员设立明确的要求和严格的准入制度。进行全科医学教育的指导人员必须符合以下六项基本条件的考核标准,主要有:品行、医德、职业水准、可用于培训的时间以及提供培训的主观愿望和行动。并且严格按照其执行。这些举措不仅要解决师资数量上不足的问题,更要注重提高质量和完善结构。同时,应该让从事全科医学教育的师资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有关机构应适当增加全科医学国家级继续教育的项目,以便让更多的全科医学师资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提升自我。争取让100%的师资接受全科医学培训。此外,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学徒式全科医师培训,并进一步研究澳大利亚学徒式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进而培养我国全科医学师资队伍,提高我国全科医学的师资力量,促进我国的全科医学事业的发展。
5.加强全科医学的国际学术交流及宣传力度。为了进一步推动全科医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我国应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资源,探索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项目,广泛学习并充分借鉴国外全科医学教育以及全科医疗服务的最新管理理念与实践经验。应充分认识到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使医疗组织和教育部门的相关人员意识到高质量的全科医师队伍,是深入开展优质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所在,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现在社会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攻克各种难题,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能够真正保质保量地完成全科医师的教育和培训任务。
伴随全国性医学院校发展策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近年来扩招和新建医学院校学生陆续毕业,英国注册医师队伍结构逐渐发生了改变。
1.1英国注册医师人数呈上升趋势为了保证卫生服务的质量,GMC规定所有在英国行医的医生必须获得行医执照并通过GMC注册。英国注册医生数量近年呈显著上升趋势,2001年注册医生数为205829人,2011年增长至245903人[2,4]。2011年注册医师人数与2001年相比,增加了19.5%。
1.2英国注册医师队伍年龄呈下降趋势2010年,英国注册医师平均年龄为39.9岁,而注册高峰年龄为33岁[2]。但在注册医师中,仍有一定比例的60岁以上的医师[4]。GMC2012报告明确指出,当更多年轻医生不断进入卫生行业后,英国医生的平均年龄将持续下降[4]。
1.3英国女性注册医师比例逐年提高10年来,英国注册医师队伍最显著的变化是女性医师数量的稳步增长。2001年,男性注册医生的数量几乎为女性的2倍;而2011年,这一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英国女性注册医师人数首次突破10万大关,女性医生的比例上升到42.5%[4]。尽管目前男性医生数量仍多于女性,但皇家医学院预测2017-2022年,英国半数以上的医生将为女性。
1.4英国以外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医师注册数量有所下降英国注册医师中,有许多是英国以外医学院校毕业的。国外医学毕业生在英国注册行医的比例,2005年达到最高峰,占英国执业医师总数的40%。目前这一比例略有下降,2010年为37%[2]。随着更多英国本土医学院校医学生的毕业,国外医生的注册比例将会继续下降。近年来,英国医生来源的国度以不发达国家为主。2010年约有150个国家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在英国注册行医。印度居首,占英国总注册医师的10.8%;其次是巴基斯坦,占3.4%,南非2.6%,尼日利亚1.5%等[2]。
2相关政策及措施的配套实施
医学院校扩招后,随着扩招医学生的陆续毕业,GMC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措施,从岗位就业条件、医师执照验证以及职业规划培训等方面,进一步解决了院校教育后续问题。
2.1优先满足本国医学院校毕业生岗位就业需求伴随全国性医学院扩大与新建计划的实施,医学生数量显著增加并随之不断毕业。为了保障本国医学生的就业需求,同时也为了改变对国外医生过渡依赖的现状,降低欠发达地区医学人才大量跨国流动对原住国卫生体系造成的巨大冲击,GMC从2006年开始,明确要求英国所有卫生机构在招聘时,只有证明所招聘职位不能被本国医生担任时,才能聘用来自非英国或欧盟的医生[2]。事实上,面临全球卫生人力的短缺,许多不发达国家也在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本国医学人才的流失。虽然印度占据着英国国外医生来源的首位,但印度自身却面临着短缺60万卫生人力的严重局面。为此,印度政府及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不断采取措施,阻止本国医学人才的流失[5]。这一政策的实施,也是导致近年来在英国的国外注册医生数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2.2优化注册医师队伍年龄结构为了优化注册医师队伍年龄结构,有3项政策与此相关,一是GMC废除了老龄医师免交GMC年费的政策;二是实施医师执照的重新验证制度;三是领取退休金最低年龄的改变。随着这些政策的实施,2009年以来,有63%的65岁以上的医生不再成为注册医师,使得注册医师平均年龄有所下降[2]。
2.3实施执业医师执照验证制度执业医师执照验证(revalidation),即执业医师通过系列评估后,所持有的医师执照的重新生效。这是一项保障执业医师队伍质量的强有力制度措施,它的实施,将结束医师执照的终身制。同时这项制度规定,医师所持有的医师执照必须每5年更新一次[6]。这一政策的实施,亦使许多老龄医师陆续离开医师队伍,这也是医师队伍年龄下降的原因之一。
调查对象:对全程参与培训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对象均为工作在医疗服务第一线的基层医务工作者,涉及医疗、护理和检验等专业。调查内容和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资料、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经历、对培训的评价、对基层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的态度、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形式及培训评价等。共发放问卷131份,收回完整有效问卷124份,有效回收率为94.65%。所得资料采用Excel电子表格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逻辑检测。使用SPSS17.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被调查者一般情况:二级医院80人,一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共44人。被调查医生平均年龄38.57岁,45.96%(57/124)为女性,54.04%(67/124)为男性。28.23%(35/124)的基层医务人员具有大学本科学历,62.90%(78/124)为大专学历,8.87%(11/124)是中专学历,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生学历构成有明显差异(P<0.01)。在基层医院中的医生中,高级职称占2.42%(3/124),中级职称占43.55%(54/124),有54.03%(67/124)是初级职称,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生职称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P<0.01)。调查对象曾经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情况:在参与调查的124人中,曾经接受过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者有53人,占42.74%;其中二级医院为45人,占56.25%;一级及以下医院有8人,占18.18%,二者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被调查者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在全部被调查者中,表示收到很好培训效果者91人,占73.39%,选择培训效果好者33人,占26.61%。本项调查在不同级别医院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对在基层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的态度:124名被调查者中,有120人选择希望继续在基层进行继续医学教育,其中二级医院为76人,占61.29%;一级及以下医院有44人,占35.48%。对培训内容的评价:在参与调查者中,91人认为通过本次学习收获很大,占73.39%;33人认为通过本次学习收获较大,占26.61%;对授课教师教授内容很满意者95人,占76.61%,对授课教师教授内容满意者29人,占23.39%;对本次教学计划安排感到很满意者91人,占73.39%,对本次教学计划安排感到满意者33人,占26.61%。
3讨论
继续医学教育(CME)是指完成基础医学教育和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进行的在职进修教育。其目的是使卫生人员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不断学习同本专业有关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适应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好、更安全的为广大患者服务。作者及其团队采取不同常规继续医学教育的方式,将培训地点安排在某国家级贫困县的二级甲等县医院进行,目的是方便基层医师就近接受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培训,吸引更多工作在最基层的医务人员,减少培训隐形支出,使授课内容更容易为基层医生掌握,增大辐射效应,从而可以使授课内容更容易直接应用于广大山区群众。
3.1在基层举办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性
基层医生是农村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的生力军,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常见疾病的诊治和农村的基本预防保健问题,为广大农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社会进步,医学快速发展,医务人员面临服务手段、服务方式、知识结构、工作技能等方面的转变,基层在职医务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将显著改善该地区的医疗环境。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在二级医院中仅有56.25%的医务人员参加过继续医学教育,而二级以下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继续医学教育参加率为18.18%,从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的的人员组成来看,基层医务人员中大专及中专学历者较多,相对于拥有本科学历的其他医务人员,他们在校培训时间较短,学习的深度及广度不够,对于疾病的理解不足,限制了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完成疾病的系统治疗,传统的“师带徒”模式不能彻底改变目前现状,因而这部分医务工作者更应成为继续医学教育今后重点培训的人群。
3.2对于在基层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的态度
随着继续教育观念的逐步深入,基层医务人员无论出于提高自身医疗水平或是晋升职称等目的,对继续医学教育抱有积极态度,但现有继续医学教育特别是高级别继续医学教育从体制上不能满足基层医务人员的需求。继续医学教育申请人主要集中于三级甲等医院范围内,基于申请人所在工作区域,相应培训课程的承办单位一般不会继续医学教育的场所安排在二级医院及以下医疗机构进行。基层医务人员由于信息传递、工作冲突、经费限制、领导不重视和专业不对口等原因,无法充分享有与高级别医院相同的继续教育机会。在基层举办继续医学教育可以解决基层医务人员的上述实际困难。
3.3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
在本次继续医学教育前期筹备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以往对于基层医务人员学历构成及培训经验,立足于使本次继续医学教育更加贴近基层实际需要,能够达到使基层医务人员听得懂、用得上的效果。在课程设置上不能按照通常继续医学教育的教育思路,应以突出当地常见病的诊治为原则,兼顾学历提高和执业资格的培训,以该疾病最新指南和成熟的诊疗技术为课程重点,辅助以相应三基知识,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新知识的传授。调查结果显示本次继续医学教育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得到了基层医务人员的一致好评。
3.4进行基层继续医学教育的措施
通过继续医学教育,已有相当多的医务工作者从中受益。结合本次问卷调查,基层医务工作者在前期继续教育过程中并未成为培训的重点。针对既往基层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选择在县医院举办继续医学教育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①将县医院从原来被动参与培训转变为主动承办,使该地区的医疗机构优先获得培训便利,减轻参加培训的隐形支出,另外将培训时间、地点安排在工作日和医院内部会议室,可使参与培训人员兼顾临床工作。
②转变培训理念。常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地点一般选择在省级或地级的中心城市,通过信函或学会通知形式进行培训信息传递,培训人员在培训会场“等待”学员的到来。对此我们的思路是———通过培训人员的流动达到送知识下基层的目的,使基层医务人员花费最少的时间、经费并且在对工作影响最小的前提下完成知识更新。
或叫校院合作模式,即根据医学教育的特殊性,以合作委托的方式进行办学。学校选择规模较大,教学科研力量雄厚的三级甲等医院做为非直属附属医院,承担学生临床阶段的教育任务,学生吃、住、学全部在医院,直至毕业。本模式学生能够较好的学习临床知识,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特点,但存在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
2多校区办学对医学教育的有利影响
2.1多校区办学有利于拓宽空间,增强办学竞争力医学院校由于结构单一,规模较小,在较长时间不能满足社会对医学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制约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通过扩大学校规模、多校区等,一方面适应了国家高等教育扩招的要求,培养更多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人员,以适应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及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多校区的建设,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政策上优惠,资金和设备上支持,扩大校园空间,增添先进设备,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增强竞争力,使学校步入良性发展。
2.2多校区办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活跃校园气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服务的同时,患者对医生基本素质、态度等有了更高要求。新校区建设后,专业增加,学科门类逐渐齐全,可通过修读双学位、双专业,修读其他专业课程、选修课等促进医学教育与人文科学相融合,通过文理科学生的交流,活跃校园气氛,促进校园文化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3多校区办学利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可以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开设非医学专业,如管理学、英语、计算机等专业,将医学、管理学、艺术等学科融入到医学院校,不但开创了医学院校新的办学形式,创造新的学科增长点,而且有利于学校规模化,提升校园学术氛围。
3多校区办学对医学教育的不良影响
3.1教学资源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办学成本增加多校区办学,由于各校区间相距较远,新校区规模圈套,特别是对“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的学校,各自校区有一整套教学体系,其实质就是“校中校”,人员、设备等共享不足。对于新建校区的医学院,常采用“流动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老校区主要是高年级学生,学生相对较少,大量的教室、学生宿舍空置,无法激活利用[1]。另一方面由于教学设备只建于一个校区,学生做实验只能够跨校区开展,不但增加了教学安排的难度,而且增加了安全风险与一笔不小的交通费用。
3.2存在强行分割课程,不利于教学规律问题为更好的利用临床资源,兼顾附属医院的教学热情与质量,学校采取低年级在新校区,高年级在老校区的方式,有效的解决了临床资源的利用问题,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临床,但由于基础医学教学必须大量使用实验,因此导致思想政治课、人文课、公共课、基础课、临床课出现割裂的状态,后期只有临床课,在课程安排上也出现了前松后紧,专业知识接触较晚的状况。
3.3影响临床教师教学积极性及效果医学院老校区一般在市区,不仅能够很好的利用附属医院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能够兼顾医疗工作,教师上课后能够及时回医院处理医疗事务。新校区一般远离市区,来回耽搁在路上的时间较长,常常要半天或一天,对医院的医疗工作有一定影响。许多医生,特别是资历较高,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不愿意承担教学任务,导致刚毕业或参加工作不久的医生成为教学的主力军,影响临床教学效果与质量。3.4教师授课时间较长,影响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新校区教学后,原有教学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学校将原有2个学时为一个教学单位,扩大至4学时为一教学单位,即教师连续为学生进行4学时教学,或者上午、下午在不同校区进行教学。不但教师体力受到挑战,上课激情下降,而且学生长时间面对同一门课程、同一位教师,易产生视觉与听觉疲劳,出现厌烦心理,导致学习效率与效果下降。
3.5校园活力不足、校园文化不相继有这样一首打油诗,“教师像候鸟儿,迎着太阳来,背着太阳走;学生像流浪儿,白天还有人问,黑天没人管”,形象的说出了新校区师生的关系,也道出了学生希望多与教师接触的心理。现实是大部分教师居住在城区,上课后很少在学校逗留,学生只有上课时才能见到老师,教师与学生联系很少,更谈不上辅导、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建议与意见,参与学生组织的相关活动。另一方面,学生组织的活动,常常以一校区为主,另一校区派代表参加;学术讲座也常常只在某校区进行,导致很多学生积极性懈怠,不愿参加。低年级的学生无法感受师兄毕业时风采,缺乏与高年级学生交流与沟通,高年级的学生因学习与就业压力,更不愿意跨校区参与低年级的学生活动,校园文化出现一边冷一边热局面,甚至出现校园文化断裂。
4改进多校区医学教育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4.1坚定思想,统一认识,树立为教学与学生服务的理念首先,转变观念,认清多校区办学对学校发展的机遇。大部分医学院校由于结构单一,办学规模较小,校园面积狭小,拓展空间有限,特别是随着招生政策的改革,校风校貌对学生选择的影响,如果不建设新校区,改善办学条件,就有可能会被历史遗忘,甚至淘汰的危险。其次,改变观念,多从学生角度思考。教职工应有大局意识,如果过于强调困难,缺乏奉献精神,就无法将精力投入到教学,无法确保教学效果与质量。第三,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学生是学校生存的根本,没有学生也就没有学校,全校教职工必须始终坚持这一理念,这也是关乎学校兴衰的关键。教师应当努力克服困难,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前提,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积极投入教学中;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厘清和熟悉各专业的教学规律和特殊性,合理的安排教学,在注重教学规律的同时适当兼顾教师的个性要求,提高教师对教学安排的满意度。
4.2顶层设计,明确校区定位,构建适合的多校区教学管理模式校区的定位及学科设置是多校区办学的一个结构问题,是办学的前提,校区的定位合理、设置明确,能够充分合理与最大化地利用学校资源,利于学校健康发展[2]。在设定校区功能时,要充分考虑到医学教育的特殊性,早接触临床的意义,基础与临床的连贯性,附属医院教师教学积极性等因素,在吸收兄弟院校成功管理经验、充分考虑教师意见基础上确定校区功能。经过多年的发展,医学院校已向多学科方向发展,学校除传统的医学专业外,还有一些非医学专业,在设定校区功能时,要兼顾这些专业,合理安排学生所在校区学习时间。目前医学专业仍以“三段式”教育为主,临床离不开医院,采用“流动管理模式”,以校院共赢方式办学,不但可以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而且深化学生感性认识,巩固理论知识。
4.3创新培养模式,构建适合多校区的教育培养方案首先,认真研究医学教育规律,调整课程上课顺序。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对所开设的课程进行了逐一研究,既要注意教学的规律,又要注意多校区的问题。通过多次的修改与论证,基本形成了第1~5学期在新校区、第6~7学期在老校区、第8~期进行毕业实习、第10学期回归基础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其中1~5学期主要进行思想政治、人文社科、基础医学教学,6~7学期进行临床知识教学。第二,设立“实践学期”,社会实践与分散见习有机融合。由于部分临床课程安排在新校区(如诊断学、医学影像学、中医学等),为解决学生实验和见习,在第5与第6学期的假期设立“实践学期”,学生在假期初安排1~2周时间集中进行实验教学,其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分散见习)。分散见习以学生为主、学校为辅,联系学生所在地基层医院进行见习,通过分散见习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第三,回归基础,放眼未来。在第10学期,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安排专题讲座,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课、新进展、边缘交叉学科等方面的内容。
4.4提升多校区教学管理效能,强化管理网络化,打造适合学校实际的师生交流平台随着专业和招生人数的增加,如何合理的最大限度的利用教学资源,单靠手工管理已难以满足需求,必须借助现代管理技术,建设校园数字化,实现网络办公、网络传送通知与文件,实现学生电子注册,实现网络进行教学安排、教务与成绩管理。为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校应实现校园无线网络,提供免费的“wifi”,建立校园“BBS”、课程QQ群、微信群,学生与教师可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沟通。学生管理部门不定期发起网络讨论话题,不同校区,不同专业,不同班级自由组成友好班级,友好寝室,促进学生往来与交流。创新教学方法,除采用PBL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替代传统的填鸭灌输教学法外,可以选择部分课程,制作成慕课,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教师通过网络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批改作业。加强教师辅导,构建“师生双主题互动、教学辅导方式网状网络化、教学辅导规则制度化”的多校区辅导模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