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会学概论论文范文

社会学概论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会学概论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社会学概论论文

第1篇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够清晰,培养规格对知识和技能水平要求不明确,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赵立(2005年)认为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办学规格、专业概念、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实践、教育资源、学生就业等是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中需要重视的主要问题。杨小永等(2009年)针对我国高等体育专业教育中存在专业培养目标单一、层次趋高、类型模糊、核心课程相同等同质化问题,建议社会体育专业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二是对区域性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邱亚君(2004年)、林向阳(2003年)、王树宏(2005年)、王晓林(2005年)、王燕(2007年)、常智(2006年)等一批学者分别对浙江省、福建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贵州省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现状和办学水平进行了针对性研究,提出了提高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改革的措施与途径。三是对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重点探索。陈章玉(2006年)通过对68所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应根据社会经济现状和人才市场需求实现细化专业方向、更新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的改革建议。汪元榜(2006年)根据社会体育人才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认为要通过加强专业目标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场地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等手段强化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四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其他研究。刘善云等人(2006年)在分析20个院校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指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方案改革要以实现综合素质为基础,专业素质为主干的通识教育。李显国等人(2003年)通过对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提出了高等院校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课程体系模式。吕树庭等学者(1996年)通过研究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群众体育无论在组织管理、运作方式、活动空间,还是在活动内容、参与形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迫切需要更恰当的概念以反映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的需要,由此确立社会体育在我国应用前景和学科定位。我国许多理论工作者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思路与建议,为促进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发展和质量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需要对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进行不断深入研究,推动我国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国外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全面发展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社会活动能力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明显的区别,他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一般没有统一的规定,而是由高校根据社会经济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和本校的学科优势进行规划和调整。例如日本体育大学在其大学课程概要中明确指出:“以培养学校体育指导员为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使命也在发生变化,调整专业设置,进行课程改革,培养在各行各业都能出色工作且具有实力的毕业生是我们当前的教育目标”。事实上日本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分布变化也与他们的培养目标是相适应的。统计数据表明,日本国立大学体育专业毕业生从事教师职业人数比例由1980年的60%到1987年40.3%,下降了33%,而到企业和其它行业就业人数比例同期上升33%。[4]美国高校的体育与健身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各种健身俱乐部的经理和公共娱乐部门的管理人员。英国著名曼彻斯特大学娱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是艺术、文娱、运动休闲中心、旅游部门从事计划、管理、营销、咨询等工作。课程设置重点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专业要求与素质培养相结合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是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指各门课程之间的配合和组织,包括开设的课程数量、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促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合理的课程内容指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展的要求与前沿。例如日本体育院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划,对课程设置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一方面加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大幅提高专业选修课的比例,促使学生专业学习特长与将来就业方向相适应。美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非常重视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课程门类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推动社会体育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融合,不仅可以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注入了可持续发展动力。英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是把休闲、娱乐、旅游等内容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确保所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要。以社会发展为改革内容,重视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建设长期以来,日本的体育一直是以学校体育、企业体育为重点,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高龄化和青少年体质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改革,使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将来从事体育指导的管理相适应。从200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公认体育指导员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是由过去8种领域的体育指导员变为3大类14种资格。[5]第一类为教练员工作人员;第二类为从事医学调整师工作人员;第三类为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人员。新制度明确了体育指导员等级,建立了新的体育指导员培养体系,规定了各类体育指导员的作用、资格认定与活动地点,适应社会各类群体对体育活动辅导的需求,推动了体育指导员在组织大众体育、终身体育活动过程中发挥其人性化、社会化、社区化、生活化作用。德国的体育指导员分为志愿体育指导员、有偿体育指导员和职业体育指导员三大类,这三类体育指导员分别在不同类型的体育俱乐部工作,分别承担培养青少年、增进大众健康、援助学校体育工作等社会任务。

加快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措施

第2篇

【关键词】人文通识课 社会学概论

一、两难中的人文通识课

高等教育中的专业分化日趋精细,其弊端也日渐显露,对此,已有众多讨论。人文通识课便是作为补救方案最先在美国高校中被提出。在专业教育仍稳居主流地位的背景下,人文通识课也出乎意料的在国内外高等教育中被广泛认同。但理念上的认同与现实有较远距离,最明显的便是在所有的课程体系中,人文通识课无疑处于一个边缘的地位。而我们却希望人文通识课以其边缘地位的角色,完成打开学生全面知识视野,塑造其完整心智的目的。这是任何一位学人都希望达到的境界,也是自有教育以来,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位教育家都孜孜以求的梦想,但哪怕尽其一生也只有极少数人能达到此水平,妄论一人文通识课!

(一)寻根溯源 无力回天

既然人文通识课两难处境的根源在于其地位和期望之间的不一致,其解决方案也就唯有两途:提高地位或降低期望,以使其地位与期望一致。所谓提高地位,意味着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舍弃其专业教育为主导的模式,而替之以人文通识教育。在这个层面上,人文通识教育与博雅教育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回归博雅教育。我国古代和西方中世纪的大学教育,不管是儒家的礼、乐、射、御、书、数还是西方的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这七种自由艺术,都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提供的实际上就是一种博雅教育,虽然中世纪的大学与宗教是分不开的。牛津大学可谓博雅教育的典范,自建立之日起其理念便是让受教育者了解自然、社会和人生。尤其是自大学摆脱了教会的仕女和附庸的地位后,大学培养的人不再是宗教界人士,而是改变社会风气的有知识、有教养的绅士。约翰·纽曼在其1853年出版的《大学的理念》一书中阐述了英国大学数百年的博雅教育传统。他认为,大学的目的是培养或造就有智慧、有哲理、有修养的绅士;大学的职责就是提供智能、理性和思考的练习。这是对英国博雅教育的系统总结,这一传统至今仍在一些大学延续,但已经不在高等教育中占据主流地位。现今的人文通识课可以回忆祖先的辉煌,却无力回天,因为高等教育的现实条件已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想提高人文通识课的地位,直至回归博雅教育,至今仍只能是教育家心中的“桃花源”:美好却寻之不得。

(二)斗转星移 认清形势

18-19世纪出现的新型大学对博雅教育理念提出挑战,这类大学最先出现在德国。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技术进步的影响,要求大学为社会培养高水平实用型人才。对这一新的大学理念进行系统论述并产生关键影响的是洪堡,他提出了著名的“洪堡五原则”,强调大学的知识传授与知识创新双重功能。1810年正式建立的柏林大学在他的带领下首先改制,对大学新功能进行探索。在洪堡大学理念的指导下,德国建立的新型大学既是已有知识的保护场所,也是新知识的发源地。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德国新大学逐渐在科学发展与高水平人才培养上走在世界前列,德国大学也因此成为世界大学的楷模。

二次大战后,美国大学的发展与其国力交相辉映,发展尤为突出。美国大学一方面继承德国大学重研究的传统;另一方面也继承了英国大学重教学的传统。有规模的美国大学的研究院与大学本科的二重结构,就是美国采择德、英模式而结合设计的,这个设计也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大学的模式。要深入理解当代大学,前加州大学校长克尔于1964年出版的《大学的功用》一书,不可不读。克尔首先指出当代大学应面对新的“角色”,大学必须严肃地审察它所身处的新的“现实”,这个新的现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共识,即“新知识是经济与社会成长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大学不可见的产品——知识,可能是我们文化中最有力的单一因素,它足以影响到职业,甚至社会阶级、区域、国家的升沉”。克尔认为,今天的大学已不仅局限在“教学”与“研究”,并已扩及到“服务”。他认为,早期大学的目的是有局限的,今天大学的目的则是多元的,今天的大学已成为一个多功能多面向的多元性组织体,克尔为它取了一个新名词,就是multiversity(一般译为“综合型大学”)。当代社会对大学知识生产的要求是前所未有的,大学也因而成为“知识工业”的重地,成为社会主要的服务中心。今天我们讲“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它们的主要资源都必然来自大学,可以说,就因为这个现实,大学的角色与理念都有了变化。

第3篇

实验课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观察与分析社会心理现象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实验教学的设计运用了知识可视化理论和探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利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设计成现场实验,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实验内容,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心理学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这种方式能够精准地传递信息,使心理学理论具现化,并能激发学生探索日常生活中社会心理现象的兴趣。实验教学的课程安排是按照循序渐进、分段目标原则,构建出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依次为基础实验、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分别对应培养学生的研究素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课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整合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社会心理学专业学生服务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的设计为避免人文社科实践类课程缺乏监管考核,流于形式的不足,采用了课堂实践和课后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并纳入最后的成绩考核中。课堂实践教学依据项目式教学理论,安排学生有序进行项目选题、制定项目计划、开展项目研究、进行项目成果交流和项目评价与考核等步骤来完成整个实践教学内容;课后实践是指社会观摩和社会实践,例如到监狱、戒毒机构、医院、社区、中小学进行社会调研和社会义工实践,提高学生利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理论

1.知识可视化理论。

知识可视化于2004年由国外学者EplerMJ和BurkardRA提出,是指抽象复杂知识或程序性知识(如,技能学习)的构建和传达可以采用图形、图像等可视性手段达成。知识可视化的直观性、发散性等特点,不仅能帮助他人正确地重构、记忆和应用知识,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学习兴趣以及创造性思维都有很大帮助。知识可视化的方法有很多,如幼儿看图学数字、高中几何画的草稿图、地理中的色彩表示法、多媒体教学、思维导图等等,都是知识可视化的表现形式。

2.探究性学习理论。

1909年杜威在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的发言中,提出探究性学习观点,指出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为体验情境、产生问题、提出假设、作出推论、试验并验证。美国著名教育家施瓦布建议,在介绍正规的科学概念和原理之前应该先让学生到实验室里做实验,用实验的证据来解释和深化教材中的内容,而不是在教室里照本宣科地教授知识。为了使探究性学习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老师要搭建共同交流的平台,使学生进行充分而深入的探究交流和知识共享,还要让学生得到权威(专家教师或者书籍资料)必要的指导。

3.项目式教学(PBL)理论。

项目式教学(Project-Based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线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围绕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组成小组,通过他人(同伴或教师)的协助或指导,利用广泛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中体验、在探索中创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项目式教学一般可分为选择项目主题、制定项目计划、开展项目研究、进行项目成果交流、项目评价与反思等几个阶段。从这几个阶段看,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自主完成。因此,PBL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创新精神。

三、双实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管静、万义平在对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中,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保证、三个结合、四个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方案。“一个目标”是培养财务管理应用能力。“两个保证”一是实践计划保证,二是实践教材保证。“三个结合”是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科学建构双实教学体系,就要提出针对性的双实教学目标,科学设计双实教学计划,策略落实双实教学安排,多渠道提供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

1.双实教学目标。

教学总体目标是科学系统地构建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心理学人才;教学子目标是促进理论教学与实验和实践的整合;促进观察与分析社会心理问题实际能力的提高;提高心理专业学生服务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将子目标细化明确,我们编制了具体的社会心理学课程技能项目清单。在设计编写该实验实践类技能项目清单时,遵循了“两性一论”原则,“两性”是指一方面要掌握研究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技能和方法,另一方面还要掌握将社会心理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技能,“一论”是指技能条目的设计要以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为基础。

2.双实教学安排。

国外大学对学生的实践活动都在时间上有明确规定。比如英国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实习占全部课时的50%;美国社会工作硕士生两年课程中每周有三天到机构实习、两天在校内上课,实习时间超过50%。我国教育部规定大学本科生四年期间实践与实习时间不少于一年,多数学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比例为1/3左右,个别专业比如艺术类专业可以达50%。借鉴国内外实践教学经验,双实教学时间大概占整个课程教学时间的50%,考核占40%。教学安排如下图,按照问题导入—理论探讨—心理实验、社会实践的模式进行教学。问题导入部分是让学生在开课阶段初期集中地提出并在其后随时提出有关社会心理的实际问题,结合于讲授教材的有关章节,准备相关案例分析。正式上课时,结合案例以及近期新闻和社会热点,作为引入。并在学生讨论后,对案例和事件进行深入评论,将实际联系到本堂课程的知识理论。通过这种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的做法,达到有的放矢解决学生学习问题,增强学习兴趣。理论探讨部分以教师讲授展示为主,向学生系统传授经典的社会心理概念、实验、理论和前沿进展,为全员参与的形式;采用课前社会心理学前沿报告、小组讨论促使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和深入分析,丰富相关知识的支架,加深理解,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理论解释现实话题,促进社会心理学知识向学生个人知识体系的转化,并且能够形成社会心理学的思维方式和应用能力。同时,双实教学改革还丰富了教学手段,引入课前社会新闻心理评析、小组讨论、社会心理学实验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观摩学习、自我分析报告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前三种方法针对课程实验,侧重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和深入理解;后四种方法应用于社会实践,侧重于社会心理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自我心态的调节。

3.双实教学模式的评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