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工科实习论文范文

工科实习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工科实习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工科实习论文

第1篇

工科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要求进行了概述和总结;对工科类本科专业建设进行了探索和思考;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为工科类本科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标准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239-03

1引言

工科类专业特点要求实践性很强,只有大力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形成一定的专业能力。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就是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锻炼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大学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检验大学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工科毕业实习与设计是完成大学学业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每个学生都应该正确对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当前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本文通过作者在教学领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在教学过程中的深刻体会为基础做一些探讨,为提高工科类本科毕业生的质量作出自己的贡献[3]。

工科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毕业实习可从生产实践中为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可以解决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两者结合将有利于提高工科类学生的质量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每个本科高校而言,建立一套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施标准显得尤为重要[2]。

2当前工科类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走过场现象比较普遍,学生没有真正地进入毕业实习的角色,没有达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效果,很多学生最后也就是写个报告就算结束了,严重地忽视了该环节对学生动手综合实践能力的锻炼效果,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的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认为马上就要毕业了,急功近利比较普遍,很多学生直接在外就业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形同虚设。二、就业压力大。学生忙于找工作,参与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时间较少。三、师资因素影响。现在学校人数多,没有足够的专业教师从事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很多教师还要从事其他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难以做到精细化管理,以及传统管理方式的不足,也导致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四、区域条件的限制。沿海经济发达,厂家比较多,能为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提供场所,而像内地高校所处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比较低,没有足够的厂家,有的厂家也都是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难以让学生与所学专业挂上钩[4]。五、经费的制约。高校院系在制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施方案时,规定了很多条条框框,但由于没有具体经费配套的落实,实施起来困难很大,很多实践性的毕业设计,由于没有经费让学生购买一些元器件等东西,使得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最多也就在仿真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的制约。六、管理制度的制约。当前院系为了管理方便的需要,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作了很多硬性规定,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统一为学生提供毕业论文题目,使得学生的选题空间受到很大限制,很多题目陈旧,学生不感兴趣,仍然要硬着头皮去做等。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前期、中期、后期检查形式多、实质性内容少等等[l]。

3提高工科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3.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通过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有效可靠运行,例如传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放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学生的理论课上完了,使得很多学生没有上课的心理准备了,使得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管理难度加大,可以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调整到第七学期进行,第八学期再上一些选修课程,这样管理起来更加有时间,有效性更好。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也要制定教学大纲和进度表,细化内容,进行过程管理等。

3.2 加大教研、科研支撑力度

学校要加大教研、科研支撑力度,让教师和学生手中有研究项目以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有充分的内容质量保证。目前,各类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方方面面加强内涵建设以保证人才质量。通过学校“本科教学工程”,投入大量资金,立项一批教研项目和实训基地。由于内地企业发展规模不大,科研能力不强,并且技术含量不高,对专业支撑力度不强,学校要花大量资金以教学研究立项形式进行实训基地建设,一个基地投入20-30万元,让专业教师负责实施,和企业联合建立实训基地,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地促进工科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建设,毕业实习有了具体的科目内容。同时,学校要利用高校“能力提升计划”大力进行建设,大力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鼓励教师申报省级“质量工程教学”项目;利用高校“振兴计划”建设工程训练中心; 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大力进行实验室建设;推进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培育计划;通过学校“年度招标课题”项目等有力地推进了人才质量的提高,通过各专业负责人选聘工作,优秀教研室和优秀实验室评选活动等等。让我们的专业建设有声有色,内涵丰富,必将促进人才质量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改变以往理论教学强,实践教学弱的局面。

3.3综合推动各项举措

学校要综合推动各项举措,例如让企业界人士到校作报告,派遣大量教师进驻企业担任科技特派员,邀请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进院系讨论人才培养方案,就企业对专业素质要求的着重点进行说明,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着重进行强化、改进,教师与企业联合建立“科技创新平台”,优秀毕业生创业成功者回校设立奖学金,通过多方举措的开展,使得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明显加强,各种教研、科研、参观交流等活动井然有序地进行,为大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提供广阔的空间,其专业性、质量和深度都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加大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机械创意大赛等国内大赛投入力度[5],鼓励学生广泛参加,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近年来,我校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了很多大奖,受到了教育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我校工科学生的发明专利更是屡见不鲜,有一个在校学生个人发表的论文和专利有十几项,给全校师生作了报告,可以看出学生学习能力很强,尤其是实践能力更强,能把知识与能力融会贯通。

3.4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科学、规范化管理

学校要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通过各种举措的实施,为提高人才质量做好准备,剩下的工作就是管理了,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为此,学校实施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有力地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规范有序进行。对于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校院都有自己一整套的实施方案并且按照此方案认真实施,做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前期认真谋划,做好规划,形成制度;中期真抓实干,无缝连接,不留死角;后期认真总结,收集资料,做好考核。使得我们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有特色,内容丰富。在具体细节上,我们还需要深入进去,譬如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进行抽查,范围还要更广,不仅要从形式上,还要从专业内容上去进行,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可以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抽查评阅,使得教师能够轻松快捷地进行,克服现在这种传统的模式,提高实施的有效性。

3.5经费的支撑

经费的支撑,要进行专项经费拨付,专款专用的方案,一定要明确,我觉得这一块是一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现在模式是没有明确,很多都停留在意识上,实际中根本没有做到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经费保障。这样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表现出来,各项工作才能切实有效地运行下去[6]。

4总结

作为一所一般本科院校,皖西学院在近13年时间里,乘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势而上,完成了由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由师范教育为主到综合性、应用性本科教育的两大转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6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取得好的成绩,实现了学校中长期发展的第一步战略目标。201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并取得好成绩;为深化学校内涵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省内同类地方高校中名列前茅。

2013年我校接收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评估专家对我院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工作提出殷切希望,提出很多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正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学校对工科专业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非常清楚,并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这些问题也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中普遍存在而又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已到了不解决不行的地步,皖西学院正在多渠道研究改革方案。学校对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工作非常重视,对此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非常支持,在今年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已完成了对2013届毕业生的实习、毕业设计及就业工作总体教学改革的初步试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实践证明该方案可行。

项目课题组负责人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和长期的教改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改革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课题主持能力和研究能力。课题组成员层次结构合理,涉及面较广,大都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管理经验,他们参加了工科专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对我国工科专业的办学现状及课程指导委员会的要求比较了解,教学经验丰富。希望本文的观点能为高等工科本科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标准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l]丁立明,李寒旭.化工工艺专业毕业实习现状与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李国锋,李云龙,张志刚,等.试论高校毕业实习的教学与改革[J].长沙大学学报,2007.

[3]李文红.浅谈高等学校毕业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

[4]周建平.大学课程改革的“深度”缺乏与觉醒[J].南京:江苏高教,09.1:71-73.

[5]刘星.论政府服务超越”顾客导向”的必然性与可能性[J].太原:理论探索,07.4:106-109.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教师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它应当为人才的全面发展提供身体健康方面的保证。如何搞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是摆在广大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石家庄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师目前在教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实证的角度出发,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及建议,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担任石家庄学院公共体育课的教师28人,其中男性16人,女性12人。

(二)研究方法

1问卷法。经专家讨论设计了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纪律五大项的调查问卷。向担任公共体育课教师的不同授课班级发放,每位教师问卷总数不低于30份,共发放问卷858份,回收问卷858份,有效问卷847份,有效率98.72%

2.数理统计。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石家庄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现状分析

从表1可看出石家庄学院公共体育课整体教学质量较高,五项指标均达到90分以上,学生对教学质量比较认可。这与教师良好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纪律是分不开的,从表中可看到学生对于教师教学态度、教学纪律分别打出了平均分94.74、94.36的高分,远高于其他三项指标的得分,这也就需要教师们在保持良好教学态度、教学纪律的同时,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以达到更高的教学质量。

(二)男、女教师各项指标对比分析

注:*表示P<O.05,具有显著性差异;**表示P<O.O1,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下同)

经检验,从表2可看出在教学质量上男、女教师各项指标差异均不存在显著性。由此可见,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与性别不存在关系。

(三)老教师与青年教师各项指标对比分析

此对比是把具有教学经验8年以上的教师作为老教师,8年以下的作为青年教师。经检验,从表3可看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上老教师均高于青年教师,但差异并不存在显著性;主要在教学态度、教学纪律上差异存在显著性,老教师在教学态度、教学纪律上明显强于青年教师。良好的教学态度、教学纪律是上好课的重要基础,是教师敬业精神的重要体现,在这一点青年教师需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加以改进。

(四)教学效果评价前六名与后六名各项指标对比分析

表4是教学质量评价前六名与后六名教师的各项指标,经检验在教学态度、教学纪律上前六名与后六名上差异均不存在显著性,但在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上差异存在高度显著性,在教学方法上差异存在显著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这就需要教学质量评价较差的教师在保持良好教学态度、教学纪律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向先进教师学习,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探讨

体育教学是对学生传授知识的一个复杂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交融的过程。一个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单纯地教会学生技术方法,而是要在同时使学生获得运用技术的能力,特别注意去激发学生强烈的动机,取胜的欲望,良好的情绪,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提高学习效果。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教法上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在体育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爱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第3篇

1.1实习计划安排不合理

一般高校都将毕业实习安排在大三暑假或大四开学第1个月,而此时大学阶段的课程学习已经趋于尾声,学生从实习中学到的很多知识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实践与理论的互动效果不明显。此外,相当一部分同学忙于研究生或公务员考试等,导致其对实习重视程度不够。另外,很多生产性的企业此时正值生产上的淡季,能接纳的实习生有限。上述种种原因使得毕业实习的作用没有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1.2实习缺乏老师的有效管理和指导

由于实习经费有限及老师工作任务繁重等原因,在实习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老师只是负责把学生送到实习单位,完成交接后便返回学校。虽然实习期间有实习单位进行管理,但这种管理并不能有效针对实习生,学生实习期间在生活上、精神上和专业知识上都不能得到实质性的指导和帮助。

1.3联系实习单位困难

由于企业生产季节性强,或是企业规模较小,只能接纳少量实习生。此外,一些事业单位存在意识上和管理上的问题,一般也不愿意接纳非重点高校的实习生,因而要联系较好的实习单位往往非常不易。

1.4实习期间学生收获有限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实习主要是到一些生产性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在企业实习的学生,由于目前食品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生产线上基本不接受实习生,而企业的研发部门和检测部门能容纳的实习生数量也非常有限,因而学生普遍是到包装工段实习,做一些简单和重复性的工作。在政府事业性单位实习的学生,由于这些单位对实验结果的要求较高,基本上不会让实习生过多参与其中,学生们基本上是帮单位的老师打下手,做一些很简单的基础性工作,很少独立负责一些实验项目。这些原因都导致学生在实习期间真正学到的专业知识不多。

1.5实习后缺乏总结

实习后学校一般要求学生提交1份实习报告,由指导老师给出成绩,毕业实习这门课就算完成了,缺乏深入的总结和反思。

2对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2.1对实习计划进行改革

根据原有实习计划在时间安排上的诸多弊端,结合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多年来对毕业实习的研究与实践发现,将毕业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有诸多好处。①年后一般是企业工人和职员跳槽高峰,很多企业比较缺人,因而此时联系实习单位就比较容易,而且实习的岗位也会更加多样化;②第6学期往往开设的都是一些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本学期就参加实习,学生们对食品工程、食品机械、食品工艺、食品质量管理等知识有了直接的接触或参与,这样在回校后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就会更多感性认识,学习效果也会得到较大提高;③以前将实习安排在大三暑假或大四上学期,部分学生由于要准备考研和考公务员,因而申请分散实习,这种动机的分散实习,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大多下过车间,都接收过劳动的洗礼,回校后学生们都非常珍惜学校的美好时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较大提高。

2.2根据学生特点分配实习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每年的毕业实习都安排在3家以上的实习单位进行,每家单位的工作内容、工作强度和待遇等情况差异很大,如何将学生分配至不同单位很关键。每年在确定实习单位后,实习带队老师、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召开专门的会议,确定各实习点学生的分配问题。实践证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实习单位比简单的以班为单位或随机进行分配,更有利于实习的管理和提高实习效果。比如,对于家境不是很好、能吃苦耐劳的学生可以安排在有报酬的实习单位;对于身体条件不是很好或是过于娇气的学生要安排到一些工作较为轻松的实习点;而对于平时纪律意识差的学生要安排到有实习老师驻厂管理的实习点;对于一些事业单位,则要安排学生成绩好,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如此安排下来,可达到学生、学校、实习单位三方共赢的效果。

2.3实习前进行全员动员

实习前由院长和系主任亲自做实习动员,所有参加实习的学生、辅导员、实习带队老师都要参加,动员会上对实习的目的及意义、实习内容、实习方式与场所、实习要求、实习纪律、实习安全、实习前的准备、实习具体安排等各项事宜都要进行详细介绍。通过实习动员,既让学生充分认识毕业实习的重要性、树立吃苦耐劳的思想、与人为善并积极沟通的态度,也能让学生和带队老师对实习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并尽量减少实习中意外情况的发生。

2.4实习中指导老师驻厂管理,领导中途看望

实习期间,对超过8名实习学生的单位,至少派出1名老师驻厂管理,要求老师跟学生同吃同住,这样做有以下优点:①实习期间,由于工作或简单、或枯燥、或辛苦等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往往情绪比较消极,甚至有的同学会有中途退缩的想法,此时老师可以倾听学生们的倾诉,并对他们进行安抚和鼓励;②由于学生只是在工厂做短期的实习,他们往往不太服从厂方安排,如果有指导老师协助管理的话,则能明显提高管理质量;③实习期间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专业上的问题,学生们往往不敢或不愿意请教实习单位的师傅,而是更愿意与我们的实习带队老师交流;④实习期间,学生可能出现一些疾病或身体不适,此时他们最需要得到老师的照顾;⑤如果学生在实习期间要有更多的收获,轮岗实习非常重要,指导老师可及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实习单位沟通,适时对学生的实习岗位进行轮换;⑥老师驻厂实习,每天都要下到车间,可不断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与实习单位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创造机会。实习期间,学校及学院领导也要前往实习单位看望实习学生和指导老师,了解实习情况,听取师生意见,与实习单位沟通交流,解决实习中的实际困难。虽然只是一次简单的探望,既体现了学校和学院对实习工作的重视,也加强了校企双方的了解与合作。

2.5实习后及时总结

实习结束后,学生、指导老师、学院3个层面都要及时进行总结。学生上交1份不少于5000字的实习报告。实习指导老师则要从实习的基本情况、遇到的问题、改进措施以及个人收获等方面进行总结,以座谈会交流和书面总结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院要召开实习经验交流与表彰大会,对优秀实习生进行表彰,并从各实习点的优秀实习生中选取典型代表进行汇报交流,参会学生则为低一年级的学生为主。这样既能让低年级学生提前对毕业实习有一个初步认识,也可通过榜样的力量让他们对毕业实习充满期待。

3结语

第4篇

软件工程是当前一项很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且相关技术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热门学科。各高校响应教育部减时提效的倡议,积极探讨如何提高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的时效性,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现状分析

软件工程实践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但目前实践教学体系与软件产业需求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十分不协调,实践课程教学缺乏理论指导,产学脱节,所学内容大都比较陈旧落后;本学科教师掌握的学科内理论知识较多,实践操作能力和教学经验较少,导致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常常是纸上谈兵,创新能力欠缺,实践操作能力差,学科发展后劲不足。

二、优化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

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加强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软件人才的主要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优化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

1、注重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采取多元化教学

在理论教学中,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可采用多媒体课件+Mooc混合模式进行教学,强化课程相关理论,在教学同时进行Mooc制作,通过微信平台等共享,使学生能够及时对课程内容复习。同时开展丰富的教学实验和社会实践,在课堂教学当中,缩减理论教学时长,增加教学实践,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2、明确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方向,大力开展实践案例教学

研究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方向,对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有时候,软件工程将相关工程中引入管理工程学和系统工程学以促进软件工程学的发展。软件工程在技术上有如下基本要求:更好的适应操作环境,丰富的拓展接口,后期维护的方便性;软件工程又具有软件开发语言较丰富,软件开发具有开放性等特点。软件工程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可视化编程,web应用程序设计,數据库管理,软件测试,图形图像制作,多媒体制作等。因此,对软件开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需要在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的教学优化过程中,着眼于全球化、模块化、开放化加大教学优化力度,大力开展软件工程实践案例教学。多多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工程化案例,且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应在工程化案例教学中得以体现。在设计软件工程教学案例时,难度适中,模块数量不易过多。

软件工程专业技能训练是实践教学体系的着力点。在典型案例的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能够学会结合企业需求,兼顾多方面因素,使开发的软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更加适众,及时对软件做好调试,更好的提高软件工作效率;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在软件内留有功能扩展接口等。在实践案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完成案例分析到职场应用的有效过渡。

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构建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对软件工程课程教师的授课能力的培训,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自身专业素养,不仅仅掌握理论知识,还兼具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增加新技术内容、反应软件工程发展新动向的内容。同时,学校也应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并应构建新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考虑到社会发展的真正需求,反馈软件企业的诉求,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优化教学体系。总之,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5篇

分析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与后续学习的食品分析、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食品检验技术等课程联系紧密,只有扎实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学习食品分析等后续课程。目前本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分析化学课程安排51学时,但是现在分析化学教材中教学内容比较多,因此必须要精选教学内容才能解决分析化学课程内容多和学时少的矛盾。我们选用的教材是“十二五”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材为武汉大学主编的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全书共分11各章节,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分析化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概论、分析试样的采集和制备、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分析化学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第二层次是定量分析部分,主要包括四大滴定、重量分析法和吸光光度法。第一层次主要以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其中分析化学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由于在后续课程中还要进一步学习,在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这两部分内容安排学生自学;对于第二层次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重点讲授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讲授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特别要将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与课程结合起来,例如“三聚氰胺”事件、“苏丹红”事件等,这些内容既可以让学生学到理论知识,还可以增进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而对于像滴定误差计算、溶液pH值计算等理论性强而实际应用少的知识点作为选学内容,对于一些基础扎实且有兴趣掌握这部分内容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个别辅导。

2注重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满堂灌难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要越来越高,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人才培养需要,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互动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发生的具有促进性或抑制性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而达到师生心理或行为的改变[3]。加强课堂互动,既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在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课堂提问、现场解题、专题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师教学过程中,同时对一些性格内敛、自信心不足的同学进行语言鼓励并分析参与课堂互动的益处,让他们在分析化学课堂中也能积极参与互动并逐渐找到自信,学生参与互动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高。

3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习理论知识主要是想把它运用于实践当中,所以分析化学课堂教学要与分析化学实验内容紧密联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实验原理潜移默化到理论教学中来,例如在讲授酸碱指示剂的时候,教师要向学生解答为什么用HCl溶液滴定NaOH溶液时一般采用甲基橙指示剂,而用NaOH溶液滴定HCl溶液时以酚酞为指示剂,减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操作的疑惑。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结合实验中的问题,采用启发式、提示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并能达到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4优化考核方式,增强考核方法科学性

成绩考核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检验“教”与“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在传统的考核方法中,期末考试占有很大的比重,平时成绩考核不够全面,不仅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且不能做到全程考核学生学习效果,以这种方式评定成绩,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使社会对人才质量的判断出现偏差。我们可以结合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对分析化学课程考核方法进行改进,首先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由之前的20%提高到30%,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学期末的考试压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平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增加平时成绩的考核指标,平时成绩由课后练习题成绩、课堂讨论成绩、课程小论文成绩、课堂笔记成绩和考勤成绩等几部分组成,并且每个考核指标均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比如课后练习题成绩,首先精选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给出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分析化学课程总共布置10次课后练习题,学生课后练习题最终成绩为10次课后练习题的平均成绩;最后期末考试根据本课程特点,在考查学生知识点情况的前提下,增加知识应用性强的综合题比重,以检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后的分析化学课程考核方式可以全程、全面地检查和督促学生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更能科学地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该考核方式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5结语

第6篇

论文关键词:科任教师教书育人

论文摘要:如何做好高职科任教师工作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三个角度进行了探讨。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教师,面对着一群20岁左右、有着自己思想的年轻学生,如何让得到学生的认可,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进行了思考。

1.教书是本分

高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不好且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睡觉、开小差的比比皆是,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将学生

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引人入胜的导入语。

导入语即教师的开课导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一堂课准备讲的内容都浓缩在了导入语中。导入语新奇、有趣,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不同班级的学生,导入语的设计也不同。对于理工科的科目,抓住理工科学生好奇心比较强这个特点,可以将导入语设计成提问式的,比如我在讲二极管这个半导体材料时,先提出问题:“二极管这个比较常见的器材到底有什么用?”在介绍二极管的特性时,启发学生:“既然二极管具有开关特性,为什么不直接使用开关呢?”对于文科的科目,可以将导入

语设计成讨论式,一开始就现实中比较热门的话题进行讨论,慢慢将话题引入主题。

1.2轻松的学习氛围。

高职院校与普通中学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学教育具有很明确的目的,那就是升学率,在这一目标的驱动下,教师和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焦虑或者紧张的情绪。而高职院校则不同,他们没有升学率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在头顶悬着,可以说高职院校的学习才能真正称为“为了学习而学习”。这是高职院校的优势。要把握这一优势,教师就要为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与老师是平等的,都是教学中的主体,可以主动与老师互动,而不是被动接受。

要创造轻松的氛围,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是表情。一位老教师说过,他在进教室之前会先做几下深呼吸,把自己原本不好的情绪都抛掉,带着微笑,带着好心情走进教室。的确,好的心情是会“传染”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心情是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工作、学习状态的。好的心情,会让教师表达得更顺畅,会让学生学得更愉快。

1.3多媒体并用,吸引注意力。

在一次教学观摩课上,授课老师在课上首先通过一段录像引入主题,随后通过ppt讲解,最后进行实物演示。那堂课非常成功,学生的注意力一刻也没离开课堂,离开老师。可见在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多媒体的正确使用。学生习惯于听老师讲,我们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让学生加深感受。

1.4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会在每次课的前二十分钟选一位同学上讲台,让他试着讲课,看看他认为什么是重点,课该怎么讲。结果证明这种做法是有一定成效的,学生变得很积极,在自己二十分钟的试讲后,会更愿意听同样的内容老师是怎么上课的。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反过来,如果让学生讲,那么之前他必然会先对课本的内容研究过,这无疑会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其次,学生通过本身的讲课过程,加深对课本内容的印象,同时也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教师讲课时会有的情绪;最后,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完成对知识点的巩固。这种方式让学生体会到预习、学习、巩固三个过程,可谓一举多得。

2.育人是根本

我们教学的目标是教书育人,可见教书和育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一直以来,大家都存在这样一种认识,认为学生的思想教育是班主任的工作。但是由于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在潜意识中,学生会对类似于父母性质的班主任存在某种程度的反抗心理,或者会在班主任面前掩饰自己。而在面对科任教师时,学生一般没有思想顾虑,表现的是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所以从这点意义上来说,科任教师更容易发现学生的问题。因此科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做到以下几点。

2.1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这是做好一个科任教师的前提。了解学生,并不是要求科任教师都像班主任一样对每一个学生的品行了如指掌,因为科任教师有的时候同时带几个班级的课程,每个学生都了解是不太可能的,但至少要做到能正确地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课间可以经常与同学们交流,这样能和学生加深感情,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展开。当然,尊重是双向的,只有老师尊重学生,学生才有可能信任并尊重老师。科任教师在授课时应尽量注意学生的长处,多表扬、多鼓励学生。

2.2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我们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如果在正常课堂教学之余渗入一些非学科知识,譬如对一些实事的评价等,学生会很愿意接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对事物的判断更易受到科任教师的影响。十八九岁的学生,他们的世界观还不成熟,所以科任教师要发挥好为人师表的这个表率作用,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在学生面前保持正面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1]。

2.3帮助学生建立人生目标。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学生的管理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对于这些刚从高中或者直接从初中升上来的学生而言,一下子从严密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进入了高校相对宽松的教学氛围,无异于呼吸到了新鲜自由的空气。这个时候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就很容易放纵自己。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怀特海先生说:“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需要站起来,四面观望。”只要站起来,向社会、向历史、向未来、向生活的各个方面放眼展望,就能把握住恰当的目标,促进自己全面发展。在高职阶段确立的目标会对今后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应该更好地把个人愿望和社会需要统一在一起,也就是要认识到:我适合干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我能干什么。科任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合理地制订目标,这对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和以后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要与班主任密切联系

第7篇

论文摘要:我国主题公园虽然起步较晚,近几年却有了极大地发展,问题也随之产生。很多以影视城为代表的主题公园已经开始衰落,大量的固定资产闲置。因此必须通过探询市场化商业运作模式、设计全新的游憩方式、树立整合营销传播理念、加快公园经营管理人才的开发、实现多元化的盈利模式等途径来实现我国主题公园又好又快地发展。

论文关键词:主题公园;盈利模式

自从1989年深圳华侨城投资创建的“锦锈中华”景区建成开业,到十多年来陆续建设开业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一期等大型文化主题公园,都相继取得成功。大型主题公园在我国开创了新局面,北京的“世界公园”、江苏苏州的“苏州乐园”、浙江杭州的“宋城”和“杭州乐园”、云南昆明的“云南民族村”和“世界园艺博览园”、海南三亚的“南山文化旅游区”、广西桂林的“乐满地”等大型主题公园,都已达到较高水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在这几年冰雪节期间创建的“松花江冰雪大世界”,也可称为特定时间段内的大型主题公园,其策划和经营管理水平也已大体与国际接轨。然而在主题公园蓬勃发展的同时问题也随之产生。伴随着理论界一场旅游资源能否复制的学术讨论,上百个旅游主题公园(包括各种影视城)产生,但是没有中国特色的主题公园,很多以影视城为代表的主题公园已经开始衰落,大量的固定资产闲置,主题公园何去何从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产业发展问题。

主题公园是以经济盈利为目的,根据选定的文化背景,主要依托人造景观和设施使游客获得体验的封闭性景点和景区。根据主题公园所能提供的旅游体验类型(产品形态)对其进行分类,目前的主题公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景模拟型,各种影视城类型的主题公园;游乐型,比如苏州乐园、锦江乐园(华东)、梦幻水城(珠海);观光型,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深圳)等;主题型,基辅号航空母舰(天津)、明斯克航空母舰(深圳)、各种水族馆;风情体验型,各种民族村、民俗村。

一般来说以上几种主题公园的盈利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提供初级体验(经历)的机会出让,比如:出售门票;提供有助于丰富体验(经历)的相关服务以及相应的服务体验本身,比如:提供餐饮,住宿服务;出让围绕旅游者(潜在旅游者)的消费能力所带来的可能的收益机会,比如:旅游区内的招商、景区节庆活动商业赞助;获取资本投入后在旅游项目所在地溢价收益的其它商业开发,比如景区,旅游目的地的房地产开发;出让、出售具备知识产权特点的商品,比如:玩具、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等;提供保证旅游景点景区内居民可以市场化的公共服务,比如:供水,供电等。

以上六种主要的盈利方式是建立在游客到来这一基本事实之上的,即便是建立在景区本地居民的消费能力基础之上的盈利方式也需要通过游客的到来实现相对的规模经济。

目前国内的主题公园存在盈利模式单一的问题,有很多主题公园几乎只有门票收益一种盈利方式来架构其盈利模式,主题公园产业势必衰退。单一的盈利模式本身就是一种风险,这使得主题公园管理者很难获得有效的融资成果。因而有必要重新认识主题公园,统筹发展,科学谋划,摸索主题公园盈利的途径和步骤。

一、探询市场化商业运作模式

(一)资源资本化模式

资源资本化模式是主要针对一些自然和人文资源本身比较丰富的主题公园而设计,利用主题公园资源本身的不可替代性通过资本化的手段展开经营。其资本化的部分包括土地、林产、水资源等。首先明确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国家只转让经营开发权,由于主题公园作为旅游资源的外部性,所以其行政管理权规划权和文物保护权就必须由政府行使。可以在其收入中划拨一部分固定费用加以维护。而转让的开发经营权包括公园管理权、开发权、招商权、门票收益权、经营项目开发与收益权等。旅游经营权本身可以抵押,门票收益权可以向金融机构贷款,而土地使用权可以质押贷款。这样的形式应有法律形式加以确认。比如森林公园和温泉公园以及一些有特殊文化吸引力的公园,他们的设计都可以从资源资本化模式去经营。

(二)独特性产品吸引模式

独特性产品吸引模式是在资源本身不够形成游客吸引力的情况下,通过注入性的产品打造来设计出游客吸引力。这种模式的运用需要结合四个方面因素加以考虑: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主题公园产品的无替代性或稀缺性;决策者行为。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的挖掘本地和吸收外来文化元素,打造独特性的产品。

(三)价值链模式

主题公园的价值链包括主体链、分支链和子链三个部分,其中主体链包括门票、游乐项目;分支链包括餐饮、住宿、旅游纪念品;子链包括公园会展、对外招商和其他对外盈利服务。

二、设计全新的游憩方式

目前,我国各种主题公园发展参差不齐,其原因为我国大部分主题园的开发者大多是地方政府部门和相关投资机构,他们往往从本地区和本部门的利益出发,从而导致选题、规划、选址、运营等各方面的错位,缺乏相互协调、互动关联。

主题公园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休闲产品,必须改变以往那种单一的主题设计、旅游者参与性不强、体验不足的被动局面。所以,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应该需要专业的旅游规划、策划智力机构,为主题公园的发展把好主题脉、规划策划出可行的方案、创造出全新的游憩方式、设计合理的商业运作模式,指明发展方向。

在游憩方式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人本主义、审美凸显与独特吸引力、情境化与体验化、游乐产品化等四大原则,追求实用可操作、独特奇异的创意观念。把主题公园的观赏、运动、教育、娱乐、休闲等各种功能元素加以通盘考虑,形成主题公园的独特吸引点。例如,西部某旅游城市的主题公园设计出一项“在这里,给你一个支点,你可以撬动地球”的游乐项目:即是运用科学的物理原理和物理结构,设计出一个在杠杆这边,只要你手指轻轻一动,在杠杆另一边,硕大的地球就被撬起来的娱乐场景体验区,不仅让游客学到了趣味的科学知识、了解了神秘的历史典故。

三、树立整合营销传播理念

具备了良好的市场运做方式,设计了全新的游憩方式以后,下一步就是主题公园营销。主题公园的营销应该树立“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这一理念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传播合作效应”概念,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已经受到我国旅游营销界的大力追捧。它的本质含义是:注重对营销信息传播手段的整合以及对传播效率的评价,而不是传统营销理论所注重的营销的所有环节。

四、加快公园经营管理人才开发

目前,我国公园数量众多,类型齐全,但主题公园经营管理人才还相当匮乏,而且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旅游运营人才培养体系。所以,对主题公园是运营人才的培养是十分迫切的。

关于我国主题公园的旅游人才开发,主要是三全开发,即全员开发、全程开发、全能开发,就是对全体员工进行平等而有序的开发,进行全员培训和人力资源的整合。全程开发,主要包括员工全程开发和项目全程开发,根据不同的人力资源情况和项目进展情况,实施不同的开发策略。全能开发,即是从员工的知识技能的横向开发和员工职业生涯的纵向开发。

五、实现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主题公园的盈利模式:即主题公园通过投入相关经济要素后获取经济收入的方式和获取其他物质利益手段的结合,其核心是主题公园获得现金流入的途径组合。从对主题公园产品系列的横向和纵向的挖掘深度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盈利模式(按产品开发深度顺序排列):

旅游门票盈利模式:即通过简单的圈起来收取门票的模式,这是主题公园最基本和最初级的盈利模式。

游憩产品服务盈利模式:即提供有助于丰富体验(经历)的游憩服务以及相应的服务体验来实现盈利的模式,它是主题公园的核心盈利模式。

旅游综合服务盈利模式:即是在主题公园区,通过旅游者的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外延服务来获取盈利。

公园商业盈利模式:即通过自身的节庆活动和对外招商以及其他会展、广告、等其他的一系列对外服务而达到盈利目的的盈利模式的组合,这是主题公园的深度开发盈利模式。

因此,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分析遇到的实际问题,认真谋划,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主题公园的盈利,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的主题公园业,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贡献,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程波.主题公园——城市旅游形象的新名片[N].中国旅游报,2004-06-15.

2、何建伟.深圳华侨城旅游文化特色探析[J].旅游学刊,1999(5).

第8篇

论文关键词: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论文模式

当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中,研究生培养方式已分为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两种类型。基于工程实际的切实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正在快速发展,将成为今后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这对工科专业研究生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因此,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论文选题、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有所不同。因此对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和论文选题进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教育部文件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的转变,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数都在50万人左右,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趋势来看,大量毕业生特别是工科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走向社会实际的工作领域。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在基础理论、整体素质、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规划,使学生能够掌握本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专业领域工程研究、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管理能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二、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论文选题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培养模式,培养过程不能完全照搬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需要把握好诸多环节。在培养过程中,应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设置相关课程,加强基本技能培训,特别要加强工程领域的实践环节。对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课题研究、论文写作与答辩等都要有不同于学术性研究生的培养内容。其中学位论文选题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核心环节,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背景和发展方向,科学选题,尤其要定好研究方向和内容。选题的质量和方向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业前景。如果选题没有新意,那么论文写作内容也只是重复前人的工作。同样,选题如果脱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研究内容太理论化,那么也就无法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预期目标。因此,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论文的选题,要从提升实践创造能力的观点和视角来思考,选题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先进性,也要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目标要求,确定具有一定难度的实用性课题;既要有理论分析,又要有实践验证;选题应为本学科、专业或工程实际等方面具有实现该课题的基本物质条件,并经过努力能按期完成。

三、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模式研究

1.论文选题范围

一般情况下,研究生论文选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导师已有课题确定选题。依据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选题,在研究经费、实验条件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保障,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导师的科研工作相融合,为学生顺利完成论文提供较好的研究条件。二是结合工程实践进行论文选题。从工程实践中提出研究课题是专业学位研究生选题的重要来源之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解决工程实践的现实问题,学生在深入实践、广做调研的基础上,能够确定现实生活或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提升自己理论水平的同时,实践能力也得到提升,为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三是与企业联合培养确定论文题目。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是现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种重要模式。选择企业亟须解决的技术难题作为论文选题,这种选题不仅可以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会设计、研究与实际制作,培养他们从事科研、学习的基本素质和开创性的科研能力。

2.论文选题模式

从生产实际出发,工科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研究类学位论文,如应用研究论文,也可以是设计类和产品开发类论文,如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等,还可以是针对某个工程领域的软科学论文,如调查研究报告、工程管理论文等。根据多年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体会,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具体可从五个方面进行选题。

(1)产品设计研发类论文。研究内容来源于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以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和再研发,包括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要求遵循产品研发完整的工作流程,采用科学、规范、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研发产品。产品达到行业规范要求,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性能先进,有一定实用价值。

(2)工程设计类论文。该类题目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大型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进行设计研究。要求按照工程类设计规范必备的辅技术文件,包括工程项目概况、所遵循的规范标准、技术经济指标等。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等对设计对象进行分析研究。

(3)工程应用类论文。该类题目直接来源于工程领域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定性或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实验方案合理,数据翔实准确,分析过程严谨。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4)工程项目管理类论文。该类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专业领域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专业领域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能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工程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研究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实地调查、定性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资料和数据来源可信,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并具可执行性。

(5)调研类论文。该类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提出命题,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调研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实地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资料和数据来源可信。给出明确的调研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第9篇

【关键词】绩效管理;ERP

1项目研发背景

绩效管理体系是公司职业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责权利”运行机制的有机循环,是经理人员以“以战略为起点、结果为导向、数字为依据、协同为手段”的职业化管理行为体现。

国内外铝业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国外企业因绩效管理的发展时间较长,管理工具先进,管理制度完善;国内众多企业引入绩效管理理念较晚、管理工具相对落后、管理水平有限等,这就需要国内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思想,结合公司实际,制定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为公司的绩效提升创造条件。

笔者了解到国内铝业同行业众多新老企业,吸收经验,发现不足,在同行业的调研中发现很多企业组织结构臃肿、人员众多,组织绩效和员工绩效水平低,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低,在绩效管理工作中没有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绩效管理工作繁琐。

因此,为加强公司绩效管理,笔者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在ERP系统基础上研发了绩效管理系统,并应用于实际。

2绩效管理系统研发思路及构架

2.1研发思路:该项目研发主要运用激励理论、目标管理理论、KPI管理理论建立绩效管理系统。系统设计的整体思路:梳理公司战略定位,明确战略目标;梳理公司主要业务流程、部门职能、关键岗位职责,然后明确绩效管理的基本策略和管理框架,再运用战略平衡记分卡将战略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和目标绩效管理子系统接口,然后沿主要业务流程和职能职责选取关键岗位KPI。

2.2系统构架: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该系统主体构架包括如下几部分:

2.2.1绩效计划:即主管领导与员工合作,就员工下一年应该履行的工作职责、各项任务的重要性等级和授权水平、绩效的衡量、领导提供的帮助、可能遇到的障碍及解决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并达成共识的过程,是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

2.2.2动态、持续的绩效沟通:即领导与员工双方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随时保持联系,全程追踪计划进展情况,及时排除遇到的障碍,必要时修订计划。这是绩效管理体系的灵魂与核心。

2.2.3绩效评价:纳入绩效管理体系的考核则可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如果绩效计划和绩效沟通认真执行,则考核时产生严重分歧的可能性很小。

2.2.4绩效诊断与辅导:一旦发现绩效低下,最重要的就是找出原因。一旦查出原因,领导和员工就需要齐心协力排除障碍。

2.2.5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系统实现了员工对绩效评估结果的查询,从评价方法、各项绩效指标评价结果、评价意见、绩效工资的算法以及最终的绩效工资,使员工对绩效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他需要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样做,如何能提高自己的绩效,从而提高了激励作用。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中的核心环节,绩效评价与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招聘录用、培训开发、职位变动和薪酬福利等环节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3绩效管理系统的信息化

3.1实现绩效管理系统信息化的效果:绩效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功能解决了绩效评价数据收集难、数据处理复杂、绩效评价过程难以监督控制等问题。在绩效管理工作开展初期,通过纸制的文档来进行考核评价,不仅数据收集难、数据处理复杂,而且工作效率低、管理成本高。没有信息化,在公司人员相对精简的情况下绩效管理工作无法及时监督与控制,绩效管理制度不能得到有效执行。

绩效管理体系的信息化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该系统操作的界面简单、易懂,这为绩效管理体系提供了便利。绩效评价信息可以通过ERP进行收集、汇总并在公司内部广泛共享,信息形成了有效的集成管理。此外,通过ERP能够对绩效评价过程有一个良好的控制与管理,能够发现绩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绩效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有效的支持。最后,该系统开放性及强大的二次开发能力能满足公司发展、市场变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流程需要不断的改进的需求。

3.2绩效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功能模块:绩效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实现了绩效管理体系每个模块的需要,通过公司ERP系统完成,在ERP系统中,针对绩效管理中的关键绩效指标、绩效评价、绩效考核、绩效沟通、绩效工资进行系统实现。

本文限于篇幅原因,以“部门关键绩效指标管理”模块来说明绩效管理功能模块的流程:

3.2.1流程图,见图2。

3.2.2流程说明

(1)绩效指标管理责任部门开始评价时,系统根据设定的部门关键绩效指标模板生成部门月度绩效指标体系,评价人员根据量化指标填写评价,系统自动汇总评价结果。

(2)绩效指标管理责任部门领导确认评价人员评价结果并提交审核。

(3)人力资源部绩效管理专责接受并检查责任部门提交评价数据,在所有责任部门提交完毕并检查后提交部门领导审核。

(4)人力资源部领导审核确认部门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数据并。

(5)各部门查看月度绩效指标评价结果。

4结论

笔者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司绩效管理系统,实现了“计划管理为龙头、预算管理为基础、财务管理为核心、过程控制为保障”的经营管理思路;实现了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部门负责人的领导、管理作用。通过调研了解到,与同行业同规模设备管理企业对比,因公司实施绩效评价体系,人员精简近800人,按人工成本6万元/年计算,每年仅人工成本节约近4800万元。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课程设计体系的情况

现阶段的交通规划设计以及管理工程的课程设计都会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有关的体系不合理,实践背景不符合要求,或者是不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这样就会很难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提高实践能力,当然也需要加大对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方向的课程设计体系的改善力度。

(一)课时比较少,实践时间不够,课程安排存在问题

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的课程设计的研究时间比较短,有关的安排和设计进行了比较多的变化。最开始主要是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设计有关的课程,现阶段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很难再进行设计有关的课程,之后直接就变成在大四上学期开始进行设计,不过会出现比较多的问题,比如,学生在实习的时候不具备充分的实践能力,由于这个时候所有的课程设计都在一起进行,这样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开展,并且有关的工作比较复杂,进而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课程设计不具备系统性

现阶段交通规划的课程设计工作主要就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四阶段模型以及宏观模型,交通设计课程的设计工作主要是为了设计部分路段,当然也是为了设计交叉口这样的情况,交通管理和对课程设计的把控主要是为了匹配有关的交通设计和信号,跟客运有关的交通系统的课程设计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并且没有充分对城市的宏观设计方案进行设计,因此要及时改善现有的教学情况。

(三)课程设计和产学研究联系不够

现阶段的课程设计的案例大多数根据有关的教师情况来开展,每个案例之间没有充分的联系,当然和有关的产学研究的联系并不密切,对于有关的交通工程的情况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这样就很难完善现阶段的教学案例,进而完成课程设计的目标。

(四)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不足

现阶段的课程设计工作没有一个专业的教学队伍来进行保障,所以需要在设计的时候给每个课程增加一个青年教师,现阶段的师资不足,还有就是有关的青年教师不具备充足的实践能力,所以设计的时候就会增加工作的难度。

二、课程体系教改的目的以及思路

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主要就是为了分析有关的交通规律和交通系统里面的人、车、路的关系,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科目,比较重视综合使用的工程技术。所以,课程设计体系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再有就是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加系统以及更加条理,这样就会使学生更好地去学习有关的知识,进而跟上课程的进度。

(一)对于课程设计体系的整理和完善

根据有关的设计工作,来开展相关的专业课程,进而确保这项课程所涉及的知识更加全面,再有就是通过有关的工程设计来整合所有课程的设计工作,进而将其整理成一个总体性较强的课程设计工作,这样也就可以制定出更加完整的交通工程专业交通规划以及课程设计方案。

(二)工程实践教育

对课程设计体系的分析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工程实践教育,这样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课程设计里面的工程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明确教学实践的需求,明确教学案例和工程实践的关系,明确教学团队的实践背景。

(三)更加开放的教学体系

第11篇

关键词:信息型文本 文本功能翻译理论 翻译策略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讨》一书中将文本分为三种类型,即将“严肃文学作品、官方文告、自传文学、私人书信”等归为“表达型文本”;将“自然科学、科技、工商经济”文书归为“信息型文本”;将“通告、说明书、公共宣传、通俗作品”等归为“呼唤型文本”,并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翻译方法。语义翻译是一种侧重源语的翻译方法,而交际翻译注重目标语,强调准确传达原文信息的同时,更注重其内容和形式为目标语读者所接受。纽马克认为,语义翻译适用于表达型文本,而交际翻译适用于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

信息型文本的翻译应注重信息翻译、内容准确以及表达自然,根据交际翻译原则,可以采用增添、省略、词性转换、语义融合及拆分、调整句序、被动句和主动句互换等翻译策略达到以上要求。本文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译文的翻译为例,分别阐述着几种翻译方法的应用。

短语方面:

(1)增添

The period began with the juxtaposition of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the role of tourism.

试译:这一时期开始于对旅游业作用的两种不同看法。

改译:这一时期,人们对旅游业的作用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

评论:添加主语“人们”, 句子更符合汉语习惯。

(2)改变词性

Challenges have also come from open expressions of civil opinion through the internet, relating, for example, to social inequalities, nepotism and corruption.

试译:此外,挑战还来自互联网上有关于社会不公平,裙带关系及腐败等民意公开的表达。

改译: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就社会不公平,裙带关系及腐败等问题公开发表意见,这也是挑战的一种来源。

评论:将动词“come”翻译成名词“来源”;并将名词“expression”翻译成动词“表达”,读起来更加通顺。

(3)语义融合

Indeed by rearranging the surrounding weekends, people were actually able to take three one-week holidays, known as ‘Golden Weeks.

实际上,通过调休,人们可以享受三个七天的假期,又被称为“黄金周”。

评论:将“by rearranging the surrounding weekends”翻译成“调休”, 而非直译为“重新安排相邻的周末”,更简洁。

(4)语义拆分

Domestically this was a period in which China underwent remarkable changes…

试译:这是一个国内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改译:在这一时期,中国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评论:将 “period” 单独译出,句子的语义更加清晰。

句子方面:

(1)调整结构

This significantly underestimates the true rate because it excludes workers laid off after Enterprise Reform, since they still receive a basic portion of their salary.

试译:这些数字明显低于真实的失业率,因为没有把企业改革后的下岗人数算进去,他们还拿着基本工资。

改译:由于企业改革后的下岗工人还拿着基本工资,他们没有被算进去,所以这些数字明显低于真实的失业率。

评论:原文包含三个意群:“这些数字明显低于真实的失业率”,“没有把企业改革后的下岗人数算进去”,“下岗工人还拿着基本工资”,将这三个意群的顺序重新排列,新的句子结构更加通顺。

(2)语态转换

This is reflected in CNTA's policy document ‘Tourism as New Growth Pole of the National Economy',which suggested…

试译:这反映在中国国家旅游局政策文件《旅游作为国家经济的新增长点》中,文章指出:……

改译:中国国家旅游局政策文件《旅游作为国家经济的新增长点》反映了这一观点,指出……

评论:将原来的被动句改为主动句,句子主语变得鲜明。

本篇论文通过分析文本功能翻译理论,论证了交际翻译是翻译信息型文本的有效方法。在翻译信息型文本时,有效的信息传递、准确的内容及通顺的表达是关键,因此可以采用增添、省略、词性转换、语义融合及拆分、调整句序、语态转换等翻译策略达到以上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刚.应用文体翻译:理论与实践.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冯庆华.翻译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第12篇

关键词:中药学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实习

中药学专业是一门特色学科,目前全国各中医药院校均招生

中药学专业学生,而且随着综合院校纷纷成立药学院,很多综合类大学也开始招收中药学专业学生。中药学又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目前各院校对中药学学生培养主要为4年制,开设与中药学学科相关的各门课程,主要包括专业课程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制剂分析等,还有专业基础课包括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虽然培养计划不尽相同,但大部分为三年半的基本理论学习,半年的毕业设计,有些院校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甚至大于半年,足见各院校对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十分重视。在平时的上课期间,虽然各院校都会开设很多的实验课,但绝大部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较小,因此学生只能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不能培养出科研思路,独立完成科学研究比较困难。因此,各院校在培养本科生中都会设计毕业论文这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完成论文。因此,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四年生活的检验,也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途径。毕业生也希望自己能够完成一份有分量的论文,为自己的四年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

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对每个毕业生来说都是头等大事,但目前中药学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各个用人单位对没有任何工作和实践经验的刚走出校园的学生有着很高的期望和要求,如何快速地融入社会,熟悉即将从事的工作内容,尽快为企业单位创造出效益,是摆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面前的共同课题。针对这一问题,用人单位提出毕业生在毕业前的一段时间到用人单位实习,这样一来,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用人单位的问题,但对学生来说既要完成实习工作又要在没有指导教师帮助的情况下,独自完成毕业论文,从精力和能力来讲都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编造、抄袭就不可避免;对学校教师来讲,常常陷入体会学生的难处,对质量低下的论文视而不见,还是以牺牲学生的实习,施加压力,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论文的两难境地。难道毕业论文和工作实习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真的没有“鱼与熊掌兼得”的方案吗?

针对当前的现状,我们既要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又要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使二者兼顾,必须多管齐下,各个环节统筹协作,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矛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

下方面加以考虑。

一、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首先,学校要转变观念,不包分配不是不管分配,从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到毕业的那天为止,都要不遗余力地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其中。首先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需向学生灌输所学知识和将来就业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前景,指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使学生尽早构建起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其次,建立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不仅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还要专业化,了解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

二、真正向校企联合实习基地输送学生

目前高校毕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是,理论知识掌握一大堆,但缺乏实际经验,往往连最简单的仪器操作都不规范,出现很多“纸上谈兵”“高分低能”的毕业生。而当今的用人单位已经完成从单纯地追求学历型人才向追求实用性人才的转变。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和实际工作尽早融合,是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而建立广泛而稳定的校外毕业设计实习基地就是最有力的解决方案。校方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有目的地选择几个固定的企业或公司作为实习基地。秉着“互利,互信,平等”的合作理念,在与企业合作完成高校产学研一体化这一重要命题的同时,也可向企业输送企业需要的人才,并可有针对性地培

养,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既可以检验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可以保证毕业设计的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毕业生就业

与毕业设计时间冲突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为毕业生早日融入企业创造价值创造了条件。目前很多高校也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建立很多实习基地,但目前存在的问题往往为挂牌实习基地,真正向实习基地输送毕业生去完成毕业论文的并不多。主要一方面企业往往不能提供很多学校毕业论文要求的格式的论文内容,二是学校没有真正建立校企联合毕业实

习毕业论文如何完成的制度,使得学生在企业里实习的内容无法

和毕业论文真正成为一个体系。因此,这就需要各个学校认真地考虑将毕业论文灵活化,不要格式化、统一化处理,使得学校能真正地利用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宽阔的思路。

三、对毕业设计环节进行改革

毕业设计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素质能力的重要课程,如果不充分利用毕业设计环节,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进行有效整合,就等于为社会输出了一个半成品或不合格的毕业生,这对用人单位、对学生、对社会都是一种及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首先,对毕业设计和教学环节进行整合。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制订科学的目标,既不能过松又不能强度过大。通过制订目标会让学生有一定的紧迫感,从而提高效率,让学生在成功实践中获得自信和成就感。同时,学校应多给学生提供各种实习的机会,鼓励低年级学生根据兴趣加入,让他们在积累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

独立设计的能力,为择业和日后的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次,设立淘汰制。从教育体制上来说,高校应当建立淘汰制,而淘汰制应该是在每个阶段都存在的,不仅仅是在毕业阶段。如果说竞聘上岗、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下企业用人的法则,那及早引入淘汰制,是对学生能力培养和人才成长最好的保护。

再次,调整目前的毕业设计方式,由集中式毕业设计改为分散式毕业设计。目前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的冲突主要是在时间上的重叠,所以可以考虑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将毕业设计由集中式进行改为分散式操作,实施毕业设计大学期间全程训练计划,将毕业设计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最后一个学期的任务只是总结前段工作并完成论文的写作,辅助于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专业选修课程学习,或者工作前的实练。这样可以减轻大学生的择业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解决就业问题。

总之,各高校应当积极探索解决中药学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与工作实习间的矛盾,上述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矛

盾,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而且随着社会就业环境影响较大,应当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词 医学院校;工科;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189-03

Problems and Reform of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Abi-lity in Medical Colleges//ZHANG Lili

Abstract Engineering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igher education. There is a big problem in the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in Medical Colleges. The reform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should be proceed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curriculum, experimental teaching, training base,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so on.

Key words medical college;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1 前言

现如今,许多医学院校打破了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一支独秀的局面,陆续开始设立许多新兴学科和专业,这其中就包括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医学工程等工科专业。工科专业是一个十分注重“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专业,据潍坊医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往届毕业生反馈信息显示,近30%的学生考入高等学府进行深造,10%的学生进入公务员或事业编制单位,40%左右的学生进入食品企业从事研发或检测相关工作,另外20%左右的学生从事非食品方向的工作。

工科专业学生进行深造的过程主要是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进入公务员或事业编制单位的学生主要从事质量控制及食品安全监测方面的工作,进入企业从事研发或检测工作的学生主要是通过研究开发新的产品或对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监控。由此看来,工科专业毕业生从事各个方向的学习及工作都需要有扎实的实验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大型仪器的使用及维护。

医学院校中工科专业作为非主流专业,通常比其“主专业”规模小很多,因而其获得的各种机会就相应地少很多[1]。目前,据用人单位及往届毕业生反映,医学院校工科专业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普遍较差,经常被用人单位忽视或不重视,这说明医学院校中工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尚未引起学校及全体师生的重视,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医学院校中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

2 医学院校工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目前医学院校工科专业的实验课程设置,通常是理论课之后紧跟实验课,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完理论课后及时通过实验课巩固所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然而,这种安排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学生在大三上学期就已经把几乎所有的实验课完成,而等到大四考研复试或找工作真正需要用到实践动手能力时,之前所学到的实验操作技能早已抛之脑后,造成一问三不知,给学校或工作单位留下实践能力薄弱的不良印象。

另外,目前工科专业的实验设置大多是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而对于新上的大型设备只有简单的讲解和演示,学生只能有感官上的认识,真正用到时仍无头绪。

实验教学存在弊端 实验课对于工科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工科专业的大部分理论课程都附带有实验课程,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目前医学院校工科专业的实验教学存在许多弊端,实验教学通常是对已有的理论、现象或成果进行简单的重复,开设的实验大多是一些演示性、重复性、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很少参与到实验的设计和准备过程中,通常是教师指定实验题目,提供实验教材,规定实验步骤和方法,准备实验试剂和材料,学生仅通过简单的操作获得预期的结果。这种“学生被动参与”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动手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另外,实验室的利用率太低,学生在日常学习之余很少走进实验室,大量的仪器设备常年处于闲置状态。目前的实验教学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达到实验教学的预期效果。

校外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校外实习是工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进入专业对口的企业或公司进行见习或实习,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及高校扩招的影响,学生的校外实习成为难题。许多企业公司不愿接待学生见习,担心参观的学生太多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另外,由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短时间内达不到生产需求,许多接收学生实习的企业也不愿耗费人力物力对其进行培养,因此导致学生在企业中的见习实习逐渐流于形式,只是走马观花,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不到实质性的训练[2]。

另外,许多学校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旨在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的单位,然而这也为部分尚未意识到实习重要性的学生提供了投机取巧的机会。

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存在不足 毕业论文(设计)是工科专业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动手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学校对于工科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在时间安排上不甚合理,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安排在同一学期,学生几乎没有时间进入实验室做科学研究,这迫使导师只能安排学生做调查问卷,从而达到毕业要求,这使得学生失去一个非常好的利用毕业论文(设计)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机会。

学生缺乏“强化实践能力”意识 目前的教学体系尚不能够使学生及早认识到“强化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学生的关注点多在课堂学习及相关考试,很多学生认为实验课程无用,不能很好地参与到实验操作中,等到大四要考研或找工作时,面对复试时考官对实验技能的要求以及面试者对于企业相关仪器使用原理、操作方法及维护的提问,才发现“强化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导致后悔莫及。

3 医学院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讨

改善专业的发展方向,适当调整学科结构 根据不同用人单位对工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构建富有工科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3]。

实验课程的设置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及对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开设一些综合性、开放性的实验内容,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工科专业的实验教学以创新教育为出发点,将创新理念贯穿于工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创新的积极性[4]。

另外,在学生完成理论课之后考研或找工作之前,对其实验操作技能进行集中培训,应高校及用人单位之所需。

强化实验教学和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 实验教学的改革应充分认识当前教育体系存在的弊端,摒除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新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模式转变。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遵循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倡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和方法,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内容、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另外,应全面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引导学生在学习之余根据自身兴趣特长选取合适的科研课题并设法完成,从而使得自身操作技能得到训练。

毕业论文(设计)减少调查问卷形式,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选择合适的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会操作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做出切实可信的实验数据,全程参与论文题目的设定、资料的查询、方法的选择、试剂的配制、样品的分析及数据的处理等系列研究工作,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创新训练平台对于工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意义十分重大,应合理利用各级(国家级、省部级及校级)创新项目以及各类综合性的创新比赛和学科竞赛(如“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发展创新计划”“雏鹰训练营”等),调动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另外,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应与毕业实习分开,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完成毕业论文实验内容。

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习更贴近生产实际,学生可通过校外实习对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有一个全面性的初步认识,在企业中见习实习可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动手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等,使得工科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得到完善。因此,与相关的公司、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辟见习实习基地,对于工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数学校已经建立的实训基地,在规模和数量上均存在不足,国家与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扶持校企合作教育,实施一定的优惠政策或投入一定的资金,鼓励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参与建设生产实习与实践基地,使校外实习真正成为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坚强后盾[6]。

医学院校大都具有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如临床教学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性医院的营养科、卫生监督机构等,多与临床医学接近。学生可在此类机构中见习实习,直接接触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人群,将课本上学到的医学知识应用于膳食健康指导,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强化“重实践”的意识 将“强实践”的观念贯穿于工科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初入学时对其进行入学教育,渗透“强实践”的观念。大一阶段邀请专家学者对专业概况进行讲述,使学生认清今后学习需要注意的事项。大二大三阶段邀请行政或企业管理阶层讲授其在招聘时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使学生明确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需要努力的方向。另外,通过讲座、座谈、交流等各种形式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4 结束语

医学院校工科专业毕业生从事各个方向的学习及工作都需要有扎实的实验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大型仪器的使用及维护。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满足社会对工科人才的素质需求。并且在实践操作的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思维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形成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及科学研究的能力,从而提高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毕业后的深造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宏恩.医学类院校工科专业的局限性及发展对策[J].中国医学装备,2010(11):29-30.

[2]张智钧.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分析与改革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5(6):81-82.

[3]汪子一.加强工科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5):150-151.

[4]李树锋.工科学生毕业实习中的综合能力培养[J].纺织服装教育,2013(4):266-268.

第14篇

1.1毕业设计选题面临的问题

目前毕业设计选题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几点。

1.1.1教师科研的子项目

教师科研项目大多为专业领域的课题,课题理论大部分是本科阶段的学习所不涉及的内容。学生以这类子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将会面临大量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学生处于就业、考研及毕业设计的多重压力的环境中,毕业设计完成的质量会受一定影响。

1.1.2学科竞赛项目

以学科竞赛项目为毕业设计选题的优势在于,知识范围基本为本科阶段的基础理论,适当加入一些创新内容比较好的一类选题。但学科竞赛项目多是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研究实践,在论文撰写和答辩时面临的问题是小组成员的所讲述的内容基本相同,如何体现各自毕业设计的特色,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1.3学生科研创新项目

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相较与于学科竞赛项目,分工更为明确,是毕业设计选题的不错来源。但这类毕业设计主要的问题在于创新项目的普及面有限,每年实施项目的学生人数大约为毕业生人数的20%,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项目。

1.1.4学生实习项目

学生实习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也是每年毕业设计选题的一个热点。目前二本院校学生的毕业实习一般以团队形式进入实习公司,所涉及的开发项目基本雷同,所使用的设计方案、技术手段基本是一致的,导致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形式雷同。

1.2毕业设计实施时间面临的问题

由于二本院校工科毕业学生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式,因此学校鼓励学生在第八学期离校自主实习,以应对就业压力问题。毕业设计开题时间定在第七学期,学生完成开题任务、初稿论文撰写后可离校进入工作岗位实习。离校的这段时间,学生没有时间去进行毕业设计课题的研究,通常是在第八学期毕业前一个月回校继续完成毕业设计,这样毕业设计的连续性被打断,前期所进行的课题研究在半年之后再继续,等于重头开始。后续的一个月还包括论文撰写以及答辩,学生正真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不到半个月。从指导老师的角度看,指导工作难度增加,二本院校专业教师人数有限,人均指导学生10人左右。按10人分配教师的指导时间,指导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指导时间为1.5天。实际上指导老师除指导毕业设计任务外,还承担着教学、实验、科研等其他任务,学生不可能都得到老师的悉心指导,这也是造成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方面。

1.3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存在的问题

工科学生普遍在论文写作方面的问题体现在对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不了解,二本院校并未开设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等课程,素质教育课的开设在这方面做了一定的补充,但并非所有学生都会选修这方面的课程。工科论文写作尤其强调用测试数据及结果对课题进行论证,课题实施都需要经过调研、设计、实现、测试及结论分析等过程。论文写作需要对该过程进行完整叙述,强调论文结构的逻辑性以及叙述的严谨性。由于前期的课题实践工作受到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学生在撰写论文时手里并没有掌握完整的测试数据,就无从进行数据分析;所撰写论文从整体结构到叙述方式等都存在很多问题。综上所述,目前二本院校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实践环节从选题到论文撰写都存在系列问题,导致毕业设计的质量下滑,严重影响了高校培养专业人才的质量。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进行了较为严密的实情研究,并提出以下可行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2二本院校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面临问题的应对措施

2.1选题问题的应对措施

由于工科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具有多样性,选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学生选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选题方向来选择学生,后续可对学生的选题从深度广度等方面进行修改。这种选题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给予其选题的自由度,减轻在毕业设计专业知识适应方面的难度。教师也更容易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指导,有效避免教师定题,学生无法适应的尴尬状况。课题实施过程师生的适应程度更高。

2.2毕业设计实施时间问题的应对措施

毕业设计的实施时间如前所述存在课题实施不连贯、时间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和就业压力的现状下,可将毕业设计的选题及开题时间调整到大三学年,也就是第五或第六学期。这一时期,学生完成了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后,对专业学科所涉及的基础理论体系以有大体了解,通过研读专业方向文献、与专业课教师讨论等方式,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尝试性的课题研究。该模式对学生来说需要有一定的文献阅读量,也需要对课题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尽管一些专业课程还未开设,学生的知识体系尚未完善,但结合课题研究的方向性可为学生提供未来学习的动力,可使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主动性更强。从时间方面考虑,毕业设计选题及开题时间提前了一年,可有效缓解学生在毕业季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而导致的心理压力,毕业设计的实施可更从容的实施。

2.3毕业设计论文撰写问题的应对措施

第15篇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 选题方向 研究趋势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5、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低碳管理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