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陶行知爱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总理在2009年9月4日发表讲话《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指出:“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1]这段话指出我们目前教育存在的根本问题。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信息化,越来越需要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我们再“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眼光看,教育影响政治,只有教育才能使思想变化,主持教育的人,自己若不先思想变化,只是敷衍守成,盘踞下去,摆不出新气象,国家如何能有希望?”(李敖)[2]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更需要我们教育者应提高自身素养,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
因此,社会呼唤出现更多的思想睿智、勇于创造、精益求精的教育名师。关于何为名师?有的学者认为,名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素质:“1. 热爱教育事业,投身进步的教育事业。2. 艰苦奋斗,创造丰硕的教育成果。3. 生前身后形成广泛的教育影响。”[3]也有的学者提出“名师应该有以下5种素质:1. 真诚无私的教育爱。2. 创造性的教育工作及其显著的工作实绩。3. 独特的教育经验和思想。4. 为人师表,成为教育目标的化身。5. 一定的社会影响与声望。”[4]由此可见名师都具有“独特性”“创造性”的特点。新时代教育者要成长为名师就应首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
一、做研究学生的思想者
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如果教师的思考力已经羸弱得以至萎缩,我们就不能指望他的学生却拥有强大的思考能力。
今天的时代我们的学生面对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世界,他们的思想也丰富多变,更加“个性化”,要求教育者要善于研究学生。学生关心的话题,他们的好恶习惯,交友圈子,流行语言和行为等都是教师研究的对象。于漪曾说:“学生的现状是教学的出发点,对他们的思想性格,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语文基础、语文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了解研究,摸准他们的实际,知之准、识之深、蓝图的绘制才有依据,教学才会避免盲目性,加强针对性。”(《于漪语文教育论集》)
魏书生就是这样从研究学生,抓住教育契机,成长为名师的。他刚开始执教的盘山县三中是一所普通的城郊中学,教学设施简陋,学生是重点中学按4∶1选拔后的淘汰生。但正是这样的环境给予了魏书生教改的天地。魏书生当一个班的班主任,代两个班的语文课。一个是普通班,一个是特差班。第一节上课之前,他已经熟悉了教材,设计了教案,观摩了其他老师上课,掌握了约定俗成的教学环节,但面对课堂上混乱的秩序,学生麻木的表情,他意识到了语文教学必须要改革,他的教改是从改变后进生开始的。在实践中,面对学生成绩较差、纪律也不好的实际情况,他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教改实验。可以说一开始就抓住了问题的症结,掌握了正确的方向。“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矣。”[5]这是他的高明之处。而自学能力的首要问题是学什么,他和学生商讨后画出了知识树,树上有10个分支:拼音、生字、词汇、语法、修辞、标点、文学常识、文言文、阅读和写作。
二、做超越自我的思想者
名师与普通教师的不同就在于他们不满足现状,善于超越自我。教师在从事教学10年左右的时间时,教学已经轻车熟路,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一时期其实正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关键时期。善于学习,勇于进取的教师,会在此时将教育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而安于现状的教师,只能永远做一个教书匠。
教师要超越自我,首先应多读书,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修养。名师都具有广博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我们在分享他人思想成就的基础上,经由观察、体验、感悟而创生思想。思想使我们所做的一切有一种自觉的追求,使生命昂首挺立。
人们常常把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称为教育的“百科全书”,而苏霍姆林斯基本人就是一本“百科全书”,他几乎能够担任中学所有课程的教学,还特别擅长写作,他生前不但写了大量的教育理论著作,而且还为他的学生写了一千篇小说、童话和故事。相比之下,目前有部分中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和文化底蕴先天不足的弱点,无论是对传统的国学精华还是对当代的世界文化,都缺乏深厚的功底。就素养而言,我们现在很难找到一位式的校长、朱自清式的中学教师或叶圣陶式的小学教师了。
科技创新、知识更迭、信息爆炸的时代,真可谓“一天不学问题多,两天不学走下坡”。大环境在变,教材在变,语文教师丰厚的积累便成了指导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所以,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无论多高明的语文教师,满足现状、不思进取都是行不通的。
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和出色的专业特长,才能居高临下、深入浅出。“精深”也是成为名师的必须,因为浮于表面、浅尝辄止、浮光掠影的专业知识是无法满足教学需要与教育发展需要的。而专业特长则指语文教师在能力方面所呈现的比较突出的语文才能,如出色的朗读水平、书法技艺、写作才能、口头表达等,这些对语文教师的成名无疑是如虎添翼。如果说“精深的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成名的“助跑器”,那么,“出色的专业特长”则可喻为语文教师成名的“冲刺力”。
其次,与时俱进、优化知识结构是教师超越自我,成长为名师的又一关键因素。新形势下的名师,大都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能及时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名师知识结构的改变,可以这样概括:一是从单一型结构向复合型结构转化。当今知识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知识一体化,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又走向高度统一。二是从封闭型结构向开放型结构转化。所谓封闭型结构,即是知识内容不变或基本不变的结构。开放性结构是指能够接纳一切有用的知识,通过对新知识的不断接纳和吸收,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改造和更新。三是从被动型结构向创造型结构转化。被动型知识结构,是指知识与能力的分离,而在创造型结构中,知识和能力是统一的。名师都是在知识结构的更新中,逐渐创造了自己的教育风格,实现自我超越。
三、做勇于创造的思想者
教师如果只做教学参考传声筒,因袭前人的教学成果,不思创新,这样的教育者,虽然是站在讲台上,但在思想和精神上却是跪着的。失去自我,泯灭个性只能导致教学生命的死亡。正如《不跪着教书》一书的作者吴非所说:“教师如果没有思想,那么,学校便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驯服的思想奴隶。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因此,名师应该是一个勇于创造的思想者。
“敢探明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的来说,创造、开辟都要有胆量。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6]陶行知在这里强调的重创造即“探明新理”,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所贡献;重开辟,即拓展教育领域,他把教育办到民间。古今中外教育家无不如此。改造北京大学,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育人观,叶圣陶继承中国传统教育理论,又在语文教育领域加以发展,就“语文”定名、定性及教材建设等做出了突出贡献。
世界充满了创造力,无论在什么领域,凡是出类拔萃的人物,都是创造能量充沛,创造精神活跃的人物。考察于漪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源于她蓬勃的创造力,创造的激情和才华构成她事业和生命的内核。她在自己的第一本专著《语文教苑耕耘录》的扉页上引用了巴尔扎克的话:“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7]因此,她在语文教学中,以自己敏锐的思考提出了富有创建性的观点,并不断实践,开创了自己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创造潜能,凡是能成长为名师的教育者,都在教学第一线,不断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坚持教学教改实践,取得辉煌的成就。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李镇西的生活化语文观等教学思想与实践,都是他们勤于创新探索,并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实践的结晶。
善于反思,是创新型名师的共同特点。于漪曾说:“我之所以能在教学上做出一点成绩,因为我始终使自己的教学处于自以为非的状态。人只有在否定之否定中才能逐渐成熟起来。”[8]教育者要从来不轻易打发教育中发生的问题,常常“三省吾身”认真解剖自己:当学生违纪时,是否由于自己采取了不恰当的教学方法;当学生上课打瞌睡时,是否由于自己的课上得不好;当学生未完成作业时,是否由于上课没听懂。
教育者在大胆创新实践的过程中,要勤于反思,并总结成教育论文。李镇西就是这样一位辛勤的耕耘者,他写了大量的教育随笔和教育反思文集:《爱心与教育一素质教育探索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青春期悄悄话――致中学生100封信》《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李镇西教育论文随笔选》《花开的声音――我班的故事》《风中芦苇在思索――李镇西散文随笔选》等。魏书生把自己的经验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陆续写成了《语文教学探索》(1990年)《班主任工作漫谈》(1993年)《魏书生文选》(1995)《家教漫谈》等书。
新课改背景下,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地要求:“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我们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这些人应该树立终身办学的志向,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任何名利都引诱不了他,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愿我们有更多的语文教师通过自己孜孜求索成长为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的教育名师。
【参考文献】
[1] .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J]. 课程・教材・教法,2009(11).
[2] 李敖. 高等教育的一面怪现状,李敖大全集2・历史与人像[M].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1:225.
[3] 程大琥. 试论名师的基本特征[J]. 中国教育学刊,2000(3).
[4] 周川. 试论教育家的角色特征与成长因素[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3).
[5] 《辽宁教育》编辑部. 年轻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M]. 沈阳:辽宁出版社,1984.
[6] 陶行知,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室. 陶行知全集[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一、顶岗实习是教师专业化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一)顶岗实习的理论基础
1.教师专业化理论。教师队伍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思想浪潮,极大地推动了许多国家教师教育新观念的形成和新制度的建立。教师职业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所教学科知识,还应具有作为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明确提出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一个合格的现代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和学问,还要有与教师职业相应的品格和技能,要有对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的深刻认识,要有不断思考和改进教育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①。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促进教师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策略,成为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目标。教师专业化需要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则需要师范生通过教育实践,在真实教育情境中获得。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由外而内的授受过程,它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教师和伙伴)帮助,以个体已有经验为基础积极地建构过程,即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据此,高师院校应重视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强调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对个体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意义,使师范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建构知识、能力。而传统职业教育的模式是重理论轻实践,对于实践在形成缄默知识、个体的教育信念、专业情意和专业能力方面的价值没有足够的重视。
3.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教学做合一”思想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是最富有创造性的现代教育方法论之一。它的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应当是合一的。我们对这个问题所建议的答语是: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怎样教就怎样训练教师”。②也就是说教与学都应以“做”为中心,要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以“行”求知,“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教学做合一”思想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原则,为高师培养服务基础教育的实用型人才,进行实践环节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顶岗实习是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1.顶岗实习是实现高专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初等教育专业则主要是为小学教育培养合格的教师,即具有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必要专业知识的“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这就需要为师范生充分提供以真实教师身份接触小学教育教学的锻炼机会和实践平台。
2.顶岗实习是基础教育教师角色转型提出的要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要求教育培养出能“生产、创新”知识的人才,因而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而且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能力。教师角色要从过去那个复制知识的“教书匠”,转变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社会的需求、学生的需要,能不断调整、改进、更新教学方法,使师生双方都获得长足发展的“教育家”。面对基础教育的变革对教师角色转型的要求,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就需要转变教育观念,通过紧密联系中小学,产学结合,从封闭单一转变为开放多元的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服务并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二、初等教育专业顶岗实习的实施
(一)分阶段、渐进式的全程教育实践
在反思、总结过去师范教育得失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原来的教育实习时间太短、太集中,不利于师范生职业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自2005年以来,我校教育与管理系初等教育专业进行了全程教育实践的探索和研究。该探索研究主要是把原来安排在大学最后一学期的一星期的集中见习和一个月的毕业实习,改为贯穿大学三年的具有过程性、阶段性和渐进累积性的全程教育实践。具体实施步骤为:
1.第一、二学期是认识性实习,进行教师职业感受教育活动。聘请优秀小学校长、优秀小学教师到校开展讲座活动;带领师范生到小学进行参观,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状况等,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一线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等良好职业意识。
2.第三、四、五学期每学期进行30个课时的专业性实习。组织师范生到小学当教师的助手,进行参与性观察,观察小学教育的诸环节、班级活动的开展、师生的一日生活等,并深入课堂听课,学会评课,尝试组织班级活动,进一步体会教师职业的特点。
3.第六学期进行8周240个课时的毕业集中实习。毕业集中实习在原有认识性实习、专业实习等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在大学教师和一线小学教师的指导下,以真实教师的身份全面担任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亲身体验、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环节和一般过程。
(二)顶岗实习的具体实施
通过认识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集中实习,师范生有了一定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基本能力,有了对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认识和体验,因此,在第六学期七周的毕业集中实习结束之后,按照学生的就业意向,愿意今后当老师的学生,在学校的帮助下联系小学,进行近十三周的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缺少老师的城市小学进行顶岗实习,有经济报酬;另一种是到比较偏僻的缺少老师的农村小学去顶岗实习,没有经济报酬。顶岗实习要求师范生以真实教师的身份全面参与所在学校、班级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独立处理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这种工学结合方式,有利于师范生将所学到的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激发其研究的意识和能力。顶岗实习延长了实习时间,让师范生以真实教师的身份参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突出了师范生的实践性和探索性,使其体验了教学中的隐性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师范生更好地完成由生到师的角色转变。
三、顶岗实习的效果
经过几年来实践与探索,初等教育专业的顶岗实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工学结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师范生在认识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集中实习的基础上进行顶岗实习,做到了工学深度结合。这种实习改变了以往师范生易脱离教育实际、“临床经验”少的局面,而且师范生还有机会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进行“没有依靠”的独立实习。因而每个师范生需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态度来对待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碰到问题时必须独立面对和处理,遇到困难还得主动向一线老师请教。通过与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百分之百的“面对面”、经历碰到疑难问题的质疑、思考以及反复钻研,师范生不仅能较快、较熟练地掌握教育教学的方法技能,培养了班级管理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工学结合方式的顶岗实习提高了师范生职业能力,促进了师范生的职前教师专业发展,也提升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很多毕业生由于拥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特别是2007届毕业生谭凌强和麦茜,参加桂林市秀峰区小学教师录用考试,均以优异成绩被正式录用。谭凌强工作后获得2007年桂林市和广西小学美术课现场执教比赛一等奖,自治区教学论文一等奖;麦茜在2008年广西全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暨首届教师教科书美文诵读评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二)产学结合,服务基础教育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果与一线教师重视对教育教学进行研究与反思是分不开的。顶岗实习让师范生全面真实地参与、体验教育教学实践,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职业情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师范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促进职前教师专业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实现高师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目标。
在我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今天,师范生到偏僻农村小学去顶岗实习,有利于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于农村教育经费紧张,农村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不多,流动也比较少。同时,农村教师的教学经过一段时间后容易形成“高原”现象。相对而言,顶岗的师范生拥有较新的教育理念,较高的理论水平,能弥补农村小学教师的不足,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顶岗教师的不计报酬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缓解农村教育经费紧张的问题。顶岗教师能够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改变部分学生由于厌学而辍学的现象,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通过对农村教育情况的了解,顶岗教师还可对学校的管理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进而促进农村学校的发展。师范生通过顶岗实习,产生热爱农村教育的感情,进而也可能留在岗位上继续从事教育事业,这对于解决农村缺乏教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总的来说,工学深度结合的顶岗实习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对于高等师范院校说,也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内涵建设和发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适应并服务社会和基础教育发展。
[注释]
①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99.
②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M].重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91.
[参考文献]
[1]许凤琴.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化[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3).
[2]冯晓燕.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现实意义[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4).
[3]王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2006(7).
[4]陈英,郭寿良.高师学生“顶岗实习”的社会价值探讨[J].教育探索,2007(8).
[5]吴文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现代教学改革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8(2).
[6]易联云,卜越威.探索与实施“顶岗实习支教”模式促进农村中小学师资更新[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关键词: 高校师德 现状 制度化建设
教育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根本事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大学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的载体,而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而教师在学校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创建一流大学和人才的关键。因此创建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和教风优良的教师队伍,对于我国的教育发展甚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宏伟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自己本职工作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具备的道德品质,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在2007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师德建设既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要超越现实局限,着眼于未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队伍正趋向年轻化,大批青年教师走上了大学的教学、科研岗位,成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并将成为本世纪振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成效,而教师素质的核心是师德。高校教师的师德状况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素质,因而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明显。
师德建设一方面受社会主义道德的支配与约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具体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对社会主义道德有着独特的影响。良好的教师道德风范,不仅可以促进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可以促进校园文明建设,并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对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全社会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着重大的影响。另外,良好的师德建设是高校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评价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实力的重要标志。加强高校师德建设,顺应了增强良好校风、学风,提高办学水平的要求。
二、高校师德缺失的现状及表现
近年来,国内大环境的变化已不可避免地波及素有象牙塔之称的大学,高校学生及教师被卷入到学校之外的大社会中,在面临更多机遇的同时也必然会接受形形的挑战。在这一关键时期,高校教师的素质状况如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能否适应时代需要的决定因素。总体而言,我国高校教师品质优秀、业务过硬、值得信赖,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还应看到,教师道德现状仍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很多学校在加强学生德育建设时,却忽视了教师自身的道德建设,造成了师德建设严重滞后,削弱了教师的人格教育力量。如今,高校教师德育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道德意识淡薄,缺乏职业责任感。
教学是教师的主要工作,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着敬业精神,但在部分学校,受不同价值观的影响,一些高校教师放松了自我修养,敬业精神淡漠,教学表现难以令学生满意。主要表现为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不注重知识的更新换代,满足于传授一般性的陈旧知识;或者为附和学生的兴趣泛泛而谈,考试划范围,阅卷不认真,应付了事。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的交流过少,甚至将各种不良的个人情绪带入课堂、发牢骚、讲怪话、言语不检点,等等。也有一些教师出于功利主义的目的,去别的学校代课,以获得高额的代课费,却对原本应该做好的本职工作随意应付、三心二意。
(二)集体意识薄弱,缺乏信仰。
高校教师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应将自己的平凡岗位和国家的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抵御各种不良观念思潮的侵袭与腐蚀。但现实中,一些高校教师却迷失了自己的方向,缺乏坚定的信念,经不住物质利益的诱惑,重利轻义,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个人、索取和现实,而较少考虑集体、奉献和理想。
(三)学术腐败。
很多高校不再把教学工作的优劣作为评价一个教师是否合格及能否晋升资格的标准,更多的是根据教师的科研与学术论文而评判,如每年发表几篇核心刊物登载的论文可以从讲师晋升为副教授。这样的硬性规定出发点是为了提高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但是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教学与科研是互相促进影响的,科研的主要落脚点应归到教学上,将科研的新成果填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但部分教师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影响,颠倒并割裂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一味地埋头搞科研,多写论文、争出成果,以便于职称的晋升。甚至有部分教师为了达到晋升职称的目的,不顾做人的道德底线,教材抄袭,论文剽窃,教学质量下降,博士生异化,教授滥竽充数,科研成果缺少原创性,等等,使高校教师的社会形象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三、师德制度化建设
师德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时代的进步、形势的变化,不断提出新要求,采取新举措。中国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已在1997年得以明文规定,包括八个方面:依法治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使得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建设有章可循。但高校的师德建设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道德标准,根据目前的形势和高校师德教育的要求,颁发教师道德的统一规范和配套制度,有利于约束高校教师的师德行为,促进师德建设,在校园内形成“重师德、谨师行、培师艺、铸师魂”的新风尚。
(一)高校教师师德规范。
高校教师师德制度化建设,首先要制定出统一的切实可行的道德规范,以约束和调节教师在职业活动中的表现,成为教师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教师履行教师职责,增强道德意识,正确处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得师生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维持在一个正常、和谐的秩序之中。有了师德规范,可激励教师更好地为人师表,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并形成积极向上精神的教师团队,从而促进高校教师的道德建设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具体的师德规范包括下列内容。
1.遵循规律,教书育人。执行教育方针,严谨教学、德育渗透,勇于探索、因材施教,热爱教育。
2.严谨笃学,开拓进取。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教育理论水平,钻研业务、科研严谨,实事求是、开拓进取。
3.为人师表,热爱学生。为学生做好表率,言传身教,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学术无,授课有纪律。发扬理论创新的治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了学术发展可畅所欲言、无所禁忌,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政治性和科学性相结合,体现崇高的政治素质和优秀的业务能力。
(二)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教师不仅在学校中要起到表率作用,而且在社会上要遵守社会公德,树立高校教师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关心尊重他人,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及对他人的影响,维护正义,遵守社会规则,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妥善处理好人际交往关系,做一名受社会尊重的公民。
(三)教学常规工作制度。
高校的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高于一般行业的道德规范,教师不仅要遵循一般社会公民的道德规范,而且要遵守教师职业的特殊道德规范。教学工作是教师的职业,教师是通过教学工作直接传授知识宣传道德理想和信念的,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并间接影响社会。因而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有一定的制度进行规范约束,建立相应的教学常规工作制度:教学制度、科研制度、课外辅导制度(包括论文答辩指导)、学生考试及成绩评定制度、听课制度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并得以规范化。高校可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师德评价方法,采取专家评判、同事互评、学生评教等措施,使师德师风得到科学公正的评判,使得教师清楚自己的差距所在和努力的方向。考核教师把师德放在重要位置,改变对教师的评判中重学历、重科研但轻道德的现象,使高校的师德建设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既有内在强制性又有外在的制衡力量。
(四)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
当前高校在监督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流于形式,监督不到位,须加强改进。加强监督管理要广开渠道,广泛参与,形成多层次、多样式的监督网络。首先要建立由领导、教师、学生等组成的师德督导机构,加大对教师遵守职业道德状况的检查监督力度。其次要注重发挥社会监督和校园网络的作用,对通过这些渠道反映出来的师德问题进行明察暗访,并严肃处理。最后要重视网络对师德监督的重要作用。今天的大学师生是使用网络的主力军,在高校的内部网络建立师生共享的论坛,既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又能给师德监督提供一种新方式。对于违反师德规范的现象一定要处罚到位,发现问题严肃处理,才能取信于民众,提高人们参与师德监督的积极性。
四、师德建设的其他思考
《长沙晚报》2009年9月28日报道,湖南省推出了一套师德考核管理系统,为师德的考核列出了一份明确的量化标准:“师德成为该系统中首要的考核指标,总分为25分,占到老师绩效考核总得分的1/4。每违犯一项,视情节扣5到25分,后果严重者取消当月奖金。”以绩效考核的方式来管理师德,确实具有开创性,但是把师德进行量化,却有不尊重教师之嫌。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象征,是不计名利、不计报酬的道德抽象。一个教师的师德高尚,我们可以给其名师称号,给其名誉奖励或者物质嘉奖,但从来都没有说过道德、师德值多少钱。然而,现在却将师德量化,将师德和报酬挂钩,这实际上是对师德的贬损,是对师德的误读和歪解。
用绩效考核的方式来管理师德,产生的负面效应之一就是此举会严重玷污师德的纯洁性。如果一个教师表现为良好的德行是为了图谋利益,那么不论表现多么完美,人们也会将其视为一种虚伪或懦弱的表现,对他的人格只会更加鄙视,而决不会更加尊重。另外给师德进行明码标价,师德本无价,但现在“25分=当月奖金”,将师德置于一个廉价的地位,这是道德的悲哀,是在逐步摧毁师德,而决不是在弘扬师德。师德教育决不能靠利益的驱使,要靠信仰的力量,唤起内心深处的道德感。
综上所述,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尽管目前高校教师道德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要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靠自身一点一滴的修养,靠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靠领导者的率先垂范,靠舆论的严厉监督,与此同时,高校要遵循师德建设规范,发挥自身优势,逐步促进教育改革,创建出适应时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师德体系。
参考文献:
[1]黄荣生.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黄荣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谢国东,赖立.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成人教育的使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09-01.
[5]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6]石炳生.高校师德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3,(6).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而进入人们的视野。城乡发展的现实差距、农民的生存理性以及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让更多的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由此在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转型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差的体现,也是我国发展战略演进与制度转轨的产物。正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洞察其产生的深刻动因,探寻问题的解决路径,对于实现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留守儿童教育与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1.学业方面。留守儿童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理应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在学业上不断取得进步,但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留守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根据四川省妇联2005年的调研结果,农村中14周岁的留守儿童在校率仅88%,在初中辍学学生中,留守学生所占比例较高。成绩中等偏下和较差的占60.4%(眉山市),91% (遂宁市),成绩优良的只有6% (遂宁市)。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留守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成为流失学生中的新群体。[1]另据笔者对安徽省安庆市与河南省信阳市8所农村初中的抽样调查,初三年级16个班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测算显示:留守儿童在学习成绩方面与非留守儿童存在很大差异,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平均优秀率仅为4.8%,而非留守儿童则高达16.7%。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的差距表明,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正处于独立人格逐渐形成阶段、社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学习的自觉性还没有稳定地形成。因此,父母的关爱、监管以及必要条件的提供是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的重要前提。
2.品德方面。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远离,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如纵容溺爱,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又因农村环境的特殊性,留守儿童在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上极易发生消极变化。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或者同学之间拉帮结派,与社会上的问题青年纠合在一起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甚至走上罪恶的深渊。左泽华调查发现,13%的留守儿童平时有说谎的习惯;15%的人有过偷人钱物、破坏公物、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2]据统计,历年刑事犯罪中有近20%的青少年为这类孩子。留守儿童正处于树立理想、认识人生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上的帮助,他们极易产生人生观、价值观念上的偏离,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人格方面。《心理学大辞典》中对人格的定义是:人格也称个性,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在心理学家看来,人格具有下列特征: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社会性。人格形成和发展是在个体成熟和社会化中实现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制约儿童人格的发展。生物因素主要有先天气质、体貌体格、成熟速率等,而社会因素中对儿童人格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因素和同伴因素。家庭是儿童接触最早、接触时间最长的成长环境,在儿童最具可塑性的时候,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与父母建立的早期依恋、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都对孩子的人格产生着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根据常青对江西玉山县242名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采用的问卷测验、投射测验、作业测验三种不同的测验工具进行的研究[3],发现留守儿童比较偏激、易猜疑、孤独、内向、缺乏自信,容易悲伤,自觉性不如别人。从性格类型来说,留守儿童不稳定、不适应类型占了38%,稳定、适应但是消极适应型占了18%。留守儿童对于权力需要、爱情需要、归属需要方面的愿望比较强烈,他们的需要主要来自家庭和社会。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差最大是在尚未满足的需要所属领域中的家庭和爱情需要,留守儿童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而在权力需要等其它21个方面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留守儿童来自家庭领域的需要比非留守儿童强烈的多,他们比非留守儿童更渴望父母的关爱与亲情,更重视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理解。
4.心理方面。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现有的研究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孤僻内向。由于缺乏父母关爱,交流渠道不畅,留守儿童难以向外界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容易形成自闭的心理;此外,留守儿童在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显性与隐性的现实差距,自己的想法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内心容易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受挫情绪。二是冷漠乏信。长期得不到亲人关爱的留守儿童渐渐淡漠了对亲情的渴望。根据笔者的调查,有18%的孩子认为自己和父母的感情“淡薄了”,41%的孩子表示只是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主要内容是“要钱”,一些留守孩子甚至表示把父母当成了“提款机”。[4]亲情呵护的缺位,孩子在一个缺乏温情的环境中长大,使得孩子们不懂得去享受爱,去关爱别人;心理支持的缺失,孩子缺乏应有的鼓励和肯定,导致孩子自信心不强,以至对成功的期望值偏低。三是心胸偏狭。留守儿童过早过多地体会了生活的艰辛,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是生计所迫,容易产生社会不公的意识。因此,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会多些灰色成分,便产生了仇视他人,仇视社会的心理倾向。这使得他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容易产生偏狭的认识和过激行为。
(二)留守儿童教育与成长中的问题分析
1.制度与体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二元体制的产物,这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是不谋而合的。城市中的现代工业与农村中的传统产业在效率上存在巨大的差别,因此,劳动力收益差距吸引农业中的人力资源向城市转移,这也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配置的规律。在中国,由于长期实行重工业优先和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使得原本就已存在的城乡鸿沟更趋深阔。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把“三农”问题作为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了,富裕了,实现了现代化,留守儿童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2.政策实施的乏力。留守儿童问题因其涉及范围广泛而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包括政府和学校。在政府的倡导下,很多城市学校已经竭尽全力地整合资源,让一些留守儿童享受了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但是,由于城市务工人员收入低微,根本无法缴纳城市学校高额的赞助费和学费。即使经济上有支付能力,也难以要求学校能敞开校门,因为许多学校考虑到这样或那样的因素,不愿意接受这些儿童。为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城市学校的行为,鼓励学校吸收农村儿童,让更多的孩子不再留守。
3.父母观念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与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明显的。有些父母在外面挣钱后,看到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形势,产生了读书无用的观念,觉得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与其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供孩子读书,还不如让他们早些走向社会。于是,“蠢孩”逻辑颇为盛行。这在客观上也加剧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性。
4.学校、社会努力的缺位。面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学校、社会在这方面的责任是显然的。学校除了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外,还应该是社会的一分子,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多地担当起培养关爱孩子的责任。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和小学由于经费、编制和校舍等因素的限制,往往爱莫能助。另外,社区本来是个熟人社会,在帮助、教育、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有很多可利用的资源,但是,社区在这方面的行动还是有限的,并没有充分发挥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的作用。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一)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从根源上来讲,是因为长期的城市优先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及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发展差距的结果。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谐社会是一个内部诸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产生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动力的系统。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二元结构的影响。为此,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样,更多的农民就可以就地就业,使更多的孩子可以享受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二)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保证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存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不为”,而非不能。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农民工子女就学应该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为了全面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很多地方也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定,并相继取消了对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借读费。但还有很多城市,在学校资源闲置的情况下,依然对农民工子女的入校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门槛,导致了大量儿童留守,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从实际出发,在制度机制上不断创新[5],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城市中小学的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学校愿意接收农村儿童。如可以考虑设立协商机制和代偿机制等,只有完善了制度,才能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
(三)建立、完善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社区是个小社会,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乡镇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由村委会负责,联合学校、关工委、妇联、派出所,充分利用老教师、老干部和青年志愿者,构建立体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监护体系。这个体系将有助于全面、动态、细致地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情况,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和行为倾向。并且在发现问题之后可以采取联动措施,妥善处理。在这方面,很多地方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如安庆的姥山社区就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陶行知家乡——安徽歙县创立的“家长”制度,在实践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若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父母是要有奉献精神的。因此,父母在这方面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该多为下一代考虑,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笔者认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至少应有一位家长留守,这对于孩子的人格的培养和学业成绩都是有益的。[6]一方面,因为亲子关系直接影响着儿童的人格发展。无论是国外Blunrind.D和Ainswirth.M的研究,还是国内孟育群、刘金明的研究,都印证了这一点:亲子关系和早期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因,对儿童的发展起决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亲子关系与儿童学业成绩存在明显联系。Ruttre.M等人认为,除智力低下和受教育机会缺乏外,儿童由于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不良均可导致学习困难。俞国良等的研究得出了“学习不良儿童家庭资源、学习动机和认知水平因果关系的模型”,他们认为,对学习不良儿童而言,家庭资源对其学习动机有显著的影响;学习动机对认知水平也有显著的影响;家庭环境、父母关系和父母简单化策略对认知水平有轻微的影响;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资源对学习动机和认知水平有因果性的影响作用。
(五)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关爱留守儿童
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来抓,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首先,学校应健全和完善寄宿制,在此基础上,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的生活引导,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解决他们平时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其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以班级为单位,将留守儿童的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监护人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再次,家长学校制度正常化、规范化。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会议形式,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了解留守儿童生活、学习、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教育策略。最后,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学校和学生家长之间应建立畅通的定期联系渠道,以便于共同教育管理孩子,家长宜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两次,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班主任可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这样能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高培文.和谐社会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四川农村留守儿童为视角[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2):125-127.
[2] 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2007(10):32.
[3] 常青.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研究——以江西玉山县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17-23.
[4] 徐群.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