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历史教师职称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动力机制
现代高职教师管理倡导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管理转变,其目的是体现以人为本,尊重教师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意愿,促进教师内在积极性、创造性和潜能的开发与发挥。从本质上讲,就是激发教师发展的动力之源。教师职业是一个良心职业,教师行为的自觉、自制源于内心的情意与激情,任何外在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如果没有内因配合就难以发挥作用。基于此,重视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动力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动力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的“动力”系统,这种动力是一个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矢量,不仅提供了教学能力健康成长的导向指针,还能最大限度地“引动”教学能力成长的各种内部力量。探索教学能力形成的动力机制首先要追根溯源,寻找动力之源,找出动力之根本,然后才能将其转化为最直接、最现实的内部推动力量。什么是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动力之源呢?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条件与成长过程,本研究认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决定了教师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教师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又决定了教师的责任和情感,教师的责任和情感又能决定教师对教育工作投入的深度或强度。因而教师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决定着教学能力的发展进程与演进方向,理所当然成为了推动教学能力提升的动力之源。要培养教师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关键是要强化以教师为本,加强人文关怀,形成尊师重教的教育环境和人人争当一线教师的氛围;就是要改变目前以“官本位”为轴心的管理体制与分配机制,重视教师的诉求并实现薪酬向一线教职工倾斜的伦理,真正提高一线教师地位和待遇;就是要加强教师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对组织的向心力,让教师真切体会到职业教育的前途与价值。
(二)促进机制
促进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助动”系统,由教师教学能力成长的外部因素构成。从教师自主成长理论来看,教师成长需要有外部的帮助。高职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作用:一是激励。行为科学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有可能发挥到80%~90%。激励机制能激发教师潜在的素质与潜力,激发教师主观能动性和教学积极性。二是劣汰。劣汰能使教师形成竞争的外部压力。一般说来,教师内心较为敏感和脆弱,劣汰的压力一定会激发教师特有的自尊、自信以及要求尊重和努力成功的品质,从而自觉调整自己,使压力迅速转变为动力。三是助长。助长实质是通过某种干预形成直接推动,如教研活动,或通过搭建平台、在多方互动中形成间接推动,这两种推动力量往往是交叉与融合,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促进机制形成了教师教学能力成长最直接、最有效的外部推动力量。促进机制是一个可变量,可根据时间、条件、对象实施不同的机制。如择优劣汰机制(岗位择优骋任机制、教学考核劣汰机制、学生自主评课与选课机制等),激励机制(成果表彰机制、分配机制、职称评聘机制以及提升一线教师政治待遇机制等),助长机制(教师传帮带机制、名师导师的帮扶机制、真正意义上的助教机制以及开展教学第二课堂机制等),创新发展机制(教学改革创新机制、专业应用与发展机制、开展社会实践与服务机制等),继续教育机制(学历进修机制、技能培训机制等)。
(三)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驱动”系统。系统以系列管理制度为指导,通过搭建管理服务平台,实施一般性和常态性的教学能力成长方式,在具体实践行为和过程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运行机制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监督与引导。监督与引导能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趋向,修正并改进教师教学不良行为,促进教学行为与过程的规范,帮助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其二是评教评学。评教评学能促进教师教学认知和自我修正。一个好的评价本身必然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外驱力,这种外驱力在与教师的不断互动中会逐步被自我接纳,形成渗透于教师身心的内驱力。其三是管理与检查。管理与检查能规范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减少教学及管理中的不规范现象,增强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运行机制是能力系统的主导和核心内容。实践中运行机制的实现首先要强调行为的自主与自觉,即需要对教师自觉态度予以“启动”,开启教师自我实践意识以提升教学能力的态度与精神。因为只有基于自主提升需求的发展才可能是持续、高效的,才有可能根据个体的差异性自适应地调节实践的行为方式与时空,才有可能进行自觉反思和自我觉醒,发挥教学主观能动性。然后要建立相应制度。制度是对教师教学行为过程进行管理的纲领性指导文件,由一系列旨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制度体系组成。如教学督导机制、教学考核机制、教学日常管理机制等。
(四)控制机制
控制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操控”系统,是教学能力形成的组织保障,履行着组织、管理、整合与调控功能。控制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整合与优化,即整合相关资源,发挥资源潜能,优化机制环境,提供成长条件。二是管控和调控。在整个系统及过程中,控制机制实施条件、方法、手段和技术的总调控,并对系统决策、运行、监控和反馈环节进行总管控,以提高机制运行的效率。三是解构与重构。传统能力培养机制有许多思维定势,极易成为新形势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障碍与干扰。要克服这些定势干扰首先要解构传统,革除机制中不合时宜的成份,破除机制实施过程中的行为惯性与隋性,积极化“负面干扰”为“正面影响”。重构,也就是要重组程式,突破传统时空框架,对机制进行研究创新,以释放活力,激活动力,促进机制向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控制机制首先要健全组织,并通过建立如下的组织发挥作用。一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可通过研究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成长的研究,提供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指导,推动教学技术成果实践应用。二是教学能力发展与资源中心。该中心可组织开展教学能力培养培训活动,有效跟踪、指导和控制教师教学行为与过程,接受教师教学的咨询与指导,促进教师教学交流和教学资源成果的共享。三是学院(系)一级教学团队。院(系)可根据教学发展、改革与社会服务的需要,有计划地建立以教师为主导的各种类型的学习、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团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师生在活动中相互合作与学习。其次是行使管理职能。教师教学能力成长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成长的行为、过程,以及所需资源、环境、体制、机制等需要不断进行解构与重构,需要不断进行整合、调控与优化,需要实行强有力的有效管理,以保障教师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顺利实施和高效运行。
(五)保障机制
任何机制的实施及其成效,都要建立在条件保障的基础上。高职教学技术性与实践应用性特征,以及对当今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强烈依赖,推动了高职学校不断改进办学条件,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师资水平。保障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最直接与最现实的推动力量。保障机制的作用:一是常规教学条件的改善,如专业教学软硬件条件建设等。二是教学能力助长环境的改善,如第二课堂活动环境建设等。三是职业教学环境的改善,如校内教、学、做于一体软硬件场境,校外工学交替、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的生产实习基地等。四是社会专业服务环境的改善,如开展社会技术应用与服务的途径与渠道等。五是现代教学资源共享条件改善,如现代教育技术平台、校内外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学习平台等。六是校园文化环境的改善,如良好的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氛围,以及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与精神环境等。
二、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实现
(一)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个体条件
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受心理素质的影响,也受心理活动的支配。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个体条件主要是指教师内在心理条件。
1.高职教师个体心智条件。
教师内心的成熟、成长是教师成长最基础的问题,也是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前提条件。教师个体心智的成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会敞开胸怀。教师具有独立的人格与个性,大多背负着抱负与梦想,但现实种种怀才不遇的寂寞与感伤,极易关闭他们敏感和脆弱的心灵之窗。其实,学会敞开胸怀,吸纳别人的关怀之情,无异于心理维生素的补充。二是学会放低自己。放低自己不是放低理想、抱负,放低自己是一种谦虚的思考方式,是一种从小事做起的心态。只要有了这种心态,才能避免因过高估计自己而使心灵遭受现实之伤,才能使自己在从零、从小、从低的行为姿态中容纳更多、变得更强、升得更高。三是学会认识自我。教师要有自我意识,学会认识自己。在日常行为中,要自尊、自爱、自信,但切忌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甚至目中无人;要谦虚谨慎,小心翼翼,但也要避免自卑、羞怯、畏缩和低人一等的心理意识。对自己估计过高或过低,是两种极端自我的表现,已成为目前教师成长的最大障碍。四是学会正视矛盾。事事皆有矛盾,困难无处不在。不能因矛盾而忧伤、愤怒,怨天尤人;不能因工作的困难和生活的不顺心如意就心灰意冷,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要学会正视现实矛盾,学会控制自己情绪,让自己永远有一颗快乐的成长之心。五是学会舍弃舍得。工作中,要学会“舍得”,不能企盼“全得”。要知道某些方面的东西逐渐舍弃后,另一方面的东西也会悄悄临近。面对面对功利化的社会变迁,高职教师要学会超越,固守宁静,善于放弃,让大学精神与理念统领自己的精神世界。
2.高职教师行为心理条件。
教师教学能力的成长离不开其行为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一惯性的个品质的养成,这些个品质包括:一是要勇于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能帮助教师认识理论,检验知识,体会过程。新时期的高职教育强烈需要教师大胆实践、大胆尝试与大胆创新。二是要勤于反思。“学而不思则罔”,对于教师教学工作和专业成长,不应忽视思考的作用和力量。在高职教育实践中,要多角度、多形式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并在反思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高能力。三是要善于合作。“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一个团队的力量却不可估量。团结能形成合作的力量、集体的力量。高职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群体,需要教师有合作的意识,需要在集体的智慧中实现人才的培养。四是要乐于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高职教师是学习力量最强的一个群体,应该成为学习对象的楷模,终身学习的榜样。愿意学习,乐于学习,有助于丰富学识,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3.高职教师职业心理条件。
教师职业发展缘于自觉与自知的情意,更缘于职业的态度与精神。要实现职业发展,必须培育职业心理条件。一是要树立正确态度。“精神引领行为,态度决定一切”。教师只有真正地认同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岗位,才有可能把职业或岗位当作个人生命勃发与价值实现的载体,才能用心极致地做好工作,激发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二是要培育内生需求。一个人只有内生的需求与渴望,才能推动自己的成长进步。教师要有自己的内生需求,要有对教学工作的依恋与依赖之情,要培养自己内在的发展特质,逐步养成开拓创新的激情、成功与发展的欲望、成就的体验与自我激励的意识与品质。这些内生的需求与发展特质是推动教师成长与进步的动力之源。三是要培养职业素质。教师的职业素质,是形成职业能力的基础。培养教师职业素质,就是要培养教师职业教育的理念与观念,培养教师职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培养教师职业教学与实践的技能,以及教师教学发展的特质,这些职业基本素质对教学能力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高职教师职业压力条件。
人需要适时的增加压力,有了压力才能唤发斗志与勇气,加速自己的成长。高职教师目前面临的压力主要有:一是个人压力。表现之一是职称评聘的压力。职称评聘对教学科研提出了一定要求,形成了科研的压力。这种压力促进了教师对教学的研究,促进了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从而提升了教学及教研的能力。表现之二是生存压力。高职教育越来越激烈的办学竞争,使高职院校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危机,教师“铁饭碗”的打破也只是时间问题,这种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将迫使学校进行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校本压力。规模扩张后的高职院校处在内涵建设时期,对教师教学及其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形成了一定的工作压力。这些压力连同学校实施的竞争与激励机制,促进了教师对教学的重视,推动了教师教学能力的自觉提升。三是社会压力。教师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教师的成长。如国家教育政策、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和关注会影响教师对职业价值的认同。学生对专业报考的选择,毕业生就业的实际状况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师教学的信心和力量。还有市场的诱惑,社会功利化的变迁对当今教师教育态度与专业精神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环境条件
教师主要是在学校这个环境中成长的,是学校环境发展的产物。学校组织提供的教师健康成长氛围,是教师教学能力成长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外在环境。
1.正义与公平环境。
学校组织作为一种教育环境,不仅影响学生的成长,也直接制约着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需要一个积极进取、充盈正气的组织环境。在这个环境里,要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正义的领导集体。如果教师在一个乌烟瘴气,管理混乱,不务正业,不重视业务的环境中开展教学,教师就会懒散放纵,变得随波逐流,失去进取之心。同时,在这个环境里,还要有公正公平的机制与管理。教师在现实的环境中,有追求理想信念的价值取向,亦有各种实际利益的隐性期待。如果在经济待遇和政治地位方面缺乏对一线教师的尊重,侵害他们的利益,将会损害他们对专业价值的忠诚,使他们丧失对教育的责任与敬畏之情。2.信任与宽容环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管理者,不仅要对教师高标准、严要求,更应该有容人之短的胸怀和气度,正确对待教师的不足和错误,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尽最大限度地给予理解和宽容,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的熨帖,感受到组织宽容背后的期待,进而以积极的姿态弥补过失,改正错误,拨正航向。只有工作和生活在宽容的环境中,教师才能学会宽容,教师间才会有倾诉、沟通和交心,才会建立相互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宽容的背后是信任,信任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推进器。教师一旦被信任,就会变得自信,激发斗志和勇气,激发创造潜能,拥有进取的力量,就会敢于向困难挑战,勇于去解决问题。
3.表扬与赏识环境。
教师大多内心敏感和脆弱,极具自尊、自信以及要求尊重和努力成功的品质,热衷于追求精神的褒扬,荣誉感和自尊心极强,对物质奖励看得很淡。特别是工作中被他人认可、尊重和表扬是教师内心强烈的渴望,也会使教师倍受鼓舞,长久铭记在心。表扬后还要赏识,被人赏识是人类的共性,赏识教育不仅适用于学生的教育,也适用于教师的成长。特别是青年教师,受人尊重的职业地位,幸福快乐的工作环境,工作上领导与同行的赞赏,教学上学生的肯定等都会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所以作为管理者,既要创造表扬与赏识环境,也不要吝啬赏识性的表扬和鼓励。要有意识地去发现每一位教师的优点和长处,并适时给予真诚的表扬和赏识性的鼓励,让其在自信、被认可和被尊重中主动张扬个性,发扬优点,培育长处,逐步成长。
4.自由与创新环境。
自由并非无视规章制度,不受任何约束,放任自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教师的自由是在遵守一切规章制度,接受学校全程管理、监督和严格落实教学常规前提下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自由改革与创新。也就是在教学上,教师不一定非要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拘泥于常规,以固定程式和模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学有法,教学也无法,只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有利于建构学生新旧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师就应该被允许对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自由地简化、组合、创新和调节。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及管理任务的同时还应拥有个人自主发展的空间,学校组织要提供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能静下心来,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归纳和梳理,对自己的知识资源进行总结和反思。
(三)实现过程与机理
关键词:高校;中低级职称教师;激励
高校扩招后,中低级职称教师已经由后台走向了前台,由过去的后备补充力量变成各高校教学研究的主力军。作为知识分子中的中坚力量、各高校中的相对弱势群体,他们的职业特点是进行较高层次的人才生产,他们的工作业绩和状态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人才的质量和高校的职能,影响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高校以什么样的管理制度、方法和手段求得中低级职称教师积极性的最佳发挥和高校组织的有效运转,这是高校组织管理者应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人的需要的特点与激励
“激励”一词,作为心理学的术语,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使人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状态。将“激励”这一概念用于管理,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任何激励活动都是围绕着人的“需要”而进行的。现代心理学认为,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推动着人朝向一定的目标努力,使自己得到满足。需要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人的需要具有4个特点。第一是生物性特点,也就是说人与其他动物有相同的维持基本生存的需要,如追求饮食、安全、性等等;其次是社会性特点。即人除了具有动物的本能之外,还有许多动物所没有的高级社会需求;第三是动力性特点,需要总是伴随着某种心理紧张,牵动人的情感,紧张程度同追求的迫切性成正比。需要是人类活动的内在动力,是积极性的源泉。第四是周期性特点。即需要得到满足后,在一定时间内就停止追求,过了一定时间又会产生需要与追求,如此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人的追求也就不会停止。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积极探索中低级职称教师的优势需要,因势利导,以求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高校中低级职称教师的需要结构特点
高校中低级职称教师由于其拥有的资源、知识结构、经历和角色地位、职业生涯阶段特征的特殊性,他们在需求结构上具有某些共同的人群特征。
(一)中低级职称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主要是追求晋级升等
高校中低级职称教师由于职称较低,因此职称晋级等成为其主要的需要。为了职称而努力工作出成果成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职业发展价值目标单一、纯粹。
尤其在国家规定师资条件达标的大背景下,许多教师还面临着“学历突围”的问题。然而,职称低并不意味着“能力低”。
在许多高校管理者心目中,教学质量和职称成正比,这就势必挫伤中低级职称教师积极性。导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给多少钱干多少活”的消极怠工的不良教学现象屡次发生。
(二)工作职责单一需要变化
与第一点需求相关,中低级职称教师对工作职责内容的需要相应地单一。除了上课就是上课,或者辅导做实验、改作业,整天为备课和上课疲于奔命。能把课上好、不出差错就很满足。需要点拨和指导,需要开阔眼界和胸襟。同时,中低级职称教师中不乏很早就胜任教学的佼佼者。这种实际意义上的重复劳动对他们来说,缺乏更新和变化。形式单调,导致工作激情不高。需要用各种手段进行丰富和更新。
(三)自主和创造的需要
中低级职称教师往往具有独立的个性,他们对工作中的自主性和创造需求较强烈。然而,论资排辈、轮流坐庄情况的现实存在,使得这些教师在发展方面步履维艰。尤其是一些留校生教师处境更是窘迫,面对“热了女婿冷了儿”和“外来和尚会念经”的时代大潮,其实际上已处于无人理睬的境地。北大校长曾在媒体上公开宣布北大以后不再接收本校毕业的博士生担任教师,就很有代表性。高职称独霸科研在高校已成为不争事实。尤其在国家级项目申报上。中低级职称教师不被信任的恶果造成了不自信,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然而,渴望自立和创造仍然是这些中低级职称教师的主流。
(四)良好生活、工作环境和条件的需求
良好生活、工作环境和条件的需求同样是中低级职称教师对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一个基本期望。只有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了,才能全力投入事业。然而,高校中低级职称教师由于职称低,生活条件、薪酬待遇、生活质量相对较低。
同时,对良好工作条件和环境的需求,已超出了简单的生活上的物质需求的满足。陕西部分高校的调研情况表明,高校中许多优秀的中低级职称教师的流动往往起因于对良好研究条件的寻求①。所以对这种需求的满足是学校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的一个前提条件。
三、高校中低级职称教师的激励
(一)认识内部激励对提高中低级职称教师工作动机的重要性
提供给教师的激励和其他职业的激励一样,是内部满足(如令人激动的工作内涵、成就、完成挑战性工作所获得的喜悦和社会认可等)和外部满足(如良好的资源和工作条件、晋升、薪酬、良好同事关系,以及宽松的工作环境等)的复合体。
针对有限的资源,高校所用的激励系统应当具有针对性。其实,许多管理者都知道,年轻人吃苦耐劳肯钻研,且天性烂漫,一句好话(认可)远比物质刺激更有效。认识到对中低级职称教师的激励应当重点强调内部激励和符号性,而不是外部激励和物质性,可以提高中低级职称教师激励的针对性。
同时有研究表明教师对来自学生和工作内容的成就获取的内在激励更为敏感。像薪酬、福利等外在激励措施固然对于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起着重要作用,但教师13常的工作热情和努力更主要是由教师的工作成就和工作本身提供的乐趣所激发的。
(二)中低级职称教师激励的一些具体措施
对需要的最有效激励手段是满足合理需要,高校中低级职称教师需要满足来自主体自身的满足能力,依赖于社会与学校的客观环境条件。教育部门管理者须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满足中低级职称教师的需要。
1.满足最低层次的生活需要。作为管理者,就要从生活上、点滴小事上关心中低级职称教师,尽最大可能在条件许可范围内,为其解决生活上的眼前困难和后顾之忧。把政策留人、爱心留人、事业留人落到实处,把管理和服务等同起来。切实让中低级职称教师感受到高校大家庭的温暖。
2.参与管理决策。大学中低级职称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他们承担着扩招后的高校的教学、科研的重大任务。
年轻人精力充沛,思维灵活,可塑性强,他们对学校的工作充满热情和信心。因此,学校管理者让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教学、科研、管理等领域中重大问题的讨论,使其参与某些计划的制定,不仅可以提高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充分满足中低级职称教师参与管理决策,扩大工作职责和获得社会尊重、体现价值的需求,实现激励参与积极性的目的。
3.配备导师。人力资源管理学领域的研究表明,“组织中资深员工充当新员工指导人角色可以有效提高双方的工作满意感、组织承诺和组织业绩”。学校管理可以制定“指导人计划”,推行“一帮一,手拉手”活动。聘请高级职称教师充当年轻教师的指导人,包括业务指导和生活指导。这种指导人计划对学校、资深教师和年轻教师三方均有非常显著的益处。会彻底改变“技术封锁”和“各顾各”的现状,形成合力,并促使年轻教师在教学、科研上早日上路。
4.奖励成绩。目前,许多高校在推行科研绩分制。这一制度的推出,有效地激发了中低级职称的科研积极性,起到了奖勤罚懒的作用。许多高校的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因此有较大的增加。当中低级职称教师取得成绩时,学校管理者应当在政策上予以充分的认可和奖励,包括荣誉、公开的承认,以及必要的物质激励,对优秀教师缩短见习或晋职年限(各高校在中低级职称评审工作中有自),出台“中低级职称”破格晋职办法等,还可以仿高级职称教师例,根据中低级职称教师的贡献和工作业绩提供各种福利,如交通补贴、膳食补贴、住房补贴、重大科研奖励办法、年度休假制度、低职高聘、终身职位制等等。
5.为中低级职称教师提供研究资助和各种培训。一方面,这是学校为了整体提高科研水平,承接重大研究项目和促成高水平研究成果产生必备的先决条件之一。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中低级职称教师实现成就抱负创造工作条件。既给任务,又压担子;既给压力,又有动力。更重要的是,这一措施可以极大提高中低级职称教师对学校的满意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此外,结合国家评职升等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免费开设一些外语、计算机、考研辅导培训,真正为中低级职称教师做些实事。毋庸讳言,这些措施在促成中低级职称教师多出成果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和锻造后备教师队伍,对提高学校整体师资队伍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尽管教师激励问题已经受到普遍的关注,学校管理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在致力于教师激励措施的探索,但笔者认为中低级职称教师敬业精神不强、工作动力不足,已经成为高校的普遍问题。长此以往,势必影响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声誉势必影响高校的稳定和威信。因此高校在制定具体激励措施过程中应当充分了解中低级职称教师的需求结构特征,提高激励策略的针对性,在科学激励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利用资源,才能达到激励策略的最大效用。
论文摘要:高中政治新课程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生活中发展自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和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长期以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只注重从知、情、意、行四方面人手,力图使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培养正确的品德行为。一堂课的教学都是从外到内,自上而下地灌输.教师成为“知识的搬运工”。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发生严重脱节.导致课程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需要而变得抽象、空洞和苍白无力,从而使学生感到厌倦,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造就出来的学生往往是在课堂上和生活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因此,让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是使课堂唤发生命力的首要前提。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明确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可见,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是贯彻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在这一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为基础设置三个课程模块,并与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为主导的生活和哲学并列,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设计为四大模块。这反映了新课程整体改革的理念、设计和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独特性质和内在价值,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也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走向生活化奠定了基石、指明了方向。那么,怎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生活化”的理念,以满足学生对生活的关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涵义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政治课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把生活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生活化。体现“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政治经济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的社会问题,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一)课前准备生活化
1.教师:立足生活,改造教材
创设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前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政治书本知识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与课本中的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事例,用以沟通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政治学科知识的联系.瞄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联结点.以此来诱发学生已有的真切体验,感受其境。但由于教材中呈现的案例有的与本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原有知识背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理解和领会教材编者意图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和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例如在高二《文化生活》模块的学习中,笔者大量地加入了本土的“宁村抬佛”汤和文化、“张璁文化”、“永昌堡抗倭精神”、“温州鼓词”等内容,与课本的相关内容有机整合。
2.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如果教学中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就无法建构起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要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体验生活,积累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在教《经济生活》模块“股票、债券、保险”一框内容的前两天给学生布置任务:到本区的证券交易所、银行、保险公司收集有关资料;丰富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通过观察与采访,学生体会到了这些投资品种的特点,同时也初步感受到金融市场的风险。上课时,学生带着课前收集的资料,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活味浓、趣味性强。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根据多年来政治学科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三环节教学模式”。
1.激活生活经验,置疑导入
教师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并设计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加以解决。由于学生只能找到一些简单的办法,不能将问题彻底解决,从而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不能”的悱愤状态。例如:在学习高二年级《生活与哲学》模块“意识的作用”一节时.教师提出问题: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物质要决定意识。那么大家思考我们学校现在正在建造的校友楼,在建造前要先有图纸,然后根据图纸去建造,那是否意味着先有意识后有物质呢,在造楼的过程中,图纸(意识)究竟起什么作用呢?教师顺势提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意识的作用”。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使他们的思维泛起涟漪,从而拉开了教学的帷幕。
2.创设生活情境,探究新知
置疑导入使学生感受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紧迫感。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感受知识的本来面目.最终达到既学习新知识又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根据知识的具体特点和实际的教学条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生活情境作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平台。
第一,创设直观化的生活情境。教师利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探索问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提出问题——合作探究——交流结论——体验成功,学习终身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方法。在学习《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课时,我要求学生课前调查龙湾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主要包括皮革、不锈钢、电器等发展状况。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方法,写出调查报告。在课堂上我向学生展示一些直观的材料,通过提出问题、合作交流使他们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分享合作的快乐。第二、创设体验性的生活情境。教师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现场体验.有话可说.有情可感,深刻理解知识。例如:在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小记者”走出课堂,采访龙湾区相关企业、领导干部和村民,调查本地环境变差的真正原因。“小记者”争着向有关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提问.比如:你们认为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们认为实行什么措施才能有效制止环境进一步不受污染?环保局或政府来此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吗?有没有试着改变环境,等等?采访回来后,在课堂上大家又对自己的所提问题进行分析评论,评出“最有价值”“最有深度”的问题奖项。接着,教师趁势提出问题,运用调查资料,并结合有关内容,分析局部经济利益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给学生以无限的情趣。
3.总结升华知识,服务生活
总结能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思维方法科学化,使情感体验逐步升华为价值观、人生观。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地总结学习过的知识、使用的思维方法以及涉及到的人生道理。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后.教师要为各层次的学生设计巩固练习题,同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发展情感体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共同发展。例如在学习了《经济生活》中“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框以后,在同学生共同总结了课堂的内容以后.让学生去分析龙湾当地养殖业的实际问题:为什么前几年价格很高的文蛤,今年价格比较低,为什么前几年收益丰厚的养殖户,今年却陷入困境,有的濒临破产?如何才能使养殖户尽快地走出困境?这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明白了价值规律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生活化教学要把抽象的学科知识还原于生活,使知识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和完善。学生通过学用结合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享受学以致用的快乐。
(三)课后延伸生活化
为了解决我国城市的交通问题,改善城市交通系统的性能,一方面需要通过改造路网系统、拓宽路面、增添交通设施以及道路建设等城市交通所必需的“硬件”建设来实现,另一方面需要通过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把现代高新技术引入到交通管理中来提高现有路网的交通性能,从而改善整个道路交通的管理效率,提高道路设施的利用率,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
一方面,北京、上海、沈阳等大城市陆续从国外引进了一些较为先进的城市交通控制、道路监控系统;另一方面,国家加大了自主开发的步伐,如国家计委、科技委组织开发的实时自适应城市交通控制系统HT-UTCS,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市交警总队合作开发的SUATS系统等;1998年交通部正式批准成立了ISO/TC204中国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智能运输系统的标准化活动,现在正进行中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此外,我国将从今年起在全国36个城市实施以实现城市交通智能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畅通工程”,并逐步推广到全国100多个城市。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师激励;专业成长激励
“激励”一词最早起源于《史记·范唯蔡泽列传》“欲以激励应侯”,意为激发砒励,促人振奋。西方管理心理学则将激励解释为“指引个体产生明确的目标指向行为的内在动力。”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对职工的激励研究中发现一股情况下,职工的能力可发挥20%一30%,而受到充分激励后,其能力可发挥80%一90%。其中50%一60%是激励的作用所致。这说明激励可以有效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激励是现代社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它能使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朝着组织希望的目标前进。其主旨便是调动人的积橛}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因此,如何完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眭,也就成了一个倍受重视的课题。
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型人才,拥有大量的知识资本,被看做是高等院校的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核心人力资源,可以说其学术水平和工作效能直接决定了大学的竞争力。那么,如何有效对高校教师进行激励,使其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极具战略意义的。与其他职业相比,高校教师有其自身群体的特殊性,他们是一个高学历、高学识的群体,其需要具有相对隐蔽性,同时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和环境影响的多样性:实践中对高校教师的激励较为困难。著名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四个主要激励因素:“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和“金钱财富”。这些因素在实践中所起的激励作用分别个体成长占33.74%,工作自主占30.51%,业务成就占28.69%,金钱财富占7.6%。这说明,对于知识型人才,个体成长因素对其更具有激励作用。因此,对高校教师采用一些促进其专业成长的激励措施,会更有实践意义。
一、基于教师专业成长激励的具体措施
1、专业培训
高校教师所从事的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智力型行业,他们有较强的学习倾向,为了适应专业领域的不断发展,他们亦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以增加自己的专业资本,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因此,对在职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是教师自身发展需要且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十分有效的激励方式。学校可以设置专门机构来组织教师的专业训练,把提高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作为其工作重点,对教师实施各种形式的培训。如定期聘请专家进行讲座或研讨会搜集最新的教育教学成果提供给教组织学习班对教师进行外语和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等。另外,对有不同层次需求的教师还可以逐级分层进行培训。对于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可以对其进行系统的岗前培对于在岗时间较长且近几年没有外出求学经历的教师可以安排出去访学和进修对于有志于学习深造的教师可以鼓励其在职读研凑豫对于全校教师依据其不同情况尽可能多的提供国内外学术交流学习的机会等。
2、学术休假
学术休假是保证学校教学科研质量的一项有益举措。教师在休假期间,不承担教学任务,但依然享受全额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目的在于确保教师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诸如出书、研究、或短期专业学习等学术活动中。这种学术休假制度是同外大学常用的一项重要的旨在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的激励政策。在美国和加拿大等高等学校,教师在一所学校连续工作6年以上者,便可享受一次学术休假,用于进行学术方面的活动。例如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学校规定每一个终身教授在为学校全职服务满6年以后,可以申请最长l2个月的带薪学术休假。休假期间教师获得全额工资,同时学校继续为员T缴纳各项保险和福利费用。在俄罗斯高校,教师每5年中有半年的学术休假,休假期间教师的一切待遇不变,教师在学术休假期间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或著书立说,或到校外进修。教师在学术休假后要向本学院院长做休假情况汇报,另外还要在全院大会上汇报自己的学术收获。完整的学术休假制度对于学校和教师是一项确保双赢的激励措施,一方而叮以保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术活动中,有效提高自身的学术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也保证了高校拥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最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
3、观摩研讨
观摩研讨是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相互切磋、合作,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提高业务能力的教学活动,也是一项有利于教师的持续培训和专业成长的有效激励措施。教育实践中的观摩研讨存在一定的弊端,并不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取向,而以考核为目标,缺乏对教师本身课堂行为中肯的评价和合理建议,使这种激励形式蒙上了一层功利色彩,受到大多数教师心理上的排斥,削弱了其应有激励效能。在教育实践中,为完善观摩研讨这种有效的激励机制,真正发挥出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业务水平提高的作用,学校要摒弃观摩研讨是以考核为目的的观念,建立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取向,尽力营造同事互助的氛围,想方设法开展教师喜闻乐见的、灵活多样的观摩研讨活动,促使教师能够相互沟通和理解,在不断的教研切磋中使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持续地发展和成长,达到有效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目的,真正发挥观摩研讨的激励作用。
4、提高工作自
高校教师是知识型的工作者,是富于智慧的高智商高能力的群体,他们有着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更喜欢宽松自主的工作环境,比较排斥过多的条框限制和过分约束,而是倾向于在工作中进行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强调工作自主对他们高校教师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激励因素。例如加拿大高校就很少去规定工作纪律、工作规范等约束措施。管理者认为,必须充分激发教师的自我约束力,只有在教师自我约束机制已经形成后,学校在管理中给教师的“自由度”越大,教师的自我约束力越强。反之,如果对教师约束过多,会大大打击教师T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育实践中管理者要适当放权,赋予教师更多的工作自和白南度,给教师创造一个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平台。把工作的自交给教师,放手让教师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独立地处理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专业成长激励机制的心理效能
1、满足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揭示了每个人都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阿尔德弗的ERG理论也强调人有成长的需要即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渴望着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得以提升和外化,希望塑造成自己理想自我勾勒的完美形象,有能力迎接更大的挑战,完成更高要求的任务,使自己的潜能在现实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成就能够成就的一切,并从中不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成为具有完美人格的人。在知识更新速度不断飞涨的今天,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高校教师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的形势,这种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而上述几项基于专业发展的激励措施恰恰能很好地满足教师发展提升的需要。专业培训、学术休假和观摩研讨等策略皆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自身的学术能力和水平,实现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愿望。
2、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个体对其能否胜任某一行为的能力的自我推测,是个体对自己组织、执行获取特定目标的活动的能力的信念,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自我效能感决定着人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的经历时将坚持多久。自我效能感越强,其努力程度越高,越能够坚持下去。当遭遇困难时,那些对自身能力持怀疑态度的人会放松甚至完全放弃努力,而具有很强自我效能感的人则以更大的努力去迎接挑战。自我效能感越强,个体设定的目标就越具有挑战性,其成就动机也越高。自我效能感强的人往往把行为的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把行为的失败归因为自己努力程度的不足。
自我价值感(self-esteem或self-worth)是个体对自己重要性的肯定和接纳的心理倾向。是个体对自身的重要性价值的主观感受,它反映一个人对自己的悦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高自我价值感者对自己的悦纳程度较高,认为自己重要、有价值,因而成就动机水平也高,勇于接受挑战。低自我价值感者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对失败的恐惧胜过对成功的希望,心理素质水平较低。
人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的提高都与自身的成败体验直接相关的,成功体验越多的人,其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就越高。专业成长激励激励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师的工作参与意识与主人翁责任感,从而促使其在教育实践中获得更多地信心和成功的体验,进而提高自身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激起自己更高的工作期望和工作热情。
3、有助于缓解教师心理压力
近年来,知识分子的健康状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调查显示,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为58岁,比普通人平均寿命少10岁。而且知识层次越高的人群,其健康状态越差。中国社科院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认为7成知识分子走在“过劳死”边缘。过劳死的人群大多集中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新闻媒体等高级知识分子聚集的部门。同时亚健康状态也是当前高级知识分子的另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亚健康的一个主要表现便是职员的职业枯竭和职业倦怠。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许燕认为,职业枯竭是由于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身心疲惫的一种状态。目前这种亚健康状态也成为高校教师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造成过劳死和职业枯竭等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知识分子长期从事着繁重的脑力劳动、承受着精神上的压力、生活方式单一以及缺乏必要的运动锻炼等因素造成的。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师所面临的竞争和压力也越来越大,终日为晋升、教学、科研、著书、写论文等等众多的工作任务疲于奔命。致使健康状况出现透支。而专业培训和学术休假则可以将教师从单调而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安心而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和研究,放松身心,从而有效缓解了教师的精神压力,同时在自身能力得到提高以后也能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目前我国的票价主要实行的是单一票价制和计程票价制,单一票价制的实行大多是以两元为单程价,只要不出轨道站两元任你行,这样的价格使得一些民众产生了不满情绪,在价格一样的前提下,行远之人仿佛更占优势,使得短程旅客有些不满;而对于我国60%的城市来说实行了相对合理的计程票价制,是根据客人的实际距离进行计费的一项制度。目前该制度为大多数城市所亲睐,计程票价制也因地域不同定价方式有所不同,我国部分城市是以站数来计费,一定的站数收取一定的价格;部分城市是以里程计费,一定的里程一定的价格,还有实行基础价和行程费的加和,依据不同城市的经济水平和市场需求制定着相应的轨道交通的价格。
2我国在当前形势下对于票务的应对
2.1依据路程算价格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尚且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城市交通网络还并未完全成型,管理经验以及服务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目前我国民众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依赖还有待加强,所以目前为止城市交通轨道的票价制定还是以扩大客流量为主要目标,同时还需要兼顾企业的利益、社会的利益以及乘客的出行支付能力。计程计费目前是最为合理的计费方式,以北京地铁为例,北京地铁在北京可以说是四通八达,为居住在北京的各种身份的人提供了极为方便的出行方式。之前的地铁一直采用单程票制,两元通票走遍北京,但是价格的优惠为地铁吸引了大量乘客,使得交通压力猛增,于是在近期北京对于地铁价格作出了大幅调整,使得北京地铁也开始实行计程计费制。以三元为基础价格,不同的里程有不同的收费方式,是递远递减制,票价的调整是大家并不很适应但却为城市的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价是与交通轨道的发展情况密切相关的。在运营的初级阶段,由于人们对于新出现的交通方式并不是很习惯,可能会出现运营过剩的情况,此时的票价应以扩大客流量为目的,使广大乘客适应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确保新型交通方式有一定的客流;当运营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出现运营盈亏平衡的一个阶段,此时应该制定一个稳定的价格,价格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交通轨道的条件,提高运营时的服务以求更多的吸引乘客,同时夯实原有的乘客数量,使得城市轨道拥有更大一部分的市场,这时也可以考虑到让价和折扣的票价策略;在城市轨道交通占据绝对优势时期就应该差别定价,调整一天的高峰时期和低谷时期的客流,尽可能地满足乘客的出行要求;对于大家青睐的线路可以适当提高票价来使得运营商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保障。
2.2分人群收费
城市的轨道价格作出调整的同时也考虑到了社会的特殊群体,例如学生,老人,以及需要长距离乘坐的乘客等,在票价的改革中为他们也提供了相应的优惠。残疾军人、因公致残警察、盲人、七十周岁以下的残疾人、七十周岁以下的老人、有一卡通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等弱势群体可免费乘车;六十至六十九周岁的老年人,六至十八周岁的学生可享受单程票的五折优惠,长途乘车的旅客可以享受折扣优惠。在城市轨道运营初期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在城市交通轨道覆盖的地方,那些依赖城市轨道交通出行的人;第二类是来此体验新型交通方式的城市居民和外地游客;当运营到交通轨道处于盈亏平衡时,其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城市的常驻居民;当其占据优势时,其服务对象是以城市交通为主要出行方式的绝大多数市民和流动人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服务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人们对于价格的要求也会淡化,所以在更改价格之前应该以提高服务水平为前提。
2.3分时段收费
随着运营时间的加长,城市轨道交通拥有了一定的客流量,而大部分是以轨道交通为工作出行提供便利,所以出现了上班高峰时期人流太过集中,而平常时段客流却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考虑到可以分时段来收费。对于人流太多的时段,可以适当的来提高价格从而可以分散客流,使得出行更加快速,也可以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为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对于乘客较少的时间段可以适当降低票价,从而使一些对时间要求不高的工作岗位的人或来观光的游客选择低人群时段出行,使客流得到分散,也是的人们出行更加愉快。分时段收费的最大便利在于分散了客流,为乘客提供了更多的方便但也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方式也将作为票务调整的一种方案出现在以后的城市交通轨道建设过程中。
3结束语
论文关键词:函授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对策
党的以来,我国的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机制日趋完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共同构成我国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在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以其灵活性、开放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函授教育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函授学生大多分散在各个函授站学习;函授学生中在职从业人员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一般都存在工学矛盾……,函授教育这些特点使其教学管理工作比其他形式的教育(如全日制脱产、夜大学、周末班等)显得更为重要,管理的难度也更大。本文通过对成人函授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几个核心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成人函授教育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指导思想不够端正,忽视成人函授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成人函授机构在举办成人函授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严重影响了成人函授教育的发展。一是函授办学机构办学目的商业化。从本质上讲,教育的功能是教书育人而不应该是以营利为目的,更不能完全的市场化。但目前事实恰恰相反,函授教育办学目的的商业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甚至有的高校举办函授教育的主要目的已经定位在追求经济效益层面,承担函授教育的高校已成为创收的经济实体。很多高校对成人函授教育实行经济承包管理,给定经济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把成人函授教育给功利化了。二是办学的高校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普通高等教育上,而对成人函授教育没有表现出足够的重视。某些高校举办函授教育的目的出现严重的偏差,他们把成人函授教育作为学校创收、改善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条件和提高学校教师待遇的途径。为了追逐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一些函授点盲目大规模招生,而对函授教育质量的管理和建设问题却被忽视了,许多拥有函授点的高校甚至没有把函授教育质量工作列人学校质量建设的日程表之中,对于函授点存在的问题也很少帮助解决。当学校资源相对短缺时,首先让路的就是成人函授教育,函授教育变成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附庸没有加以扶持。一些函授点教学条件简陋,教学投入不足,教学管理混乱,对教师队伍、科研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不重视,办学院校也很少对函授点进行检查与监督。在这些负面因素影响下,成人函授教育的水平自然是难以得到提高。
(二)教师队伍、管理队伍相对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
函授教育的对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他们大多是在职人员,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年龄比普通高校的学生偏大,也有一部分人已婚并有子女,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而强烈。这些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给函授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函授教育的教师和管理队伍相对来说整体素质不高,相对稳定性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诸多拥有函授点的高校中,有专门从事函授教育的专职教师的学校并不多,他们大部分教师主要是靠本校内全日制师资的支持,任课老师都是从各院直接聘请。他们缺乏对成人函授教育学生学习特点的了解和研究,在教学方法上照抄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致使教学缺少针对性和科学性,教学效果欠佳。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是临时聘请的兼职教师,这些教师的流动性较强,缺乏稳定,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连贯性,也难以从整体上保证教学质量。(2)许多高校对成人教育的管理队伍在任职条件上缺乏严格的准人制度,许多成人教学点成了闲置人员的安置处。教学点内部大部分管理人员学历不高,并且多数人缺乏相应的教育管理知识和对成人函授教育清晰的认识,而高校自身也很少花费力量对这些人员进行函授教育的管理培训。
(三)招生制度不完善,生源质量下滑
高等函授教育的人学考试是采取全国统一考试的方式,具有严格的入学程序。其考试的内容理论性比较强,而参加函授教育入学考试年龄较大的学员,他们虽说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或实践能力,但对于成人函授教育的入学考试还是只懂对照考试大纲复习,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函授专科升本科又要考英语,对在职人员来说更是沉重的负担。从报考和录取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招生专业太集中和大批学生跨专业报考的现象。由于跨专业报考的学生缺少对口专业基础知识,当他们被录取后必然会对教学的组织工作带来困难,从而影响函授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根据近几年来函授生录取的情况,大部分函授生的年龄都较低,这些考生的成绩左右了录取分数的确定,使得一些年龄较大,又立志参加函授教育学习成才的人拒之门外。
(四)教学计划滞后,教材普教化
现阶段我国教育部还没有制定统一的函授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这使得举办成人教育的学校各自为政,主观随意性大,课程设计和安排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因师而异的现象比较普遍。许多函授学校的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时数比例等方面科学性比较低,没有能体现函授教育的特点,学员毕业后普遍感到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过低,很难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其次是教材内容陈旧,部分教学计划几年甚至若干年不变,不能及时向函授生传授最新的知识和技能,难以实现函授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函授教育的过程中,学员对教材的依赖性很大。他们是业余时间,分散在各地通过自学获得知识的,所以函授教育的教材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可一直以来,函授教育所用的教材绝大部分是采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没有形成独立的函授教材体系,函授教材只是在普通高校教材基础上对内容做一些适当的删减或变更,且大多数教材本子厚,概念抽象,不易理解,与成人教育的要求及特点相差甚远。
(五)教学过程管理松懈,质量评估体系不规范
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许多高校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过程管理比较松懈,对于远距离教学的函授教育的教学过程管理更是少之又少。主要表现在:(1)教学上针对性不强。忽视函授学员年龄大小不一,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有的学校过多强调专业要求,有的则降低标准甚至是敷衍了事。(2)教学过程中学员的主动性没有发挥的机会。函授教育大多采取集中授课的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注重注入式教学方法,满堂灌,缺少师生互动。教师仅是照本宣科,学员仅是听、记、背、考;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做的也仅是将现成的书本知识原封不动地放入自己的大脑。(3)重专业理论,轻职业技能。普通高校函授教育基本上是以讲授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为主。由于很少实施职业技能训练,理论和实践脱节,学员普遍感到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用处不大。(4)教学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敷衍情况严重。有些学校存在“一教就考”“一考就忘”的现象,短短几天,讲完一门考一门,学生考完就把这门课程的内容抛到脑后。(5)对于成人函授教育质量的评估也一直是不规范的。函授教育是一种独立形态的教育形式,应该拥有一整套适合自身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质量评价体系。但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检查与评估制定一套完整的体系,而函授教育的办学主体也缺乏科学评估检测体系,使函授教育教学质量的状况得不到及时评价,因而其教育质量很难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二、提高函授教育教学质置的对策
(一)国家应尽快立法,确保成人教育的社会地位
在提倡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作为终身教育一部分的成人教育愈显出它的重要性。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始终没有一部专门的成人教育法规,致使成人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迫切需要出台一部《成人教育法》,以保证成人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推进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以法律来规范成人教育的办学全过程,由此,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和教学质量才有可能真正得到保证。
(二)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教师是育人兴校的第一要素,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首先,把好教师聘任关,既要从普通高校聘请有经验的、了解成教生特点的优秀教师来给函授生上课,还要敢于从生产第一线聘请有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来学校任教,函授生大多属于在职生,他们要掌握的是实用性、实践性比较强的知识,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学习的特点是学以致用,讲求知识的时效性,因此,专兼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注重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沟通,要有规律地举办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并对好的教学经验加以推广应用,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再次,加强教师培训,鼓励函授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参加科研活动,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课程问题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体现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符合成人的个性特征,具有开放性、探究性、个别性、实用性、即时性及综合性,要特别注重实践活动,重经验、重能力、重思维、重创造,把握好课程的难度与深度,便于学员自学。同时,为了满足学员多样化的需求与个性化的发展,除了设置必修课外,还应尽可能多地开设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教学内容的选编则应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性,既要符合成教生的个性特点,还要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改革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手段
当前,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已导致教育思想、观念、模式、方法、手段等发生巨大变化,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成人高等教育要从人才所需的岗位知识与能力人手,充分利用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可视电话等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方便学生适时学习。师生通过网上教学,运用实时、非实时交互手段,实施远程教学和交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效率和能动性,从而根本改变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和实践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方式,切实帮助学员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以适应未来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五)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首先,合理构建学校成教管理机构,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宏观调控。这就要求成人教育管理人员必须有较高的管理理念,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其次,要建立学校成教督导机制,对成教的各项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指导,以确保教学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最后,大力宣传考风、考纪,严把考试考核关,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质量、学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对教师、学员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只有严格考试制度才能保证学员间的公平竞争,有利于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教学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是建立在先进的办学条件基础上的,国家应加大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资金投人,学校也要加大对成教的支持力度,教育部[20005]年1号文件规定,学校学费收人中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不得低于25%,鉴于我国成教几乎没有国家投入,建议此比例可以提高至30%一40%,只有加大投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才有保障。另外也要提高成教教师的待遇,并将他们的教学课时、教学成绩纳入年底的考评考核,在工资、福利、待遇等各方面保证与普通高校教师趋同,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为成教事业作出贡献。
(七)考试方式多样化
改变传统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成教生的特点灵活采用开卷、闭卷、实地调查、论文撰写等多种考试方式;考试内容以理解应用为主,强调记忆的知识为辅,科学、合理地编写考题;改变传统的教考合一的局面,实行“教、考、改”三方分离,这样可以有效地抑制学与教以外的事情干扰教学过程,对学与教双方能够起到“无须扬鞭自奋蹄”的效果,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客观评价教学水平,树立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促进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论文关键词:小学寄宿制
广西北流市环城小学去年秋季期开始招收寄宿生,现有住校生173人,学校和管理教师既要承担学校教育义务,又要承担家庭教育责任。他们努力探索生活保育规律,积极进行生活教育管理,始终把对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及自主体验活动等作为日常生活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兄弟学校的帮助下和学校全体领导教师的团结协作下,取得了一定成绩,深受学生、家长好评。
一、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该校住校学生均来自农村,绝大部分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年龄小,学习能力、生活能力、自我保护意识都比较差。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寄宿制管理领导小组,专门安排了专职寝室管理人员、值班教师和值周领导,学校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培训,明确各自的工作责任,使寄宿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完善制度 加强管理
学校为了加强住校生管理,丰富住校生课余文化生活,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学校制定了《值班教师职责》、《守班教师职责》、《晚间活动安排》、《住校生检查情况记录》、《住校生管理考核细则》、《文明宿舍评分细则》、《寄宿生日常生活要求》、《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坚持寝室室长培训,充分调动寝室管理人员、值班教师、值周领导和室长的工作积极性,加强住校生内务管理,提高住校生生活自理能力。
三、丰富生活 提高能力
学校根据上级关于《寄宿制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为了丰富住校生课余文化生活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提高住校生生活自理能力,学校注重对住校生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的培养怎么写论文论文下载。学校严格按有关规定制定住校生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学校专门制定了《住校生晚间活动安排》,给住校生安排了看电视、做游戏、讲故事、写字比赛、书画比赛、语数知识竞赛、诗文朗读比赛、乒乓球比赛、定点投篮比赛、“我洽校长一封信”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校过得快乐,并从活动中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四、注重安全 严格督查
学校千方百计把住校生安全放在首位,把保证师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站、住校生会、教师会等场合教育师生增强安全意识。学校管理人员切实负起责任,完善制度,制定流行病、传染病的防控预案,进行安全应急演练,加强对校舍、师生伙食、小卖部等场所的督查,确保活动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上下楼道安全。
五、后勤保障 优化环境
为了让住校生有一个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学校认真规划,抓紧安排,专门为住校生安装了电风扇,并定期对厨房、饮具、餐具、寝室进行消毒,每天菜谱不同,做到饭热菜香,确保住校生在校吃得好、住得舒心,过得安心。此外还安排了老师、领导值班,定期对宿舍进行消毒和安全设施检查,每天早上生活教师对学生的床铺及物品摆放进行检查,学生在洗浴时,生活老师进行守护,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值班人同认真填写宿舍日志。
该校领导表示今后他们将更加踏实地抓好寄宿制工作,使学生在校生活开心、家长放心。
[关键词]数字文学 文学理论 文本 超文本小说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3-0048-02
文本(text)原指编织之意,引入文学理论中是指文学书写符号的织体(fabric)。20世纪前的传统文论用得更多的是“作品”而不是“文本”,文本被引入文学理论带有浓厚的“以文为本”的意味,但是很多时候在强调文本的独立性的同时也阻断了文本与生活情境的连续性,造成了对文本这个概念的僵化理解。
作为20世纪西方文论的重要转折,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强调用科学实证方法研究诗歌,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认为要切断诗歌和作者以及读者的联系,把注意力放到诗歌自身的文本结构上才能实现科学的研究。茨・托多罗夫说:“形式主义者认为,不能根据作家生平、也不能根据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分析来解释一部作品。”[1]这意味着文本的封闭性和独立性正是对它的科学研究的保证。新批评派也有类似的主张,即注重对文本自身进行研究。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合写的两篇文章《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最能体现这种以文本为中心的批评方法。所谓“意图谬见”,即他们认为文学研究要抛开作者的意图,宣称“就衡量一部文学作品成功与否来说,作者的构思或意图既不是一个适用的标准,也不是一个理想的标准”[2];“感受谬见”是指要进一步把读者对文本的感受驳斥为一种谬见,感受谬见在于将诗和诗的结果相混淆,也就是混淆了诗是什么和它所产生的效果。通过对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的批评,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切断了文学文本和作者以及读者的联系,也就使文学批评集中在对文本自身的词语、语义、句法、结构等的研究上。结构主义文论将这种以文本为中心的思想又往前推进了一步,结构主义文论更倾向于寻找文本各种因素下隐藏的深层关系。比如,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在各个民族和国家不同的神话表面之下隐含着一些相同的关系和结构,因此他主张“对每个神话分别进行分析,把故事分解成尽可能短的句子”,[3]然后通过横竖排列寻找其中的二元关系。这种结构主义神话学暗示了相同的结构关系和意义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文本组织,但反过来也可以说不同的文本组织其实都具有相同的或者固定的意义和结构关系,而不管文本的具体语境和历史如何。
罗兰・巴特为后结构主义文本观打开了大门,代表了当代西方文论在文本上的新看法。在《从作品到文本》一文中,巴特从7个方面列举了文本和作品的区别:(1)文本应不再被视为一种确定的客体;(2)文本不能理解为等级系统中的一个部分或类型的简单分割;(3)文本常常是指所指的无限延迟,文本是一种延宕;(4)文本是复数,它能够获得意义的复合;(5)作品是在一个确定的过程中把握到的,它要受外部世界(如种族、历史)、作品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对作者的认定来决定作品,文本却不需要这些关系的担保;(6)作品一般是作为阅读的消费对象,而文本要求读者主动地合作,不仅是阅读,还是写作;(7)文本的阅读是享乐和愉悦。[4]巴特的文本观打破了那种视文本为符号的固定织体的观念,与列维-斯特劳斯寻找不同文本背后相同的结构和意义不同,罗兰・巴特把文本视为“可写”的,也就是说文本在与作者脱离后就成为邀请读者参与其自身建构的存在,文本不再是具有确定意义的封闭实体,而成为开放的语言游戏的场所。在后来的《恋人絮语》中,巴特强调了“情境”在文本中的重要性,他说情境从词源上看是东跑西颠的动作,应该从体操或舞蹈的角度去把握,而不是对静止对象的凝神观照。当人们在稍纵即逝的语流中辨认过去曾经阅读过、听说过或感受过的某种东西时,种种情境便会显现出来。在这里我们看到,与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派和结构主义竭力把文本和现实情境分离不同,文本在巴特这里又开始和现实情境相结合,但是和20世纪之前的传统文论强调文本是反映情境的固定织体不同,文本在巴特那里是情境化的嬉戏,它尽力追逐情境化的戏剧场景,就像脑海中倏忽闪现的情景那样漫流四射。
我国现今的文学理论教材使用的文学文本这个概念,主要采纳的是西方传统文论和20世纪前期文论关于文本的界定,即把文本视为语言符号系统的固定织体,而文本的开放性和情境化的特征则大多被忽视了。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文学理论教程需要一个可以对之进行分析的稳定对象,罗兰・巴特提出的开放的文本观虽然诱人,但是过于强调动态性的特征而很难成为分析的对象。
现今数字文学的出现为这种开放性文本观的教学提供了条件:一方面以电子计算机、互联网、CD-ROM、U盘等为基础的硬件载体为文本分析提供了稳定的对象;另一方面,通过这些载体传达的超文本小说、互动文学、多媒体文学等新的文学类型又为教学双方体验开放性文本提供了条件。比如超文本(Hypertext),指的是运用超链接将不同文本块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迈克尔・乔伊斯1987年创作的《下午,一个故事》通常被视为第一本超文本小说,这部超文本小说由539个段落和951个链接构成,讲述的是一个男人在早晨去工作途中目睹一场车祸的故事。但是这部超文本小说并不是按照传统小说那样安排好固定情节结构等待读者去阅读,而是把小说分成了539个段落并在这些段落之间提供了951个超链接,读者可以自行选择不同的链接进行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顺序和段落的组合。这就好比把小说分成一副牌,每一次把牌打乱之后阅读,每次看到的故事也就不相同。
超链接的运用,使超文本小说的文本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文本结构的非序列性。泰德・尼尔森对“超文本”有个著名的论断,他说:“关于‘超文本’,我指的是非序列性的写作――文本相互交叉并允许读者自由选择,最好是在交互性的屏幕上进行阅读。根据一般的构想,这是一系列通过链接而联系在一起的文本块,这些链接为读者提供了不同的路径。”[5]在超文本小说中,所谓非序列性也就是说事件之间并不遵循时间的顺序,每次阅读都可能带来不同的秩序。可见超文本小说实现的是真正文本结构上的开放性,而不仅仅是传统文学的那种想象上的空白点。
二是读者阅读的参与性。任何文学活动都缺少不了读者的参与,这是在接受美学出现以后就成为几乎常识的文学原理。但正如上文提到,在接受美学那里读者的参与大多是以想象性地填补空白为特点的,并没有改变文学文本自身的结构。超文本小说除了想象性的参与,读者甚至可以改变文本自身的结构。在超文本文学中,“读者成了作者”是广为人知的观点,由于读者参与了文本自身结构的构成,使得传统文学中作者和读者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开始模糊,读者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作者的角色,他不仅阅读文本,也重组文本,改变文本。
三是作者写作的高技术化。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高科技的出现,高技术化是贯穿数字文学活动整个过程的突出特点。在数字化技术如此发达的年代,技术已经不仅仅像在传统文学中那样被视为一种写作工具了,而是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合作者。有学者提出赛博格作者(cyborg author)这个名词来描述这种人机协作的新型作者。人机结合为新型的表达和文学交流开辟了可能性,随着越来越多的作者通过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进行文学创作,文学活动中的人机协作现象将会成为今后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我们看到在这个例子中,文本不再是凝固的织体状态,而是被不断地打断又在阅读中不断地形成新的结构,文本结构的形成是要依赖于现实情境的――读者的选择。如果我们能在文学理论的教学中运用这种超文本小说的例子,那么传统的文本概念将会改观,并促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参与和共同创造。文本不再是冷冰冰的被分析的对象,而是在师生交流情境中不断被打破和不断重组的开放性文本。继续发掘数字文学在教学中的潜力和价值,是高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值得关注的重要方向。
[ 参 考 文 献 ]
[1] 茨・托多罗夫编选.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 维姆萨特,比尔兹利.意图谬见[C].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著,陆晓禾、黄锡光等译.结构人类学――巫术・宗教・艺术・神话[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关键词】高职,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属于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前者具有技术性、实用性的特点,而后者具有学术性、研究性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业第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培养科学创新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因此,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前提,将突出实践、注重实践作为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基本指导思想。为了达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大量的教育工作者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将各种不同的强调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财务管理课程日常教学过程中,比较典型的有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尽管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果,但仍然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制约了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试图对高职财务管理课程现有的比较常见的教学模式或者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简单梳理,以便对症下药,革新财务管理课程现有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二、现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教学实施力度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以讲授为主的单一“填鸭式”教学,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实施不够。这是因为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评着重于看是否有内容详尽的讲稿,是否按统一的教学大纲撰写和讲解;知识点讲解是否正确,是否传授足够的知识量,与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是否吻合,却对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缺少激励措施,等等。校内实训受到教学软硬件的制约开展力度也不够。因为财会专业的特殊性,涉及企业经营过程中比较敏感的数据,因此,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也比较少,大部分财会类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岗位与专业都不对口。总之,体制和宏观环境导致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相对比较薄弱,仍然停留在以理论讲授为主的阶段,与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极度不一致。
(二)实践教学实施方式不合理。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日常教学中一般对实践教学有课时要求。很多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引入了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实践教学方法,但实施的方式主要是在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辅以案例进行说明或者将传统内容简单地划分成若干项目,然后以项目为单位按传统教学方法授课。因此,虽然引入了实践教学的元素,其实质上仍然属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较于会计类课程来讲,大部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校内实训要薄弱一些。且实施的主要形式是罗列一些案例题(可能是以项目或者任务为单位设置案例)让学生进行解答,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力度不够。由于教师引导不够,导致学生在进行实训的时候始终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案例涉及哪些知识点、有没有遗漏,而不是去关注要解决碰到的实际问题,我所学的哪一理论能给我帮助、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实践教学内容选取不贴切。对于案例教学来讲,高质量的案例是保证案例教学质量的基础。但从目前财务管理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案例来看,要么是直接从国外教材中引用,教师进行若干加工后让学生讨论。要么是使用很多年以前企业发生的案例。前者存在的致命问题是案例背景与中国实际情况相差甚远,难以解决中国企业实际问题,后者的缺陷在于案例的经验教训的现实有用性非常有限。虽然在报纸杂志上会出现一些有关的案例,但通常只是涉及一点点财务问题,大多是管理方面的问题,教学效果不好。如果教师自己编写案例,则需要教师深入企业调研,期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又和教师时间、精力有限相矛盾。总之,由于案例获取渠道的局限性,使得财务管理案例教学面临尴尬。
尽管高职高专类财务管理教材基本都采用分项目或者任务来编写,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部分教材仍然是传统内容,只是将不同的章节依次换成成相应的项目或者任务而已,基本没有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构。而要确保项目教学或者任务教学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项目或者任务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是必要条件之一。因此,项目教学法或者任务教学法项目或者任务设置的不合理也是目前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四)实践教学理念不科学
教学理念决定选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可能会决定教学效果。而目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日常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实用性、可操作性、与工作岗位的衔接而忽视了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基本思维的训练。过于追求形而下而忽视了形而上。因此,导致案例教学或者情景教学过程中往往就事论事,而没有上升到对事实背后蕴含的基本理论与思想的演绎与归纳。
而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比较强的课程,兼有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财务管理是在西方较完善的经济和法制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其自身的结构还不是特别完整,会随着宏微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因此,相对于会计来讲,财务管理理论的应用性稍微要差一些。没有一套固定的指标体系或者模型适用于所有企业,也就是说每一个企业在具体运用财务管理理论的时候都会根据自身情况做一些调整或修改。所以,如果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其实用性是欠妥当的。
三、结束语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要服务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各行业第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因此,高职财务管理现有教学模式特别注重实践教学。但是,目前高职财务管理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存在实践教学实施力度不够、方式不合理、内容不贴切和理念不科学这四个主要问题。只有解决好这四个主要问题,才能提高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效果,达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静亨.关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思考[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2]张春颖,姬霖.在明确培养目标下的教学方法选择[J].长春大学学报,2009,4.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闽南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111-02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因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位高校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实践教学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和吸引力的有效方式。本文就闽南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开发问题进行探讨。
一、闽南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资源
闽南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兼容闽越土著文化和海洋文化形成的,多元的、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它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尽管其中尚存不足之处,但蕴含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多得的丰富资源。具体如下:
1.开拓精神。敢于吃螃蟹,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是闽南文化中最有价值的精神之一。古有宋元时期,闽南人大规模出洋贸易;明清海禁时期,闽南人敢于冒禁下海。今有20世纪80年代初期闽南人率先与我国台湾商人进行海上贸易。即使在“”时期,全国各地正在大割“资本主义尾巴”,而闽南的晋江人却敢于冒险犯禁,开设“地下工厂”做生意。如今,闽南商人勇于竞争的精神促使他们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形成一系列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仅以鞋业为例,晋江每年生产的运动鞋数量超过50亿双,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运动鞋生产基地。闽南人以其面海的自然优势,甘冒风涛之险,置生死于度外,向海洋发展,锤炼出勇于竞争、敢于冒险的开拓精神。
2.拼搏精神“爱拼敢赢”是闽南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闽南民间自古就有“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的说法,特别是闽南商人更是崇尚“宁做鸡头,不当凤尾”的思想。而要做“鸡头”就不能随大流,必须独辟蹊径,拼搏进取。因而,“咬定青山不放松”就成了闽南人拼搏进取精神的现实写照;“办企业就要当老板”就成了闽南人的价值取向。自古到今,闽南人怀着“爱拼才会赢”的坚定信念,把封闭的边海变为开放的窗口,把闽南文化中最值得弘扬的的拼搏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省外投资创业的福建人超过250万人,其中,仅闽南的泉州一地就达70多万人。
3.开放精神。闽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一直与漫长的移民历史和海外交流史结合在一起。闽南移民可以分为比较集中的两个阶段,一是自西晋开始,久经战乱的中原人“衣冠南渡”大举南迁;二是自明朝以后数百年间,闽南人“过番”南下东南亚。长年闯荡异域,艰难谋生和见多识广,塑造了闽南人胸襟广阔、自强不息的豪放性格。同时,闽南背靠大陆,面向大洋,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各国、各民族、各宗教文化在这一地区和谐共处。在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下形成了以中原华夏文明为主体,以儒学为核心而带有浓厚海洋性和地域特征的文化系统,塑造了闽南文化兼容、开放的精神。
4.务实理念。闽南地区地瘠民稠,生存空间狭小,再加移民环境,致使闽南人更加崇尚务实的创业理念。这也就是明清以来相当部分闽南人冒险漂洋过海到东南亚,以谋取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原因所在。精明务实的创业精神,培育了闽南人无所畏惧的性格,历史上闽南人就以敢作敢为而著称,缔造了许多奇迹,以致巨贾辈出。若以世界华人富豪榜所列资产1亿美元以上者统计,闽南籍和来自闽南文化圈范围者(台湾、广东潮汕地区)约占2/3。改革开放以来,闽南人精明务实的创业精神再次得到充分激发,并取得巨大的成就。仅以泉州为例,改革开放之前,泉州地区是福建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泉州现在已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0年居福建省首位,约占全省1/4。2010年,泉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564.76亿元,人均GDP已达6000美元。同时2009―2010年泉州人均收入在全国城市人均收入排名第24位,达12699元。
5.“祖根”意识。闽南文化崇源重本、格守传统。不管是西晋开始的中原人大举南迁,还是明清时期闽南人远渡重洋南下东南亚,闽南先民闯荡异域,艰难谋生,思乡念土,塑造出强烈的“祖根”意识。在共同的血缘、心理、文化和精神的基础上,能把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广义的闽南人凝聚在一起,养成强烈的群体意识,这种强烈的“祖根”意识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维系闽台区域关系的“粘合剂”,是闽南文化向心力的大众心理基础,对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基本形态
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闽南文化是指闽南地区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反映出来的共同心理和文化特性的结合体,包括一定的行为规范、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念、理想目标、地域心态等。它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宝贵资源。这一资源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类:
1.物质文化资源。所谓物质文化资源,是指闽南文化形象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闽南地区的自然景观、人工环境和生产、生活用品中的文化因素等。例如,闽南大地分布着众多的文物古迹,这些文物古迹即使是处于宏大历史背景之中,也与闽南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当地的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地方意义,它们是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实践教学课程的重要资源。又如,闽南大地拥有大量富涵地域特色的自然生态、文化生态资源,各风景区还伴有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或名人轶事趣闻,这些都是开展爱国爱乡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再如,闽南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积累非常深厚的地区,各种博物馆星罗棋布,而博物馆正是学校教育难得的宝贵资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稳定基地。还有,闽南村落建筑是中原士民进人闽南后逐渐形成的,具有特定基质的社区基层组织基本形态,具有血缘性、聚居性、稳定性的特点,并代代相传至今,是“祖根”理念的物质载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场所。
2.传统风俗文化资源。所谓传统风俗文化资源,是指闽南民众的生活习惯,如婚葬嫁娶、节日庆典、饮食起居、社交往来等地方传统。这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且以某种方式固定下来的生活经验的凝结。例如,闽南人具有聚族而居的传统风俗。闽南人90%以上是北方移民,他们既受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之苦,又受国内统治者和外国侵略者的双重侵害。当他们到达新垦地之后便自然而然地采取了聚族或聚乡而居的形式,以应付新的环境,稳固自己已经占有的生存空间,拓展本家族、乡族的社会势力。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一风俗促进了早期闽南文明的开发和进步。到明清时期,闽南人远渡重洋到东南亚谋生,身在异国他乡,他们又聚族而居,扎下根来,并将在海外的赢利回报故乡的同时,为故乡带来了南洋文化。所以,闽南人历来爱国爱乡,涌现出许多动人典范,这些都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3.精神文化资源。所谓精神文化资源,是指闽南地区民众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和道德标准,它是闽南人的精神支柱和活力源泉。其表现形式为民众价值观经过提炼高度概括出来的口号、歌曲、象征性符号等。例如,从某种意义上讲,《爱拼才会赢》这首家喻户晓的闽南歌曲,正是闽南人“爱拼敢赢”文化精神的写照。纵观历史,闽南先民正是在这种精神支撑下,开疆拓土,远渡重洋;横看当今,闽南人正是在这精神鼓舞下,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开创闽南经济发展的新纪元。
4.活动文化资源。所谓活动文化资源。是指闽南民众在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具体工作、生活、文娱、学习等行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它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娱乐方式、生产方式和锻炼方式。闽南活动文化方式种类繁多,其中很多不仅具有娱乐价值和生产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以泉州为例,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享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著名侨乡”、“木偶之乡”、“南音之都”、“多元文化宝库”之美誉。不仅富有星罗棋布的静态文化,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动态文化,二者完美地形成了泉州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海丝”文化、华侨文化、泉台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方言文化,以及茶文化、石文化、瓷文化等诸多元素。这些都是我们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丰厚素材。
三、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开发的行为模式
1.完善闽南文化资源开发的系统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是以不同的形态分散于社会各个角落,具有多重属性,正常情况下,它们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因此,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做到:
首先,闽南地方政府应制定当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资源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资源的需求分析为基础,对闽南文化资源开发力量进行整体部署。在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等在该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扩大社会各界特别是闽南文化资源所有者和管理者的教育参与力量,激励更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协同该课程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
其次,高校必须面向社会宣传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取得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广泛支持与合作。通过宣传和沟通,使闽南文化资源所有者和管理部门与学校形成共识,达成协议,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明确各自的职责,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正常开展奠定基础。
再次,高校必须充分挖掘开发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地域特色人才。所谓地域特色人才,是指闽南地区那些在知识、技能、社会资源、人脉等方面有教育影响力的人士。其构成主要有:党政机关相关人士、闽南文化专家、企业界人士、离退休干部和学生家长。他们身上聚集着各种不同的资源和潜力,是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开发不可或缺的人力因素。
第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提升自身闽南文化素质。由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开发最终是要落到课程执教者身上,所以,教师的闽南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质量。针对高校教师来自全国各地,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自非闽南地区,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其闽南文化积淀先天不足,这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开发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通过各种手段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闽南文化素质势在必行。
2.探索闽南文化资源开发的新模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创新思维,努力探索一条充分发挥大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最大限度实现闽南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新路子。具体模式如下:
第一,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所谓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就是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观诸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华侨博物馆、郑成功陵园、施琅纪念馆、李贽纪念馆等闽南文化保护区的各种物质文化资源,让学生去亲身感知和体验闽南文化精神,以获得思想道德升华的模式。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深受学生欢迎,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探索式实践教学模式。所谓探索式实践教学模式,也就是引进来的教学模式。一是邀请闽南文化专家到校为学生作有关闽南文化的专题报告。二是将闽南物质文化资源、传统风俗文化资源、活动文化资源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探索所蕴涵的闽南精神文化。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闽南文化所含思想政治教学资源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培养学生学术探索能力,挖掘闽南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三,创作式实践教学模式。所谓创作式实践教学模式,特指引导音乐、美术、建筑、创意等相关专业学生,对闽南物质文化、传统风俗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进行传承、创作和创意的模式。在创作过程中使学生深刻理解、领悟闽南文化精神的内涵,实现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种实践教学模式深受相关专业学生的欢迎,对学生的影响也具更直接的效果。但这模式通常只适用于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学业基础的大学生,而且还应得到专业教师的支持。
第四,娱乐式实践教学模式。所谓娱乐式实践教学模式,指结合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欣赏闽南传统风俗文化和活动文化,从中提升对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感悟,以达到寓教于乐目的的模式。如,引导学生观看高甲戏、梨园戏等。又如,利用节日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课本剧演出和南音欣赏会等,这种实践模式的优点在于受众面广、参与性好、感染力强。但必须得到宣传、艺术、演出等部门的协助和支持,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文为2010年福建省教育厅思政课教学研究专项课题《挖掘闽南文化宝贵资源,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和吸引力的研究》[JAI0393S]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黄国波.闽南文化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5)
2.庄国土.闽南人文精神特点初探.东南学术,1999(6)
3.李燕.试论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2)
4.李康平.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的价值与路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
5.吴太胜.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模式探索. 继续教育研究,2008(2)
关键词:交通稳静化;交通安全;交通规划;交通事故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1.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私家车日益增多,交通问题逐渐被带入以服务为主的城市支路中。道路拥堵、交通事故等问题逐渐困扰着人们最后一公里行程。
城市支路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管理混乱,路边停车情况严重。居民区内的停车设施不足时,停车问题延伸到城市道路上。而居民区内停车管理不善时,同样会出现许多居民的私家车停放在小区门前的城市道路上。道路上非机动车道被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只有在机动车道上贴着停放的车辆骑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2)规划设计不合理,存在通过通。城市道路路网中部的部分支路存在着部分通过通。这些抄近道的机动车往往延续着之前在干路上的高速,快速通过,对进出小区的交通存在干扰,对交通安全也产生不利影响。
2.交通稳静化理念
在小汽车激增和慢行出行需求仍然旺盛的态势下,如何创造一个“人车和谐共存”的环境,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并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国外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交通稳静化”理念。
交通稳静化是一系列道路工程设计方法的总称,其目的是约束道路交通速度和调控交通流量,以降低机动车使用带来的安全隐患。1997年,ITE对交通稳静化给出了统一的定义:通过系统的硬件设施(如物理措施)及软件设施(如政策、立法、技术标准等)降低机动车对居民生活质量及环境的负效应,改善鲁莽驾驶为人性化驾驶,改变行人及非机动车环境,以期达到交通安全、可居住性和可行走性的目的。
3.交通稳静化措施的类别
交通稳静化措施见下表:
交通稳静化措施
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
速度控制措施 交通量控制措施 组合控制措施
路段控制措施 交叉口控制措施
(1)减速路拱 (a)凸起交叉口 ①全封闭措施 (1)+(6) 教育和宣传
(2)凸起人行横道 (b)交叉口瓶颈化 ②半封闭措施 (a)+(b) 推动相关法律条文的建立
(3)纹理路面 (c)交叉口环形道 ③对角分流岛 …… 加强执法及管理力度
(4)曲折行车道 …… ④中央隔离带 ……
(5)路面窄化 ……
(6)中心岛窄化
……
相应应用实例在相关文献已经做了较多介绍,本文不再赘述。
4.交通稳静化工程措施的讨论与反思
(1)速度控制措施简论
道路以道路平面、道路纵断面、道路横断面作为设计要素,三个要素构成了一条道路的带状几何形式。再辅以路面结构,则完成了道路实体的设计。既然顺畅的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成就了机动车行驶的高速与舒适,那么经过精巧设计的平纵横也必能将车速限制在一个我们想要控制的区间,上述许多措施可以看成是从平、纵、横、路面结构四个角度进行的思考和创造,从而对小区路进行稳静化设计。从这几个角度,必然还有更多的稳静化措施形式等待我们去创新。
(2)交通量控制措施(封闭措施等)在我国应用局限
我国人口密集,城市住宅区开发强度高,而住宅区内主通道往往仅为一条主路,再辅以各条道路通达单栋住宅楼门前,住宅区道路资源十分有限,建筑总图设计过程中也并不会优先考虑提供更多的用地资源给区内道路。所以住宅区内交通需求为刚性,全封闭或半封闭部分道路将导致部分住户不可达,现阶段居住区内采取交通量控制措施恐有难度。
而我国高校多数占地面积大,校园道路资源丰富,采用封闭部分道路的方法控制交通流量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
规划不合理的城市支路上可以使用交通量控制措施来拒绝过境交通的驶入,但须同交警部门协商。
(3)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我们所设计的措施是否会增加行车事故的发生(比如窄化道路后是否更易造成车辆与道路碰撞);
我们所设计的措施稳定性如何,驾驶员经过一段时间适应该项措施后是否仍会按我们的设想来行车?是否采取了类似欺骗的措施,在驾驶员识别我们的诡计后不再发挥作用(比如平坦的路面上漆划的三棱台形状的“立体物体”在不久后便失去了效果);
我们所设计的措施是否会对驾驶员的驾驶造成心理慌乱?是否有足够多的预告信息和足够长的预告时间来避免这种恐慌?
道路标线磨损后是否仍能让驾驶员清晰辨认稳静化措施而减速?如果不能,那么是否有别的办法可以选择?
各种天气情况下(尤其在地面有雪覆盖时)稳静化措施是否都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是否需要竖立标志杆件作为指示?
一旦采用稳静化措施的地方产生了交通事故,稳静化措施是否对救援和正常通行产生了更不利的影响?(比如车辆堵塞道路窄化后的道路)
特殊车辆(如消防车、救护车、垃圾清运车等)在采取稳静化措施后的道路上是否依然能顺畅通行?
稳静化措施对慢行交通产生了什么影响?
……
经过这些思考,稳静化的应用效果会更加明显,交通更加和谐。
5. 交通稳静化在城市支路的应用举例
交通稳静化提出时间不长,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理念。国内的对交通稳静化的理解和认同与欧美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但相关研究正在逐渐展开。目前国内小区道路上普遍采用减速带这种减速设施,虽然未必经过交通稳静化设计而实施,但是却在某种程度上与其理念相通。以笔者所在的杭州市为例,交通稳静化的理念已在市政建设中得到体现,以下以学林街为例做简单介绍。
(1)区域概况
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内汇聚了许多高等院校,这些高校占地面积大,一般都会有城市道路横穿校区,而将其一分为二。学林街就是这样一条城市道路。
学林街道路等级是城市支路,由东向西依次穿过了杭州师范大学、杭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中国计量学院、浙江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学林街在设计之时考虑到校园内部交通被分隔,将会产生大量的人流穿过学林街而往返于南北两个校区,因此采取了“纹理路面”这种交通稳静化措施。
(2)纹理路面优缺点
纹理路面一般用压印图案或者交替使用不同铺路材料来创造不平的道路表面。这种路面往往用在整个交叉口或者人行横道,甚至有时用于社区的全部道路。适用于行人活动频繁,且对噪音不关心的主要街道区域。其优点是能在一个较长范围内降低车速;如果设计得当,视觉美观度较好;可以同时净化2 条相交道路。缺点是造价较高;如果用在人行横道中,可能造成轮椅使用者和视力有障碍的行人过街困难。
(3)理论与实际结合
学林街正常路段为沥青路面,而在分隔校区的路段,则采用斧凿面的花岗岩路面,增加道路粗糙程度以降低车速,同时产生的行车噪音也可以提醒行人注意车辆。另外,由于道路区域内几乎为高校,学生众多,青年学生在过马路时学生比较大意,因此控制学林街上的车速以保证师生安全十分必要。学林街在人行横道前采用斧凿面花岗岩铺装,通过工程措施降低行车速度。
通过纹理路面这种稳静化措施,很好地降低了机动车车速,为师生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
(4)现场影像
学林街穿过杭州师范大学的纹理路面
纹理路面(斧凿面花岗岩铺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