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石化职称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 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是我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之一,而城镇化则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在城镇化进程中,具有传统特征的农村政治文化也必将随着农村社会的现代转型而实现转型。这种转型,意味着农村“依附型”政治文化将逐渐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现代的、民主的、参与型的政治文化。
一、我国农村政治文化的传统性分析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本质上属于农耕文化,它萌芽于夏商周时期,定型于秦汉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历史的全过程,甚至在今天依然发挥着它的影响力,特别是在象征着传统农业社会的农村地区,这种政治文化依然根深蒂固。
(一)王权主义
在中国传统社会,王权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它控制和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王权的至高无上性和不受制约的性质,使得社会严格按照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度进行排序,社会资源的分配也是按照等级地位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来进行的。在传统农业社会,地位卑微的农民在社会资源分配中自然处于最不利的处境,他们不得不接受来自于上层阶级的统治和剥削,同时也不自觉地形成了对政治权力的崇拜意识和依附观念。在传统政治结构下,这种权力崇拜和权力依附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的利益,从而成为千百年以来根植于中国农民内心深处的坚固的政治意识。近现代以来,中国先后进行了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政治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权利状况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中国正在朝着民主法治社会的目标迈进。但是,由于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权力崇拜和权力依附思想依然在我国农村社会普遍存在,影响和制约了农村民主政治文化的成长。
(二)宗法观念
宗法观念起源于家长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家长为核心的家庭管理模式,同样适用于家族、乡里、郡县以至于国家。在这种模式中,权力高度集中于一人身上,并且通过血缘或其它古老的形式得以传承,而其他人必须接受和认同家长的权威。家长制的这种等级意识和人治传统,就造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观念。宗法观念以儒家经典为依据,主张三纲五常,主张用传统的伦理道德来统治整个社会,实现社会的和谐。长幼有序、贵贱有等,尊卑有别的思想,实际上绘制了一幅礼治的经纬图。宗法观念在以家族为基本构成单位的传统社会是有重要意义的,它是统治阶级进行社会治理的有效工具,对维护整个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在今天的农村社会,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和发扬,对维护社会风气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而言,也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是,家族式集权管理的模式却是不适应当前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发展要求的,因为它忽视甚至抹杀了农民个体的权利和自主意识;同时过分强调血缘关系也会导致农村政治生活中徇私舞弊和裙带腐败的产生,甚至会造就一些横行乡里的“村霸”行为。这些现象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农村民主政治的成长,还直接危害了农村社会的团结和稳定。因此,对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宗法观念”,必须秉持“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平均主义
在生产力低下的中国传统社会,平均主义是贫苦百姓最美好的政治理想,也是统治者巩固其王权的政治策略。所谓“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统治者对社会期望的基本认识。因此,无论从百姓角度看,还是从统治者角度看,平均主义都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突出表现。这反映了人对于社会公平和公正的最基本期望。然而,对平均主义过分追求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锅饭”现象和对个人利益的否定,这在今天注重生产效率的时代背景下是行不通的,也不符合保护公民个人权利的基本政治原则。因此,必须将“平均主义”的政治文化逐渐塑造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
二、城镇化进程对农村政治文化的影响
(一)城镇化对农村政治文化的积极影响
农村地区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最坚固的阵地,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仅要求建立民主的制度,而且要求逐渐消除传统政治文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塑造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特征的政治文化。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市,接受了现代城市文化的熏陶,其根深蒂固的传统政治观念逐渐发生转变,政治认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政治行为也显得更加理性。这些劳动力在返乡之后,会对农村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发挥一定促进作用,加之农村自身现代化水平也有了一定提升,因此,现代政治观念引入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共同促成了当前我国农村政治文化正在逐步实现现代转型。概括来说,城镇化进程主要在以下方面对农村政治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增进了农村公民的权利意识。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王权主义”思想留给中国农民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根深蒂固的权力崇拜和权力依附意识,即在无条件服从权力的同时忽视了自己的利益诉求,并形成了对个人权力的盲目崇拜。这种观念不仅不利于公民权利的维护,而且会助长农村政治生活中的不正之风。在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在参与城市生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诸如拖欠工资等许多侵害自身权益的行为,在他们团结起来维护切身利益的过程中,实际上正是其公民权利意识不断成长的过程。而公民权利意识的成长,是现代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之一。
2.培养了农村公民的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建设法制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我国农民由于受传统人治思想的影响,加之长期以来农村法制教育水平低下等原因,造成了农民的法治观念淡薄,缺乏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和经济往来加速,观念和思想的交流融合也进一步加深。已经在城市地区成长起来的法治观念也逐渐影响到了农村公民的思想意识,促使他们逐渐树立起了尊重法律和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观念,也使得农民的政治参与行为变得更加理性和克制,这对于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风气的维护是非常有利的。
3.激发了农村公民的创新精神和注重效率的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而不再是传统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农村公民在城镇化进程中深度参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培养和锻炼了他们开拓进取、坚忍不拔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同时也获得了在社会生活中注重效率的基本认识。这一观念的形成,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快节奏,也更加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政治生活,并在政治生活中认同他人的才能。
(二)城镇化进程对农村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
城镇化进程为农村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带来了契机,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首先,城镇化造成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至城市地区,给农村地区的政治文化建设带来了主体缺失的根本性影响。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大量涌现,使农村地区丧失了政治文化建设的最活跃的生力军,同时也造成了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其次,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城乡交流的日益频繁,城市中流行于一小部分人的腐朽堕落的思想也随之影响到了部分农村人口,特别是在城市打工的年轻人,从而对农村政治文化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些消极影响都是今后应当着重注意预防和消除的,但总体来说,城镇化给农村政治文化带来的更多是积极和正面的影响,我们应当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三、农村政治文化现代转型的路径思考
我国农村政治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目标,是将传统的依附型政治文化转变为现代的、民主的、参与型的政治文化。在城镇化进城中,要实现这一转型,必须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路径:
(一)完善农村政治参与机制,营造民主政治氛围
村民自治制度是我国农村政治参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平台,长期以来承担着农村社会自我管理的功能。但由于在许多农村地区,政治参与的制度和实践经常脱节,导致村民自治制度并未能普遍促成农村公民民主习惯的养成。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的制度建设,更重要的是,真正将村民自治制度下的政治参与落到实处,形成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管理的民主政治氛围,从而促进现代民主政治文化的形成。
(二)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农村公民的政治认知水平
从现实情况来看,学校教育是当前我国农村政治社会化的主要渠道,也是提高农村公民政治认知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而政治认知水平的提高,是现代公民文化形成的基础。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公民的政治法律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人员和资金投入,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农村教育现代化,为农村社会的现代转型打造良好的基础。
(三)对传统政治文化进行合理“扬弃”,使其融入现代政治文明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虽然整体上是一种“依附型”政治文化,与现代民主政治原则不相符,但在某些具体内容上仍然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如对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的重视等。因此,在农村政治文化建设中,应当注重现代政治文化与传统政治文化的适当结合,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主法治的农村政治文化。
(四)通过城乡一体化建设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社会的整体转型创造条件
关键词:城市精神;品牌文化;精神契合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2-0000-02
一、城市精神在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中植入的可行性
关于城市精神,学界和业界有着许多不同的理解。韩非(2006)认为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按照文化的三层次说,认为文化包含最表层的物质文化、中间层的行为制度文化、核心价值观层的精神文化(马华维,2001)。霍夫斯泰德(2010)在《文化与组织》中关于文化的解剖,认为文化包含符号、英雄和仪式的实践活动层和体现精神文化的价值观层[1]。
基于文化层次说,笔者认为城市精神是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形态格局和市民的价值观念、思想情操、道德素养、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等等的集中体现,是城市文化中的精神层。它是在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平衡下,定位于城市的现实发展,引领城市未来,突出城市魅力,强化市民精神,从城市文化中提炼出来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城市文化精髓。
因此,城市精神的形成是提炼、萃取了优秀的城市文化、最能反映城市格局的文化、市民的积极价值观念、优秀的思想情操、良好的道德素养、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和谐的社会风尚等而逐渐修正并将其固定化的过程。并藉以弥补城市视觉污染、城市风格缺失、城市文化自觉精神缺失等城市发展面临的精神文化缺失的问题[3]。其提炼、萃取的过程即是将城市符号、城市英雄和城市仪式等城市外在文化内化为城市内在价值观的过程。
因为城市符号、英雄和仪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城市精神内化的过程中,要在繁芜的形物城市中一一对比、痛苦地筛选并保留少数典型的最能够代表城市文化的符号、英雄和仪式。并且选择适当的渠道将城市精神传递给城市的市民,让城市精神渗透到市民的文化性格中。城市电视台作为城市的喉舌和城市文化宣传的前沿阵地,长期浸于城市文化中,是城市精神传递的最佳媒体选择。
城市电视台通过其擅长的视听语言手段,把城市精神转化为形象的视听语言,传播城市历史、人文、艺术、文学等大量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信息,承载着城市文化的记录,沉淀了城市群体的共同记忆。
同时,因为电视台的生产性质,只能在城市范围内传播,为了实现品牌忠诚度的目的,贯彻李长春同志的“三贴近”方略,以“本土化”作为城市电视台电视节目生产的宗旨,决定了城市电视台是本土文化最具活力的创造者,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承担着城市文化创造的主力军。其生产和传播与城市文化的发展同呼吸、共脉搏,具有与城市文化天然的联系。在城市电视台的运营中不仅传播城市文化,还通过一些有影响的电视节目创造一些城市文化[3]。
以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州塔、天津广播电视塔、中央广播电视塔、河南广播电视塔、海峡明珠电视塔、四川广播电视塔、龙塔、宿迁电视塔、江苏电视塔、龟山电视塔为代表的一批电视台的建筑物不仅是电视台的一栋建筑,同时还成为了该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基于种种原因,城市精神的提炼和萃取必将融入电视化的过程。
反之,城市电视台作为城市文化前沿阵地和文化创造的主力军,其品牌文化的形成在内化城市电视台本企业的形物文化和制度文化外,还会萃取城市文化、城市形态格局、市民的价值观念、思想情操、道德素养、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等城市典型符号,形成城市电视台的品牌文化。
二、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中城市精神植入的必要性
比较城市精神和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的内化过程发现,城市精神萃取是由外而内的过程,是将能够代表城市文化的形物抽象成内在化的符号标志,再将这些共同的符号标志内化为价值观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的内化过程相同。相同的萃取过程决定了城市精神和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都代表了各自的精华价值观,都表达了各自最深层的精神文化。
在相同的萃取过程中,供城市精神萃取的文化原材料是包含形物城市电视台在内的典型的城市符号、仪式和英雄。同时电视台品牌文化提炼的文化原材料是包含城市形物在内的城市电视台的符号、仪式和英雄。提炼原料的相似性,决定了在同一座提炼工厂加工出来的成品(即城市精神和城市电视台)必然具有的精神契合性。
城市电视台是了解城市精神的窗口,是宣传城市精神的前沿阵地,是孵化城市精神的摇篮。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理论的城市电视台有责任、有义务为弘扬城市精神而贡献。主观的弘扬愿望决定了城市电视台在塑造其品牌时,将自觉地与城市精神投契。
城市精神是城市主流价值观的体现,反映了城市居民的文化意愿。城市居民的这种文化意愿也必将反映在城市居民的电视消费意愿上。他们将追寻那些反映城市主流价值观的节目。城市电视台在强化品牌忠诚度,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时,必将用居民需要的能代表城市主流价值观的城市精神作为生产的要素,这就决定了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与城市精神的精神契合。
三、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中城市精神植入的路径
城市电视台在面临同业的卫视频道和可替代的广播、互联网、移动网、纸质媒体等竞争过程中,致胜的法宝是品牌,正像杨先情(2014)在《地市报业传媒实施品牌化战略的路径选择――以广西钦州报业传媒为例》中所论述的“媒介市场竞争已逐渐成为品牌的较量。”而在城市电视台的品牌文化中城市精神的植入又势在必行。
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形成中的城市精神植入坚持以城市精神为中心,以城市物质制度为支撑点,以城市物质为切入点,以“人才兴台”为立足点,或是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的合理路径。
(一)以城市精神为中心
城市精神是城市制度和城市物质的核心载体,是提炼、萃取过的城市共有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集合,包括文化精神、文化道德、价值观念、文化理想、行为准则等。
城市电视台在品牌文化中植入城市精神就要以城市精神为中心,充分解读城市精神,发掘城市精神的内涵,发现城市精神的电视化语言。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调整城市电视台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使之与城市精神相一致,并将之作为电视台要达到或实现的最高目标和理想,使之渗透到全体或多数员工使之成为电视台员工一致的行为宗旨,产生与城市精神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
(二)以城市制度为支撑点
城市制度是城市居民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城市制度是城市物质得以实施的基础,也是城市精神有效提炼、萃取的保证。城市制度在城市精神的提炼、萃取过程中体现出重实际、全覆盖、有效力、可实施、易操作等特点。
正是因为城市制度对城市精神的支撑性,要求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植入城市精神的过程中也要将城市制度作为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的支撑。在城市制度的框架内重实际、全覆盖、有效力、可实施、易操作地把城市制度融入到城市电视台自有的制度文化中。使得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制度与城市制度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三)以城市物质为切入点
城市物质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城市居民所创造出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是城市精神外在最直观的反映,是认识城市精神的基础。电视的表现形式包括音频和视频,其中音频和视频的资源都是文化的物质表现。城市电视台唯有善用各种物质的城市元素才能有效表现城市精神,构筑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体系。
(四)以“人才兴台”为立足点
首先,人才是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创新的源泉。在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形态日渐多元化、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依存的条件下,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必须牢牢把握市场脉搏,不断进行技术手段、经营管理和体制机制的创新,才能取得可持续的发展[4]。其次,人才是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第一生产力。在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中,技术手段的革新带来的不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还将对城市电视台的经营管理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城市电视台的人才对时代的深刻感悟和创新精神,从而生产出不朽的作品是真正支撑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的原动力。另外载体创新是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创新的手段,经营创新是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创新的关键。所有城市电视台生产力的进步都源自于人才。再次,人才是城市电视台品牌核心竞争力的缔造者。城市电视台品牌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内在机制、作品内容[5]。即通过完善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内在机制、提供更优秀的作品内容、创立忠诚的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培养优秀的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才能使城市电视台品牌具有独特的竞争力,才能在城市电视台品牌市场求得长足发展。可以说,城市电视台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缔造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人的参与,更需要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人才的探索和经营。总之,人才是城市电视台品牌核心竞争力的缔造者。最后,人才是城市电视台品牌市场化的保证。要改变中国城市电视台品牌的现状,只有了解市场的需要,才能组织好城市电视台品牌产品的生产;精通城市电视台品牌产品运作的过程才能使城市电视台品牌生产有利可图,符合产业发展的态势。人才是了解市场、精通运作的主体,是城市电视台品牌市场化的保证。
参考文献:
[1]GeertHofstede.Culture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2010.
[2]奚洁人.世界城市精神文化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3]汪永辉.城市电视台是传播城市文化的主力军[J].视听界,2011(2).
一、农村城镇化的基本概念
城镇化是指一个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步入现代工业国所必然出现的城镇发展过程,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其主要内涵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镇是城镇化的载体,城镇的数量和规模决定着城镇人口的容量,也就决定了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兴起,是在中国特定的城乡分割制度限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特殊国情条件下推动的。一方面,现有的大、中、小城市在户籍、就业、土地、社会保障等方面阻碍着农村人口的进城;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着对城镇化迫切要求,这样,农村地域内的广大小城镇就成为了农村人口实现城镇化的主要选择。农村城镇化是中国农民创造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特点的城镇化进程。
二、农村城镇化的基本特点 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重大意义
目前在我国城镇的8000万流动人口中70--80%的是进城打工的农民,这些进城打工农民基本上是从事第二产业,只要当地条件成熟,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会回到本地从事非农生产。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城镇化提供了产业基础和资本积累。改革20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所提供的农业剩余,为农村城镇化创造了前提。小城镇建设已具备了现实基础。根据国家体改委等11个国务院有关部委对全国18个省市1035个建制镇(包括县城关镇)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平均每个小城镇(建成区)经营总收入达6.5亿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亿多元,固定资产净值2亿多元。农村城镇化是我国整体城镇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我国城镇化整体水平,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根据国际城镇化发展惯例,当城镇化率达到30%以后,城镇化将进入加速发展的时期。我国1999年的城镇化率已达到30.9%(2000年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由于调整了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6%)。因此,进入21世纪后,我国就应步入了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时期。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实施城镇化战略,并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三、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小城镇土地配置现状,于2001年上半年,对全国部分综合改革试点镇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分三部分进行,一是结合国务院体改办对小城镇发展考核内容进行实地调研,在陕西省的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中,分别抽取四个小城镇进行分析,主要是研究2000年至2003年的城镇用地规模扩大和人口增加的关系,从中分析人均用地的变化趋势。二是对2000年小城镇用地结构进行了信函调查,对30个小城镇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调查表格15份。三是对邻近山西、河南近几年小城镇发展较快的小城镇土地利用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走访小城镇当地政府,市、县、镇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和小城镇居民,采取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对小城镇用地管理现状、居民权属概念、土地隐性市场等内容进行了调查。回收了46户小城镇居民的有效问卷,问卷调查设计。
调查结果表明,单一的征用土地配置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地方政府“以地生财”的积极性,而忽视了对存量土地的管理,导致了诸多小城镇用地不合理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地粗放,土地利用效率低;(2)大量耕地被占;(3)重平面扩张,轻内部挖潜;(4)用地结构不合理,建筑布局凌乱。
四、建设多元化的小城镇土地市场
一、概念
所谓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关于地质灾害概念的界定,在学术界和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同观点。归纳起来,学术界的几种通行说法主要有:1、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的一种变异现象;2、地质灾害是指直接或间接恶化环境、降低环境质量,危害人类和生物圈发展的地质事件,如地震、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3、地质灾害是指那些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和潜在威胁的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现象);4、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5、地质灾害是因地质活动引起对人类生活、生产及环境的破坏或者损失的现象。
二、在规划中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防治地质灾害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依据。科学规划对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和审批应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制度、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程序和审批权限、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原则、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内容、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地位及与其他规划的衔接等。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
(二)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目标;
(三)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
(四)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等。
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只能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这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质灾害现状提出的在规划期内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准则。由于我国灾害种类多、活动频繁、危害严重,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同时,防治工作必须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发挥综合治理效益;坚持依法保护地质环境和治理地质灾害,依靠科技进步,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使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化,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科学化;加强监测预报和科普教育工作,提高全民减灾、防灾水平,建立群专结合的防灾体系等内容。
地质灾害的防治目标,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达到的目标。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应当分阶段实施。总的要求是提高预报成功率,避免经济损失,减少人员伤亡,促进地质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主要包括: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调查和科研项目。二是搬迁避让工程。三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根据灾害的规模和威胁的对象,对危害公共安全、自然因素引发的灾害要由财政出资,对人为活动引发的灾害也要进行经济技术论证,分清责任,实施治理工程;四是监测预警工程。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要要实施监测预警工程,包括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警预报。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是指为实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预期目标而实施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工作、加强科普教育宣传工作、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坚持群专结合及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等。
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重点,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应该把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列入规划,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我国是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和避免这个问题,首先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以及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工程项目规划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治要求,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好城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过程中,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城市规划区内地质情况尚不清晰的,必须加强和补充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建设用地条件;凡没有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在总结近几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了处理好城市总体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关系,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摘要:园林工程的施工及养护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园林种植属于短期施工工程,养护管理属长期、周期性工程。园林施工与养护两者工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分析了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的特点,并就两者有机结合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林;施工;养护;结合
园林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包括园林设计、施工和养护。施工处于园林工程的中期,强调进度与质量,关注于最后的成果;而养护处于园林工程的后期,强调实效,力求实用与美观,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使园林理念得以延续。也就是说而者虽然各有特点,但却并非孤立,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一个成功的园林作品离不开施工和养护这些分项工程的有机结合,否则,园林建设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就不能得到最大效率的发挥,园林建设必将失去其本来意义。因此园林施工与养护两者工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一、园林施工的要点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颁布,为城市绿化工程施工与验收提供了详细具体的标准。按照规范,严格按批准的绿化工程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施工,对各项绿化工程的建设全过程实施全面的工程监理和质量控制。
1、切实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掌握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据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核对,编制施工计划书,认真做好场地平整、定点放线、给排水工程等前期工作。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好准备工作,往往会加快施工进度。
2、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
绿化工程施工就是按设计要求艺术地种植植物并使其成活,设法使植物尽早发挥绿化美化的作用。所以说设计是绿化工程的灵魂,离开了设计,绿化工程的施工将无从入手;如不严格按图施工,将会歪曲整个设计意念,影响绿化美化效果。施工人员对设计意图的掌握、与设计单位的密切联系、严格按图施工,是保证绿化工程的质量的基本前提。
3、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
根据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确定各种需要量,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时落实施工进度的实施,并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对进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往往能使工程施工有条不紊,保证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尽量缩短工期。在工程量大、工期短的重点工程施工上有十分显著的作用。特别是招投标制度在园林工程上的实施,更加有必要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施工组织机构需明确工程分几个工程组完成,以及各工程组的所属关系及负责人。注意不要忽略养护组。人员安排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按时间顺序安排。
二、园林养护的要点
园林工程竣工后,养护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树木栽植是一时之事,而养护则是长期之事,即“三分栽,七分管”。各种树木有着不同的生态习性、特点要使树木长的健壮,充分发挥绿化效果,就要给树木创造足以满足需要的生活条件,就要满足它对水分的需要,既不能缺水而干旱,也不能因水分过多使其遭受水涝灾害。
1、灌溉
树木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是由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的,在土壤中含水量不能满足树根的吸收量,或地上部分的水分消耗过大的情况下,都应设法满足他们的需要,这种措施就叫灌溉。灌溉一般根据植物叶片内渗透压或吸收水分的大小决定。灌溉时,如叶片的吸水能力很大,则证明水分不足,就应及时喷水。抗旱灌木虽受设备及人力条件的限制,但必须掌握新栽的树木、小苗、灌木、阔叶树要优先灌水,长期定植的树木、大树、针叶树可后灌。夏季正是树木生长的旺季,需水量很大,但阳光直射、天气炎热的中午做好不要浇水,中午时叶面灌水也不好。灌溉时要作到适量,最好采取少灌、勤灌、惺灌的原则,必须根据树木生长的需要,因树、因地、因时制宜的合理灌溉,保证树木随时都有足够的水分供应。当前生产中常用的灌水方法是树木定植以后,一般乔木需连续灌水3~5年,灌木最少5年,土质不好或树木因缺水而生长不良以及干旱年份,则应延长灌水年限。每次每株的最低灌水量一一乔木不得少于90公斤,灌木不得少于60公斤。灌溉常用的水源有自来水、井水、河水、湖水、池塘水、经化验可用的废水。采用的方式主要有单堰灌溉、畦灌、喷灌、滴灌等。灌溉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1)灌水堰应开在树冠投影的垂直线下,不要开的太深,以免伤根;(2)水量充足:(3)水渗透后及时封堰或中耕,切断土壤的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
2、排水
土壤含水过多,造成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不同树种、不同年龄、不同长势以及生长条件的不同,树木对水涝的抵抗能力会有所不同。常用的排涝方法有(1)地表径流:地表坡度控制在01~03%,不留坑洼死角;(2)明沟排水:适用于大雨后抢排积水,(3)暗沟排水.采用地下排水管线并与排水沟或市政排水相连,但造价较高。保持土壤湿润是树木成活的主要条件,除在栽植后浇足定根水外,还应根据气候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枝叶萌动、生长旺盛的季节,常绿树栽植后,干旱时除浇定根水外,对枝叶也应经常喷水,但是土壤中水分始终呈饱和状态,通气性不良,不利于树木生长发育。低洼地区会导致积水,应注意挖排水沟及时排水。对大面积的绿化要求比较高的地区,可以在绿化区设置自动喷灌设备或预埋水管,定时浇水。
3、施肥
树木成活进入正常生殖状况后,可以追加肥质较为淡薄的肥料。施肥工作应在多日未雨、土壤干燥、并经松土除草后进行。
4、病虫害的防治
其方法主要有药物毒杀和生物防治两种,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要掌握病虫的发生规律,利用综合防治,抓住有利时机用最少的人工和药物取得最佳效果。病虫害一旦在早期给予控制,其防止很困难。
三、园林施工与养护的有机结合
1、园林施工与与养护均是园林设计意图的再现
园林施工的过程就是把园林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设计者预想工程完成后所要达成的效果,就必须深刻领会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施工图进行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作品。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例如植物配置,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从选苗到现场施工,园林设计师均须亲临指导。至于自然山水园的放样、施工,没有园林设计师的现场把关,实在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复杂地形的施工现场,更是如此。
同样,园林养护应充分体现设计理念。园林设计是创造园林景观艺术的基础,在养护管理中贯彻设计的理念,这是打造一个成功的园林作品对园林养护的必然要求,养护要全力促成园林设计理念的实现和延续。例如已经施工完毕的一处园林景观,有植物配置及建筑小品,其中的层次对全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养护工作中充分理解设计理念,采取合理修剪等途径来控制植物层次、高度,来体现和延续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这就需要在养护作业和考核时与设计者的介入。
2、园林养护应贯穿园林施工的全过程
就绿化工程为例,要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达到预想的绿化效果。为保证移栽树木的水分平衡,必须对树木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减少树冠失水,对树冠进行必要的修剪,必要时用浸湿的草绳缭绕树干,采取适当的遮荫等养护措施。
3、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合理做好资金安排
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编制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充分结合到施工、养护的每一个环节。要根据资金安排把握施工、养护档次,合理选用工程材料做好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避免施工中随意更改设计,切忌重此薄彼,削减养护资金影响后期养护效果。
四、结束语: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按园林绿化设计要求,进行植树、栽花、种草,并使其成活,尽早发挥绿化效果的过程。种植和养护是其中重要的两部分。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及养护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种植属于短期施工工程,养护管理属长期、周期性工程。
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掌握园林工程原理,又要具备指导现场施工及养护等方面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较好地把园林绿化工程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建造出既经济、又实用、且美观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运用讲授教学法,系统传递核心知识
由于中国法制史这门学科是以中国法制发生、发展为基本线索,以大量史料为理论来源,具有时间跨度长、涵盖内容广泛且零散、文字艰深晦涩、专有名词难以理解等特点,因此教师在采用讲授教学法时,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一)优化教学内容,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析双语教学与跨文化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并对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学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课堂上设置具体的“情境”和“语境”,教师应熟悉西方文化知识,学生要进行多渠道自主学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各种国际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需要大量既懂外语又有专业知识的国际化人才。为了使高等教育能够适应这一需要,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2007年又明确指出:“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开办双语课程,培育双语人才,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双语教学的热潮。在此背景下,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便应运而生。组织行为学课程开设双语教学,开创了全新的“教”与“学”的思路,学生通过对原版教材的提前预习及仔细阅读,再通过授课教师的英文授课,学生能够以英文的思维方式思考国外的原著学科,能更好地跟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与方法,保证组织行为学学科知识的及时更新。同时,也有利于传达组织行为学核心知识和核心理论,增强对世界一流学术大师及其思想的了解,把握学术精髓。然而,在取得种种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在实际教学中碰到了许多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严重阻碍了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并明显制约了双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有鉴于此,本文将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所涉及的跨文化教学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双语教学与跨文化的关系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在学习母语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 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双语教学中,由于语言具有交际功能, 当交际的双方分属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时,就产生了跨文化交际。同时,又由于各个民族的语言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本民族文化的印记,所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知识的时候,就是习得这个民族的文化和他们的传统。所以双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是紧密联系的。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育是重要的环节。由于双语课程不仅承担着语言能力目标的实现,还承担着专业知识目标的提升。因此,在双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两个目标,就有必要在双语课程中渗透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教学,从而将学生培养成掌握学科知识的双语人,双语文化人。
另一方面,英语大师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语言教学不仅仅要掌握“语言规则”(the rules of the language as code),即:懂得语法正确与否,而且还要掌握“语言使用规则”(the conventions governing the use of the code),即:决定语言是否得体。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比,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导入,才能使学生对西方社会逐渐形成系统、全面的了解。进而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在双语教学中,由于母语和目的语所蕴含的两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取向、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许多语言现象单单从语言本身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具体来讲,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课程知识点的理解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往往是和我们人类社会联系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范畴。由于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大多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因此,学生对于该门课程双语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就和目的语(大多为英语)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关。也就是说,文化差异对学生在理解双语教学知识点时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当笔者在给学生讲解霍夫斯泰德评估文化的五个维度时,其中有一个维度是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长(短)期取向(long-term orientation & short-term orientation)。长期取向是指人们总是想到未来,而且看重节俭、持久与传统,而短期取向是指人们看重此时此地。由于我国的社会环境和传统教育,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长期取向比短期取向更可取。考虑到文化差异,笔者告诉学生,美国是一个多元国家,允许各种文化共同存在。按照组织行为学的观点,长期取向并不一定比短期取向更可取。短期取向下的人们更容易接受变革,他们对于工作的忠诚度也很稳定。因此,长(短)期取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价值观取向,它们共同存在,其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这样,就让学生对该知识点有了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二)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进行组织行为学双语学习的思维习惯
具体来讲,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语篇分析和词汇理解两反面。一方面,学生倾向于总是潜意识的拿所学语言与自身母语进行比较,导致无法跳过难句或语法,而对整个语篇的含义进行分析。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模式早已定型。关键不在于是否迁就学生的习惯性思维(汉语思维),而在于帮助并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新的认知方法(学习第二语言)。另一方面,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它最容易受到文化渗透。学生受困于中式的词义理解,往往难以领会一些西方语言的词义。例如,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材中,多处涉及到“宣传”这个词汇,例如“广告宣传、新闻宣传、公关宣传、产品宣传和企业宣传”等等。汉语里“宣传”指的是“对群众说明和讲解,使他们相信并且跟着行动”。而英语词典中对“propaganda”的定义是“政治团体为影响公众所散布的信息。通常是夸大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可见,“宣传”一词在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有着不同的褒义和贬义,从而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所以,“产品宣传”用的是“product promotion”,而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是“product propaganda”。
(三)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教材的案例理解
案例教学法是不少课程讲授中颇为常见的方法。然而,西方原版教材对一些案例的选用表达常有别于我国的本土教材,经常会由于文化的差异而让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不准确。在组织行为学的双语教学中尤其如此。如在讲授“群体冲突”一节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学生们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对“冲突”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冲突的存在是管理不善的结果,应当避免冲突”的认识上。如果就理论解释理论,学生们是很难接受“冲突从绩效的角度,是可以产生价值的”这一观点的。为此,笔者在课堂上就我们学校如何充分利用竞争手段,通过增加工资、奖金、表彰、晋升、待岗等形式,产生积极意义的“冲突”、创造新局面的实例,借用我们自己的文化,说明了“冲突是任何组织都不可避免的,且往往是保证高绩效所必需的”、“冲突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有从绩效的角度,才能判断冲突的价值”等观点。
三、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语教学面临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克服畏惧心理的难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引入跨文化教学。在双语教学中,通过文化比较和文化差异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西方文化下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从中体会到二元文化的有趣差异;另一方面,还可以推进学生的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式。将跨文化教学引入双语教学,能够促使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沟通活动解难释疑,使学生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既是一门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技能传授,也是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许多语言学家经过研究,普遍认为除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还需要培养他们的文化能力。当前大学生普遍表现出英语交际能力差,沟通自信不足,过分偏向英语应试教育。只有将跨文化意识充分融入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英文问答、讨论、演示和课后英文写作等,才能使学生的交流沟通水平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以提高。
(三)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文化感悟
文化通识和个人修养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本科生教育的主要指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便是一种文化,而一种文化便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以文化作为感召力的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更宽广的课程领域接受两种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摆脱传统狭隘观念的束缚,形成一种对文化的潜在反应能力,以开放的心态和跨文化的素养迎接全球化社会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四、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方法
由于缺少西方国家的语言环境,在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去学习和感受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这就要求教师要设法在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将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导入教学过程。
(一)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
要在双语课堂上努力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性。如对许多中国人来说communism,collectivism,interdependence等都含有正面积极的意义,但这些对西方人来讲却含有反面、消极的意义。相反capitalism,bourgeoisie,landlord,ambition等对中国人来说有一定的贬义,而对西方人来说则带有褒义。这些词汇在不少社会科学中都较为常见,如果忽视或轻视了这一点,本身也会对学生的课程内容理解产生障碍。而一旦正确引导学生分析中西方学者这种文化背景和学理的差异,将有助于其形成双重文化的学习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具体的“情境”和“语境”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跨文化管理活动的视频资料、模拟组织行为学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将组织行为学实践中的跨文化冲突展现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跨文化管理实践的情景。教师也可以担任其中的一个角色,这样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可以体验跨文化的实践活动。
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上很重要的是要营造出双语教学的氛围,这种氛围既包括了课堂知识点的双语讨论和辩论,也包括对课程案例的现实模拟表演。前者能够锻炼学生用西方语言进而到用西方思维来考虑问题,激发其用英语表达观点的愿望。后者则是将整个教学过程组织成近乎实际的交际活动,让学生体会在不同场景下应该讲什么,从而达到良好的双语教学效果。
(三)教师应该同时熟悉专业课程材料和西方文化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学生。而双语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课程熟悉程度和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与其他的非双语教学的课程不同,组织行为学引入双语教学,还要求教师更加熟知西方的一些文化故事和名人名作。这既考验着双语教师多学科的知识广度,也要求其花更多精力进行备课工作。如果教师不能在授课前进行充分地查阅和注释,也就无法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
(四)鼓励学生进行多渠道自主学习
双语教学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仅依靠每周一、两次的课堂讲授,学生的英语思维是不可能形成的。这就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自主阅读西方经典文化名著,观看反映西方文化生活和历史的电影、电视剧,并多浏览英文的知名媒体网站和主流论坛。同时,在生活中有意愿与西方人士和一切西方元素的事物进行接触,从而自发创造感受跨文化差异和熏陶西方文化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钱 芳,俞丽伟.高校管理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09(12):103-105.
[2] 吕雪松.案例教学法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31-33.
关键词:音乐家;成功;天赋;志趣;人格;意志;能力;实践
0 引言
艺术家是有很多种成功标准的,但无论如何都要为社会的繁荣进步服务。音乐家的成功由诸多因素构成,本文将从人们对“成功”概念的价值期待以及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质音乐家应具备的基本因素进行探讨。
1 狭义上的成功音乐家
庄子有言:你如果是位大使,为国捐躯,成就两江和平,那你就是成功的;如果你是名将军,打胜仗就是成功,如果你是商人,能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获得利润并且回报社会,那就是成功。每个人的成功都不一样,如果你是学生,认真学习,完成学业,那就是你的成功。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音乐家的成功与否就是由是否符合本民族期待的角色标准来决定。音乐家的成功最终是要促进本民族艺术的发展。不仅如此,还应把握民族音乐的发展方向,为此肩负起重任,发挥出才能,用音乐实践发挥出音乐的内涵和价值,感化人们的灵魂,推动社会发展,进行音乐普及。一方面要提升自我价值和地位,就要有反映社会的有价值的作品,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不贪图名利。另一方面要实现社会价值,顾及他人,回报社会,得到人民的认可。从音乐家的内在标准看,就是要执着、坚持、求新,目标明确并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己,这就是音乐家的成功。
虽然如此,音乐家成功来源于他做出的成就,既然音乐家是用审美的形式去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那么他就应该在艺术教育上有所成就,如萧友梅在上海国立音乐院,任教务主任,他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为创立和发展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做出重要贡献。“其次,音乐家的成就还来源于有较为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刻富有价值的审美作品,通过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地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提高国民的精神素质,培养懂美的大众,如《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最后一部大型作品,是他创作的总结。这是贝多芬规模最宏大、形象最丰富的交响乐,它充满了关于人类命运的思考,充满了人类对争取自由、从苦难到欢乐、从斗争到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念。”[1]
2 浅谈音乐家成功的因素
2.1 音乐家的天赋义秉和爱好志趣
“在音乐领域,很容易出现才能早熟。” [2] “所谓才能早熟就是各种能力地结合在个体早期就表现出来。” [2]比如莫扎特很小就会作曲、写交响乐,甚至写歌剧;譬如:郑小英小时候不断从参加小活动开始,培养能力并且从小学习各种乐器,不仅多才多艺,而且知识广博;她从小表现出很好的组织能力。很多音乐家早期都是多才多艺的,这种才能早熟并不是偶然,而是靠先天的天赋和后天的教育结合得以实现的。“原因在于人有两种能力,一种是潜力,就是指所谓的天赋,它是靠遗传获得。[2]”如胎教就对音乐家的天赋有一定的作用;如果母亲在怀胎时有针对性的听一些音乐或学习演奏乐器,这对胎儿音乐感觉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作用,如周广仁先生,母亲怀胎时学习钢琴对她有启蒙作用,其一出生就对音乐极其敏感。人还有第二种能力,就是人的现有能力,它是与后天的环境、教育和自身的努力有关。[2]一个人的潜在能力能否转化为现有能力就要看后天的勤奋努力,所以说音乐家的成就不在于你有多大的天赋,当然有天赋只是一个前提,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很多音乐家的成功并不是靠天赋,有很多极有天赋的人由于意志不够,一生平庸无为。
音乐家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是很重要的。如果教育起步的越早,受益也越大。[2]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就是在幼儿时期,智力在1到4岁会发展50%,4到8岁发展30%的智力,8到12岁发展另20%的,随后智力随年龄呈负加速变化;[2]早期教育是超常儿童形成的条件,也是人的某些能力发展的时期,如音乐能力。周广仁4岁在上海的一家德国威廉大帝学校受到很好的音乐早期教育,为以后取得巨大成就打下基础;[3]萧友梅5岁开始随父读书,早期教育很早,后来入新式私塾灌根草堂,接受传统的“四书”算术教育,同时学习英文和日文,从小就打下了较好的国学和外文基础,为他之后留学学习音乐打下基础。[4]
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你奋斗最好的目标。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想探究的活动或事物,是人们所真正关心的,所想的,是人们做某种事的精神动力。[5]不光是音乐家,任何人都要经历兴趣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有趣,是做事入门的第一步;[5]周广仁先生幼年阶段的音乐启蒙是从她遇到一位引导她兴趣的老师开始。郑小英在父母的教育下,6岁学钢琴,音乐感和舞蹈感极强的妈妈,是她最初的启蒙老师。在她练琴的时候,妈妈是常常伴随着音乐起舞,这引发了小英浓厚的音乐兴趣。 第二阶段是乐趣,是一种中级的兴趣,[5]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更加持之以恒。《心理学》一书上说:“巴埔洛夫依据两种信号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点,区分出了三种‘人类所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第一信号系统占相对优势的――艺术型,第二信号系统占相对优势的――思维型,以及最后的中间型――两种信号系统相对平衡。艺术型的特点是直接印象的鲜明性,知觉和记忆的形象性,想象的丰富性,思维型则倾向于分析和系统化,倾向于比较概括和比较抽象的思维,但大多数人倾向于中间型。[6]而音乐家从小对乐趣的坚持,使音乐家形成了一种思维――艺术型占优势的思维,这种思维是音乐家从小长期的坚持习惯中养成,更有利于使音乐变为音乐家早期的长处,是音乐家的必备。第三阶段是一个人从乐趣转化为志趣,是一种高级的兴趣,[5]它联系着事业的志向目标。音乐家A从小极其热爱琵琶,他说他一生的热爱就是她,迷恋着琵琶事业,这就是志趣,它决定了一生的方向,是一生幸福的源泉。
2.2 音乐家积极的人格、心态与坚强的意志
音乐家之所以成家,是因为他所付出的超越了常人的范围。除了对艺术的热爱使他能够从付出的艰辛中获得快乐,除此之外,就是他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坚强意志。音乐家必须经过不断的苦练,必须勤奋才能有所成就。所谓意志是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行为中遇到难以克制的干扰和阻碍,都是音乐家所要面对的挫折,只有坚强的意志才有可能达到成功。首先,坚强的意志取决于承受挫折的能力,这种能力则由对待挫折的态度,即积极的心态决定,也取决于应对挫折的行为方法。[2]瓦尔特・辟斯顿在《对位法》一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体现了一位艺术家的意志,他说:“除了知识与经验以外,我们还需要耐心、恒心,和力争成功的坚强意志。最后还要奉告的是:不论问题如何复杂,我们都要有一股不达到音乐效果的真正高标准就决不罢休的劲头,真正的考验是乐曲的音乐实效。”[6]很多音乐家都遭遇了很多困难,但是不管他们遇到任何不幸和困难,他们都体现出积极的心态、坚强的毅力,体现出他们的机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都心怀希望的改变现状,创造变化,这体现出音乐家强大的逆〖HJ0.75mm〗境商。是一位爱憎分明的音乐家,遇到不公恶事,他总是挺身而出,因参加了左翼组织《自由运动大同盟》,入狱三年,服役期间,和后来成为“左联五烈士”的李柔石、何孟雄、胡左频等同狱,这些革命志士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使他受到深刻的教育,后来又因为为改善狱中伙食,他与几位难友发动了绝食斗争,虽然胜利,但因被人出卖而受到残酷折磨。在这一过程中,屡遭挫折的他,只能靠面对残酷折磨所选择的大无畏精神来支撑,这就是所谓的积极心态。
事实上在采访一位音乐家后,我体会到对于事情,无论大小都是一样,想做大事不是空口凭说,而是从小事积累,能做一件成功的事,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积极进取,任何事都难不倒。说到一位艺术家的故事,我只想告诉人们,做一件事可以成功的人,做任何事都是同一个道理,都是一个意志的过程。这位艺术家酷爱艺术,尤其热爱琵琶,因没考上大学,就上了一所水利中专学校,毕业后被分派到刘家峡水电厂,为了刘家峡一项工程能在1959年截流,作为一名技术员,在一线一连奋战7天7夜,好几次差点有生命危险,但他凭着坚强的信念,不屈不挠的苦干,解决了其他工人都畏惧的问题。终于在1959年的最后一天为祖国争分夺秒完成了重大任务,使得工程按期竣工。经历了这么多困难,他从艺了,凭着自己的琵琶技能,在艺术团担任了琵琶演员。通过兴修水利工程,他认为干什么事都一样,都需要勤奋、耐心、吃苦、钻研、思考、不屈不挠、有信心、不怕困难等精神,形成一种积极的人格特点。音乐家的成就首先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这种积极的心态和人格。
2.3 音乐家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培养
拉威尔说过:“我的目标是技术完美,因为我确知这一目标永远无法达到,所以我要求自己不断向它靠近。”[7]可见音乐家必须技术接近完美。不光是音乐家,当今社会的竞争主要是特殊能力的竞争。特殊能力指从事专业活动的能力,专家就是这种在特定领域的精英。音乐家也不例外,他们在艺术领域的专业能力是要鹤立鸡群的。格里埃尔在《作曲家的专业和青年作曲家的培养》一书中曾说过:“学习,这就是说,永远向自己提出新的任务,永远不满足于已得的成就,永远力求前进。”[7]因此,学习对于音乐家专业才能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音乐家不是音乐匠,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学问,如作曲家应该十分熟悉各国的创作音乐,了解各种创作流派,应该历史地看问题,找出每一个创作流派的本质内在的东西,不断吸取营养,因此要不断探索学习思考的。除了技术的精湛,知识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有人说过:“伟大的钢琴家鲁宾什坦和李斯特有渊博的知识,他们对包括全部分支的钢琴文献进行了研究,他们知道音乐发展的每个阶段,他们之所以在音乐上有巨大的飞跃,原因就在这里,他们的伟大并不在于他们获得技术的空壳,而是由于他们掌握了知识。”知识指导人们的活动,是能力形成的基础,这是他们成功的因素之一。
音乐家和明星的区别也在这里。在采访了一些人时,他们普遍认为明星的基础文化素质偏低,不具有实效性,他们自我感觉良好,更多的是炒作和利益,不会有好的表现现代社会的作品,作品不细腻和深刻,他们的作品只顺应社会中一类人,满足人们的空虚,不具备高尚的宣传力和感染力,是一种名声的追求,并没有体现出艺术的真正价值。音乐是陶冶心灵的,作为一门艺术,有教育的功能,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东西。艺术家是艺术的载体,是要有学问的。这种学问小的目的是为顾及他人的,大的方面是要为人民造福的;艺术家还要有道德的。艺术本身是属于大众的,为人民服务的,不是为功利为名声,要学会控制自己;所以艺术家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这种修养是建立在博览群书,融入生活和社会,勤于实践,积累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既有小爱,对爱情对亲人真诚的爱,又要有大爱,对生活对艺术对祖国的爱,还有非国界的爱;既要视野开阔,培养社会素养,又要热爱周围的人和事,对生活中的现象有特殊的理解,同时善于捕捉。
2.4 音乐家的音乐实践与生活
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除了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外,音乐实践对于音乐家能力的形成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所谓“施用累能”就是这个道理。[2]音乐家的实践可以培养专业能力。音乐家的音乐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音乐家相应能力的高度发展。曾经听过琵琶演奏家吴玉霞的讲座,作为艺术家的她提到:她成功的一方面不仅由于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积累,及博览群书有了很高的文化修养;还因为她从小练琴十分刻苦,每天忘我的练琴及对乐曲和技术的不断思索,不管是比赛还是演出,积累了她丰富的表演经验和能力,直到中年时期,她还是一直不断实践,使她对琵琶的演奏控制能力发展得到完善,无论在音色、技术、音准、强弱、韵味,所表达的情感等对曲子的各种因素的控制能力都逐渐积累起来。
3 培养音乐家的中国文化特质
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是最世界性的。鲁迅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8]所以,走向世界的东西绝不是用模仿得来的。所以中国的音乐家必须具备中国的文化特质,具有中国民族性,才能创作出被世界所共赏的,即具有民族特色又表现出人类的共同美的作品。这就要求音乐家必须又继承中国的文化,又不断学习各国的优秀文化,不断创新。所以在形成民族性方面,不仅多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更应该开阔眼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抓住灵感搞创作。真正的音乐家都是在民族文化素养的基础上积累民族特质的。同时,把世界性的也注入民族的血液里去,形成独到的艺术风格和形式。所以,音乐家必须在成长中培养坚韧的毅力和积极的人格,培养优秀的才能,开阔眼界,热爱中国文化,扎根民族特色,不仅使民族得以发扬,而且用各国之长补己之短,使世界和中国的交融,创新出新的艺术。
4 音乐家给青少年的建议
(1)不管你是想从事音乐的哪一领域,也不论你的伟大理想是什么,能力首先是做任何活动的前提,你能做什么事,你就应具有相关的能力,所以多去实践吧,除了刻苦学习知识,尤其是特殊专业知识,来指导活动,还要不断从事社会活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就像音乐家,很善于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激情基于理论,表演体现学识 。
(2)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艺术观,养成良好的艺术作风,有一个端正的态度,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与周围人交流生活,从生活中感悟和捕捉,不断积累创作素材,丰富内心情感世界,在平时的生活中,崇尚真善美,积累并养成良好的性格,并与社会融洽;开阔眼界,培养博大的胸怀。
(3)有一个成功人士认为他成功来源于他一生中遇到了一些好的导师,因此,多交能力好的良师益友,他们会使你跟他们一样。也要善于虚心向你的导师学习专业,按他的指导努力完善自我。
(4)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意志,要培养独立、果断、自制的良好意志品质,克服不良的意志品质,如怯懦、武断、容易受别人影响等特点。要勇于实践、敢于与挫折抗争,持之以恒,不断坚持,不言放弃、有主见、有信心等。只有在挫折中看到光明,善于控制不良情绪,受一次挫折受一次磨炼,才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百折不挠的意志。
参考文献:
[1] 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 彭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近现代音乐家第四卷[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
[4] 李岚清.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朱同.你身边的心理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6] 郭振华.文艺心理学[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7] 刘智强.音乐与人生[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8] 鲁迅.革命的时代――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ZK)〗
关键词:传统思想文化 传承 思想政治教育 精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167-02
一、引言
跨入了二十一世纪,我们眼前仍然晃动着许许多多茫然的眼睛。没有生活的目标,没有目标地生活,走不上人生正确的道路,没有正常的人生规律,这是现代人们的悲哀!虽然,人人都在走着自己的人生道路,然而在这些道路上,荆棘丛生,暗礁遍布,陷阱隐匿,法网环绕。很多人就在这个路上打圈圈、绕弯弯,直到死,也没有走上康庄大道,也没有弄明白这一切。这也是现代人生的悲哀!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力。传统思想文化对中国的政治、伦理、价值观念、生活习俗、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人生理想等,都处于支配地位。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传统的思想文化已经牢牢占据了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应起到主导作用。当然,如何借鉴、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思想教育资源,教导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事,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传统思想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道德修养等内容,还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我们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完善学生人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质,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需要
多年来由于人文主义的不被重视,加之西方一些外来思想的不断涌人,对思想活跃的学生们思想产生很大的冲击,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使他们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教育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自豪感。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为国家、为民族、为集体的献身精神;以“仁、义”为本,点出儒家文化道德思想的核心和最高境界;以“百善孝为先”,传承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格守的传统美德。学生作为传统文化的承担者、体现者,必须摆脱盲目的自在状态而提升到自觉自为的水平。对于传统文化主动去接受、举一反三地接受、创造性地发挥;培养一种文化自觉意识、培养中华民族健康的传统文化心态,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的一部分。
2.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剧,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这个机会对我们的思想进行西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潮流的影响下学生的精神境界、精神生活和道德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一定要掌握住思想阵地,利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引导全学生、教化学生,激起他们深厚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集体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强大凝聚力,是中国自古以来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不体现了中国人爱国、忧国,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精神和对国家、民族、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对这一优秀传统要进行认真研究,在大学生的教育中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终身报效祖国的理想,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定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3.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通过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的积淀而保存下来的历史精华,已经深深植根于我们炎黄子孙的心底,成为一种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遗传基因”,如果缺乏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就很难有一种广阔的境界和胸怀。创新教育内容,注重学生的品格道德完善。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伦理道德占的成分最大。而讲是非、辨善恶,更是核心之一。凡是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较重视人的行为自我规范的。这种态度重视人的道德价值观念,对现代教育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广博而深遂,有很强的哲理性。以德治国,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各族一家,协和各邦的宽容精神;“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人道主义精神。正确的继承和发展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要发展就必须将理论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结合,将二者融会贯通,形成互补,才能更好的解决新时期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才能有助于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和培养。
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措施
1.开设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课程
完善课程设置,丰富学生知识结构。要改变现有的课程结构,强调历史传统、文化和艺术传统的教育;要设置文、史、哲等人文学科,采取措施保证这些学科的学习质量。如举行中国古典文学水平达标测试、设置双学位制辅以多种形式的选修课;举办有关学术讲座、书评会、辩论会等,以引导学生接触古典原着,逐渐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要建立一支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以保证教学落到实处。在文化道德素质教育中,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具有身教示范的人格力量。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课程,作为必修课让学生们进行学习。了解与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及其精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使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其中的辩证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他们的思辨水平。
2.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习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在学校内开展一系列以弘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为目的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对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的学习、实践列为重点并贯穿在一切活动之中,以一种潜在的作用影响着学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重大作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生活的每个场景、每个细节,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显得尤为必要。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有利于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和内化。
3.开展经典传统思想文化导读活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传统文化把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完整系统,强调在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人格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实践。可以将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通俗化,使其易懂,以符合学生的阅读水平,便于学生阅读和接受。倡导学生读有关经典思想的经典名着,使学生在一个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各种文艺的方式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的东西表现出来,以提高宣传的效果。
四、 结束语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它的传承与发扬是现代人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它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必然,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继承、创新、发扬的过程。学生是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重要人才,新时期加强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要全面实现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使精神文明不断升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就需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植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我国的各院校更应该从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入手,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具有高度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治观念、敬业和奉献精神等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因此,我们吸纳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并把它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就是更好地拓展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时把两者结合起来也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段丽君.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中华励志网[J] 2013,6;
[2] 刘军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 2011,7;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景观;地域文化;民间艺术元素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结构的大幅变异,给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带来了空前的变化,随着中国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城市建设的速度和规模也在迅速扩大。然而,当我们置身某城市,除了当地自然景观和历史遗留可以让心灵有一丝传统文化的安慰和滋养外,其余足以使我们感到强烈的空洞和乏味!尤其是当代众多城市在规划建筑上,基本没有考虑地域文化气质和民俗艺术元素的渗入,更没能体现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因其建筑同一性的相互模仿和拷贝,呈现了千城一面的同一模样,使我们的精神感到无处皈依。中国大部分城市正在像革命一样疯狂地抄袭和复制,这样将导致城市品位的急剧下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城市应有的魅力。
那么,一个好的城市具体应体现在那些方面呢?法国著名的城市地理学家什梅尔说:“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点说,也可能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评价一个好的城市,主要应从城市自然景观、城市规划布局、城市人的精神风貌、思想观念以及政府的管理模式和行政效率等方面人手,而市民行为、文化氛围,风土人情又是富于特色的城市形象最关键的内容。那么,如何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充分体现以上内容呢?如何借鉴、融汇地域文化气质和民俗艺术元素?使民间艺术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城市空间的方方面面?如何使城市成为一种景观,一种具有深层文化魅力的城市?下面,就以甘肃庆阳市为例来论述以上问题:
庆阳市历史渊源、城市建设规划及视觉现状
庆阳市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坐落在土地肥沃,植被丰茂的董志塬上,一望无垠的董志塬为城市的基础建设提供了无限方便。近代庆阳市城市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也带来诸多问题。从城市功能上讲,庆阳市城市建设从四面八方依次展开,城市格局也在不断的扩展,为在城市生活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便捷、畅通的城市环境。遗憾的是,在以经济发展为主脉的今天,城市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往往忽略了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传承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写道:“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并在同一著作中写道;“城市作为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和反射”。那么,如今的城市又是如何体现和反射物质和精神的东西呢?严格的讲这种反射是一个综合体,它包括人们的精神风貌、气质、文明程度、建筑风格和幸福指数等。这里我们只论述在庆阳市城市建筑风格和城市景观的规划和设计上融入和体现地域文化气质和民间艺术元素的必要性。
首先,庆阳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远在20万年以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轩辕皇帝曾在此活动,周朝先祖在此兴业,创造了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其独特的黄土高原地域地貌使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在这里得以完好保存,原始古朴的民间艺术和浓烈的乡土文化成为庆阳民俗民间艺术得以延续的基础。这里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其主要文化遗留包括香包刺绣、皮影、剪纸、陇东道情、陇东秧歌、雕塑、编制、轧染、民歌等。其中香包刺绣、皮影、剪纸和陇东道情因其艺术风格独特,被誉为庆阳民间民俗艺术“四绝”。如何建设魅力的庆阳城市,不但要依托美丽的自然环境资源,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在建设和整体规划中体现地域文化气质和民间艺术元素,因为文化因素对城市经济社会利益的影响有长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有时也具有决定性。列宁曾写道:“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因此,要以研究和挖掘能代表本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和视觉识别做为城市整体规划的首要目标。
其次,城市特色是城市生长的基因,如何保持城市特有的基因,是城市规划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规划中应结合庆阳的自然特点、历史文脉、建设现状、文化传承和主题景观等。近年来,随着庆阳经济的复苏和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大,同时伴随着数次相关大型民俗活动的成功举办,庆阳已获得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中国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窑洞民居之乡、道情皮影之乡、周祖农耕文化之乡、荷花舞之乡、中国民俗文化及民间工艺美术调研基地、中国民俗艺术教研基地等。问题的焦点正在于:试想,当国内外朋友慕名来到这个文化之都时,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与其他城市并无差异的城市面貌,这所城市并没有提供与以上称谓相匹配的视觉识别和信息元素,使人们无法判断和感知到庆阳独特的地理地貌和丰富的民间艺术。
【论文摘要】客观的说,职中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主观上欠努力。这些,都将职中语文教学推入了“尴尬”境地。在课程改革中,应结合中职实际,坚持优选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式并举,着力强化课堂讲学、诵读训练、语文应用三个环节,引导学生乐学善学,学有所悟,学用相长。
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职业技能教学任务。如何全面掌握专业技能,更好满足就业需要,家长期望厚重,学生孜孜以求。相比较而言,对于语文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少数学生甚至认为只要认识常用汉字,会说话能看报就可以了。客观的说,职中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主观上的欠重视、欠努力,这就将职中语文教学推人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笔者认为,职中语文教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坚持优选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式并举,引导学生乐学善学,学有所悟,学用相长。
(一)强化课堂讲学、内容少而精、突出艺术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通常会把所有知识点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教育界一直争议颇多。实际上,让职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静听老师“满堂灌”,这本身就是一件难事。笔者认为,教学中应提倡讲授内容少而精当的方法,反对平板的、烦琐的、公式化的讲授。大力提倡讲授的艺术性,增强教学吸引力,使课堂具有说服力、感染力。一节课的课堂教学只有短短四十五分钟,如果老师大包大揽,就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教学课堂。
在实践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状况和接受水平,选取教材中历代名篇佳作作为精讲的主要内容,给予适当的课时和精力倾斜。优选时,不贪多而求代表性、经典性;精讲时,避免泛而求讲深、求讲透。以老师少而精当的讲解,使他们课课学有所得,篇篇学有所获。因此,哪怕一堂课学生只掌握一个知识点,也比泛泛而谈、毫无重点、毫无特色的全面分析有用。
讲课时老师要讲究艺术性,要能够适时地点拨、提示、点化、引导,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有魅力,更具有吸引力。要通过精心准备,使讲授成为一根“导火索”,引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成为一贴“催化剂”,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成为一把“金钥匙”,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要紧紧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去体验、去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被他们视为可上可不上的语文课堂上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人,一点点地让他们得到感染、受到熏陶,沉人到优秀的中国文化中来。
(二)强化诵读训练、积累语言、形成语感
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得多了,学生参与的就少了。要让学生参与,就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而职业学校的大多数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或交头接耳,或托腮沉思,要想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沉人书本,使得他们眼到、口到、心到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朗读训练。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繁琐地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来感受课文内容。”宋学家朱熹也说过:“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实践证明,朗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它以眼获取信息,用心体味信息,以声传达信息。学生在朗读时,一字一字地看,一句一句地读,能有效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人到文中去。一次次地反复朗读,学生的音长音短、音高音低以及语调的变化,实际上是对文章的反复推敲、分析综合。每朗读一遍,理解也就深人一层。这也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
朗读不仅帮助学生感受课文内容,一定量的诵读,还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形成语感。古人早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作家巴金能背诵200篇的《古文观止》,茅盾能背诵全本的《红楼梦》。这也正是他们具有超凡语言能力的重要原因。可见,一个人的语文能力特别是说写能力,是在一定量的吟诵、熟读、背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语言积累而形成的。
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每篇课文都会划出一部分内容作为课内或课外诵读的材料,且把检查背诵情况计人平时成绩。学生通过背诵,化别人的语言为自己的血肉。那文句、那意境如发于己心,如出于己口。愈积累愈丰富,愈丰富愈自然贯通,逐渐就积淀成一种语感,对写作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强化语文应用、拓展视野、学以致用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在平时的教学中,语文老师还要注意开拓学生的视野,把学语文、用语文放到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去。
职校学生大多十六七岁,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喜欢时尚杂志,爱看小说电视。对于学生的这些爱好,笔者采用引导的策略,帮助他们提高选择能力、鉴赏能力。凡是有可读可看性的,不管它内容是否浅显,语言是否优美,从不粗暴地加以否定,不扼杀他们读书的欲望和他们对外面鲜活世界的探索欲。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们通过报刊、电视,关心、了解国事天下事,成长为一个个热爱生活的人。
大家下午好!
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经过连续六届的成功举办后,今天又以分论坛的形式移师杭州,并且得到了在座各位专家、学者、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向前来参加论坛的仲呈祥先生、董长侠先生、陈汗青先生,以及各位院校长和各位朋友们、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去年,我和在座的各位一同参加了第六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而难忘的印象。作为当代有作为的艺术家,应该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该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我们的艺术家要用眼睛去观察,用笔去书写、记录,给历史、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我们的作品,无论水平高低,应是对生动的社会现实的记录,它的价值就在这里。百年以后,我们在研究这些作品时,就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能够对当时所处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有所体悟。这是我们对历史的贡献。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同样都是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记录,这是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我们的艺术工作者、文化工作者为什么要“三贴近”?为什么要进行“走转改”?就是要让我们的文化艺术工作者深入的体验生活,反映鲜活的内容,这些鲜活的内容正是人民群众平凡的生活的凝练和积累。我们可以从中吸收营养,成为我们创作的源泉。所以,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就要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善于提炼,用我们的笔,用我们的眼进行剖析、提升,来反映社会。我们这个论坛、包括杭州发展基地,就是要给各位艺术家搭建一个平台,给大家营造一个宽松的、和谐的、融洽的、开放的氛围,让大家的思想和意识无限奔驰,给大家一个广阔的空间,激发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为社会、为人类留下宝贵的财富。正常的文艺批评是允许的,正常的文艺批评是激发我们改进和创作的基础,激发着我们如何深入生活,反映最鲜活的生活当中的精华,是帮助我们提高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提供这样一个环境,就是要吸引大家的参与,大家的参与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支持。对我们艺术工作者来说,责任感和担当非常重要,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基地,能够有一大批传世佳作,若干年以后,我们这里创作出的作品应该是对国家、对杭州当今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希望我们的艺术家能够利用好这个基地,成就艺术创作生涯中辉煌的一段。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断凸显。从国家层面来看,文化建设逐渐成为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的基本国策,有利于文化蓬勃发展的宏观环境不断得到优化和提升,文化建设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在逐年提高。从大众层面来看,文化建设所取得的丰富而巨大的成就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众所周知,被历代文人誉为“人间天堂”的杭州,原本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一座全球闻名的旅游城市,近几年来,因为拥有了“天堂硅谷”“动漫之都”等文化名片而享誉全国。杭州在文化建设上出奇制胜,成为国内众多城市学习效仿的对象。一踏进这座城市,你就会发现,这里的老百姓对文化有着一种深厚的感情,衣食住行,无处不在。我想,这才是一座城市真正的魅力所在。如果用我们艺术家的眼光去观察,可能会更加深刻。
文化建设也在影响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志的事业。去年年初,在以仲呈祥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的长期呼吁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将艺术学科独立为“艺术学门类”的决议,使原属“文学门类”的艺术学科成为新的单独的学科门类。这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和美好的前景。而美术学科也由以往的二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美术教育发展的条件不断完善和优化。我们今天的论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举办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深入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支持文化产业和艺术教育产学研融合以及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精神,总结交流全国艺术院校产学研发展的经验,推动全国艺术院校在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