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审美教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作者:肖朗
在这种自由和审美之境中,最根本的特征是解放了人自身的束缚,亦即人的身体和心灵的束缚,人克服身心的分裂,而成为身心和谐的人。“我们在美中看到了人与万物的相互生成。美的存在境界不仅带来了人与人的和解,而且也带来了人与万物的和解,人与精神的和解。它们不是美的游戏着而是参与美的游戏。这是因为美作为自由不仅让人自身去存在,而是让他物也去存在。于是不仅人自身生成,而且万物也自身生成。由此形成了人与万物的交互生成。”[2]如果将上面的审美境界归结为一种“道”的境界,那么它必然要经过一个“技”的阶段的积累。艺术和技术的联系本身就比较紧密,无论何种艺术,首先都是一个技术性的活动,都是从最基本的技术开始的。但是艺术和技术还是有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艺术的目的不是技术,技术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艺术最终的目的反倒是摆脱技术的阶段,达到一种自由之境,特别是摆脱技术的机械性从而实现一种身心的自由。另外,技术和艺术的差别还在于,技术一方面是将物作为手段,另一方面是消耗物。而艺术却是展现物的多样性,艺术的物不是作为材料,而是成为作品本身,物没有被消耗,而是在作品敞开自身。正如大自然的景色,古今中外多少艺术品去展现它,从而使它的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不断地向人显现出来。虽然艺术和技术区别很大,但是艺术也是从技术开始的,问题在于艺术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阶段,因此,艺术本身的审美性也要辩证看待。
艺术在技术的阶段并不一定美,在道的阶段才能达到真正的审美阶段。因此,艺术和审美可以看作“技”与“道”关系,在通达道的过程中,技术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艺术的目标是“道”。这里就要处理好“技”与“道”的关系,一方面要有系统的技术性训练,另一方面要用“道”而非功利来指导艺术训练。1997年5月20日,国家教委在《关于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陶冶高尚情操;有助于加强德育工作。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其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人性,促进其全面发展。”[3]这一方面,古人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比如中国古代孔子以六艺教人:礼、乐、射、御、书、数,现代人容易将其看作实用技能培训项目。其实不然:“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郑玄:《礼记正义注》)“‘射’在此与狩猎或战斗并无关系,而只是一种类似今人练气功一样的身心修养。藉此修养,射者才在礼仪秩序中怡然得体,而且培养出立身立国、尽职尽志的道德。”
通过网络和各种新闻媒体,每年都有大量青年去挤“艺考”的独木桥,这里便折射出学校、家长和孩子的很多认识误区,似乎考上了就能做艺术家,不但能轻松赚大钱而且职业很高贵,让人羡慕。而实际上他们不懂即便在艺术繁荣的时代,真正的大艺术家大多都是穷困潦倒。有些人把艺术当成职业和通向成功的终南捷径,但并不一定懂得真正的艺术是什么,也不能区分艺术和技术,并不能真正推动艺术的发展。与这些盲目冲动相伴随的,是目前的艺术教育偏重于技术和技巧的训练,违背了审美的初衷。究其原因从大的方面来说是时代的转变,现代社会已经由艺术的时代转变为科学技术的时代。但是从小的方面来说,是社会和家长的功利性太强,为获奖加分,早日出人头地。如此功利化的艺术教育不但与审美教育脱离,甚至完全背离了审美教育,导致艺术教育不但不是培养完美的人性,反倒压抑了人性。孩子虽然有了一技之长,但是并不热爱,甚至心灵扭曲,逆反心理突出,这种艺术教育的现状无疑与审美教育的本性背道而驰了。即便在高校艺术专业的的教学中,也是侧重于技法、技巧的传授和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格、性情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很难实现审美教育培养完满人格的目标。而且过于强调技术训练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的艺术教育体系,还禁锢了艺术的自主性和自由性,难以培养伟大的艺术家,使得艺术创作没有内在精神的支撑,而沦为一种意识流的表达,或一种无声的呐喊、无病,而缺乏真正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原创性,缺乏艺术应有的张力。因此,我们要时时把握好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辩证关系,要做到二者兼顾,既要有严格的技术训练,又要立足于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和人格精神的培养,这对于我国当前艺术教育重技巧,轻视传统审美精神和文化,以及艺术商品化的困境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众所周知,良好的气息调节能力是优秀唱功的必备要素之一。在唱歌的过程中自如的调节气息是成功的歌唱家必须具备的素质,然而合理的调节气息并不容易。要想真正的学好声乐,就需要通过跑步等方式增加自己的肺活量。但是发声练习的过程冗长枯燥,需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在选择练习歌曲时,不要故意挑选那些高难度的曲子,从简单的歌曲出发,多多训练。在每次演唱一首新的歌曲之前,必须对这首歌曲进行深入的了解,包括其年代背景、创作动机和整体结构等,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曲子进行适当的调整,这就非常考验演唱者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在声乐教学中引用一些有价值的、深受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以这些流行音乐为审美教学案例,对学生的审美学习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音乐审美观的培养并不仅仅局限于形式和艺术方面,它还包括了自然、社会方面。这几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艺术美依附于现实形式而存在,形式美通过艺术来展现。此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个人审美观的形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优秀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行为作风有利于正确审美观的养成。所以要把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形成美好高尚的情操。
二、在声乐表演中升华审美教育
音乐本身是抽象并且很难准确捕捉的,大多数通过表演的方式传达给观众。在表演过程中,声音的表现能力很重要,然而乐器的配合也是重中之重。合适的乐器伴奏衬托歌唱者的声音,也能将整个表演推上。所以乐器教学也是声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好和特长,引导他们掌握乐器表演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增强自己表演的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另外,提高表演者自身的艺术修养也是培养音乐审美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向学生灌输内外兼修的思想,给他们在艺术修养的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使学生的一举一动都透露出艺术之美。此外漂亮的服饰搭配也是一场音乐表演成功的前提,所以审美教育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服饰搭配方面知识的传授。好的声乐表演不仅要从听觉上征服观众,更要从视觉上给观众带来没得感受,这同时也是对艺术本身的尊重,也使歌剧更加深入人心。例如歌剧《图兰朵》,正因为表演者用各种艺术形式完美的演绎了这个故事,才为观众呈现了一部视听盛宴。
三、结语
“教育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因此,教师的教学在科学性的前提下,要力求艺术美,只有这样,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1)备课艺术。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审美教育,自己就得具备观察社会、认识世界的唯物辩证思想,就得净化感情,有高尚的情操。备课时首先要使自己从“境”中见到“形”,从“形”中领略“美”,从“美”中产生“情”,然后再施以精湛的教学艺术,作为学生审美的对象,才能激起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学生心中架起感受生活美、享受艺术美的桥梁。备课的艺术性和课堂的成功,主要还有懒于教师对知识的积累,对教材刻苦钻研,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和对教法的认真探讨“。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讲课艺术。在教学中,有风格讲艺术的课堂才是美的。在形成独特风格的基础上要追求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过程,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力求用精练的语言、清晰的思路环环相扣。或带领学生神游于知识的大观园;或把知识融入一个个故事里,使学生入神入境;或运用幽默诙谐、妙言迭出的话语让学生感受美……在这种宽松、自由、有趣的课堂环境中,师生愉快合作,感情达到共鸣,其中审美教育的因素便会慢慢渗入心田。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受到熏陶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语文教学中多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创造和渲染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创设情境的关键在于能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如教材中许多描绘大自然壮丽山川的篇目,看来写景,实则抒情,教学采用听录音、朗诵、配乐朗诵、口头描述等方法,引导学生眼看画面、耳听音响、口述文字、心游四方,学生就会很容易进入文中的意境,赏心悦目,受到美的感染。
三、课外延伸,在美的氛围中徜徉
审美教育既要落实在课内,又要延伸到课外,前者面向全体,后者有较大的灵活性,人数不拘,形式不限,因材施教,可以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发展个人特长。
(1)开展课外阅读小组,指导阅读。初中生涉世不深,常喜爱看情节离奇、荒诞不经的书或武打言情之类的书,如不引导,学生不仅耗费精力,而且道德情操会受到消极的影响。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指导好课外阅读,经常推荐好的作品给学生,或选与课文有关的作品让学生作对比阅读、扩展阅读;或节选名家名作中部分精彩段落朗读或解说;或不失时机地推荐新出版的佳作;与此同时,还可组织学生相互推荐好作品。
(2)定期组织读书会,交流读书心得、评述作品优劣,不断提高学生识别美、鉴赏美的能力。
(3)适时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参观名胜古迹、了解风土人情、考察社会今昔变化、收集神话传说等。在这些活动中,指导学生学会欣赏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引发学生的灵感,并引导学生写游记、参观访问记、观察日记、抒情散文、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发展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再现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