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师对学生论文范文

教师对学生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师对学生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师对学生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教学评教教学质量

学生是教学的载体,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应是学校一项基础性的日常工作之一。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是高校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对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确保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实施评价的主体不同,当前国内高校推行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可以分为四种: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专家评价、领导评价和督导专家评价。四种评价方式各有利弊,单独采取哪一种方式都是不科学的,因此在加强教师自身职业素养的前提条件下,高校应致力于“构建以教师自评为基础、学生主观的评教结果为重要依据、督导专家定性评价为决定权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创新模式”。这种教学质量评价创新模式是一个涵盖各方面工作的系统工程,与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相关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各个环节息息相关。本文就其中的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这个环节进行研究,对评价方式的重要意义、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学生评价的重要意义

学生作为教学的载体,教师教学活动的直接对象,对教师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其评价结果既有主观性,也有体现性,对促使教师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是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推行,学生成为高等教育需求者,或者说是教育市场上的高额消费者。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消费者对消费市场有着终端的作用,因此学生最有资格和权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乃至学校的培养计划。从经济学理论上分析,在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校在客观上说也是一家“厂商”,是人才的加工厂,它为社会提供的是“人才产品”。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即消费者),对教师的教学思路、策略、手段与方法等的感受最为深刻,只有学生才最能了解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真正地能提高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力;是否真正地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否使他们从学习中真正获得了知识;是否真正地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所以,教师教学质量的优劣应以学生的学习质量及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标准。

第二是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现代的教育观是以鼓励“学生参与”为中心的教育观,在这种教育观念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真正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起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学生的想法可以与教师共同分享,包括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教师教学过程的质量和效果,不能仅仅局限于是否完成所规定的教学任务,更重要或更本质的应反映在学生的发展上,即对学生的发展有何影响,这就体现了在教育中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永远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从这一意义上看,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体现了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主体的思想,是学校尊重学生和促进学生发展的现代教育平等理念的体现。

第三是学生评价教师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其最终目标是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不断地接受到来自学生的评价信息后,客观上会促使其承认学生作为“人”的独立性,增强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从而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其在备、教、辅、改、考等各个教学环节以及平时对学生的教育之中更加仔细,并努力加强业务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最终实现教与学相长。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而办学水平的提高,又能吸引高质量的生源,使学校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第四是建立健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与教师都是学校的主人,学生能够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他们就有一种自身地位得到提高的感受,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在这样一种氛围和环境下他们就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接受教师的“服务”(教育教学)。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接受教育,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良好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学生评价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许多高校都采用了网上评教系统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应该说,科学、有效的学生评价活动在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等方面有着其他评教手段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相关理论和研究的不足,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似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是学生评价教学质量的可信度问题。无可否认,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思想已经比较成熟,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足以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但事实上由于感受性的评价存在主观性,并非每个人都能以最客观的眼光审视教学质量,使得这种评价方式可信度不够理想。

首先,学生对评价本身重要性的认识存在不足。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普遍存在着不重视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问题。虽然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都采取学生评教的方式评价教学,但往往流于形式,沦为走过场,大部分的学校对评教工作的宣传不到位。比如,有的学校根本没有任何宣传工作,没有告诉学生这些评价是基于什么目标,或者某些高校只在评教现场由工作人员向学生宣读评教意义。经过调查显示,学生的评价动机对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结果影响很大,学生较较逊地把认识或不甚了解评教的意义会导致评价结果有较大差异。即学生对评教工作认识不够,则评价工作可能流于形式。由于学生心目中还没有树立起主动关心教师教学质量的热情与积极性,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对学生和教师的重要性,学生可能会认为,评价教师是学校或老师们的事情,与自己没什么关系,因而把学生评教仅仅当作学校布置下来的一项任务来完成,采取应付策略。他们在评价时存在任意打分的现象,如给所有老师打相同的分数或对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老师打一个中庸的分数,甚至有的学生叫其他同学代替评教,而且很多时候评教工作是在教师任课结束的时候进行的,因而分数本身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其次,学生评价教师还可能存在两个道德风险。一是打“报复分”。既有学生“报复”老师,也有老师“报复”学生两种情况:前者是指当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或者给学生的分数比较低时,一些学生会给老师打“低分”;后者是指当老师知道学生给自己打分不高时,会在考试时为难学生或让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甚至不让学生考试及格;二是打“感情分”。打“感情分”存在于老师“笼络”学生和学生“笼络”老师两种情况:前者是指一些老师通过平时放松对学生的要求来换取学生的高分或好感;后者是指学生企图通过给老师打高分,来换取老师的较松要求和考试时给高分。

最后,学生的学识水平也可能导致学生评价可信度的降低。学生评教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受知识水平的限制,有时无法客观正确地判断教师的教学水平。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长大,他们对教学方法与教育理论知之甚少,甚至某些师范专业的学生在评教的时候也没能用教育理论理性地去思考教学问题。另外,学科之间有学术性和趣味性的差异,而学生通常都喜欢趣味性强的学科。有的学科教学形式比较多样,教师会在讲台上口若悬河,讲得满教室爆笑,课堂气氛搞得非常活跃;有的学科教学形式比较单一,课堂气氛可能会比较沉闷。相比较而言,学生当然更加喜欢前者,而对后者的教学质量就不能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

第二是正确对待学生评价结果的问题。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这一评价方式被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所采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有不少高校不能正确地对待学生评价结果,带来了不少问题。

一方面,目前我国不少高校存在着以学生评教结果作为教师奖惩的唯一标准的情况。有的学校将评教结果按等级、按分数张榜公布,将学生评教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优秀评定、年终考核、奖酬金发放相联系,甚至与开除教师评聘挂钩。这显然夸大了学生评教的作用,是一种简单化、功利化利用学生评教结果的错误倾向。这样的做法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可能会造成一些老另一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学生评教结果的利用过于重视奖惩性,忽视发展性。奖惩性评价注意教师在评价之前的表现,发展性评价关注教师在评价后的进步,即重点关注教师的未来,以促进教师的专业进步来推动学校的发展。不同的评价目的观将直接导致教师对评价结果的不同反映。单纯将评教结果用于教师人事管理,仅仅对教师工作进行简单的鉴定、认可、判断、证明和区分,会让教师感到是惩罚性的检查,容易产生较强的抵触情绪,评价很难得到教师的支持和认可,从而影响了评价的有效性,使评教活动在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并未发挥多大作用。因此,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应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奖惩性评价为辅,注重为教师提升业务水平提供信息、咨询和改进的建议,更应注重教师评价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从而使学生享受到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教学服务。

第三是评价指标不够科学。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是对教师教学活动数量与质量的具体要求,是衡量教师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依据。该指标体系的制定应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和导向性等原则。科学的评价指标对教师教学质量起着指挥棒的导向作用。而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师评价指标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评价内容不够全面。多数评价指标的设计都集中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技能等,很少涉及课程、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师生关系、学生自身状况、学生考试成绩等重要教学环节,不能全面、公正、合理地评价一位教师的教学工作状况。其次,评价指标缺乏一定的区分度,指标设计标准有余、特色不够。很多学校所有教学人员共用一种调查表,未能反映各门学科之间的特点和各类教师之间的工作性质,以及不同课程内容的教学特点。最后,某些评价指标过于细致,把教师的板书设计、教学态度和仪表、授课形式及纪律等作为评教指标并赋予较大权重,限制了教师富于创造性的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同时也无助于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问题及对策建议

学校通过教师评价活动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组织者首先应尽可能创造良好的评价氛围,让师生不感到自己有压力。对教师评价前,组织者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以创造出真诚、宽松、民主的氛围。通过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关系,使学生乐于参与,从而增强评教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评教的主动参与过程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并把评价教师当作一种责任去履行,主动自觉地与别人合作,从而提高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结果的可信度。

第一是提高教师、学生对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活动的认识水平。一方面,要通过在校园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活动增加学生对评教活动的认识。如借鉴某些学校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手册,并要求考试的方法,或者开展知识竞赛、主题征文活动等办法。另一方面,要增加评价结果的透明度,不管是奖惩性评价还是发展性评价,学生都需要看到了评价的效果才会去重视它,才不会把其当成学校形式化的活动,才会在评价的时候认真对待。

第二是防止学生评价存在的“感情分”和“报复分”现象。一方面,为打消学生害怕老师“报复”和学生“取悦”老师(或老师感激学生)的心理,可以选择在期中偏后一点的某个时间,让学生在相关部门的直接组织下,对教师进行评价。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向学生郑重声明,所做评价,一不直接交给各个系、部;二不立即进行统计公布,而是等到下学期开始(或老师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交上来后),再对评价表并进行汇总、统计。另一方面,为防止学生利用评价活动“报复”教师,相关部门也需要在开展相关活动提高学生对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活动时让学生明白:学生客观评价教师,必将有助于学校管理部门督促老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最终和最大的获益者无疑是学生本人。反之,如果不能做到公正的打分,尤其是不能给那些要求严格、责任心强、课堂教学水平高的老师以一个公正的评价,则会挫伤教师本人的工作热情,最终利益受到损失的仍然是学生自己。

第2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第3篇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观动态生成课堂教学

论文摘要:本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从新知识观的视角出发,着重论述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化学课堂动态生成教学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动态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物质性质学习的阶段性和理论理解的有限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空前活跃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那么,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找到实现动态生成的途径呢?本文试图对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找到实现动态生成的途径作了肤浅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

动态生成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认知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建构主义学习观。

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理论根基之一的建构主义学习观,其核心观点是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者是学习的中心,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简言之,学习是在一定情景下,通过人际问的合作活动而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基本要素。

二、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

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探索知识和创新的能力,把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性发挥出来,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方式。运用研究性学习法,教师的教学不应该只注重教学结果,而更应该重视教学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生成,不仅要注意如何教学生,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以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

目标定位是对事物发展目标时空方位的规定与确定。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是推进优质教育达成研究性学习根本目标的主渠道。我们认为,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创新教学、探究性发展教学、自主性选择教学。其教学改革的目标追求是把课堂变大、变活、变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具有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学习能力与素质。这种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至少有自身发展的四个衡量标准,具体如下:

能引导学生对学习对象充满好奇心,有浓厚的研究兴趣与探究意识以及强烈的表现欲望;

能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具有批判精神,敏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质疑问难;

能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具有丰富的时空想象力、独立的自主判断力和鲜活的思维发散力;

能引导学生对学习困难具有顽强的学习意志力和耐挫品质,勇于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现阶段,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是以学科教学为基本形式来推进的,因此每门学科都要依据学科教学整体目标,定位好每一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并设计好相应的教学目标行为。

四、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案例

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元的教学系统,而对“问题”的提出是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笔者就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引课对化学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略作分析。

1.“镁的化学性质”引课。

实验导入法:先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然后点燃一段镁条放人该瓶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然后提出下列问题:①二氧化碳不是具有灭火作用吗?为什么镁条能继续在其中燃烧?②瓶内壁黑色物质是什么?在这个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

在本节课题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燃烧的概念,从有氧参加的燃烧已经过渡到了无氧的燃烧现象(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叫燃烧)。例如,发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等,也即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中已有了燃烧的科学概念。但是学生头脑中还有一个更定势的原有认知是:二氧化碳不能助燃,而只能用来灭火。在这两种已有的原有认知中,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正确的,但又是相互不能同时成立的。在实验面前,学生头脑中自身就会提出许多疑问。此时,学生感到大惑不解,非常兴奋。在求知心切的气氛中,老师提出下列问题:①二氧化碳不是具有灭火作用吗?为什么镁条能继续在其中燃烧?②瓶内壁黑色物质是什么?在这个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此时学’生“认非认”、“懂非懂”、“能非能”的心理体验的情境已经建构。即学生已经处于适度矛盾关系的情境之中。在这样的情境之中,学生必然有很强的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从而就很自然地形成学习动机,学习活动随即发生。

2.“盐类的水解”引课。

“盐类的水解”这节内容是在“水的电离平衡”学习之后,运用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以及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平衡等相关知识,继续深化对“电离平衡”的内容知识的重要章节。因此,本节内容的教学历来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怎样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掌握盐类水解的本质,教师们各有个各的方法。在当前有不少教师是借助实验来引出新课。例如,在以往教师们大多首先让学生测量几种盐溶液的pH,提出问题:为什么盐溶液会显示一定的酸碱性呢?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寻求问题的答案。

从以上的做法看,表面上似乎可以解释为:让学生活动并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把盐溶液的酸碱性直接给出来或由教师演示实验,确实掩盖了学生的发现过程,当然不好。不过从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的真正命意上理解,这种做法并不可能真正得到教师所期望的教学效果。那么,如果如下这样设计,是否更妥当些。例如设置这样的问题:

(1)纯水中加入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固体后,对水的电离平衡是否产生影响?

第4篇

一、小学生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一)传统文化中避谈死亡的旧习惯而形成生命教育的缺失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将爱惜身体确立为孝的基础,这体现了对生命权的尊重,却隐含着对死亡的忌讳。由于这样其影响,尽管身处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21世纪,人们依然认为谈论死亡是不吉利的,以致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死亡教育基本还是一片空白,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更多以“生”为主题。这种生命意识的教育过分强调物质身体的重要性,而对于“死亡”,则对学生缺乏正确、客观、积极的认知引导,教师更多的是回避、淡化甚至于异化“死亡”的概念。这使得多数小学生对“死亡”的概念缺乏科学的认识,从而导致小学生对生命认识的偏差,有的过于害怕死亡,有的过于轻视死亡,这都已经严重地影响甚至降低了生命教育开展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二)应试教育对生命教育的严重干扰

日本第15届中央教育审议会的咨询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必须要有一个轻松、宽裕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时空环境中,孩子才有可能自我发现、独立思考,才有可能得到丰富的社会生活的体验和自然生活的体验,从而培养创造能力。就生命教育的具体实施而言,虽然新课程改革也强调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但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仍旧以学生的成绩为标准,在这种“以分定教”的教育评价机制下,学校必然注重应试教育,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压力不断增加而在题海战术中疲于奔命,久而久之,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被逐渐淡化,生命教育被日益边缘化。这还何谈培养生命意识、提高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可见,应试教育也是干扰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解不够科学准确

学校是小学生生命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依靠学校教育而展开的,学校应为生命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但长期以来,学校对生命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缺少必要的认识与理解,而普遍将安全教育等同于生命教育,并没有真正地把握生命教育的内涵和要求。生命教育与生命安全、生命健康教育是不能等同的: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家长和老师教给他们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及良好的应急心态;而生命教育更注重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引导、促使学生建立实现生命价值的意识并努力实现生命价值。可见,两者绝对不能混为一谈。就小学生群体而言,虽然他们已经对生命有了基本的认识,但是人生观、价值观、生命意志和行为等均处于模糊状态,此时,如果学校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再存在偏差,必将导致其人格无法获得完整发展,以致小学生有生命认识却无生命意志的现象普遍存在。

(四)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过于单调刻板

目前,的确有不少学校也开始重视生命教育了,但其仍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实施途径比较单一,甚至僵化、刻板。例如,当前小学的生命教育实施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借助科学课、思想品德课等显性课程教学来实施;二是在其他学科中渗透;三是生命教育专题活动。以上途径均将生命教育的实施局限于校内,很少请外界人士参与到学校生命教育中。与此相对的是,西方国家往往会邀请各类人士如银行家、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大学教授等走进小学,给小学生讲各种有关生命的见闻和真实体验,并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情境氛围,或模拟或实际感知、体验真正的生命教育,在实践中培养生命素质。二是生命教育的内容也多游离于学生的社会、家庭生活实际,缺乏实用性。这显然无法促进小学生对生命的深入了解,也不易激起小学生的真实感受和对生命价值的认知内化,致使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存在认识和行为偏差。因此,生命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大多数学生只能分辨行为、思想等的正确与否,而当付诸实际行动的时候却往往意志不坚定。

二、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生命教育观

生命的衰老和死亡是无可避免的自然发展规律,我们要剔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不能盲目、迷信。我们应该站在科学和理性的角度,坦然面对,客观而科学地理解“生存”与“死亡”,树立正确、科学的生命教育观,并在此基础上,克服死亡给人带来的恐惧及其带给生命教育的消极影响。由于教师的生命价值观念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就更要以身作则,树立科学的生命价值观,才能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科学理性的生命教育。当然,由于长期形成的对于死亡的避讳等不良习惯的影响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但是可以通过个人努力逐渐转变人的生死观念,树立起科学的生命教育观。就学校而言,树立科学的生命教育观应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首先正确认识生命教育。即,认识到生命教育不仅是有关生命安全、生命健康的教育,更是促使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发展并逐步完善自身的生命价值,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的教育。

(二)重视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

为减少、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体现生命教育的以人为本,一方面,教育领导部门、学校、教师等应摒弃落后的教育思想,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积极改变应试教育模式;另一方面,还应将生命教育真正纳入教育体系,注重为了学生生命完整发展的生命教育。

1.应丰富并完善教育评价制度,构建促进生命发展的评价制度。学校应尽快转变评价观念,改变以分定教的现状,在教育评价中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关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课堂上的即时表现、学习的努力程度、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诸如交往能力、处事应变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素质表现。对学生的评价应实行考试评价、活动表现评价以及学生档案袋评价三种方式相结合,还可以辅之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2.学校的管理制度应体现人文关怀。一是教育理念要体现生命关怀,尊重学生自身的个性、生命自由,关注他们的潜力发展,把学生生命的完整发展作为管理的出发点,而改变、废除权威性、强制性的管理方式;二是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应以学生为本,实施人性化的管理,依靠师生的共同参与来进行管理。

3.围绕生命教育相关的主题开展教育活动。例如,在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同时,还要开展各种各样的团体活动。例如,以生命为主题的演讲等学习活动和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以调动小学生参与生命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营造生命教育的氛围。学校要利用校园内的每个角落,使学校充满生命的气息,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校内建设小型的种植、养殖基地,让小学生参与其中。学校还可以通过校内的墙壁、板报等媒介,彰显生命教育理念,制作并张贴科学家、劳动模范等杰出人物的格言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命情感。

(三)生命教育途径的多样化

有学者认为,小学的课程是以综合课程为主,没有必要专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否则会加重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且与其他课程中的生命教育相关内容交叉、重复。我们认为,虽然很多课程中都可以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但这和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并不矛盾,而且可以实现生命教育途径的多样化。这是因为,不同学科中的生命教育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比如,自然科学课侧重于生命的生长发育方面的内容,语文则是侧重通过课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启发。而生命教育课程则更侧重于生命的过程和实际,在模拟或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价值观念、行为意志等,促进学生生命的完整健康发展。

1.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事实上,生命教育作为大陆地区最近几年才兴起的教育内容,全国范围内尚未大规模地实施生命教育。要使生命教育真正进入课程并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政府应提供相应的政策导向和人力、财力支持,积极号召专家对生命教育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开发系统完善的生命教育课程,使之适应小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

2.在其他学科中融入生命教育。这是生命教育较为简单易行的一种形式,应当贯穿始终。生命教育涉及的知识范围十分广泛,远非单独的生命教育课程所能包括。像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中同样渗透着生命教育内容,教师应自觉树立生命教育观念,通过自己的学科教学来挖掘生命教育的丰富内涵,认真渗透生命教育。

3.将生命教育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例如,可以在课外实施生命教育的主题教学和角色扮演,并配合编写有关生命教育的教材供学生课外阅读与学习。学习国外的生命教育先进经验,例如,英国老师的做法:以角色替换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模拟父母因车祸身亡等情境,体验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从而帮助学生体验困境和生活突变时的复杂心情,学会保护自己和调控自己的情绪,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挑战。这种仿真方法,能够让生活经验不足的学生尽可能地体验生命,一定程度地弥补我国小学生实践时间和经验的不足。此外,有条件的学校或地区还应为小学不同阶段的学生量身定制生命教育教材,邀请一些儿童文学作家或有能力的教师编写有关生命教育的书籍,制作生命教育的小短片等,辅助生命教育的主题教学。编写有困难的学校也可以从现有的儿童文学作品当中筛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相关作品作为或补充生命教育教材。

第5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修养 文化意识培养 原则 方法

一、英语教师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紧迫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自己肩负使命和责任的重大。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是全面的,不仅要求掌握丰富的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知识,而且要有学习的能力、工作的能力、交往的能力、生存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高科技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纯粹的学科知识的传授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英语教学的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养和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这既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英语教师如何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需要以相当的文化科学修养为基础。由于英语学科工具性、综合性的特点,英语教师除具备专业知识修养外,须具备广博的知识修养。教师知识面越宽,视野越开阔,教学时就能内容充实,厚积而薄发,左右逢源。

1然科学知识

英语教师虽不直接向学生教授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但无论如何不能是“科盲”。英语教材中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很广可以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罗万象。英语教师当然不可能通晓各门科学,但是读一点科普读物,关心与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读~点科技发展史,对某一门或某几门科学知识了解稍多一些,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

2.社会科学知识

英语教材有广泛的社会内容,教学时要把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学生学有成效。英语教师除须具有很强的理解语言能力外,还须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才能准确地把握思想内容。如学习西方民族习俗、风土人情、人际交往等等。

英语教师“精”于英语语言专业知识,“博”于文化科学知识能以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学生必能学有所得,受益终生。

三、英语教师通过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对学生发展渗透影响的原则和方法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无疑将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显然历史的重任必将落在所有外语教育工作者身上,而且也势必给我们广大英语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为此,英语教师要完整地把握以下教学原则:通过所教授的语言了解文化;文化活动作为每堂课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使学生获得他们认为所需的取得社会地位的能力;使所有不同水平的学生对自身文化及日标语文化均有所了解;要意识到并非所有的文化教学旨在改变学生的自身文化行为,只是要求学生认识到人们的某些行为是受其文化影响的,并对那些行为表示理解。

在这几条原则的基础上,笔者运用以下手段对学生渗透文化意识:

1.结合词汇和句子的学习导入文化内容

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句子、习语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容。这意味着在词和句的教学中可以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文化意识的培养。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涵义。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对英语词句的文化涵义及使用中的文化规约的介绍。

2.通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活动渗透文化意识

课堂教学是渗透文化意识的重要阵地,而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资源,丰富的教材内容直接体现着英语这门课的文化内涵。在中学英语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在文化意义上很有代表性,有些课文内容本身就是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情况。如在上有关fo0danddirnk这一课时,我让学生用水果学做水果色拉这一西方特色的菜,学生不仅学会运用所学的单词和句子,也了解了西方的饮食习惯及西餐厅的基本礼仪。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不仅是学生进行交际活动的前提,而且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发展英语思维的习惯和在特定的语境中得体交际的能力。

3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化氛围

第6篇

论文摘要:随着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影响显而易见。然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也不容忽视。因此,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目前教育工作者们理应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跨文化交际的作用及其课堂教学反馈说明跨文化交际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作用。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使得来自世界各地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断增加的文化间的交流要求涉外人员不仅具各娴熟的外语语言知识,还要熟悉对象国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及日常禁忌。因此,跨文化交际己成为对外交往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交往的成败,甚至会导致民族间的误解或隔阂。过去人们一贯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外语专业的学生的来说十分重要,因为他们是中外交流的桥梁。然而,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直接参与涉外活动的频率大大增加,本文主要就跨文化交际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作用进行探讨。

二、跨文化交际的作用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符号系统、不共享同一交际能力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互动交往(Samo-var,2004)。尽管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外语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1951年发展至今,跨文化交际己有近60年的历史了。如今,跨文化交际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科学体系,正逐渐成为一门成熟完整的学科。在国外,跨文化交际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在美国,现在己有多所大学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这一课程。然而,在我国,虽然跨文化交际的发展也有2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并不十分广泛。在我国,现阶段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对象主要集中在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而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了解甚少,然而毕业后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直接接触不同国家人士的机会却在与日俱增,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超过了外语专业毕业生。因此,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值得当前教育工作者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由于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等环境不同,不同的人就会形成不同的文化,这就使得中国和其他众多国家在文化交际方面必然存在着差异。英语学习过程中,注重对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尤其要注重交际过程中两种语言之间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不仅能够避免交际过程中的言语障碍,达到交际的目的,同时还会使语言学习充满了新奇与挑战,提高学习动力。如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会各不相同,因此他们会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人遵循一贯谦虚谨慎的作风,倾向谦虚的思维方式,常用”不行,差远了”来回应别人的恭维;西方人则喜欢实话实说,他们会欣然接受别人的赞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中国人比较关心细节,关注周围的一切事物,常使用劝告的表达方式,会告诉他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西方人倾向自由,喜欢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对于这种中国式的关切有时不但不领情,还会产生反感造成交流障碍。再如,打招呼时,中国人一般比较关注对方的处境或动向,会问”去哪儿?”,”吃过了吗”,‘,您是上班还是下班?”等等(可译为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而西方人则认为这完全是个人隐私,所以会感到困惑、茫然,甚至会引起误解。因此他们见面打招呼时会说一些不会涉及实质性内容的话语,如”Hello/hi",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 "How are you!", "How do youdo?", "It’s a lovely day, isn’t it?”等等,纯属客套的lb]候语。因为”Have youeaten?"对方可能会认为这不仅是一种问候,同时也是一种邀请。"Whereare you,going?"更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快或反感,他们会想"It’s none ofyour business."同时,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病了吗?,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中国人为此并不生气,会认为这是一种关心,而西方人听到’’You are fat, You are so thin’,则会感到尴尬,认为很不礼貌。所以说,语言与文化在社会环境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二者相互依靠,密不可分((Fraise,2000)。因此,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入文化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即引入跨文化交际意识与知识,不但有益于学生的外语综合知识的习得,而且也会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开放包容、积极乐观、独立自主的性格,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根据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7月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跨文化交际己成为英语学习的主要内容,跨文化交际知识在我们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同时也说明各高校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通讯方式的普及,跨文化交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从仁世纪80年代起,以可口可乐公司、美国花旗银行、商业联盟保险公司、IBM公司、雀巢奶品公司等为代表的全球大型跨国公司相继设立了专门的跨文化交际培训机构,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作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必修课。同时,在外交官、跨国工作人员、和平组织志愿者的培训中,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庄恩平,2006)。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己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 三、跨文化交际的课堂教学与反馈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英语基础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知识已日趋重要,这不仅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此,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更是不容忽视。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更多地选择了在公司或企业就职,他们有的从事技术工作,有的从事研发工作,有的搞营销,有的搞人事管理等等。工作性质各有不同,然而不管哪项工作,都离不开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一定的英语知识已经不足以满足日后工作的需要,显示其优势。因为就职于公司或企业的人,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技术,还要有很好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高低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自己的职业发展与前景。随着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这就意味着中国人将不可避免的要扩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交往,在这个交往过程中,每个专业的同学在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同时也要注意各国的文化特色和一定的交际原则。假如你是位技术工作者,你就不可避免地会与拥有这项先进技术的国外工作者进行交流,或参加某项活动,那么此时你就应遵循一定的交际原则,如怎样问好,如何友好地进行交流,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哪些细节、哪些礼仪等等,交流的顺畅与否会直接影响日后的合作。因为不同国家的人会有不同的习俗和文化,如何避免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文化交际的差异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技能,也是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提出的新要求。

目前,为了提高本校学生的竞争实力和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要,我校特对非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

起初,同学们对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并不很高,期望值不大。在他们看来,自己现在己经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就足以证明自己己经掌握了足够的英语语言知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检验的就是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通过测试的同学,说明其英语水平相当不错,综合能力也很强,对于一般的交流不成问题。所以,他们认为这门课程对他们英语能力的提升空间并不大,选读《跨文化交际课程》纯粹是为了几个学分。然而,随着课程学习的循序渐进,学生不断地发现自身在外语交流与沟通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听说读写方面竟然都出现瓶颈。例如: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除讲解一些交际知识和外国文化知识外,还会结合社会实际案例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无论是课堂上口头表达,还是课后是书面论述,都让学生看到了不足之处和学习方向。他们的外语学习欲得到了激发。过去所表现出来的自满厌学情绪现在完全被渴望求知所取代。第一次做书面作业时,有的学生不以为然,有的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所写的文章不错,传达了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可是,经过老师课堂上从跨文化角度对中英写作特点进行比对分析后,他们翻然醒悟。自己的文章原来是破绽百出一立意不清、组织不严、结构有误、用词不当,语句不顺,逻辑性差。不仅不足以传达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很容易产生歧义,造成误解。对照所学内容,分析病因,他们发现自己所写的英语文章之所以不地道是因为自己在语篇的组织过程中没有形成英语思维习惯,从而文章不够连贯,篇章结构散乱,整篇文章缺乏洋味。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们逐步意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感觉到英语知识的无限和自己英语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跨文化交际课程已深得人心,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他们强烈要求1)提前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2)延长该课程的学时,以此来帮助更多的学生更早地接受跨文化交际知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的渐渐复苏,我国对外交往的幅度也会不断增强,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也要有超强的能力。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跨文化交际课程》是一门理论加实践的综合课程,是训练实际应用能力的课程。理论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改善自己的思维模式,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能力;实践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通过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锻炼其主动参与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跨文化交际课程》还培养了学生礼貌待客、文明出行、尊敬他人、规范礼仪。

第7篇

关键字:农村基础教育学生流失解决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问题是全国实现小康的关键,农村教育发展状况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息息相关;如今,农村教育状况虽然已经得到显著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重点探讨生源流失问题。

一、学生流失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经济整体水平低下,农民收入不高,支付子女上学的费用可谓一大开支,经调查表明,经济原因是导致学生失学的第一因素。2、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赖以生存和依附的经济实体,是与社会发生交换、收入、支出关系的最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在学生是否接受教育方面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支付教育费用的能力及这种能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家庭成员(主要是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对儿童是否受教育和受多大程度教育的支配和决定作用。3、打工潮流的干扰。由于国家允许并鼓励个体劳动的存在和发展,特别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对打工人员需求增多,再加上读书回报周期过长的影响及教育自身原因,使得大批初中甚至小学生纷纷拥入打工仔行列。4、人口压力。一般农村家庭平均有2.3个孩子,家庭规模大,子女多,要同时供养几个学龄儿童,往往造成家庭经济负担过重,一般家庭难以承受,从而影响子女的入学。

(二)教育自身的弊端。1、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已有了质的飞跃,但相对于城镇及发达地区,仍然普遍偏低,办学条件在不同地区的农村也不平衡。2、教师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偏低。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有一支待遇较优,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由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长期投入不足,因此伴随着办学条件差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教师待遇偏低、队伍不稳;教师工资虽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有些贫困县市却经常出现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民办教师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待遇总体不高。因此,教师队伍流失严重。3、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为一种办学倾向已偏离了我国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教育这一正确轨道。虽然“减负”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现实中中小学生的作业量仍有待减轻。4、单一的课程体系。由于课程多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因此课程缺乏多样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由此造成一旦升学无路,即使在本地致富亦无术。

失学问题不仅造成了本来就十分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阻滞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因而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

二、学生流失问题的对策

(一)科教兴国战略的坚持。人类社会进入“地球村”时代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各种竞争变成了面对面的军事竞争、经济竞争、科技竞争、教育竞争……各类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育的竞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指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是“知识差距”。强大的科技实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以深厚的教育积累为基础的。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是实现科教兴国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教育积累是以教育投入为基础的,投入越多,回报就越丰厚;反之则越少。

(二)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我国普及农村基础教育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不尽合理。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重点关注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弱势人群。教育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就地区而言,西部比东部、中部严重;就城乡而言,农村比城镇严重;所以要实行倾斜政策,向不发达的农村倾斜,同时向弱势人群倾斜,向女童倾斜。因为农村还存在重男轻女的倾向,所以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破除旧的传统习俗;优化社会环境,综合治理;家长培训,双向交流,优化家庭环境;实行倾斜政策,为适龄学童提供经济补助确是一些有益的做法。

(四)提高认识,依法治教。1、提高全体农村公民对义务教育的认识。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和灵活性,由于义务教育不同于以往的教育,其义务性和强迫性是以往的教育所没有的,因此在农村要加强人们对其认识和理解的宣传教育。2、依法治教。义务教育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强迫教育。事实说明,仅仅依靠说服教育是难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的。因此,在义务教育过程中,必须善于运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我国自1986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并且各地区也颁布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应该说,从立法角度看,我们的义务教育立法体系还是比较完整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屡屡出现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因此,强化法制观念,加强执法,严格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是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写作能力;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幼儿阶段对学生们识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方面的发展,小学阶段教学从基础教学,转向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学上,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通过引导学生们课上阅读教材和一些课外书籍,培养学生们的语文语感和语言组织能力。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的重心在于带领学生们走进语文的世界,语文的学习在于运用,写作是语文学习成果检验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提升小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对后续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阅读来进行小学生语文教学。在阅读教学的阶段,学生们通过阅读名家的写作和优秀的学生作文来培养起自己良好的语文学习语感,在培养起良好的语文学习语感的同时将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进行提升。在阅读的时候,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能够对一些写作的技巧进行掌握,例如排比句、类比句以及夸张的写作手法,通过对这些写作技巧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们在写作的时候,不会出现无从下笔的情况。在阅读的同时,学生们还能够学习到如何开头和如何将叙述的情节进行递进发展,从而使得学生们的逻辑顺序和语言组织能力进行提升,保障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不会出现逻辑混乱,表达不清的情况。在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们还能够将一些优美的描述句子和诗句进行摘选和整体,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使得学生们的语文写作内容得到丰富。阅读,不仅仅使学生们进行文章的朗诵或观看,其教学关键在于,让学生们掌握和学会使用阅读中所学到的一些方式和方法,从而使得学生们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做到“下笔如有神助”。缺乏阅读的写作内容会显得枯燥乏味,缺乏润色。通过阅读在丰富学生们知识储备的同时还会让学生们掌握众多的写作技巧,从而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写作能力提升与阅读教学的实践结合

(一)阅读教学提升写作能力的课堂引导

阅读教学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课堂引导在于,教师们通过课堂期间对教材、教案进行朗诵,使得学生们对基础的断句和写作过程中情绪的递进进行掌握,通过老师有感情的阅读,让学生们在枯燥的文字中体会到作者所要传递出来的讯息,让学生们在加深对教材领悟的同时,了解到写作是需要感情的投入和情感的润色的。缺乏感情的写作就是在论述,整篇文章会显得索然无味,略显干涩。课堂引导另一个作用在于,教师们通过对教材的剖析,使得学生们深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中去,在达到共鸣的同时,了解到如何利用写作技巧去实现与读者情感间的沟通和交流。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引导的作用是很大的。教师们需要充分利用课堂,对教材、教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朗诵,利用好课上时间,为学生们进行课后阅读教学引导,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阅读教学提升写作能力的课后引导

阅读教学提升写作能力的课后引导,在这个方面上,需要着重强调学生们的自律性和自觉性,只有学生们主动地去进行课后的阅读,才能够有效的开展课后的引导工作。在课后引导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推荐书籍,布置阅读笔记任务或布置日记任务等形式,写作能力的提升,不能紧靠着去读,还要鼓励学生们主动地去写,鼓励学生们学着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分析的方式方法进行对课后推荐书籍的分解和剖析,教师通过对学生们的阅读笔记进行批阅从中了解学生们的语文写作在什么能力范围,对学生们进行一下分类,从而在课堂上开展相应的教学,通过因材施教和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们走进文学的殿堂之上。

四、阅读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现阶段小学阅读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分为一下两点:教师的能力、教案和课后阅读书籍的选择。

首先我们来说,教师能力这个方面,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和讲述能力是影响语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师的能力培养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很多教师们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和讲述能力上比较薄弱,在课堂的讲课过程中处于死读教案的阶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展,首先学校还注重对教师队伍的选拔机制建设,其次还要积极的开展调研活动和教案研讨活动,使得教师们能够通过交流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其次,是教案和课后阅读书籍的选择。在这个阶段上,由于现代的书籍众多,因此在选择的过程中,如果老师们不能够仔细的辨别很容易导致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一些不良的阅读状态。对于这个方面的解决就需要,老师们加强对教案教材的选择和课后阅读书籍的筛选。

五、总结

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小学生们写作能力的提升而言,其所具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其良好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学生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是十分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师们应当积极主动地去对阅读教学进行探索,为学生们各项语文能力的培养做好准备。

作者简介:张坤连(1963.9-),女,,籍贯:四川长宁县人,学历:大专,研究方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参考文献:

[1]严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2]刘济远.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01:25-28.

第9篇

关键词:自身素质;影响;人格魅力;典范;感召力;潜移默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在全国拉开帷幕,此次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要想使改革达到预期目标,需要诸多基本条件做保证,其中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教师的素质。只有高素质的老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下面就语文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具有高尚的师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语文教师本身的思想境界、学识水平和行为仪表等构成了教师的人格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因此,哲人对教师冠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称。

1.语文老师应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导师

现代化教育事业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服务,国家也通过了立法的形式,强调了“教育要优先发展”“科教兴国”“教育奠基”“加大教育投放”“提高民族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等,这使我们当代的语文老师充满了希望和自豪。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而教师本身的思想境界又是一部显性的教科书,如果一个语文教师有了高尚的师德,崇高的思想境界,那么学生就有了一部很好的、显性的教科书,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刻长久的、终身受益的。

2.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树立现代健康的人格的表率,做学生的人格之师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教育是伟大的事业,人的命运决定于教育。教师是崇高的职业,而教师的劳动特点要求他有崇高的而完美的^.格一只有这样的人他才能教育出意志坚强、精力充沛、性格美好、知识渊博、有活力富于创造的人。”一个语文教师不应把利益看得太重,把教书看成一种谋生的方式,羡慕为官者、仰慕发财者,向学生乱收费、乱罚款,以至离岗谋官,下岗经商。不应该工作敷衍塞责、应付差事、得过且过、贪图舒适而平庸无为。

二、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一个品行高尚、情趣高雅,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深刻久远的影响。同样,一个知识渊博、学养深厚的老师,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新的课改已全面启动,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是必须不断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并不懈优化自己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学习。一个语文老师如果只凭一张嘴讲,要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自己却不思进取,停滞不前,他的学生就很难发展。一个普通话标准、音色纯正的语文教师,不必做过多的要求,他的学生会自然地去模仿、苦练朗读技巧;一个板书工整、美观、规范的语文老师,他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带出一批批“书法爱好者”;一个学养深厚、知识渊博、知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人文、自然、社会等方面知识都略知一二的语文教师,他的学生也一定知识宽泛;一个老师的诗文若能频频见诸报刊,他无需侃侃而谈作文的“秘诀”,也无需授古搜今地谈论作文的重要性,在他的周围自然会聚集一批批“文学才子”……凡此种种,都是身教,不必言传,而效果却极佳。

三、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教学研究的能力。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教书”,实际上就是“教人”。通过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及技能传授给学生。为使自己的学识在教育教学中得以充分发挥,得到学生的依赖,语文教师还必须具备研究教育教学的能力。

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面前学生的行为心态进行归纳总结,走进学生、研究学生、研究教育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第10篇

一、真诚倾听

教师要学会“屈尊”“倾听”学生的“心声”。在平时的很多课上,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追求课堂教学的完整性,过分注重赶进度,忽略了对学生回答的仔细倾听,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教师的这种不真诚的态度产生不良情绪。曾听过赣州三中杨敏老师执教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课,她对学生的回答真诚倾听的姿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课堂上经常对学生说“没关系,你继续说“”你还有话要说吗“”大家都在听着呢,接着说吧”之类的话。因为她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学生时时处处都处在对的引导或提问的响应状态,为课堂教学营造了和谐的对话氛围,学生的课堂学习十分高效。叶澜教授也指出“: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一名教师,如果能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回答,那么他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师生之间的对话才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才能正确判断学生在想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想;才能正确把握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进而对症下药,扬长避短;才能在学生回答不正确、语言表达不清楚时及时指出,给予正确的分析和指导。因此,我们要时刻谨记倾听的重要性,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

二、适时引领

作为教师,倾听固然是尊重学生、进行有效师生对话的前提,但有效对话的关键在于:在倾听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想法存在错误或荒谬,教师要从中找到突破口,以询问、征求意见的口气,引导他们说出正确的观点。课堂教学的实践告诉我门:课堂上所可能发生的,并不是教师在课前的备课中所能预见的,教师不能只按照教案、标准答案去“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吸收,更不能要求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整齐划一。课堂教学过程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教师通过运用灵活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推进生成教学,不断地促使它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教师在围绕某一话题进行对话教学时,首先要学会摆脱一切桎梏,在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产生瞬间的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这时,教师就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的话题,要善于因势利导,抓住疑点、重点、闪光点,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互动,碰撞出思维、情感、智慧,从中生成能力、方法、习惯。适时的引领最能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语言智慧、个人魅力。听过我校一位老师的一堂《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的作文指导课,在课堂上,每次遇到学生的回答有问题或表达不当时,该老师总能适时予以引领,妙语连珠地化解学生心中的疑难。苏霍姆林斯基说“:一名好的教师,并不见得能明察秋毫预见到他的课将如何发展,但是他能够根据课堂本身所提示的学生思维的逻辑和规律性来选择那唯一必要的途径而走下去。”在进行对话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够做到以上所谈到的三点,在教学过程中就不难出现师生间心连心的心潮相逐、情生情的激情奔涌,也就不难呈现精彩有效的师生对话。

作者:杨盛建 单位:江西省南康市第三中学

第11篇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应试教育是以应付考试,特别是应付升学考试,追求升学率为 目的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涉及到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心理、身体健康、劳动技能等方面,而每 一方面又因时代不同、需求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现阶段文化科学素养方面,除文化科学知识外,还 要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应试教育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方面是突出智 育,忽视其他方面,以文化课考试代替了素质的全方位要求。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教育的平等。现代的教育质量观是“卓越教育”,既求公平又求效率 ,所以基础教育的重心应从少数“重点校”转向大批“薄弱校”,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个学生,应成 为我们实现基础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最完美的途径。应试教育是只抓少数尖子学生,放弃整体学生的“精英主义 教育”,既谈不上公平,更谈不上效率。素质教育的价值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因为少数的精英可以引进,但整 个国民的素质是无法引进的。

素质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随着终身学习社会的到来,基础教育不过是“终身教育”的一个环节,而非“ 终结教育”。现代学校担负着两个课题:一是促进“人格形成”;二是促进“学力形成”,这种学力是由学习 动机、学习方法、可持续独立学习的态度这三个要素组成。学生时期是主要的学习时期,既要学会立足社会、 推动社会发展的本领,更要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学校应创造适应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教育体制 ,形成学校适应学生的校园文化。而应试教育则急功近利,为一时的分数的提高而排斥其他。

素质教育注重开发个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能力的发展,而创造能力 发展的关键是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学校的功能首先是发展功能,而不是选拔功能。因此学校应从传统 的偏重单向灌输知识转变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的教育,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使其有机会把某一方面的潜在的才智得到良好的启蒙、发现、培植和发挥,从而高于一般人。而应试教育注 重的是选拔,就很难发展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相对于应试教育来讲,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我们教育工作 者应努力追求素质教育的目标,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树立生物学教育的素质观

学校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科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主要是通过学科教学来完成的。在生物学教育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在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同时,充分利用生物学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积极探讨生物学知识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学 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中学生物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生物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具 有广泛适应能力并有一定创造性的人。这就是生物学教育的素质观,从这样的素质观出发,在生物学教育中实 施素质教育应把握以下几方面:

1.政治思想、道德行为素质

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生物教材在这 方面的内容非常丰富、生动。如世界是物质的原理;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事物是普遍 联系的;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等观点在生物科学中几乎都可以找到例证。再如,结合教材内容可以讲解《森 林法》《环境保护法》《渔业法》《婚姻法》等法规,帮助学生树立法制的观念。

2.科学文化素质

教育要面向未来。从未来需求来看,科学教育要把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品质、科学价值 放到和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样重要的位置。

(1)科学方法。生物学教学除使学生掌握最基本、最常用的科学方法(观察、实验方法;分析、概括方法; 类比、推理方法;科学假说方法等)之外,更需要的是训练学生学会科研方法(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设计构 想、整理分析结果;实验工具、实验材料的选择)。生物学教学中观察实验,不仅是为了印证某一生物学知识 的科学性,而且是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方法。

(2)科学思维。素质教育强调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此,在生物课堂上要加强对学 生进行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由微观到宏观,由现象到本质的推理判断能力;对生物学 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归纳能力;对生物学概念、规律的运用和迁移能力;自学和阅读能力。现行的人教版 初中、高中生物教材,在内容选取、体系编排、文字叙述、插图、练习等方面都注意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 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特点,在钻研教材的同时,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考虑教法的同时,也要研究学法, 做到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发展创造条件。

(3)科学态度、科学品质。生物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通过实验 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 学习习惯。

3.心理素质

在生物学教学中可以进行如下几方面的心理素质教育: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在介绍生物学的概念、规律发展的来龙去脉,生物学事实的发现过 程,科学家的事迹和我国的生物资源等知识时,可使学生对知识的创造和创造者的思想品德、人格有一个全面 深刻的了解,从中受到感染和影响,并由此激发学习的兴趣和钻研精神,从而树立为国家为科学献身的远大志 向。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心态。让学生了解与生物学有关的环境、资源、能源、土地、粮食、人口 等问题,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利益、关心地球的生存条件等的情感和责任感,树立环境保 护意识。生物课本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生物的结构与机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我们要让学 生知道人不能被动地等待淘汰,而是要主动地适应自然的变化和社会的变革。中学生应该学会多种本领,增强 耐挫折的能力,提高适应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

(3)培养学生勤奋、坚毅、合作的优良品质。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刻苦、自制的意识和品质;通过课堂上 分组讨论、小组竞赛可以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4)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从美育的内容上看,生物学可以进行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教育 。生物是自然美的主体。如动物、人体外表的对称美;各种叶形、花冠的姿态美;动物(蜜蜂、蚂蚁)社群生 活表现的和谐美;生物学上一些名词概念(如生长素)、规律(如孟德尔遗传规律)、学说(如自然选择学说 )发现的过程体现一种严谨的科学美;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体现了社会美。引导学生投入到创造美的活动中去, 如养鸟、护鸟、种花、种树、绿化美化校园等。

4.身体技能素质

培养学生能够自觉地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和心理都发生着急 剧的变化。为此,学生必须了解自己的身体,科学地对待自己体内发生的一切生理变化,愉快地接纳自己(不 管是男还是女,是胖还是瘦),并自觉地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些内容在教材中都有阐述,教师 应该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教育;同时也要指导学生了解绿色食品、各类补品,正确对待 减肥药品及增高妙方等等。

探索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

目前,在生物学教学中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改革。如过程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引导—探 究法、发现探索法、实验探究法、目标教学法等。通过对这些改革的思考和分析,我们认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 的生物学教育方法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构建好有利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在具体制定单元课题的教育目标时,一定要全面、具体、恰当。所谓“全面”是指在文化科学、身体技能 方面应指明达到的水平;在思想道德、心理、能力方面要指明通过哪些内容或活动培养哪种能力或品德。所谓 “恰当”是指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制定教学目标应达到的水平。例如,高中《生物》中“光合作用”部分,教材 中有3个知识点: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意义;此外还有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 。基于这些因素,教育目标可确定为:

(1)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通过介绍科学家研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分解的实验过程,进行 科学方法的训练;通过揭示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本质联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明确光合作用的意义。

(3)学会用丙酮—研磨法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并用纸层析法将色素分离,从而明确叶绿体中色素 的种类、颜色和作用。

(4)通过比较光反应、暗反应的关系,接受辩证统一的观点;通过光合作用的意义的学习,增强生态意识。

能否制定一个全面、具体、恰当的教育目标,这是在操作上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的第一步。

第12篇

因此,对今天的儿童少年进行适当的抗挫折教育,增加一些磨练,使他们 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困难,从而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革命意志,对于他们将来的成长,对于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实施抗挫折教育必须遵循科学规律。

要制订科学的实施计划,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分步实施。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低,表现千奇百怪,情况千差万别,对学生实施抗挫折教育,一定要摸准病情把准脉,区别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必须充分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了解其行为的特征,破译其内心的密码,根据不同对象,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比如,有些学生各方面都比较出色,或者在某些方面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长处,经常受到表扬,成长比较顺利的青少年,往往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低。他们自身显露出的“光芒”使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别人也容易只看到“光芒”而忽视他们的不足。一旦有人指出其缺点或不足,他们往往难以接受,更经不起挫折和磨难的打击。因而,对于显示出这样那样“光芒”的学生,可以故意设置一些挫折,故意不表扬,不肯定某些优点,使其在受挫中得到磨练,以弥补他们心理锻炼上的缺陷。又如,那些学习较差的同学往往比较多地表现出怯懦和自信心不强,在挫折和失败面前往往表现为无所适>:请记住我站域名/

二、实施抗挫折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各教材中有关不怕困难,战胜挫折的内容,采用讲明道理、直观引导、设置障碍、模拟训练等方法,启发学生懂得每个人在成才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必须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挫折面前不气馁,敢于夺取胜利,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抗挫折意识。在实施抗挫折教育中,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是必要的,它对矫正学生的不健康心理,正确施教,培养学生的优秀心理品质是不可缺少的。

三、活动课程和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是实施抗挫折教育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都喜欢参加课外活动,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确定切实可行的抗挫折教育内容和抗挫折目标。定时间、定地点、定辅导教师、定辅导内容,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磨练意志。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利用板报、墙报、广播的形式渗透抗挫折教育。重视环境氛围的教育作用,努力营造抗挫折教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氛围。如在橱窗里设立抗挫折教育专栏,展示学生战胜困难的事迹图片;在班级墙壁上挂上名人战胜挫折的警句等,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接受教育。

四、要把抗挫折教育纳入德育范畴,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抗挫折教育立体网络。

首先要发挥教育委员会、校外教育基地的作用,请老、老八路讲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请著名劳模、企业家介绍他们的创业之路,使学生从小培养艰苦奋斗,不怕挫折,敢于竞争的精神。其次,要把抗挫折教育的内容纳入家长学校 教学和研究范畴,使家长在家庭中有意识地创造抗挫折教育的氛围及和谐的家庭环境,配合学校实施抗挫折教育。第三,要设立家庭劳动岗,通过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五、实施抗挫折教育还需要目标适度。

第13篇

【关键词】创造性;使用教材;补充;删减;替换;调整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教材使用建议”中告诉我们: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除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调整教学顺序和教学方法,以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我校虽然是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样本校,但其中绝大部分学生来自乡下中学,经过重点中学的选拔,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偏低,学习习惯差,基础薄弱。加之新教材容量比较大,话题比较新颖,起点比较高,学生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经验。再者学校缺乏教育资源,教材就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在英语教学中就起着重要作用。体系完整、结构合理的教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而且有利于他们发展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并为英语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带来极大的便利。在有效地使用教材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或删减,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如果某些教学活动的难度过高或过低,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加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活动的难度或对原有的活动进行适度的延伸。新教材要求教师所做的,并不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而是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它,在“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的原则下,把适合教学实际需要的教学资源补充到教材中来,或者调整和替换教材中不合时宜的内容,扩展或缩编教材中的某些内容。在一年多的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一些经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大胆删减有关内容

就我们学校学生状况而言,就是把教材中过时的、偏难的、重复的内容或不切合实际的内容删除掉,以便节省时间集中精力处理最重要的内容,实施最有效的教学活动,落实最重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如北师大版(下同)必修四Unit11CommunicationWorkshop,学生对书信写作的程序很熟悉了,只需注意连贯词的正确使用即可,我们就删减第一部分,只要求学生阅读书信范例,注意连贯词的使用,然后做第74页练习1,熟悉连贯词的使用,效果就很好。还有一些听力练习偏长偏难,就是老师听起来也得听几遍,又耗时,又费力,如果按部就班地上,不但没效果而且存在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可能。为此,我们大胆的把他们删去。当然对教材的删减要持极其慎重的态度,一定要在吃透英语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还要结合学生对知识的原有储备以及教师对整个教学统筹安排进行。

二、考虑学生和教材需要,适当增补相关知识

对于教材中不足的部分或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或为了学生的需要对教材增添一些内容,也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报刊阅读等手段增补和拓展教材内容。模块四第十单元CultureCorner介绍欧元的情况,因学生缺乏货币和欧盟的知识,可在学习前,对货币的作用、美元、英镑、欧盟12国等作简单介绍,学生感兴趣,阅读起来也觉得容易了许多,我们增加的内容主要是背景知识和语法知识。新教材语法的编排较分散,需要教师及时总结,如必修六第十三单元语法是过去分词,在前面已学过动名词和不定式,经过暑假学生已忘了不少,学习过去分词之前,可补充非谓语动词的基本知识,教学效果很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结合教材内容用英语增补一些最近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以增进学生用英语理解世界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

三、整体把握教材,对内容作适当调整

对于教材中分布散乱的内容、逻辑排列欠妥的内容等,可以先淡化,再整合,进行适当调整,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使知识系统化。比如,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的知识分散在三本书中,但他们是有联系的整体。处理时,可按照情态动词基本知识—表推测—虚拟语气的顺序来学习,学生容易接受。还有定语从句,在模块二第三课课文中出现关系代词、介词+关系代词等各种情况,但定语从句的语法却出现在两本书中,就可以通过课本中的句子,简单总结,使学生对定语从句有大概了解。

四、对教材内容的适当拓展和补充

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拓展相关教学内容也是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考虑的问题。比如,教材单元中的内容和现实生活中周围发生的某件重要事情密切相关,可以给学生适当补充这方面的材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老师布置的相关任务。如果教师认为某个活动太难,就可以扩展活动的步骤,增加几个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活动难度。要坚持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听说读写相结合。如每天让学生听(看)一点英语新闻、英语歌曲、英语电视节目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辅助英语教学,经常性开展一些英语主题活动等。

五、针对教材实际,调整教学方法

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有时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调整教学方法。

当然,教学是活的,语言是活的,课堂也是活的,活生生的教学情境是我们实际教学生发、展开和结果的场所。教师是这一场所的指导者和导演者,对课程的把握、预设以及课堂情境的变化,关键在教师,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实际,充分利用其他教学资源,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删减、增补和重组教材内容,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

【参考文献】

第1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师生对话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181-01

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对话中,无疑存在着真正的对,舌与虚假的对话,互动式的对话与应答式的对话。这两种对话形式的存在,使课堂:呈现着不同的形态,也使得课堂教学最终达到的教学效果大相径庭。因此,正确地认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摒弃虚假,追求真实,努力探索互动式的师生对话,实现课堂教学师生对话的有效性,是当前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所应实现的基本变革,也是使语文课堂真正得以重新建构的前提。

一、正确认识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涵义

所谓对话,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基本的对话方式。教学对话,它是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被动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交往的互动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学生均是相对独立和相互平等的主体。新课程实施后,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目标上、内容上和结构上具有了新的特点。

二、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状况来看,由于不少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真正内涵,所以,师生(实际上主要是学生)不能作为平等、自由、自主和全面发展的主体而存在于课堂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也就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呈现出不真实的对话。这些不真实的对话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

1、形式上的对话

目前这种形式上的对话较普遍存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这和只徒具对话的形式,而无实质性的内容。形式化的对话有两种表现:最常见的一种是“一呼百应”式的对话。另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是经过特殊“包装”的课堂交往。这种形式化的对话,使语文课堂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实质上并不能激发学生高层次的思维活动,绝大多数问题学生仅凭借死记硬背的知识就可以回答,对学生的思维活动产生不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2、造作式的对话

语文课堂教学中造作式的对话是一种人为包装的对话。在这种对话中增加了一份人为造作,少了一份真实自然。

3、垄断式的对话

垄断化的对话有两方面的表现:一种表现是教师掌握课堂对话的绝对主导权,他们总是对话行为的发起者,学生永远只能做对话活动的执行者,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均是按照教师的预设、在教师的掌控之下完成;另一种垄断形式表现为课堂上师生对话的机会总是被少数学生占有,他们或是班里学习成绩好的,或是在课堂上善于表现的,这些少数的学生一节课内能够与教师进行多次教学交往,而多数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往往得不到任何机会。

4、单一式的对话

单一式的师生对话集中表现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大多采用“师班互动”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语文课堂教学中单一的“师班互动”的对话形式,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利于学生语文个性化阅读学习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上述四种不真实的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盛行,对新课程的实施会造成许多不良的后果。其主要表现在:(1)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被压抑,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得不到尊重,因此他们会越来越不愿意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学习的热情,进而厌恶语文学习;(2)由于没有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缺少了对话与沟通,缺少了生机与活力,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就无法实现;(3)教师的教学失去了与学生真实对话的快乐,因而传统的职业性增强,相应的新课程赋予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专业性角色大大降低了,这不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

三、建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师生对话

建构有效的师生对话,是当前的语文课堂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我们必须明确发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真实对话应该具有哪些特征。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和要求,这种师生的真实对话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2、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第1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兴趣

一部好的电影,一本好的小说或者故事,人们在欣赏的时候,往往会沉迷其中,设身处地,融入故事情节而不可自拔,充分感受故事的曲折离奇,体验其中的酸甜苦辣,深陷其中而不自知,台上台下浑然一体,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语文虽然不同于电影故事和小说,但是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却能用高尚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语言,把课讲得生动活泼,耐人寻味,同样能给人以一种艺术享受。

小学语文教学,要紧的是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使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求知愿望。这就要求教学要有趣味性。

一、课文故事化,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学的趣味性,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一切教学手段,用最有效的方法,引起学生对所学的东西的爱好和兴趣。教师要学会讲故事,根据课文的特点,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的再现作者的感情。教师只有自己首先进入角色,真正把作者在文章中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感染人,给人以入迷之感。教师要在故事中融入自己的感情,把自己变成故事的主角,加上自己的理解,就好像唱歌一样,加上节奏使故事具有可听性,语言亲切,又有变化。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象声词,各种动物的叫声的模拟词,把角色的对白进行扩充,适当重复,适当提问,让孩子们与故事中的角色进行互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一定会越来越喜欢老师的,自然也喜欢我们的语文课堂了。讲故事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讲故事为契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要比说一些大道理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而且讲故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课文音乐化,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利用一些儿童歌曲和律动来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在玩中学,效果会很好。在教学《小小的船》时,笔者没有布置学生背诵,而是把歌曲《小小的船》教给了学生,边学歌曲边做运动,学生们在快乐的音乐享受中很自然地记住了课文。学习《雪孩子》一课,笔者唱《雪花》,学习《借生日》一课,我们一起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孩子们边唱边表演,兴趣很高,学生非常投入地学习,教学效果出奇的好。

三、课文艺术化,提高课堂的活跃性。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绘画把内容再现出来。

画精彩的景物,低年级的孩子喜欢艳丽的色彩,喜欢每天拿着笔,描描画画。教师就应该抓住学生喜画乐画的特点,把绘画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踊跃,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富有表现力的对话用表演的形式,动作描写用肢体模拟。课堂经常焕发着生机与活力。

四、课堂游戏化,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将枯燥的课本知识与生动的游戏相结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在教学中,把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自参加,亲自体验,寓教于乐,寓学于玩。在许多情况下,学生并不是为了认识一个事物而去主动观察,而是由于情绪的激动,兴趣的导引不由自主地去观察,使学生入情入境入理。绕口令游戏,造句接力游戏,指令游戏,传话游戏,猜字游戏,听音辨音游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学中游戏的应用能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害羞的心理,从而勤思考,大胆说。这种活动化的教学让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和感受,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从做中学,从玩中学。

既增强了教学情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小游戏在大教育中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

五、开拓学生视野,推荐课外读物。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推荐有关的读物,或及时介绍报章杂志上的好文章,注意开拓他们的眼界,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教学而言,精读是准备,博览是应用,如果通过语文教学,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嗜好,那就等于帮助学生找到了一个源远流长的寻求知识的泉眼。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嗜好,找到了这个泉眼,就会广泛觅取,学而不倦,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课内是有限的,课外是无限的。

六、语言趣味化,增强教学的形象性。

教学时通过语言进行的,教师的语言是拨动学生心弦,及其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有时一个贴切的比喻会像童话中的魔棒一样,使学生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因此作为一个教师讲话一定要有趣味。规范简练,准确鲜明生动,具有较强的形象性。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教之以情,教之以情是语文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凡是对自己思想有所触动的事情,最容易记住。自己的思想无所动,就不容易记住,就会像过眼云烟,飘过去了,不能留下痕迹,学生听课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七、教学悬念化,提高学生探索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