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放射影像技术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简称GATS)的分类,国际医疗服务贸易有4种模式:(1)跨境交付;(2)境外消费;(3)商业存在;(4)自然人流动。跨境交付类型的医疗服务贸易通常被称为远程医疗(Telemedicine)或医疗服务外包(Offshoring of Health Services)。由于信息通讯技术(ICT)取得的巨大进步,某些医疗服务已经可以数字化并通过网络来传输。这使得发达国家的医疗机构可以将那些能够数字化的医疗服务发包到发展中国家,让发展中国家的医疗专业人员为本国的病人服务。境外消费类型的医疗服务贸易通常被称为健康旅游(Medical Tourism)。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服务价格远比发达国家更为便宜,因此相当数量的病人会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接受治疗。商业存在是指外国投资者在某一国家境内出资建立医疗机构的贸易模式,通常也被称为医疗对外直接投资(FDI)。自然人流动则是指医护人员从发展中国家暂时或永久性地迁移到发达国家工作的贸易模式。
尽管医疗服务外包与健康旅游都是进入21世纪后才开始迅速成长的贸易类型,但健康旅游与外资医疗机构(商业存在)、外籍医护人员流动(自然人流动)等传统的医疗服务贸易更为相似。健康旅游相当于通过病人的物理移动,让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机构与医疗专业人员发生“相对移动”从而进入发达国家。后3种类型的医疗服务贸易并没有改变医疗作为服务的本质属性,医疗专业人员仍需与病人近距离会面才能为其提供医疗服务。这种传统的服务生产方式随着医疗服务外包的出现正在发生改变。服务外包使得发达国家有可能通过把某些医疗服务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来提高医疗部门的生产效率。医疗服务的生产转移也将对医护人员的就业与医疗服务的监管带来新的挑战。与其他类型的医疗服务贸易相比,国际医疗服务外包目前的规模是最小的(Herman, 2009),但国际医疗服务外包潜在的增长力已使其成为最受人瞩目的一种医疗服务贸易模式。
一、国际医疗服务外包的发展状况
国际医疗服务外包是指一国的医疗机构通过与另一国的其他企业签订合约,将传统上由机构内部人员负责的医疗服务外包给外部专业服务供应商的一种经营模式。与其他行业的服务外包相似,并非所有的医疗服务都可外包出去。一项医疗服务如果对医疗人员与病人近距离会面(Physical Proximity)的要求越高就越不可能被外包;如果该项医疗服务对医疗人员与病人近距离会面的要求越低就越可能被外包。在目前信息通讯技术水平下,国际医疗服务外包涉及的医疗服务有以下几种主要类型(表1)。
表1中的各项医疗服务都与电子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信息通讯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得这些服务能够跨越万里被外包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是医疗服务外包产生的重要动因。以在印度的医疗服务外包企业为例,它们能帮助发包方降低40%~60%的业务成本。另一个促成医疗服务外包产生的原因则是发达国家面临的专业医疗人员短缺。以放射影像医生为例,在美国约有20%的职位空缺,在加拿大平均需要等待70天才能拿到CT扫描的结果(Mackay,2007)。
(一)医疗抄录外包。
医疗抄录是最早被外包到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服务。尽管与放射影像等高端服务相比,医疗抄录的服务增加值较低,但与一般商务流程外包相比,医疗抄录需要受过良好训练的专业劳动者。医疗抄录实际上是一项复杂的工作(David et al.,2009),抄录员需要熟悉医生的口述习惯、医生与病人的互动过程以及掌握相当的医学知识才能听懂经由互联网传来的口述医嘱并将其转变为电子文档。抄录员还需检查医学术语的拼写,保证99.8%以上的正确率。抄录好的电子文档视紧急程度,要在3~24小时内传送回去。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法律要求病人所有的医疗记录都必须电子化,并且对个人医疗记录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有着相当严格的规定。完善的电子医疗记录不仅有利于医疗机构的日常经营管理,当发生医疗纠纷时它也能使医疗机构更好地应对法律诉讼。2003年美国医疗抄录的市场价值估计在100~250亿美元(Conn,2005),其中47%业务外包给了美国本土的医疗抄录公司,据估计大约10%的医疗抄录业务发包到了海外(Swartz,2004),同期美国医疗抄录员的年薪约为4万美元左右,而印度医疗抄录员的年薪仅为3000美元。巨大的薪资差异使得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医疗抄录发包国,而印度则成为了最具吸引力的医疗抄录承接国。印度大约吸引了80%来自美国市场的医疗抄录外包业务(Hallinan, 2006)。
印度已出现数家大型的医疗抄录公司。以慈贝(CBay)公司这家全球最大的医疗抄录公司为例,2006年它在印度拥有30个服务中心,4,500名雇员,为美国650家医疗机构服务,每天处理100万份文档。大型公司是承接医疗抄录外包业务的中坚力量,它们获得了大约70%的外包业务收入。除了大型公司外,印度还有许多中型(雇员500人以下)和小型(雇员50人以下)的医疗抄录公司。中型公司一般成为大型公司的特许加盟店或服务供应商,小型公司则一般成为大型或中型公司的次级分包商。
美国的医疗抄录市场价值正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美国本土医疗抄录员的数量则在以每年10%的速度减少(Blouin et al.,2007)。这一趋势意味着医疗抄录的国际外包市场正在迅速增长,许多像印度一样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承接医疗抄录的服务外包。以菲律宾为例,该国的医疗抄录员通常是医学院的学生,他们一边准备菲律宾的医生资格考试一边到医疗服务外包公司兼职。菲律宾政府还为医疗服务外包企业提供特别的投资优惠,2004年该国最大的25家医疗抄录外包公司都是由美国投资者设立的(Arunanundchai and Fink, 2007)。菲律宾是继印度之后吸引到美国医疗抄录外包最多的国家之一。
(二)放射影像外包。
放射影像是国际医疗服务外包中增加值最高的服务。在CT、超声、MRI等影像技术出现前,X射线是最主要的一种放射影像诊断手段。大多数的医生都会读取X光片。随着放射影像技术的进步,医疗放射影像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专业化。放射影像医生从医学院毕业后,通常需要经历5年的住院实习才能获得执业资格。放射影像医生的工作是应用各种放射影像设备帮助其他医生更好地诊断疾病的性质、病情的情况与严重程度。因此,放射影像医生通常无需直接与病人接触,而只需分析解读其他医院、诊所或医生传来的影像。随着医疗影像的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的数据传送能力越来越强,进入21世纪后放射影像外包的技术障碍已经消失。
2004年美国放射影像医生的年薪约为35万美元,而印度放射影像医生的年薪约为2万美元,如此巨大的薪资差距使放射影像外包业务开始变得极具吸引力(Smith et al.,2009)。从事放射影像外包业务的企业有两类:一类是专业的放射影像公司,另一类则是知名的IT企业(Pollack, 2003)。远程放射服务(Teleradiology Solution)公司是第一类企业的典型代表。这家公司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印度的班加罗尔,它在美国的伊利诺斯州、乔治亚州、马萨诸塞州和康乃狄克州都设有办事处。2006年,该公司雇佣了60名放射影像医生(大多数在印度完成医学训练),为50家美国医院、3家新加坡医院和3家班加罗尔的医院提供服务。公司也还为一些来自非洲、中东和亚洲其他地方的医院提供服务。第二类企业的典型代表是维普罗(Wipro)公司。维普罗公司是印度一家知名的跨国IT企业,它在美国设有商业分支机构。2003年维普罗公司成立了医疗与生命科学部,开始利用自己的IT技术优势进军放射影像外包市场。2003年维普罗公司雇佣了12名印度放射医生为其在美国的客户服务。
欧盟也有巨大的放射影像外包需求,但目前欧盟法律出于数据安全考虑还不允许这类业务直接发包到欧盟以外的国家。即便如此,印度的放射影像外包企业还是在想办法积极开拓欧洲市场(Chanda, 2011)。例如,远程放射服务(Teleradiology Solution)公司就收购了一家当地的小公司并将其变成自己的下属分支机构。通过这家位于欧盟本地的分公司,远程放射服务公司得以进入欧盟的放射影像外包市场。健康服务(Manipal Health Services)公司则在英国建立了一个放射影像中心,印度的放射影像医生转流换岗定期到该中心工作。以前该中心通过与英国本地公司合作的方式参与英国NHS的放射影像外包业务。预计欧盟未来的数据安全立法可能会允许欧盟的医疗机构将医疗服务直接发包到印度,远程放射服务公司在班加罗尔已成立一个独立的分部,论文格式专门负责吸引欧盟业务。
(三)其他医疗服务外包。
医疗抄录与放射影像是目前发展最快的医疗服务外包类型。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与技术的进步,服务外包也逐渐扩展到诊断、咨询、病理检查等其他类型的医疗服务。印度著名的阿波罗(Apollo)医疗集团已开始为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等邻国提供远程诊断与咨询等业务;该集团还在喀扎克斯坦成立一个区域中心为中亚地区的病人提供服务。与此同时,古巴也正在成为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最大的远程诊断与咨询中心(Smith et al., 2009)。印度的一些研究实验室已经有能力提供1,500种病理检查服务,有些实验室甚至能进行细胞基因、染色体异常等分子水平的检查服务和分子诊断这种高技术的医疗诊断服务。例如,2006年在位于印度钦奈高的都市(Metropolis)实验室与一家美国的医疗财团合作赢得了英国NHS价值6亿美元的病理检测外包合同。位于印度孟买的兰博西(SRL Ranbaxy)医疗与诊断公司也与英国数家医院签定了病理检查方面的服务外包合同。
二、国际医疗服务外包与医疗监管
节约医疗服务成本、缓解医疗专业人员短缺是驱动发达国家将医疗服务外包到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原因。然而,由于医疗是非常专业化的服务、并且关系人们的健康,让发展中国家的医疗专业人员为发达国家的病人提供服务势必会比其他服务外包引起更多的争议。为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与安全,发达国家形成了一套相当复杂的监管体系。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服务外包企业能否满足这些监管标准是发达国家政府、医疗专业协会、保险公司和病人关注的焦点。如果医疗成本的节省是以服务质量与安全性下降为代价的话,医疗服务外包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因为医疗服务中的一项小失误都很有可能造成潜在的严重后果。所以,从病人与监管的角度来看,医疗服务外包中的执业资格、质量认证、事故责任与信息安全都是关键的问题。
(一)执业资格。
发达国家的医疗专业人员通常都需要接受其本国严格的医学教育、住院培训、通过执业资格考试并注册后才能从事医疗服务工作。国际医疗服务外包企业中的医疗专业人员通常也必须满足这些高标准才能为发达国家的病人提供服务。以放射影像医生为例,美国放射影像学院要求从事医疗影像外包的医生必须在病人所在的州注册、在病人所在医院获得执业许可才能分析解读美国病人的放射影像。美国放射影像学院还要求这些医生必须在美国接受继续教育,并向病人和发包方完全披露自己的执业资格;放射影像外包企业传回的影像分析结果必须由一名美国的放射影像医生仔细复核并签字确认(Singh and Watcher,2008)。为满足这些要求,奈特霍克(Nighthawk)放射影像外包公司的医生平均在38个州注册,获得了超过400家医院的执业许可,该公司还聘请了35人专门负责这些医生的资质许可与注册情况。
(二)质量认证。
为保证服务质量,发达国家的医疗机构一般都要通过相当严格的质量认证。但医疗服务外包企业都在海外,如何对这些企业进行认证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美国医疗组织认证联合委员会成立了一个国际支部来认证其他国家的医疗机构。2005年时,远程放射服务公司成为第一家通过该认证委员会的印度医疗服务外包公司。一年以后,该公司又通过了新加坡卫生部的认证(Kshetr and Nikhilesh,2011)。在认证过程中,新加坡卫生部不仅多次派出新加坡国立医疗集团的专家对该公司进行考察,还对该公司进行放射影像解读测验以确保认证的可靠性。此类解读测验甚至还可能隐藏在日常外包业务中,例如,随机送出经本国专家解读过的放射影像,让医疗服务外包公司进行二次解读,通过二者的符合程度来监测服务质量。
(三)信息隐私。
发达国家有非常严格的法律法规来保证病人的医疗信息隐私。病人的医疗信息只能用于合法的特定目的,在信息的处理、传输与存储过程中医疗机构必须采用可靠的技术手段保证数据的机密与安全性。世界各国在信息隐私方面的立法要求与保护程度是不一样的,欧盟比美国更严格,美国更偏向于企业的自我管理并鼓励市场在信息隐私安全方面进行创新,欧盟则更重视通过立法来保证隐私安全(Kshetri,2007)。这种差异可能是欧盟还不允许医疗服务外包到印度的一个重要原因。理论上,信息隐私泄密可能发生在世界上任何国家,但是发展中国家缺乏法治的商业环境让保证信息隐私安全变得更加困难。不过,医疗服务外包企业都开始非常重视医疗信息的隐私安全问题,因为数据泄密或非法不正当使用信息一旦发生会使这些企业立刻失去客户。以医疗抄录外包为例,企业通过互联网传送数据时都必须压缩加密;数据都储存在服务器上,医疗抄录员必须获得授权才能处理这些数据并且医疗抄录员使用的终端电脑没有任何本地存储设备。[LunWenData.Com]
(四)事故责任。
医疗服务是一个有风险的行业,医生常常可能因为疏忽或治疗不当给病人带来伤害。发达国家的法律会对医疗事故处以严厉的惩罚以保障病人的利益;医生也会购买医疗事故责任保险来降低风险。但是发展中国家的法律体系更为落后,对医疗事故可能没有严密的法律规定,病人也不可能得到很高的医疗事故赔偿。在目前的国际医疗服务外包中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法律框架来确定医疗事故责任并执行赔偿。如果一家美国医院以国际服务外包的方式为美国病人提供病理检查服务,该医院可能要为服务供应商的失误负法律责任。美国法院会判该医院承担事故责任并对病人进行赔偿,但是当该医院再要求其服务外包供应商承担责任时会遭遇法律困境。该医院如果在美国法院提起诉讼,即便胜诉也可能无法执行;如果在服务外包供应商所在国提起诉讼,又可能无法胜诉(Mirrer-Singer, 2007)。由于存在这样的司法不确定性,保险公司也不愿意为国际医疗服务外包业务提供医疗事故责任保险。
三、国际医疗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
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国际医疗服务外包中存在的监管难题使其发展的速度与规模不如其他行业的服务外包。但是医疗服务外包仍然给发包国与承接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比如,在医疗抄录中,美国的抄录员都是高中毕业生而印度的抄录员具有大学医学学位。上岗前美国的抄录员通常只进行3~4个月的培训而印度的抄录员需要接受6个月的全职培训。印度的医疗抄录企业让员工分成三班在一天之内轮流上岗,员工按其能力分为一般抄录员、核对者与超级核对者。在放射影像外包中,印度的医生对影像进行初步解读,美国的医生再对其进行复核。这样的分工提高了放射影像的解读效率,并且印度与美国的时差使得放射影像解读工作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国际医疗服务外包不仅降低了美国医疗机构的成本,也大大提高了它们的生产效率。从2000~2005年,印度医疗服务外包的从业人数由3万增加到24.25万,市场价值从2.64亿美元增加到40亿美元(Smith et al.,2008)。
目前,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医疗服务外包承接国,其所承接的医疗服务外包价值估计已占到美国医疗市场价值的2%,远高于其他国家(McLean,2006)。印度在医疗服务外包领域中的竞争力首先得益于该国长期从事软件与信息技术外包所积累的技术优势,因为作为一种高端服务外包,医疗服务对信息技术的要求非常高。
其次,印度的医学教育与发达国家接轨,为医疗服务外包产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印度还有许多医生在发达国家执业,比如,美国和英国的医生中分别有4.9%与10.9%来自印度。这些在海外执业的印度医生所建立的社会网络给印度带来了最初的医疗服务外包业务,并持续促进了这一产业在印度的发展(Kshetr and Nikhilesh,2011) .印度私立医疗部门在医疗行业的比重也达到了70%,市场机制推动的竞争与创新为医疗服务外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印度在这一领域具有相当明显的竞争优势。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医疗服务外包已逐渐从医疗服务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延伸。高薪医疗工作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曾一度引起巨大的政治争议,不过,医疗服务外包带来的利益让这些反对之声渐渐消退。信息隐私安全也曾让人们认为医疗服务外包是非常危险的业务。不过,随着服务外包产业日渐成熟,外包企业在制度与技术层面对这一问题的防范也越来越规范。目前,品牌影响与服务质量认证是制约国际医疗服务外包发展的重要因素(Singh et al.,2008)。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服务外包企业常被认为是低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当发展中国家开始提供高端医疗外包服务时,常常遭到发达国家病人的质疑与不信任。为解决这一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已开始推动本国的监管标准与国际接轨,医疗行业也在建立医疗服务外包的国际认证标准,领先的医疗服务外包企业也在发达国家积极进行品牌建设开拓市场。
对医疗服务外包影响最深远的因素仍然是技术进步。最初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医疗服务外包成为了现实,未来技术的进步还将继续影响医疗服务外包的兴衰。例如,语音识别技术与拼写语法检查软件可能在将来代替大部分医疗抄录员的工作;放射影像技术也可能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动解读,放射影像医生会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撰写分析报告并提供治疗建议。如同制造产业可以分成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一样,医疗服务也可分为劳动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那些低端的医疗服务外包中的劳动力可能在未来被新技术代替。在一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中国家必须向高端医疗服务外包转型并最终过渡到医疗知识外包(Kshetr and Nikhilesh,2011)。医疗诊断、病理检测以及基因识别、肿瘤、艾滋病毒测试等极具专业技术知识的服务将是未来医疗服务外包新的增长点。
四、国际医疗服务外包对中国的启示
目前,中国的医疗服务外包才刚起步,专业性承接医疗服务外包的公司还非常少。例如,医疗检测具有规模效应,中小型医院自己购买设备从事医疗检测成本相当高,由第三方独立检测实验室来做可将成本降低。据估计,诊断仪器试剂集中购买可以节约30%的采购成本,大样本集中检测也降低了单次检验的固定成本。现在中国第三方医疗检测所占的市场份额约在1~2%,远低于美国的30%和日本的60%.医疗检测对许多临床疾病诊断是必不可少的,基层医院的医疗检测外包给独立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可以降低医疗费用。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时,应当利用服务外包模式设立第三方医疗检测机构,鼓励民营资本、吸引外国医疗检测公司开办医疗检测实验室。
中国各级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也刚起步,缺乏统一标准的临床信息系统和区域医疗信息共享系统。许多医疗服务外包项目,例如放射影像、医疗咨询、远程诊断、远程医疗依赖强大的信息系统收集、传输、处理、交换、储存数据才能实现服务外包的规模效应。从美国的经验来看,正是随着医院临床信息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服务才得以从医院内部分离并被外包出去。从印度的经验来看,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是许多医疗服务外包公司赢得美国外包订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看来,我国必须大力加快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才可能形成大规模的医疗服务外包市场。除了增加公立医院改革中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外,政府还需要协调各医院之间的关系,实现医疗信息资源的标准化。
1.1实践教学
医院里有大量的先进医疗设备,工程技术人员对这些设备相对熟悉,因此,除了承担传统的课堂教学外,医院的医学工程部门可以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承担许多实践性教学工作。
1.1.1认识实习认识实习课程一般安排在学生完成了基础课程以后,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是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过渡课程。这门课可以分成2个阶段:第1阶段采取课堂讲座形式,以科普知识和深度讲述的形式介绍医院主要医疗仪器(如CT、DR、彩超仪、监护仪等)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结构框图等;第2阶段采取实地参观形式,由仪器操作人员利用实物给学生讲解仪器的主要结构、部件,仪器的操作步骤、参数设置,临床应用等。这门课程学生一般不参与仪器的操作,目的是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为系统学习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做准备。
1.1.2生产实习生产实习课程一般安排在学生学完相关专业课程以后,进入毕业设计之前,是课堂理论学习和毕业设计之间的一个学习环节。这门课也可以分成2个阶段:第1阶段安排在仪器使用部门,由于已掌握了仪器的工作原理、结构部件等,因此,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参与诸如患者摆位、参数设置、仪器操作等,当然,这些工作一定要得到带教老师的肯定后才能完成;第2阶段安排在仪器维修管理部门,在掌握了仪器一般工作状态及基本操作的前提下,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医疗仪器的维修、保养工作,有条件的可进一步参与仪器的质控工作。这门课程学生的参与度提高,目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进一步熟悉医疗仪器,为毕业设计做准备。
1.1.3社会实践有些学校的课程设计中有社会实践环节,医院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这里,给学生的选题可涵盖围绕医疗仪器的各个方面,包括医疗仪器的配置、采购、物流、使用、维修、质控、不良事件监测、应用质量分析等。
1.2毕业设计
在完成了所有课堂学习任务后,理工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需要完成毕业设计环节,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是综合检验学生课程学习的一个环节。与学校实验室相比,医院能提供给学生做毕业设计的课题更接近实际应用。医院能提供的选题非常多,如:医疗设备的技术革新、医疗仪器的质量控制、医疗设备管理数据库等,这些选题可能就是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这类课题更具有实用性。
1.3工程硕士教学
1997年,为增强我国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工程硕士(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一般为在职攻读,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为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序列里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这为我国医院的医学工程人员提供了一个边工作、边深造的机会。根据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一般均采用“双导师制”,正导师主要负责工程硕士的课程学习、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的指导,并对学位论文的质量负责。副导师主要负责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培养、论文选题及论文实践部分的指导,协助学生获得工程实践的机会和条件。因此,聘任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及一定科研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副导师,可在动手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上对研究生进行全面细致的指导。
1.4继续教育
除了承担学校的教学任务外,医院医学工程部门还可以开展继续教育活动,为广大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重点,注重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医学工程方面可供选择的选题有:医学工程技术最新进展、大型医疗设备维修技术、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技术、临床医学工程科研项目、医疗设备管理技术等。
2医院开展医学工程教学的实践
2.1教学模式及设计就目前我国医院医学工程部门承担的高校教学任务来看,充分利用医院的硬、软件而进行的实践性教学(包括实习、毕业设计等)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更能体现医院工程技术人员承担教学工作的优势。(1)成立由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和带教老师组成的实习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由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具体负责实施,选拔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任带教老师。(2)在实习环节,安排学生到放射影像科、检验科、ICU、手术室等医疗设备较集中的科室轮转,掌握医院常用仪器设备(如放射设备、检验设备、超声设备、监护设备、手术室设备等)的操作、保养和简单故障排除,若条件允许,还可以开展部分质控工作。(3)在毕业设计环节,秉承“医用导向型”培养模式,坚持“医工结合、贴近临床、注重创新”的发展思路,由带教老师按学生数量的120%组织课题,最后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各位学生的导师。通过把握好“选题”(创新性和难易度评定、双向选择)、“过程”(开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及实现、论文写作)“、答辩”等几个环节,提高毕业设计质量。(4)组织学生参加科室的业务学习,若条件允许,还可组织参加由各级学术团体及厂家开展的各类相关学术活动、新产品介绍等,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
2.2教学经验(1)在整个实习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加强学生的“听”(学术讲座、专业会议)、“说”(开题报告、论文答辩)“、读”(科技论文阅读)、“写”(学位论文、学术论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2)利用报废设备,组织学生进行拆装,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未来就业。(3)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医疗设备维修的较多,好的工作思路和习惯的传承也非常重要。(4)实习和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这个阶段除了完成上述教学任务外,学生还面临找工作或考研,部分同学还要参加积欠考试,因此,合理安排时间也非常重要。
2.3存在不足及解决方法医院承担教学任务固然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1)由于带教老师的学识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导致被带教学生(如一对一的毕业设计带教)能力培养存在较大差异。(2)教学属于带教老师本职工作以外的额外任务,有时会由于本职工作的繁忙而耽误了带教工作。针对上述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解决:(1)根据带教老师的情况,可组成若干带教小组,由小组集体带教,避免一对一带教带来的差异问题。同时,也让初级职称人员加入到带教队伍中,使他们能迅速成长起来。(2)适当减轻承担教学任务人员的工作量,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
3结语
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由冠心病诊治中心、心律失常诊治中心、高血压诊治中心、心力衰竭诊治中心及肺血管病诊治中心等科室组成。其中,冠心病诊治中心创建于1978年,目前设有1个冠心病监护病房及两个冠心病普通病房,共开放床位90张,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近百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正、副教授16人,主治医师7人,博士生18人,硕士生11人。该中心自1987年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以来,已累积完成冠心病介入手术12000余例(冠状动脉造影3万余例),在手术量上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医院,目前已成为亚洲第一大冠心病诊治中心,并跻身国际特大诊疗中心行列。北京阜外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的前身是临床电生理研究室,是我国在心律失常领域唯一一所研究机构和临床诊疗中心。1965年,该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应用永久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工作。1973年,该中心用自制的前极放大器第一次记录到希氏束电图。1983年,该中心成功地完成了国内首例双腔起搏器和频率应答式起搏器的安装。1990年,该中心率先将导管射频消融技术应用于顽固性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及心动过速的治疗中。该中心始终坚持以最新、最好的诊疗技术为国内外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多年来成功地救治了万余例经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心动过速及心动过缓患者,成为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中心。此外,高血压诊治中心、心力衰竭诊治中心及肺血管病诊治中心等科室也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国际权威专科诊疗机构,在诊治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性高血压、急性心急梗死、周围血管疾病、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衰、心肌病、心包疾病等方面具有独到的特色与优势,始终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高润霖医生简介:高润霖医生是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的先驱者之一,为我国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现为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亚太医学会介入心脏病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高润霖院士1965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曾赴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院进修,此后一直从事心内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诊治各种心血管内科疾病,尤其在诊治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医学会医学成就奖等多种奖项。
杨跃进医生简介:杨跃进医生现为本刊高级医药顾问、北京阜外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病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奖项评审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杨跃进院长1982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医学系,1984年毕业于协和医大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曾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心脏病研究所及美国Stanford大学医院冠心病介入中心进修,回国后一直从事心内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诊治各种心血管内科的疑难病症,尤其在冠心病的诊治和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心室重构的防治、心功能的保护、心力衰竭的防治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成人心脏外科
北京阜外医院成人心脏外科是该医院外科系统中规模最大的诊疗中心,具有完善的人员梯队和雄厚的技术力量,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成人心脏外科中心之一。该科室下设6个病区及3个现代化ICU病区,共开放住院床位245张,年手术量高达5700例,其中仅搭桥手术量就达到2800例。近年来,该科室的手术量更是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递增。北京阜外医院成人心脏外科的服务范围是年龄在6岁以上的所有心脏病患者。该科室擅长诊治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肿瘤、心肌病、心脏外伤、心律失常及各种晚期或重症心脏病,尤其在心肺移植、人工心脏瓣膜、组织工程、心肌细胞移植、人工心脏等方面的应用及研究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胡盛寿医生简介:胡盛寿医生是我国心血管外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现为北京阜外医院院长、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外科管理委员会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北京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主委、中华医学会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国际组织工程学会会员、美国心脏病学院(ACC)会员、美国胸心血管外科协会(AATS)会员、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胡盛寿院长1982年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师从我国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郭加强教授,曾多次赴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著名心血管诊疗中心进修,此后一直在北京阜外医院从事心血管外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诊治各种心外科疾病,尤其在做冠心病、瓣膜病及先心病的外科手术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胡盛寿院长共计完成各类心血管外科手术4000余例,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等奖项。
朱晓东医生简介:朱晓东医生是我国著名的心血管外科专家,曾任北京阜外医院院长、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现为北京阜外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朱晓东院士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曾赴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国际知名医院进修心脏外科学,此后一直在北京阜外医院从事心脏外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诊治心脏外科的各种疑难重症,尤其擅长做各类心脏手术。从医40余年来,朱晓东院士成功完成各类心脏手术4000余例,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曾荣获国家、卫生部、北京市、医科院的多种奖项和荣誉称号。
放射科
北京阜外医院放射科是以心血管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为特色的集诊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国家级重点科室。该科室现有工作人员近百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具有正、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13人,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23人,初级职称的技术人员34人,博士生导师5人,研究生导师2人,拥有4台DR机、3台CT机、1台核磁共振机、2台心血管造影机,每年完成各项检查近20万例次。北京阜外医院放射科擅长做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肺动静脉瘘栓塞术、冠状动脉瘘栓塞术、主动脉窦瘤破裂封堵术、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体肺侧支栓塞术、主动脉缩窄成形术、房间隔造口术、主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肾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锁骨下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髂股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主动脉夹层带膜支架隔离术、腹主动脉瘤带膜支架隔离术等,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8%以上,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已达国际顶尖水平。
蒋世良医生简介:蒋世良医生现为北京阜外医院放射科主任、放射影像学研究室主任、介入治疗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结构性心脏病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学组副组长、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质控中心负责人、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蒋世良主任1975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毕业后一直致力于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他擅长做经皮瓣膜球囊成形术、二尖瓣球囊成形术、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肺动静脉瘘栓塞术,冠状动脉瘘栓塞术、肾动脉球囊成形术、锁骨下动脉及髂股动脉球囊成形术等。
刘玉清医生简介:刘玉清医生曾任北京阜外医院副院长、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现为北京阜外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首批院士)、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主委兼常务理事、美国哈佛大学客座教授、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咨询委员、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刘玉清院士是我国心血管放射影像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是我国著名的影像学专家,为我国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擅长肺脓肿、食管癌、大动脉炎、主动脉疾患、心肌病、肺心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的放射诊断及治疗。
小儿心脏外科
北京阜外医院小儿心脏外科始建于1957年,历经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该科室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小儿先心病诊疗中心。目前,该科室下设有小儿外科二病房、六病房、十六病房,共开放住院床位160余张,每间病房均设有一定比例的家属陪护床。该科室现有正式医护人员3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正教授7人,副教授10余人,拥有高频呼吸机、新生儿暖箱、血滤机、纤维支气管镜、肺功能治疗仪、多导联脑电图仪等国际顶尖的诊疗设备,年手术量高达3000余例,简单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手术成功率基本达到100%,复杂先心病矫治手术的成功率为97%,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北京阜外医院小儿心脏外科擅长诊治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法鲁氏四联症、心内膜垫缺损、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肺动脉瓣闭锁、主动脉弓缩窄、主动脉弓中断、心室发育不良等。
葛恒,医学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获瑞士联邦政府奖学金资助赴苏黎世大学医学院心血管中心进修学习。目前主要从事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以及心脏核磁共振影像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主持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4项,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中文论文20余篇。
门诊:心内科。
《科学生活》:葛医生,我们知道,核磁共振成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学已有20余年了,因为它对人体无创伤,故是检查中枢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血管系统、腹腔内器官的理想影像技术。但好像很少听说利用它检查心脏,这是为什么呢?
葛恒:你说得很对。心脏的核磁共振成像是本世纪初才获得突破的新技术。但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临床心脏检查时,要面对两项障碍:首先,心脏不停地高频率跳动,而核磁共振的扫描速度较慢;其次,人的呼吸也令心脏位置不断移动。这两个原因导致核磁共振无法清晰地捕捉心脏的图像。近年来,国外医学界有人改进磁共振的扫描序列,使它与心脏跳动周期相适应,使得心脏的核磁共振检查正式运用于临床诊断。而在我国,这项检查开始得较晚,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的心脏专科医生很少接触复杂的核磁共振技术,对它的原理和临床意义不甚了解,另一方面,从事核磁共振影像操作的放射科医生也不了解心脏的复杂解剖结构,而且每个人的心脏位置和心率各异,需要明确的病理状态也不同,使得他们在单独开展心脏检查时面临困难。
2010年,我到瑞士苏黎世大学医学院心血管中心当访问学者,看到他们的心脏影像中心常规开展心脏的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我很感兴趣,便重点学习和关注这一技术。回国后,发现我们医院的核磁共振机器与瑞士医院的机器型号完全一样,因而,我向瑞士方面索要了经过优化的全套扫描序列拷贝。从2012年5月份开始,我们与放射科医生合作,共同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优化,我们的图像清晰度等指标已经符合要求,每周能够完成四五个病例的检查,至今已完成了300多例患者的扫描。
《科学生活》:有报道称,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是医学磁共振成像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和我们熟悉的传统心脏影像学检查方法相比,它对我们探明心血管疾病究竟有哪些新价值呢?
葛恒:传统的心脏影像学检查手段首选为心脏超声波检查,它可以侦测心脏的活动情况,观察心脏的结构状况,这也是心脏核磁共振成像的一项重要功能,但超声的“显像窗宽”比较有限,而且对比度不够好,图像视野和细节都不甚理想。如果有的人比较胖,或患有肺气肿,心超的图像质量就会受到较大影响。更重要的是,心超的检查效果与操作者的水平有很大关系,因为探头位置完全由操作者控制,同一位病人如果由不同的操作者检查,采集图像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差异。
相比之下,心脏核磁共振成像能看到整个心脏而没有死角,并且由于人的血液和心肌的核磁共振信号截然不同,在成像时可以形成非常良好的自然对比,因而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心脏的结构细节,有助于诊断某些心超发现不了或容易漏诊的疾病。事实上,我们在临床上已经碰到许多这样的病例,在做心超时没有发现的异常或疾病,在做核磁共振成像时却被发现和证实。
同时,心脏核磁共振成像的定位是由计算机辅助进行,可以做到每个病人的标准化,这样一来,测量的数据就比较客观而不受操作者的主观影响。借助计算机进行定量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心脏扩张和收缩时的容积变化,由于心脏核磁共振成像理论上可以截取无数个面进行成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截取8至12个面),通过磁共振可以重建整个心脏的容积图,从而判断心脏泵血的能力,这是评价心脏功能最重要的依据。心超可以进行同样的计算,但仅限于面或最多2~3个平面,计算精确度远远不如心脏核磁共振。现在,根据心脏核磁共振图像计算得到的左室射血分数(指心脏每搏输出血液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量的百分比。正常情况下左室射血分数应≥50%;右心室射血分数应≥40%。若小于此值即为心功能不全)已经成为评价心脏收缩功能的金标准。
《科学生活》:心脏核磁共振成像与我们通常所做的心脏超声波相比,在观察结构和运动上无疑有很大的优势,它还有其他诊断功能吗?
葛恒:是的,对心脏结构和运动的显示只是心脏核磁共振的一部分应用功能。对临床医生意义更为重要的在于通过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我们可以进行心脏的组织显像。通俗地说,通过超声波检查,我们可以观察到心脏的结构和活动异常,但由于不能看到心肌内部的变化或异常,所以并不知道是什么因素造成这些异常。然而,通过造影剂的配合,心脏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显示心肌的组织学变化。比如,有的人虽注入造影剂但不能进入心肌,而有的人注入造影剂后潴留在心肌内,根据这些不同的征象,我们就可以明确诊断患者的心肌供血或心肌病变类型。
心肌组织显像在临床最广泛的应用在于对冠心病的鉴别诊断。冠心病有多种临床征象,比较常见的表现是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可以发现血管的狭窄病变,但当狭窄程度并非非常严重时(譬如60%或70%),这种情况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因人而异,那么医生所作出安放或不安放冠脉支架的决定,都有可能是不合适的。我们现在可以利用心脏核磁共振检查进行预判,方法是对病人用药并进行造影剂灌注,根据心肌内造影剂的充盈情况来判断血管狭窄是否引起缺血,以此为依据来决定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准确率。
冠心病的严重征象是血管发生急性完全闭塞,导致心肌梗死。在急性期使用药物或支架开通闭塞血管的再灌注治疗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但我们发现,再灌注治疗的效果在病患间差异很大。譬如,有两位病人的年纪、发病状况都差不多,而且都植入支架开通血管,闭塞血管的血流都已恢复正常。但其中一位术后反复心衰发作最后死亡,另一位则情况大有好转,甚至很快便能恢复日常工作。其中原因何在呢?病理研究表明,其中很大原因在于微循环血流的恢复,有的人虽然大血管恢复了正常血流,但由小血管构成的微循环仍有严重障碍,心肌的实际供血并未有很大的改善。然而,过去临床医生对这一情况缺乏明确的诊断方法,只能推测发生了什么情况。核素心肌显像是唯一可行的检查手段,但其分辨率较低,结果往往模棱两可,而且核素本身有放射性,做这一检查的费用也高达几千元,所以应用并不多。但现在我们通过心脏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方便而清晰地看到微循环障碍是否存在。更为重要的是,磁共振可以判断微循环障碍的性质。有些患者的小血管结构完好,虽然有暂时阻塞,但随着时间推移,血流可能逐步恢复,但有的人微循环血管网全部崩塌了,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血液无法灌注到心肌,再灌注治疗挽救心肌效果有限;另一方面,负责梗死区修复的细胞和细胞因子无法抵达梗死区,在心脏压力的作用下,梗死区容易发生破裂或室壁瘤,这些患者可以说处于各种并发症的高危状态下。所以,一旦我们通过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这些情况时,就要对这类病人特别当心,譬如延长他们在心脏监护病房的住院时间,更加积极但细心地调整相关用药,以减少恶性并发症的发生。对他们出院后的生活方式,也有更多限制,比如要避免剧烈运动等等。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检查计算出病人心肌梗死的面积大小,这也是决定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和长期治疗方案的重要指标。譬如,那些心肌梗死面积较小(如坏死区占左心室比例
其实,利用心脏核磁共振检查,还可以直接对冠状动脉进行扫描。目前临床主要用CT进行无创的冠状动脉成像,但做CT还是要受辐射影响,特别对女性影响更大。另外CT检查所用的造影剂对肾脏也有影响。核磁共振检查造影剂无肾毒性,也没有辐射。但目前在技术上仍相对比较复杂,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如冠脉CT成像,我们现在也未大面积使用。然而对某些特殊的病人,比如肾脏不能耐受造影剂的情况,核磁共振检查还是可以作为一个备选的方案。
此外,除了冠心病外,心脏核磁共振的组织成像功能对诊断和评估其他心脏病,尤其是心肌病有很大帮助。
《科学生活》:葛医生,您刚才介绍得很详尽,也很通俗,对我们的读者会很有帮助。我还想请你介绍遇到过的一两个用心脏核磁共振成像诊治的典型病例,可
以吗?
主治医生每年通过述职报告向医院上级领导,主管部门和下属群众陈述任职情况。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主治医生年终述职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主治医生述职报告1
一年来,在领导的帮助和同志们的支持下,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组织的要求还差得很远,与其它同志相比还有差距,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努力,克服不足,创造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
一、深入学习,规范医德医风
为了适应时代要求和工作需要,本人一直把加强学习作为重要任务。首先,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思想精髓,认真学习科学发展实践观,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工作中能够讲大局、讲原则。
其次,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自觉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积极参加医患沟通技能培训,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强病人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的意识。工作中遵循医师规范,恪守职业道德,不以医谋私。最后,严格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关心集体,团结同事,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
二、爱岗敬业,提高业务水平
对于一名医务工作者来说,如果满足于自己的现有水平,那他的医疗技术就会止步不前,更谈不上更好地服务于病人。现代医学进入到了技术领域和人文的深层次境界,优质的服务必然离不开优质的医疗水平,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技术过硬。本人爱岗敬业,事业心强,熟悉科内各种检查设备的操作使用。
在科内能胜任主治医师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高质量地完成报告审核任务,晨会读片中勤于思考、积极发言,毫无保留地传、帮、带科室年轻同志成长,及时做好放射质控疑难病例的定期随访及手术追踪记录,参与课题研究和。同事之间团结协作,互尊互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业余时间通过各种媒体手段了解放射影像学的最新进展,积极参与网上影像学习、交流和疑难病例的讨论。
定期参加继教充电,从而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用于本职工作。钻研业务,精益求精,诊断水平走在科室前列。今年在没有磁共振设备和未系统学习的情况下通过自学顺利通过了全国大型医疗设备诊断上岗证考试。我对畸形性骨炎、腹茧症和家族性骨干发育异常等疑难病例的确诊解除了病人多年的思想顾虑和无谓的奔波求医,给患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沟通交流,和谐医患关系
本人工作尽心尽责,始终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准则,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到实处。接待病人热情主动、文明礼貌,不“生、冷、硬、顶、推”,不与病人争吵。站在病人角度换位思考,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配合医院绿色通道合理优化检查流程,尽量缩短检查及取片时间。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安全意识强,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严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规范操作每一次检查,仔细阅读每一张片子,认真书写每一份报告。加强医患交流与沟通,耐心解释,尽量满足病人需求,取得病人信任,多次协调和化解了几起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投诉,给科室和医院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遵守医德规范要求,坚决响应反商业贿赂,廉洁行医、严以律已,自觉做到“八不准”和“十个严禁”。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经常找差距、找不足,从点滴做起,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
独丝难以成线,独木难以成林。其实,我所做的一切都离不开领导们的支持和同事们的帮助,正是有了“我们”这个大集体,让我对工作充满激情,更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深知服务无止境的道理,仍将一如既往地以务实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明年当以进修为契机,争取在德、能、勤、绩等多方面收获更多,做一名出色的白衣战士,为医院和广大患者多作贡献。
主治医生述职报告2
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
20__年以来,本人在医院领导的带领下,系统学习八荣八耻,抵制医药贿赂,打造医德医风。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
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以汇报:
1、强化自身素质
半年来,积极参加院办的各项活动,认真领会上级的指示精神,加强政治思想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坚持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原则,使学习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职,无论何时何地,都会认真热忱的对待每一位病人,无论贫穷富贵,邋遢整洁,从来都是一视同仁。不但有着很好的医患关系,在患者心中也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作为科室主任,带领科室人员不断学习新的东西,吸取更多的知识营养,使科室工作更加顺利,人员更加团结努力。不但自己以身作则,更给科室人员起到了带头作用。
作为主治医师,认真作好每一台手术,带好每一位学员,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创新技术,撰写专业性极强的医学论文。一贯兢兢业业工作,明明白白做人。认认真真的完成着自己的本职工作。
3、不足与打算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许多缺点和不足。
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学习,作到正人先正己,不但作好科室的带头人,还要把科室的工作做的更好更扎实。对自己更加严格要求,在工作与实践中,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再创新高。
主治医生述职报告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积极参加院内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和业务考试,并在考试中取的好成绩,在20__年辽化医院技术大赛中取得临床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在20__年辽阳市卫生系统举办的临床医生查房大赛中取得外科第三名的成绩、在20__年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
从事外科工作,意味着要学习、要投入、要付出。参加工作以来,自己从未放弃过学习,坚持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虚心向上级医生、科主任学习临床操作技能,并善于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外科操作技能相结合,学会在医疗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通过书本和向上级医师请教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如今对外科、尤其普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断及系统治疗已能较好掌握,能独立完成骨折复位固定、肌腱吻合、阑尾切除、大隐静脉曲张剥脱、腹股沟疝修补术等,并在急诊独立成功对一例心脏刀刺伤患者实施心肺复苏。
今年8月份科室收治一名胸腹联合刀刺伤患者,入院时患者处于休克状态,在积极抗休克同时,急诊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左侧血气胸、膈肌、胃破裂,给予左侧胸腔冲洗、止血、胃、膈肌破裂修补、胸腔闭式引流术,休克抢救成功。由于患者胸腔污染严重,术后出现患侧胸腔积液,局部肺不张,剧烈咳嗽引起腹部切口裂开,行二次手术切口减张缝合、重置胸腔闭式引流管,但是二次手术后患者仍发热,经检查证实为脓胸。
在此情况下,我带领患者先后2次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同时行支气管镜检查吸痰冲洗,脓胸仍不好转,第三次在超声引导下行脓胸置管引流,每日引出脓性液体300余毫升,第三天出现引流管赌塞,在此情况下,在局麻下用粗尿管进行盲穿引流成功,每日2次用庆大霉素生理盐水为其冲洗、引流,持续近2个月后,复查肺部CT脓胸消失痊愈出院,出院后患者自行到医大二院会诊,医大二院胸科专家对我院的治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患者非常感动,激动地说:“是辽化医院给了我二次生命,给了我一个完整的家。”
工作中,认真接待每一位患者,不推诿患者,作到首诊负责、文明行医、礼貌待人,不拿患者一针一线,不接受患者请吃喝,不拿红包,拒绝一切商业贿赂。日常工作中,积极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严格执行医疗规章制度和病情告知义务,及时规范完成各种医疗文书,有效地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工作以来,无一例差错事故和投诉。
1保持评审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管理机制
1.1坚持核心制度培训考核常态化按照标准修订完善的护理工作作业指导书,涵盖了护理工作质量标准、护理技术操作作业指导书、护理管理作业指导书、护理核心制度,这些都是护理工作的法规依据,护理部坚持常规化的培训和考核制度,制作《应知应会手册》,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强化培训,使护理人员达到熟练掌握和准确运用,护理部及时跟进检查临床护士落实新标准的效果。
1.2坚持护理质量考评常态化按照各月常规检查项目和重点监控内容对全院各护理单元进行全面的质量和效率考评。实施月讲评:即通报护理病区工作负荷和当月工作完成及重点质量检查情况。季评价:将日查、月查、季查问题汇总入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年总结:继续教育、专业考核、论文、科研、各月效率指标、质量指标及重大特殊工作完成情况。依照护理单元综合考评细则和护士长目标管理责任制评分标准每年进行评分排序,评选优秀护理单元和优秀护士长。
1.3坚持质量持续改进常态化按照医院ISO9000标准,组织跟踪验证和持续质量改进。科室和护理部分别对反复发生的问题(发生两次及以上)、普遍发生的问题(科室内3人以上发生或全院5个科室以上发生)以及性质严重的问题,开具《预防和纠正措施计划单》,进行原因分析、制订改进措施和效果评价,同时与绩效挂钩。
2应用追踪法实施护理质量全程管理
护理部继等级医院评审后,运用追踪法对患者“门诊就诊-住院护理-各种检查-手术-出院”全程就医服务质量进行评价[2]。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按照追踪法流程分别对门诊就诊患者和住院治疗患者的服务质量进行全程跟踪检查。分为两个跟踪小组,一组跟随门诊患者就诊全过程,了解挂号窗口(沟通交流)、导医咨询(告知准确)、分诊引导(服务细节)、医技检查(患者身份识别)、交费取药(方便快捷)等环节的工作质量;另一组跟随一名急诊入院患者就诊、办理住院、入住科室、接受诊疗护理等环节,了解急诊科的抢救流程、住院部的窗口服务、收治科室诊疗的及时准确性和护理接诊的规范化(住院接待、营养、跌倒、皮肤及疼痛评估、健康教育、自理能力评估)以及放射影像部门(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患者识别程序)、检验部门(标本签收、结果发送、检验数据风险设定、危急值报告)、手术室(与病房交接流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落实)等部门的工作质量,对个案追踪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汇总,召开小组分析会议,转入系统追踪,追踪每个工作环节以及为患者服务的整个流程,检查各服务环节中的真实情况以及各环节衔接有无疏漏,从而核实护理管理的各项制度是否落实,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是否达标。针对系统的缺陷及时修订完善现有制度或增订新制度,并上报护理部,专家组开会沟通对增建或修订的制度进行讨论,确定是否推广和实施。
应用PDCA循环体系管理护理不良事件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将PDCA的循环体系运用到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针对临床科室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不能及时、主动上报或隐瞒不报的状况,经过头脑风暴法、与护士座谈等多种形式找到原因,制订对策,告知护理人员认识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的意义和方法,建立完善的不良事件上报流程;制订不良事件上报率达95%以上的目标。对积极、主动、及时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当事人实施非惩罚机制;对他人发生的错误主动上报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减轻或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的,经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讨论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扬;护士长积极上报科内发生不良事件,护理部不扣质量分,但对于发生差错后刻意隐瞒、被患者投诉或引发严重不良后果的情况予以加重处罚,护士长需同时负管理不当责任,进行加倍处罚。针对护理不良事件中暴露出护理制度、分工、系统管理、流程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制订改进措施,遗留问题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解决。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进行描述,采用2检验比较等级医院评审前后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3效果
3.1护理质量合格率上升(见表1)
3.2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见表2)
3.3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见表3)
4体会
4.1巩固等级医院评审成果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表1结果显示,巩固等级医院评审成果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的各项指标(P<0.01)。新的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更加关注医院系统化和精细化管理,要求凡事都应有制度、流程、培训、执行、监管、反馈、整改和持续改进,凡事都应有明确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3]。依据评审标准,健全了各级护理管理组织,明确了管理的职责、任务和目标,各级质量监控组织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针对临床实际进行有重点、有计划、有目标的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小组分析,找出影响因素,制订改进措施,进行跟踪问效,使问题得到及时纠正。同时经过强化培训和考核,促进了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标准;护理部对临床护理工作中落实制度的执行力跟进督导,形成了常态化长效机制。护理人员主动用标准规范自己的工作,用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积极参与科室的质量管理,促进了护理内涵质量的提升。
4.2巩固等级医院评审成果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表2结果显示,巩固等级医院评审成果有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P<0.01)。将评审中引用的追踪法沿用到医院就诊患者和住院患者全程服务质量的自我评价中,得到满意效果。追踪法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患者的就医过程,重点评价医院内各部门、各专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是否满足患者的医疗需要,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是否达到高标准的要求,最终使患者获得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是一种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强的过程管理方法[2]。护理部护理质量管理小组通过每季度一次的追踪检查,及时发现医院内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各部门的环境、设施及就诊流程是否方便快捷地满足患者需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优化了服务流程,使患者得到了全方位的护理,在对门诊、住院、手术患者分别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满意度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