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生管理系统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高校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软件系统也是滞后不前
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一直缺乏必要的高校和社会关注度。当扩招开始后,学生成倍增长,然而需要进行这些信息处理的服务器和存储器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升级。甚至在有些高校,学校机房所使用的计算机还是很陈旧的淘汰机型。这也从另一方面导致了辛苦开发的软件系统在老牛的带动下发挥不出应用的作用。要知道,计算机硬件水平是整个系统得以实施的平台所在,如果没有完善的硬件配备只能导致,校园网络管理瘫痪。长此以往,信息管理系统也就成了摆设。真正成了老牛拉破车了。
(二)高校教师计算机水平技术有待提高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高校在招聘高校学生管理人员的时候,只要以管理水平和思想教育水平为基准线,而忽视其自身基本素质和计算机能力的要求。我们可以这么理解,现阶段我国高校整体缺乏信息化处理的概念和要求。在这种观点下,政治教育才是核心才是管理的真正意义所在。然而,当前我国正在开展数字化校园的推广,这从一定程度上为新时期的学生管理工作定了性,从数字化的角度为现阶段我国的学生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剧本相应的计算机水平和专业知识能力。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分析
由此可见,当前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是综合性数据处理的核心时代。笔者根据多年所学,有感于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中的种种问题,拟设计一套全新的高校信息化工作平台,以数据驱动的交互管理为基础,来实现各个大数据的综合后台管理,并根据高校目前需求,定制各种功能性板块。通过单账号,多站点的方式来实现整个资源合理化利用。
(一)关于设计需求分析和背景分析
第一,现阶段我国高校各部门应当配合学生信息管理平台的使用并出台相应管理制度在该制度中,我们要进一步明确系统的操作和处理要求,以便于管理人员开展日常的数据维护和查询、更新工作。第二,按系统设计定制权限。举个例子来说吧,该系统采取权限分离制,高校高层领导可以管理学生所有信息,辅导员可以查询信息并对部分数据拥有修改权利,学生只拥有查询信息的权限。对不同类型数据,采取不同分段操作,这样才能最合理的进行资源利用。
(二)关于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板块设计
本系统拟设计这些信息板块:
1、学生基本信息模块:包括学生的各项基本资料,如专业、班级、学号、政治面面貌、民族、住址、联系方式等等;
2、学生教务信息模块:包括对学生各种成绩的处理,如四六级成绩、等级考试成绩、学期成绩等等,教务部门安排接口,便于该部门进行更新维护;
3、学生辅助信息模块:包括学生各项辅助信息,如奖惩记录、奖学金信息、贷款信息等等,学工部门设计接口,负责定期更新维护;
4、学生住宿管理模块:包括对学生生活等各类情况的记录,如住宿情况、卫生情况、各项卫生评比等等;
5、学生财务信息模块:包括学生学费缴纳情况、教材购买情况等等,由财务部门设置接口负责定期更新维护;
6、学生图书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学生在童书馆的借阅情况更新,由学校图书馆部门进行定期更新和维护工作;
7、学生素质拓展模块:包括学生才加各类活动的记录、建立、职业规划、实习记录等等。由团委部门设置接口负责更新和维护工作。
(三)关于云技术理念下的设计
学生考勤管理系统网页子系统主要功能是提供使用者查看相关的历史讯息以及各种加值服务功能,让使用者随时掌握门禁金钥使用上的资讯。学生考勤管理系统是针对从二维条码描扫器所接收到的金钥传送后端伺服器验证,验证完毕后再将个人资讯呈现在系统画面上,以便管理者有效控管使用者的权益与管理进出门禁动态资讯。学生考勤管理系统是将二维条码描扫器所接收到的金钥传送后端伺服器确认身份,并从读钞机取得使用者所给予的纸钞数量金额进行储值加值服务。学生考勤管理系统则是让使用者在行走或行驶时,都能够进行金钥的取得以及即时撤销或补发所遗失掉的金钥之使用上的安全性。
1.1软件的功能要尽可能丰富考勤系统软件功能就十分丰富。利用多媒体可视化操作技术对卡的拥有者,工作人员的班置进行合理的设置,系统各种应用参数和编程都可以利用点击而完成全部的设置,从而实行了管理者的全部信息化管理,增强了工作效率。
1.2设置控制器首端响应功能因为有限制入内控制器是独立判断读卡信息的,因此,它具有判断读卡信息时间短的优点,但是前提是卡的有效性,如果卡没有失效,那么控制器就能立刻对其进行识别并且响应。在设置连续读卡方式的时候,可以不用延误而进行持续的读卡,节省了读卡的时间和提高了效率。
1.3设置控制器独立时钟模式控制器的独立,有利于在系统无故或突然断电时,不受到其影响,使控制器可以独立的运行,保证数据不会丢失,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影响系统整体管理。
1.4发挥系统中出现的错误能够及时发现的功能管理系统的错误是经常发生的,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及时发现并处理系统中产生的错误是必要的,以确保系统运行的效率。
1.5通信的响应时间要快速因为系统利用了TCWIP通信方式.使得总线上的所有控制器(64台).在操作中正常情况下要做到3秒钟要进行一次周期的查询完成,安装卡运行的速度要达到每千卡一百二十秒。
1.6确保OLED显示屏在读卡机上的应用由于国家节能减排需求的提出,各个领域的开发和发展都必须在节能和环保的思想指导之下,尽可能运用节能的材料,OLED显示屏不仅可以对系统信息可以清楚显示,而且可以对读卡的信息进行明确显示,有利于检查考勤的情况,为持卡者提供有用的信息显示功能。
1.7高速韦根信号技术可以把读卡机上的信息从控制器上传入到系统中,而信息显示的亮度的调节可以通过分级的方式进行
1.8采用多种类型的辨识设备在考勤识别设备中不能仅仅使用单一的设备,要多运用一些先进的设备,例如:IC读卡机、感应形式的读卡机、条形码式读卡机、韦根读卡机等多种类型的设备。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比如指纹和人脸的识别设备等。随着科学技术发明的不断创新,考勤识别设备也要不断更新,以适应科学发展的需求。
1.9在能源供给方面。控制器的能源供给有一定的标准,要按照标准供给其标准是电压十二伏,电流零点五安。
1.10保证人和机器可以有效对话模式不但要有效利用机器设备的全面操作,但是,人的作用也不能忽视,要达到机器对人的指令的服从,使人可以改变读卡器上的显示器的设置。
1.11系统的维护和更新也是必须要注意的内容因为门禁的设备都是模块的设计方式,因此,对于系统的维护和错误的处理很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可以单独处理,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
2结语
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号、姓名、性别、专业等,可从教务处获得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上机时间等,可设计一张调查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学生的成绩情况,包括学号、姓名、性别、专业、课程名称、成绩等,可从教务处获得。
2数据预处理
此过程一般要经过数据集成、清理、转换、归约这四个步骤。为了建立决策树模型,本例中选择性别、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上机时间这三个与成绩相关性较大的属性作为建立决策树模型的依据。本例中收集了201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320条学生成绩信息来建立决策树模型,其中三分之二数据作为训练集,三分之一数据作为测试集。其中,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分为:不好、一般、好;一周上机时间经过离散化处理后分为:少于2小时为<2,2到4小时位2—4,多于4小时为>4;分类属性为:成绩<60的为不及格,成绩60—80的为良好,成绩>80的为优秀。
3构建决策树的计算过程
以学生成绩的不及格、良好以及优秀为例说明构造决策树的计算过程:首先,计算成绩为不及格、良好、优秀的分类所需的信息熵的值为1.1101582067719973。然后以“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决策属性为例,按照以上公式可计算它为“好、一般、不好”这三个类别时的信息熵分别为:0.11023523512325469、3342393443232003、0.26626684897980446。按照属性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划分S后样本子集的信息熵为0.7107414284262594。信息增益值Gain(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值为0.39941677834573786。分裂信息SplitE(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值为1.2686583529964333。则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属性列的信息增益率的值为0.31483399561620257。同理,可得出决策属性为上机时间信息增益率和性别的信息增益率分别为0.38135113259381354、0.016149189936541544。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信息增益率最大的是“上机时间”决策属性,所以我们应该把“上机时间”决策属性作为根节点,按照以上计算方法,依据比较信息增益率的大小,再对每个分支的节点属性进行确定。
4决策树规则提取
由以上计算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决策树,但为了消除噪声数据和异常点,我们对决策树采取剪枝策略。剪枝后生成的决策树可以直接从中提取决策规则。
5总结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信息管理 系统化
近几年,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相应地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而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则依赖于系统而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随着现代管理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系统客户端C/S(客户机/服务器)与系统浏览器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的信息管理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实施系统化管理既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然而,在实施研究生信息管理的系统化进程中,仍存在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
1 研究生信息管理的系统化表征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系统的,系统性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根本属性。研究生信息管理工作自然也具有系统性。一方面它是研究生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子系统),另一方面它又自成系统,一般由招生信息管理、培养信息管理和就业服务信息管理等子系统组成,而每一个子系统又由更小的系统(或要素)组成。在要素一定的情况下,系统的结构决定着系统的功能,不同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功能,要使信息管理系统运转合理、有序,必须优化整个系统,使各个子系统发挥最佳功能,收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1.1研究生信息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传统的研究生信息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需要,必须借助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实现研究生信息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影响和制约研究生信息管理水平的因素很多,涉及到的部门也非常多,相关部门需要运用系统论的管理方法,根据研究生信息管理本身的规律和特点,把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活动与职能围绕研究生信息管理的目标合理组织起来,形成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权责明确的有机整体。完善的、系统化的研究生信息管理体系又是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管理活动又是由教师、研究生和教学管理人员共同参加的多边活动。因此,在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化运作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系统的协调作用,才能使三方人员更有效地配合,及时了解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效果,反馈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信息,提出新的管理目标,使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始终处在一个新起点和高水平的层次上运转。
1.2系统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一般涉及招生、学籍、培养、思政教育、学位、学科、就业七个职能部门,信息需要在不同部门之间传递和处理,某个部门数据的输入可能是另一个或几个部门数据的输出。大多时候,数据并不是从第一个部门顺序地传递到最后一个部门,而是经过一些中间部门的处理重新回到前一个部门,有些甚至会经过有限次的循环,才会进入下一个部门。信息的价值在于其准确性和时效性,凡是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需要掌握、处理的重要情况和突发性事件、重要思想动态等信息,要及时收集、迅捷上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信息的价值,提高管理效率。
系统化管理就是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来处理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的关系,处理好三流的关系是现代系统管理的关键。物流是组织运行的主体,物流中伴有信息流,而信息流是对物流、人流的反映,调节着物流和人流的数量、方向、速度和目标,驾驭着人和物,做有目的和有规则的活动。在研究生管理中,信息量和信息速度与研究生规模呈正比例关系,研究生规模越大、越复杂、信息量的增长就越大,对信息传递的速度的准确度要求就越高,信息流发生堵塞、中断、停顿的风险就也就越大。
实行系统化管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管理效率:
(1)系统化管理可以避免信息系统重复开发。重复开发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而且由于力量分散,开发的信息系统大多质量不高。实行系统化管理可以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开发出高质量的信息系统。
(2)系统化管理可以规范、统一信息标准。目前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大部分是各个学校根据需要自行设计的,其操作平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工具、网络环境等均没有统一标准。在教育部的信息标准颁布之前,各个学校自行设计的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是不相同的,数据库的字段名、类型、长度等也不相同,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即使在同一学校,各主管部门为适应自身的需要而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之间也缺乏整体间的统一规划,很难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信息传递。实行系统化管理能够把各个院校,各个部门使用的信息系统统一起来,提高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率,提高管理效率。
(3)系统化管理能使信息实现适时处理。虽然信息系统实现了联网,但受技术条件限制或安全方面的考虑,某些信息的处理工作仍是单机条件下的事务处理系统,信息还不能真正实现实时处理,例如学籍情况的变动,并不能立刻在其它部门反映出来。只有实行系统化管理才能实现真正的实时处理,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
1.3系统化管理水平提高的标志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管理方式、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尽可能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使数据可以重复利用与充分共享,为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势在必行。为了适应研究生教育高速发展的需要,不仅要从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加以改变,还应当从管理的观念、手段和方法上加以变革,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水平。
系统化管理就是要协调研究生教育各个部门,发挥各个部门的优势,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开发等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也有利于数据在各部门的共享和传递。系统化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研究生信息管理的有序性,研究生教育需要经过各个阶段,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上一个阶段工作完成,才能开始下一阶段工作,如:只有修够足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学分,才能进行答辩。这就需要对信息管理进行系统化设计,保证此功能的实现。系统化管理是研究生信息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2 研究生信息管理的系统化管理理念
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人员、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仍然处于分散式管理的初级阶段,部分管理人员已经习惯了“传统管理”的工作方式,要实现由“传统管理”到“信息系统化管理”的转变,将是一个十分困难的过程,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信息系统化管理不仅是简单地在办公桌上放一台计算机,管理人员能操作计算机,能打字上网就行了,而更多地是需要这些管理人员管理观念的转变,以及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研究生信息管理的系统化管理理念主要有:
2.1统一认识,信息共享
研究生教育一般为2年或3年,从时间的先后顺序上可分为招生、培养和学位三部分,具体管理工作是由许多个部门共同完成的,各个部门负责不同的工作,如:招生部门负责研究生入校的初试、复试和录取;培养部门负责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学习、培养等;就业部门负责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各司其职,显得合理有序。但从现实来看,许多高校都遇到了一个突出问题,即因在不同部门应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虽然在不同范围内有不同收效,但要实施统一管理、系统管理却出现了问题。一些高校明显暴露出研究生培养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协作环节薄弱等问题。研究生教育管理成本加大,整体管理水平却有所降低。基于系统化的管理要求,在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需要各部门统一认识,信息共享。
目前研究生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部门管理者的认识问题。一是领导者中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认为管理是领导者对他人的管理,习惯于采用人管人的方法。二是一些高校领导只是将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交给各部门分管领导负责,并没有纳入高校研究生教育整体的战略规划。三是一些高校缺乏研究生教育的系统思考,难以实施统一管理。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强化培训,在培训的基础上使各部门领导统一认识,只有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系统化管理才能奏效。
信息共享,顾名思义就是各部门共享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降低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费用。但是由于缺少总体规划,多年来研究生教育各部门分散开发或引进的信息系统,有相当一部分相互之间信息不能共享,形成了信息孤岛,严重制约了信息共享。因此,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减少甚至消除信息孤岛,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2.2协同管理,职责分明
协同就是协作,即共同作用。协同效应是指在复杂大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产生出的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统一作用和联合作用。从系统学角度看,协同管理就是要通过对有若干子系统组成的系统进行时间、空间和功能结构的重组,产生一种具有“竞争—合作—协调”的能力。具体到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协同管理就是将高校的各种资源(包括人、科研成果、财物、信息、流程)关联起来,使之能够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或目标而进行的协调或运作,通过对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开发利用,实现这些资源的利益最大化,消除在协作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壁垒和障碍。
部门协同管理自然涉及到权责和利益分配问题,为了避免部门协作中出现问题,必须坚持“职责分明”原则。无论是设置岗位,还是配备人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岗位人员要“职责分明”,谁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谁有权做什么,无权做什么,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职责分明”的优点有三:一是研究生管理的每个工作岗位都有专人负责,以防止出现因无明确分工而使有些工作好像人人有份但出了事又找不到人承担责任和后果;二是让研究生管理中每一个人都有特定的工作范围和权力,使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把精力集中于自己的工作,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易于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三是使研究生管理中每个人的职责和权限经纬分明,防止越级施权行为的发生,当有人越权时也可追究责任。并且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促进研究生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3 研究生信息管理的系统化管理方式和手段
研究生信息管理涉及到的部门、数据库和用户都比较多,对某些数据安全性要求高,因而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后期维护将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化过程。系统人员需要在对系统进行调研、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规划原则、设计方案和使用时的维护计划。基于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研究生信息管理的系统化管理必须从管理的规范化入手,制定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研究生信息管理的系统化管理方式和手段主要有:
3.1建立“管理系统”,搭建共享平台
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核心内容的一致性,为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建立管理系统,搭建共享平台提供了可实施性。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在规模、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虽存在诸多差异,但其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具有一致性。以学籍为例,学籍管理内容中包括研究生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毕业院校等基本信息,每个信息都可以用标准的数据来描述,并对数据进行归纳和提炼,从而形成可以广泛应用的标准。在管理过程中即使有些很难形成统一标准的,如课程等,也可在分类方式、编码方式上统一规定。在目前不同的管理体系下,如果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研究生教育管理将面临许多问题,如软件设计开发平台较多,软件设计水平不一,扩充性、开放性、灵活性、兼容性较差,重复开发,资源浪费严重,信息管理服务对象少,服务范围小等。研究生教育管理共享平台的建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它不但可以解决信息编码不准确而导致的上报信息不能直接传递,系统不能交叉应用,开发人员之间不能对话等问题,也可以为各个高校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一条高效便捷的通道。同时可以利用服务与数据库技术,建立更为人性化的信息系统,为管理人员和研究生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因而,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标准和共享平台的建立,是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3.2共同维护,完善数据信息
研究生教育管理在一个管理周期中均包括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基本环节,每个环节下又有一些子环节。例如,招生环节包括录取、学籍子环节;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科研技能学习子环节;学位环节包括论文预答辩和论文答辩子环节。各个环节相辅相成,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这是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本质及共性。数据信息就是在这些环节或子环节中产生、加工、储存、传递的。一个完整的信息往往是由多个部门共同“生产”的,所以信息系统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共同维护。然后再根据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使用的情况,利用数据仓库对数据挖掘分析,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科学改造,从而增加它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3.3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应急预案
研究生教育系统化管理是基于Web的,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网络方面的问题,这是我们实现系统化管理所必须考虑的,也是系统化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首先是网络瘫痪问题。虽然网络技术已经有极大的发展,但仍会出现各种新的问题,造成网络的不顺畅甚至瘫痪,给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造成极大的麻烦。其次是网络安全问题,计算机病毒及蠕虫、网络黑客都会给系统的安全带来威胁,尤其是学生成绩、财务信息等敏感信息一旦泄露或被篡改,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我们在进行系统化管理时,一定要考虑网络安全因素,加强防火墙建设。对一些重要数据要随时备份,以防系统出现问题时,造成数据丢失。与此同时,还要制定应急预案,避免网络出现问题,整个管理工作陷入瘫痪状态。
参考文献:
[1]赵杰.管理系统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
[2]丁毅强,王战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信息可靠性分析[J].教育研究,2003,6.
[3]张小容,彭佼蛟等.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化、科学化初探[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11.
在学生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张的态势下,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变得日益复杂和多元化,要使这项复杂而繁多的学生管理工作变得有序化和高效化,我们需要引入先进的学生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和系统,实现对学生的信息化高效管理和服务,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准确、全面而丰富的学生信息,更好地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的工作状态,减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学生管理信息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意义分析
在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要依赖准确、可靠、全面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内容和对象应当以学生为核心和主体,教师要全面获悉和了解学生的相关信息,以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和着眼点,通过科学全面的学生管理服务系统和平台,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由此可知,学生管理信息平台和系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具体体现为以下方面:
(一)有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实现。
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表现为教育主体对客体的教育,也是教育主体和客体最终达成统一与一致的过程,而实现教育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的思想层面,了解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明确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的性质及形成原因,通过系统、针对性的分析,制定正确的思想政治决策。由于我国社会处于复杂的、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之下,学生的家庭条件、成长环境及经历、知识水平均不相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把握其思想变化状态,寻找到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具体路径。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
将学生管理服务系统和平台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使之更具有先进性和实效性,在科学、先进而全面的学生管理服务信息化系统之下,可以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实现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的记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校园网、BBS等平台,获悉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情感,从多维的角度跟踪和观察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实时心理状态,可以了解学生在思想上的认知的转化程度,通过对各个细节的准确把握,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思想上的转化,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先进性。
(三)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的效能
将学生管理服务系统平台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可以较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职能部门的工作效能,最大程度上节约教育成本,通过规范化的学生信息采集、录入、整理、修订和更新,可以通过完善而优化的学生电子档案信息,全面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品行表现,从而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管理。
(四)减轻了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压力,实现个性化的思想教育
将学生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可以极大地减轻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的工作压力,避免了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的精力浪费的现象和问题,可以真正、充分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的价值,将其从繁重的压力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集中于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和成长引领,更为关注学生个性化的不同需求和层次化的需求,实现与学生之间的深度沟通和交流,可以更为仔细而全面地分析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更好地引领学生的思想走向。同时,在学生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实现自我教育和成长,学生也可以借助于这个信息化板块,实现对自身的评估和测试,如:学生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之中的心理健康板块,就可以使学生通过自我测试,更好地增强对自我的教育和管理能力,从而不断提升自我,获得个人的自我成长和发展。
(五)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与评估的效能
在系统论的视域之下,反馈与评估是有效保障系统稳定的重要要素,只有在反馈与评估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实现系统控制。由此可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离不开信息输入、输出与反馈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和规律,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为依托和支撑,实现对学生的科学评价和信息反馈,在学生管理服务系统平台之中,包涵有信息预警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信息,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并借助于网络信息反馈通道,如:学生处信箱、校长信箱、学生管理工作通告等,快速获悉学生的想法和建议,并利用学生管理服务平台中的公告系统,实现信息的适时和告知,并实时采集、检索、分析各种反馈信息,更好地为思想政治工作决策服务,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二、学生管理服务系统平台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学校的学生管理服务系统平台的建构过程中,尽管运用了信息化技术,提升了学生管理服务系统的运行效能,然而,我们还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学生管理服务系统的数据库建设还不够完善
学生管理服务系统的数据库应当丰富而完整,要涵括对学生的所有管理信息,包括学生的学籍管理信息、学习成绩管理信息、学生心理状态信息、表彰与惩处管理、宿舍管理信息、校内外信息、家庭管理信息、社??实践信息等,然而,在实际的学生管理服务系统的数据库信息之中,大多将目光局限于学籍管理、成绩奖惩管理等方面,而对于学生的家庭表现、心理变化状态、社会实践方面的管理信息较少,同时,对于学生管理方面的常规性、显性信息较为关注,而学生管理的突发性、隐性信息了解较少,这就使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难以全面、准确地获悉学生的所有信息和状态,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实现,无法达到科学化教育的要求。
(二)学生管理服务系统的数据更新显得迟滞
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准确、全面地获悉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尤其关键和重要,在利用学生管理服务系统的数据信息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数据信息的即时性,以更为及时有效地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在学生管理服务系统的建构过程中,存在数据信息更新速度相对迟滞的问题,系统分析显得缺乏灵活性,难以应对复杂的环境,在系统平台之中,缺少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全方位的更新变化追踪,这种学生管理信息滞后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利于系统的良性运行。
三、学生管理信息化服务系统平台的建构
(一)学生管理信息化服务系统平台性能需求
学生管理信息化服务系统平台要使用简单实用、功能清晰、操作便捷的界面,能够适宜于管理员、教师、学生不同等级的使用者登录并使用,并在自己的权限之内实现对信息数据的操作、查询、删除修改等操作,可以实现系统内部的自动数据逻辑运算,具有极其精准的数据反应速度和使用效能。
(二)学生管理信息化服务系统的功能需求
学生管理信息化服务系统平台的功能需求,主要从以下方面加以体现:(1)用户管理需求。系统平台要能够确保正常运作,用户可以实现对信息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并具有使用的安全性。(2)班级管理需求。系统平台要实现对全校班级的管理,可以独立地实现班级管理的查询操作、添加操作、修改操作,管理员是层次最高的信息管理者,学生则是层次最低的信息使用者。(3)个人信息查询需求。系统平台要能够对学生个人的信息资源进行各种操作及处理,包括学生个人的姓名、性别、籍贯、民族、学号等,管理员与老师具有相同的权限,学生则只能对自己的信息进行修改操作,无法增添或删除信息,也无权?λ?人的信息资源进行修改操作。(4)课程管理需求。系统平台要能够对学校各个班级的课程进行设置,包括任课教师信息、课程变动信息等。(5)成绩管理功能需求。系统平台要实现对学生的成绩的管理,教师可以实现对学生成绩的查询、改动、浏览等操作,学生则只能实现查询操作、无权修改。(6)奖惩信息管理功能需求。系统平台要对学生的奖惩信息进行编订、公布,教师可以对这一信息进行修改,而学生则只能实现查询和浏览操作,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学生管理奖惩信息的公开和公正。
(三)学生管理信息服务系统的模块设计
在学生管理信息服务系统的建构之中,首先表现为系统平台的模块化特征。在学生管理信息服务系统之中,分为不同的功能模块,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数据库。这些不同的子模块相互链接和互动,表现出双向、多元互动的功能特征,具体的系统平台子模块设计为如下内容:
(1)基础数据管理子模块。在这个子模块之中,获取系统运作的相关基础数据信息,如:教学设施设备管理信息、生活设施设备管理信息、教职员工管理信息等。
(2)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子模块。在这个子模块之中,可以全面采集学生的档案信息、新生入学注册信息、毕业生就业信息、学籍异动信息等,通过这些学生相关信息的管理模块,可以较好地实现对学生的管理,这也是系统平台的基础。例如:在新生注册入学信息中,可以采集学生的学号、宿舍寝室等基本信息;毕业就业模块中可以采集学生的毕业去向、毕业从事相关职业等信息;学籍异动信息可以采集学生的休学、退学、转学、留级、入伍等信息。同时,还要采集和获取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党员发展管理等信息。
(3)教务管理子模块。在这个子模块之中,可以实现对教务相关信息的管理,即:课程信息管理、成绩管理、毕业生教务管理等,其中:课程信息管理要采集班级的上课时间、上课地点、任课教师等;学生成绩管理则要采集学生的本人成绩;毕业生教务管理则要采集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必修课及选修课学分、英语等级、计算机考级证件等信息。
(4)学生日常生活后勤管理子模块。在这个子模块之中,具体可以采集以下信息,其中:1.学生宿舍管理信息。要全面采集学生的宿舍寝室、床位、宿舍生活等信息;2.水电管理。系统要采集学生的水电耗费情况;3.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要采集学生的校园卡的基本信息登记及挂失、补办情况等。
(5)学生其他管理子模块。在这个子模块中,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奖惩管理。要全面采集学生获得的各种奖励,包括国家级奖励、省级奖励、市级奖励、校级奖励、院级奖励等,还要对学生的处分记录进行登记、修改、删除、查询、统计等管理。2.奖学金及助学金贷款管理。要采集学生所获取的奖学金的名称、金额、获取时间等;贷款信息要采集贷款申请、金额、银行等信息;助学金管理要采集申请、补助金额、勤工助学岗位审批等信息。3.各级学生干部管理信息。要采集学生在学校的干部任职情况,如:职位类别、职位名称、任职起止时间等。
考察国外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状况并与我国进行一定的比较,从而得出可为我国所用的有益经验和思路是非常必要的。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原创性的人才。这一理念也融入到了财政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美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是建立研究生管理委员会、研究生院、系研究生教学委员会、研究生教师委员会或称教学小组等层级机构,这些机构与导师一起,共同承担对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美国研究生的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财政学的课程不太追求体系上的平衡只求引导学生在一个专业方向的前沿上有所突破。②美国高校在对财政学研究生教育中十分注重基础课程教育,基础教育授课占据50%,专业学科占20%~30%。日本研究生教育强调实用性,注重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其目标倾向于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日本财政学硕士课程学习2年,最短一年,课程结束后授予硕士学位。德国是典型的学徒式培养模式,受理性主义传统的影响,其培养目标也随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动:19世纪初期主要是培养从事纯粹学术研究的科学家,19世纪后期主要是培养高级的工程或技术研究者或专门人才,而今日,其培养目标包括两方面:理论研究人员和实践技术人员,兼顾学术教育与职业准备教育双重职能。财政学硕士学位的取得需要通过2~3个月的有实践定向任务的硕士论文。其培养特色在于,在研究生入学上,硕士阶段的学习相当于和本科一起进行的,毕业时只要通过硕士考试及硕士学位论文就获得了硕士学位。在培养方式上,没有专门的研究生课程,坚持采用教学和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人才。在形式上,不设专职管理机构,有关事宜均由系级兼职委员会按有关法律和规则办理。
二、国内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
自我国招收财政学研究生以来,其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在提出中国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后,对财政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使得其招生和培养规模在稳定增加,总体而言,可概括为以下四点变化。
1.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学专业研究生一直强调“学术型”的培养目标,这一目标已逐渐与财政学研究生的实际就业方向和世界研究生的发展状况不符,经过总结反思,财政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已发生了重大转折“,应用型人才为主”将是我国未来财政学研究生的主要培养目标。
2.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创新。
在研究生入学培养机制上,除了像网上报名、电子注册这样技术性的改革外,在考试弱化初试的权重,强化复试地位,全面改革收费制度,取消“公费”、“自费”区别上也有了创新;在研究生培养上,我国财政学研究生培养机制一般都是以修学分和写论文为主要内容。
3.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学科属性的交叉。
纵观财政学研究生培养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其他学科向财政学领域的渗透,其他学科的科学原理和方法用于研究和解释财政现象愈来愈普遍,这也为财政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而宽广的学科理论基础,使财政学演变成了一门融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及社会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
4.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多元化。
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财政学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也在逐渐向多元化发展,纯粹的“学院式”的导师教育逐渐减少,实行导师学生的“双向选择”甚至是“多导师”指导,强调社会实践。
三、基于系统论视角的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1.确立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三大目标———学习力、研究力、创新力的目标。
学习力即以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培养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能力,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的财政学研究生。研究力即以培养理论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专业素养能力为目标,培养研究生系统掌握财政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同时运用财税知识研究财政经济现象的能力。创新力即以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目标,充分发挥他们在科研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为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发挥最大的聪明才智。
2.构建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四大系统———目标系统、管理系统、培养系统和支撑系统。
目标系统是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系统中最核心的系统,应包括两个层面:①预期。对财政硕士而言,培养预期即“高层次、应用型的财政专门人才”;②标准。科学设计财政硕士在相关素质方面需达到的具体标准,是财政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首当其冲的要点。管理系统是指在财政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对所涉及的资源进行整合与调配的过程,即在一定的目标下对人财物及信息的调配,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管理主体———研究生院或相关学院;管理客体———包括人(主管人员、辅导人员、生源)、财(教育经费)、物(教学场地、教学用具)、信息(培养过程中动态情报,相关信息等)、论文工作管理、授位管理等;管理行为———财政学硕士学位创建计划(包括招生计划、培养计划、管理计划等)、财政学硕士学位创建组织(包括组织机构和组织行为)、财政学硕士学位建设领导(领导艺术和领导行为)、财政学硕士学位建设控制(包括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管理制度———政治层面制度、操作层面制度。财政学研究生的培养系统涉及师资、课程与教学三个部分。师资方面———财政学硕士培养要对教师的质量、数量、结构和发展都提出针对性的要求;课程方面———因课程体系是财政学硕士汲取知识和锻炼能力的载体,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财政学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其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财政学各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的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面———教学是财政学硕士学位建设和发展过程的介质,灵活机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是高质量教学水平的保证,各授权单位要加强实践环节的力度,高校可以依托财政学教学资源与相关社会机构的天然学科联系,为财政学硕士搭建宽广的实训平台。支撑系统是总体系统健康良性运行的重要保证。财政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的支撑系统首先来自于以经费形式出现的经济资源,其次包括教学所需的场地、设备、图书等硬件资源,最后是政策支持、价值观念、社会文化等软件资源。
3.搭建财政学专业研究生有效学习的三大平台———课堂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科学研究平台。
课堂教学平台是主体。建立课堂教学平台,要做到所教的课程都是通过精心比对后确定下来的,加强文理渗透,增设跨学科课程。对于一些现实性很强的教学内容,聘请实际部门工作人员主讲,并实现现场教学。实践教学平台是辅助。如可能,可与地方的财政局、税务局及企业签订校财、校税或校企合作协定,建立实践教学平台。科学研究平台是补充。改变目前高校、科研院所各自单独培养研究生的现状,将各自的资源优势进行有效组合,构建一种由大学、科研院所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平台。
4.实现财政学专业研究生五大能力的提升———理论思维能力、学习发展能力、专业技术能力、适应社会能力、拒腐防变能力。